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抗日军政大学校训释义
抗大精神
延安精神科学内涵系列抗大精神(延安精神原生形态之一):延安时期,抗大是中国共产党创办的最具代表性的一所干部学校,毛泽东亲自担任扩大教育委员会主席,亲手为抗大制定了“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的教育方针和“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校训。
在长期办学实践中,逐步形成了以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和艰苦奋斗的政治本色为主要内容的抗大精神。
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是延安精神的灵魂。
——摘录自延安革命展览馆红色教育游照片延安精神科学内涵系列延安整风精神(延安精神原生形态二):从1942年2月至1945年4月,中国共产党以延安为中心,在全党范围内开展了整风运动。
延安整风既是一次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教育运动,也是破除党内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把共产国际决议和苏联经验神圣化错误倾向的思想解放运动。
经过这次整风,在全党特别是党的高级干部中,形成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批评与自我批评和坚持真理、修正错误为主要内涵的延安整风精神。
——摘录自延安革命展览馆红色教育游照片延安精神科学内涵系列白求恩精神(延安精神原生形态之五):白求恩是加拿大共产党党员,著名的医生。
抗日战争时期,他为了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而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毛泽东高度赞扬他的国际主义精神,号召广大共产党员学习白求恩“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和“对技术精益求精”的精神。
——摘录自延安革命展览馆红色教育游照片延安精神科学内涵系列南泥湾精神(延安精神原生形态之四):在抗日战争的艰苦岁月里,陕甘宁边区军民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
屯垦在南泥湾的八路军第三五九旅,不仅创造了大量的物质财富,而且创造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以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敢于征服困难的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为主要内容的南泥湾精神,是延安精神最显著的标志。
——摘录自延安革命展览馆红色教育游照片延安精神科学内涵系列延安县同志们的精神(延安精神原生形态之六):1942年12月,毛泽东在中共西北局高干会议上指出:“延安县同志们的精神完全是布尔什维克精神”。
抗大精神及其时代价值
抗大精神对当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抗大,全称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于1936年6月在陕北瓦窑堡(今子长县)成立,当时叫“中国人民抗日红军大学”。
抗大的学制,一般为六到八个月。
1937年国共双方确立了二次合作的方针,抗日红军大学迁往延安并更名为“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
1938年3月,在抗大成立3周年之际,毛泽东到抗大演讲。
他给抗大提出了三句话,规定了抗大的教育方针是: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艰苦朴素的工作作风和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
5月,他再一次去抗大,又给抗大题写了八个字的校训:团结、紧张、严肃、活泼。
当时,抗大的学习和生活条件十分艰苦,“认字就在背包上,写字就在大地上,课堂就在大路上,桌子就在膝盖上”。
但是,学校虽然学习、生活非常艰苦,因为大家有理想,有目标,受远大的革命志向和崇高共产主义理想的鼓舞,抗大到处洋溢着朝气蓬勃、愉快向上的欢乐气氛。
当时全国各地的年青人为着民族大义与心中的理想纷纷报考抗大,到1938年底,有1.5万的爱国青年来到延安,进入抗大学习。
他们成为抗日的重要的有生力量,其中绝大多数后来都成为我党我军的领导干部。
正如邓小平同志在1941年说:“抗大成为建设抗日军队的火车头”。
在这个抗大这个革命的大熔炉里,党始终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第一位,坚持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把成千上万的革命青年培养、锻炼成为全心全意为民族、为社会的解放而英勇奋斗的抗日干部和共产主义战士。
今天抗大的精神,已成为我党延安精神的重要内容之一。
抗大精神,把概括起来就是为崇高理想英勇奋斗的精神,这是延安精神的主线与灵魂。
抗大精神包括了坚定的国家民族的责任感、科学的社会理想与追求、正确的政治方向、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
这是抗大精神对我们今天的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启示。
一、坚定的国家民族责任感抗大办学十余年,共培养10万多抗日的军政干部,而且他们英勇善战,不屈不挠,在抗日战场可歌可泣,豪气震天。
就连当时侵华日军总司令冈村宁次曾多次声称:“消灭了抗大,就是消灭了边区的一半”,“宁肯牺牲20个日本兵换一个抗大学员,牺牲50个日本兵换一个抗大干部”。
抗大的校风和传统
抗大的校风和传统任何知名大学或在历史上产生过深远影响的大学,都有反映自己本质特征的校风和传统。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延安抗日军事政治大学也是如此。
一、延安抗大的校风1937年初,延安抗大建立不久,毛泽东就为之确定了“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校训。
抗大是培养抗日军政干部的学校,是锻炼革命青年的熔炉。
抗大学员的来源主要有三条渠道:一是经过土地革命战争和长征的红军老干部,如罗荣桓、罗瑞卿、陈赓、谭政、王树声等,他们是我军的中流砥柱;二是八路军、新四军和抗日根据地的党政军干部,他们是我党我军的一部分骨干力量;三是来自全国各地的知识青年。
而在知识青年中,来源广泛,主要有如下众多方面:第一,“九一八”事变后东北的流亡学生,如东北大学电机系学生李东野等。
第二,北平、天津流亡学生,如北平大学彭友金、郭奇等。
袁世凯的外孙、清朝两广总督张人骏的孙子张象耆,因不甘忍受亡国奴的奇耻大辱,与封建家庭决裂,化名艾地,离开北平来到抗大二分校学习,后来加入共产党。
第三.来自其他地方的青年。
第四,文化界的进步青年,如电影演员吕班、田方,剧作家欧阳山尊,作曲家贺绿订、吕骥,文化人张平、汪洋等。
第五,母女相约、姐妹相约、夫妻相约来抗大,如革命烈士孙炳文(朱德好友)的夫人任锐和她的女儿孙维世(这是母女同学);陈赓的夫人傅涯和她的妹妹傅英、弟弟博桑(这是姐妹、姐弟同学);上海演剧队的文化人林寒流和他的妻子凌霞(这是夫妻同学)。
第六,国民党的军政人员,如东北军中有张学良将军的弟弟张学思和张学良秘书高崇民的儿子高存信;西北军中有冯玉祥将军的侄儿冯文华(后任抗大五分校教育长)、杨虎城将军的儿子杨拯民、赵寿山将军的儿子赵明德、儿媳罗兰;晋系傅作义将军的弟弟傅作良;国民党南京中央宪兵学校学员周湘帆和国民党中央军校教官黄烈等。
第七,爱国华侨,如福建集美中学华侨学生林有声、白刃等。
第八,赴海外学习的归国留学生,如翟默然、霍丁、杨宪吾、黄鼎等。
党史基础知识问答
党史基础知识问答1、20世纪初期中、外哪两大政治事件促进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答:俄国1917年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和中国1919年的五四运动,这两大政治事件对中国共产党的诞生起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2、中国共产党是什么时候成立的?答:1921年7月1日。
3、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意义是什么?答: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近代中国革命历史上划时代的里程碑。
有了中国共产党,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有了可以信赖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中国革命有了坚强的领导力量。
正如毛泽东所讲,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目就焕然一新了。
4、党的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的中心内容和重要成果是什么?答:大会的中心内容是讨论中国革命的纲领问题,大会的重要成果是制定了党的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
5、中国共产党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第一枪的起义是哪次?答:1927年8月1日的南昌起义。
6、第一次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创建的第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是哪里?答: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7、井冈山精神的基本内涵表现在哪些方面?答:井冈山精神的基本内涵,就是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实事求是、敢闯新路,依靠群众、勇于胜利。
8、中国工人运动史上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罢工是指哪一次?答:1925年6月爆发的省港大罢工,历时16个月。
9、1931年基本形成的土地革命总路线的基本内容是什么?答:1931年基本形成的土地革命路线,即依靠贫雇农,联合中农,限制富农,消灭地主阶级,变封建半封建的土地所有制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10、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于何时?临时中央政府主席是谁?答:1931年11月7日。
毛泽东任临时中央政府主席。
11、遵义会议的重大意义是什么?答:遵义会议的重大历史意义是:遵义会议在极端危急的历史关头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
从此中国共产党能够在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领导下,克服重重困难,一步步地引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
遵义会议是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它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政治上开始走向成熟。
中外教育管理史-填空题(有答案)
三、填空题1、夏、商和西周时期教育管理体制的共同特点是“学在官府”。
2、西周实行的人才选拔制度是选贤贡士制度。
3、既是中国又是世界教育史上的第一部教育专著的是《学记》。
4、墨家和儒家并称“显学”。
5、墨家私学的领袖称为“巨子”。
6、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是秦朝。
7、“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董仲舒三大文教政策的核心。
8、博士弟子制度的实行,标志着汉代太学的建立。
9、汉代教育行政由太常监管。
10、汉代广为流传并留存下来的蒙学教材是《急就篇》。
11、汉代太学中由考生抽取题目然后回答的考试方法称为射策。
12、《白虎通》一书的撰写者是西汉的班固。
13、西晋国子学是我国古代于太学之外专为世族子弟设学之始。
14、我国开始建立郡国学校教育制度的朝代是北魏。
15、《颜氏家训》是专门论述家庭教育的著作,作者是颜之推。
16、魏晋南北朝时期主要的选士制度是九品中正制。
17.《五经正义》呗确定为唐朝全国官学的统一教材,其撰写者是孙颖达。
18.隋炀帝在606年设置进士科,它的设置,标志着科举制的创立。
19. 进士科在唐代各科中最受重视,及第者常有“白衣公卿”或“一品白衫”的美称。
20.在唐代,礼部是中央管理全国教育的最高行政机关。
21.唐代官学的学生一律称为“生徒”。
22、既是宋代治国方针的一部分,又是其文教政策的核心的是兴文教。
23、庆历兴学是在范仲淹直接领导下进行的。
24、胡瑗的分斋教学法也被称之为“苏湖教法”。
25、我国开始设立提举学事司作为专门地方教育行政机构的朝代是宋朝。
26、宋代书院常礼聘院外名师来作专题讲座,称为会讲。
27、宋代书院教育教学的重要形式,称为展礼。
28、我国书院官学化始于元朝。
29、成为元朝官方意识形态,意味着元朝已经比较彻底地完成了“汉化”过程的是理学。
30、元代在教学管理制度上,继承并发展了宋代的三舍法和积分制,实行“分斋升等”和考试积分制。
31、“贤才,国之宝也”,说这句话的明朝皇帝是朱元璋。
大学校训集权
大学校训集权中华民国大学校训此分类收录国民政府迁往台湾后新建、续建、复校并发展至今的大学校训国立台湾大学:敦品励学爱国爱人国立政治大学:亲爱精诚国立中央大学:诚朴雄徫国立清华大学: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国立交通大学:知新致远崇实笃行国立成功大学:穷理致知国立中山大学: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国立中正大学:积极创新修德泽人国立阳明大学:仁心仁术真知力行国立台北科技大学:诚朴精勤礼义廉耻国立台湾海洋大学:诚朴博毅国立中兴大学:诚朴精勤国立暨南国际大学:诚朴弘毅、务本致用国立高雄第一科技大学:敬业乐群、卓越创新国立台北大学:自由、创新、卓越中国文化大学:质朴坚毅辅仁大学:真善美圣淡江大学:朴实刚毅东海大学:求真笃信力行东吴大学:养天地正气法古今完人逢甲大学:忠勤诚笃高雄师范大学:诚敬宏远世新大学:德智兼修手脑并用台北师范学院:敦爱笃行台南师范学院:仁智诚正台湾师范大学:诚正勤朴彰化师范大学:求新求本求精求行中山医学大学:诚爱精勤中原大学:笃信力行清云科技大学:敬业乐群国防大学:亲爱精诚中央警察大学:诚国防医学院:博爱忠真此分类收录抗日战争时期的临时大学及大陆1950年代的院系调整中被更名或合并组建的大学国民政府统治时期的曾用校训国立北京大学:循思想自由原则取兼容并包之义国立武汉大学:明诚弘毅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刚毅坚卓国立浙江大学:求是国立中央大学:诚朴雄伟金陵大学:诚真勤仁金陵女子大学:厚生私立东陆大学:会泽百家致公天下燕京大学:因真理得自由以服务中华人民共和国大学校训综合院校北京大学:无校训安徽大学:至诚至坚博学笃行长安大学:求是笃学敬业创新重庆大学:耐劳苦尚俭朴勤学业爱国家东北大学:自强不息知行合一东华大学:严谨勤奋求实创新东南大学:止于至善复旦大学: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福州大学:明德至诚博学远志河海大学:艰苦朴素实事求是严格要求勇于探索黑龙江大学:博学慎思参天尽物湖南大学:博学睿思勤勉致知华侨大学:会通中外并育德才吉林大学:求实创新励志图强集美大学:诚毅暨南大学:忠信笃敬兰州大学:博学笃行自强为新南京大学:诚朴雄伟励学敦行南开大学:允公允能日新月异青岛大学:博学笃志明德求真守正出奇山东大学:气有浩然学无止境汕头大学:创新求实勤奋团结上海大学:自强不息上海交通大学:饮水思源爱国荣校四川大学: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苏州大学:养天地正气法古今完人清华大学: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同济大学:严谨求实团结创新天津大学:实事求是武汉大学:自强弘毅求是拓新西北大学:公诚勤朴厦门大学:自强不息止于至善湘潭大学:博学笃行盛德日新新疆大学:团结紧张质朴活泼扬州大学:求是求实求新求真云南大学:立一等品格求一等学识成一等事业浙江大学:求是创新中国人民大学:实事求是中山大学: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财经政法院校中国政法大学:厚德明法格物致公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博文明理厚德济世中央财经大学:忠诚团结求实创新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实事求是朝气蓬勃安徽财经大学:诚信博学知行统一东北财经大学:博学济世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博学诚信求索笃行国家会计学院:不作假账江西财经大学:信敏廉毅上海财经大学:厚德博学经济匡时外交学院:站稳立场掌握政策熟悉业务严守纪律浙江工商大学:立志创新勤奋求实理工院校合肥工业大学:厚德、笃学、崇实、尚新华中科技大学:明德厚学求是创新哈尔滨工业大学:规格严格功夫到家大连理工大学:团结进取求实创新武汉理工大学:厚德博学追求卓越北京理工大学:团结勤奋求实创新南京理工大学:团结献身求是创新华东理工大学:求实勤奋国防科学技术大学:厚德博学强军兴国北京工业大学:团结勤奋严谨创新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德才兼备知行合一北京交通大学:知行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艰苦奋斗团结活泼严格谦逊求实进取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艰苦朴素求真务实北京科技大学:学风严谨崇尚实践北京邮电大学:厚德博学敬业乐群电子科技大学:团结勤奋求实创新哈尔滨理工大学:知行统一博厚悠远华东交通大学:团结严谨求实勤奋辽宁工程技术大学:诚朴求是博学笃行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团结俭朴唯实创新兰州交通大学:文明进取求实创新石油大学:勤奋严谨求实创新太原理工大学:求实创新西安理工大学:祖国荣誉责任西安交通大学:精勤求学,敦笃励志,果毅力行,忠恕任事西北工业大学:公诚勇毅西南交通大学:精勤求学敦笃励志果毅力行忠恕任事中国海洋大学:海纳百川取则行远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红专并进理实交融中国矿业大学:勤奋求实进取奉献武汉工程大学:团结严谨勤奋求实师范院校北京师范大学: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东北师范大学:勤奋创新为人师表广西师范大学: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河南师范大学:厚德博学止于至善华东师范大学:求实创造为人师表华南师范大学:艰苦奋斗严谨治学求实创新为人师表华中师范大学:求实创新立德树人山东师范大学:弘德明志博学笃行陕西师范大学:厚德积学励志敦行首都师范大学:为学为师求实求新四川师范大学:重德博学务实尚美江西师范大学:静思笃行持中秉正农林院校中国农业大学:解民生之多艰育天下之英才河北农业大学:崇德务实求是南京农业大学:团结勤奋求实创新华中农业大学:勤读力耕立己达人北京林业大学:养青松正气法竹梅风骨华南农业大学:修德博学求实创新上海水产大学: 勤朴忠实(曾用:团结敬业求实创新)山东农业大学:爱国爱农爱校求真求知求实四川农业大学:追求真理造福人类自强不息医药院校北京中医药大学:勤求博采厚德济生哈尔滨医科大学:政治坚定技术优良南京中医药大学:自信敬业首都医科大学:扶伤济世敬德修业中国协和医科大学:严谨博精创新奉献中国药科大学:严谨求实团结创新中国医科大学:仁慈谨慎博雅汇通外语语言院校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明德勤学求是竞先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明德尚行学贯中西天津外国语学院:中外求索德业竞进民族院校中南民族大学:笃信好学自然宽和中央民族大学:团结求实文明创新体育艺术院校北京体育大学:爱国拼搏求实创新北京舞蹈学院:文舞相融德艺双馨鲁迅美术学院:紧张严肃刻苦虚心中国传媒大学:立德敬业博学竞先港澳大学香港科技大学:求新求进创未来香港中文大学:博文约礼香港大学:明德格物香港城市大学:敬业乐群香港浸会大学:笃信力行香港理工大学:开物成务励学利民岭南大学:作育英才服务社会香港公开大学:有教无类卓越进取香港树仁大学:敦仁博物香港珠海学院:以建民国以进大同澳门大学:仁义礼知信其他国家大学校训非洲大学北美洲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Leges sine moribus vanae (法无德不立)卡内基梅隆大学:My heart is in the work (全心全意工作)杜克大学:Eruditio et Religio (知识和虔诚)多伦多大学:Velut arbor ?vo (百年树人)哥伦比亚大学:In lumine Tuo videbimus lumen (在你的光明中看到光明)哈佛大学:Veritas (真理)加州理工学院:The truth shall make you free (真理使人自由)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Fiat Lux (愿知识之光普照大地)康奈尔大学:I would found an institution where any person can find instruction in any study. (让任何人都能在这里学到想学的科目)麻省理工学院:Mens et Manus (心灵与实作)密歇根大学:Artes, Scientia, Veritas (艺术科学真理)普林斯顿大学:Dei sub numine viget(让她以上帝的名义繁荣)斯坦福大学:Die Luft der Freiheit weht (让自由之风吹起)耶鲁大学:Lux et veritas (光明和真理)芝加哥大学:Crescat scientia; vita excolatur (益智厚生)南美洲大学亚洲大学北海道大学:青年们,要有大志光州大学:青春开放活力南洋理工大学:自强不息早稻田大学:学问独立,培养模范国民欧洲大学牛津大学:上帝给我光明剑桥大学:此地乃启蒙之所,智识之源伦敦帝国学院:知识是帝国的光辉与护佑伦敦政治经济学院:了解万物发生的缘故华威大学:头脑可移山英国约克大学:智慧开启的地方爱丁堡大学:有知识者既能看到事物的表象,也能发现其内涵海德堡大学:永远开放隆德大学:一手拿书一手拿剑,为了国家学习和捍卫大洋洲大学澳大利亚国立大学:重要的是弄清事物的本质悉尼大学:繁星纵变智慧永恒新南威尔士大学:实践思考出真知墨尔本大学:以人为本,与时并进蒙纳士大学: 我仍在学习。
“团结、紧张、严肃、活泼”八个字的来龙去脉
“团结、紧张、严肃、活泼”八个字的来龙去脉■ 杨明伟【期刊名称】党史博览【年(卷),期】2017(000)005【总页数】6抗战初期,毛泽东在延安为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制定“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艰苦朴素的工作作风,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这三句话的教育方针之前,还于1937年10月为抗大制定了八个字的校训:“团结、紧张、严肃、活泼”。
这八个字的校训,从1938年开始,就赫然写在了抗大颁发的《组织条令》中。
自毛泽东提出以后,“团结、紧张、严肃、活泼”这八个字四个方面的要求,也很快成为抗大的校风。
1939年6月1日,在抗大成立3周年纪念大会上,全体学生一致通过的《抗大誓约》中写道:我们坚决执行“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校风。
抗大根据毛泽东制定的校训所形成的这一校风,既熏陶和锤炼抗日军政干部的优秀品格风范,养成了他们良好的精神状态,也因他们的传播和感染,后来成为人民解放军的优良传统。
“不到延安,不懂中国”就在毛泽东为抗大题写校训的1937年10月前后,延安军民之间那种团结而活泼的气氛,显得尤为突出,一改中国社会的旧面貌。
1938年夏,一位在上海以至全国摄影界知名的人士辗转来到延安后,感受极深。
这位叫吴印咸的摄影家一走进延安,立刻看到一个与上海和中国其他地方完全不同的世界:一个充满生气和活力的新天地,人与人之间充满着真挚和平等,一股清新的社会风气扑面而来!吴印咸后来回忆道:这里的人们个个显得十分愉快、质朴,人们之间的关系又是那么融洽。
我看到毛泽东主席、朱德总司令等人身穿粗布制服出现在延安街头,和战士、老乡唠家常,谈笑风生。
我被深深地感动了。
我觉得我已经到了另一个世界,这正是我梦寐以求的理想所在。
吴印咸感受到的这种社会气象,其他来延安的人,无论是国内的还是国际的,也无论是友方的还是敌方的,都深深地感受到了。
在中共及其领导下的人民军队总部驻扎延安期间,整个延安基本上是这样一种生动活泼的新面貌。
1944年7月28日,美军观察组成员谢伟思给美国军方和美国国务院发去了他到延安后所写的第一份报告,其中写道:我们来到陕北后,发现这里是中国具有许多现代事物的地方……我们的全体成员有一个同样的感觉,好像我们进入了一个不同的国度和遇见了不同的人民。
福师11春学期《中国教育简史》在线作业一答案[教育]
福师11春学期《中国教育简史》在线作业一答案福师11春学期《中国教育简史》在线作业一一,单选题1. 明末清初进步思想家在教育目的上主张()。
A. 培养经世致用的实用人才B. 修已以安人C. 提倡实学,重视自然科学D. 学而优则仕正确答案:A2. 明太祖定都南京,重建国学于鸡鸣山下。
洪武十五年(公元1382年)改国子学为()。
A. 国子寺B. 国子监C. 翰林院D. 集贤院正确答案:B3. “壹教”的思想最初是由()提出的?A. 韩非B. 商鞅C. 墨子D. 老子正确答案:B4. 王充把教学过程概括为()。
A. 学、思、行B. 闻、见、知、行C. 学、问、思、辨、行D. 见闻为与开心意正确答案:D5. 唐代科举考试设题指事,由被试者做文章的方法是()。
A. 帖经B. 墨义C. 诗赋D. 策问正确答案:D6. ()是中国古代科学技术教育的首创者之一?A. 墨子B. 孟子C. 荀子D. 孔子正确答案:A7. 外国传教士在中国领土上开办的第一所教会学校()。
A. 英华书院B. 马礼逊学堂C. 宁波女塾D. 金陵大学正确答案:B8. 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方法论是()。
A. “生活即教育”B. “做中教、做中学、做中求进步”C. “主动”、“习行”D. “教学做合一”正确答案:D9. ()是世界上启发式教学的首倡者?A. 孟子B. 庄子C. 荀子D. 孔子正确答案:D10. 王守仁教育思想的理论基础是他的()。
A. “存天理,去人欲”说B. “致良知”说C. “教为圣人”说D. “知行合一”说正确答案:B11. 明代在各省设立的教育行政机构为()。
A. 学务处B. 儒学提举司C. 提学使司D. 劝学所正确答案:B12. 以下哪句话最能够体现孔子提倡拓宽学生知识面的思想?A. “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B. “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C. “学面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D. “博学于文,约之以礼。
16秋福建师范大学中国教育简史在线作业二
一、单选题(共 18 道试题,共 36 分。
)1. 北宋的熙宁、元丰兴学的主持人是____。
. 范仲淹. 胡瑗. 王安石. 蔡京标准答案:2. 外国传教士在中国领土上开办的第一所教会学校____。
. 英华书院. 马礼逊学堂. 宁波女塾. 金陵大学标准答案:3. 明太祖定都南京,重建国学于鸡鸣山下。
洪武十五年(公元1382年)改国子学为()。
. 国子寺. 国子监. 翰林院. 集贤院标准答案:4. 王守仁教育思想的理论基础是他的()。
. “存天理,去人欲”说. “致良知”说. “教为圣人”说. “知行合一”说标准答案:5. 中国古代最早的一部系统完整的家庭教育专著是____。
. 《学记》. 《孔子世家》. 《颜氏家训》. 《朱子读书法》标准答案:6. 春秋时期规模最大、时间最长、组织最完备的私学由谁开办?. 孔子. 孟子. 荀子. 庄子标准答案:7. 1952年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重大举措是()。
. 院系调整. 颁布“高教六十条”. “统一高考”. “扩大办学自主权”标准答案:8. 孟子明确提出办学校教育的目的在于()?. 兼相爱. 尚贤. 明人伦. 无为标准答案:9. 孔子认为教学过程是()?. 教师为中心的教的过程. 学生为中心的学的过程. 教师与学生双边活动的过程. 学生自主建构的过程标准答案:10. 荀子把教学或学习的过程具体化为()。
. 学、思、行. 闻、见、知、行. 学、问、思、辨、行. 见闻为与开心意标准答案:11. 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推行的文教政策是____。
. 无为而治. 儒道释三教合一. 以法为教,以吏为师.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标准答案:12. 明末清初进步思想家在教育目的上主张()。
. 培养经世致用的实用人才. 修已以安人. 提倡实学,重视自然科学. 学而优则仕标准答案:13. 朱熹认为小学教育的重点是()。
. 学习四书五经. “明其理”. 应科举. “学其事”标准答案:14. 中国近代教育史上最先制定的系统的学校制度,是____。
严肃认真活泼紧张
团结:就是要人心齐、善学习,凝心汇智,共同努力。
毛泽东同志讲过:团结出战斗力。
团结是办好一切事情的前提和基础。
团结首先是要思想上的团结。
要筑牢共同思想政治基础。
这就需要加强学习。
紧张:就是要高标准、严要求,讲求效率,提高质量。
密切配合,相互帮助。
要向先进看齐,向先进学习;要形成一种你追我赶、争先创优的浓厚氛围,通过“比、学、赶、帮、超”,促进工作再上新台阶。
严肃:就是要守规章、用心做,不能马虎,不得敷衍。
要以严肃认真的态度对待工作,工作中严谨、细致,不出差错。
自觉遵守法律法规,遵守政协各项规章制度。
活泼:就是要勇创新、善突破,生龙活虎,丰富多彩。
扩展资料:
“团结、紧张、严肃、活泼”这句话是毛泽东同志为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题写的校训
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简称“抗大”,是在抗日战争时期,由中国共产党创办的培养军事和政治干部的学校。
毛泽东任抗大教育委员会主席,他为抗大规定了“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艰苦朴素的工作作风,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的教育方针和“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校风。
苏区抗日根据地的高等教育
(四)陕北公学
陕北公学1937年8月在延安成立。这是在民族危机日益严 重的形势下,为了适应全民族抗日战争的需要,坚持国 防教育和培养大批抗日干部,由中共中央决定创办的一 所革命大学。成仿吾为首任校长,他为陕北公学的创办 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1 创办过程 2 师生来源 学生:第一期学员约600多人,编成5个队,第5队是女生 队。 知识青年、归国的爱国华侨青年、少数青年工人 教师:从国民党统治区抽调的一批文化人、知名学者;中央 指名调派
2 办学宗旨 学校宗旨有三: 第一、培养无限忠诚于党、忠诚于工农大众的干部; 第二、学习马列主义,总结亲身革命经验,提高政治思想 水平;
第三,锻炼思想意识,洗掉旧社会带来的脏东西,使大家 能适应土地革命战争的需要,为彻底粉碎国民党反革命“ 围剿”做出贡献。
3 班级设置 由于苏区处在战争环境,要培养革命急需的干部,只能通过短期培训来 实现“多快好省”。该校根据革命工作需要和学员实际,分三个班进行 培训。 一是新苏区工作人员培训班,主要培训在苏维埃地区与白区工作的干部 ; 二是党、团、苏维埃和工会工作干部培训班; 三是高级训练班,主要培训各省委、省苏维埃政府和省工会选送的高级 干部。
2 校部设置 当时,中央党校根据学员的具体情况和培训任务分为6个部:第一部的 学员是中央及各省负责同志;第二部的学员是从抗战前线调回延安的 县团级以上的中层干部;第三部的学员是担任文化宣传工作的高、中 级干部;第四部的学员是工农出身,文化水平较低的区营级干部;第 五、六部是在1944年初为西北局党校合并而设。 3 学习内容 学习的主要内容是整风运动文件;毛泽东、刘少奇、陈云等的讲话和文 章;列宁、斯大林论党的纪律与党的民主等著作。 4 学习方法 首先,精读文件,领会其精神实质;接着,进行检查,开展批评与自我 批评;最后通过学习、检查、批评与自我批评,写个人总结,以达到 提高认识、改进作风的目的。
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的前身是中国工农红军大学
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的前身是中国工农红军大学,于1936年6月1日在陕
抗大纪念馆
北瓦窑堡创建。
1937年初,“红大”随党中央机关迁到延安,更名为抗大,毛泽东任学校教育委员会主席,林彪任校长,罗瑞卿任副校长。
抗大建校之初,毛泽东亲自为抗大制定了“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艰苦朴素的工作作风,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的教育方针和“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校风。
为了贯彻教育与战争相结合的原则,1939年6月20日,中共中央作出了《关于抗大陕公等学校迁移晋东南的决定》。
7月10日,抗大总校以“八路军第五纵队”番号,在司令员兼政委罗瑞卿率领下,告别延安,向敌后根据地挺进。
五千抗大师生渡黄河,涉汾水,翻吕梁,越太行,经陕西、山西、河北3省的25个县,行程1250千米,辗转一年多,摆脱了日军的围追堵截,终于在1940年11月到达邢台县浆水镇,对外公开称为“青年抗日联合纵队”。
中国教育史模拟试卷
《中国教育史》模拟试卷一.填空:(每空1分,共40分)1.商代的甲骨文被看成是我国有系统文字的开始,和我们今天使用的汉字一脉相承。
2.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编纂和核定的《_诗_》、《书》、《礼》、《_乐_》、《_易_》、《春秋》,成为儒学的基本经典和封建社会学校教育的核心内容。
3.《中庸》将学习的过程具体概括为“博学之”、“审问之”_、_“慎思”__、__“明辨之”__、_“笃行之”__五个步骤。
4.在汉代识字教育所采用的字书中,流行最广且一直保存至今的只有《_____急就篇_______》。
5.唐代日本来唐学习的人员可分为三类,分别是_遣唐使_、留学生、_学问僧__。
6.宋元私塾中最为流行的识字教材有:《_三字经__》、《_百家姓_》、《__千字文__》等。
7.封建伦理道德教育中的“三纲五常”,其中“三纲”指:_君为臣纲__、父为子纲、夫为妻纲_。
8.朱元璋曾下令对《_孟子_》一书大加删节,以符合其专制主义的文教政策。
9.明代府、州、县学中的生员一般分:附学生员、廪膳生员和增广生员三种。
10.1839年11月,独立的_马礼逊学校__始在澳门成立,它是最早设立于中国本土的比较正式的教会学校,因纪念早期一位来华传教的传教士而得名。
在该校接受教育的学生中,__容闳______、黄宽、黄胜三人于1847年在教会资助下随布朗至美国留学,成为中国第一批留美学生。
11.1862年,京师同文馆在北京设立。
12三方面同时发展的教育思想。
13.1896年,盛宣怀奏请在上海设立南洋公学,先后开办有师范院、外院、中院、上院和特班,民国后发展为交通大学。
14.清政府于1905年宣布废除延续了一千三百年的科举制度。
同年,清政府成立中央教育行政机关学部,作为统辖全国教育的管理机构。
15.1907年,清政府颁布《女子小学堂章程》和《女子师范学堂章程》,标志女子教育开始取得在学制上的合法地位。
16.清华学堂是在美国退款兴学的背景下兴办起来的一所留美预备学校,它于1911年4月29日正式开学。
毛泽东为抗大题词的故事
毛泽东为抗大题词的故事作者:暂无来源:《中华魂》 2016年第5期文/春紫中共中央在根据地创办的著名学校——抗大,是培养军政人才的摇篮,对提高干部的军事政治水平,对于源源不断为抗日前线输送精明强干、智勇双全的军政干部,为夺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发挥了重大作用。
为此,毛泽东对于抗大的各项工作,多次过问,精心指导,不惜笔墨热情题词,激发了抗大教职员工和抗大学员为抗战而发奋学习、战斗的极大热情。
为抗大题写教育方针和校训红军长征到达陕北之后,1936年4月,毛泽东决定将原江西根据地的中国红军大学继续办下去。
同年6月1日,在毛泽东的直接领导下,建立了“中国人民抗日红军大学”(简称红大),这便是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简称抗大)的第一期。
1937年1月,党中央机关由保安迁至延安。
抗大也跟随中央机关搬到延安,开始了第二期的教学。
这时,全国抗日救亡运动风起云涌,一些国民党军阀见统一战线已是全国民心所向,只得作出“抗日”姿态,放松了对陕甘宁边区的封锁。
这样就给各地革命知识青年开了方便之门,他们纷纷走向延安寻求抗日救国的真理。
这就向我们党提出了教育培养知识青年的新任务。
为此,毛泽东及时为抗大作了指示:“要驱逐.日本帝国主义出中国,争取抗战胜利,就必须大大增加抗战力量,改变敌我力量强弱的对比,才能达到这个目的。
增加抗战力量的工作和方法很多,然而其中最好最有效的方法是办学校培养抗日干部,办报纸宣传抗日主张。
这个增加抗日力量的方法是与其它一切增加抗战力量的方法相关联的总方法。
”随即,根据党中央和毛泽东的指示,中央军委为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将红大正式更名为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除继续培养红军干部外,把培养革命知识青年作为抗大的一项重要任务。
鉴于学员数量增加和学校扩大的新情况,中央军委还成立了抗大教育委员会,健全了校部组织机构,毛泽东亲自担任教育委员会主席,直接领导学校的教育与建设工作。
正是基于以上局势的变化发展,为了进一步加强抗大的建设,明确抗大的工作方向,1937年3月5日,毛泽东为抗大亲笔题词,规定了抗大的教育方针:“坚定不移(‘不移’1939年改为‘正确’)的政治方向,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加上机动灵活的战略战术”。
团结紧张严肃活泼释义说课讲解
团结紧张严肃活泼释义团结紧张,严肃活泼——释义“团结、紧张、严肃、活泼”,这八个字曾是毛主席为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题写的校训。
如今,我们能在六七十年代的建筑中发现墙上写出的这八个大字,它们也被广泛运用于教育行业以作为训诫或指导。
而今,再次仔细品味,这既是社会、政治的要求,也是人生哲学的提炼。
无论是军队、学校还是机关、企业,“团结紧张,严肃活泼”都是各种团体、各种活动应该追求的完美境界。
渊源: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根据毛泽东的建议,为了培养抗日军政干部而兴办了中国工农红军大学,1936年6月1日举行了开学典礼,1937年4月红军大学正式改名为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简称抗大)。
毛泽东高度重视抗大的建设,亲自担任抗大教育委员会主席,为抗大制定了“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艰苦朴素的工作作风,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教育方针,并题写了“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校训,主要着眼点是对学员思想作风和道德人格的培养,并在1938年3月、6月和次年5月,三次重申题词内容,使之成为以后各时期、各类院校的教育方针和校风,对我军军事院校建设起到了长远的指导作用。
释义:团结:分开来看,“团”意为会合在一起,“结”意为被联结的状态。
而“团结”却来源于近代女性的手工编织用语。
“团”原指线团,“结”原指绕结。
妇女把编织用的线成团地绕结起来,就变得很紧密,难以拆开。
因此“团结”就有了和睦、不可离间的寓意。
“五四”后,女性逐渐挣脱了家务的束缚,同男性团结一致,为人道而斗争,于是就把“团结”一词带入了白话文,用以比喻为了集中力量实现共同理想或完成共同任务而联合。
紧张:“紧”,作急促、迫切、猛烈之意,“张”在这里作“拉紧”讲。
紧张是人体在精神及肉体两方面对外界事物反应的加强,意为激烈或紧迫。
严肃:“严”,不放松,认真;“肃”,严正,认真。
“严肃”,一谓作风、态度等严格、郑重、认真,如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冷生》:“后值某学使规矩严肃,终日危坐堂上。
学校文化导论-校风和校训的关系
校风和校训的关系什么是校风?校风就是学校风气。
像民族风俗习惯作为民族文化在社会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领域的投影一样,校风也是校园文化在学校物质和精神领域的投影。
它主要是通过语言和行为传承于师生之中。
它是师生共同行为和心理状态的具体标志,良好的校风对于师生的心理和行为具有促进力和约束力,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具有很大的保障作用。
一种好的校风是经过较长时间形成的,因而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好的校风一旦形成,就会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就会成为一个学校的无声的命令和无形的纪律。
因此,对校风的作用和功能决不能轻视和低估。
一、校风的内容校风包括学风、教风和领导作风。
学风是对学生思想方法、学习态度、进取精神、学习习惯的基本要求。
它要求学生有明确的学习目的,要求学生运用正确的理论联系实际的学习方法。
有端正的学习态度,有勤奋刻苦的学习精神,有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进取精神。
教风是教师的教学思想、教学方法、教学风格、教学态度和工作作风的集中表现。
优良的教风应主要表现为:忠诚党的教育事业,把全部的心血和知识无私地奉献给学生,教师为学生而学,学而不厌;精心教导,诲人不倦;言传身教,为人师表。
领导作风是搞校风的关键。
搞好校风,首先要从领导作风开始。
对学校领导来说,第一,必须有忠诚教育的事业心和高尚品德。
强烈的事业心是办好学校的前提。
具备高尚的品德,以身作则的精神,才能正人,德高才能服众、令众。
第二,学校领导必须有勤奋好学、开拓进取的精神。
第三,学校领导必须深入基层,民主决策。
当然,校风还应包括办学方向、生活秩序、学生的文明举止以及考风等内容,但主要还是上述三个方面,故对其它各条不再赘述。
二、校训和校风的关系校训是学校规定的对学生有指导意义的简明、深刻、高度概括的词语。
校训反映一个学校的特色。
它是治校、做人的指导思想,体现学校的精神及群体意识等。
它是学校领导或学者、名流根据该校的类型、培养的任务、办学的条件及学生的具体情况而拟定的,既有必须遵守的内容,也有努力的方向或教育的目标。
团结紧张严肃活泼释义
——释义“团结、紧张、严肃、活泼”,这八个字曾是毛主席为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题写的校训。
如今,我们能在六七十年代的建筑中发现墙上写出的这八个大字,它们也被广泛运用于教育行业以作为训诫或指导。
而今,再次仔细品味,这既是社会、政治的要求,也是人生哲学的提炼。
无论是军队、学校还是机关、企业,“团结紧张,严肃活泼”都是各种团体、各种活动应该追求的完美境界。
渊源: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根据毛泽东的建议,为了培养抗日军政干部而兴办了中国工农红军大学,1936年6月1日举行了开学典礼,1937年4月红军大学正式改名为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简称抗大)。
毛泽东高度重视抗大的建设,亲自担任抗大教育委员会主席,为抗大制定了“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艰苦朴素的工作作风,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教育方针,并题写了“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校训,主要着眼点是对学员思想作风和道德人格的培养,并在1938年3月、6月和次年5月,三次重申题词内容,使之成为以后各时期、各类院校的教育方针和校风,对我军军事院校建设起到了长远的指导作用。
释义:团结:分开来看,“团”意为会合在一起,“结”意为被联结的状态。
而“团结”却来源于近代女性的手工编织用语。
“团”原指线团,“结”原指绕结。
妇女把编织用的线成团地绕结起来,就变得很紧密,难以拆开。
因此“团结”就有了和睦、不可离间的寓意。
“五四”后,女性逐渐挣脱了家务的束缚,同男性团结一致,为人道而斗争,于是就把“团结”一词带入了白话文,用以比喻为了集中力量实现共同理想或完成共同任务而联合。
紧张:“紧”,作急促、迫切、猛烈之意,“张”在这里作“拉紧”讲。
紧张是人体在精神及肉体两方面对外界事物反应的加强,意为激烈或紧迫。
严肃:“严”,不放松,认真;“肃”,严正,认真。
“严肃”,一谓作风、态度等严格、郑重、认真,如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冷生》:“后值某学使规矩严肃,终日危坐堂上。
”二谓严谨而有法度,如《北史·宇文护传》:“文帝诸子并幼,遂委以家务,内外无不严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抗日军政大学校训释义1.引言1.1背景大学是国家高等教育的学府,能够给人们提供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教授专业知识,使人们更好地立足于社会。
大学为社会源源不断地培养各行各业的人才与骨干,进而促进了社会的进步与时代的发展。
中国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成立了许许多多的大学,每个大学都以其独特的办学风格和学风校风在众多大学中显示出独有的气质。
而校训作为一个大学的“灵魂”则将一所大学的所有特质都融入了几个字词之间,因此通过研究一所大学的校训我们可以从侧面对这所大学形成一个更深层面的认识与了解。
由于我对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成立的中国抗日军政大学比较感兴趣,所以对中国抗日军政大学及其校训进行了一定的研究。
1.2中国抗日军政大学简介中国抗日军政大学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为了培养军事政治干部而创办的学校,其全名为“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简称“抗大”,校址在延安。
为了适应抗日战争形势的需要,中共中央于1936年6月1日,将创办于陕北的“中国工农红军学校”改称为“中国人民抗日红军大学”。
1937年1月,中国人民抗日红军大学随中共中央机关迁至延安,并改称“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
毛泽东任抗大的教育委员会主席兼政治委员,林彪任校长,刘伯承任副校长。
抗大总校有十四个大队。
此外抗大还有八所分校。
1945年10月,抗大总校在副校长何长工带领下迁往东北,并改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东北军政大学”。
各个分校则组建了华北、华东、西南等军政大学。
抗大的学生来源最初是驻校轮训红军的各级部队干部,后来抗大开始大量招收培训从陕甘宁边区外奔向延安的抗日知识青年,为八路军和新四军培养了大量军事骨干力量。
1.3中国抗日军政大学校训严格管理学员,加强学风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干部教育培训的优良传统,这一点同样体现在了中国抗日军政大学的校训中。
抗大的教育委员会主席毛泽东亲自为抗大规定了“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校训和“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艰苦朴素的工作作风,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的教育方针。
2.中国抗日军政大学校训提出的历程2.1抗大校训提出的历史背景抗大的前身为1931年于江西瑞金创办的中国工农红军学校,1933年扩建为红军大学。
当时正值国民党对红军的根据地进行围剿的时期,而日本在1931年九一八事变占领东北全境后加紧实施侵华计划,对我国华北地区虎视眈眈。
共产党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被迫进行战略转移——长征。
红大随中央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与红军干部团和陕北红军学校合并,在陕北瓦窑堡组成“中国工农红军学校”,不久改称“西北抗日红军大学”,周昆任校长,袁国平任政治委员。
当时日本加紧侵略中国的计划,为了迎接即将到来的抗日战争,中共中央决定以中国工农红军学校为基础,创办中国人民抗日红军大学。
1936年6月1日,“中国人民抗日红军大学”在保安县举行开学典礼,正式宣告成立。
1937年1月20日,红大随中共中央机关迁至延安,改称为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
2.2抗大校训的提出过程抗大正式成立后,1937年1月20日开始公开招收学生,这一期一共设置了四个大队,招收了一千三百多名学员,加上甘肃庆阳的抗大步校一千四百多人,这一期的学员一共两千七百余人。
抗大开学后,学员在敌人的封锁下的及其艰难困苦的环境中,一边自己动手挖窑洞、开荒种地,一边学习着军事理论知识、技能训练以及政治课,师生一手拿锄,一手拿枪,一边学习,一边生产。
有感于抗大师生的吃苦耐劳的精神,鼓励战士们艰苦奋斗,毛泽东在1937年4月时为抗大题了“团结、紧张、严肃、活泼”八个大字,并贴在了抗大的校门上。
1937年5月的中共中央的一次会议上,毛泽东亲自为抗大规定了“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艰苦朴素的工作作风,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的教育方针。
并把“团结、紧张、严肃、活泼”正式确定为了抗大的校训。
1938年3月和6月以及1939年5月,毛泽东三次重申题词内容,使之成为以后各时期,很多院校的教育方针和学校校训。
自此,这非同寻常的八个字与抗日军政大学、八路军新四军一起在我国的抗日救亡的历史中熠熠生辉,至今为广大民众和熟知。
3.“团结、紧张、严肃、活泼”八字校训的内涵与意义3.1团结毛泽东非常重视团结,他将团结融入了党的一切工作中,从他的名言“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中可见一斑。
人们常说,团结就是力量,团结就是进步,团结就是胜利。
正所谓“众人一条心,黄土变成金”,在这个世界上,只有团结,才能成功。
这一点在共产党领导的红军以及后来的八路军、新四军,解放军身上体现的淋漓尽致。
正如一首军歌唱的:“团结就是力量,团结就是力量,这力量是铁,这力量是钢,比铁还硬,比钢还强。
”这是一种伟大的精神文明,是当时战士的一种信仰,在艰苦的年代里给人以无穷的力量。
大到国共两党正式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小到战士们一次次地为了保全大家而牺牲自己,整个抗日战争处处都体现着这种精神的传承。
1936年爱国将领张学良、杨虎城对蒋介石发动“兵谏”希望联合共产党抗日,这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受到了共产党“团结起来,一致对外”的号召。
西安事变爆发后,抗大第一期学员200多人纷纷“下山”,担负起“巩固国内和平,争取民主政治,实现对日抗战”的新任务,抗大教育长罗瑞卿则作为中共处理西安事变工作组成员赴西安调解国共关系。
在继续争取国内和平,“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组织对日抗战的关键时刻,抗大第一期学员发挥了重大作用。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延安成为全国人民的抗战中心,抗大也成为了人们心中抗战的精神堡垒。
一批又一批的进步青年从全国各地涌向延安,从抗战全面开始到1938年底,有1.5万名爱国进步青年进入抗大学习,其中还包括东北军张学良部和西北军杨虎城部的进步军官和抗日志士。
可见抗大所宣扬的团结精神具有非常大的凝聚力。
3.2紧张这里的“紧张”意为雷厉风行的工作态度。
毛泽东将“紧张”作为校训意在提醒抗大学员对待工作和学习要像雷一样迅猛、风一样快速,执行命令、完成任务不拖泥带水。
“紧张”首先要求学生积极进取,奋发向上,今日事,今日毕,不把今天的事情留到明天来做。
其次它时刻提醒着学生不把拖延的恶习带到学习和工作中去,尤其是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如果养成了拖延的恶习,将来在分秒必争的战斗中就有可能贻误战机甚至丧命。
再次,它还使学员保持紧张的状态从而高效率地完成学习任务。
“紧张”的影响深刻地体现在抗大的发展中。
为了适应抗战形势的发展,抗大没等二期同学毕业离校,第三期就于1937年8月1日正式开学了。
三期开学以后,仍有不少新同学结队前来。
抗大教育长罗瑞卿不仅埋头紧抓教育,对学员的政治路线,政治方向的教育也同样抓的很紧。
由于第四期学员扩充太快,学员中的自由主义和极端民主化倾向有兴起的势头,罗瑞卿发现后立即给学员做了报告强化了学校的思想政治工作,融洽了干部与学员之间的关系。
正因为如此,抗大的学员在八个月的时间里就能完成学业奔赴前线,成为抗战前线的骨干力量。
3.3严肃严肃是进行一切工作和学习的前提和必要保证,尤其是在战争年代,严肃的学习、工作态度不可或缺。
毛泽东将“严肃”作为抗大校训合情合理。
严肃是一丝不苟、认真负责的做事态度,只有做事严肃认真,才能担负起挽救中华民族的重任。
1937年10月,抗大第三期学员六队队长黄克功,因为爱上了他的同学刘茜而对方不接受他而枪杀了刘茜,这件事情引起了罗瑞卿的高度重视。
黄克强出身贫寒,工作很有干劲又很能打仗,而且是长征的功臣,但是他杀害了从外地投奔延安的有志青年,产生了很坏的政治影响。
罗瑞卿没有因为个人感情而放过黄克强,而是与其他领导严肃地处理了这起案件,将黄克强依法枪决。
这件事情扩大了抗大在知识青年中的良好形象,使得全国各地的知识青年包括海外归来的有志之士如潮水般涌向抗大。
同时,这件事情还为抗大的学员树立了榜样,强调了校训中“严肃”的重要性。
严肃的工作作风有助于提高学员的纪律意识,从而避免其在以后的工作中犯一些不必要的错误。
3.4活泼最后这一点乍一看感觉与抗大校训的前三个部分有点儿格格不入,但仔细思考后我们可以体会到毛泽东的用意和其具有的内涵。
活泼体现出了一个人积极向上的精神气质,是一种乐观的生活态度,一个活泼的人在工作、学习中散发出的蓬勃气息不仅能够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还可以感染身边的人;一个活泼的集体能够在艰苦的环境中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因此活泼是进行长期斗争的必要心理保障。
毛泽东经常以调侃的方式鼓励学员和干部。
一次他来到学员中间,幽默地说:“你们是过着石器时代的生活,学着当代最先进的科学——马克思列宁主义,你们是元始天尊的弟子,天下大乱你们就下山了!”这不仅是对学员们的肯定与鼓励,更重要的是在学员中传播了一种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为“活泼”这一校训做了良好的诠释。
艰苦的年代里不丧失活泼的气质才能渡过难关,迎接胜利的曙光。
4.八字校训在当下时代的借鉴意义“团结,紧张,严肃,活泼”八字校训虽然早在1937年就被提出,但却没有因为时间的流逝而让人们淡忘。
这四个方面相辅相成,对于如今乃至以后的人们仍然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对于个人而言,能够完全领悟其内涵并真正地将其贯穿在自己的学习、工作中并不容易,但是我们要时刻有这个意识。
一个有团结意识的人,才能在需要的时候团结各方力量来达成独自难以实现的目标,创造更大的价值;一个有紧张意识的人不会虚度光阴、蹉跎岁月,做任何事情都会保持很高的效率,这样就可以比其他人做更多有意义的事情;一个办事严肃的人在进行重要的工作时不会出现不应该的错误;一个活泼的人具有的亲和力能够帮助其将他人团结起来,其散发出的精神气质能够感染身边与之共事的人,并且能够使其具有更高的工作效率。
对于一个团队或者一个企业而言,只有团结起来才能朝着共同的目标前进;只有具有紧张意识,团队才能高效率地工作,企业才能高效率地运转,才能在一个领域里屹立不倒,才不会被历史的潮流淹没;只有严谨严肃,才不会有违法违规的事情发生,才不会有虚假浮夸的风气产生;而只有拥有了宽松活泼的环境,营造和谐的氛围,才会使一个团队或企业充满活力。
团结,紧张,严肃,活泼。
八字校训在抗战时期曾是抗大学员的一种精神支柱,在当下具有深刻的借鉴意义,在将来也同样会继续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
参考文献李志民《革命熔炉》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 1986年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党中央在延安13年》中央文献出版社2010年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延安时期大事记述》中央文献出版社 2010年延安革命纪念馆《延安革命纪念馆陈列内容简介:中共中央在陕北大事年表》出版者不详198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