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语郭锡良教材主要文选重点字词解释

古代汉语郭锡良教材主要文选重点字词解释
古代汉语郭锡良教材主要文选重点字词解释

古代汉语郭锡良教材主要文选重点字词解释

1老臣病足,(曾)不能疾走

2老臣今者(殊)不欲食。

3(少)益耆食。

4老臣贱(息)舒祺。

5没死以(闻)。

6(丈夫)亦爱怜其少子乎?

7老臣窃以为媪(之)爱燕后贤于长安君。

8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9非(弗)思也。

10微(独)赵,诸侯有在者乎?

11今媪(尊)长安君之位。

12老臣(以)媪为长安君计短也。

13恣君之(所)使之。

14制,(岩)邑也,虢叔死(焉),(佗)邑唯命。

15(惊)姜氏

16今京不(度)

17无(生)民心

18夫人将(启)之

19(隧)而相见

20左并辔,右援(枹)而鼓,马(逸)不能止,师从之。

21自始合,苟有(险),余必下推车。子岂(识)之?然子(病)矣。22不(介)马而驰之。

23从左右,皆(肘)之。

24人不(难)以死(免)其君。

25以(劝)事君者。

26若(望)仆不相(师)。

27适足以见笑而自(点)耳。

28故祸莫(憯)于欲利。

29商鞅因景监见,赵良(寒心)。

30(显)岩穴之士。

31未尝衔杯酒,接(殷勤)之余欢

32随而(媒孽)其短。

33(倡优)蓄之。

34人不能早自裁绳墨之外,以(稍)(陵迟)

35则仆偿前辱之(责)。

36且负下未易居,(下流)多谤议。

37阳货欲(见)孔子,孔子不见。(归)孔子(豚)。

38八佾舞於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39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见)其二子焉。

40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41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

42百姓皆以王为(爱)也,臣(固)知王(之)不忍也。

43即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故以羊易之也。

44是以君子(远)庖厨也。

45无(以),则王乎?

46(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47有为神农之言者许行,自楚(之)滕,(踵)门而告文公。

48其徒数十人,皆衣(褐),(捆)屦、织席以为食。

49远方之人闻君行仁政,愿受一(廛)而为(氓)。

50贤者与民(并)耕而食,(饔飧)而治。

51滕君,则诚贤君也;(虽然),未闻道也。

52徐子以釜甑(爨)、以铁耕乎?

53昔者孔子没,三年之外,门人治(任)将归,入揖于子贡,相向而哭,皆失声,(然后)归。

54夫以百亩之不(易)为己忧者,农夫也。

55禹(疏)九河,(瀹)济漯而(注)诸海。

56后稷教民(稼穑),树(艺)五谷,五谷熟而民人育。

57鲁颂曰:“戎狄(是)膺,荆舒是惩。”周公方且膺之,子(是)(之)学,亦为不善变矣。

58惟天为大,(惟)尧(则)之。

59或相倍(蓰),或相什伯,或相千万。子(比)而同之,是乱天下也。

60我(决)起而飞,(枪)榆枋,时(则)不至,而控於地而已矣。

61夫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後反。

62(之)二虫又何知。

63适莽苍者,三(飡)而反,腹犹(果然)。

64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65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

66禹之王天下也,身执耒臿以为民先,股无(胈),(胫)不生毛。

67七月(流火)

68女执(懿)筐,(遵)彼微(行),爰求柔桑。

69春日(载)阳,(有)鸣仓庚。

70三之日(于)耜,四之日举(趾)。

71我朱(孔)(阳),为公子裳。

72八月断(壶),九月(叔)苴。

73八月(剥)枣,十月获稻。

74(穹窒)熏鼠,塞(向)(墐)户。

75(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76上入执(宫)(功)

77(朋)酒斯飨

78皇天之不纯命兮,何百姓之震(愆)。

79(去)故乡而就远兮,(遵)江夏以流亡。

80去(终古)之所居兮,今(逍遥)而来东。

81心(婵媛)而伤怀兮,眇不知其所(蹠)。

82(当)陵阳之焉至兮?淼南渡之焉(如)?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