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课前的有效备课
作为老师应该如何备课?好教师是如何有效备课的-
![作为老师应该如何备课?好教师是如何有效备课的-](https://img.taocdn.com/s3/m/9d10f65d0066f5335b81213f.png)
作为老师应该如何备课?好教师是如何有效备课的?今天看到肖培东老师的一段话:有人问我,如果给你一篇文章,你会怎样备课?看到这儿,我也在问自己,如果给我一篇文章我该怎么备课?我的做法是:一、熟悉内容我会不看任何资料,先将课文仔仔细细读几遍,在已理解和有疑问的地方做旁批或批注。
试着用自己的语言概括文章内容,读后给我的感受是什么,哪些是我一下子就能理解的,哪些是模棱两可的,随时做好记录,不理解的要借助工具书去弄明白。
二、了解文体文章文体不同,阅读方式和备课重点也不一样。
有的文章读后就能确定文体,是散文、诗歌、还是小说,往往一目了然。
但有的可能需要查阅资料才能确定。
三、提炼重点散文重在品析语言,分析作者情感;小说重在把握情节,塑造人物,分析环境,体会主旨,品味语言,反映社会等;诗歌重在从意象中体会画面,从炼字中体会情感;戏剧重在学会分析矛盾冲突、人物形象、社会意义等。
给我们一篇文章,我们应教给学生什么,采用什么方式去教,切入点是什么,都应该心中有数。
四、了解背景文为事而著,文为时而做。
不同时代的作品,透露的文化色彩也不同。
不同处境、不同心情,体现出来的思想也不一样,学习每篇文章都要了解作者的时代背景。
比如,读鲁迅的文章,如果不了解鲁迅的写作背景,很难理解其中内涵。
读朱自清的文章,前期和后期的意味就大不同。
读艾青的《我爱这土地》就要了解艾青所处的战争年代,读余光中的《乡愁》就要了解余光中的经历,只有了解了作者的写作背景,才能更好的理解文本,才能准确的解读文本。
五、理清结构读后会在自己脑子里有个整体框架,要分析作者从哪些方面体现中心的,先写了什么,接着写了什么,最后又是什么。
写作思路教师应做到心中有数,若有异议,可以翻阅资料以求证。
读书不能只看局部,要统揽全局。
六、品味语言语言是传递信息的工具,语文课有语文味,语文味就需要从语言入手,语言背后有丰富的内容。
品味语言可以从炼字、修辞、表达方式、表现手法等多角度去品析。
初中语文教师如何有效备课策略
![初中语文教师如何有效备课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7910ed0a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cbfcb0c.png)
初中语文教师如何有效备课策略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初中语文教师如何有效备课策略初中语文教师在备课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个好的备课工作可以提高教学效果,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如何有效备课成为每个初中语文教师需要重视的问题。
下面就让我们来探讨一下初中语文教师如何有效备课的策略。
一、充分了解教学内容在备课之前,教师首先要充分了解教学内容,包括教材内容、教学目标等。
只有对教学内容有深刻的理解,才能够有针对性地准备教案,做到有的放矢,在教学中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制定详细的备课计划备课计划是备课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需要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合理安排备课时间,制定详细的备课计划,包括备课的步骤、时间安排、教学方法以及教学活动等等。
只有有条不紊地制定备课计划,才能够高效地完成备课工作。
三、选取适合的教学材料备课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选取适合的教学材料。
教师应该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特点,选择符合教学要求的教学材料,包括课文、教学辅助资料等。
选取好教学材料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四、灵活运用教学方法在备课过程中,教师需要考虑如何灵活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来增加教学的趣味性和有效性。
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述法、讨论法、示范法、实践法等,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使教学更加生动有趣。
五、设计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备课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更好地掌握知识,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在备课过程中,教师需要设计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如课堂讨论、小组合作、角色扮演等,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造力。
六、及时反馈和评估教学效果备课工作并不是一劳永逸的,教师需要及时关注教学效果,对教学过程进行反馈和评估。
在备课之后,教师应该及时总结教学过程中的不足和问题,调整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以提高教学效果,不断完善备课工作。
初中语文教师要想在备课工作中取得良好的效果,需要充分了解教学内容,制定详细的备课计划,选取适合的教学材料,灵活运用教学方法,设计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及时反馈和评估教学效果。
教师如何进行有效的课前准备
![教师如何进行有效的课前准备](https://img.taocdn.com/s3/m/d2c5892e24c52cc58bd63186bceb19e8b8f6ecae.png)
教师如何进行有效的课前准备课前准备是教学工作的重要环节,也是教师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关键。
一个充分准备的课堂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兴趣,促进师生之间的深入交流和互动。
因此,教师应该重视课前准备,并采取一系列措施来确保课堂的有效进行。
一、获取并阅读教材、教辅材料在进行课前准备之前,教师首先应该获取和阅读相关的教材和教辅材料。
通过仔细阅读,教师能够全面了解教材内容,掌握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
同时,教师还可以结合教辅材料,了解教材外的相关知识和案例,以便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和应用知识。
二、制定课堂教学计划根据教材和教学目标,教师应该制定一份详细的课堂教学计划。
教学计划应该包括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资源等方面的内容,有助于教师在课堂上有条不紊地进行教学。
同时,教学计划还可以帮助教师思考和解决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前做好应对措施。
三、准备教学资源和教具在进行课前准备的过程中,教师需要根据教学计划准备相应的教学资源和教具。
例如,教师可以准备一些图片、视频、实物等教具来辅助教学,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理解能力。
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网络资源、多媒体设备等来丰富教学内容,增加课堂互动性。
四、设计课堂活动和任务为了使课堂更加生动有趣,教师可以设计一些课堂活动和任务,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主动性。
例如,可以设置小组合作讨论的环节、实践操作的环节、知识分享的环节等。
这些活动和任务有助于学生的参与和实践,提高课堂的有效性。
五、检查和测试教学设备的正常运行在课前准备的最后阶段,教师需要检查和测试教学设备的正常运行,确保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
例如,教师可以测试投影仪、音响设备、计算机等教学设备的功能是否正常,以免在课堂上出现设备故障而耽误教学进度。
六、复习和巩固相关知识点在课前准备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复习和巩固与本课相关的知识点。
通过复习和巩固,教师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点,从而能够更好地引导学生学习。
同时,教师还可以准备一些相关的练习题和案例,用于巩固学生的知识。
如何有效备课上课听课评课
![如何有效备课上课听课评课](https://img.taocdn.com/s3/m/9d2a0936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342a842.png)
如何有效备课上课听课评课一、如何有效备课备课是教师教学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环,有效的备课能够为教师的教学提供有力的支持。
以下是一些备课的有效方法和技巧。
1.明确教学目标:在备课过程中,首先要明确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可以分为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教师应根据学科特点和学生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目标。
2.合理安排教学内容:根据教学目标,合理安排教学内容。
要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兴趣,选择适当的教材和教学资源,制定详细的教学大纲。
3.设计教学活动:在备课过程中,要设计多样化的教学活动,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效果。
可以使用讲授、讨论、实验、实践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准备教具和教材:备课时,要准备好所需的教具和教材。
教具可以是实物、图片、视频等,教材可以是教科书、参考书、PPT等。
准备充分的教具和教材可以提高教学效果。
5.制定教学计划:备课时,要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
教学计划包括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时间等方面的安排。
要合理安排每个环节的时间,确保教学进度的合理性。
二、如何有效上课上课是教师教育教学的重要环节,有效的上课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教学效果。
以下是一些有效上课的方法和技巧。
1.掌握课堂管理技巧:上课时,要注意课堂管理。
教师要掌握课堂纪律维护、学生行为引导、学生关系处理等方面的技巧,确保课堂秩序良好。
2.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上课时,要采用多种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可以运用故事、案例、图片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提高学习积极性。
3.灵活运用教学方法:上课时,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灵活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
可以采用讲授、讨论、实验、实践等多种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4.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上课时,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
可以通过提问、小组讨论、作业布置等方式,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和学习困难,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5.及时反馈和总结:上课时,要及时给予学生反馈和总结。
可以通过口头或书面形式,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及时纠正错误,鼓励学生的优点,促进学生的进步。
如何高效备课上课
![如何高效备课上课](https://img.taocdn.com/s3/m/b0800dd4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0d23db4.png)
如何高效备课上课备课和上课是一位老师工作中最为重要的环节之一,也是对学生负责任的态度表现。
一流的备授课能够给学生带来有效的学习过程,提高教学质量。
然而,在备授课过程中,有些老师会遇到一些问题,导致效率低下。
因此,本文将分享一些备授课的有效技巧,以帮助老师提高效率和有效性。
一、构建整体计划首先,构建整体计划是备授课的重要部分。
学生们期望看到老师有组织的思维,并为他们提供有条理的教学内容,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在备课的早期,老师应该确定本学期或本学年的整体计划。
这需要花费相当长的时间,因为必须确定课程的总体范围,包括课程的主题、目标和每周教学内容。
整体计划还应该明确指导教材的应用、学习资料的选取等。
二、准备课堂材料备授课要把教材、笔记、课件等信息组织好。
教材是教学的基础,有必要准确理解和掌握每一章节。
这样,在上课时间的掌握和扩充内容就能保证有效性和连贯性。
此外,记笔记也很重要。
对于教材中的重点、难点等信息做好笔记可以辅助上课,也方便日后回顾。
好的课件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兴趣。
老师应该通过电子文件、视频、音频等多元化的方式将课件准备好。
对于重要的课堂空间题目和图,可以使用幻灯片加以突出说明,达到释疑解惑的效果,提高课堂效率。
三、注重教学方法备授课时需要考虑不同的教学方法。
不同的课程和不同的学生需要不同的类型和风格的教学方法。
因此,老师应该使用各种教学技巧和方法,如讨论、演示、实验、口语表达等等。
使用多种教学方法有助于激发学生对课程的兴趣和参与度。
同时,教学方法也应该注重调节学生情绪,提高教学效率。
四、做好课堂前的准备备授课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
根据整体计划,老师应该事先确定讲座重点、重难点、教学方法等,避免在讲座期间出现混乱的局面。
整理好教材、课件、笔记等材料,检查所有设备与软件是否能够使用。
如果可以,老师还应该提前把课件投射到墙上演示,这有助于社交空间弄清楚进展,掌握堂次。
课前准备对于讲座效率的提高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如何做到有效备课
![如何做到有效备课](https://img.taocdn.com/s3/m/ac8e6873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302f351.png)
如何做到有效备课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
教师要想真正的上好一节课,备课是关键,它直接影响课堂教学效率的高低,教学质量的好与坏。
通过备课,你可以查出在应传授的知识上还有什么遗漏,该准备的是否都准备好了,然后你才能胸有成竹的走向讲台,“传道、授业、解惑”。
在新课程的背景下,如何备好一节课小学数学课?怎样才能达到备课的最高境界?我认为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一、充分了解学生,找准教学的起点。
1.了解本班的学生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一切教学都是为了学生的发展。
上课首先要考虑的就是学生的学习基础与实际情况,只有深入了解了学生教学才能有的放矢。
因此在设计教案时,要真正吃透学生,深入分析学生的基础,全面了解学生的素质发展状况。
一个班级学生的学习能力是参差不齐的,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不一样。
教师在备课时不仅要考虑怎样让学生自主的学会知识,还要考虑如何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积极性和主动性。
还要考虑如何设计练习题,不仅要有鲜明的针对性,还要有层次性,能够照顾到全班学生。
尤其重要的是还要想到这节课那些同学学起来有困难,需要老师的指导,好在课上作重点地辅导、点拨。
只有这样才能把课上好,上实,才能真正做到促进全班学生的发展,实现有效的课堂教学。
2.对新知识、新技能的掌握情况。
教师课前必须了解学生对新知识的掌握程度,哪些知识学生已经掌握,哪些知识学生还没有掌握,有多少学生已经掌握,哪些知识学生能自己学会,哪些需要教师引导。
3、了解学生的心理准备状况了解学生心理是备好课的切入口和关键。
要获得成功,关键是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其积极主动地参加与到整个教学过程。
因此,教师备课要把握学生的心理规律、心理特点,了解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和学习要求等情况,了解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内容存在的偏见或误解,根据大多数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特点,对教材进行重组、加工、再创造,力求使课堂教学符合学生的兴趣。
二、要吃透教材,科学地确定好教学目标。
备课时要吃透教材,只有吃透教材,才能恰当地确定好每节课的教学目标、重点、难点和关键,才能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教师如何进行课前准备
![教师如何进行课前准备](https://img.taocdn.com/s3/m/8b54e724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2d43c5a.png)
教师如何进行课前准备一、了解课程重点和目标教师在进行课前准备时,首先需要仔细研读教材,并明确本节课的重点和目标。
只有全面了解课程的内容,才能在教学中精确把握要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设计。
二、梳理教学内容在了解课程重点和目标的基础上,教师需要对教学内容进行梳理。
可以参考教材的编排顺序,将知识点、重要概念和关键思路进行整理,形成一份清晰的教学纲要。
这样不仅有助于整体把握教学内容,还可以减少课堂教学中的冗余和重复。
三、制定教学计划教师在课前准备时,需要制定一份详细的教学计划。
教学计划应包括课堂时间安排、教学方法选择、教学资源准备等内容。
通过合理安排时间和活动,提前准备所需教学素材,可以使课堂教学更有条理,提高教学效果。
四、准备教学资料在课前准备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准备相关的教学资料。
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准备幻灯片、教学案例、实验设备等。
同时,还可以搜集一些相关的视频、图片等多媒体资料,以提升课堂教学的生动性和趣味性。
五、设计教学活动一个好的教学活动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因此,教师在进行课前准备时,需设计一些多样性和趣味性的教学活动,如小组合作、角色扮演、实地考察等。
这样可以增加学生的参与度,促进他们的主动学习。
六、备课笔记与反思在准备课前,教师可以做一份备课笔记,将自己的思考和想法记录下来。
可以整理知识点的核心概念,思考学生可能出现的问题,并提前准备好解答。
此外,教师还可以对前几次的教学进行反思,找出不足之处,以便在今后的教学中加以改进。
七、制定教学重点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和重要程度,制定出本节课的教学重点。
重点不仅可以帮助教师更加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也可以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集中精力提高对重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八、准备教具和实验器材如果本节课需要使用教具或进行实验实践,教师需要提前准备相关的教具和实验器材。
确保教具的完好,实验器材的可用性,避免在正式上课时因为缺乏教具而影响教学效果。
如何有效地备课与讲课
![如何有效地备课与讲课](https://img.taocdn.com/s3/m/9a0a9a74ef06eff9aef8941ea76e58fafbb04541.png)
如何有效地备课与讲课备课与讲课是教师教学工作中不可或缺的环节,其质量和效果直接关系到教学的成败。
为了提高备课与讲课的效率和效果,本文将探讨一些有效的备课与讲课方法。
一、备课阶段1. 调研:在备课之前,教师需要对所要讲授的内容进行充分的调研。
可以通过查阅教材、参考书籍、网络、教学研讨等方式获取相关知识与资料,确保备课的充分准备。
2. 设计教学目标:在备课过程中,教师应明确教学目标,即希望学生通过本节课能够达到的具体学习成果。
教学目标要明确、具体、可衡量,并与教材内容相匹配。
3. 制定教学计划:根据教学目标,教师需要制定详细的教学计划。
计划包括教学内容的组织与安排、教学方法与策略的选择、教学资源的准备等。
4. 教材分析与课件设计:教师需要对教材进行细致的分析,理解教材的结构和内容,从而合理地设计教学课件。
教学课件应包括教学内容的呈现、知识点的解释、示例的展示等,形式可以是文字、图片、视频等多样化。
5. 教学资源准备:备课过程中,教师需要根据教学计划和教材分析的情况,准备好所需的教学资源。
这包括教学参考书、习题、实验器材、多媒体设备等。
二、讲课阶段1. 教学环境准备:在开始讲课之前,教师应确保教室环境整洁、安静,并进行必要的准备工作,如开启计算机、打开投影仪等。
保证良好的教学环境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和师生之间的有效互动。
2. 激发学生兴趣:讲课时,教师应通过多种策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可以采用问题导入、实例讲解、游戏互动等方式,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中来。
3. 灵活运用教学方法: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教师应合理选择教学方法。
可以运用讲授、示范、引导、讨论、实验等多种方法,使课堂更加生动有趣。
4. 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在讲课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
可以通过提问、讨论、解决问题等方式,激发学生思考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5. 及时反馈与总结:在讲课过程中,教师要及时给予学生反馈和总结。
可以通过个别指导、小组讨论、课堂回顾等方式,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及时纠正错误。
小学语文教师如何有效备课
![小学语文教师如何有效备课](https://img.taocdn.com/s3/m/7bf70f3f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36c3111.png)
小学语文教师如何有效备课教师备课的有效性对课堂教学效果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然而,许多教师在备课时只看教材和参考书,忽视了课程标准的重要性。
因此,备课要先从读课程标准开始。
课程标准是教学的源头和方向,也是方法。
读课程标准能够事半功倍,是备好课的基础之步。
备教材是备课中的重要环节。
要把握教材并创造性地加工教材,需要进行以下几个步骤。
首先,钻研文字,理解字词句在课文中的意思,抓住关键词语,写下记号。
其次,朗读课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四五遍。
朗读是活的,是跃出纸外的,赋予了作品生命力。
朗读好了,钻研教材就成功了一大半。
第三步,正确领会作者遣词造句、谋篇布局的意图。
每篇课文都有不同的谋篇布局方法,也要把握好,以便引导学生去感悟、去研究、去运用。
最后,认真思考课后练题的要求,有的要先做一做。
例如,要求学生背诵的部分(或全文),教师要先背下来;要求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的课文,教师要先努力去做。
教师备课的过程需要有备课标。
除了课程标准和教材,还需要参考书。
然而,很多教师只看教材和参考书,忽视了课程标准的重要性。
因此,备课要先从读课程标准开始。
读课程标准能够事半功倍,是备好课的基础之步。
备教材是备课中的重要环节。
要把握教材并创造性地加工教材,需要进行以下几个步骤。
首先,钻研文字,理解字词句在课文中的意思,抓住关键词语,写下记号。
其次,朗读课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四五遍。
朗读好了,钻研教材就成功了一大半。
第三步,正确领会作者遣词造句、谋篇布局的意图。
最后,认真思考课后练题的要求,例如,要求学生背诵的部分(或全文),教师要先背下来;要求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的课文,教师要先努力去做。
因此,教师备课的有效性对课堂教学效果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备课标,认真备教材,把握教材并创造性地加工教材。
这样才能做到有效备课。
第五步:查阅资料。
一是阅读《教师参考用书》,二是上网查阅许多相关的背景资料。
新课标下教师如何有效备课
![新课标下教师如何有效备课](https://img.taocdn.com/s3/m/c1989e1c2e60ddccda38376baf1ffc4fff47e258.png)
新课标下教师如何有效备课
在新课标下,有效备课是教师提供高质量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
以下是一些建议,帮助教师在新课标下进行有效备课:1,熟悉课程标准:仔细阅读并理解与所教课程相关的标准
要求。
了解学科的核心概念和理念,帮助您进行有效备课和教学。
2.设定教学目标:根据课程标准,明确每节课的教学目标。
了解教学目标应包含的知识点和技能要求,以便能够有针对性地进行备课和与学生进行实际课堂互动。
3.分析学生需求:了解学生的背景和学习特点,根据教学目标制定适合学生水平和能力的教学计划。
详细规划教学步骤和所需教学资源。
4.设计教学活动: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需求,设计多样化的教学活动,包括讲解、讨论、实验、小组合作等形式,以促进学生的主动参与和深入理解。
5.准备教学资源:根据教学活动的设计,准备所需的教学资源,包括教材、课件、实验器材等。
确保资源的质量和适用性。
6.教学评估和反馈:设计有效的评估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及时评估,并提供及时反馈。
根据评估结果调整教学策略,优化备课和教学过程。
7.不断专业发展:持续学习和更新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关
注教育研究和教学实践的最新发展。
参加专业培训和研讨会,与同行进行交流和分享经验。
以上建议旨在帮助教师在新课标下进行有效备课。
每个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教学需求进行适当调整和补充。
有效备课的策略与方法
![有效备课的策略与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a319f22fa31614791711cc7931b765ce05087a34.png)
有效备课的策略与方法有效备课是教师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之一。
以下是一些有效备课的策略与方法:1. 确定教学目标:在备课前明确教学目标是非常重要的,它有助于指导备课的整个过程。
教师应该明确自己希望学生在本课程中达到什么样的能力或知识水平。
2. 基于学生的需求:备课前应先了解学生的背景、能力和学习风格。
根据学生的需求,教师可以调整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使其更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提高学习效果。
3. 研究教材:充分理解教材的内容和结构,梳理出教学重点和难点。
同时,教师应该选择适合学生的教材和教辅材料,作为备课的参考和辅助。
4. 制定教学计划:根据教学目标和教材内容,制定教学计划,明确每个教学环节的时间安排和教学方法。
教师应该合理安排时间,确保每个环节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参与度。
5. 设计教学资源:准备好所需的教学资源,如教学课件、练习题、实验材料等。
合理使用教学资源可以提高教学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6. 编写备课笔记:在备课过程中,教师应该记录下关键的教学点和教学技巧,作为备课笔记。
这样可以帮助教师回顾备课内容,提高备课质量。
7. 多元评估:备课时应考虑使用多种评估方法,如考试、作业、小组讨论等。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设计相应的评估方法,以便更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8. 反思与调整:备课后,教师应该及时对自己的备课过程进行反思和总结。
发现备课中的不足之处,并根据实际教学情况进行调整和改进,以提高下一次的备课效果。
总之,有效备课需要教师具备一定的教学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同时注重学生的需求和教学实际,灵活运用各种教学策略和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有效备课三步走
![有效备课三步走](https://img.taocdn.com/s3/m/193bc416b90d6c85ec3ac657.png)
有效备课三步走第一步:吃透教材,把握全篇。
在备课时,教师首先要熟读教材,对教材内容作深入研究,把握教材的重点难点,确定学习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
例如,在教学《草船借箭》一文时,我把课文读了无数遍,几近达到背诵的程度,确定好教材的重点——引导学生了解草船借箭的原因、经过、结果,分析草船借箭取得成功的原因,感悟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用语言表现人物性格是本课在表达上的特点,因此,我在授课前自己先反复练习朗读。
周瑜表面客气,内心暗藏杀机;诸葛亮明知周瑜不怀好意,却以大局为重,从容镇定,胸有成竹,都能通过我的朗读表现得惟妙惟肖。
这样做好了准备,上课时指导学生朗读就非常有针对性。
第二步:查阅资料,开阔视野。
在熟悉了教材之后,我和学生一起查阅资料,一起了解草船借箭的故事发生的年代和历史背景——东汉末年,曹操、刘备、孙权各为一方。
当时曹操刚刚打败刘备,又派兵进攻孙权,于是刘备和孙权联合起来抵抗曹操,刘备派诸葛亮到孙权那里帮助作战,诸葛亮“草船借箭”的故事就是在孙刘联合抗曹时发生的。
同时,我把《三国演义》第四十六回“用奇谋孔明借箭,献妙计黄盖受刑”的前后几回又熟读了好几遍,对人物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尤其是把周瑜嫉妒诸葛亮的前因后果以及鲁肃在此事件中的立场做到心中有数、融会贯通。
第三步:广集教案,选择最佳上课模式。
做好知识准备以后,我通过网络和学校资料库搜集到几个关于《草船借箭》的教案,然后博采众长,结合自己的特长和学生特点确定了适合学生的教学流程:先让学生读课文,在初读课文的基础上感知人物性格;再通过朗读或表演,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读出或演出自己认为写得精彩的地方,让人物形象在孩子们的心中活起来;巧设疑问,引导学生讨论诸葛亮在给周瑜立军令状之前已经计划好了什么,从而了解草船借箭成功的因素有哪些,感悟诸葛亮的神机妙算;最后我利用草船借箭成功后的故事情节调动学生的阅读欲望,引导学生在课外阅读《三国演义》,达到课外延伸的目的。
如何进行有效备课
![如何进行有效备课](https://img.taocdn.com/s3/m/476bad4e9a6648d7c1c708a1284ac850ad0204b7.png)
如何进行有效备课新课程下如何做到有效备课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教师应当认真做好教学预设,以保证课堂教学运作的有效进行,这就是有效备课。
一、备好学期计划,明确“两个目标”、“两个点”两个目标是指所教学科的总目标(即低、中、高各段目标)及所教教材的具体目标。
这两个目标是教师教学的宗旨。
备课前一定要掌握并理解透彻,低年级教师要做到“高瞻远瞩”,中年级教师要做到“瞻前顾后,左顾右盼”,高年级要做到“居高临下”各年段的知识联系教师都要做到心中有数,为备课做好指导。
两个点就是本册书的重点与难点,明确后可根据本班实际,在课时比重、时间分配上做到科学合理。
对于难点部分教师要充分考虑运用哪些策略来化难为易,逐一突破,这样为教学中落实重点,分散难点,提高教学效率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二、备好单元计划单元计划是具体目标的呈现,明确每个单元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重、难点,分配好课时比重。
并研读教参上各单元的编写说明,为教案编写奠定基础。
三、备好课时计划教案编写其实是讲授目标落实的重要环节,是教师教情与学情的预设。
在新课程下充裕表现以人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对教师备课要求有以下设想。
首先明确备课要做什么?即讲授目标,讲授重难点的展望。
怎么做?--------围绕“三维”目标设计导入、新授、练、板书和教后反思。
开头:课序,课题,备课教师姓名第一块: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课时安排等。
第二块:研究提纲:要学哪些知识?1、2、3、怎样去学?——采用哪些方法?第三块:讲授流程:(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课堂教学的“开头”就是“导人新课”,导人新课在整体教学组织结构中占有突出重要的位置。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导入新课应起到引导学生研究“方向”、激发研究动机的作用。
XXX(yi)老师说过:“课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的心坎上,激发起他们思维的火花,像磁石一样把学生吸引住”。
课的导入好比提琴家上弦,歌唱家定调,第一个音定准了,就为演奏或者歌唱奠定了成功的基础。
如何进行有效的教学计划和备课
![如何进行有效的教学计划和备课](https://img.taocdn.com/s3/m/1ad2e4b7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2d26622.png)
如何进行有效的教学计划和备课教学计划和备课是教师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合理、高效的教学计划和备课可以帮助教师提高教学质量,实现教学目标。
本文将探讨如何进行有效的教学计划和备课,以提升教学效果。
一、确定教学目标在开始编写教学计划和备课之前,教师首先需要确定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应该明确、具体,可以是知识、技能或态度方面的目标。
明确的教学目标有助于教师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和制定教学活动。
二、分析教学内容分析教学内容是编写教学计划和备课的重要一步。
教师应对教材进行逐页分析,理解每个知识点、技能点的内涵和外延。
同时,还应考虑与该教材相关的延伸知识和实际应用,为学生提供更全面、丰富的教育。
三、确定教学方法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教师可以选择适合的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可以是讲授、讨论、实验、案例分析等,根据学生的特点和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同时,教师还可以考虑不同教学方法的组合运用,以增加教学的多样性和趣味性。
四、设计教学活动在教学计划中,教师需要设计各种教学活动。
教学活动应该具有明确的目标,能够促进学生的主动参与和积极思考。
教师可以设计小组讨论、角色扮演、实验操作等多样的教学活动,以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实践能力。
五、制定评估方式教学计划和备课中应考虑评估方式。
教师需要确定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评估方式,以便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策略。
评估方式可以是作业、测试、课堂表现等,教师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评估方式。
六、制定备课表制定备课表是备课的重要环节。
备课表可以帮助教师系统、有序地整理教学资料和教学资源。
备课表可以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活动、评估方式等内容,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自由定制备课表的格式和内容。
七、收集教学资源备课的另一个重要工作是收集教学资源。
教师可以通过查找文献、查阅教材和参考书籍、搜索互联网等途径获取教学资源。
教师还可以参加教研活动、交流经验,与其他教师分享教学资源。
八、精心准备教学材料备课的最后一步是准备教学材料。
小学美术教师如何有效备课
![小学美术教师如何有效备课](https://img.taocdn.com/s3/m/3a1986d6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169eb8d.png)
小学美术教师如何有效备课备课是小学美术教师教学工作中的重要环节,有效的备课能够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以下是一些有效备课的建议:1. 研究教学大纲和教材在备课之前,仔细研究教学大纲和教材内容是至关重要的。
了解教育部门对美术教学的要求,深入理解教材中的知识点和教学目标,对于备课的顺利进行非常有帮助。
2. 设定明确的教学目标在备课过程中,为每一堂课设定明确的教学目标是很重要的。
这些目标可以是知识的掌握程度、技能的提升或是审美素养的培养等。
明确的教学目标能够帮助教师更好地组织备课内容,并指导学生的研究。
3. 策划具体的教学内容和活动根据教学目标,教师可以策划具体的教学内容和活动。
美术教学可以利用画画、剪纸、手工制作等多种形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创造力。
在备课过程中,可以寻找一些实例或素材,为学生提供参考和启发。
4. 准备教学资源和工具备课过程中,教师需要准备一些适当的教学资源和工具。
这包括教科书、课件、图片、视频、工具材料等。
准备充足的教学资源和工具,可以提高课堂教学的生动性和有效性。
5. 制定课堂教学计划在备课过程中,教师可以制定课堂教学计划。
根据教学大纲和教材内容,安排教学的时间和进度,确保教学内容的完整性和连贯性。
同时,也需要考虑教学方法和手段,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和研究能力。
6. 尽量提前预和试讲为了更好地备课,教师可以提前预和试讲。
预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理解教材内容,查找相关的参考资料和案例。
试讲可以帮助教师熟悉教学流程,发现问题并进行调整,提高教学的效果和反馈。
以上是小学美术教师如何有效备课的一些建议,希望能对教师们的备课工作有所帮助。
备课是一个有挑战性但也充满乐趣的过程,通过认真准备和不断反思,我们可以提供更好的教学体验和成果。
如何有效备课小妙招
![如何有效备课小妙招](https://img.taocdn.com/s3/m/ed2ca4826037ee06eff9aef8941ea76e58fa4a36.png)
有效备课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以下是一些备课小妙招:
1. 明确教学目标:在备课前,明确教学目标是非常重要的。
只有明确了教学目标,才能有针对性地选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2. 了解学生情况:了解学生的年龄、性别、兴趣爱好、学习水平等情况,有助于选择适合学生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3. 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情况,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应该具有实用性、趣味性和可操作性。
4. 设计教学过程:设计教学过程时,应该考虑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参与方式、教学时间的安排等因素。
5. 准备教学资源: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准备相应的教学资源,如教材、教具、多媒体等。
6. 反思教学效果:在教学过程中,及时反思教学效果,发现问题并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总之,有效备课需要教师认真思考、精心设计,注重教学目标的明确性、教学内容的实用性和趣味性、教学过程的合理性和教学资源的充分利用。
教师如何进行有效课前准备
![教师如何进行有效课前准备](https://img.taocdn.com/s3/m/c1fc3c61814d2b160b4e767f5acfa1c7ab008242.png)
教师如何进行有效课前准备一、概述教师的课前准备对于教学的质量和效果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良好的课前准备能够帮助教师更好地把握教学内容、设计合理的教学策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本文将围绕教师如何进行有效的课前准备展开。
二、明确教学目标在进行课前准备之前,教师首先需要明确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教师教学的指导方向,直接影响到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策略和学生的学习效果。
明确教学目标可以帮助教师提前规划好教学内容和教学步骤,确保课堂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三、熟悉教材熟悉教材是进行课前准备的重要一环。
教师需要仔细阅读教材,了解各个章节的内容和重点,掌握教材的整体结构。
同时,教师还需要结合教材对相关知识进行梳理和总结,为后续的教学做好铺垫。
四、查找相关资源在进行课前准备时,教师还需要查找相关的教学资源。
这些资源包括教学课件、教学视频、练习题等。
通过查找相关资源,教师可以获取更多的教学素材,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的趣味性和互动性。
五、制定教学计划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教师需要制定详细的教学计划。
教学计划包括每个教学环节的时间安排、教学策略的选择以及评价评估方式的确定。
制定教学计划可以帮助教师合理安排课堂时间、提前准备好教学用具和教学材料,确保教学活动的有序开展。
六、设计互动活动为了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教师可以在课前准备阶段设计一些互动活动。
这些活动可以是小组讨论、角色扮演、实践操作等形式。
通过互动活动,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思维的发展,提升学习效果。
七、制作教学辅助工具为了支持教学活动,教师需要制作相应的教学辅助工具。
教学辅助工具可以是PPT课件、展示板、实物模型等。
制作教学辅助工具有助于教师对教材内容的解释和演示,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八、备课笔记整理在进行课前准备时,教师需要有备课笔记。
备课笔记是教师准备课堂教学的重要依据和参考资料。
教师可以将教材中的重难点、教学重点、教学方法等相关内容整理到备课笔记中,便于教学过程中的查阅和应用。
教师如何进行有效备课e
![教师如何进行有效备课e](https://img.taocdn.com/s3/m/0f2ecec7b90d6c85ed3ac633.png)
教师如何进行有效备课备课是教学的重要行为之一,是教师上好课的关键。
只有课前进行“有效备课〞,才能保证课堂上的“有效教学〞。
小学数学教师如何进行有效备课呢?下面就谈谈我的一些点滴看法:一、联系学生实际,确定教学目标在课堂教学中,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灵魂,也是方向。
教学目标是备课首要明确的问题,毕竟它决定着一堂课的教学内容,教学结构,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的形式,起着导向作用。
1、认真钻研教材,是教学目标确定的首要依据。
制定教学目标必须以?大纲?为准绳,以教材为依据,明确所教的内容在整个小学数学教学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合理确定教学目标的达成程度。
结合教学实际,认真钻研每堂课的教学内容准确地把握教材内容,准确理解教材,制定的教学目标才能突出重点,抓住关键。
如我教学?小数的产生和意义?时,先认真备课,钻研教材,写好教学设计。
因为这课学生在三年级时就已接触,本节课就应从学生的认知根底出发,制定好三维教学目标。
2、深入了解学生,是教学目标确定的必要依据。
学生是否具备了学习新知识必须的条件,学生到底掌握了哪些要求掌握的知识,有多少学生没有掌握?哪些知识学生可以自己学会,哪些知识需要教师去教?哪些地方可以作为学生的亮点出现?只有对学生有了相当准确、深刻的了解,才能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教学目标,从而真正表达因材施教的原那么。
如在教学?圆柱的外表积?时,教师要认真撰写教学设计,提出圆柱的外表积计算应建立在圆柱的侧面积计算的根底上。
当然教学目标确实立还要遵循几点原那么:全面性、具体性、准确性、灵活性原那么。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合理确定教学目标,以目标为主线,精心组织教学过程中的各个环节,才能真正达成目标。
二、精心设计“新课引入〞一节好的新课引入,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原本枯燥乏味的数学内容变得生动、有趣。
教师在备课时就应该精心设计,从学生的现实生活出发,利用直观、形象、具体的事物或多媒体课件,创设生动、愉悦的情境,从而让学生能在轻松、自然的情境下愉快地学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师课前的有效备课
南康区第二小学吴效玲
在10月历1至11月3日为期四天的国培,尤其是11月2日在赣南师范学院王从华教授和刘汉波教授指导的共同备课,让我对备课有了新的认识。
王教授教我们备课前要先认真研读教材,从而制定学生所要达到的终级目标。
在此,我们还要从学生现有的语文学习水平和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看学生要达到本课教学目标在哪些障碍,通过台阶一,台阶二,台阶三的形式,慢慢降低学习难度,从而达到终级目标。
以前总认为自己还是一名比较认真的老师,每节课都会认真地备课、上课,但今天听了王吴教授的报告之后,才发现自己的备课缺乏系统化,缺乏真实性,更缺乏实效性。
虽然早就知道在备课时要做到备学生、备教材,但实际上我并没有俯下身来,认真地去钻研学生到底有多少知识已经掌握,哪些知识有待于在教学中“精雕细琢”?在钻研教材上,也并没有进行深度研究,更没有进行深度拓展。
有关调查表明:教师在备课过程中,20%的时间用于备课,80%的时间用来抄教案。
这种本末倒置的方式也大大削减了备课的有效性。
我一直认为自己的备课处于“浅度备课”之中,一直偏向于单纯的知识备课,并且对于知识的整体结构以及问题的设置等等并没有进行深度的思考。
我们平时经常把目光投向课堂,特别是公开课上,总会把课件制作得相当精彩,总会让课堂看似“热闹非凡”,总会为孩子们设计好一个又一个“美丽的圈套”,让孩子们乖乖地往里面跳,从没有想过孩子们需要的课堂到底是什么样的?从未想到理想的备课和课堂应该是什么样的?
现在我就新授课要如何备课来谈谈具体应该如何做吧:
新授课备课要点:1、考虑对学生学习兴趣、求知欲的保护和培养。
(不仅关注知识内容,更要关注学生的基础和学习需求)2、教学设计以设计问题和活动形式为主,创设问题情境,把教学内容设计成问题和活动。
3、细致设计出解决问题和参与活动的过程,让学生在思考探究问题的活动中学习、建构知识,形成能力减少硬性灌输和被动学习。
新授课的课堂结构一般包括:检查复习、导入新课、讲授新课、巩固新知、新课小结、布置作业。
这种结构不能机械使用,可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运用。
1、检查复习——激活原有知识。
可以通过教师提问学生回答、学生提问学生回答或进行小测验等形式来完成。
检查的内容应是前一节课的重点知识或布置的作业。
检查复习的具体方法可以:口头回答,黑板演示,默写单词、公式、词语、事件发生的年份,默背课文,检查课外作业,纠正作业错误等。
检查复习时一定要有评价,
指出优缺点、给予解释说明,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采取不同的评价方式。
2、导入新课——铺垫后续学习。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因此课堂导入非常重要。
导入注意时间要少,与新课内容的联系要紧,导的要自然、简洁,要有启发性。
导入新课方法多种多样,比如设问、新旧知识对比、、日常生活生产的实际问题、实验、故事、游戏、图片、古诗、谚语、情境、借助多媒体视听、歌曲、小品、电视剧、漫画等。
3、讲授新课——使学生掌握新知识
讲授新课时要注意启发性原则:从学生实际出发,围绕主题,根据知识间逻辑顺序和学生的认知顺序,有计划的设置有内在联系、条理清晰、层次分明、环环相扣、层层深入的问题系统,采取恰当的形式(朗读、讨论、画简笔画)引导学生多种器官参与探究。
要注重生动易懂的原则:讲授时要努力做到目的明确,条理清楚、准确明了、生动有趣、通俗易懂;紧扣教材重点、难点和关键处,有针对性地进行;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课堂气氛活泼愉快。
教师必须清楚:讲授新知,不仅使学生学到知识,还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吃透教材、吃透学生、因材施教,积极培养学生的思考、语言概括和运用的能力。
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
主体地位,注意教法的选择和学法的指导。
教学中善于把握学生的信息反馈,针对不同学生的有效激励,教学媒体使用一定要得当,效果要明确,板书、提问都要有准备,坚决杜绝教学的随意性。
4、巩固新知——力求知识内化为技能
根据内容安排适当数量、不同层次的课堂练习,练习要体现针对性、训练型、层次性。
教师备课时精心设计课堂练习,数量宜少而精。
5、新课小结——培养学生分析归纳及表达能力
新课小结是所有课型都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在新课完成后及时对本课教过的内容进行归纳总结、概括提升、拓展延伸,来增强教学内容的系统性。
小结的方式有:教师本人直接总结和教师引导下的学生小结,也可以让学生对本节课的内容谈感受,发表看法。
6、布置作业——消化和巩固知识
作业有课内和课外,口头和书面,布置作业要提出明确的要求,必要时给以提示和示范;课外作业不宜多,不能搞题海战术;作业具有典型性,针对性;形式可以多样化,分层次布置;教师要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认真的检查、批改、评定、总结。
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到底要如何打造高效课堂,让学生学得轻松愉快,这可能是我们教师终身要思考探索的问题。
上课之路漫长兮,让我们一起去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