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内部审计制度特点及完善途径
企业内审有效性的方法和途径分析
企业内审有效性的方法和途径分析企业内审是现代企业管理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通过定期对企业内部经营、管理和风险控制的检查和评估,企业内审能够帮助企业发现并解决问题,提高企业的运营效率和管理水平。
企业内审的有效性如何保障,是每一个企业都需要认真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从方法和途径两个方面对企业内审的有效性进行分析,以期为企业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建议。
一、方法分析1. 定期性内审企业内审的有效性首先要保证内审工作的持续性和稳定性,定期性的内审能够帮助企业随时了解企业的经营状况,及时发现问题,并能够跟踪问题的解决情况。
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制定内审计划,确保每个环节、每个部门都能够得到内审的覆盖,同时也要注意合理安排内审的周期,不能频繁打扰业务部门的正常工作。
2. 专业性内审团队企业内审的有效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内审团队的专业水平,因此企业应该注重内审团队的建设和培训,确保内审人员具备足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企业可以通过招聘专业背景和经验丰富的内审人员,或者通过培训和学习来提高内审团队的专业水平。
3. 合理使用内审工具和技术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企业内审也可以借助各种内审工具和技术来提高内审的效率和准确性。
企业可以采用内部审计软件来管理和记录内审过程,也可以利用数据分析工具来对企业数据进行深入分析,从而发现潜在的经营风险和问题。
企业还可以通过网络会议、视频监控等技术手段来实现远程内审,提高内审的覆盖范围。
4. 确立内审目标和范围在进行内审工作之前,企业应该明确内审的目标和范围,确定内审的重点和焦点,以便能够有针对性地开展内审工作。
企业可以通过与业务部门的对接和沟通,了解业务部门的需求和问题,并据此确定内审的重点和范围,从而确保内审工作的有效性和针对性。
二、途径分析企业内审的有效性需要建立在内审的独立性基础上,只有内审能够独立开展工作,才能够客观、公正地评估企业的经营情况和风险状况。
企业应该加强内审的独立性建设,确保内审团队不受其他部门的干扰和影响,能够独立行使职能和权力。
企业内审有效性的方法和途径分析
企业内审有效性的方法和途径分析企业内审是指内部审计人员对企业的财务、运萧、风险控制和治理等方面的监督和审计工作,以保障其经营活动的合法性和有效性。
企业内审有效性的方法和途径对于企业的健康发展至关重要,本文将从不同的角度分析企业内审有效性的方法和途径。
一、建立有效的内部审计控制框架企业内部审计控制框架是保障企业内审有效性的基础。
建立有效的内部审计控制框架,可以提高内审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在建立内部审计控制框架的过程中,需要明确内审的职责和权限,确保内审人员对企业各个领域的审计工作有充分的权限和自主权。
也需要建立完善的内审流程和程序,确保内审工作有序进行,同时保障内审结果的真实和客观。
内部审计控制框架还需要考虑到企业的特殊情况和风险点,针对性地设计内部控制措施,提高内审的有效性和效率。
二、强化内部审计人员的能力和素质内部审计人员的素质和能力直接影响着内审工作的有效性。
企业需要重视内部审计人员的培训和素质提升,提高其专业知识和审计技能。
内部审计人员需要具备扎实的财务和会计知识,同时还需要了解企业运营管理、风险控制、法律法规等方面的知识,才能更好地开展内审工作。
内部审计人员还需要具有较强的沟通能力、分析能力和判断能力,能够充分了解企业的内部情况,并提出合理的审计建议。
企业可以通过组织内部培训、外部聘请专业人士等方式,不断提升内部审计人员的能力和素质,提高其审计工作的有效性。
三、加强内部审计与企业经营管理的融合企业内部审计的有效性需要与企业的经营管理充分融合。
内部审计人员需要深入了解企业的经营活动和管理模式,充分了解企业的战略目标和运营实践,以便更好地开展内审工作。
内部审计工作也需要更加注重企业的经营风险和重点领域,深度参与企业的经营管理,为企业的健康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
可以通过建立内部审计和企业管理的沟通机制,加强内审与企业经营管理之间的联系和互动,促进内部审计与企业经营管理的融合,提高内审的有效性。
如何完善企业内部审计制度
如何完善企业内部审计制度1. 简介企业内部审计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保障措施,它可以帮助企业识别和处理风险,优化管理流程,保证企业运营的安全和合规。
下面将结合实践经验,分享如何完善企业内部审计制度。
2. 建立内部审计部门建立内部审计部门是落实企业内部审计制度的基础。
内部审计部门应与公司战略目标紧密衔接,制定全面、系统的审计计划和审计程序。
内部审计人员应具备扎实的业务知识和专业技能,能够有效地进行风险评估、内部控制评估、合规性审核等工作,向董事会、管理层、审计委员会等汇报审计结果。
3. 制定审计标准审计标准是指企业内部审计部门在执行审计工作时所参照的法规、规范、标准或者其他依据。
制定审计标准可以保证审计质量的一致性和可比性。
内部审计部门应该定期对审计标准进行评估和更新,确保其与时俱进。
4. 制定内部审计流程内部审计流程是指内部审计部门在执行审计工作中所遵循的一系列程序。
建立完善的内部审计流程可以帮助企业管理层识别风险,加强内部控制,优化流程,并及时发现和处理问题。
内部审计流程的制定应该根据企业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并在实施过程中进行不断的优化。
5. 确定审计对象审计对象是指内部审计部门需要对其展开审计工作的部门、业务领域或者其他方面。
审计对象的确定应该全面、科学,考虑到企业整体风险,与上级审计单位协商后确定。
对于首次被审计的内部审计对象,应该进行风险评估,并确定审计工作的重点和目标。
6. 充分准备审计工作内部审计部门在开始审计工作前应该充分准备,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确定审计人员和组织架构,明确任务分工和职责;•收集和整理有关审计对象的信息资料,包括上期审计结果、财务报表、业务流程等;•制定审计计划和程序,并与审计对象进行沟通;•确定审计工作所需的软硬件和其他工作工具。
7. 执行审计工作执行审计工作是内部审计部门的核心任务之一。
在执行审计工作时,应该遵循以下原则:•确定审计范围和目标,明确审计工作的重点和难点;•组织一定数量的工作人员,进行实地调查、观察和采访;•与被审计对象沟通并取得其配合;•收集和整理证据,测试内部控制有效性;•进行问题识别、评估和分类;•编写审计意见和报告。
浅析现代企业制度下的内部审计
浅析现代企业制度下的内部审计现代企业制度下的内部审计是一种重要的管理工具,它可以有效地帮助企业管理层识别和解决现有问题,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率和风险管理能力。
内部审计是指企业内部专门负责对企业内部各项经营管理活动进行监督、检查和评价的一种管理服务。
它主要是为了保障企业的财务报告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同时也是为了评估和改进企业的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制度。
现代企业制度下的内部审计不仅仅是对企业内部政策、流程和程序的检查,更是对企业风险管理和战略规划的重要支持。
本文将从现代企业制度的特点和内部审计的作用出发,对现代企业制度下的内部审计进行浅析。
一、现代企业制度的特点随着全球化的快速发展,企业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企业管理日益复杂。
现代企业不再局限于本国市场,而是面向全球市场,参与国际竞争。
这就意味着企业需要适应全球化的经营管理环境,实现国际化的运营和管理。
在这样的环境下,企业面临着更多的市场风险、政治风险、货币风险等,要在竞争中获得优势,就需要建立科学完善的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制度,确保企业的稳健发展。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企业的管理信息系统更加复杂和庞大。
现代企业在日常运营中涉及到大量的信息流动和处理,而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和保密性对企业的经营管理至关重要。
企业需要建立健全的信息安全管理机制,确保信息的安全和可靠。
企业也需要全面利用信息技术,提高管理效率和降低管理成本。
3. 现代企业制度的法规合规性在全球化背景下,企业所处的经营环境也变得更加复杂。
各国政府对企业的监管也变得更加严格,要求企业必须遵守各种法规和规定,确保企业的合法合规经营。
在这样的环境下,企业需要加强内部控制和监督,确保企业的经营活动符合法律法规和道德规范。
1. 保障财务报告的准确性内部审计主要是对企业的财务报告和内部控制进行全面的审计和评价。
它可以帮助企业管理层及时发现财务报告中的错误和漏洞,保障财务报告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这对于企业的股东、投资者以及其他利益相关者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财务报告的准确性直接关系到企业的信誉和声誉。
浅议集团公司内审制度的完善
浅议集团公司内审制度的完善【摘要】随着企业管理的不断发展,内审制度在集团公司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本文分析了集团公司内审现状,并探讨了建立内审制度的必要性,完善内审流程与标准,加强内审人才队伍建设,提升内审技术工具应用以及加强内审与其他部门的协调配合。
通过完善内审制度,公司能够及时发现问题,减少风险,提升监督和管理效率。
结论部分总结了内审制度的完善意义,并展望了集团公司内审制度的未来发展方向,为公司的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支持和保障。
通过不断改进和完善内审制度,集团公司将更具竞争力和持续发展的能力。
【关键词】关键词:内审制度、集团公司、完善、内审流程、内审标准、内审人才、内审技术工具、协调配合、发展方向。
1. 引言1.1 概述内审制度的重要性内审制度是企业管理体系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它不仅可以帮助集团公司拥有更加有效的内部控制体系,减少业务风险,还能提高公司的运营效率和竞争力。
通过建立健全的内审制度,集团公司可以更好地监督各业务部门的运作,确保财务数据的真实可靠性,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保障企业的长期稳健发展。
内审制度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内审制度可以帮助公司有效地识别并管理各类风险,确保业务活动在合规范围内进行;通过内审制度,公司可以加强对业务流程的监督和改进,提高运营效率和质量;内审制度可以提升公司的信誉度和透明度,为公司赢得信任和支持;内审制度可以帮助管理层更好地了解企业的运作状况,为决策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
建立完善的内审制度对于集团公司来说至关重要,它不仅是企业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公司持续发展和成长的有力保障。
集团公司应高度重视内审制度的建设和完善,努力提升内审水平,确保公司运营的稳健和可持续发展。
1.2 介绍集团公司的内审现状目前,集团公司的内部审计工作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由于公司业务范围广泛,各个部门之间的沟通和协作存在一定的障碍,导致内部审计的效果和效率不尽如人意。
由于内部审计人员的专业水平参差不齐,部分人员缺乏先进的审计理念和技术,导致审计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受到影响。
新时期企业内部审计的特点、目标和方法
新时期企业内部审计的特点、目标和方法内部审计是在企业内部建立的一种独立的审查和评价活动。
内部审计对企业管理起制约、防护、促进和参谋作用。
现代企业内部审计工作应适应改革的发展方向,强化审计责任,消除内审局限性,依法审计,在监督与服务中求效益。
正确认识和发挥企业部审计的作用,锁定具体的审计目标,制定具体的审计方法,从而,解决企业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
对当前企业加强管理及提高经济效益,服务经济发展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一、新时期企业内部审计的特点(一)、内部审计机构的建立由被动要求向主动需要变化我国国有企业的内审机构是在许多企业对这个新生事物尚未充分认识的情况下,根据政府的要求组建的,带有明显的被动性。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企业面向市场,成为独立的法人实体,企业的经营者直接进行重大市场决策和完全的内部管理,同时还要对投资者负责。
由于经营者压力增大,加强内部管理,强化内部约束也由被动变为主动。
因此企业经营者为了减少经营风险,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能够自觉的重视内审工作,建立内部审计部门、健全内部审计制度,加强对企业及其有关部门的监管力度。
(二)、内部审计的内容向高层次、多样化方向变化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内部审计是以财政财务收支审计为主。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内审具有更广泛的内容。
从防错纠弊,扮演“警察”角色为主,向高层次的“参谋”、“助手”方向发展;从财务核算的真实性、合规性审计为主,向注重效益审计方向发展;从以财务报表为中心的财务收支审计为主,向以内部控制为中心的制度基础审计的方向发展;从事后审计向事前、事中控制发展;从查账、翻阅凭证向堵塞漏洞,制止损失浪费的方向发展。
内部审计可通过对企业的生产组织、生产计划、技术改造、项目开发、投资决策、企业经营、流动人事等各个环节管理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益性的评价来实现对企业生产经营的全过程进行管理。
内审部门能根据加强内部管理的需要,在企业管理的各个环节灵活地开展监督和服务。
企业内审有效性的方法和途径分析
企业内审有效性的方法和途径分析企业内审是指由企业内部专业的内审人员对企业的管理制度、运营流程、财务状况等进行全面深入的审计和检查,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并提出改进意见,以保障企业的经营稳健和合规发展。
企业内审工作的有效性对于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因此需要制定适合的方法和途径来确保内审工作的有效性。
一、内审有效性的方法分析1. 制定科学合理的内审计划内审计划是内审工作的基础,要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和风险状况制定合理的内审计划。
内审计划应当覆盖企业的各个重要部门和业务,确保对全面的覆盖和审计。
内审计划也要有灵活性,能够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变更。
2. 严格执行内审流程和规范内审流程和规范是保证内审有效性的重要保障。
内审人员需要严格按照规定的程序和流程进行内审工作,确保审计的全面性和客观性。
在内审过程中要注重证据的采集和保存,确保内审结论的客观性和准确性。
3. 提高内审人员的专业水准内审人员的专业水准直接影响内审的有效性,因此企业需要加强对内审人员的培训和专业知识的提升。
内审人员需要不断学习和更新内审知识,提高审计技能和分析能力,以应对日益复杂和多样化的企业经营环境。
4. 强化内审报告的分析和总结内审报告是内审工作的成果,企业需要重视内审报告的分析和总结,及时发现问题和改进意见,并将其纳入企业的管理和决策中。
通过不断总结和改进,形成更为科学和有效的内审方法和途径。
1. 强化内审与风险管理的结合企业内审应当紧密结合风险管理,根据企业的风险状况和重点关注的领域,设计和调整内审的重点和方向。
通过内审工作的有效开展,可以及时发现和解决企业的潜在风险,保障企业的经营稳健和安全。
2. 加强内部控制的建设和落实内部控制是内审工作的重要依托和保障,企业应当强化内部控制的建设和落实,确保企业内部的管理流程和制度健全和有效。
内审工作不仅是一种事后监督,更应当是对内部控制落实情况的全面检查和评估。
3. 积极应用信息科技手段随着信息化的不断深入,企业内审应当积极应用信息科技手段,提高内审工作的效率和全面性。
企业内审有效性的方法和途径分析
企业内审有效性的方法和途径分析企业内审是指组织机构自我评估的过程,以确保其运作符合规定的标准和政策。
企业内审的主要目的是发现和解决潜在的问题,提高组织机构的运作效率和整体绩效。
下面是企业内审有效性的一些方法和途径的分析。
1. 确立明确的内审目标:企业内审应该明确制定具体明确的内审目标,以便评估和监督组织机构的各个方面。
这些目标应该与组织的全面战略和目标保持一致,并涵盖组织的各个职能领域,如财务、人力资源、运营等。
2. 制定内审计划:企业内审应该制定详细的内审计划,确定内审范围、内审时间表、内审方法和技术。
内审计划应该考虑到组织的规模、复杂程度、重要性和风险因素等因素。
3. 使用多种内审方法:企业内审可以采用多种方法来评估组织的不同方面。
可以使用问卷调查、访谈、文件分析、业务流程分析等方法来收集相关数据和信息。
使用多种方法可以提供全面和准确的评估结果。
4. 定期进行内审:企业内审应当定期进行,以便发现和解决问题。
内审的频率取决于组织的特殊需求和内部控制的有效性。
通常,建议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全面的内审。
5. 建立内审团队:为了确保内审工作的有效性,组织可以建立一个专门的内审团队,负责执行内审计划。
内审团队应该由经验丰富、专业知识充足的人员组成,并且应该接受相关培训和认证。
6. 采用技术支持:企业内审可以借助信息技术来提高其有效性。
可以使用内审软件来自动收集和分析数据,提高内审的效率和准确性。
7. 引入外部审计:企业可以考虑引入外部审计机构来进行独立的内审。
外部审计机构具有独立性和客观性,可以提供全面的内审意见和建议。
8. 监督和跟踪内审结果:企业内审的有效性需要监督和跟踪。
组织应该建立一个内部审核评估机制,对内审的执行和结果进行评估。
根据评估结果,组织可以采取适当的措施来改进和提高内审效果。
企业内审有效性的方法和途径包括确立明确的内审目标、制定内审计划、使用多种内审方法、定期进行内审、建立内审团队、采用技术支持、引入外部审计、监督和跟踪内审结果等。
现代企业建立内部审计制度的必要性及完善的途径
( ) 一 内部审 计是现 代企业 监控体 系的 重要 组成部 分 现代 企 业 的内部 治理 结构 由股 东会 、 董事 会 、 监事 会指会计主体 在本期重购或重建企业持 有某项资产的成本。采用重置成本可 避免物价变动时虚记收益, 期末
财务报 表是以重置成本为基 础的信息 , 而不是过去的历史信息 , 能反映
现代企 业建立 和完善 内部审计 制度 的必要性
务会 计信息 系统 ,企业 会计人 员 不但 在 工作 上受经理 的领 导和控
制 , 人经济 利益 也 由企 业经理 层 决定 , 个 因此企 业 的股 东需 要通 过
内部 审计来 对经 营者行 为进 行监督 和控 制 :另一方面 经理层 也 需
直接成本 , 而公允价值 没有。
健全 的情况下 . 利润操纵和会计造假的现象不可避免 。 虽然新会计准
要 内部审计 人 员对其经 营业 绩进行 评价和 鉴定 ,以达 到所 有者 的
一
、
信任和 对经营行 为 的认 可 。 因此 对于企业 来说 。 只有层次较 高 的内 部审计 监督 才是 最广泛 的 、 综合 性最 强又最切 合实 际的监督主 体 。 ( ) 代 内部审计 是强化企 业管理 的内在 需要 - 现
现行市价 , 又称 为脱手价值 。 主要指资产在 正常条件 下的变现价 值或现时现 金等值。 举例说 明脱手价值的运用 。 设 A企业 2 0 现 假 0 年 1 1曰 月 购人设 备 N 件 , 每件 6 。 元 企业在年 内销 售 60 件 , 00 每件 1 O 元, 年内和年末 的重 置成 本分别为每件 8元和 9 ; 元 年末 的脱手价 值
形成 , 们 有各 自不 同的 职权 范围 , 也不 能越权 行 事 , 种关 系 他 谁 这 的存在 必然要 求企 业 内部形成 一种 监督机 制 , 以维护 各方面 利益 。 内部 审计就 是能 真正起 这种 监督和 评价 作用 的特殊部 门 。虽然企 业 的内部审 计只 是企业 监督 体系 的一方面 .但 由于在 企业公 司 治
内审在现代企业制度下的健全和完善
内审在现代企业制度下的健全和完善前言近年来,随着企业制度建设的不断完善,内部审计逐渐成为企业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内部审计的目的是对企业的内部运作进行全面、系统和独立的审查,旨在增强企业内控,减少风险和漏洞,促进企业运营的规范和透明。
随着企业竞争日益激烈,内审在现代企业制度下的健全和完善显得尤为重要。
现代企业制度下内审的意义1.提高内部控制现代企业制度下,随着市场环境和竞争格局的改变,企业内部控制的要求越来越高。
内审作为企业控制体系的重要支撑,可以评估和改善企业内部控制,避免经营风险的产生。
2.促进企业发展内审可以寻找企业管理上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优化企业运营和管理方式,从而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
此外,内审还可以促进企业在业界的声誉和品牌形象,为企业的长期发展创造良好的内外部环境。
3.规范企业行为现代企业制度下,企业需要遵守国家和地方法规、相关政策和道德标准。
内审可以通过审计和评估的手段,及时纠正和遏制企业不当行为,保证企业的合法合规经营。
现代企业制度下内审的完善方式1.内审规模的扩大企业内部审计起初是为了评估企业的财务风险和经济状况,而随着企业制度的完善和风险的增加,内审的职能范围也不断扩大。
现代企业制度下,内审不仅关注企业财务,还涉及到企业风险评估、内部控制、合规性审计等。
企业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扩大内审规模,提高内部审计的适用范围。
2.内审项目的优化内审项目对企业管理和运营的影响极大。
为了达到最高效的审计效果,企业需要优化内审项目,设立重要审计项目,精选高风险区域,抽象关键节点,进一步提高内审项目的分类和优选能力。
3.内审验收机制的完善现代企业制度下,企业运营风险越来越多元化、复杂化。
为了切实加强企业内部控制,提高内审质量,企业需要建立完善的内审验收机制。
通过验收机制,能够及时发现和解决内审中存在的问题和缺点,并为内部审计的不断提升提供有力保障。
结论现代企业制度下,内审作为企业管控和运营的重要环节之一,在企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论企业内部审计制度的完善,不少于1000字
论企业内部审计制度的完善,不少于1000字企业内部审计制度是指企业制定的一套审核、监督和控制内部运营的规范和制度。
这种制度通过审核、跟踪和监管企业运营,可以发现和纠正企业运营中的问题和风险,提高企业运营效率,保障合规经营。
从企业利益最大化和合规经营角度出发,完善企业内部审计制度是非常必要的。
1. 建立内部审计部门企业内部审计部门是内部审计制度的核心所在。
建立内部审计部门,是企业加强内部审计的重要途径。
内部审计部门应该拥有专业的、独立的、和熟悉业务的审计人员和审核程序,确保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和完整性。
内部审计部门应该建立完整的机构和人员配备,以确保审计工作的正常开展,同时可以提高企业运营效率和保障合规经营。
2. 建立内部审计制度内部审计制度是一个规范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制度,包括内部审计原则、目的、程序、内容、结果、通报、跟踪等方面。
内部审计制度的建立是企业制定内部审计工作标准的关键。
这项工作包括对企业的各类运营活动进行跟踪和检查,包括业务运营、财务管理等方面。
制定内部审计制度可以明确内部审计目标、程序、资金分配、工作流程和质量要求等,以确保企业内部审计是高效和合规的。
3. 加大内部审计力度内部审计应该秉持独立性和公正性,对企业业务、管理和风险进行全面的审计。
与此同时,内部审计也应该注重发现和纠正企业存在的问题和风险。
这包括遵守法规、规章制度和内部控制规定,以保障企业合规运营,减少潜在风险。
4. 完善内审报告制度内部审计部门应该结合企业运营情况,建立内部审计报告制度,及时向董事会、管理层和员工通报企业运营情况、内部审计结果和发现的风险问题。
这些报告应该包括企业短期和长期的风险和机遇,提供对企业决策的重要参考。
同时,尽可能地减少误差和谬误,确保内审报告准确和完整。
5. 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素质内部审计人员的素质是保证内部审计质量和独立性的关键。
企业应该提供足够的培训和教育,让内部审计人员熟悉审计原则和企业业务,提升内部审计人员的专业水平。
现代企业内部审计的完善对策
现代企业内部审计的完善对策随着现代企业管理的不断发展和企业利益的日益复杂化,内部审计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内部审计是指在企业内部进行的针对企业风险和控制体系的全面审计,旨在评估企业的运营效率和风险,并提出改善建议。
现代企业内部审计的完善对策是企业保持竞争优势和长期发展的关键之一。
本文将从三个方面阐述现代企业内部审计的完善对策。
一、加强内部审计机构的建设企业内部审计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需要配备专业的人员。
因此,企业应建立专业的内部审计机构,使其人员的知识水平和审计能力越来越高。
内部审计机构应紧密关注企业的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风险,及时发现关键风险点及其影响,提出改进方案,并及时跟进落实。
这样可以保障企业管理的科学性和精准性。
同时,企业应严格遵守内部审计机构的工作流程,确保其独立性和客观性,从而为企业的管理和发展提供有效的支持。
二、优化内部审计的流程和制度内部审计的流程和制度对审计结果具有重要影响。
因此,企业应根据自身情况和风险特点不断完善内部审计的流程和制度,确保内部审计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首先,企业应根据自身实际,制定内部审计的计划和时间表,明确内部审计的重点和目标,确保每个环节都得到充分的关注。
其次,企业应建立完善的内部管理制度,包括财务、内部控制、风险管理、IT管理等制度,以规范企业的行为。
此外,企业还应根据实际需要,建立监督机制,加强对内部审计流程和结果的透明度和审核。
三、以科技手段为支撑完善内部审计新时代的发展已经进入了数字化和智能化时代。
为了更好地应对市场的需求和内部审计的工作需要,企业应加强对科技工具的应用,提高内部审计的效率和准确性。
企业应选好适合自己的内部审计工具,如数据分析工具、风险管理软件、智能审计系统等,以减少工作的人工成本和精力。
利用科技手段可以帮助企业自动收集数据并进行分析,提高质量和精度,有利于加强风险管控和防范。
总之,现代企业内部审计的完善对策是企业不断提高管理水平、确保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
企业内部审计的重要性及完善对策
企业内部审计的重要性及完善对策企业内部审计是指企业组织内部对财务、会计、经营等方面进行自审自纠、自查自纠,以保证企业经营活动的合法、合规、高效进行的一项重要工作。
下面将从企业内部审计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完善对策两方面进行阐述。
企业内部审计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发现问题、防范风险。
通过内部审计,可以发现企业内部存在的问题和风险,比如财务失实、资金浪费、内部控制漏洞、违反法律法规等情况。
及时发现并加以解决,能够有效避免问题的进一步恶化,减少企业经济损失。
2. 优化内部流程、提高效率。
内部审计可以对企业内部流程进行评估和优化,发现存在的瓶颈和不必要的环节。
通过调整流程、优化资源配置,提高企业内部运作效率,提升整体经营绩效。
3. 保护企业利益,维护声誉。
通过内部审计,可以及时发现并防止企业内部存在的不当行为,比如贪污腐败、内幕交易等。
保护企业利益,维护企业的良好声誉,增强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竞争力。
4. 提升内部控制水平。
内部审计能够评估和监督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有效性,发现并改善存在的问题,提升企业内部控制水平,减少企业面临的风险和损失。
5. 符合法律法规要求。
企业内部审计是企业履行合规要求的重要环节之一。
强化内部审计,合规性强的企业能够得到更多的政策支持和市场信任。
然后,在完善企业内部审计的对策上,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 建立科学规范的内部审计制度。
制定内部审计制度,明确审计的程序、方法、责任与权限。
通过制度的规范化,确保内部审计工作的有效性和可操作性。
2. 配备专业人员从事内部审计工作。
培养或引进专业审计人员,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技能。
建立内部审计团队,配备合适的人员数量,以应对企业发展和业务需求的变化。
3. 加强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和公正性。
避免内部审计人员与被审计对象之间的利益冲突,确保内部审计能够公正、客观地开展工作。
可以通过建立独立的内部审计部门,或者委托第三方机构进行审计,增强审计的独立性。
浅析现代企业制度下完善企业内部审计措施
浅析现代企业制度下完善企业内部审计措施contents •现代企业制度下企业内部审计概述•现代企业制度下企业内部审计的核心问题•完善企业内部审计的措施•企业内部审计的实践案例分析•结论与展望目录CHAPTER现代企业制度下企业内部审计概述概念特点企业内部审计的概念与特点确保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性现代企业制度下企业内部审计的重要性提高企业财务报告的质量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企业内部审计起源于20世纪初,随着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和管理的日益复杂,内部审计逐渐成为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发展历程现代企业制度下的内部审计正朝着信息化、全面化、国际化的方向发展。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内部审计手段和方法也在不断更新和完善;同时,内部审计的范围也从传统的财务领域扩展到企业的各个方面,成为企业风险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此外,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内部审计也逐渐走向国际化,跨国公司的出现也促进了国际内部审计的发展。
发展趋势企业内部审计的发展历程与趋势CHAPTER现代企业制度下企业内部审计的核心问题确保内部审计的独立性保持内部审计的客观性内部审计的独立性与客观性风险评估内部审计应关注企业面临的各种风险,包括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等,并对其进行识别、评估和控制。
内部控制审计内部审计应对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进行审查和评价,确保其完整性和有效性,防止内部腐败和舞弊行为的发生。
内部审计的风险与内部控制内部审计的技术与方法审计技术的运用审计方法的完善CHAPTER完善企业内部审计的措施提高内部审计的独立性与客观性增强内部审计人员的客观性建立内部审计章程和程序确保内部审计部门的独立性加强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企业应通过培训、宣传等方式提高员工的风险管理意识,建立起完善的风险管理机制。
强化风险管理意识完善内部控制体系定期评估内部控制效果实施内部审计监督和评价通过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体系,确保企业各项业务活动的合规性和有效性。
企业内审有效性的方法和途径分析
企业内审有效性的方法和途径分析企业内审是指由企业内部对其经营管理活动进行自我评估的一种管理活动。
通过内审,企业可以发现存在的问题、风险和不足之处,并制定改进措施,以提高企业的绩效和竞争力。
以下是企业内审有效性的方法和途径的分析。
1.确定内审目标和范围:企业内审应该明确自身的目标和范围。
目标应该和企业的战略规划和绩效目标相一致,范围应该包括企业各个部门和业务流程,确保内审的全面性和有效性。
2.制定内审计划:内审计划应该明确内审的时间、地点、方法、人员和资源等方面的安排。
制定内审计划可以确保内审的有序进行,并能够充分利用资源和人员,提高内审的效率。
3.组织内审团队:内审团队应该由专业的内审人员组成,他们应该具备相关的知识和经验,能够对企业的各个方面进行审查和评估。
内审团队应该具备独立性和客观性,能够进行中立和公正的内审工作。
4.收集和分析数据:内审需要收集和分析各种数据,包括企业的财务数据、绩效数据、风险数据等。
通过数据的收集和分析,可以对企业的运营状况进行全面评估,发现存在的问题和风险。
5.进行内审检查:内审检查是内审的核心内容,通过检查企业的各个环节和流程,确定是否符合相关的规定和要求。
内审检查应该采用科学的方法和工具,如问卷调查、访谈、文件审查等,确保内审的客观性和权威性。
6.发现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在内审过程中,可能会发现一些问题和不足之处。
内审团队应该能够准确地识别并分析这些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
改进建议应该具备可行性和实施性,并能够有效解决问题。
7.制定内审报告:内审报告是内审的结果和总结,对于企业的管理者和相关人员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内审报告应该包括内审的目的、范围、方法、结果和改进措施等内容,以便于相关人员了解内审的过程和结果,并能够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
8.跟踪和评估改进措施:内审的目的是为了提出改进措施,通过跟踪和评估改进措施的实施情况和效果,可以判断内审的有效性。
企业应该建立相应的管理机制和监控体系,确保改进措施的有效实施和持续改进。
企业内审有效性的方法和途径分析
企业内审有效性的方法和途径分析企业内审是指组织自身进行对内部管理、运营活动的自我审查,以确定是否符合内部控制要求和相关法律法规要求,进而提出改进建议和措施。
企业内审的有效性对于企业的发展和管理进步至关重要。
下面是企业内审有效性的方法和途径分析:1. 确定内审目标和范围:企业内审的首要任务是要明确内审的目标和范围,即要审查和评估的具体内容。
这可以根据企业的定位、战略目标、业务特点以及管理重点来确定。
也要考虑到行业、市场和法律法规的要求。
2. 制定内审计划:在明确了内审的目标和范围之后,需要制定具体的内审计划,确定内审项目的时间、资源和人员等要求。
内审计划应该体现全面性、及时性和连续性,确保内审工作可以有效开展并及时跟进问题的整改。
3. 采用多元化的内审方法和工具:为了提高内审的有效性,可以采用多种内审方法和工具,包括文件审查、问卷调查、访谈、检查表、数据分析等。
这些方法可以根据不同的内审对象和内审内容来灵活应用,提供更为全面和客观的内审结果。
4. 建立内审团队和机构:企业内审应该建立专门的内审团队和机构,负责内审计划的制定和执行。
内审团队应该具有相关的专业知识和内审经验,能够独立、客观地评估企业的内部控制和运营情况。
内审团队还应该与企业其他部门密切合作,共同推动内审工作的开展。
5. 建立内审制度和流程:为了确保内审工作的规范和连续性,企业应该建立内审制度和流程,明确内审的工作程序和责任分工。
内审制度应该体现信息的保密性和准确性,规定内审人员的行为准则和职责范围,以及内审结果的使用和保管等。
6. 加强内审结果的跟踪和整改:内审的目的是为了发现问题,提出改进建议和措施。
企业应该及时跟踪内审结果的整改情况,并对整改效果进行评估。
对于重大问题和风险因素,还应该建立相应的报告和预警机制,确保问题得到及时解决和控制。
7. 健全内审报告和沟通机制:企业内审应该及时编制内审报告,并将报告提交给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和相关部门。
浅谈现代企业内审的制度模式和方法模式
浅谈现代企业内审的制度模式和方法模式现代企业内审是企业管理中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它不仅可以帮助企业检测风险和问题,还可以促进企业持续改进和提高。
基于现代企业内审的重要性,我们需要来了解一下现代企业内审的制度模式和方法模式。
一、制度模式现代企业内审的制度模式是建立在内审部门和企业其他部门之间的一系列内审制度之上。
这些制度可以帮助企业通过合理的内审流程,完善内部管控,促进企业管理的规范和透明化。
内审制度的目标主要包括:1.明确内审部门和企业其他部门的权限和职责;2.规范内审人员的行为,确保内审工作的公正性和客观性;3.设定内审工作的标准和流程,确保内审的准确性和有效性;4.建立内审报告的编写、审批和监督机制,确保内审报告的真实性和可信度。
制度模式的优点是规范性强,可以帮助企业建立标准化的内审流程,达到内部管控的效果;缺点是形式主义较多,过度依赖制度和流程可能会忽视现实的情况和实际问题。
二、方法模式现代企业内审的方法模式是建立在内审人员的专业技能和实际操作之上的一种内审方法。
这些方法可以帮助内审人员通过专业技能和实际操作,发现并解决企业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风险。
1.风险评估和管理,帮助企业识别问题和风险,采取相应措施;2.内部控制审计和评估,通过审计和评估,找出企业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意见;3.流程分析和改进,帮助企业优化企业管理流程,提高效率;4.数据分析和挖掘,通过数据分析和挖掘,找出企业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提高管理效率。
方法模式的优点是强调实际应用性,因此更容易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缺点是需要内审人员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和实际操作能力,另外,内审人员的主观因素也会影响内审的结果。
综上所述,现代企业内审的制度模式和方法模式各有其优点和局限,因此,企业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和管理需求,综合采用两种内审模式,建立一个科学、有效的现代企业内审体系,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
完善内部审计制度的方法与措施
完善内部审计制度的方法与措施一、内部审计的矛盾和难点1.宏观利益与微观利益难以协调。
国家与市场主体是两种不同的利益主体,追求的利益方式存在一定的差异。
市场主体微观利益与国家宏观利益发生矛盾时,普遍地表现为前者对后者的侵蚀。
这时,内部审计既要保护国家利益不受损害,又要维护市场主体利益,使内审机构往往陷于双益兼顾的二难境地。
内部审计人员往往受其所处地位、环境的影响,从本位利益出发,追求市场主体的“利益最大化”,从而程度不同地损害了国家利益。
2.监督与服务难以统一。
内部审计的本质是既监督又服务,但监督与服务如何统一,是内部审计矛盾的另一表现。
实践表明,内部审计的基本职能是查证与评价。
查证,即对受托经济责任结果进行核查与证实;评价,即向主要负责人提出报告,表示审计结论。
内部审计之所以具有监督职能,是因为在内审机构被定义为独立的权力机构并经授权之后,表现为一种权力行为能够对另一种权力行为进行控制,其监督的本质才体现出来。
从这个角度看,监督应该是第一位,具有权力实施的强制性,为此形成内部审计服务职能的第二性特征。
前者表现为强制性的目标,使用强制性手段,与后者表现的服务特点存在政策与方法上的不对称,从而形成监督与服务职能的矛盾。
3.独立性地位无从体现。
独立性是内部审计的前提条件。
但内审人员往往因单位领导干预、利益关系制约、人际关系影响,使内审机构及其人员不能客观、真实、公正、全面地开展工作。
由于没有独立性地位,缺乏权威性评价,所做出的内审意见和处理决定常常因管理体制上的影响而得不到有效的贯彻执行。
4.审计决定与执行效果难以到位。
“审计易而执行难”,这是内部审计存在的又一个突出问题。
这一问题的产生,就其客观原因看,由于时间的迁移和人员的变动,审计结论和决定不能得到及时的落实和处理;管理的松弛和无序,或无章可循、或有章不循,又将其束之高阁,结果是违规违纪行为难以查处。
就主观因素看,由于诸多经济问题大都与各级“乌纱”的实际相联系,而共同的利害又极易使其结成权力网。
内部审计制度的完善与发展
内部审计制度的完善与发展近年来,企业管理层面的风险越来越多,特别是在金融和证券行业,涉及到资本运作和市场波动等因素,因此企业必须加强内部管理,提高内控能力。
在这种背景下,内部审计制度的完善和发展成为企业必须要关注的问题。
一、内部审计制度现状分析首先,需要认识到现有的内部审计制度还存在一些问题,如:审计目标不清晰、审计方式单一、审计频率不足、审计报告不及时、质量不高、效果不明显等等。
这些问题都会影响到企业内部的风险控制和管理。
二、内部审计制度的目标制定好内部审计制度,有助于企业实现以下目标:1.遵守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
2.保障企业资产安全,内部监管和规范管理。
3.提高企业内部管理和风险控制的能力,从而优化经营资源。
4.完善和加强财务管理,保证财务报表的准确性和真实性。
三、内部审计制度的建立内部审计制度的建立需要重视以下几个方面:1.确立审计目标和作用:明确审计工作的目标和作用,是为了更好地进行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
2.编制审计计划:根据审计目标和作用,编制合理的审计计划,明确审计时间、资金、资源等方面的安排和分配。
3.制定审计程序:根据审计目标和计划,制定明确的审计程序,确保审计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
4.加强审计人员的培训和专业素质提高:审计人员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才能有效地进行审计。
因此,加强培训和专业素质提高是非常必要的。
5.完善审计报告和措施:在审计完成后,需要形成完善的审计报告,向企业管理层提出具体的建议和改进措施。
同时,企业需要根据审计报告提出的建议和意见,及时进行改进和整改。
四、内部审计制度的维护和发展内部审计制度的维护和发展需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1.加强内部审计制度的培训和学习:企业管理层需要加强对内部审计制度的了解和学习,及时跟踪审计制度的更新和发展。
2.持续改进内部审计制度:企业需要持续地改进内部审计制度,以适应不同阶段的管理需求。
3.开展内部审计评价和反馈机制:企业需要建立完善的内部审计评价和反馈机制,确保内部审计工作质量的提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企业内部审计制度的特点及完善的途径
中图分类号:f239.4 文献标识:a文章编
号:1009-4202(2010)09-140-02
摘要本文分析了现代内部审计的主要特点、认识建立和完善内部审计制度的必要性、探索建立和完善现代内部审计制度的目标和基本途径,对提高企业管理经营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内部审计特点目标完善途经
内部审计部门是现代企业组织结构中一个不可缺少的部门,它是根据企业高级管理层和董事会所规定的政策来执行其职能。
现代内部审计是在一个企业内部建立的一种独立的评价活动,并作为对该企业活动进行审查和评价的一种服务,其目的是协助企业管理者完善企业内部控制,防范和化解风险,促进企业提高经济效益。
笔者认为,分析现代内部审计的主要特点,探索建立和完善现代内部审计制度的目标和基本途径,对提高企业管理经营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现代内部审计的主要特点
与传统内部审计相比,现代内部审计的对象、范围、功能、模式和手段等都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一)现代内部审计具有广泛性和综合性的特点
现代内部审计不仅具有传统内部审计针对会计记录审计的特点,而且其主要职能正在向服务职能转化,它已经渗透到企业管理的各
个方面,以及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审计。
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围绕企业经营目标而建立健全的各种内部控制系统显得尤为重要,包括企业组织结构、劳动分配制度、人事制度、经营计划以及资产管理等均沿用过去的规定显然是不适应的。
企业管理层把企业的经营目标细分为各个具体的经营目标后,为了保证目标的实现,就必须制定各种计划,并采取适当的控制措施来确保计划的顺利执行,而这些控制措施的有效性和适用性以及执行质量的信息资料的来源和分析、评价、建议,便是内部审计的责任。
(二)现代内部审计模式的发展方向
现代内部审计模式的发展方向,是向直接隶属于董事会和董事会下设的专门审计委员会的方向发展。
我国绝大多数企业只允许内部审计涉及财务与会计性质的事项,不能自由地接触整个企业经营管理的各个环节,不能对管理当局决策提供咨询。
企业对内部审计重视不够,内部审计地位不高,其作用发挥受到抑制。
大多数内部审计机构向较低层次的管理者报告,甚至有的企业内部审计附属于财务机构。
而现代内部审计则不同,正逐步转向直接隶属于企业董事会和下设的专门委员会,这样更符合现代企业制度和完善公司治理结构的要求,在更大程度上既保障了企业各方面的利益,又能作为企业自我约束的机构。
(三)现代内部审计的主要职能是企业经济的评价职能
现代内部审计对企业经济的监督职能是其基础职能,评价职能则成为其主要职能。
现代内部审计的对象随着企业经济活动的日趋复
杂多样而逐渐在扩大,它不仅监督企业财务收支有无错弊,还要检
查各个部门是否认真贯彻了企业总体经营决策方针、计划和各种规章制度,并且对实现经营目标的可能性与真实性进行评价。
这种评价职能(即企业的管理咨询服务功能)是现代内部审计提供的最有
价值的服务,也是管理当局最需要的协助。
(四)现代内部审计的工作重点转向经营审计和管理审计
企业经济效益的好坏是企业总体目标是否实现的直接体现。
现代内部审计则紧紧围绕着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来进行,企业管理当局对各部门的业绩作出评价,而现代内部审计计划注重评价决策的过程,从制度上、原则上对企业经营和管理进行审计,以保障企业总体目标的实现。
(五)企业现代内部审计人员及知识结构多元化
正因为现代内部审计具有广泛性和综合性的特点,要搞好一个企业的内部审计工作不仅要有财务会计人员,还要有工程技术人员、计算机专家、企业管理人员以及相关的经营人员等等。
审计人员除具有财务会计知识以外,还需具有企业管理、工程技术等多方面的知识,包括相关的法律法规知识等。
(六)现代企业内部审计技术手段向信息化方向发展
传统的内部审计主要依靠手工审计技术进行,不仅效率低,安全
性也差。
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信息技术的发展使企业的经营环境与经济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给内部审计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因
此内部审计部门也要适应企业的信息化要求,抓好企业信息基础设
施建设和管理软件的开发等。
二、现代内部审计制度的目标
现代内部审计主要是对企业各内部管理和运作控制进行评价,其目标是:保证企业各方面信息的可靠性和完善性,这对于企业管理层制定决策是非常重要的。
保证企业遵循政策、计划、程序、法律和法规。
政策、计划和程序是企业管理层制定的,法律和法规则来源于组织的外部。
遵循这一系列的规章制度,是为了保证企业有计划地、系统地、有序地开展经营活动。
内部审计要审查这些规章制度的遵循情况,还要评价政策、计划和程序的恰当性,提高经营的经济性和有效性。
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应尽可能减少企业有限资源的耗费,来实现理想的成本水平和效益水平。
如果存在非生产性开支过大,费用不核算等情况都是对企业的危害。
内部审计应加强相关的会计核算和财务审计,为管理层提供相关的分析、评价、建议和忠告,确保资产安全不流失,保证企业完成所制定的经营或项目的任务和目标。
由于内部审计人员能洞察企业经营活动和内部控制系统的全局,所以在保证目标的实现上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通过审查和评价内部控制系统,内部审计人员就能对企业是否朝着规定的目标前进作出判断,为管理层的决策提供依据。
当然企业目标的实现必须要靠企业管理层和其他员工共同努力。
三、建立和完善企业现代内部审计制度的基本途径
(一)深化现代内部审计功能的认识
内部审计人员应树立企业宏观服务意识,由传统意义上的微观服务向宏观服务提升,要紧紧围绕企业的整体发展目标开展工作。
不仅要正确评价企业的经营管理状况,对企业内部控制制度进行再控制,而且应对企业经营管理的全过程实施全面、综合的控制,客观公正地分析企业的管理是否与经营目标相适应,各项制度是否达到了合理配置和最佳效能。
企业就要设计出与经营目标尽可能相吻合的控制措施,既保证企业资产的安全,又能提高生产的效率。
管理层在决定采取相关措施之前,需要权衡这种措施的成本及其预期效率,只有充分考虑成本效率原则,才会同时满足经营和控制的需要,企业的整体效益才有可能提高。
(二)加强重点项目的审计,强化审计监督功能
企业管理工作是一项科学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内部审计工作应重点关注成本效益最大的那部分控制系统。
对涉及到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经营目标方针要严格审查其合理、合法的可行性;对企业制定的各项内部控制制度要从其形成、实施和达到的效果去评价;既要善于发现问题,又要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问题的建议,重在从体制上、机制上解决问题,从而完善企业的相关政策和制度;对生产经营薄弱环节和热点、难点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一些专项审计调查研究,及时把审计结果反馈给企业决策层和有关部门,为企业提供科学决策的依据。
(三)努力改进内部审计工作
现代企业制度下的审计一定要有自己的立足点,不断增强审计工
作的独立性和风险意识。
内部审计源于会计而高于会计,由传统的财务工作审计扩大到非财务工作方面,建立约束与服务相结合的内部监督机制。
改变内部审计就是查错纠弊的收支审计的传统观念,积极向企业高层直接领导下的管理审计和绩效审计转变,始终围绕企业的整体目标开展工作,促进企业整体经营管理水平的提高。
主动为企业管理层服务,侧重点从事后审计向事前、事中审计发展,以防企业投资和管理的风险。
(四)树立协作和发展意识,改进内部审计工作方法
传统的审计部门与被审计单位是主被动关系,一方面使得内审部门难于得到可靠的信息,影响审计报告的质量,另一方面会使各审
计对象产生短期行为和抵触情绪,从而影响了整个企业的管理水平的提高。
现代内部审计实现了从传统的财务收支审计向管理审计的转变,它对企业的管理咨询服务职能决定了内审部门必须与各审计对象、业务部门建立良好的协作关系,积极主动争取业务部门的配合和支持。
(五)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素质,降低行为因素造成的审计风险
降低内部审计风险的关键是改善内部审计人员的知识结构,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的素质。
要培养适应现代企业管理的复合型审计人才,既要了解和掌握企业的整体运行情况,熟悉企业的经济业务和会计业务,又要具备良好的与各种人员进行交流和沟通的能力及综合分析判断能力。
要切实改善内部审计人员的知识结构。
作为内部审计人员不仅要系统学习审计理论,掌握科学的审计方法,而且要努力
掌握与内部审计相关的企业经营业务、资产评估、会计核算、财务管理以及法律和咨询等方面的知识。
只有这样,才可能降低内部审计人员行为导致的审计风险,充分发挥企业内部审计的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