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高年级精读课文基本流程
小学语文高年级所有课型教学基本流程print
小学语文高年级所有课型教学基本流程写人(记事、小小说)类课文基本教学流程一、简单介绍人物(事件)背景,导入新课(初步了解人物,为体会人物特点作好铺垫)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人物事件(随之完成认识生字新词、读通课文、理清课文主要脉络任务,为部分精读作好铺垫)三、部分精读,引领体会人物特点。
(引领学生抓住重点词句体会人物性格特点及心理品质,掌握读书方法)四、自由读书,自主体会人物特点。
(组织交流读书收获,加深对人物特点理解,练习运用读书方法)五、总结课文、完善人物形象特点,揭示记叙方法。
(在总结完善人物特点的基础上,引发学生领悟发现写人的方法与技巧,这读写结合作好铺垫)六、质疑问难,深化理解。
(激发学生探究兴趣,培养扎实读书的好习惯,加深理解人物特点)七、诵读积累,激发共鸣。
(对优美的人物描写片断进行感情诵读直至成诵,激发学生与课文人物内心共鸣,同时为模仿写人作好铺垫)八、巩固练习,拓展应用。
(完成写字任务及重点词句练习任务,人物或事情细节描写小练笔,培养写人技能,实现读写结合)备注:八个环节一般可分两个课时完成,第一课时完成前五个环节,第二课时完成后三个环节,拓展应用可安排课后练习,也可根据实际情况做适当调节。
附典型案例:1、写人类:《詹天佑》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认识13个生字,会写18个生字。
掌握“阻挠、毅然、勉励、居庸关、悬崖峭壁”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感受最深的部分,抄写喜欢的词语。
3、了解杰出的爱国工程师詹天佑的事迹,激发热爱祖国、立志为祖国作贡献的思想感情。
4、体会关键词语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二、教学重、难点:1、了解杰出的爱国工程师詹天佑的事迹,激发热爱祖国、立志为祖国作贡献的思想感情。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感受最深的部分,抄写喜欢的词语。
三、教学准备:1、詹天佑的画像、“人”字形线路挂图。
2、有关京张铁路地理环境的地图。
3、学生准备上网查阅有关詹天佑的背景资料。
精读课文的一般步骤
精读课⽂的⼀般步骤
⾼段语⽂精读课⽂的⼀般步骤
第⼀课时
⼀.导⼊:导⼊可以利⽤课⽂题⽬、作者、图⽚、多媒体、⾳乐等多种⽅法进⾏导⼊。
⽬的是激发学⽣的阅读兴趣,调动学⽣学习积极性。
⼆.初读:学⽣第⼀次读课⽂,以⾃由朗读为主⾃由朗读。
在学⽣初读课⽂这⼀环节⼀般完成以下三个任务。
1.出⽰学习任务(标⾃然段,画字词等)。
(读书前)
2.标出⾃然段,画出⽣字新词。
(读书时)
3.重点字词的讲解与应⽤。
(读书后)
4.个别读课⽂或选段,正⾳。
三.复读:学⽣复读课⽂是在初读的基础之上,可以让学⽣⾃由朗读,教师个别指导。
本环节⼀般完成以下三个任务。
(本环节可以⼩组合作,也可以给出⼀个半命题幻灯⽚让学⽣完成,也可以⽤其他⽅法)
1.了解主要内容,概括主要内容。
2.理清⽂章思路,了解⽂章结构。
第⼆课时
⼀、复习与导⼊:复习第⼀课时字学习内容,再通过过度语句完成第⼆课时的导⼊。
也可以通过质疑答疑的⽅式进⾏导⼊。
⼆、品读:本环节是第⼆课时的重点部分,⼀般的教学环节由以下⼏部分组成。
1.出⽰⾃学提⽰。
⼀般选择课⽂中⼀两个贯穿⽂章的问题进⾏研究。
小学高年级语文精读课教学模式(第二课时)
小学高年级语文精读课教学模式(第二课时)第一篇:小学高年级语文精读课教学模式(第二课时)小学高年级语文精读课教学模式(第二课时)前置性作业:1.复习。
(1)听写词语:—————————————————————————————(2)认读词语:————————————————————————————— 2.我整理好的自读自悟的内容:句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 这段主要写了什么?—————————————————————————————② 从哪些重点句子、词语中感悟到的?作者采用了哪些表达方式?—————————————————————————————③这些词语、句子意思?这些词语、句子、表达方式在表达思想内容上起到了什么作用?————————————————————————————— 3.我有感情地朗读了上述句段。
4.我想背会的内容是__________________(句、段或全文)。
5.小练笔:—————————————————————————————————————————————————————————————————————————————————————————————————一.复习字词,导入新课。
要求:复习——重点是巩固字词。
导入——必要时也可利用谈话、故事、图片、音频、视频创设情境,教师仍需激情导入,出示本课时目标,明确学习任务。
导入仍需有有针对性、启发性、趣味性、新颖性、简洁性,仍需注意操作策略。
程序: 1.复习字词:(1)听写词语。
与前置性作业1(1)对接。
叫两名学生上黑板写,其余学生在前置性作业纸上完成,所写词语是第一课时指导写字环节中强调的和作业中错误率大的字词。
与此同时,要充分利用实物投影仪展示台下学生的书写,强调书写习惯的养成和书写能力的提高。
(2)课件出示词语,指名学生认读词语。
精读课文一般程序
各年级精读课文一般程序低年级第一课时1、激趣导入2、教师感情范读课文,学生认真倾听。
(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和给学生读书做示范)3、学生自由练读2遍,老师巡视指导。
4、出示不带拼音的生词、生字,检查学生读。
(学生互相检查指导读,争取每个学生都会读;小组比赛读或开火车读)5、检查读课文。
第二课时1、导入课题。
2、在教师的指导下,直接展示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在学生展示的过程中,结合上下文、生活实际、文中的图画、画图、听音乐、想象等方法理解课文中词语的意思,读好词语,读好句子,读好段落,进而把课文读得声情并茂(随机注意读书方法的渗透、训练和教师的激情范读)。
同时在读书中积累词语、运用词语。
通过感情朗读,使学生受到情感的熏陶。
3、背诵课文(可先根据课文内容填空,即让学生积累了的词语,又帮助了学生快速背诵)4、指导写字。
教师指导学生写几个难写的字(写正确、写好看),接着让学生临写,并把所有生字描红、临写、听写。
中、高年级(具体课时安排可以变动)第一课时一、揭示课题,指导写字二、感知读(读课文,达到正确、流利)1、让学生读第一遍课文,达到读准字音、理解生词。
方法步骤:学生读第一遍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不理解的词在下面画上问号,接着往下读,读完课文后看生字表或查工具书解决不认识的字和不理解的词语。
最后盖上拼音读生字表。
2、让学生读第二遍课文,达到正确、流利。
方法和要求:放慢速度、看清每个字,遇到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达到不错字、不添字、不丢字、不重复、停顿恰当。
3、教师检查生词读音、让同桌互相检查生字的读音,然后教师检查生词的读音。
教师提出部分词语让学生说意思,可以引导学生读课文理解,也可以查工具书。
4、教师检查学生读课文。
相机理解部分词语的意思。
几生连读,相机纠正、指导。
5、整体感知课文主要内容、感知表达的情感、既感知内容又感知情感。
有的可以直接问、有的可以引导学生再读书感受其情感。
(如,《我和祖父的园子》:祖父的园子里有什么?《爱如茉莉》:爱,是指谁和谁之间的爱?)。
课文精读六步法
这是阅读中的鉴赏活动,要求对文章突出的特点作出评价,或口头,或写成评论文章。评析文章,综合性强,难度也较高,能够具体分析一篇文章并作出恰当的评价,是具备阅读能力的标志。
5.质疑
质疑就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质疑有三种情况:①有疑而问。在三问三答的过程中,确实还有一些问题没有解决。②明知故问。有些问题,原已基本解决,但把文章前前后后联系起来考虑,认为还有一些问题可以进一步思考、研究,于无疑处生疑。③依据课文中的有关事实,向教师或同学提出商榷性的疑问。这种提问是质疑的高层次,也是阅读中思考的收获。
“课文精读六步法”
1.认读
通过对字词句段的认读初步感知课文。认读的重点是识字、解词、明句。要能够找出关键性的词句和重要的句子。要能够使用工具书,根据课文的语言环境,选择恰当的义项,明确词句的含义。
பைடு நூலகம்2.辨体
在初步感知课文的基础上,辨明文章体裁。辨体虽然很容易,但它是确定阅读重点的必要步骤。因为不同体裁的文章,表达方式不一样,阅读的侧重点也应不同。
3.审题
审明题目的语言结构、题目的含义以及作者命题的意图。题目好比文章的窗口,审题的过程就是通过题目这个窗口初步透视文章内容的过程,也是初步理解文章的过程。
4.三问三答
三个问题是:“这篇文章写了什么?是怎样写的?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写了什么”是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如读记叙文,就应了解文章记了什么事,写了什么人,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起因、经过、结果如何,表达了什么思想?等等。“怎样写的”是对文章表达形式的理解,如记叙文记人叙事是怎样安排线索、顺序、详略的?怎样描写人物和环境的?等等。这时对文章的理解不仅仅停留在文章内容的把握上,而且进一步理解了这些内容凭借怎样的形式表现出来。“为什么”又进一步要求把文章的内容和形式结合起来考虑,探索作者这样写的原因。例如文章为什么这样立意构思,为什么这样布局谋篇,为什么这样遣词造句?等等。三问三答的过程是由表及里、由里返表地深思考、透彻理解课文的过程。
小学高年级段语文阅读教学基本流程
小学高年级段语文阅读教学基本流程第一课时目标:读通文章;整体感知内容;会读、会写、会理解生字词。
一、创设情境,导语激趣(此环节讲究激励性,教师根据不同的课文的不同特点,以灵活多样的方式入手,巧妙地导入新课,激发学生思维,能使他们一开始就处于跃跃欲试的状态。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师提出朗读目标:⑴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⑵思考文章主要内容。
2、选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自由朗读)。
3、检查初读,相机指导。
4、再读全文,把握内容。
5、用自己的话简要说说主要内容。
(语文课堂重在读,以读促悟,读需有一定的目标性,学生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有利于其更快地达到目标,有的放矢。
)三、再读释疑,手脑结合(根据实际,酌情处理)(引导学生在再读课文(指导学生学会默读)时,动笔在文字旁记下自己的感悟,学生动脑又动手,培养其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这也正应古人语“不动笔墨不读书。
”)四、生字描红、临写第二课时目标:结合重点字词句段,理解课文;积累语文知识,注重方法指导;课外拓展,实践运用。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学生快速阅读课文,概括上节课所掌握的知识,引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二、畅谈感悟,突出重点(在上节课精心准备的基础上,为学生创设民主、轻松、开放、互动的学习氛围,大家畅谈自己对文章的理解(可分字、词、句、段等方面),为激发学生畅谈热情,教师可参与到此项活动中来。
在让学生亲身经历读、思、议中,悟出文章的重点段,文中所寄寓的情和意。
)三、精读品味,深入探索(这一环节的设计,引导学生抓住几个重点词、句、感情朗读,指名说说理解的字、词、句,并针对性组织学生集体讨论交流,学生充分地说,教师灵活地导,并教给学生联系上下文加深理解的学习方法。
在这轻松、和谐的朗读议论中,紧扣文本,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引导,进一步升华课文的主题。
)四、再读课文,积累语句(学生选择自由读、互读等各自喜好的读书方式,积累语句。
可以是直接抒发情感的句子,可以是含义深刻的句子或是描写景物的句子,师不加限制。
精读的三个基本步骤
精读的三个基本步骤精读呀,就像是一场奇妙的冒险之旅!你得一步步走,才能领略到其中的美妙风景。
咱先说第一步,那就是读呀!可别小瞧了这读,不是那种一目十行地扫过去,那可不行!得像品美酒一样,一小口一小口地咂摸。
遇到不认识的字,不理解的词,别嫌麻烦,赶紧查清楚喽。
就好比走路遇到个小石子,你不踢开它,还不得绊一跤呀!而且呀,要把每个句子都读明白,想想作者为啥这么写,这里面藏着啥心思。
这就像侦探破案一样,得细心再细心。
第二步呢,就是思啦!读的时候脑子可不能闲着呀,得不停地转。
想想这段话和前面后面有啥关系,对整个文章的意思有啥影响。
就像拼图一样,你得琢磨琢磨这块该放在哪儿,才能拼成一幅完整的画。
还要想想自己对这文章有啥看法,同意作者的观点不?要是不同意,为啥呢?这一步可重要啦,能让你和文章真正互动起来,而不是光被动地接受。
第三步呀,那就是悟!这可是精读的精华所在。
读完了,思考过了,就得悟出点啥来。
也许是人生的道理,也许是写作的技巧,也许是一种情感的共鸣。
这就好比爬山,好不容易爬到山顶了,得好好欣赏欣赏那美丽的风景呀,不能白爬一趟不是?悟出的东西会深深地印在你心里,说不定啥时候就能派上用场呢。
比如说读一本小说,光知道故事梗概可不行,得去感受人物的情感,想想作者是怎么把这些情感传递给读者的。
读一篇散文,要去体会那优美的语言背后蕴含的深意。
读一本专业书籍,更得认真思考每一个概念、每一个理论,这样才能真正掌握知识呀。
精读可不是一件轻松的事儿,但绝对是一件超级有意义的事儿。
它能让你深入到文字的世界里,发现那些隐藏的宝藏。
就像在大海里寻宝一样,每找到一个宝贝都能让你兴奋不已。
你想想,要是读书都只是走马观花,那多没意思呀!就像吃美食只尝一口,哪能品出其中的美味呢。
只有精读,才能让我们真正领略到书籍的魅力,让我们的思想变得更加丰富,让我们的人生变得更加精彩。
所以呀,别再随便翻翻书就当读过啦,要认真地去精读,去享受这场奇妙的冒险之旅吧!。
高年级精读课文第一课时教学模板设计
高年级精读课文教案设计模板一、导入1.可以利用本单元主题、音频、视频、谜语等形式导入新课2.板书揭题,引导学生读题质疑3.归纳梳理学生提出的问题(如《草船借箭》一课:1.谁借箭?他向谁借箭?为什么要借箭?最后借到箭了吗?)为概括课文主要内容和理清文章层次做准备二、初读课文1.简介作者和写作背景。
2.自由读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朗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想办法解决,例如查字典、请教别人等,不熟的句子,多读几遍,想想怎么停顿合适。
3.教师范读:学生注意听不认识的字和读不通的句子,老师怎么读的。
4.同桌合作读文:帮老师听一下你的同桌有没有读错的地方,如果有,你教他读几遍。
5.指名读课文:(检查学生读课文情况),其他同学说说他读的怎么样?三、检测学生生字掌握情况1.回文识字:回到文中读带有生字生词的句子,圈画的生字生词多读几遍2.突破难点:出示生词,指名读,读错的,大家帮他想办法识记3.理解词义:结合具体语境、利用图片、联系生活实际或者做动作、换词等方法帮助学生理解词义4.自选一个或几个生词说一句或一段话5.指导书写:(1)出示要写的生字,引导学生读准字音(2)动笔圈画:引导学生观察字形,什么地方容易写错?用笔圈出来(3)学生汇报,教师随机范写讲解书写要领:结构特点:左右结构:以竖中线为准,左边一半,右边一半,有的是左窄右宽,有的是左宽右窄。
上下结构:以横中线为准,上边一半,下边一半,注意上下两部分要写的扁一点。
左中右结构:中间部分要写在竖中线上,每一部分要写的狭长一些。
关键笔画:写在横中线和竖中线上的笔画,有利于找准字的重心(4)学生动笔写字,师巡视指导(5)展示学生写字,大家评议四、整体感知1.再读课文,解决课前“读课题提出的问题”2.学生汇报,教师随机引导学生理清文章层次:哪一部分写了“草船借箭”这个故事的起因?“草船借箭”的经过和结果,又是怎样的?哪些自然段描写了“经过”?哪些自然段又写了“草船借箭”的结果?3.概括主要内容:根据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概括,还可以利用其他方法,如文题扩展法、抓重点段法、抓中心句法等。
精读课文的一般教学流程的六个步骤缺一不可
精读课文的一般教学流程的六个步骤缺一不可1.首先,老师向学生介绍课文的背景和作者,帮助学生了解课文的主题和情境。
First, the teacher introduces the background and the author of the text to the students, helping them understand the theme and context of the text.2.然后,老师可以播放录音或者朗读课文,让学生熟悉课文的语音和语调。
Then, the teacher can play a recording or read the text aloud to help students become familiar with the pronunciation and intonation of the text.3.接下来,老师解释生词和词语的意思,并为学生提供相关的词汇练习。
Next, the teacher explains the meanings of new words and phrases, and provides vocabulary exercises for the students.4.在阅读课文之前,老师可以提出一些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他们关注课文的重点。
Before reading the text, the teacher can ask questions to arouse students' interest and guide them to focus on the key points of the text.5.阅读课文时,老师可以让学生分段朗读,然后进行语音语调、文意理解和语法练习。
During the reading of the text, the teacher can have the students read in sections, and then practice pronunciation, comprehension, and grammar.6.最后,老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讨论,谈论课文的主题和故事情节,以及学到的新词语和知识。
精读课的方法
精读课的方法Newly compiled on November 23, 2020精读课学习方法一、精读课文学习的步骤第一步,在初的基础上,把握课文的主要思路及写作顺序。
第二步,精读课文,深入感悟。
所谓“深入感悟”是指对课文的主要内容、人物情感和重要词句有比较深刻的感受和领悟。
要达到这一要求,须精读课文。
所谓精读,就是围绕课文的重点而深读。
深读的展开有赖于关键问题的提出,关键问题应产生于课文的重点部分,关键问题的表述应具有概括性和启发性。
此环节要从两个方面进行:提出关键问题和结合词句进行学习汇报。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读懂课文。
(一)关键问题如何提出,也就是怎样理清思路,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理清思路的方法有:(1)可以先看课后习题,研究结合哪个问题学习课文比较合适,问题确定了,再由小组长分工,每人分问题学习或者分自然段进行学习。
(2)抓住中心句,理清思路。
在小学的许多课文中,某个词语或句子就是贯穿全文的中心点,仔细思考,全文处处与之紧密相连。
抓住这些中心词句进行学习,就能有效地把握课文的脉络,准确地理解整篇课文的内容。
例如学习《富饶的西沙群岛》一文,抓住“那里风景优美,物产丰富,是个可爱的地方。
”这个句子理解课文内容,可以自主阅读课文,看看课文写风景优美的段落有哪些写物产丰富的段落是哪几段优美的风景体现在哪些景物上丰富的物产又是什么通过理解懂得整篇课文是围绕“风景优美、物产丰富”这两个词来写,用了总分的叙述方式。
再进行细读,品味。
(3)抓住过渡句掌握课文框架。
过渡句在文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它是文章思路发展变化的一个重要标志。
阅读教学中突出过渡句的学习,能帮助弄清作者的思路,把握文章的结构。
如《赵州桥》一文的过渡句“这座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
”既总结了上文,又开启下文,像一座桥梁,使课文的前后部分自然、连贯地衔接,并使课文的结构清晰,这样就可以围绕这个过渡句细读课文。
(4)抓关键词理清文章思路在与文本的对话中,我们不难发现有些课文中能找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词眼。
精读文章的步骤和方法
精读文章的步骤和方法
精读一篇文章是指对其进行深入阅读和理解的过程。
下面是一些步骤和方法,可以帮助你更好地进行精读。
1. 预读:在开始阅读文章之前,先快速浏览全文的标题、副标题、段落标题和主要段落的开头和结尾。
这样可以获取文章的整体结构和主题。
还可以注意文章中的关键词和关键句,以便更好地理解作者的观点。
2. 仔细阅读:在第一次阅读时,尽量全神贯注地阅读每一个细节,并思考每个段落的主旨和作者的意图。
注意作者的论证方式、证据和例子,以及作者用来连接不同观点和段落的过渡句。
在这个阶段不要过多陷入细节,而是着重抓住文章的主线思路。
3. 注记和笔记:在阅读过程中,可以使用标记、下划线、高亮和便签等方法,记录下关键词、关键句和需要进一步思考的地方。
这些注记和笔记可以帮助你回顾文章的重点和细节,并在后续的分析和讨论中提供参考。
4. 分析和解读:在精读的过程中,尝试分析和解读文章中的主题、观点和论证。
思考作者的意图、立场和目的,并评估作者使用的证据和逻辑是否合理和有说服力。
这个过程需要深入思考和批判性思维,可以与其他读者或同学进行讨论,以拓展和深化理解。
5. 扩展阅读:精读一篇文章后,可以进一步阅读相关的文章和资料,了解更多关于该主题的信息和观点。
这样可以扩大知识面,并为后续的阅读和写作提供更多素材和参考。
总之,精读一篇文章需要时间和耐心,但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作者的思想和观点。
通过预读、仔细阅读、注记和笔记、分析和解读以及扩展阅读等步骤和方法,我们可以逐步提升阅读的效果和质量。
小学语文高段阅读教学模式基本流程及解读
深入研读解读
阅读教学模式的基本流程:从整体感知到局部探究,再到总结提升
教学模式的解读:如何引导学生进行自主阅读,培养阅读思维和阅 读能力
教学模式的适用范围:适用于小学高段语文阅读教学,可根据实际情 况调整
教学模式的实践案例:提供具体的教学案例,展示如何运用该模式 进行阅读教学
总结反馈解读
学生对阅读材料进行自我解读,形成初步理解。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彼此的理解和感受。 教师对学生的讨论进行点评和总结,强调阅读的重点和难点。 学生根据教师的反馈进行自我反思和总结,进一步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整体感知解读
整体感知:学生 通过快速阅读课 文,初步了解文 章大意和结构。
细节解读:教师 引导学生深入分 析课文,关注语 言、修辞、逻辑 等方面的细节。
情感体验:学生 通过阅读,体验 作者所表达的情 感和思想,培养 情感态度和价值 观。
思考与探究:教 师提出问题,引 导学生思考和探 究文章的主题和 意义,培养思维 能力和创新精神。
导入环节的方法:可以采用故事、游戏、问题、情境等多种方式,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学生 特点进项:要紧扣主题,简洁明了,避免过于繁琐和偏离主题。同时要注意学生的 反馈,及时调整和引导学生的学习方向。
添加标题
导入环节的实例:例如在讲解《小壁虎借尾巴》一课时,可以采用故事导入的方式,先给学生 讲述小壁虎的故事,引导学生想象小壁虎的尾巴断了怎么办,进而引入课文的学习。
XX
小学语文高段阅读教 学模式基本流程及解
读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
汇报人:XX
目录
单击添加目录项标题
01
阅读教学模式基本流程
02
阅读教学模式解读
03
01
精读课文的一般步骤
高段语文精读课文的一般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入:激趣导入和复习导入
可以利用课文题目、作者、图片、多媒体、音乐等多种方法激趣导入。
也可根据上节课学习内容进行回顾导入。
二.初读:扫清字词障碍。
1、出示学习任务。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3、检查初读效果:自然段、生字新词、正音等。
三.复读:了解课文大意,初步感受文章所表达的情感。
1、再次读文,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归纳主要内容方法)
2、理清文章思路,了解文章结构。
3、初步体会作者情感。
四、小测
检测字词等掌握情况。
(课堂重点强调字词和预习布置中的均可)
第二课时
一、复习与导入:
复习第一课时字学习内容,再通过过渡语句完成第二课时的导入。
二、第一次品读
1.出示自学提示。
一般选择课文中一两个贯穿文章的问题进行研究。
可从中心思想入手,也可以从课后题入手。
选择的问题要体现学习重点。
2.学生按照要求自学课文,批注,解决问题。
三、第二次品读
1、抓住重点句段或含义深刻的句子进行学习。
2、合作交流加深理解。
3、指导朗读,语言积累,体会表达情感。
4、总结表达方法。
四、拓展练习:
可以根据文本特点进行任意选择:课外链接、小练笔、文章推荐、口语练习等,也可以针对本节课的重难点设计练习进行巩固。
五、总结课文。
总结可从课文内容、中心思想、写作手法、学习方法等等。
小学语文精读课的教学流程
小学语文精读课的教学流程篇一:小学语文中段精读课文教学操作流程小学语文中段精读课文教学操作流程(三读模式)(注:时控仅供参考)主要策略:1、面向全体、强调自主。
2、突出方法、强化训练。
主要目标:1、简化环节、易于操作。
2、注重效率,增大效益篇二:浅谈如何上好小学语文精读课浅谈如何上好小学语文精读课“精读课”是指对教材中一类课文的教学。
教师就是凭借这一篇篇课文,指导学生进行阅读实践,逐步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阅读能力和良好的阅读习惯,并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
语文学习是课内打基础、课外求发展的过程。
精读课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形成具有打基础的作用。
精读课如何教,“教学有法,教无定法”。
由于课文类型、体裁、题材的不同以及教师和学生的实际不同,在进行一篇课文的教学时,我们一般不对教学作统一要求,教师可以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设计讲究实效的教学过程。
但是,考虑到许多教师设计教学时把握不好,因此,还是提出了一些精读课教学的基本原则和一般性的程序供参考。
一、精读课的教学原则在教学目标上,要突出自学能力的培养;在教学内容上,突出重点、难点;在教学安排上,突出学生自主的语文实践活动;在教学方法上,突出启发诱导;在教学程序上,体现简化实效。
二、低年级一篇课文精读教学的程序低年级是阅读教学的起始阶段,课文内容浅显,篇幅短小。
一般来说,学生只要能正确、流利地读出课文,也就大体上理解了课文内容。
古诗内容较深,学生只要能读会背,对内容的理解不作硬性要求。
这样看来,低年级的阅读教学主要是读,特别是朗读。
在反复、逐步深入的朗读中强化识字,积累词句,了解课文内容。
一篇低年级课文的教学顺序可以安排为:“初读──读正确;熟读──读流利;理解地读──读出感情”。
“初读”:要求是读正确,即用普通话把每个字的字音读准确、读清楚,不丢字、不添字,不颠倒、不重复,不顿读、不唱读。
这一环节主要做好以下几项工作:第一,激发学生读课文的兴趣。
可以用生动的导语或创设情境等手段。
小学语文精读课“三段”“五读”“十环节”教学法
小学语文精读课“三段”“五读”“十环节”教学法小学语文精读课“三段”“五读”“十环节”教学法第一阶段:整体把握,梳理文本第一环节:用导语或上次学习内容引入本次学习。
明确并板书课题。
教师提出学习要求,包括教学目标、学习重点、难点等。
(2分钟)第二环节:教师范读或学生默读课文(一读)即:初读任务是扫清障碍,感知文本,疏通文本。
要求是读通。
做法:1、勾画出生字、生词,标注自然段序号;2、认读生词;3思考课文主要写什么。
(5分钟)第三环节:带领学生认字、解词、造句。
介绍必要的、与文本相关的知识,如作者、写作时代背景等。
(5分钟)第四环节:教师用普通话声情并茂地范读课文(二读),要注意断句、节奏、停顿、重读等,要具有示范作用和感染力。
提醒学生注意刚刚学过的字词在文章中出现的位置及用法特点。
(5分钟)第二阶段:部分探究,重点分析第五环节:学生大声自由读课文(三读)。
人人出声,教室呈现人声鼎沸的情形。
在此环节前,教师要布置2-3个有思考价值的问题让学生在自由读时思考。
(6分钟)第六环节:提问同学读课文(四读)。
可以采取分角色朗读、接龙式朗读、表演式朗读等任何形式。
目的在于激发学生的朗读欲望,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6分钟)第七环节:研究文本,解决问题。
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下,一步步走进文本。
通过解决前面预留的问题,帮助学生掌握文章的大意,理清文章的结构,赏析文章的语言,分析人物(或其他事物)的特点,归纳文章的主要写法,总结文章的中心。
并提倡个性化阅读,对于有独到见解或体悟深刻的同学要进行鼓励和表扬。
学习过程适宜采用自主式、合作式、探究式方式。
(21分钟)(第一节课下课)第三阶段:回归整体,总结升华第八环节:学生齐读课文(五读)后,就文本质疑,师生共同答疑。
(8分钟)第九环节:学生发言谈阅读体会、收获。
教师可以以一员身份参加讨论,也可以就同学的发言进行课堂总结。
(8分钟)第十环节:完成课后练习题并订正。
精读课文课堂教学的一般步骤
精读课文课堂教学的一般步骤第一课时一、引言导入,揭题质疑导语、板书课题、读题、课题质疑,引发思考。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出示自学要求:(1)朗读课文,圈出生字词,借助拼音反复拼读,注意读准字音;(2)将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把课文读通读顺;(3)标出自然段序号,想一想,课文主要写的是什么内容;(4)同座交流检查。
(低年段可分步提要求,要求一项做一项,一步一步落实)2、学生自学(根据课文内容留8——10分钟),教师巡视指导,了解学情。
三、交流分享自学情况1、教学“生字词”:(1)指名带读,适时正音;哪些字词的读音需要提醒同学们注意?(2)分组读、开火车读、齐读,进一步巩固。
2、指名分段读课文,其他同学认真听,及时正音。
思考:课文主要写的是什么内容?四、作业1、写生字新词(出示本课要求会写的字,指导难字的书写);2、熟读课文。
(也可根据课文长短讲读一段后再做作业)第二课时一、复习旧知,引入新课1、听写生字词;2、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知道了课文的主要内容,本节课继续学习。
二、精读课文,品读赏析1、出示导读思考题并指名读:(1)自由读课文,思考:你对哪部分内容最感兴趣,哪个段落让你感受最深(最能打动你),为什么?你认为哪部分内容写得最好,好在哪里?(根据教学目标及课后要求设计导读思考题)(2)找出相关段落,划出有关句子,圈出重点词语,读一读,品一品,并用短语或关键词在课文旁边写下你的感受。
(3)和同座讨论交流你的感受和体会。
2、学生自学(根据课文内容留5——8分钟),教师巡视,了解学情,指导检查。
3、全班交流,品读赏析。
(1)通过自学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感受,和同学们分享一下。
为什么会有这种感受?从哪儿看出来的,请把这个句子读给同学们听一听。
(出示重点段落的课文原文,指导朗读,相机板书文章脉络或重点词句)(2)请把你的理解和感受带进课文,有感情地读一读。
(指导朗读)分享交流基本步骤:(生)请同学们看到第x自然段的第x句话(或某个词)---读这句话——谈体会和感受; (师)请带着你的体会和感受读读这个句子---谁来评点一下,他读得怎么样---教师(学生)范读——学生自己练读、指名展示读、齐读。
精读课文的一般步骤
高段语文精读课文的一般步骤第一课时一.导入:导入可以利用课文题目、作者、图片、多媒体、音乐等多种方法进行导入。
目的是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二.初读:学生第一次读课文,以自由朗读为主自由朗读。
在学生初读课文这一环节一般完成以下三个任务。
1.出示学习任务(标自然段,画字词等)。
(读书前)2.标出自然段,画出生字新词。
(读书时)3.重点字词的讲解与应用。
(读书后)4.个别读课文或选段,正音。
三.复读:学生复读课文是在初读的基础之上,可以让学生自由朗读,教师个别指导。
本环节一般完成以下三个任务。
(本环节可以小组合作,也可以给出一个半命题幻灯片让学生完成,也可以用其他方法)1.了解主要内容,概括主要内容。
2.理清文章思路,了解文章结构。
第二课时一、复习与导入:复习第一课时字学习内容,再通过过度语句完成第二课时的导入。
也可以通过质疑答疑的方式进行导入。
二、品读:本环节是第二课时的重点部分,一般的教学环节由以下几部分组成。
1.出示自学提示。
一般选择课文中一两个贯穿文章的问题进行研究。
可从中心思想入手,也可以从课后题入手。
选择的问题要体现学习重点。
2.学生按照要求自学课文,批注学生以文本为依托进行汇报,教师及时点拨与评价。
引导学生体会重点句段或含义深刻的句子(论证体会法,抓段子、析句子)。
在达成理解共识的基础上记笔记并有感情的朗读。
3.小组合作交流。
抓住重点段落进行合作学习(体会出什么?通过什么体会的?)4.积累好词好句。
5.对于一些有写作特点的文本可以进行表达方法的感悟、总结与指导。
三、总结、拓展与练习:总结:课文内容、中心思想、写作手法、学习方法等等拓展与练习:拓展的方面有很多,可以根据文本特点进行任意选择:课外链接、小练笔、文章推荐、口语练习等,也可以针对本节课的重难点设计练习进行巩固。
(第四环节与第三环节可以根据教学需要进行顺序调整)。
精读课文几个步骤
精读课文几个步骤《精读课文几个步骤》嘿,同学们!你们是不是有时候觉得精读课文可难啦?其实呀,只要掌握好几个步骤,精读课文也能变得超级简单有趣呢!首先,咱得把课文读个几遍,就像熟悉一个新朋友一样。
第一遍,咱就快速地读一读,了解个大概,心里问问自己:这篇课文讲的是啥呀?就好像去一个新的游乐场,先大致看看都有啥好玩的。
这时候可别纠结那些不认识的字和不懂的词,先读下去再说!然后呢,再仔细地读第二遍。
这一遍可得认真啦,一边读一边把不认识的字查一查,把不懂的词弄明白。
这就好比在游乐场里,你发现了一个好玩的项目,得先搞清楚规则才能玩得更尽兴,不是吗?而且呀,这时候还得把课文里的好词好句给画出来,就像在沙滩上捡到漂亮的贝壳一样,可珍贵啦!接下来,要和课文里的人物或者事情好好交流交流。
比如说,如果课文里讲了一个小朋友勇敢面对困难的故事,那咱就得想想:要是我是他,我会怎么做呢?这就像和好朋友聊天,你得走进他的心里去。
还可以和爸爸妈妈或者小伙伴们说一说,听听他们的想法,那多有意思呀!再然后呢,要好好琢磨琢磨课文的结构。
这篇课文是按照时间顺序写的,还是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写的?就像搭积木一样,得搞清楚每一块积木放在哪里,整个房子才搭得漂亮牢固嘛!还有哦,得想想作者为啥要写这篇课文。
是想告诉我们一个道理,还是想让我们感受到一种情感?这就像猜谜语,得好好动脑筋才能猜到答案呢!读了这么多遍,也想了这么多,最后可别忘了总结总结。
问问自己:我从这篇课文里学到了啥?是学会了一些好词好句,还是明白了一个重要的道理?这就像旅行结束后,得回顾一下一路上的美好风景和有趣的事情,这样下次旅行才能更精彩呀!你们说,精读课文是不是就像一次有趣的探险?只要按照这些步骤一步一步来,就能发现课文里好多好多的宝藏呢!所以呀,以后别再害怕精读课文啦,大胆地去探索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语文高年级精读课文基本流程
“初读课文,畅谈收获——合作探究,解读文本——巩固梳理,拓展应用”,这是小学精读课文教学的一种常用流程。
该流程可以用一课时完成也可以用二、三课时完成,具体讲:篇幅短小语言精练优美的文章可用一课时完成(一课时即能体现出精读课文的教学基本式);篇幅较长又难懂的课文可用二至三课时的时间进行教学,但原则上以两课时为主,在两课时的教学中基本式的后两个流程可以有机地分散到第一课时和第二课时中,为保持结构的完整性最后一个流程也有可能在第一课时中体现,这要视情况而定。
第一课时的教学流程:激趣导课,揭示课题——初读交流,整体感知——细读理解,品味感悟——拓展升华,归纳总结。
1、激趣导课,揭示课题。
导课的方式有两种:一是间接导课,二是直接导课。
间接导课,即通过创设一定的教学情景,提出所要学习的课题,并板书课题。
间接导入的方式很多,譬如,故事导入法、谜语导入法、预习导入法、歌曲导入法、画面导入法、游戏导入法、疑问导入法等等。
前六种导入法其导入要和教学内容有关,是对教学内容的一种铺垫和衬托;游戏导入法可以和教学内容无关,目的是通过师生之间的游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达到快乐学习的境界。
直接导课,即开门见山直接明确学习的内容,板书课题,提出学习要求,学习新课。
说明:教学中采用哪种导入方式,要结合教学内容而定,切忌生搬硬套。
2、初读交流,整体感知。
该阶段为阅读教学基本式中的“初读课文,畅谈收获”环节,初读的目的是整体感知课文内容,让课文的内容能够在学生脑海中留下初步的印象,由初读到整体感知课文内容需要经历以下几个环节:
(1)读课文,找生字,指导学生识字、写字。
(2)读课文,指导学生将课文读正确、流利、通顺。
(3)谈收获,提问题,初步把握课文要点及主要内容。
说明:第一,(1)环节中要让学生通过初读课文,找出本课的生字、新词,通过借助拼音、查字典、问同学问老师等方式,正确认读生字新词,了解部分生字新词的意思;还要根据课文篇幅的长短、生字新词的多少适当设计组词造句、记忆字型、指导写字的环节;检查学生识字情况的方式方法要灵活多样。
第二,(2)环节要体现出“过程性和指导性”地有机结合,教师在检查学生读书时不能停留在学生读完全文后纠正“字音对错和通顺不通顺”上,应让学生按自然段去读,在学生读地过程中,教师以及学生应注意倾听读者的读书情况,发现问题随时解决。
遇到难读的句子或长句子教师要通过范读指导学生将句子读通顺流利。
第三,(3)环节主要是验证学生读书的效果。
这一环节重在鼓励学生积极谈收获,敢于提出不明白的问题。
学生的收获,可以是对字词句的理解,可以是对教学内容的感悟等,教师要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初步掌握课文的要点及主要内容;学生提出的问题,可以是不懂的词句,可以是对内容的困惑等等。
学生的收获如果能触及到课文的主旨教
师要及时进行提炼板书;学生的问题如果非常简单可当时解决,如果能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则要板书出以待后续解决;如果学生提不出有价值的问题,教师则可以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深入学习。
该环节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教学中教师一定要注意倾听学生的收获和问题,以便顺学而导,为下一步的教学做好铺垫。
此外才该环节还要注意年级特点:低年级侧重引导学生有提出问题的兴趣、能够发现问题和敢于提出问题;中、高年级重在引导学生善于提问,能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
第四,(1)、(2)、(3)三环节还可以进行整体教学,即,读书——识字——感知内容一体化,让学生在读书的过程中随文识字随文感知内容。
第五,低年级暂不安排把握课文要点及主要内容;进入中高年级后,对(1)、(2)两项要求主要通过课前预习及课堂反馈予以落实。
3、细读理解,品味感悟。
该阶段为阅读教学基本式中的“合作探究,解读文本”环节,细读理解的目的是让学生先把语言文字能清楚,以便(初步)掌握课文要点、主要内容,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该阶段是教学的重点,包括以下4个环节:
(1)梳理初读及整体感知情况。
(2)围绕疑难问题,师生合作探究。
(3)体验思想情感,积累语言材料。
(4)小结理解课文的情况。
说明:第一,(1)环节要紧扣第三阶段中的第(3)环节,要在第(3)环节的基础上总结读书及感知课文的情况,以表扬激励为主。
第二,(2)环节是教学的重中之重,是阅读教学的关键环节,是解决重点克服难点的环节,该环节的设计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要进一步明确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二是要突出重点句段的学习;三是要设计语言文字的训练项目,达到文意兼得;四是要采取多种方法理解重点句段,譬如,可采取读议法、读画法、表演法、以问促读法、理解感悟法、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等方法理解重点句段,进一步掌握课文的要点、主要内容,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五是要注重朗读的指导,要指导学生读出感情,在指导的过程中要看到学生由读不好到读好的过程,要看到学生由理解不深到有所理解的过程,要看到学生由不会学到会学的过程;六是在该环节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适时适度补充教学内容,扩充教学资源。
第三,本阶段第(3)环节,是落实语文阅读教学“整体—部分—整体”教学程序的重要环节,在该环节,教师要根据学生对文章的理解程度和课文的特点,让学生通过有感情的朗读进一步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篇幅较长的文章可以读重点段落,反之可读全文,感情比较浓厚的课文可以配以音乐进行烘托渲染,朗读要达到以情激情的效果。
第四,(4)环节是一个承上启下的教学环节,教学时要注意两点:一是要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总结;二是要对教学内容进行梳理,明确课文的要点、主要内容及文章主旨;三是为第四环节做好铺垫。
第五,(2)环节在低年级教学中不必突出重点段落的学习,也不要安排让学生体会文章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要让学生在读好课文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并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
4、拓展升华,归纳总结。
说明:第一,该阶段要和第三阶段中的第(4)环节相吻合,要体现出顺接关系,低年级可安排一些表演性的活动,中高年级可安排一些阅读拓展活动。
第二,要做好归纳总结。
一是进一步总结学生的学习情况,重在表扬激励;二是进一步梳理学习内容,提升主题;三是布置作业,明确第二课时的教学内容。
第三,该阶段在第一课时的教学中属于辅助环节,可有可无。
在教学设计中该阶段是否要体现出来,要依据教学内容的多少、课文篇幅的长短以及学生的学习情况而定。
第二课时的教学流程:复习导入,明确内容——巩固梳理,迁移应用——归纳总结,拓展实践
1、复习导入,明确内容。
第二课时的教学导入主要是起到一个承接上课时连接下课时的过渡作用,主要包括以下两个环节:
(1)复习巩固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
(2)明确本课时的教学内容。
说明:第一,在(1)环节的教学设计中,要注意以下四点:一是检查学生对课文生字、新词的掌握情况;二是检查学生的读书情况;三是提问上节课学生存在的主要问题;四是检查上节课所布置的作业。
导入时要选取一至两个方面作为导入的内容,不可面面俱到。
第二,要根据第一课时学生学习掌握的情况及教材中的教学内容确定本课时的教学内容。
2、巩固梳理,拓展应用。
本阶段是基本式“合作探究,解读文本”阶段的继续和补充,是继引导学生把握课文要点、主要内容及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的基础上的一次提升,其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引导学生从“思想内容中”走出来,进一步理解语言文字是怎样组织运用的,并形成语言积累。
该阶段是教学的重点,包括以下3个环节:
(1)梳理学习内容,提升价值观念。
(2)适度拓展阅读,扩大学生视野。
(3)进行综合练习,开展实践活动。
说明:第一,在(1)环节的教学设计中,要注意以下四点:一是要在熟读课文,形成积累的基础上梳理学习内容,进一步明确课文的主旨,提升学生的价值观;二要进一步突出重点句段,让学生体会作者是如何通过语言文字表达主题思想的。
第二,(2)环节中阅读的材料可以是学生搜集的也可以是教师搜集的,无论是谁收集的一定要和教学内容有关,通过以一篇带多篇的阅读形式,扩大学生的阅读视野。
第三,(3)环节中的综合练习和实践活动以迁移运用为主,该环节可根据教学内容安排写字练习、读写结合的片段练习以及辩论、表演等活动。
第四,在该阶段要注意把握各年级段的特点:低年级以了解词句的意思和感受课文内容为主;中年级以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体会关键词句表情达意的作用为主;高年级主要从文体、表达顺序、关键词句去体悟课文的思想感情,把握表达的方式和方法,体会表达效果。
3、归纳总结,拓展实践。
说明:该阶段为第二课时教学流程的最后一个环节,其主要任务:
一是就学生对正篇文章学习情况进行总结,明确优点,提出努力方向;二是布置实践性活动,向课外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