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种汽油调和组分辛烷值数据
辛烷值

辛烷值octane number衡量汽油在气缸内抗爆震(knocking)燃烧能力的一种数字指标,其值高表示抗爆性好。
汽油在气缸中正常燃烧时火焰传播速度为10~20m/s,在爆震燃烧时可达150 0~2000m/s。
后者会使气缸温度剧升,汽油燃烧不完全,机器强烈震动,从而使输出功率下降,机件受损。
与辛烷有同一分子方程式的异辛烷,其震爆现象最少,我们便把其辛烷值定为100。
常以标准异辛烷值规定为100,正庚烷的辛烷值规定为零,这两种标准燃料以不同的体积比混合起来,可得到各种不同的抗震性等级的混合液,在发动机工作相同条件下,与待测燃料进行对比。
抗震性与样品相等的混合液中所含异辛烷百分数,即为该样品的辛烷值。
汽油辛烷值大,抗震性好,质量也好。
把汽油中不同种类碳氢化合物的百分比,与其辛烷值相乘,加起来便是该种汽油的辛烷值。
不同化学结构的烃类,具有不同的抗爆震能力。
异辛烷(2,2,4-三甲基戊烷)的抗爆性较好,辛烷值给定为100。
正庚烷的抗爆性差,给定为0。
汽油辛烷值的测定是以异辛烷和正庚烷为标准燃料,按标准条件,在实验室标准单缸汽油机上用对比法进行的。
调节标准燃料组成的比例,使标准燃料产生的爆震强度与试样相同,此时标准燃料中异辛烷所占的体积百分数就是试样的辛烷值。
依测定条件不同,主要有以下几种辛烷值:①马达法辛烷值测定条件较苛刻,发动机转速为900r/min,进气温度149°C。
它反映汽车在高速、重负荷条件下行驶的汽油抗爆性。
②研究法辛烷值测定条件缓和,转速为600r/min,进气为室温。
这种辛烷值反映汽车在市区慢速行驶时的汽油抗爆性。
对同一种汽油,其研究法辛烷值比马达法辛烷值高约0~15个单位,两者之间差值称敏感性或敏感度。
③道路法辛烷值也称行车辛烷值,用汽车进行实测或在全功率试验台上模拟汽车在公路上行驶的条件进行测定。
道路辛烷值也可用马达法和研究法辛烷值按经验公式计算求得。
马达法辛烷值和研究法辛烷值的平均值称作抗爆指数,它可以近似地表示道路辛烷值。
汽油添加剂---高辛烷值组分合成

MTBE生产工艺
• 1、醚化反应
• 2、催化蒸馏
• 3、甲醇萃取及回收
• 1、醚化反应
• 主反应:混合C4中异丁烯与甲醇在催化剂作用下 发生反应生成MTBE。 • 副反应:(1)异丁烯水合生产叔丁醇(TBA)
•
•
(2)异丁烯二聚生产二异丁烯(DIB)
(3)甲醇脱水生成二甲醚(DME)
2、 催化蒸馏
反应与精馏在同一个塔内进行。未反应的甲醇、 C4一边反应一边分离。塔顶分出甲醇-C4共沸物, 塔底得MTBE。 3、甲醇萃取及回收 利用C4和甲醇在水中溶解度的不同,用水做萃 取剂,将甲醇和C4分离,再用精馏的方法分离甲醇 与水。
烷基化过程
• 烷基化是指烯烃与烷烃的化学加成反应。
主要反应:在无水氯化铝、硫酸、氢氟酸或固体超 强酸等酸性催化剂的作用下,异构丁烷与丁烯合 成高辛烷值的异构烷烃
未来怎么办? • 环保很重要,但是大家个人的钱包也很重要 。未来,我们要找到更加洁净高效的抗爆剂。目 前看,异辛烷就是一种很好的抗爆剂。首先它干 净,不像甲基叔丁醚一样有污染,同时比乙醇的 脂溶性更好、和汽油的混合性更好(因为它本来 就是汽油成分的一种!),再就是燃烧值比乙醇 高,是目前为止最理想的抗爆剂(衡量抗爆性的 指标,用的就是人家的名字呀!)。
•
目前,车用汽油质量的主要问题是,烯烃含量 和硫含量较高。 • 新国标汽油出台的目的是为了环保,因此对其 中可能造成环境污染的指标都进行了更加严格的 限制,比如限制烯烃、芳烃含量,降低含硫量( 降低含硫量就要加氢,这样就会导致辛烷值进一 步降低),这些手段都会降低汽油的辛烷值,而 目前我国其他类型的抗爆剂(工业异辛烷、乙醇 等)供应还比较少,为了缓解这种局面,因此国 标适当降低了对汽油辛烷值的要求。
石油产品调和 精品

产品调和汽油辛烷值调和调和汽油的研究法和马达法辛烷值可由下式来估计:1R=R0+C1×(R2-R1×J x)+C2×(O1-O2)+C3(A1-A2)(11—1)这里:R=调和油的研究法辛烷值;R0=每个调和组分的研究法辛烷值;R1=体积平均辛烷值;R2=R0和J的产品体积平均辛烷值;J x=体积平均敏感度;O1=烯烃含量平方的体积平均值;O2=烯烃含量体积平均值的平方;A1=芳烃含量平方的体积平均值;A2=芳烃含量体积平均值的平方。
M=M0+D1(M2-M1×J X)+D2(O2-O1)+D3[(A1-A2)/100]2 (11—2)这里M=调和油的马达法辛烷值;M0=每个调和组分的马达法辛烷值;M1=体积平均马达法辛烷值;M2=M0和J的产品体积平均马达法辛烷值。
这二个方程代表了汽油的线性调和,其中的三个相加的修正项修正在汽油调和中存在的调和偏差。
第一项(敏感度函数)用来校正由于各组分辛烷值测定时压缩比与调和油辛烷值测定时不同而引起的偏差。
第二(烯烃含量函数)和第三项(芳烃含量的函数)校正调和组分相互化学作用的影响。
以下是汽油辛烷值调和所用的系数。
RON方程的系数是C1=0.04307C2=0.00061C3=-0.00046MON方程系数是D1=0.04450D2=0.0081D3=-0.00645这些系数是通过实验室汽油调和的实际RON和MON数据回归分析得到。
例11-1在假设各调和组分的RON、MON、芳烃和烯烃含量都可得到的条件下,调和汽油RON和MON的测定借助于电子表格程序来进行。
有关汽油调和组分性能的样本数据如各组分的RON、MON、芳烃和烯烃含量和由方程(11-1)和(11-2)计算所得的调和油的RON和MON值分别列于表11-1和11-2中。
采用相互作用系数法调和汽油2在特定的炼厂里,汽油调和组分的最大量及其性质是已知的,使用各种调和物料的性质和二元调和相互作用系数,就可以建立一个精确的调和电子表格程序。
汽油调合中质量指标的计算方法

汽油调合生产中巧用XLS表格进行重要指标的计算汽油调合就是将性质相近的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的石油组分按规定比例,利用一定设备,通过一定方法,达到混合均匀而生产出符合客户指标需求的新产品的生产过程。
目前调合汽油的组分油主要有六类,包括醇醚类(MTBE、TAME、乙醇等)、轻油类(石脑油、油田稳定轻烃、煤制油轻烃、200#轻油前馏分、抽余油等)、烷基化汽油、催化汽油、碳五类(精碳五、拔头油、高烯烃碳五等)、芳烃类(重整汽油、150#重芳烃、加氢碳九、二甲苯、三甲苯、芳构化或异构化轻芳烃及进口欧混芳烃等)。
目前油品调合主要使用的方法有两种,分别是油罐调合和管道调合。
涉及油品质量指标的项目有几十个,而汽油调合生产中涉及的主要指标有辛烷值、蒸气压、馏程、芳烃含量、烯烃含量、硫含量等。
在汽油质量指标项目中,有些在调和过程中呈现加成关系,有的则不呈现加成关系。
辛烷值在汽油调合时要作为首要指标来考量。
辛烷值无固定的通用公式,实际生产操作可以采用线性回归比较法来估算。
该方法属于经验加和型计算公式,计算方便,容易操作,但是计算结果比实际结果小,在实际生产中按照不同组分的掺调比例很容易找到实际调合偏差点。
该方法将非线性问题在数学意义上进行了线性化,减小了问题的复杂度,对于可加成或者近似加成的质量指标都可用该方法进行计算,比如硫含量、氯含量、密度、芳烃含量、烯烃含量等。
但在实际操作中应掌握不同油品性质用该方法调合计算时的正负效应。
线性回归比较法计算辛烷值示例:RON=aRON1+bRON2+cRON3+------式中a.b.c是各组分的质量百分含量。
RON1.RON2.RON3是各组分汽油的辛烷值。
在实际生产中,我们一般先根据实际需要计算出密度、辛烷值、饱和蒸汽压这三个指标,再通过微调各组分比例调整其他指标。
我们先把需要的组分基本数据输入XLS表格,如图一,本例采用6种组分来调和成品,各组分质量比假设如下;图一:先合计质量比是否为整数1,如图二图二:为计算方便引入一个体积参数指标,方便通过质量比来算出体积比如图:三、四、五、六图三:图四:图六:依次算出各组分的体积参数,结果如图七将各组分体积参数累加,得到总体积参数,如图八、图九图八:图九:这样就可以算出成品的密度,如图十图十:继续算出各组分的体积百分比,如图十一、十二、十三图十一:图十二:如上依次算出各组分的体积百分比。
不同组分对汽油辛烷值的影响

2017年11月不同组分对汽油辛烷值的影响司延龙郜佳(中国石油兰州石化公司炼油厂,甘肃兰州730060)摘要:辛烷值对于汽油来说是至关重要的物理参数,它代表了汽油的产品质量。
轻汽油醚化生产混合醚工艺可以将催化裂化的轻汽油中的活性烯烃转化为叔烷基醚,不但降低了汽油中的烯烃含量,还可以提高汽油的辛烷值和氧含量,并且同时可降低汽油的蒸汽压。
汽油醚化装置能够有效的改变现有我国汽油的产品质量,其中产品中掺入的MTBE 能够大大提升汽油的辛烷值,而TAME 则能改变汽油对大气的光化学稳定性。
关键词:辛烷值;汽油醚化;MTBE ;TAME1工艺原理兰州石化汽油醚化装置是以催化裂化汽油中轻汽油为原料,以初馏点为75℃馏分的叔戊烯、叔己烯和叔庚烯为主要烯烃,在酸性树脂催化剂的存在下与甲醇进行醚化反应,生成相应的甲基叔丁基醚(MTBE )、甲基叔戊基醚(TAME )、甲基叔己基醚(THxME )、甲基叔庚基醚(THeME),从而得到辛烷值较高而蒸汽压较低的醚化汽油,又称醇醚汽油。
醇醚汽油主要是指甲醇汽油,是一种新型可替代普通汽油的产品,它能够有效的降低对大气的污染,同时也降低了国家对能源的进口,有着极好的经济效益。
甲醇的研究法辛烷值为112,马达法辛烷值为106,由于甲醇的辛烷值很高,所以用汽油与甲醇发生化合反应,产生的MT⁃BE (甲基叔丁基醚)与TAME (甲基叔戊基醚)亦可以有效的提高汽油的抗暴性。
清洁环保醇醚分子中含有助燃的氧,甲醇的分子量小,只含有一个炭,氧分子的含量高达50%,燃烧充分速度快,能稀薄燃烧、效率高,燃烧后主要形成H 2O 和CO 2,燃烧时需要的空气量少,故而进入的惰性氮气也少,排放的氮氧化合物远远低于普通汽油。
1.1MTBE 与TAME性质化学分子式分子量碳含量(质量分数)%氢含量(质量分数)%氧含量(质量分数)%密度(25℃)/kg •L -1MON RONMTBE CH 3OC(CH 3)38868.213.618.20.7419117TAME CH 3OC(CH 3)2C 2H 510270.613.715.70.7798111汽油C 4-C 12烃类58--18085--8812--1500.7--0.7872--8684--98表1MTBE 、TAME 和汽油的部分理化性质比较作为高辛烷值汽油调和组分的醚类含氧化合物中,我们主要使用的是甲基叔丁基醚,即MTBE ,它也如今成为全世界使用最广泛的调和剂,它也能有效的提高汽油的调和辛烷值。
车用乙醇汽油调合组分油

GB 22030—2017
质量指标 95 93.5 89.0 0.005 98 96.5 92.0 方法 GB/T 5487 GB/T 503、GB/T 5487 GB/T 8020 70 Ⅴ 120 Ⅵ 115 190 205 2 GB/T 6536
40~78 35~58 不大于 30 5 540 10 通过 1 无 无 0.5 Ⅵ 0.8 Ⅵ 38 Ⅴ 26 Ⅵ 16
GB/T 8017
GB/T 8019 GB/T 8018 SH/T 0689 NB/SH/T 0174 GB/T 5096 GB/T 259 GB/T 511 GB/T 260 NB/SH/T 0663 SH/T 0713 五GB/T 11132 六GB/T 30519 五GB/T 11132 六GB/T 30519 SH/T 0711 SH/T 0712 GB/T 1884、GB/T 1885
不小于 不大于
ⅥB 16 0.002 0.010 720~772
车用乙醇汽油调合组分油
项目 抗爆性: 研究法辛烷值(RON) 抗爆指数(RON+MON)/2 铅含量/(g/L) 馏程: 10%蒸发温度/℃ 50%蒸发温度/℃ 90%蒸发温度/℃ 终馏点/℃ 残留量(体积分数)/% 蒸气压/kPa 11月1日至4月30日 5月1日至10月31日 胶质含量/(mg/100ml) 未洗胶质含量(加入清净剂前) 溶剂洗胶质含量 诱导期/min 硫含量(mg/kg) 硫醇(博士试验) 铜片腐蚀(50℃,3h)/级 水溶性酸或碱 机械杂质及水分 其他有机含氧化合物含量(质量分数)/% 苯含量(体积分数)/% 芳烃含量(体积分数)/% 烯烃含量(体积分数)/% 锰含量(g/L) 铁含量(g/L) 密度(20℃)/(kg/m3) 不大于 不大于 不大于 不大于 不大于 不大于 Ⅴ 26 ⅥA 19 Ⅴ 1.0 Ⅴ 43 不大于 不小于 不小于 不大于 不高于 不高于 不高于 不高于 不大于 70 Ⅴ 120 190 205 2 Ⅵ 113 89 87.0 82.5 92 90.0 85.5
辛烷值

辛烷值octane number衡量汽油在气缸内抗爆震(knocking)燃烧能力的一种数字指标,其值高表示抗爆性好。
汽油在气缸中正常燃烧时火焰传播速度为10~20m/s,在爆震燃烧时可达150 0~2000m/s。
后者会使气缸温度剧升,汽油燃烧不完全,机器强烈震动,从而使输出功率下降,机件受损。
与辛烷有同一分子方程式的异辛烷,其震爆现象最少,我们便把其辛烷值定为100。
常以标准异辛烷值规定为100,正庚烷的辛烷值规定为零,这两种标准燃料以不同的体积比混合起来,可得到各种不同的抗震性等级的混合液,在发动机工作相同条件下,与待测燃料进行对比。
抗震性与样品相等的混合液中所含异辛烷百分数,即为该样品的辛烷值。
汽油辛烷值大,抗震性好,质量也好。
把汽油中不同种类碳氢化合物的百分比,与其辛烷值相乘,加起来便是该种汽油的辛烷值。
不同化学结构的烃类,具有不同的抗爆震能力。
异辛烷(2,2,4-三甲基戊烷)的抗爆性较好,辛烷值给定为100。
正庚烷的抗爆性差,给定为0。
汽油辛烷值的测定是以异辛烷和正庚烷为标准燃料,按标准条件,在实验室标准单缸汽油机上用对比法进行的。
调节标准燃料组成的比例,使标准燃料产生的爆震强度与试样相同,此时标准燃料中异辛烷所占的体积百分数就是试样的辛烷值。
依测定条件不同,主要有以下几种辛烷值:①马达法辛烷值测定条件较苛刻,发动机转速为900r/min,进气温度149°C。
它反映汽车在高速、重负荷条件下行驶的汽油抗爆性。
②研究法辛烷值测定条件缓和,转速为600r/min,进气为室温。
这种辛烷值反映汽车在市区慢速行驶时的汽油抗爆性。
对同一种汽油,其研究法辛烷值比马达法辛烷值高约0~15个单位,两者之间差值称敏感性或敏感度。
③道路法辛烷值也称行车辛烷值,用汽车进行实测或在全功率试验台上模拟汽车在公路上行驶的条件进行测定。
道路辛烷值也可用马达法和研究法辛烷值按经验公式计算求得。
马达法辛烷值和研究法辛烷值的平均值称作抗爆指数,它可以近似地表示道路辛烷值。
辛烷值

汽油辛烷值是汽油在稀混合气情况下抗爆性的表示单位,在数值上等于在规定条件下与试样抗爆性相同时的标准燃料中所含异辛烷的体积百分数。
辛烷值是表示汽化器式发动机燃料的抗爆性能好坏的一项重要指标,列于车用汽油规格的首项。
汽油的辛烷值越高,抗爆性就越好,发动机就可以用更高的压缩比。
也就是说,如果炼油厂生产的汽油的辛烷值不断提高,则汽车制造厂可随之提高发动机的压缩比,这样既可提高发动机功率,增加行车里程数,又可节约燃料,对提高汽油的动力经济性能是有重要意义的;异辛烷(2,2,4-三甲基戊烷)的抗爆性较好,辛烷值给定为100。
正庚烷的抗爆性差,给定为0。
汽油辛烷值的测定是以异辛烷和正庚烷为标准燃料,按标准条件,在实验室标准单缸汽油机上用对比法进行的。
调节标准燃料组成的比例,使标准燃料产生的爆震强度与试样相同,此时标准燃料中异辛烷所占的体积百分数就是试样的辛烷值甲基叔丁基醚是国际上20世纪70年代发展起来的高辛烷值汽油调和组分,其辛烷值为117。
生产甲基叔丁基醚的原料为炼厂气中的异丁烯和外购的甲醇,催化剂为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反应原理是在催化剂作用下,异丁烯与甲醇进行合成醚化反应而得到产品MTBE常温下为液体,沸点52~58℃,相对密度为0.74。
制作MTBE所需的原料异丁烯来源有限,因此人们更加关注另一种醚类化合物:叔戊基甲醚(Tertiary Amyl Methyl Ether,简称TAME)的利用,因为制作TAME的原料可以取自催化裂化汽油碳五馏分中含量约为20%~25%的叔戊烯。
用作汽油添加剂,提高辛烷值,亦可裂解制得异丁烯,用作汽油添加剂,具有优良的抗爆性。
它与汽油的混溶性好,吸水少,对环境无污染。
作为有机合成原料,可制高纯度的异丁烯。
[丁基橡胶异丁烯与少量异戊二烯共聚而成的一种合成橡胶,简称IIR。
具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和热稳定性,最突出的是气密性和水密性。
它对空气的透过率仅为天然橡胶的1/7,丁苯橡胶的1/5,而对蒸汽的透过率则为天然橡胶的1/200,丁苯橡胶的1/140。
11_汽油调和技术_大全

量测定有异议时,以GB/T11132方法测定结果为准。 f 锰含量是指汽油中以甲基环戊二烯三羰基锰形式存在的总锰含量,不得加入其他类型的含锰添加剂。
发动机对车用汽油的质量要求
为了保证发动机迅速启动,正常运转并延长使 用寿命,对车用汽油的质量提出以下主要要求
发动机对车用汽油的质量要求
1. 适当的蒸发性 燃料中应含有足够的轻质馏分,保证发动机在
各种使用温度下能顺利启动,加速性能良好, 燃烧完全,并不产生气阻。
发动机对车用汽油的质量要求
汽油基础背景
根据国标(GB 17930-2013)国Ⅳ车用汽油按 研究法辛烷值分为90号、93号和97号3个牌号, 而国Ⅴ车用汽油按研究法辛烷值分为89号、 92号、95号和98号4个牌号,它们分别适用于 压缩比不同的各型汽油机
汽油基础背景
汽油按其用途分为车用汽油和航空汽油,是可 用作点燃式发动机燃料的石油轻质馏分。各种 汽油均按汽油的研究法辛烷值来划分牌号。
加工切取相应馏分而得 密度在在650~750kg/m3 烷烃含量不超过60%,芳烃含量不超过12%,
烯烃含量不大于1.0%
汽油组分介绍与选择
6、C5烃 C5主要指石油产品中含有五个碳原子的烃类
混合物,因其密度小,辛烷值高,在汽油调合 原料中性价比很高。其来源主要分为两类:裂 解C5烃和炼厂C5烃
汽油调和
汽油组分介绍与选择
汽油组分介绍与选择
目前石化炼厂出厂的商品汽油主要的调和组分 有,催化裂化汽油、重整汽油、烷基化汽油、 异构化汽油及甲基叔丁基醚等
石油产品调和 精品

产品调和汽油辛烷值调和调和汽油的研究法和马达法辛烷值可由下式来估计:1R=R0+C1×(R2-R1×J x)+C2×(O1-O2)+C3(A1-A2)(11—1)这里:R=调和油的研究法辛烷值;R0=每个调和组分的研究法辛烷值;R1=体积平均辛烷值;R2=R0和J的产品体积平均辛烷值;J x=体积平均敏感度;O1=烯烃含量平方的体积平均值;O2=烯烃含量体积平均值的平方;A1=芳烃含量平方的体积平均值;A2=芳烃含量体积平均值的平方。
M=M0+D1(M2-M1×J X)+D2(O2-O1)+D3[(A1-A2)/100]2 (11—2)这里M=调和油的马达法辛烷值;M0=每个调和组分的马达法辛烷值;M1=体积平均马达法辛烷值;M2=M0和J的产品体积平均马达法辛烷值。
这二个方程代表了汽油的线性调和,其中的三个相加的修正项修正在汽油调和中存在的调和偏差。
第一项(敏感度函数)用来校正由于各组分辛烷值测定时压缩比与调和油辛烷值测定时不同而引起的偏差。
第二(烯烃含量函数)和第三项(芳烃含量的函数)校正调和组分相互化学作用的影响。
以下是汽油辛烷值调和所用的系数。
RON方程的系数是C1=0.04307C2=0.00061C3=-0.00046MON方程系数是D1=0.04450D2=0.0081D3=-0.00645这些系数是通过实验室汽油调和的实际RON和MON数据回归分析得到。
例11-1在假设各调和组分的RON、MON、芳烃和烯烃含量都可得到的条件下,调和汽油RON和MON的测定借助于电子表格程序来进行。
有关汽油调和组分性能的样本数据如各组分的RON、MON、芳烃和烯烃含量和由方程(11-1)和(11-2)计算所得的调和油的RON和MON值分别列于表11-1和11-2中。
采用相互作用系数法调和汽油2在特定的炼厂里,汽油调和组分的最大量及其性质是已知的,使用各种调和物料的性质和二元调和相互作用系数,就可以建立一个精确的调和电子表格程序。
汽油抗暴剂生产工艺配方

提高燃料抗爆性的添加剂汽柴油添加剂编号A002一抗爆剂概述由于现代汽花器发动机的压缩比逐渐增大,发动机对使用燃料辛烷值的要求也不断提高,以保证发动机在无爆震的条件下获得更大的功率,消耗更多的油料。
因此,制取抗爆性优良的燃料多年来一直是石油炼制工业的重要发展目标。
根据实践,提高汽油抗爆性的途径通常有三种:1.选择良好的原料和改进加工工艺过程,例如采用催化裂化.铂重整等;2.向产品中调入抗爆性优良的高辛烷植成分,例如:异辛烷.异丙苯.烷基苯等;3.在产品中加入能提高燃料抗爆性的添加剂抗爆剂。
在实际工作中,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采用上述方法之一,也可以同时采用几种方法,以获取辛烷值很高的汽油。
利用改进加工工艺过程来提高燃料的抗爆性,需要改变原有设备,增加新的装置,这就大大提高了工厂的装备费用。
利用掺合高辛烷值成分来提高燃料的抗爆性,往往需要使用大量的高辛烷值成分,这也会大大增加产品的成本。
在汽油中加入少量效率高的抗爆剂可以大量提高低辛烷值汽油的抗爆性,这是提高汽油抗爆性最有效,而且最经济的途径。
特别是在生产辛烷值很高的汽油时,单纯采用加工方法和调配高辛烷成分很难达到预期目的,一般都要加入适量的抗爆剂。
目前世界各国使用的汽油中,除极个别有特殊要求外,都普遍加有不同数量的抗爆剂。
一种优良的抗爆剂应该具备下列条件:1.效率高,即添加剂用量很省而效果显著;2.燃烧好,即能随燃料一同完全燃烧而不产生沉淀或残渣;3.无副作用,即对燃料其他品质无不良影响;4.异容解,即添加剂应该易溶于汽油而不溶于水;5.性质安定,即无论添加剂本身或加入燃料中后均应性质稳定,不变质,适于较长期贮存和使用;6.价格低廉,便于生产;7.无毒性,对环境不造成污染。
以上既是对抗爆剂的要求,也是对燃料及润滑油添加剂的基本要求。
要想找到一种抗爆剂完全满足上述要求是很困难的。
因此,一种优良的抗爆剂要求能满足多种条件即可,不足之处可以在配方和使用上设法另行解决。
汽油检测中各项指标解释

汽油检测中各项指标解释抗爆性发动机燃料在汽缸燃烧时,发生剧烈震动,汽缸中出现敲击声和输出功率下降,排出黑烟的现象,这种现象称为爆震。
抗爆性表示发动机燃料可能产生的爆震程度。
如果不易产生爆震,则认为该燃料的抗爆性好。
抗爆性是发动机燃料的重要指标之一,汽油的抗爆性以辛烷值来表示。
辛烷值越高,表示燃料的抗爆性越好,燃料的抗爆性与其化学组成有关。
汽油抗爆性能指标辛烷值指标是大家最为关注的指标,因为就是通过抗爆性指标汽油产品分为90号、93号和97号那么汽油标号的含义到底代表什么呢?汽油辛烷值可分为马达法辛烷值(MON)和研究法辛烷值(RON)。
都是在标准条件下,把试样与巳知辛烷值的参比燃料的爆震倾向进行比较。
参比燃料是由异辛烷(辛烷值为100)和正庚烷(辛烷值为零)混合而成的.与试样中爆震强度相当的参比燃料中所含的异辛烷的体积百分数,就是该试样的辛烷值。
RON可较好地反映汽车在和缓条件及发动机低转速时汽油的抗爆性能.MON可较好地反映出发动机高转速或重负荷下运转时汽油的抗爆性能。
二者的平均值称为“抗爆指数”,二者的差值称为“敏感度”。
汽油蒸发性指标馏程馏程是石油产品的主要理化指标之一,主要用来判定油品轻、重馏分组成的多少,控制产品质量和使用性能等。
在轻质燃料上具有重要意义,它是控制石油产品生产的主要指标,可用沸点范围来区别不同的燃料,是轻质油品重要的试验项目之一。
1. 车用汽油的馏程可以看出它在使用时启动、加速和燃烧的性能。
初馏点和10%馏出温度过高,冷车不易启动;过低又易产生气阻现象(夏季在发动机温度较高的油管中的汽油,蒸发形成气泡,堵塞油路,中断给油。
汽油的50%馏出温度是表示它的平均蒸发性,它能影响发动机的加速性;50%馏出温度低,它的蒸发性和发动机的加速性就好,工作也较平稳。
汽油的90%馏出温度和干点表示汽油中不无援蒸发和不能完全燃烧的重质镏分的含量。
这两个温度低,表示其中不无援蒸发的重质组分少,能够完全燃烧。
汽油调合中质量指标的计算方法

汽油调合中质量指标的计算方法
1.辛烷值计算:辛烷值是衡量汽油抗爆燃能力的指标,可通过辛烷值计算器或经验公式进行估算。
辛烷值计算方法包括经验公式法和计算机辅助法。
其中经验公式法主要是通过已知组分辛烷值的原料油品的混合比例来计算混合油品的辛烷值。
2.密度计算:汽油的密度与品质有着密切的关系,可以通过实验测量或使用已知组分密度的原料油品混合比例来计算。
3.硫含量计算:硫含量是汽油燃烧产生大气污染物的重要指标,需通过实验测量或已知组分含硫量的原料油品混合比例来计算。
一般来说,硫含量越低,汽油品质越好。
4.烯烃和芳香烃含量计算:汽油的烯烃和芳香烃含量直接关系到其抗爆燃能力和燃烧产物的有害物质排放,可以通过实验测量或已知组分含量的原料油品混合比例来计算。
5.饱和烃含量计算:饱和烃是指汽油中没有双键或环状结构的烃类化合物,对汽车引擎的润滑性和可燃性有着重要的影响。
可以通过其他组分的含量计算(饱和烃含量=1-烯烃含量-芳香烃含量)或实验测量得到。
以上是常见的汽油调合中质量指标的计算方法,其中的具体计算过程会因实际情况而有所不同。
此外,汽油调合过程还需要考虑原料油品的可获得性、成本、环境、市场需求以及法规和标准的要求等因素,综合进行评估和调整。
辛烷值

辛烷值octane number衡量汽油在气缸内抗爆震(knocking)燃烧能力的一种数字指标,其值高表示抗爆性好。
汽油在气缸中正常燃烧时火焰传播速度为10~20m/s,在爆震燃烧时可达150 0~2000m/s。
后者会使气缸温度剧升,汽油燃烧不完全,机器强烈震动,从而使输出功率下降,机件受损。
与辛烷有同一分子方程式的异辛烷,其震爆现象最少,我们便把其辛烷值定为100。
常以标准异辛烷值规定为100,正庚烷的辛烷值规定为零,这两种标准燃料以不同的体积比混合起来,可得到各种不同的抗震性等级的混合液,在发动机工作相同条件下,与待测燃料进行对比。
抗震性与样品相等的混合液中所含异辛烷百分数,即为该样品的辛烷值。
汽油辛烷值大,抗震性好,质量也好。
把汽油中不同种类碳氢化合物的百分比,与其辛烷值相乘,加起来便是该种汽油的辛烷值。
不同化学结构的烃类,具有不同的抗爆震能力。
异辛烷(2,2,4-三甲基戊烷)的抗爆性较好,辛烷值给定为100。
正庚烷的抗爆性差,给定为0。
汽油辛烷值的测定是以异辛烷和正庚烷为标准燃料,按标准条件,在实验室标准单缸汽油机上用对比法进行的。
调节标准燃料组成的比例,使标准燃料产生的爆震强度与试样相同,此时标准燃料中异辛烷所占的体积百分数就是试样的辛烷值。
依测定条件不同,主要有以下几种辛烷值:①马达法辛烷值测定条件较苛刻,发动机转速为900r/min,进气温度149°C。
它反映汽车在高速、重负荷条件下行驶的汽油抗爆性。
②研究法辛烷值测定条件缓和,转速为600r/min,进气为室温。
这种辛烷值反映汽车在市区慢速行驶时的汽油抗爆性。
对同一种汽油,其研究法辛烷值比马达法辛烷值高约0~15个单位,两者之间差值称敏感性或敏感度。
③道路法辛烷值也称行车辛烷值,用汽车进行实测或在全功率试验台上模拟汽车在公路上行驶的条件进行测定。
道路辛烷值也可用马达法和研究法辛烷值按经验公式计算求得。
马达法辛烷值和研究法辛烷值的平均值称作抗爆指数,它可以近似地表示道路辛烷值。
辛烷值的测定

辛烷值的测定辛烷值的测量不是一个完全绝对的过程,是以相对的人们可以接受的值为标准,人为的规定正庚烷的辛烷值为0,异辛烷的辛烷值为100,按比例将这两种成份进行混合,用来衡量具体燃油的辛烷值,当异辛烷与正庚烷以9:1混合时,其辛烷值为90,在相同的压缩比的情况下,报道的辛烷值为90。
在一般情况下,RON值要比MON的值大,但有例外存在的情况,MON和RON的变化范围从0到15,典型的烷烃汽油的沸点范围在30-350F之间,表格1总结了各种不同烷烃的RON值和MON的值。
实际辛烷值是不能直接混合得出,为了对此进行调节,混合调配所得出的辛烷值和纯烷烃所固定使用的辛烷值是不相符的。
因此目前工业上还没有统一的混合辛烷值测定程序,作为改善纯烷烃辛烷值的方法是表格里的RON和MON进行混合,是用20%体积规格的碳氢化合物汽油和80%体积的60/40的异辛烷/正戊烷进行混合,但实际的混合辛烷值与具体规格汽油的辛烷值是有差别的,混合辛烷值更具有代表性,总的来说,混合辛烷值的标号比相应的纯辛烷值要大。
因此,对甲醇汽油的辛烷值应作调整。
其办法是添加醇类、醚类、苯类、异构烷烃和异构烯烃以及含氧有机化合物。
辛烷值是决定燃烧的基本要求,是衡量混合油爆震(爆击)程度大小的标准。
辛烷值越高,爆震程度越低,也就是“抗爆性”越高。
为了减少甲醇汽油的爆震程度提高燃油的辛烷值,可以加入少量的抗震剂。
辛烷值与汽油发动机压缩比与燃料功率的关系:辛烷值压缩比功率60——70 6——6.2 增大76 6.680 7.4 燃料消耗85 8.5 减少因此辛烷值是提高功率、提高压缩比的基本要求。
从而也是降低燃料消耗的一项措施。
烃类结构与辛烷值的关系:正庚烷CH3-(CH2)5-CH3辛烷值为0正辛烷CH3-(CH2)6-CH3辛烷值为-17正已烷CH3-(CH2)4-CH3辛烷值为25辛烯-1 CH2=CH-(CH2)5-CH3辛烷值为34.7戊烷CH3-(CH2)3-CH3辛烷值为61已基环乙烷CH3-CH2- 辛烷值为44二甲基环乙烷CH3--CH3 辛烷值为62环已烷辛烷值为77已烯-4 CH3-(CH2)2-CH=CH-(CH2)2-CH3 辛烷值为74.3 已烯-1 CH2=CH-(CH2)3-CH3辛烷值为80异辛烷(CH3)3C-CH2-CH(CH3)2 辛烷值为100丁烯-1 CH2=CH-CH2-CH3 辛烷值为106乙苯C6H5-C2H5辛烷值为98二甲苯CH3--CH 3 辛烷值为103甲苯C6H5-CH3辛烷值为104苯C6H6辛烷值为108表1纯碳氢化合物的辛烷值[辛烷值]是车用汽油最重要的质量指标。
烷基化油简介

1.FCC汽油我国FCC汽油为商品汽油的主要组分,其在商品汽油中的含量达70%以上。
无论目前还是可预见的未来,FCC汽油在炼油厂中的重要地位不容置疑。
FCC汽油性质明显优于热裂化汽油,而且,稳定性要比热裂化汽油高得多。
各种烃类在FCC汽油中的大致分布为正构烷烃约5%,异构烷烃在25%-33%之间,环烷烃在6%-%之间,烯烃在33%-46%之间,芳烃在16%-22%之间。
由于FCC汽油中的烯烃含足以及异构烷烃的含量较高,因此,它的辛烷值较高,RON可达88-92。
但是,FCC装置所生产的汽油烯烃含量、硫含量和辛烷值均不能达到清洁汽油指标要求,为达到规定的车用汽油指标,就需要添加其他组分油调合。
2.催化重整汽油催化重整汽油在我国汽油构成中所占的比例比较低,与美国相比有较大的差距。
1990年仅为2.5%。
现在也只不过占10%左右。
催化重整汽油的芳烃含量很高,辛烷值可达95-100,是一种较优质的汽油调合组分。
婆提高汽油的辛烷值,实现汽油无铅化,利用催化重整汽油是一条很好的途径。
催化重整汽油中的芳烃可弥补FCC汽油中的芳烃含量低的不足,从而提高汽油的辛烷值。
但新颁布的清洁汽油标准中,对汽油中的芳烃含量也作了限制,所以催化重整汽由的加人量要控制好。
另外,催化重整汽油中的苯是有害的,要设法降低。
3.烷基化油利用烷基化工艺可制取汽油的调合组分。
烷基化工艺是低碳异构烷烃和低碳烯烃在浓硫酸或氢氟酸的接触作用下进行烷基化反应,生产高辛烷值的异构烷烃,也是利用轻质烃类生产高辛烷值汽油组分的主要方法之一。
它具有辛烷值高、挥发性(雷德法蒸气压)小、有毒物(芳烃、烯烃、硫)含量少、燃烧清净性好等特点,是清净汽油的理想调合组分。
利用烷基化油调合汽油有许多优点:①能够稀释FCC汽油中的硫、氮等有害杂质,使汽油更加符合所要求的标准;②对催化重整汽油组分中的芳烃(包括苯)也有稀释作用,从而可以掺人更多的催化重整汽油组分,以达到提高汽油辛烷值的目的。
油品调合质量指标计算

油品调合质量指标计算在油品调合过程中,需要根据油品的性质指标进行调和计算,由需要进行调合的各组分油性质指标值混合成符合一定要求的混合油或成品油。
这时,要采用适当的计算方法或计算公式,计算出各组分油的体积比或质量比,以达到混合后的油品的某一性质或某些性质指标符合要求。
一、可加性指标的调和计算:1.两种油品的可加性指标的调合计算:油品的酸度、碘值、残炭、灰分、馏程、含硫量、胶质、相对密度等均为可加性的质量指标。
在计算此类性质的调合比时,可按下式计算G A=X−XbXa−Xb×100%G B=100%−G AG A——混合油中A种油的体积(质量)含量,%X——混合油的有关规格指标数值Xb——B种油的有关规格指标数值Xa——A种油的有关规格指标数值例题1:有一批车用汽油B,其10%流出温度为78℃,超过标准规定的70℃,现在用一批10%的溜出温度为65℃的汽油A来调整。
经测定汽油B在70℃的流出量为7%,而汽油A在70℃的流出量为16%,求调合比。
解:调合后油品在70℃的馏出量应为10%G A=10−716−7×100%=33.3%即调合汽油A的用量应大于33.3%,以保证调合后汽油的10%馏出温度略低于70℃。
1.三种以上油品密度的调合计算:生产中常遇到三种或三种以上油品的调合计算。
我们可以认为,属性差别不大的几种液体油品在混合前后其体积不变,即混合前各组分油的分体积之和应等于混合后的总体积。
以1kg液体油品为例,其混合后的体积应等于混合前各组分油的质量分率与其密度之比。
可用下式表示:1ρ混=x1ρ1+x2ρ2+∙∙∙+xnρn=∑xiρi式中ρ混、ρ1、ρ2、ρn、ρi——为混合油及1、2、n、i组分油的密度,kg/cm3XI、X2、Xn、Xi——为1、2、n、i组分油的质量分率。
二、不可加指标的调合计算:辛烷值、闪点、凝固点、粘度等为油品不可加性的质量指标。
在调合时无固定的通用公式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