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业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分析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提出后,相关学者对中国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进行了形式多样的检验。
在运用时间序列进行的省级检验中,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形状绝大多数并非理想的倒U型。
反复波动的EKC曲线多是由于环境政策的非持续性,又因绝大多数省份粗放型的经济发展方式,多数省份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都处于上升阶段。
在省际检验的检验过程中,存在着内生性及“伪回归”的问题,部分研究试图通过向量自回归模型(V AR)或联立方程模型来解决这些问题。
标签: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经济发展;环境污染1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简述随着经济的增长,环境问题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自Grossman和Krueger(1991)年通过对全球42个国家的面板数据分析,得出了经济发展与环境污染长期呈倒U型的关系以来,关于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的研究开始不断出现。
Panayotou(1993)将经济发展与环境污染之间的倒U型关系定义为环境库兹涅茨曲线,之后,这一理论逐渐成为研究的热点,涌现出了大量的研究。
目前的研究主要涉及两个方面,一是运用现有理论检验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是否存在,二是考察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内在机理。
1.1 相关理论假说环境质量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构成了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研究核心,Grossman和Krueger提出,经济发展通过结构效应,规模效应和技术效应影响环境水平。
环境水平在经济发展的早期阶段趋于不断恶化的趋势,而当经济发展到达一定规模之后,环境水平会逐渐得到改善,两者之间呈现出倒U型的关系。
比较有代表性的解释理论还有国际贸易说,认为在自由贸易的条件下,由于环境标准的差异或者说是要素禀赋差异,使污染密集型产业流向发展中国家(Lopez,1994;Copeland&Taylor,2004)。
还有一种有代表性的观点认为,随着收入的增加以及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环境逐步由一个奢侈品变成一个必需品,在人们收入达到一定程度后,会更加关注自身的健康及居住环境,从而会影响到政府政策及生产技术等(Chavas,2004)。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在中国的具体应用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在中国的具体应用从1992 年《联合国气候变化公约》的签署到2005 年《京都议定书》的生效,从2007 年的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年会上,气候变化被认为是超过恐怖主义、阿以冲突、伊拉克问题成为压倒一切的首要问题(庄贵阳,2007),再到2009 年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的召开,一个由温室气体排放引起的全球气候变化问题引起了全球的广泛关注。
在此背景下,世界各国呼吁要大力发展低碳经济,其目标就是实现经济增长与碳排放量的脱钩发展。
因此,如何处理经济增长和碳排放的关系成为低碳经济研究领域中的十分重要的问题。
特别是对于已宣布到2020 年碳强度下降40%—45%的我国而言,深入研究该问题显得尤为迫切。
为此,国内外学者用Grossman and Krueger(1991)开创性提出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理论研究了两者间的关系。
下面利用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对中国碳排放等相关问题进行一项简单研究。
(一)总量比较从实际GDP 和碳排放的总量来看,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呈现出三大“俱乐部”。
其中,东部地区的实际GDP 和碳排放总量都高于其他地区,是第一俱乐部;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分别是第二和第三俱乐部。
(二)均量的人均比较从实际 GDP 和碳排放的均量来看,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也呈现出三大“俱乐部”。
东部地区仍然是第一俱乐部,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仍然是第二和第三俱乐部。
从人均量可以看出,东部和中部地区人均 GDP 增加的同时,人均碳排放也在增长,然而,在西部地区中,人均 GDP 并未明显增加,但是人均碳排放却出现显著的增长。
(三)碳排放弹性的区域比较从图 5 可以看出,东部地区的碳排放弹性在 1990—2007 年间经历了 1990—1998 年的持续下降阶段,而后是 1999—2007 年的一个倒 U 型阶段。
中部地区也经历了 1990—1998 年的持续下降阶段,而后经历了 1999—2002 年,以及 2003—2007 年两个倒 U 型阶段。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的形状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的形状一、引言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nvironmental Kuznets Curve,EKC)是描述环境污染与经济发展之间关系的一种经济理论模型。
它描绘了环境污染水平在国家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变化趋势,以及相应的环境保护政策对其影响。
本文将围绕EKC的形状展开讨论,包括曲线的起伏特点、环境影响因素以及政策实施对曲线形状的影响等内容。
二、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基本概念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是由经济学家西蒙·库兹涅茨提出的,其基本观点是经济发展的初期会导致环境污染的增加,但随着国家经济水平的提高和环境意识的增强,环境污染会逐渐减少,形成一个类似倒“U”形的曲线。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一般具有以下特点: - 曲线起伏:在国家经济发展初期,环境污染随着经济增长呈现上升趋势;当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后,环境污染开始下降,呈现一个拐点,形成曲线的起伏特征。
- 收入阶段:EKC理论认为,国家的收入水平对环境质量呈现倒“U”型关系,在低收入阶段,人们更关注经济发展,忽视环境保护;而在高收入阶段,人们更加重视环境问题,环境质量得到改善。
- 不同污染物和地区的差异:不同污染物和地区的EKC曲线形状可能会有所差异,一些污染物可能在经济发展早期就达到拐点,而另一些污染物则可能在经济发展后期才开始下降。
三、EKC的形状EKC的形状呈现一个类似倒“U”型的曲线,在经济发展初期,环境污染随着经济增长而增加,但当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后,环境污染开始逐渐下降。
曲线的起伏特点源于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1. 初期阶段在国家经济发展的初期阶段,人们追求经济增长和提高生活水平,忽视环境保护。
这一阶段常伴随着高能耗、高污染排放的产业结构,导致环境质量下降。
2. 拐点当国家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后,人们对环境问题的认识逐渐提高,环境意识增强,环境保护政策开始实施。
政府通过法律法规、经济激励和技术创新等手段,推动企业和居民减少污染排放,改善环境质量。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与“十约束性指标一五”——基于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S oY - _ c
(o> c O)
(
其 中 o系 数 为 常数 , 因此 随 着 人 均 收 入 的 持 续 增 长 ,环 境 c 污 染 将 相 应 快 速 增 长 。 然 而 在 现 实 经 济 世 界 中 ,经 验 表 明 , 由 于经 济 增 长 带 来 的弹 性 效 应 、结 构 效 应 和 技 术 效 应 ,会 使 污 染
检 验 E C,首 先确 定 环 境 污 染 、经 济 增 长 , 以及 经 济 增 长 K 对 环 境 污 染 影 响 因素 等 变 量 的选 取 。 1环 境 污 染 指 标 : “ 一 五 ”规 划 纲要 中确 定 了 “ 国 主 . 十 全
证 实施 约 束 性 指 标 下 E C的轨 迹 及 各 因 素作 用 力 大 小 ,以 此 分 K 析 我 国 实施 约 束 性 指 标 这 一 污 染 控 制 手 段 的 实 际 成 效 及传 导作
二 、 污 染 排 放 与 经济 增 长 倒 U 关 系的 型 理 论解 释
《 世界发展报告 1 9 》 (B D,1 9 指 出 : “ 济规 92 IR 9 2) 经
模 的扩 张 不 可 避 免 地 会 损 害 环 境 的 观 点 ,是 建 立 在 对 技 术 、 偏 好 和 环 境 投 资 的静 态 假 定 基 础 上 的 ” 。 如 果 用 简 单 的 数 理 模 型 表 示 ,某 种 污 染 物 的人 均 排 放 量 为 S ,人 均 收入 为Y ,那 么 这 个
色 金 属冶 炼 及 压延 加 工 业 ,石 油 加工 、 炼 焦及 核 燃 料加 工
业 ,造 纸 及 纸 制 品业 。 本 文 以7 行 业 的 工 业 产 值 加 总 占工 业 个
长 ,产业结构将会从 以污染排放较少的农业经济为主 ,转为环
爱享文献_中国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验证_基于省域数据的空间面板计量分析
中国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验证———基于省域数据的空间面板计量分析安虎森王雷雷吴浩波摘要本文根据2000-2012年中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面板数据,通过检验建立面板空间误差模型,分别以二氧化硫排放量、烟(粉)尘排放量、废水排放总量和固体废物产生量衡量环境污染程度,对中国环境库兹涅茨曲线进行了实证检验。
本文研究表明:“倒N”型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在中国确实存在,而且还验证单位生产总值的污染排放量(产生量)随地区经济发展的提高而下降;四种污染排放物都具有显著的空间自相关性,这意味着各地区的节能降耗减排政策不能孤立地实施,应在较大空间范围内同时实施,这需要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加强协调;过分强调第二产业的发展不利于环境改善,要么是通过技术革新降低污染排放量,要么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
关键词环境库兹涅茨曲线;面板空间误差模型;空间自相关性中图分类号F12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8263(2014)09-0001-08作者简介安虎森,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教授、博导天津300071;王雷雷、吴浩波,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博士生天津300071一、引言Grossman和Krueger(1991)发现,二氧化硫和烟尘两种污染物会随着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上升表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即二者之间存在“倒U”型关系,并于1995提出“环境库茨涅茨曲线假说”(Hypothesis of Environmental Kuznets Curve,EKC),即在经济发展初期,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均收入的提高,环境质量会恶化,但是经过一个临界值以后,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均收入的提高反而伴随着环境质量的改善。
近年来,中国经济发展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环境问题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污染排放物不断增加。
以大气中二氧化硫排放量为例(表1),2000年全国二氧化硫排放总量为3968.7万吨,而到2012年该数值增加到4129.6万吨,增幅为4%。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及其含义20世纪60年代中期
一、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及其含义20世纪60年代中期,西蒙·库兹涅茨提出这样一个假设: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收入差异一开始随着经济增长而加大;随后这种差异开始缩小。
在二维平面空间,以收入差异为纵坐标,以人均收入为横坐标,这一假设便是一个倒“U”形的关系。
这一关系为大量的现实统计数据所证实,通常被称之为库兹涅茨曲线。
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也存在这样的现象: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环境先是变得恶化,而后得到改善。
例如,较之于二三十年前,发展中国家的城市污染水平随着经济的增长而提高;而发达国家的城市污染,则随着经济增长而使污染水平不断得到降低,污染状况远比六七十年代轻微。
这些经验数据很可能支持一种倒“U”形的环境退化率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关系的存在。
环境经济学家把反映经济发展与环境退化关系的倒“U”型曲线称为环境库兹涅茨曲线。
对于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存在的解释,环境经济学家认为,在较低的发展阶段,经济波动处于一种生存维系状态,对自然资源的影响较为有限;所排放的废物不仅数量有限,而且可生物降解。
因而,不论是数量上还是强度上,环境退化都是有限的。
随着经济的加速发展,出现农业的现代化经营和工业化的起飞状态,资源消耗速率开始超出资源更新速率,废物排放的数量和毒性均有所增加。
在较高的发展阶段,环境意识得到了强化,环境管制也更有效,技术更为先进,环境治理开支得到增强,使得环境退化得以遏制并逐步得到逆转。
二、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启示回顾西方发达国家二百多年来的经济增长道路,可以看出这些国家的经济增长实际上经历了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所反映的“先污染、后治理”的过程。
现在,发达国家在积累了强大的经济基础之后,大力进行环境治理,已开始走上经济增长和环境改善协调发展的道路。
对此,发展中国家包括中国在内,是否在经济增长过程中,也可以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呢?答案是否定的。
第一,未来环境改善的价值往往难以弥补现期环境破坏的成本。
从经济学的角度分析,货币有时间价值,环境改善的出现也存在着时间价值的问题。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是通过人均收入与环境污染指标之间的演变模拟,说明经济发展对环境污染程度的影响,也就是说,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环境状况先是恶化而后得到逐步改善。
对这种关系的理论解释主要是围绕三个方面展开的:经济规模效应(scale effect) 与结构效应(structu re effect) 、环境服务的需求与收入的关系和政府对环境污染的政策与规制。
随着人均收入的增长,经济规模变得越来越大。
正如Grossman (1995) 所说的,对于一个发展中的经济,需要更多的资源投入。
而产出的提高意味着废弃物的增加和经济活动副产品废气排放量的增长,从而使得环境的质量水平下降。
这就是所谓的规模效应。
不难发现,规模效应是收入的单调递增函数。
同时,经济的发展也使其经济结构产生了变化。
Panayotou (1993 )指出,当一国经济从以农耕为主向以工业为主转变时,环境污染的程度将加深,因为,伴随着工业化的加快,越来越多的资源被开发利用,资源消耗速率开始超过资源的再生速率,产生的废弃物数量大幅增加,从而使环境的质量水平下降;而当经济发展到更高的水平,产业结构进一步升级,从能源密集型为主的重工业向服务业和技术密集型产业转移时,环境污染减少,这就是结构变化对环境所产生的效应。
实际上,结构效应暗含着技术效应。
产业结构的升级需要有技术的支持,而技术进步使得原先那些污染严重的技术为较清洁技术所替代,从而改善了环境的质量。
正是因为规模效应与技术效应二者之间的权衡,才使得在第一次产业结构升级时,环境污染加深,而在第二次产业结构升级时,环境污染减轻,从而使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呈倒“U”形曲线。
另外一种理论解释是从人们对环境服务的消费倾向展开的。
在经济发展初期,对于那些正处于脱贫阶段或者说是经济起飞阶段的国家,人均收入水平较低,其关注的焦点是如何摆脱贫困和获得快速的经济增长,再加上初期的环境污染程度较轻,人们对环境服务的需求较低,从而忽视了对环境的保护,导致环境状况开始恶化。
运用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对我国环境污染的趋势分析
中国环境污染 的趋势分析
环境库兹涅茨
经济起飞阶段,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 不下,工业 COD 排放量有所下降,个别 曲线分析说明,人均 GDP 达到一定水平
展有关。随着工业化加速和经济的腾 年份又有小幅回升。1997年,我国人均 后,资源利用效率提高,环境状况会发
飞,企业规模偏小,生产工艺和技术水 GDP仅为6 048元人民币,远小于世界人 生好转,但倒 U 形污染曲线是那些最成
在实现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这必 国家陆续出台了一些规范外资的政策。 施,国际贸易和外商直接投资将有助于
平低,以外延扩张为主,物耗、能耗均 均 GDP2 000 美元时(1975年美元)的水 功的文明走过的道路,这一道路形成的
很高,自然资源消费增长弹性系数大都 平。这说明我国通过产业、行业结构调 背后,蕴藏着大量的经济、社会和技术
超过 1,“三废”产生量和排放量迅速增 整,通过“关、停、禁,并、转、改”, 变化,曲线的下降需要一定的条件。从
有能够持续下去,但总体上,技术进步并 入的限制与壁垒有所减少,外商投资企 染行业的投资。
促进全要素生产率逐步提高是基本趋势。 业开始逐渐在关键性产业加大投资,而
随着经济状况的好转和外资引进部
从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看,有利于 这些产业以第三产业为主,有利于优化 门理性的增长,我国在吸引外商直接投
环境质量的改善 我国经济增长方式正 我国的产业结构,减少环境污染。二是 资方面会进一步考虑防止负效应的措
0.1691
—
1 154
—
718
高。主要是因为当
1992
0.2043
—
1 211
—
711
前我国的技术水平
1993
我国工业“三废”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实证研究
t i i s a rvr ’ “ ” rvr ” cre e v n e t un t C l f n ut a e i i s a el t em n o e e s o s a“ees N’ U +“ees U )uv ; n i m n l ze av o i si m s o s t f sg e t f rm sn W e ( e o r aK s e d r l s n W h e
w s sa d id t a mi in tl i a t n n u r e s o ssi s e s i l s l r e.
K y w r s E vr n na u n t re Id s r I 1 1 e W a t s E o o c Gr wt E v r n n a O l in e  ̄ d n i me t I z e s Cu v n u 【a “ 1F se ” o K i e c n mi o h n i me t I I t o P uo
司 昱
( 西北 工业 大学管理 学 院 西安
70 2 ) 1 19
摘 要 选 取 我 国 19 —20 共 1 年 的 人 均 G P与 工 业 “ 废 ” 放 量 的 统 计 数 据 , 助 SS 96 08年 3 D 三 排 借 P S系统 软 件 , 立 计 量 建 经济学模型 , 分析 了工业“ 三废 ” 排放量的环境库兹涅茨 曲线特征 及其 成 因。研 究发现 : 国工业 固体 废物排放 量的环境 我 库 兹 涅 茨 曲线 呈 现 出一 条 递 增 的 直 线 ; 业 废 水排 放 量 的环 境 库 兹 涅 茨 曲线 呈 现 出一 条 “ N型 ” “ 型 ” 倒 U 型 ” 曲 工 倒 (u +“ ) 线 ; 业 废 气排 放 量环 境 库 兹 涅 茨 曲线 近 似 “ U型 ” 线 的 左半 段 。也 就 是 说 , 工 业废 水排 放 量 回 归 曲 线 出现 拐 点 外 , 工 倒 曲 除 工 业 固体 废 物 产 生 量 与 工 业 废 气排 放 量 仍 处 于上 升 期 。 关 键 词 环 境 库 兹 涅 茨 曲 线 工 业“ 废 ” 经 济 增 长 环 境污 染 三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论文:中国环境与经济增长关系的Kuznets曲线特征研究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论文:中国环境与经济增长关系的Kuznets曲线特征研究【中文摘要】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上取得瞩成就,但在经济持续快速稳定增长的同时,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已成为突出问题,并日趋严重。
这些问题严重制约了国民经济的持续平稳发展,大大降低了广大人民的生存和生活质量。
因此,本文基于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角度研究我国各地区经济增长对环境质量的影响情况,检验库兹涅茨曲线在我国是否存在,明确经济与环境之间的关系现状,有助于两者的共同发展,这也将推进“中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战略目标的实现,不仅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而且具有显著的现实意义。
本论文一共分为六个部分,第一章是导言,本章首先表明了选题的背景和意义,然后回顾了中西方经济学家在两者关系领域上的研究情况。
第二部分,概念界定和理论回顾。
理论回顾部分简要地阐述了西方经济学中的外部经济理论、产权定理、公共物品理论以及环境库兹涅茨理论。
第三、四、五部分是文章的主题部分。
第三章是中国经济增长与环境质量的现状分析。
在这一部分,先对我国的经济发展趋势进行了评述,同时运用大量的数据和图表对我国各地区的环境质量现状进行了详细的统计描述和比较分析。
第四章是我国经济增长对环境质量影响的总体特征分析。
选用了面板数据回归模型,设定为固定效应模型,采用广义最小二乘法进行回归分析,检验中国环境质量的影响演变是否符合环境库兹涅茨倒U型理论,得出结论:2000-2008年间中国人均工业烟尘排放量随着人均收入呈现显著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U形特征,从环境综合污染度看,中国环境质量随着经济增长而先恶化后改善。
二氧化硫排放量、工业粉尘排放量、工业固体废弃物产生量、工业废水排放量和化学需氧量这五个污染物指标均不呈现环境库兹涅茨曲线U形特征。
第五章是我国经济增长对环境质量影响关系的地区特征分析。
首先对东、中、西部环境质量现状进行了阐述,然后对我国三大区域的环境污染指标与各自的人均实际收入数据进行回归分析,研究得知:对于工业烟尘排放量而言,我国东部呈现显著的单调上升特征,西部则呈现显著的倒N形下降特征。
中国工业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分析
中国工业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分析——基于空间面板模型的经验研究朱平辉[摘要]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是环境经济学中的一个经典假说,但目前采用空间计量方法进行研究的文献并不多见。
本文基于中国1989-2007年省级面板数据,使用空间固定效应模型,对七种工业污染排放进行EKC实证分析。
结果显示:人均工业废水排放量与人均GDP之间为只有一个拐点的“倒N型”关系,人均工业废气与人均GDP为传统的两个拐点的“倒N型”关系,而其他五种工业污染排放与人均GDP之间为“倒U型”的关系。
[关键词] 工业环境污染;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空间面板模型一、引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经历了一个持续的高速增长阶段。
但是,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是建立在过度消耗资源和较为严重的工业污染基础上的,在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支付了昂贵的资源与环境代价。
据“中国环境状况公报”,环境污染和生态恶化在20世纪90年代末得到一定程度的控制,但是总体情况一直比较严重。
中国政府规划到2020年人均GDP比2000年翻两翻,与此对应的工业污染排放量的增长趋势必须得到有效控制,否则GDP增长背后的环境代价是灾难性的。
我们必须关注经济增长与工业污染物排放量两个变量间的联系及它们之间的长期变化趋势。
对于工业污染排放与经济增长间的联系,有学者从协整的角度出发研究它们之间的长期均衡关系,如李国璋和孔令宽(2008)[2]通过协整检验中国1985-2006年间CO2和SO2排放量的对数值与人均收入变量间分别在5%和平1%的显著水平上存在正的协整关系。
这方面的研究成果揭示经济增长与排污量之间存在密切的相关性。
更多的学者是通过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nvironmental Kuznets Curve,EKC)来研究经济增长对环境污染的影响。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描绘了经济增长与环境压力之间的一种长期关系,如图1所示。
根据EKC 假设,在经济发展起步阶段随着经济的增长会导致环境质量的下降,然而一旦经济发展超越了某一临界值点(如图1中的Y0所代表的经济增长水平,该点也称为转折点),人均收入的进一步提高反而有助于降低污染排放、改善环境质量。
[指南]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假说的理论模型
1.1.1 环境库兹涅茨理论简介1955年,美国经济学家西蒙·库兹涅茨(Simon Kuznets),提出了著名的“倒U型假说”,即库兹涅茨曲线。
在1991年,美国环境学家Grossman和Krueger 首次将库兹涅茨曲线引入经济增长和环境污染关系的研究, 它假定一个国家的污染水平会先随着经济发展和国民收入水平的增加而增加,当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时,污染水平会随着国民收入的上升而下降。
Grossman和Krueger通过研究发现SO2排放量和经济增长的关系符合库兹涅茨假说:如果用纵轴表示污染水平(污染物排放量等),横轴表示经济增长(GDP、GNP或人均GDP、人均GNP等),可得到污染水平与经济增长之间的散点曲线呈“倒U型”,即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nvironmental Kuznets Curve,以下简称EKC)。
自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假设提出以来,国内外学者不断对其理论探讨和实证研究。
国外关于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关系的研究比较早,主要研究文献有:1992年Bandyopadhyay和Shafik运用EKC对不同国家经济增长和环境质量关系进行了对比研究。
Lucas(1996)验证了BO2、NO2等与经济发展也符合EKC假说。
Panayoutou(1997)运用了30个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1982-1994年间的数据进行分析,研究表明,政策和制度不仅能够显著减少由二氧化硫引起的环境退化,而且能够减轻经济增长所付出的环境代价。
Dasguptaetal(2002)发现,严格的环境规制能使经济增长的每个时期污染排放水平都低于没有规制时的排放水平,使环境库兹涅兹曲线变得比较平坦。
除此之外,许多发达国家和新兴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与环境质量之间的实证研究也证实了EKC假说,只是不同国家、不同污染物的“倒U”顶点出现的时机不同。
国内对我国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之间关系的研究起步较晚,主要研究文献有:范金(2002)采用中国81个大中城市1995-1997年度SO2、氮氧化物、总悬浮颗粒浓度等的面板数据对EKC进行研究,发现除了氮氧化物浓度之外,其余污染物与国民收入水平存在“倒U”关系;包群、彭水军(2006)采用中国30个省市1996—2000的环境指标数据,建立面板数据模型,研究发现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之间存在环境库兹涅兹曲线“倒U型”特征。
中国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再检验
中国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再检验
天津财经大学 刘月月、刘晓艳、闫俊苗
目录
1、引言 ......................................................................................................................... 1 2、文献综述 ................................................................................................................. 2 3、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理论分析 ............................................................................. 3 3.1 概念提出 ............................................................................................................ 3 3.2 理论解释 ............................................................................................................. 3 3.2.1 市场机制...................................................................................................... 3 3.2.2 国际贸易...................................................................................................... 4 3.2.3 科技进步...................................................................................................... 4 3.2.4 环境质量需求.............................................................................................. 4 3.3 理论缺陷 ............................................................................................................ 4 3.3.1 EKC 的内生缺陷.......................................................................................... 4 3.3.2 EKC 的适用局限................................................................3 EKC 的指标问题.......................................................................................... 6 4、实证研究 ................................................................................................................. 7 4.1 指标选取及其经济含义 .................................................................................... 7 4.1.1 指标选取..................................................................................................... 7 4.1.2 指标的经济解释......................................................................................... 7 4.2 模型设定 ............................................................................................................ 8 4.2.1 模型选取..................................................................................................... 8 4.2.2 模型检验..................................................................................................... 8 4.3 模型估计 .......................................................................................................... 10 4.4 结果分析 .......................................................................................................... 11 5、结论 ....................................................................................................................... 12 参考文献 ..................................................................................................................... 14
我国区域工业环境效率的库兹涅茨曲线研究
A Study on the Kuznets Curve of China's Regional
Industrial Environmental Efficiency 作者: 徐盈之;周圆
作者机构: 东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江苏南京210096
出版物刊名: 经济经纬
页码: 8-13页
年卷期: 2016年 第1期
主题词: 环境规制;工业环境效率;非期望产出;库兹涅茨曲线(EKC)
摘要:笔者运用非期望产出SBM模型测算工业环境效率,利用EKC曲线分析了工业环境效率与规制力度间的非线性关系。
研究表明:我国工业环境效率总体水平仍然较低,全国及东中西部的EKC都为N型,而东北地区的则为倒N型,且各个区域在EKC上所处阶段和发展态势均有所不同,全国、东、中部目前处于EKC下降阶段并向第2个上升阶段发展,西部仍处于第1个上升阶段,有向下降阶段发展的态势,东北地区目前正处于倒N型的上升阶段。
环境库兹涅茨倒u曲线
环境库兹涅茨倒u曲线
环境库兹涅茨倒u曲线(Environmental Kuznets Curve,简称EKC)
是一种经济学概念,用于描述环境污染随着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变化
趋势。
EKC模型基于库兹涅茨曲线(Kuznets Curve)的理论,该理论描述了
国家的收入水平与收入不平等之间的关系。
库兹涅茨曲线表明,在国
家经济发展的早期阶段,收入不平等程度会增加,但随着国家经济继
续增长,收入不平等程度会减少。
环境库兹涅茨倒u曲线则基于库兹涅茨曲线的观点,提出环境污染与
国家经济发展之间存在一种“倒U”形的关系。
即在国家经济发展的早期阶段,环境污染随着经济增长而增加;但随着经济发展水平提高,
国家开始重视环境问题,并采取适当的环境保护,环境污染逐渐减少。
EKC模型的核心思想是,随着经济发展,国家逐渐意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采取措施减少环境污染。
这些措施可以包括改善环境监管、技
术创新、推动清洁能源和可持续发展等。
EKC模型认为在一定条件下,经济发展有可能促进环境质量的改善。
,EKC模型并不适用于所有国家和所有环境问题。
不同国家和不同环境问题的差异导致了EKC曲线的变化形态可能不同。
有些国家可能会经
历“倒U”形关系,而另一些国家可能始终处于高污染状态。
总而言之,环境库兹涅茨倒U曲线是一种在经济学中用于描述环境污
染和经济发展之间关系的模型,但需结合具体情况进行分析和解释。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评析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评析摘要:一、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概念及背景二、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理论内容1.收入与环境污染的关系2.转折点的提出及意义三、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实证检验与争议1.国内外学者的研究现状2.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在我国的适用性四、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对我国环保政策的启示1.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平衡2.政策制定与实施的探讨五、结论与展望正文:一、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概念及背景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nvironmental Kuznets Curve,简称EKC)是一种描述环境污染与经济发展之间关系的曲线。
它源于经济学家库兹涅茨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的收入分配曲线,即库兹涅茨曲线。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核心观点是:在经济发展的初期阶段,环境污染随着收入的增加而加剧;当收入达到一定水平后,环境污染程度会逐渐降低。
这一理论为我国环境保护政策制定提供了理论依据。
二、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理论内容1.收入与环境污染的关系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揭示了收入与环境污染之间的内在联系。
在经济发展初期,企业为了追求利润最大化,往往忽视环境保护,导致环境污染加剧。
随着收入的提高,居民对环境质量的需求逐渐增加,企业在市场竞争中也会逐步重视环境保护,从而使环境污染程度得到控制。
2.转折点的提出及意义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指出,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存在一个转折点。
当收入水平达到这个转折点时,环境污染程度达到峰值,之后逐渐下降。
这个转折点意味着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平衡。
达到这个转折点后,政府在环保政策上需要从原来的控制污染转向促进绿色发展。
三、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实证检验与争议1.国内外学者的研究现状自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提出以来,国内外学者通过大量实证研究对其进行了验证。
多数研究认为,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在一定程度上有其合理性,但具体形状和转折点位置可能因国家、地区和时间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2.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在我国的适用性我国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研究表明,在一定程度上,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在我国是适用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工业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分析——基于空间面板模型的经验研究朱平辉[摘要]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是环境经济学中的一个经典假说,但目前采用空间计量方法进行研究的文献并不多见。
本文基于中国1989-2007年省级面板数据,使用空间固定效应模型,对七种工业污染排放进行EKC实证分析。
结果显示:人均工业废水排放量与人均GDP之间为只有一个拐点的“倒N型”关系,人均工业废气与人均GDP为传统的两个拐点的“倒N型”关系,而其他五种工业污染排放与人均GDP之间为“倒U型”的关系。
[关键词] 工业环境污染;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空间面板模型一、引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经历了一个持续的高速增长阶段。
但是,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是建立在过度消耗资源和较为严重的工业污染基础上的,在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支付了昂贵的资源与环境代价。
据“中国环境状况公报”,环境污染和生态恶化在20世纪90年代末得到一定程度的控制,但是总体情况一直比较严重。
中国政府规划到2020年人均GDP比2000年翻两翻,与此对应的工业污染排放量的增长趋势必须得到有效控制,否则GDP增长背后的环境代价是灾难性的。
我们必须关注经济增长与工业污染物排放量两个变量间的联系及它们之间的长期变化趋势。
对于工业污染排放与经济增长间的联系,有学者从协整的角度出发研究它们之间的长期均衡关系,如李国璋和孔令宽(2008)[2]通过协整检验中国1985-2006年间CO2和SO2排放量的对数值与人均收入变量间分别在5%和平1%的显著水平上存在正的协整关系。
这方面的研究成果揭示经济增长与排污量之间存在密切的相关性。
更多的学者是通过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nvironmental Kuznets Curve,EKC)来研究经济增长对环境污染的影响。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描绘了经济增长与环境压力之间的一种长期关系,如图1所示。
根据EKC 假设,在经济发展起步阶段随着经济的增长会导致环境质量的下降,然而一旦经济发展超越了某一临界值点(如图1中的Y0所代表的经济增长水平,该点也称为转折点),人均收入的进一步提高反而有助于降低污染排放、改善环境质量。
因此,中国污染物的排放特别是工业污染物的排放,其转折点在经济增长何种水平上可能出现,就成了人们关心的问题,这对中国环境保护政策的制定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图1 EKC 曲线在EKC 的实证研究中,人们通常根据来自不同的地理区域或行政区划的截面数据进行模型分析。
这种分析思路都假定地区间的污染排放是不相关联的,即认为一个地区的经济增长只对本地区的工业污染排放量产生作用,忽略了对周边地区的环境的影响,这显然与现实不符,人们应该考虑到污染排放可能存在空间自相关性或空间依赖性,传统的面板数据模型在描述数据空间特性时,更多的是强调空间异质性,而忽略了空间相关性,这在一定意义上影响了估计模型的稳健性。
到目前为止采用空间计量模型研究EKC 的文献并不多见。
鉴于此,我们利用空间面板模型(Spatial Panel Model )对中国各地区工业污染物排放的EKC 假设进行空间相关性检验。
二、EKC 空间模型1.EKC 的方程形式在EKC 模型中,被解释变量是工业污染排放量指标,解释变量为经济增长水平及其平方,称为EKC 的二次方程模型,如果解释变量进一步包括经济增长的三次方,则称为EKC 的三次形式。
假设经济增长(或其对数指标)及其平方项的估计系数分别为β1和β2,工业污染排放量与经济增长指标之间有以下几种关系:(1)β1=β2=0,说明经济增长与工业排污之间没有关系;(2)β1>0,β2=0,说明工业污染随经济的增长而线性增加;(3)β1<0,β2=0,说明工业污染随经济的增长而线性减少;(4)β1>0,β2<0,工业污染和经济增长之间呈“倒U 型”关系,转折点根据公式:-β1/2β2计算;(5)β1<0,β2>0,工业污染和经济增长之间呈正“U 型”关系,转折点计算公式相同。
2.EKC 空间模型的设定空间计量经济学是在Cliff 和Ord 的开拓性工作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Anselin (1988)[7]和Elhorst (2003)[10]在面板模型基础上引入空间滞后误差项或空间滞后因变量,将空间相关性引进计量模型。
Anselin (1988)[7]讨论了随机效应的空间误差模型。
Elhorst (2003)[10]把空间面板数据模型分成四类:空间固定效应模型、空间随机效应模型、空间固定系数模型和空间随机系数模型,并给出了每个模型的对数似然函数,还分析了ML 估计量的渐近性质。
一般空间计量模型可以分为空间误差模型(SEM )和空间滞后模型(SLM ,也称空间自回归模型,SAR ),本文使用空间固定效应模型。
通常情况下,当回归分析局限于一些特定的个体时,固定效应模型是更好的选择(何江和张馨之,2006[11]);另外,空间面板研究文献一般都选择了固定效应模型(何江和张馨之,2006[11];王火根和沈利生,2007[12];吴拥政和颜日初,2009[13])。
经济增长环 境 压 力Y 0空间误差固定效应模型(Fixed Effects Spatial Error Model )的设定如下:2121ln ln (ln )it i it it it Nit im mt itm E Y Y u u w u αββλε==+++=+∑ (1)式中,Yit 表示第i 个地区第t 年的人均GDP ;Eit 表示第i 个地区第t 年的排污水平;uit 是相应的随机误差项,服从一阶空间自回归过程;εit 表示特定误差,假定E (εit )=0,22()it E εσ=;αi 表示各地区的固定影响;λ通常称为空间自相关系数。
w im 表示空间权重,反映地区间的相关性。
参照相关文献的一般做法,本文选择了最简单并且也是最常用的二元邻接矩阵(王远飞和何洪林,2007[14]),具体设定是,如果地区i 与m 相邻,则w im 为1,否则为0。
在实际应用中,空间权重要行“归一化”处理,即用每个元素分别除以所在行元素之和,使得每行元素之和为1。
空间滞后固定效应模型(Fixed Effects Spatial Lag Model )的设定是:11ln ln ln K Nkit i k itim mt itk m E Y w E αβδε===+++∑∑ (2)式中,δ通常被称作空间自回归系数。
如果用矩阵形式来表示,则上述两个模型可表示为如下形式:E Y λ=++=+βA u u Wu ε (3) δ=+++E WE Y βA u(4)式中,E 、u 、ε均为NT ×1维列向量,Y 为NT ×K 维矩阵。
T =⊗A ια,T ι是T 维元素全为1的列向量,α(N ×1维列向量)描述了样本N 个截面的个体特性,即固定影响。
T N =⊗W I W ,IT 为T ×T 单位阵,空间权重矩阵WN (N 阶方阵)反映了个体之间的空间相关性。
3.空间相关性的检验与参数估计对于空间相关性的检验,常用的统计量有:LMerr 、LMlag 、Robust LMerr 、Robust LMlag 和Moran ’s I 。
其中,Moran ’s I 也称为空间自相关指数,基于该指数可构造正态分布统计量,用以检验SEM 中的空间自相关系数λ的否显著性(王远飞和何洪林,2007[14])。
LMerr 和LMlag 分别用于检验SEM 中的空间自相关系数λ的显著性和SLM 模型中的空间自回归系数δ的显著必性,具体可参见Anselin 等(1996)[15]。
以上各个检验统计量均是基于截面模型的OLS 估计得到。
根据Anselin 等(2006)[16]人的研究,当对面板数据模型进行合并回归时上述方法仍然适用,不过此时空间权重矩阵应该使用W 而不是WN 。
目前国内多数空间面板实证文献均是使用这一做法。
应该指出的是:如果LMlag 比LMerr 统计量更显著,那么恰当的模型是SLM ;否则,恰当的模型是SEM 。
OLS不适合空间计量经济模型的估计,因为在模型包含空间滞后误差项的情况下,虽然OLS 估计量是无偏估计,但不再满足有效性;在模型包含空间滞后被解释变量的情况下,OLS估计有偏且不满足一致性要求。
估计空间计量经济模型一般使用ML方法估计,关于空间面板模型的ML估计方法可参见Elhorst(2003)[10]。
由于通用、商业化的计量软件还没有实现对空间面板模型的计算功能,我们以下的计算都是通过Matlab软件实现的。
①三、指标与数据根据数据可获得性,我们选取以下7个环境污染指标:工业废水排放量、工业废水中化学需氧量、工业废气排放量、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工业烟尘排放量、工业粉尘排放量以及工业固体废弃物排放量,以上排放量均为人均排放。
样本来自1989—2007年中国大陆30个省区的数据。
重庆在1997年单列直辖市,以保持统计口径的一致性,我们将1997年之后的重庆数据并入四川省。
此外,对于工业固体废物排放量,在估计该污染指标的EKC方程时排除了海南与西藏的缺失数据仅含28个省区的数据。
所有污染排放数据均来自相关各期《中国环境年鉴》,人口数据来自相关各期《中国统计年鉴》。
值得注意的是,排污量指标在《中国环境年鉴》中存在统计口径不一致问题,1991年之前仅有废气排放总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的数据,缺工业废气排放量和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以及工业烟尘排放量的数据。
我们根据1991年的数据推算出各个指标在废气排放总量中的比例系数进行折算。
工业废水中化学需氧量也没有1992年以前的数据,采用相同的方法推算。
经济增长指标用人均GDP来衡量。
与总量指标相比,人均GDP更加能够反映真实经济发展水平。
人均GDP由历年《中国统计年鉴》整理计算而得,为了消除了通货膨胀的影响,我们以2000年不变价计算人均GDP实际数。
本文中涉及的各类指标、单位及符号如表1。
表1 各类指标单位与符号表示由于对数据进行对数化处理后不改变数据原有特征,并会减少异方差或使得时间序列变得平稳,因此本文在实证分析时采用的是各指标的自然对数。
①空间计量模型的Matlab软件包可通过网址:/下载,主要由Lesage和Elhorst等人编写。
四、实证结果与分析1.空间相关性的检验我们首先利用传统固定效应模型的LSDV(Least Square Dummy V ariables)进行估计,并对空间相关性进行了检验,结果见表2。
表2 基于LSDV的估计与空间相关性检验结果性,***表示在1%的水平下是显著性。
从表2的估计结果来看,FS的EKC方程回归系数并不显著,且不是“倒U型”的,而其他污染物排放的EKC方程均呈现出“倒U型”形状,但需注意FQ的EKC方程中平方项的系数不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