溃疡病的内镜下分期
溃疡病的内镜下分期
溃疡病的内镜下分期
溃疡病的内镜下分期,用来评定溃疡的病变程度。
目前广泛采用的是畸田隆夫的分期法。
将溃疡分为活动期(Active Stage,A期)、愈合期(Healing Stage,H期)、疤痕期(Scarring Stage,S期)三期,每期又分2个阶段,即A1、A2,H1、H2,S1、S2期。
活动期(A期):为发病的初始阶段,溃疡边缘炎症、水肿明显,组织修复尚未发生。
A1期:溃疡底覆厚白苔,可有出血点,周围炎症水肿明显;A2期:溃疡底白苔清晰,无出血点,周围炎症水肿减轻。
此期病人症状明显,发生出血、穿孔等并发症的几率增加,应积极综合治疗。
愈合期(H期):此期溃疡缩小,炎症消退,再生上皮及皱襞集中明显。
H1期:溃疡缩小,周边炎症消退,皱襞集中到达溃疡边缘,再生上皮明显;H2期:溃疡变浅、明显缩小,周围黏膜皱襞集中。
再生上皮范围加宽。
疤痕期(S期):此期溃疡已完全修复。
S1期:黏膜缺损已完全由再生上皮覆盖,新生上皮呈红色,皱襞平滑向中心集中。
因此期疤痕发红,又称红色疤痕期。
S2期:再生上皮增厚,红色消失,与周围黏膜大体相同,可见黏膜集中像。
又称白色疤痕期,是愈合质量较好的溃疡,复发率低,不必治疗。
给溃疡分期,对于指导治疗、评价疗效有着重要意义。
良性溃疡经综合治疗后,从活动期逐步转化到愈合期,然后进入疤痕期,说明治疗效果理想。
如经综合治疗3个月后,变化不大,应考虑为难治性溃疡或恶性溃疡的可能性,需做活体组织的病理学检查,以排除恶性溃疡。
如排除了恶性溃疡,则调整治疗方案,并适当延长治疗时间,
直到溃疡愈合形成疤痕。
溃疡性结肠炎
蚴阳性。内镜下直肠粘膜见黄褐色颗粒(急性期),
粘膜活检可见虫卵。血嗜酸细胞增高,抗血吸虫治疗 有效。
(五)肠易激综合征
轻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易被误诊为肠易激综合征。
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粪便有粘液但无脓血,内镜、X线仅
见肠激惹征象,无炎症性改变。
(六)结肠癌
发病年龄较溃疡性结肠炎者大,多在中年以后。X线 可见病变部位粘膜破坏、充盈缺损、肠壁僵硬、肠腔变 窄,直肠指检可触及肿块;内镜检查和病理活检有助于 诊断。应警惕溃疡性结肠炎合并癌变者。
二、粪便检查
粪便常规检查肉眼观常有脓血、粘液,镜下见大量 红、白细胞、脓细胞、巨噬细胞。粪便的病原学检查目 的是要排除感染性结肠炎,是本病诊断的一个重要步骤, 需反复多次进行(至少连续3次),检查内容包括:① 常规致病菌培养排除痢疾杆菌和沙门氏菌等感染,根据 情况选择特殊细菌培养以排除空肠弯曲杆菌、难辨梭状 芽胞杆菌、耶尔森菌、真菌等感染;②取新鲜大便,找 溶组织阿米巴滋养体及包囊;③有血吸虫疫水接触史者 做粪便集卵和孵化以排除血吸虫病。
三、X线检查
钡灌肠可见多发性溃疡,表现为肠管管壁边缘呈 毛剌状或锯齿形,肠腔内有小龛影或条形存钡区,粘 膜皱襞粗大紊乱,可见肠腔内炎性息肉引起的颗粒状 充盈缺损。早期可见肠壁痉挛,结肠袋形加深,在后 期患者由于肠壁纤维组织增生,肠壁变硬、肠管缩短、 肠腔变窄,呈铅管状,结肠袋形消失。重症或暴发型 患者一般不作钡灌肠检查,以免加重病情或诱发中毒 性结肠扩张。低张气钡双重造影有利于显示微小病变。
(七)缺血性结肠炎
一般发生在年龄较大者,发病急,病程短,一般不 累及直肠。 此外尚应与Bechet病、肠结核、结肠息肉、结肠 憩室炎、放射性结肠炎、伪膜 性结肠炎鉴别。
治
溃疡性结肠炎内镜检查以及病理特点分析
溃疡性结肠炎内镜检查以及病理特点分析发表时间:2015-10-27T17:01:33.770Z 来源:《健康世界》2015年3期作者:桑晓光张广林[导读] 山东省寿光市人民医院 262700 早期诊断以及近期疗效的判断不仅应依靠临床症状及内镜检查所见,更应结合病理组织学检查。
山东省寿光市人民医院 262700摘要:目的:探讨溃疡性结肠炎内镜及病理组织学检查的临床特点及其意义。
方法:采用分级的方法描述219例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以及53例治疗后临床症状完全缓解者的内镜、病理组织学特点。
运用Spearman等级相关系数进行相关分析。
结果:本组219例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内镜分级主要分布在Ⅱ~Ⅲ级,占59.8%。
病理组织学分级主要分布在Ⅲ~Ⅳ级,占79.9%(r=0.1692,P=0.0122)。
经治疗后4周~8个月间,53例临床症状完全消失。
内镜分级由治疗前的Ⅲ~Ⅳ级向Ⅰ~Ⅱ级转归,而病理组织学分级Ⅳ级为22.7%(r=0.3007,P=0.0287)。
内镜分级与病理组织学分级两者间均无相关性。
结论:本组内镜及病理组织学分级描述溃疡性结肠炎病情以及疗效有不一致性。
早期诊断以及近期疗效的判断不仅应依靠临床症状及内镜检查所见,更应结合病理组织学检查。
关键词:溃疡性结肠炎;分级;内镜;病理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为临床较常见疾病,随着对该疾病认识的提高以及结肠镜的广泛应用,我国确诊的UC患者人数有逐年上升趋势。
为总结UC患者的临床、内镜及病理特点,对我院20余年经肠镜检查确诊为UC的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如下。
1 资料和方法1.1 临床资料资料来源于近20余年我院肠镜检查病例,经内镜、组织病理检查证实为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1],共219例。
1.2 方法1.2.1 临床资料记录一般情况(性别、年龄、有无家族史);临床症状、大便性状、脓血便次数、腹痛;内镜检查结果、并发症、病理检查结果、癌变情况等。
消化性溃疡基层诊疗指南(2023年)解读
消化性溃疡基层诊疗指南(2023年)解读病因与发病机制消化性溃疡的发生是由于对胃十二指肠黏膜的侵袭因素与黏膜自身防御/修复因素之间失去平衡的结果。
这种失平衡可能是由于侵袭因素增强,亦可能是防御/修复因素减弱,或两者兼有。
侵袭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一)HpHp凭借其螺旋状菌体、鞭毛(运动)和尿素酶(分解尿素、产生氨、抵御胃酸)等毒力因子作用,在胃型上皮(胃黏膜上皮和有胃化生的十二指肠黏膜上皮)定植,诱发局部免疫和炎症反应,削弱局部黏膜防御功能;另一方面,Hp感染可增加胃泌素释放,后者刺激胃酸、胃蛋白酶原分泌,增强了侵袭因素。
这两方面协同作用造成了胃十二指肠黏膜损伤和溃疡形成。
(二)NSAIDs长期服用阿司匹林或其他NSAIDs可诱发消化性溃疡,影响溃疡愈合,并增加溃疡复发率和出血、穿孔等并发症发生率。
(四)其他药物糖皮质激素可增加消化性溃疡和胃肠出血的风险。
长期服用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s)类药物、抗血小板药物(如氯吡格雷、双膦酸盐、西罗莫司等)的患者发生消化性溃疡的风险增加。
(五)吸烟吸烟可增加溃疡发生风险,影响溃疡愈合,促进溃疡复发和增加溃疡并发症发生率。
(六)应激和心理因素急性应激可引起消化性溃疡已是共识,但在慢性溃疡中的致病作用尚有争议。
心理因素对消化性溃疡特别是十二指肠溃疡的发生有明显影响。
(七)刺激性饮食浓茶、咖啡和某些饮料能刺激胃酸分泌,摄入后易产生消化不良症状,但尚无充分证据表明长期饮用会增加溃疡发生风险。
持续酗酒可能增加十二指肠溃疡的患病率。
诊断、鉴别诊断与转诊(一)诊断胃镜及活检组织是诊断和鉴别诊断消化性溃疡最主要的方法。
1.临床表现:本病的主要症状为上腹部疼痛,有时也表现为上腹部不适或腹胀等消化不良症状。
也有少数患者无症状,或以出血、穿孔等并发症为首发表现。
(1)腹痛:上腹部疼痛是主要症状,但缺乏敏感性和特异性,功能性消化不良或胃癌患者也可有类似疼痛,且溃疡愈合的部分患者仍可有上腹部疼痛。
胃溃疡和溃疡型胃癌的肉眼形态区别,治疗方法
胃溃疡和溃疡型胃癌的肉眼形态区别,治疗方法胃溃疡(Gastric Ulcer)和溃疡型胃癌(Ulcerative Gastric Cancer)是常见的胃部疾病,两者在肉眼形态、病理学特点、治疗方法及预后方面均有所不同。
因此,对于这两种疾病的认识及区别,对临床诊断、治疗和预后评估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肉眼形态区别1.表面形态胃溃疡表面通常平整光滑,形状为圆形或椭圆形,周围黏膜结构完整。
溃疡型胃癌表面通常凹凸不平,有较多隆起的癌肿组织,溃疡边缘紧贴周围黏膜,基底坚硬,表面有浅裂缝。
2.大小形态胃溃疡大小多数在1-3cm之间,有时可达5cm,多位于胃窦和胃角处。
而溃疡型胃癌大小和位置比较多样性,通常不规则,边缘不清晰,大小可达数厘米到十余厘米,位置也不限于胃窦和胃角处。
3.基底表浅及深度胃溃疡通常为浅溃疡,仅仅累及黏膜表层及下层部分。
溃疡型胃癌则深层浸润,基底较硬,质地较粗糙。
溃疡癌变后,癌组织不断向下侵袭,最终形成溃疡底部左右不等的坚硬基底。
4.周围黏膜特征胃溃疡通常周围环境黏膜完整,质地正常,毫无异样。
而溃疡型胃癌周围黏膜质地较为僵硬,同时有可能伴随恶性表现如肥厚、沉积或内襄管状腺等。
二、治疗方法区别1. 胃溃疡的治疗方法对于胃溃疡主要采用药物治疗和外科手术治疗两种方法。
(1)药物治疗:a、质子泵抑制剂:对胃酸分泌有抑制作用,可减轻疼痛,促进溃疡愈合。
b、制酸剂:对胃酸分泌进行调控,缓解溃疡患者的胃痛和反酸等症状。
c、抗生素:用于治疗胃幽门螺杆菌感染,降低溃疡复发率。
(2)外科手术治疗:当病情严重或药物治疗无效时,可采取外科手术治疗。
适用于大面积、深度溃疡或伴随出血、穿孔等并发症严重的情况。
2. 溃疡型胃癌的治疗方法对于溃疡型胃癌,治疗方案不仅依据早期或晚期,还需考虑胃癌的术前转移和术后复发的风险等因素。
(1)手术治疗:溃疡型胃癌主要采用手术切除治疗。
早期胃癌可经胃镜或剖腹探查和胃部钡餐检查确诊后行胃部肿瘤原位切除术或胃部局部切除术,晚期可能需要全胃切除术。
消化系统疾病内镜下分级
食道炎分级洛杉矶法:A:黏膜损伤,如点片状充血,发红,糜烂,溃疡,仅限于黏膜邹襞,长径﹤5毫米。
B:最少有一处病变范围>5毫米,局限于邹襞,但是不融合,呈带状。
C:最少有两处以上损伤融合,但是非全周性。
D:损伤呈全周性融合,且范围>75%的食管壁。
中国法:0级:正常。
(可有组织学改变)积分(0)I级:点状,或条状发红,糜烂,并无融合现象。
( 1 ) 轻度Ia级:点状或条状发红,糜烂<2处。
Ib级:点状或条状发红,糜烂>=2处。
II级:有条状发红,糜烂,并有融合现象。
但非全周性。
( 2 ) 中度III级:病变广泛,发红,溃疡,糜烂,融合呈全周性,>=75%( 3 ) 重度早期食道癌分型(肿瘤侵及黏膜及黏膜下层者)。
I型:浅表隆起型,病灶轻度隆起>1毫米。
II型:表面平坦型,隆起及凹陷均不显著,再分以下几型。
IIa型:轻度隆起型,高度﹤1毫米。
IIb型:平坦型,及隆起与平坦均不明显,仅有少许色泽变化。
IIc型:轻度凹陷性,凹陷深度在0.5毫米以内。
0-III型:表浅凹陷性,凹陷深度大于0.5毫米。
进展期食道癌(肿瘤侵及固有基层者):隆起型(I型):以增生,结节,坏死性病灶为主。
溃疡性(II型):以溃疡为主,周围侵润﹤溃疡面积。
溃疡侵润型(III型):溃疡周围侵润面积>溃疡面积。
弥漫侵润型(IV型):食管壁隆起与,病变与坏死性溃疡交替出现,常导致食管腔狭窄。
早期胃癌内镜分类:(凡肿瘤侵及固有基层者,称进展期)I型:隆起型,病变向腔内隆起超过5毫米;II型:平坦型,分三个亚型;IIa浅表隆起型,病变高度<5毫米IIb表面平坦型,病变隆起凹陷均不明显,仅有色泽改变;IIc浅凹陷型,病变轻度凹陷,相当于糜烂;III型:凹陷型,相当于溃疡。
如果病灶合并两种形态,则分别记录,如:IIa+IIc等。
即主要病灶在前,小的在后。
进展期胃癌的内镜分类:Borrmann分类法,四个型。
B1型:息肉型,病灶隆起显著,表面可有糜烂,与周围粘膜分界清楚。
溃疡性结肠炎
物质的补充可用菜汤、果汁、果冻等,必要时可服用营养素补充剂。
忌用食物: 烟、酒 牛奶 高脂肪类食物:肥肉、油炸食物 含纤维多的食物:如菠菜、萝卜、白薯、菜花、南瓜、白菜、油 菜 ;生蔬菜,生水果 大部分豆类,干豆,此类食物不易消化,而且纤维含量也很高
正 常 的 结 肠
正 常 的 结 肠
早 期 溃 结 直 肠
早 期 ( 轻 度 ) 溃 结 直 肠
中 度 溃 结 直 肠
溃 结 乙 状 结 肠 , 中 度
溃 结 降 结 肠 , 中 重 度
溃 结 脾 曲
溃 结 横 结 肠
4.X线钡剂灌肠检查: 目的:① 确定病变部位和范围 ② 了解病变活动性和严重性 ③ 确诊并发症和鉴别诊断 表现:① 黏膜粗乱或有细颗粒改变 ② 多发性浅溃疡,表现为管壁边缘毛糙呈毛刺状或锯 齿状,以及见小龛影或条状存钡区,也可见多个小的原形充 盈缺损 ③ 结肠袋消失,肠壁变硬、肠管缩短、变细,可呈铅 管状 ④ 息肉形成
大量研究资料表明: 本病在同一家族中单卵双胎高于双卵双胎 患者一级亲属发病率高,其配偶发病率不高 在不同种族间也有明显差别,白种人发病高于黑 种人,提示其发病可能与遗传因素有关 多数学者认为UC符合多基因病的遗传规律,是由 许多对等位基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在一定的环境 因素作用下由于遗传易感性而发病
精神因素
一般护理
1.轻者应鼓励从事一般轻工作,重者应卧床休息保证睡眠。 2.给予足够热卡富有蛋白质、维生素、少渣饮食、少量多餐,避免肠道刺 激性的食物。严重者可采用静脉高营养治疗。 3.腹泻频繁者应作好肛周皮肤清洁护理。 4.药物保留灌肠时宜在晚睡前执行,先嘱病人排净大便,行低压保留灌肠。 5.给予心理支持,促进早日康复。
手术治疗:
溃疡分期AHS和Forrest分级
溃疡分期AHS和Forrest分级
胃溃疡主要分为三期,其中每一期又可分为两种情况。
胃溃疡急性期又称为A期,如果有血管暴露以及出血的情况,则称为A1期,如果没有血管出血,但可见到黑色的血凝块的话,则称为A2期。
愈合期又称为H期,其中溃疡面覆盖有黄苔的,称为H1期,溃疡面为白苔覆盖,且能够见到集中的粘膜皱襞的,则称为H2期。
瘢痕期又称为S 期,溃疡基本愈合,且能见到红色瘢痕的,则称为S1期,瘢痕为白色,且溃疡、粘膜基本一致的,则称为S2期。
内镜下消化性溃疡出血Forrest分级分为3级:I级为活动性出血病灶,又分为Ia:喷射状出血(动脉性);Ib:活动性渗血(静脉性或微小动脉性);II级为近期出血性病灶,又分为IIa:血管显露;IIb:附着血凝块;IIc:黑色基底。
III级:基底洁净,无近期出血迹象。
Forrest分级有助于判断消化性溃疡再发出血的可能性,从而选择最佳的治疗措施。
消化性溃疡的分期(有图有真相)(教学PPT)
1
消化性溃疡的临床表现
慢性、周期性、节律性的上腹疼痛
慢性:病程较长 周期性:发作与自发缓解相交替;发作常有季节 性,多在秋冬、冬春之交发病 节律性:尤其是十二指肠最为明显,主要是空腹痛 ,或半夜痛;进食后可缓解。
2
活动期(A)
A=active stage 特点:此期溃疡面长有厚苔,又称“厚苔期” 记住两点:1、溃疡苔的情况;2、溃疡周围的炎症 情况。
19
瘢 痕 期 S2 期
20
十二指肠溃疡活动期
十二指肠溃疡愈合期
十二指肠溃疡瘢痕期
21
A1期:1、溃疡面苔厚而污秽,可有少量血丝;2、 溃疡周围粘膜炎症明显,主要表现为充血、水肿、 糜烂等。
3
活动期(A1期)
4
活 动 期 A1 期
5
6
活动期(A)
A2期:1、溃疡面苔厚而清洁,无血丝;2、溃疡周 围粘膜炎症不明显,即充血、水肿、糜烂等不明显 。
7
活动期(A)
8
活 动 期
A2
15
愈 合 期
H2
期
16
瘢痕期(S)
S=scar stage 特点:此期已无苔,而形成瘢痕。 S1期:红色瘢痕期,溃疡面消失,中央充血,瘢痕 呈红色。
17
瘢 痕 期S1 期
18
瘢痕期(S)
S2期:白色瘢痕期,有浅小凹陷,粘膜皱壁向该处 集中,颜色与正常粘膜相似,此凹陷可保留很久, 代表溃疡痊愈并稳定。
期
9
活 动 期
A2
期
10
十 二 指 肠 溃 疡
11
愈合期(H)
H=healing stage 特点:此期因苔薄,又叫"薄苔期“ H1期:溃疡缩小,周边有上皮再生,形成红晕,粘 膜皱壁向溃疡集中。
消化内科消化性溃疡小讲课
消化内科
大纲要求
熟练掌握常见病及多发病的诊断、鉴别诊断和处理 消化系统: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病
主要内容
• 定义 • 诊断 • 鉴别诊断 • 病因 • 并发症 • 治疗
定义
• 各种致病因子 • 黏膜发生炎性缺损 • 穿透黏膜肌层 • 可达固有肌层或更深 • 可发生于食管、胃或十二指肠 • 胃空肠吻合口附近 • 含有胃黏膜的麦克尔憩室内
胃癌
病因
• 幽门螺杆菌 • 高胃酸和(或)胃蛋白酶 • 药物
幽门螺杆菌检测
• 13C 或14C 呼气试验 • 血清抗体检测 • 尿素酶试验 • 粪便抗原检测 • 组织学 • 细菌培养
并发症
• 出血 • 穿孔 • 幽门梗阻 • 癌变
治疗目标
• 去除病因 • 控制症状 • 促进溃疡愈合 • 预防复发 • 避免并发症
气囊扩张术
外科手术
• 并发消化道大出血经药物、胃镜及血管介入治疗 无效时 • 急性穿孔、慢性穿透溃疡 • 瘢痕性幽门梗阻,内镜治疗无效 • GU 疑有癌变
思考题
哪些因素会影响消化性溃疡的愈合?
扩展阅读
消化性溃疡诊断与治疗规范(2 0 1 6)
JSGE循证临床实践指南:Evidence-based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s for peptic ulcer disease (2015)
Forrest分级
Forrest分级
• 胃癌
鉴别诊断
溃疡形态多不规则,常 >2cm,边缘呈结节状,底部 凹凸不平、覆污秽状苔
• 促胃液素瘤
多发溃疡、不典型部位、对正规抗溃疡药物疗效差
• 淋巴瘤、克罗恩病、结核病、巨细胞病毒感染等继 发的上消化道溃疡相鉴别
内科学消化性溃疡ppt课件
胃、十二指肠黏膜的防御和修复机制 1. 粘液--粘膜屏障 粘液、HCO-3 2. 胃及十二指肠粘膜血液供应 3. 粘膜细胞的更新能力 4. 胃及十二指肠的节律运动 5. 胃肠道激素,如前列腺素 6. 重碳酸盐 7. 粘膜血流 8. 表皮生长因子(EGF)
2019
-
5
侵袭因素 近年研究明确:Hp和NSAID
2019 18
特殊类型的溃疡
1. 复合溃疡
① 胃和十二指肠同时有活动性溃疡, 占PU的3.8%。 ② 一般认为GU是继发于DU,因幽门 梗阻而继发成GU ③ 一般认为伴有DU的GU恶变机会少 (与只有GU的病人相比) ④ 复合溃疡的Hp检出率比单纯GU高
2019
-
19
2. 幽门管溃疡
① ② ③ ④ 缺乏溃疡疼痛的典型节律 易发生幽门梗阻 一旦发生出血则不易止血 X线检查容易遗漏,诊断依靠内镜
20
常用粘膜保护剂有
硫糖铝、前列腺素及枸橼酸铋 钾。
2019
-
44
III 抗Hp感染药物
1)PPI+两种抗生素: ① PPI标准剂量+克拉霉素0.25+ 阿莫西林1.0, 均bid×1W; ② PPI标准剂量+阿莫西林1.0+甲 硝唑0.4,均bid×1W; ③PPI标准剂量+克拉霉素0.5+甲 硝唑0.4,均bid×1W。
溃疡消失红色白色白色瘢痕期201924thankyousuccess内镜下溃疡的分期三期201926胃溃疡a1201927201928201929201930二x线检查x线直接征象龛影2019hp检测侵入性和非侵入性检查侵入性检查首选1413hp根除治疗复查注意近期应用ppi或铋剂假阴性胃液分析对胃泌素瘤有鉴别诊断意义2019良性溃疡与恶性溃疡的鉴别尤其溃疡型早期胃癌必须胃镜取活组织检查
溃疡病的内镜下分期
之阳早格格创做正在胃镜查看报告单中,标着“A、S、H”是什么意义?有什么意义?那是溃疡病的内镜下分期,用去评比溃疡的病变程度.暂时广大采与的是畸田隆妇的分期法.将溃疡分为活动期(Active Stage,A期)、愈合期(Healing Stage,H期)、疤痕期(Scarring Stage,S期)三期,每期又分2个阶段,即A1、A2,H1、H2,S1、S2期. 活动期(A期):为收病的初初阶段,溃疡边沿炎症、火肿明隐,构造建复尚已爆收.A1期:溃疡底覆薄黑苔,可有出血面,周围炎症火肿明隐;A2期:溃疡底黑苔浑晰,无出血面,周围炎症火肿减少. 愈合期(H期):此期溃疡缩小,炎症消退,复活上皮及皱襞集结明隐.H1期:溃疡缩小,周边炎症消退,皱襞集结到达溃疡边沿,复活上皮明隐;H2期:溃疡变浅、明隐缩小,周围黏膜皱襞集结.复活上皮范畴加宽. 疤痕期(S期):此期溃疡已实足建复.S1期:黏膜缺益已实足由复活上皮覆盖,新死上皮呈红色,皱襞仄滑背核心集结.果此期疤痕收黑,又称红色疤痕期.S2期:复活上皮删薄,红色消得,与周围黏膜大概相共,可睹黏膜集结像.又称红色疤痕期. 给溃疡分期,对付于指挥治疗、评介疗效有着要害意义.如A期溃疡,为活动期,此期病人症状明隐,爆收出血、脱孔等并收症的几率减少,应主动概括治疗.而S2期,为红色疤痕期,是愈合品量较佳的溃疡,复收率矮,没有必治疗.良性溃疡经概括治疗后,从活动期逐步转移到愈合期,而后加进疤痕期,证明治疗效验理念.如经概括治疗3个月后,变更没有大,应试虑为易治性溃疡或者恶性溃疡的大概性,需干活体构造的病理教查看,以排除恶性溃疡.如排除了恶性溃疡,则调建理疗规划,并适合延少治疗时间,曲到溃疡愈合产死疤痕.胃溃疡战十两指肠溃疡共时存留是复合性溃疡.那种溃疡占溃疡病患者的5%安排.先患十两指肠溃疡的患者居多,进而引导功能性幽门梗阻,可引起排空延慢,胃扩弛而刺激胃泌素分泌,使胃酸分泌删加而幽门功能没有良致十两指肠液返流进胃,反复刺激胃而产死胃溃疡.复合性溃疡的患者,胃溃疡的爆收先于十两指肠溃疡的也有但是比率很小,复合性溃疡男性多于女性.此病出血的爆收率较下,但是恶变率较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胃镜检查报告单中,标着“A、S、H”是什么意思?有什么意义?
这是溃疡病的内镜下分期,用来评定溃疡的病变程度。
目前广泛采用的是畸田隆夫的分期法。
将溃疡分为活动期(Active Stage,A期)、愈合期(Healing Stage,H期)、疤痕期(Scarring Stage,S期)三期,每期又分2个阶段,即A1、A2,H1、H2,S1、S2期。
活动期(A期):为发病的初始阶段,溃疡边缘炎症、水肿明显,组织修复尚未发生。
A1期:溃疡底覆厚白苔,可有出血点,周围炎症水肿明显;
A2期:溃疡底白苔清晰,无出血点,周围炎症水肿减轻。
愈合期(H期):此期溃疡缩小,炎症消退,再生上皮及皱襞集中明显。
H1期:溃疡缩小,周边炎症消退,皱襞集中到达溃疡边缘,再生上皮明显;
H2期:溃疡变浅、明显缩小,周围黏膜皱襞集中。
再生上皮范围加宽。
疤痕期(S期):此期溃疡已完全修复。
S1期:黏膜缺损已完全由再生上皮覆盖,新生上皮呈红色,皱襞平滑向中心集中。
因此期疤痕发红,又称红色疤痕期。
S2期:再生上皮增厚,红色消失,与周围黏膜大体相同,可见黏膜集中像。
又称白色疤痕期。
给溃疡分期,对于指导治疗、评价疗效有着重要意义。
如A期溃疡,为活动期,此期病人症状明显,发生出血、穿孔等并发症的几率增加,应积极综合治疗。
而S2期,为白色疤痕期,是愈合质量较好的溃疡,复发率低,不必治疗。
良性溃疡经综合治疗后,从活动期逐步转化到愈合期,然后进入疤痕期,说明治疗效果理想。
如经综合治疗3个月后,变化不大,应考虑为难治性溃疡或恶性溃疡的可能性,需做活体组织的病理学检查,以排除恶性溃疡。
如排除了恶性溃疡,则调整治疗方案,并适当延长治疗时间,直到溃疡愈合形成疤痕。
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同时存在是复合性溃疡。
这种溃疡占溃疡病患者的5%左右。
先患十二指肠溃疡的患者居多,从而导致功能性幽门梗阻,可引起排空延缓,胃扩张而刺激胃泌素分泌,使胃酸分泌增多而幽门功能不良致十二指肠液返流入胃,反复刺激胃而形成胃溃疡。
复合性溃疡的患者,胃溃疡的发生先于十二指肠溃疡的也有但比例很小,复合性溃疡男性多于女性。
此病出血的发生率较高,但恶变率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