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的发展历程

合集下载

中国诗发展史

中国诗发展史

中国诗歌的发展历程可以大致划分为三个阶段:
1. 第一阶段:上古神话、甲骨卜辞孕育诗的雏形。

中国的诗歌
产生于文字发明之前,它是在人们的劳动、歌舞中渐渐形成和发展
起来的。

夏商时代和西周初期,以原始宗教文化为主,文化的主要
承担者是巫现,传为神农时的《蜡辞》,就是上古流传下来的驱祸
祈福的咒语歌谣。

此外,甲骨卜辞、《易》卦爻辞中有些作品,句
法简单整齐,偶尔协韵,是早期诗歌创作的萌芽。

2. 第二阶段:《诗经》《楚辞》奠定传统诗歌的风骚精神。

西
周时期学在官府,贵族成了文学主要创作者,比如《诗经》中的三颂、大雅和小雅。

民间歌谣经专人采集后演奏给天子听。

“风”是《诗经》中的精华,内容包括15个地方的民歌,具有现实主义精神。

《楚辞》和《诗经》奠定了以风、骚为基础的传统诗歌的创作规范。

3. 第三阶段:汉代乐府诗及魏晋南北朝民歌时期。

诗歌在汉代
又出现了一种新的形式,即汉乐府民歌。

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民
歌呈现出更加繁荣的景象,尤其是南朝民歌,其题材狭窄(爱情)、风格艳丽,喜用双关。

诗歌演变历程顺序

诗歌演变历程顺序

从诗经到现代诗:中国诗歌的演变历程诗歌的演变历程顺序大致如下:
1.《诗经》:这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前11
世纪至前6世纪)的诗歌。

2.《楚辞》:这是战国时期楚国诗人屈原的诗歌作品,具有独特的韵律和风
格。

3.乐府诗:汉代设立了乐府机构,负责采集和整理民间音乐,其中也包括民
歌。

乐府诗成为了一种新的诗歌形式,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4.魏晋南北朝民歌:在这个时期,民间诗歌得到了进一步发展,特别是在建
安七子等代表性诗人的推动下。

5.唐诗:唐朝是中国诗歌发展的高峰时期,出现了众多杰出的诗人和作品,
如李白、杜甫、白居易等。

唐诗在形式、风格和技巧上都有很高的成就。

6.宋词:宋朝时期,词成为了主流的诗歌形式,代表诗人有苏轼、辛弃疾等。

词的特点是具有细腻的情感和优美的意境。

7.元曲:元朝时期,戏曲成为了主流的文艺形式之一,元曲是在宋词的基础
上发展而来的,代表作品有《西厢记》、《窦娥冤》等。

8.明清诗歌:明清两代,诗歌并没有像前几个时期那样繁荣,但也有一些重
要的诗人和作品,如明代的李时中、清代的纳兰性德等。

9.现代诗、新诗:现代诗和新诗是近现代出现的诗歌形式,强调自由、创新
和个人情感表达,代表诗人有徐志摩、戴望舒、海子等。

以上是诗歌演变历程的大致顺序,各个时期都有其独特的风格和特点。

中国诗歌的发展历程

中国诗歌的发展历程

中国诗歌的发展历程中国诗歌有着悠久的历史,经历了多个时期的发展和演变。

下面将为您介绍中国诗歌的发展历程,涵盖了从古代到现代的重要阶段。

1. 古代诗歌(先秦时期至唐代)中国古代诗歌起源于先秦时期,最早的诗歌作品可以追溯到《诗经》。

《诗经》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包括了来自不同地区和不同时期的民间诗歌。

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古代诗歌逐渐发展成为一种成熟的文学形式,尤其是在唐代。

唐代是中国诗歌的鼎盛时期,出现了许多伟大的诗人,如杜甫、李白、王之涣等,他们的作品成为了中国诗歌的经典之作,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 宋元词和诗(宋代至元代)宋代是中国词的黄金时期,词是一种以抒发个人情感为主题的短诗体。

词在宋代达到了高峰,代表作家如苏轼、辛弃疾等,他们的作品表达了复杂的情感和对社会现实的思考。

元代继承了宋代的词人传统,但也有所创新,以杨万里、郑光祖等为代表的元代词人注重自然描写和社会批判。

3. 明清诗词(明代至清代)明代的诗歌注重文人雅致和宫廷风格,代表作家有文徵明、于谦等。

清代的诗歌则更加注重现实生活和个人情感的表达,代表作家有袁枚、纳兰性德等。

明清时期的词仍然保持了较高的创作水平,代表作家有杨慎、纳兰性德等。

4. 近代诗歌(清末至民国时期)清末民初是中国现代诗歌的起点,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中国诗歌开始出现了现代主义的倾向。

代表诗人如鲁迅、郭沫若、徐志摩等,他们的作品探索了新的诗歌形式和主题,对中国诗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5. 当代诗歌(1949年至今)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诗歌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

在新中国的建设过程中,诗人们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的创作,代表作家如毛泽东、艾青等。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诗歌迎来了多元化的发展,不仅有继续传承传统的作家,如北岛、余光中等,也有探索新的表现形式和内容的作家,如海子、杨炼等。

总体而言,中国诗歌的发展历程丰富多样,不断演变和创新。

从古代的诗经到现代的多元化创作,中国诗歌一直承载着诗人对社会、人生和情感的思考和表达,为中华文化增添了独特的魅力。

诗歌的发展历程

诗歌的发展历程

诗歌的发展历程引言概述:诗歌作为一种文学形式,通过语言的韵律和美感,表达了人类情感和思想。

它在人类文明的发展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从古代到现代,分五个部分介绍诗歌的发展历程。

一、古代诗歌的起源与发展1.1 诗歌的起源:古代诗歌最早起源于口头传承的民间歌谣和祭祀诗歌,用于记录人们的生活和神话传说。

1.2 诗经的诞生:《诗经》是中国古代最早的诗歌总集,收录了来自不同地区和时代的诗歌作品,对古代诗歌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1.3 古代诗歌的发展:在古代,诗歌逐渐从祭祀和宴会场合走向社会生活,形成了各种不同的体裁和风格,如古体诗、乐府诗等。

二、中世纪与文艺复兴时期的诗歌2.1 中世纪的宗教诗歌:中世纪的诗歌主要以宗教为题材,表达了人们的虔诚信仰和对神圣的敬畏之情。

2.2 文艺复兴时期的诗歌:文艺复兴时期,诗歌开始注重个人的情感和表达,以爱情和自然为主题,体现了人文主义的思想。

2.3 莎士比亚的戏剧诗歌:莎士比亚是文艺复兴时期最杰出的戏剧诗人,他的作品以戏剧形式展现了人性的复杂和社会的冲突。

三、近代诗歌的革新与多样化3.1 浪漫主义诗歌:19世纪初,浪漫主义诗歌崛起,强调个人情感和对自然的热爱,代表作家有拜伦、雪莱等。

3.2 现代主义诗歌:20世纪初,现代主义诗歌出现,打破传统的形式和语言,追求表达的自由和个性,代表作家有艾略特、庞德等。

3.3 后现代主义诗歌:20世纪后期,后现代主义诗歌兴起,强调语言的游戏和多样性,挑战传统的意义和结构,代表作家有希尔、阿帕布拉姆斯等。

四、当代诗歌的多元发展4.1 各国诗歌的交流与融合:当代诗歌在全球范围内进行了广泛的交流与融合,各国的诗人相互影响,形成了多元的创作风格。

4.2 抒情诗与社会批判:当代诗歌既有关注个人情感和生活的抒情诗,也有对社会现实和政治问题的批判性作品。

4.3 技术与诗歌的结合:当代诗歌借助新技术的发展,如互联网和多媒体,创造了新的表达方式和形式。

诗歌发展历程

诗歌发展历程

诗歌发展历程
诗歌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古代,具体发展历程如下:
1、最早的诗歌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1世纪左右的《诗经》。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至春秋中叶的诗歌,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

2、春秋战国时期,楚国诗人屈原用楚国方言创作了一种新的诗歌体裁——楚辞体,代表作是《离骚》。

3、汉代是诗歌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汉乐府诗在这个时期得到了发展。

汉乐府诗形式朴实自然,内容丰富多彩,语言通俗深刻。

4、魏晋南北朝时期,民歌开始发展,代表作品有《子夜歌》、《长歌行》等。

5、唐代是诗歌的鼎盛时期,唐诗开始出现,唐诗以丰富的题材、高超的技巧和优美的语言而著称。

6、宋代是词的繁荣期,宋词开始出现,它以抒发个人情感和表现社会生活为主要内容。

7、元代是曲的繁荣期,元曲开始出现,它以描写社会底层人物的生活为主,具有强烈的现实主义精神。

9、明清时期,诗歌发展逐渐走向衰落,但也有一些杰出的诗人如明代杨慎、清代郑燮等。

10、现代诗歌则以自由、开放、多元为特点,代表诗人有徐
志摩、戴望舒等。

以上就是诗歌的发展历程,不同历史时期都有其独特的诗歌形式和风格。

诗歌的发展历程时间轴

诗歌的发展历程时间轴

诗歌的发展历程时间轴
以下是诗歌的发展历程的大致时间轴:
公元前2000年:古埃及和古巴比伦出现了最早的诗歌作品。

公元前8世纪:希腊抒情诗的高度发展,出现了荷马史诗和抒情诗人苏宓。

公元前7世纪:中国出现了诗经,被认为是世界上最早的诗歌总集。

公元前5世纪:希腊的戏剧诗歌开始兴起,如索福克勒斯和欧里庇得斯的作品。

公元前3世纪:古罗马时期的诗人维吉尔出现,写作了史诗《奥德赛》。

公元3世纪:印度的古代史诗《摩诃婆罗多》问世。

公元6世纪:中世纪时期的欧洲出现了鲁道夫诗风,如《贡特尔》。

公元14世纪:英国的乔叟和意大利的但丁成为欧洲最重要的文艺复兴诗人。

公元17世纪:英国的莎士比亚和约翰·密尔顿创作了许多经典的戏剧和史诗。

公元19世纪:浪漫主义诗歌在欧洲迅速兴起,如德国的歌德和英国的拜伦等。

公元20世纪:现代主义诗歌的兴起,以及各种新兴诗派的发展,如象征主义、表现主义和超现实主义。

公元21世纪:诗歌继续多样化发展,反映了当代社会和文化的变化。

诗歌的发展历程

诗歌的发展历程

诗歌的发展历程引言概述:诗歌作为一种文学形式,自古以来向来在人类文化中占领重要地位。

它不仅是表达情感和思想的一种方式,还是文化传承和历史见证的重要载体。

本文将从诗歌的起源、古代诗歌、现代诗歌、当代诗歌和未来诗歌五个大点来阐述诗歌的发展历程。

正文内容:1. 起源1.1 口头传承:最早的诗歌是通过口头传承的方式流传下来的,人们用歌谣和吟唱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感和经历。

1.2 书面记录:随着文字的发展,诗歌开始被记录在纸上,这使得诗歌能够更广泛地传播和保存,也为后来的诗歌发展奠定了基础。

2. 古代诗歌2.1 古代诗体:古代诗歌主要有诗经、楚辞、唐诗等,每一种诗体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风格。

2.2 诗人的地位:古代诗人在社会中享有崇高的地位,他们被视为文化的象征和智慧的化身,他们的作品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3 诗歌的主题:古代诗歌的主题涵盖了人生、自然、爱情、战争等各个方面,展现了人们对世界的感悟和思量。

3. 现代诗歌3.1 自由诗:现代诗歌突破了传统的格律和韵律的限制,注重表达诗人的内心感受和思想,形式更加自由多样。

3.2 社会批评:现代诗歌开始关注社会问题,诗人通过诗歌表达对社会不公和不平等的批评,呼叫社会的进步和改变。

3.3 新的表现形式:现代诗歌不仅在形式上进行了创新,还借助于现代科技和媒体的发展,通过音乐、影像等多种方式来呈现诗歌作品。

4. 当代诗歌4.1 多元化:当代诗歌呈现出多样的面貌,不同地域、不同文化背景的诗人在诗歌中呈现出各自的风格和特点。

4.2 反思与探索:当代诗歌更加注重对自我、对生活和对世界的反思与探索,诗人试图通过诗歌来寻觅答案和意义。

4.3 跨界与融合:当代诗歌与其他艺术形式相结合,如诗歌与绘画、诗歌与舞蹈等,形成为了跨界融合的新形式。

5. 未来诗歌5.1 技术创新:未来诗歌将会受到科技的进一步影响,诗人可能会利用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新技术来创作和呈现诗歌作品。

5.2 环境关心:未来诗歌可能更加关注环境问题和可持续发展,诗人通过诗歌呼吁人们保护地球和珍惜自然资源。

诗歌的发展历程

诗歌的发展历程

诗歌的发展历程诗歌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人类文明的早期。

以下是诗歌发展的一些重要历程:1.口头传承时期:在文字出现之前,人们通过口头传承的方式将诗歌传递下来。

这些诗歌通常采用韵律、节奏和重复的手法,以帮助记忆和传承。

2.古代文明时期:随着文字的发展,诗歌开始被记录下来,并成为古代文明的重要一部分。

古代文明中的诗歌形式多样,例如古埃及的象形文字诗歌、古巴比伦的叙事诗和古希腊的抒情诗。

3.古代文学时期:在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诗歌进一步发展,并成为文学的重要形式。

古希腊的史诗《伊里亚特》和《奥德赛》以及古罗马的史诗《埃涅阿斯纪》是这个时期的代表作品。

4.中世纪时期:在中世纪,诗歌被广泛应用于宗教和骑士文化。

这个时期的诗歌形式包括教会赞美诗、抒情诗和骑士诗歌。

5.文艺复兴时期:在文艺复兴时期,诗歌经历了一次重要的变革。

诗人们开始追求个人表达和艺术创新,形成了新的诗歌形式,如意大利十四行诗和英国莎士比亚时期的戏剧诗歌。

6.浪漫主义时期:19世纪的浪漫主义运动对诗歌产生了深远影响。

浪漫主义诗歌强调个人情感、自然与超验主义,并采用自由的韵律和形式,如英国浪漫主义诗人拜伦和雪莱的作品。

7.现代主义时期:20世纪的现代主义运动彻底颠覆了传统的诗歌形式和主题。

现代主义诗歌强调自我意识、语言实验和形式创新,如美国诗人艾略特和法国诗人兰波的作品。

8.当代诗歌:随着社会和文化的不断变化,当代诗歌呈现出多样性和多元化。

当代诗歌涵盖了各种主题和风格,包括社会批判、身份认同、自然环境等。

总的来说,诗歌的发展历程展示了人类对语言的探索和表达的不断追求。

从最早的口头传承到现代的多样化形式,诗歌一直是文学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诗歌发展的历程

中国诗歌发展的历程

中国诗歌发展的历程第一阶段:格式自由的古体诗作为有韵律的语言,最初的形式就是民谣。

据记载,周朝时期天子要派人采风,收集民谣以了解社情民意,各地诸侯也要向周天子献诗。

春秋后期,出现了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

书中收录的诗歌既有民谣,也有宫廷乐歌,一般篇幅不长句子较短。

例如其中《周南·关雎》就是描写男女爱情的民歌。

《周颂·清庙》则是宫廷祭祀演唱的祝词。

《诗经》原来只称为《诗》,汉代时被推崇为《诗经》,从而确定了“诗”这种文学体裁,并对后世诗歌创作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战国时期又出现屈原等人创作的一种新诗体,称为《楚辞》。

《楚辞》虽然与楚地民歌有着密切的关系,但多出自文人的创作,所以文辞铺张华丽,内容深刻幽远,形成了一种与《诗经》有着显著差别的新的文学体裁。

一般认为《楚辞》与《诗经》共同成为中国诗歌的源头。

由于《楚辞》中最著名的诗篇是屈原的《离骚》,所以人们也称诗为“骚”,称诗人为“骚客”。

汉代仍然实行采风制度,主管机关称为乐府,其具体任务包括制定乐谱,训练乐工,搜集民歌及制作歌词等。

这种由乐府制作、收集、传唱的作品在汉代称为“歌诗”,魏晋以后称为“乐府诗”,被视为一种新的诗体。

乐府诗在艺术上较前更为成熟,并出现了《陌上桑》、《孔雀东南飞》等情节完整的叙事诗。

后世文人模仿创作的诗其实并不入乐,也称为乐府诗。

在《诗经》和乐府诗中,多数是四言诗句,到了汉代,随着语言的发展,大量双音节词汇出现,诗句的表达可以更为复杂,于是形成了五言诗。

五言诗句可以容纳更多的词汇,能更灵活细致地抒情和叙事,并且使句式音节富于变化,更有音乐感,遂成为一种新的流行诗体。

五言诗的形成也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首先是乐府诗中的五言民歌逐渐增多,到东汉时期文人们也开始创作五言诗,现存最早的五言诗是东汉班固的《咏史》。

从《诗经》到汉代五言诗,诗只有一个特征就是“押韵”。

对于诗篇和诗句的长短都没有要求,诗句的内部结构更没有要求,作者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自由创作。

我国诗歌的发展历程

我国诗歌的发展历程

我国诗歌的发展历程
中国诗歌自古以来有着悠久的历史。

它的发展可以分为几个重要的阶段。

1. 古代诗歌:古代诗歌是中国诗歌发展的起点。

最早的诗歌是出现在1万多年前的中国新石器时代,它们用简单的表达方式记录着古代人们的生活和思想。

随着时间的推移,诗歌逐渐发展为以五言古诗和七言古诗为代表的古代诗体。

唐代是中国古代诗歌的鼎盛时期,出现了许多优秀的诗人,如李白、杜甫等,他们的作品不仅在当时享有盛誉,而且对后来的诗人有着深远的影响。

2. 近代诗歌:近代诗歌是中国诗歌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

19
世纪末至20世纪初,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革,这对诗歌
的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

近代诗歌开始探索新的主题和表达方式,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和变革。

著名的近代诗人有鲁迅、徐志摩等。

他们的作品承载着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对人性的思考,深受人们的喜爱。

3. 现代诗歌:现代诗歌是当代中国诗歌的重要组成部分。

20
世纪以来,随着中国社会的进一步发展,诗歌创作开始多样化和多元化。

现代诗人注重个体的表达,探索新的写作方式,以及关注独立思考和自由意志的发展。

他们的作品牵动着人们内心深处的情感和思考。

综上所述,中国诗歌历经古代诗歌、近代诗歌和现代诗歌三个重要阶段的发展。

每个阶段都有着不同的特点和代表作品,丰
富了中国文学的宝库。

诗歌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学形式,不仅反映了时代的变迁,也展现了人类的情感与思想。

诗歌的发展史

诗歌的发展史

诗歌的发展史发展顺序:诗经——楚辞——乐府——赋——辞——唐诗——宋词——元曲——明清诗歌——现代诗、新诗。

发展历程如下:1、历史演变人类许多民族在语言的发展中产生了适合本民族语言的诗歌形式。

在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是《诗经》,其中最早的诗作于西周初期,最晚的作品成于春秋时期中叶。

到了战国时期,在南方的楚国华夏族和百越族语言逐渐融合,其诗歌集《楚辞》突破了《诗经》的一些形式限制,更能体现南方语言的特点。

2、汉代的古体诗汉代时乐府诗形成。

乐府诗是为了配音乐演唱的,相当于现代社会的歌词。

这种乐府诗称为“曲”、“辞”、“歌”、“行”等。

三国时期以建安文学为代表的诗歌作品吸收了乐府诗的营养,为后来的格律更严谨的近体诗奠定了基础。

3、唐宋的近体诗到了唐代,中国诗歌出现了四句的绝句和八句的律诗。

律诗押平声韵,每句的平仄、对仗都有规定。

绝句的规定稍微松一些。

另外,在宋代达到顶峰的词也是诗歌的一种重要形式。

词的格式要依从一些固定的词牌,以便于配以乐曲演唱。

4、后期发展自元代开始,中国诗歌的黄金时期逐渐过去,文学创作逐渐转移到戏曲、小说等其他形式。

5、明代的“复古”与革新明代初期,诗歌复兴,代表作家刘基、高启。

明朝中期,台阁体、前七子、后七子相继兴起,作品多为歌功颂德、复古、学习古人等。

明后期诗歌成就不高。

明朝词、曲成就不高。

6、清代的虚假“中兴”清朝诗歌作品、作者数量巨大,滥作之多,触目惊心,代表人物,乾隆帝。

后期有龚自珍等人,诗作不佳。

清代词作较多,有朱彝尊、纳兰性德等,作品很多,号称中兴。

然缺少佳作,内容无聊,境界不高。

7、近现代的虚大与危机近代诗歌初,沿习古制,但产生了黄遵宪等怪胎。

词作有王国维等,然作品不佳。

新文化运动之后,新诗兴起,即现代诗。

民国现代诗除新月派外,多是自由诗,格调不高、不押韵、内容贫乏、矫揉造作。

新中国建立以后,诗歌创作一度陷于停滞。

1978年后,十年内朦胧诗大为盛行,代表人物北岛等。

20世纪开始以后,网络诗歌兴起,虽然水平错落,但是佳作频多。

中国诗歌的发展史

中国诗歌的发展史

中国诗歌的发展史
中国诗歌起源于古代的歌谣和祭文,经过漫长的发展历程,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出现了许多不同类型和风格的诗歌。

下面是中国诗歌的发展史概述:
1. 先秦诗歌:先秦时期(公元前1046年-221年),诗歌主要表现为歌颂帝王、神话传说、战争等,代表作品有《诗经》。

2. 魏晋南北朝诗歌:魏晋南北朝时期(220-589年),诗歌开始转向民间生活,反映社会变革和人民疾苦,代表作品有《陶渊明集》、《乐府诗集》等。

3. 唐诗:唐代(618-907年)是中国诗歌的黄金时期,唐诗以自然美、人文情感为主题,代表作品有杜甫、李白等人的诗歌。

4. 宋词:宋代(960-1279年)是中国诗歌的又一个高峰,宋词以清新、婉约为特色,代表作品有苏轼、辛弃疾等人的词作。

5. 元曲:元代(1271-1368年)是中国戏曲的鼎盛时期,元曲以抒情、讽刺为主题,代表作品有关汉卿的《汉宫秋》、白朴的《西厢记》等。

6. 明清诗歌:明清时期(1368-1911年),诗歌风格多样,以明朝的文人为代表,以清朝的四大才子为代表。

明代有唐寅、杨慎等人,清代有纳兰性德、李渔等人。

7. 现代诗歌:自20世纪初以来,中国诗歌经历了一场思想解放和文艺革命,现代诗歌不再受传统文化的束缚,代表作品有贺知章、胡适、徐志摩、艾青等人。

总之,中国诗歌发展至今已有数千年的历史,不同时期和不同地区的诗歌都有自己的特色和价值,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诗歌的发展过程

诗歌的发展过程

诗歌的发展历程大致经历了《诗经》、楚辞、汉乐府诗、魏晋南北朝民歌、唐诗、宋词、元曲、明清诗歌到现代诗、新诗的演进过程。

《诗经》:以四言为主,风格大多质朴典雅。

后来,人们出于表情达意的需要,四言诗逐渐发展为五言,节奏上也更丰富多变。

同时《诗经》尤其《风》部分,是人民心意的抒发,是现实主义诗歌的源头。

后来的乐府、新乐府运动,均与此一脉相承。

楚辞:来源于《楚辞》中的《离骚》。

离骚飘逸浪漫,后来发展为散文,即我们所熟知的赋。

《离骚》也是浪漫主义的源头。

七言诗:由《楚辞》中的《九歌》发展而来的。

《九歌》中有不少三字短语,由“兮”字连接而成七言,逐渐演变为七言诗。

总的来说,诗歌的发展过程是一个不断变化和演进的过程,从早期的《诗经》到现代的新诗,每个阶段都有其独特的风格和特点。

中国诗词的发展过程

中国诗词的发展过程

中国诗词的发展过程中国诗词的发展过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一、先秦时期(约公元前11世纪-公元前221年)1. 甲骨文时期:最早的文字记载,反映原始信仰与祭祀习俗。

2. 诗经时期:出现了《诗经》,为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可追溯到公元前11世纪,内容丰富多样。

二、两汉时期(公元前206年-公元220年)1. 先秦时期的诗歌继续发展,出现了楚辞、汉赋等新的文体。

2. 著名的诗人有司马相如、陈琳等,他们的作品具有较高的艺术成就。

三、魏晋南北朝时期(公元220年-589年)1. 乐府民歌:出现了乐府民歌,由民间歌谣演变而来,反映了当时社会动荡的局势和人民的生活。

2. 典故与象征:此时的诗歌注重表达情感,运用丰富的典故和象征手法,著名的代表作如《将进酒》等。

四、唐宋时期(公元618年-1279年)1. 唐诗盛世:唐朝是中国诗歌发展的黄金时期,出现了大量优秀的诗人和作品,如杜甫、李白、王之涣等。

2. 温庭筠的女词:李商隐和温庭筠等女词人的作品发展了中国古代词的艺术。

3. 宋词繁荣:宋代词以辞章为特点,突出意境,表达细腻感情,有陆游、辛弃疾等著名词人。

五、元明清时期(公元1279年-1912年)1. 元代继承:元代的诗歌发展受到前代的影响,同时也吸收了元代戏剧的表现手法。

2. 明代诗词:明代的诗人主要追求含蓄之美,作品表达思想独立,有文徵明、杨慎等代表人物。

3. 清代诗词:清代的诗词以纳兰性德、杜甫为代表,注重对社会现实的揭示和个人情感的表达。

六、近现代(1912年至今)1. 新诗运动:新诗运动是中国现代诗歌的重要转折点,思想解放和语言创新是其主要特点,有郭沫若、艾青等代表人物。

2. 诗歌批评与创新:诗歌批评家杨宪益、雪莱乐府派、自由诗等派别的出现促进了中国诗歌的创作和发展。

以上是中国诗词发展的主要阶段和特点。

每个时期都有其独特的风格和艺术成就,对后世诗词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丰富了中国文化的瑰宝。

诗歌的发展历程

诗歌的发展历程

诗歌的发展历程引言概述:诗歌作为文学的一种形式,承载着人类情感、思想和文化的表达。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诗歌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从古代的口头传承到现代的多样化表现形式,诗歌向来在不断演变和发展。

一、古代诗歌的形成1.1 诗歌的起源:诗歌最早起源于口头传承的方式,古代人们通过口头传唱的方式将诗歌传承下来。

1.2 诗歌的形式:古代诗歌主要以韵律和节奏为主要特征,如古代中国的律诗和绝句,古希腊的史诗等。

1.3 诗歌的功能:古代诗歌主要用于歌颂英雄、表达爱情、赞叹自然等,是人们情感和思想的载体。

二、中世纪诗歌的繁荣2.1 宗教诗歌的兴起:中世纪的诗歌以宗教为主题,反映了当时宗教信仰的力量和影响。

2.2 抒情诗歌的发展:中世纪的抒情诗歌逐渐兴起,表达了个人情感和内心世界。

2.3 叙事诗歌的繁荣:中世纪的叙事诗歌如《坎特伯雷故事集》等作品在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三、文艺复兴时期的诗歌革新3.1 人文主义的影响:文艺复兴时期的诗歌受到人文主义思想的影响,追求个性化和人文关心。

3.2 形式的多样化:文艺复兴时期的诗歌形式更加多样化,如意大利的十四行诗、英国的戏剧诗等。

3.3 诗歌的社会功能:文艺复兴时期的诗歌不仅是文学作品,还承担着社会批评和政治宣传的功能。

四、现代诗歌的多样化表现4.1 现代主义诗歌:20世纪初的现代主义诗歌打破传统的形式,追求语言的表现力和形式的创新。

4.2 后现代主义诗歌:后现代主义诗歌更加强调语言的游戏性和多义性,拒绝传统的意义和结构。

4.3 新诗歌的兴起:当代诗歌以新的形式和主题呈现,如女性主义诗歌、环境主义诗歌等,反映了当代社会的多元化和复杂性。

五、未来诗歌的展望5.1 技术与诗歌:随着科技的发展,诗歌创作和传播方式将更加多样化,如网络诗歌、数字诗歌等。

5.2 跨文化诗歌:未来诗歌将更加跨越国界和文化,吸收不同文化的元素,形成更加多元化的诗歌形式。

5.3 环境与诗歌:未来诗歌可能更加关注环境问题,以诗歌的形式呼吁人们对环境保护的重视和行动。

诗歌的发展历程

诗歌的发展历程

诗歌的发展历程引言概述:诗歌作为一种文学形式,承载着人们的情感、思想和文化。

它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人类文明的起源。

本文将从古代诗歌的起源、古典诗歌的繁荣、现代诗歌的嬗变以及当代诗歌的多元发展四个部分,详细阐述诗歌的发展历程。

一、古代诗歌的起源1.1 口头传承的原始诗歌在人类文明的起源阶段,诗歌以口头传承的方式存在。

原始社会的人们通过歌唱、吟诵来表达对大自然的敬畏与崇拜,以及对族群生活的赞美和批判。

1.2 古代文明的诗歌形式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古代文明的诗歌形式开始出现。

例如,古埃及的象形文字和古巴比伦的楔形文字记录了古代诗歌的创作和传播。

1.3 古代中国的诗歌繁荣古代中国的诗歌以其独特的韵律和意象而闻名于世。

从《诗经》到唐宋诗词,中国古代诗歌经历了丰富多样的发展,成为世界诗歌史上的瑰宝。

二、古典诗歌的繁荣2.1 古希腊的史诗与戏剧古希腊是古典诗歌的重要发源地之一。

荷马的《伊利亚特》和《奥德赛》等史诗以及古希腊的悲剧和喜剧戏剧,为古典诗歌的繁荣奠定了基础。

2.2 古罗马的鲁莽和抒情诗古罗马的鲁莽诗和抒情诗在古典诗歌中占有重要地位。

维吉尔的《埃涅阿斯纪》和奥维德的《变形记》等作品,展现了古罗马诗歌的辉煌。

2.3 古印度的史诗和吠陀经典古印度的史诗和吠陀经典是古典诗歌的重要组成部分。

《摩诃婆罗多》和《罗摩衍那》等史诗,以及《吠陀经典》中的诗歌,展示了古印度文化的博大精深。

三、现代诗歌的嬗变3.1 文艺复兴时期的诗歌革新文艺复兴时期,欧洲的诗歌经历了一次革新。

诗人们开始追求个性化的表达方式,以及对人类心灵和社会现象的深刻思考。

3.2 浪漫主义诗歌的兴起19世纪的浪漫主义运动对诗歌产生了深远影响。

浪漫主义诗人们强调个体情感的表达,追求自然与心灵的和谐,创作了许多优秀的作品。

3.3 现代主义诗歌的冲击20世纪初,现代主义诗歌的兴起对传统诗歌形式进行了颠覆。

诗人们摒弃了传统的韵律和结构,追求新颖的语言和形式,使诗歌的表达更加多元和自由。

诗歌的发展历程

诗歌的发展历程

诗歌的发展历程引言概述:诗歌作为一种文学形式,承载着人类的情感、思想和文化。

它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历程,从最初的口头传承到书面表达,从古代的韵文到现代的自由诗,诗歌一直在不断演变和创新。

本文将从五个大点来阐述诗歌的发展历程。

正文内容:1. 诗歌的起源与古代诗歌1.1 史前诗歌的起源:诗歌最早起源于史前时期的口头传承,人们通过歌唱和朗诵表达自己的情感和经历。

1.2 古代诗歌的形式:古代诗歌主要采用韵文形式,如中国的古体诗、希腊的史诗和罗马的韵文诗等。

这些诗歌形式在古代文化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传承了人类的历史和文化。

2. 中世纪文艺复兴与诗歌的变革2.1 文艺复兴时期的影响:文艺复兴时期的兴起带来了对古代文化的重新研究和追求,这对诗歌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2 诗歌形式的变革:中世纪文艺复兴时期,人们开始尝试新的诗歌形式,如意大利的十四行诗和英国的莎士比亚诗剧等。

这些新形式突破了古代诗歌的限制,使诗歌更加自由多样。

3. 浪漫主义与诗歌的情感表达3.1 浪漫主义对诗歌的影响:浪漫主义运动强调个人情感和内心体验,对诗歌的情感表达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2 诗歌主题的变化:浪漫主义时期,诗人们开始关注自然、爱情、梦幻等主题,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观相结合,创作出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歌作品。

4. 现代主义与诗歌的实验性创作4.1 现代主义对诗歌的冲击:现代主义运动对传统诗歌形式进行了颠覆和重构,挑战了人们对诗歌的传统观念。

4.2 实验性创作的兴起:现代主义时期,诗人们开始尝试各种新颖的创作方式,如象征主义、自由诗等,打破了传统的韵律和格律。

5. 当代诗歌的多元化与跨文化交流5.1 跨文化交流的影响:当代社会的全球化和跨文化交流使诗歌的创作和传播变得更加多元化和国际化。

5.2 不同文化的融合:当代诗歌涌现出各种各样的风格和形式,不同文化的融合使诗歌的创作更加丰富多样。

总结:诗歌的发展历程经历了古代诗歌、中世纪文艺复兴、浪漫主义、现代主义和当代诗歌等阶段。

诗歌的发展历程

诗歌的发展历程

诗歌的发展历程一、先秦诗歌主要由两部分组成:北方是《诗经》——现实主义代表作;南方是以屈原为代表的《楚辞》——浪漫主义诗歌最高峰。

(一)、《诗经》《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大约五百年间的305首诗歌。

《诗经》原来称《诗》或“诗三百”,在汉代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

《诗经》中的诗其实是歌曲的歌词,所以依据音乐的不同分为“风”“雅”“颂”。

“风”是带有地方色彩的音乐(相对于周王朝直接统治地区而言),是各诸侯国的土风歌谣,大多数产生于陕西到山东的黄河流域;“雅”指周王朝统治地区(周人称夏,雅、夏古代通用,雅又有正的意思,王畿之乐被看作是正声——典范的音乐)的音乐,多为贵族士大夫所作;“颂”是用于宗庙祭祀的音乐,比较舒缓。

欣赏《蒹葭》《诗经》的内容广泛,反映了当时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风俗等。

但其中数量最大、最富有色彩、最有价值的上爱情诗。

下面我们欣赏其中的一首《蒹葭》。

蒹葭蒹葭苍苍,河畔芦苇色苍苍,白露为霜。

夜来清露凝成霜。

所谓伊人,我所想念的那人,在水一方。

正在河水那一方。

溯洄从之,逆流而上去寻他,道阻且长;水中多石路又长。

溯游从之,顺流而下去寻他,宛在水中央。

仿佛在那水中央。

蒹葭萋萋,岸旁芦苇长得欢,白露未晞(xī)。

露水珠儿还没干。

所谓伊人,我所想念的那人,在水之湄。

正是在那水草滩。

溯洄从之,逆流而上去寻他,道阻且跻(jī);水路升高舟行难。

溯游从之,顺流而下去寻他,宛在水中坻(chí)。

仿佛在那小渚间。

蒹葭采采,岸旁芦苇颜色艳,白露未已。

白露珠儿颗颗圆。

所谓伊人,我所想念的那人,在水之涘(sì)。

正是在那水涯前。

溯洄从中,逆流而上去寻他,道阻且右;水路弯曲行不便。

溯游从之,顺流而下去寻他,宛在水中沚(zhǐ)。

仿佛在那小洲边。

(1)疏通大意蒹葭:芦苇。

苍苍、萋萋、采采:三词意义相近,都是茂盛的样子。

溯洄:逆流而上。

溯游:顺流而下。

晞:干。

简述我国古代诗歌的发展历程

简述我国古代诗歌的发展历程

中国古代诗歌的发展历程可以大致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 远古时期:《诗经》之前的口头诗歌。

2. 春秋战国:《诗经》、楚辞和战国时期的部分诗歌。

3. 秦汉时期:乐府诗和文人五言诗、七言诗的发展,代表作有《孔雀东南飞》、《陌上桑》等。

4. 魏晋南北朝:建安文学的繁荣,代表人物有曹操、曹植等,同时,陶渊明的田园诗也颇具特色。

5. 隋唐时期:唐诗的鼎盛期,出现了众多杰出的诗人,如李白、杜甫、王维等。

6. 宋元时期:宋词的繁荣,代表人物有苏轼、辛弃疾等;元曲的发展,代表人物有关汉卿、马致远等。

7. 明清时期:小说、戏剧等叙事文学的崛起,但诗歌仍然占据一定地位,出现了袁枚等诗人。

以上是中国古代诗歌的发展历程,各个阶段都有其独特的风格和特点,反映了不同时期的社会和文化背景。

诗的发展历程

诗的发展历程

诗的发展历程
就诗歌的形式来说,其发展历程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上古神话、甲骨卜辞孕育诗的雏形。

中国的诗歌产生于文字发明之前,它是在人们的劳动、歌舞中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第二阶段:《诗经》《楚辞》奠定传统诗歌的风骚精神。

公元前4世纪,战国时期的楚国以其自身独特的文化基础,孕育出了伟大的诗人屈原。

屈原借鉴《诗经》的艺术精神和创作手法,吸收神话的浪漫主义精神,创造出了《离骚》这种新的诗体。

第三阶段:汉代乐府诗及魏晋南北朝民歌时期。

诗歌在汉代又出现了一种新的形式,即汉乐府民歌。

汉乐府民歌其中很多是用五言形式写成,为五言诗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第四阶段:唐宋诗词的高峰期。

唐代是中国古典诗歌的黄金时代,唐诗在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上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宋词是诗歌发展的又一高峰,其代表人物有苏轼、辛弃疾等。

明清诗词是古典诗歌的晚期,这一时期出现了前后七子、公安派和神韵派等众多流派,以及李贽、金圣叹等评点家。

总的来说,中国诗歌的发展历程是一个不断演变和逐渐完善的过程,它凝聚了中国文化的精髓,成为了中华文明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诗歌的发展历程 IMB standardization office【IMB 5AB- IMBK 08- IMB 2C】诗歌的发展历程艺术起源于劳动。

诗歌同样也起源于劳动。

鲁迅先生说:先民在劳动中,为了协调动作,消除疲劳。

“其中一个叫抗育抗育,那么,这就是创作”,“倘若用什么记号留存下来,这就是文学”。

(《门外文谈》)从集体劳作的节奏中直接孕育降生的初民文学可以说是中国最原始的诗歌。

早期的诗歌伴随着歌舞,“昔葛天氏之乐,三人操尾,投足以歌八阙”。

(《吕氏春秋。

古乐》)这种传统一直贯穿于我国的诗歌发展史中。

进行诗歌创作不仅要有丰富的情感和想象,而且还要有人生意识、空间意识、社会意识和民族意识,对中国的文化历史与传统进行纵横思考,对当前的现实生活也要进行哲理的思索。

为此,我们对中国诗歌发展史要有一个大致的认识,脑中要形成一个大概的轮廓。

下面我们分几个阶段进行简要阐述:一、先秦诗歌(一)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诗经》《诗经》共三百零五篇,故又称《诗三百》,包括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前11世纪至前6世纪),约五百多年的历史。

全集分风、雅、颂,其中风包括十五“国风”,雅分“大雅”、“小雅”,颂分为“周颂”、“鲁颂”、“商颂”。

表现手法有赋、比、兴。

“子曰:《诗》三百,一言蔽之,曰:思无邪。

”如《关睢》,这是一首民间情歌,用起兴的艺术手法着笔,“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写青年男子思恋少女,感情真挚大胆。

由于此诗思想、艺术性都很强,且为《诗经》之首篇,故历来均受重视。

(二)屈原《离骚》《离骚》是屈原作品中最伟大的一首抒情诗,在我国诗史具有独特地位。

《离骚》篇名之意,据汉代班固所释为:离,犹遭也;骚,忧也,明已遭忧作辞也。

全诗共373句,2490字。

两千多年前,有这样的鸿篇巨制,确为我国诗史上之骄傲啊。

屈原的代表作除此外,还有《九歌》、《天问》等。

二、秦汉诗歌我国的诗歌发展至汉魏之间,出现一个新的局面,主要是乐府诗、民间歌辞与文人五言诗。

(一)乐府:乐府原为秦时设置的音乐机关,后经汉武帝充实编改,其任务是制定乐谱,搜集歌辞等;魏晋六朝,乐府则是指带有音乐性的诗体,逐步转变为一种新的诗体的名称。

唐时的乐府是相对于近体诗与一般五七言古诗而言的另一种比较活泼质朴的诗体,“感于衰乐,缘事而发,”具有现实主义传统。

宋元之后,凡属合乐之,如词、散曲均可称为“乐府”。

(二)汉乐府诗:它主要包括四类作品:1、郊庙歌辞;2、相和歌辞;3、鼓吹曲辞;4、杂曲歌辞。

乐府民歌是在《诗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与《诗经》有共同之处。

可以说《诗经》又向前发展了。

三、魏晋南北诗歌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五言诗发展的全盛时期,而且开始形成不同时期和不同风格的诗体,主要有建安体、正始体、永嘉体、陶体、谢体、永明体等。

在此不作详细论述,我们简略谈谈陶渊明。

陶渊明(365-427):东晋着名诗人,名潜,字元亮,私谥靖节,寻阳柴桑人。

其诗的内容尤为丰富,通过对农村田园生活之吟唱,表现躬耕田亩的种种体验与坚持崇高理想的斗争精神,出污泥而不染,并向封建社会的黑暗统治提出抗议。

他开创中国的田园诗,把田园看作是一片纯情的净土,歌颂田园牧歌式的生活,表现其自然天籁与美好。

陶渊明具有敏锐的领悟力,生存在那与大自然距离很小的环境中,对田园生活的欣赏出见一辙,对它歌颂咏唱,以至于复归自然。

如他的《归园田居》“暖暖远人村,依依墟里烟”,表现一种深远的竟境。

南北朝的诗歌形式,上承汉魏,下开唐宋,在民间歌辞的基础上,经过许多诗人的努力,逐步形成各种诗体,成为一个重要的诗体过渡时期。

四、唐代诗歌唐代是我国诗史上的黄金时代,各体诗歌全面成熟。

三百年间,诗才辈出,作品繁多,题材广泛,形式多样,风格各异;诗坛上万紫千红,百花争艳。

(一)初唐时期——准备期这一时期的代表作家是“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此外,还有陈子昂。

(二)盛唐时期——顶峰期经济繁荣,国力强盛,唐诗发展至顶峰时期,题材广阔,流派众多,出现“边塞诗派”与“田园诗派”等。

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和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即是这一时期最杰出的代表。

他们的诗雄视千古,为一代之冠,在他们的笔下,无论五律七律,五绝七绝、古风歌行皆达到很高的艺术成就,正如韩愈所说“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

”如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将进洒》;杜甫的《三吏》、《三别》等等。

(三)中唐与晚唐时期——发展与成熟期在中晚唐时期,诗人各有成就。

但成绩最卓着的要数白居易,他提出“文章合为时而着,歌诗合为事而作”的进步理论主张,并亲自参加领导“新乐府运动”,白居易的诗明白晓畅,通俗易懂,深受群众喜爱,代表作有《长恨歌》、《琵琶行》等。

中晚唐诗人较着名的还有:韦应物、刘长卿、韩愈、孟郊、柳宗元、李贺、李商隐、杜牧等。

五、宋代诗词词起源于唐代。

宋词是我国诗史上又一高峰。

北宁着名的词家有晏几道、欧阳修、范仲淹、王安石、柳永、苏轼、秦观、周邦彦等。

苏轼(号东坡),北宋最有名的文学家,诗、词、散文都写得很好。

苏词题材广泛,有多方面的艺术修养,风格亦多样,但其主体风格是豪放的。

他不仅写男女恋情、离愁别绪,而且也用来表现爱国激情和反映农村生活,代表作《水调歌头、丙辰中秋怀子由》、《念奴娇。

赤壁情古》,表现诗人对理想之执着与追求,对祖国美丽河山的赞颂和热爱以及对历史上英雄人物的向往,感情奔放,联想丰富,笔力豪迈,具有积极的浪漫主义色彩,成为豪放派词家的典范作品。

南宋着名词人是张孝祥、辛弃疾、李清照、陆游、姜夔……宋代着名诗人是欧阳修、梅尧臣、苏舜钦、王安石、苏东坡、黄庭坚、杨万里、范成大、陆游、文天祥,其中以陆游和苏东坡的成就最高。

陆游是一个多产的诗人,一生写了9300多首诗,他的不少诗篇洋溢爱国主义豪情,激越悲壮,雄浑豪放,在宋代诗坛上独树一帜。

代表作如《关山月》、《金错刀行》、《书愤》、《示儿》等,充分表达了他对南宋王朝忍辱苟安的愤恨和祖国命运的关怀。

他的诗不论在当时或对后世,都产生过深远的影响。

六、元曲、杂剧元代是散曲和杂剧兴盛的时代。

元代散曲是继诗词而兴起的一种新诗体。

马致远是元代散曲之大家,很有影响,其作品多写怀才不遇的悲愤或羁旅飘泊的痛苦,代表作如《双调。

夜行船》(秋思)、《天净沙》(秋思)等。

“枯藤老树皆鸦,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天净沙》)马致远的确善于摄取自然景物,融羁旅飘泊之情于萧瑟荒芜之景,强烈烘托出“断肠人在天涯”的秋思情绪,情调虽感伤,艺术手法却很高,给人以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元杂剧的代表作家是关汉卿与王实甫,代表作分别为《窦娥冤》和《西厢记》。

七、明清诗歌明清两朝是戏曲和小说兴盛的时代。

较有成就的诗人如:高启、于谦、戚继光、俞大猷、顾炎武、陈子龙、夏完淳、吴伟业、王士祯、纳兰性德、袁枚等人。

新诗的发展离不开对旧体诗词的借鉴。

创作新诗应当全面继承和发展几千年来中国古典诗词内容与形式两方面的优良传统,努力创造发扬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新诗的民族形式。

在此对我国诗史只作了一个简要介绍,理出一个基本脉络构想,还有待不断充实、完善。

《诗经采薇》全文采薇采薇,薇亦作止。

曰归曰归,岁亦莫止。

靡室靡家,猃狁之故。

不遑启居,猃xi ǎn狁yǔn之故。

采薇采薇,薇亦柔止。

曰归曰归,心亦忧止。

忧心烈烈,载饥载渴。

我戍未定,靡使归聘。

采薇采薇,薇亦刚止。

曰归曰归,岁亦阳止。

王事靡盬,不遑启处。

忧心孔疚,我行不来!彼尔维何,维常之华。

彼路斯何,君子之车。

戎车既驾,四牡业业。

岂敢定居,一月三捷。

驾彼四牡,四牡骙骙。

君子所依,小人所腓。

四牡翼翼,象弭鱼服。

岂不日戒,猃xiǎn狁yǔn孔棘!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行道迟迟,载渴载饥。

我心伤悲,莫知我哀!赏析:《采薇》是西周时期一位饱尝服役思归之苦的戍边战士在归途中所作的诗,诗中叙述了他转战边陲的艰苦生活,表达了他爱国恋家、忧时伤事的感情。

诗的前三章以倒叙的方式,回忆了征战的苦况。

为了抵御狁的侵扰,他长期远离家室,戎马倥偬,多么渴望边境早日安定而返故乡!四、五二章陡转笔锋,描写边防军士出征威仪,全篇气势为之一振,兵士们的爱国精神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末章写解甲归里。

虽能生还,然昔日的征戍劳苦却只换来今日的“载渴载饥”,怎不令人黯然伤神?此诗选自“小雅”,却有“国风”民歌的特点,颇为讲究句式重叠与比兴手法的运用。

如前三章的重章叠句中,文字略有变化,以薇的生长过程,衬托离家日久企盼早归之情,异常生动妥贴。

第四章以常棣盛开象征军容之壮、军威之严,新警奇特。

末章以从征前与来归时的景致,寄托不尽的感伤,言浅意深,情景交融,历来被认为是《诗经》中的妙言佳句[作者简介]杜甫 (712~770) 唐代诗人。

字子美。

祖籍襄阳(今属湖北),生于河南巩县。

由于他在长安时一度住在城南少陵附近,自称少陵野老,在成都时被荐为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后世又称他为杜少陵、杜工部。

杜甫是以饥寒之身永怀济世之志,处穷困之境而无厌世思想;在诗歌艺术方面,集古典诗歌之大成,并加以创新和发展,给后代诗人以广泛的影响。

杜甫在世时,他的诗歌并不为时人所重视,逝世40年以后,始见重于韩愈、白居易、元稹等人。

白居易、元稹的新乐府运动,在文艺思想方面显然受到杜诗的影响。

李商隐近体诗中讽喻时事的名篇,在内容和艺术上都深得杜诗的精髓。

宋代着名诗人如王安石、苏轼、黄庭坚、陆游等,对杜甫都推崇备至,他们的诗歌各自从不同方面继承了杜甫的传统。

宋末民族英雄文天祥被元人俘虏,囚居狱中,用杜甫五言诗句集诗200首,在《集杜诗·自序》里说:“凡吾意所欲言者,子美先为代言之。

”杜诗的影响所及,不局限于文艺范围,更重要的是诗中爱国爱人民的精神感召着千百年来的广大读者,直到今天还有教育意义。

[说明]这首诗是杜甫居住成都时所作。

诗人在春夜发现“好雨”降临,想到它的“润物”作用,满心喜悦,这种喜悦之情从字里行间随处流露出来。

[注释]①发生:指“发生”雨,即下雨,落雨。

这两句说,春雨及时而来,好象雨也晓得大地上什么时候需要它似的。

②潜:悄悄地。

润物:指滋润土地草木。

这两句说,好雨不声不响地趁夜来了。

语气中好象嗔怪它不让人早些发觉;又好象赞美它暗中做好事不求人知,字里行间含着惊喜欢迎的意思。

③这两句写雨中的夜景。

杜甫的居处临江,从户内向外看去,见天上地下一片漆黑,而江船灯火独明。

④锦官城:即成都。

成都旧有大城、少城。

少城古为管织锦的官员所住的地方,因称锦官城。

后通称成都为锦官城,简称锦城。

它是唐代最繁荣的商业城市之一。

这两句想象明天将见到满城带雨的花枝都显得沉重起来了。

这关联到上文的“润物”,也表现着“喜雨”的心情。

[译诗]好雨似乎领会人意知道季节变化,正当春天万物生长时即降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