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宏观经济形势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1年宏观经济形势分析
摘要:2011年是我国第十二个五年计划的开局之年,在发达国家经济复苏缓慢、全球流动性泛滥、大宗商品价格普遍上涨。
人民币升值压力犹存的复杂背景,以及政府“稳发展、控通胀、宽财政、稳货币、惠民生”的宏观经济政策基调下,中国宏观经济运行的复杂程度和面临的挑战和困难都将超过以往。
2011年中国经济在国际经济复苏放缓的背景下,以内生因素作为主要驱动力,gdp渴望实现较快增长,但受总需求水平回落影响,增速将有所放缓;全年通货膨胀压力较大,cpi呈前高后低走势;主要大宗商品价格预计仍将高位运行,总体维持上涨局面。
关键词:跨国公司国际法主体地位可行性
一、全球经济复苏势头趋缓,有效需求增长放缓
受制于内生经济增长动力缺乏,全球经济不均衡复苏,发达国家主权债务危机和财政压力等不利因素影响,2010年全球主要经济体gdp增速较上年放缓,显示出复苏乏力的迹象和信号。
2011年,国际金融危机的深层次影响仍未完全消除,世界经济难以进入稳步增长的良性循环,系统性和结构性风险依然较为突出。
美国经济复苏动力依然不足,失业率居高不下,房地产依旧低迷,银行放贷能力尚未复苏,以消费为主导的美国经济尚未有实质性好转。
欧洲主权债务危机时有爆发,对本来疲弱的经济复苏无疑是雪上加霜。
在财政重建和刺激经济的“二难选择”中,欧洲经济很难较快恢复到危机前水平。
日本经济在对美国和中国的双重依赖中有所恢复,但其
受外部影响较大,未来仍有不确定性。
印度、巴西等新兴经济体尽管回升势头较好,但在发达经济体整体增长疲软的情况下,高增长能否持续存在较大变数。
总体而言,2011年世界经济将由前期超常规政策刺激下的恢复性反弹转向平稳甚至低速增长阶段,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外部环境依然较紧。
作为“十二五”的开局之年,2011年中国经济将继续保持增长动力,但在外需乏力。
货币政策收紧和经济活动调整等因素的影响下,拉动社会总需求的“三驾马车”——投资、消费和净出口增速将有所放缓。
就投资需求而言,2011年既有促进投资增长的有利因素,也有不利因素,总体上投资增长将小幅放缓。
有利因素主要包括:各地区在“十二五”规划开局之年的投资热情高涨;“新非公36条”等政策促进民间投资。
不利因素主要是2009年为应对危机出台的刺激性政策逐步淡出;公共基础设施的投资拉动效应逐年衰减;房地产调控政策趋于严厉;财政支出重在结构调整,政策向保障民生领域转向。
2011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将在2010年回落的基础上继续小幅下降,对经济增长贡献度减弱。
二、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或将企稳,外贸形势不容乐观
2010年中国对外贸易呈现高增长趋势。
1-11月全国出口名义增长33.3%,进口增长40.3%,而去年同期则分别是同比下降18.9%
和15.7%,2010年出口高增长的主要原因有:意识世界经济复苏,外部环境好于去年;二是2009年出口增长为负19%,出现低基数效
应;三是稳定出口政策继续显效。
2011年,美国、欧洲、日本等我国主要贸易伙伴的进口需求增长缓慢,发达经济体贸易保护注意趋势严重,人民币升值预期、劳动力等要素成本上升使出口产品的价格竞争力降低,我国对外贸易条件有所恶化,同时受上半年基数太高等因素影响,预计外贸进出口增长速度比2010年将有所放缓,贸易顺差也将减少,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有所削弱。
北非中东局势不稳,日本地震危害影响短期难以消除,人民币升值的预期不断提升,贸易摩擦增加,国内劳动力成本快速上涨,这些因素导致出口增速放缓。
生产商宁愿更多向本土市场供货,而对欧、美等发达国家的出口明显减少。
许多国家采购商都认为今后中国工人工资将会大幅上涨,产能势必将会被压缩。
从去年末开始已经有生产厂家出现供货推迟现象。
相对于出口大幅下滑,对美欧的进口增速基本稳定,机电产品进口占比最大的日本呈现下降趋势,资源类进口稳步增长。
总体来看,2季度外贸增速回落已成定局,贸易顺差仍将继续下滑。
三、物价水平居高不下,通胀压力明显上升
2010年全国消费物价水平不断走高,cpi由1月份的1.5%逐月回升到11月份的5.1%,达到28个月以来最高。
预计2011年物价总水平(cpi)增长呈小幅回落的态势,且前高后低。
总体看,导致物价下行的因素增多增强,导致物价上行的因素减少减弱,预计全年cpi增长2.5%左右。
推动2011年物价上涨的因素主要有三个。
一是农产品价格上涨压力依然很大,一方面来自于二元经济结构的调整,另一方面来自于国际粮价震荡和上涨在国内的传导。
二是要素价格上升,成本推动型通胀成为主要形式,特别是劳动力结构性矛盾突出,劳动力成本继续上升已成定势。
三是人民币升值预期推动国际资本流入增加。
与此同时,2011年经济增速将比2010年有所放缓,产出缺口缩窄,有利于坚强通胀的压力。
趋紧的货币政策将逐步回收过剩的流动性,货币供应增长逐步回归常态,对通胀压力也有减缓的作用。
受经济运行惯性影响,2011年上半年cpi涨幅仍处于高位,5月份cpi同比上涨5.5%,创34个月新高。
随着各项调控政策的逐步到位,下半年cpi涨幅将出现回落,全年通胀走势前高后低,呈现见此回落的态势。
四、大宗商品价格高位运行,整体维持上涨局面
2010年国际大宗商品市场延续着2009年以来的上升势头,但速度明显放缓,波动性加大,主要大宗商品价格回到了2008国际金融危机爆发时的水平。
2011年恶劣的气候表现将导致北美、欧洲、南美等主要农业产区普遍歉收,使农产品供给减少。
主要金属及矿产则受新兴经济体增长强劲的影响,需求将进一步走高。
同时美国等发达国家宽松的货币政策在不断地为大宗商品价格上涨输送资
金动力。
随着经济复苏和通胀蔓延,2011年主要大宗商品价格预计将维持上扬趋势,但全球经济的总体复苏态势尚不足以支撑持续大幅上涨,其间可能出现较大幅度波动。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大宗商
品的金融属性越来越占据了主导地位,主要国家也加大对市场投机的打击力度,在多重复合因素作用下,大宗商品短期价格走势判断难度将进一步加大。
五、经济政策以紧为主,由宽松型向稳健型转变
货币政策取向在上半年以紧为主,2季度往后,政策调控的频度将有所下降,以寻求抑制通胀和维护增长之间的平衡。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2011年宏观经济政策的基本取向要积极稳健、审慎灵活,重点是更加积极稳妥地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管理通胀预期的关系,加快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把稳定价格总水平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切实增强经济发展的协调性、可持续性和内生动力。
2011年宏观经济政策的重点是抑泡沫、控投资、调结构、强民生。
央行去年10月以来实施了包括加息和上调准备金率等一系列紧缩性措施,以回收过分充裕的银行体系流动性,取得比较明显的效果。
中长期来看,由于阿拉伯世界政治动荡,日本地震后重建需求的支撑,中国仍然持续面临输入型通胀的压力。
参考文献:
[1] 王小广《2011年上半年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展望》,时事报告中心组学子专刊2011年04月
[2] 《2011年上半年宏观经济及政策:通胀形势主导预期变化》平安证券,2011年2月
[3] 马保明《2011年2季度债券市场分析报告》,山西证券股份有限公司,2011年4月
[4] 《2011年中国宏观经济分析》,行业热点分析报告,2010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