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教案《我上学了》

合集下载

部编人教版《我上学了》教案设计教学反思

部编人教版《我上学了》教案设计教学反思

部编人教版《我上学了》教案设计教学反思1. 引言《我上学了》是部编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的语文课本,本文旨在对教学该课本所使用的教案进行设计和反思。

2. 教学目标经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应该达到以下目标:1.了解“上学”这一主题;2.学习使用黑白字符,正确书写简单的字词和数字;3.学习语言文字的基本理解和应用技能,掌握简单语言表述方法;4.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习惯。

3. 教学过程第一步:课前准备1.教师确认教学目标、要点,准备相应的黑板或 PPT 等教具;2.教师检查教材、教具是否完好;3.教师认真阅读教案,对课堂上可能出现的问题做好准备。

第二步:导入1.教师播放与“上学”主题相关的视频及图片,引发学生兴趣;2.带领学生作为小记者对本校和周边学校开展调研,在自己所在的学校和家庭拍摄自拍,向其他同学介绍自己的学校和家庭;3.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有关“上学”主题的问题,比如猜测教具中三个袋子中包含了什么物品等。

第三步:精讲阅读1.教师介绍教材内容,帮助学生理解文章大意;2.教师阅读原文,让学生跟随阅读,分析文章中的关键句子和词汇;3.教师逐句讲解原文,帮助学生加深理解。

第四步:问答互动1.教师向学生提问,帮助其理解文章意思;2.学生回答提问,更好地掌握文章信息;3.学生在互动问答中提出疑问,教师及时解答。

第五步:巩固练习1.教师出题,让学生自我检测记忆效果;2.学生独立完成习题,教师巡视指导;3.学生互相交流答案,互相评价。

第六步:课后作业1.教师将备课笔记及时整理上传至相应课程平台,供学生查阅;2.学生完成课后作业,方便教师了解学生掌握情况;3.学生将课后作业上传至相应课程平台,供教师批阅。

4. 教学反思通过对教学过程的分析和总结,对教学效果做出评价。

本节课上,教师运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如导入、精讲阅读、问答互动、巩固练习、课后作业等。

这些方法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知识积累和能力发展。

但是,教学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部编人教版《我上学了》教案设计教学反思[001]

部编人教版《我上学了》教案设计教学反思[001]

部编人教版《我上学了》教案设计教学反思1. 引言《我上学了》是教育部推出的素质教育教材,适用于小学二年级,本文是针对此教材的教案设计与教学反思。

2. 教案设计2.1 教学目标1.了解“上学”的意义与重要性;2.学习“上学”的正确方法与注意事项;3.提高学生对健康、安全、文明等方面的认识。

2.2 教学内容1.课文朗读、理解与分析;2.上学的注意事项、正确方法及相关知识;3.绘画活动。

2.3 教学重点1.让学生明白上学是为了学习,健康及安全;2.强调上学途中的安全问题及防范措施。

2.4 教学难点1.让学生认识到上学的重要性;2.让学生提高对周围环境的安全意识。

2.5 教具准备1.教材《我上学了》;2.大屏幕及投影仪;3.电脑、音响;4.绘画纸及颜料。

2.6 教学方法1.课堂讲授;2.听写、口头答问;3.组织学生参加小组讨论、互相交流;4.绘画活动。

3. 教学反思在本课教学中,由于教材《我上学了》作为素质教育教材,需要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和安全教育,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本人更注重对学生的安全意识的培养,希望让学生懂得在上学途中保护好自己,增强安全意识。

在教学实际操作中,针对学生年龄小,注意力难以维持的情况,本人更多地采用了“提问互动”的方式,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激发他们的兴趣,增强学生对上学的重视程度。

同时,在感性和认知方面进行了统一协调,让学生更好地领悟教学内容。

在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方面,本人注重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意识等方面,针对学生的兴趣特点,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个性和创造力,更有利于教学目的的达成。

综上所述,在《我上学了》的教学中,本人通过合理的教学设计、教学方法的灵活运用等手段,让学生通过实际学习体验,领悟了上学的意义及重要性,在实践中提高了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我上学了》教案三篇

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我上学了》教案三篇

【导语】《我上学了》是初⼊校园的⼩学⽣的第⼀个语⽂学习内容,设置⽬的是帮助⼩学⽣了解学校⽣活,对学校⽣活产⽣兴趣和向往,实现从幼⼉到学⽣的⾓⾊转换。

⽆忧考为⼤家准备了以下内容,希望对⼤家有帮助。

【篇⼀】部编版⼀年级上册语⽂《我上学了》教案 教学⽬标: 1、让学⽣了解上学的意义,引导学⽣适应并喜欢上学。

2、教育学⽣有礼貌、爱惜新书。

3、动⼿制作课程表,热爱学习。

教学重点、难点:让学⽣了解上学的意义,引导学⽣适应并喜欢上学。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学⽣活动时间约32分钟) ⼀、导⼊。

1、师⾃我介绍。

2、同学们,我们已经是⼀名⼩学⽣了,欢迎你们。

你们喜欢上学吗?板题:我上学了。

3、“击⿎传花”——介绍⾃⼰。

(让每个学⽣都有进⾏⾃我介绍的机会。

) ⼆、点播课⽂彩图,传授新内容。

1、课件出⽰课⽂彩图,谁来说说图画上的⼩朋友们在⼲什么? 2、假设你上学了,你怎样向妈妈告别?你怎样向⽼师问好?见到不认识的同学,你该怎么办?(组织同学讨论,讨论完毕指名发⾔,⽼师再创设情景说话,进⾏礼貌教育。

) 3、来到学校,想不想看看我们的教室是什么样的吗?请跟我来,翻书到5页,谁来说说我们的教室⾥有什么呢?(联系实际指名发⾔) 4、参观完教室,⼩朋友快坐好,⽼师要发新书了,快看看⽼师发给你什么新书?我们要怎样爱护新书呢?(⽣讨论—指名回答—补充意见—师⼩结) 5、上学了,我们的⽣活发⽣了什么变化呢?(⽣讨论—指名回答—补充意见—师⼩结) ⼆、动⼿制作课程表。

1、电脑出⽰课⽂插图,⼩朋友看,喜欢这张课程表吗?谁来说说课程表是⽤来⼲什么的? 2、⽼师⽰范做课程表。

3、学⽣动⼿制作。

三、总结全⽂。

活动延伸:课后开展“找朋友”游戏,引导学⽣通过做名⽚、交换或佩带名⽚以及多种游戏⽅式来交往。

【篇⼆】部编版⼀年级上册语⽂《我上学了》教案 教学⽬标  1、通过看图说话、⼉歌诵读等⽅式帮助学⽣了解语⽂学习的主要内容及学习要求,激发⼉童学习语⽂的兴趣,初步培养良好的读书、写字习惯。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我上学了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我上学了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我上学了一、教学目标1.了解“我上学了”的意思。

2.学习“上学”、“学校”、“老师”等词语。

3.培养学生向他人问好的能力。

4.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二、教学重点1.掌握本课的词语和句式。

2.培养学生向他人问好的能力。

三、教学准备1.教学图片:学校、老师、上学、同学等。

2.白板、黑板、笔、擦、课件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可以向学生介绍一下学生第一次上学的情况,引出本课。

2. 学习词语和句式(20分钟)教师用图片和实物来引导学生进行学习,“上学”、“学校”、“老师”等词语可以采用图片展示,让学生通过看图片来了解词语的含义。

通过语音、肢体语言等多种方式,帮助学生完整体验“我上学了”的场景。

教师在讲解的时候可以对学生进行简单的提问,让学生进行回答,以检查学生是否理解了词语的含义。

在学习完词语后,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学习“你好”、“老师好”等问候语,并要求学生用这些问候语向他人问好。

3. 学生小组活动(20分钟)教师将学生分为若干个小组,分别让每个小组进行小组内问候,并要求学生用刚学到的问候语向同学问好。

教师可以在小组活动前先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练习问候语的使用和正确的语气、语调。

4. 总结(5分钟)教师跟学生一起回顾一下“上学”、“学校”、“老师”等词语的含义,学生向教师询问意思并集体回答,以查看学生是否掌握了基本概念。

在学习完本课后,教师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话来概括今天学到的知识点,直到教师满意为止。

五、作业一、听家长讲述小学教室和学校的场所,并画出简单的图。

二、教师可以给学生发放一些有关问候语和词语的练习册等材料,要求学生回答一些问题或者填充一些空白。

六、板书设计我上学了•上学•学校•老师七、教学反思本节课的难点在于让学生理解“我上学了”的基本含义和掌握相关的词语和句式,我采用了图片展示、实物体验、小组活动等多种教学形式来帮助学生理解。

在教学过程中,我会细致观察学生的反应,看是否能够掌握所学内容。

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我上学了》

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我上学了》

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我上学了》一、内容描述本节课是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的第一课《我上学了》。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引导学生了解学校生活,适应新的学习环境,并初步认识语文学习的基本内容和意义。

课程内容涵盖了新生从幼儿园到小学的转变,引导学生了解小学生活的特色和意义。

本节课的主要目的是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热情,培养他们对学习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教材内容包括一系列图文并茂的故事、图画和短文,旨在通过生动有趣的内容,帮助学生了解校园生活的各个方面,如课堂纪律、课间活动、学习用品的认识等。

通过这一系列的活动,帮助学生逐渐适应小学的学习节奏和生活规律。

1. 简述课程背景和目标《我上学了》是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材中的重要课程之一。

本课程针对一年级新生,旨在通过生动有趣的内容,引导学生初步接触和了解学校生活,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课程背景依据新课标要求,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应用能力,以及基本的文化素养和审美情趣。

本课程的目标主要是帮助学生建立对语文学科的初步认识,了解学校生活的各个方面,如课堂纪律、校园生活、学习要求等。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掌握一些基本的汉字书写和认读能力,能够初步理解简单的文本内容,并能进行基本的语言表达和交流。

本课程还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通过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观察周围的世界,发挥想象力,激发创造潜能。

本课程旨在为学生打下坚实的语文基础,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和习惯,为未来的学习生涯奠定坚实的基础。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逐渐适应学校生活,开启他们的学习之旅。

2. 介绍教学内容的重要性本课程内容的学习关系到学生对基本字词、句子结构的初步认知,为后续学习奠定坚实的语言基础。

学生只有掌握了基本的语文知识和语言技能,才能更好地进行阅读、写作、表达等更高层次的学习活动。

《我上学了》的教学内容涉及学生适应学校生活的过程,帮助学生建立集体意识,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规范。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我上学了》教案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我上学了》教案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我上学了》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正确朗读课文《我上学了》。

2.能理解课文内容,复述课文主要内容。

3.能用简短的语言描述自己上学的情况。

4.能正确书写常用汉字“上学”。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 1. 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 能够用简单语言复述课文内容。

难点: 1. 能够正确书写常用汉字“上学”。

三、教学准备1.课文《我上学了》的教材2.包含“上学”字词的图片或卡片3.黑板、彩色粉笔4.学生学习用书四、教学过程1. 情境导入•让学生闭上眼睛,想象自己每天上学的场景,听老师提出的问题回答。

例如,“你是怎么去学校的?”2. 学习课文1.朗读课文《我上学了》,教师带领学生一起朗读,注重语音语调。

2.分组讨论课文内容,然后随机选取学生复述所学内容。

3. 字词学习1.教师出示包含“上学”字词的图片或卡片,让学生观察认读,并进行朗读。

2.请学生认真书写“上学”字词,注意笔顺。

4. 情景练习1.让学生描述自己上学的过程,使用句式“我上学……”进行表达。

2.分角色练习对话,“A: 你几点上学?B: 我8点上学。

”5. 拓展延伸1.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编写一段对话,描述上学的情景。

2.学生可以用绘画或手工的形式展示上学的场景。

五、课堂小结在本节课中,我们学习了课文《我上学了》,学会了书写“上学”字词并能正确使用相关句式表达自己的上学情况。

六、作业布置1.默写写生字“上学”3遍。

2.完成课后练习册上与课文相关的部分。

通过以上教学过程和活动,相信学生们对于《我上学了》这篇课文已经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并能够在书写和口语表达中更加自如地运用相关知识。

希望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能够用到所学内容,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语文知识。

《我上学了》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我上学了》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教案标题:《我上学了》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本课的生字词,并能正确书写。

2. 培养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

3. 激发学生热爱学校、热爱学习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1. 生字词的学习和书写。

2. 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三、教学难点1. 生字词的书写。

2. 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四、教学准备1. 课文课件。

2. 生字词卡片。

3. 课文录音。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出示课题《我上学了》,引导学生观察课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初读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教师出示生字词卡片,引导学生认读生字词。

(3)教师指名学生分段朗读课文,其他学生认真听,注意纠正读音。

3. 精讲课文(1)教师引导学生观察课文插图,理解课文内容。

(2)教师提问,引导学生回答问题,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3)教师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 学习生字词(1)教师出示生字词卡片,引导学生认读生字词。

(2)教师引导学生分析生字词的结构,指导书写。

(3)学生在田字格上练习书写生字词,教师巡视指导。

5. 课堂小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化记忆。

6. 布置作业(1)抄写生字词。

(2)朗读课文。

(3)预习下一课。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多种教学手段,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了知识。

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注意关注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到课堂中来,提高课堂效率。

同时,要加强对学生的书写指导,提高学生的书写能力。

丰富内容重点关注的细节:学习生字词补充和说明:学习生字词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础环节,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生字词的学习尤为重要。

在本节课中,教师应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1. 生字词的认读一年级的学生的词汇量有限,他们对很多字词的认识还处于初级阶段。

因此,教师需要耐心地引导学生认读生字词。

在认读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方法,如:出示生字词卡片,让学生跟读;用PPT展示生字词,让学生齐读;让学生互相考读等。

一年级上册语文《我上学了》版教案 部编版

一年级上册语文《我上学了》版教案 部编版

一年级上册语文《我上学了》教案一、课程介绍本节课是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材中的第一课,题目为《我上学了》。

此课主要介绍小学生第一次上学的情况,学习生活中的一些常见场景,以及学校里的人和环境。

学习目标通过学习本课,让学生了解:•小学生的学习生活•学校的布局和环境•学校里的不同角色教学重点•学生上学的情况•学校里的环境和人物教学难点•如何通过语言和图片描述学校的环境和人物•如何引导学生在学校中找到不同的角色二、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新课首先,老师为学生介绍本节课的主题:“我上学了”,引导学生回忆过去上幼儿园的情形,找出学校和幼儿园的不同。

然后,老师播放一段视频,让学生观看学生上学的场景,了解学生如何到达学校和学校里的人和环境。

学生观看视频之后,老师和学生共同讨论课程内容和学生的问题,为接下来的教学做好铺垫。

活动2:学习新词接下来,老师为学生讲解并且演示新单词,让学生掌握如下词汇:•学校(xué xiào):在此指小学•校门(xiào mén):学校的门口•教室(jiào shì):学校里学生上课的地方•小学生(xiǎo xué shēng):在小学学习的学生•班主任(bān zhǔ rèn):每个班级的教学负责人•老师(lǎo shī):教学工作的人员•同学(tóng xué):一起上学的学生活动3:阅读课文老师向学生朗读本节课的课文,要求学生集中听,注意认真理解句子的含义。

并且,老师要带领学生跟读,培养学生朗读的兴趣和自信心。

学生按照书本提供的图片和文字,理解每一个场景,认识学校上的教室、食堂、操场、卫生间等各种环境,认知每种场景的名称以及学生和老师在学校的角色。

活动4:小组讨论学生分成小组,讨论自己的学校和老师是怎样的。

学生可以分享自己的经验,及周围朋友和家长对学校和老师的认识。

老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和分享:•你们最喜欢哪个地方?•你们喜欢与哪一个人交流?•你们对老师们有什么印象?活动5:绘画活动学生跟着老师的指导,通过自由创作,绘制自己想象中的梦幻学校。

部编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上册《我上学了》教案

部编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上册《我上学了》教案

部编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上册《我上学了》教案一、教学目标1.认识课文内容,了解《我上学了》故事情节。

2.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文表达能力。

3.培养学生的观察、想象和表达能力,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 1. 理解《我上学了》故事的内容。

2.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难点: 1. 学生对生活中的细节情节的理解和把握。

三、教学准备1.课文《我上学了》。

2.图片或图片卡片。

3.课堂练习和活动准备。

4.课文背景音乐或视频资源。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1. 导入:通过展示图片或图片卡片,引导学生讨论关于上学的话题,并展示标题《我上学了》。

2. 学习课文:教师朗读《我上学了》,学生跟读,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3. 分组讨论: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讨论并回答与课文相关的问题。

4. 活动:设计小游戏或相关活动,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第二课时 1. 复习:通过提问或课堂讨论,复习上节课的内容。

2. 学习课文:让学生再次阅读《我上学了》,理解更多细节。

3. 语文活动:设计让学生进行语文表达的活动,如朗读、表演等。

4. 课文拓展:让学生想象、写下自己上学的一天,分享给同学。

五、课堂练习1.根据课文内容,填写空白。

2.回答与课文相关的问题,进行讨论。

3.完成相关的写作练习,如写日记或小故事。

六、课后作业1.完成课堂练习中的练习题。

2.回家后,与家长分享学习内容,并复述《我上学了》故事。

七、教学反思1.总结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认真评估学生的学习情况。

2.根据学生的反馈和表现,调整教学方法和活动设计,完善教学过程。

通过以上教案设计,希望能够有效引导学生阅读并理解《我上学了》这篇课文,培养学生的语文表达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一年级上册语文《我上学了》教案 部编版

一年级上册语文《我上学了》教案 部编版

《我上学了》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初步认识自己是一名小学生,感受校园生活的快乐,培养对学校的热爱之情。

2.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如按时上学、认真听讲、积极参与课堂活动等。

3. 培养学生基本的交际能力,学会与同学、老师相处,友好交流。

4. 培养学生基本的自控能力,学会遵守课堂纪律,保持良好的学习秩序。

二、教学内容1. 认识校园环境,了解学校的基本设施和功能。

2. 学习基本的课堂礼仪,如起立、问好、排队等。

3. 学习基本的交际用语,如“你好”、“谢谢”、“对不起”等。

4. 学习基本的自控能力,如按时完成作业、保持课桌整洁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交际能力和自控能力。

2. 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在短时间内适应校园生活,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

四、教学方法1. 采用情境教学法,让学生在真实的校园环境中学习。

2. 采用游戏教学法,设计有趣的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课堂礼仪和交际用语。

3. 采用榜样示范法,教师以身作则,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

4. 采用鼓励表扬法,及时肯定学生的进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带领学生参观校园,让学生了解学校的基本设施和功能,激发学生对学校的热爱之情。

2. 学习课堂礼仪:教师创设情境,让学生模拟上课场景,学习起立、问好、排队等课堂礼仪。

3. 学习交际用语:教师设计有趣的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你好”、“谢谢”、“对不起”等交际用语。

4. 学习自控能力:教师讲解按时完成作业、保持课桌整洁等重要性,让学生认识到自控能力的重要性。

5. 总结提升: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的重要性。

六、作业布置1. 让学生回家后,向家长介绍自己的学校,分享自己在学校的快乐时光。

2. 家长协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如按时完成作业、保持课桌整洁等。

七、教学反思1. 教师要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及时发现并纠正不良习惯。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我上学了》 说课稿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我上学了》 说课稿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我上学了》说课稿一、教材内容概述《我上学了》是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的故事课文之一,主要讲述了小男孩小明第一次上学的经历。

通过这个故事,引导学生感受上学的快乐和新奇,激发学生对学习的热情和好奇心。

二、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小明第一次上学的经历,并理解上学的重要性。

2.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3.激发学生对学习的热情,引导学生积极面对学习生活。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1.启发学生运用自己的生活经验理解故事中的情节。

2.引导学生认识到学校生活的新颖和重要性。

难点1.帮助学生理解小明第一次上学时的感受和经历。

2.引导学生反思自己对上学的认识和看法。

四、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图片或问题引入话题,让学生谈谈自己每天去学校的经历。

2.学习课文(15分钟)–逐段阅读课文,帮助学生理解故事情节并概括主要内容。

–细读重点句子,让学生体会小明当时的心情。

3.课文赏析(10分钟)–分析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情节,引导学生思考作者想要表达的主题。

4.情感体验(10分钟)–让学生通过角色扮演或讨论的形式,体验小明第一次上学的感受。

5.课文拓展(10分钟)–和学生一起讨论上学的乐趣和重要性,鼓励学生分享自己上学的喜怒哀乐。

6.课堂小结(5分钟)–总结当天课程内容,强调上学的重要性并鼓励学生热爱学习。

五、教学反思与总结本节课以《我上学了》为素材,通过故事讲述启发学生对上学的理解和感受。

在教学过程中,通过丰富的活动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课堂的参与度和互动性。

未来,在教学中应更加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多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和思考,进一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以上为《我上学了》说课稿,请根据实际教学情况灵活调整教学内容和活动形式。

【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我上学了|人教(部编版)

【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我上学了|人教(部编版)

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我上学了|人教(部编版)一、课程背景这是一年级上册的语文教学,主题是“我上学了”,通过本章的学习,旨在帮助学生认识到上学的重要性,学会描述自己的上学过程,提高自我表达和沟通能力。

二、教学目标1.能够理解、表述上学的过程2.能够用简单语言描述自己在上学时发生的事情3.提高学生听、说、读、写起点的能力4.培养学生独立学习和自我管理的能力三、教学内容和方法1. 课前准备1.预习本章内容,了解重点难点2.准备教案,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方法、评估方式等2. 教学过程Step 1 Warming-up1.教师与学生互动,询问学生今天上学时有什么不同2.引导学生谈论上学的好处Step 2 Presentation1.导入单词:“上学,接送,老师,学生,同学,课本,文具,教室,校园”2.教师讲述自己的上学经历,并询问学生是否有类似的经历3.引导学生复述教师上学时的描述Step 3 Practice1.分组讨论:“你上学遇到过哪些问题?”2.让学生在小组中展示自己的表述,鼓励他们倾听和询问Step 4 Review1.教师带领学生回顾当日所学内容2.学生自己总结所学内容,并写出本课程的学习体会四、评估方式1.参与讨论,给予学生积极地评价2.学生自己总结所学内容,并写出本课程的学习体会五、教学反思本节课教学以听、说为主,注重学生自我表述和沟通能力的培养。

小组讨论环节增加了互动和合作的机会,也为学生提供了分享自己观点的平台。

但是,笔者考虑到一年级的学生普遍自我表达能力较弱,下一次教学将会加强交流和互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表达自己的观点。

我上学了-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我上学了-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我上学了-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案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朗读“我上学了”这篇课文;2.能够理解“我上学了”这篇课文所传达的信息;3.能够正确运用“我上学了”这篇课文中学过的词语。

教学重点1.能够正确朗读“我上学了”这篇课文;2.能够理解“我上学了”这篇课文所传达的信息。

教学准备1.课本: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2.教具:黑板、粉笔、录音机。

教学过程步骤一:课前热身1.老师让学生围成一个圈,进行简单的课前热身活动;2.老师可利用儿歌、唱游等方式来让学生热身,让学生放松情绪,轻松进入教学状态。

步骤二:导入新课1.老师拿出课本《我上学了》一文,让学生仔细观察;2.老师读一遍课文,让学生跟读;3.老师解释课文中生字、生词的意思,并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意思。

步骤三:听录音,朗读课文1.老师播放录音,学生跟读;2.学生分组进行朗读比赛,老师记录发音正确的学生的名字,以鼓励学生重视读音;3.学生自己朗读课文,老师纠正发音错误。

步骤四:理解课文1.老师问学生“这篇课文主要讲什么?”,让学生回答;2.老师可以用图片、实物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3.老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促进学生理解课文的深层含义。

步骤五:学习生字、生词1.老师为学生介绍并讲解生字、生词的含义、读音、笔画及造词法等知识;2.老师示范如何书写生字、生词,并让学生跟着写。

步骤六:小结与作业布置1.老师让学生分享一下自己在这节课中的收获;2.老师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朗读《我上学了》这篇课文,并写出感受;3.督促学生认真完成作业。

教学反思1.教学中应注重学生的听、说、读、写全面发展;2.老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3.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主动学习,让学生在教学中扮演主角,发挥主体作用。

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我上学了》部编版

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我上学了》部编版
举例:儿歌中“走进教室,坐下来”一句,要求学生理解“走进”和“坐下来”的动作,并能够正确演唱。
(2)故事《小兔子乖乖》的主题理解:学生需要通过故事了解到在学校要遵守规则,如按时到校、不随便离开座位等。
举例:故事中小兔子因为不遵守规则而被老师提醒,学生需理解这一情节所传达的信息。
(3)自我介绍和礼貌用语的运用:学生应学会用简单的语言介绍自己,并能恰当使用礼貌用语。
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我上学了》部编版
一、教学内容
《我上学了》选自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材的第一单元,本章节内容主要包括:引导幼儿认识学校,了解学习环境,培养幼儿的校园归属感;通过儿歌、故事、游戏等形式,引导幼儿学习基本的课堂常规,如坐姿、举手、排队等;教授简单的自我介绍,让幼儿学会用简单的语言表达自己;同时,本章还涉及到基本的礼貌用语,如“你好”、“谢谢”、“再见”等,培养幼儿的文明礼貌意识。具体内容包括以下几部分:
(2)语言表达能力的提升:学生在自我介绍时可能存在语言组织困难,需要教师提供语言框架和引导。
举例:为学生提供“我叫XX,我今年X岁,我喜欢XX”的句式模板,帮助他们构建自我介绍的语言结构。
(3)礼貌用语的自然运用:学生可能知道礼貌用语,但在实际交流中容易忘记使用,需要通过情景模拟等方式加强实践。
举例:设计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在模拟的社交场景中练习使用礼貌用语,如接电话、接受帮助时说“谢谢”等。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上学的重要性,学习了基本的课堂常规和礼貌用语。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我们也加深了对学校生活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学习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我上学了》教案(含3课时)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我上学了》教案(含3课时)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我上学了》教案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课文内容,理解主题。

2.学习生字词:学校、老师、同学。

3.掌握使用“我”来描述自己的学校生活。

教学重点1.学习生字词。

2.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1.运用“我”这个人称代词来描述自己。

教学准备1.课文《我上学了》2.黑板、彩色粉笔3.单词卡片:学校、老师、同学教学过程1.课前准备:教师展示三个单词卡片,让学生猜猜这节课会学什么内容。

2.学生齐读课文,并解释课文内容。

3.教师引导学生学习生字词:学校、老师、同学,并指导学生正确书写。

4.学生小组讨论,描述自己在学校的生活。

使用“我”这个代词。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我上学了》中的情感色彩。

2.学习使用“很”这个副词来表达情感。

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中的情感色彩。

2.学习使用“很”这个副词。

教学难点1.表达情感的准确性。

教学准备1.课文《我上学了》2.黑板、彩色粉笔3.单词卡片:高兴、喜欢、有趣教学过程1.复习上节课所学内容,并引入新的生字词。

2.学生分组讨论,用“很高兴”,“很喜欢”,“很有趣”来描述课文中的情感色彩。

3.师生互动,讨论学生在学校的情感体验。

第三课时教学目标1.分析《我上学了》中的结构特点。

2.进一步理解课文的主题。

教学重点1.掌握课文结构特点。

2.理解课文主题。

教学难点1.提取课文中的关键信息。

教学准备1.课文《我上学了》2.黑板、彩色粉笔教学过程1.回顾前两节课的内容,教师解释课文的结构特点。

2.按照教材要求,学生自由讨论课文中的主题,并表达自己的见解。

3.教师总结教案内容,引导学生把握课文思想。

通过以上三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更好地理解《我上学了》这篇课文的主题,掌握词汇和句型,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希望本教案能够帮助老师们更好地进行一年级语文教学。

部编版一年级上语文《我上学了》教案(目标、重点、板书、反思)

部编版一年级上语文《我上学了》教案(目标、重点、板书、反思)

部编版一年级上语文《我上学了》教案(目标、重点、板书、反思)入学教育我上学了教材简析入学教育以儿童的口吻“我上学了”引领儿童走进学校生活,凸显了儿童的主体地位。

内容分“我是中国人”“我是小学生”“我爱学语文”3 部分。

3部分有着较强的逻辑关系:从“我是中国人”身份的认同,到“我是小学生”角色的转换,再到“我爱学语文”学科的定位,将情感熏陶、惯养成与语言研究进行了有机整合。

教学目标1、观察图片,知道自己从此是一名小学生了。

2、培养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3、研究儿歌《上学歌》教学重点、难点了解语文课;对语文产生浓厚的兴趣;研究正确的坐姿和正确的执笔方法;培养友好交流的能力。

教学策略立足学生的年龄特点,借助游戏引入、图片欣赏、学唱歌曲、动手操作、讲解示范、合作交流等活动,引导学生了解祖国和校园,产生对祖国、学校、老师、研究生活的热爱。

同时,鼓励学生在生活中识字,体验语文研究的快乐。

课时安排我是中国人2课时我是小学生1课时我爱学语文1课时课题教材与学情分析XXX我是中国人课时2课时本课以“我是中国人”为主题,展现了身着各民族服装的小学生背着书包,手拉着手,肩并着肩,快乐地团聚在一起的画面。

班级里少数学生是少数民族。

画面右上方配有文字“我是中国人”,犹如各民族小学生们的真诚呐喊,传达出作为中国人的自豪感。

课文通过图画告诉学生:庄严的天安门城楼、鲜艳的五星红旗,是我们祖国的象征;我们的祖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

通过画面观察与听读“我是中国人”,感受作为中国人的自豪,激发爱国之情。

这是对入学第一天小学生的人生洗礼。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初步了解自己的国家、民族,感受教师的亲切,同学的友爱,语文研究的快乐和校园生活的丰富多彩。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图画,初步了解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

听读句子,知道中国是我们的祖国,感受作为中国人的自豪。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

教学重点:知道中国是我们的祖国,感受作为中国人的自豪。

部编人教版《我上学了》教案设计教学反思[001]

部编人教版《我上学了》教案设计教学反思[001]

部编人教版《我上学了》教案设计教学反思[001]我对部编人教版《我上学了》这套教材进行了一段时间的教学,教学收获颇丰。

针对这套教材,我制定了以下教案,并进行了反思。

一、教学目标1.了解新授词汇,能准确地读、写、默写。

2.学习并掌握阅读技能,能听懂、说、读教材内容,理解课文,对学生启发阅读能力,提高中文阅读能力。

3.培养学童的审美能力,能识别美的事物,欣赏美的事物。

4.通过教学过程,营造良好的合作氛围,培养童子军集体意识,拓宽学生的视野。

二、教学内容《我上学了》第一单元《学校和老师》教学重点:1.新授词汇:学校、楼房、桌子、椅子、黑板、书包、教师、同学等。

2.听读课文,并理解课文。

3.能够写出学校、教室、教师等。

4.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欣赏美丽的一切。

教学难点:1.发音:绕口令发音,能准确、清晰地发音。

2.默写课文,掌握熟悉单词。

三、教学方法本次教学主要采用了听、说、读、写、画、欣赏、合作等多种教学方法。

1.听:教师通过听力训练让学生对单词发音及语音识别更加准确和流利。

2.说:通过绕口令,让学生练习发音、模仿,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3.读:教师、学生分别朗读,帮助学生能更好地掌握词汇,加强语感。

4.写:要求学生进行单词、字母书写练习,塑造美好的书写习惯。

5.画: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小组绘画活动,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艺术素养。

6.欣赏:让学生欣赏美丽的事物,激发学生的审美情感。

7.合作:鼓励学生团队合作,搭建合作平台,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四、课堂实施1. 导入(10分钟):老师设计趣味性的小游戏,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大象搬家、老鼠过街、寻找宝藏。

2. 学习新词汇(20分钟):通过幻灯片播放、教师示范等方式,引导学生学习新词汇。

然后,老师带领学生进行助记训练,并进行口头练习。

3. 对话朗读(20分钟):让学生按照课文情节及角色,进行读音练习,及时纠正发音错误,并加强重音的区分。

4.绘画活动(15分钟):学生在小组内进行合作绘画,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同时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

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我上学了教案【三篇】

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我上学了教案【三篇】

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我上学了教案【三篇】我上学了教案1设计说明《我上学了》是初入校园的小学生的第一个语文学习内容,设置目的是协助小学生了解学校生活,对学校生活产生兴趣和向往,实现从幼儿到学生的角色转换。

为此,本课立足学生的年龄特点,借助游戏引入、图片欣赏、学唱歌曲、动手操作、讲解示范、合作交流等活动,引导学生了解祖国和校园,产生对祖国、学校、老师、学习生活的热爱。

同时,鼓励学生在生活中识字,体验语文学习的快乐。

课前准备1.收集我国各民族服饰的资料、图片等制成课件。

(教师)2.准备长城、*的宣传资料片、《爱我中华》和《上学歌》的歌曲。

(教师)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一、活动导入,师生间增进了解1.同学们,你们好!欢迎你们来到学校,从现在开始,你们就是小学生了。

(板书:我上学了)我是你们的语文老师,我们现在上的科目是语文。

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读出它的名字——语文。

2.你们喜欢上学吗?今天来到学校后,你们有哪些新的发现,新的感受?3.互动活动:你们愿意理解新的老师和同学吗?请你们走到同学面前,相互握手,然后介绍自己。

设计意图:减少课堂对学生的束缚,让学生活跃起来,为交流奠定自由、轻松的情感基调。

二、观察插图,实行爱祖国教育1.理解我国的标志性建筑,激发民族自豪感。

(1)播放*的宣传片,学生欣赏后交流:你看到了哪些建筑物?学生指出理解的建筑物,教师出示*的图片及文字,引导学生认读。

交流:你去过*吗?说一说你当时见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

(2)学生根据课件提示,自由交流:来到*,我看到__________,我想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教师小结:*广场是北京的心脏地带,是世界上的城市中心广场。

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我上学了(教案)

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我上学了(教案)

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我上学了(教案)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朗读课文中出现的汉字和词语;2.能够理解课文所传达的信息;3.能够通过课文内容初步感受到上学的乐趣与意义。

教学重点1.课文中的汉字和词语;2.课文所传达的信息。

教学难点1.以儿童的视角理解课文所传达的信息;2.提高课文理解的细节与深度。

教学过程导入环节教师利用图片或实物,展示与上学有关的场景和物品,引导学生说说自己上学的情况。

新授环节1.朗读课文教师先朗读课文,让学生跟读多次,掌握文章基本语音。

2.呈现课文要点教师将课文抽象成简洁的文字,呈现出课文要点,引导学生重点关注课文内容。

3.朗读课文教师针对每段课文,分别进行朗读,帮助学生全面了解每一段内容。

4.表达思想教师针对课文中所传达的思想,与学生进行探讨,引导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加深对课文思想的理解。

综合环节教师根据学生掌握情况和时间,开展课堂综合性活动,如作文、表演等。

课堂示范导入教师用图片或实物展示与上学有关的场景和物品,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谈论一下。

新授教师首先朗读课文,让学生跟读多次,掌握文章基本语音。

然后,教师将课文内容抽象成简洁的文字,呈现出课文要点:•我有一位姓尤的老师。

•我按照妈妈讲的去上学。

•路上看到了许多美丽的风景。

•老师让我做善事。

•我期待明天的上学。

教师引导学生重点关注每段文字的内容,并了解所要表达的思想和信息。

接下来,教师对每段课文进行分段朗读,让学生全面了解每一段具体内容。

然后,教师与学生讨论课文中所传达的思想,引导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

最后,教师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提高课文理解的细节与深度。

综合教师根据学生掌握情况和时间,开展课堂综合性活动,例如作文,让学生在写文章的过程中巩固语文知识,加深对课文思想的理解。

教学反思通过本次教学,学生能够准确掌握课文中的汉字和词语,并且理解课文所传达的信息。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表现积极,交流积极,认真思考。

同时,老师也准备了丰富的教学资源,利用多种教学方式和方法,为学生提供了全面优质的语文课程。

部编人教版《我上学了》教案设计教学反思[001]

部编人教版《我上学了》教案设计教学反思[001]

部编人教版《我上学了》教案设计教学反思[001]教学背景在小学三年级上的语文课堂上,我担任了《我上学了》这一课程的教学任务。

该课程是由部编人教版出版,属于人教版小学语文的一部分。

本课程的教学目标主要针对学生的阅读能力提升,同时能够启迪学生对生活中常见事物的认识和思考。

教学目标1.阅读课文,理解正确的阅读方法和技巧,加深对生活中常见事物的认识和理解。

2.学习使用正确的语言表达方式,提升阅读理解和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1.小学三年级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2.教材对生活中常见事物的描述,启发学生观察周围事物的方式。

教学过程第一步:课前导入1.引导学生回顾生活中最喜欢的一件事情,并介绍自己的。

第二步:预学和讲授1.老师以图片和文字提示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通过分别提取“我上学了”和“我下学了”两个特定时段进行讲解,让学生理解上学和下学的区别,引导学生有目的地、有效地开展阅读。

3.向学生讲解词语“街角”的联想,引导学生思考周围事物。

第三步:合作探究1.分为小组合作,让学生分角色朗读整篇课文,老师在旁边进行正确性指导,同时鼓励学生互相帮助。

2.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述课文内容,并带领学生通过互相讨论和探究,掌握正确的语言表达方式。

第四步:拓展延伸1.借助课文中生动的描写,引导学生观察街景,并进行图像描述。

2.引导学生前往环境优美的地方亲自进行观察和描写,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观察力和描述能力。

第五步:课后作业1.学生完成练习册上的相关练习。

教学反思1.教学过程中我的语言表达不够准确,应该在授课之前对词汇进行更全面、深入的了解和掌握,这样能更好地指导学生学习。

2.学生在阅读课文时需要认真阅读,发现课文中的规律性等特点,以提高孩子的阅读速度和准确度。

3.我们应该大力弘扬课堂合作精神,让学生互相启发、互相纠正,一起加强互动式教学,并持续推动这种学习方式的氛围。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上学了
教案设计说明:
《我上学了》是初入校园的小学生的第一个语文学习内容,设置目的是帮助小学生了解学校生活,对学校生活产生兴趣和向往,实现从幼儿到学生的角色转换。

为此,本课立足学生的年龄特点,借助游戏引入、图片欣赏、学唱歌曲、动手操作、讲解示范、合作交流等活动,引导学生了解祖国和校园,产生对祖国、学校、老师、学习生活的热爱。

同时,鼓励学生在生活中识字,体验语文学习的快乐。

课前准备:
1.收集我国各民族服饰的资料、图片等制成课件。

(教师)
2.准备长城、天安门的宣传资料片、《爱我中华》和《上学歌》的歌曲。

(教师)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活动导入,师生间增进了解
1.同学们,你们好!欢迎你们来到学校,从现在开始,你们就是小学生了。

(板书:我上学了)我是你们的语文老师,我们现在上的科目是语文。

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读出它的名字——语文。

2.你们喜欢上学吗?今天来到学校后,你们有哪些新的发现,新的感受?
3.互动活动:你们愿意认识新的老师和同学吗?请你们走到同学面前,相互握手,然后介绍自己。

设计意图:减少课堂对学生的束缚,让学生活跃起来,为交流奠定自由、轻松的情感基调。

二、观察插图,进行爱祖国教育
1.认识我国的标志性建筑,激发民族自豪感。

(1)播放天安门的宣传片,学生欣赏后交流:你看到了哪些建筑物?
学生指出认识的建筑物,教师出示天安门的图片及文字,引导学生认读。

交流:你去过天安门吗?说一说你当时见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

(2)学生根据课件提示,自由交流:
来到天安门,我看到__________,我想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3)教师小结:天安门广场是北京的心脏地带,是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中心广场。

每天清晨时分,国旗徐徐升起;每天日落时分,国旗缓缓降落,这些都是十分庄严的仪式。

2.了解各个民族,进行民族团结教育。

(1)学生自主观察课文插图,说一说画上都有谁,他们在干什么。

(2)学生自由交流,教师相机利用图片介绍少数民族的服装、饮食、节日等。

(3)互动交流:同学们,你们都是什么民族的人?请少数民族同学在台前进行自我介绍。

(4)体验活动:教师播放歌曲《爱我中华》,全班同学相互拥抱。

(5)过渡: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在祖国温暖的大家庭里,各民族不论人口多少,身在何处,都是心连心的兄弟姐妹,因为我们都是中国人。

(板书:我是中国人)
3.引读句子,抒发爱国情感。

(1)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长城和天安门举世闻名,我们骄傲,因为——我们是中国人!
(2)我们的祖国越来越富强,我们有好看的衣服,有美味的食物,还有漂亮的校园,我们骄傲,因为——我们是中国人!
设计意图:对一年级小学生的情感启迪和教育不能只依靠口号,因此,本环节设计重在借助图片,借助生活体验,借助教师语言,诱发学生内心的情感。

三、图文结合,进行爱上学教育
1.引言:从今天开始,你就是一年级的小学生了,你高兴吗?带着你此时的感受读一读——我是小学生。

(板书)
2.课件出示插图,小朋友都背着书包快快乐乐地去上学,他们还高兴地诵读着儿歌,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吧。

3.教师范读,然后领读,同桌互读,指名朗读,教师相机指导:
(1)“不迟到”的“迟”要读准翘舌音。

(2)“早,早,早”的“早”为平舌音。

(3)“长大要为祖国立功劳。

”这句话要正确断句。

4.仔细观察课文插图,想一想:小朋友们是什么心情?你怎么知道的?学生汇报过程中教师相机指导朗读:
(1)“太阳”和“花儿”露出笑脸,要带着高兴的心情读第一句。

(2)小朋友们背上小书包可神气了,小鸟看见了也忍不住要问问,问什么呢?带着好奇的心情读第二句。

(3)同学们这么早就背着小书包,他们要去哪里呀?快来回答小鸟。

(教师趁机讲学校规定的上学时间和放学时间)
(4)小结:“不迟到”是小学生一定要遵守的纪律,只有遵守纪律,你们才会在学校里有更大的收获。

(5)语言交流:在学校里学习能让我们快乐、健康地长大,长大了你想做什么呀?
(6)介绍周恩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故事。

(7)小结:我们实现了自己的愿望,就能为祖国立功劳。

5.齐读整首儿歌。

播放《上学歌》,学生学唱。

设计意图:一首《上学歌》将学生带入小学学习生活的情境,通过反复诵读、图文结合,在浓浓的语文氛围中引导学生遵守学校纪律、树立远大理想,同时让学生在一系列的活动中初步感受语文课堂的“语文”味,从而乐于表达,乐于诵读。

四、讲解示范,进行读写养成教育
1.出示小故事,激发学生的兴趣。

师:小朋友,今天老师在路上看到一只小花猫,它哭得很伤心,老师就把它带来了。

(出示小花猫手指玩偶,讲故事)
师:小朋友,我以前和你们一样,也有一双明亮的眼睛。

可是,我读书、写字时不注意姿势,有时躺着看书,有时走路看书。

写字时,身子趴在桌子上,时间一长,就成了近视眼,整天戴着眼镜,真不方便!别的小花猫能跑能跳,天天能捉到老鼠;我一跳眼镜就要掉,老鼠在我眼前跑,我也看不清,天天饿肚子。

我真后悔啊!小朋友,你们可不要像我一样,要从小注意读书、写字的姿势啊!
2.引导学生观察插图,看看小朋友是怎样读书、写字的。

3.教师示范,学生跟着做。

读书姿势:身体坐直,头放正,肩放平,再把书拿起来,眼睛离书本一尺远。

写字姿势:身体坐正,书本放平,手离笔尖一寸,眼离书本一尺,胸离桌边一拳。

(1)“一寸”相当于老师的两个手指并拢时的宽度。

对小朋友来说,差不多三个手指并拢那么宽。

握笔时,把拇指和食指放在离笔尖一寸的位置上,中指抵在下面,笔杆靠在虎口的位置。

另外,无名指和小指垫在中指下面。

(2)眼离书本一尺。

把文具盒竖起来,放在书本和你的眼睛之间量一量就可以了。

(3)胸离课桌一拳。

握紧左拳,拳心向下,放在桌边和前胸的中间。

设计意图:以生动有趣的故事引导学生体会正确的读写姿势对自身成长的重要性,知道保护视力需要正确的读写姿势。

在此基础上,通过观察插图、教师的讲解示范、学生动作纠正等活动,引导学生初步学会正确的读写姿势,养成良好的读写习惯。

五、交流展示,进行热爱语文教育
1.师:书就是知识的海洋,乐趣的天堂。

你最近读了什么书?书中有哪些有趣的故事?回想一下。

2.小组内互讲故事,然后选择一名代表在全班交流。

3.教师点评,针对同学的表现相机提出要求:讲故事时要尽量把故事内容说清楚,声音要洪亮,让同学听清楚。

听故事的同学要专心,听清楚故事内容,看看同学哪里讲得好,向他学习。

4.推荐课外读物,激发学生和家长一起读。

设计意图:学生在自由交流的过程中,容易产生互动学习的效果,教师的点评既能激发学生继续努力学习的愿望,又能促使学生成长。

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我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去,并且与学生不断互动,从而指导学生的学习活动。

我大量采用儿童容易接受的活动形式展开教学,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1.课堂教学活动化。

根据一年级小学生的特点,我设计了游戏、表演等教学活动。

2.情境教学法。

在教学过程中,我创设有意义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具体情境的启发下,有效地进行学习。

3.合作交流。

一年级的学生喜欢和同伴进行活动与交流,喜欢游戏,喜欢展示自己。

我抓住这些特点,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去参与、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我注重合作交流,给所有学生提供了参与学习的机会。

这样做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团队意识,同时也给学生提供了交流、合作的平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