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校本教研出特色的思考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校本教研出特色的思考

[摘要] 校本教研是“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的简称,它是以学校为基地,以校内教学实践中的实际问题为研究内容,以教师为研究主体,以促进师生共同发展为研究目的,所开展的教学研究活动。新课程实施以来,我们把校本教研作为课改工作的先导,进行了一系列有效的实践与探索。实践证明校本教研不仅有效地改进教师的教学工作,有效地提升教师自身的反思意识和能力,而且破除了教师对研究的迷茫,增强教师专业自主发展。

[关键词] 同伴互助;专业引领;反思成长

【中图分类号】 g6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4244(2013)02-105-2

校本教研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努力“学习型”的和谐校园环境,树立“教学即研究,教师即研究者”的理念,即满足了教师的教育教学需要,有针对性地解决教学中的现实问题,又满足了学校发展目标的需要。为此,校本教研是新一轮课程改革走向成功的基础和重要保证。

一、形成良好教研组工作氛围,是搞好校本教研的前提

教师教学创新需要教研组营造创新氛围,让新教学理念,新教育思想和现代教育技术成为教研组新的方向,使教研组成为教师教学创新的心理安全港和精神加油站。创造有利于教师研究的氛围,使教师有机会对课改遇到的问题进行公开而自由的讨论,鼓励思维的独立性与创造性,加深教师对改革目标的理解。教研组是校本教

研的主要场所,大量的细致工作,研究成果的孕育均根植于这块土壤。

二、建立规范的校本教研制度,是做好校本教研的保障

建立教研组活动制度、备课组集体备课制度、学生评教制度、教案检查制度、教学情况检查制度、听评课制度等。

(一)建立理论业务学习制度,增强全体教师的研究意识

学校以实施新课程为契机,把课改实验、教师培训和教学研究紧密结合,建立业务学习制度。学校每周安排不少于半天的学习时间,用于教师的理论学习或教学研讨。要增强教师的研究意识,鼓励教师讲理论学习和实践反思相结合,集体交流与个人自学相结合,不断提高研究和解决教学实际问题的能力。规定学习方式是集体学习和自由学习相结合,记学习笔记,撰写教学随笔,收集教学案例,并定期检查,及时总结。

(二)建立学校教研活动制度,充分发挥教师集体的作用

确定每周四课外活动和自习课为教研活动时间,以学科组、课题组为单位,总结、交流、反思本周教研情况,思考、研讨下周教学内容。采取集体备课、教学研讨、教学观摩、说课、评课、教学反思与交流、案例分析、问题会诊、专题研讨等多种形式,开展实效性强的教学研究活动,在观念的碰撞与交流中达成新的共识,在实践的摸索与总结中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

(三)建立学校教研激励机制,定期奖励教学研究成果

通过教学论文、教学案例和课堂教学评比,对先进的教研成果

和有突出成绩的教师要及时予以奖励和表彰,鼓励教师积极探索,大胆创新。学校根据实际,定期开展集体备课活动、教学示范活动、课改经验交流活动、课改成果展示活动等,为教师展示自身才华、共享研究成果创设良好的平台。

(四)建立完善的课题研究管理制度,营造浓厚的学校教育科研氛围

课题研究是深化校本教研的重要措施,关注课题研究过程行和实效性。学校针对课程改革中遇到的突出困难和问题定研究专题,把课题研究和凸现办学特色、提高办学品位相结合,做到研究目标明确、教师人人参与、研究扎实有效,促进课程改革和学校教学研究不断走向深入。

(五)建立专业引领制度,探究新型教学指导模式

邀请首席教师,骨干教师等通过专题讲座、理论学习指导、课堂教学诊断等方式,参与指导校本教研活动,努力发挥专业引领作用,为学校和教师提供确实有效的帮助。尊重教师的劳动,努力与教师建立平等、合作的伙伴关系,虚心向教师学习,在课程改革实践中不断提高和完善自己。

(六)建立教师发展性评价制度

建立发展性教师评价制度。建立由学校评价和教师自我评价相结合的双向评价制度,引导教师主动参与,注重教师未来的发展,尊重教师的个性特长发展;在评价内容上,体现新课程的理念,反映教师创造性劳动的性质和角色转换的要求,将教师的教学研究、

教改实验、校本课程开发等作为评价的内容。

三、校本教研活动按需组织,是校本教研发展的动力

(一)组员参与制定教研组教研主题,明确教研目标

让教师参加教研组教研主题的制定,就是学习和研究的开始。最有价值的问题,是实践中产生的问题,因此,在组织教研活动和课题研究中,教师应把自己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作为研究对象,发挥集体力量联合攻关。组内可以把从学生当中收集来的问题及每位组员把自己关注的问题在组内进行分析交流,最后达成共识的问题确定为教研组主题,制定主题的过程就是教师分工合作、探究交流的过程。

(二)参与教研主题研究,发挥教研组集体智慧的作用

抓住学科中带有普遍性、整体性的问题规划出学科教研的大主题,将大主题细化出几个相关的小主题,围绕一个小主题进行教研,抓住重点,突破难点。切实做到“规划大主题,突破小主题”,通过交流与研究,使各学科教师的专业技能和教学能力得到提高和发展,突出教师的专业特长,学科特长,使教研更具针对性。形成集体备课和课题研究的分工合作制度化。把教师日常教育教学的“问题”,与学生自主合作探究中的带有普遍性的“问题”,以及师生所共同关注的“问题”等相结合。以上问题综合起来加以疏理,在校本教研中,转化为“课题”,对常见的教学问题进行专项分类的集中持续研究,既反思又行动,注重实效性、长远性和指导性。主题确立后,教师就应分工合作,进行相关资料搜集,在具体研究过程

中,教研组内要及时了解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困惑,不断地进行自我监控,反馈指导、寻求解决问题的新方法,这个过程始终贯穿于课题研究之中,不断循环往复、螺旋上升。

(三)开展“六个一”活动

即教师每课有一次教学反思,每周向教研组提供一个本人遇到的值得探讨的问题,每月向学校提供一个典型个案,每学期上一节公开课、完成一篇有价值的教学论文或经验总结,编制一份试卷。

(四)开展“两项评比”

每学期组织一次论文和案例评比活动,每学年组织一次说课和课件评比活动。

(五)开展“三个讲学”

开展“领导讲坛、首席教师讲学、教研组长讲学”活动,将课改理念在一次次讲学中深化和升华。

课程改革需要教研活动的有力支持,以校本教研为突破口,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我也只是做了初步的探索与尝试,还需要不懈努力与追求,只要我们勇于实践、敢于创新,一定会创造出更多更有效的校本教研活动形式。

参考文献:

[1]程福蒙,唐宇灵.关于校本教研实效性的思考与实践[m].吉林:现代教育科学,2006.

[2]卢琳.轮校本教研[m].广州:教育导刊,2002.

作者简介:马世亮(1973-),男,汉族,甘肃金塔人,甘肃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