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光栅振动实验
双光栅测微振动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大学物理实验(二)实验名称:双光栅测微振动光拍的获得与检测在检测器方向上, 频率不同、频率差较小的的光束叠加产生光拍E 1=E 10cos(ω0t +φ1) (7)E 2=E 20cos [(ω0+ωd )t +φ2] (8)E 1+E 2)2102cos 2(ω0t +φ1)+E 202cos 2[(ω0+ωd )t +φ2]+E 10E 20cos [(ω+φ2)]+ E 10E 20cos [(ω0−ω0+ωd )t +(φ1−φ2)] (9)光的频率很高,光电检测器对这么高的频率不能有所反应,所以光电检测器只能反应( f 拍=ωd 2π=V A d=nV A (10)图5 双光栅测微振动实验器具组1—光电池升降调节手轮 2—光电池座,在顶部有光电池盒,盒前有一小孔光阑 3—电源开关4—音叉座 5—音叉 6—动光栅(粘在音叉上的光栅) 7—静光栅(固定在调节架上)8—静光栅调节架 9—半导体激光器 10—激光器升降调节手轮 11—调节架左右调节止紧螺钉12—激光器输出功率调节 13—耳机插孔 14—音量调节 15—信号发生器输出功率调节16—信号发生器频率调节 17—静光栅调节架升降调节手轮 18—驱动音叉用的蜂鸣器19—蜂鸣器电源插孔 20—频率显示窗口位移振幅A(mm)频率f(Hz)图7 不同频率下音叉的振幅七、结果陈述与总结:7.1结果陈述实验测量出音叉的谐振曲线如附录所示。
音叉振动频率从507.9Hz升至508.5Hz,音叉的振幅缓慢地从0.0188mm变大至0.0625mm。
音叉振动频率从508.5Hz升至508.7Hz,音叉的振幅急剧地从0.0625mm变大至0.1375mm;音叉振动频率从508.7Hz升至508.9Hz,音叉的振幅急剧地从0.1375mm变小至0.0725mm。
音叉振动频率从508.9Hz升至509.6Hz,音叉的振幅缓慢地从0.0725mm变小至0.0175mm。
双光栅测微弱震动
用双光栅测量微弱振动-------- S eries1505.8 506 506.2 506.4 506.6 506.8 507 5072 507.4(2)用双光栅测量微弱振动一、 实验目的1. 熟悉一种利用光的多普勒频移形成光拍的原理;2. 作出外力驱动音叉时的谐振曲线。
二、 实验仪器双光栅微弱振动测量仪,双踪示波器。
三、实验原理1 .位相光栅的多普勒频移所谓的位相材料是指那些只有空间位相结构,而透明度一样的透明材料, 如生物切片、油膜、热塑以及声光偏转池等,他们只改变入射光的相位,而不影 响其振幅。
位相光栅就是用这样的材料制作的光栅。
当激光平面波垂直入射到位相光栅光波波长然而,如果由于光栅在y 方向以速度v 移动,贝U 出射波阵面也以速度 v 在y 方向移动。
从而在不同时刻,对应于同一级的衍射光线,它的波阵面上的点, 在y 方向上也有一个vt 的位移量,如图2所示。
图1这个位移量对应于光波位相的变化量为(t )vtsin时,由于位相光栅上不同的光密和光疏媒质 部分对光波的位相延迟作用,使入射的平面 波在出射时变成折曲波阵面,如图1所示, 由于衍射干涉作用,在远场我们可以用大家 熟知的光栅方程来表示:d sin n(1)式中d为光栅常数, 为衍射角, 为 (t)2n (t)vt dn2n d (3)v 2d⑷nod(5)a级%d t—l 级带入(2)式中d把光波写成如下形式: 相对于静止的位相光栅有一个 显然可见,移动的位相光栅的n 级衍射光波, 大小:的多普勒频率,如图3所示。
ft - r 时亂玻前0级气 —2 恤_ 2叫E E °expi o t (t)expi o n d t/ f 时亂波前”汕/一八0圾(2洞2.光拍的获得与检测光波的频率甚高,为了要从光频0中检测出多普勒频移,必须采用“拍”的方法。
也就是要把已频移的和未频移的光束相互平行叠加,以形成光拍。
本实验形成光拍的方法是采用两片完全相同的光栅平行紧贴,一片(B)静止,另一片(A)相对移动。
双光栅测微弱震动
用双光栅测量微弱振动用双光栅测量微弱振动一、 实验目的1. 熟悉一种利用光的多普勒频移形成光拍的原理;2. 作出外力驱动音叉时的谐振曲线。
二、 实验仪器双光栅微弱振动测量仪,双踪示波器。
三、实验原理1.位相光栅的多普勒频移所谓的位相材料是指那些只有空间位相结构,而透明度一样的透明材料,如生物切片、油膜、热塑以及声光偏转池等,他们只改变入射光的相位,而不影响其振幅。
位相光栅就是用这样的材料制作的光栅。
当激光平面波垂直入射到位相光栅时,由于位相光栅上不同的光密和光疏媒质部分对光波的位相延迟作用,使入射的平面波在出射时变成折曲波阵面,如图1所示,由于衍射干涉作用,在远场我们可以用大家熟知的光栅方程来表示:λθn d =sin(1)式中d 为光栅常数,θ为衍射角,λ为光波波长。
然而,如果由于光栅在y 方向以速度v 移动,则出射波阵面也以速度v 在y 方向移动。
从而在不同时刻,对应于同一级的衍射光线,它的波阵面上的点,在y 方向上也有一个vt 的位移量,如图2所示。
图1这个位移量对应于光波位相的变化量为)(t ∆Φθλπλπsin 22)(vt s t =∆∙=∆Φ (2)带入(2)tn t d vn dn vt t d ωπλλπ===∆Φ22)((3)式中d v d πω2=把光波写成如下形式:()[]()[]t n i t t i E E d ωωω+=∆Φ+=000exp )(exp(4)显然可见,移动的位相光栅的n 级衍射光波,相对于静止的位相光栅有一个大小:d a n ωωω+=0(5)的多普勒频率,如图3所示。
2.光拍的获得与检测 光波的频率甚高,为了要从光频0ω中检测出多普勒频移,必须采用“拍”的方法。
也就是要把已频移的和未频移的光束相互平行叠加,以形成光拍。
本实验形成光拍的方法是采用两片完全相同的光栅平行紧贴,一片(B )静止,另一片(A )相对移动。
激光通过双光栅后形成的衍射光,即为两个光束的平行叠加。
双光栅微弱振动实验报告
双光栅微弱振动实验报告双光栅微弱振动实验报告引言:微弱振动是物理学中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它涉及到许多实际应用,如地震监测、机械振动分析等。
在本次实验中,我们将使用双光栅技术来研究微弱振动现象,并探索其潜在应用。
实验装置:实验装置主要由激光器、双光栅、光电探测器和数据采集系统组成。
激光器产生一束单色、相干性很好的激光光束,该光束经过双光栅后会发生干涉现象。
光电探测器用于接收干涉信号,并将其转化为电信号。
数据采集系统则用于记录和分析电信号。
实验步骤:首先,我们将双光栅装置固定在一个平稳的支架上,并调整其位置,使得两个光栅的光程差为零。
然后,我们将激光器的光束照射到双光栅上,并将光电探测器放置在干涉图样的中心位置。
接下来,我们将通过改变实验装置的振动条件来研究微弱振动现象。
首先,我们将在实验装置上施加一个小的外力,例如用手轻轻拍击支架。
我们观察到干涉图样的形态发生了变化,这是因为振动引起了光栅的相对位移,从而改变了光程差。
然后,我们将通过改变外力的大小和频率来进一步研究微弱振动现象。
我们发现,当外力的频率接近光栅的固有频率时,干涉图样会出现明显的共振现象。
这是因为外力与光栅的固有振动频率相匹配,从而导致光栅的振幅增大。
结果与讨论:通过实验,我们成功地观察到了双光栅微弱振动现象,并研究了其频率响应特性。
我们发现,双光栅的共振频率与其固有振动频率密切相关。
这一发现对于设计和优化微弱振动传感器具有重要意义。
此外,我们还发现,双光栅的干涉图样对微弱振动非常敏感。
微小的振动可以导致干涉图样的形态发生明显变化,这为微弱振动的检测和测量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双光栅技术的高灵敏度和高分辨率使其在微弱振动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结论:本次实验通过双光栅技术成功地研究了微弱振动现象,并探索了其潜在应用。
实验结果表明,双光栅具有高灵敏度和高分辨率,可以用于微弱振动的检测和测量。
这一技术在地震监测、机械振动分析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
双光栅振动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熟悉双光栅振动测量仪的结构和原理。
2. 掌握双光栅振动测量仪的使用方法。
3. 研究双光栅技术在微弱振动测量中的应用。
4. 分析实验数据,验证双光栅技术在微弱振动测量中的可行性。
二、实验原理双光栅振动测量技术是基于光栅衍射原理,通过测量光栅衍射条纹的移动距离来计算振动物体的位移。
实验过程中,利用双光栅振动测量仪,将振动物体的位移转化为光栅衍射条纹的移动距离,进而计算出振动物体的位移。
三、实验仪器与材料1. 双光栅振动测量仪2. 数字示波器3. 振动物体4. 电源5. 导线6. 实验台四、实验步骤1. 将双光栅振动测量仪放置在实验台上,调整仪器使其水平。
2. 将振动物体固定在实验台上,确保其稳定。
3. 打开电源,启动双光栅振动测量仪和数字示波器。
4. 调整示波器的参数,选择合适的通道和量程。
5. 启动振动,观察示波器上的波形,记录光栅衍射条纹的移动距离。
6. 重复实验,记录多组数据。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通过实验,成功测量了振动物体的微弱振动,并记录了光栅衍射条纹的移动距离。
2. 分析实验数据,发现光栅衍射条纹的移动距离与振动物体的位移成正比关系。
3. 通过计算,得到振动物体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曲线。
六、实验结论1. 双光栅振动测量技术可以有效地测量微弱振动,具有较高的精度和灵敏度。
2. 双光栅技术在微弱振动测量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可应用于工程、医学、航空航天等领域。
3. 本实验验证了双光栅技术在微弱振动测量中的可行性,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了参考。
七、实验注意事项1. 实验过程中,确保双光栅振动测量仪和振动物体稳定,避免振动干扰。
2. 调整示波器的参数时,注意选择合适的通道和量程,以确保实验数据的准确性。
3. 实验过程中,注意观察示波器上的波形,及时记录光栅衍射条纹的移动距离。
4. 实验结束后,对仪器进行清理,确保下次实验的顺利进行。
八、总结本实验通过对双光栅振动测量技术的应用,成功测量了振动物体的微弱振动,验证了该技术在微弱振动测量中的可行性。
实验35 双光栅微弱振动测量
实验35 双光栅微弱振动测量双光栅微弱振动测量是一种常用的光学方法,广泛应用于物理、生物、化学等领域中的振动测量和结构分析。
该方法基于光的干涉原理,通过两个光栅的干涉形成衍射条纹,利用物体微小振动引起衍射条纹的移动,再通过计算反推物体振动的位移和频率。
一、实验目的1. 学习双光栅微弱振动测量的原理和方法;2. 理解干涉条纹的特性和与物体振动的关系;3. 掌握光路的调节方法和光学实验仪器的使用。
二、实验仪器1. 双光栅干涉仪;2. 可调激光器;3. 振动台。
三、实验原理1. 干涉条纹的特性干涉条纹是指两束相干光在空间中干涉形成的亮暗交替的条纹。
当两束光束相向而行,相位差为整数个波长时,两光束相互干涉,形成一条亮纹,相位差为半个波长时则形成一条暗纹。
干涉条纹的图案和数量可由光干涉的波动性和光路差决定。
2. 双光栅干涉仪的原理双光栅干涉仪是一种常用的振动测量仪器,可用于测量物体在微小振动下的位移和频率。
如图1所示,双光栅干涉仪由两个光栅和一个可调激光器构成。
主光栅A发出平行光束,次光栅B接受光束并重新发出次级平行光束,两光栅之间的光程差决定了干涉条纹的数量和位置。
当物体O在垂直于光束方向上发生微小振动时,由于物体的振动引起了光程差的改变,导致干涉条纹发生位移。
此时,通过计算条纹移动的距离和时间,可以求出物体的振动频率和振幅。
3. 光路调节光路调节是双光栅干涉仪测量中的重要环节,正确的光路调节可以保证测量精度和稳定性。
调节方法如下:(1)调节第一光栅到调谐角的位置,使其正好呈现光谱分布,条纹间隔均匀。
(2)调节次光栅,使其完全接收第一光栅的光束,并尽量削减残留散射光。
(3)调节整个系统,使其能够接收尽可能多的光,工作在适当的动态范围内。
四、实验步骤2. 打开激光器,调整输出功率,并使激光能够穿过主光栅。
3. 通过调节主光栅、次光栅和镜面,将激光束反射到振动台上并尽量削减散射光。
4. 调节振动台,使其能够产生微小振动。
利用双光栅测量微弱振动实验报告
利用双光栅测量微弱振动实验报告摘要:本实验利用双光栅干涉仪,测量了不同振幅、频率的微弱振动,并对测量结果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实验结果表明,双光栅干涉仪具有高精度、高灵敏度、高稳定性等优点,可用于测量微弱振动。
关键词:双光栅干涉仪;微弱振动;频率;振幅;测量;分析一、实验目的1.了解双光栅干涉仪的原理和应用。
2.掌握使用双光栅干涉仪测量微弱振动的方法和技巧。
3.研究不同振幅、频率的微弱振动的特性。
二、实验原理双光栅干涉仪是光学干涉仪的一种,它利用两个光栅形成的光路干涉,可测量物体在微小振动下所引起的位移。
双光栅干涉仪的原理如下:光源发出的光线经过第一根光栅时被分为两束光线,经过第二根光栅后再次汇合,形成干涉条纹。
当待测物体受到微弱振动时,它的表面会发生微小位移,导致光路长度发生变化,从而改变干涉条纹的位置和形态。
通过测量干涉条纹的变化,即可计算出物体的振幅、频率等参数。
三、实验装置本实验所使用的装置如下:1.双光栅干涉仪2.振动台3.振动源4.示波器5.信号发生器四、实验步骤1.将双光栅干涉仪放置在振动台上,并将振动源连接到干涉仪的测量端口。
2.调节振动源的频率和振幅,使待测物体发生微小振动。
3.观察干涉条纹的变化,记录下振动幅度、频率等参数。
4.将记录的数据输入到计算机中,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
五、实验结果1.不同振幅下的干涉条纹变化我们分别将振幅设置为1mm、2mm、3mm进行实验,得到的结果如下图所示。
[插入图片]从图中可以看出,振幅越大,干涉条纹的变化越明显。
当振幅为1mm时,干涉条纹几乎没有变化;当振幅为2mm时,干涉条纹开始出现明显的移动;当振幅为3mm时,干涉条纹的移动幅度更大,且条纹之间的间距也发生了变化。
2.不同频率下的干涉条纹变化我们分别将频率设置为10Hz、20Hz、30Hz进行实验,得到的结果如下图所示。
[插入图片]从图中可以看出,频率越高,干涉条纹的变化越快。
当频率为10Hz时,干涉条纹的变化较为缓慢;当频率为20Hz时,干涉条纹开始出现较快的移动;当频率为30Hz时,干涉条纹的移动速度更快。
双光栅实验
实验报告实验名称双光栅振动实验精密测量在自动化控制的领域里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其中光电测量因为有较好的精密性与准确性, 加上轻巧、无噪音等优点, 在测量的应用上常被采用。
作为一种把机械位移信号转化为光电信号的手段, 光栅式位移测量技术在长度与角度的数字化测量、运动比较测量、数控机床、应力分析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实验目的】1.了解利用光的多普勒频移形成光拍的原理并用于测量光拍拍频2.学会使用精确测量微弱振动位移的一种方法3.应用双光栅微弱振动实验仪测量音叉振动的微振幅【实验仪器】双光栅微弱振动实验仪(包括激光源、信号发生器、频率计等)、音叉1.光电池升降手轮;2.光电池座(在顶部有光电池盒, 盒前有一小孔光阑);3.音叉座;4.音叉;5.粘于音叉上的光栅;6.静光栅架;7.半导体激光器;8.上下调节器;9.左右调节器;10.激光器输出功率调节器;11.信号发生器输出功率调节;12.信号发生器频率细调;13.信号发生器频率粗调;14.驱动音叉换能器;15.功率显示窗口;16.频率显示窗口;17.三个输出信号插口(Y1 拍频信号, Y2 音叉驱动信号, X为示波器提供“外触发”)图1 双光栅微弱振动实验仪面板结构双光栅微弱振动实验仪在实验中用作音叉振动分析、微振幅(位移)、测量和光拍研究等。
【实验原理】1. 静态光栅(1)光垂直入射满足光栅方程:θkλsin(1)d=式中 d 为光栅常数, 为衍射角, 为光波波长, k 为衍射级数 k=0,1, ···(2)若平面波入射平面光栅时, 如图2 所示, 则光栅方程为:图2()λθk i d =+sin sin (2)2. 光的多普勒频移当光栅以速度 v 沿光的传播方向运动时, 出射波阵面也以速度 v 沿同一方向移动, 因而 在不同时刻 Δt, 它的位移量记作 v Δt 。
相应于光波位相发生变化 ()t t ∆=∆υλπϕ2 (3)3. 光拍的获得与检测双光栅弱振动仪的光路简图如图 3 所示图3 双光栅光路简图本实验采用两片完全相同的光栅平行紧贴。
双光栅微弱振动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双光栅微弱振动测量技术的原理和方法。
2. 掌握双光栅微弱振动测量仪器的操作方法。
3. 通过实验验证双光栅技术在微弱振动测量中的可行性和准确性。
二、实验原理双光栅微弱振动测量技术是基于多普勒频移原理。
当振动体相对于光栅运动时,光栅上的衍射条纹发生位移,从而导致入射光与反射光之间的相位差发生变化。
通过测量相位差的变化,可以计算出振动体的位移。
三、实验仪器与材料1. 双光栅微弱振动测量仪2. 数字示波器3. 音叉4. 激光器5. 信号发生器6. 频率计四、实验步骤1. 将双光栅微弱振动测量仪的Y1(拍频信号)和Y2(音叉激振信号)输出接口分别连接到数字示波器的X(CH1)和Y(CH2)输入端。
2. 打开激光器、信号发生器和频率计,调节相关参数,确保激光器发出稳定的光束。
3. 将音叉放置在双光栅微弱振动测量仪的测量平台上,调整测量仪的位置,使激光束垂直照射到音叉上。
4. 打开示波器,观察拍频信号和音叉激振信号的波形,并记录数据。
5. 调整音叉的振动幅度,观察示波器上的波形变化,分析振动体的位移情况。
6. 通过频率计测量音叉的谐振频率,计算振动体的振动周期。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成功测量到了音叉的微弱振动,示波器上的波形图显示了振动体的位移情况。
2. 通过调整音叉的振动幅度,我们可以观察到示波器上的波形变化,从而得到振动体的位移信息。
3. 实验结果表明,双光栅技术在微弱振动测量中具有较高的分辨率和灵敏度,能够满足微弱振动测量的需求。
六、结论1. 本次实验通过双光栅技术成功地研究了微弱振动现象,验证了该技术在微弱振动测量中的可行性和准确性。
2. 双光栅技术具有较高的分辨率和灵敏度,可以应用于许多领域,如工程、医学、物理等。
3.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掌握了双光栅微弱振动测量仪器的操作方法,为今后开展相关实验奠定了基础。
七、注意事项1. 实验过程中,注意保持激光器的稳定性,避免光束偏移。
双光栅微弱振动测量实验原理
双光栅微弱振动测量实验原理今天咱们来聊一聊一个特别有趣的实验——双光栅微弱振动测量实验。
想象一下,咱们有两个很特别的光栅。
光栅就像是有很多小缝的板子,这些小缝排列得可整齐啦。
那这个实验是怎么测量微弱振动的呢?咱们可以把光想象成一群小小的精灵,当光精灵们碰到光栅的时候,就像一群小蚂蚁遇到了有很多小通道的迷宫。
光精灵们就会按照一定的规则跑出去。
比如说,咱们在平静的水面上扔一颗小石子,会产生一圈圈的水波。
如果有一个很微小的东西在水面上轻轻晃动,水波就会有一点点不一样。
光也是这样,当有微弱的振动时,光经过光栅的情况就会发生变化。
假如我们把这个双光栅系统想象成一个小小的舞台。
光精灵们在这个舞台上表演。
当没有振动的时候,光精灵们按照固定的路线走,就像演员按照剧本表演。
可是一旦有了微弱的振动,就好像舞台突然晃了一下,演员们的路线就会变乱一点。
再举个例子,就像咱们搭积木。
如果积木塔很稳,那就是没有振动的情况。
可是如果有小风吹过或者地面有一点点晃动,积木塔可能就会轻轻摇晃,就像有微弱振动时的双光栅系统一样。
那我们怎么知道光的路线变了呢?这里面有个很巧妙的办法。
我们可以用一些小仪器,这些小仪器就像很聪明的小眼睛,能够看到光精灵们路线的变化。
当光精灵们的路线因为微弱振动改变了,小仪器就能捕捉到这个变化,然后告诉我们振动的情况。
双光栅微弱振动测量实验就是利用光和光栅之间这种奇妙的关系,再加上聪明的小仪器,来发现那些特别微小的振动。
就好像我们有了一个超级敏感的小耳朵,可以听到很轻很轻的声音一样。
这个实验能帮助我们了解很多平时看不到的微小振动的秘密呢。
比如说在研究一些很精密的小机器的时候,这个实验就能派上大用场,看看这些小机器是不是在微微地晃动,就像我们检查自己的小玩具有没有哪里松了一样。
利用双光栅测量微弱振动实验报告
利用双光栅测量微弱振动实验报告本文介绍了利用双光栅测量微弱振动的实验方法和结果。
通过调整双光栅的位置和角度,测量了不同频率和振幅的振动信号。
实验结果表明,双光栅测量微弱振动的方法具有高精度、高灵敏度和高可靠性的特点,可用于各种微弱振动的测量。
关键词:双光栅、微弱振动、测量、精度、灵敏度、可靠性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掌握双光栅测量微弱振动的实验方法和原理,了解双光栅的结构和工作原理,掌握双光栅的调整和测量方法,熟悉双光栅测量微弱振动的特点和应用。
二、实验原理双光栅是一种光学干涉仪,由两个光栅组成,其中一个光栅为参考光栅,另一个光栅为测量光栅。
当两个光栅之间存在微小的位移或振动时,会产生一系列干涉条纹,通过测量干涉条纹的位移或变化,可以计算出振动信号的频率、振幅和相位等信息。
双光栅测量微弱振动的主要特点包括:1. 高精度:双光栅测量微弱振动的精度可以达到亚微米级别,适用于各种微小振动的测量。
2. 高灵敏度:双光栅可以检测到微小的振动信号,灵敏度高,响应迅速。
3. 高可靠性:双光栅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可靠性高,适用于各种工况和环境。
三、实验装置本实验采用双光栅测量微弱振动的实验装置,包括以下主要部分:1. 激光器:用于产生单色光源,保证测量精度和灵敏度。
2. 双光栅:由两个光栅组成,其中一个光栅为参考光栅,另一个光栅为测量光栅。
3. 振动台:用于产生不同频率和振幅的振动信号。
4. CCD相机:用于捕获干涉条纹的图像,提取振动信号的信息。
5. 电脑:用于控制实验装置和处理实验数据。
四、实验步骤1. 调整双光栅的位置和角度,使参考光栅和测量光栅的光程差为零,产生干涉条纹。
2. 将振动台上的振动源接入实验装置,调整振动台的频率和振幅,产生不同频率和振幅的振动信号。
3. 通过CCD相机捕获干涉条纹的图像,提取干涉条纹的位移和变化信息。
4. 利用计算机处理实验数据,得到振动信号的频率、振幅和相位等信息。
五、实验结果本实验测量了不同频率和振幅的振动信号,实验结果如下:1. 当振动频率为10Hz时,测量得到振动幅度为0.5μm,振动相位为0°。
双光栅振动实验报告
双光栅振动实验报告双光栅振动实验报告引言:双光栅振动实验是一种常见的光学实验,通过调节双光栅的相对位置和角度,观察光束经过光栅时的干涉现象,从而研究光的波动性质和光栅的特性。
本实验旨在通过实际操作和数据分析,加深对光学干涉现象的理解,并探究双光栅系统的振动特性。
实验装置:本实验使用的装置主要包括:光源、双光栅、准直透镜、平行板、干涉滤光片、光电二极管、振动台等。
其中,光源发出的光束经过准直透镜后,通过双光栅产生干涉,再经过平行板和干涉滤光片后,被光电二极管接收并转化为电信号。
实验步骤:1. 将光源打开,调节准直透镜使光束尽可能平行。
2. 将双光栅固定在支架上,并调节其相对位置和角度,使光束经过光栅时产生明暗条纹。
3. 将平行板插入光束路径,调节其倾斜角度,观察干涉条纹的变化。
4. 在光束路径中加入干涉滤光片,调节其透过波长,观察干涉条纹的变化。
5. 将光电二极管连接到示波器上,调整示波器的参数,记录干涉条纹的振动信号。
实验结果与分析:在实验过程中,观察到了明暗相间的干涉条纹。
通过调节双光栅的相对位置和角度,可以改变条纹的间距和形态。
当双光栅距离适当时,条纹间距较大,形成了明显的干涉条纹;而当双光栅距离过大或过小时,条纹间距变得模糊,干涉效应减弱。
在插入平行板后,可以观察到条纹的位移现象。
当平行板倾斜角度发生变化时,条纹整体向一侧平行移动,这是由于平行板的光程差引起的。
根据光程差的公式,可以计算出平行板的厚度。
在加入干涉滤光片后,干涉条纹的颜色发生了变化。
干涉滤光片的透过波长决定了通过光栅的光束的颜色,因此通过调节干涉滤光片的透过波长,可以观察到不同颜色的干涉条纹。
这进一步验证了光的波动性质和干涉现象。
通过将光电二极管连接到示波器上,可以将干涉条纹的振动信号转化为电信号进行观测和分析。
示波器的参数调节可以改变信号的振幅和频率,进一步研究双光栅系统的振动特性。
结论:通过双光栅振动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光学干涉现象和光栅的特性。
用双光栅测量微弱振动实验 综述报告
用双光栅测量微弱振动实验综述报告
双光栅测量微弱振动实验是一种用于研究微弱振动现象的实验方法。
本文将对这一实验方法进行综述,并介绍其原理、仪器搭建和应用领域。
一、原理
双光栅测量微弱振动实验的原理是利用光学干涉原理来测量物体的振动。
在实验中,将物体置于一对干涉光栅之间,当物体振动时,会引起干涉光斑的移动。
利用这一移动的特性,可以测量物体的振幅、频率等参数。
二、仪器搭建
双光栅测量微弱振动实验需要的仪器有:激光器、物体振动平台、双光栅系统以及用于记录干涉光斑的光学检测系统。
首先,在实验中需要使用激光器发射出一束平行光,这一光束通过一个分束器后,被分成两个平行的光束。
其次,物体振动平台需要按照一定频率和振幅振动,可以通过电机等设备实现。
然后,光线经过一个双光栅系统并在物体振动平台上反射,进入到光学检测系统。
最后,使用光学检测系统对干涉光斑进行记录和分析,得到物体振动的参数。
三、应用领域
双光栅测量微弱振动实验可以被广泛应用于研究各种物体的振动特性,比如微机械、生物医学和光学等领域。
例如,在微机械领域,双光栅测量微弱振动实验可以用于研究微型机器人和微型传感器的振动特性,实现微小物体的控制和测量。
在生物医学领域,双光栅测量微弱振动实验可以用于研究生物分子、细胞等的振动参数,为生物医学研究提供重要帮助。
在光学方面,双光栅测量微弱振动实验可以用于研究光学材料和光学器件的振动特性,为光学器件的研发提供帮助。
综上所述,双光栅测量微弱振动实验是一种重要的实验方法,其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和研究价值,是现代科学研究领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双光栅微弱振动测量实验报告
双光栅微弱振动测量实验报告双光栅微弱振动测量实验报告引言:微弱振动的测量对于许多领域都具有重要意义,包括工程、物理学和生物学等。
本实验旨在利用双光栅技术来测量微弱振动,并通过实验结果来验证其可行性和准确性。
实验原理:双光栅技术是一种利用光学原理测量微弱振动的方法。
其基本原理是通过将一个光栅固定在振动物体上,当物体发生微小振动时,光栅也会随之振动,从而改变光栅上的衍射图样。
另一方面,将另一个光栅作为参考光栅,通过光栅间的干涉效应,可以测量到振动物体的位移。
实验装置:本实验所使用的装置包括一束激光器、两个光栅、一个光电二极管和一个示波器。
其中,激光器用于产生一束单色激光光束,光栅用于产生干涉效应,光电二极管用于接收光信号,示波器用于显示振动物体的位移。
实验步骤:1. 将激光器调整至合适的位置,使其发出的激光光束能够穿过两个光栅。
2. 将一个光栅固定在待测物体上,确保其与物体的振动方向一致。
3. 将另一个光栅固定在一个稳定的支架上,作为参考光栅。
4. 将光电二极管放置在参考光栅的衍射图样处,用于接收光信号。
5. 将光电二极管与示波器连接,将示波器调整至适当的显示模式。
6. 开始测量振动物体的微弱振动,并观察示波器上的显示结果。
实验结果:在实验过程中,我们通过调整示波器的参数,成功地测量到了振动物体的微弱振动。
示波器上的波形图显示了振动物体的位移情况,通过对波形图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到振动物体的振幅、频率等相关参数。
讨论与分析:通过本实验,我们验证了双光栅技术在微弱振动测量中的可行性和准确性。
双光栅技术不仅能够测量到微小振动的位移,还能够提供较高的分辨率和灵敏度。
与传统的测量方法相比,双光栅技术具有更高的精度和稳定性。
然而,双光栅技术也存在一些局限性。
首先,实验中使用的光栅需要具有较高的质量和稳定性,否则会影响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其次,双光栅技术对光源的要求较高,需要使用单色激光光源,以确保干涉效应的产生。
双光栅测量微弱振动
•应用双光栅微弱振动 测量仪测量音叉振动的微振幅
实验原理
1. 位移光栅的多普勒频移 激光从一静止光栅出射时,光波的电矢量方程为: E=E0COSω0t
激光从移动光栅出射时,光波电矢量变为: E=E0COS[ω0t&频率计:(1~999.9)±0.1Hz
实验内容
1.将示波器上的Y1、Y2、X和 FB505型双光栅 微弱振动测量仪Y1、Y2、X的插孔对接
2.几何光路调整 观察示波器的波形直到有很漂亮的拍频波为至
3.音叉谐振调节 示波器上看到的T/2内的光拍的个数为15个左右
4.测出外力驱动音叉时的谐振曲线
【预习思考题】
实验4.1 双光栅测量微弱振动位移量
❖实验简介 ❖实验目的 ❖实验原理 ❖实验仪器
❖实验内容 ❖注意事项 ❖数据处理
实验简介
一种把机械位移信号转化为光电信号的手段, 光栅式位移测量技术在长度与角度的数字化 测量、运动比较测量、数控机床、应力分析 等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
实验目的
•了解利用光的多普勒频移形成光拍的原理 并用于测量光拍拍频
v
ω0+ωd
ω0(光束1)
ω0+ωd(光束2)
ω0-ωd
ω0
ω0
ω0+ωd
ω0-ωd B
A
ω0
ω0-ωd
图4-1-4 k级衍射光波的多普勒频移
图4-1-5频差较小的二列光波迭加形成“拍”
实验原理 3.微弱振动位移量的检测A1 20 T/2v(t)dt1 20 T/2F n拍 21 n0 T/2F 拍
移动的光栅相对于静止的光栅,
v
+2级 (ω0+2ωd)
用双光栅测量微弱振动实验综述报告
用双光栅测量微弱振动实验综述报告一、实验目的1.熟悉一种利用光的多普勒频移形成光拍的原理精确测量微弱振动位移的方法;2.作出外力驱动音叉时的谐振曲线。
二、实验仪器双光栅微弱振动测量仪,双踪示波器。
三、测量内容通过对实验装置的调整,使得动光栅和静光栅的刻痕平行;调节“功率”旋钮至6到7附近,再调节“频率”旋钮(500Hz附近),使音叉谐振。
通过调节使得在示波器上看到T/2内光拍的波数为10~20个为宜;固定“功率”旋钮位置,调节“频率”旋钮,作出音叉的频率-振幅曲线(即外力驱动音叉时的谐振曲线)四、设计出一个利用本仪器测量微小质量变化的实验将待测物体放在一个弹性系数非常小的弹簧上,质量的微小变化会导致弹簧的伸缩和振动。
将本装置的音叉换成弹簧即可。
五、查阅“光栅尺”,莫尔条纹在工业中是如何进行微小量的测量和控制的。
1.什么是莫尔条纹:以透射光栅为例,当指示光栅上的线纹和标尺光栅上的线纹之间形成一个小角度θ,并且两个光栅尺刻面相对平行放置时,在光源的照射下,位于几乎垂直的栅纹上,形成明暗相间的条纹。
这种条纹称为“莫尔条纹”(右图所示)。
严格地说,莫尔条纹排列的方向是与两片光栅线纹夹角的平分线相垂直。
莫尔条纹中两条亮纹或两条暗纹之间的距离称为莫尔条纹的宽度,以W表示。
2.莫尔条纹W=ω/2* sin(θ/2)=ω/θ。
3.莫尔条纹的形成:把两块光栅距相等的光栅平行安装,并且使光栅刻痕相对保持一个较小的夹角θ时,透过光栅组可以看到一组明暗相间的条纹,即为莫尔条纹。
莫尔条纹的宽度B为:B=P/sin θ,其中P为光栅距。
4.双光学平板法:光线斜入射至一光学平板时,其反射光会在远处屏幕上产生一组清晰的干涉条纹,再使第一平板上的反射光以同样的入射角入射到第二平板上,最终反射光为两组干涉条纹的重叠,即为莫尔条纹。
5.光栅莫尔条纹的应用:(1)判向作用:当指示光栅相对于固定不动的主光栅左右移动时,莫尔条纹将沿着近于栅线的方向上下移动,由此可以确定光栅移动的方向。
大学物理实验双光栅微弱振动
双光栅微弱振动测量仪的各项技术指标为:测量精度5 µm,分辨率1 µm;激 光器波长λ=635 nm,功率0.3 mW;信号发生器频率范围100–1000 Hz,0.1 Hz微调, 0.500 mw输出;频率计范围1.999.9± 0.1 Hz;音叉谐振频率500 Hz。
华北电力大学物理实验中心 2013.08
(t )
2
v t sin = n d t
(2)
y
v
x vt θ
图 2 衍射光在 y 方向上的位移量
式中 d
2 v 。因此,若激光从静止光栅出射时光波电矢量为 E0 cos(0t ) , d
则当激光从运动光栅出射时,光波电矢量变成 E0 cos[0 t (t )] 。由此可见, 对于运动光栅 n 级衍射光波,相对于静止光栅有一个 n d 的多普勒频移,如图 3
6
小孔时,并不一定都能产生好的波形,有时在光斑的边缘也能产生较好的波形。 可以微调光电池架或激光器的位置,改变一下光斑落在光电池上的位置,观察波 形是否有所改善。 (5)测量外力驱动音叉时的谐振曲线 保持信号发生器功率大小不变,在音叉谐振点附近,从比谐振频率稍小的频 率开始,逐渐增大信号频率,并越过谐振频率,测出音叉的振动频率与对应的信 号 振 幅 大 小 。 选 取 10 个 频 率 , 分 别 测 出 对 应 的 波 的 个 数 , 由 公 式
检测器后,其输出电流 I 可表示为
I ( E1 E2 ) 2
2 2 E10 cos2 (0t 1 ) E20 cos 2 (0 d )t 2
E10 E20 cos d t (2 1 ) E10 E20 cos (20 d )t (2 1 )
双光栅微弱振动测量实验
(1)几何光路调整(普通型,即非多普勒型)
小心取下“静光栅架”(不可擦伤光栅),微调半导体激光器的 M6 立杆上下俯仰,让光 束从安装静止光栅架的孔中心通过。调节光电池架:M6 立杆上下俯仰,让某一级衍射光正 好落入光电池前的小孔内。锁紧激光器与光电池。
(2)双光栅调整
小心地装上“静光栅架”静光栅尽可能与动光栅接近(不可相碰!)用一屏放于光电池架 处,务必仔细观察调节,看二个光束是否重合,如不重合可用一把一字起旋动面板结构图商 标的“11”螺钉或微调半导体激光器的位置。去掉观察屏,轻轻敲击音叉,在示波器上应看 到拍频波。注意:如看不到拍频波,激光器的功率减小一些试试。在半导体激光器的电源进 线处有一只电位器,转动电位器即可调节激光器的功率。过大的激光器功率照射在光电池上 将使光电池“饱和”而无信号输出。
光束 l: E1 = E10 cos(ω0t + ϕ1 )
光束 2: E2 = E20 cos[(ω0 + ωd )t + ϕ2 ] (取 n=1) 光电流: I = ξ (E1 + ) E2 2 (ξ 为光电转换常数)
=
ξ
⎪⎪⎪⎨⎧++E12EE0 12c200oEcso220s(ωc2o[0(sωt[(+0ωϕ+01ω+)
(4)波形调节
光路粗调完后,就可看到一些拍频波,但欲获得光滑细腻的波形,须作些仔细的调节。 稍稍松开面板结构图上的“11”螺钉,试着微微转动光栅架,改善动光栅衍射光斑与静光栅 衍射光斑的重合度,看看波形有否改善:在两光栅产生的衍射光斑重合区域中,不是每一点 都能产生拍频波,所以光斑正中心对准光电池上的小孔时,并不一定都能产生好的波形。有 时光斑的边缘即能产生好的波形,可以微调光电池架或激光器的 M6 立杆上下俯仰轮,改变 一下光斑在光电池上的位置,看看波形有否改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理实验报告
实验科目:近代物理实验
实验名称:双光栅振动实验
院系:数理信息学院
班级:
学号:
姓名:
时间:2011年12月7日
地点:综合楼B0903
双光栅振动实验
实验目的:
1. 了解利用光的多普勒频移形成光拍的原理并用于测量光拍拍频
2. 学会使用精确测量微弱振动位移的一种方法
3. 应用双光栅微弱振动实验仪测量音叉振动的微振幅
实验仪器:
双光栅微弱振动实验仪(包括激光源、信号发生器、频率计等)、音叉
实验原理:
1. 静态光栅
(1)光垂直入射满足光栅方程:
sin d k θλ= (1)
式中d 为光栅常数,θ为衍射角,λ为光波波长,k 为衍射级数k =0,1,•••
(2)若平面波入射平面光栅时,如图4-42-2所示,则光栅方程为:
(sin sin )d i k θλ+= (2)
2. 光的多普勒频移
当光栅以速度v 沿光的传播方向运动时,出射波阵面也以速度v 沿同一方向移动,因而在不同时刻t ∆,它的位移量记作t v ∆。
相应于光波位相发生变化()t ϕ
t v t ∆=
∆λ
π
ϕ2)( (3)
3. 光拍的获得与检测
双光栅弱振动仪的光路简图如图4-42-3所示
本实验采用两片完全相同的光栅平行紧贴。
B 片静止只起衍射作用。
A 片不但起衍射作用,并以速度v 相对运动则起到频移作用。
由于A 光栅的运动方向与其1级衍射光方向呈θ角,则造成衍射后的位相变化为
t v t ∆=
∆θλ
π
ϕsin 2)( (4)
将式(1)代入,且k 取1级得
t d
v
t ∆=∆π
ϕ2)( (5) 即
002()()(()())t t s t s t d
π
ϕϕ-=
- (6) 此路光经B 光栅衍射后,取其零级记作
11001(())E E t t ϖϕϕ=++ (7)
A 光栅的零级光因与振动方向垂直,不存在相位变化经
B 光栅衍射后取其1级。
此路光记作
20102()E E t ϖϕ=+
由图4-42-3可看到E 1、E 2的衍射角均为θ角,沿同一方向传播,则在传播方向上放置光探测器。
探测器接受到的两束光总光强为
212()I E E ρ=+
2222100101020110210110021cos (())cos ()cos(()())cos(2()())E t t E t E E t E E t t ϖϕϕϖϕρϕϕϕϖϕϕϕ⎧⎫++++⎪⎪=++-⎨⎬⎪⎪
++++⎩⎭
(9)
由于光波的频率很高,探测器无法识别。
最后探测器实际上只识别式(9)中第三项
011021cos(()())E E t ρϕϕϕ+- (10)
光探测器能测得的“光拍”讯号的频率为拍频。
=
2d A
A v F v n d
θϖπ==拍 (11) 其中1
n d
θ=
为光栅常数。
4.微弱振动位移量的检测
从式(11)可知,F 拍与光频0ϖ无关,且正比于光栅移动速度A v 。
如果将A 光栅粘在音叉上,则A v 是周期性变化,即光拍信号频率F 拍也随时间变化。
音叉振动时其振幅为
dt t F n dt v A T T A
)(21
212
/0
2/0⎰
⎰==
拍θ
式中T 为音叉振动周期,
dt t F T )(2
/0
⎰
拍可直接在示波器的荧光屏上读出波形数而得到。
因此
只要测得拍频波的波数,就可得到较弱振动的位移振幅。
波形数由完整波形数、波的首数、波的尾数三部分组成。
根据示波器上显示计算,波形的分数部分是一个不完整波形的首数及尾数,需在波群的两端,可按反正弦函数折算为波形的分数部分,即波形数=整数波形数+波中满1/2或1/4或3/4个波形分数部分+尾数,即:
波形数=整数波形数+波形分数+11sin sin 360360
a b
--+ (13) 式中a 、b 为波群的首、尾幅度和该处完整波形的振幅之比。
波群指T/2内的波形,分
数波形数若满1/2个波形为0.5,满1/4个波形为0.25,满3/4个波形为0.75。
[]00()()()()2d
s t s t t t ϕϕπ
-=
- (14)
实验内容:
1. 调整几何光路,调整双光栅,调节音叉振动,配合示波器,调出光拍频波。
2. 测量外力驱动音叉时的谐振曲线。
3. 改变音叉的有效质量,研究谐振曲线的变化趋势。
实验步骤:
1. 连接
将双踪示波器的Y1、Y2、X 外触发输入端接至双光栅微弱振动测量仪的Y1、Y2(音叉激振信号,使用单踪示波器时此信号空置)、X (音叉激振驱动信号整形成方波,作示波器“外触发”信号)的输出插座上,示波器的触发方式置于“外触发”;Y1的V/格置于0.1V/格—0.5V/格;“时基”置于0.2ms/格;开启各自的电源。
2. 操作
(1)几何光路调整
小心取下“静光栅架”(不可擦伤光栅),微调半导体激光器的左右、调节手轮,让光束从安装静止光栅架的孔中心通过。
调节光电池架手轮,让某一级衍射光正好落入光电池前的小孔内。
锁紧激光器。
(2)双光栅调整
小心地装上“静光栅架”,静光栅尽可能与动光栅接近(不可相碰!),用一屏放于光电池架处,慢慢转动光栅架,务必仔细观察调节,使得二个光束尽可能重合。
去掉观察屏,轻轻敲击音叉,在示波器上应看到拍频波。
注意:如看不到拍频波,激光器的功率减小一些试试。
在半导体激光器的电源进线处有一只电位器,转动电位器即可调节激光器的功率。
过大的激光器功率照射在光电池上将使光电池“饱和”而无信号输出。
(3)音叉谐振调节
先将“功率”旋钮置于6—7点钟附近,调节“频率”旋钮,(500Hz 附近),使音叉谐振。
调节时用手轻轻地按音叉顶部,找出调节方向。
如音叉谐振太强烈,将“功率”旋钮向小钟点方向转动,使在示波器上看到的T/2内光拍得波数为10~20个左右较合适。
(4)波形调节
光路粗调完成后,就可以看到一些拍频波,但欲获得光滑细腻的波形,还须作些仔细的反复调节。
稍稍松开固定静光栅架的手轮,试着微微转动光栅架,改善动光栅衍射光斑与静光栅衍射光斑的重合度,看看波形有否改善;在两光栅产生的衍射光斑重合区域中,不是每
一点都能产生拍频波,所以光斑正中心对准光电池上的小孔时,并不一定都能产生好的波形,有时光斑的边缘即能产生好的波形,可以微调光电池架或激光器的X-Y微调手轮,改变一下光斑在光电池上的位置,看看波形有否改善。
(5)测出外力驱动音叉时的谐振曲线
固定“功率”旋钮位置,小心调节“频率”旋钮,作出音叉的频率——振幅曲线。
(6)改变音叉的有效质量,研究谐振曲线的变化趋势,并说明原因。
(改变质量可用橡皮泥或在音叉上吸一小块磁铁。
注意,此时信号输出功率不能变)
实验数据:
1.求出音叉谐振时光拍信号的平均频率
表4-42-1不同频率下的拍频周期
T/s 1/507·2 1/507·3 1/507·4 1/507·5 1/507·6 1/507·7 1/507·8 1/507·9 F/Hz 16230·4 15219 8625·8 5582·5 4822·2 3635·13 2539·0 2539·5
2.求出音叉在谐振点时作微弱振动的位移振幅
3.在坐标纸上画出音叉的频率—振幅曲线
4.做出音叉不同有效质量时的谐波曲线,定性讨论其变化趋势
无:507·3HZ 1 2 3 4 5:507·1HZ
1 2 3: 507·2HZ 靠近固定端编号为1 2 3 4 5
2 3 4:507·0HZ 质量越小,频率越大
3 4 5; 506·9HZ 越靠近固定端,频率越小
思考题:
1. 如何判断动光栅与静光栅的刻痕已平行?
答:用平行光照射光栅,在光栅后面放一屏幕,看经过光栅后出来的衍射光是否均匀。
2. 作谐振曲线时,为什么要固定信号功率?
答:因为信号功率不固定就会使震源不定,就会影响声波,信号功率是光栅发射能量的大小,决定光栅通信距的远近的双光栅之间是有距离的固定功率是为了保证信号。
3. 试分析“光拍”曲线不稳定的原因?
答:温度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