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沧海》课堂教学实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观沧海》课堂教学实录
《观沧海》课堂教学实录
教学目的:
1、初步学会鉴赏诗词,领会乐府诗优美语句和深邃内涵。
2、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来体会诗人昂扬奋发的精神。
3、培养学生想象和再造想象能力。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切实体会诗人所营造的意境,体会到诗人所要表达的情感。
教学难点:
通过诗歌本身和教师的介绍,领会曹操建功立业的抱负,以及他诗歌的创作特点。
课时安排一学时
教学方法:讲授法、提问法、讨论法
教学用具:使用多媒体大屏幕
教学内容: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都看过一些文学作品和影视作品中的曹操,也都或多或少地讲出一些与曹操有关的历史故事,关于曹操的评价,历来争议很大,想必同学们的评价也不一样,不过可以肯定一点,曹操是伟大的,否则他也不会建立不朽伟业,他有着广博的胸襟和远大的抱负,
这一点在他的很多诗中都可见端倪,我们今天就来学习他代表作之一:《观沧海》。
二、作者简介
曹操,字孟德,小字阿瞒,沛国谯(今安徽亳州)人。中国东汉末年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和诗人,三国时代魏国的奠基人和主要缔造者。作为一代枭雄,他精通音律,善作诗歌,抒发政治抱负,并反映汉末人民苦难生活,慷慨悲凉,刚劲有力。
三、写作背景
曹操这次登碣石山是在北征乌桓的途中。乌桓是当时东北方的大患,建安十一年(公元206年),乌桓攻破幽州,俘虏了汉民十余万户。同年,袁绍的儿子袁尚和袁熙又勾结辽西乌桓首领蹋顿,屡次骚扰边境,以致曹操不得不在建安十二年毅然北上征伐乌桓。在这年八月的一次大战中,曹操终于取得决定性的胜利。这次胜利巩固了曹操的后方,所以第二年他才能挥戈南下,以期实现统一中国的宏愿。把前后的事件联系起来,我们可以看出,北征乌桓对曹操来说是一次多么重要的战争了。
四、整体感知
带着问题有感情地高声朗自由朗读课文(读几遍、正音)
五、研读课文
1师:先来理解题目,翻译很简单,就是看大海、观大海,那么诗题可不可以换成《观大海》呢?
生:海水色苍,苍指颜色,是暗绿色,“沧海”比“大海”形象
且内容丰富,故不可替换。
2师:看前两句:东临碣石,以观沧海。这碣石是指山名,“临”是动词,登临之意,以是目的连词,翻译成“为了”“来”,这些都要记住,那么谁能翻译并回答这两句诗交代了什么情况?
生:我来到碣石山来观看大海。
师:这两句诗有什么作用?
生:这两句诗交代了诗人所处的位置和来到碣石山的目的。有统领全诗的作用。
师:根据这个开头,下文该写什么呢?
生:写观海所见之景
3师:读过全诗,从哪一句到哪一句是作者所见实景?
生:“水何澹澹”到“洪波涌起”
师:哪位同学能解释一下这六句诗的内容?
生:眼前的大海水波浩淼,辽阔苍茫,在这渺远的海面上还有突兀耸立的山岛。再耸峙的山岛上,虽然已到了秋风萧瑟、草木摇落的季节,但岛上仍然草木繁茂、百草丰美,一派勃勃生机。在仔细看,秋天的海面竟是洪波巨澜、汹涌起伏,气势雄浑。
师:那么现在来仔细分析这六句实写观看景致的诗句。那么这六句所写的内容的'角度有何不同?那些是总写的,哪些是分写的?
生:前两句描绘的是全景,是望海的整体印象,像绘画中的粗线条,将沧海的大致景象勾勒出来,而后四句则分别写山岛和海上的景象,岛上草木勃勃生机,大海气势宏伟。后四句是照应和解释前两句
的。
师:注意积累这六句中的重点字词。何:何其,多么的意思,表达出对大海的赞美,澹澹的含义、竦峙的含义,根据课下注释把他们记住。现在同学思考:曹操笔下的秋天与我们潜意识里的秋天、我们熟悉的历代文人笔下的秋天有何不同?12下一页《观沧海》课堂教学实录
生:曹操的秋没有丝毫凋衰感伤的情调,没有半点萧瑟凄凉的悲秋意味,一扫文人悲秋惯例,描写出了秋天的盎然以及大海的辽阔壮美,营造了新的境界。
4师:再来看“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这四句,谁能说一说这四句的诗意?
生:这太阳、月亮、银河虽然都无比辉煌灿烂,可是在大海面前,就显得很渺小了,它们的运行又都由大海吐纳。
师:刚才的六句是实景,那么这四句描写的是什么景,有什么意境?
生:虚景,是一种极其开阔博大的意境。
师:历来文人写景都离不了抒情,都要融情于景,这首诗也不例外,那么写景的诗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生:作者笔下的沧海气势雄伟,胸襟开阔,接着作者又用自己丰富奇特的想象描绘虚景,他是在以沧海自比,用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景象来表现自己的博大胸怀和豪迈气概,更主要的是抒发诗人
统一中国,统一天下,建功立业的强烈愿望。
师:对比实景和虚景的描写,你更喜欢那个,说出理由。
生:答案不一,例如喜欢虚景,气象宏大,更能表达作者的博大胸怀。
5师:最后两句我也来说一说,其实就是合乐时所加,每章都有,意思是:庆幸得很,我把它唱出来表达我的志向。这两句与诗的内容无关,不必细说,大家了解一下就可以了。
六、拓展延伸(多媒体展示)
曹操的历史评价
陈寿:“汉末,天下大乱,雄豪并起,而袁绍虎踞四州,强盛莫敌。太祖运筹演谋,鞭挞宇内,尚申商之法术,该韩、白之奇策,官方授材,各因其器,矫情任算,不念旧恶,终能总御皇机,克成洪业者,惟其明略最优也。抑可谓非常之人,超世之杰矣。”
王沈:太祖御军三十余年,手不舍书。书则讲武策,夜则思经传。登高必赋,及造新诗,被之管弦,皆成乐章。《魏书》
钟嵘:曹公古直,甚有悲凉之句。《诗品》
许子将:子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魏书》
七、结束课程
学过《观沧海》,我们理解诗人在诗中运用的写实与想象,我们对曹操也多少有了新的认识,我们看到了一个文武兼备、雄才大略的一统天下宏大政治抱负的曹操.
八、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