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议论性散文”综合应用 知识讲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代议论性散文”综合应用
编稿:商章红审稿:姜虹
学习目标
1.梳理单元知识;
2.了解古代散文阅读方法;
3.学会论证。
知识积累
文学常识
孟子(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战国邹(今山东邹城东南)人。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据《史记•孟子荀卿列传》记载,他是子思(孔子孙,名伋)的再传弟子,曾游说齐、宋、滕、魏等国。
荀子(前313—前238),名况,战国末期赵国人。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时人尊称他为“荀卿”。其政治思想主张,礼法兼治,强调尚贤使能。
贾谊(前200—前168),西汉洛阳人,政论家,文学家,世称贾生。贾谊的文章气势雄伟,畅达,辞赋以《吊屈原赋》为最。政论文以《过秦论》《论积贮疏》等文章脍炙人口。
韩愈(768—824),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省孟县)人,唐代著名的文字家,哲学家,古文运动的倡导者。祖籍河北昌黎,也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郎”。死后谥“文”,故又称“韩文公”,作品收录于《昌黎先生集》。
字词汇总
数(cù)罟(gǔ)不入洿(wū)池狗彘(zhì)庠(xiáng)序
饿莩(piǎo)养生丧(sàng)死中(zhòng) 绳槁暴(gǎo pù)
跂(qì)而望矣跬(kuǐ) 步崤(xiáo)函瓮牖(yǒu)
召(shào滑)俯首颈系(xì)践华(huà)为城劲(jìng)弩
蹑足行(háng)伍句读(dòu)官盛择近谀(yú)郯(tán)子
课文精要
理清结构
《寡人之于国也》
第一部分提出“民不家多”的原因;
第二部分分析“民不家多”的原因;
第三部分阐述“民不家多”的根本措施。
《劝学》
第一段提出中心论点,学不可以已;
第二段论述学习的意义;
第三段论述学习的作用;
第四段论述学习的方法和态度。
《过秦论》
第一部分(1—4)叙述秦王朝的兴亡过程;
第二部分(5)阐述秦王朝迅速灭亡的原因。
《师说》
第一段开头提出观点,“古之学者必有师”。接下来阐明择师的原则:以“道”的有无为标准,而不应有贵贱、长幼之分,“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第二段以第一段立论为基础,以事实为论据,从反面展开批驳。连用三个对比对“耻学于师”的社会风气进行针砭。层层对比,深刻揭露了当时“耻学于师”的社会陋习,并具有
强烈的说服力。
第三段以圣人孔子为例,从正面论证自己立论的正确。
第四段赞扬李蟠“能行古道”,点明作《师说》的原因。
把握重点
古代散文阅读方法
一般来说,多数文章都是情理兼用的,互相渗透的。把握文章的思想脉络,有多种途径。提要钩玄,通过梳理归纳,搞清作品的层次和线索,可以获得对作品思想情感以及某些艺术手法的认识。结合诵读,进行体会探求,“因声求气”,“由气而通其意,以及其辞与法”也是有效的途径。古人在创作和欣赏时,常常讲究文气,以文气反映作者的精神状态和流程。作者的神气通过音节字句来表现,读者则由音节字句寻求神气。用不同的方式和速度反复诵读,会有不同的收获。快读,把一篇文章一口气读完,感受来得集中,对文章总体的风貌、规模体势可以获得较为完整的印象;缓读,则可以细细体会文章的风神情味。这样阅读比专靠分析研究,在感受上跟作品会契和得更深一些。当然,作家讲“气”也有区别,有的心平气和,从容娴雅;有的强调气势充沛,喷薄出之。可以把提要钩玄、沉思力索、反复阅读与因声求气结合起来,在获得对作品的情意了解后,再进一步研究作者表情达意时自然形成的高下、缓急、顿挫的声调和各种艺术手法,从而学会在写作时运用借鉴,准确表达自己的情意。
分析概括文中的观点是阅读的出发点和归宿,而人的思想感情是丰富复杂的。文章的思想内容往往不是单一的,有的作品既有表现积极健康的思想感情因素,又有消极健康的思想感情因素。因此,分析概括评价文言文中“作者观点的理解和评价”时,既要依据文章主要内容,又要注意评价作者观点态度中积极因素和消极因素,也就是说不能拔高,不能贬低,要实事求是。平时学习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注意理解原文中的作者的观点,不要以自己的观点来代替作者的观点,要养成言之有据的习惯。同时在翻译时,要注意字字落实,坚持直译。
2.注意作者所处的时代以及作者的个人经历、作品风格或是流派,因为这些往往对我们理解文章有很大帮助。
3.熟读高中语文课本中的古代散文,尤其是具有代表性的唐宋八大家的散文以及明清时代的散文。阅读时要尽力去体会文章的特点,以及文章的基本含义和作者的观点等。
4.养成整体阅读的习惯。读完一篇文章,要明白文章写了什么事物,作者抒发了什么情感,作者的主要观点是什么。然后要细读题目,利用设置的题目来了解全文的内容,最后还要特别注意重读全文。考试选择的文言语段,不可能让学生一下子弄懂文意,所以,考生必须有一个好的心态,调动各种可以运用的手段,前后互解,依题解意。
知识迁移
阅读下文,完成1—4题
问说(节选)
刘开
君子之学必好问。问与学,相辅而行者也,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好学而不勤问,非真能好学者也。
贤于己者,问焉以破其疑,所谓就有道而正也。不如己者,问焉以求一得,所谓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也。等于己者,问焉以资切磋,所谓交相问难,审问而明辨之也。
古之人虚中乐善,不择事而问焉,不择人而问焉,取其有益于身而已。三代而下,有学而无问,朋友之交,至于劝善规过足矣,其以义理相咨访,孜孜焉唯进修是急,未之多见也,况流俗乎?
是己而非人,俗之同病。学有未达,强以为知,理有未安,妄以臆度,如是,则终身几
无可问之事。贤于己者,忌之而不愿问焉,不如己者,轻之而不屑问焉,等于己者,狎之而不甘问焉,如是,则天下几无可问之人。
不然,则所问非所学焉:询天下之异文鄙事以快言论;甚且心之所已明者,问之人以试其能,事之至难解者,问之人以穷其短。嗟乎!学之所以不能几于古者,非此之由乎?
且夫不好问者,由心不能虚也;心之不虚,由好学之不诚也。亦非不潜心专力之故,其学非古人之学,其好亦非古人之好也,不能问宜也。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是故贵可以问贱,贤可以问不肖,而老可以问幼,唯道之所成而已矣。
1.对下列加红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审.问而明辨之也审:详细
B.至于劝善规.过足矣规:法则
C.忌.之而不愿问焉忌:妒忌
D.问之人以穷.其短穷:穷究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红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问焉以.求一得然后以.六合为家
B.取其有益于.身而己师不必贤于.弟子
C.则.终身几无可问之事则.移其民于河东
D.轻之而.不屑问焉吾尝终日而.思矣
3.填空
《问说》和《师说》都劝说人们要虚心学习,《师说》侧重强调从师的重要性,《问说》重在强调_______________的重要性,两篇文章都采用了________________的论证方法。
4.翻译下列句子
(1)是己而非人,俗之同病。
(2)学之所以不能几于古者,非此之由乎?
参考答案
1.B(告诫)
2.C(A 前一句为“来”,后一句为“拿”;B前一句为“对”,后一句为“比”;C 都解释为“就”;D前一句表并列关系,后一句表修饰关系。)
3.求问(好问)正反对比(对比)
4.(1)肯定自己却否定别人,这是世俗的通病。
(2)学习之所以不能接近古人,不正是由于这原因吗?
参考译文
君子学习一定喜爱问。“问”和“学”是相辅相成地进行的,不“学”就不能提出疑难,不“问”就不能增加知识。喜爱学习却不多问,不是真的喜爱学习的人。
(对)比自己道德才能高的人,向他们问,借以破除那疑问,(这就是孔子)所说的到有学行的人那里判定是非。(对)不如自己的人,向他们问,借以求得一点正确的见解,(这就是曾子)所说的以高才能向低才能(的人)问,以道德高知识多向道德低知识少(的人)问。(对)同自己水平相等的人,向他们问,借以共同研究,(这就是《中庸》)所说的互相诘问,详细地考察,明确地分辨。
古代的人虚心采纳善言善事,不挑选事情地问,不挑选人地问,(只要能)求取那有益于自己修养和学业的就可以了。三代以后,有“学”而没有“问”,朋友间的交往,能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