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校本教研出特色的思考
校本教研活动感想与反思
校本教研活动感想与反思一、活动感想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我得到了学校的支持,参与了一项校本教研活动。
通过这次活动,我深刻体会到了校本教研的重要性和价值,也对自己的教学能力和教育理念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思考。
首先,通过这次活动,我体会到了校本教研的独特魅力。
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我常常感到孤独和苦恼,因为缺乏与同行交流的机会,很难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而在校本教研活动中,我和其他老师们一起探讨教学中的难题,相互启发,相互学习,帮助我找到了解决问题的途径。
在这个过程中,我深刻感受到了团队的力量,也意识到了教育教学是需要合作和分享的。
其次,参与校本教研活动也让我重新审视了自己的教学方式和理念。
通过和其他老师的交流和分享,我发现自己的一些教学方法和观念已经过时,也发现了一些新的、更适合学生的教学策略。
通过这次活动,我逐渐意识到,教育教学是一个不断更新和改进的过程,需要不断学习和思考,才能更好地适应时代的变化和学生的需求。
最后,通过校本教研活动,我还加深了对学科知识和教学理论的了解。
在活动中,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和研究,深入探讨和学习了一些教育教学理论和方法,使自己的教学能力得到了一定的提高。
在这个过程中,我逐渐领悟到,世界是多姿多彩的,教育教学也是一个多元化的领域,需要不断学习和积累,才能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
二、活动反思然而,通过这次校本教研活动,我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和不足。
首先,我个人在教研活动中的投入不够,对自己的参与度和贡献度有所怀疑。
在活动中,我没有充分利用与他人交流的机会,也没有积极主动地分享自己的思考和经验,认为这是对他人的打扰和干扰。
这一点我认为是我自身的不足,需要加强自身的沟通能力和团队意识。
其次,在活动中,我也发现了一些教师对教研活动的认识和态度存在偏差。
有些教师认为教研活动是一种形式主义,只是为了应付学校和上级的要求,缺乏对教研活动的认真对待和投入。
这种表现在教研活动中的不积极配合,不主动参与,以及对教研成果的贬低和忽视,导致了整个教研活动的效果和质量都不尽如人意。
提高校本研修有效性的实践与思考
提高校本研修有效性的实践与思考洋泾中学东校朱丽韧校本研修是以教师为主要研究主体、以解决发生在学校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为主、依托学校自身的资源优势和特色所进行的一种新型的教育教学活动方式;是教师立于校本的、能促进教师专业水平提高与发展的、一种以自培为主的继续教育学习方式。
它具有明显的校本性、人本性、科研性、依托性的特征。
而有效校本研修的目的是为了达到既能解决教师在教育、教学中难以解决的实际问题,又能进行经验的总结、理论的提升、规律的探索和教师的专业发展。
因此,建立科学有效的校本教研运行机制,发挥其对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支撑作用,是一个需要在理论上不断总结和实践中深入探究的问题。
每一所学校、每一个教师在新旧课程的转型时期,都不可避免地面临着一系列的新挑战、新困惑、新矛盾。
要直面这些新挑战,减少这些新困惑,解决这些新矛盾,学校开展有效校本研修是一个解决存在问题的有效途径。
一、学校师资现状分析:全校专任教师总数为73人,平均年龄为 39 岁。
1、年龄结构2、学历结构3、职称情况4、骨干情况二、存在问题:实行二期可改自今已有多个年头,教师们普遍认同课改理念,但缺乏将理念转化为有效行为的实践。
究其原因,很大程度上是受到专业能力的束缚,难以形成既关注知识技能的落实,又体现过程方法的指导,还能适时体现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的教学设计。
课堂内采用传统教学模式的教师还不少,老教师尤其严重;研修活动形式大多是教研组长的“一言堂”,研修活动内容仅仅满足于计划、进度的上传下达,缺乏研讨的主题;有的教师还错误地认为教学改革是专家的事,课程理念是教研员的事,学校发展是校长的事,教研组建设是教研组长的事,凡此种种严重阻碍了校本研修活动的有效开展。
三、对问题的思考:1、学校如何把教师在教育教学中有意义的实践问题,转化为富有个性特色的校本研修课题?如何引导教师树立起“问题就是课题”的意识,利用团队的力量攻克一个又一个研究课题,解决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2、如何通过课校本研修进一步实施提升教师的教学效能,更新教师的教学理念,使教师的课堂教学符合二期课改的要求?3、如何将校本研修与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相结合?4、如何通过校本研修来聚焦课改、聚焦课堂、聚焦教师,促进新课程背景下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现实?四、研修目标与形式(一)学校校本研修的目标:1、解决教师专业发展中存在的实际问题,促进学校的发展。
关于校本教研的几点思考
关于校本教研的几点思考关于校本教研的几点思索教研工作要校本化,因此学校必需扎扎实实地开展好校本教研活动。
下面谈谈我对校本教研的几点思索:一是为什么要开展校本教研活动;二是当前学校开展校本教研存在的问题;三是如何开展校本教研活动。
一、为什么要开展校本教研活动一是我们树立了"让每一个同学都学得好'的办学理念,为了让每一个同学都学得好,不让每一个同学掉队,必需要有一支品德高尚、业务精湛、同学宠爱的老师队伍,如何培育这样的一支老师队伍,我认为,校本教研是培育这样一支老师队伍的有效抓手。
二是校本教研活动开展的扎实有效才能促进老师的专业进展,才会让每一位老师不掉队。
老师不掉队同学才不会掉队,才能学得好,因此,学校必需扎扎实实地开展校本教研活动。
三是创办学校特色是学校生存与进展的需要,也是时代的召唤,因此学校必需努力探究如何创办自己的特色。
校本教研是创办学校特色的重要支撑,因此,学校必需扎扎实实地开展校本教研活动。
四是校本教研活动开展的扎实有效促进了老师的专业进展,老师进步了,同学成长了,学校进展了,就会提升学校训练教学质量,可以说校本教研是提升学校训练教学质量的第一推动力,所以,学校必需扎扎实实地开展校本教研活动。
二、当前学校开展校本教研存在的问题一是老师负担过重,直接影响校本教研的开展。
开展校本教研需要时间和精力,但目前我县大部分农村学校老师的负担普遍很重,许多农村学校的老师都是包班,而且老师年龄普遍老化,没有时间和精力去学习新理念、钻研新教材,去进行什么校本教研。
当前,大部分学校仍旧是以同学的成果作为评价老师教学力量和水平的唯一标准,所以,大部分老师还是牢牢的抓住同学的分数,须臾不敢放松,不愿去搞什么教学改革和讨论。
二是老师的主动性主动性不高,校本教研流于形式。
众所周知,老师的主动主动参预是校本教研有效开展的前提条件。
假如没有老师自身主动主动地进行讨论,仅仅依靠学校是远远不够的,可以说大多是流于形式的。
关于校本教研及其方式的思考
关于校本教研及其方式的思考近年来,校本教研以其针对性强、切合本校实际而受到广大教师欢迎,引起有识之士瞩目,成为基础教育目前的一个亮点和大家关注的热门话题。
由于开展校本教研采用的方式不当等原因,校本教研还存在着实效性不强、教研活动的方式单一、教师参与度不高、教师之间缺少合作和交流等问题。
对此,在工作实践中,我们对校本教研方式进行了初步探讨。
提倡“自我反思”,突出校本教研的自主性教师的专业成长是教师“自我发展意识”和主动追求精神的产物,教师要想获得理想的专业发展,就应具有较强的“自我发展意识”和主动积极的追求精神。
同时必须认识到,这种自我发展意识和主动追求精神建立在对自己成长过程的教学行为、结果不断进行审视、分析及自我评价的基础上,教师应经常地进行教学反思,关注自己在专业成长中遇到的困难,并研究、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最终形成一种习惯。
在帮助广大教师进行自我反思的实践中,我们的策略是:第一,在全校教师中开展“自我成长设计”活动,引领教师自我定位、自我设计,激发其“自我发展的意识”;同时,制定自我发展规划,这种规划包括发展目标和达到目标的策略,使教师明确意识到自己的优势和弱点。
第二,举办“校本教研”专题培训活动,掌握“自我反思”的途径和方法(教后反思、课例反思、案例反思、教学日记、课堂记录、成长自述、对话性日志),并及时予以记载和撰写。
第三,发动教师积极撰写“教育叙事”性文章,开展“教育叙事”评比活动。
撰写“教育叙事”,是教师对自己教育教学的一个很好的反思过程。
教育叙事是由教师“叙述”自己在教育教学中发生的一系列教育事件。
因其在于重述和重写那些能够导致觉醒和变迁的教师和学生的故事,以引起教师实践的变革并成为校本教研的有效形式;因其直接指向学校生活和教师真实的职业场景,使它很容易成为教师在校本教研中驾轻就熟的方式或工具;因其特有的人文性、趣味性、生动性而成为教师们感兴趣的校本教研方式。
因此,我们经常组织“教育叙事”评比活动,鼓励教师写自己亲身经历的教育教学故事、专业成长故事等。
对校本研修问题、困惑的思考
校本研修中问题、困惑于思考虽然我校在校本研修方面取得一定成绩,也积累了一些经验,但是,反思我们的校本研修,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其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和困惑,这还有待于进一步解决。
一是教师参与校本研修的意识还不够强,各种资料的收集让教师感到繁琐和累赘,主动性还有待加强;校本研修认识理解上还有偏差,有个别教师认为校本研修仅仅就是听课评课,停留在被动接受的层面上。
二是校本研修的形式与联片研修还需要很好的衔接和融合,学校的校本研修利用联片研修平台,扩大资源共享;三是校本研修需要解决教师教学中急需解决的问题,我们还缺乏自己的特色和模式,创新不够。
今后,我们要通过校本研修,将学校特色与教学、教研及课改有机地结合起来,使校本研修系列化,教育教学生活化,进一步推进课程改革;我们也确信: 我校校本研修的明天会更美好!。
四是教师的个人反思表现在行为上缺乏主动性和长期性,反思的内容上缺乏广泛性和延续性,反思的深度有待进一步的挖掘和开拓,导致教师参与的欲望不强,反思的深度不够,合作交流的程度不足,富有个性化的思想碰撞还很少见。
我们先后派30多人次到杜郎口参观学习,但思考改变课堂模式,真正落实以生为本的人不多。
五是研修过程需要进一步加强专家引领;研修形式需要加强科学研究方法支撑;研修结果需要加强理性提升。
课题研究需要得到教师、领导的重视和支持。
如何让教研充满活力?如何让教师参与教研的热情高涨?教研的时间哪里来?不单是我校的困惑,也是其他学校校本教研工作中存在的大难题。
作为一名管理者,我想就这一困惑谈几点不成熟的思考。
一、学校管理者要高度重视,要将校本教研工作纳入学校行政管理工作中,并做到身体力行。
(1)学校管理者必须亲身参与到教研活动中去。
(2)要杜绝教研活动安排行政化、教研活动资料化、形式化、教研成果功利化的观念。
(3)要给研修活动提供人力物力方面的保障。
二、校本修研要倾听教师的心声。
校本研修的主体是教师,而实际上往往存在学校先安排,再由教师去执行的惯例,结果是老师们都疲于应付,没有真正达到研究和解决教师教学课堂实际问题的目的,严重忽视了教师们对研修活动如何做的想法。
有效开展校本教研的实践和思考
有效开展校本教研的实践和思考作者:陈华忠来源:《教书育人·校长参考》2008年第01期校本教研的本质校本教研必须抓住校本教研之“本”。
那么,校本教研“本”在哪里呢?1以学校为基地校本教研是从学校的实际需要和整体发展出发,依托学校自身的资源优势和教育特色而进行的教育研究。
校本教研基地的好坏决定研究实效的高低。
这里的基地可视为研究的氛围,这项工作是否植根于校长的思想,是否在教师中达成共识,有无与之相关的健全工作机制,都影响着校本教研的深度。
因此,浓厚校本教研的氛围,立足学校实际,整体规划校本教研工作,克服速成、形式的做法,是校本教研得以深化的前提。
2以校长为引领校长在校本教研工作中应起到引领作用。
从校本教研的实际效果来看,但凡校本教研效果好的学校,必定有一个善学习、肯钻研、有点子、走在前的学者型校长在起作用,而不仅仅是只靠行政布置,偶尔过问一下就能达到的。
当然,校长的工作千头万绪,但无论如何也不能忘记校长的工作本质应该姓“教”,校长要为校本教研“出思想”、“建体系”、“立机制”。
所谓“出思想”,就是校长要善于学习,善于研究,结合本校实际,提出适合校本教研的指导思想,以此来指导该项工作;所谓“建体系”,就是要选准方向,确定目标,抓住校本教研的切入点,层层分工,形成整体,分步实施。
所谓“立机制”,就是发挥校长的主导作用,群策群力,建立相应的工作机制,建章立制,注重过程研究,做到以鼓励为主,奖惩结合,确保校本教研有序进行。
总之,在这项工作中,校长既要搭台,又要唱戏;既是导演,又是演员。
校长要与教师一起在校本教研工作中成长。
3以教师为主体校本教研直接的受益者是教师本身,教师的积极主动的个性化教研就来自于校本教研。
校本教研是教师自身发展内在的必然需求和最佳途径之一。
新课改理念要求建立民主、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教师是学生的学习伙伴,是学习的首席,这就要求教师要走下讲台,俯下身去,更多地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校本教研有效性的思考
样 的校 本 教 研 活 动 才 是 有 效 的 ? 是不 少 学校 领 导 、 师 都 在 不 这 教
断地 努 力 探 索 , 极 思考 的一 个 问题 。 者 结 合 龙 岩 市 普 教 室在 积 笔 新 罗 区 白沙 中学 开 展 为 期 三 年 多 的 省 级课 题 《 村 中 学校 本 教 农 研 有 效 性 的探 索 和 实 践》 学 习 的体 会 , 几 点看 法 。 及 谈
1. 04
校本教研有效性的思考
◎龙岩 市普教 室 赖文 军
抉
I 人
本教研, 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 即“ 的简称, 它是指以学校
为基 地 , 以学 校 内教 学 实 践 中 的 实 际 问题 为 研 究 内容 , 以
一
、
学 校 重 视 、 组 织 地 开 展 活 动 是 校 本 教 研 有 有
学 生 是 学校 的主 人 , 所 当 然 也 是 校 园 文 化 建 设 的 主 人 , 理 而 要 实 现 学 生 是 校 园 文化 建设 的主 体 地 位 ,只 有 通 过 校 园 文 化 活 动才 能 实现 。 因为 校 园文 化 活 动 是 学 校 文 化 建 设 不 可 或 缺 的 重 要载 体之 一 ,开 展 校 园 文 化 活 动 能 够 让 校 园 文化 产 生 流 光 溢 彩 的效 果 , 学 校 育 人 更 具 吸 引 力 和鲜 活力 。近 年 来 , 校 积 极 开 让 我
布 置 ,9级 的“ 班 订 单 培 养 班 在 教 室 里 将 鲁 班 公 司 的 企 业 0 鲁 就 文 化 理 念 做 为教 室 布 置 的主 题 ,并 计 划在 学 生着 装 和考 勤 管 理 以及 班 级制 度 建 设 方 面 渗 透 鲁 班 公 司 的 元 素 。 此外 , 我校 还 经 常 以“ 协 ” , 鲁班 ” 和 “ 建 杯 “ 杯 固特 新 ” 等 企 业 冠 名 举 办 各 项 技 能 杯 竞 赛 活动 。学 校 还 在 电梯 专 业班 做试 点 , 教 室 中 融入 “ 科 公 在 快 司 ” 经 营 理 念 , 电梯 实 训 车 间 展 示 快 科 电梯 文化 以及 电梯 发 的 在
以特色校本教研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实践与思考
以特色校本教研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实践与思考摘要:学校的教学质量的提高,教师的专业化水平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关注和提高教师专业化发展,是学校管理者必须研究和重视的问题。
校本教研,是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有效途径。
我校通过反思原有的教学教研情况,另辟思路,以新课改为契机,全力营造富有制度特色、科研特色、案例特色的校本教研,以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从而达到整体提高教师队伍素质的最终目的。
关键词:校本教研;教师专业化;发展在新课程实施进程中,我们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绩,但同时我们也清楚地看到这样一个事实——同一个教学内容,不同的教师去解读、去诠释、去设计,反馈出来的效果是千差万别的,这就给我们提出了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教师之间的敬业精神、教学经验、知识结构、专业素养等存在着多方面的差异,以至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
基于此,我们通过吸收一些先进学校的经验,以创设富有特色的校本教研,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以提高教师队伍整体教学水平。
一、创设富有特色校本教研的原因分析校本教研是为了推动教师参与新课程改革,帮助他们解决教学中的实际困难和障碍,是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的重要途径。
我们与兄弟学校一样,近几年来也正在用校本教研来引领教师的发展,指导学校教育教学活动,提高学校整体教学质量。
在实施校本教研的过程中,由于都是以学习和借鉴兄弟学校的做法,并没有把别人的经验与本校的实际结合起来,故而未能完全体现出校本教研的效果与优势,在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方面并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
1.校本教研未起到规范教师专业化发展行为的作用。
近几年来,尽管学校重视校本教研,但实际上并没有建立和完善相应的规章制度,学校所谓的校本教研只是利用学期初的计划、学期末的总结来体现。
由于缺少规章制度,学校的教学教研工作必然会缺乏延续化、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常规化,许多教学教研活动流于形式。
同时,学校对教师参与教学教研的考评缺乏科学机制,于是,每逢教研活动时,虽有专题,但缺乏深入研究和有效的指导,甚至出现个别老师随意请假或无故缺席。
对农村学校校本教研的思考
做 不 校 长 认 为 , 村 学 校 教 师 水 平 有 限 , 究 不 出什 么 东 西 与 时 俱 进 , 新 课 程 背 景 下 的教 改 标 兵 , 负教 育使 命 。 农 研
来 。他 们没 有 考 虑 到越 是 水 平 有 限 , 是应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该 抓 教 研 。 越
学 校 应 该 把 校 本 教 研摆 在教 学工 作 的首 位 . 取 适 当 的 采
教 结 果 事 倍 功 半 , 师 、 生 花 了很 多 时 间 . 学 质 量 就 是 站 在 教 育发 展 的高 度 来认 识 教 研 。 师是 校 本 教研 的 主 教 学 教 应 积 难 以提 高 。殊 不 知 , 、 、 、 的 效 果在 于教 研 。有 些 体 , 从 促 进 自身 的发 展 进 步 出 发 , 极 参 与校 本教 研 , 备 教 改 辅
教 学 为 了应 付检 查 , 将 这 项 工 作 写 入 计 划 , 在 具 体 落 实 氛 围 。同时 , 研 需 要 一 定 的 资 金保 障 , 校 应 把 教 研经 也 但
中流 于 形式 。 调 查 , 一 所 中学规 定 教 师 每 学 期 主讲 l 费 列 入 专 项 资 金 ,不 能 因 农 村 教 育 经 费 紧 张 而 不 予 支 据 有
农 村 学 校 的 师 资力 量 薄 弱 . 究 能 力 有 限 。教 研 工 研
切 课 也 只停 留 在 “ 法科 学 , 书 工 整 . 果 良好 … … ” 教 板 效 等 作 管 理 者 必 须 立 足 这 一 实 际情 况 , 不 可 好 高 骛 远 。农
客 套 话 的基 础 上 , 本 没 有深 入分 析 。这 样 的教 研 , 如 村 学 校 教 研 工 作 应 将 提 高 教 师 课 堂 教 学 水 平 和 驾 驭 课 根 不 说 是 对 教 学 的 干 扰 .不仅 达 不 到提 升 教 师 素 质 的 目的 , 堂 的能 力 作 为 重 点 , 断探 索 适 合 自身实 际 的 校本 教 研 不
关于校本教研出特色的思考
标 的理解 。 教研组是校本 教研 的主要 场所 , 大量 的细 教 学研 讨 、 教 学 观摩 、 说课 、 评课、 教 学反思 与 交 流 、
二、 建 立规范 的校本教研 制 度 。 是做 好 校本教 研 成新 的共识 .在 实践 的摸索 与总结 中找 到解决 问题
办学特 色 、提高 办学 品位相 结合 ,做 到研究 目标 明 共 同关 注的“ 问题” 等相 结合 。以上 问题综 合起来 加
确、 教师 人人参 与 、 研究 扎实有 效 , 促进 课程 改 革 和
教 师 的教 学 工作 , 有效地提 升教 师 自身的反 思意识 和能 力 , 而且破 除 了教 师对研 究的迷 茫 , 增强教 师专 业 自
主发 展 。
f 关键 词1 同伴互助 ; 专业 引领 ; 反思成 长
【 中图分类号】 G 6 2 2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 1 0 0 7 - 4 2 4 4 I 2 O l 3 ) 0 2 - 1 0 5 — 2
课 题研 究是深化 校本教研 的重要措施 ,关注课 研更具针 对性 。形 成集体 备课和课 题研究 的分工合 题研 究过 程行和实效 性 。学校 针对课 程改革 中遇到 作制度化 。 把 教师 日常 教育教学 的“ 问题 ” 。 与学生 自 的突 出困难 和 问题定 研究专题 ,把课 题研究 和 凸现 主合作 探 究 中的带 有普遍 性 的“ 问题 ” , 以及师 生所
性 地解 决教 学 中的现实 问题 。又 满足 了学 校发展 目 训 和教学研 究 紧密结合 。 建立业务 学习制度 。 学 校每 标 的需 要 。 为此 , 校本教研 是新一轮课 程 改革走 向成 周安排 不少 于半 天的学 习时 间 ,用于教 师的理论 学
关于校本教研的几点思考
关于校本教研的几点思考
校本教研的研究创新的理念已经深入学校的每个角落,它们孕育
了一代又一代的优秀师资,促进了学校教育教学研究的发展与更新。
校本教研为教师培养提供了一条途径,促进了师资队伍的可持续发展,提升了教育教学研究水平,也是课程改革的重要方式。
校本教研的关键是以学生的学习效果为主要出发点,发挥全体教
师的积极性、创新性和课程设计、实施和评价能力,以适应学校、地
区或国家实际发展,精心组织教师协作探索,设计适合特定情境教学
的模型,促进教学改进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校本教研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而且还可以锻炼教师的
创新能力,根据不同学校教学发展需要,在课堂实施更有效的素质教育,使教师积极主动担负起确定课程内容、策略和教学理念的责任。
校本教研不仅是一项大功能,而且在诸多方面也取得了显著效果,比如,可以帮助老师了解课程包含的程序和目标,让老师制定合理可
行的教案是让学习变得更加自然而又有效;有助于做好教学前的充分
的调查研究,建立教学的诊断预防和分析与行动的程序,进一步提高
教学质量;有助于提高教师的责任感和社会负责感,帮助老师建立对
教育的信心,提高师资团队的力量和协同正能量。
总之,校本教研是为了改善课堂教学质量、提高教师的能力、建
立科学有效的课程体系,实现学校教育发展体系和教育师资可持续发
展的重要一环,只有校本教研能够自我完善,我们才能逐步建立更优
秀的教育体系,实现学校教学改革的终极目标。
关于校本教研的理性思考
校 本 教 研 是 以校 为本 实 现 教 育 理 论 与 实践 统 中 国 教 师 的 生 存 状 态 不 断 地 异 化 , 不 断 地 远 离 教 师 职
一
的 教 育 研 究
校 本 教 研 是 实 现 教 育 理 念 与 实 践 在 教 师 身 上 高 度 继 而 改 善 亿 万 学 生 生 存 状 态 的 神 圣 使命 ,从 这 个 意 义 统 一 的路 径 , 自下 而 上 的 研 究 方 式 , 强 调研 究 与 行 上说 , 本 教 研 是 一 场 深 刻而 宏 大 的教 育 变 革 。这样 我 是 它 校
维普资讯
校 本 教 研 的 理 性 思 考 中 , 回 答 三 个 问 题 : 本 进 一 步 推 断 :校 本 教 研 最 终 是 为 了 改 善 教 师 的 生存 状 要 校 I J一教 研 是 什 么 ? 本 教 研 为 什 么 ? 本 教研 做 什 么 ? 态 。 事 实 上 人 类 的 一 切 活 动 都 是 为 了 改 善 人 类 的 生存 校 校
— —
校本 教 研 开展 以人 为 本 弥 漫 时 空 的教 育研 究
校本 教 研 的前 提 。首 先 . 究 是 人 的 本 质 力量 的表 研
实践 行 为 之 间 的 关 系 , 不 可 分 割 和 互 为依 据 的 。教 育 现 . 的本 质 又 在 研 究 中 发展 。马克 思 说 :人 类 的 特性 是 人 “
校 本 教 研 为 了改 善教 师 的 生存 状 态
校 本 教 研 为 了改 善教 师 的 生 存 状 态 ,是指 实 现 教 件 。 当前 校 本 教 研 工 作 中教 师强 迫 进 入 、 动 任 务 、 被 人
师 专 业 化 中 “ ” 内 容 . 进 教 师 形 成 教 学 研 修 同 期 不 在 场 的现 象 普 遍 存 在 。 如何 在 校 本 教 研 中 让 教 师 在 化 的 促
校本教研活动心得体会(优秀7篇)
校本教研活动心得体会(优秀7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计划报告、合同协议、心得体会、演讲致辞、条据文书、策划方案、规章制度、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plan reports, contract agreements, insights, speeches, policy documents, planning plans, rules and regulation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ould like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校本教研活动心得体会(优秀7篇)教师只有始终保持继续学习的热情和能力,把不断更新观念、汲取新知、开阔视野作为适应形势发展和自身素质提高的必须,才能正确把握学校教育发展的方向,使自己的教学水平适应形势的需要,不断走上新的台阶本店铺为朋友们精心整理了7篇《校本教研活动心得体会》,在大家参考的同时,也可以分享一下本店铺给您的好友哦。
校本教研活动的启发(3篇)
第1篇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校本教研活动作为一种重要的教研形式,逐渐受到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关注。
校本教研活动以学校为单位,以教师为主体,以学校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为研究对象,旨在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质量。
参与校本教研活动,不仅可以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还可以为学校教育教学改革提供有力支持。
以下是我对校本教研活动的几点启发。
一、树立正确的教研观念1. 教研活动应以学校教育教学实际问题为导向。
校本教研活动应关注学校教育教学中的热点、难点问题,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出发点,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质量。
2. 教研活动应注重实践性。
教师是教研活动的主体,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将教研成果转化为教育教学实践,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效果。
3. 教研活动应追求实效性。
教研活动应注重解决实际问题,避免形式主义,确保教研成果能够真正惠及教师和学生。
二、加强教师队伍建设1. 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
校本教研活动应注重培养教师的专业精神、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使教师成为教育教学改革的推动者和实践者。
2. 培养教师的研究意识。
鼓励教师关注教育教学中的热点、难点问题,积极参与教研活动,提升教师的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
3. 加强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通过教研活动,促进教师之间的相互学习、相互借鉴,形成良好的教研氛围。
三、优化教研活动形式1. 丰富教研活动内容。
根据学校教育教学实际,开展多种形式的教研活动,如课题研究、教学观摩、案例分析、专家讲座等,满足教师的不同需求。
2. 创新教研活动方式。
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微信、QQ等工具,拓宽教研渠道,提高教研活动的覆盖面和参与度。
3. 强化教研活动评价。
建立科学的教研活动评价体系,对教研活动进行全程监控,确保教研活动取得实效。
四、加强学校领导与支持1. 学校领导要高度重视校本教研活动,将其纳入学校发展规划,为教研活动提供必要的经费、场地、设备等保障。
2. 学校领导要积极参与教研活动,以身作则,为教师树立榜样。
关于校本教研的几点思考
时、因地制 宜的观点。
关键词:校 本;校 本教研 ;课程 改革 中闺分类号:G4 4 8 2. 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 .3 1( 0 6 50 9 .3 0 839 2 0 )0 。0 70
的选择 权 ,之所 以在我 国翻译 成 “ 校本 ” ,是 人 们 对这 一舶 来 品理解 与翻 译 的结果 。
中西方对校本 的理解有许多共同之处, 但也存 在着很多的差异。首先,我国的校本产生于教育落 后于社会经济发展需要人才的背景之下,鉴于以往 国家和地方教育行政部门管理权高度集中的事实, 国家 为了扩大学校 的 自主权和促进学校的 自身发 展而提 出来的。同时我国的校本并不是要使学校完 全 自主,而是要使学校在 国家和地方教育行政部 门 的宏观 监管 下 实现 自决 、 自主 。其 次 ,西方 的 “ 校 本 ”在进入我国以后也经历 了一个本土化 的过程, 并产生三方面含义:一是为了学校; “ 二是在学校中; 三 是基 于学 校 。 ” “ 校本教研 ”正式在教育行政文件中出现 ,始 于 20 0 2年 l 2月 3 O日教育部颁发的 《 教育部关于 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中。 自此,校本教研工作在全国逐步展开,学者们纷纷 从不同角度对校本教研进行探讨。概括地说,校本 教研就是为了改进 学校的教育教学,提高学校的教 育教学质量 ,从学校的实际出发,依托学校 自身的 资源优势、特色进行的教育教学研究。它 以解决学 校教育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为根本出发点,以提
( )牵 引性 四
聚集教学中的实际问题 ,分析问题的归因,设计改 进的策略,验证教学研究的成果。
开展校本教研活动的思考
句不离文” 的识字规律 , 又把学和用结合起来 , 于学 便
生深刻理解字义。
( 辨析 比较法 。此法便 于学生异 中求 同, 五) 同中
辨异 , 从而准确地理解字义 , 尤利于理解 掌握 同音字 、
形近字 、 混字的字义 。 易 ( ) 现 情 景 法 。此 法 联 系 学 生 的 已有经 验 和切 六 再
学: 每周参加一次业务学 习; 每节课写出教学后记 ; 记:
思: 每周写一 篇教学 反思、 ‘ 随笔 、 故事; 每周听一节 听: 课; 每学期写一篇与课题相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的教学案例或教研 论 研: 文。要强调教师将 日常教学 中的 问题意识与校本教研
中的课题 意识区分开来,将 日常教学过程中的 自己的 问题 、 真实的 问题 、 实际的问题作 为教学课题来研究。 校本教研活动它 为教师 的专业发展提供 了平台。 在这个平台上, 老师们相互支持、 交流分享 , 每个教 师 在贡献 自己教学经验 的同时,又有 了新的收获 。在这
反思” 式的行动研究 。首先 , 确定在一个 时期 内研究的
主题, 使教师们 明确本次活动研 究的问题 是什么 , 这个 问题可能是在听课或教学研讨时获得的,也可能是教 师针 对教学 中遇到 的困难集体找 出来的。问题 的提 出 和确定一定要符合教学的需要 。在实际教学 中尝试应 用科学的理 论解决上述 问题 ,结合实践不断深化对该
妻
20 ̄ 08
氧坛 论
3 总第7 期 ) 期( 7
开展校本教研活动的思考
徐 杰 海 门 2 10 60 0 海 门市海 南小 学 ,江苏
众所周知,教师 的成长往往是与教育 改革的深化 和发展密切 联系在一起 的。教师的成长固然 离不开 岗 前培训 、 脱产培训和参加各种教育理念培训、 教材培训 、 听取专家讲座 等, 更重要 的是离不开在岗提 高, 在实践
开展校本教研的行动和思考
开展校本教研的行动和思考【关键词】校本教研行动策略创新方式来宾市开展校本教研工作已有5年多时间。
开展之初,对于校本教研我们就有这样的思考:(1)校本教研必须真正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不能为研究而研究,应立足实际依托身边资源探寻校本教研的有效方式,以研究促发展。
(2)校本教研必须聚焦课堂,解决教师身边的教学问题,帮助教师提高教学效率,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3)校本教研不应是阶段项目、阶段课题,而应是通过对校本教研有效方式的探寻促使学校打造新型教研文化,提升办学品质。
基于这样的思考,来宾市的校本教研始终立足于探寻教研有效方式,解决教学问题,提升教师素质,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校发展。
回顾5年多来宾市的校本教研,有行动,也有思考。
一、推进校本教研的行动策略1.实施课题带动策略2006年,来宾市申报了广西教育科学规划“十一五”A类重点课题《推进农村校本教研实践与研究》并获立项,力求以课题实验带动学校通过实践研究探索适合本市、本校实际的校本教研的有效策略,机制。
全市申报子课题参与实验的有150多所学校,涵盖6个县市区各级别各区域的学校。
通过课题带动,可以使学校聚焦本校所需解决的校本教研中的某一问题进行科学的研究与探索,各种专题成果汇聚一起,我们将获取课题研究的巨大价值,可以探寻到校本教研的诸多有效方式。
2.将校本教研与全市教师素质提升工程相结合,寻求强有力的保障校本教研如果单以课题形式实施,将失去保障基础。
来宾市将开展校本教研不仅作为一项课题,而且作为提升教师素质的一项系统工程。
市政府、市教育局对这项工作极为重视。
市教育局出台了《来宾市校本教研指导意见》、《来宾市校本教研工作评估方案》、《来宾市教学质量与教育科研评价方案》等相关管理制度及指导性方案。
2010年,市教育局将以“主题教研”为主要载体之一的教师成长项目作为来宾市教育“十二五”规划十大项目之一,这在其他省市是较为少见的。
市政府、市教育局还多次召开了全市教科研总结部署会议。
校本研修及培训活动总结与反思五篇
校本研修及培训活动总结与反思五篇反思一:校本研修培训活动反思开展校本研修,提高教师素质,已成为新课程改革过程中极为重要的一个环节。
但由于校本研修工作在我市才刚刚起步,没有足够的经验和模式可借鉴、教师对校本研修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到位,所以造成教师参与的积极性不够高,校本研修的实效不明显的问题。
本学期,我们结合本校实际,在研修过程中针对上述问题做了一些积极探索,现将我们的一些做法提出来与大家交流研讨:第一、从实际出发,确立研修主题。
第二、积极采用有效的研修形式。
一是采用自主研读的形式进行研究。
原来组织集体教师研究效果不好,集体研究时,大多教师心不在焉,XXX应付,学完了脑筋一片空白,研究效果不幻想。
本学期,我们安排老师在空闲时间自己品味、阅读有关文章,并联系自己的教学实践进行深思,然后在研修时间进行交换研讨,如许的研究形式灵动机动,教师根据自己的情形可快可慢,教师既有宽松的研究环境,又有心理压力,自然学有成效。
二是利用身边的案例进行研讨,也就是让组内教师提供自己教学中真实的案例,让大家联系主题围绕案例进行研讨,由于案例来自自己的实践教学,教师有话可说。
实践证明,这样的研修形式,老师愿意主动、积极参与,自然能取得好的效果。
第三、充分发挥教研组长的主导作用。
本学期,我校为教研组长提供了发挥自主能动性的平台,让他们充当研修活动的主角,组织本组的校本研修活动:包括结合本组的实际情况制定出研修计划;活动周历表;并按照活动安排积极组织教师参与活动。
虽然教研组长们在思考、安排、组织活动的过程中,占用了大量时间,投入了大量精力,有时还会遇到些困难,但她们也在此过程中,增长了才干,提高了自身的素质,并为此项工作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通过在实践中的摸索,我们深深认识到要想搞好校本研修工作必须作到以下三点:1、校本研修要务实,校本研修就是解决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2、校本研修要真实,要引导教师树立一种自主研读研究的意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校本教研出特色的思考
[摘要] 校本教研是“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的简称,它是以学校为基地,以校内教学实践中的实际问题为研究内容,以教师为研究主体,以促进师生共同发展为研究目的,所开展的教学研究活动。
新课程实施以来,我们把校本教研作为课改工作的先导,进行了一系列有效的实践与探索。
实践证明校本教研不仅有效地改进教师的教学工作,有效地提升教师自身的反思意识和能力,而且破除了教师对研究的迷茫,增强教师专业自主发展。
[关键词] 同伴互助;专业引领;反思成长
【中图分类号】 g6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4244(2013)02-105-2
校本教研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努力“学习型”的和谐校园环境,树立“教学即研究,教师即研究者”的理念,即满足了教师的教育教学需要,有针对性地解决教学中的现实问题,又满足了学校发展目标的需要。
为此,校本教研是新一轮课程改革走向成功的基础和重要保证。
一、形成良好教研组工作氛围,是搞好校本教研的前提
教师教学创新需要教研组营造创新氛围,让新教学理念,新教育思想和现代教育技术成为教研组新的方向,使教研组成为教师教学创新的心理安全港和精神加油站。
创造有利于教师研究的氛围,使教师有机会对课改遇到的问题进行公开而自由的讨论,鼓励思维的独立性与创造性,加深教师对改革目标的理解。
教研组是校本教
研的主要场所,大量的细致工作,研究成果的孕育均根植于这块土壤。
二、建立规范的校本教研制度,是做好校本教研的保障
建立教研组活动制度、备课组集体备课制度、学生评教制度、教案检查制度、教学情况检查制度、听评课制度等。
(一)建立理论业务学习制度,增强全体教师的研究意识
学校以实施新课程为契机,把课改实验、教师培训和教学研究紧密结合,建立业务学习制度。
学校每周安排不少于半天的学习时间,用于教师的理论学习或教学研讨。
要增强教师的研究意识,鼓励教师讲理论学习和实践反思相结合,集体交流与个人自学相结合,不断提高研究和解决教学实际问题的能力。
规定学习方式是集体学习和自由学习相结合,记学习笔记,撰写教学随笔,收集教学案例,并定期检查,及时总结。
(二)建立学校教研活动制度,充分发挥教师集体的作用
确定每周四课外活动和自习课为教研活动时间,以学科组、课题组为单位,总结、交流、反思本周教研情况,思考、研讨下周教学内容。
采取集体备课、教学研讨、教学观摩、说课、评课、教学反思与交流、案例分析、问题会诊、专题研讨等多种形式,开展实效性强的教学研究活动,在观念的碰撞与交流中达成新的共识,在实践的摸索与总结中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
(三)建立学校教研激励机制,定期奖励教学研究成果
通过教学论文、教学案例和课堂教学评比,对先进的教研成果
和有突出成绩的教师要及时予以奖励和表彰,鼓励教师积极探索,大胆创新。
学校根据实际,定期开展集体备课活动、教学示范活动、课改经验交流活动、课改成果展示活动等,为教师展示自身才华、共享研究成果创设良好的平台。
(四)建立完善的课题研究管理制度,营造浓厚的学校教育科研氛围
课题研究是深化校本教研的重要措施,关注课题研究过程行和实效性。
学校针对课程改革中遇到的突出困难和问题定研究专题,把课题研究和凸现办学特色、提高办学品位相结合,做到研究目标明确、教师人人参与、研究扎实有效,促进课程改革和学校教学研究不断走向深入。
(五)建立专业引领制度,探究新型教学指导模式
邀请首席教师,骨干教师等通过专题讲座、理论学习指导、课堂教学诊断等方式,参与指导校本教研活动,努力发挥专业引领作用,为学校和教师提供确实有效的帮助。
尊重教师的劳动,努力与教师建立平等、合作的伙伴关系,虚心向教师学习,在课程改革实践中不断提高和完善自己。
(六)建立教师发展性评价制度
建立发展性教师评价制度。
建立由学校评价和教师自我评价相结合的双向评价制度,引导教师主动参与,注重教师未来的发展,尊重教师的个性特长发展;在评价内容上,体现新课程的理念,反映教师创造性劳动的性质和角色转换的要求,将教师的教学研究、
教改实验、校本课程开发等作为评价的内容。
三、校本教研活动按需组织,是校本教研发展的动力
(一)组员参与制定教研组教研主题,明确教研目标
让教师参加教研组教研主题的制定,就是学习和研究的开始。
最有价值的问题,是实践中产生的问题,因此,在组织教研活动和课题研究中,教师应把自己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作为研究对象,发挥集体力量联合攻关。
组内可以把从学生当中收集来的问题及每位组员把自己关注的问题在组内进行分析交流,最后达成共识的问题确定为教研组主题,制定主题的过程就是教师分工合作、探究交流的过程。
(二)参与教研主题研究,发挥教研组集体智慧的作用
抓住学科中带有普遍性、整体性的问题规划出学科教研的大主题,将大主题细化出几个相关的小主题,围绕一个小主题进行教研,抓住重点,突破难点。
切实做到“规划大主题,突破小主题”,通过交流与研究,使各学科教师的专业技能和教学能力得到提高和发展,突出教师的专业特长,学科特长,使教研更具针对性。
形成集体备课和课题研究的分工合作制度化。
把教师日常教育教学的“问题”,与学生自主合作探究中的带有普遍性的“问题”,以及师生所共同关注的“问题”等相结合。
以上问题综合起来加以疏理,在校本教研中,转化为“课题”,对常见的教学问题进行专项分类的集中持续研究,既反思又行动,注重实效性、长远性和指导性。
主题确立后,教师就应分工合作,进行相关资料搜集,在具体研究过程
中,教研组内要及时了解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困惑,不断地进行自我监控,反馈指导、寻求解决问题的新方法,这个过程始终贯穿于课题研究之中,不断循环往复、螺旋上升。
(三)开展“六个一”活动
即教师每课有一次教学反思,每周向教研组提供一个本人遇到的值得探讨的问题,每月向学校提供一个典型个案,每学期上一节公开课、完成一篇有价值的教学论文或经验总结,编制一份试卷。
(四)开展“两项评比”
每学期组织一次论文和案例评比活动,每学年组织一次说课和课件评比活动。
(五)开展“三个讲学”
开展“领导讲坛、首席教师讲学、教研组长讲学”活动,将课改理念在一次次讲学中深化和升华。
课程改革需要教研活动的有力支持,以校本教研为突破口,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我也只是做了初步的探索与尝试,还需要不懈努力与追求,只要我们勇于实践、敢于创新,一定会创造出更多更有效的校本教研活动形式。
参考文献:
[1]程福蒙,唐宇灵.关于校本教研实效性的思考与实践[m].吉林:现代教育科学,2006.
[2]卢琳.轮校本教研[m].广州:教育导刊,2002.
作者简介:马世亮(1973-),男,汉族,甘肃金塔人,甘肃金
塔县第二中学二级教师,研究方向:中学教学与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