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的量的应用

合集下载

物质的量在化学计算中的应用

物质的量在化学计算中的应用

物质的量在化学计算中的应用物质的量,英文称Quantity of Substance,简称QoS,是指任何物质的比例关系和物质的量。

它是组成物质的原子或分子的数量的度量标准。

一般情况下,按照物质的单位质量来计算,它具有普遍的意义。

物质的量是化学实验、化学计算和制药中最重要的物质属性之一,在化学计算中有着重要的应用。

物质的量是在一定条件下,物质的量的大小和物质的比例(量的数量和物质的量的比值)之间的关系。

因此,物质的量可以用来决定调节或改变反应物质的比例。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使用物质的量来计算物质的数量和物质的比例,以便于量化地表示物质的量。

同时,物质的量在计算和测量化学反应过程中也有着重要的应用。

在化学实验中,物质的量是用来决定反应物所需的量,以及产物与反应物之间的比例,在这种情况下,物质的量可以用来衡量反应系统中物质的数量,也可以应用于推测反应系统中物质的比例和反应结果的推测。

此外,在制药中,物质的量也是用来测量药物的数量,以及药物之间的比例,以及药物在药物组合中的比例,是确定药物组合的重要指标。

物质的量在化学计算中也有着重要的应用,它可用于计算、测量和推算反应物的比例、反应物的分子量和溶解度等,它也可以用于一些物质的量计算,如采用物质的量计算溶液的浓度等。

另外,物质的量还可以用于计算反应的热物理量,比如反应的反应热、反应前后的温度差、反应前后的比热等。

总而言之,物质的量在化学计算中有着重要的应用,它可以用来衡量反应物、测量反应物比例、推算反应结果、计算溶解度、计算反应热物理量等。

它在计算和测量反应物的数量、比例以及结果,计算溶液的浓度和计算反应热物理量等方面都有重要的意义。

因此,在化学计算中物质的量是十分重要的物质属性,应受到重视。

物质的量应用于化学方程式计算

物质的量应用于化学方程式计算

物质的量应用于化学方程式计算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非常重要。

它是化学反应中物质转化的量度单位,能够帮助我们确定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计量关系,并进行定量计算。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物质的量的概念。

物质的量用化学式“n”来表示,单位是摩尔(mol)。

摩尔表示的是一定物质的粒子数,类似于一打鸡蛋包含12个鸡蛋一样。

化学方程式中的系数用来表明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摩尔比例关系。

利用物质的量,我们可以进行各种计算,例如计算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摩尔比例、计算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计算反应的理论产率等。

首先,我们可以利用化学方程式中的摩尔比例关系来计算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摩尔比例。

例如,对于反应方程式2H2+O2→2H2O,我们可以看到1摩尔的O2反应会生成2摩尔的H2O。

这意味着反应中O2和H2O之间的摩尔比例是1:2、通过这个比例,我们可以计算出给定反应量的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摩尔比例。

其次,利用物质的量,我们还可以计算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

我们可以通过摩尔质量(分子量或相对原子质量)将摩尔转化为质量。

例如,化学方程式2H2+O2→2H2O中,我们可以通过查找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表得知,1摩尔的O2的质量是32克,2摩尔的H2O的质量是36克。

这意味着32克的O2可以与36克的H2O完全反应。

利用这个关系,我们可以根据给定物质的量计算其质量。

此外,物质的量还可以用于计算反应的理论产率。

理论产率是指在完全反应下,理论上可获得的最大产物量。

我们可以通过化学方程式中的摩尔系数来计算理论产率。

例如,对于反应方程式2H2+O2→2H2O,理论上1摩尔的O2可以生成2摩尔的H2O。

因此,如果我们有10摩尔的O2,理论上可以生成20摩尔的H2O。

通过这个计算,我们可以预测反应的产物量。

总而言之,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通过物质的量,我们可以计算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摩尔比例、质量和理论产率。

这些计算可以帮助我们预测反应的结果、确定反应条件以及进行化学方程式的平衡和优化计算。

物质的量及其应用

物质的量及其应用

• 2、9.03×1023个氨分子含____ 1.5 摩尔氨 分子_____ 1.5 摩尔氮原子,_____ 4.5 摩尔氢原 子,_____ 摩尔电子。 15 摩尔质子,______ 15
3、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如不正确,请说出原因。 (1)、22.4LO2中一定含有6.02×1023个氧分子
标准状况下
溶质B的物质的量,符号CB,单位mol/L。
二、各物理量间的转化
M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m
NA
N
n
Vm V(气体)
V(溶液)
CB
三、应用
•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C )
A、1molH2O的质量为18g/mol
B、CH4的摩尔质量为16g C、3.01×1023个SO2分子的质量为32g D、标准状况下,1mol任何物质的体积 均为22.4L
(2)、将80gNaOH溶于1L水中,所得溶液 NaOH的物质的量浓度为2mol/L
溶液体积不是1L

(3)、18gH2O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22.4L
H2O在标况下不是气体
• 4.已知1.505×1023个X气体分子的质量 为8g,则X气体的摩尔质量是( D ) • A、16g • C、64g/mol B、32g D、32g/mol
有的体积最大的是(
• A 、O 2 B、CH4
B

C、CO2 DSO2
• 8、配制500ml0.1mol/LNaOH溶液需要NaOH 的质量是多少?
n(NaOH)=C(NaOH) ·V(NaOH) =0.1mol/L ·0.5L =0.05mol m(NaOH)= n(NaOH) ·M (NaOH)
• 1、物质的量:含有一定数目粒子的集

物质的量在化学实验中的应用课件

物质的量在化学实验中的应用课件

3.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误差分析
(1)误差分析的原理依据——公式法
误差分析的关键是抓住原理:


(NaOH)

cB= B,c(NaOH)=
=
(NaOH)
(NaOH)·
其中M不变,不规范的操作过程会导致m(NaOH)和V的值发生变
化,从而使所配制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产生误差。
(2)具体分析(以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NaOH溶液为例):
口玻璃塞;
②标志:温度、容积和刻度线;
③规格:100 mL、250 mL、500 mL、1 000 mL等;
④用途: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
(3)其他仪器:量筒、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等。
2.配制过程
以配制100 mL 1.00 mol·L-1 NaCl溶液为例。
如图所示:
1.1 mol·L-1H2SO4溶液的含义是(
C.在烧杯中溶解氢氧化钠后,立即将所得溶液注入容量瓶中
D.将烧杯中的氢氧化钠溶液冷却后注入未经干燥的洁净容量瓶

解析:A项,应选用250 mL容量瓶;B项,容量瓶不能用作溶解的仪
器,应在烧杯中溶解;C项,应将溶解NaOH后的溶液恢复到室温后再
向容量瓶中转移;D项容量瓶未干燥对所配溶液浓度无影响,正确。
(2)俯视刻度线(图2)。恰好相反,刻度线高于液面的实际读数,使
得加水量偏小,结果偏大。
思维建模
1.容量瓶的使用
(1)使用前一定要检验容量瓶是否漏水,检验步骤是加水、倒立、
观察、正立、瓶塞旋转180°、倒立、观察。
(2)容量瓶不能用来溶解固体,更不能用玻璃棒搅拌。固体试样必
须在烧杯中溶解后再转移。
c1·V1+c2·V2=c(混)·V(混)

物质的量在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

物质的量在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

物质的量在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它是用来描述物质的数量的一个物理量,通常用摩尔(mol)作为单位。

在化学反应中,不同物质之间的化学变化是以一定的比例进行的,而物质的量可以帮助我们确定这种比例关系,从而在方程式计算中起到关键的作用。

物质的量可以用来确定反应物之间的摩尔比。

在化学反应中,不同反应物之间的摩尔比决定了它们之间的反应程度。

例如,在燃烧反应中,乙烯(C2H4)和氧气(O2)反应生成二氧化碳(CO2)和水(H2O),化学方程式为C2H4 + O2 → CO2 + H2O。

根据化学方程式,可以知道乙烯和氧气的摩尔比为1:3,即每1摩尔的乙烯需要3摩尔的氧气才能完全反应。

通过物质的量的计算,可以确定反应物之间的摩尔比,从而在实际操作中控制反应条件,使反应物能够以最佳的比例进行反应,提高反应的产率和效率。

物质的量还可以用来确定反应产物的摩尔比。

在化学反应中,反应产物的生成量取决于反应物的摩尔比和反应的限制因素。

限制因素是指在反应中数量少的反应物,它决定了反应的进行程度和产物的生成量。

通过物质的量的计算,可以确定反应产物与反应物之间的摩尔比,从而预测产物的生成量。

例如,在硝酸和铜反应生成硝酸铜的反应中,根据化学方程式2HNO3 + Cu → Cu(NO3)2 + H2O + NO,可以知道硝酸和铜的摩尔比为2:1,即每2摩尔的硝酸需要1摩尔的铜才能完全反应。

通过物质的量的计算,可以确定反应产物的生成量和反应的限制因素,为实验操作提供依据。

物质的量还可以用来计算反应物和产物之间的量的关系。

在化学方程式中,反应物和产物的摩尔比可以反映它们之间的量的关系。

通过物质的量的计算,可以根据已知的物质的量计算出其他物质的量。

例如,在酸碱中和反应中,可以通过物质的量的计算,确定反应物和产物之间的摩尔比,从而计算出反应物和产物的质量、体积或浓度等相关参数。

这对于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具有重要的意义。

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的应用

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的应用

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的应用
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根据阿伏伽德罗定律(也称为阿伏伽德罗数),1 摩尔的任何物质都包
含6.022×10^23个粒子,这个数值被称为阿伏伽德罗常数。

在化学方程式中,化学反应的物质的量(以摩尔表示)在化学方程式中起着平衡方程的作用。

根据化学反应的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反应中,一种物质的摩尔数的改变会导致其他物质的摩尔数的改变。

因此,通过计算物质的量可以确定化学反应中各种物质的量的关系。

使用物质的量来计算化学方程式中的物质量可以用化学计量学的概念进行。

根据化学方程式的配平,可以确定摩尔比之间的关系,从而计算出不同物质的摩尔数。

然后,通过摩尔质量或摩尔质量比可以将摩尔数转换为物质质量。

摩尔质量是指物质的质量和摩尔数的比值,它通常以克/摩尔(g/mol)表示。

例如,摩尔质量可以通过元素的原子质量或化合物的分子质量计算得出。

在反应质量计算中,使用物质的量可以确定反应物质和生成物质之间的质量关系。

摩尔比和化学方程式的摩尔系数可以用来计算反应物质的摩尔数和产物的摩尔数。

然后,根据摩尔质量,可以将摩尔数转换为质量。

这种方法可以用于确定反应物质的质量或产物的质量,以及确定化学反应的理论产率。

总之,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用于确定化学反应中物质的摩尔数、质量和摩尔比,从而计算出
反应物质和产物的质量以及反应的理论产率。

这种计算方法在实验室和工业生产中都有广泛的应用。

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化学计算的常用方法

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化学计算的常用方法

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化学计算的常用方法1.化学方程式的平衡计算化学反应通常可以用化学方程式表示,方程式中的反应物和产物的系数表示了它们之间的摩尔比例关系。

平衡状态下的化学方程式要求反应物和产物的物质的量在反应前后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也就是守恒原理。

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我们可以根据已知物质的量来推算其他未知物质的量,并判断反应是否达到平衡。

2.反应物的计算已知化学方程式中部分物质的量,我们可以通过计算推算出其他未知物质的量。

常见的计算方法有以下几种:(1)给定物质的量计算其他物质的量:根据方程式中的物质的量比例关系,可以通过给定的物质的量计算出其他物质的量。

(2)反应物之间的比例关系:在一些反应中,反应物的摩尔比和化学方程式中的系数可能不完全一致。

通过已知反应物的物质的量,可以利用反应物的比例关系计算其他反应物的物质的量。

(3)反应限量的计算:在反应中,如果将反应物A的物质的量过量给定,而另一个反应物B的物质的量未知,那么我们可以根据化学方程式中的摩尔比例关系以及反应物A和B的物质的量计算出反应限量。

3.产物的计算已知反应物的物质的量,我们可以通过计算推算出反应产物的物质的量。

常见的计算方法有以下几种:(1)反应的理论产率:根据已知反应物的物质的量,利用方程式中的物质的量比例关系,可以计算出反应的理论产物的物质的量。

理论产率是指在理想条件下,按照摩尔比例关系计算得到的产物的最大产量。

(2)反应的实际产率:实际产率是指在实验中实际得到的产物的量。

通过实验中测得的实际产物的量,可以计算出反应的实际产率。

(3)反应的副产物:在一些反应中,除了主要产物之外,还可以产生一些副产物。

通过已知反应物的物质的量,可以计算出这些副产物的物质的量。

除了以上常用的计算方法,化学方程式的计算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反应物的单位转换:化学方程式中的物质的量通常使用摩尔(mol)作为单位,而实验中常常使用克(g)作为单位。

物质的量应用于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物质的量应用于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物质的量应用于化学方程式的计算物质的量是描述化学反应和化学方程式中物质数量的重要概念。

在化学方程式中,物质的量由摩尔数来表示,通常以化学式前的系数来表示。

物质的量可以用于计算反应的产物和反应物的摩尔数、质量以及体积等。

在进行这些计算时,需要知道化学方程式中物质的摩尔比。

首先,可以使用化学方程式中物质的系数来计算反应物和产物之间的摩尔比。

例如,对于以下化学反应方程式:2H₂+O₂→2H₂O该方程式表示,2摩尔的氢气和1摩尔的氧气在反应中生成2摩尔的水。

这意味着摩尔比为2:1:2利用这个摩尔比,可以计算反应物或产物的摩尔数、质量或体积。

例如,可以使用已知的摩尔数来计算其他物质的摩尔数。

如果已知有3摩尔的氧气参与反应,根据摩尔比,我们可以计算出需要6摩尔的氢气来完全反应。

同样地,如果已知有5摩尔的水生成,我们可以计算出反应中消耗了10摩尔的氢气和5摩尔的氧气。

除了计算摩尔数外,物质的量还可以用来计算物质的质量或体积。

这可以通过已知物质的摩尔数和摩尔质量来完成。

物质的摩尔质量是指一个摩尔物质的质量,通常以克/摩尔(g/mol)来表示。

摩尔质量可以通过元素的原子质量表来确定。

例如,对于氢气(H₂),其摩尔质量为2.016 g/mol。

因此,我们可以使用摩尔质量来计算物质的质量。

例如,如果已知有5摩尔的水,根据水的摩尔质量(18.015 g/mol),可以计算出水的质量为90.075 g。

类似地,物质的量也可以用于计算物质的体积。

对于气体,可以使用理想气体定律来计算其体积。

理想气体定律表示为PV=nRT,其中P为气体的压力,V为气体的体积,n为气体的摩尔数,R为理想气体常数,T为气体的温度。

通过已知气体的摩尔数,可以使用理想气体定律来计算其体积。

例如,对于2摩尔的氢气,在已知的温度和压力下,可以通过理想气体定律计算出氢气的体积。

总结起来,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中的应用是非常重要的。

它可以用于计算反应物和产物的摩尔数、质量和体积。

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

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

1 0.1mol
1 2
2 n (HCl)
0.1 mol n(HCl)
1 n (H2)
1 1
=
=
0.1 mol n(H2)
n(HCl)= 0.2 mol
n(H2)= 0.1 mol
V(H2)= n(H2) × Vm = 0.1 mol × 22.4 L/mol= 2.24 L
实验室用6.5g Zn与足量盐酸完全反应 与足量盐酸完全反应。 【例 题 】 实验室用6.5g Zn与足量盐酸完全反应。 Zn的物质的量 的物质的量; 参加反应HCl的物质的量; HCl的物质的量 求:① Zn的物质的量;②参加反应HCl的物质的量; 生成H 的体积(标况下) ③生成H2的体积(标况下)。 单位应 解法2: 解法 : 上下一致 Zn + 2HCl == ZnCl2 + H2 1mol 0.1mol 1mol 0.1mol V(H2)=


1、物质在相互反应时( D ) 、物质在相互反应时 A.它们的质量一定相等 它们的质量一定相等 B.它们的物质的量一定相等 它们的物质的量一定相等 C.它们的质量比等于方程式中化学计量数之比 它们的质量比等于方程式中化学计量数之比 D.它们物质的量比等于方程式中化学计量数之比 它们物质的量比等于方程式中化学计量数之比 2、取两份物质的量相等的铝粉,分别与足量的盐酸、 、取两份物质的量相等的铝粉,分别与足量的盐酸、 浓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浓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在相同状态下产生的气体体积之 比是( 比是( ) A A.1:1 B.1:2 C. 1:3 D. 3:2 . : . : . : . : 3、0.16 g氢氧化钠恰好与 mL的盐酸完全反应,则盐 、 氢氧化钠恰好与20 的盐酸完全反应, 氢氧化钠恰好与 的盐酸完全反应 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B ) A.0.1 mol/L B.0.2 mol/L C.0.5 mol/L D.1 mol/L

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

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

=40 g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40 g NaOH的含量 ×100%=80% 50 g (6)答:该样品中NaOH的含量为80%。
单位问题:上下一致,左右相当。
400mL某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恰好与11,2L氯气 (标准状况)完全反应, 计算(1)生成的NaClO的物质的量; (2)该溶液中NaOH的物质的量浓度。 (提示:Cl2+2NaOH=NaClO+NaCl+H2O)
一、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
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之比,等于 各物质的粒子数之比,也等于各物质的物质的 量之比。也等于各气体物质的体积之比。
3.物质的量应用于化学方程式计算的解题步骤
现有1 L 1 mol· L 的盐酸与50 g NaOH样品恰好完全反 应(杂质不与盐酸反应),则该样品中NaOH的含量为多少?
-1
解:(1)设:设样品中NaOH的质量为x (2)写: (3)标: HCl 1 mol
-1

NaOH=== NaCl+H2O 40 g
1 L×1 mol· L (4)列:
x
1 mol 40 g = - x 1 L×1 mol· L 1
-1
40 g×1 L×1 mol· L (5)解:x= 1 mol
向 30 mL 2mol/L NaOH溶液中加入20mL 1mol/L H2SO4溶液后,再滴加2-4滴石蕊试 液,通过计算说明加入石蕊试液后溶液应显 什么颜色?
8.7g MnO2与100mL 12mol/L的盐酸共热, △ (MnO2+4HCl(浓)=MnCl 2+Cl2↑+2H2O)完全 反应后可得氯气多少升(标况)?将反应后的 溶液稀释至500 mL,取出50 mL加入足量的 AgNO3溶液可得沉淀多少克?

物质的量在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

物质的量在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

物质的量在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它是化学计算的基础概念之一。

本文将从物质的量的概念、化学方程式的平衡、摩尔比和摩尔质量等方面,探讨物质的量在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

一、物质的量的概念物质的量是描述物质数量大小的物理量,用符号n表示,单位是摩尔(mol)。

1摩尔表示1克分子量、1千克分子量或1磅分子量的物质。

摩尔是一个基本单位,它与质量和粒子数之间建立了联系。

物质的量的概念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根据化学方程式的平衡原则,反应中参与的各种物质的物质的量必须保持平衡。

通过物质的量的计算,可以确定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摩尔比,从而推算出反应中各种物质的物质的量。

二、化学方程式的平衡化学方程式描述了化学反应的物质转化过程。

一个完整的化学方程式必须满足质量守恒定律和电荷守恒定律。

在化学方程式中,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摩尔比是一定的,这种摩尔比可以通过方程式的系数来表示。

在平衡的化学方程式中,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物质的量必须保持平衡。

平衡状态下,反应物和生成物分子之间的摩尔比是固定的,可以通过化学方程式的系数来确定。

例如,对于方程式2H₂ + O₂ → 2H₂O,反应物氢气和氧气的摩尔比是2:1,生成物水的摩尔比是2:1。

这意味着,在反应过程中,每2摩尔的氢气需要1摩尔的氧气才能完全反应生成2摩尔的水。

三、摩尔比的计算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通过摩尔比的计算可以确定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摩尔关系。

摩尔比可以通过方程式的系数来确定,系数表示了各种物质的物质的量之间的比例关系。

例如,在方程式2H₂ + O₂ → 2H₂O中,氢气和氧气的摩尔比是2:1。

这意味着,每2摩尔的氢气需要1摩尔的氧气才能完全反应生成2摩尔的水。

通过摩尔比的计算,可以确定反应物的摩尔量和生成物的摩尔量之间的关系,从而进行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四、摩尔质量的计算摩尔质量是指1摩尔物质的质量,用符号M表示,单位是克/摩尔(g/mol)。

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

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

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
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物质的量是指反应物和生成物中每种物质的数量,这可以通过给出反应物和生成物数量的值来计算。

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占据重要的地位,因为它可以帮助我们确定反应的可能结果,以及反应的方程式的右边和左边的物质的数量之间的关系。

例如,一个氧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以写成:2Fe2O3 + 3C → 4Fe + 3CO2。

其中,Fe2O3和C分别表示二氧化铁和碳,是反应物,而Fe和CO2分别表示铁和二氧化碳,是生成物。

可以看出,对于反应物而言,2个二氧化铁的量必须等于4个铁和3个碳的量,而对于生成物而言,4个铁的量必须等于2个二氧化铁和3个二氧化碳的量。

物质的量还可以用来衡量反应的速率。

一般来说,反应的速率与参与反应的物质的总量成正比,因此,当物质的量发生变化时,反应的速率也会随之发生变化。

通过研究物质的量变化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反应过程,也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控制反应的结果。

另外,物质的量还可以用来计算反应的平衡常数,即某种反应系统在一定条件下的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相对量。

物质的量反应系统的平衡常数可以用来判断反应是不是可能发生,甚至可以用来计算反应
可能发生的速率。

总之,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占据重要的地位,它可以帮助我们确定反应可能的结果,以及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关系,还可以用来衡量反应的速率,以及计算反应可能发生的速率。

【化学知识点】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的应用

【化学知识点】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的应用

【化学知识点】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的应用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的应用:在化学方程式中,各个物质分子式前面的系数之比,等于这些物质之间的物质的量之比。

利用这个原理,可以根据方程式中物质的系数之比,和已知某物质的物质的量,计算其他物质的物质的量。

物质的量之比就等于系数之比。

物质的量是国际单位制中7个基本物理量之一(7个基本的物理量分别为:长度(单位:m)、质量(单位:kg)、时间(单位:s)、电流强度(单位:A)、发光强度(单位:cd)、温度(单位:K)、物质的量(单位:mol),它和“长度”,“质量”,“时间”等概念一样,是一个物理量的整体名词。

其符号为n,单位为摩尔(mol),简称摩。

物质的量是表示物质所含微粒数(N)(如:分子,原子等)与阿伏加德罗常数(NA)之比,即n=N/NA。

阿伏伽德罗常数的数值为0.012kg ¹²C所含碳原子的个数,约为6.02×10²³。

它是把微观粒子与宏观可称量物质联系起来的一种物理量。

其表示物质所含粒子数目的多少。

物质的量是一个物理量,它表示含有一定数目粒子的集合体,符号为n。

物质的量的单位为摩尔,简称摩,符号为mol。

国际上规定,1mol粒子集体所含的粒子数与0.012kg 碳12中含有的碳原子数相同。

(1)设所求物质的物质的量为n(B)[或质量m(B)],或气体标准状况下体积V (B)、或溶液体积V[B(aq)]J。

(2)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在化学方程式有关物质的化学式下面先写出已知物和所求物的有关量的关系,再代入已知量和所求量。

(4)写出所求物质的数学表达式。

(5)写出解答和答案。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高一化学学习物质的量在化学实验中的应用

高一化学学习物质的量在化学实验中的应用

高一化学学习物质的量在化学实验中的应用
查字典化学网为大家提供高一化学学习:物质的量在化学实验中的应用一文,供大家参考使用:
高一化学学习:物质的量在化学实验中的应用
1.物质的量浓度.
(1)定义:以单位体积溶液里所含溶质B的物质的量来表示溶液组成的物理量,叫做溶质B的物质的浓度。

(2)单位:mol/L(3)物质的量浓度 = 溶质的物质的量/溶液的体积 CB = nB/V
2.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配制
(1)根本原理:根据欲配制溶液的体积和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用有关物质的量浓度计算的方法,求出所需溶质的质量或体积,在容器内将溶质用溶剂稀释为规定的体积,就得欲配制得溶液.
(2)主要操作
a.检验是否漏水.
b.配制溶液 1计算.2称量.3溶解.4转移.5洗涤.6定容.7摇匀8贮存溶液.
本卷须知:A 选用与欲配制溶液体积一样的容量瓶. B 使用前必须检查是否漏水. C 不能在容量瓶内直接溶解. D 溶解完的溶液等冷却至室温时再转移. E 定容时,当液面离刻度线1―2cm时改用滴管,以平视法观察加水至液面最低处与刻度相切为止.
3.溶液稀释:C(浓溶液)?V(浓溶液) =C(稀溶液)?V(稀溶液) 以上就是高一化学学习:物质的量在化学实验中的应用的所有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物质的量在化学实验中的应用教案(4篇)

物质的量在化学实验中的应用教案(4篇)

物质的量在化学实验中的应用教案(4篇)物质的量在化学实验中的应用教案(精选篇1)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初步学会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方法和技能能力目标:在实验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德育目标: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严谨科学态度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初步学会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方法和技能难点:正确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及误差分析教学过程一、投影:溶质的质量分数物质的量浓度异:1、溶质:以质量表示以物质的量表示溶液:以质量表示以体积表示2、单位:1 摩/升同:都表示溶质和溶液的相对比值提问:如何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讲解:以配制0.05mol/L的溶液250mL为例,讲解有关仪器和步骤以及注意事项。

二、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1、仪器:容量瓶、天平、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2、过程:(1)准备工作:检漏(2)操作步骤:计算—称量—溶解—转移—洗涤—定容—摇匀(3)结束工作:存放,整理清洗三、误差分析依据公式 C=n/V 造成浓度误差的原因可由n或V引起。

造成n的误差可由⑴称量⑵转移洗涤造成V的误差可由⑴俯视或仰视造成,⑵未冷却等例如:称量时,砝码有油污或生锈称量时,药品与砝码颠倒量取液体时,量筒内壁上有水称 NaOH固体时,把 NaOH放在纸上量取浓盐酸、动作太慢溶解或稀释溶质的小烧杯未用蒸馏水洗涤容量瓶未干燥搅拌或移液时,有溶液飞溅出来定容时,俯视刻度线摇匀后,液面低于刻度线四、讨论国外教材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方法,请评价。

例题:1、溶液配制:欲配制 1000 mL 浓度为012 mol·L—1 的 NaOH 溶液,需要的仪器是()请选择配制过程所必须的操作,按操作先后顺序编号,为()1)用适量蒸馏水洗涤烧杯2~3次,洗涤液也注入容量瓶,使混合均匀。

2)用胶头滴管滴加蒸馏水使溶液凹液面与刻度相切。

3)在托盘天平上先称取洁净干燥烧杯的质量后称取()g NaOH4)将容量瓶瓶塞盖紧,反复摇匀。

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中的应用

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中的应用

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中的应用
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计算反应物和生成物的量:根据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可以计算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物质的量。

这有助于我们了解反应过程中各物质的变化情况。

2.确定反应物的比例关系: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之比等于各物质的物质的量之比,这有助于我们确定反应物之间的比例关系。

3.计算反应速率:通过测量反应过程中各物质浓度的变化,结合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可以计算出反应速率。

这有助于我们了解反应的速率和进程。

4.确定反应平衡:在化学反应达到平衡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各物质浓度保持不变。

通过测量各物质浓度的变化,结合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可以确定反应是否达到平衡状态。

5.计算反应热:根据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和反应热的关系,可以计算出反应热。

这有助于我们了解反应的热效应和能量变化。

总之,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中的应用非常广泛,有助于我们深入理解化学反应的本质和过程。

物质的量在化学实验中的应用李丽萍

物质的量在化学实验中的应用李丽萍
答:用胶头滴管是为了防止加水过量,超过刻度线。
若定容时不小心液面超过了刻度线,怎么办?能用胶头滴管把多余的液体取出吗?
不能,必须重新配制
⑦摇匀
把定容好的容量瓶瓶塞塞紧,用食指顶住瓶塞,用另一只手托住瓶底,把容量瓶倒转几次,混合均匀。
摇匀后发现液面低于刻线,能否补充水?
不能。因为是部分溶液沾在容量瓶刻度线以上部分所致。
容量瓶使用前应查是否检漏水
其方法是: 往瓶内加水,塞好瓶塞(瓶口和瓶塞要干,且不涂任何油脂等),用食指顶住瓶塞,另一只手托住瓶底把瓶倒立过来,观察瓶塞周围是否有水漏出,如不漏水,把瓶塞旋转180°塞紧,仍把瓶倒立过来,再检查是否漏水,经检查不漏水的容量瓶才能使用。
不准将溶质直接转移入容量瓶加水溶解
⑧装瓶(试剂瓶、贴签)
容量瓶中不能存放溶液,因此要把配制好的溶液转移到试剂瓶中,贴好标签,注明溶液的名称和浓度。
c(B)=
根据上述公误差.
n(B)

(2)实验过程中的误差分析
①称量产生误差
1)称量时左盘高,右盘低
物质的量在化学实验中的应用
三、物质的量浓度
含义:单位体积溶液里所含溶质B的物质的量,叫做溶质B的物质的量浓度。 单位: mol / L 物质的量浓度=
溶质的物质的量(mol)
溶液的体积(L)
cB=
nB
Vaq
c(B) =
n(B)
Vaq

1、物质的量浓度
思考与练习:
下列各溶液中:其中Na+的物质的量浓度分别是多少? (1)0.8L 0.4mol/L的NaOH溶液 (2)2L 0.15mol/L的Na3PO4溶液 (3)1L 0.3mol/L的Na2SO4溶液 (4)2L 0.5mol/L的NaCl溶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质的量一 选择题(18小题,1-10每题2分,11-18每题3分,共44分)1、足量的含不溶性杂质的粗盐,经提纯后配成一定质量分数的NaCl 溶液,实验操作有: ①称量;②过滤;③蒸发结晶;④计算;⑤溶解;⑥干燥,其先后顺序正确的是( ) A 、④⑤②③⑤①⑥ B 、④⑤②③①⑥⑤ C 、⑤②③⑥④①⑤ D 、④①⑤②③⑥⑤2、下列各组溶液,不用其它试剂就可以将它们区别开的是 ( ) A 、盐酸、氢氧化钾、硫酸钾、碳酸钾 B 、硝酸钠、盐酸、氯化铵、氢氧化钾 C 、氯化钡、氯化钙、硫酸钠、硝酸钾 D 、氢氧化钾、碳酸钾、硫酸镁、硫酸氢钾3、给出下列条件,无法确定该物质摩尔质量的是 ( ) A 、已知物质在气态时密度和测得此密度时的温度、压强B 、已知物质的体积和质量C 、已知一定量物质的质量和物质的量D 、已知物质一个分子的实际质量4.在溶液的配制过程中会引起浓度偏高的是 ( ) ①用1 g 98%的浓硫酸加4 g 水配制成19.6%的硫酸;②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硫酸溶液时,定容后塞好塞子倒转摇匀后,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③10%的硫酸和90%的硫酸等体积混合配制50%的硫酸溶液;④向80 mL 水中加入18.4 mol·L -1硫酸20 mL 配制3.68 mol·L -1的硫酸溶液;⑤质量分数为5x%和x%的两种氨水等体积混合配制成3x%的氨水 A .①③⑤ B .②④⑤ C .③④ D .④⑤5、某久贮潮解的某NaOH 固体中,Na 2CO 3的质量分数为6.5%。

若取质量为a 的此样品加入到含HCl 质量为b 的稀盐酸(过量)中,完全反应后再加入含NaOH 质量为c 的NaOH 溶液,恰好完全中和残余的盐酸, 则所得溶液蒸干时得到的晶体质量可能为 ( ) A 、1.3a B 、1.6b C 、1.32a +1.46c D 、1.39a +1.46c6..在80 g 密度为d g·cm -3的硫酸铁溶液中,含有2.8 g Fe 3+,则此溶液中SO 2-4的物质的量浓度(mol·L -1)为 ( ) A.1516d B.516d C.38d D.58d 7.在标准状况下,将V L A 气体(摩尔质量为M g·mol -1)溶于0.1 L 水中,所得溶液的密度为ρ g·cm -3,则此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mol·L -1)为 ( )A.VρMV +2 240B. 1 000Vρ(MV +2 240)C.MV 22.4(V +0.1)ρ D .1 000 VρM(MV +2 240) 8、某含氧强酸H m XO n ,相对分子质量为A ,将它溶于水,测得溶液的氢离子浓度为2 mol/L ,溶液的质量分数为20%,密度为1.5 g/cm 3,则m 值为 ( )A 、A 300B 、A 150C 、A 100D 、A 2009、在三个密闭容器中分别充入Ne 、H 2、O 2三种气体,当他们的温度和密度都相同时,这三种气体的压强(p ),从大到小的顺序是 ( ) A 、p(Ne)>p(H 2)>p(O 2) B 、p(O 2)> p(Ne)> p(H 2) C 、p(H 2)> p(O 2)> p(Ne) D 、p(H 2)> p(Ne)> p(O 2)10.将a%的某物质的水溶液加热蒸发掉m g 水(溶质不挥发、且蒸发过程无溶质析出),所得溶液体积V L ,溶质的质量分数为蒸发前的2倍,设溶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为M ,则蒸发后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A.ma 2VM mol·L -1B.ma 100VM mol·L -1C.20ma 2VM mol·L -1D.ma 50VMmol·L -1 11.3 g 镁铝合金与100 mL 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将反应后的溶液加热蒸干,得到无水硫酸盐17.4 g ,则原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A .1 mol·L -1B .1.5 mol·L -1C .2 mol·L -1D .2.5 mol·L -112、某固体仅由一种元素组成,其密度为5g/cm 3。

用x 射线研究表明,在棱长为1×10-7cm 的立方体中含20个原子,则此元素的原子量最接近 ( )A、32B、60C、120D、15013、将1.5g两种金属的混合物粉末与足量的稀盐酸反应,反应完全后,得到标准状况下的氢气1.12L,则两种金属可能是()A、Fe和CuB、Zn和CuC、Al和FeD、Mg和Al14、空气和二氧化碳按体积比5:1混合,将混合气体与足量的红热焦炭充分反应。

设空气中氮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4:1,不计其它成分,且体积都在同温、同压下测定的,则反应后的气体中一氧化碳的体积分数是()A、29% B、43% C、50% D、100%15.把500 mL含有BaCl2和KCl的混合溶液分成5等份,取一份加入含a mol硫酸钠的溶液,恰好使钡离子完全沉淀;另取一份加入含b mol硝酸银的溶液,恰好使氯离子完全沉淀。

则该混合溶液中钾离子浓度为() A.0.1(b-2a) mol·L-1B.10(2a-b) mol·L-1 C.10(b-a) mol·L-1 D.10(b-2a) mol·L-1 16、在一定温度下,向15g蒸馏水中加入一包无水硫酸铜粉末,充分搅拌后过滤,得到一定质量的蓝色晶体和8.4g滤液,在此温度下无水硫酸铜的溶解度为40g,则此包无水硫酸铜的质量是()A、6.6gB、9gC、18.4gD、16g17.一包含杂质碳酸钠粉末106克,与足量的稀盐酸反应,得标准状况下23.5L的气体,则该杂质不可能是()A K2CO3B CaCO3C NaHCO3D (NH4)2CO318.将总物质的量为n mol的钠和铝的混合物(其中钠的物质的量分数为x),投入一定量的水中充分反应,金属没有剩余,共收集到标准状况下的气体V L。

下列关系式中正确的是(已知:2Na+2H2O=2NaOH+H2↑2Al+2NaOH+2H2O=2NaAlO2+3H2↑)( ) A.x=V/(11.2n) B.0<x≤0.5 C.V=33.6n(1-x) D.11.2n<V≤22.4n二.非选择题(共56分)19.实验室用密度为1.25 g·mL-1,质量分数为36.5%的浓盐酸配制240 mL 0.1 mol·L-1的盐酸,请回答下列问题:(1)浓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___。

(2)配制240 mL 0.1 mol·L-1的盐酸应量取浓盐酸体积________mL,应选用容量瓶的规格________mL。

(3)配制时,其正确的操作顺序是(用字母表示,每个字母只能用一次)________。

A.用30 mL水洗涤________2~3次,洗涤液均注入容量瓶,振荡B.用量筒准确量取所需的浓盐酸的体积,沿玻璃棒倒入烧杯中,再加入少量水(约30 mL),用玻璃棒慢慢搅动,使其混合均匀C.将已冷却的盐酸沿玻璃棒注入容量瓶中D.将容量瓶盖紧,振荡,摇匀E.改用________加水,使溶液凹液面恰好与刻度线相切F.继续往容量瓶内小心加水,直到液面接近刻度线______处(4)操作A中,将洗涤液都移入容量瓶,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若实验过程中出现如下情况如何处理?①加蒸馏水时不慎超过了刻度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向容量瓶中转移溶液时不慎有溶液溅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分类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对化学反应类型的分类方法有多种,置换反应是重要的基本反应类型。

某同学对置换反应进行分类,请你结合已学过的化学反应,每类写一个化学方程式且不重复:(1)按单质类别分类:①非金属单质(Ⅰ)+化合物(Ⅰ)化合物(Ⅱ)+非金属单质(Ⅱ):Cl2+H2S2HCl+S↓;②非金属单质+化合物(Ⅰ)化合物(Ⅱ)+金属单质:;③金属单质+化合物(Ⅰ)化合物(Ⅱ)+非金属单质:;④金属单质(Ⅰ)+化合物(Ⅰ)化合物(Ⅱ)+金属单质(Ⅱ):。

(2)按单质在常温下状态分类:①固态单质置换固体单质:;②固态单质置换气态单质:;③气态单质置换固态单质:;④气态单质置换气态单质:如2F2+2H2O4HF+O2。

21.某同学利用氯酸钾分解制氧气的反应,测定氧气的摩尔质量,实验步骤如下:①把适量的氯酸钾粉末和少量二氧化锰粉末混合均匀,放入干燥的试管中,准确称量,质量为a g。

②装好实验装置。

③检查装置气密性。

④加热,开始反应,直到产生一定量的气体。

⑤停止加热(如图所示,导管出口高于液面)。

⑥测量收集到的气体的体积。

⑦准确称量试管和残留物的质量为b g。

⑧测量实验室的温度。

⑨把残留物倒入指定的容器中,洗净仪器,放回原处,把实验桌面收拾干净。

⑩处理实验数据,求出氧气的摩尔质量。

回答下列问题:(1)如何检查装置的气密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以下是测量收集到的气体体积必须包括的几个步骤:①调整量筒内外液面高度使之相同;②使试管和量筒内的气体都冷却至室温;③读取量筒内气体的体积。

这三步操作的正确顺序是__________(请填写步骤代号)。

(3)测量收集到的气体体积时,如何使量筒内外液面的高度相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果实验中得到的氧气体积是 c L(25 ℃、1.01×105 Pa),水蒸气的影响忽略不计,氧气的摩尔质量的计算式为(含a、b、c,不必化简)M(O2)=____________22、在干燥的烧瓶中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HCl气体,由于空气不可能完全排尽,所以收集到的气体相对于H2的密度为17.5,若将此气体倒扣在水中,当液面不再上升时,求:(1)烧瓶中液体的体积占烧瓶总体积的体积分数。

(2)形成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

(假设整个过程均在标准状况下)23、(1)质量分数不同的两种氯化钠溶液,以相同质量混合时,所得混合溶液密度为ρ1;以相同体积混合时,所得混合溶液密度为ρ 2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