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可靠性基本理论
可靠性理论基础知识
可靠性理论基础知识可靠性理论基础知识1.可靠性定义我国军用标准GIB 451A-2005《可靠性维修性保障性术语》中,可靠性定义为:产品在规定的条件下,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
“规定条件”包括使用时的环境条件和工作条件。
“规定时间”是指产品规定了的任务时间。
“规定功能”是指产品规定了的必须具备的功能及其技术指标。
可靠性的评价可以使用概率指标或时间指标,这些指标有:可靠度、失效率、平均无故障工作时间、平均失效前时间、有效度等。
典型的失效率曲线是浴盆曲线,其分为三个阶段:早期失效期、偶然失效期、耗损失效期。
早期失效期的失效率为递减形式,即新产品失效率很高,但经过磨合期,失效率会迅速下降。
偶然失效期的失效率为一个平稳值,意味着产品进入了一个稳定的使用期。
耗损失效期的失效率为递增形式,即产品进入老年期,失效率呈递增状态,产品需要更新。
1.1可靠性参数1、失效概率密度和失效分布函数失效分布函数就是寿命的分布函数,也称为不可靠度,记为)(t F 。
它是产品或系统在规定的条件下和规定的时间内失效的概率,通常表示为)()(t T P t F ≤=失效概率密度是累积失效概率对时间t 的倒数,记为f(t)。
它是产品在包含t 的单位时间内发生失效的概率,可表示为)()()('t F dtt dF t f ==。
2、可靠度可靠度是指产品或系统在规定的条件下,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规定功能的概率。
可靠度是时间的函数,可靠度是可靠性的定量指标。
可靠度是时间的函数,记为)(t R 。
通常表示为?∞=-=>=t dt t f t F t T P t R )()(1)()(式中t 为规定的时间,T 表示产品寿命。
3、失效率已工作到时刻t 的产品,在时刻t 后单位时间内发生失效的概率成为该产品时刻t 的失效率函数,简称失效率,记为)(t λ。
)(1)()()()()()(''t F t F t R t F t R t f t -===λ。
可靠性工程基本理论
可靠性工程基本理论1可靠性(Reliability)可靠性理论是从电子技术领域发展起来,近年发展到机械技术及现代工程管理领域,成为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
可靠性与安全性有密切的关系,是系统的两大主要特性,它的很多理论已应用于安全管理。
可靠性的理论基础是概率论和数理统计,其任务是研究系统或产品的可靠程度,提高质量和经济效益,提高生产的安全性。
产品的可靠性是指产品在规定的条件下,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
产品可以是一个零件也可以是一个系统。
规定的条件包括使用条件、应力条件、环境条件和贮存条件。
可靠性与时间也有密切联系,随时间的延续,产品的可靠程度就会下降。
可靠性技术及其概念与系统工程、安全工程、质量管理、价值工程学、工程心理学、环境工程等都有十分密切的关系。
所以,可靠性工程学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工作技术。
2可靠度(Reliablity)是指产品在规定条件下,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规定功能的概率。
可靠度用字母R表示,它的取值范围为0≤R≤1。
因此,常用百分数表示。
若将产品在规定的条件下,在规定时间内丧失规定功能的概率记为F,则R=1-F。
其中F称为失效概率,亦称不可靠度。
设有N个产品,在规定的条件下,在规定的时间内,有n个产品失效,则F=n/NR=(N-n)/N=1-F可靠度与时间有关,如100个日光灯管,使用一年和使用两年,其损坏的数量是不同的,失效率和可靠度也都不同。
所以可靠度是时间的函数,记成R(t),称为可靠度函数。
图5-1是可靠度函数R(t)和失效概率F(t)变化曲线。
图5-1可靠度3失效率(Failurerate)失效率是指工作到某一时刻尚未失效的产品,在该时该后,单位时间内发生失效的概率。
在极值理论中,失效率称为“强度函数”;在经济学中,称它的倒数为“密尔(Mill)率”;在人寿保险事故中,称它为“死亡率强度”。
失效率是衡量产品在单位时间内失效次数的数量指标;它也是描述产品在单位时间内失效的可能性。
可靠性基础理论概要课件
03
系统可靠性分析
系统可靠性与元件可靠性关系
01
系统可靠性是指在规定条件下,系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元件 可靠性是构成系统可靠性的基础,元件的可靠性水平直接影响整个系统的可靠 性。
02
元件故障会导致系统故障,因此需要选择高可靠性的元件,以提高整个系统的 可靠性。
03
系统的可靠性不仅取决于元件的可靠性,还受到系统结构、工作条件、维修保 养等因素的影响。
可靠性指标计算
01
02
03
可靠度函数
可靠度函数描述了产品在 规定条件下和规定时间内 完成规定功能的概率,是 可靠性分析的重要指标。
故障概率密度函数
故障概率密度函数描述了 产品在单位时间内发生故 障的概率,是评估产品可 靠性的重要依据。
平均寿命
平均寿命是描述产品寿命 的统计量,常见的平均寿 命有平均故障间隔时间、 平均修复时间等。
03
可靠性工程的发展历程
20世纪50年代
可靠性工程开始萌芽,主要应用于军事领域 。
20世纪60年代
可靠性工程在民用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如电 子产品、汽车等。
20世纪70年代
可靠性工程逐渐成熟,形成了完整的理论体 系和实践方法。
21世纪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可靠性工程的应用领 域不断扩大,涉及到众多行业和领域。
总结词
航空航天领域可靠性工程实践案例介绍了如何通过工程实践提高航空航天产品的可靠性 。
详细描述
航空航天领域可靠性工程实践案例主要介绍了在航空航天领域中,如何通过一系列的工 程实践,如严格的质量控制、环境适应性设计、冗余设计等,提高航空航天产品的可靠 性。该案例还涉及到了对航空航天产品可靠性的测试和评估,以及对故障的预防和应对
(安全管理理论)可靠性工程基本理论
可靠性工程基本理论1可靠性(Reliability)可靠性理论是从电子技术领域发展起来,近年发展到机械技术及现代工程管理领域,成为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
可靠性与安全性有密切的关系,是系统的两大主要特性,它的很多理论已应用于安全管理。
可靠性的理论基础是概率论和数理统计,其任务是研究系统或产品的可靠程度,提高质量和经济效益,提高生产的安全性。
产品的可靠性是指产品在规定的条件下,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
产品可以是一个零件也可以是一个系统。
规定的条件包括使用条件、应力条件、环境条件和贮存条件。
可靠性与时间也有密切联系,随时间的延续,产品的可靠程度就会下降。
可靠性技术及其概念与系统工程、安全工程、质量管理、价值工程学、工程心理学、环境工程等都有十分密切的关系。
所以,可靠性工程学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工作技术。
2可靠度(Reliablity)是指产品在规定条件下,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规定功能的概率。
可靠度用字母R表示,它的取值范围为0≤R≤1。
因此,常用百分数表示。
若将产品在规定的条件下,在规定时间内丧失规定功能的概率记为F,则R=1-F。
其中F称为失效概率,亦称不可靠度。
设有N个产品,在规定的条件下,在规定的时间内,有n个产品失效,则F=n/NR=(N-n)/N=1-F可靠度与时间有关,如100个日光灯管,使用一年和使用两年,其损坏的数量是不同的,失效率和可靠度也都不同。
所以可靠度是时间的函数,记成R(t),称为可靠度函数。
图5-1是可靠度函数R(t)和失效概率F(t)变化曲线。
图5-1可靠度3失效率(Failurerate)失效率是指工作到某一时刻尚未失效的产品,在该时该后,单位时间内发生失效的概率。
在极值理论中,失效率称为“强度函数”;在经济学中,称它的倒数为“密尔(Mill)率”;在人寿保险事故中,称它为“死亡率强度”。
失效率是衡量产品在单位时间内失效次数的数量指标;它也是描述产品在单位时间内失效的可能性。
第二章 可靠性基本理论
MTTF与MTBF的理论意义实际上是一样的,故 通称为平均寿命。
1 N 对于小样本不分组,平均寿命θ: ti N i 1
对于大样本将全部寿命数据按一定时间间隔分 组,取每组寿命数据的中值ti作为该组的寿命,则平 均寿命θ:
1 n (ti ni ) N i 1
△ni--第i组寿命数据的个数
第二段:偶然失效期,失效率基本保持不变, (相当中年寿命期) 失效原因:由于不能控制也不能预测的缺陷。 尽量增长第二段时间,使产品失效率低于规定值。 第三段:耗损失效期,失效率为递增型。(相 当老年寿命期) 失效原因:耗损、老化、磨损、疲劳等。 充分合理的预防性维修计划、提高维修性设计、 及时更换易损件,使失效率不高于规定值。
t2 2
2
t 2
2
t2 t2 2 2 1 e 0
R(t ) 1 F (t ) e
f (t ) t e (t ) t2 R(t ) e 2
t2 2
t
(t ) ct , t≥0, c为常数, 例2-7: 设某产品的故障率为: 求该产品的故障密度函数 f(t) 与可靠度函数R(t)。
当产品总体的失效密度函数f(t)已知,N→∞时,
E ( T ) tf ( t ) dt 产品的平均寿命: 0 0 R(t )dt
当λ(t)=λ=常数时,
t 0 R (t ) dt 0 e dt
1
四、可靠寿命、中位寿命、特征寿命
F (500) 1 R(500) 1 0.909 0.0909
F (1000) 1 R (1000) 1 0.5181 0.4818
例2-3 现有某种零件100个,已工作了6年,工作满5 年时共有3个失效,工作满6年时共有6个失效。试 计算这批零件工作满5年时的失效率。
可靠性工程基本理论
可靠性工程基本理论可靠性工程是一种工程学科,主要涉及如何对产品和系统的可靠性进行评估、设计和管理等。
可靠性工程的基本理论包括可靠性的定义、可靠性的特征、可靠性的评估方法、可靠性的设计原则和可靠性预测方法等。
1. 可靠性的定义可靠性是指产品或系统在规定条件下保持正常运行的能力。
从概率学的角度来看,可靠性是指产品或系统在规定时间内不出现故障的概率。
具体来说,可靠性可以用以下公式来表示:可靠性= (正常运行时间)/(正常运行时间+故障时间)2. 可靠性的特征可靠性具有以下几个特征:(1)可度量性:可靠性可以通过概率和统计方法进行量化和评估。
(2)时效性:产品或系统的可靠性是随着时间变化的,需要及时进行检测和更新。
(3)风险性:可靠性与风险直接相关,风险越高,可靠性要求越高。
(4)系统性:可靠性需要从整个系统的角度考虑,而非单个组成部分的可靠性。
3. 可靠性的评估方法可靠性评估方法主要包括故障模式和效应分析(FMEA)、故障树分析(FTA)、可靠性增长法(RAM)和可靠性试验等。
(1)故障模式和效应分析(FMEA)是一种从设计阶段就开始进行的预防性可靠性评估方法。
其主要思想是通过对每个零部件的故障模式和故障后果进行识别、分类和评估,推断出产品或系统的可靠性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2)故障树分析(FTA)是一种基于逻辑的可靠性评估方法。
它将故障模式和事件之间的因果关系表示为一棵树状结构,通过逐层分析和推断出故障的原因,进而评估产品或系统的可靠性。
(3)可靠性增长法(RAM)是一种逐步提高产品或系统可靠性的方法。
通过在产品或系统的使用过程中收集和分析故障数据,以修正设计和制造过程中不足之处,最终提高产品或系统的可靠性。
(4)可靠性试验是通过对样品进行一系列可靠性测试,从而评估产品或系统的可靠性。
常见的可靠性试验方法包括加速寿命试验、高温试验、低温试验、振动试验、冲击试验等。
4.可靠性的设计原则可靠性的设计原则包括下列几个方面:(1)原则上应对可能引起故障的所有因素(如环境因素)进行评估和控制。
可靠性基本理论
论证产品的可靠性指标
• 不能或难以维修产品例如:卫星、导弹和海缆等, 不言而喻,维修性方面的指标是无需考虑的,关键 是系统在规定工作期间的可靠度指标。平均工作时 间或平均寿命也不宜用作此类系统的可靠性指标, 除非有附加说明,因为具有相同平均工作时间指标 的系统,其实际可靠度可能差异很大。例如一套寿 命为复合指数分布的并联冗余双工系统与一套寿命 为指数分布的系统,假设具有相同的平均寿命,当 系统规定的工作时间为系统平均寿命的十分之一时, 后者的失效机会约比前者增大七倍多。
第一篇 可靠性基本理论
主要内容
1 概论 2 产品可靠性模型 3 可靠性指标论证 4 可靠性分配
产品的寿命特性
早期失效 失 效 率
使用寿命期
损耗失效期
寿命时间
产品的可靠性定义
• 产品的可靠性就是在规定的条件下,在规定的 时间内、产品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
• 产品可靠性定义包括下列四要素: (1) 规定的时间;
(2) 规定的环境和使用条件; (3) 规定的任务和功能; (4) 具体的可靠性指标值。
• 对于一个具体的产品,应按上述各点分别给予 具体的明确的定义。
可靠性的特征量
• 可靠度
• 定义:是指产品在规定的条件下,在规定的时 间内、产品完成规定功能的概率。它是时间的 函数,记作R(t),也称为可靠度函数。
A MTBF MTBF MTTR
可靠性、维修性指标的论证和确定
可靠性是定量的概率统计指标 • 在设计中它必须是可预计的,在试验中它必须
是可测量的,在生产中它必须是可保证的及在 现场使用中它必须是可保持的。
系统可靠性与维修性指标可以从两方面论证: 一是研究被论证系统应该具有或侧重于哪些可 靠性和维修性指标;二是决定这些指标水平的 高低。
可靠性基础理论
有效性 availability-可以维修的产品在某时刻 具有或维持规定功能的能力。
耐久性 durability-产品在规定的使用和维修条 件下,达到某种技术或经济指标极限时,完 成规定功能的能力。
失效(故障) failure-产品丧失规定的功能。 对可修复产品通常也称故障。
失效模式 failure mode-失效的表现形式。
品寿命单位总数与该产品计划和非计划维修时间总 数之比)。
任务可靠性的定义:“产品在规定的任务剖面内完 成规定功能的能力”。它反映了产品的执行任务成 功的概率,它只统计危及任务成功的致命故障。常 见的任务可靠性参数有任务可靠性,MCSP (Mission Completion Success Probability,完成任 务的成功概率,其度量方法为:在规定的条件下和 规定的时间内系统完成规定任务的概率),MTBCF (Mission Time Between Critical Failure,致命故障 间的任务时间,其度量方法为:在规定的一系列任 务剖面中,产品任务总时间与致命性故障数之比) 等。
任何产品只要有可靠性要求就必须有故障判 据。故障判据需要根据下面的依据进行确定。 1)研制任务书;2)技术要求说明书;3)由 可靠性人员制定。
(2)可靠度
可靠度就是在规定的时间内和规定的条件下 系统完成规定功能的成功概率。一般记为R。 它是时间的函数,故也记为 R(t),称为可靠性 函数。
如果用随机变量 t 表示产品从开始工作到发生 失效或故障的时间,其概率密度为 f(t) 如下图 所示:
② 偶然失效期,也称随机失效期 (Random Failures) 。失效率曲线为恒定型,即t0到t1间 的失效率近似为常数。失效主要由非预期的
过载、误操作、意外的天灾以及一些尚不清
可靠性理论基础复习资料
可靠性理论基础复习资料目录第一章绪论第二章可靠性特征量第三章简单不可修系统可靠性分析第四章复杂不可修系统可靠性分析第五章故障树分析法第六章三态系统可靠性分析第七章可靠性预计与分配第八章寿命试验及其数据分析第九章马尔可夫型可修系统的可靠性第一章:可靠性特征量2.1可靠度2.2失效特征量2.3可靠性寿命特征2.4失效率曲线2.5常用概率分布2.1可靠度一、系统的分类:可修系统与不可修系统;可修系统是指系统的组成单元发生故障后,经过维修能够使系统恢复到正常工作状态。
不可修系统是指系统或其组成单元一旦发生失效,不在修复,系统处于报废状态。
二、可靠性定义产品在规定条件下,规定时间内,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
1. 产品:可以是一个小零件,也可以指一个大系统。
2. 规定条件:主要是指使用条件和环境条件。
3. 规定时间:包括产品的运行时间、飞机起落架的起飞着陆次数、循环次数或旋转次数等。
产品可靠性是非确定性的,并且具有概率性质和随机性质。
广义可靠性与狭义可靠性指可修复产品在使用中或者不发生故障(通过预防性维修),或者发生故障也易于维修,因而经常处于可用状态的能力。
广义可靠性=狭义可靠性+可维修性广义可靠性典型事例:赛车可靠性的分类:固有可靠性和使用可靠性固有可靠性:通过设计、制造、管理等所形成的可靠性(通常体现在产品的固有寿命上)使用可靠性:产品在使用条件影响下,保证固有可靠性的发挥与实现的功能。
(通常体现在产品的实际使用寿命上)使用条件:包括运输、保管、维修、操作和环境条件等。
例1:判断下面说法的正确性:所谓产品的失效,即产品丧失规定的功能。
对于可修复系统,失效也称为故障。
(V)例2:可靠度R(t)具备以下那些性质? ( BCD) A. R(t)为时间的递增函数B. o w R(t) < 1C. R(0)=1D. R()=0若受试验的样品数是N o个,到t时刻未失效的有Ns(t)个;失效的有N f(t)个。
可靠性基本理论(公式定义)
(t) lim F(t t) F(t) dF(t) 1
t0 R(t)t
dt R(t)
中位寿命和特征寿命
• 中位寿命:满足R(t0.5)=0.5的t0.5称为中位寿 命,即寿命比它长和比它短的产品各占一 半
• 特征寿命:满足R(te-1 )=e-1=0.368 的te-1称为 特征寿命
可靠性指标及其内在关系
பைடு நூலகம்
MTTR 0 t.m(t)dt 0 (1 M (t))dt
其中:m(t)是维修时间的概率密度函数,对 应可靠性的失效概率密度函数。
维修性指标
• 维修度(对应可靠度)M(t):它定义为在规定条 件下使用的产品,在规定的时间内按照规定的程 序和方法进行维修时,保持或恢复到能完成规定 功能状态的概率。
R(t) 1 F(t)
1
R(t)
e
t 0
( x)dx
0.008 0.007 0.006 0.005 0.004 0.003 0.002 0.001
0 500 700 900 1100 1300 1500
MTBF 和 MTTF
• 对不可维修的产品的平均寿命是指从开 始投入工作,至产品失效的时间平均值。 也称平均失效前时间,记以MTTF,它是 英文(Mean Time To Failure)的缩写。
(2) 规定的环境和使用条件; (3) 规定的任务和功能; (4) 具体的可靠性指标值。
• 对于一个具体的产品,应按上述各点分别给予 具体的明确的定义。
可靠性的特征量
• 可靠度
• 定义:是指产品在规定的条件下,在规定的时 间内、产品完成规定功能的概率。它是时间的 函数,记作R(t),也称为可靠度函数。
• 基本可靠性模型的详细程度应根据可以 获得可用信息的产品层次(系统、分系 统、设备、组件或零部件级)而定,而 且其故障率或MTBF等效参数可用来估算 维修及后勤保障对产品设计的影响。
第二章-结构可靠性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若结构或结构构件达到正常使用或耐久性能的某项规
定限值,则认为其达到正常使用极限状态。如:影响正常
使用或外观的变形;影响正常使用或耐久性能的局部损坏。
(3)整体性极限状态(抗连续破坏极限状态)
结构由于局部损坏而达到其余部分将发生连续破坏(或
连续20倒21/塌4/)9状态限值。
5
2.2 可靠度基本概念
第二章:结构可靠性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2 可靠度基本概念
2.2.1 极限状态
1、工程结构的功能函数
无论是房屋、桥梁、隧道等工程结构设计时,应使其在
使用期内,力求在经济合理前提下满足下列各项要求:
(1)能承受正常施工和正常使用期间可能出现的各种作用
(包括荷载及外加变形或约束变形)—结构的安全性;
(2)在正常使用时具有良好的性能—结构的适用性;
N(S,S )
对R,S作标准化变
换
Sˆ
Rˆ
S S S
R R
R
显然, Sˆ , Rˆ 均服从 N (0 ,1分) 布.
Z R ˆR R (S ˆSS ) 0
c
o
s
S
用
2 R
2除上式得
S
S ˆcosSR ˆcosˆR0
c
o
s
R
S
2 R
2 S
R
2 R
2 S
2021/4/9
14
由解析几何知,在标准正态化坐标系SˆOˆ Rˆ 中,上式为极 限状态直线的标准法线式方程。 为原点 O ˆ 到极限状态 直线的法线距离 Oˆ p (见图2-4)。cosS,cosR为法线对各 坐标向量的方向余弦。 的几何意义为标准正态坐标 系中原点 O ˆ 到极限状态直线的最短距离。对结构极限 状态方程为若干相互独立、正态变量构成非线性方程 情况,同样可证明 的合理近似取值为标准正态坐标 系中原点 O ˆ 到极限状态曲面的最短距离。
可靠性(详细全面)精品课件
可靠性设计
可靠性设计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可靠性设计基础 第三章 可靠性分析 第四章 可靠性试验 第五章 机械系统可靠性设计 第六章 可靠性设计的数值模拟技术
绪论
可靠性是衡量产品质量的一项重要指标。
可靠性长期以来是人们设计制造产品时的一个追求目标。
但是将可靠性作为设计制造中的定量指标的历史却还不长,相关技术也 尚不成熟,工作也不普及。 一、可靠性发展简史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第2章可靠性的理论基础
(2)可靠寿命、中位寿命 和特征寿命 可靠寿命是给定可靠度R时 的工作寿命,记为tR; 中位寿命是R=50%时的可靠 寿命,记为R0.5; 特征寿命是R=e-1=0.37时的 可靠寿命,记为Re-1。
2.2 可靠性特征量 可靠性特征量之间的关系
可靠性特征量间的关系:R(t)、F(t)、f(t)和λ(t) 四 个基本函数,知道其中一个,则其它特征量均可求。
设有N个同批产品,从开始工作(t=0)后到任意时刻 t时,有n(t)个失效,则
N n(t ) 到t时刻仍正常工作的产品 数 R(t ) ( ) (2 3) N 产品总数
n(t ) F (t ) N
(2 4)
产品开始工作是R=1,随着时间增加,失效数不断增加, 可靠度相应降低,所以可靠度为递减函数;反之不可靠 度F(t)为递增函数。见图2-1
2.1 可靠性的定义和要点
产品——指作为单独研究和分别试验对象的任何元 件、零件、部件、设备、机组等,甚至还可以把人的 因素也包括在内。在具体使用“产品”这一词时,必 须明确其确切含义。 规定的条件——一般指的是使用条件,维护条件, 环境条件,操作技术。如载荷、温度、压力、湿度、 振动、噪声、磨损、腐蚀等。这些条件必须在使用说 明书中加以规定,这是判断发生故障时有关责任方的 关键
2.2 可靠性特征量 2.2.6 有效度(可用度)特征量
t
(2 7)
2.2 可靠性特征量/2.2.3 失效率
(1)失效率的概念:工作到某时刻t尚未失效的产品,在 该时刻t以后的下一个单位时间内发生失效的概率。记为 λ(t),称为失效率函数。 设有N个产品,从t=0开始工作,到时刻t时产品的失 效数为n(t),而到t+Δt时产品的失效数为n(t+Δt ),则产 品的在(t,t+ Δt)内的平均失效率为
可靠性工程基本理论
可靠性工程基本理论引言在现代工程领域中,可靠性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
可靠性的定义是指一个系统在一定时间内能够正常运行的概率。
为确保系统的可靠性,可靠性工程的理论和方法在许多领域内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介绍可靠性工程的基本理论。
可靠性在讲解可靠性工程之前,我们需要先了解什么是可靠性。
可靠性是指一个系统在一定时间内能够正常运行的概率。
可靠性是通过一些统计方法和数学模型来计算的,其计算结果可以用可靠性曲线来表示。
可靠性曲线描述了系统在一定时间内能够正常运行的概率随时间的变化情况。
可靠性曲线通常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启动期、寿命期和衰期。
启动期是指系统刚开始运行时,其可靠性较低。
寿命期是指系统运行过程中的稳定期,系统的可靠性比较高。
衰期是指系统即将达到设计寿命时,其可靠性开始逐渐降低。
为提高系统的可靠性,我们需要采取一些措施,如增加备用部件、使用高质量材料、提高制造工艺、增加维护保养等等。
通过这些措施,可以使系统的寿命期更长,同时减少衰期出现的概率。
可靠性分析可靠性分析是指通过对系统的结构和运行过程进行分析,确定系统的故障模式和影响因素,进而选择适当的维护保养策略,不断提高系统的可靠性。
可靠性分析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故障模式及其原因分析故障模式及其原因分析是可靠性分析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是通过对系统的故障情况进行分析,找出故障模式及其原因,以确定系统的关键故障因素,从而采取相应的维护保养措施。
维护保养策略分析维护保养策略分析是指根据系统的故障模式及其原因分析结果,选择适当的维护保养方式和维护周期,从而延长系统的使用寿命,提高系统的可靠性。
维护保养策略的选择需要综合考虑系统的运行情况、故障严重程度、维修难度和成本等因素。
可靠度评估可靠度评估是指通过对系统的结构设计、材料工艺、运行管理等方面进行定量分析,来确定系统的可靠性,并根据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
可靠度评估需要进行可靠性指标的计算,如可靠度、失效率、可维修性等指标。
可靠性基础知识
第一节可靠性定义一、可靠性定义产品的可靠性是指:产品在规定的条件下、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规定的功能的能力。
从定义本身来说,它是产品的一种能力,这是一个很抽象的概念;我们可以用个例子 ( 100 个学生即将参加考试)来理解这个定义,可靠性就是指:100 个学生的考分的平均是多少?对这个平均分的准确性有多大把握?分数越高、把握越大,可靠性就越高。
我国的可靠性工作起步较晚, 20 世纪 70 年代才开始在电子工业和航空工业中初步形成可靠性研究体系,并将其应用于军工产品。
其他行业可靠性工作起步更晚,差距更大,与先进国家差距 20~30 年,虽然国家已制订可靠性标准,但尚未引起所有企业的足够重视。
对产品而言,可靠性越高就越好。
可靠性高的产品,可以长时间正常工作(这正是所有消费者需要得到的);从专业术语上来说,就是产品的可靠性越高,产品可以无故障工作的时间就越长。
二、可靠性的重要性有 MTBF 和 MTTF 的要求;而厄瓜多尔则未提到,只是提出环境适应性和安全性的要求。
产品的可靠性很重要,它不仅影响生产公司的前途,而且影响到使用者的安全(前苏联的“联盟 11 号”宇宙飞船返回时,因压力阀门提前打开而造成三名宇航员全部死亡)。
可靠性好的产品,不但可以减少公司的维修费用,而且可以很快就打出品牌,大幅度提升公司形象,增加公司收入。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竞争日趋激烈,人们不仅要求产品物美价廉,而且十分重视产品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日本的汽车、家用电器等产品,虽然在性能、价格方面与我国彼此相仿,却能占领美国以及国际市场。
主要的原因就是日本的产品可靠性胜过我国一筹。
美国的康明斯、卡勃彼特柴油机,大修期为 12000 小时,而我国柴油机不过 1000 小时,有的甚至几十小时、几百小时就出现故障。
我国生产的电梯,平均使用寿命(指两次大修期的间隔时期 ) 为 3 年左右,而国外的电梯平均寿命在 10 年以上,是我们的 3 倍;故障率,国外平均为 0.05 次,而我国为 1 次以上,高出 20 倍,这样的产品怎么有竞争力呢!因此要想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要狠抓产品质量,特别是产品可靠性,没有可靠性就没有质量,企业就无法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和发展。
可靠性测试基本理论
可靠性测试基本理论1. 引言可靠性是衡量系统性能的一个重要指标,可靠性测试是评估系统在特定环境下是否能够按照规定的要求正常运行的过程。
在软件开发和硬件制造过程中,可靠性测试起着关键的作用,可以帮助我们发现和解决系统中的潜在问题,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本文将介绍可靠性测试的基本理论,包括可靠性测试的概念、分类、目标和方法等。
2. 可靠性测试概念可靠性测试是一种通过模拟系统在特定环境中运行,检测系统在长时间运行中可能出现的问题的测试方法。
通过可靠性测试,可以评估系统的可靠性水平,确定系统是否满足设计要求,并找出系统中存在的风险和潜在问题。
3. 可靠性测试分类根据测试对象和测试方法的不同,可靠性测试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3.1 功能测试功能测试是最基本的可靠性测试方法之一,它主要关注系统是否按照预期的功能要求进行工作。
通过功能测试,可以验证系统的各个功能是否正常,是否满足用户的需求。
3.2 负载测试负载测试是通过对系统施加大量负载,模拟系统在高压力下运行的情况,评估系统的性能和可靠性。
通过负载测试,可以确定系统在高负载情况下的响应速度、吞吐量和资源利用率等指标。
3.3 容错测试容错测试是模拟系统在异常情况下的表现,测试系统在遭受错误和故障时是否能够正常工作。
通过容错测试,可以评估系统的容错性和恢复能力,发现系统中可能存在的漏洞和不足。
3.4 安全测试安全测试是测试系统在面对各种安全攻击时的表现,评估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通过安全测试,可以检测系统中可能存在的漏洞和安全风险,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修复和加固。
4. 可靠性测试目标可靠性测试的主要目标是评估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发现和解决系统中的潜在问题。
通过可靠性测试,可以实现以下目标:•确保系统按照要求正常工作,满足用户需求;•发现并修复系统中的潜在问题和漏洞;•提高系统的容错性和恢复能力;•验证系统在高负载和异常情况下的性能。
5. 可靠性测试方法可靠性测试可以采用多种方法,其中常用的方法包括:5.1 黑盒测试黑盒测试是在不考虑系统内部实现细节的情况下进行测试,主要关注系统对输入数据的处理和输出结果的正确性。
公共基础知识可靠性基础知识概述
《可靠性基础知识综合性概述》一、引言在当今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各种产品和系统的可靠性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从日常生活中的电子产品到工业领域的大型设备,从交通运输工具到航天航空系统,可靠性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可靠性不仅关系到产品的质量和性能,还直接影响着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的稳定发展。
因此,深入了解可靠性基础知识,对于提高产品和系统的质量、降低风险、保障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可靠性的基本概念1. 定义可靠性是指产品在规定的条件下和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
这里的“规定条件”包括使用环境、操作方法、维护保养等;“规定时间”是指产品的使用寿命或工作时间;“规定功能”则是产品设计时所确定的功能和性能指标。
2. 指标(1)可靠度可靠度是产品在规定条件下和规定时间内,完成规定功能的概率。
通常用 R(t)表示,其中 t 为时间。
可靠度是可靠性的一个重要指标,它反映了产品在一定时间内保持正常工作的可能性。
(2)失效率失效率是指产品在某一时刻 t 后的单位时间内发生失效的概率。
通常用λ(t)表示。
失效率是衡量产品可靠性的另一个重要指标,它反映了产品在使用过程中的失效速度。
(3)平均寿命平均寿命是指产品的寿命的平均值。
对于不可修复产品,平均寿命是指产品从开始使用到失效的平均时间;对于可修复产品,平均寿命是指产品在两次相邻故障之间的平均时间。
三、可靠性的核心理论1. 可靠性模型可靠性模型是用于描述产品或系统的可靠性结构和关系的数学模型。
常见的可靠性模型有串联模型、并联模型、混联模型等。
(1)串联模型串联模型是指产品或系统由多个子系统组成,只有当所有子系统都正常工作时,整个产品或系统才能正常工作。
串联系统的可靠度等于各个子系统可靠度的乘积。
(2)并联模型并联模型是指产品或系统由多个子系统组成,只要有一个子系统正常工作,整个产品或系统就能正常工作。
并联系统的可靠度等于 1 减去各个子系统失效率的乘积。
(3)混联模型混联模型是指产品或系统由串联和并联子系统组成的复杂结构。
可靠性理论 第二章
95 0.95 100
F (1000) F (1000)
f (1000 ) f (1000 )
5 0.05 100
1 5 10 5 / h 100 200
(1000 ) (1000 )
1 5.26 10 5 / h 95 200
(2-1-22)
式中的 R(t )1 (r ) 是R(t)的反函数。 当R=0.5时产品的寿命称为中位寿命,即:
t (0.5) R 5 (0.5)
(2-1-23)
当只0.368时产品的寿命称为特征寿命,即:
t (0.368) R 1 (0.368)
(2-1-24)
从定义可看出,产品工作到可靠寿命t(r),大约有100(1—r)%的产品 失效;产品工作到中位寿命t(0.5),大约有一半失效;产品工作到特 征寿命,大约有63.2%的产品失效,对于失效规律服从指数分布的一 批产品而言,其特征寿命就是平均寿命,因此约有63.2%的产品将在 达到平均寿命前失效,就是说,能够工作到平均寿命的产品仅占36.8 %左右。
对某不可修设备,投人100台进行试验,试验到1000h有5台 失效,继续试验到1200h,又有1台失效,至试验结束时所有 设备失效,总的工作时间为106h,试求R(1000),F(1000), 1000),f(1000)以及设备的平均寿命。 解:由题意知:N=100, n(1000)=5,t =1200—1000=200h, n(1000)=1,T=106h。 根据前面所讲的公式得:
dt
0
F(t)的估计值
到t时刻失效的产品数 n(t) F = 试验的产品总数 N
Reliability 可靠性基本理论
可靠性与质量 (4)可靠性阶段: 由于产品复杂程度的提高,产品的可靠 性问题十分突出,因此,美国国防部坚决支持可靠性与质 量管理并行,以可靠性为重点进行管理。 (5)质量保证阶段:20世纪70年代后,国外把可靠性与质 量管理结合在一起,建立质量保证体系。所谓质量保证, 主要有法律、行政、经济和技术四个方面的保证。 (6)产品责任阶段:所谓产品责任,即生产产品的厂家应 对产品的质量负法律责任。国外都颁布有产品责任法。 上述6个阶段是相互交叠的,只不过在特定的阶段,某一 个方面变得突出而已。
其组成在无故障、无退化或对保障系统无要求的情况 下执行其任务的能力
可靠性与质量
从国外情况看,产品的质量发展大致经历了以下六个阶段:
(1)早期阶段:20世纪30年代以前,电子产品处于早期阶 段,品种少、结构简单,可靠性与质量管理尚未进行。 (2)标准化阶段:30年代后,无线电产品有了较大发展, 为统一规格、型号及实验方法,有必要使产品标准化,因 此开展了标准化管理工作。 (3)质量管理阶段: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出现了雷达等 复杂的装备,且由于制造期短,新工人多,军工产品出现 了无法控制的局面。为了对产品质量进行控制,国外颁布 了质量管理指南,质量管理图进行控制,实验中采用了抽 样方法。
可靠性与质量 传统的质量观主要是指系统的性能特性,这导致了传统 质量管理基本职能是在制造阶段,保证工艺技术条件可 以达到;并进行工序检验、供应检验、最后检验和产品 检验。 现代质量观念认为,质量包含了系统的性能特性、专门 特性、经济性、时间性、适应性等方面,是系统满足使 用要求的特性总和 。
可靠性与质量
谁更保守?
可靠性分类(2)
固有可靠性 产品在设计、制造过程中赋予的固有属性。 产品的开发者可以控制。 使用可靠性 产品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表现出的可靠性。 除固有可靠性的影响因素外,还要考虑安装、操作使用、 维修保障等方面因素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N n2 110 53 R (1000) 0.5181 110 110
二、失效率
1.定义
工作到某时刻t时尚未失效(故障)的产品,在 t时刻后单位时间内发生失效(故障)的概率,一般 记为: ,它也是时间的函数,故记为:
t2 2
2
t 2
2
t2 t2 2 2 1 e 0
R(t ) 1 F (t ) e
f (t ) t e (t ) t2 R(t ) e 2
t2 2
t
(t ) ct , t≥0, c为常数, 例2-7: 设某产品的故障率为: 求该产品的故障密度函数 f(t) 与可靠度函数R(t)。
1、可靠寿命:可靠度等于给定值R时,产品的寿命, 记作:tR 2、特征寿命: 可靠度R=e-1时,产品的寿命。记作: t e 1 可靠度R=50%时的寿命。记作:t0.5
3、中位寿命:
例2-8
若已知某产品的失效率为常数,λ(t)=λ=0.25×104h-1,可靠度函数R(t)=e-λt,试求可靠度R=99%的可靠寿 命t0.99,中位寿命t0.5和特征寿命 t e 。
解: 时间以年为单位,则:
n(t t ) n(t ) n(t ) ˆ (t ) [ N n(t )]t [ N n(t )]t
ˆ (5)
63 3 0.0309 (100 3) 1 97
例2-4: 仍然以这100个零件为研究对象,已工作了11年, 工作到10年时有10个零件失效,工作满11年时有 比工作到5 13个零件失效,则: 年的大
F (500) 1 R(500) 1 0.909 0.0909
F (1000) 1 R (1000) 1 0.5181 0.4818
例2-3 现有某种零件100个,已工作了6年,工作满5 年时共有3个失效,工作满6年时共有6个失效。试 计算这批零件工作满5年时的失效率。
第二段:偶然失效期,失效率基本保持不变, (相当中年寿命期) 失效原因:由于不能控制也不能预测的缺陷。 尽量增长第二段时间,使产品失效率低于规定值。 第三段:耗损失效期,失效率为递增型。(相 当老年寿命期) 失效原因:耗损、老化、磨损、疲劳等。 充分合理的预防性维修计划、提高维修性设计、 及时更换易损件,使失效率不高于规定值。
Nr ˆ M ( ) N
N--开始维修的产品数 Nr--到时刻
已修复产品数
三、维修密度
维修密度函数
dM ( ) m( ) d
四、维修率
维修时间达到某一时刻但尚未修复的产品在该时 刻后的单位时间内完成修复的概率。 记作: ( )
(tHale Waihona Puke )为革命健康工作五十年 A B
年幼体弱
年富力强 图 人类典型的健康曲线
年老体衰
t
(t )
对于较复杂的系统,未进行事前维修时,全寿 命过程的失效随时间变化,由上述三种形态的失效 率曲线组成。 第一段:早期失效期,失效率为递减型。(相当 幼儿寿命期) 失效原因:设计错误、材料及工艺缺陷 尽量缩小第一段时间,采用跑合、筛选、加载试 验等。
解: 由可靠度与故障率函数的关系可得:
R(t ) e
e
( ) d
0
t
e
ct 2 2
cd
0
t
c 2 2
t e 0
可得故障密度函数为:
f (t ) (t ) R(t )
ct 2 2
ct e
三、平均寿命
不可修复产品: 指该产品从开始使用到失效前工作时间的平 均值,记为:MTTF
P(t T t t T t ) t lim t 0 t
其观测值即为:在某时刻t以后的下一个单位 时间内失效的产品数与工作到该时刻尚未失效的 产品数之比。
2. 失效率估计值和平均失效率
设有N个产品,从t=0开始工作,到时刻t时产 品的失效数为n(t),而到时刻(t+△t)时产品的失效 数为n(t+△t),则该产品在t时刻失效率估计值为:
ln(0.5) 27725.6 h 4 0.25 10
特征寿命
te1
ln R(te1 )
ln(e 1 ) 40000h 4 0.25 10
思考题: 已知某产品的失效率为常数,假定该产品的 可靠寿命 t ( 0.95 ) = 800 h 。问该产品工作到 8000 h时 的可靠度是多少?
可靠度特征:
• R(0)=1表示产品在开始时处于良好状态; • R(t)是时间t的单调递减函数; • 当时间t充分大时,可靠度的值趋近于零; • 无论任何时刻,可靠度的值永远介于0和1之间。
2. 不可靠度(累积失效概率):产品在规定的条件下和 规定的时间内丧失规定功能的概率。 可表示为:F(t)=P(T≤t) 3. 失效概率密度函数 :不可靠度函数F(t)随时间的变化率。 可表示为:f(t),其观测值为该时刻t后单位时间内失 效的产品数与总工作产品数之比。即:
P 15页 例2-3 4. 典型的失效率曲线--浴盆曲线
按失效率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失效率可以分为 三种类型: (1)递减型(DFR)(Decreasing Failure Rate)
机械产品早期失效过程;电子元器件未经筛选、跑 合,混有次品时的失效过程。 (2)恒定型((CFR)(Constant Failure Rate) 由许多零部件、元器件构成的产品,在其稳定工 作期间所发生的失效。 (3)递增型(IFR)(Increasing Failure Rate) 是由耗损、老化、磨损、疲劳等原因引起的,一 般比较集中在某一段时间内发生,失效密度近似呈正 态分布。
n (t t ) n (t ) n (t ) ˆ (t ) [ N n ( t )] t [ N n ( t )] t
平均失效率是指在某一规定时间内失效率的平 均值。如(t1,t2)内失效率的平均值为:
1 (t ) t 2 t1
t2
t1
( t ) dt
1 MTTF N
t
i 1
N
i
N--测试的产品总数; ti--第i个产品失效前的工作时间,单位为h。
可修复产品: 指相邻两次故障间的工作时间。即平均无故 障工作时间。记为:MTBF
MTBF 1
ni
i 1
N
t
i 1 j 1
N
ni
ij
N--测试的产品总数; ni--第i个产品的故障数; tij--第i个产品的第j-1次故障到第j次故障的工 作时间,单位h。
ˆ (10) 13 10 3 0.0333 (100 10) 1 90
与工作到5 年时相等
结论:
n ( t ) 13 10 ˆ 0.03 f (10) N t 100 1
λ(t)比f(t)更直观的反映了时间对产品失效可能 性的影响
例2-5: 对100件电子产品进行寿命试验,在100h前 没有失效,在100-105h内有一件失效,1000h前共 有51件失效,1000-1005h内又失效1件。试求100h 和1000h的产品失效概率密度和失效率。
例2-2: 某工厂制造了110只LED灯管,持续点亮到 500小时有10只失效,持续点亮到1000小时有53只 失效。求该LED灯管在500小时和1000小时的失效 率?
解:
N 110, n1 10, n2 53
N n1 110 10 R (500) 0.909 N 110 N n2 110 53 R (1000) 0.5181 110 110
1
t R ( t ) e 因 解:
故: R (t R ) e
tR
两边取对数,即:
ln R(t R ) t R
则可靠寿命
tR ln R ( t R )
ln(0.99) 402 h 4 0.25 10
中位寿命
t 0.5 ln R (t 0.5 )
第1节 可靠性的特征量
一、可靠度与不可靠度 二、失效率 三、平均寿命 四、寿命方差和寿命标准差 五、可靠寿命、中位寿命、特征寿命
第二章 可靠性基本理论
主要内容: 1 可靠性特征量 2 维修性特征量 3 有效性特征量
一、可靠度与不可靠度
1. 可靠度:产品在规定条件下和规定时间内完成 规定功能的概率。 可靠性与产品寿命有关,t>0的质量。 故:可靠度是时间的函数,可表示为:R=R(t)=P(T>t) 就其估计值而言是指在规定的使用条件下和规定 的时间内,无故障地发挥规定功能而工作的产品 占全部工作产品的百分率。
n (t t ) n (t ) n (t ) fˆ ( t ) N t N t
4. 三者之间的关系
F (t ) 1 R (t )
dF (t ) f (t ) t
F (t ) f (t )dt
0
t
R(t ) 1 F (t ) 1 f (t )dt f (t )dt
解: 由可靠度与故障率函数的关系可得:
R(t ) e t
利用:t ( 0.95 ) = 800 h,推出λ: 1 1 ln t R 再依据: R (t ) e t , 求出R(8000)
可靠性特征量关系图 P18 表2-1
第 2 节 维修性特征量
一、概述 二、维修度 三、维修密度 四、修复率
当产品总体的失效密度函数f(t)已知,N→∞时,
E ( T ) tf ( t ) dt 产品的平均寿命: 0 0 R(t )d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