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型教学途径(精选)
任务型教学途径实施的步骤
![任务型教学途径实施的步骤](https://img.taocdn.com/s3/m/6b015120c4da50e2524de518964bcf84b9d52dc4.png)
任务型教学途径实施的步骤1. 确定教学目标在实施任务型教学途径之前,首先需要明确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应该是具体、明确而具有可操作性的,以便学生能够理解和完成任务。
2. 设计任务和情境任务型教学的核心在于学生能够通过实际任务的完成来掌握知识和技能。
因此,在实施任务型教学途径时,需要设计合适的任务和情境,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确定任务的主题和内容•设计任务的流程和步骤•创设符合任务情境的背景和环境3. 组织学习活动任务型教学途径要求学生通过实际的学习活动来完成任务,并在任务的过程中进行合作与交流。
在组织学习活动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创设合作学习的机会和环境,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设计适合任务的学习资源和学习材料,如图书、网络资源等•制定学习活动的时间安排和进度计划,提供学习的指导和支持4. 引导学生进行任务探究任务型教学途径的核心在于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独立探究和解决问题。
为了确保学生能够有效进行任务探究,教师需要提供适当的引导和支持。
•提出启发性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究欲望•提供必要的背景知识和学习策略,帮助学生理解和解决问题•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培养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能力5. 提供反馈和评价任务型教学途径注重学生的实际表现和实际成果,因此,提供及时的反馈和评价对于学生的学习非常重要。
•给予学生积极的肯定和鼓励,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和兴趣•提供具体的评价和指导,帮助学生改进学习方法和策略•鼓励学生自我评价和互评,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和自我管理能力6. 总结和归纳任务型教学途径强调学生的实践和探究,在学习任务完成之后,要及时总结和归纳所学的知识和技能。
•引导学生回顾和梳理学习的过程和经验•提供机会让学生分享和交流自己的学习成果和心得体会•帮助学生将学到的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理解知识的实际应用价值通过以上步骤,教师可以有效地实施任务型教学途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帮助他们掌握知识和技能。
“任务型”教学:培养学生良好学习策略的有效途径
![“任务型”教学:培养学生良好学习策略的有效途径](https://img.taocdn.com/s3/m/c7286ddc195f312b3169a53a.png)
_
、
0 、
0 、 ■ , …
一
0 一 一 / 一 70 一 一
。 一 . .
性 较 强 的 任 务 型教 学 模 式 。其 特 点 为 : 恰 当 的 “ 言 活 动 任 以 语 务 ” 载 体 。 “ 成 任 务 ” 内 为 以 完 为
能 力 ; 学 习 过 程 中 的 自我 评 估 能 力 ; 习 情 绪 在 学
在 第 二 步 骤 中 . 师 可 用 适 当 的 手 段 对 学 生 教
l 一
一
絮馕
启 发 引导 诱 思 导 学
拓 展 讲 解 完成 任 务 ( 四步 骤 ) 第
7
.
程 中 自然 地 使 用 所 学 语 言 , 展 语 言 能 力 。 大 量 发 的 论 著 和 实 验 资 料 表 明 。 务 型 教 学 是 一 种 以人 任 为 本 、能 体 现 语 言 价 值 的 先 进 有 效 的 教 学 途 径 ,
. .
◆囊t。 0 ≯ ■
尊 ¨
.
留 下 了 极 深 的 印 象 。 …‘ 们 这 几 天 学 的 是 什 么 , 你 00
\
一 0 一0 。 一
的学 习方法 等等 。
针 对 以 上 问 题 . 笔 者 经 过 反 复 研 究 揣 摩 .设 计 出 围 绕 特 定 交 际 目的 和 语 言 项 目 、操 作
讲 的 一 段 话 不 就 是 文 章 重 点 的 详 细 描 述 吗 ? 你
我 深 深 感 到 :作 业 不 应 是 单 一 枯 燥 的 书 面 形 式 , 而 应 是 富 有 色 彩 、 满 情 趣 的多元 的 复合 体 , 充 它
应 该 体 现 自主 性 、 味 性 、 造 性 、 践 性 , 学 趣 创 实 让 生 乐 于 去 做 ,并 且 在 完 成 作 业 的 过 程 中 形 成 语
任务型教学法的实施途径新探
![任务型教学法的实施途径新探](https://img.taocdn.com/s3/m/9b759a10ff00bed5b9f31dbc.png)
理论假设与教学特色。程序大纲强调功能与形式 的结合, 目的是让学生完成任务,注重意义而 其 获得 交际能 力。过程 大纲关 注 的焦点 是执行 任务
的学 习者 的学 习过程 与个性 。任务大 纲强 调教 学 要以学 生为中心 ,强 调语 言 的运用 与 “ ” 的过 做 程 。但这些 大纲没 有评 估 的手段 ,也 没有 明确规 定任务选择 的标准 和理论基础 。 任务是任 务式大 纲 和教学 法 的关 键 ,它 分 为 开放式 (pn oe)和封 闭式 (le)任 务 ,有各 种 cs od 类型 ,如 解 决 问题 、解 决 信息 差 、交 互性 活动 、 交互性 问答 、角色 表演 、专 注接 受性语 言与 专 注 笔头语 言 等。任务 定 义 的范 围很 广 ,Ei 20 ) ls(03 l
强调意义表达是任务的首要条件,任务是以意义 为中心的活动;任务要求参与者扮演语言使用者
J3 2J
维普资讯
与语言学 习者的角色 ,并且角 色在不断 的变化 中 ; 学习是有 意识 的 ;任 务应该 包括语 言 的技能 。我 们认为 ,任务区别 于传统 教学 活动 的重要 特征 在 于 :任务 的焦点 主要强调 意义 的表达 而非 语言 的
壶煮不开 的水” ( 国文 ,20 ) 01 教育 黄 00 。20 年
部制 课标》 )明确指出 “ 教师应
该避 免 单 纯 传 授 语 言 知 识 的 教 学 法 ,尽 量 采 用 ‘ 任务型 ’的教 学 途径 ” 。任 务 型教 学 ( s-ae t kbsd a ap ah pr c)是一种 以人 为 本 ,能 体 现语 言 价 值 的 、 o 先进的 、有 效 的教 学法 ,以具体 的任 务为学 习动 力或动机 ,以完成 任务 的过程 为学 习 的过程 ,以 展现任务成果 的方式来 体现 教学 的成就 。 《 课标 》
任务型教学法
![任务型教学法](https://img.taocdn.com/s3/m/d3e976a42b160b4e777fcfa5.png)
任务型教学法(共6页) -本页仅作为预览文档封面,使用时请删除本页-Nunan (1989) 认为,“任务型教学”作为一种教学法,具有结构性,它由教学目标(goals)、信息输入(input)、活动方式(activity)、师生角色(teacher/student role)、教学环境(setting)等要素组成。
任务型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法之间的差异在于前者注意信息沟通,活动具有真实性而且活动量大。
英语课堂教学应具有“变化性互动”的各项活动,即任务。
学生在完成任务过程中进行对话性互动,进而产生语言习得。
正由于任务型教学模式具有上述性质和特点,在英语课程改革不断深化的背景下,倡导选择和运用任务型教学以期更好地完成课程目标就成为一种历史的必然。
任务型教学认为,以功能为基础的教学活动中有许多活动并不是来自真实生活,因此最多只能称其为“准交际(quasi-communication)”活动(D. Nunan,1989),而要培养学生在真实生活中参与和完成真实的生活任务(real-life tasks)(D. Nunan,1989)。
真实生活任务教学强调直接通过课堂教学让学生用英语完成各种真实的生活、学习、工作等任务(即做各种事情),从而培养学生运用英语的能力(用英语做事的能力)。
显然,真实生活任务的关键在于任务要有真实生活的特征。
任务型教学法的理论基础基于语言习得的研究成果,课堂中师生和生生的互动和交际有助于学生运用语言,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产生语言的习得,并最终达到掌握语言的目的。
其理论基础是输入与互动假设(input and interaction hypothesis)(Ellis,1999)。
Skehan(1998)对任务有如下论述:意义优先,任务完成为主,评估基于任务完成与否。
也就是说,任务应重视学生如何沟通信息,而不强调学生使用何种形式;任务具有在现实生活中产生的可能性,而不是“假交际”;学生应把学习的重点放在如何完成任务上;对任务进行评估的标准是任务是否成功完成。
倡导"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培养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
![倡导"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培养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https://img.taocdn.com/s3/m/3f67d226453610661ed9f44b.png)
戏 ,课堂 气氛达到 了高潮 。同 学们通 过思 考 、调 整 、讨论 交 流和协 作等 方 式 ,运 用 所 学 的 英 语 知 识 和 其 他 方 面的才能 ,完成 了所设定的任务 目标 。 任 务 四 : 写 作 练 习 , 确 定 某 一 种
如 :T e r e y s l.T e h y a e v r ma 1 hy
l e i Au t a i P o l i e t e i n v sr l a. e p e l h m k
任 务 型 的教 学 就 是 教 师 首 先 根 据 材 料 设 定 目标 , 然 后 刨 设 一 系列 情 景 或 活 动 ,在 这 些 活 动 中要 求 学 生 真 正 地 “ 用 ” 相 关 的 语 言 ,强 调 学 生 使 使
且 设计 的任 务一定 要有助 于学生理 解
基 础 知 识 ,发 展 基 本 技 能 , 培 养 应 用 能力 ,获得情感体验 ,发展学 习能力 。 例 如 :U i3 nt ,W h o y u l e y d o i k
ko ls aa ?
t er a rt o d. Do o k w h i fvo ie f o y u no
o t n se p n t e d y. L a e r fe le i h a e v sa e
用英 语做事 情 ,教 师将 综合语 言运用 能 力的培 养落实 到教学 过程 中 ,倡导
体 验 、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践 、参 与 、 交 流 和 合 作 的 学 习方 式 。
一
融入情景 中。 如 在 讲 U i 2I ti o rp n i ? nt s u e cl sh y 这 个 单 元 时 ,讲 完 新 单 词 后 ,我 看 到 的地 面上 有一 块橡皮 ,问道 :I i s恤 s y u rsr 附 近 人 答 道 : ,t s o r ae? e No ii n’
教案中的任务型教学设计
![教案中的任务型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2d2c3d65e3bd960590c69ec3d5bbfd0a7856d559.png)
教案中的任务型教学设计教学目标:通过任务型教学设计,提高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和学习动力。
任务一:情景导入教师在课堂上设置一个情景,比如让学生假装是一名导游,向来到中国旅游的外国朋友介绍中国的名胜古迹。
任务二:信息搜集学生利用各种资源,如图书馆、互联网等,查找和收集与中国的名胜古迹相关的信息,包括地理位置、历史背景、文化特点等内容,并进行整理和总结。
任务三:合作交流学生分成小组,将各自搜集到的信息进行交流和分享,以便对全面了解中国的名胜古迹。
任务四:任务解决每个小组选择一座中国的名胜古迹进行深入研究,包括景点介绍、旅游路线规划等,并设计一份详细的旅游手册,为外国朋友提供参考。
任务五:结果展示每个小组依次展示他们设计的旅游手册,并介绍所选择的名胜古迹的特点和魅力。
任务六:反思总结学生回顾整个任务过程,思考自己在团队合作、信息搜索和整理、表达能力等方面的优点和不足,并提出自己的改进计划。
教学材料及方法:1. 图书馆、互联网等信息资源;2. 分组互动讨论的方式;3. 展示板或投影仪等展示方式;4. 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团队合作。
评价与反馈:1.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时,观察学生合作的情况,评价他们的合作能力;2. 对学生设计的旅游手册进行评分,评价其信息的准确性和表达的清晰度;3. 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互评,鼓励他们提出自己的改进计划。
通过以上的任务型教学设计,学生将在实际任务中进行语言的学习和运用,通过合作交流提高彼此之间的沟通与表达能力。
同时,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问题解决能力,通过自主获取信息并进行整理和总结,提高他们的综合能力和学习动力。
这种任务型教学设计能够使学生更加主动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提高教学效果。
任务型教学法
![任务型教学法](https://img.taocdn.com/s3/m/212b5019f12d2af90242e6e8.png)
进行回顾并分析其他组执行任务的情况,旨在使学生注意到 自己在语言表达能力上的欠缺; (2)操练(practice):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练习语言难点, 巩固和掌握前阶段所运用的语言的某些特征。例如教师可根
据教学内容围绕重点和难点设计一些口头或笔头的语言运用
12
Approach: Theory of language
关于语言本质的假想:
1. 语言主要是一种可以创造意义的工具。
任务教学法重视意义在语言使用中的中心位置。
2. 语言的多种模型促进任务教学法的进程。
任务教学法=结构模型+功能模型+交际模型
(1)结构模型:确定语言的复杂度 (2)功能模型:划分任务类型
径,包括应用的语言是可选择的、不固定的、非限制
性的。 (4)任务通常会产生非语言性结果,如根据所听天气 预报的信息决定怎样安排野炊、根据火车和汽车的时 刻表选择哪几班车能快捷地赶到某地开会。而练习总 是产生语言性结果,如用短语造句、用介词填空。
11
练习 VS 任务
练习 关注点 情景 结果 语言 错误 形式 无场景 正确的形式 练习既定的语言形式 即时修改 任务 意义 真实交际场景 任务的完成 选择语言形式和内容 延时修改
21
常用大纲
图表:列出课文的人物、情节、事物发展的顺序
时间表:根据信息提示,绘制表格 画图:看图说话、看图作文 地图:描述位置 互补阅读 列举 排序
比较
预测
22
Design: Type of learning and teaching activity
1. Pica等人根据完成任务过程中所产生的互相影响把任务分 为五类:
任务型教学法
![任务型教学法](https://img.taocdn.com/s3/m/c0411c18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b1687d7.png)
1、任务型教学法的涵义和分类任务型教学法兴起于上世80年代,是交际法的最新发展。
它是以任务作为教学和设计核心的教学方法,将教学目标整合到一个或多个具体活动任务当中,学习者通过表达、交流、沟通、解释、询问、合作等各种活动形式来完成任务,以掌握学习目标。
Nunan努南(1989)认为,任务型教学作为一种教学法,由目标、内容、程序、输入材料、教学者和学习者的角色、情景等因素组成,因此,这不仅是一种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更是一种教学模式。
任务型教学法吸收了以往多种教学法的优点而形成,具有四大明显特征:(1)突出信息沟通。
(2)体现交际活动的真实性。
(3)学习者的主体和中心作用得以充分展示。
(4)知识的实践性得以提高。
可以看出“任务”即是任务型教学法的核心。
那么什么是任务呢?很多学者根据自己的研究从不同角度对“任务”进行了界定。
其中Peter Skehan斯凯恩(1998)给出的定义较为全面:1、任务以意义为主;2、任务中要有问题需通过语言交际进行解决;3、任务与真实世界的活动有类似之处;4、首先要完成任务;5、根据结果评估任务。
总结起来任务必须包括以下六点:1、真实的情景;2、明确的目标;3、以活动形式进行;4、最终的结果;5、有意义的内容;6、评价反馈。
语言学家Herbert·H·Clark(1996)根据任务所处的环境和背景,把任务型教学法分为六种类型:列举型(listing)、整理型(ordering)、比较型(comparing)、解决问题型(problem solving)、经验分享型(sharing personal experiences)、项目型(project)。
根据任务型教学的原则,Nunan(1989)将任务分为以下六种形式:(1)预测型任务(prediction tasks)。
在学习者执行任务之前,如在没有听或者读一篇文章之前,要求根据文章的标题、文章关键词或所配图片对课文内容进行预测。
任务型教学法解析
![任务型教学法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889d8e00be23482fb4da4c9a.png)
Design: Syllabus
传统大纲 功能 主题 能力 语言结构 语篇类型 词汇目标 听、说、读、写
20
Design: Syllabus
Nanan对任务的分类:
(1)真实性的交际任务 观点:直接通过课堂让学生用英语完成各种真实的生活、 学习、工作等任务。
(2)教学型的交际任务 观点:学习语言知识的活动,即为教学而设计的活动。
11
关注点 情景 结果 语言 错误
练习 VS 任务
练习 形式 无场景 正确的形式 练习既定的语言形式 即时修改
任务 意义 真实交际场景 任务的完成 选择语言形式和内容 延时修改
12
Approach: Theory of language
关于语言本质的假想:
1. 语言主要是一种可以创造意义的工具。
Krashen:理解性输入是语言习得成功的基本保证。 Swain: 研究表明,在加拿大沉浸式语言教学中的某些学生,多年之后, 其语言能力仍然落后于英语为母语的学生。所以不仅要有足够的输入, 还应该有足够的“可理解的输出”。在任务型语言教学过程中,学生 应分小组或结对完成各种任务。通过这种小组活动,学生的语言能力 得以成倍地增长。 其他观点:“意义的交流”,把它作为作为第二语言习得的必要基础。 “意义的交流”把学习者的注意力聚焦于表达,因此可被看成是语言 习得的刺激因素。
要求:安排多种任务帮助学生意识到目的语的特征 26
任务改编者 教师在设计任务时应考虑多方面的因素: 学生现有的语言水平 学生在完成任务过程中的可能出现的困难 任务完成过程中如何保证良好的课堂秩序 任务的真实性、可操作性 任务完成后以何种方式呈现结果最具直观性和展示性
27
Design: The role of instructional materials
任务型教学法
![任务型教学法](https://img.taocdn.com/s3/m/55208bfd770bf78a6529540e.png)
任务型教学法(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 Approach)任务型教学(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是指教师通过引导语言学习者在课堂上完成任务来进行的教学。
这是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一种强调“在做中学”(lear ning by doing)的语言教学方法,是交际教学法的发展,在世界语言教育界引起了人们的广泛注意。
近年来,这种“用语言做事”(doing things with the language)的教学理论逐渐引入我国的基础英语课堂教学,是我国外语课程教学改革的一个走向。
该理论认为:掌握语言大多是在活动中使用语言的结果,而不是单纯训练语言技能和学习语言知识的结果。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当围绕特定的交际和语言项目,设计出具体的、可操作的任务,学生通过表达、沟通、交涉、解释、询问等各种语言活动形式来完成任务,以达到学习和掌握语言的目的。
任务型教学法是吸收了以往多种教学法的优点而形成的,它和其它的教学法并不排斥。
其优点是:1. 完成多种多样的任务活动,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将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结合起来,有助于培养学生综合的语言运用能力。
3. 促进学生积极参与语言交流活动,启发想像力和创造性思维,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
4. 在任务型教学中有大量的小组或双人活动,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任务要完成,可以更好地面向全体学生进行教学。
5. 活动内容涉及面广,信息量大,有助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6. 在活动中学习知识,培养人际交往、思考、决策和应变能力,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7. 在任务型教学活动中,在教师的启发下,每个学生都有独立思考、积极参与的机会,易于保持学习的积极性,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任务型教学法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引言:以任务为中心的语言教学思路是最近20年来交际思想的一种新的发展形态,它把语言应用的基本理念化为具有实践意义的课堂教学方式。
任务教学法
![任务教学法](https://img.taocdn.com/s3/m/7f0dbcb519e8b8f67c1cb9ec.png)
任务教学法任务教学法,也叫任务型教学法,是美国教育家杜威以实用主义作为教育理论基础而提出的“学生中心,从做中学”的教学模式,他主张教育的中心应从教师和教科书转到学生,教学应引导学生在各种活动中学习。
课堂教学中始终围绕既定的教学任务展开,使每节课目的明确、内容实在、效果最佳。
这种课堂教学模式,被概括为任务教学模式。
任务教学法是从20世纪80年代逐渐发展起来,广为应用语言学家和外语教学实践者认可和接受的一种外语教学方法,也是教育部制定的中学英语课程标准所推荐和提倡的外语教学法。
任务型教学法以任务组织教学,在任务的履行过程中,以参与、体验、互动、交流、合作的学习方式,充分发挥学习者自身的认知能力,调动他们已有的目的语资源,在实践中感知、认识、应用目的语,在“干”中学,“用”中学,体现了较为先进的教学理念,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有效的外语教学方法。
任务教学法的内涵的探讨第一篇任务教学法中什么是任务?任务的本质是什么?任务是否等于普通的课堂练习?任务在课堂上怎样组织?任务的设计原则是什么?任务教学法的特点是什么?要使任务型教学法在中学外语课堂上得到充分和有效的应用,作为中学外语教学实践者,我们必须对这些问题有明确的认识和了解,因而也有必要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入探讨。
一、什么是“任务”“任务”(task)一词进入应用语言学文献是在20世纪80年代初,它不仅仅作为一种课堂教学方法引起应用语言学家和外语教师的兴趣,同时,它也和大纲设计、教材发展有着紧密联系。
尽管“任务”在语言教学文献中是一个流行词,但使用者对这一术语的理解或解释却不尽相同。
如Breen认为,有助于达到语言学习整体目标的所有课堂活动都可看成是任务,包括简单短暂的语法练习以及复杂耗时的集体课堂活动。
[1]而Krahnke则将任务限定为为语言学习而进行的具有非教学目的的活动,[2]也就是说,Krahnke将课堂任务看成类似课堂之外(即真实生活中)的社会交际实践,具有交际目的而非教学目的的活动才能称之为任务。
“3p教学模式”和“任务型教学”【最新精选】
![“3p教学模式”和“任务型教学”【最新精选】](https://img.taocdn.com/s3/m/3eafd6bdd0f34693daef5ef7ba0d4a7302766c09.png)
浅谈英语教学中的“3P教学模式”和“任务型教学”一、问题的提出《英语课程标准》指出“以学生能做某事的描述方式设定各级目标。
教师应尽量避免单纯传授语言知识的教学方法。
尽量采用任务型的教学途径。
”由此说明任务型教学是我国英语课堂教学改革的一个方向。
传统教学模式3P模式,即“呈现(Presentation)——练习(Practice)——输出(Production)”。
多年来,中学英语教师使用这一模式组织课堂教学。
3P教学在英语教学中有其明显的缺点:(1)强调语言的结构和功能,忽视了儿童语言习得的规律,造成课堂教学效果并不是很理想。
儿童的语言习得是靠在真实语境下的实践体验而进行的,片面的语言结构分析和假设的交际情景并不能激发他们真正的语言学习兴趣和参与的动机。
(2)以教师为中心,忽视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从而导致学生学习兴趣减弱,教学效果低下。
在“3P”教学中所有的教学活动都是在教师的引导和控制下完成的,教师的教学也往往是建立在教科书的编排体系上的,所以对于学生的需要和感受没有重视,忽视了学习中学生的地位,从而也造成了两种结果:一是学生按部就班学习老师传授的内容,不去考虑其他与本节课无关的东西,求知欲与创造性被抑制;另一种是对教师所教内容不感兴趣,少参与或不参与课堂语言活动,形成后进生。
(3)课堂缺乏真正的交际性。
现实的交际充满风险性和不可预测性,说话人不可能预期对方会说什么,也无法预先准备如何应答。
而在3P课程中,前两个阶段都是受控制的,第三阶段似乎是学生自由发挥,但事实上,学习者很可能会把精力集中在前两个阶段所操练过的语言形式上。
如何从传统教学模式向任务型教学转换是摆在英语教师面前的一个挑战。
要采用任务型教学途径,教师必须从任务的定义、任务与活动的区别和任务型教学活动实例中理解任务型教学。
二、任务型教学定义和特点所谓“任务型”教学(task-based learning),就是以具体的任务为学习动力或动机,以完成任务的过程为学习的过程,以展示任务成果的方式来体现教学成就的一种教学方式。
任务型教学的现状与反思
![任务型教学的现状与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2713ab3c50e2524de5187ef6.png)
任务型教学的现状与反思一、任务型教学的基本步骤1. 提出任务任务型课堂教学一开始就应该提出任务,让学生在任务的驱动下学习语言知识和进行技能的训练。
这样的学习过程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强化学生的学习动力,促进学生学会学习的技能,同时也有利于体现任务的真实性。
如果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一开始不呈现任务,而只是在知识学习和技能训练结束后再呈现任务和让学生完成任务,那么,学生的学习动力就不那么强烈。
提前呈现任务是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关键一步,让学生清楚参加任务学习可能达到的目标关系到语言学习的效果。
任务是否确切、任务目的是否明确、任务是否有层次等都必须加以认真全面的考虑。
因此,老师要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语言材料,在把握教学内容的知识性目的的同时,应明确教学内容的运用性目的。
目前许多教材并没有为教师指出教学内容的运用性目的,这就需要教师能精心设计出可以在课堂上展开的、与教学内容相符的、能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开展合作性学习活动、有可能在真实生活中运用的任务。
2. 执行任务执行任务就是学生个人或学习小组通过自主学习或合作性学习活动来完成任务。
这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重要一步。
它包括三个主要环节:(1)任务――学生执行老师所提出的任务,并通过阅读、查阅、讨论、分析等方式去完成任务。
(2)计划――各组学生准备如何向全班报告任务完成情况。
(3)报告――学生报告任务完成情况。
这一环节主要是让学生进行相互交流,将自己或小组完成任务的过程和所得出的结论向其他学生报告。
二、任务型教学的设计原则任务型教学是一种以培养和发展学生主体性为主要目标的教学策略,它反映出外语教学目标与功能的转变,体现了外语教学从关注教法转变为关注学法,从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从注重语言本身转变注重语言习得。
因此,教师在设计任务时应遵循以下的原则:1. 任务应具有可操作性原则在英语教学中,我们要依据教材的特点、学生对语言的需求,在任务型教学思想的指导下,依据学生的年龄、心理特征、兴趣、爱好、生活经历以及平均的英语水平,在分析学生的学习需求基础上,设计难易程度适中的、具有可操作性和趣味性的教学任务。
建构主义与任务型教学法
![建构主义与任务型教学法](https://img.taocdn.com/s3/m/cdb5ddff910ef12d2af9e73c.png)
后任务阶段,又可称为语言焦点(Language focus)阶段,或语言教学阶段,包括语言分析和语言 练习,活动的重点将从语言意义转向语言形式,从而 帮助学生巩固基本语言点,确保大纲的实施。
a.分析(analysis):学生讨论课文或录音材料 的细节,进行新单词、短语、句型练习;
b.操练(practice):教师指导学生练习语言难点。
建构主义与任务型教学法
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一)、建构主义的由来 (二)、建构主义学习观 (三)、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的教学设计原则 (四)、对建构主义理论的再思考——以学生为中心”还是
“主导——主体相结合”?
二、 任务型教学法 (一)、“任务型教学”产生的背景 (二)、“任务”的界定 (三)、“任务型”教学模式 (四)、“任务”的实施 (五)、对任务型教学法的再思考——是“外语学习”还是 “二
任务是与真实世界有某种意义联系的一项活动,在 这一活动中,意义是主要的,并把任务的完成放在首位, 同时根据任务的结果来评价任务完成的好坏(Skehan, 1996)。
(三)、“任务型”教学模式 “任务型”教学模式分为强式和弱式两种(strong
and weak forms of the task-based approach)。 1、强式任务型教学模式 强式任务型教学模式将任务看作语言教学的基本
语习得”?
三、建构主义与任务型教学法对我国外语教学的启示
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一)、建构主义的由来
建构主义(constructivism )最早提出者是瑞士的 皮亚杰(J1Piaget)。他认为, 儿童是在与周围环境相 互作用的过程中, 逐步建构起关于外部世界的知识, 从 而使自身认知结构得到发展。儿童与环境的相互作用 涉及两个基本过程: “同化”与“顺应”。同化是指把 外部环境中的有关信息吸收进来并结合到儿童已有的 认知结构(也称“图式”) 中, 即个体把外界刺激所提 供的信息整合到自己原有认知结构内的过程;顺应是
任务型教学法实践体会(3篇)
![任务型教学法实践体会(3篇)](https://img.taocdn.com/s3/m/008ca426326c1eb91a37f111f18583d048640f32.png)
第1篇一、引言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任务型教学法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在我国教育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结合我在教学实践中的体验,谈谈任务型教学法的优点、实施策略以及在实际教学中的运用。
二、任务型教学法的优点1. 提高学生的参与度任务型教学法强调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通过设置具体的任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主动参与、积极思考,从而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2.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任务型教学法要求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相互合作、互相支持,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3. 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任务型教学法注重学生的实践操作,通过实际操作来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4.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任务型教学法关注学生的综合素质,不仅注重知识的传授,还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
三、任务型教学法的实施策略1. 合理设计任务任务设计是任务型教学法的关键,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设计任务。
任务应具有针对性、层次性和可操作性,既要考虑学生的知识水平,又要关注学生的兴趣爱好。
2. 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良好的学习氛围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教师应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
3. 注重师生互动任务型教学法强调师生互动,教师应关注学生的表现,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
同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4.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特点和优势,教师应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个性化的指导和支持。
四、任务型教学法的实际运用1. 课堂教学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设置与教学内容相关的任务,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巩固所学知识。
例如,在英语课上,教师可以让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2. 课外活动课外活动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加各类竞赛、实践活动等,让学生在实践中锻炼自己。
小学英语任务型教学法
![小学英语任务型教学法](https://img.taocdn.com/s3/m/66ec85bbaef8941ea66e0529.png)
小学英语任务型教学法内蒙古包头市包钢26小袁云一、前言随着《国家英语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应该避免单纯传授语言知识的教学方法,尽量采用“任务型”教学途径”以来,“任务型”教学模式逐渐成为人们关注和研究的焦点。
笔者通过教学《新标准英语》尝试了“以学生为主体,以话题为线索,以任务型活动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本文就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任务型教学模式进行了一些分析和探讨。
二、任务型教学的内涵及意义任务型教学(Task—Based Learning,简称TBL)是20世纪80年代外语研究和实践提出的一个具有重要影响的语言教学模式。
该教学就是以具体真实的任务为学习动力或动机,以完成任务的过程为学习过程,以展示任务成果的方式来体现教学的成就,从而培养学生运用英语的能力。
目前,许多国家和地区,比如美国、加拿大、新加坡、香港等地的教学大纲或课程标准都采用了“任务型”语言学习的模式。
大量的论著和实验资料表明,任务型教学途径是一种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能体现语言价值的,先进的,有效的教学途径。
它可根据学生的不同水平设计不同的任务化活动,让学生通过双边或多边的交互式活动,带着明确为目标,与学习伙伴合作完成任务,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看到成就,体验成功,达到培养学生的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
小学生具有好奇、好动,爱表现和善模仿等特点,他们喜欢新鲜事物,喜欢引起别人的注意,重视教师的表扬,不怕犯错,很少羞怯感。
任务型教学正符合小学生的学习活动具有明确的目标,在教师设计的各种任务中,学生通过听、说、唱、演、画、玩等活动不断获得语言知识和运用语言的能力。
三、任务型教学的主要设计原则1、真实性原则要培养学生在真实生活中运用语言的能力,就应让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参与和完成真实的生活任务,因此教师设计任务时要提供给学生明确、真实的语言信息,要使学生在一种自然真实或模拟真实的情景中体会和学习语言,这样就可以使学生直接感受语言的交际用途,把语言的学习和运用自然而有机地结合起来。
任务型教学的三个步骤
![任务型教学的三个步骤](https://img.taocdn.com/s3/m/d4e72815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40ecc40.png)
五步教学法的步骤Lecturer:Content:Aims and requirements:Important points:Difficult points:Teaching aids:Teaching methods:Time allotment:Teaching proceduresⅠ.Warming-up activity (revision as leading-in)Ⅱ.PresentationⅢ.PracticeⅣ.Consolidation and productionⅤ.SummaryⅥ.AssignmentsNotes or feedbackBlackboard design任务型教学的三个步骤1. 前任务:呈现和学习完成任务所需要的语言知识,介绍任务的要求和实施任务。
教师向学生介绍话题和任务,突出关键词语,可先让学生听一听别人做类似任务的录音,或阅读课文的某一部分而导入任务,帮助学生理解任务的指令和做好准备。
Ⅰ.Greeting and giving the aim of this classT: Hello, boys and girls.Today we are going to have a music festival. May you have a Happy Music Festival we name this festival Happy English Happy Music Festival.Ok? Let’s start.Ⅱ.Pre-task activityT: Let watch The Smith’s Family Show on TV and guess what kind of music they are playing.S: (Watch a short while and guess. Then learn the word.)Country Music(In the same way, Boys from Brazil show Jazz. Boston Music Group shows Classical Music. Back-street boys show Dance.)Ⅲ. A summary about the words learned today.在这一环节,教师通过情景,向学生布置任务;教师向学生提供完成任务所必须的语言支持;教师说明完成任务的要求并示范,以确保所有学生都明确任务的要求。
小学英语“任务型”教学途径
![小学英语“任务型”教学途径](https://img.taocdn.com/s3/m/a522c6345727a5e9856a617f.png)
浅谈小学英语“任务型”教学途径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和客观要求对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提出了挑战,任务型教学途径为学生提供了较大的实践空间,能较好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其重要意义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教师的指导思想和学生的学习动机《英语新课标》所提倡的“任务型”教学途径以学生兴趣为出发点,以交际为目的,以任务为基础,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和语言的交际本质,强化了语言交际运用的过程。
新课程理念强调教师、学生、内容、环境四因素的整合,让教师的教学最理想化。
首当其冲的是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改变应试教育,变知识的传播者为发掘教育资源的向导,变教育的管理者为学生发展的指导者和促进者,强调教育应当使每个人都能获得全面发展。
教师在正确的教学指导思想下,创新学习,努力探索,在教学过程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也以学生兴趣为出发点,以任务为中心的教学思路把培养学生主动参与的意识和探究发现以及语言交际能力作为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
“任务型”教学途径强调学习活动和学习材料真实性,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二、教师的教学方法和学生的学习策略。
在英语教学中运用“任务型”教学途径可更好地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任务型教学是以语言意义和语言运用中心的教学,不是单纯基于语言形式的教学。
老师必须根据学生建构语言系统和语言运用的需要选择其感兴趣和实用的话题,并设计出具体的学习任务。
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的学。
21世纪是一个创新的时代,创新教育的时代更加需求学生具备自主学习的能力。
掌握科学的学习策略对他们以后的英语学习帮助很大,对英语学习的效果有明显的影响,在新时代的发展中学习策略尤为重要。
“任务型”教学途径对各种教学方法有很大的包容性,适合多种活动类型和组织形式,为学生提供了较大的实践空间。
教师通过设计任务引导学生完成具体的任务来学习语言,为了完成任务,学生会采用多种手段地,学生在掌握语言的同时,逐步学会如何学习。
三、教师课堂设计和学生学习活动的特点小学英语教师在设计“任务型”教学活动有以下几个特点:()交际性的特点。
浅谈中职语文任务型教学实施途径初探
![浅谈中职语文任务型教学实施途径初探](https://img.taocdn.com/s3/m/da27ba006137ee06eff918eb.png)
浅谈中职语文任务型教学实施途径初探摘要】伴随着中职语文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化,语文教学实施的外部环境也发生了深刻变化。
着眼课程标准的指导要求,通过构建契合学生学情的教学情境,有利于激发学生语文学习主动性,突出学生主体地位,推动学教关系转变,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提升。
基于此,本文从着眼学情实际,定位任务型教学目标等方面提出了具体实施途径。
【关键词】核心素养;中职语文;任务型教学随着当前新课改逐渐深入,整体教学质量不断提升,然而对学生的关注依然有所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忽视学情满堂灌”、“被动学习互动差”等问题,导致很多学生对于语文学习兴趣不高,感觉枯燥乏味,学习表现较差,对于核心素养的渗透与培养往往难以真正落到实处。
任务型教学形式活泼、内容丰富、妙趣横生,能够借助任务的工具特点,以生本化、趣味化、互动化的学习形式引导学生在丰富的课堂活动中完成听、说、读、写等学习任务,从而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热情,优化课堂学教关系,彰显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
一、着眼学情实际,定位任务型教学目标目标是方向,也是动力。
学生的发展存在一定的成长周期,语文课程改革也不是一蹴而就的。
因此,在构建教学目标时,一是突出教学目标的发展性。
教师要强化学情意识,将学生语文现状的科学把握,作为开展任务型教学的出发点与基本功。
借助成绩研读、调查研究、课堂观察、自我评价等手段分析学生的既有学情,了解其在听、说、读、写等方面整体情况,以此为基础,再设定不同阶段教学内容的难度、深度与广度,确保任务型教学能够始终与学生语文学习保持一定的“动力距离”,激发学生参与语文的动机潜能。
二是突出教学目标的差异性。
教师在目标定位上要摒弃“一刀切”的惯性思维,努力在现有条件下,做到因生制宜、因时制宜,丰富任务型教学目标的层次性。
同时,基于中职生相对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要强化协助者、引领者的角色意识,与学生展开适时沟通,力求点对点的把握学生语文学习现状,并据此对任务型教学目标设定进行动态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