小拜年教案
《小拜年》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中国传统节日春节的习俗和文化背景。
2.学习并掌握与春节相关的生词和词汇;3.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能够用简单的句子描述春节的习俗和祝福;4.通过学习,让学生对春节有更深的理解和认识。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春节的习俗和常用词汇;2.难点: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三、教学准备1.教具:幻灯片、图片、春节装饰品;2.素材:《小拜年》视频、春节的图片、春联等。
四、教学过程Step 1:导入1.引入春节的概念,让学生简单了解春节的基本信息。
2.播放《小拜年》视频,让学生了解春节的习俗和文化。
3.展示春节的照片和装饰品,激发学生对春节的兴趣和好奇心。
Step 2:学习生词和词汇1.教师通过幻灯片或黑板呈现与春节相关的生词和词汇,并教授正确读音和意思。
2.通过图片和实物展示,帮助学生巩固记忆。
3.老师与学生一起朗读和复述这些词汇,保证学生正确理解和掌握。
Step 3:学习表达春节的祝福语1.教师通过问答和图片,引导学生学习一些与春节相关的祝福语,如“新年快乐”、“身体健康”、“学习进步”等。
2.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在春节时送祝福的对话,练习他们的口语交际能力。
Step 4:学习描写春节习俗的句子1.教师通过示范和问答,引导学生学习描写春节习俗的句子,如“家人团聚”、“收红包”、“放鞭炮”等。
2.学生进行小组合作,互相交流和补充这些句子,加深对春节习俗的理解和记忆。
Step 5:综合运用1.学生根据学习的内容,写一篇关于春节的短文,包括春节的重要传统和习俗。
2.学生相互分享自己的短文,并进行修改和改进,提高写作和表达能力。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次教学,我发现学生对于春节这个中国传统节日并不陌生,但对于春节的习俗和文化背景了解不够深入。
通过观看《小拜年》视频、讨论和互动,学生获得了更多的知识和理解。
在教学过程中,应重点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通过学习和练习,让学生能够用简单的句子描述春节的习俗和祝福。
二年级音乐《小拜年》教学教案

二年级音乐《小拜年》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学生了解并体验中国传统的春节习俗,通过学习《小拜年》这首歌曲,感受节日的喜庆气氛。
2.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基本的音乐节奏感,能用欢快的情绪演唱歌曲,并进行简单的舞蹈动作。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培养团结协作的精神。
二、教学内容1. 歌曲《小拜年》的歌词及旋律。
2. 春节的相关习俗。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学会歌曲《小拜年》,能用欢快的情绪演唱。
2. 难点:歌曲中的节奏变化和舞蹈动作的协调。
四、教学方法1. 欣赏法:让学生欣赏歌曲,感受节日的喜庆气氛。
2. 示范法:教师示范演唱和舞蹈动作,学生跟随模仿。
3. 练习法:分组练习,加强学生的合作意识。
五、教学步骤1. 导入:讲解春节的习俗,引导学生了解拜年的意义。
2. 欣赏歌曲:播放《小拜年》歌曲,让学生感受节日的气氛。
3. 学唱歌曲:教师教唱歌曲,学生跟唱,注意节奏和音准。
4. 学习舞蹈动作:教师示范舞蹈动作,学生跟随模仿。
5. 练习:分组练习演唱和舞蹈动作,加强学生的合作意识。
6. 展示:每组进行演唱和舞蹈展示,鼓励学生积极参与。
7. 总结: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春节习俗的重要性。
8. 作业:让学生回家后向家人拜年,并用歌声传递祝福。
六、教学评价1. 学生能熟练地演唱《小拜年》歌曲,表现出节日喜庆的情绪。
2. 学生能够掌握基本的舞蹈动作,与歌曲节奏相协调。
3. 学生了解春节拜年的习俗,并能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七、教学准备1. 准备《小拜年》歌曲的音频资料。
2. 准备舞蹈动作的教学视频或图片。
3. 准备相关春节习俗的图片或资料。
八、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进行春节习俗的知识竞赛,增加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
2. 让学生自己创作关于春节的舞蹈,展示自己的创意和才华。
九、教学反思在课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包括学生的学习兴趣、参与度、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等,以便在今后的教学中进行调整和改进。
二年级小拜年教案

二年级小拜年教案【篇一:小拜年我的教案】《小拜年》教案设计学习目标:1.通过学习歌曲《小拜年》,了解我国民不同地域欢度春节的习俗。
(价值观)2.通过学唱歌曲《小拜年》,感受音乐所表达的过新年的热烈氛围。
(技能)3.通过学习《小拜年》,指导学生用欢快的情绪歌唱,培养学生对幸福生活的热爱之情。
(情感、态度)4.通过聆听、参与、学唱与表演,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学习兴趣。
(过程)教学重点:有感情的演唱《小拜年》教学难点:歌曲风格;附点音符的演唱。
教具:多媒体课件、锣鼓打击乐器、电子琴。
教学过程:(表现好,有奖励,哪些同学们表现好,积极发言,老师就给他一个漂亮的小贴画,123—坐整齐,小耳朵—认真听,小嘴巴—不讲话,注意课堂教学的组织,因为低学段孩子的有意注意时间短,所以要及时的提醒与组织。
)音乐导入:(打课件)在《春节序曲》的氛围下,让学生跟老师学几个简单的律动,然后问学生,同学们愉快不愉快,高兴不高兴???1.师:老师有个问题,同学们能听出音乐表达是一个什么样的场面吗?或者(说你在音乐中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说表达是什么事吗???听不出来没关系,老师和同学们一起来看几幅图画---------培养音乐欣赏素质,培养审美情趣。
2.师:请再学们看一下这几幅图画,你知道这是在做什么吗?(跑高跷、贴春联、贴福字、放爆竹、吃水饺等)??(课件)------通过画面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体现以兴趣爱好为动力的基本理念。
3.师:这是我们这儿过年时的热闹情境,同学们喜欢过年吗?为什么?大家来一起喊一下过年啦---------------------那同学们知道吗,过年还有一个名称,谁知道叫什么???同学们真聪明(春节)4.师:同学们都知道,我们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幅员辽阔的国家,看看这幅图,这就是我们中国的政区图,同学们看到这个红色的地方了吗?它是中国的湖南省,(插入地图)听说那儿的春节啊,可好玩了,同学们想了解一下吗?5.师:好,同学们,今天我们通过学习一首歌曲《小拜年》来了解一下湖南是怎么过年的。
教学设计 小拜年

教学设计小拜年教学设计题目:小拜年教学目标:1. 学习拜年文化,了解和传统拜年的方式和习俗。
2. 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交际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教学准备:1. PowerPoint演示文稿,展示相关拜年的图片和视频素材。
2. 课件上的小拜年对话模板。
3. 组织几对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小拜年的情景。
教学过程:Step 1: 导入新课通过播放一段有关拜年的视频或展示一些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拜年的方式和习俗。
教师可以用简单的语言解释拜年的意义和目的。
Step 2:学习对话教师使用课件上的对话模板,向学生介绍小拜年对话的常用表达。
然后,教师与学生一起分角色进行对话练习,鼓励学生积极参与。
Step 3:小组合作将学生分成几组,每组由两名学生组成一个拜年小组。
让学生充分利用对话模板,编写自己的小拜年对话。
鼓励学生动手操作,积极与组员互动讨论,交流意见。
Step 4:角色扮演每个小拜年小组即将进行角色扮演。
在角色扮演过程中,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编写的对话,自由展示和表达拜年的方式和祝福。
在角色扮演结束后,每个小组可以互相欣赏并提供反馈。
Step 5:总结讨论教师和学生一起总结角色扮演的经验和收获。
教师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拜年的重要性,以及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和解决办法。
教学延伸:1. 学生可以用其他的场景和角色进行角色扮演,例如过年时的亲人间的拜年对话、拜访长辈时的拜年对话等等。
2. 学生可以进行拜年演讲比赛,每个学生可以准备一个小拜年演讲稿,展示自己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评估方式:1. 观察学生对话练习的参与程度和表达能力。
2. 观察学生角色扮演时的表现和创意。
3. 学生角色扮演后的总结讨论,评估学生对拜年文化的理解和学习成果。
教学反思:通过本次教学设计,学生可以通过角色扮演和口语表达来了解和传统拜年的方式和习俗。
此外,教学中也注重了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创意展示能力的培养。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学生的参与度,鼓励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和贡献自己的想法。
《小拜年》教学设计

《小拜年》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理解和掌握关于中国传统新年的文化知识和习俗。
2.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表演能力。
3. 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二、教学准备1. PowerPoint演示文稿,内容涵盖中国传统新年的文化知识和习俗。
2. 卡片、纸张和彩色笔。
3. 小礼物,如红包、糖果等。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准备一段视频或图片,展示中国传统新年的热闹场面,让学生对新年的氛围有所了解。
2. 文化知识传授(15分钟)使用PowerPoint演示文稿,讲解中国传统新年的来历、习俗和象征意义。
特别要注意采用简明扼要的语言,适应学生的口语水平。
3. 习俗探究(10分钟)分组讨论,每组选择一个具体的新年习俗,并向全班展示。
鼓励学生举例说明习俗的意义和方式,激发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表演能力。
4. 活动设计(20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要求每个小组根据已学习的新年习俗,设计一个小拜年活动。
每个小组需要列出活动的步骤、材料和角色分工,并用卡片或纸张进行展示。
鼓励学生发挥创意,可以加入一些娱乐元素,如谜语、游戏等。
5. 小拜年表演(15分钟)每个小组根据自己的设计,进行小拜年表演。
可以邀请其他班级的同学观看,增加表演的氛围和成就感。
老师可以把红包或小礼物作为奖励,鼓励学生更好地表演和发挥才能。
6. 总结反思(10分钟)让学生回顾整个活动的过程,讨论他们在小组合作、表演等方面的体会和收获。
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观点和建议,以便今后的改进。
四、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和表演中的合作程度和表现能力。
2. 收集学生对于新年习俗的理解和应用情况,如写下自己喜欢的习俗,或描述一次参与习俗的经历。
3. 对学生的小组展示和个人表演进行评估,注重鼓励和肯定他们的努力和进步。
五、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自主探究中国传统新年的其他习俗和文化。
2. 组织学生参观春节庙会或其他传统活动,加深对新年习俗的理解和体验。
《小拜年》教学设计(通用11篇)

《小拜年》教学设计(通用11篇)《小拜年》教学设计(通用11篇)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时常要开展教学设计的准备工作,编写教学设计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
那么大家知道规范的教学设计是怎么写的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拜年》教学设计,欢迎阅读与收藏。
《小拜年》教学设计篇1一、教学目标:通过学唱歌曲《小拜年》,使学生了解我国民间欢度春节的习俗。
并指导学生用欢快的情绪歌唱。
二、重点、难点:1、学唱歌曲,歌曲中附点八分音符的时值。
2、欢快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3、喜庆热闹气氛的表现三、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锣鼓打击乐、电子琴。
四、教学过程:〈一〉律动|随着《春节序曲》的音乐,教师带学生扭秧歌,感受喜庆的气氛。
〈二〉导入|(1)谈话导入,同学们,听着这欢快的音乐、扭着秧歌,你们觉得什么日子要到了?学生回答:过年、国庆、…(2)你们喜欢过年吗?过年都有哪些风俗习惯?学生回答:喜欢。
风俗习惯有:包饺子、放鞭炮、…(3)过年的风俗习惯真是丰富多彩,特别是拜年,很有意思,很热闹。
你们听,湖南的小朋友来给我们大家拜年了,请同学们仔细听,他们是如何拜年的。
学生听音乐。
(4)你感受到了什么气氛?谁来说说,他们是如何拜年的?学生回答:热烈、欢快、活泼的气氛。
他们拜年有耍狮子、舞龙灯…〈三〉重点练习(5)同学们讲的很好,他们过年还敲锣打鼓呢!今天老师也带来了锣和鼓,想敲吗?学生敲一敲,感受一下。
(6)同学们敲的很高兴,但如果有节奏的敲就更好了!下面听老师有节奏的敲一敲,你们来模仿。
×××∣×××∣××××∣×××∣咚咚呛咚咚呛咚咚呛呛咚咚呛学生练习,再用锣和鼓敲一敲。
〈四〉学唱歌曲(7)同学们敲的很好,下面我们能不能用歌声把这首歌曲里欢快的情绪表现出来呢?学生回答:能。
(8)请同学们跟着音乐自己学唱这首歌曲,看哪位同学学的最快。
小拜年音乐教案

小拜年音乐教案【篇一:人音版小学二年级音乐上册《小拜年》教学设计】《小拜年》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歌曲《小拜年》了解湖南花鼓戏以及湖南的过年风俗。
2、有表情的演唱歌曲《小拜年》,懂得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3、积极参与编创活动,用打击乐表现过年的气氛。
4、通过学唱歌曲《小拜年》,感受音乐所表达的过新年的热烈氛围,感受不同地域的民歌风。
二、重点、难点:学唱歌曲,歌曲中附点八分音符的时值。
欢快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喜庆热闹气氛的表现三、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锣鼓打击乐、电子琴。
四、教学过程:一、律动| 随着《春节序曲》的音乐,教师带学生扭秧歌,感受喜庆的气氛。
二、导入|(1)谈话导入,同学们,听着这欢快的音乐、扭着秧歌,你们觉得什么日子要到了?(2)你们喜欢过年吗?过年都有哪些风俗习惯?(3)过年的风俗习惯真是丰富多彩,特别是拜年,很有意思,很热闹。
你们听,湖南的小朋友来给我们大家拜年了,请同学们仔细听,他们是如何拜年的。
学生听音乐。
(4)你感受到了什么气氛?谁来说说,他们是如何拜年的?三、重点练习(1)同学们讲的很好,他们过年还敲锣打鼓呢!今天老师也带来了锣和鼓,想敲吗?学生敲一敲,感受一下。
(2)同学们敲的很高兴,但如果有节奏的敲就更好了!下面听老师有节奏的敲一敲,你们来模仿。
咚咚呛咚咚呛咚咚呛呛咚咚呛学生练习,再用锣和鼓敲一敲。
四、学唱歌曲(1)同学们敲的很好,下面我们能不能用歌声把这首歌曲里欢快的情绪表现出来呢?(2)请同学们跟着音乐自己学唱这首歌曲,看哪位同学学的最快。
学生跟音乐学唱歌曲。
(3)下面,我们不跟音乐,自己练习唱,遇到不会的可以相互学习,相互交流。
学生练习唱(4)请同学们完整的跟琴唱一唱。
五、创作表演(1)唱的真好,我们还可以运用哪些方法,更好的表现这首歌,使拜年的气氛更热烈?(2)现在我们分组合作表演。
学生分成舞蹈、唱歌、锣鼓伴奏三组自己创作表演。
(3)同学们让我们一起唱起来、敲起来、跳起来吧!学生随音乐表演。
二年级音上第十课《小拜年》教案优化篇

二年级音上第十课《小拜年》教案优化篇教案优化篇随着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教学效果的提升。
在音乐教育方面,音上教材是广泛使用的,但教案为关键所在,好的教案可以让学生更好地学习音乐,提高学习兴趣,那么,如何进行教案优化呢?一、教学目标小拜年作为一首新年歌曲,可以通过学习之后激发学生对春节、年货、长辈、小朋友等话题的兴趣,提高小学生对中国年俗的了解。
此外,此曲的编曲运用了多种打击乐器,学习小拜年可以帮助学生掌握打击乐器的基本演奏方法。
二、教学重点1.歌曲旋律。
学生可以从歌曲旋律入手,初步了解小拜年这首歌曲的特点。
2.打击乐器演奏。
教师要重点讲解打击乐器在演奏中的具体应用。
三、教学难点1.歌曲中的音符切分。
小拜年歌曲中的音符有一些需要切分,对于小学生来说比较难掌握。
2.异常节奏。
小拜年歌曲中独特的节奏以及打击乐器在其中的应用也是小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难点。
四、教学方法1.问答法。
通过问答方式,检查学生学习情况,激发学生对春节、年货、长辈、小朋友等话题的兴趣。
2.视听法。
播放小拜年音乐,让学生跟随曲调唱歌,帮助学生了解歌曲旋律的基本特点。
3.演奏法。
让学生们学习打击乐器演奏方法,用简单易懂的方式令他们了解如何演奏小拜年的打击乐器部分。
五、教学流程1.唱歌热身。
唱一首与小拜年主题相关的歌曲。
2.歌曲讲解。
通过问答方式,让学生了解小拜年这首歌曲的背景和原创意义。
3.视听唱歌。
播放音乐并跟唱,练习正确的歌曲发音。
4.打击乐器教学。
讲解打击乐器演奏方法,令学生掌握打击乐器在小拜年中的演奏方法。
5.小结点评。
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点评,确保学生掌握了歌曲旋律和打击乐器演奏方法。
六、教学评价通过本次教学,学生应该掌握小拜年的歌曲旋律,了解春节文化,同时,学生也应该熟练地掌握打击乐器演奏方法,通过打击乐器的演奏来表达对小拜年的理解和感受。
提醒大家,教学质量的提高是需要持久的努力,希望我们引领音乐教育的风景线,让更多的学生受益。
二年级音乐《小拜年》教学教案

二年级音乐《小拜年》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学习歌曲《小拜年》,感受我国传统节日的喜庆氛围。
2.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提高音乐素养。
3. 引导学生掌握简单的音乐节奏和演唱技巧。
4. 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和认同。
二、教学内容1. 歌曲《小拜年》的歌词及旋律。
2. 音乐节奏和演唱技巧。
3. 有关春节的传统习俗和文化内涵。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歌曲《小拜年》的歌词记忆、旋律演唱和节奏掌握。
2. 难点:音乐节奏的准确性和演唱技巧的运用。
四、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黑板。
2. 音乐教材或乐谱。
3. 教学录音机或音响设备。
4. 打击乐器(如拍手板、小鼓等)。
五、教学过程1. 课堂导入(5分钟)a. 教师向学生介绍春节的传统习俗和喜庆氛围。
b. 引导学生谈论自己过春节时的趣事。
c. 播放歌曲《小拜年》的片段,引起学生兴趣。
2. 歌曲学习(10分钟)a. 教师带领学生学习歌曲《小拜年》的歌词。
b. 教师教授歌曲的旋律,引导学生跟唱。
c. 学生自主练习演唱歌曲,教师巡回指导。
3. 音乐活动(10分钟)a.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音乐节奏练习,如拍手板、小鼓等。
b. 学生分组进行节奏练习,教师点评。
c. 教师教授演唱技巧,如音准、音色等,学生练习。
4. 课堂小结(5分钟)a.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
b.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
c. 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回家练习演唱歌曲。
5. 课后作业a. 演唱歌曲《小拜年》给家人听,感受节日的喜庆氛围。
b. 家长签字确认,加强家校沟通。
六、教学延伸(10分钟)1.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春节其他传统习俗和活动,如放鞭炮、贴春联、舞龙舞狮等。
2. 每组选择一种习俗或活动,用歌曲、舞蹈或戏剧等形式进行展示。
3. 邀请家长或其他班级的学生观摩,增进交流与互动。
七、课堂实践(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歌曲《小拜年》的完整演唱,注意音乐的节奏和演唱技巧。
《小拜年》教案设计

《小拜年》优秀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了解中国传统节日春节的相关知识,知道拜年的习俗。
(2)培养学生用普通话流利地朗读课文,感受语言的魅力。
(3)培养学生通过课文内容,学会表达祝福和感恩的情感。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让学生深入了解春节的习俗。
(2)运用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等方法,让学生体验拜年的氛围。
(3)培养学生通过课文内容,运用语言表达自己的祝福和感恩之情。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
(2)培养学生懂得尊重他人,学会礼貌待人。
(3)培养学生学会感恩,珍惜亲情和友情。
二、教学重点1. 让学生掌握春节的相关知识和拜年习俗。
2. 培养学生用普通话流利地朗读课文,感受语言的魅力。
3. 培养学生通过课文内容,学会表达祝福和感恩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1. 让学生理解并运用课文中的词语和句式。
2. 培养学生通过课文内容,学会表达祝福和感恩之情。
四、教学准备1. 课文《小拜年》全文。
2. 与春节相关图片或视频资料。
3. 教学课件或黑板。
4. 角色扮演道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出示与春节相关的图片或视频资料,引导学生谈论春节的习俗。
(2)学生分享自己对春节的认识和体验。
(3)教师简介课文《小拜年》的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小拜年》,了解故事情节。
(2)学生通过课文内容,了解春节的习俗和拜年的礼仪。
3. 合作探讨(1)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最喜欢的春节习俗。
(2)每组选代表进行分享,大家共同探讨春节习俗的寓意和意义。
4. 角色扮演(1)教师引导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拜年的场景。
(2)学生通过角色扮演,体验拜年的氛围,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5. 朗读感悟(1)教师引导学生用普通话流利地朗读课文《小拜年》。
(2)学生通过朗读,感受语言的魅力,体会课文的情感。
《小拜年》教案设计

一、教案基本信息教案名称:《小拜年》优秀教案设计年级:大班学科:音乐课时:1课时教材来源:《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材》二、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了解春节拜年的习俗,知道拜年时要说祝福语。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唱准歌曲《小拜年》,能用欢快的情绪演唱。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热爱传统节日,体验过年的快乐氛围。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幼儿学会歌曲《小拜年》,了解春节拜年习俗。
难点:帮助幼儿掌握歌曲中的节奏和音准。
四、教学过程1. 导入:让幼儿谈谈对春节的认识,以及春节期间的有趣事情。
2. 基本部分:(1)教授歌曲《小拜年》,讲解歌词含义,让幼儿了解春节拜年习俗。
(2)分组学习歌曲,教师指导幼儿掌握歌曲节奏和音准。
(3)组织幼儿进行歌曲练习,鼓励他们大胆演唱。
3. 巩固部分:(1)开展“拜年礼仪”小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实践拜年礼仪。
(2)邀请家长参与活动,共同演唱歌曲《小拜年》,感受节日氛围。
五、教学评价1. 评价幼儿对歌曲《小拜年》的掌握程度,包括歌词、节奏和音准。
2. 观察幼儿在“拜年礼仪”游戏中的表现,评价他们对拜年习俗的了解。
3. 家长和幼儿的反馈,了解教学活动的效果。
六、教学准备1. 教具准备:歌曲《小拜年》音频、视频,拜年礼仪图片,小礼物等。
2. 环境布置:教室布置成春节氛围,挂灯笼、贴对联等。
七、教学步骤1. 导入:让幼儿谈谈对春节的认识,以及春节期间的有趣事情。
2. 基本部分:(1)播放歌曲《小拜年》音频,让幼儿欣赏,感受歌曲的欢快氛围。
(2)教师讲解歌词含义,让幼儿了解春节拜年习俗。
(3)分组学习歌曲,教师指导幼儿掌握歌曲节奏和音准。
(4)组织幼儿进行歌曲练习,鼓励他们大胆演唱。
3. 巩固部分:(1)开展“拜年礼仪”小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实践拜年礼仪。
(2)邀请家长参与活动,共同演唱歌曲《小拜年》,感受节日氛围。
八、作业设计1. 回家后,幼儿与家长一起唱歌曲《小拜年》,感受家庭的温馨。
二年级《小拜年》音乐教案

二年级《小拜年》音乐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学习《小拜年》这首歌曲,感受我国传统节日的喜庆氛围,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2. 能够用欢快的声音演唱歌曲,掌握基本的音乐节奏和旋律。
3. 了解歌曲背后的文化内涵,传承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学会演唱歌曲《小拜年》,感受节日的喜庆氛围。
2. 教学难点:歌曲中的节奏变化和音高准确性。
三、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歌曲《小拜年》的音频文件、歌词图片、节日图片等。
2. 教学乐器:钢琴、吉他等。
3. 教学道具:小红花、礼物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播放歌曲《小拜年》的音频文件,引导学生感受节日的喜庆氛围。
2. 学习歌词:教师带领学生一起朗读歌词,让学生熟悉歌词内容。
3. 教学旋律:教师用钢琴或吉他弹奏旋律,引导学生跟唱。
注意指导学生掌握歌曲的节奏和音高。
4. 分组练习:学生分组,互相练习演唱歌曲,教师巡回指导。
5. 展示环节:每组学生代表上台演唱歌曲,其他学生伴奏。
教师给予评价和鼓励。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熟练地演唱歌曲《小拜年》,感受到节日的喜庆氛围。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关注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音乐素养。
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让他们在分组练习中相互学习、相互帮助。
六、教学评价:1. 教师可以通过课堂表现、分组演唱和课后作业等多种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
2. 关注学生在演唱过程中的音准、节奏和表现力,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特点和创造性。
3. 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努力和进步给予肯定和表扬,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七、拓展活动:1. 组织学生进行节日主题的音乐会,让学生在欢快的氛围中展示自己的才艺。
2. 邀请家长参加音乐会,让家长了解学生在学校的音乐学习情况,增进家校沟通。
3. 开展节日文化知识竞赛,让学生在游戏中进一步了解我国的传统节日和文化。
八、教学建议:1.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情感教育的融入,让学生在演唱歌曲的过程中感受到节日的喜庆和家庭的温暖。
小学二年级音乐课《小拜年》教案

小学二年级音乐课《小拜年》教案一、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中国传统节日——春节的习俗和文化背景,知道小拜年的意义和目的。
通过介绍相关的民俗歌曲,让学生初步感知民族音乐的特点和魅力。
让学生能够流畅、准确地演唱《小拜年》这首歌曲掌握歌曲中的节奏和旋律。
同时提高学生的歌唱表现力和音乐鉴赏能力。
激发学生对民族音乐文化的兴趣和热爱,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和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
通过歌唱活动,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感受到音乐的喜悦和春节的氛围。
1. 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春节的习俗和文化背景,特别是拜年的相关知识在上课之初,首先通过讲述、图片展示和视频短片等形式,向学生介绍中国传统春节的由来和习俗。
春节作为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民间习俗。
向学生解释春节是中国农历新年的开始,也是全家团聚、喜庆的时刻。
讲述关于春节的种种传说和故事,如年兽、扫尘、贴春联等,以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重点介绍拜年这一传统习俗,解释拜年的含义是向长辈、亲朋好友表达新年祝福的一种方式。
通过故事或实例,让学生了解拜年时使用的吉祥话和祝福语,以及拜年时的一些礼仪和习俗,比如拜年时要携带礼物,向长辈行礼等。
引导学生思考春节这一重要时刻与音乐文化之间的联系,介绍春节期间的传统音乐,如鞭炮声中常用的锣鼓音乐、欢快的民间小调等,让学生感受到春节的喜庆气氛与音乐的紧密联系。
鼓励学生分享自己过年的经历和拜年时的情景,让学生在实际分享中加深对拜年文化的理解和对春节习俗的认同。
课堂结束时,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让学生明白拜年在春节中的重要性和意义,以及在拜年时可以传达的祝福和吉祥话,从而增强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和认识。
2. 技能目标:让学生能准确、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小拜年》,并掌握基本的节奏和旋律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通过音乐活动,了解并体验中国传统节日——春节的文化氛围,同时掌握歌曲《小拜年》的基本演唱技巧,以及基本的节奏和旋律。
二年级《小拜年》音乐教案

二年级《小拜年》音乐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学生了解《小拜年》这首歌曲的背景、歌词和曲调,掌握基本的音乐知识。
2.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正确的演唱姿势和呼吸方法,提高学生的声乐表现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传统节日的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培养团结合作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歌曲介绍:《小拜年》是一首具有浓厚民族特色的传统歌曲,歌曲节奏欢快,旋律简单,易于学唱。
2. 歌词解析:歌曲描绘了春节期间,人们欢庆团圆、走亲访友的热闹场景。
3. 曲调分析:歌曲采用我国传统的宫调式,旋律平稳,富有喜庆气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学会演唱《小拜年》歌曲,了解歌曲的背景和寓意。
2. 教学难点:掌握歌曲中的节奏变化和音高关系。
四、教学过程1. 热身活动:带领学生做音乐游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2. 歌曲教学:(1)讲解歌曲背景和歌词含义;(2)教授歌曲旋律,让学生跟随老师学唱;(3)分组练习,加强团队合作;(4)进行歌曲表演,展示学习成果。
3. 总结与反思: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
五、课后作业1. 学生回家后,向家人分享所学歌曲,感受传统节日的氛围;2. 家长协助学生巩固歌曲,加强声乐技巧的练习;3. 学生自主学习相关音乐知识,提高音乐素养。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程度、学习态度和团队协作能力。
2. 歌曲演唱:评价学生对《小拜年》歌曲的掌握程度,包括音准、节奏和感情表达。
3. 音乐知识:考察学生对歌曲背景、曲调分析和声乐技巧的掌握情况。
七、教学策略1. 互动教学: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考能力。
2. 示范教学:老师亲自示范演唱,让学生直观地感受歌曲的韵味。
3. 分组合作:鼓励学生分组练习,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八、教学资源1. 教材:《小拜年》歌曲教材,包括歌词、曲谱和教学指导。
2. 音响设备:播放歌曲、伴奏音乐所需的音响设备。
第8课小拜年(教案)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歌曲旋律和节奏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如高音部分和舞蹈动作的协调性,我会通过示范和分解练习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过年相关的问题,例如:过年的习俗、传统美食等。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对歌曲的理解,我们将学习与歌曲相匹配的简单舞蹈动作。通过实际操作,感受歌曲的韵律美。
第8课小拜年(教案)
一、教学内容
第8课小拜年
(1)教材章节:本节课选自小学二年级下册《音乐》教材,第三单元《快乐的新年》。
(2)教学内容:
1.学唱歌曲《小拜年》;
2.了解歌曲的节奏、旋律及歌词含义;
3.学会简单的舞蹈动作,与同学共同表演;
4.了解过年的习俗,培养学生的传统文化意识。
二、核心素养目标
1.培养学生音乐感知能力,通过学唱《小拜年》感受歌曲的韵律美,提高音乐审美能力;
五、教学反思
在本次《小拜年》的教学中,我发现学生们对歌曲的学习充满热情,他们积极参与舞蹈动作的练习,这让我感到很欣慰。然而,我也注意到在教学中存在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首先,对于歌曲高音部分的教学,虽然我尽力引导学生逐步提升音域,但仍有部分学生感到吃力。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更加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性地进行指导,帮助他们更好地突破音域难题。
-节奏感知:培养学生对歌曲中基本节奏的感知能力,如四分音符、八分音符等,并能准确击打。
二年级音乐《小拜年》教学教案

二年级音乐《小拜年》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体验中国传统节日春节的氛围。
2. 学会歌曲《小拜年》,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歌唱技巧。
3. 通过歌曲学习,引导学生懂得礼貌、尊重和祝福他人。
二、教学内容:1. 歌曲《小拜年》的歌词及旋律。
2. 春节的传统习俗和祝福语。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学会歌曲《小拜年》,了解春节习俗。
2. 难点:歌词的记忆和歌唱技巧的掌握。
四、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视频。
2. 音乐播放设备。
3. 歌谱。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课件或视频介绍春节的习俗和氛围,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教学歌曲:教唱歌曲《小拜年》,讲解歌词的含义和背后的故事。
3. 练习唱法:分组练习,纠正学生的唱音和节奏,指导歌唱技巧。
4. 角色扮演:学生分组扮演不同的角色,进行歌曲表演,增强体验感。
5. 总结与拓展:讲解春节的祝福语,引导学生懂得礼貌、尊重和祝福他人。
6. 作业布置:让学生回家后向家人拜年,并用歌曲《小拜年》的形式表达祝福。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歌唱表现,评价他们对歌曲《小拜年》的掌握程度。
2. 通过学生的角色扮演和课堂参与度,评价他们的合作意识和表演能力。
3. 搜集学生作业中家庭拜年的照片或视频,评价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对课程的理解。
七、教学反馈:1. 课后与学生交流,了解他们对歌曲《小拜年》的喜爱程度和对春节习俗的认识。
2. 收集家长反馈,了解学生在家中实践拜年时的表现和家长的满意度。
3. 根据教学反馈,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以提高教学效果。
八、教学延伸:1. 邀请家长参与课堂,组织一次亲子音乐会,让学生在家人面前展示所学。
2. 开展课后兴趣小组,让学生深入学习中国传统音乐和舞蹈。
3. 组织学生参观文化宫或博物馆,深入了解春节文化和传统。
九、课程资源:1. 利用互联网寻找更多关于春节的音乐、视频和文化资料,丰富教学内容。
2. 购买或借阅有关中国传统节日的书籍,为学生提供更多学习材料。
二年级音乐《小拜年》

《小拜年》教学设计教学内容:1、学唱歌曲《小拜年》2、聆听歌曲《我的小鸡》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歌曲《小拜年》了解湖南花鼓戏以及湖南的过年风俗。
2、用饱满的声音演唱《小拜年》。
3、积极参与编创活动,用打击乐表现过年的气氛。
教学重点:用饱满热情的声音演唱《小拜年》教学难点:唱出湖南花鼓调的风格特点。
教法学法:激发兴趣法、启发提问法、律动练习法、创作实践法。
教学准备:钢琴、多媒体。
教学过程:一、课前准备1、师生问好2、课前律动(音阶)二、导课1、播放《春节序曲》片段2、同学们,这段音乐使你联想到了什么节日呢?3、大家来说一说你们都是怎样过新年的呢?4、师:春节是我们中国的传统节日,也是亲朋好友相聚的日子。
贴串联、放鞭炮、吃饺子、扭秧歌等等都是咱们中国的最有特色的民间习俗。
今天,老师就带大家去看一看湖南人民过年的风俗习惯:舞狮子、刷龙灯。
5、播放视频6、你们听,湖南的小朋友们也给大家拜年啦!三、学唱歌曲《小拜年》1、初听歌曲《小拜年》2、设问:歌曲的气氛是怎样的?(热闹)你能模仿一下舞狮子和耍龙灯的样子吗?“咚咚锵”又是什么声音呢?(鼓和镲)3、出示大鼓和镲。
设问:谁能来试着敲一敲?4、请同学们跟着老师给出的节奏来敲一敲。
5、师出示歌谱,学生学唱“咚咚锵”。
6、师范唱,生演唱“咚咚锵”部分。
7、出示图片哥哥、弟弟、爸爸、妈妈。
(播放歌曲)设问:家庭成员分别用什么方式庆祝新年呢?8、学唱第一段歌词。
A、师带生用湖南方言读一读歌词。
B、师教场第一段。
生学唱。
C、重点解决附点音符的唱法。
D、听范唱,同学们边唱边表演。
9、学唱第二段歌词。
A、师带生用湖南方言读一读歌词。
B、师伴奏,生慢速演唱第二段。
C、纠正演唱错误的部分。
D、师伴奏,生原速演唱第二段。
E、听范唱,同学们边唱边表演。
10、播放伴奏音乐:师生合作敲锣打鼓唱起来!四、艺术拓展1、请学生拿出准备好的彩色卡纸。
制作新年祝福贺卡。
2、把制作好的贺卡和老师同学们分享。
小拜年-辽海版三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小拜年-辽海版三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一、教学目标
1.能够正确学唱《小拜年》这首儿歌。
2.能够用自己的节奏感和动作配合歌曲的旋律和节拍。
3.能够根据歌曲的意境进行情感表达。
二、教学内容
1.接受新曲、认识乐器。
2.学习歌曲的旋律和节奏。
3.分组合唱,合成整体。
三、教学步骤
1. 导入新曲
老师播放歌曲《小拜年》,让学生听一遍,带领学生发现歌曲中使用的乐器,如笛子、锣、鼓等。
2. 学唱歌曲
1.师生齐唱:老师带领全班学生齐唱歌曲,使学生能够熟悉歌曲的旋律和节奏。
2.分组唱:将课堂分成若干小组,让小组自己练习唱歌,选出最好的一组来表演。
3. 动作配合
老师播放歌曲,要求全班跟着歌曲的节奏进行动作配合。
比如:点头、摇摆、拍手等动作都可以。
4. 情感表达
老师通过发问让学生了解歌曲中所表达的情感。
比如:新年到来的喜悦、亲人团聚的温馨等等。
5. 分组合唱
将不同的小组合成整体,让学生使用自己的节奏感和动作配合歌曲的旋律和节拍,形成整体的悦耳合唱。
四、教学评估
1.学生能够正确唱出《小拜年》这首歌,旋律清晰、节奏准确。
2.合唱整体感强,各小组配合默契、动作齐一。
3.认识到歌曲中所表达的情感和想象。
五、教学反思
本堂课通过学唱歌曲、动作配合和情感表达等多种形式的教学,让学生体验音乐的美好。
使他们了解到音乐和节日之间的联系,学会了用音乐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学生也可以通过音乐来表达自己的感情和理解。
小拜年教学活动设计方案

一、活动背景春节是我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拜年是春节期间最具特色的活动之一。
为了让学生了解和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特设计本次“小拜年”教学活动。
二、活动目标1. 让学生了解拜年的起源、习俗和意义。
2. 培养学生运用语言表达祝福的能力。
3. 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动手能力。
4. 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热爱。
三、活动对象小学四年级学生四、活动时间1课时五、活动地点教室六、活动准备1. 教学课件2. 拜年祝福卡片、彩笔、剪刀、胶水等手工材料3. 拜年场景图片、视频资料七、活动过程1. 导入新课(1)播放拜年场景视频,让学生初步了解拜年的习俗。
(2)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拜年是什么吗?拜年有什么意义?2. 课堂讲解(1)教师讲解拜年的起源、习俗和意义。
(2)结合课件,让学生了解拜年的基本礼仪。
3. 手工制作(1)教师发放手工材料,讲解制作方法。
(2)学生分组合作,制作拜年祝福卡片。
4. 演练与展示(1)学生分组,进行拜年演练。
(2)每组派代表上台展示,分享拜年祝福。
5. 总结与反思(1)教师总结本次活动的收获。
(2)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提出改进意见。
八、活动评价1. 学生对拜年的了解程度。
2. 学生运用语言表达祝福的能力。
3. 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和动手能力。
4. 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热爱。
九、活动延伸1. 家长会:邀请家长参与,共同学习拜年的习俗,增进亲子关系。
2. 社会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到社区、公园等地进行拜年活动,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通过本次“小拜年”教学活动,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了解和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拜年教案
精品文档
小拜年教案
一、教学目标:
通过学唱歌曲《小拜年》,使学生了解我国民间欢度春节的习俗。
并指导学生用欢快的情绪歌唱。
二、重点、难点:
学唱歌曲,歌曲中附点八分音符的时值。
欢快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喜庆热闹气氛的表现
三、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锣鼓打击乐、电子琴。
四、教学过程:
一、律动
| 随着《春节序曲》的音乐,教师带学生扭秧歌,感受喜庆的气氛。
二、导入|
谈话导入,同学们,听着这欢快的音乐、扭着秧歌,你们觉得什么日子要到了,学生回答:过年、国庆、…
你们喜欢过年吗,过年都有哪些风俗习惯,
学生回答:喜欢。
风俗习惯有:包饺子、放鞭炮、…
过年的风俗习惯真是丰富多彩,特别是拜年,很有意思,很热闹。
你们听,湖南的小朋友来给我们大家拜年了,请同学们仔细听,他们是如何拜年的。
学生听音乐。
1 / 9
精品文档
你感受到了什么气氛,谁来说说,他们是如何拜年的,
学生回答:热烈、欢快、活泼的气氛。
他们拜年有耍狮子、舞龙灯…
三、重点练习
同学们讲的很好,他们过年还敲锣打鼓呢~今天老师也带来了锣和鼓,想敲吗, 学生敲一敲,感受一下。
同学们敲的很高兴,但如果有节奏的敲就更好了~下面听老师有节奏的敲一
敲,你们来模仿。
×× × ? ×× ×? ×× ××? ×× ×?
咚咚呛咚咚呛咚咚呛呛咚咚呛
学生练习,再用锣和鼓敲一敲。
四、学唱歌曲
同学们敲的很好,下面我们能不能用歌声把这首歌曲里欢快的情绪表现出来呢, 学生回答:能。
请同学们跟着音乐自己学唱这首歌曲,看哪位同学学的最快。
学生跟音乐学唱歌曲。
下面,我们不跟音乐,自己练习唱,遇到不会的可以相互学习,相互交流。
学生练习唱
刚才,有的同学唱的很好,但有的唱的还不够准确,下面我们跟着音乐再练习
一次。
学生随音乐唱。
2 / 9
精品文档
会唱了吗,请哪位同学来试试。
部分同学唱。
教师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请同学们完整的跟琴唱一唱。
同学们学的真快,要是把拜年时的高兴心情表现出来就更好了,想一想,怎样才能唱得更好,
1
学生回答:应欢快的唱,用有弹性的声音唱```````
讲的很好,现在我们就按照你们所讲的有感情的演唱一遍。
学生有感情的演唱。
我们能不能跟着音乐,唱卡拉ok呢,
跟伴奏音乐唱。
五、创作表演
唱的真好,我们还可以运用哪些方法,更好的表现这首歌,使拜年的气氛更热烈, 学生回答:锣鼓伴奏、舞蹈表演、、、、、
现在我们分组合作表演。
学生分成舞蹈、唱歌、锣鼓伴奏三组自己创作表演。
同学们让我们一起唱起来、敲起来、跳起来吧~
学生随音乐表演。
六、拓展延伸
同学们,我们唱的《小拜年》是一首具有中国特色的
3 / 9
精品文档
过年歌曲,下面我们来听一听外国小朋友是怎样过年的。
听唱歌曲《新年好》。
听唱了这两首有关过年的歌曲,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回答:节奏不同、歌词不同、演唱速度不同、、、、、
同学们讲的真好,同样是过年,东西方文化都有自己的风俗习惯特点,需要我们用不一样的表达方式表现出来~
五、小结
最后让我们在欢乐的音乐声中结束这节课吧~随《小拜年》音乐扭秧歌走出教室。
2
教学设计与反思
《小拜年》音乐教案
刘海卫教学内容:
小学音乐第三册第十课歌曲《小拜年》。
教学目标:
1、能用欢快、有弹性的声音、有表情的演唱歌曲《小拜年》,懂得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2、了解各地过年民俗,感受过年的热闹气氛,初步学习传统礼仪。
3、积极参与编创活动,用打击乐表现过年的气氛。
教学重点:有表情的演唱歌曲《小拜年》,了解中国民俗。
4 / 9
精品文档
教学难点: 喜庆、热闹气氛的表现。
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扇子、民族打击乐等。
教学过程:
一、师生问好,组织教学。
二、律动、发声练习。
三、欣赏《晚会》感受乐曲中的重拍子
四、乐理知识及技能训练。
咚咚锵咚咚锵咚咚锵锵咚咚锵
五、表演《小拜年》
1、导入:、师:像我们这样敲锣打鼓热闹的场面什么时候能见到,。
出示“年”
、师:同学们喜欢过年吗,谁来说说你知道的过年的风俗,老师这还有一些全国各地的年俗,请大家看看。
播放各地年俗。
、学习拜年传统礼仪。
初一清早在家里给长辈拜年要跪下磕头,出门见到熟人等要深作揖,作揖时左手在上表示尊敬。
、师:过年的风俗真是丰富多彩,特别是过年很有意思,很热闹。
听,湖南的小朋友也来给大家拜年了,他们是怎么拜年的呢,大家仔细听。
5 / 9
精品文档
播放《小拜年》范唱初步感受,听后回答:
师:你感受到了什么气氛,谁来说说他们是怎么拜年的,
生:欢快、热烈、活泼的气氛,他们拜年时敲锣打鼓、舞龙舞狮子。
2、简介湖南的过年风俗。
湖南人拜年,除了舞龙灯、狮子,还看花灯、放鞭炮、唱花鼓戏等。
大年三十直至正月十五元宵节,每家每户都红灯笼高挂,晚上点亮灯笼,整宿不关灯,意味着益寿延年,香火不断。
3、再次聆听歌曲《小拜年》来感受湖南人民过年时欢快热烈的气氛。
4、学习歌曲
师范唱歌曲,学生轻轻随着歌声拍手,感受节拍。
跟老师学唱歌谱。
学生跟琴哼唱歌曲。
听琴填词。
老师纠正错误之处。
跟琴完整的演唱,要表达自己对幸福生活的珍惜之情。
五、创编活动。
1、学生分组用歌唱、打击乐器、扇子等表现过年的
6 / 9
精品文档
热闹气氛。
2、教师巡视指导。
3、汇报编创成果。
六、拓展。
聆听有关过新年的歌曲:《龙咚锵》、《春节序曲》等。
七、小结下课。
师:听了这么多有关新年的歌曲,老师现在都想过年了,很高兴和同学们度过了一堂快乐有趣的音乐课~最后请同学们用我们刚刚学到的礼仪预祝听课的老师们新年快乐。
学生集体向后转作揖,说:预祝老师新年好~再见下课。
《小拜年》音乐教学反思
音乐作为人类文化的一种重要形态和载体,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伴随人类历史的发展。
这一课,采用了湖南花鼓戏的节奏特点,曲调欢快活泼,尤其是歌中模仿
锣鼓音响的衬词“咚咚锵”的反复出现,为歌曲增添了热烈欢快的节日气氛,生动形象地描绘了孩子们喜气洋洋过新年的欢乐情景。
按正常的教学进度,教学本课时已是期末,孩子们已经能感受到新年的脚步,在孩子们都盼着过年的心情下教学本课,应该说教材的安排是因时、因地、因事制宜的。
为了让学生得到生动活泼的发展,我遵循音乐教学的基本理念,精心组织开放而有活力的课堂教学,努力为学生享受音乐、表
7 / 9
精品文档
现音乐、创造音乐提供机会。
我的基本策略是:以“唱”为主,把“情”贯穿始终。
尊重学生独特的情感与创造体验,将现代信息技术和学科教学有机结合起来,同时充分发挥评价的积极作用,努力使每个学生具有自信心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这体现在教学的每一个环节,教师的每一次评价、课件的每一页界面、课堂的每一处声响。
教师致力于创设一种亲、助、乐的人际情景,利用多媒体营造一种美、趣、智的学习情景,努力构建一个自主、民主、宽松、和谐、愉快、互助的真情空间,同时把传统礼仪教育贯穿于教学之中,了解中国的传统节日——春节及各地年俗等,掌握礼仪的正确使用感受祖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感受到作为中国人的骄傲。
总之,这节课的设计,力求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着眼于学生的主动发展,致力于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的研究,通过充分的音乐实践培养学生的能力,提高音乐素养。
依托音乐本身的魅力,影响学生人生观、审美观、价值观的形成。
全面影响学生做人、做事的态度,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合作意识、探究精神。
从目标的提出、到过程的安排、学习方法的确定、乃至学习成果的呈现,都让学生有更大的自主性、更多的实践性、更浓的创造性。
当然,措施付
诸实施,还需要老师的爱心和慧心,教学研究永无止境,我相信,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8 / 9 精品文档9 /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