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教学设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卖火柴的小女孩》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会写7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和理解生字所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理清文章层次。

3.激发学生阅读安徒生童话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理清文章层次。

2.激发学生阅读安徒生童话的兴趣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从课题入手,激发兴趣。

2、简介安徒生。

3、进一步了解安徒生及创作背景:

《卖火柴的小女孩》是安徒生的代表作之一,发表于1846年。当时有个朋友要求他为一幅拿着一束火柴的穷苦小女孩的画写一篇童话。这幅画使安徒生想起了自己母亲的苦难童年。他的母亲幼年讨过饭。安徒生说:“妈妈告诉我,她没有办法从任何人那里讨到一点东西,当她在一座桥底下坐下的时候,感到饿极了。她把手指伸到水里去,沾了几滴水滴到舌头上,因为她相信,这多少可以止住她的饥饿。最后,她终于睡过去了,一直睡到下午。”

安徒生就怀着这种感情创作了这篇感人的童话的。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阅读课文,读准生字新词并画文中的词语想办法理解,本文的体裁是什么?

3、快速浏览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个故事,表达了作者,揭露了

3、理清文章层次:

4、画出课文中你最感动的句段,力争读出感情。

三、课堂作业:

1、默写字词,口述词语意思。

2.小女孩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说出自己的理由。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关注课文中人物的命运,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了解作者实虚结合的表达方式,体会这样表达的效果。

学习重难点:

1.从小女孩五次擦燃火柴所看到的种种幻象中体会她的悲惨生活,关注小女孩的命运。

2.从最后三个自然段的含义深刻的语句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体会作者实虚结合的表达方式及表达的效果。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孩子们,你们的大年夜是怎样渡过的呢?……你们多么幸福呀!可是在这个喜庆洋洋的大年夜里,卖火柴的小女孩孤独地走在大街上,她又冷又饿,没有一个人给她一句温暖的话语,有家不能回,在街上徘徊的她最后蹲在了墙角。这个小女孩的命运如何呢?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这个动人心弦的故事。

(从上节课我们了解到:这是一个大年夜,一个举家团圆的日子。街上飘着烤鹅的香味。一个光着头赤着脚的小女孩却在风雪弥漫的街头叫卖火柴。她又冷又饿。一辆马车差点把她撞死,素不相识的小男孩欺负她。风呼呼地刮着,雪纷纷扬扬地下着。小女孩该有多冷啊!新年的钟声敲响了.而小女孩的命运如何呢?)

二、合作探究,深入理解:

1、自由读课文,说说小女孩共擦燃了几次火柴,每次都看到了什么?希望得到什么?并填表格。

几次擦燃火柴看到的希望得到的现实

2、合作交流

3、汇报展示。

三、感悟写法,体会情感

1.对比阅读幻象和现实部分,说说幻象的句子在暗示什么?

2.从课文中找出小女孩现实生活悲惨的句子。

例如描写天气的冷和人情冷的句子。

3、你认为这篇课文在写法上有哪些特点(写作方法):

(1)

(2)

(3)

四、小练笔:

读课后《你别问,这是为什么》,拿起笔来也写几句话送那位“卖火柴的小女孩”。

9 那一定会很好

教学目标:

1.能准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这粒种子到阳台上的木地板的历程。

2.学会默读课文的方法。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种子在成长过程中不断追求自己目标的心情变化过程。

教学重、难点:

1.有感情朗读,体会种子在成长过程中不断追求自己目标的心情变化过程。

2.通过对比阅读教学,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内涵。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同学们,童话故事一直伴随着我们长大,她就像一粒美丽的种子播种在我们的心田,为我们插上了想象的翅膀,留给我们许多难忘的回忆,今天呀,我们就再一次走进这个奇妙的童话世界。齐读课题——《那一定会很好》。

二、整体感知

1.归纳主要内容:

师:我们已经预习了课文,我先来考考大家。

(1)读准下面的字词:

缩成一团努力茎吱吱嘎嘎拆掉

(2)那么文中讲了一件什么事呢?请你再次浏览课文,用你自己的话来说一说。(指名说)

课件:课文主要讲了一粒种子到变成木地板,它不断地想拥有最好的姿势,最终通过自己的努力成为现实的故事,告诉我们只要有理想,就要不断地努力去追求这一个道理。

2.那么,这粒种子身上到底发生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把含有“那一定会很好”的相关句子画出来,边读边想一想,从一粒种子到阳台上的木地板,它经过了一段怎样的历程?

三、研读课文,理解内容:

1.师出示:第1段:种子想:“我一定要站起来,大口大口地呼吸空气,那一定会很好。”

师问:当它还是一粒种子的时候,它觉得怎样会很好?

指生回答。

你会怎样读这句话呢?能呼吸到空气的树,真的会很好吗?

2.师出示:第4—7段中“‘要是能做一棵会跑的树,那一定会很好。’树这么想着。”

“跑起来的时候,手推车听到耳边呼呼的风声,真舒服。”

指生读第4段,说一说“做一棵会跑的树”有什么好处?

它实现愿望了吗?那时的心情是什么?指生回答。

指导学生读出羡慕的语气。

3.师出示:第8段“要是我能停下来,坐着休息一会儿,那一定会很好。”

师问:当了许多年的手推车,它又产生了怎样的想法呢?

指生回答。

体会“它慢慢变老了,跑起来的时候,骨头会吱吱嘎嘎地响。”这句话,感受“年迈”的手推车的心情。

4.师出示:第10段“它越来越觉得挺直腰背坐着很吃力,‘要是我能躺下,那一定会很好。’”成了椅子的它,还是觉得不够好,为什么呢?

理解“吃力”的含义。

5.师出示句子:第12段“木地板满意地舒展着身子,躺在阳台上,阳光照在身上,暖洋洋的,舒服极了。”

理解“满意”“舒展”的意思,感受木地板的心情。

它最终变成了木地板,舒展着身子躺在阳台上,它觉得——(生回答)

师相机板书:舒服

四、归纳讨论,明白道理

1.同学们,通过刚才的阅读,我们了解了一粒种子到木地板的变化历程,你觉得这粒种子不断的追求“很好”的过程,给你带来了怎样的启示?

2.小组内交流,讨论课文内的道理。

3.教师点拨:

那粒种子的成长过程,就是不断追求自己理想生活的过程,在每一段经历中它都是不断努力、尽职尽责的完成自己的使命,最终实现了自己的梦想。

生说自己的体会。

五、对比阅读,感悟主题

1.师出示短文《去年的树》。

2.同学们对比阅读,你能说出《那一定会很好》和《去年的树》这两篇文章的相同与不同吗?

(相同:都是童话,都以课题作为线索,贯穿全文。

不同:前文侧重从心理变化去塑造人物形象,后文侧重从语言方面去刻画人物形象。)

六、作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