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药兽药残留及化学污染物WT

合集下载

农药残留和兽药残留

农药残留和兽药残留

农药残留和兽药残留摘要:食品安全是一个世界范围的广泛性问题,目前,我国存在的主要食品安全问题依次为:微生物引起的食源性疾病;农药残留,兽药残留,重金属,天然毒素,有机污染物等引起的化学性污染;以及非法使用食品添加剂。

本文对食品安全问题的一个方面:“农药残留,兽药残留引起的化学性污染”进行概述,分别从农药残留和兽药残留的定义,危害,检测,在食品中的污染途径,控制食品中农药残留和兽药残留的措施等方面进行阐述。

关键字:食品安全,农药残留,兽药残留,定义,危害,途径,原因,措施,检测。

一引言农药残留和兽药残留严重危害着人类的身体健康,为了我们的身体健康,我们必须去了解农药残留和兽药残留到底是怎么危害我们的健康的,只有去对他们进行深入的了解与学习,才能有办法控制它们二食品中农药残留和兽药残留的定义农药残留:农药施用后,残存在生物体,农副产品和环境中的微量农药原体,有毒代谢产物,降解物和杂质的总称。

兽药残留:动物性产品的任何可食部分含有的兽药及配体化合物或其代谢物的总称。

三食品中农药残留和兽药残留的来源农药残留来源:1农田施用农药药剂后对农作物的直接污染时;2因水质的污染进一步污染水产品;3土壤中沉积的农药通过农作物的根系吸收到作物组织内部造成污染;4大气中漂浮的农药随风向,雨水对地面作物,水生生物产生影响;5饲料中残留的农药转入禽畜体内,造成此类加工食品的污染;6通过食物链污染产品;7其他来源:粮库内使用熏蒸剂等对粮食造成污染,禽畜饲养场所及禽畜身上施用农药对动物性食品的污染,粮食储存加工,销售过程中的污染:如混装,混放,容器及车船污染等。

兽药残留来源:1预防和治疗禽畜疾病的药物;2作为饲料添加剂的药物;3作为动物食品保鲜用的药物;4人为无意或有意加入的药物四食品中农药残留和兽药残留的种类目前使用的农药,有些在较短时间内可以通过生物降解成为无害物质,而包括DDT在内的有机氯类农药难以降解,则是残留性强的农药(见有机氯农药污染)。

农药兽药残留及化学污染物WT

农药兽药残留及化学污染物WT

有抗奶 - 无抗奶 – 解抗奶
一般途径
β-内酰胺类抗生素 治疗牛乳腺炎和其他细菌感染性疾病
▪ 中国一般奶牛场中奶牛乳腺炎的患病率在30%左右 ▪ 牛乳腺炎难以根治 – 生物膜
抗生素分解剂,β-内酰胺酶 未尽证实的报道: 2006年5至8月间,从北京零售超市中采集了五
个厂家生产的、不同种类的牛奶样品38个,检测发现,63.2%的样 品检出β-内酰胺酶
氯霉素的毒性和危害:
抑制骨髓造血机能、遗传毒性、生殖毒性、神经毒性、免疫毒 性
2002年禁止作为兽药使用
第三节: 环境污染物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 - Persistent organic pollutants, POPs POPs是高毒、持久、生物蓄积性的对人类健康和环境
具有严重危害的有机污染物质。
Antimicrobials 从农田到餐桌中的应用
兽药残留危害
人类健康
药物过敏
癌症﹑生殖﹑发育问题
抗药性
超级细菌
2011年世界卫生日的主题是 - 抵御耐药性:今天不采取行动 ,明天就无药可用
Antimicrobial Resistance: Implications for the Food System – IFT
• 神经毒性
脑损伤 抑制脑细胞合成 发育迟缓 降低智商
• 干扰内分泌系统
食品加工:熏制和烘烤过程
致癌性﹑致畸性和生殖毒性
早在1775年,英国医生波特就确认烟囱清洁工阴囊癌的高发病率与他们频繁 接触烟灰(煤焦油)有关。
安全限量 : 建议不超过10 μg/天。
多氯联苯
种类210种
来源: 成形剂,涂料,油 墨,绝缘材料,等等
据估计,全世界已生产 和应用的多氯联苯( PCBs)近百万吨, PCBs在各类环境中的累 积量估计可达25~30万 吨左右

(4)食品中农药、兽药残留污染及其预防

(4)食品中农药、兽药残留污染及其预防

pesticide
:性
食源性氨基甲酸酯农药 carbamates pesticide中毒
• 流行病学特点:因摄入了被氨基甲酸酯 流行病学特点: 农药污染的食品,或误将氨基甲酸酯农药 作为食品或调料等摄入而致病。
临床表现
• 潜伏期数分钟至数小时。主要症状及体征:轻 度中毒: 短期密切接触氨基甲酸酯农药后,出现 较轻的毒蕈碱样和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如头晕、 头痛、乏力、视物模糊、恶心、呕吐、流涎、 多汗、瞳孔缩小等,有的可伴有肌束震颤等烟 碱样症状,一般在24 小时以内恢复正常。全血 胆碱酯酶活性往往在70%以下。重度中毒: 除 上述症状加重外,另具备以下任何一项者,可 诊断为重度中毒: a.肺水肿;b.昏迷或脑水肿; c.全血胆碱酯酶活性一般在30%以下。
• 有机汞organic mercury p142 有机汞organic • 有机砷organic arsenic p142 有机砷organic • 拟除虫菊酯pyrethroid p143 拟除虫菊酯pyrethroid
二、兽药污染及预防
兽药残留: 兽药残留:动物产品的任何可食部分所含 兽药的母体化合物及/或其代谢物,以及与兽药 兽药的母体化合物及/或其代谢物, 有关的杂质的残留。 有关的杂质的残留。 兽药残留既包括原药,也包括药物在动物 体内的代谢产物。
控制食品中农药残留量的措施
• 加强对农药生产和经营的管理 • 安全合理使用农药:规定最高用药量或最低稀 安全合理使用农药: 释倍数、最多使用次数和安全间隔期(夏季5 释倍数、最多使用次数和安全间隔期(夏季57天、春秋7-10天、冬季>15天) 春秋7 10天 冬季>15天 • 制定食品中农药残留限量标准 • 发展高效低毒低残留的新农药
常见的农药残留及其毒性

食品安全监管中的食品农药与兽药残留

食品安全监管中的食品农药与兽药残留

食品安全监管中的食品农药与兽药残留随着现代农业技术的发展和粮食供应的增加,食品安全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食品中的农药和兽药残留是食品安全的一个重要问题,可能对人体健康新一些潜在威胁。

因此,监管这些残留物质的安全性成为了食品安全管理的重要一环。

一、食品中的农药与兽药残留农药与兽药是农业生产中常用的化学物质,被广泛应用于作物保护和畜禽养殖中,以增加产量并防止病虫害。

然而,由于不当使用或过量使用,这些化学物质往往在农产品中残留,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潜在的威胁。

食品中常见的农药和兽药残留物包括有机氯、有机磷、有机氮和三环类化合物等。

二、食品安全监管的意义食品安全监管的目标是保障人民生命健康,确保食品在生产、加工、运输和销售的全过程中符合安全标准。

其中,监管食品中的农药与兽药残留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食品中的农药与兽药残留可能对人体健康产生潜在危害,例如导致慢性毒性、致癌等。

其次,食品安全监管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体现,确保市场秩序的健康发展。

最后,食品安全监管有助于提高企业的质量管理水平,增加产品竞争力。

三、食品安全监管的措施为了有效监管食品中的农药与兽药残留,相关政府部门和食品企业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

首先,制定和修订相关的法律法规,完善食品安全监管体系。

这些法律法规包括对农药和兽药的审批、使用和监督管理等方面的规定。

其次,严格农药和兽药的注册和许可制度,只有经过合格认证的产品才能进入市场。

此外,加强监测体系的建设和完善,对食品中的农药和兽药残留进行定期、全面、科学的监测。

对于检出超标的食品,采取相应的惩罚措施,保障消费者的权益。

四、加强食品安全监管的挑战尽管食品安全监管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农业生产的规模化、集约化和市场化进程加大了对农药和兽药的需求,增加了监管的难度。

其次,农产品的流通环节复杂,监管难度较大,容易出现监管漏洞。

另外,对于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不够,一些企业为谋取利益往往采取违规行为。

食品中残留农药兽药饲料添加剂检测方法

食品中残留农药兽药饲料添加剂检测方法

食品中残留农药兽药饲料添加剂检测方法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饮食习惯的改变,保障食品安全成为了一个十分重要的话题。

最近几年来,食品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尤其是关于食品中残留农药、兽药和饲料添加剂等问题,给人们的健康带来了潜在威胁。

为了保障食品安全,检测出食品中的残留农药、兽药和饲料添加剂成为了必要的措施。

食品中残留农药的危害农药是一种用于保护农作物免受害虫侵害和杂草的影响的化学药品。

在现代农业中,农民们依赖农药来保护农作物免受病虫害的侵袭,保证庄稼能够安全生长和收成。

但同时,由于人们对该类药物的使用不加节制,所以导致其在环境中长时间存在,从而污染了地下水和其他水源。

而且,另一个更大的风险是,农药中存在的解剖剂、增强剂、杀菌剂等有害成分被沉积在蔬菜、水果和谷物中,残留在农产品中长期食用,可能导致人类的健康问题。

食品中兽药的危害与农药类似,人们也从深奥的兽药中获得了动物健康和畜牧业生产上的巨大收益。

但是,兽药残留是一个由于世界范围内的屠宰和家畜养殖诱致的食品安全问题。

家禽、肉类、鱼类等都可能在兽医和贸易业者使用兽药时受到农业化合物的污染。

兽药残留可能不仅会进入人类的食品中,而且还会直接影响牲畜健康和生产力。

食品中饲料添加剂的危害饲料添加剂是一种在动物饲料中加入的一种附加物质。

饲料添加剂对动物增重、体重和健康有着明显的帮助,而且能够加速动物生长速度,改善其生产效益。

然而,饲料添加物也可能在肉品和乳制品等动物衍生的产品中留下残留物质。

这些残留物质可能会威胁到人类的健康,并导致慢性食品安全问题,例如致癌物等。

食品中残留物检测的方法食品中的残留物是同一时间期内消耗的多种不同物质的累积。

目前,关于农药、兽药和饲料添加剂的残留物检测已经成为研究不容忽视的领域,各种检测手段已在实践中得到应用,例如:1. 高效液相色谱- 质谱联用技术(LC-MS/MS)高效液相色谱- 质谱联用技术是一种十分有效的检测方法。

畜产品中常用兽药残留危害及检测方法

畜产品中常用兽药残留危害及检测方法

畜产品中常用兽药残留危害及检测方法兽药残留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有多个方面。

首先,兽药残留可能导致抗药性菌株的产生。

长期暴露于兽药残留的情况下,细菌、寄生虫等会逐渐形成抗药性,从而降低了抗生素的疗效。

其次,兽药残留可能导致人体免疫力下降。

人类消费含有兽药残留的畜产品后,兽药残留会进入人体,影响人体的免疫系统,使身体对其他疾病产生抵抗力下降。

此外,一些兽药残留还可能对人体的内分泌系统产生影响,导致激素失衡。

目前,针对兽药残留的检测方法主要包括生化方法、免疫学方法和分析化学方法。

生化方法是通过测定畜产品中特定兽药的生物活性来进行检测。

常用的方法包括抗生素菌落呈阴性检测法、抗生素抑菌法等。

这些方法通过将畜产品与感受器混合,观察感受器是否发生生理变化,从而判断兽药残留是否超标。

免疫学方法是通过检测畜产品中与兽药相关的抗体或免疫反应来进行检测。

常用的方法有ELISA(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免疫层析法等。

这些方法通过检测样本中抗体和兽药之间的免疫反应,来判断兽药残留是否超标。

分析化学方法是通过分析畜产品中兽药的化学成分来进行检测。

常用的方法有气相色谱法、液相色谱法等。

这些方法通过将畜产品中的兽药提取出来,然后使用化学试剂进行分析,从而判断兽药残留是否超标。

综上所述,畜产品中常用兽药残留对人体健康构成潜在风险。

为了保证畜产品的质量安全,必须使用科学合理的方法进行兽药残留的检测。

目前生化方法、免疫学方法和分析化学方法是常用的检测方法。

这些方法在实际应用中,可以互相结合,提高检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未来的研究还可以进一步改进和发展更加高效和灵敏的兽药残留检测方法,确保畜产品的质量安全。

食品的化学污染农药和兽药残留PPT课件

食品的化学污染农药和兽药残留PPT课件
疫病防治力度,减少疫病发生;加强科学饲养管理, 提高动物抗病力,减少药物使用,降低(避免)药残, 确保动物源性食品质量安全。
农业部文件
农牧发[2002]1 号 关于发布《食品动物禁用的兽药及其它化合物清单》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畜牧(农牧、农业)厅(局、办) 、渔业主管部门: 为保证动物源性食品安全,维护人民身体健康,根据《兽药管理条例》的规定,现将我部制定的《食品动物禁用的兽 药及其它化合物清单》 (见附件,以下简称《禁用清单》 )予以发布,并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请各地遵照执行。 一、自本通知发布之日起, 《禁用清单》序号 1 至 18 所列品种的原料药及其单方、复方制剂产品立即停止生产。 《禁 用清单》所列品种已在兽药国家标准、农业部专业标准中收载的,其质量标准一律废止;已在我国注册登记的进口兽药, 其进口兽药质量标准废止, 《进口兽药登记许可证》注销;地方批准的兽药中含有上述禁用产品成份的,各地畜牧兽医行 政管理部门必须于 3 月 15 日前行文废止其质量标准,撤消其产品批准文号。 二、截止 2002 年 5 月 15 日, 《禁用清单》序号 1 至 18 所列品种的原料药及其单方、复方制剂产品一律停止经营和使 用。 三、自本通知发布之日起, 《禁用清单》序号 19 至 21 所列品种的原料药及其单方、复方制剂产品不准以抗应激、提 高饲料报酬、促进动物生长为目的在食品动物饲养过程中使用。 各地畜牧兽医行政管理部门要立即组织清查工作,做好本辖区兽药生产企业有关产品质量标准、标签、说明书的修订 工作。 四、严禁对食品动物使用国务院畜牧兽医行政管理部门已明令禁用或未经批准的兽药。违者按《兽药管理条例》的规 定予以处罚。 五、各地畜牧兽医行政管理部门要坚决贯彻落实本通知精神,认真做好本辖区《禁用清单》所列品种的清理和后续处 理工作,并于 2002 年 6 月底前将清理和处理结果上报我部。 附件:食品动物禁用的兽药及其它化合物清单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章) 二〇〇二年三月五日

兽药残留的检测

兽药残留的检测
➢克伦特罗(瘦肉精)中毒
慢性毒性
➢氯霉素、氨基糖苷类、灰黄霉素等
特殊毒性(“三致作用”)
➢ 雌激素类(己烯雌酚)、同化激素(苯丙酸诺龙) ➢ 喹恶啉类(卡巴氧) ➢ 硝基呋喃类(呋喃西林、呋喃他酮) ➢ 砷制剂 ➢ 苯并咪唑类 ➢ 杀虫剂(666) ➢ 氯羟吡啶、SM2等 ➢ 甲醛、苯酚等
激素样作用
理想的仪器装备
样品经简单处理即可上机测定 不需萃取和净化 快速、准确的定量分析 自动的资料处理
分析方法的总体思路
高水平(Level Ⅰ)方法——确证和定量被分析 物质
中等水平(Level Ⅱ)方法——定量但不需要确 证被分析物质
低水平(Level Ⅲ)方法——筛选
四. 兽药残留分析与监测
采样与样品制备 (样品预处理)
2.下层加5%(v/v)乙酸溶液稀释至3 mL,稀释液注 入预先分别用3 mL 甲醇和3 mL 5%乙酸溶液处理的 Oasis HLB型固相萃取柱, 用2 mL 5% 乙酸甲醇 (50+50)淋洗,最后用10 mL 5% 氨甲醇溶液洗脱, 洗脱液40 ℃ 减压旋转蒸发至干,残渣用1 mL甲醇 定容,供液相色谱测定。
2.磺胺类药物
主要用于抗菌消炎,如磺胺嘧啶、磺胺 二甲嘧啶、磺胺眯、菌得清、新诺明等。近 年来,磺胺类药物在动物性食品中的残留超 标现象,在所有兽药当中是最严重的。长期 摄入含磺胺类药物残留的动物性食品后,药 物可不断在体内蓄积。
磺胺类药物的毒性作用
❖ 损害泌尿系统
磺胺类药主要经肾脏排出,在尿中浓度较高,其溶解度又较 低,尤其当尿液偏酸性时,可在肾盂、输尿管或膀胱内析出 结晶,产生刺激和阻塞,造成泌尿系统损伤,引起结晶尿、 血尿、管型尿。
➢ 活体检测
❖ 一般采集毛发、血液、尿液和粪便

第五章农残和兽残

第五章农残和兽残

氨基甲酸酯类农药的残留限量(mg•kg-1)
农药种类 食物
克百威 (呋喃丹)
Carbofura n
大米 小麦 玉米 大豆
最大残留 限量
食物
0.2 马铃薯
0.1 柑橘类
0.1 甜菜
0.2 甘蔗
涕灭威 Aldicarb
花生
0.02 棉籽
花生油 0.01 棉籽油
第五章农残和兽残
最大残留 限量 0.1 0.5 0.1 0.1 0.1 0.01
0.5 柑橘类水果
2
豆类蔬菜
0.5 食用植物油 0.05
第五章农残和兽残
马拉硫磷Malathion的残留限量(mg•kg-1)
食物 最大残留量 食物 最大残留量
原粮
8
块根类蔬菜
0.5
大豆
8
梨果类蔬菜
2
叶菜类蔬菜
8
核黄类水果
6
甘蓝类蔬菜
0.5 草莓
1
果菜类蔬菜
0.5 葡萄
8
豆类蔬菜
2
柑橘类水果
4
芹菜
第五章农残和兽残
农药的定义
指用于预防、消灭或者控制为害农业、林业 的病、虫、草和其它有害生物以及有目的地调节 植物、昆虫生长的化学合成物或者来源于生物、 其它天然物质的一种物质或者几种物质的混合物 及其制剂。
第五章农残和兽残
农药残留的定义
农药残留是指农药使用后残存在生物体、农副 产品和环境中的农药原体、有毒代谢物、降解物和 杂质的总称。
借助体外循环,清除血液中毒物。
第五章农残和兽残
(二)治疗的一般原则
• 及时服用解毒药品
➢阿托品:OP、Carb ➢胆碱酯酶复解剂:解磷定、氯磷定、巯

农药残留、兽药残留和饲料添加剂的安全性.ppt

农药残留、兽药残留和饲料添加剂的安全性.ppt

施用农药
农作物(粮食、蔬菜、水果、油料等)

化 道
土壤
江、河、湖
鱼、虾、禽类等 浮游生物、水禽
人 体 各 脏 器
残留农药进入人体的途径
常用农药的残留及毒性(1)
1.杀虫剂 有机氯类--DDT


1874年合成,为白色晶体,不溶于水,溶于煤油,可制成乳剂,是 有效的杀虫剂。 1937年应用杀虫。1945年前,DDT 用于卫生防疫。 战后用于控制农业和森林害虫。 DDT是脂溶性很强的有机化合物 有较高的稳定性和持久性,用药6个月后的农田里,仍可检测到DDT 的蒸发。DDT污染遍及世界各地。 20世纪60年代污染问题引起世界性的关注。 己被禁用或限用,其化学性质稳定,在环境中非常难降解,并可在 动物脂肪内蓄积。作为有机污染物成为全球监测目标。
3.食物链污染食品
① 水体污染通过食物链和生物富集作用污染水产品等; ② 饲料受农药污染而致肉、蛋、奶的污染;
③ 某些农药对某些组织器官具有亲和力,如脂溶性农药(有机氯
农药等)造成蓄积作用。
4.其他来源
熏蒸、食品包装及运输过程食品与农药混放等造成食品的农药污 染。另外,还有误食。
空气 饲料
呼吸道 家畜 畜产品(乳、蛋、肉)





有机磷类
有机磷农药品种不同,经口急性差别很大。经口LD5010-3000mg/kg,分为高毒、中毒、低毒。 有机磷农药为神经毒物,进入体内后主要抑制血液和组织 中胆碱酯酶活性,引起胆碱能神经功能紊乱,表现为出汗、 震颤、共济失调、精神错乱、语言失常等一系列神经毒表 现。 有机磷农药为水溶性,半衰期很短,代表品种有甲胺磷 (多灭灵)和敌敌畏。

相关报道

动物性食品中兽医及化学物残留-ppt课件

动物性食品中兽医及化学物残留-ppt课件
23
5
最高残留限量
最高残留限量(maximum residue limits,MRLs)是指对食品动物用药后产生 的允许存在于食品表面或内部的残留药 物或其他化学物的最高含量或最高浓度。
6
休药期
休药期(withdrawal time)是指食品动 物从停止给药到许可屠宰或它们的产品 (即动物性食品,包括可食组织﹑蛋﹑ 奶等)许可上市的间隔时间。
15
残留分析方法建立的步骤
6 测定样品添加回收率和变异系数 7 稳定性分析 8 分析方法评价及评价标准 9 分析结果判定 10 分析方法报告
16
样品提取方法
组织捣碎法 震荡法 索氏提取法
超声波辅助提取 超临界流体萃取
17
样品净化方法
1 液-液萃取 2 固相萃取 3 固相微萃取 4 凝胶渗透色谱 5 吹扫-捕集 6 膜分离技术 7 基质固相分散技术 8 免疫亲和色谱 9 其他
代谢产物和杂质。兽药残留又称药物残 留(drug residue),或简称残留(residue)。
3
二 引起残留的兽药和化学物种类及其 危害
(一) 引起残留的兽药及化学物种类
禁用药物 毒性较大﹑休药期长的药物 其他化学物
4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二) 兽药及化学物残留的危害 过敏反应 毒性作用 激素(样)作用 耐药性
评估体系 6 开展兽药残留检测的国际合作与交流
9
第二节 残留分析
一 残留分析中的常用术语
1 筛选方法:筛选方法(screening method)是指用 于快速筛选大量样品,检测一定浓度内某种或 多种药物残留的分析方法。
2 常规方法:常规方法(routine method)是指可 以基本确定样品中某种残留物存在和确定其浓 度的分析方法。

5兽药和农药残留检测

5兽药和农药残留检测
20
农药进入人体的途径
土壤、水 、空气
家禽 、畜
植物、饲料
水生动、植物
肉、蛋、乳

21
4.农药残留的危害: ➢急性中毒 喷洒高毒农药不久的蔬菜或瓜果 ➢慢性中毒 长期食用农药残留量较高的食品 ➢三致或潜在的三致作用
22
➢1994 年,我国农药中毒人数已超过10万人, 大部分是由于农药残留而引起。
8
3.硝基呋喃类药物
抗菌消炎,如呋喃唑酮、呋喃西林、呋喃妥因等
➢胃肠反应和超敏反应:剂量过大或肾功能不全者, 可引起严重毒性反应。
➢长期摄入可引起末端神经损害,疼痛及肌肉萎缩 ➢代谢产物具有致癌性 ➢我国尚未制定硝基呋喃类药物残留检测标准。
9
4.抗寄生虫类药物 用于驱虫或杀虫,如苯并咪唑、左旋咪唑、 吡喹酮等, 食用残留有苯并咪唑类药物的动物性食品: ➢致畸作用:胎儿畸形,如短肢、兔唇等; 性染色体畸变,后代畸形 ➢致突变作用:癌变
13
标准色谱图:取SD、SM2、SMD、SMZ、SQX、 SMPZ、SDM
混合标准液(0.2ug/mL)50uL注入HPLC仪, 记录峰面积。
14
磺胺二甲嘧啶、磺胺二甲氧嘧啶快速检测试纸 磺胺类药物被广泛的用作饲料的添加剂,主要是 用来增肥小牛和猪。同时,磺胺类药也用做一种 兽药来治疗肠道感染、乳腺炎、肺炎等疾病, 并可以残留在动物的体内。但这种药物对人有严 重的副作用尤其是致癌性物质磺胺二甲嘧啶, 能引起人的再生性障碍性贫血,粒细胞缺乏症等疾病。
33
原理:气相色谱是对气体物质或可以在一定温度下 转化为气体的物质进行检测分析。
样品经过有机溶剂提取、纯化、浓缩后注入气相色 谱仪,依靠流速恒定的气体(称为载气),在一定 温度下,携带被测的气化样品,通过色谱柱,由于 样品中组分与固定相之间的吸附力或溶解度不同而 被逐一分离,按顺序离开色谱柱进入检测器,产生 的讯号经放大后,在记录器上描绘出各组份的色谱峰。

农药、兽药残留及其食品卫生标准

农药、兽药残留及其食品卫生标准
霉素等常用于治疗禽、畜的感染性疾病。 ●饲料:禽、畜和水产动物饲料中的添加剂。 ●饲养环境污染:如畜舍环境和禽、畜身上施用农
药、杀虫剂等。 ●对禽、畜使用杀寄生虫药物、祛虫药等。
三、食品中常见的农药残留及其毒性
我国总膳食研究中的食品有机磷和有机氯农药 残留和人群摄入水平调查结果表明,12个省、自治 区和直辖市的9类食品样品均检出六六六和滴滴涕 的残留,在12种有机磷农药中检出5种,其中以高 毒农药甲胺磷检出率最高,膳食中甲胺磷摄入量占 有机磷农药总摄入量的71.3%。
有机磷
有机磷农药化学性质不稳定、分解快,在作物 中残留时间短,故不易长期残留,在生物体的蓄积 性亦较低。在土壤中残留时间一般仅数天,但个别 可长达数月。如乐果、马拉硫磷、对硫磷一般可在 土壤持续4~7天;甲拌磷,乙拌磷15~30天,二嗪 农则可长达50~180天。
有机磷农药广泛用于谷类、蔬菜、果类及茶等 作物,故污染的食品主要是植物性食物,尤其含有 芳香物质的植物,如水果、蔬菜最易吸收有机磷, 且残留量也高。
氨基甲酸酯类
氨基甲酸酯类农药的优点是药效快,选择性较高,对 温血动物、鱼类和人的毒性较低,易被土壤微生物分解, 且不易在生物体内蓄积。
在此类农药中,杀虫剂类多属中等毒性(经口),而 除草剂则多为低毒性。其毒作用机制与有机磷类似,也属 于胆碱酯酶抑制剂,但其抑制作用有较大的可逆性。其急 性中毒亦主要表现为胆碱能神经兴奋症状。
此外,农药用于林业、畜牧业、渔业、公共卫 生和疾病控制等方面,对于提高绿化效率、减少虫 媒传染病的发生、改善人类的生活环境等也起到了 良好的作用。
使用农药/兽药的利与弊
另一方面,由于农药/兽药的广泛和大量使用 ,不仅可通过食物和水的摄入、空气吸入和皮肤 接触等途径对人体造成多方面的危害,引起急、 慢性中毒和致癌、致畸、致突变作用等。还可对 环境造成不同程度的污染,使环境质量恶化,危 害环境生物的健康,导致物种减少和生态平衡破 坏。

食品质量保证中的农药与兽药残留检测

食品质量保证中的农药与兽药残留检测

食品质量保证中的农药与兽药残留检测食品安全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之一,而食品中农药和兽药残留是食品安全的主要问题之一。

为了保障公众健康,食品质量保证中的农药与兽药残留检测变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介绍农药与兽药残留检测的方法和意义,旨在提高公众对食品安全的认识和对相应问题的解决。

一、农药与兽药残留检测的方法1. 离子色谱法(IC)离子色谱法是一种应用广泛且常用的农药与兽药残留分析方法。

该方法主要基于离子交换作用原理,通过耦合色谱柱的方法,将样品中的农药与兽药残留物分离并定量。

离子色谱法具有高灵敏度、高选择性和高分辨率的优点,在食品质量保证中得到广泛应用。

2.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LC-MS)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是一种先进的检测方法,能够对复杂食品样品进行高效分析和快速鉴定。

该方法结合了液相色谱和质谱的优势,既可以进行分离,又可以确定分析物的结构和分子量。

LC-MS方法在农药与兽药残留检测领域具有极高的灵敏度和高效性,广泛应用于食品行业。

3. 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酶联免疫吸附法是一种常用的快速检测方法,主要通过酶与抗体的特异结合来检测样品中的农药和兽药残留物。

该方法具有操作简便、快速、灵敏度高等特点,可以用于大规模食品的快速筛查和初步定性分析。

二、农药与兽药残留检测的意义1. 保障食品安全农药和兽药残留会对人体健康产生潜在的风险。

对食品进行农药与兽药残留检测,可以及时发现并控制食品中的潜在危害物质,从而保障公众的食品安全。

2. 促进农药和兽药的合理使用通过农药与兽药残留检测,可以监测农药和兽药的使用情况,发现不合规使用的情况,并加强对农药和兽药的管理,促使农民和养殖户合理使用农药和兽药。

3. 维护食品行业信誉食品质量问题严重影响了食品的市场形象和信誉。

通过农药与兽药残留检测,可以确保食品行业的合规性和诚信度,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4. 加强法律监管农药与兽药残留检测是食品安全监管的重要环节。

只有通过检测手段找出问题所在,政府才能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并加大对农药和兽药残留的监管力度,保护公众的权益。

畜产品中常见农药残留及检测方法

畜产品中常见农药残留及检测方法

畜产品中常见农药残留及检测方法宋瑞1,高景报1,张蕾1,邱伟2(1.石家庄市畜产品质量监测中心050000;2.石家庄市饲料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站050000)摘要:随着我国农业的产业化发展,我国畜产品中农药残留问题日益突出,究其原因主要是农产品生产中农药的使用量非常大,不合理使用现象频发,由此导致畜产品中的农药残留超标严重,主要包括有机磷、有机氯、氨基甲酸酯类和拟除虫菊酯类。

我国大量的科学工作者不断探索更加科学、准确的检测方法,目前最常使用的是色谱法,其优点为灵敏度高、定性定量准确。

关键词:畜产品;农药残留;检测方法农药残留是指农药使用后残存于环境、生物体、食品中的农药母体、农药残留危害衍生物、代谢物、降解物和杂质的总称。

随着我国农业的产业化发展,我国畜产品中农药残留问题日益突出,究其原因主要是农业生产对农药、抗生素和激素等物质的依赖越来越明显。

目前,我国农产品生产中农药的使用量非常大,不合理使用现象频发,由此导致畜产品中的农药残留超标严重,直接影响畜产品食用安全,甚至导致消费者中毒死亡。

于此同时,农药残留超标的农产品也会影响我国对外畜产品贸易,随着人们安全意识的提升,世界各国对农药残留问题越来越重视,对各种畜产品中农药残留做出了越来越严格的限量标准,使我国畜产品出口贸易面临严峻的挑战。

近几年市场上最主要的农药包括有机磷、有机氯、氨基甲酸酯类和拟除虫菊酯类,尤其是有机磷类杀虫剂是菜农首选使用的一类杀虫剂。

针对有机磷、有机氯、氨基甲酸酯类和拟除虫菊酯类的残留检测,我国大量的科学工作者做了大量的研究,并取得了较大的进步。

目前农药残留检测方法种类繁多,按其原理主要分为两大类:生化测定法和色谱法。

其中生化测定法中的酶抑制率法具有用时短、操作简便、成本低廉等特点,成为了畜产品中有机磷、有机氯、氨基甲酸酯类、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残留现场快速定性初筛检测的主流技术,但是这种方法准确度不高,仅能定性,如需要准确定量就需要使用色谱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安全限量



有机磷类农药



杀虫,杀菌和除草, 高效﹑高毒﹑低残 留,我国应用最广泛的农药。 一般为磷酸的酯,酰胺或硫羟衍生物。 多为油状,具有挥发性和大蒜臭味。 特点:化学性质不稳定,降解快,生 物半衰期短,不易在作物﹑动物和人 体内蓄积。 有机磷农药使用量增大,对食品的污 染比有机氯还严重。


1939年DDT的杀虫作用 70年代开始, 部分国家限制和禁止使用 1983年,中国停止生产DDT和六六六 1987年, 全球停止生产 全球共生产了2152万吨,其中40%残留在环境 中
有机氯类农药残留的特点

性质相稳定,难降 解

半衰期最长达30年 之久 蓄积在脂肪组织和 含脂肪组织较多的 组织器官
农药残留

2004,美国农业部检测12,446 个样品 Detectable residue

70% of fruit & veg samples. >50% of drinking water samples. 0.2% of samples 5.2% of samples.

Residue exceeding tolerance.

第二次世界大战,疟疾和伤寒。 1948年, 诺贝尔生理学奖。 1962年, Silent Spring。 1972年, US Ban。

865种活性成分 (1996)

食品链中350种 20000种产品, 9000 残留规定 12.5 亿pounds (Active Ingredient) 农药 除草剂 > 50% of volume; >50% sales; 销售总量/year > $10B (Ag, Non-Ag) > $ 8B (Ag)
农药的贡献

巨大贡献 (人类健康和经济)

控制害虫,杂草,动物 在农业,家庭和公共环境控制细菌,真菌和病毒感 染

天然化学农药, 人工合成的化学农药及生物 防治药剂 残留 ≠ OR = 危害?

农药的注册

最少需要70项试验

人类健康角度 环境中代谢 对生态的影响 残留化学

商业化一种农药

毒豇豆﹑ 毒韭菜
毒性﹑危害和残留安全限量

毒性和危害

竞争性抑制乙酰胆碱酶的活性 ,导致乙酰胆碱的累积
/foodtox/resources/animations/flash_cholinesterase_inhibitors/cholinesterase_inhibitors.h tm
确定NOAEL
流行病学资料 化学分析测定 食物结构分析
确定人体ADI值
确定一日食物中的总MRL值 确定在每一种食物中的MRL值 制定食品中的允许量标准
安全系数的确定
实际含量值分析
安全分析评估
社会经济条件
毒性预测

了解有毒有害物质的化学结构与性质

化学结构,功能团,化学键, 多环结构 空间拓扑学结构

蓄积性强


食物链中富集作用 很强
毒性﹑危害及安全限量

毒性和危害

急性毒性: 神经毒剂 慢性毒性:对肝、肾和神经系统的损伤 部分影响生殖,免疫和内分泌系统 致癌性仍有争议 丙体六六六的ADI值为0.008 mg/kg 体重, DDT ADI – 0.02mg/Kg 原粮中艾氏剂﹑狄氏剂﹑七氯的MRL≤ 0.02 mg/Kg

10年周期, $50M
农药的使用趋势

使用率↓ 使用量↓ 相对安全的化学品(低毒农药)↑ 生物农药↑ 有害生物综合防治 (IPM)
农药的主要种类

杀虫剂 除草剂 杀真菌剂 杀菌剂 杀啮齿动物药 Rodenticides 特殊用途
有机氯类农药

杀虫剂

DDT和六六六 烃类、碳环或杂环化合物


Residue without tolerance.

农药残留标准的制定过程
毒性预测 动物毒性试验 1. NOAEL - No observable adverse effect level, 2. ADI - Acceptable daily intake, 3. MRL - Maximum residue level
主要内容

农药残留

农药历史、贡献及 主要种类及毒性 农药残留的危害 农药残留标染物 重金属污染
第一节: 农药残留及危害

农药历史和贡献 主要种类及毒性 农药残留的危害 农药残留标准的制定 农药的检测概述
农药的历史

1874年合成DDT, 1939发现杀虫活性。
动物毒性试验

有毒有害物质限量标准的制定必须通过一系列 的动物毒性试验, 取得受试物的一些基本毒理 学参数。 主要是确定化合物的 NOAEL。 两种以上动物 接触途径 一定的剂量

确定人体ADI


结合动物实验结果和人体接触被评价物的流行 病学资料 安全系数 (SF)

非致癌物 为NOAEL的1/100 安全系数远远高于100 The dose that will not increase cancer incidence more than 1/1,000,000 over background

致癌物

确定食物中的MRL值


某些种类有机磷农药有致突变作用

安全限量 – p279
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留

有毒生物碱 –毒扁豆碱(巴豆)的类似物

杀虫,杀螨,杀线虫,杀菌和除草 高效﹑低毒﹑低残留 土壤中半衰期约 8 -14天
竞争性抑制乙酰胆碱酶的活性。


毒性和危害

和胆碱酯酶生成氨基甲酰化胆碱酯酶, 可被氨基甲酰 酶水解, 24h代谢70-80%。 氨基+亚硝酸盐生成亚硝基化合物。

具有潜在的致癌性,致突变性和致畸形。


安全限量 – p280

农药残留问题逐渐突出。
拟除虫菊酯类 农药残留

模拟天然除虫菊酯化学结构 杀虫剂和杀螨剂 高效,广谱,低毒和低残留 毒性及危害

中枢神经毒剂, 不抑制乙酰胆碱酯酶 改变神经细胞膜纳离子通道, 神经转导受阻,

安全限量 P28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