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四年级语文说明文阅读理解题.
小学四年级语文说明文阅读理解题与答案-直接A4纸打印使用
![小学四年级语文说明文阅读理解题与答案-直接A4纸打印使用](https://img.taocdn.com/s3/m/a855aa5b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eaa17c9.png)
小学四年级语文说明文阅读理解题3班级姓名海洋是未来的粮仓①人口剧增,资源短缺,这是当今人类面临的最严重的环境问题之一。
显然,能否妥善地解决这一问题,直接关系到人类未来的生死存亡。
②资源短缺的表现之一,是可耕土地资源不足,粮食生产的增长赶不上人口的增长。
正是出于这样的考虑,许多人纷纷发出警告:地球将无法养活超过100亿的人口。
然而,一些乐观的人士反对这种危言耸听的说法。
他们认为,虽然陆地上可耕地的开发已近极限,但地球上还有广阔的海洋可供开发,大海完全有可能成为人类未来的粮仓。
③当然,海洋所能提供给我们的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粮食——大米、小麦和玉米等,而是广义的粮食——其他的能够满足人类营养需要的食物。
一些海洋学家指出:仅仅是位于近海水域自然生长的海藻,每年的生长量就已相当于目前世界小麦年产量的15倍。
如果把这些藻类加工成食品,就可以为人类提供足够的蛋白质。
④其实,把藻类作为食品,我们并不陌生。
仅以我国沿海来说,人们比较熟悉的可食用藻类就有:褐藻类的海带、裙带菜、羊栖菜、马尾藻;红藻类的紫菜、鹧鸪菜、石花菜;绿藻类的石莼、浒苔等。
它们在人工的精心养殖下,产量正在不断增加。
其中仅海带一种,目前年产量就比早先的野生状态下提高了2000多倍,可见增产潜力是多么巨大!在国外,人们还培育出一种藻类新品种,据说在1公顷水面上生产的这种藻类,经加工后可获得20吨蛋白质、多种维生素以及人体所需的矿物质。
这相当于陆地上耕种40公顷土地生产的大豆所能提供的同类营养物。
⑤除海藻类,海洋中还有丰富的肉眼看不见的浮游生物。
有人作过计算,若能把它们捕捞出来,加工成食品,足可满足300亿人的需要。
当然,前提是,不破坏生态平衡。
⑥至于海洋中众多的鱼虾,则更是人们熟悉的食物。
尽管近海的鱼虾捕捞已近极限,但我们还可以开辟远洋渔场,发展深海渔业。
例如南极的鳞虾,每年的产量可高达50亿吨,我们只要捕获其中的1亿—1.5亿吨,就比当今全世界一年的捕鱼量多出1倍以上。
说明文阅读专项(试题)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
![说明文阅读专项(试题)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9915804030b765ce0508763231126edb6f1a766c.png)
四年级说明文阅读题(一)奇妙的书(15分)随着电子和激光技术的广泛应用,近年来,出现了许多奇妙的书,像会说话的书,“电视唱片”书以及缩微型的书等。
会说话的书,是在书里装有微型唱片或者录音带,有的在文字下面印上发音代号,通过电子仪器可以还原成人的声音。
一些儿童读物在封底上镶有微型唱片和唱针。
唱针接触唱片以后,随着唱片的转动,就可以听到书中出现的人物的声音。
更有趣的是一种叫作“电视唱片”的书,也叫“视盘”,它的外形像普通的唱片。
它是通过一种特殊的激光方法,把图像和声音录到视盘上,收看的时候,把放像机接到电视机上,就可以把图像和声音还原。
根据学习和研究的需要,还可以使画面随时停下来。
出版某种重要的学术著作或者论文时,可以把一些不容易理解的原理和不容易看到的实验情况,录在视盘上,跟书籍一起出售。
视盘既可以显示物体的运动情况,也可以显示许多微妙的现象。
比如,植物的光合作用,物质的分子运动,甚至原子核的破裂等情形,都可以用动画的办法显示。
现在的书,不仅品种多,而且有的越来越小。
“缩微图书”就是其中的一种。
它是用照相机把书或者资料缩拍到胶券上,一般缩到原书大小的1/48。
使用的时候,通过阅读器可以放大到原来的大小。
其实这种缩微技术,早在19世纪普法战争时候就被使用过,当时法国的谍报人员把一份3000多页的情报缩拍在一张几寸长的胶片上,让信鸽带回了巴黎。
“缩微图书”保存和使用都很方便,如果把1万种每种15万字的书放在一块儿,它的总重量大约有5吨,而缩微以后的胶片只有15千克。
科学在发展,书也在不断演变,它以越来越丰富的营养,哺育着勤奋学习的人们。
1.奇妙的书指( )。
(2分)A.电视B.故事书C.会跳舞的书D. 会说话的书2.本文所描述的“书”的共同特点是。
(2分)3.文章第四、五自然段运用的说明方法有、、。
(3分)4.“缩微图书”的优点是。
(2分)5.第四自然段中画“”的句子是一个句,它的作用是。
(3分)6.结合最后一个自然段,说说书籍不断发展和演变的原因是什么?(3分)(二)空天飞机(14分)航天飞机在布放卫星、发射航天器、观天测地、进行材料科学与药物和生命科学的实验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它也有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
小学四年级语文说明文阅读练习题10道
![小学四年级语文说明文阅读练习题10道](https://img.taocdn.com/s3/m/a30a45fa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72725be.png)
【导语】说明⽂在近年的考试中⽐例逐渐增⼤,其难度也是越来越⾼,出题⾓度也偏向于对能⼒的考察。
以前考察的⽂体知识逐渐淡化了,然⽽体裁⽂本各不同,阅读理解也有不同⽂体要求和⽅法。
常见的“说明⽂”主要是以表达为主,⽤来介绍或是阐述某种事情的实⽤性⽂体。
准备了⼩学四年级语⽂说明⽂阅读练习题10道,供⼤家练习!⼩学四年级语⽂说明⽂阅读练习题⼀:海洋波能的利⽤ 风起浪涌,海洋波能便孕育在这海⽔的起伏运动中。
当然,没有⽔⾃⾝的重⼒,浪亦难涌。
波能属于势能与动能共同形成的“综合能”。
海浪的⽔质点相对于静⽔⾯位移具有势能;⽽动能则来于⽔质点运动。
在深⽔中波能的传播受到限制,只有占能量总和50%的势能可随波浪传播。
波能的能量密度虽较低,但总能量很⼤,据估计,全世界的海洋波能相当约30亿千⽡电能,其中可利⽤的约占三分之⼀。
南半球海洋的波浪⽐北半球⼤,在南美、南⾮和澳⼤利亚等地区海域的波能也因之较⼤。
中国沿海的波能分布也是南⼤于北。
南海波浪⽐东南沿海⼤,平均波⾼在1.5⽶以上;我国海洋波能的可开发量相当约7000万千⽡电能。
长期以来,⼈们总想利⽤这⼀巨⼤能量。
现今,淡化海⽔的波能搅拌站、波能发动机和⼤型防波堤电站等已经问世。
利⽤波能,必须有波能转换装置。
波能转换装置形式不⼀,但都没有本质区别。
波能转换装置是三级组合装置:第⼀级受波体是将海浪转换为装置实体持有的能量。
装置实体中的受能体直接和海浪接触,将波浪转换为机械运动;⽽相对固定的固定体与受能体形成相对运动。
第⼆级中间转换器,其作⽤是将第⼀级转换与最终转换沟通;因为波能经过第⼀级转换往往达不到最终推动机械运动的要求,不仅是因为其⽔头低、速度慢,⽽且稳定性也较差。
不管哪种类型的中间转换器都要起到传输能量和稳定输出的作⽤。
⽔动式是通过液压泵将机械能变为⽔能,经⽔轮机再将⽔能变为机械能。
它在增速、传输、调节上都⽐直接机械式⽅便。
⽓动式则以空⽓为介质完成能量转换。
它可以减少海⽔对设施的腐蚀,它是⽬前世界上⼴泛采⽤的波能中间转换装置。
2024年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说明文阅读理解测试题(有答案)
![2024年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说明文阅读理解测试题(有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af118a2fbb069dc5022aaea998fcc22bcd143a6.png)
2024年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说明文阅读理解测试题(一)地球所拥有的自然资源也是有限的。
拿矿产资源来说,它______谁的恩赐,______经过几百万年,甚至几亿年的地质变化才形成的。
地球是无私的,它向人类慷慨地提供矿产资源。
但是,如果不加节制地开采,必将加速地球上矿产资源的枯竭。
人类生活所需要的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等,本来..是可以不断再生,长期给人类作贡献的。
但是,因为人们随意毁坏自然资源,不顾后果地滥用化学品,不但使它们不能再生,还造成了一系列生态灾难,给人类生存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1.第一自然段横线上应填入的关联词语是()A.……不但……还……B.……不是……而是……2.第二自然段中加点词语“本来”的意思是;“不能再生”的原因是:。
3.“地球所拥有的自然资源也是有限的。
”这句话在文段中起的作用。
这一段运用了的说明方法。
4.读画横线的句子,请你针对这些现象设计一条保护环境或节约资源的宣传标语。
(二)生物是天然保护网植物是天然的“净化器”“消声器”“除尘器”“制氧机”“预报员”“防疫员”,在环境保护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同时,植物还有防风固沙、涵养水份、保持水土、美化环境的作用。
由于植物广泛分布于地面、水面等一切有生命的环境中,这就形成了一个将整个地球都网住的巨大的环境保护网。
微生物能把地球上的动植物遗骸分解而被土壤吸收,是地球上的“清洁工”。
且微生物也广泛分布球上,也形成了一个“清洁网”。
益鸟能捕食害虫,保护这些益鸟就可以减少农药的使用,也就保护了环境。
一只灰喜鹊一年可消灭1.57亿条松毛虫,可保护十多亩松林不受虫害。
两只大斑啄木鸟一天能消灭600多条害虫的幼虫,可以控制几十亩人工林免受蛀食树干的害虫的危害。
各种不同环境下生活着不同的鸟类,也形成了保护环境的网络。
以上事实说明,生物确实是环境的天然保护网。
只要我们植树造林,栽花种草,保护害虫的天敌,充分发挥植物和益鸟等生物在环境保护方面的作用,人类环境就会更加美好。
四年级说明文阅读测试题及答案
![四年级说明文阅读测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759aace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0e76e59.png)
四年级说明文阅读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下列哪一项不是说明文的特点?A. 语言准确B. 条理清晰C. 情感丰富D. 逻辑严密2. 在说明文中,作者通常采用什么方式来阐述事物?A. 叙述B. 描述C. 议论D. 抒情3. 说明文的目的是:A. 娱乐B. 说服C. 教育D. 启发4. 说明文的结构通常包括哪些部分?A. 引言、正文、结论B. 问题、分析、答案C. 背景、过程、结果D. 论点、论据、论证5. 说明文中的图表和数据的作用是什么?A. 增加文章的趣味性B. 增强文章的说服力C. 增加文章的难度D. 丰富文章的内容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说明文的主要目的是向读者______。
2. 在说明文中,作者会使用______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内容。
3. 说明文的语言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
4. 说明文的结构通常包括______、______、______。
5. 说明文中的图表和数据可以帮助读者更直观地理解______。
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10分)1. 请简述说明文与议论文的区别。
答:说明文主要是客观地介绍事物,阐述事物的特征和性质,而议论文则是作者对某一问题或现象进行分析、评价,并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2. 说明文中的图表和数据有什么作用?答:图表和数据在说明文中起到了辅助说明的作用,它们可以帮助读者更直观、更准确地理解文章所要传达的信息。
四、阅读题(每题5分,共20分)阅读下面的说明文,回答问题。
《太阳系的行星》太阳系由太阳和围绕它旋转的八大行星组成。
这些行星按照距离太阳的远近依次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
其中,水星是离太阳最近的行星,而海王星则是最远的。
1. 太阳系中离太阳最近的行星是什么?答:水星。
2. 太阳系中离太阳最远的行星是什么?答:海王星。
3. 请列举太阳系的八大行星。
答: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小学四年级语文说明文阅读练习题及答案
![小学四年级语文说明文阅读练习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2f76bf4f111f18582d05a14.png)
小学四年级语文说明文阅读练习题及答案-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小学四年级语文说明文阅读练习题及答案篇一:纳木错湖为什么越变越大①自本世纪以来,居住在纳木错湖畔的牧民们发现,纳木错的湖水在一点一点向他们的居住地靠近,甚至有的牧民一觉醒来,发现自己的家已经和湖水挨在了一起。
对此,各种说法在牧民中流传,有人说,这是“天湖”之神被惹怒了。
因为牧民不注意卫生,使得一直都爱干净的纳木错仙女发怒,才将湖水涨起来,把湖边的人家给淹没。
还有人说,天上的神仙发怒了,下了大雨,下得太多,湖水自然就上涨了。
②纳木错的湖水上涨这一现象不仅引起当地政府和牧民的关注,也吸引了科学家的目光。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纳木错综合观测站的工作人员观测后发现,在1970~2009年的近40年时间里,纳木错的水位上涨了7米,湖面海拔从4718米变成现在的4725米,整个湖水增加近140亿立方米容量。
③纳木错湖水为何会突然上涨那些增加的水是从哪里来的带着这些疑问,让我们一起查找资料,走访村民,拜访专家,揭开问题背后的真相。
④在西藏地区,全球变暖导致的最为显著的变化就是冰川融化。
我们知道,冰川是雪域高原的固体水库,在高原的水循环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在纳木错周围,有很多白皑皑的雪山,这些雪山实际上就是冰川。
这些冰川每年都在融化,向下游补给水源,又在每年冬天的时候通过降雪补充冰川的消融量,最终形成一种动态平衡。
然而,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的加剧,这种动态平衡被打破,冰川融化速度加快,而冰川通过降雪所获得的补给量远远少于融化量。
这样一来,冰川不断退缩,冰川融化的水大部分注入纳木错湖中,最终造成湖水水位上涨。
⑤除此之外,纳木错湖水水位上涨还受其他一些因素的影响。
⑥纳木错周边地区的海拔高度基本都在4000米以上,属于高寒地区,地表在常年低温的作用下形成一层厚厚的冻土。
中国科学院的研究人员挖掘后发现,这些冻土层中甚至有一层很厚的冰层,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成为高原水循环的一部分。
四年级说明文阅读题库
![四年级说明文阅读题库](https://img.taocdn.com/s3/m/8ec6d309e55c3b3567ec102de2bd960590c6d9bd.png)
四年级说明文阅读题库1. 海洋生物阅读理解阅读下面的说明文,然后回答问题。
海洋中有许多奇特的生物。
有些生物看起来像植物,但它们实际上是动物。
比如珊瑚虫,它们外表像花朵,但其实是一种动物。
还有海葵,它们外表鲜艳美丽,但也是一种动物。
这些海洋生物中的一部分,可以提供给人们食用,比如海藻,富含丰富的营养物质。
1. 珊瑚虫是什么?2. 海藻有什么特点?题目答案1. 珊瑚虫是一种看起来像花朵的动物。
2. 海藻富含丰富的营养物质。
2. 自然保护阅读理解阅读下面的说明文,然后回答问题。
自然保护是保护自然环境和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工作。
其中一个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方法是设置保护区。
保护区是为了保护特定的植物和动物,防止它们受到破坏和威胁。
在保护区内,人们不得捕杀、破坏或损害任何动植物。
这样可以保护生物的栖息地,逐渐增加其数量和种类。
1. 什么是保护区?2. 为什么设置保护区能够保护生物多样性?题目答案1. 保护区是为了保护特定的植物和动物,防止它们受到破坏和威胁的区域。
2. 设置保护区可以保护生物的栖息地,逐渐增加其数量和种类。
3. 垃圾分类阅读理解阅读下面的说明文,然后回答问题。
垃圾分类是一项重要的环保活动。
人们应该将垃圾分成可回收、有害和其他垃圾三类。
可回收垃圾包括废纸张、塑料瓶和玻璃瓶等,可以再次利用。
有害垃圾如电池、灯泡和荧光管等,需要特殊处理以防止对环境造成伤害。
其他垃圾指的是不能回收或是有害的垃圾,如食物残渣和纸巾等。
1. 垃圾分类应该分成几类?2. 可回收垃圾的例子有哪些?题目答案1. 垃圾分类应该分成可回收、有害和其他垃圾三类。
2. 可回收垃圾的例子包括废纸张、塑料瓶和玻璃瓶等。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说明性文本阅读专项训练含答案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说明性文本阅读专项训练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7d70554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8d315ce.png)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说明性文本阅读专项训练(一)地震是怎样发生的要了解地震发生的原因,首先必须了解地球的内部构造。
我们居住的地球是一个很大的实心球体,它的平均半径约为6371千米,从赤道到地心的距离约为6378千米,两极到地心的距离约为6357千米。
地球内部的情况很复杂,根据其物质状况大致可划分为三层:最外面的一层叫地壳,中间一层叫地幔,最里面的核心部分叫地核。
地壳主要由一层一层的岩层构成,平均厚度大陆地壳约35千米,海底地壳约7千米。
地壳大体上又可以分为两层。
下层主要为玄武岩层,是一个布满全球的圈层。
上层为沉积岩层和花岗岩层,是构成大陆的主体。
地幔介于地壳和地核之间,厚度约2900千米。
它的上部也是一些岩石,主要是超基性岩(如橄榄岩)和榴辉岩。
地核在地幔之下,半径约3480千米,其外部表现出液态的性质,内部可能存在一个半径约1000千米的固态内核。
科学分析表明,大多数地震都发生在地壳和地幔上部边缘的岩层里,其中以离地面20~30千米的地方发生的地震最为常见。
地壳和地幔的岩石层里为什么会发生地震呢?这是由于那里的岩石在力(地应力)的作用下发生了破裂,这个破裂处就是震源,地震活动便从这里开始。
在地球内部传播的地震波称为体波,分为纵波和横波。
由于纵波在地球内部传播速度大于横波,所以地震时,纵波总是先到达地表,而横波总落后一步。
因此,发生较大的地震时,人们一般先感到上下颠簸,过数秒到十几秒后才感到很强的水平晃动。
1.地球是一个很大的实心球体,从地球的两极到地心的距离约为()千米。
A.3480B.6371C.6357D.63782.地球内部根据其物质状况大致可划分为三层,由内到外的顺序是()。
A.地核、地幔、地壳B.地幔、地核、地壳C.地壳、地幔、地核D.地核、地壳、地幔3.大多数地震都发生在地壳和地幔上部边缘的岩层里,其中以离地面()千米的地方发生的地震最为常见。
A.10~20B.20~30C.30~40D.40~504.“发生较大的地震时,人们一般先感到上下颠簸,过数秒到十几秒后才感到很强的水平晃动”的原因是()。
四年级上册说明文阅读理解训练
![四年级上册说明文阅读理解训练](https://img.taocdn.com/s3/m/f2ab14ca70fe910ef12d2af90242a8956aecaa5d.png)
四年级上册说明文阅读理解训练
一、阅读下面短文,回答问题。
太阳花
太阳花是一种草本植物。
它的茎是淡红色的,很粗,就靠它支撑整个植物。
它的叶子很细,很长,有点像柳叶。
太阳花在夏天的时候开花了。
太阳花的花瓣十分娇嫩。
有红的、黄的、白的、紫的、青的、蓝的,美丽的就像一个个穿着彩裙的小姑娘,在阳光下绽开迷人的微笑。
太阳花的生命力非常顽强。
它不怕风吹雨打,也不怕日照雨淋。
不管是寒冬还是酷夏,它都顽强地活着。
和它相比,那些经不起磨难的花朵,又显得多么娇嫩!
太阳花虽然没有玫瑰花那么娇艳,也没有牡丹花那么高贵,但是它却有一颗坚强的心。
我喜欢太阳花,更喜欢它那颗坚强的心!
1. 短文一共有____个自然段。
第二自然段一共有____句话。
2. 太阳花的茎是____色的,叶子像____。
它的花瓣有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等颜色。
3. 短文中画“____”的句子运用了____的修辞手法,把____比作____。
4. 短文表达了作者对太阳花的____之情。
5. 你喜欢太阳花吗?为什么?
我喜欢太阳花,因为太阳花不仅美丽,而且有着顽强的生命力。
太阳花不怕风吹雨打,也不怕日照雨淋,这种坚强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四年级说明文阅读理解专项训练
![四年级说明文阅读理解专项训练](https://img.taocdn.com/s3/m/1f5efd34854769eae009581b6bd97f192279bf97.png)
四年级说明文阅读理解专项训练
说明文阅读理解专项训练示例如下:
1. 请阅读以下说明文,并回答以下问题:
《秋天的树叶》
秋天到了,树叶发生了变化。
枫树叶子变成了红色,像一枚枚邮票,梧桐树叶子变成了黄色,像一把把小扇子,银杏树的叶子变成了金黄色,像一枚枚金币。
其他树叶也变成了不同颜色,有的变成了红色,有的变成了黄色,有的变成了绿色。
树叶为什么会发生变化呢?这是因为秋天气温降低了,树叶里的水分渐渐干了。
树叶里的细胞渐渐萎缩,颜色就变了。
秋天,树叶离开了树枝,飘落在地上。
树叶飘落的时候,像一群小鸟在飞翔。
树叶飘落后,大地就变成了金黄色的地毯。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农民们忙着收获庄稼。
树叶的变化,也让人们在收获的季节里,增添了一份美丽的心情。
问题:
a. 文章开头说“秋天到了,树叶发生了变化”,请简要概括秋天树叶发生变化的特点。
b. 文章说“树叶发生了变化”,请简要概括树叶发生变化的原因。
c. 文章描述了树叶飘落的情景,请简要概括树叶飘落的特点。
d. 文章最后说“秋天是收获的季节”,请简要概括秋天的特点。
答案:
a. 秋天树叶发生了变化,特点是变成了红色、黄色、绿色等不同颜色。
b. 树叶发生变化的原因是秋天气温降低了,树叶里的水分渐渐干了。
c. 树叶飘落的特点是像一群小鸟在飞翔,树叶飘落的时候,大地就变成了金黄色的地毯。
d.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特点是农民们忙着收获庄稼。
小学四年级语文说明文阅读练习题及答案
![小学四年级语文说明文阅读练习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affb241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705de47.png)
小学四年级语文说明文阅读练习题及答案篇一:纳木错湖为什么越变越大①自本世纪以来,居住在纳木错湖畔的牧民们发现,纳木错的湖水在一点一点向他们的居住地靠近,甚至有的牧民一觉醒来,发现自己的家已经和湖水挨在了一起。
对此,各种说法在牧民中流传,有人说,这是“天湖”之神被惹怒了。
因为牧民不注意卫生,使得一直都爱干净的纳木错仙女发怒,才将湖水涨起来,把湖边的人家给淹没。
还有人说,天上的神仙发怒了,下了大雨,下得太多,湖水自然就上涨了。
②纳木错的湖水上涨这一现象不仅引起当地政府和牧民的关注,也吸引了科学家的目光。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纳木错综合观测站的工作人员观测后发现,在1970〜2009年的近40年时间里,纳木错的水位上涨了7米,湖面海拔从4718米变成现在的4725米,整个湖水增加近140亿立方米容量。
③纳木错湖水为何会突然上涨?那些增加的水是从哪里来的?带着这些疑问,让我们一起查找资料,走访村民,拜访专家,揭开问题背后的真相。
④在西藏地区,全球变暖导致的最为显著的变化就是冰川融化。
我们知道,冰川是雪域高原的固体水库,在高原的水循环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在纳木错周围,有很多白皑皑的雪山,这些雪山实际上就是冰川。
这些冰川每年都在融化,向下游补给水源,又在每年1/9冬天的时候通过降雪补充冰川的消融量,最终形成一种动态平衡。
然而,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的加剧,这种动态平衡被打破,冰川融化速度加快,而冰川通过降雪所获得的补给量远远少于融化量。
这样一来,冰川不断退缩,冰川融化的水大部分注入纳木错湖中,最终造成湖水水位上涨。
⑤除此之外,纳木错湖水水位上涨还受其他一些因素的影响。
⑥纳木错周边地区的海拔高度基本都在4000米以上,属于高寒地区,地表在常年低温的作用下形成一层厚厚的冻土。
中国科学院的研究人员挖掘后发现,这些冻土层中甚至有一层很厚的冰层,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成为高原水循环的一部分。
⑦这些冻土在低温状态下,长期以冰的形态存在。
(完整版)小学四年级语文说明文阅读理解题
![(完整版)小学四年级语文说明文阅读理解题](https://img.taocdn.com/s3/m/f24ec997dd36a32d727581a2.png)
小学四年级语文说明文阅读理解题班级_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___(一)阅读下面文章,完成第1-6题。
什么是智力?有人说,智力的涵义包括聪颖、预见、速度,能同时应付很多事件。
有人把智力定义为学习、作判断的能力和想象力。
在现代文献中,智力常常指的是抽象思维的能力、推理的能力和整理信息的能力。
还有人把智力表达得更简洁,说智力是作猜测,是发现一些新的内在秩序的"出色的猜测".对许多人来说,就是你不知怎么办时,无计可施时,惯常的做法不奏效时,所需要的创新能力。
那么人的智力是否高于其他动物呢?这取决于脑的发达程度,脑只有外面那一层——大脑皮层——明显地与形成"新的联想"有关。
而人的大脑皮层甚至比甜橙皮还薄,大约只有2毫米,仅相当于一枚一角硬币的厚度。
人的大脑皮层布满了皱褶,但是如果把它剥离下来并将它展开,它的面积大约相当于4张打印纸。
黑猩猩的大脑皮层只有1张打印纸那么大;猴子的像明信片那么大;老鼠的只有邮票那么大。
因此,人的智力比动物的智力高很多。
(节选自《大脑如何思维》,有删改,作者威廉。
卡尔文)1.选文的说明对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选文的说明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段选文运用的说明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二段选文中两次用到"大约"一词,这体现了选文语言的什么特点?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文的主要内容。
四年级下册语文试题-说明文阅读(二)-人教部编版(含答案解析)
![四年级下册语文试题-说明文阅读(二)-人教部编版(含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319cea6d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69311c4.png)
【寒假阅读提升】部编版四年级语文说明文阅读(二)(有答案解析)【考点回顾】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常考题型】1、某个词语能否删掉?为什么?2、词语在句中意思的考查。
【答题技巧】:A不能,用了“××”词,生动地说明了……,能够激发读者的兴趣,去掉就没有这种效果。
B不能,删掉“××”词,句子的意思就变成了……,显得太绝对化;C用了“××”词,准确地说明了……,符合实际情况,留有余地,具有科学性。
【例题精析】例1、阅读课文片段,回答问题。
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
是谁来呼风唤雨呢?当然是人类;靠什么呼风唤雨呢?靠的是现代科学技术。
在20世纪一百年的时间里,人类利用现代科学技术获得那么多奇迹般的、出乎意料的发现和发明。
正是这些发现和发明,使人类的生活大大改观,其改变的程度(超过超越)了人类历史上百万年的总和。
人类在上百万年的历史中,一直生活在一个依赖自然的农耕社会。
那时没有电灯,没有电视,没有收音机,也没有汽车。
人们只能在神话中用“千里眼”“顺风耳”和腾云驾雾的神仙,来(寄托托付)自己的美好愿望。
我们的祖先大概谁也没有料到,在最近的一百年中,他们的那么多幻想纷纷变成了现实。
20世纪的(成果成就),真可以用“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来形容。
(1)选出短文括号中不恰当的词。
(2)根据意思写词语。
①经过研究、探索等,看到或找到前人没有看到的事物或规律。
________②创造出的新事物或新方法。
________(3)举现代科学实例来说明“千里眼”“顺风耳”。
千里眼:________顺风耳:________(4)“那时没有电灯,……”“那时”是指( )A. 原始社会B. 农耕社会C. 科学社会5)“我的祖先大概谁也没有料到”,“大概”在文中的意思( )A. 大致的内容或情况。
B. 不十分精确或不十分详尽。
C. 表示有很大的可能性。
(6)“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原形容纷纷大雪好似梨花盛开,文中引用的作用是( )A. 科学给世界带来了美丽的自然景色。
四年级下册语文试题-说明文阅读(一)-人教部编版(含答案解析)
![四年级下册语文试题-说明文阅读(一)-人教部编版(含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c0b75244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eaa17bb.png)
【寒假阅读提升】部编版四年级语文说明文阅读(一)(有答案解析)【考点回顾】概括文章的说明中心【常考题型】:1、全文围绕什么事物或事理进行说明?2、说明了这些事物或事理的什么特征?3、从哪些方面对该事物或事理进行说明?【答题方法】:说明中心=说明对象+特征。
(对说明中心的概括,语言要简明扼要。
)【例题精析】例、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苍蝇与宇宙飞船令人讨厌的苍蝇,与宏伟的航天事业似乎风马牛不相及,但科学家却把它们紧密地联系起来了。
苍蝇是声名狼藉的“逐臭之夫”,凡是腥臭污秽的地方,都有它们的踪迹。
苍蝇的嗅觉特别灵敏,远在几千米外的气味也能嗅到。
但是苍蝇并没有“鼻子”,它靠什么来充当嗅觉的呢? 原来,苍蝇的“鼻子”——嗅觉感受器分布在头部的一对触角上。
每个“鼻子”只有一个“鼻孔”与外界相通,内含上百个嗅觉神经细胞。
若有气味进入“鼻孔”,这些神经立即把气味刺激转变成神经电脉冲,送往大脑。
大脑根据不同气味物质所产生的神经电脉冲的不同,就可区别出不同气味的物质。
因此,苍蝇的触角像是一台灵敏的气体分析仪。
科学家由此得到启发,根据苍蝇嗅觉器的结构和功能,仿制成一种别具匠心的小型气体分析仪。
这种仪器的“探头”不是金属,而是活的苍蝇。
就是把非常纤细的微电极插到苍蝇的嗅觉神经上,将引导出来的神经电信号经电子线路放大后,送给分析器;分析器一经发现气味物质的信号,便能发出警报。
这种仪器已经被安装在宇宙飞船的座舱里,用来检测舱内气体的成分。
(1)解释词语。
声名狼藉:________别具匠心:________(2).画线的句子中,“鼻子”一词加引号是因为________。
这和文章前面一句________相呼应。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苍蝇是非常脏的动物,所以它一无是处。
B. 苍蝇是依靠嗅觉神经细胞闻到气味的。
C. 科学家仿制的小型气体分析仪的探头是金属。
(4)你还知道哪些模仿生物的发明呢?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吧。
【答案】(1)形容一个人的名誉坏到极点。
小学四年级语文说明文阅读练习题及答案
![小学四年级语文说明文阅读练习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837ecac58fb770bf68a5504.png)
小学四年级语文说明文阅读练习题及答案篇一:纳木错湖为什么越变越大①自本世纪以来,居住在纳木错湖畔的牧民们发现,纳木错的湖水在一点一点向他们的居住地靠近,甚至有的牧民一觉醒来,发现自己的家已经和湖水挨在了一起。
对此,各种说法在牧民中流传,有人说,这是“天湖”之神被惹怒了。
因为牧民不注意卫生,使得一直都爱干净的纳木错仙女发怒,才将湖水涨起来,把湖边的人家给淹没。
还有人说,天上的神仙发怒了,下了大雨,下得太多,湖水自然就上涨了。
②纳木错的湖水上涨这一现象不仅引起当地政府和牧民的关注,也吸引了科学家的目光。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纳木错综合观测站的工作人员观测后发现,在1970~2009年的近40年时间里,纳木错的水位上涨了7米,湖面海拔从4718米变成现在的4725米,整个湖水增加近140亿立方米容量。
③纳木错湖水为何会突然上涨?那些增加的水是从哪里来的?带着这些疑问,让我们一起查找资料,走访村民,拜访专家,揭开问题背后的真相。
④在西藏地区,全球变暖导致的最为显著的变化就是冰川融化。
我们知道,冰川是雪域高原的固体水库,在高原的水循环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在纳木错周围,有很多白皑皑的雪山,这些雪山实际上就是冰川。
这些冰川每年都在融化,向下游补给水源,又在每年冬天的时候通过降雪补充冰川的消融量,最终形成一种动态平衡。
然而,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的加剧,这种动态平衡被打破,冰川融化速度加快,而冰川通过降雪所获得的补给量远远少于融化量。
这样一来,冰川不断退缩,冰川融化的水大部分注入纳木错湖中,最终造成湖水水位上涨。
⑤除此之外,纳木错湖水水位上涨还受其他一些因素的影响。
⑥纳木错周边地区的海拔高度基本都在4000米以上,属于高寒地区,地表在常年低温的作用下形成一层厚厚的冻土。
中国科学院的研究人员挖掘后发现,这些冻土层中甚至有一层很厚的冰层,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成为高原水循环的一部分。
⑦这些冻土在低温状态下,长期以冰的形态存在。
四年级语文说明文试题
![四年级语文说明文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9355d53d89eb172dec63b77c.png)
四年级语文说明文试题1.课外阅读。
1974年,秦兵马俑终于从历史的沉淀中重见光明,向世人展现了2000年前的英武雄姿。
当年,秦始皇为了自己死后仍有人侍奉、守卫,享乐如同生前,即位之初,就发动民工在他自己的陵墓内,大规模地制作了陪葬的兵马俑群。
迄今为止,所发现的4个俑坑,都是地下坑道的土木结构建筑,总面积相当于5个足球场那么大。
1号坑俨然是一个全副武装,戒备森严的警卫型“方阵”,也是最大的一个坑;军阵布列较复杂的2号坑出现了车、步、骑3个兵种;3号坑约有500平方米;4号坑是未建成就废弃的空坑。
如果按出土的兵马俑排列形式复原,以上各坑共有武士俑7000个,陶马100多匹,战车100多辆。
秦兵马俑规模气势之大,艺术价值之高,无可匹敌,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
(1)这段话先讲了_______________;再讲了________________;最后讲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为了自己死后如同生前,即位之初,就发动________在________,大规模制作了_____________,总面积相当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秦兵马俑出土的时间秦兵马俑规模宏大秦兵马俑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 (2)秦始皇民工他自己的陵墓内陪葬的兵马俑群 5个足球场那么大【解析】略2.课文在线在浩瀚的太空中,由于宇宙射线的辐射,由于处于微重力、高真空的特殊环境,使得一部分植物种子内部的遗传物质产生了微妙的变化。
一些植物种子后代朝着人们所希望的方向改变,如,果实变大,抗病性增强,而有一些变化则相反。
科学家对经太空遨游的植物种子进行选育,不断地选育优良的变异植株,淘汰那些不良的变异植株,并将优良的变异植株经过四代以上培育,使其性状稳定,最终培育成新的太空品种。
(1)填空。
①“遗”的部首是________,除部首外共________画。
(完整版)小学四年级说明文阅读题
![(完整版)小学四年级说明文阅读题](https://img.taocdn.com/s3/m/376e885c640e52ea551810a6f524ccbff121ca21.png)
(完整版)小学四年级说明文阅读题小学四年级说明文阅读题 (完整版)一、问题一问:什么是说明文?答:说明文是一种用来解释和阐述某一事物特点、性质、原理或规律的文章。
它通常由标题、导语、正文和结尾组成。
通过使用清晰简洁的语言,说明文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某个概念或知识。
二、问题二问:说明文通常包含哪些部分?答:说明文通常包含以下几个部分:1. 标题:标题是说明文的名称,用来概括文章的主题。
2. 导语:导语是文章的开头部分,用来引入主题并吸引读者的注意力。
3. 正文:正文是说明文的核心内容,用来详细说明某一事物的特点、性质、原理或规律。
正文通常由若干段落组成,每个段落都应该有一个明确的主题句和相关的支持句。
4. 结尾:结尾是文章的结束部分,用来总结正文内容,并提供一些适当的结论或建议。
三、问题三问:说明文的特点有哪些?答:说明文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 直接明了:说明文的语言应该直接明了,不使用难懂的词汇或复杂的句子结构,以便读者能够轻松理解。
2. 简明扼要:说明文应该以简明扼要的方式呈现信息,避免冗长和啰嗦。
3. 逻辑严密:说明文应该按照一定的逻辑结构进行组织,使读者能够清晰地理解所传递的信息。
4. 事实准确:说明文应该提供准确可靠的事实和数据,以增加文章的可信度。
四、问题四问:你能举一个说明文的例子吗?答:当然可以!以下是一个关于如何种植花卉的说明文示例:标题:如何种植花卉导语:种植花卉是一项有趣而美好的事情,它不仅可以为我们的环境增添色彩,还能给我们带来愉悦的心情。
下面,我将介绍如何种植花卉的步骤。
正文:首先,选择适合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花卉品种。
然后,准备好种子或幼苗,根据花卉的特性选择合适的土壤和。
接下来,按照正确的种植深度和间距进行种植,并确保提供足够的阳光和水分。
随着时间的推移,及时除草和施肥,定期修剪花卉以保持良好的生长状况。
最后,欣赏属于自己的花园,与花卉共同成长。
结尾:通过以上步骤,我们可以成功种植出美丽的花卉。
小学四年级语文说明文阅读练习题及答案
![小学四年级语文说明文阅读练习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d496a73f6ec4afe04a1b0717fd5360cba1a8d9c.png)
1.篮球是一种流行的体育运动,需要两支队伍进行比赛。
每支队伍由五名队员组成,比赛的目标是将球投进对方的篮筐得分。
问题:篮球比赛需要几支队伍进行?答案:篮球比赛需要两支队伍进行。
2.蚕是一种饲养蚕宝宝的昆虫,它们的主要食物是桑叶。
蚕宝宝会吃桑叶长大,变成蚕蛹后会吐丝结成蚕茧。
问题:蚕宝宝的主要食物是什么?答案:蚕宝宝的主要食物是桑叶。
3.彩虹是一种自然现象,通常出现在雨后的天空中。
它是由太阳光通过雨滴折射、反射和折射再次出来形成的。
彩虹由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颜色组成。
问题:彩虹由几种颜色组成?答案:彩虹由七种颜色组成。
4.自行车是一种便捷的交通工具,它由车架、轮胎、刹车等部分组成。
自行车要靠人们的脚蹬和手把进行操控,以便前进、刹车或转弯。
问题:自行车由哪几部分组成?答案:自行车由车架、轮胎、刹车等部分组成。
5.昆虫是一种常见的生物,它们有六只腿和外骨骼。
昆虫的种类很多,包括蜜蜂、蝴蝶、蚂蚁等。
它们可以在陆地、空中和水中生活。
问题:昆虫有几只腿?答案:昆虫有六只腿。
6.蜘蛛是一种害虫,常常会结网捕食昆虫。
它们的身体有两部分,前面是头胸部,后面是腹部。
蜘蛛的网通常是由丝线交织而成。
问题:蜘蛛的身体有几部分?答案:蜘蛛的身体有两部分。
7.大熊猫是一种濒临灭绝的珍稀动物,主要生活在中国的竹林中。
它们以竹子为食,有黑白相间的毛皮。
大熊猫平时比较懒散,大部分时间都用来进食和休息。
问题:大熊猫主要以什么为食?答案:大熊猫主要以竹子为食。
8.铁是一种常见的金属,有着坚硬的特性。
它可以被用来制作各种不锈钢器具、建筑材料等。
由于铁易于氧化,需要经常保养和防锈。
问题:铁具有什么特性?答案:铁具有坚硬的特性。
9.世界上最高的山是珠穆朗玛峰,位于中国和尼泊尔的边界上。
它是喜马拉雅山脉的一部分,海拔高达8848米。
珠穆朗玛峰吸引着许多登山爱好者前往挑战。
问题:珠穆朗玛峰的海拔高度是多少?答案:珠穆朗玛峰的海拔高度是8848米。
小学四年级语文说明文阅读理解题40768
![小学四年级语文说明文阅读理解题40768](https://img.taocdn.com/s3/m/14fb958f19e8b8f67c1cb9e4.png)
小学四年级语文说明文阅读理解题40768-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小学四年级语文说明文阅读理解题班级姓名(一)阅读下面文章,完成第1-6题。
什么是智力?有人说,智力的涵义包括聪颖、预见、速度,能同时应付很多事件。
有人把智力定义为学习、作判断的能力和想象力。
在现代文献中,智力常常指的是抽象思维的能力、推理的能力和整理信息的能力。
还有人把智力表达得更简洁,说智力是作猜测,是发现一些新的内在秩序的"出色的猜测".对许多人来说,就是你不知怎么办时,无计可施时,惯常的做法不奏效时,所需要的创新能力。
那么人的智力是否高于其他动物呢?这取决于脑的发达程度,脑只有外面那一层——大脑皮层——明显地与形成"新的联想"有关。
而人的大脑皮层甚至比甜橙皮还薄,大约只有2毫米,仅相当于一枚一角硬币的厚度。
人的大脑皮层布满了皱褶,但是如果把它剥离下来并将它展开,它的面积大约相当于4张打印纸。
黑猩猩的大脑皮层只有1张打印纸那么大;猴子的像明信片那么大;老鼠的只有邮票那么大。
因此,人的智力比动物的智力高很多。
(节选自《大脑如何思维》,有删改,作者威廉。
卡尔文)1.选文的说明对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2.选文的说明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第二段选文运用的说明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第二段选文中两次用到"大约"一词,这体现了选文语言的什么特点?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文的主要内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选文对"智力"作了五种解释。
四年级下册语文试题期末复习说明文阅读(含答案)人教部编版
![四年级下册语文试题期末复习说明文阅读(含答案)人教部编版](https://img.taocdn.com/s3/m/2a15759602768e9951e738f8.png)
期末复习说明文阅读一、阅读说明性文本,完成练习.绿地是城市之肺绿地是城市之肺。
科学实验表明,每人呼吸需氧量须由约150平方米的绿叶面积提供,也就是说每人须依靠一株枝叶繁茂的乔木产氧才能健康生存。
在绿树成荫的城区,空气中的细菌可减少3至6成,二氧化硫、二氧化氮、氟化氢等有害气体被绿色植物____、____、____,灰尘减少10%至27%,城市噪音减弱。
清洁、安静的绿色世界有利于心脏病、高血压、神经衰弱患者的调养和康复,可延长人均寿命2至3岁。
工作节奏不断加快的都市人,在园林化的环境中,中枢神经、呼吸、血流能得到调节,视、听、嗅觉和思维的灵敏性也能得到增强。
人的生命与绿树的生命本是交融一体的,绿树是人类生命之源。
那些为眼前利益而肆意伐树毁绿的人们,可曾意识到他们的举动无异于操利刃戳杀自己的心肺、残害自己的身躯啊!据专家估算,我国某个大城市每年因呼吸系统疾病引起的工作日损失数量为620万个,经济损失达4亿元。
如增加城市绿地,无疑可大大减少这笔损失。
1.这段话主要是围绕“______________”来写的。
2.选段的三个横线处,依次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A.阻挡过滤吸收B.过滤吸收阻挡C.吸收阻挡过滤D.过滤阻挡吸收3.与文中对城市绿地的作用表述不一致的一项是( )。
A.能为人类提供氧气B.可减少细菌、灰尘,减弱城市噪音C.有利于心脏病、高血压、神经衰弱患者的调养和康复D.可使都市人视、听、嗅觉和思维的灵敏性得到增强,还能加快都市人的工作节奏4.“据专家估算”中“专家”一词不能删去的原因是( )。
A.影响了说明内容的权威性、科学性B.无法强调绿地是“城市之肺”C.无法强调呼吸系统疾病带来的危害D.无法呼吁加大投入,增加城市绿化5.面对那些为眼前利益而肆意伐树毁绿的人们,你想对他们说些什么?二、阅读说明性文本,完成练习.爱听“高雅音乐”的跳舞草①跳舞草可有“灵性”了。
只要听到优美的音乐,或者有人对着它唱一首抒情的歌曲,它就会随着音乐的节奏开始舞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四年级语文说明文阅读理解题班级姓名(一)阅读下面文章,完成第1-6题。
什么是智力?有人说,智力的涵义包括聪颖、预见、速度,能同时应付很多事件。
有人把智力定义为学习、作判断的能力和想象力。
在现代文献中,智力常常指的是抽象思维的能力、推理的能力和整理信息的能力。
还有人把智力表达得更简洁,说智力是作猜测,是发现一些新的内在秩序的"出色的猜测".对许多人来说,就是你不知怎么办时,无计可施时,惯常的做法不奏效时,所需要的创新能力。
那么人的智力是否高于其他动物呢?这取决于脑的发达程度,脑只有外面那一层——大脑皮层——明显地与形成"新的联想"有关。
而人的大脑皮层甚至比甜橙皮还薄,大约只有2毫米,仅相当于一枚一角硬币的厚度。
人的大脑皮层布满了皱褶,但是如果把它剥离下来并将它展开,它的面积大约相当于4张打印纸。
黑猩猩的大脑皮层只有1张打印纸那么大;猴子的像明信片那么大;老鼠的只有邮票那么大。
因此,人的智力比动物的智力高很多。
(节选自《大脑如何思维》,有删改,作者威廉。
卡尔文)1.选文的说明对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2.选文的说明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第二段选文运用的说明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第二段选文中两次用到"大约"一词,这体现了选文语言的什么特点?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文的主要内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选文对"智力"作了五种解释。
请说出你最赞同其中的哪一种,结合实例说明为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阅读下面文章,完成第1-4题。
生命必定要死亡吗?不,有两个事实可以证明:第一,任何生物的生殖细胞就是永生不死的。
它们已经不断分裂、不断生存了几千万年以上,而且还在继续生存下去。
没有生殖细胞的永生,也就没有物种的延续。
第二,癌细胞不会自动死亡,也是永生的。
海拉细胞,这是多年前从一位叫海拉的女子身上收集到的子宫颈癌细胞。
它一直在全世界各个实验室里分裂繁殖,每24小时倍增一次,生长分裂极其旺盛,至今已传了上千代,仍没有死亡的征象。
海拉早已死亡多年,而她的癌细胞却能永生。
这里的奥秘何在呢?美国细胞学家海弗利克发现,人体细胞从第1次分裂开始算起,毕生只能分裂50次左右,此后便衰老死亡。
为什么癌细胞与生殖细胞可无止境地分裂下去?海弗利克认为,这是因为正常体细胞之间紧密联结,闭关自守,缺乏遗传信息的交换,而癌细胞恰恰相反,它能与病毒或其他生命物质发生信息交换,从而使自身生命不息。
这也许是永生的奥秘吧。
如果我们将癌细胞或生殖细胞永生的机理弄清楚,并应用于人类,岂不是也可让我们的体细胞获得永生吗?如果体细胞也与外界进行遗传信息交换,是否也可无限期分裂而长生不老呢?有一位细胞学家,利用遗传工程学将哺乳动物的神经细胞移植到金鱼卵细胞中(体细胞与生殖细胞结合),促进了遗传信息的交换,使神经细胞分裂了100次尚未衰老,依然生机蓬勃。
1.简要概括上文第一段的内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从文中介绍看,癌细胞为什么能够"永生"?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上文第二段运用的主要说明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第三段运用的主要说明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第二段未尾一句为什么要用"也许"一词?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阅读下面文章,完成第1-5题。
①黔灵公园位于市区西北面,距市中心仅1.5公里,占地426公顷,是国内少有的城区大型公园。
②园内黔灵山古树浓荫,黔灵湖碧波荡漾,九曲径蜿蜒曲折,七星池荷茂鱼欢。
③九曲径上摩崖古迹甚多,其中清人赵德昌于咸丰十年所书"虎"字崖刻,高约6.2米,宽约3.7米,笔力遒劲,引人注目。
④更令人叫绝的是,园内生息繁衍300余只野生猕猴,建有野生猕猴观赏园,在此可体验到捧腹的猴趣。
如此规模的野生猕猴群,国内大中城市的城区公园里,惟贵阳独有。
⑤抗日战争时期,著名爱国将领张学良、杨虎城曾被囚禁在园内麒麟洞旁的"水月庵"中,其旧址现已辟为陈列室。
1.语段在结构上可分为两个层次,请用"║‖"在下面句子序号间标明。
①②③④⑤2.语段说明的对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第③句从哪个方面进行了说明?从下列答案中选出正确的一项。
A.人文景观B.自然景观C.主要特征D.历史典故「答」:()4.第④句运用的两种说明方法是: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5.用一句话介绍你家乡的一处风景名胜。
(介绍时应有名称、特点两个内容。
20字左右)(四)阅读下面文章,完成第1-3题。
①人的皮肤由表皮、真皮和皮下组织三部分组成。
②指纹就是表皮上突起的纹线。
③由于人的遗传特征,虽然指纹人人皆有,但各不相同。
④伸出你的手,仔细观察,就可以发现小小的指纹也分好几种类型。
⑤有同心圆或螺旋形纹线,看上去像水中旋涡的,叫斗形纹;有的纹线是一边开口的,就像簸箕似的,叫箕形纹;有的纹线像弓一样,叫弓形纹。
⑥各人的指纹除了形状不同之外,纹线的多少、长短、粗细等也有差别。
⑦即使是父子、母女、孪生兄弟或姐妹,即使他们的相貌极为相似,但指纹也有明显不同。
③据说,全世界的50多亿人中,还没有发现有两个指纹完全相同的人呢。
⑨更有趣的是,指纹是胎儿从第三四个月便开始产生,到六个月左右就形成了。
⑩当婴儿长大成人,指纹只不过长大增粗,它的形状特征却固定不变。
1、本文第④⑤句采用__________、__________的说明方法,介绍了________;第⑦③句采用举例子、__________的说明方法,更具体地阐释__________.2、歌剧《白毛女》中,黄世仁强迫杨白劳把指纹当作"图章"印在卖女儿的"文书"上的做法,可说明指纹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征。
3.这段说明文字简要地揭示了指纹的奥秘。
如果让你接着写下去,介绍指纹的用途,你打算从哪些方面展开说明?(五)阅读下面文章,回答第1-4题。
燕子善飞,妇孺皆知。
①其飞行速度每小时可达120公里,堪称是鸟类大家庭中最善于飞翔的成员之一。
燕子又具有高超的飞行特技:它们一会儿像箭一样贴墙飞行,一会儿又垂直地冲向云天;它们能够倏忽间来个180度大转弯,或者翼不掠,翅不摇,干脆在空中滑翔几分钟。
燕子老是在飞,似乎它们永不感到疲倦,可是谁都知道,这是它们自身的弱点造成的。
燕子有两只很小很小的小脚,瘦小的脚难以支撑燕子的身躯,使它们在地上站立时不能够灵活地保持平衡。
因此,②它们学会了一切都在飞行中解决的本领:在飞行中吞食猎获物,在飞行中饮水,甚至在喂自己的孩子吃饭时,也不是蹲坐在巢沿上,而是扑楞着翅膀,像直升飞机那样停留在巢前的空中,将食物一一喂给孩子们。
那么,燕子为什么会有如此高强的飞行本领呢?原来,燕子的身躯成流线型,两只翅膀既窄又长,每秒钟可以振动20次,它们的尾巴几乎是整个身躯长度的三分之一,这些对飞行是特别重要的。
燕子的身躯特别灵巧,平均重量仅为20克,堪称是最轻量级的飞行员。
1.燕子形体上的弱点是什么?形体上的优点有哪些?(答案不得超出方格)答:①燕子形体上的弱点是:②优点是:2、文中画直线的句子的表达方式是______________3.说出画浪线的两个句子所用的说明方法。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燕子为了战胜自身的弱点,"学会了一切都在飞行中解决的本领".这些本领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六)刺猬[英国]理查德·杰弗(fú)里斯小刺猬是可爱的小东西,它们蜷(quán)成一团,但是它们不能完全封闭缩头的部位的空隙(xi)。
虽然在阳光下刺猬躲藏得那么小心,你极难找到,但等露水开始在草上大量出现,阴影渐浓。
它们就出来了,只要你耐心地守在旁边不动。
我常常守候在一条干壕(há0)沟内,看着一只刺猬稍(shāo)微带点沙沙声沿沟底走过来-一直走到我靴(xuē)子跟前。
然后它会爬上斜坡,走进草丛里,猎食甲虫或爬行动物,这是它最爱吃的。
在有些地方它们数目众多;自耕地旁的一两片农场牧草地是它们最喜欢出没的地方。
人可以看见它们五六只一起在近距离内觅食。
如果一切是静悄悄的,它们便快速地穿过草地一一跑得可快啦,比它们显得笨拙的样子能行动得快多了。
倘(tǎng)若犁地的小伙子发现一只刺猬,往往把它送往池塘,他们知道只有水才会使它自动伸开——敲打脚踢都没用;只要它一碰水准灵。
1.写出带点字的读酱。
躲藏( ) 牧草( ) 笨拙( ) 觅食( ) 露水()2.照样子组词。
糖()躲()借()沟()塘()躺()猎()钩()3.写出近义词。
倘若—()笨拙—()空隙—()快速—()4.形近字组词。
闭( )蜷( ) 稍 ( )底( ) 靴( ) 梨()闲( ) 圈( ) 梢()低( ) 鞭()犁()5.照样子写拟声词。
沙沙:6.照样子写词语(ABB)。
静悄悄:7.解释词语。
倘若:8.如果你碰到一只蜷成一团的刺猬,怎样能让它伸开身体?9. 请你正确选择破折号的作用。
(1)如果一切是静悄悄的,它们便快速地穿过草地——跑得可快啦,比它们显得笨拙的样子能行动得快多了。
( )(2)倘若犁地的小伙子发现一只刺猬,往往把它送往池塘,他们知道只有水才会使它自动伸开——敲打脚踢都没用;只要它一碰水准灵。
()A.用于行文中解释说明的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