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亚五国的政治制度

合集下载

中亚5国_精品文档

中亚5国_精品文档

中亚5国中亚地区是指亚洲大陆中部地区的五个国家,即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

这个地区在地理上扮演着欧亚大陆的十字路口的角色,连接着欧洲、亚洲和中东地区,具有丰富的资源和特殊的地缘政治地位。

哈萨克斯坦是中亚国家中最大的国家,也是整个亚洲面积最大的国家。

哈萨克斯坦境内资源丰富,拥有世界上最大的铬矿储量和世界第二大的铁矿石储量。

同时,哈萨克斯坦还是世界上最大的铁矿石出口国之一。

此外,哈萨克斯坦还拥有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是中亚地区的能源大国。

哈萨克斯坦在能源领域的重要性不可低估,其能源产业的发展对中亚地区和整个世界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吉尔吉斯斯坦是中亚地区政治相对稳定、民主的国家之一。

尽管该国政治局势在过去的几十年间起起伏伏,但近年来积极进行政治改革,力图建立一个更加开放和民主的政治体制。

吉尔吉斯斯坦是以农业为主的国家,拥有丰富的水资源和农田,主要农作物包括小麦、玉米、水稻等。

此外,吉尔吉斯斯坦还有一定数量的天然矿产资源,例如金、煤矿等。

该国还开展了旅游业的发展,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前往探索其优美的自然景观和丰富的文化遗产。

塔吉克斯坦是中亚地区最贫穷的国家之一,也是世界上最不发达的国家之一。

这个国家以农业为主,主要农作物包括棉花、水稻和果树。

同时,塔吉克斯坦拥有丰富的水资源和水电潜力,该国是中亚地区主要的水电发电国家之一。

塔吉克斯坦的水电潜力在中亚地区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其水电开发不仅有助于改善国内电力供应,也可成为输电到邻近国家的重要能源来源。

土库曼斯坦是中亚地区最封闭、最闭塞的国家之一。

这个国家拥有丰富的天然气资源,是世界上第四大天然气出口国。

然而,土库曼斯坦政府对外资和外商投资的限制令该国的天然气出口受到了一定的局限。

此外,土库曼斯坦还是世界上最大的棉花出口国之一,棉花是该国的主要经济支柱之一。

除了棉花,土库曼斯坦还有一些其他农产品的种植和出口,例如小麦、水稻和瓜果等。

五胡十六国时期的政治制度与文化交流

五胡十六国时期的政治制度与文化交流

五胡十六国时期的政治制度与文化交流在中国历史上,五胡十六国时期是一个极其重要的时期。

这个时期跨越了第三世纪末到南北朝初期,大致上持续了一百多年。

在这个时期,中国北部和中亚地区建立了许多小国,由于不同部族在政治和文化方面的差异,他们的政治制度和文化交流也都各具特色。

一、政治制度五胡十六国时期政权类型多样,但基本上可以分为两类:一、居于华北、东北的少数民族政权,以鲜卑、羯、氐、羌、匈奴为主要代表;二、分布于西北、中亚的少数民族政权,以鲜卑、汉、羌、氐、羯为主要代表。

他们的政治制度各不相同。

1.华北、东北政权华北、东北的少数民族政权,继承了汉朝的封建制度,即君主兼任军政大权的制度。

其中,蒙古的基督教化的胡人政权的王位世袭、蒙古靼族统治者的王位由诸侯和宰相推举产生、鲜卑政权的君主则是由鲜卑各部推举选举产生。

在他们的政治制度中,封建制度是最重要的一部分。

政权的核心在于王,而贵族也有很大的实际权力,但是这些政权的国土分割不清,以及国家的疆土领地小,早期常以游牧为主,在其基层社会中广泛存在着除赋税、征兵外,每户人家于新春时贡献牲畜及革贝的性质。

2.西北、中亚政权西北、中亚的少数民族政权,则多呈现出部落制政治制度。

具体来说,这些政治制度包括了部落间联盟制、联合单个酋长制、派系政治、藩镇割据等等。

其中,藩镇割据极为显著,因为在这个时期,西北和中亚区域各部族实力不一,相互之间处于薄弱状态。

为了加强实力,许多部族将军权掌握在自己手中,并且在政治和军事上享有独立,形成了一系列藩镇割据的局面。

但是有的地方也会联合多个部落,共同组成联盟政权,例如鲜卑部、氐羌部,他们依靠这种联盟政权的形式,来巩固自己的实力。

二、文化交流在五胡十六国时期,各少数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也是非常频繁的。

这种交流主要分为以下三种形式:1.书信往来书信往来是五胡十六国时期的一种交流形式。

各少数民族王朝在坐镇统治所在地的同时,还会向其他王朝派遣使节,或者通过书信往来相互通报相互问候,这些书信往来记录下了各少数民族之间的关系演变和情况交流。

中亚五国的政治制度

中亚五国的政治制度



重视自上而下的干部委派制
重视自上而下的监督制度而轻视自下而上的监督制度
二、独立后中亚五国的政治体制
(一)废除一党制,实行多党政治
(二)实行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三权分立制, 实行三权相互监督制约
(三)实行全民公决、普选和干部任期制
(四)实行总统治理的国家政治体制
中亚五国的政治制度

一、独立前中亚五国的政治形势 二、独立后中亚五国的政治体制
一、独立前中亚五国的政治形势
(一)民族自决权原则被严重歪曲
1.俄共(布)对中亚民族分离倾向的斗争 2.中亚五国划界
一、独立前中亚五国的政治形势
(二)加盟共和国体制下的中亚政治形势
1.毫无自主权可言 2.民族分离主义思潮急剧上升 3.决策过程中的失误
(1)联盟体制下的虚假的工作作风 (2)苏联大清洗加剧了民族分离主、独立前中亚五国的政治形势
(三)独立前中亚五国政治体制的基本特征

形式上的主权国家 实行以权力高度集中于中央的集权型管理体制


实行以党代政的领导体制
重视党和行政机关的实际作用,而轻视国家权力机关 的决策与监督作用

中亚五国的民族状况与民族政策

中亚五国的民族状况与民族政策

哈萨克斯坦的宪法在规定哈萨克语为国语的同时,还特别规定俄语为族际语言。乌兹别克斯坦宪法规定乌保障尊重生活在其领土上的各民族的语言、风俗和传统,并为其开展创造条件。土库曼斯坦宪法规定,保障公民的权利与自由,保障国内和平和民族和睦。它还与俄罗斯共同签署了关于双重国籍和保护迁徙者利益的双边协定,对居住在土的数十万俄居民的地位问题采取了灵活立场。这些政策从总体上看起到了缓和民族矛盾,稳定局势的作用
〔三〕民族主义情绪滋长。 中亚的每个国家都有近百个民族,各国的主体民族在本国都不能占到压倒性多数,而且中亚五国根本上都没有形成民族国家的历史,也从未有过稳定统一的民族认同意识。独立后各国的民族主义者以“国家的主人〞自居,对非主体民族采取歧视态度,盲目排外情绪强烈,此外,具有大民族主义色彩的政党和社团组织也纷纷在各国活泼起来,这些组织都坚持强硬的民族主义立场,反对俄罗斯人参政,并不顾当局的禁令,公开进行不利于民族团结的活动。这种现象极大地刺激了非主体民族的自尊心和责任感。
?塔吉克斯坦宪法?第8条规定:“宗教组织与国家别离,不得干预国家事务。禁止以挑起种族、民族、社会和宗教冲突为目的,或者煽动暴力推翻宪法制度和组织武装集团的社会团体建立及活动〞。中亚除塔吉克斯坦伊斯兰复兴党以外,其它四国都不存在合法的宗教政党,而且由于伊斯兰复兴党在塔吉克斯坦已造成了旷日持久的内战,因而更加强化了其它国家抑制宗教势力干预政治的决心。
3.在国家体制上 摒弃了前苏联的联邦体制,主张实行单一民族制。各国认为前苏联的联邦制在很大程度上是在国家体制上向少数民族作出让步。作为一种让步政策的联邦制,一方面虽换取了异族的支持和统一联盟国家的建立;但另一方面,也给民族别离主义利用联盟双重主权的宪法规定从事别离活动留下了空间。所以从各国独立后的宪法看,无一例外地都把以主体民族为核心的单一制作为各自的国家体制,只有在乌兹别克斯坦还有一个卡拉卡尔帕克的自治共和国,这也是历史遗留下来的。但是在多民族国家实行单一制,强调主体民族自决而不予非主体民族任何自治,在理论和实践上都会有障碍。

中亚五国峰会机制《情报》保障任务》

中亚五国峰会机制《情报》保障任务》

中亚五国峰会机制《情报》保障任务》中亚五国峰会机制是中亚地区的重要合作机制,旨在加强中亚五国(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之间的政治、经济和安全合作。

作为中亚地区最高级别的合作平台,中亚五国峰会机制对于维护地区稳定、促进经济发展和加强安全合作具有重要意义。

在此背景下,《情报》保障任务成为中亚五国峰会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

首先,中亚五国峰会机制中的《情报》保障任务对于维护地区稳定至关重要。

中亚地区临近中东地区和阿富汗等地,地缘政治复杂,恐怖主义、极端主义、毒品走私等问题层出不穷。

中亚五国峰会机制通过加强情报合作,共同研判地区安全形势,及时交换情报信息,能够提前发现和阻止潜在的安全威胁,有助于维护地区稳定。

同时,情报合作还可以加强中亚五国之间的互信,提高各国的安全意识和协同应对能力,形成合力应对地区安全挑战。

其次,中亚五国峰会机制中的《情报》保障任务对于促进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中亚地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潜力巨大的市场,是欧洲和亚洲之间的重要经济走廊。

然而,中亚国家之间的经济合作和互联互通还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

情报合作可以提供各国之间的经济信息和商机,推动互利共赢的经济合作。

此外,通过共享情报,各国可以更好地了解地区的投资环境、市场需求和竞争对手情报,为各国企业开展跨境贸易和投资提供更准确的信息支持。

最后,中亚五国峰会机制中的《情报》保障任务对于加强安全合作具有重要意义。

中亚地区面临的安全威胁不仅来自恐怖主义和极端主义,还包括贩毒和有组织犯罪等问题。

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了地区的安全和稳定。

情报合作可以提供各国之间的安全情报信息,加强打击跨国犯罪的能力,共同维护地区的安全。

同时,情报合作还可以加强中亚五国与国际社会的合作,形成地区和国际社会的共同行动,为解决地区安全问题提供更有力的支持。

总之,《情报》保障任务是中亚五国峰会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加强情报合作,中亚五国可以更好地维护地区稳定、促进经济发展和加强安全合作。

中亚国家的介绍

中亚国家的介绍

中亚国家的介绍中亚五国包括哈萨克斯坦、土库曼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和塔吉克斯坦。

它们的基本情况如下:- 哈萨克斯坦:中亚面积最大,同时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内陆国家,面积272万平方公里,人口1913万。

首都恢复原名阿斯塔纳。

也是唯一一个拥有大片草原的国家。

其经济主要依靠石油和天然气出口,同时也是世界上最大的铀生产国之一。

政治体系是总统制,总统具有很大的权力。

文化和语言受到了俄罗斯和蒙古的影响,同时也有着独特的哈萨克文化和语言。

哈萨克斯坦的近代史可以追溯到19世纪初,当时它是一个蒙古汗国的一部分,后来哈萨克斯坦被割让给了俄罗斯,成为了俄罗斯帝国的一部分。

在苏联时期哈萨克斯坦成为了苏联的一个加盟共和国。

1991年苏联解体后哈萨克斯坦宣布独立,成为了独立国家。

- 土库曼斯坦:面积49万平方公里,人口572万。

首都阿什哈巴德,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永久中立国,也是中亚五国中最封闭的国家之一。

也是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历史上受到多个帝国的统治,如波斯、希腊、阿拉伯和蒙古帝国。

在18世纪末,土库曼人逐渐形成了一个独立的部落社会。

土库曼斯坦于1991年苏联解体后宣布独立,并成为独立国家。

- 乌兹别克斯坦:面积44.89万平方公里,人口3540万。

首都塔什干是世界上两个双重内陆国之一。

是中亚五国中人口最多的国家,经济主要依靠棉花和黄金出口。

政治体系是总统制,总统具有很大的权力。

文化和语言受到了波斯和中亚的影响。

乌兹别克斯坦位于中亚地区,是一个拥有丰富历史的国家。

该地区在古代就有人类居住,而波斯希腊和亚历山大大帝的帝国都曾统治过这片土地。

在公元前6世纪,波斯帝国的一部分成为了阿契美尼德帝国的一部分。

而亚历山大大帝征服了这个地区后引入了希腊文化。

后来这个地区成为了丝绸之路的一部分,吸引了来自中国、印度、罗马和其他地方的商人和征服者。

随着时间的推移,佛教、伊斯兰教和基督教等宗教在这里传播开来。

伊斯兰教在8世纪传入这一地区,很快成为主要宗教。

古代中亚文明的制度与文化发展

古代中亚文明的制度与文化发展

古代中亚文明的制度与文化发展中亚地区是一个历史悠久且文化繁荣的地区,自古以来就孕育着丰富多样的文明。

在古代中亚地区的制度与文化发展中,出现了许多独特而有影响力的因素。

本文将从政治制度、社会结构和文化传统等方面探讨古代中亚文明的特点。

一、政治制度古代中亚地区的政治制度多样且多变,主要分为两种类型:城邦制度和帝国制度。

前者是指以城市为中心,由城市统治者领导的政治组织形式。

中亚地区出现的城邦制度有著名的波斯帝国、希腊化时期的巴克特里亚王国等。

后者则是指以一个强大中央集权政府为核心的国家。

最著名的中亚帝国之一是大宛帝国,其通过强大的军事力量和高度集中的行政管理实现了对广大领土的统一。

不论是城邦制度还是帝国制度,在中亚地区的政治生态中都有重要的地位。

这些制度不仅推动了中亚地区政治的发展,也为后来的政治制度提供了重要的借鉴和影响。

二、社会结构古代中亚地区的社会结构丰富多样,主要分为贵族、农民和奴隶等几个阶层。

贵族是社会最高层次的统治者和享有特权的阶层,他们掌握着政治、经济和军事的权力。

农民是社会的基础,他们种植农作物,为社会提供粮食和其他生产资料。

奴隶则是贵族和富裕阶层拥有的劳动力,他们的地位低下且缺乏自由。

在古代中亚地区的社会结构中,贵族阶层的统治地位非常突出。

他们通过世袭制度将权力和财富从一代传递给下一代,从而维持了社会的稳定和秩序。

农民阶层作为贵族统治的基石,为整个社会提供了稳定的经济基础。

虽然奴隶制度存在,但其规模相对较小,对整个社会的影响有限。

三、文化传统古代中亚地区的文化传统博大精深,深受多种因素的影响。

首先是地理环境。

中亚地区广袤的草原和丰富的河流为农业、畜牧业和贸易提供了良好的条件,这也构成了中亚地区文化多元性的基础。

其次是民族融合。

中亚作为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自古以来就是多个文明交汇的地方。

希腊、波斯、突厥、蒙古等多个民族在这里相互融合,形成了独特的文化氛围。

这种民族融合不仅体现在了物质文化上,也表现在了思想、宗教和艺术等方面。

苏东剧变后的中亚五国左翼政党发展

苏东剧变后的中亚五国左翼政党发展

苏东剧变后的中亚五国左翼政党发展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给中亚②五国的社会主义运动造成了灾难性的打击,斯大林社会主义模式的弊端和民族政策的失误更是严重损害了社会主义和共产党在中亚各国人民心目中的形象。

五国独立初期,各国左翼政党处境艰难,发展缓慢,难以摆脱在社会政治生活中的边缘状态。

随着各国执政当局照搬西方资本主义模式进行经济社会改革,造成经济急剧下降、人民生活困苦,社会不满和怀旧情绪日益增长。

另一方面,各国左翼政党积极探索具有本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运动形式和发展道路,争取社会公众的广泛支持,中亚地区的社会主义运动出现了逐渐复兴的趋势。

一、中亚五国的政治转轨和左翼政党复兴十月革命后,在苏联的中亚地区相继形成了五个社会主义加盟共和国。

在苏联时期,中亚各共和国的共产党失去独立性,实际上成为完全服从于苏共中央的地方党组织。

中亚五国基本上成为前苏联的矿产品和工农业初级产品生产基地,从而造成这些国家经济结构单一化和畸形发展,经济发展落后,人民生活处于相对贫困状态。

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戈尔巴乔夫推行“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改革,严重削弱乃至放弃了苏共的政治和意识形态领导地位,苏联境内过去被遏制的民族主义势力迅速崛起,民族矛盾不断加深,各加盟共和国的政治精英们借助民族主义情绪趁机分裂苏联。

随着波罗的海地区立陶宛、拉脱维亚、爱沙尼亚三国以及俄罗斯和乌克兰等共和国率先颁布主权国家宣言之后,1990年6月至12月,中亚地区的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塔吉克斯坦、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五共和国相继发布了主权国家宣言,宣布本国拥有独立国家的政治和经济主权。

自此,中亚五国成为世界舞台上的独立国家。

戈尔巴乔夫执政时期推行的政治多元化、公开化、民主化改革,导致西方多党政治和民主制度的民主化浪潮席卷全联盟地区,原苏东地区绝大多数国家的政治体制和政党制度发生了激烈变革。

中亚各国也形成一条以“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纲领为基本内容的国家政治发展方针,公开声称和过去的“极权的、官僚制的社会主义决裂”,以“自由的、人们的公民社会”取代“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

中亚地区的历史和政治格局

中亚地区的历史和政治格局

中亚地区的历史和政治格局中亚地区因其地缘位置重要,曾被多个大国统治。

在古代,这片地区所处于丝绸之路的交通要道,也是商业、文化与宗教的隆盛中心。

今天,随着中亚国家的独立,这片土地面临新的政治、经济和发展挑战,也开始重新获得国际社会的重视。

一、古代中亚历史在早期,中亚地区是数个古代国家争夺的重要战略要地,其中以波斯帝国和亚历山大大帝所属马其顿帝国最为著名。

古代国家较发达,例如大月氏国、烏孫國、鄂圖曼帝國等。

晚期后成为大西域地区,成为中国汉武帝的“疆域开拓”意欲所及之地,先后被晋朝、隋朝、唐朝所属,东晋时属代国,唐朝时期因为安史之乱而失去对中亚的统治。

二、中亚地区的政治格局1991年苏联瓦解后,中亚五国成为了独立国家。

其中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土库曼斯坦这4个国家被分类为中亚国家,另外的塔吉克斯坦被归类为中南亚的国家。

虽然中亚国家在政治体系和经济模式上有所不同,但在历史和文化上,他们有很多共同点。

共同的宗教、语言、文化背景对这个地区的共同性的形成产生了很大影响。

目前,各个中亚国家在政治、经济和发展方面的差异逐渐加大。

哈萨克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的经济水平和国际受欢迎度明显更高,吉尔吉斯斯坦和塔吉克斯坦的政治局势相对不稳定。

同时,由于缺乏透明度、民主制度和市场经济等一系列问题,中亚国家仍面临着一系列的内部和外部压力。

三、中亚地区对一带一路的地缘重要性中亚地区作为中俄欧间贸易、人流、物流、能源流等涉及欧亚大陆多个国家的连接枢纽,其地缘重要性日益突出。

同时作为丝绸之路上的“重压路线”,中亚地区也成为“一带一路”中的重要区域。

在这一框架下,中亚国家和中国之间的经济交流有望得到更大的发展。

随着已经中国所推动的大型基础设施建设的进行,中亚地区的贸易和发展前景将会更加有利。

中亚国家和中国的合作,将会加快地区的经济建设和全球发展进程。

总结:中亚地区拥有丰富的历史和文化,曾被多个国家统治,现在,中亚国家已经独立,并且成为了“一带一路”重要的交通要道。

中亚地缘政治和经济

中亚地缘政治和经济

中亚地缘政治和经济中亚地缘政治与经济中亚地区包括五个国家: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和土库曼斯坦。

这个地区一直以来都是欧亚大陆的重要交通枢纽和文明交流的中心。

自古以来,中亚地区通常被认为是亚欧大陆的心脏,并拥有重要的地缘政治和经济地位。

在今天,中亚地缘政治和经济的影响力仍然非常显著。

地缘政治中亚地缘政治的重要性首先表现在其地理位置上。

中亚地区位于欧洲、亚洲和中东之间,是中亚文明发展的核心地带。

在现代历史上,中亚地区成为了苏联的一部分,直到苏联解体后才重新独立。

由于毗邻波斯湾和中亚的油气储量丰富,中亚各国对国际政治和经济体系的贡献很大。

此外,中亚的文化和语言也与伊朗、印度和中国等国家有着长期的文化联系。

许多语言学家认为中亚的几种语言可以追溯到古代赛迪亚语系,时至今日,沿海公路-陆路货运通道能够满足不同国家之间的物流需求。

在地缘战略上,中亚也扮演了重要角色。

作为一个多民族、多宗教的地区,各国之间的矛盾和纠纷一直都存在。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阿富汗的战争和塔利班的崛起,因为它是一个多年来利用中亚地区的行动指南。

在恐怖主义和严重安全挑战的背景下,国际社会的关注中亚的重要性更加突出。

经济中亚地区具有丰富的资源,其中主要的是油气和矿产资源。

在过去,车尔尼雪夫斯基、巴克山和库姆坪等油气田被认为是苏联经济的重要支柱。

如今,中亚各国在经济上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尤其是在天然气方面。

根据国际咨询公司欧洲紧急情况管理中心(EMC)的数据,2018年中亚国家共计出口天然气1,600亿立方米,其中40%出口到中国,此外还有向俄罗斯和欧洲国家的出口。

此外,2013年“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也促进了中亚联通和促进地区互联互通的重要性,并进一步加强中国和中亚国家之间的经济联系。

根据国家统计委员会给中国的数据显示,“一带一路”建设新成果中,中国与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哈萨克斯坦经贸合作连续3年稳居中国对各国投资的前三名。

中亚五国政治

中亚五国政治

中亚五国政治中亚五国资源2009-03-25 12:08:04 阅读39 评论0 字号:大中小订阅中亚五国政治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土库曼斯坦五国独立之后,建立什么样的国家政体,走什么样的社会发展道路,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

本章拟就苏联时期中亚五个加盟共和国的政治体制及其特点,中亚五个加盟共和国走向独立的进程,独立后中亚五国政治体制建设及其特点、以及塔吉克斯坦国内动乱问题进行探讨。

第一节苏联时期的政治体制一、中亚五个苏维埃共和国的建立19世纪50至70年代,沙俄帝国政府相继以武力征服了中亚地区诸汗国,致使哈萨克、乌兹别克、吉尔吉斯、塔吉克、土库曼、卡拉卡尔帕克等民族陷入殖民统治。

这些民族不甘心遭受民族压迫和歧视,期望摆脱沙俄帝国的殖民统治和获得民族解放。

1905至1907年爆发的俄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沙俄帝国在中亚的殖民统治,唤起了中亚地区各民族自我解放的意识。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1916年由于沙皇政府下令在中亚地区征兵辅助军役,激起中亚爆发大规模民族起义,哈萨克人、乌兹别克人、吉尔吉斯人、塔吉克人、土库曼人等中亚民族加入了反对沙俄帝国殖民统治的斗争。

1917年2月,这些少数民族参加了俄国二月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紧接着,中亚地区广大劳动群众参加布尔什维克党领导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从此他们走上了建立民族国家的道路。

从十月革命爆发到1918年3月,在哈萨克斯坦建立起劳动人民苏维埃政权。

1919年至1920年,红军将领伏龙芝和古比雪夫领导哈萨克斯坦各族劳动人民战胜了白卫军,巩固了苏维埃政权。

1920年8月26日,根据全俄中央执行委员会和人民委员会的命令,成立了吉尔吉斯(后改为哈萨克)苏维埃自治共和国,首都奥伦堡,隶属于俄罗斯苏维埃联邦共和国。

1924年4月,苏联政府在中亚地区进行民族划界,将哈萨克人居住的其他地区也并入吉尔吉斯苏维埃自治共和国,并将吉尔吉斯苏维埃自治共和国改名为哈萨克苏维埃自治共和国,仍隶属于俄罗斯苏维埃联邦共和国。

中亚五国政治

中亚五国政治

中亚五国政治中亚五国资源2009-03-25 12:08:04 阅读39 评论0 字号:大中小订阅中亚五国政治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土库曼斯坦五国独立之后,建立什么样的国家政体,走什么样的社会发展道路,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

本章拟就苏联时期中亚五个加盟共和国的政治体制及其特点,中亚五个加盟共和国走向独立的进程,独立后中亚五国政治体制建设及其特点、以及塔吉克斯坦国内动乱问题进行探讨。

第一节苏联时期的政治体制一、中亚五个苏维埃共和国的建立19世纪50至70年代,沙俄帝国政府相继以武力征服了中亚地区诸汗国,致使哈萨克、乌兹别克、吉尔吉斯、塔吉克、土库曼、卡拉卡尔帕克等民族陷入殖民统治。

这些民族不甘心遭受民族压迫和歧视,期望摆脱沙俄帝国的殖民统治和获得民族解放。

1905至1907年爆发的俄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沙俄帝国在中亚的殖民统治,唤起了中亚地区各民族自我解放的意识。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1916年由于沙皇政府下令在中亚地区征兵辅助军役,激起中亚爆发大规模民族起义,哈萨克人、乌兹别克人、吉尔吉斯人、塔吉克人、土库曼人等中亚民族加入了反对沙俄帝国殖民统治的斗争。

1917年2月,这些少数民族参加了俄国二月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紧接着,中亚地区广大劳动群众参加布尔什维克党领导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从此他们走上了建立民族国家的道路。

从十月革命爆发到1918年3月,在哈萨克斯坦建立起劳动人民苏维埃政权。

1919年至1920年,红军将领伏龙芝和古比雪夫领导哈萨克斯坦各族劳动人民战胜了白卫军,巩固了苏维埃政权。

1920年8月26日,根据全俄中央执行委员会和人民委员会的命令,成立了吉尔吉斯(后改为哈萨克)苏维埃自治共和国,首都奥伦堡,隶属于俄罗斯苏维埃联邦共和国。

1924年4月,苏联政府在中亚地区进行民族划界,将哈萨克人居住的其他地区也并入吉尔吉斯苏维埃自治共和国,并将吉尔吉斯苏维埃自治共和国改名为哈萨克苏维埃自治共和国,仍隶属于俄罗斯苏维埃联邦共和国。

中亚五国名词解释

中亚五国名词解释

中亚五国名词解释摘要:1.中亚五国的定义与范围2.中亚五国的历史背景3.中亚五国的自然地理特征4.中亚五国的政治体制与经济状况5.中亚五国在国际舞台上的角色正文:【1.中亚五国的定义与范围】中亚五国,通常指的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和土库曼斯坦这五个国家。

这些国家位于亚洲中部地区,北邻俄罗斯,南与阿富汗、伊朗等国接壤,西濒里海,东接中国。

中亚五国总面积约476.61 万平方公里,人口总数约6870 万。

【2.中亚五国的历史背景】中亚五国在历史上曾是丝绸之路的重要组成部分,连接了东西方贸易和文化交流。

在公元前,这里曾是波斯帝国、亚历山大帝国等庞大帝国的疆域。

进入公元后,中亚地区又被纳入了匈奴、鲜卑、柔然、突厥、契丹等多个游牧民族的统治范围。

13 世纪,成吉思汗征服了中亚地区,将这里纳入蒙古帝国的版图。

元朝灭亡后,中亚地区分裂为多个汗国。

19 世纪,沙俄征服了中亚地区,这里成为沙俄的一部分。

20 世纪初,沙俄崩溃,中亚五国成为苏联的加盟共和国。

1991 年苏联解体后,中亚五国相继独立。

【3.中亚五国的自然地理特征】中亚五国地处内陆,自然地理特征独特。

这里地势东南高、西北低,山地、高原和盆地相间。

气候类型多样,东南部为温带大陆性气候,西北部为寒带大陆性气候。

中亚五国的河流主要属于内陆河,里海是该地区最大的湖泊。

由于地处内陆,中亚五国的生态环境较为脆弱,水资源短缺,沙漠化、土壤盐碱化等问题较为严重。

【4.中亚五国的政治体制与经济状况】中亚五国独立后,分别建立了总统制共和国。

政治体制各异,但普遍存在权力集中现象。

经济方面,中亚五国以农牧业和矿产资源为主要支柱。

其中,哈萨克斯坦经济实力最强,乌兹别克斯坦和土库曼斯坦次之。

近年来,中亚五国积极发展对外经济关系,参与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如上海合作组织、欧亚经济联盟等。

【5.中亚五国在国际舞台上的角色】中亚五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日益提升。

浅谈独立以来中亚国家的内政建设

浅谈独立以来中亚国家的内政建设

浅谈独立以来中亚国家的内政建设【摘要】:自1991年苏联解体,中亚五个主体民族国家建立以来,中亚社会便进入了摆脱俄罗斯(苏联)控制,探索独立自主建设国家的轨道上来。

内政建设上,中亚各国基本都确立了多党制的政治方向,实行立法、行政和司法三权分立和相互制衡的国家体制,实行全民公决和普选制,确定国家公职人员任期制以及总统治理国家的政治体制。

中亚社会的内政建设正在逐步由最初的务虚转向务实,即从法律条文上的多元化转向实际操作上的一元化。

【关键词】:中亚五国内政建设务实的国家建设道路西方制度的躯壳符合本国国情前苏联制度的特质一、政党制度建设中亚各国独立后,纷纷打破前苏联时期的一党专政局面,逐步确立了多党制的政治制度。

从法律上看,中亚各国都明文规定实行多党制,政党在竞选中参与政治生活,但是,中亚各国实际实行的总统“集权”的政治体制,使得总统对议会拥有绝对的控制权,导致政党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作用相当微弱。

并且,其他政党在国家权力中的作用也极其有限,中亚更多地仍然在行集权之实。

哈萨克斯坦建立由反对派议员团参加的多党议会,但是当议会于总统意见发生冲突时,总统却可以解散议会;但尼亚佐夫总统一再强调,土库曼斯坦的经济和文化发展水平尚未达到非要实行多党制不可的时候,因为土库曼斯坦很难在短时间内完成向西方民主制的过渡,整个社会尚未做好接纳多党制和西方民主的必要准备。

事实上,土库曼斯坦基本上一直是民主党一党执政。

中亚各国多党制建设的实践表明,西方的多党制的确具有不可抗拒的吸引力和效仿优势,但是要让受惯集权制度熏陶的各共和国总统放弃一党专政的惯性统治方式,尚需时日。

无节制的发展多党制,各种势力(包括恶势力如极端主义、分裂主义和恐怖主义等)都有可能借成立合法政党的机会大肆发展,最终导致国家失去有效控制,社会发生动荡和混乱。

从目前情况来看,中亚社会选择这样的多党制是现实的选择,是符合其社会发展的总体方向的。

二、政治制度建设在政治制度方面,中亚五国都宣布建立民主法制国家,实行三权分立和总统制国家政治体制。

中亚五国的议会制度

中亚五国的议会制度

1994年3月,哈萨克斯坦根据新宪法进行了议会 选举。新选出的议会与原最高苏维埃一样拥有较大的 权力,对总统的活动产生较强的制约,由此产生总统 与议会之间的权力斗争。一年之后,哈宪法法院作出 判决,宣布这次议会选举由于违宪而被总统合法地下 令解散。1995年12月,根据哈萨克斯坦全民公决通过 的以强化总统权力为核心的第二部宪法,哈萨克斯坦 重新选出了议会。从这届议会开始,哈萨克斯坦议会 制度由一院制改为了两院制。从整体上看,议会的一 些权力转交给了总统,总统拥有了较大的活动空间, 比以前更能发挥自己的意志。


在哈议会的立法程序中,就明显体现出总统对议会的 制约作用:在议会两院通过法律后,须经总统批准。如 果总统提出异议,该法将被退回议会复议。复议须在 一个月之内进行,之后进行再次表决。超过一个月, 就意味着总统的反对意见成立。如果议会两院的每院 2/3以上议员仍肯定业已通过的法律,总统应当在7天之 内签署。如果两院中任何一院的议员支持票数达不到 2/3的比例,即被认为法律未通过,或总统提出的方案 通过。可见在得不到总统支持的情况下,议会的活动 受到很大的技术性阻碍。尽管议会拥有名义上的倒阁 权和弹幼总统权,但是实施起来非常困难。


土库曼斯坦宪法规定,议会是国家的最高立法机关, 为常设机构。土议会由50名专职议员组成,每届任期5 年。为选出这50名议员,全国按照选民数盆均等划分 出50个选区,每个选区又设若干个投票站,每个投票 站拥有20至300人不等的选民。由于地广人稀,且人口 分布不均,最小的投票站不足20位选民。 土宪法规定,各政党、社会团体和公民团体有权提出 候选人。由于议会的很多职权由人民委员会来行使, 因此议会主要负责一部分立法职能和选举工作,其主 要工作包括:审议法律、对国家预算进行审议和批准、 就政府工作向内阁及其他领导人提出口头和书面的质 询等。

中亚五国宪法概况

中亚五国宪法概况

中亚五国宪法概况
岳书光
【期刊名称】《黑龙江科技信息》
【年(卷),期】2008(000)008
【摘要】中亚五国,指的是前苏联解体后,在中亚地区新独立的五个国家,他们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和塔吉克斯坦.中亚五国独立后,相继根据本国的实际情况制定并通过了自己的宪法.按照中亚五国宪法规定,国家政治体制建设的基本原则是建立独立的主权国家,实行三权分立和多党制原则、法制原则以及政教分离原则,强调"权力在民",人民是国家政权的唯一源泉.具体到每个国家,由于国内具体情况不同,五国宪法在内容上也有所差异.
【总页数】1页(P175)
【作者】岳书光
【作者单位】伊犁师范学院法经系,新疆,伊犁,835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D9
【相关文献】
1.中亚五国生活用纸市场概况 [J], 郭晓林
2.论宪法上的体育——各国宪法体育条款概况分析 [J], 陈华荣;王家宏
3.中国与中亚五国双边贸易的现状分析——评《中亚五国经济发展现状》 [J], 顾得警
4.苏东宪法演变的概况 [J], 李化武;鲁士恭
5.中亚五国石油工业概况及石油市场前景 [J], 王彪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的决策与监督作用 重视自上而下的干部委派制 重视自上而下的监督制度而轻视自下而上的监督制度
二、独立后中亚五国的政治体制
(一)废除一党制,实行多党政治 (二)实行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三权分立制,
实行三权相互监督制约 (三)实行全民公决、普选和干部任期制 (四)实行总统治理的国家政治体制
(1)联盟体制下的虚假的工作作风 (2)苏联大清洗加剧了民族分离主义的情绪 (3)推广俄语,引起中亚各国的不满
一、独立前中亚五国的政治形势
(三)独立前中亚五国政治体制的基本特征
形式上的主权国家 实行以权力高度集中于中央的集权型管理体制 实行以党代政的领导体制 重视党和行政机关的实际作用,而轻视国家权力机关
中亚五国的政治制度
一、独立前中亚五国的政治形势 二、独立后中亚五国的政治体制
一、独立前中亚五国的政治形势
(一)民族自决权原则被严重歪曲
1.俄共(布)对中亚民族分离倾向的争 2.中亚五国划界
一、独立前中亚五国的政治形势
(二)加盟共和国体制下的中亚政治形势
1.毫无自主权可言 2.民族分离主义思潮急剧上升 3.决策过程中的失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