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蝙蝠和雷达公开课教案
有关蝙蝠和雷达教案(精选11篇)

蝙蝠和雷达教案 篇1 《蝙蝠和雷达》是一篇科学小品文。
从教材的内容看,教学的难点是让学生弄清科学家是怎样从蝙蝠身上得到启示,使得飞机在夜间安全飞行的;重点是理解科学家做实验的初衷及经过。
为了突出重点分散难点,减缓学生掌握本文科学知识的坡度,我运用现代化的电教媒体,使多样化的信息作用于学生的多种感官,创设一个生动具体、新颖活泼的语言环境,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有形可见,有话可说,从而发展和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设计如下: 一、电教引路,巧设疑问,激发兴趣 这一环节充分利用电教媒体形象直观的特点,创设一定的情境,把学生的视线聚集于特定的学习对象上,引导学生主动地去参与学习活动。
在开始揭示课题时,教者采用一张幻灯片,灯片上画有蝙蝠和飞机,并设计如下一个问题:图片上一个是动物,一个是现代的交通工具,它们之间到底有什么样的联系呢?这样既能引起学生兴趣又能自然过渡到下一个教学环节。
二、切入重点,多元组合,明白关系 针对课文的重点、难点,我采用“切入重点,辐射两头”的方法,边讲解课文边利用抽动片、复台片演示蝙蝠是怎样利用用超声波探路的,为此重点设计了两项练习: 第一,用自己的话说说科学家是如何进行三次实验的; 第二,说清楚蝙蝠的耳朵和嘴巴是如何配合探路飞行的。
关于第一项练习,具体操作如下: 1、要求轻声读课文第4—5节,一边读一边思考:科学家为了揭开蝙蝠夜间飞行的秘密,做了几次试验?都是怎样做的?试验证明了什么? 2、根据课文内容镇空:(打出文字片) 顺序: 条件: 经过: 结果: 证明: 3、语言训练: (l)第一次试验是在什么条件下做的?如何做的?结果怎样?证明了什么?(用一段连贯的话说一说) (2)第二次、第三次科学家是怎样做试验的? (3)根据表格说一段完整的话,说清楚科学家是如何进行三次试验的。
关于第二项练习,具体设计如下: 1、学生自由读第6节,并思考蝙蝠是怎样用嘴和耳朵配合飞行的。
蝙蝠和雷达公开课教案

《蝙蝠和雷达》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朗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和要点。
2.理解飞机夜间安全飞行于蝙蝠探路之间的联系。
3.激发学生热爱科学,乐于观察和探究的兴趣。
4.认识5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
教学重点:理解飞机夜间安全飞行于蝙蝠探路之间的联系。
教学难点:激发学生热爱科学,乐于观察和探究的兴趣。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设计:一、以图为媒,引入新课(多媒体出示飞机夜间航行,即将碰到障碍物)同学们请看,一架飞机正在夜间航行,突然前方出现了障碍物,这多危险啊!可是不要担心,科学家从善于夜间飞行的蝙蝠身上得到启示,发明了雷达。
飞机装上雷达夜间就能安全的飞行了。
蝙蝠是一种动物,雷达是一种探测装置,他们之间有什么联系呢?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篇新课文《蝙蝠和雷达》。
(板书课题)二、朗读课文,读通读顺1.自由朗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序号。
2.出示生词,学生认读。
三、填表助学,自主阅读1.(出示第三自然段第一句话)指名朗读第三自然段第一句,找出含有关联词的句子,想想说明了什么?文中提出了什么疑问?(出示第二句话)请读出疑问的语气。
2.同学们想知道问题的答案吗?请默读课文第四、五、六自然段,边读边思考如何填写表格,同时勾画出相关的句子。
(出示表格)3.交流:读完之后,同桌互相交流填写表格的情况。
4.抽学生回答,读出相关的句子(同时出示)。
5.三次试验证明什么?请同学们齐读第六自然段。
(同时出示)6.小结:科学家经过反复研究终于揭开了蝙蝠能在夜里飞行的秘密。
蝙蝠的嘴和耳朵是怎样配合的?雷达与蝙蝠有什么联系?我们就一起来探究这些问题。
四、合作阅读,突破重难点1.自由读第七、八自然段,边读变勾画出相关句子。
2.谁知道蝙蝠的嘴和耳朵是怎样配合的?来读出相关的句子。
(读完之后,多媒体展示)然后抽学生上台粘贴出来。
3.那雷达又是如何工作的呢?一起来读一读相关的句子。
(读完之后,多媒体展示)然后抽学生上台粘贴出来。
4.雷达与蝙蝠究竟有什么联系呢?请同学们看图,填空想一想。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教案【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11蝙蝠和雷达教案】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教案【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11蝙蝠和雷达教案】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11课《蝙蝠和雷达》教学中,老师要让学生在理解词句,练习给课文分段的基础上学习归纳段落大意,以使学生更好地掌握课文内容,提高阅读能力。
小编在此整理了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11课《蝙蝠和雷达》教案设计,供大家参阅,希望大家在阅读过程中有所收获!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11课《蝙蝠和雷达》教案(一) 第一课时一、初读,整体感知1、自由读课文,同桌相互逐段读课文。
2、小黑板或课件出示生字词,打乱齐读,指名读,正音,说说已理解的生词意思。
3、自由读,说说课文要讲什么?在学生归纳的基础上揭示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把各部分意思连起来;抓住课文要点或者引用能概括大意的原话。
二、研读,感悟重难点1、小组合作探究:科学家做的三次试验及其结论;蝙蝠是怎样探路的,雷达是怎样探测障碍物的。
3、小组推荐代表向全班汇报研读收获,代表发言,小组成员或其他组代表补充发言。
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或过程中,教师课件演示(如制作动画片、画图示)三次试验的情景和蝙蝠探路、雷达探测的示意图,使学生直观感受;然后读一读课文,填写课后的填空题,明确雷达与蝙蝠之间的联系。
三、抄读,积累字词句1、出示所有生字,学生观察字形结构(大多数是左右结构),教师范写难写的“避、揭、碍”等字,学生在生字本上写一写所有生字。
2、学生勾出新词语和重点语句,读一读,抄一抄。
第二课时一、读课文,复习巩固1、听写字词。
2、仿照写句子。
(即使……也,终于等)3、读课文,说说文章主要内容。
二、讲读,学当“解说员”1、创设情境:有一群低年级小朋友,非常想知道蝙蝠与雷达之间的科学秘密,今天,我们就来当一当“小小解说员”。
现在请大家根据提示读一读课文,准备准备吧!解说要点:⑴提出问题──飞机在夜里为什么能安全飞行?⑵科学家做了三次试验,揭开了蝙蝠夜间探路的秘密。
⑶科学家模仿蝙蝠探路的方法,给飞机装上了雷达,解决了飞机夜间安全飞行的难题。
《蝙蝠和雷达》教案【精选5篇】

《蝙蝠和雷达》教案【精选5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汇报、述职报告、发言致辞、心得体会、规章制度、应急预案、合同协议、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reports, job reports, speeches, insights, rules and regulations, emergency plans, contract agreement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蝙蝠和雷达》教案【精选5篇】《蝙蝠和雷达》教案篇1【教学目标】1.识记本课生字。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蝙蝠和雷达》公开课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蝙蝠和雷达》公开课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一、教学设计1.1 教学内容本次公开课的教学内容是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中的《蝙蝠和雷达》一课,主要内容是介绍了蝙蝠是如何利用声波来感知周围环境并捕食的。
1.2 教学目标•了解蝙蝠的生活习性和利用声波的原理;•培养学生观察和思考能力;•提高学生对自然现象的认识。
1.3 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理解蝙蝠如何利用声波捕食;•教学难点:解释蝙蝠利用雷达捕食的原理。
1.4 教学准备•PPT课件•雷达模型•蝙蝠模型•声音记录仪•课堂练习题1.5 教学过程1.导入环节:播放关于蝙蝠捕食的视频,引发学生兴趣。
2.学习任务:讲解蝙蝠和雷达的原理,展示雷达模型和蝙蝠模型。
3.思维拓展:让学生用声音记录仪模拟蝙蝠的声波探测猎物。
4.课堂练习:让学生完成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5.总结归纳:引导学生总结蝙蝠利用声波的原理和意义。
1.6 教学方式本节课采用互动式教学,结合实物展示和情境模拟,让学生参与讨论和实践,激发学习兴趣。
二、教学反思2.1 教学亮点•利用实物模型和声音记录仪,生动展示蝙蝠捕食过程,增加了教学趣味性。
•引入视频资源导入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
•通过启发式提问和思维拓展,促进学生独立思考和创造性思维。
2.2 存在问题•部分学生对于雷达的原理理解有困难,需要进一步细化讲解。
•教学过程中时间安排较紧,需要合理调整节奏,留出更多时间给学生实践和思考。
2.3 教学改进•加强对雷达原理的讲解,引导学生探究雷达技术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调整教学步骤,增加互动环节,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看法并展开讨论。
2.4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生动的教学设计和多样的教学手段,成功引导学生了解蝙蝠的生活习性和雷达技术,并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和思考能力。
在未来的教学中,我将继续注重教学过程中的细节处理,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以上是本次公开课的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希本对教学有所启发和帮助。
蝙蝠和雷达公开课教案完成版

蝙蝠和雷达公开课教案完成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蝙蝠的回声定位原理及其在夜间导航中的应用。
2. 让学生掌握雷达的工作原理及其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3. 培养学生对科学现象的探究精神和团队协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蝙蝠的回声定位原理2. 蝙蝠在夜间导航中的应用3. 雷达的工作原理4. 雷达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5. 实践活动:制作简易雷达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蝙蝠的回声定位原理、雷达的工作原理及其应用。
2. 演示法:展示蝙蝠和雷达的相关视频、图片等资料。
3. 实践操作法:引导学生动手制作简易雷达。
4.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蝙蝠和雷达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分享心得体会。
四、教学准备1. 蝙蝠和雷达的相关视频、图片等资料。
2. 制作简易雷达所需的器材和工具。
3. 教室内的多媒体设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蝙蝠和雷达的图片,引发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习兴趣。
2. 讲解:详细讲解蝙蝠的回声定位原理及其在夜间导航中的应用,讲解雷达的工作原理及其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3. 演示:播放蝙蝠和雷达的相关视频,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其工作原理和应用。
4. 实践:引导学生分组制作简易雷达,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5. 讨论:分组讨论蝙蝠和雷达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分享心得体会。
6.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蝙蝠和雷达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
7. 作业:布置相关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蝙蝠和雷达知识的理解程度。
2. 评估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操作技能和团队协作能力。
3. 收集学生的讨论成果,分析他们对蝙蝠和雷达应用的认识。
七、教学反馈1. 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和作业完成情况,及时给予反馈,指出他们的优点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2. 鼓励学生在课堂上积极提问,解答他们的疑惑。
3. 收集学生的反馈意见,不断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提高教学效果。
八、教学拓展1. 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或从业人员,进行专题讲座或实地考察,加深学生对蝙蝠和雷达的了解。
《蝙蝠和雷达》教案设计

《蝙蝠和雷达》教案设计第一章:课程导入1.1 教学目标:引导学生关注蝙蝠和雷达的关系。
激发学生对蝙蝠和雷达的兴趣。
1.2 教学内容:引入蝙蝠和雷达的概念。
探讨蝙蝠和雷达的相似之处和不同之处。
1.3 教学活动:展示蝙蝠和雷达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它们的名称。
提问学生对蝙蝠和雷达的了解,引导学生思考它们之间的关系。
第二章:蝙蝠的感知能力2.1 教学目标:引导学生了解蝙蝠的感知能力。
引导学生理解蝙蝠如何利用回声定位。
2.2 教学内容:介绍蝙蝠的感知能力,包括超声波的产生和接收。
解释蝙蝠如何利用回声定位来感知周围环境。
2.3 教学活动:展示蝙蝠利用回声定位的动画或视频,引导学生观察并理解其原理。
进行回声定位的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蝙蝠的感知能力。
第三章:雷达的原理与应用3.1 教学目标:引导学生了解雷达的原理和应用。
引导学生理解雷达如何模仿蝙蝠的感知能力。
3.2 教学内容:介绍雷达的原理,包括无线电波的发射和接收。
探讨雷达的应用领域,如航空、航海和军事等。
3.3 教学活动:展示雷达的工作原理和应用场景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观察并理解其原理。
进行雷达模拟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雷达的使用。
第四章:雷达技术的发展4.1 教学目标:引导学生了解雷达技术的发展历程。
引导学生理解雷达技术的重要性和影响。
4.2 教学内容:介绍雷达技术的发展历程,包括早期的雷达技术和现代雷达技术。
探讨雷达技术的重要性和在不同领域的应用。
4.3 教学活动:展示雷达技术的发展历程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了解其发展过程。
进行相关的讨论或小组活动,让学生思考雷达技术的重要性和影响。
5.1 教学目标:引导学生思考蝙蝠和雷达的应用和未来发展。
5.2 教学内容:探讨蝙蝠和雷达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和未来发展。
5.3 教学活动:展示相关的实际应用案例,让学生了解蝙蝠和雷达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鼓励学生进行相关的拓展研究,如蝙蝠和雷达在生态保护方面的应用等。
第六章:蝙蝠和雷达的相似之处与不同之处6.1 教学目标:引导学生了解蝙蝠和雷达的相似之处与不同之处。
《蝙蝠和雷达》教案15篇

《蝙蝠和雷达》教案15篇《蝙蝠和雷达》教案1一、看图揭题1.(出示蝙蝠图片)认识它吗?关于它你们知道些什么?(我知道蝙蝠吃蚊子和飞蛾;我知道蝙蝠住在潮湿的洞里,是哺乳动物;我知道蝙蝠是靠嘴和耳朵探路的……)2.(出示雷达图片)这是什么?知道雷达有什么作用吗?(雷达可以使飞机安全航行;雷达可以搜索敌机;雷达可以观测天气情况……)过渡:同学们,蝙蝠是一种动物,(贴蝙蝠图片)而雷达则是人类发明的一种探测仪器(贴雷达图片)。
这两种截然不同的事物,课题中为什么用“和”(板书“和”)把它们连起来,它们之间究竟有什么联系呢?二、初读课文1.请同学们轻声读课文,看看课文中哪几句话直接写出了蝙蝠和雷达之间的关系。
提示:看看哪一句话既写了蝙蝠又写了雷达。
2.交流后展示并齐读一遍。
在漆黑的夜里,飞机怎么能安全飞行呢?原来是人们从蝙蝠身上得到了启示。
科学家摹仿蝙蝠探路的办法,给飞机装上了雷达。
3.小结并质疑。
这就是课文的主要内容。
围绕这个主要内容,你们还想知道些什么?(可能提出:人们从蝙蝠身上得到了什么启示?蝙蝠是怎样探路的?为什么装上雷达飞机就能安全飞行了呢?……)4.引导学生自读自悟。
这些问题老师都明白,那么是老师告诉你们呢?还是——(自己读书自己解决。
)三、学习第三自然段1.指名读课文。
2.你们对蝙蝠有什么认识?(了不起、本领大、飞行灵巧……)是从哪些词语看出来的?引导学生找出重点词语“夜间”“还能”“无论”“从来没见过”“即使……也……”“极细”等)。
3.指导朗读。
①从我们刚才找到的这些词语中可以看出,蝙蝠夜行的本领可真够大的!我们读的`时候,该用什么样的语气来读呢?(敬佩、佩服)②提示:重点词语朗读时要加重语气。
过渡:是呀,蝙蝠究竟是靠什么来探路的呢?为了弄清楚这个问题,我们也来当回科学家,做一做试验。
四、学习第四、五自然段1.快速阅读4、5两个自然段,看看需做几次试验(三次)2.分组试验。
第一组:负责试验场地的布置莫第二组:负责第一次试验第三组:负责第二次试验第四组:负责第三次试验各组都要填写好试验报告附试验报告:试验次数试验方法试验结果试验证明1蒙眼睛铃铛一个也没响不靠眼睛2塞耳朵铃铛响个不停靠耳朵3封嘴巴铃铛响个不停靠嘴巴(楷体字由学生填)3.学生读书、讨论、填写报告。
小学语文蝙蝠和雷达教案(5篇)

小学语文蝙蝠和雷达教案(5篇)学校语文蝙蝠和雷达教案篇1教材分析:《蝙蝠和雷达》介绍了科学家通过对蝙蝠状况的讨论,找出蝙蝠为什么能在夜间顺当飞行的缘由,并从中受到启发,给飞机装上雷达,保证飞机夜间安全飞行,从而激发同学了解科学常识爱好的一篇说明文。
学问目标:通过学习,让同学了解飞机能在夜间安全飞生是从蝙蝠身上得到启示,知道蝙蝠和雷达之间的关系;教会同学学习方法。
设计理念:从教材的内容看,难点是让同学弄清晰科学家是怎样从蝙蝠身上得到启示,使飞机能在夜间飞机;重点是理解科学家做试验的初衷与经过。
为了突出重点,攻破难点,减缓同学把握科学学问的坡度,本次设计注意为同学供应宽阔的空间,让同学品读关键词句,抓住要点精确把握内容。
其次由于本文是科普课文,引进媒体教学是很有必要的,因此多样化的信息能让同学全面去感观,创设了更新奇的语言环境,充分调动同学的乐观性,让同学有话可说,进展和提高了同学的表达力量。
教学目标:学问目标:熟悉个生字,会写出12个生字,正确读写出14个新词。
,力量目标:利用科学家几次进行科学试验的例子培育同学的理解、概括力量。
情感价值观:了解蝙蝠夜间飞行的特点,弄清人们从蝙蝠身上得到怎样的启示,激发同学从小爱科学的爱好,培育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1、了解雷达和蝙蝠之间的关系。
2、抓住重点词句,弄懂科学家是怎样发觉蝙蝠飞行的神秘的。
教学难点:弄清飞机夜间安全飞行和蝙蝠之间的关系。
教学时数:两课时第一课时一、以图为媒,引入新课。
1、出示蝙蝠和雷达的图片问:同学们,你们熟悉它们吗?请说一说你对它们的了解。
2、蝙蝠是一种动物,雷达是一种探测装置,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呢?今日,我们一起学习一篇新课文《蝙蝠和雷达》。
(板书课题)二、朗读课文,读通读顺。
1、自由朗读课文两遍,难读句子多读几遍,标出自然段序号,画诞生字词,读准字音。
2、两人一组轮番读课文,相互认读生字词。
3、出示写有生字词的小黑板,指名开火车从读生字词,提示同学留意形声字和“蝙、荧”等字的读音。
《蝙蝠和雷达》教学设计(优秀8篇)

《蝙蝠和雷达》教学设计(优秀8篇)蝙蝠和雷达的教学设计篇一【教材版本】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
【教材分析】《蝙蝠和雷达》是九年制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第八册的十一课。
这是一篇讲述科学常识的课文,主要讲科学家通过反复试验,揭示了蝙蝠能在夜间飞行的原因,并从中受到启发,给飞机装上雷达,解决了飞机在夜间飞行的问题。
这项研究告诉人们,自然界中生物的奇特本领,常常引起人们的浓厚兴趣,对人类的创造发明有所启示。
【新课程目标】1、认识个生字,会写出12个生字,正确读写出14个新词。
2、读懂课文内容,理解文中的重点词语。
3、了解飞机夜间安全飞行是怎样从蝙蝠身上得到启示的,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1、通过阅读抓住要点,准确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2、理解飞机夜间安全飞行与蝙蝠探路之间的联系。
【教学准备】小黑板和图片设计。
【教学安排】2课时。
本节为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一、让学生提前搜集蝙蝠和雷达的有关资料和图片二、复习检查导入新课导语:同学们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基本上已经知道蝙蝠具有特异的功能,那我们这一课是不是只讲了蝙蝠呢?(不是)。
我想请一个同学介绍一下《蝙蝠和雷达》这一课主要讲了什么?(生答)。
是的,蝙蝠在晚上无论怎么飞,都不会撞上什么东西,这到底为什么呢?为了弄清楚这个问题,一百多年来,科学家做了无数次实验,下面我们进一步读课文,了解这些实验。
三、品读4~5自然段感知1、学生自读,老师出示小黑板。
实验次数实验的方法实验的结果探路工具第一次蒙眼没响不是眼睛第二次蒙眼响与耳朵有关第三次封嘴响与嘴有关2、要求分学习小组讨论填写。
3、抽学生说,老师填写。
4、巩固这部分内容,抽读,比赛读。
5、再次感受三次实验过程。
6、谁能代替蝙蝠跟科学家说说心理话。
(学生表演蝙蝠自述:⑴ 准备了蝙蝠的头饰。
⑴ 两位学生用双簧的形式表演。
内容简介是:先介绍自己(蝙蝠)的来历,及还有别名叫“燕老鼠”的来历。
然后介绍自己被科学家发现了秘密,“我”在夜里飞行靠的不是眼睛,是用嘴和耳朵配合起来探路的。
(人教新课标)四年级语文下册《3.11蝙蝠和雷达》教学设计

5.能够运用课文中的知识,结合生活实际,发挥想象,创作关于蝙蝠和雷达的趣味故事。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多种学习方式,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提高学习积极性。
2.采用启发式、讨论式、实践式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理解课文内容,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
(二)讲授新知
1.老师让学生打开课本,阅读《蝙蝠和雷达》一文,引导学生关注蝙蝠夜间飞行的原理。
2.老师通过讲解、图示等方法,详细解释蝙蝠利用回声定位在夜间飞行的原理,让学生理解并掌握这一知识点。
3.老师引出雷达的概念,讲解雷达的工作原理,以及雷达是如何借鉴蝙蝠的回声定位原理的。
4.对比分析蝙蝠和雷达的相似之处,让学生认识到自然界中的智慧,激发学生向大自然学习的兴趣。
(四)课堂练习
1.老师设计以下练习题,检验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
a.判断题:蝙蝠在夜间飞行时,完全依赖视觉。()
b.选择题:雷达的工作原理是()。
A.借鉴了蝙蝠的回声定位原理
B.利用无线电波探测目标
C.通过声音传播来探测目标
c.简答题:请简要描述蝙蝠和雷达之间的联系。
d.作文题:以“我学会了蝙蝠的飞行”为题,编写一篇趣味故事。
2.创作一篇关于蝙蝠和雷达的趣味故事,题目自拟。要求充分发挥想象力,运用课文中的知识点,将故事情节设计得生动、有趣。故事字数在300-400字左右。
3.家长协助孩子观察夜晚的蝙蝠,记录下观察到的现象和感受。可以拍照、绘图等形式辅助记录,鼓励孩子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观察过程。
4.拓展阅读:推荐阅读与蝙蝠、雷达相关的科普书籍或文章,了解更多的科学知识。要求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做好笔记,摘录重要信息,提高自己的信息筛选能力。
课文《蝙蝠和雷达》优秀教学设计

课文《蝙蝠和雷达》优秀教学设计《蝙蝠和雷达》教案篇一教学要求1.了解飞机夜间能够安全飞行是人们从蝙蝠身上得到的启示。
引导学生平时注意观察事物,并从中也得到启示。
激发学生从小爱科学的兴趣。
2.练习给课文分段,归纳段落大意。
懂得课文中总起句的作用,学习先提出问题再逐步解决问题的写作方法。
3.在自学的基础上掌握本课生字新词,练习用“横七竖八”造句。
教学重点1.弄清飞机夜里安全飞行,从蝙蝠身上得到什么启示。
2.练习归纳段落大意,学习用抓住重点句来归纳段意的方法。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弄清蝙蝠夜间飞行和飞机夜航之间的联系。
教学时间3 课时。
教学准备投影片、小张练习卷(填空1.归纳段落大意要注意什么?(1)要抓住主要内容。
(2)语言要简练。
2.怎样归纳段落大意呢?教师给方法,出示小黑板。
“独立成段的抓重点句;合并成段的,舍弃次要,抓主要。
”3.学生根据方法,讨论如何归纳段落大意。
(讨论过程:第一段中的第1 自然段讲了一架飞机在安全夜航。
第2 自然段就这个现象提出问题。
段意可概括为,由飞机夜航的现象,提出飞机怎么能安全飞行的问题,是从蝙蝠身上得到的启示。
第二段中讲了先提出蝙蝠在夜里为什么会有高超的飞行本领,讲了科学家做了三次试验的情况和结果,最后揭示了蝙蝠夜间安全飞行的秘密。
这么多内容,要用精练的语言概括一下;让学生根据课后思考练习题2,选择正确的第二段段意。
第三段只有一个自然段。
讲了科学家摹仿蝙蝠探路的方法,给飞机安上雷达,保证飞机安全飞行,还着重讲了雷达的工作原理。
这两点中最主要就是人们从蝙蝠身上得到启示,发明了雷达。
把这个作为段意就可以了。
)五、分段练习读课文,找出不懂的词语六、个人利用工具书,查字典和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词意七、全班交流(一)提出难懂词语。
(二)大家进行解答。
八、练习正确、流利朗读课文九、作业预习课后思考、练习题。
第二课时一、导入上节初步阅读课文,进行分段,归纳段落大意,并理解了一些词语的意思。
11课 蝙蝠和雷达的教案(公开课)

11课蝙蝠和雷达的教案一、复习导入(从哪里看出蝙蝠飞行的本领高超?)出示句子:蝙蝠是在夜里飞行,还能捕捉飞蛾和蚊子;而且无论怎么飞,从来没见过它跟什么东西相撞,即使一根极细的电线,它也能灵巧地避开。
二、自由读4—6自然段思考1、为了弄清这个问题。
“这个问题”指的是什么?出示句子:难道它的眼睛特别敏锐,能在漆黑的夜里看清楚所有的东西吗?(把句子改为陈述句)2、为了弄清楚这个问题,看看科学家们做了哪些研究?根据文章内容,填空下面表格。
①交流汇报②出示句子:三次不同的实验证明,蝙蝠夜里飞行,靠的不是眼睛,它是用嘴和耳朵配合起来探路的。
(把“配合起来”改为“合起来”好不好,为什么?)③指导朗读。
一、学习7-8自然段。
(分组读)1、出示句子:科学家经过反复研究,终于揭开了蝙蝠能在夜里飞行的秘密。
“秘密是什么?”(出示句子:它一边飞,一边从…………蝙蝠就立刻改变飞行的方向。
)理解“反复、终于、”的意思,体会这些词在表达上有什么作用?A.强调人类的发明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它需要付出艰辛的劳动,甚至几代人的努力。
B、体现科学家们揭开这个秘密后的兴奋心情。
C、说明了蝙蝠对人类不再有秘密可信。
2、用示意图,表示蝙蝠探路的方法和雷达工作原理之间的关系。
蝙蝠障碍雷达物3、出示课后问题三,填空,再读一读。
雷达的天线就像是蝙蝠的()雷达发出的无线电波就像是蝙蝠()雷达的荧光屏就像是蝙蝠的()(让学生复述科学家是怎样从蝙蝠身上得到启示,发明雷达的。
)4、从文中找出蝙蝠和雷达关系的句子。
A在漆黑的夜里,飞机怎么能安全飞行呢?原来是人们从蝙蝠身上得到启示。
B 科学家模仿蝙蝠探路的方法,给飞机装上了雷达。
四、小结:科学家从蝙蝠探路的试验和研究得到启示,发明了雷达,这就是蝙蝠和雷达的联系。
所以课题要用“和”来连接。
五、学法指导。
今天我们用了哪些方法理解课文内容。
(填表法、画图法、填空法。
)六、拓展:你还知道从哪些小动物身上得到启示的发明?试着写下来。
蝙蝠和雷达教案(通用14篇)

•••••••••••••••••蝙蝠和雷达教案蝙蝠和雷达教案(通用14篇)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
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蝙蝠和雷达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蝙蝠和雷达教案篇1【教学要求】1、弄清飞机夜里安全飞行与蝙蝠飞行的联系。
2、练习给课文分段。
3、学习本课生字新词,练习用“终于”“清楚”造句。
4、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弄清飞机夜晚安全飞行和蝙蝠飞行之间有什么联系。
【教学建议】1、课前可以布置学生搜集有关仿生学的课外资料,制作资料卡片。
2、以下教学思路供参考:教学时,要以教学过程的优化来达到教学效果的优质。
一是初读,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要让学生充分自读,达到正确、流利朗读,不懂的词语初步自学理解,能大致说出课文的主要内容。
二是精读,深入体会课文内容。
着力明确科学家是怎样从蝙蝠身上受到启示的,以及飞机夜间安全飞行与蝙蝠探路之间的联系。
三是练说,积累运用语言。
引导学生对照图,自己组织语言,说清楚蝙蝠探路的秘密和雷达的工作原理。
四是拓展,激发阅读与探究兴趣。
可以交流课前搜集的信息资料,也可适当交流课后的“小泡泡”中的要求──“我也要从动物身上得到启示,设计一个小发明”,布置阅读关于仿生学的科普读物。
【板书设计】试验顺序试验方式试验结果试验结论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第一课时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新思路效果反思一、揭示课题。
蝙蝠是什么?你见过吗?你见过雷达吗?简介蝙蝠、雷达。
这两者之间有什么关系呢?学生做答二、按要求读课文。
1、提出要求:认真阅读课文,边读边想,看看哪几个自然段是讲蝙蝠飞行的,哪几个自然段是讲蝙蝠与雷达之间的联系的,分别做上记号。
2、教师巡视。
学生按要求默读课文三、根据提出的要求进行讨论1、哪几个自然段是讲蝙蝠飞行的?(三、四、五、六)⑴ 蝙蝠飞行有什么特点?课文有哪几个句子最能说明蝙蝠飞行的这个特点?⑵ 科学家为了揭开蝙蝠夜间飞行的秘密,做了几次试验?每次试验是怎么做的?⑶ 这三次试验有什么相同之处?有什么不同之处?⑷ 这三次试验证明了什么?把句子找出来读一读。
四下《11.蝙蝠和雷达》教案

四下《11.蝙蝠和雷达》教案一、学习目标1.认识7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从中受到做事要遵循自然规律的教育。
3.丰富见闻,激发探究大自然对人类启示的兴趣。
二、教授新课(一)导入课文大家在生活中有没有这样的疑问,飞机为什么能够在天空中飞行呢?你有没有梦想着像鸟一样遨游在蓝天呢?我们今天呢,要学习的一篇课文呀,就和这些谜语有关,让我们快去看看吧!(二)初读课文(1)找人逐句读诗。
(2)纠正字音。
(三)内容讲解(共7段)题解:(1)《蝙蝠和雷达》:这篇课文主要讲科学家通过反复试验,揭开了蝙蝠能在夜间飞行的原因,并从中受到启发,给飞机装上雷达,解决了飞机在夜间安全飞行的问题。
第一部分(1-2段):写飞机夜航是从蝙蝠身上受到了启示。
1.词语蝙蝠:一种哺乳动物,前肢已变化为翼,夜间在空中飞翔,吃蚊、蛾等昆虫,也有少数食果或吸食其他动物的血,靠本身发出的超声波来引导飞行。
雷达:一种用于侦测目标物的方向、距离、速度及数量的无线电器械。
为英语radar的音译。
由电波发射器发出无线电波,电波遇目标物,立即反弹回来,由雷达天线接收,此时荧光幕上会出现光点。
观察光点的数目及大小,可推测目标物的数量与形状大小;另外,由电波反射所需的时间,亦可测知目标物的距离远近。
广泛应用于军事、气象、航海、航空等方面。
2.分析(1)第2自然段在文中起的作用?承上启下。
(2)“蝙蝠是在夜里飞行的,还能捕捉飞蛾和蚊子。
”告诉我们什么?蝙蝠的生活习性和饮食特点。
第二部分(3-7段):写科学家做了三次试验证明,蝙蝠夜里飞行,靠的不是眼睛,而是用嘴和耳朵配合起来探路的。
1.词语飞蛾:灯蛾具趋光性,喜飞至灯下,故俗称为“飞蛾”。
蚊子:各种蚊科的双翅蚊,具有比较窄的腹部,有一个细长坚硬的口喙和窄狭的翅,翅沿外缘有成排缘毛并且在翅傍有鳞片,雌性口喙内有一组针状的器官,可用来穿刺动物表皮吸食血液,卵产于静水表面,幼虫(孑孓)和蛹都生长在水中。
《蝙蝠和雷达》教学设计范文(通用5篇)

《蝙蝠和雷达》教学设计《蝙蝠和雷达》教学设计范文(通用5篇)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教育技术的组成部分,它的功能在于运用系统方法设计教学过程,使之成为一种具有操作性的程序。
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蝙蝠和雷达》教学设计范文(通用5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蝙蝠和雷达》教学设计1一、学习目标:1、认识个生字,会写出12个生字,正确读写出14个新词。
2、读懂课文内容,理解文中的重点词语。
3、了解飞机夜间安全飞行是怎样从蝙蝠身上得到启示的,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
二、学习重难点:1、通过阅读抓住要点,准确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2、理解飞机夜间安全飞行与蝙蝠探路之间的联系。
三、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图片设计。
四、课时安排:2课时。
本节为第二课时五、学习过程:(一)导言:(出示蝙蝠和雷达的图片)同学们,你们认识图片上的事物吗?(蝙蝠和雷达)谁来给大家介绍一下它们的情况?蝙蝠是一种哺乳动物,喜欢倒挂在树枝上休息,经常在夜间飞行,捕捉飞蛾、蚊子等昆虫。
这是什么?雷达(齐读),谁知道雷达是什么东西?雷达是一种探测装置,广泛运用于天文、气象、航空、航海等方面。
师:指着图片,一个是动物,一个是探测装置,他们是两种完全不同的事物,那他们之间有什么联系呢?这节课我们一块儿来学习11课。
(二)新授师:首先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读的时候思考:课文中哪几句话直接写出了蝙蝠和雷达之间的关系?提示:看看哪一句话既写了蝙蝠又写了雷达。
生:在漆黑的夜里,飞机怎么能安全飞行呢?原来是人们从蝙蝠身上得到了启示。
科学家摹仿蝙蝠探路的办法,给飞机装上了雷达。
(齐读)师:这就是课文的主要内容。
人们从蝙蝠身上得到了启示。
给飞机装上了雷达,使飞机可以在夜晚安全的飞行。
过渡:那么,蝙蝠究竟有什么特殊的本领呢?学习第三自然段⑴指名读师:蝙蝠在夜间飞行,你觉得它飞得怎么样?(灵巧)你是从哪句话中看出来的?划一划。
《蝙蝠和雷达》教案设计

《蝙蝠和雷达》教案设计第一章:课程导入1.1 教学目标引起学生对蝙蝠和雷达的兴趣和好奇心。
帮助学生理解蝙蝠和雷达的基本概念。
1.2 教学内容蝙蝠和雷达的定义和基本原理。
蝙蝠和雷达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1.3 教学方法通过图片和视频展示蝙蝠和雷达的图像和现象,激发学生的兴趣。
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探索蝙蝠和雷达的相似之处和差异。
1.4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的参与程度和思考过程,评估学生对蝙蝠和雷达的理解程度。
第二章:蝙蝠的生存智慧和适应能力2.1 教学目标帮助学生了解蝙蝠的生存智慧和适应能力。
引导学生思考蝙蝠的特点和优势。
2.2 教学内容蝙蝠的生活习性和行为特点。
蝙蝠的适应能力和生存智慧。
2.3 教学方法通过图片和视频展示蝙蝠的生活习性和行为特点。
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和分析,探讨蝙蝠的适应能力和生存智慧。
2.4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评估学生对蝙蝠的适应能力和生存智慧的理解程度。
第三章:雷达的原理和应用3.1 教学目标帮助学生了解雷达的原理和应用。
引导学生思考雷达的重要性和应用领域。
3.2 教学内容雷达的原理和技术。
雷达的应用领域和重要性。
3.3 教学方法通过图片和视频展示雷达的原理和应用。
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探讨雷达的重要性和应用领域。
3.4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的思考和讨论能力,评估学生对雷达的理解程度。
第四章:蝙蝠和雷达的相似之处和差异4.1 教学目标帮助学生理解蝙蝠和雷达的相似之处和差异。
引导学生思考蝙蝠和雷达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4.2 教学内容蝙蝠和雷达的相似之处和差异。
蝙蝠和雷达在科学研究和技术应用中的作用。
4.3 教学方法通过图片和视频展示蝙蝠和雷达的相似之处和差异。
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探讨蝙蝠和雷达的联系和区别。
4.4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的思考和讨论能力,评估学生对蝙蝠和雷达的理解程度。
第五章:总结和扩展思考5.1 教学目标帮助学生总结所学内容,加深对蝙蝠和雷达的理解。
引导学生进行扩展思考,探索蝙蝠和雷达的潜在应用和发展前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蝙蝠和雷达》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认识7个生字,正确书写12个生字和“蝙蝠、横七竖八”等词,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与要点。
2、过程与方法:理解飞机夜间安全飞行与蝙蝠探路之间的联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热爱科学,乐于观察与探究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雷达工作原理与蝙蝠探路之间的联系。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课件出示:蝙蝠和雷达的图片。
让学生初步感知。
进入新课学习。
板书课题,学生读课题。
2、让学生了解蝙蝠的生活习性(喜欢在夜间觅食)。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出示课件:本课生字词语,检查学生对本课生字词语的掌握情况。
2、师生交流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课文主要讲科学家通过反复试验,揭开了蝙蝠能在夜间飞行的原因,并从中受到启发,给飞机装上了雷达,解决了飞机在夜间飞行的问题。
)
三、精读研究,深入体会课文内容,探寻道理。
1、学习课文第3自然段,画出蝙蝠飞行本领高的相关句子,明白蝙蝠夜里飞行的神奇(安全灵巧)。
2、思考:难道它的眼睛特别敏锐,能在漆黑夜里看清所有的东西吗?由这一问题引到了3次试验。
3、合作学习4—6自然段,要求:快速默读课文,用读一读、画一画的方法
填写实验报告单,并在小组里进行交流。
(课件出示下表)
4、请同学根据表格复述实验过程。
5、学习第7自然段
(1)自由读第7自然段,思考:蝙蝠的嘴和耳朵是如何配合起来探路的呢?画出相关句子。
(2)指名回答,师根据回答板书,课件演示这一过程:
嘴发出超声波
蝙蝠障碍物
耳朵反射回来
6、学习第8自然段。
1、指名读第8自然段,小组讨论夜航飞机与夜间飞行的蝙蝠之间有什么相似之处,并仿照老师画的蝙蝠夜空飞行给雷达画一个示意图。
2、指名一生板演。
3、对照两图,说说蝙蝠夜间探路和雷达的工作原理之间的相似之处,完成课后填空题。
雷达的天线就像是蝙蝠的()。
雷达发出的无线电波就像是蝙蝠的()。
雷达的荧光屏就像是蝙蝠的()。
四、巩固拓展。
1、阅读“资料袋”,了解仿生学。
雷达的发明确实的科学家从蝙蝠身上得到的启示。
这种从研究动物特别功能后得到启发,发明出科学仪器,机械为人类服务科学叫仿生学。
2、我们看到的哪些仪器、机械和动物的本领有密切的联系?
五、作业
1、抄写词语。
雷达避开敏锐模仿超声波
障碍物荧光屏横七竖八
2、照样子把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
在漆黑的夜里,飞机怎么能安全飞行呢?原来是人们从蝙蝠身上得到了启示。
今天是星期一,学校里怎么一个学生也没有呢?。
3、课外收集资料,说说事物之间有什么联系,
又是怎样联系的?
板书:
嘴发出超声波
蝙蝠障碍物
耳朵反射回来
天线发出无线电波
雷达障碍物
荧光屏反射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