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MW循环流化床热水锅炉设计说明书
2021年GB50041-锅炉房设计规范
![2021年GB50041-锅炉房设计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5004d9db7cd184254b3535ed.png)
*欧阳光明*创编 2021.03.07锅炉房设计规范GB50041-2008欧阳光明(2021.03.07)目录*欧阳光明*创编 2021.03.07锅炉房设计规范GB50041-20081 总则l.0.1 为使锅炉房设计贯彻执行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和规定,达到节约能源、保护环境、安全生产、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和确保质量的要求,制定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下列范围内的工业、民用、区域锅炉房及其室外热力管道设计:1 以水为介质的蒸汽锅炉锅炉房,其单台锅炉额定蒸发量为l~75t/h、额定出口蒸汽压力为0.10~3.82MPa(表压)、额定出口蒸汽温度小于等于450℃;2 热水锅炉锅炉房,其单台锅炉额定热功率为0.7~70MW、额定出口水压为0.10~2.50MPa(表压)、额定出口水温小于等于180℃;3符合本条第1、2款参数的室外蒸汽管道、凝结水管道和闭式循环热水系统。
1.0.3本规范不适用于余热锅炉、垃圾焚烧锅炉和其他特殊类型-锅炉的锅炉房和城市热力网设计。
1.0.4锅炉房设计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强制性标准的规定。
2术语2.0.1锅炉房boiler plan锅炉以及保证锅炉正常运行的辅助设备和设施的综合体。
2.0.2工业锅炉房 industrial boiler plant指企业所附属的自备锅炉房。
它的任务是满足本企业供热(蒸汽、热水)需要。
2.0.3民用锅炉房 living hoiler plant指用于供应人们生活用热(汽)的锅炉房。
2.0.4区域锅炉房 regional boiler plant指为某个区域服务的锅炉房。
在这个区域内,可以有数个企业、数个民用建筑和公共建筑等建筑设施。
2.0.5独立锅炉房 independent boiler plan四周与其他建筑没有任何结构联系的锅炉房。
2.0.6非独立锅炉房 dependent boiler plant与其他建筑物毗邻或没在其他建筑物内的锅炉房。
100T循环流化床热水锅炉运行规程
![100T循环流化床热水锅炉运行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f53e931bf705cc17542709d6.png)
承德康泰热力公司1×70MW循环流化床运行规程(试用版)2018年1月目录第一章锅炉概述 (3)第一节锅炉简介 (3)第二节锅炉技术型号及技术参数 (4)第二章锅炉启动具备的条件 (13)第一节启动前的检查项目 (13)第二节上水要求及水压试验 (15)第三节转动机械试运转 (16)第四节漏风试验 (17)第五节冷态试验 (17)第三章锅炉的启动 (20)第一节启动前的状态 (20)第二节锅炉点火 (22)第四章锅炉运行中的监视与调整 (24)第一节运行中的监视与调整 (24)第二节安全阀的调整 (26)第三节锅炉排污 (26)第四节锅炉运行中的检查项目 (27)第五章锅炉的停运 (30)第一节锅炉停炉 (30)第二节锅炉压火及启动 (31)第六章锅炉运行的事故分析与处理 (32)第一节锅炉故障处理 (32)第二节锅炉承压部件和损坏 (32)第三节锅炉事故处理 (35)第七章机械除渣系统运行、维护、故障及处理 (41)第八章炉前给煤系统 (48)第九章首站热网系统运行与维护 (51)第一章锅炉概述第一节锅炉简介该锅炉为单锅筒,全强制循环热水锅炉,钢制结构。
锅筒中心标高为38m,锅炉运转层标高7m,锅炉燃烧操作层标高为4m。
锅炉主要由炉膛,绝热旋风分离器,自平衡回料阀和尾部对流烟道组成。
炉膛采用膜式水冷壁,锅炉中部是绝热旋风分离器尾部竖井烟道布置了光管省煤器,省煤器下部布置一、二次风空气预热器。
锅炉采用循环流化床燃烧。
锅炉经两根Ф325的回水管道回水至锅筒,由下降管进入水冷壁管一路引入水冷下集箱、水冷壁管、水冷上集箱,一路引入水冷屏下集箱、水冷屏、水冷屏上集箱,然后由引出管进入锅筒,再由导水管引至省煤器下集箱,经低温省煤器,高温省煤器,出口集箱,最后将合格的热水引出。
锅筒内装有1个单独水套组成,将回水与出水分割开。
因该锅炉设计容量大,用户在使用期间应具备用电量,防止锅炉在运行期间发生停电造成事故。
循环流化床锅炉砌砖说明书
![循环流化床锅炉砌砖说明书](https://img.taocdn.com/s3/m/7baadb636bd97f192379e919.png)
QXF116-1.6/130/70-A循环流化床热水锅炉砌砖说明书图号:610300-0-0编号:610300QZS编制:校对:审核:标审:审定:xxxxxxxxxxxxxx有限公司前言QXF116-1.6/130/70-A型116MW循环流化床热水锅炉是山东恒涛节能环保有限公司研制、开发的一种高效低污染新型燃煤锅炉。
锅炉炉墙分为风室、燃烧室、炉室、旋风分离器、返料器、炉顶、尾部烟道等部分。
循环流化床锅炉的燃烧对炉墙的密封有很高的要求。
炉墙的密封状况直接影响着锅炉的负荷和热效率,它对运行的影响比其它类型的锅炉要重要得多。
由于循环流化床锅炉的特点,炉墙防磨有其特殊要求。
在炉墙防磨、密封等方面所采取的措施来源于我公司专人员循环流化床锅炉多年的设计、运行经验,以及各家耐火材料厂家的经验。
一、施工前的准备1.在进行锅炉砌筑前,必须对本公司所提供的砌砖图纸及技术文件认真审阅,并对相关部分的图纸文件仔细审阅。
严格按照图纸中的要求进行施工。
2.非本公司制造的部分锅炉设备如烟风道、风机等,与砌砖工作有关的安装位置、尺寸和技术资料等都必须进行仔细审阅。
3.检查砌炉用耐火材料和保温材料是否符合国家有关标准。
炉墙材质按照图纸要求选购,不能低于图纸规定的理化指标。
材料进厂后要严格按有关规定进行检验。
如使用低于设计要求的材料,锅炉各项性能指标难以保证,用户应特别注意。
4.耐火材料和保温材料的存放必须符合有关规定。
5.砌炉的设备、人员、辅料的准备要能保证锅炉的施工进度和技术要求。
6.锅炉砌筑工作在锅炉水压试验完成后进行。
对与锅炉砌筑配合的部件要仔细校对、检验,是否符合砌砖图上所注明的要求。
二、炉墙、保温材料性能砌筑炉墙应严格按照技术操作规程,禁止乱用材料及灰浆,以保证锅炉的砌筑质量。
1.炉墙砌筑采用磷酸铝结合高铝质耐磨砖(PA砖、JC350-1993)和粘土砖(材质按YB/T5106-1993 N-2b).耐火混凝土采用高强耐磨浇注料和矾土水泥耐火混凝土。
循环流化床热水锅炉技术参数表优选全文
![循环流化床热水锅炉技术参数表优选全文](https://img.taocdn.com/s3/m/ba8eaa1e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cbfcbba.png)
优选全文完整版(可编辑修改)
循环流化床热水锅炉技术参数表
注:
*点火方式除床上点火外, 还有标准床下点火装置可供选择。
*给煤具有三种标准给煤方式可供选择: 螺旋给煤机负压给煤、螺旋给煤机正压给煤、皮带给煤负压给煤。
*燃料消耗量按标准低位发热值29308kj/kg(7000kcal/kg)计算。
*我们遵循不断完善产品性能原则, 对产品的部分改变或许难以及时通知阁下, 参数表中内容仅供参考。
若需要新资料, 请向我公司相关部索取。
*根据用户具体情况, 可以提供其他技术参数及适用煤种锅炉。
循环流化床蒸汽锅炉技术参数表。
70MW热水锅炉安装、使用说明书(1).doc.doc
![70MW热水锅炉安装、使用说明书(1).doc.doc](https://img.taocdn.com/s3/m/ca4352398e9951e79b89277a.png)
70MW热水锅炉安装、使用说明书QXL70-1.6/130/70-AII目录第一部产品说明 (2)第一章锅炉规范 (2)第二章锅炉结构简介 (4)第二部分安装施工及验收规范 (7)第一章一般规定 (7)第二章锅筒、本体和管路 (8)第三章平台扶梯 (11)第四章水压试验 (12)第五章炉墙、保温层和炉衣 (13)第六章固定、密封装置的安装 (14)第七章热烟道、分离器 (15)第八章热工仪表、保护装置、阀门和吹灰器 (16)第九章链条炉排 (17)第十章烘炉、煮炉、严密性试验和试运行 (20)第一节烘炉 (20)第二节煮炉 (20)第三节严密性试验和试运行 (21)第三部分使用说明 (22)第一章升火 (22)第二章安全阀的校正 (23)第三章正常运行时的管理 (24)第四章排污 (26)第五章吹灰 (27)第六章正常停炉 (28)第七章紧急停炉 (29)第八章炉排的管理 (30)第九章维护及检修 (32)第十章自动控制 (33)第十一章锅炉技工要求 (33)第一部分产品说明该锅炉为单横锅筒链条炉排水管锅炉。
循环方式为强制循环,第一章锅炉规范一、设计参数:额定供热量: 70MW额定工作压力: 1.6MPa回水温度: 70℃出水温度: 130℃设计循环水流量:1003.3t/h燃烧方式:层燃炉排有效面积: 90㎡设计效率: 83.2%锅炉本体水容积:65m³适用燃烧: II类烟煤,Vr>25%设计煤种:碳:47.43%氢:3.21%氧:6.57%氮:0.87%硫:3.00%水:7.60%灰:31.32%低位发热值:18.85MJ/Kg颗粒度:0~3mm不大于30%,最大粒度不大于30mm。
二、水质要求:锅炉给水应澄清,清彻无色,补给水和循环水品质应符合GBl576《工业锅炉水质》的规定。
补给水:悬浮物≤5mg/L总硬度≤0.6mmol/LPH(25℃)≥7含油量≤2mg/L 、溶解氧≤0.1mg/L 循环水:PH(25。
QXF系列循环流化床热水锅炉
![QXF系列循环流化床热水锅炉](https://img.taocdn.com/s3/m/5161822c482fb4daa58d4b4f.png)
QXF系列循环流化床热水锅炉【额定蒸发量】:7--70 MW【额定蒸汽压力】:1--1.6 MPa【额定蒸汽温度】:95--150 ℃【给水温度】:60--90 ℃【适用燃料】:贫煤、烟煤、无烟煤、褐煤、煤矸石及造气炉渣◆产品简介:循环流化床燃烧技术是近2O年发展起来的清洁煤燃烧技术,QXF系列循环流化床热水锅炉具有燃料适应广、燃烧效率高、氮氧化物排放低、低成本石灰石炉内脱硫、负荷适应性强、可燃用劣质燃料等突出优点。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城市集中热水供暖的要求逐步提高,近十几年来热水供暖在国内得到了迅速发展。
QXF系列循环流化床热水锅炉大多采用室内布置,也可采用露天布置,可燃用无烟煤、烟煤、褐煤和煤矸石等较低热值燃料,燃料燃烬率可高达99%,环保节能效果显著,负荷调节范围广,是城市燃煤集中供暖的首选产品,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环保效益。
◆产品用途:QXF系列循环流化床热水锅炉主要用于城市、各种企业的供暖系统。
◆产品优势:1、燃烧效率高,节能显著。
由于循环流化床锅炉气固混合好,而且燃料颗粒又可循环燃烧,故燃料颗粒在炉内的停留时间大大加长,其燃烧效率可达97-99%。
锅炉热效率达85%,高于国家标准15-20个百分点。
有显著的节能效果和经济效益。
于社会减少了能源浪费,也减少了粉尘总排放量,社会效益很大。
2、QXF系列循环流化床热水锅炉出力调节范围广,调节速率快。
循环流化床的气流速度高和物料浓度便于控制从而使其吸热容易控制,所以其适应符合变化能力很大,负荷范围调节比可达1/3~1/4。
无论高低负荷,其燃烧效率均能保持较恒定的值。
同时负荷调节速度快,平均每分钟可达5%。
因此该炉用于调峰锅炉,负荷变动较频繁的单位尤为适用。
3、清洁燃烧,环保性能优异。
循环流化床燃烧温度仅在850℃~950℃左右,属低温燃烧,同时采用分段送风,分级燃烧,空气沿燃烧流向从不同高度送入,燃烧室处于循环燃烧状态,因而该技术在环保方面有三大好处。
GB50041-2008锅炉房设计规范
![GB50041-2008锅炉房设计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ce9b81c283d049649b6658d4.png)
锅炉房设计规范GB50041-2008目录1 总则 (5)2术语 (5)3基本规定 (7)4锅炉房的布置 (9)4.1位置的选择 (9)4.2建筑物、构筑物和场地的布置 (9)4.3锅炉间、辅助间和生活间的布置 (10)4.4工艺布置 (10)5燃煤系统 (11)5.1燃煤设施 (11)5.2煤、灰渣和石灰石的贮运 (12)6燃油系统 (14)6.1燃油设施 (14)6.2燃油的贮运 (15)7燃气系统 (16)8锅炉烟风系统 (16)9锅炉给水设备和水处理 (17)9.1锅炉给水设备 (17)9.2水处理 (18)10供热热水制备 (20)10.1热水锅炉及附属设施 (20)10.2热水制备设施 (22)11监测和控制 (22)11.1 监测 (22)11.2控制 (26)12化验和检修 (27)12.1化验 (27)12.2检修 (28)13.1 汽水管道 (28)13.2燃油管道 (30)13.3燃气管道 (31)14保温和防腐蚀 (31)14.1保温 (31)14.2防腐蚀 (32)15土建、电气、采暖通风和给水排水 (33)15.1土建 (33)15.2电气 (34)15.3采暖通风 (35)15.4给水排水 (36)16 环境保护 (36)16.1大气污染物防治 (36)16.2噪声与振动的防治 (37)16.3 废水治理 (37)16.4 固体废弃物治理 (38)16.5 绿化 (38)17消防 (38)18室外热力管道 (38)18.1管道的设计参数 (38)18.2管道系统 (38)18.3管道布置和敷设 (39)18.4管道和附件 (41)18.5管道热补偿和管道支架 (42)3 基本规定 (44)4锅炉房的布置 (46)4.1位置的选择 (46)4.2 建筑物、构筑物和场地的布置 (47)4.3锅炉间、辅助间和生活间的布置 (48)4.4工艺布置 (49)5.1燃煤设施 (49)5.2煤、灰渣和石灰石的贮运 (50)6 燃油系统 (53)6.1燃油设施 (53)6.2燃油的贮运 (55)7燃气系统 (56)8锅炉烟风系统 (56)9锅炉给水设备和水处理 (57)9.1锅炉给水设备 (57)9.2 水处理 (59)10供热热水制备 (61)10.1热水锅炉及附属设施 (62)10.2热水制备设施 (64)11监测和控制 (65)11.1监测 (65)11.2控制 (67)12化验和检修 (69)12.1化验 (69)12.2检修 (70)13.1汽水管道 (70)13.2燃油管道 (72)13.3燃气管道 (73)14保温和防腐蚀 (74)14.1保温 (74)14.2 防腐蚀 (75)15土建、电气、采暖通风和给水排水 (76)15.1土建 (76)15.2 电气 (77)15.3采暖通风 (79)15.4给水排水 (80)16.1大气污染物防治 (81)16.2噪声与振动的防治 (82)16.3废水治理 (84)16.4固体废弃物治理 (84)16.5绿化 (84)17消防 (84)18室外热力管道 (85)18.1 管道的设计参数 (85)18.2 管道系统 (85)18.3管道布置和敷设 (87)18.4管道和附件 (90)18.5管道热补偿和管道支架 (90)GB50041-20081 总则l.0.1 为使锅炉房设计贯彻执行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和规定,达到节约能源、保护环境、安全生产、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和确保质量的要求,制定本规范。
循环流化床行业模板说明书
![循环流化床行业模板说明书](https://img.taocdn.com/s3/m/665b2f33f111f18583d05ae3.png)
循环流化床行业模板说明书V1.1编制:傅海浩修改:裘迅斌审核:姜锋平浙江中控技术股份有限公司2009年12月目录1.前言 (5)2.系统设计 (5)2.1设计联络会 (5)2.1.1日程安排 (5)2.1.2一联会 (6)2.1.3二联会 (8)2.2测点清单 (10)2.2.1测点清单分析 (10)2.2.2测点清单整理及IO通道分配 (10)2.3系统组态 (13)2.3.1IO通道组态 (13)2.3.2回路组态 (13)2.3.3历史趋势组组态 (14)2.3.4操作小组组态 (15)2.4盘台柜设计 (15)2.4.1控制柜设计 (15)2.4.2外配柜设计 (16)2.4.3服务器柜设计 (18)2.4.4配电柜设计 (18)2.4.5操作台设计 (19)2.4.6系统装配信息表 (20)2.4.7外配设计安装条件表 (21)2.4.8其它设计资料 (21)3.控制方案设计 (22)3.1设计规则 (22)3.1.1变量编制规则 (22)3.1.2程序编制规则 (24)3.2热电通用自定义模块 (25)3.2.1阀门控制模块 (25)3.2.2电机控制模块 (30)3.2.3手操器模块 (35)3.2.4平衡模块 (39)3.2.5回路参数处理模块 (40)3.2.6回路测量死区模块 (41)3.2.7偏差比较模块 (42)3.2.8模拟量二选一模块 (42)3.2.9模拟量三选一模块 (43)3.2.11三设备备用模块 (46)3.2.12开关量三选二模块 (47)3.2.13开关量四选二模块 (47)3.2.14开关量四选三模块 (47)3.2.15光字牌模块 (48)3.2.16信号质量码判断模块 (48)3.2.17汽包水位保护二选一模块 (49)3.2.18汽包水位保护三选二模块 (50)3.3流化床专用自定义模块 (51)3.3.1总煤量计算模块 (51)3.3.2煤热值实时计算模块 (51)3.3.3阻力系数计算模块 (52)3.3.4主汽流量、煤量需求计算模块 (53)3.3.5总煤量指令计算模块 (53)3.4SCS控制逻辑 (54)3.4.1SCS控制概述 (54)3.4.2控制对象 (55)3.4.3锅炉部分 (58)3.4.4汽机部分 (62)3.4.5公用部分 (70)3.5FSSS控制逻辑 (75)3.5.1FSSS系统简介 (75)3.5.2FSSS功能组成 (75)3.6ETS控制逻辑 (80)3.6.1ETS系统简介及功能 (80)3.6.2设计及实施注意事项 (81)3.6.3ETS设计实例 (81)3.7MCS控制逻辑 (86)3.7.1MCS控制概述 (86)3.7.2锅炉燃烧系统 (90)3.7.3锅炉汽水系统 (98)3.7.4锅炉燃油系统 (111)3.7.5汽机系统 (112)3.7.6公用系统 (115)4.流程图设计 (119)4.1流程图整体布置及风格 (119)4.2动态数据及小数位数 (120)4.3常见动画属性 (120)4.4主流程图 (121)4.4.1划分原则 (121)4.4.2锅炉部分 (121)4.4.3汽机部分 (127)4.4.5电气部分 (131)4.5弹出式流程图 (132)4.5.1操作面板 (132)4.5.2监视面板 (135)4.6动态图库 (136)4.6.1电动阀 (136)4.6.2气动阀 (137)4.6.3电磁阀 (138)4.6.4挡板 (139)4.6.5风机 (140)4.6.6泵 (141)4.7静态图库 (142)4.8精灵图库 (142)5.附录 (142)5.1循环流化床简介 (142)5.1.1循环流化床锅炉分类 (142)5.1.2循环流化床锅炉的特点 (142)5.1.3循环流化床锅炉结构 (143)5.1.4循环流化床锅炉工作原理 (145)5.2其它知识 (145)1.前言目前公司承接的各类循环流化床项目已经超过200台, 在众多热电行业专家和工程技术人员的不懈努力下,我们已经积累了大量的CFB工程实施经验和控制方案成果,为了使这些宝贵的经验和成果能够在工程一线真正得到有效使用及推广,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制定了这个模板。
70MW膜式壁热水锅炉及工艺施工组织设计
![70MW膜式壁热水锅炉及工艺施工组织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ef52e706c850ad02df804145.png)
锅炉房安装施工组织设计锅炉型号:130/70-AⅡ3型建设单位:鄂托克旗鑫州供热有限责任公司编制:张红星审核:蔡正批准:张丙雨日期:2011年3月22日目录第一章锅炉安装工程概况........................... 错误!未定义书签。
1工程概况......................................... 错误!未定义书签。
2 DZL70MW膜式壁热水锅炉的简介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 锅炉主要技术参数................................. 错误!未定义书签。
4 施工依据及验收标准...............................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二章工程施工组织措施与实施计划................. 错误!未定义书签。
1 施工组织机构..................................... 错误!未定义书签。
2 施工现场平面布置与入场条件....................... 错误!未定义书签。
3 劳动力投入计划................................... 错误!未定义书签。
4 主要施工机械投入计划............................. 错误!未定义书签。
5 施工进度计划安排................................. 错误!未定义书签。
6 施工工期的保证措施...............................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三章锅炉部件吊装技术方案....................... 错误!未定义书签。
1 锅炉部件吊装方法和措施........................... 错误!未定义书签。
2 主要起重设备和工具:............................. 错误!未定义书签。
70MW锅炉安装使用专项说明书
![70MW锅炉安装使用专项说明书](https://img.taocdn.com/s3/m/844bbfa80342a8956bec0975f46527d3240ca6e9.png)
角管式热水锅炉安装、操作及维护说明书上海四方锅炉厂第一部分安装施工及验收规范第一章一般规定1、本规范合用于工作压力不高于6.0MPa,(表压,下同)旳角管式组装锅炉旳安装。
2、安装锅炉除应按本规定及图样规定外,还应遵守原国家劳动人事部颁发旳《热水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
3、施工前,应先按JBJ27—96《工业锅炉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检查施工条件,并在基本上用合适标记放出下列安装基准线。
1)纵向基准中心线:自炉前至炉后。
2)横向基准线:一般可采用炉排前轴中心线。
纵、横向中心应互相垂直。
3)标高基准点:可在基本四周选有旳若干地点分别作标记,各标记间旳相对偏移不应超过1毫米。
4、安装锅炉旳辅助设备可按有关规定执行。
第二章锅筒、本体和管路1、吊装锅筒、锅炉本体前,应进行下列复查:1)锅筒、本体中集箱及管子表面和焊接短管应无机械损伤,各焊缝应无裂纹、气孔、分层等缺陷。
2)膜式壁、集箱表面和焊接短管应无机械损伤,各焊缝应无裂纹等缺陷。
3)锅筒、集箱两端水平和垂直中心线旳标记位置与否精确,必要时应根据管孔中心线重新标定或调节。
2、锅筒应在安装临时旳固定装置后,才可起吊就位。
3、本体必须在支座定位后方得起吊就位。
4、锅筒两端标高偏差不应超过10毫米。
5、分片出厂旳各膜式壁应在本体总装迈进行拼接,拼接时应注意保证上、下集箱旳直线度,并测量上、下集箱两端旳中心距,作好记录。
6、锅炉本体膜式壁旳拼装顺序可按照现场各方面旳条件自行决定。
拼装后应符合下列规定:1)各集箱全长水平度容许偏差为l0mm。
2)膜式壁管排旳弯曲度不不小于20mm。
7、左、右侧壁上集箱与锅筒连接端,应保持水平。
左、右标高差不应超过2mm,其中心距与在锅筒上相连接旳焊接短管旳中心距偏差不应超过1mm。
8、左右侧壁下集箱宽度偏差为9020+309、锅炉本体旳右前支承为固定点,左前支承容许向左自由膨胀,右后支承容许向后自由膨胀,左后支承容许水平方向45。
循环流化床设计说明书
![循环流化床设计说明书](https://img.taocdn.com/s3/m/5b3450df0b4c2e3f56276310.png)
一简介循环流化床锅炉开展至今已经是一种普遍采用的燃煤动力设备,其具有高效率和低污染的特点。
循环流化床锅炉是从鼓泡床沸腾炉开展起来的。
它采用了比鼓泡床更高的流化速度,故不再象鼓泡床一样有一个明显的床面。
大量物料被烟气夹带到炉室上部,经过布置于炉膛出口处的别离器,将物料烟气别离,并通过一种非机械式密封的回送机构将物料重新送回床内,这就是循环床的根本原理。
循环流化床和鼓泡床一样,具有很大的热容量,及床内物料混合良好,对燃料适应性强,包括各种劣质燃料都能很好运行。
由于流化床中强烈湍流混合和循环,增加了停留时间,因此比鼓泡床有更高的燃烧效率。
循环流化床锅炉通常运行操作温度在850~950℃,这是一个理想的脱硫温度区间,在床中参加石灰石或脱硫剂,可以使SO2排放量大大降低。
循环流化床锅炉采用低温、分段送风燃烧,使燃烧始终在低过量空气系数下进展,从而大大抑制了NOx的生成和排放。
本次设计有如下特点:1,采用全膜式壁构造锅炉炉膛采用了全膜式壁构造,总体设计满足膨胀要求,锅炉的膨胀、密封得到了很好的解决。
前墙水冷壁向后弯曲构成水冷布风板,与两侧墙组成水冷风室,为床下点火创造必要的条件。
2,采用“水冷旋风别离器〞本锅炉布置了两个水冷式别离器,由管子加扁钢焊成膜式壁,内壁密布销钉,再浇铸~60mm厚的防磨内衬。
旋风筒的外壁仅需按常规膜式水冷壁的保温构造既可。
它与耐火砖加钢板外壳的热别离器相比,除有很高的别离效率外,耐火材料大大减少,由300~400mm降至~60 mm降低了维护费用,同时锅炉的启动不受耐火材料升温的限制,负荷调节快捷,冷态启动由~8小时缩短到~4小时,节省燃油。
由于耐火材料得到可靠的冷却,在配适宜当的流速下,磨损的问题也得到了解决。
旋风筒外壁按常规保温后,水冷别离器外壁外表温度由常规热旋风筒的~121℃降至45℃以下,辐射热损失少,提高了锅炉效率,降低了运行本钱。
水冷别离器的循环回路采用自然循环,因此其壁温和炉膛水冷壁一样,而又都是悬吊构造,膨胀差值很小〔仅因吊点标高不一样产生的差值〕。
《工业锅炉》2020年第1~6期分类索引
![《工业锅炉》2020年第1~6期分类索引](https://img.taocdn.com/s3/m/39c79c3fa31614791711cc7931b765ce04087a77.png)
《工业锅炉》2020年第1〜6期分类索引V特稿A节能减排与工业锅炉技术创新............林宗虎(1-2)V综述与前沿A我国锅炉行业演进与发展展望............王善武(1・5)我国锅炉行业演进与发展展望(续).....王善武(2-1)垃圾焚烧技术和产品及其在垃圾分类条件下的新进展……...................................别如山(3-1)V研究与开发A固体燃料层燃过程中着火特性的实验研究..............................廖泽坤,王炳璋,张睿智,等(1-21)大容量高热值垃圾焚烧炉炉内流场的模拟研究............................潘扬,罗翠红,吴荫津,等(1-26)烟气再循环对350kW燃气锅炉超低氮燃烧工况稳定性的影响..................高晗,朱彤,朱荣俊,等(1-32)链条炉运行参数对燃烧及NO”排放的影响...........................................刘奇,王义德(2-11)燃尽风率对四角切圆锅炉燃烧及NO”生成特性的影响……..................王志平,石黎,彭德其,等(2-17)基千数值模拟的SCR喷氨优化及反应潜能提升研究……..................马林,王海刚,李旭凯,等(2・21)流态对CFB燃烧气体污染物排放的影响及其应用.......................张缦,张素花,郭学茂,等(3-11)采用低氮燃烧技术的260t/h CFB锅炉设计与运行.....................包绍麟,毛军华,陆晓焰,等(3-18)58MW立式顶吹煤粉热水锅炉的研发......................................李在让,李长征,周冬雷(3・22)14MW循环流化床有机热载体锅炉的设计..................................曹剑,张召磊,徐向东(3-29)超低热值煤矸石循环流化床锅炉的设计与应用............................弋治军,张旭海,龙敏,等(4-1)燃细颗粒煤循环流化床锅炉技术与应用..................................郝玉平,马艳妮,李斌,等(4-4)750t/d垃圾焚烧炉的优化设计与CFD模拟验证.....................................张钦华,余笑枫(4-9)锅炉高温烟气引射器结构设计及计算……卜银坤(4•15)高原锅炉燃料燃烧和烟气特性的研究与进展..............................杜勇博,张井坤,笪耀东,等(5-1)70MW水煤浆循环流化床热水锅炉的设计与运行.........................包绍麟,宋国良,傅海涛,等(5・7)750t/d生活垃圾焚烧锅炉的设计优化.............................................刘亮,庄宇刚(5-11)蒸汽和导热油双工质煤粉锅炉的设计应用.........................................张文玉,李文超(5-15)减少波节数量的波形炉胆有限元计算与分析............................于丽丽,马晓飞,于再海,等(5-18)高原锅炉运行性能及设计方法的研究进展................................杜勇博,笪耀东,刘学敏,等(6-1)循环流化床锅炉试烧兰炭及新锅炉设计思路..............................时勇,聂志钢,王如超,等(6・8)90t电弧炉余热回收系统设计……张尧,唐菊(6・12)危废焚烧炉配风控制的优化和应用.....文勇(6・16)火电厂SCR脱硝系统性能测试技术与应用................................白凯杰,卢伟业,李运泉(6・20)V探讨与交流A过热油田注汽锅炉用新型掺混器的设计与应用..........................张晓彩,林森明,周建平,等(1-38)DHL70-1.6/130/70-A H型锅炉集箱支管误下料的补救措施..................赵岩,张福强,付新宇,等(1・42)层燃锅炉自动化低氮燃烧技术的研究应用..............................祁连中,李伟,谢威,等(2・25)垃圾高温焚烧及热量合理利用模式.....朱平生(2・31)湖南省在用工业锅炉能效统计分析及节能对策................................黄晔,汤国乐,刘欣(2・34)超低氮高效贯流式锅炉开发.....傅文军,李一骧(3-33)发电锅炉煤粉浓度在线监测系统开发与应用.......................................李少芝,王传生(3-37)一种带喷射器的生物质锅炉溜管进料装置的优化设计……...........................尤巍,钱秋芳(3・40)垃圾分类对垃圾焚烧炉运行性能影响的分析................................吕岩岩,杨麟,徐煜(3・44)燃气锅炉氮氧化物超低排放关键技术集成应用.............................................于治国(3-48)生物柴油在WNS型工业锅炉中的燃烧和氮氧化物浓度特性的数值模拟研究........张艳伟,林欣,任志远(4・23)GONGYEGUOLU冷凝水回收系统管道水锤原因分析及措施基于BP神经网络算法的电站锅炉检修平台优化设计……..............罗超,考传利,张皓,等(4・29)福建省垃圾焚烧发电锅炉分布与能效状况调查分析........................................戴国栋(4-35)固体蓄热锅炉与燃气真空相变锅炉在供热中的应用对比分析...................................惠荷(4-41)锅炉高温烟气引射器结构设计及计算(续).................................................卜银坤(5・23)过量空气系数对在用燃气锅炉热效率和N0”排放的影响分析...................................高玉姜(5-29)浅析燃气工业锅炉低氮燃烧技术与排烟热损失的相关性…...................................叶向荣(5-32)生物质料仓结拱原因分析及措施........尤巍(5•34)垃圾焚烧炉12Cr1MoVG过热器管屏制造工艺及质量控制浅析.............................姜广聪,虞国锋(5-38)波形炉胆计算方法改进与炉胆结构革新..............................李之光,徐甫,张仲敏,等(6・25) 480t/h循环流化床锅炉热超导暖风器的应用实践.....................沈永兵,岑岭山,姜世锋,等(6・29)循环流化床锅炉利用炉渣进行烟气脱硫的技术...................................李伟,桑洪忠(6・32)福建省部分在用燃煤工业锅炉效率影响因素分析.....................王志建,杨斌学,尤俊,等(6・35)大型燃气加热转化炉系统热效率提升策略............................姜景杰,赵维松,彭勇,等(6・38) V发电与供热A风膜式贴壁风防止锅炉水冷壁高温腐蚀效果分析...........................................曾健云(1-47) 330MW机组锅炉后屏过热器流体冷却间隔管管座开裂原因分析与处理...........................史海燕(1-51)生活垃圾气化甲炕化发电技术...........................................殷仁豪,王鹏,卢海勇,等(2・51)中心给料机在CFB锅炉扩建改造中的应用...............................................邓国荣(2-58)超临界机组再热热段疏水管内壁裂纹原因分析............................李勇军,林庆宇,潘智,等(3・52)直吹式制粉系统给煤机火灾风险分析与处理............................崔方辰,王永杰,毛其东,等(3-57)高参数循环流化床垃圾焚烧锅炉技术的应用............................任超峰,方朝军,朱守兵,等(4・45)电站锅炉用焊接节流式流量计的焊缝缺陷检测及分析……................周文,夏尚,王涛,等(4・50)材质为SA-213T91锅炉高温再热管腐蚀原因分析及处理................汤国乐,邱葭菲,黄晔,等(4・54)垃圾焚烧锅炉受热面高温腐蚀分析及防腐涂层的应用……...................................刘亚成(6•41)热电联产锅炉过热器结垢原因分析及改进措施..........................王国平,徐旭辉,饶卫康,等(6・45)V质量与工艺A国内外有机热载体加热炉设计标准的应用分析..............................苏海鹏,王鹏南,王惠云(2-38)FMEA在工业锅炉质量管理中的应用......................................张羽,徐展,陈健(2-47)V运行与管理A116MW角管式热水锅炉脱硝改造........................................韩建国,张显涛,邵猛(1-54)一台玻璃窑余热锅炉受热面腐蚀泄漏事故分析.............................................陈江龙(1-57)加热转化炉上集气管失效原因分析.....赵维松(1・60)燃气锅炉节能器管子穿孔原因分析......................................李学林,陈霞,冯彦香等(2・62)一台75t/h CFB生物质锅炉运行问题分析及对策........................牛讲伟,白周方,薛东晓,等(3•60)电极式锅炉水位示控及联锁保护装置可靠性分析及建议…................熊伟东,任强,冯维君,等(4・58)锅炉集箱鼓包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邱卓,华江峰(4・61)75t/h循环流化床锅炉燃烧优化调整的试验研究........................王凤阳,华海峰,任海,等(5・41)垃圾焚烧炉烟气再循环技术分析及应用..................................王沛丽,许岩韦,王进,等(5-46)锅炉煤改气送风道振动问题的分析及处理.........................................常峥嵘,任林(5-50)一台针状焦煅烧装置余热锅炉节能改造…谭少军(5・55)燃煤锅炉改燃成型生物质燃料的案例分析.........................................杜军堂,李云(6・49)直接喷淋+空冷工艺在75t/h循环流化床锅炉烟气综合治理中的应用............万大阳,吕凤,程宁宁,等(6・53)一起水位计玻璃板破裂引发的锅炉爆燃事故分析...................................毕新泗,张勇(6・57)冷凝水回收系统管道水锤原因分析及措施.................................................林晓巍(6-60)GONGYE GUOLU。
锅炉房设计规范GB50041-2008(部分)
![锅炉房设计规范GB50041-2008(部分)](https://img.taocdn.com/s3/m/f7221a27f12d2af90342e603.png)
锅炉房设计规范GB50041-20081 总则l.0.1 为使锅炉房设计贯彻执行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和规定,达到节约能源、保护环境、安全生产、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和确保质量的要求,制定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下列范围内的工业、民用、区域锅炉房及其室外热力管道设计:1 以水为介质的蒸汽锅炉锅炉房,其单台锅炉额定蒸发量为l~75t/h、额定出口蒸汽压力为0.10~3.82MPa(表压)、额定出口蒸汽温度小于等于450℃;2 热水锅炉锅炉房,其单台锅炉额定热功率为0.7~70MW、额定出口水压为0.10~2.50MPa(表压)、额定出口水温小于等于180℃;3符合本条第1、2款参数的室外蒸汽管道、凝结水管道和闭式循环热水系统。
1.0.3本规范不适用于余热锅炉、垃圾焚烧锅炉和其他特殊类型-锅炉的锅炉房和城市热力网设计。
1.0.4锅炉房设计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强制性标准的规定。
2术语2.0.1锅炉房boiler plan锅炉以及保证锅炉正常运行的辅助设备和设施的综合体。
2.0.2 工业锅炉房industrial boiler plant指企业所附属的自备锅炉房。
它的任务是满足本企业供热(蒸汽、热水)需要。
2.0.3 民用锅炉房living hoiler plant指用于供应人们生活用热(汽)的锅炉房。
2.0.4 区域锅炉房regional boiler plant指为某个区域服务的锅炉房。
在这个区域内,可以有数个企业、数个民用建筑和公共建筑等建筑设施。
2.0.5 独立锅炉房independent boiler plan四周与其他建筑没有任何结构联系的锅炉房。
2.0.6非独立锅炉房dependent boiler plant与其他建筑物毗邻或没在其他建筑物内的锅炉房。
2.0.7地下锅炉房underground boiler plan设置在地面以下的锅炉房。
2.0.8 半地下锅炉房semi—underground boiler plant设置在地面以下的高度超过锅炉间净高1/3,且不超过锅炉间高度的锅炉房。
循环流化床锅炉的介绍
![循环流化床锅炉的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f9752a365a8102d276a22f1c.png)
循环流化床锅炉的介绍一.循环流化床锅炉的简介循环流化床锅炉是在鼓泡床锅炉(沸腾炉)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此鼓泡床的一些理论和概念可以用于循环流化床锅炉。
但是又有很大的差别。
早期的循环流化床锅炉流化速度比较高,因此称作快速循环循环床锅炉。
快速床的基本理论也可以用于循环流化床锅炉。
鼓泡床和快速床的基本理论已经研究了很长时间,形成了一定的理论。
要了解循环流化床锅炉的原理,必须要了解鼓泡床锅炉和快速床锅炉的理论以及物料从鼓泡床→湍流床→快速床各种状态下的动力特性、燃烧特性以及传热特性。
1.流态化当固体颗粒中有流体通过时,随着流体速度逐渐增大,固体颗粒开始运动,且固体颗粒之间的摩擦力也越来越大,当流速达到一定值时,固体颗粒之间的摩擦力与它们的重力相等,每个颗粒可以自由运动,所有固体颗粒表现出类似流体状态的现象,这种现象称为流态化。
对于液固流态化的固体颗粒来说,颗粒均匀地分布于床层中,称为“散式”流态化。
而对于气固流态化的固体颗粒来说,气体并不均匀地流过床层,固体颗粒分成群体作紊流运动,床层中的空隙率随位置和时间的不同而变化,这种流态化称为“聚式”流态化。
循环流化床锅炉属于“聚式”流态化。
固体颗粒(床料)、流体(流化风)以及完成流态化过程的设备称为流化床。
2.临界流化速度(1).对于由均匀粒度的颗粒组成的床层中,在固定床通过的气体流速很低时,随着风速的增加,床层压降成正比例增加,并且当风速达到一定值时,床层压降达到最大值,该值略大于床层静压,如果继续增加风速,固定床会突然解锁,床层压降降至床层的静压。
如果床层是由宽筛分颗粒组成的话,其特性为:在大颗粒尚未运动前,床内的小颗粒已经部分流化,床层从固定床转变为流化床的解锁现象并不明显,而往往会出现分层流化的现象。
颗粒床层从静止状态转变为流态化进所需的最低速度,称为临界流化速度。
随着风速的进一步增大,床层压降几乎不变。
循环流化床锅炉一般的流化风速是2-3倍的临界流化速度。
70MW热水锅炉安装、使用说明书(1)
![70MW热水锅炉安装、使用说明书(1)](https://img.taocdn.com/s3/m/3e639a95daef5ef7ba0d3c92.png)
70MW热水锅炉安装、使用说明书QXL70-1.6/130/70-AII目录第一部产品说明 (2)第一章锅炉规范 (2)第二章锅炉结构简介 (4)第二部分安装施工及验收规范 (7)第一章一般规定 (7)第二章锅筒、本体和管路 (8)第三章平台扶梯 (11)第四章水压试验 (12)第五章炉墙、保温层和炉衣 (13)第六章固定、密封装置的安装 (14)第七章热烟道、分离器 (15)第八章热工仪表、保护装置、阀门和吹灰器 (16)第九章链条炉排 (17)第十章烘炉、煮炉、严密性试验和试运行 (20)第一节烘炉 (20)第二节煮炉 (20)第三节严密性试验和试运行 (21)第三部分使用说明 (22)第一章升火 (22)第二章安全阀的校正 (23)第三章正常运行时的管理 (24)第四章排污 (26)第五章吹灰 (27)第六章正常停炉 (28)第七章紧急停炉 (29)第八章炉排的管理 (30)第九章维护及检修 (32)第十章自动控制 (33)第十一章锅炉技工要求 (33)第一部分产品说明该锅炉为单横锅筒链条炉排水管锅炉。
循环方式为强制循环,第一章锅炉规范一、设计参数:额定供热量: 70MW额定工作压力: 1.6MPa回水温度: 70℃出水温度: 130℃设计循环水流量:1003.3t/h燃烧方式:层燃炉排有效面积: 90㎡设计效率: 83.2%锅炉本体水容积:65m³适用燃烧: II类烟煤,Vr>25%设计煤种:碳:47.43%氢:3.21%氧:6.57%氮:0.87%硫:3.00%水:7.60%灰:31.32%低位发热值:18.85MJ/Kg颗粒度:0~3mm不大于30%,最大粒度不大于30mm。
二、水质要求:锅炉给水应澄清,清彻无色,补给水和循环水品质应符合GBl576《工业锅炉水质》的规定。
补给水:悬浮物≤5mg/L总硬度≤0.6mmol/LPH(25℃)≥7含油量≤2mg/L 、溶解氧≤0.1mg/L 循环水:PH(25。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0MW循环流化床热水锅炉设计说明书1. 前言本锅炉的设计采用了哈尔滨工业大学循环流化床锅炉技术。
本锅炉采用了循环流化床燃烧方式,在燃用含硫较高的煤种时,通过向炉的生成和排放;采用低温、分级供风的燃烧能够内添加石灰石,可显著降低SO2的生成,因此它更能适应日益严格的环保要求。
显著抑制NOx锅炉灰渣活性好,具有较高的综合利用价值。
2. 锅炉基本设计条件2.1锅炉型式锅炉型式:单汽包强制循环、高温绝热旋风分离器形式的循环流化床锅炉。
2.2锅炉主要参数及性能指标(燃用设计煤种)2.3燃料煤的入炉粒度要求:粒度范围0~10mm,50%切割粒径d=1.5mm。
设计煤质50分析如下:3. 锅炉总体布置3.1整体概述本锅炉采用单汽包强制循环、平衡通风、绝热旋风分离器的结构。
锅炉采用支吊结合的固定方式,锅炉运转层标高为7000mm。
锅炉采用位于炉膛前墙水冷壁下部的三点给煤,采用位于炉膛底部布风板上的两点排渣。
锅炉采用两级配风,一次风从炉膛底部布风板进入炉膛,二次风从炉膛前后墙进入炉膛。
旋风分离器位于炉膛出口和尾部竖井烟道之间,旋风分离器下的返料器将分离下来的物料送回炉膛。
省煤器和空气预热器依次布置在尾部竖井烟道之中。
3.2锅炉的水系统锅炉给水首先进入一个分配集箱,从分配集箱通过连接管进入前后墙及两侧墙水冷壁下集箱,通过炉膛四周膜式水冷壁上行,进入两侧墙上集箱和前后墙水冷壁上集箱,通过连接管进入汽包,从汽包的两侧通过连接管进入下级省煤器进口集箱,经过水平布置的顺列、三管圈省煤器,进入下级省煤器的出口集箱,然后进入中级省煤器,流经水平布置顺列、三管圈省煤器,进入上级省煤器的进口集箱,由进口集箱进入上级省煤器,流经水平布置、顺列、三管圈省煤器,进入上级省煤器的出口集箱,然后,从上级省煤器的出口集箱通过吊挂管连接到出口集箱,引出合格的热水。
水在炉膛膜式水冷壁及省煤器内,都是上升流动。
在启动阶段,省煤器再循环系统可以将炉水从汽包直接引至省煤器进口集箱,从而保护省煤器。
3.3锅炉烟风系统锅炉采用平衡通风,炉膛出口处烟气压力为-100Pa,通过引风机挡板的开度进行调节。
空气采用两级送风,一次风由一次风机提供,由布风板下的一次风箱进入炉膛。
二次风由二次风机提供,由炉膛下部的二次风喷口进入炉膛。
燃煤在炉膛内燃烧后产生的高温烟气和没有被分离器分离的飞灰流经尾部竖井内的对流受热面,然后经过除尘系统、引风机,进入烟囱,排向大气。
3.4锅炉基本尺寸锅筒中心标高30900 mm锅炉运转层标高7000 mm锅炉左、右柱中心宽度8960 mm锅炉前、后柱中心深度14134 mm炉膛布风板尺寸6860×1600 mm2炉膛上部尺寸6860×3632 mm2尾部省煤器下降烟道6280×2800 mm2尾部空器预热器下降烟道6280×2800 mm24. 锅炉主要系统的设计和参数选取4.1燃烧过程组织本锅炉采用循环流化床燃烧方式。
炉膛内的燃煤和空气在流态化状态下掺混燃烧,并与炉膛水冷壁受热面进行热交换,离开炉膛并夹带大量物料颗粒的烟气经过高温旋风分离器之后,绝大部分固体物料被旋风分离器分离下来,经返料器返回炉膛,烟气则进入尾部的烟道。
循环流化床燃烧系统由炉膛,旋风分离器和返料器等核心部分组成。
4.2锅炉炉膛炉膛上部横断面为6860×3632 mm2,工作温度900℃左右,烟气表观速度为4.85m/s。
炉膛下部的前后墙向中间收缩,形成上大下小的结构。
炉膛下部的后墙水冷壁弯制成水冷布风板,布风板成水平布置,水冷布风板的尺寸为6723×1600 mm2,其上布置417只风帽,风帽采用耐磨高温合金精密铸造,风帽的横向和纵向节距皆为160mm。
在炉膛下部的两侧墙分别设有炉门,供清理维修用。
4.3气固分离器与返料本锅炉采用旋风分离器作为烟气与物料的分离器,它具有分离效率高和强化燃烧的优点。
旋风分离器将被烟气夹带离开炉膛的固体物料分离下来,固体物料通过返料器返回炉膛,烟气则流向尾部对流受热面。
整个物料分离和返料回路的工作温度为900℃左右。
旋风分离器的筒体内壁面及入口通道内壁面均敷设高温耐磨材料,壁面必须光滑,保证旋风分离器既有较高的分离性能,又有较长的使用寿命。
4.4锅炉配风本锅炉燃烧系统采用两级配风,一次风经空气预热器升温至160℃,进入水冷风室,经过布风板上的风帽进入炉膛的燃烧室。
二次风经空气预热器也升温至160℃,进入二次风箱。
从二次风风箱引出24个支管,二次风经过这些支管进入炉膛。
一、二次风风量比为0.55:0.45,布风板下的一次风室风压大约为8000-10000Pa,二次风风箱内的风压大约为4000-6000Pa。
运行中可以通过调节一、二次风风量的配比来控制炉膛温度。
从一次风风道引出六支风管,接到炉前三个进煤管的特定部位,在进煤口的下部形成气垫使煤能够顺利的进入炉膛。
风量占锅炉运行风量的4.7%。
返料器用的流化风由罗茨风机提供,总风量为600Nm3/h,风机压头30kPa。
4.5锅炉排渣煤燃烧后的灰渣以底渣的形式从炉膛底部排出,飞灰从尾部排出。
煤的种类、粒度、成灰特性等会影响底渣和飞灰所占的份额。
就本设计煤种和要求粒度而言,按底渣占总灰量的55%及粒度0.1~10mm、飞灰占总灰量的45%及粒度0~0.1mm来设计。
底渣从布风板上的三个放渣管排出炉膛,其中两个排渣口与滚筒冷渣器相连,另一个排渣口作为事故排渣。
出渣量以维持合适的料层压差为准。
通常运行时的料层差压(一次风室静压和密相区出口间的压差)为9000Pa。
4.6锅炉的点火启动锅炉设置两台床下风道点火燃烧器,点火燃烧器由点火油枪、高能点火器及火焰检测装置组成。
点火油枪为机械雾化,燃料为0#轻柴油,油枪的出力为500kg/h,油压2.8Mpa,油枪所需助燃风为一次风。
床下风道点火燃烧器布置在炉膛水冷风室侧墙的一次风道内,同时高能点火器及火焰检测装置也布置在一次风道内,以保证锅炉的安全启动。
空气和油燃烧后形成800℃左右的热烟气,从炉底均匀送入,其热量损失小,能将床温均匀加热到650℃以上,在一次风道靠近油枪处布置有防爆门。
为便于了解油枪的点火情况,风室的另一侧设有观火孔。
锅炉冷态启动顺序如下:首先在流化床内加装启动床料,并且使床料保持在充分流化状态,启动高能点火器,点燃油枪,在点火风道中将空气加热至800℃,热风通过水冷布风板进入流化床,加热启动床料,床料在流化状态下将温度升至650℃,维持稳定后开始投煤。
可先断续少量给煤,当床料温度达到900℃左右时,维持床温不变,不断加大给煤量,调节风煤比,使锅炉的负荷达到额定值,这样完成锅炉的启动。
如果设计煤种为无烟煤,建议用烟煤进行锅炉的点火启动。
4.7锅炉给煤一定粒度的燃煤经给煤机进入布置在前墙的三个Φ426的给煤管,借助自身重力和引入的播煤风,在布风板上方1500mm处进入炉膛。
为防止给煤管内堵煤,在给煤管的转弯处和给煤管下部出口处均引入播煤风。
由于给煤管内为正压,给煤机必须有很好的密封性。
4.8过程监控本锅炉燃烧系统调控的基本原则是:按负荷要求调整给煤量;调煤的原则是加煤前先加风,减煤后再减风。
按负荷、煤和氧量调一、二次风总风量;一次风保证物料流化和维持一定的物料循环量。
通过调整一、二次风比例控制炉膛温度。
调整引风机开度控制炉膛出口的负压值。
除常规煤粉锅炉的自动和联锁保护装置外,根据循环流化床锅炉的特点,增加以下要求:(1)料层压差—将布风板下一次风室压力和密相区顶部压力接入压差计,作为燃烧控制和排渣的一项参数。
(2)悬浮段压差—将密相区顶部压力和炉膛出口烟压接入压差计,作为锅炉循环物料量监控的一项参数。
(3)密相区内安装带有防磨套管的热电偶来监视料层温度,热电偶露出炉墙的长度为150—200mm。
4.9锅炉的防磨循环流化床锅炉燃烧系统的循环回路内由于灰浓度较高,受热面的防磨要慎重处理。
为了保证锅炉长期工作可靠,本设计中特别考虑了防磨问题。
在一些极易发生磨损的部位采用带销钉的耐磨可塑料。
一般部位采用加防磨罩的防磨措施;局部的特殊部位采用了金属喷涂。
4.10炉墙、护板和密封本锅炉炉膛部分采用敷管炉墙,并配有外护板。
旋风分离器和尾部烟道、料腿、返料器采用砖砌炉墙,内墙是耐火砖,外墙是保温砖,必须采用外护板结构,且要进行满焊。
如需要采用耐火浇注料和保温混凝土,必须将不锈钢Y 型钉焊在外护板上,以防止浇注料的脱落。
炉顶水冷管的穿墙部位,省煤器的穿墙部位,旋风分离器和炉膛、返料器、分离器出口水平烟道的接口部位,炉膛与返料器连接部位都采用特殊的密封和膨胀结构,使整台锅炉具有较好的密封性。
5. 锅炉的受热面布置5.1炉膛水冷壁炉膛水冷壁采用膜式壁结构,水冷壁管的规格为Φ51×5,节距为80mm,悬吊于钢架的顶部横梁上,整体向下膨胀。
炉膛上部尺寸为6860×3632mm2,炉膛下部的前后墙向中间收缩,在炉膛底部达到6860×1600mm2,水冷布风板的管规格是Φ51×4,形成水冷风室,管节距为160mm,在水冷管上焊有销钉,用以固定防磨耐火浇注料。
为防止水冷壁磨损,燃烧室密相区四周水冷壁敷设防火耐磨浇注料,炉膛烟气出口附近的后墙水冷壁和侧墙水冷壁亦敷设防火耐磨浇注料。
布风板下一次风室为适应床下点火的需要,采用了水冷风室,内侧均敷以耐火浇注料。
水冷壁四周外侧在不同高度装设刚性梁,以增加水冷壁刚度。
为监视炉膛运行工况,沿高度方向分几层布置了温度和压力测点。
如一次风室的温度和压力测点;布风板上的温度测点;密相区顶部的温度和压力测点;炉膛上部的烟温和压力测点等;同时在指定位置设有看火孔、检查门等(应特别关注测点处水冷壁的防磨)。
5.2省煤器在尾部竖井烟道中依次布置了上级省煤器、中级省煤器、下级省煤器共三级省煤器。
顺列布置,采用三管圈省煤器。
省煤器管子之间用管夹进行固定,省煤器采用耐热钢管夹吊挂。
管子规格为Φ42×3mm,每级省煤器的前两排管、弯头和穿墙部位必须采取防磨措施,如加装防磨盖板。
吊管管的迎风面加装防磨盖板。
5.3空气预热器空气预热器采用卧式结构,分为三级,烟气走管外,空气在管内流动。
一、二次风的冷风风道分别从烟道后墙方向引入,热风风道从烟道前墙方向引出。
空气预热器的各段管箱的管子规格均为:各级前两排采用Φ40×3mm,其余采用Φ40×1.5mm。
为了防止腐蚀,最下级空预器采用考登钢。
为防止管子磨损,管板上装有防磨套管。
5.4锅炉的吹灰锅炉尾部对流受热面需装设吹灰器,在省煤器处安装有固定式脉冲吹灰器。
6. 停电保护考虑突然停电导致炉膛水冷壁管内水汽化,使得锅炉整体晃动,影响锅炉安全运行,本循环流化床热水锅炉在回水分配集箱与锅筒之间设有4根循环管,其中2根是电磁阀自动控制的,正常运行情况下,电磁阀关闭,当突然停电时,电磁阀自动打开,从锅筒引水进入回水分配集箱,给炉膛四周水冷壁供水,形成自然循环;另外两根采用手动阀门,一旦电磁阀不能正常工作,司炉可以手动打开阀门,给水冷壁供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