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原理知识整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经济学原理知识整理

模块一经济学基础理论知识

项目一认知经济学基础知识——带你步入经济学殿堂

1、经济学研究的基本前提是人类欲望的无限性和资源的有限性。

2、人类欲望的无限性是指人类的欲望或需要是无穷的。欲望是人们为了满足

生理或心理上的需要而产生的渴望。

3、物品:自由物品、经济物品、有害物品。

4、自由物品:不需要付出任何代价就能够得到的有用物品。

5、经济物品也叫稀缺物品,是指人类必须付出相应代价才能够得到的有用物

品。特点:有用性;人们获得时通常都要花费代价;经济物品相对于自由物品来说一定是稀缺的;价格为正。

6、有害物品:人类必须付出相应代价才能够消除的物品,它来源于人们的经

济活动或其他活动,或是大自然的力量留下来的灾害。

7、稀缺性:经济物品是有限的,而人类的欲望是无限的,有限的经济物品总

是难以满足无限产生和膨胀的人类欲望,这一矛盾就是经济学中通常所说的稀缺性。

8、资源的稀缺性具有绝对性,这种绝对性存在于人类社会的各个时期和人们

生产的所有区域。从历史上来看,稀缺性存在于人类社会的所有时期。从世界各地来看,稀缺性存在于所有人类活动的区域。现实生活中的每个人都面临着稀缺性的问题,只不过稀缺的内容不同而已。所以,稀缺性是人类社会永恒的问题。

9、资源的稀缺性具有相对性:也就是说相对于人类无限的欲望而言,再多的

资源也是稀缺的。

10、机会成本:当把一定的资源用来生产某种产品时所放弃的其他产品的最大

产量(产值)。(一种资源用来获得某种收入时所放弃的另一种收入。)实质上是指选择的代价,即“选择成本”。

11、生产可能性:一定的资源条件下,利用现有的资源可能生产的最大产量组

合。

12、生产可能性曲线:主要用来考察一个国家应该怎样分配其相对稀缺的生产

资源问题;是用来说明和描述在一定的资源和技术条件下可能达到的最大达产量组合曲线,它可以用来进行各种生产组合的选择;还可以用来说明潜力于过度的问题。

13、资源配置是经济学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14、经济学:研究社会如何使用稀缺资源生产各种商品或劳务,并分给不同的

人,以使人类无限欲望得到最大的满足的一门学科。

15、微观经济学:以单个经济单位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研究对象)和相应的经济变量单项数值的决定,来说明价格机制如何解决社会的资源配置问题(解决的问题)。中心理论:价格理论。研究方法:个量分析。

微观经济学基本内容:均衡价格理论(价格理论);消费者行为理论;生产者行为理论;分配理论;微观经济政策。

16、宏观经济学:以整个国民经济整个国民经济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经济中各有关总量(如国民生产总值、国民收入、总需求、总供给、总储蓄、总投资、总就业量、货币供给量及物价水平等)的决定及其变化,来说明资源如何才能得到充分利用。中心理论:国民收入决定理论;方法:总量分析。

宏观经济学主要内容: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经济周期与经济增长理论;开放经济理论;宏观经济政策。

17、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的联系:目标相同;二者研究的都是基本经济问题;二者相互补充;微观经济学是宏观经济学的基础;二者所使用的分析方法(除个量分析和总量分析的区别外)大都相同,都属于实证经济学。

18、基本分析方法:

成本收益法;

规范经济学(定性);

实证经济学(定量);

项目二认知万千世界的供与求——需求、供给与均衡价格

1、需求:在某一特定时间内,对于每一种可能的价格,消费者愿意并且能够购

买的某种商品量。

2、需求定理: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某商品的需求量与价格之间呈反方向

变化,商品价格上涨,需求量减少;商品价格降低,需求量增加。

3、收入效应:当商品价格上升时,消费者既定收入对商品的购买力下降,需求

量减少;反之,商品价格下降,既定收入的购买力上升,需求量增加。

4、替代效应:某种商品价格上升而其他商品价格不变时,消费者会转而购买其

他的替代商品;某种商品价格下降时,消费者会减少购买其他替代品转而购买该商品。

5、供给:指厂商(生产者)在某一特定时期内,在所有价格水平上愿意而且能

够出卖的商品量。

6、供给定理: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条件下,供给量随价格的上涨而增加,随价格

的下降而减少,供给量与价格存在同方向变化的关系。

7、均衡价格:在市场中形成需求和供给相对平衡的市场价格,这时商品的供给

量和需求量相等。均衡价格是通过市场供求关系的自发调节形成的。8、需求弹性:指在一定时期内,商品的需求量对影响需求量因素的变动的反应

程度。

需求的弹性系数=需求量的变化率/价格的变化率

9、需求价格弹性分类:完全无弹性,需求无限弹性,单位需求弹性,需求缺乏

弹性,需求富有弹性。

项目三:认知消费者行为理论——学会理性消费

1、基数效用论:效用的大小可以用基数(1,2,3……)来表示,效用是以计

量并加总求和的。采用边际效用分析法。

2、用基数效用论说明消费者均衡的条件:消费者用全部收入所购买的各种商

品所带来的边际效用,与为购买这些商品所支付的价格的比例相等,或者说每单位货币所得到的边际效用都相等。用公式表示:Px*Qx+Py*Qy=M;

是限制条件,说明收入是既定的,购买x与y物品的支出不能超过收入,也不能小于收入。超过收入的购买是无法实现的,而小于收入的购买也达不到既定收入时的效用最大化。Mux/Px=Muy/Py=Mum是消费者均衡的实现条件,即所购买的x与y物品带来的边际效用与其价格之比相等,也就是说,每1单位货币不论用于购买X商品,还是购买Y商品,所得到的边际效用都相等。

3、边际效用:是指消费量每增加一单位时,总效用的增加量。用MU表示。

MU=总效用的增加量/商品消费量的增加量。

4、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随着消费者对商品消费

量的增加,消费者从商品连续增加的消费单位所得到的边际效用是递减的。

5、消费者均衡:消费者实现最大效用时的商品购买组合是一种最佳的,不应

再做调整的,相对稳定的商品组合。单位货币边际效用相等。

6、序数效用论:效用是消费者个人的“偏好”,物品的效用可根据消费者对

其偏好程度来排列。即可用序数词(第一,第二.......)来说明效用。

采用无差异曲线分析法。

7、无差异曲线:用来表示两种商品的不同数量的组合给(同一)消费者所带

来的效用完全相同的一条曲线。

8、消费可能线(预算线,支出线):一条表明在消费者收入与商品价格既定

的条件下,消费者所能购买到的两种商品数量最大组合的线。(收入约束)9、消费者行为理论对企业决策的启示

(1)在市场经济中,消费者主权是指企业要根据消费者的需求进行生产.消

费者行为理论告诉我们,消费者购买物品是为了效用最大化,而且,物品的效用越大,消费者愿意支付的价格越高.

(2)根据消费者行为理论,企业在决定生产什么时首先要考虑商品能给消

费者带来多大效用.效用是一种心理感觉,取决于消费者的偏好.所以,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