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行路难》教案
九年级上册语文《行路难》教案(精选10篇)
九年级上册语文《行路难》教案(精选10篇)九年级上册语文《行路难》教案(精选10篇)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
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九年级上册语文《行路难》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九年级上册语文《行路难》教案篇1教学目的学习这首古诗,理解诗人怀才不遇的情怀,体会诗人悲愤中不乏豪迈,失意中仍怀希望的思想境界。
提高鉴赏古诗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背诵、默写。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1、解题古代乐府《杂曲歌辞》。
722年诗人应昭入京,供奉翰林,试图施展自己的经国济世的宏愿,但他很快感到受到排挤,找不到政治出路,在或去或留之时,写下这首诗。
2、朗读注意字音:金樽zūn珍馐xiū投箸zhù歧qí路注意通假字:“羞”同“馐”,美味食品。
“直”同“值”,价值。
3、理解金杯盛着昂贵的美酒,玉盘装满价值万钱的佳肴,。
但是我停杯扔筷不想饮,拔出宝剑环顾四周,心里一片茫然。
想渡黄河,冰雪却冻封了河川;要登太行,但风雪堆满了山。
当年吕尚闲居,曾在碧溪垂钓;伊尹受聘前,梦里乘舟路过太阳边。
行路难啊,行路难!岔路何其多,我的路,今日在何处?总会有一天,我要乘长风,破巨浪,高挂云帆,渡沧海,酬壮志。
4、赏析a、叙事开篇,化用南朝宋诗人鲍照《拟行路难》第六首开头“对案不能食,拔剑击柱长叹息”,用夸张的笔法,写“金樽清酒”,“玉盘珍馐”的宴饮,诗人却停杯,投箸,拔剑不能饮,心茫然。
其情感又有别于《拟行路难》。
b、联想而过渡,诗人想“渡黄河,登太行”,但是“冰塞川,雪满山”,这是象征人生道路的艰难,寓含一种无限的悲愤。
现实之路虽然坎坷,但梦还在,理想还在。
诗人联想到吕尚未遇文王时,曾在渭水的磻溪垂钓;伊尹受汤聘前,曾梦见乘舟经过日月旁边,吕尚伊尹最后他们实现了自己的愿望。
这两个典故表达诗人要像他们那样有为于当世。
c、直接抒情,诗人一向所抱的“辅弼天下”的愿望,一直无法实现,因此悲叹“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诗的结尾,用典表达要像宗悫那样,乘长风,破万里浪,施展自己的政治抱负。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行路难》教案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行路难》教案教学目标:1. 理解诗歌《行路难》的基本内容和意义。
2. 学会写作描绘景物的句子。
3. 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4. 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思考能力,加深对人生困境的认识。
教学重难点:1. 理解并把握《行路难》的基本意义。
2. 学会写作描绘景物的句子。
教学准备:1. 教材:《语文》(沪教版)九年级上册。
2. 多媒体设备:电脑或投影仪。
3. 教学辅助材料:黑板、粉笔。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5分钟)1. 准备诗歌《行路难》的录音,并播放。
2. 导入词语:“行路难”,让学生展开联想,谈谈他们对这个词语的理解。
3. 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这个词语出现在哪些场景中?为什么会出现这个词语?二、自习诵读(10分钟)1. 让学生自习诵读《行路难》,注意语调和情感的表达。
2. 指导学生捕捉重点词语,并进行标注。
三、理解诗歌(15分钟)1. 分析诗歌的整体结构:介绍行路艰辛的四个场景。
2. 分组讨论,小组展示各自对诗歌的理解。
3. 整理共同的理解结果,并进行解读。
四、语言表达(15分钟)1. 以诗歌为基础,让学生扩展句子,描述他们对行路难的理解。
2. 鼓励学生使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五、课堂小结(5分钟)1. 小结今天学习的内容和学习心得。
2. 提出下节课的预习任务。
第二课时:一、导入(5分钟)1. 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
2. 让学生互相分享自己对《行路难》的理解。
二、语言表达(15分钟)1. 学生展示自己对《行路难》的理解的句子,并进行分享。
2. 教师点评学生的语言表达,并给予积极的鼓励和建议。
三、细读诗歌(10分钟)1. 分段展示诗歌,让学生对每个场景进行更深入的解读。
2. 引导学生思考作者通过描写景物的方式,表达了怎样的主题。
四、写作练习(15分钟)1. 提供几幅描绘不同场景的图片,让学生选择一个进行写作。
2.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图片,描绘景物的特点和感受。
部编版九上《行路难(其一)》教案
行路难(其一)李白一、核心素养目标:1.语言建构与运用:先熟读诗文,结合注释理解诗意,自查工具书扫清文字障碍。
2.思维发展与提升体会诗歌的语言之美。
《行路难》的思想内容及专题3.审美鉴赏与创造:学习运用以意递志,知人论世的诗歌鉴赏方法,提高诗歌的鉴赏能力。
4.文化传承与理解:培养学生学习中国古典诗歌的热情,让他们乐于诵读与感悟积累。
二、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多学习探究诗旨的知识扣鉴赏方法。
2.难点:引导学生运用“知人论世”的方法探究诗歌的意旨。
三、过程与方法1.通过含英咀华,体悟诗人的感情探究阅读。
2.结合注释理解诗意,自查工具书扫清文字障碍3.合作探究诗歌中运用的用典象征手法和诗人的情怀,引导学生认识被朝廷“赐金还乡”的愁闷及自信乐观积极的人生态度。
四、教学方法:诵读法探究分析鉴赏法五、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相关图片材料六、教学课时一课时行路难<->李白一、教学目标:1、反复诵读,理解诗的大意。
2.品味诗句,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重难点通过创设情景,诗人的介绍、诗句的解读,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
三、课前准备:学生搜集有关李白的资料。
四、教学边程:(一)情境导入联系诗人生平唐诗是酒,宋词是画,它们是中国艺术宝库中最闪亮的那颗星,是中国诗歌的双臂。
今天我们一同走进伟大的盛唐时代,谈到唐诗,分为四个阶段。
它们的代表诗人分别是初唐的“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盛唐诗人:李白、杜甫、孟浩然、王昌龄、贺知章等。
中唐诗人: 韩愈、白居易、孟郊、柳宗元等。
晚唐诗人:李商隐、杜牧等,其中有一位诗人上至99下至刚会走,可谓妇孺皆知—李白李白诞生西域碎叶城,是继屈原之后的又一位浪漫主义诗人。
台湾诗人余光中评价李白“涌入愁肠、七分代作月光,三分呼成剑气,绣口一吐半个盛唐”杜甫在《饮中八仙歌》中写道:“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
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杜甫在李白“赐金还乡”时还写下《赠李白》,诗云“痛饮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
九年级语文上册《行路难》教案、教学设计
2.学生在分析诗歌主题思想、艺术特色方面,具备一定的独立思考能力,但部分学生可能存在理解困难。
3.学生在团队合作中,能够主动参与讨论,但部分学生表达观点时,语言组织能力较弱。
4.学生对诗人李白的生平事迹有一定了解,但对其诗歌创作的时代背景和文化内涵认识不足。
九年级语文上册《行路难》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行路难》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的名篇,通过学习本诗,使学生能够:
1.了解李白的生平事迹,理解其诗歌创作的时代背景和文化内涵。
2.掌握诗歌的韵律、节奏、意象等基本知识,能够正确朗读、背诵本诗。
3.理解并分析本诗的主题思想、艺术特色,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6.创新评价,激发潜能: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如课堂表现、小组讨论、课后作业等,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成果,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
7.课后拓展,提高素养:布置相关的阅读材料和思考题,引导学生课后自主学习,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8.家校合作,共同育人:与家长保持沟通,关注学生在家的学习情况,共同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人文精神。
2.诗歌背诵:课后熟读并背诵《行路难》,感受诗歌的韵律美和意境美,提高学生的语感和记忆力。
3.拓展阅读:推荐学生阅读李白的其他诗作,了解诗人的创作பைடு நூலகம்格和时代背景,拓宽学生的文学视野。
4.家长参与:鼓励学生与家长分享所学内容,让家长参与讨论,共同感受诗歌的魅力,增进家校合作。
5.思考题:设计一些具有启发性的思考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诗歌背后的文化内涵,如:“试分析《行路难》中诗人如何表达对理想的追求?”等。
4.培养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通过本诗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熟练运用实词、虚词、句式等知识,提高古诗文翻译水平。
《行路难》教学设计(通用3篇)
《行路难》教学设计(通用3篇)《行路难》教学设计(通用3篇)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以计划和布局安排的形式,对怎样才能达到教学目标进行创造性的决策,以解决怎样教的问题。
一份好的教学设计是什么样子的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行路难》教学设计(通用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行路难》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能够读准字音,把握节奏,达到熟读成诵。
(2)通过自主研讨,理解诗人怀才不遇的情怀。
2、过程与方法通过学习,提高学生的古诗鉴赏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诗人悲愤中不乏豪迈,失意中仍怀希望的思想境界。
教学重难点:通过学习,体会诗人复杂变化的情感及乐观自信、积极追求理想的顽强精神。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提起唐诗,不得不提到李白,提起李白大家会想起那些诗句呢?(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他的经典诗歌不胜枚举。
李白最大的爱好是喝酒!可是,这样一个酒仙,也有面对美酒佳肴喝不下去的时候,什么原因呢?今天,我们一起走进李白的《行路难》这首诗,寻找答案!(老师板书“行路难李白” )(二)预习展示1、作者介绍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
2、背景资料公元742年(天宝元年),李白奉诏入京,担任翰林供奉。
却没被唐玄宗重用,还受到权臣的谗毁排挤,两年后被“赐金放还”,变相撵出了长安。
李白被逼出京,朋友们都来为他饯行,求仕无望的他深感仕路的艰难,满怀愤慨写下了此篇《行路难》。
新人教版(部编)九年级语文上册《三单元 阅读 13 诗词三首 行路难(其一)》优质课教案_1
《行路难》教学设计一、学情分析及教学设想李白是学生最为熟悉的诗人之一,但除了能背几首诗仙的诗作之外,他们对李白的人生经历以及诗歌风格并不熟悉。
“行路难”是乐府古题,多咏叹世路艰难及贫困孤苦的处境。
李白这组《行路难》诗主要抒发了怀才不遇的情怀,这里选的是第一首,在悲愤中中不乏豪迈气概,在失意中仍怀有希望。
理想破碎,前途受阻,李白的痛苦是巨大的;但这种痛苦并非客观现实的逼迫,而是源于他内心的自我选择。
屈从现实,还是坚持自我,这才是诗仙李白徘徊犹豫的根源。
这一点是学生阅读文本时的盲点,也是本诗解读时的重难点。
教学设计中,可介入背景,使学生更直观地了解李白此时此地的心理状况;运用多种方式的诵读设计,在动情入境的吟诵中感受李白内心的滔天波澜;再联系现实设计情境,以不同的语调不同的情感或低吟或高诵,使诗歌中最昂扬的一句“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烙入学生的心田,使浪漫主义诗仙的光辉形象在学生眼前巍然耸立。
二、教学目标:1.知识和能力:准确流畅地朗读诗歌,初步理解诗意。
2.过程和方法:品读诗歌,了解李白在失意和迷惘中仍不失洒脱乐观的形象。
吟诵诗歌,入情入境地感受李白的浪漫主义诗风。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感受诗仙悲愤中不乏豪迈的气概,学习失意中仍怀希望的人生态度。
三、教学重点:入情入境,品读诗歌,理解诗人曲折有致的心路历程。
四、教学难点:体贴入微,感受诗人抉择的艰难和可贵。
五、教学方法朗读感悟法、点拨引导法、小组讨论法六、教学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PPT出示: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余下的三分啸成剑气,秀口一吐,就半个盛唐。
猜一猜,这节诗写的是哪位诗人?PPT出示: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
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说说你从诗中读到了一个怎样的诗人形象?这是李白在我们心目中的形象,也是在他的超级粉丝杜甫眼中的形象。
此时,李白正接受了玄宗皇帝的邀请,来到长安任翰林学士,诗文风采,名满天下。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14诗词三首-行路难教案与反思
14诗词三首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老子·五十八章》原创不容易,【关注】,不迷路!行路难(其一)一、说教材《行路难》(其一)是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14课《诗词三首》中的一首,是诗人李白离开长安时的心情抒怀。
诗人借乐府古题《行路难》(其一)抒发了自己的苦闷、悲愤,以及仍执着追求理想的强烈自信。
因此,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对于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意义重大。
二、说学情《行路难》(其一)这首诗最大的特点是感情波澜起伏,跌宕变化,诗人的情感时而失落苦闷,时而充满希望,其中适当运用长短句、感叹句,使诗歌的感染力倍增!在本节课的教学中,由于九年级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人生经历,因此在体会诗歌感情之后,让学生自主交流自己的人生经历,并谈谈收获,对于学生更好的理解本诗作用极大!三、说学习目标1.抒情诵读。
在反复诵读中理解诗情、诗理和诗味,体会不同情境下的语气、语调、节奏的变化。
2.品味形象、富于变化的语言。
3.体会诗人哀而不伤、悲而能壮、虽历经矛盾却仍昂扬向上的情怀。
四、说教学重难点重点:诵读。
三分文章七分读,所以我将诵读确定为本节课的教学重点。
难点:体会诗人的情感。
五、说教法结合本篇课文的实际特点,确定本节课的教法的指导思想:想方设法引起学生注意,引导他们积极思维,热情参与,独立自主的解决问题。
具体做法如下:1.情境设置法——激发感情,引起兴趣。
2.诵读品味法——反复诵读,读出韵味。
六、说学法具体做法如下:1.批注法——勤动笔墨,写下感悟。
2.讨论法——合作探究,交流思想。
3.自主探究法——自主学习,积极参与。
七、说教学过程本节课我的教学设计如下:1.故事导入,激发兴趣上课一开始,我就用翰林院学士李白被唐玄宗赐金还乡的故事导入。
这样做不仅让学生在故事中了解了诗歌的写作背景,而且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一举两得。
2.出示目标,明确目的3.倾听文本,进入情境播放《行路难》(其一)的配乐朗诵,让学生能够读准字音进入情境,而后出示金樽、珍羞、投箸、济沧海、歧路这几个字检测学生听读效果。
《行路难》教案设计 (语文版九年级上册)共3篇
《行路难》教案设计 (语文版九年级上册)共3篇《行路难》教案设计 (语文版九年级上册)1《行路难》教案设计 (语文版九年级上册)一、教学内容和目标本篇教案设计的教学内容是唐代诗人李白的《行路难》一文。
本篇文章以此作品为主线,安排了听、说、读、写、背、领悟等环节。
本次教学的目标是让学生能够逐步掌握《行路难》的背景、形式、音韵、意义,学会批评性欣赏方法,综合运用语言知识将感悟表达出来。
同时帮助学生提高语文素养,培养他们的心灵品质。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1.学生能够理解《行路难》的背景和意义。
2.学生能够朗读《行路难》,熟练掌握韵脚和语调。
3.学生能够分析和掌握《行路难》的文学形式和修辞方法。
4.学生能够运用批评性欣赏方法,对《行路难》进行鉴赏和抒发感悟。
教学难点:1.学生能否理解《行路难》的语言风格,把握其中的文化内涵。
2.如何教授批评性欣赏方法,使学生能够将感悟表达出来。
三、教学准备1.课本《语文》九年级上册。
2.课外材料《行路难》。
3.教学实例。
4.黑板、彩笔。
5.多媒体设备。
四、教学过程1.导入(10分钟)教师首先向学生提问“行路难”三个字的意思是什么。
引出诗人李白,提问他是哪个朝代的诗人,学生回答是唐朝。
教师介绍李白的背景,让学生熟悉这位大诗人的生平经历。
然后,老师展示一张李白的画像,让学生了解这位诗人的容貌特征。
2.发现(20分钟)教师通过多媒体设备让学生朗读《行路难》。
老师分析《行路难》的背景以及其中的偏旁部首的变化,以此抓住学生的注意力,为学生的阅读之路铺好一步。
之后,老师让学生自己读几遍,根据《行路难》的韵脚和押韵,学生可以较好地读出其中的感情变化。
教师可以给学生一些小提示,如“起点终点奇韵相托”,“高山流水晴翠曲”,让学生明白诗人运用语言的巧妙手法,以达到表现洒脱逍遥、抒发豪迈胸肺之情的独特目的。
3.探究(30分钟)接下来,教师让学生排队上来,让每个学生一齐朗读该篇诗,手抄。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行路难》教案设计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行路难》教案设计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1)掌握本课的语言知识,掌握本课的重点词汇和重点句子。
(2)掌握文章的主要内容,能够正确理解文章的意思,能够
分析文章的结构特点。
2. 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学生的分析总结能力,培养
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2)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念。
二、教学重点
1. 重点词汇:艰苦、支撑、担子、磨练、坚毅、勇气、谦虚、坚守、担当、责任。
2. 重点句子:“行路难,行路难,多少汗水曾洒下,多少心酸曾沉淀。
”
三、教学过程
(一)热身活动
1. 让学生听录音,欣赏《行路难》的诗歌朗诵。
2. 让学生仔细观察诗歌的语言表达,分析诗歌的结构特点。
(二)阅读
1. 让学生自主阅读文章,掌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2. 让学生细读文章,分析文章的结构特点,理解文章的意思。
3. 让学生总结文章的主题思想,并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
(三)拓展
1. 让学生运用文章中的重点词汇和重点句子,完成一篇文章。
2. 让学生就文章中的主题思想进行讨论,并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
《行路难》教案(部编九年级上册《诗词三首》)
教学目标1、情感价值观:把握诗意,体会意境,感受诗人对理想的执着追求。
2、知识与技能:朗读、背诵诗歌,激发艺术想象,增强学生对诗歌本身的艺术美的感悟。
3、过程与方法:自主预习、小组交流、教师指导、课堂展示,反馈巩固。
重难点1、感受意境,改写练习。
2、诗意理解。
教学流程预习展示有这样一个人他少有大志以管仲、晏婴等名相自期想辅佐帝王成就伟业“使天下大定海县清一”。
即使退而求其次也要像他的乡人司马相如、杨雄那样以一篇辞赋文章一鸣惊人为天子所用。
这个人就是――李白。
今天我们来学习他的代表作《行路难》一、了解诗人: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绵州昌隆(今四川江油)人。
盛唐最杰出的诗人,也是我国文学史上继屈原之后又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素有“诗仙”之称。
二、写作背景天宝元年,42岁的诗人经朋友举荐,受玄宗皇帝诏聘来到长安,供奉翰林。
诗人以为可以施展自己的经国济世的宏愿,建立一番功业。
但是此时的玄宗已丧失了早年励精图治的精神,朝政已被奸佞把持;而李白那种不能摧眉折腰的嶙峋傲骨,也根本无法见容于近宦权臣。
因此,李白逗留宫中将近两年,一直没有得到正式官职,最后竟被玄宗找了个借口发落出来。
几十年的功业追求化为泡影,李白在政治道路上遭到第一次失败。
《行路难》就是在这一背景下写成的。
读诗,理解诗歌。
三、读诗,理解字词。
1、学生讲出以下字词含义:金樽珍馐直箸歧创设情境引入新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学生简要介绍。
通过多种朗读方式,让学生整体把握文本内容。
2、学生讲出伊尹、吕尚的典故。
3、学生讲“欲上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句。
四、再读诗,请学生讲诗,教师肯定后明确:1、好朋友设宴款待,那都海鲜鲍鱼来个满汉全席,多热情。
朋友们都说,“李白兄,我们永远支持你。
”“李白,你是最棒的”。
2、端起酒杯,又推开;拿起筷子,又放下。
他离开座位,拔出长剑,愤愤难平。
举目四顾,一股苍凉的感觉涌上心头。
大家都说:李天王,你不会有事吧,你眼睛里往下滴的是什么!四个动作,把苦闷心情充分表达出了;就像那三好生、排行榜落选一样的那种鼻子发酸的感觉。
《行路难》语文教案设计
《行路难》语文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行路难》。
(2)理解《行路难》的诗意和主题,了解作者李白的相关背景。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行路难》的韵律、意象和表达技巧。
(2)学会欣赏古典诗歌,提高文学素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者对人生困境的感慨和对理想的执着追求。
(2)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激发学生对文学的热爱。
二、教学重点:1. 诗歌的意象和表达技巧。
2. 诗歌的主题和情感内涵。
三、教学难点:1. 诗歌中一些生僻词语的理解。
2. 诗歌的深层寓意和人生哲理的把握。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行路难》的内涵。
2. 运用案例分析法,对诗歌中的典型意象和表达技巧进行详细解读。
3. 采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要介绍作者李白及其创作背景。
(2)提问:《行路难》这首诗的主题是什么?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行路难》,感受诗歌的韵律和意境。
(2)让学生结合注释,理解诗歌的字词和意义。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析诗歌中的意象和表达技巧。
(2)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进行分享和交流。
4. 课堂讲解:(1)讲解诗歌的意象和表达技巧,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歌。
(2)解析诗歌的主题和情感内涵,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情感。
5. 课堂练习:(1)让学生进行诗歌背诵练习。
(2)让学生写一篇关于《行路难》的短文,表达自己的感悟。
6. 总结拓展:(1)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2)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内容。
7. 板书设计:《行路难》意象:黄河、太行、峨眉、青天等表达技巧:比喻、象征、拟人等主题:人生困境与追求理想教学反思: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看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欣赏能力是否有提高,以及教学方法是否适合学生等。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第14课 诗词三首《行路难》教案(表格式)
理解诗句含义,体会诗人在诗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朗读并背诵全诗。
教学难点
感受诗人充满自信、乐观进取的精神,积极面对人生的各种挑战。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设计
个性修改
一课时
一、导入课文
复习李白其中一首诗导入课文。今天我们来学习李白的另外一首诗《行路难(其一)》(板书课题)
二、出示学习目标(见课件)
三、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
1.了解作者
李白(701年2月28日-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诗人,有“诗仙”之称,李白是屈原之后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与杜甫齐名,世称“李杜”。
代表作有《蜀道难》、《将进酒》等诗篇,有《李太白集》传世。有诗近千首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762年病逝于安徽当涂,享年61岁。
1.背景
李白在二十六岁那年,抱着“四方之志”,出蜀远游。但李白却不愿意像当时多数知识分子一样通过科举考试来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而是希望借广泛的结交和诗文投赠培养声誉以此得到不寻常的提拔。终于,在他四十一岁时被玄宗召至长安,进入了翰林院。为之努力了多年的政治理想还没有来得及实现,就在一旦之间付之汪洋。这首诗就是李白无奈离京时,朋友为他设酒送别,在酒席上创作的。
后两句借用典故,借古人的事例、言论表明自己对前途的希望与信念。
3.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运用典故,以“垂钓”自比姜尚,以“梦日”自比伊尹,表达诗人期待一日能得到明主赏识,施展自己的才能和抱负的强烈愿望。
4.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理想与现实是有距离的,理想不能征服现实,现实也不肯认同理想。这样的痛苦交织在诗人心中,他终于发出行路难的感叹。唱出无穷的忧虑和焦灼不安的心。
“心茫然”的原因:(1)自己的仕途道路受阻,济世安民的理想无法实现。(2)自己重新得到任用的愿望在现实中非常渺茫。
《行路难》(课)教案
《行路难》(优质课)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理解《行路难》的作者背景和创作背景。
分析并欣赏《行路难》的诗歌形式和语言特色。
解读《行路难》的意义和主题。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和分析,提高学生对诗歌的理解能力。
运用文学批评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
运用创造性思维,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作者对人生困境的深刻思考和对未来的乐观态度。
培养学生的同理心和人文关怀,关注人生的苦难和挑战。
引导学生思考个人的人生道路,培养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教学文本:《行路难》全诗。
相关评论和解析文章。
2.2 教学重点:诗歌的语言特色和形式特点。
诗歌的主题和意义。
作者的创作背景和文化背景。
2.3 教学难点:对诗歌深层含义的理解和解读。
对作者思想感情的把握和理解。
对诗歌的欣赏和审美评价。
第三章:教学过程3.1 导入:通过引入作者李白的生活背景和创作背景,激发学生对诗歌的兴趣。
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人生的困难和挑战。
3.2 文本阅读与分析:分组朗读诗歌,感受诗歌的韵律和节奏。
逐句解析诗歌,引导学生理解诗句的意义和深层含义。
讨论诗歌中的意象和隐喻,解读诗歌的主题和意义。
3.3 欣赏与评价:引导学生欣赏诗歌的语言美和形式美。
运用文学批评的方法,评价诗歌的艺术价值和审美特点。
第四章:教学评价4.1 评价方式:课堂参与度:学生的发言和讨论情况。
阅读理解:学生对诗歌意义的理解和解读。
欣赏与评价:学生对诗歌的欣赏能力和审美评价。
4.2 评价标准:理解诗歌的意义和主题,能够准确解读诗句。
能够欣赏诗歌的语言美和形式美,运用文学批评的方法评价诗歌。
积极参与课堂讨论,能够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思考。
第五章:教学资源5.1 文本资源:《行路难》全文。
李白的生平和创作背景资料。
相关诗歌评论和解析文章。
5.2 多媒体资源:与诗歌相关的音乐、图片或视频资料。
PowerPoint或Keynote课件。
统编九年级上册《行路难》教学设计
统编九年级上册《行路难》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诵读诗歌,理解诗歌含义,体会诗人激荡起伏的情感。
2.感悟诗意,品味意境,感受浪漫主义诗歌的艺术魅力。
3.感受诗人充满自信、乐观进取的精神,积极面对人生的各种挑战的态度。
教学重点:1.诵读诗歌,理解诗歌含义,体会诗人激荡起伏的情感。
2.感悟诗意,品味意境,感受浪漫主义诗歌的艺术魅力。
教学难点:感受诗人充满自信、乐观进取的精神,积极面对人生的各种挑战的态度。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课前视频,引入李白(不夜城李白对诗)2、师生问答,回顾李白(文学常识及作品)PPT出示:李白(701~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土,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
李白深受黄老列庄思想影响,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赠汪伦》《静夜思》《峨眉山月歌》《独坐敬亭山》《早发白帝城》《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渡荆门送别》《送友人》等。
3、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李白,在唐朝就颇负盛名。
玄宗慕其才华,召进长安,进翰林院入仕。
今天,就让我们通过一首诗《行路难》来走近李白,再睹其诗仙风采。
二、诵读感知1、听读正音塞Se2、齐读明确七言为主:四三节奏。
夹有三言。
体裁一一乐府诗《行路难》乐府旧题,多咏叹世事艰难和贫困孤苦处境。
3、自读,结合注释,揣摩情感。
4、小组合作,设计诵读脚本。
提示批注角度:重音停连语气语调动作表情5、诵读展示,结合情感点评。
学生点评:你从他的诵读中听出了哪些情感?预设:茫然(政治失意)迷惘(眼前艰难险阻)希望(像先贤一样,辅佐帝王,大济苍生)低沉(理想与现实的距离)自信(抱负可以实现)6、结合背景,体会情感。
李白少有壮志,一生以〃安社稷〃、〃济苍生〃为自己的政治理想,他以历史上管仲、晏婴等名相为期待,想辅佐帝王成就伟业。
《行路难》教案 (13)(部编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3课)
《行路难》教案(一)导入:李白少有大志,以管仲、晏婴等名相自比,希望能成就一番伟业,但世事艰难,他二十四岁“仗剑去国”漂泊半生,直到四十二岁才由人引见做了供奉翰林,其间扮演的是一个以文娱君的半弄臣角色,根本谈不上施展自己的政治抱负和理想,两年后黯然离京,这使他不经发出“行路难”的感慨。
(二)朗读1.指名朗读2.全班齐读(三)思考探究:1) 行路难(其一)》诗中,哪些动作反映了作者当时的内心情感?2)李白诗中“欲渡黄河”“将登太行”是写实吗?作者为何会有这种感受的?3)作者为什么提到吕尚、伊尹的故事?4)这首诗歌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明确:1)能充分反映作者内心情感的动作,主要在诗的前四句。
第一、二两句写的是美酒佳肴。
这样的美酒佳肴谁见了都会产生食欲,更何况是以饮酒出名的作者呢!但是作者却是端起酒杯又推开,拿起筷子又放下,拔出佩剑,举目四顾,使他感到一片茫然。
这“停、投、拔、顾”四个前后连续的动作,反映了李白内心的极度抑郁苦闷和感情的激荡起伏。
2)“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在诗中不是写实。
这两句诗是承上句而来的比喻和象征。
当时作者的心情非常苦闷抑郁,自己受诏入京,有幸接近了皇帝,仕途渐现生机之时,却不能被皇帝继续任用,被“赐金还山”,遭受打击之大,无以复加。
他感到这处境犹如想渡黄河却被冰塞满,无法可渡;想登太行山而大雪封山无路可登。
因而“冰塞川”“雪满山”有其象征意义,象征人生道路上的艰难险阻,象征前途渺茫,令作者痛苦万分。
3)借吕尚、伊尹的故事来说明贤臣在明君治下倍受重用,而自己也希望得到君主的器重发挥自己的才干。
4)表达了作者怀才不遇的悲凉处境,同时在悲愤中又不失豪迈气概,在失意中仍怀希望的思想感情。
(四)背诵课堂抽背。
部编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行路难》教学设计
部编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行路难》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有感情地美读诗歌,进一步理解诗句的含义。
2.过程与方法:能品味诗句,体会诗歌美,提高鉴赏古诗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诗人自信乐观进取的精神,学会乐观面对人生不如意的精神境界。
教学重点:品味诗句,提高鉴赏古诗能力。
教学难点:理解诗人怀才不遇的情怀,体会诗人悲愤中不乏豪迈,失意中仍怀希望的思想境界。
教学过程:一、导入,诗化诗仙形象同学们,说起唐诗,不能不提到李白。
余光中在《寻李白》中这样赞叹他:“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余下的三分啸成剑气/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
”杜甫曾在《饮中八仙歌》中这样描述李白:“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
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李白的名篇《行路难》,一同轻叩浪漫诗仙那扇独特的心扉。
二、诵读,把握感情波澜(一)诵读之前圈点勾画1.勾画两个字-“玉盘珍羞”的“羞”“直万钱”的“直”。
(教材的注释告诉我们,这叫通假字,用另外两个字“馐”和“值”来表达,意思是一样的。
)2.再画两个字-“停杯投箸不能食”的“箸”、“直挂云帆济沧海”的“济”。
(“箸”,筷子。
“济”,渡过。
这两个字在现代汉语里我们常常用到。
)3.再画两个词-“长风破浪”、“云帆”。
(“长风破浪”原来的表达是“乘长风破万里浪”,它比喻的是一种境界,抒发的是实现政治理想的愿望。
“云帆”是“高高的船帆”的意思,用一个“云”字来形容船帆,令“云帆”这个词显得特别高雅。
)(二)齐读诗文,教师听读。
反馈:1.朗读的节奏有问题。
2.抑扬的变换有问题。
(三)教师范读,学生听读。
朗读指导:1.“四三”节奏:如“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教师模仿学生读书,二二三节奏)这种节奏和作者表达的心情不太吻合。
作者这时的心情是比较郁闷的、茫然的、急切的,所以读这首诗时应主要使用四三节奏来读。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教师示范四三节奏)。
语文教学设计《行路难》教案
语文教学设计《行路难》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行路难》。
(2)理解《行路难》的诗意和主题,掌握诗歌的基本结构。
(3)分析诗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体会诗人的情感。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诗歌内容。
(2)学会欣赏古典诗词,提高语文素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诗人对人生道路的艰辛和对理想的执着追求。
(2)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勇于面对困难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熟读并背诵《行路难》。
(2)理解诗歌的意境和主题。
(3)分析诗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
2. 教学难点:(1)诗中一些生僻词语的解释。
(2)诗人在创作背景下的心情和思想。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介诗人李白及其作品《行路难》。
(2)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进入诗歌的学习。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行路难》,感受诗歌的韵律和节奏。
(2)让学生结合诗下注释,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人的情感。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析诗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
(2)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4. 诗歌欣赏(1)引导学生欣赏诗歌的美,体会诗人的心情。
(2)让学生谈谈自己对诗歌的理解和感受。
5. 总结与拓展(1)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
(2)布置课后作业,拓展学生对诗歌的学习。
四、课后作业1. 熟读并背诵《行路难》。
2. 写一篇关于《行路难》的读后感,谈谈自己对诗歌的理解和感受。
3. 搜集其他李白的诗歌,进行欣赏和分析。
五、教学反思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看看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
2. 思考如何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3. 考虑如何在教学中更好地引导学生理解诗歌的意境和主题。
六、教学策略1. 利用多媒体展示《行路难》的全文,配合音乐,增强学生对诗歌的感知和理解。
2. 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索诗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14诗词三首 行路难(其一)教学设计
《行路难(其一)》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理解诗句含义,体会诗人的思想情感变化。
2 .感受诗人充满自信、乐观进取的精神。
3 .将诗人豁达的精神态度融入我们的学习生活。
教学重难点感悟诗意,品味诗境,赏析名句,体会诗人情感。
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说起唐诗不能不提到李白。
杜甫曾这样描述李白。
余光中也在《寻李白》中写道。
今天我们来学习李白的一篇脍炙人口的名篇《行路难》,一起看看李白那不凡的气度。
问:你们了解的李白是什么样的人呢?(唐代诗人、诗仙、酒仙、豪迈、洒脱、浪漫主义诗人)老师这里也有两句诗,出示相关诗句。
齐读感受体会李白的浪漫洒脱。
师补充:刚才大家的发言让我想到贺之章曾高度赞美李白,称他为“谪仙人”,也就是说李白身上有着一种超凡脱俗的与众不同的精神与气质,现在就让我们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吧。
二、初读诗歌1 .我们先听一段音频。
接下来,同学们自由朗读诗歌,提要求。
叫一名同学读。
强调几个字的读音,小组齐读。
2 .结合课下注释,了解诗歌内容。
同桌合作,解决翻译不准的地方,合作理解诗意。
(出示关键词)询问是否有不懂的地方。
三、深入研读1 .在这首诗中,有一句诗明确表明作者的情感态度,这也正和我们之前分析的诗人豪放的风格相吻合,这句千古名句是?找同学再来谈谈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坚信乘风破浪的时机终将到来,到那时扬起高高的风帆远渡碧海)在这里诗人坚定理想未来的信心,鼓起沧海杨帆的勇气。
此时的李白是【自信,豪迈】诗人是在什么情景下创作的这首诗呢?故事要从一次宴饮说起。
当时李白马上要离开长安了,朋友们都来给他践行,这是一场怎样的宴会?(盛大,热情)既然有这么欢乐的气氛,作者为什么要起名为行路难呢?我们来看看诗题(学生读)2 .这首诗中哪里能体现诗人的处境难呢?小组讨论预设①生:“停杯”、“投箬”、“拔剑”、“四顾”追问:你能用自己的话来描述一下当时李白的情状吗?“放下酒杯,扔下筷子,吃不下去,拔出宝剑,往四下看,心里茫茫然一片,”停、投、拔、顾,四个动词形象地写出了诗人内心【苦闷】、失落的心情。
行路难(其一)-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行路难(其一)-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唐代名家李白的背景和作品。
2.理解《行路难》的内涵和感悟。
3.领悟“行路难”的意义,引导学生时刻保持奋发向前的勇气和信念。
4.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写作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理解《行路难》的内涵和感悟。
2.难点:正确领悟“行路难”的意义,引导学生时刻保持奋发向前的勇气和信念。
三、教学设计1.导入(5分钟)安排一篇课文导读,简单介绍李白的简介和《行路难》的大致内容。
2.讲解(25分钟)1.讲解《行路难》的作者、创作时背景和写作意图。
2.讲解《行路难》的全文,分析其中的词语和句子,引导学生理解文章的意义和主题。
3.重点讲解《行路难》中深刻的哲理和道理,引导学生对生命和人生的认识更加深入。
4.讲解文学鉴赏方法和技巧,引导学生进行文学提取和创造性表达。
3.交流(20分钟)1.开设小组讨论,引导学生讲述自己的理解和感悟,并互相分享交流。
2.选择几篇出色的文学创作,由学生进行朗读和展示。
4.布置作业(5分钟)1.布置阅读任务,让学生阅读其他李白的诗歌作品,并提取文化内涵和人生感悟。
2.布置文学创作任务,让学生尝试仿写《行路难》,发扬自己的文学创意和想象力。
四、教学效果评价1.教师通过课堂教学和学生作业进行书面和口头评价。
2.教师从内容、方法、技能等多个方面进行评价。
3.学生自我评价,批判性思维和思考能力也需考虑在内。
五、教学反思1.在内容选择上,要注意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能够引发学生共鸣和积极反应。
2.在设计上,要立足于实际,注意培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和研究。
3.在实施中,要积极配合学生的学习风格和习惯,注重课堂氛围的创设,让学生兴奋和愉悦的进行学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行路难
教学
时间
教具
教内学容目要标求1、情感价值观:把握诗意,体会意境,感受诗人对理想的执着追求。
2、知识与技能:朗读、背诵诗歌,激发艺术想象,增强学生对诗歌本身的艺术美的感悟。
3、过程与方法:自主预习、小组交流、教师指导、课堂展示,反馈巩固。
重难点1、感受意境,改写练习。
2、诗意理解。
教学
流程
教学内容教法学法设计
导入
预习展示
一
预习展示
二有这样一个人他少有大志以管仲、晏婴等名相自
期想辅佐帝王成就伟业“使天下大定海县清一”。
即使退而求其次也要像他的乡人司马相如、杨雄
那样以一篇辞赋文章一鸣惊人为天子所用。
这个
人就是——李白。
今天我们来学习他的代表作《行
路难》
一、了解诗人: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
莲居士,绵州昌隆(今四川江油)人。
盛唐最杰出
的诗人,也是我国文学史上继屈原之后又一伟大
的浪漫主义诗人,素有“诗仙”之称。
二、写作背景
天宝元年,42岁的诗人经朋友举荐,受玄宗
皇帝诏聘来到长安,供奉翰林。
诗人以为可以施
展自己的经国济世的宏愿,建立一番功业。
但是
此时的玄宗已丧失了早年励精图治的精神,朝政
已被奸佞把持;而李白那种不能摧眉折腰的嶙峋
傲骨,也根本无法见容于近宦权臣。
因此,李白
逗留宫中将近两年,一直没有得到正式官职,最
后竟被玄宗找了个借口发落出来。
几十年的功业
追求化为泡影,李白在政治道路上遭到第一次失
败。
《行路难》就是在这一背景下写成的。
读诗,理解诗歌。
三、读诗,理解字词。
1、学生讲出以下字词含义:金樽珍馐直箸歧
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学生简要介绍。
通过多种朗读方式,
让学生整体把握文本
内容。
教学
流程
教学内容教法学法设计
小结反馈路会云帆济沧海
2、学生讲出伊尹、吕尚的典故。
3、学生讲“欲上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句。
四、再读诗,请学生讲诗,教师肯定后明确:
1、好朋友设宴款待,那都海鲜鲍鱼来个满汉
全席,多热情。
朋友们都说,“李白兄,我们永
远支持你。
”“李白,你是最棒的”。
2、端起酒杯,又推开;拿起筷子,又放下。
他离开座位,拔出长剑,愤愤难平。
举目四顾,
一股苍凉的感觉涌上心头。
大家都说:李天王,
你不会有事吧,你眼睛里往下滴的是什么!
四个动作,把苦闷心情充分表达出了;就像
那三好生、排行榜落选一样的那种鼻子发酸的感
觉。
3、写“行路难”,想渡河,河冻冻,要登山,
雪飘飘。
一个人要实现理想有多困难。
阳光不再
温暖,天空不再蔚蓝。
4、但想到这两个超级男生,心里有了信心、
希望。
我,不,消沉。
5、信心虽有,但仍感迷惘。
此句很不安的内心独白,逼真写出复杂内心
世界。
6、展望前途,崎岖坎坷,但,倔强、自信
的李白告诉我们:他仍没有灰心气馁,悲观失望;
尽管障碍重重,长路漫漫,但总有一天,会破万
里浪,高挂云帆,实现理想抱负。
本诗激荡起伏,表达执着追求,百折不回的主题。
改写练习。
小组探究,集体交流,
培养学生发表个人的
见解与看法。
在自读中独立品味、
归纳后,交流。
朗读改写作品。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