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机学(上)--实验指导书--变压器

电机学(上)--实验指导书--变压器
电机学(上)--实验指导书--变压器

实验四单相变压器

一、实验目的

1、通过空载和短路实验测定变压器的变比和参数。

2、通过负载实验测取变压器的运行特性。

二、预习要点

1、变压器的空载和短路实验有什么特点?实验中电源电压一般加在哪一方较合适?

2、在空载和短路实验中,各种仪表应怎样联接才能使测量误差最小?

3、如何用实验方法测定变压器的铁耗及铜耗。

三、实验项目

1、空载实验

测取空载特性U0=f(I0),P0=f(U0) , cosφ0=f(U0)。

2、短路实验

测取短路特性U K=f(I K),P K=f(I K), cosφK=f(I K)。

3、负载实验:纯电阻负载

保持U1=U N,cosφ2=1的条件下,测取U2=f(I2)。

四、实验方法

1

2、屏上排列顺序

D33、DJ11、D32、D34-3、D51、D42、D43

图4-1 空载实验接线图

3、空载实验

(1)在三相调压交流电源断电的条件下,按图4-1接线。被测变压器选用三相组式变压器DJ11中的一只作为单相变压器,其额定容量P N=77V·A,U1N/U2N=220/55V,I1N/I2N=0.35/1.4A。变压器的低压线圈a、x接电源,高压线圈A、X开路。

(2)选好所有测量仪表量程。将控制屏左侧调压器旋钮向逆时针方向旋转到底,即将其调到输出电压为零的位置。

(3)合上交流电源总开关,按下“启动”按钮,便接通了三相交流电源。调节三相调压器旋钮,使变压器空载电压U0=1.2U N,然后逐次降低电源电压,在1.2~0.3U N的范围内,测取变压器的U0、I0、P0。

(4)测取数据时,U=U N点必须测,并在该点附近测的点较密,共测取数据7-8组。记录于表4-1中。

(5)为了计算变压器的变比,在U N以下测取原方电压的同时测出副方电压数据也记录于表4-1中。

4、短路实验

(1)按下控制屏上的“停止”按钮,切断三相调压交流电源,按图4-2接线(以后每次改接线路,都要关断电源)。将变压器的高压线圈接电源,低压线圈直接短路。

图4-2 短路实验接线图

(2)选好所有测量仪表量程,将交流调压器旋钮调到输出电压为零的位置。

(3)接通交流电源,逐次缓慢增加输入电压,直到短路电流等于1.1I N为止,在(0.2~1.1)I N范围内测取变压器的U K、I K、P K。

(4)测取数据时,I K =I N 点必须测,共测取数据6-7组记录于表4-2中。实验时记下周围环境温度(℃)。

5、负载实验:纯电阻负载

实验线路如图4-3所示。变压器低压线圈接电源,高压线圈经过开关S 1和S 2,接到负载电阻R L 和电抗X L 上。R L 选用D42上4只900Ω变阻器相串联共3600Ω阻值,X L 选用D43,功率因数表选用D34-3,开关S 1和S 2选用D51挂箱

图4-3 负载实验接线图

(1)将调压器旋钮调到输出电压为零的位置,S 1、S 2打开,负载电阻值调到最大。 (2)接通交流电源,逐渐升高电源电压,使变压器输入电压U 1=U N 。

(3)保持U 1=U N ,合上S 1,逐渐增加负载电流,即减小负载电阻R L 的值,从空载到额定负载的范围内,测取变压器的输出电压U 2和电流I 2。

(4)测取数据时,I 2=0和I 2=I 2N =0.35A 必测,共取数据6-7组,记录于表4-3中。

1

五、注意事项

1、在变压器实验中,应注意电压表、电流表、功率表的合理布置及量程选择。

2、短路实验操作要快,否则线圈发热引起电阻变化。

六、实验报告

1、计算变比

由空载实验测变压器的原副方电压的数据,分别计算出变比,然后取其平均值作为变压器的变比K 。

K=U AX /U ax

2、绘出空载特性曲线和计算激磁参数

(1)绘出空载特性曲线U 0=f(I 0),P 0=f(U 0),cos φ0=f(U 0)。

式中:

(2)计算激磁参数

从空载特性曲线上查出对应于U 0=U N 时的I 0和P 0值,并由下式算出激磁参数

3、绘出短路特性曲线和计算短路参数

(1)绘出短路特性曲线U K =f(I K ) 、P K =f(I K )、cos φK =f(I K )。 (2)计算短路参数

从短路特性曲线上查出对应于短路电流I K =I N 时的U K 和P K 值,由下式算出实验环境温度为θ(℃)时的短路参数。

折算到低压方:

由于短路电阻r K 随温度变化,因此,算出的短路电阻应按国家标准换算到基准工作温

度75℃时的阻值。

2'2'2'''K K K K

K K K K

K r Z X I P r I U Z -=

=

=

2

22'''K X X K

r r K

Z Z K K

K K K K ===0

000cos I U P =

Φ2

27575755.234755.234K

C K C K K C K X r Z r r +=++=???θ

θ

220

0200

m

m m m m r Z X I U Z I P r -=

=

=

式中:234.5为铜导线的常数,若用铝导线常数应改为228。 计算短路电压(阻抗电压)百分数

I K =I N 时短路损耗P KN = I N 2r K75℃

4、利用空载和短路实验测定的参数,画出被试变压器折算到低压方的“T ”型等效电路。 要分离一次侧和二次侧电阻,可用万用表测出每侧的直流电阻,设R /1为一次绕组的直流电阻折算到二次侧的数值,R 2为二次绕组的直流电阻。r k 已折算到二次侧应有

221

12

1k R r R r r r r =''+'=

联立方程组求解可得r /

1及r 2。一次侧和二次侧的漏阻抗无法用实验方法分离通常取X /1=X 2=2

X K

5、变压器的电压变化率u ?

(1)绘出cos φ2=1外特性曲线U 2=f(I 2),由特性曲线计算出I 2=I 2N 时的电压变化率 (2)根据实验求出的参数,算出I 2=I 2N 、cos φ2=1时的电压变化率Δu 。

2

2sin cos ??KX Kr u u u +=?%10020

2

20?-=

?U U U u %100%100%1007575?=

?=?=??N

K

N KX N C

K N Kr N C

K N K U X I u U r I u U Z I u

实验五三相变压器的联接组

一、实验目的

1、掌握用实验方法测定三相变压器的同名端。

2、掌握用实验方法判别变压器的联接组别。

二、预习要点

1、联接组的定义;为什么要研究联接组;国家规定的标准联接组有哪几种。

2、如何实现Y/Y-12联接组以及把Y/Δ-11联接组。

三、实验项目

1、测定极性

2、连接并判定以下联接组

(1) Y/Y-12

(2) Y/Δ-11

四、实验方法

1

2、屏上排列顺序

D33、D32、D34-3、DJ12、DJ11、D51

3、测定极性

(1) 测定相间极性

被测变压器选用三相心式变压器DJ12,用其中高压和低压两组绕组,额定容量P N=152/152V·A,U N=220/55V,I N=0.4/1.6A,Y/Y接法。测得阻值大的为高压绕组,用A、

B、C、X、Y、Z标记。低压绕组标记用a、b、c、x、y、z。

1) 按图5-1接线。A、X接电源的U、V两端子,Y、Z短接。

2) 接通交流电源,在绕组A、X间施加约50%U N的电压。

3) 用电压表测出电压U BY、U CZ、U BC,若U BC=│U BY-U CZ│,则首末端标记正确;若U BC=│U BY+U CZ│,则标记不对。须将B、C两相任一相绕组的首末端标记对调。

4) 用同样方法,将B、C两相中的任一相施加电压,另外两相末端相联,定出每相首、末端正确的标记。

5-1 测定相间极性接线图 (2) 测定原、副方极性

图5-2 测定原、副方极性接线图

1) 暂时标出三相低压绕组的标记a 、b 、c 、x 、y 、z,然后按图5-2接线,原、副方中点用导线相连。

2) 高压三相绕组施加约50%的额定电压,用电压表测量电压U AX 、U BY 、U CZ 、U ax 、U by 、U cz 、U Aa 、U Bb 、U Cc ,若U Aa =U Ax -U ax ,则A 相高、低压绕组同相,并且首端A 与a 端点为同极性。若U Aa =U AX +U ax ,则A 与a 端点为异极性,若U Aa 都不符合上述关系式,则不是对应的低压绕组。

3) 用同样的方法判别出B 、b 、C 、c 两相原、副方的极性。 4) 高低压三相绕组的极性确定后,根据要求连接出不同的联接组。 4、检验联接组 (1) Y/Y-0

图5-3 Y/Y-0联接组

(α)接线图 (b)电势相量图

E (b)

ab

AB

L L L ab Bc ab

L Cc Bb U U K K K U U U K U U =

+-=-==1

)1(2

按图5-3接线。A 、a 两端点用导线联接,在高压方施加三相对称的额定电压,测出U AB 、U ab 、U Bb 、U Cc 及U Bc ,将数据记录于表5-1中。

根据Y/Y-0联接组的电势相量图可知: 为线电压之比

若用两式计算出的电压U Bb ,U Cc ,U Bc 的数值与实验测取的数值相同,则表示绕组连接正确,属Y/Y-0联接组。

(2)Y/d-11

图5-4 Y/d-11联接组

(α)接线图 (b)电势相量图

按图5-4接线。A 、a 两端点用导线相连,高压侧施加对称额定电压,测取U AB 、U ab 、U Bb 、U Cc 及U Bc ,将数据记录于表5-2中 表

根据Y/d-11联接组的电势相量可得

若由上式计算出的电压U Bb 、U Cc 、U Bc 的数值与实测值相同,则绕组连接正确,属Y/d-11

1

32

+-===L L ab Bc Cc Bb K K U U U U X Y

Z B

C

b

E ab

E AB

a A

c

(a)

(b)

联接组。

五、实验报告

1、计算出不同联接组的U Bb 、U Cc 、U Bc 的数值与实测值进行比较,判别绕组连接是否正确。

六、附录

变压器联接组校核公式(设L ab L AB ab K U K U U =?==,1)

变压器试验作业指导书

变压器试验作业指导书 1. 作业项目名称: 变压器试验作业指导书 2. 作业内容范围 本指导书适用于变压器试验作业; 3. 编制(修订)文件依据 《铁路电力安全工作规程》和《铁路电力管理规则》(铁运[1999]103号)4. 人员准备 4.1人员准备: 注:其它作业人员在此不一一列出。 5. 作业程序、检查方法及标准 5.1试验前 5.1.1抄写变压器铭牌上的有关数据和单位固资号。 5.1.2在试验工作范围,固好安全缆绳,挂“止步,高压危险!”标示牌。 5.1.3擦干净变压器的高压桩头、低压桩头、瓷瓶和瓷套管。 5.1.4检查变压器外观(相位标志是否一致,档位是否相符等)。 5.1.5检查各试验设备是否正常和在周检期限内使用。 5.1.6试验人员一律穿绝缘鞋、工作服,带低压测电笔等,确认试验变压器具备试验条件,并在绝缘垫上进行作业。 5.2试验中 5.2.1用BKZ-G直流电阻快速测仪测量变压器绕组的直流电阻。

5.2.1.1核对变压器所在档位,连接被测绕组测量线,并将其余绕组短路接地;BKZ-G直流电阻快速测仪机壳可靠接地。 5.2.1.2 选择合适量程,按“测量”键逐档(Ⅰ、Ⅱ、Ⅲ)逐相 (A-B-C) 测量变压器线圈直流电阻。待屏幕稳定显示电阻值时读取记录数据,或按“存储”键存储数据以供打印。 5.2.1.3 630kVA及以下三相变压器各相测得值的相互差值应小于平均值的4%,线间测得值的相互差值应小于平均值的2%。630kVA以上三相变压器各相测得值的相互差值应小于平均值的2%,线间测得值的相互差值应小于平均值的1%。变压器的直流电阻与同温下产品出厂实测数或与以前测得值比较,相应变化不应大于2%。直流电阻差值在出厂时超过第1、2款规定,制造厂已说明了这种偏差的原因,可按上述第3款进行比较。 5.2.2用变比测试仪对变压器进行变比测试,记录测试数据。变比测试在每一分接头都须进行,试验值与额定值间相差不得大于2%。且各相之间相差也不得大于2%。 5.2.3空载试验:用变压器特性测试台,根据变压器容量选择恰当的互感器比率CT,测出A、B、C各相空载电流和变压器空载损耗,并换算到K=1时的值。 5.2.4短路试验:用变压器特性测试台,根据变压器容量准确测出变压器A、B、C各相短路电流和短路损耗。 5.2.5耐压试验时缓慢升压恒为4kV/1分钟,直至试验电压,对运行中的变压器进行工频耐压试验,干式变压器一般不超过25.5kV,油浸变压器不超过30kV。。 5.2.6根据高、低压电压值,选择合适的摇表,测量出变压器高对低、高对地、低对地绝缘电阻。

电机学实验指导书

实验一单相变压器 一、实验目的 1、通过空载和短路实验测定变压器的变比和参数。 2、通过负载实验测取变压器的运行特性。 二、预习要点 1、变压器的空载和短路实验有什么特点?实验中电源电压一般加在哪一方较合适? 2、在空载和短路实验中,各种仪表应怎样联接才能使测量误差最小? 3、如何用实验方法测定变压器的铁耗及铜耗。 三、实验项目 1、空载实验 测取空载特性U0=f(I0),P0=f(U0) , cosφ0=f(U0)。 2、短路实验 测取短路特性U K=f(I K),P K=f(I K), cosφK=f(I K)。 3、负载实验 (1)纯电阻负载 保持U1=U N,cosφ2=1的条件下,测取U2=f(I2)。 (2)阻感性负载 保持U1=U N,cosφ2=0.8的条件下,测取U2=f(I2)。 四、实验方法 1、实验设备

图1-1 空载实验接线图 2、空载实验 1)在三相调压交流电源断电的条件下,按图1-1接线。被测变压器选用三相组式变压器DJ11中的一只作为单相变压器,其额定容量 P N =77W ,U 1N /U 2N =220/55V ,I 1N /I 2N =0.35/1.4A 。变压器的低压线圈a 、x 接电源,高压线圈A 、X 开路。 2)选好所有电表量程。将控制屏左侧调压器旋钮向逆时针方向旋转到底,即将其调到输出电压为零的位置。 3)合上交流电源总开关,按下“开”按钮,便接通了三相交流电源。调节三相调压器旋钮,使变压器空载电压U 0=1.2U N ,然后逐次降低电源电压,在1.2~0.2U N 的范围内,测取变压器的U 0、I 0、P 0。 4)测取数据时,U=U N 点必须测,并在该点附近测的点较密,共测取数据7-8组。记录于表1-1中。 5)为了计算变压器的变比,在U N 以下测取原方电压的同时测出副方电压数据也记录于表1-1中。

变压器常规试验作业指导书

变压器常规实验作业指导书 1 围 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35kv及以上的油浸式变压器,规定了变压器交接实验、预防性实验、检修过程中的常规电气试验的引用标准、仪表设备要求、试验人员资质要求和职责、作业程序、试验结果判断方法和试验注意事项等。变压器试验的主要目的是判定变压器在运输、安装过程中和运行中是否受到损伤或发生变化,以及验证变压器性能是否符合有关标准和技术条件放入规定。因此变压器试验的判断原则是与出厂试验和历史数据比较,有关标准和技术条件的各项条款试验判据也是依据这一原则制定的。制定本指导书的目的是规试验操作、保证试验结果的准确性,位设备运行、监督、检修提供依据。 2 规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作业指导书的引用而伟本作业指导书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作业指导书,然而,鼓励根据本作业指导书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作业指导书。 GB 50150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 3 安全措施 a)测量前应断开变压器与引线的连接,并应有明显断开点 b)变压器试验前应充分放电,防止残余电荷对试验人员的伤害 c)为保证人身和设备安全,要求必须在试验设备周围设围栏并有专人监 护。负责升压的人要随时注意周围情况,一旦发现异常应立刻断开电源 停止试验,查明原因并排除后方可继续试验。

d)接地线应牢固可靠。 e)注意对试验完毕的变压器绕组必须充分放电。 f)进行直流泄漏电流试验过程中,如发现泄漏电流随时间急剧增长或有异 常放电现象时,应立即停止试验,并断开电源,将被测变压器绕组接地, 充分放电后,再进行检查。 4 试验项目 变压器常规实验项目包括以下试验项目: a)绕组连同套管绝缘电阻、吸收比和极化指数; b)绕组连同套管的直流泄漏电流; c)绕组连同套管的tgδ; d)铁芯绝缘电阻 e)绕组连同套管的直流电阻 f)绕组的电压比、极性与接线组别 g)油纸套管试验 5 仪器设备要求 a)温度计(误差±1℃)、湿度计 b)2500V兆欧表:输出电流大于1mA,220kV及以上变压器试验时输出电流 宜大于5mA。 c)直流发生器:要求输出电压高于试验电压,输出电流大于绕组的泄漏电 流,通常在0.5mA以上,电压脉动因数小于3%。在保证精度的前提下, 可使用直流发生器自带的电压表(1.5级)和微安表(0.5级)。 d)介质损耗测试仪(介质损耗测量精度为1%,电容量精度为0.5%)。

erdas实验5指导书

实验5 某地区的遥感影像分类 1.实验目的和要求 a)了解非监督分类和监督分类的原理和背景知识; b)掌握非监督分类和监督分类的过程和方法; c)了解并掌握监督分类中的样本训练方法、分类决策规则和分类结果评估 方法; d)能够利用非监督分类和监督分类技术提取某一研究区土地覆盖类型(植 被、水体、建筑用地、裸地等),并计算各地类的面积、覆盖率等指标。 2.实验设备和数据 a)实验设备:高性能计算机;Erdas Imagine遥感图像处理软件 b)实验数据:Landsat TM数据 3.实验内容 a)分析、认识研究区域Landsat TM数据基本地物类型,建立分类体系; b)根据分类体系,利用非监督分类方法对研究区域Landsat TM数据进行分 类; c)根据分类体系,利用监督分类方法完成研究区域Landsat TM数据分类及 分类结果评价; d)对比非监督分类和监督分类结果的差异,并分析原因。 4.实验步骤参考 1.分类过程 在Erdas Imagine主菜单中选择Classifier,在其下拉菜单中选择Unsupervised Classification,利用其弹出对话框完成非监督分类; Signature Editor——样本编辑器 Unsupervised Classification——非监督分类

输出分类文件输出样本文件 分类数 收敛域值 注意问题:实际工作中常将分类数目取为最终分类数目的两倍;收敛域值是指两次分类结果相比保持不变的像原所占最大百分比。 2 、分类评价(Evaluate Classification ) 打开新的窗口,同时导入非监督分类后的图和原始分类影像;在视窗工具条 标,弹出Raster Attribute Editor对话框,如下图:

电机学实验三(一)(1)

肇庆学院 电子信息与机电工程学院电机学实验报告 13级电气2班姓名:梁智健学号:201324122202指导老师:肖奇军实验地点:后山金工楼2楼电工实验室 实验日期:2015年12月15日 实验三:三相鼠笼异步电动机的工作特性 一、实验目的 1、掌握三相异步电动机的空载、堵转和负载试验的方法。 2、用直接负载法测取三相鼠笼式异步电动机的工作特性。 3、测定三相鼠笼式异步电动机的参数。 二、预习要点 1、异步电动机的工作特性指哪些特性? 2、异步电动机的等效电路有哪些参数?它们的物理意义是什么? 3、工作特性和参数的测定方法。 三、实验项目 1、测量定子绕组的冷态电阻。 2、判定定子绕组的首末端. 四、实验方法 1、实验设备

2、屏上挂件排列顺序 D33、D32、D34-3、D31、D42、D51 3、测量定子绕组的冷态直流电阻。 将电机在室内放置一段时间,用温度计测量电机绕组端部或铁心的温度。当所测温度与冷却介质温度之差不超过2K时,即为实际冷态。记录此时的温度和测量定子绕组的直流电阻,此阻值即为冷态直流电阻。 (1) 伏安法 测量线路图为图3-1。直流电源用主控屏上电枢电源,可先调到50V输出电压。开关S1、S2选用D51挂箱,R用D42挂箱上1800Ω可调电阻。 图3-1 三相交流绕组电阻测定 量程的选择:测量时通过的测量电流应小于额定电流的20%,约小于60毫安,因而直流电流表的量程用200mA档。三相鼠笼式异步电动机定子一相绕组的电阻约为50Ω,因而当流过的电流为60毫安时二端电压约为3伏,所以直流电压表量程用20V 档。 按图3-1接线。把R调至最大位置,合上开关S1,调节直流电源及R阻值使试验电流不超过电机额定电流的20%,以防因试验电流过大而引起绕组的温度上升,读取电流值,再接通开关S2读取电压值。读完后,先打开开关S2,再打开开关S1。 调节R使A表分别为50mA,40mA,30mA测取三次,取其平均值,测量定子三相绕组的电阻值,记录于表3-2中。

电力变压器试验作业指导书

一、电力变压器试验 变压器是变配电所的心脏设备,为了保证其性能良好、安全可靠地运行,就必须定期地对其进行各种试验(预防性试验),新安装施工或大修完成后必须进行交接试验。为了使试验达到预期目的,详细的了解变压器绝缘结构、工作原理、试验方法,对试验人员来说是极为重要的。 一、试验前的检查和准备工作 (一)试验前首先应进行下列检查 1、仔细观察变压器油箱、油枕、防爆管及其他附件等有无机械损伤和渗油现象。 2、检查铭牌数据和其它标牌有无错误,附件是否完整,资料是否齐全。 3、器身外起吊钩、吊芯螺栓、螺丝和密封垫等应完整良好。 4、仔细检查高压、低压瓷套管有无裂缝和其它缺陷。 5、器身有无锈蚀和油漆脱落现象。 6、油温和油面指示以及绝缘油颜色等是否正常。 7、变压器油箱内的绝缘油必须已静置48小时以上。 (二)试验前应做好下列准备工作 1、如果变压器已安装,应将高、低压侧的母线拆除并应保证其与变压器本体间的安全距离。 2、将油箱上表面的污垢打扫干净,用干净的软布将高压、低压瓷套管等绝缘部件擦拭干净。 3、记录当时的环境温度、空气相对湿度、油表面温度、油标位置和变压器铭牌上的相关数据。 4、准备好现场试验用电源设施以及有关试验设备、仪器、仪表等应用工具、连接导线、安全防护用品和可靠的接地线。 5、做好现场的安全防护工作。 二、变压器的试验项目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50150-2006《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变压器的试验项目应包括下列内容: (一)绝缘油试验或SF6气体试验; (二)测量绕组连同套管的直流电阻; (三)检查所有分接头的电压比; (四)检查变压器的三相接线组别和单相变压器引出线的极性; (五)测量与铁芯绝缘的各紧固件(连接片可拆开者)及铁芯(有外引接地线的)绝缘电阻; (六)非纯瓷套管的试验; (七)有载调压切换装置的检查和试验; (八)测量绕组连同套管的绝缘电阻、吸收比或极化指数; (九)测量绕组连同套管的介质损耗角正切值tanδ; (十)测量绕组连同套管的直流泄漏电流;

树木学实验指导书(5个实验)

树木学实验指导书 树木学课程组编 2010年3月

树木学实验工作守则 一、实验室内一切仪器设备、实验桌椅及实验材料,未经许可,不得任意搬动或取走。 二、爱护和保管好实验用具、腊叶标本,按规定的操作规程进行实验。 三、保持实验室安静清洁的良好工作环境,不许大声谈笑,不可乱丢纸屑废物。 四、课前必须预习本实验指导书,实验过程中应独立思考,独立操作,按时完成作业,不得抄袭。 五、实验课须自备文具、笔记、参考书及实验报告纸。必须遵守上课时间,不得无故缺席。

实验一裸子植物常见代表科的观察 裸子植物是一类没有真正的花和果实,而以种子进行繁殖的木本维管束植物,其主要特征是形成裸露的种子,不形成果实。 一、目的: 通过松柏纲松科(Pinaceae),杉科(Taxodiaceae),柏科(Cupressacear)各科球花,球果的观察,进一步明确裸子植物的主要特征,掌握松、杉、柏各科的分类特征。 二、材料与用具 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的雌雄球花和球果 杉木Cunninghamia lancata的雌雄球花和球果 柏木Cupressus funebris的雌雄球花和球果 实验用具:连续变倍体视显微镜Motic SMZ-140、刀片、解剖针、培养皿、镊子。 教师所用示范设备: 1. 数码体视显微镜Motic DM143 用于操作示范。 2. 数码显微镜Motic DMB5-223IPL 用于示范裸子植物花药切片。 三、操作与观察 球花指的是裸子植物孢子叶的集结物,亦称孢子叶球,松柏纲植物是孢子异型的,小孢子叶集结成单独的小孢子叶球即雄球花。 1、马尾松球花、球果的观察 我们将首先看到一群数目很多的小孢子叶球(雌球花)紧密地着生(旋生)在春枝(当年生枝)的基部,而带红色的大孢子叶球(雌球花)则是单独或成对或三个在一起地着生于幼枝顶端,在松树上发育的小孢子叶球要比大孢子叶球多得多,在春末4-5月,小孢子叶球执行传粉功能后,就脱落了。相反地,大孢子叶球并不脱落,而在传粉后的1-2年内继续发育,逐渐变成结有种子的球果。 取一个马尾松的小孢子叶球(雄球花)来观察它的结构:为了这一点,用镊子把一个雄球花从复孢子叶球中取出来,置于双筒体视镜下观察,可以看到,它具有一个短的梗,小孢子叶象紧密的螺旋一样着生于球花轴上,用针将一些小孢子叶从雄球花中挑出,适当加大放大倍数,可观察到,它们的形状象扁平的小叶。其宽的外缘稍微向上弯曲,称之为药鳞,在每个小孢子叶表面,可看到两个大型的凸出的囊(纵向排列着),这是小孢子囊,亦称花粉

电机学实验指导书(12课时)

实验中所用电机铭牌数据一览表

DDSZ-1型电机及电气技术实验装置交流及直流电源操作说明 实验中开启及关闭电源都在控制屏上操作。 ?开启三相交流电源的步骤为: 1)开启电源前。要检查控制屏下面“直流电机电源”的“电枢电源”开关(右下角)及“励磁电源”开关(左下角)都须在“关断”的位置。控制屏左侧端面上安装的调压器旋钮必须在零位,即必须将它向逆时针方向旋转到底。 2)检查无误后开启“电源总开关”,“关”按钮指示灯亮,表示实验装置的进线接到电源,但还不能输出电压。此时在电源输出端进行实验电路接线操作是安全的。 3)按下“开”按钮,“开”按钮指示灯亮,表示三相交流调压电源输出插孔U、V、W 及N上已接电。实验电路所需的不同大小的交流电压,都可适当旋转调压器旋钮用导线从这三相四线制插孔中取得。输出线电压为0-450V(可调)并可由控制屏上方的三只交流电压表指示。当电压表下面左边的“指示切换”开关拨向“三相电网电压”时,它指示三相电网进线的线电压;当“指示切换”开关拨向“三相调压电压”时,它指示三相四线制插孔U、V、W和N输出端的线电压。 4)实验中如果需要改接线路,必须按下“关”按钮以切断交流电源,保证实验操作安全。实验完毕,还需关断“电源总开关”,并将控制屏左侧端面上安装的调压器旋钮调回到零位。将“直流电机电源”的“电枢电源”开关及“励磁电源”开关拨回到“关断”位置。 ?开启直流电机电源的操作: 1)直流电源是由交流电源变换而来,开启“直流电机电源”,必须先完成开启交流电源,即开启“电源总开关”并按下“开”按钮。 2)在此之后,接通“励磁电源”开关,可获得约为220V、0.5A不可调的直流电压输出。接通“电枢电源”开关,可获得40~230V、3A可调节的直流电压输出。励磁电源电压及电枢电源电压都可由控制屏下方的1只直流电压表指示。当将该电压表下方的“指示切换”开关拨向“电枢电压”时,指示电枢电源电压,当将它拨向“励磁电压”时,指示励磁电源电压。但在电路上“励磁电源”与“电枢电源”,“直流电机电源”与“交流三相调压电源”都是经过三相多绕组变压器隔离的,可独立使用。 3)“电枢电源”是采用脉宽调制型开关式稳压电源,输入端接有滤波用的大电容,为了不使过大的充电电流损坏电源电路,采用了限流延时的保护电路。所以本电源在开机时,从电枢电源开合闸到直流电压输出约有3~4秒钟的延时,这是正常的。 4)电枢电源设有过压和过流指示告警保护电路。当输出电压出现过压时,会自动切断输出,并告警指示。此时需要恢复电压,必须先将“电压调节”旋钮逆时针旋转调低电压到正常值(约240V以下),再按“过压复位”按钮,即能输出电压。当负载电流过大(即

电机学实验大纲-2017版

《电机学》实验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电机学》课程编码:060132008 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课程性质:选修 适用专业:自动化 适用教学计划版本:2017 课程总学时:32 实验(上机)计划学时: 8 开课单位:自动化与电气工程学院 一、大纲编写依据 1.自动化专业2017版教学计划; 2.自动化专业《电机学》理论教学大纲对实验环节的要求; 3.近年来《电机学》实验教学经验。 二、实验课程地位及相关课程的联系 1.《电机学》是自动化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 2.本实验项目是《电机学》课程综合知识的运用; 3.本实验项目是理解直流电机,交流电机及变压器的基础; 4.本实验以《电路》、《大学物理》为先修课; 5.本实验为后续的《运动控制基础》、《直流运动控制系统》、《交流调速系统》及《工厂供电及节能技术》课程学习有指导意义。 三、实验目的、任务和要求 1.本课程是自动化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课程主要讲解直流电机、变压器、交流电机。它一方面研究电机的基本理论问题、另一方面又研究与其相联系的科学实验和生产实际中的问题。本课程的实验目的是使学生掌握直流电机、交流电机、变压器的基本理论,为学习“直流运动控制系统”、“交流调速系统”和“工厂供电及节能技术”等课程打下坚实基础; 2.通过实验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综合性、设计性实验训练,使学生初步掌握电机的应用; 4.培养正确记录实验数据和现象,正确处理实验数据和分析实验结果的能力以及正确书写实验报告的能力。 5.实验项目的选定依据教学计划对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的要求; 6.巩固和加深学生对电机学理论的理解,提高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7.通过实验,要求学生做到: (1)预习实验,自行设计实验方案并撰写实验报告; (2)正确连接实验线路; (3)用电机学理论知识独立分析实验数据。 四、教学方法、教学形式、教学手段的特色 重视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 五、实验内容和学时分配

计算机网络实验上机指导书实验五

计算机网络上机指导书昆明理工大学信自学院

实验五:静态路由实验 【实验目的】 1.了解静态路由的基本原理 2.掌握静态路由的配置流程,熟悉静态路由的配置命令 3.掌握测试静态路由连通性的方法 【实验学时】 建议3学时 【实验原理】 静态路由是指由用户或网络管理员手工配置的路由信息。当网络的拓扑结构或链路的状态发生变化时,网络管理员需要手工去修改路由表中相关的静态路由信息。静态路由信息在缺省情况下是私有的,不会传递给其他的路由器。当然,网管员也可以通过对路由器进行设置使之成为共享的。静态路由一般适用于比较简单的网络环境,在这样的环境中,网络管理员易于清楚地了解网络的拓扑结构,便于设置正确的路由信息。 静态路由的缺点在于:当网络发生故障或者拓扑发生变化后,静态路由不会自动改变,必须有管理员的介入。 配置IPv4静态路由时,需要了解以下内容: ●目的地址与掩码 在ip route-static命令中,IPv4地址为点分十进制格式,掩码可以用点分十进制表示,也可用掩码长度(即掩码中连续‘1’的位数)表示。 ●出接口和下一跳地址 在配置静态路由时,可指定出接口interface-type interface-name,也可指定下一跳地址nexthop-address,是指定出接口还是指定下一跳地址要视具体情况而定。实际上,所有的路由项都必须明确下一跳地址。在发送报文时,首先根据报文的目的地址寻找路由表中与之匹配的路由。只有指定了下一跳地址,链路层才能找到对应的链路层地址,并转发报文。 在某些情况下,如链路层被PPP封装,即使不知道对端地址,也可以在路由器配置时指定出接口。这样,即使对端地址发生了改变也无须改变该路由器的配置。 ●其它属性 对于不同的静态路由,可以为它们配置不同的优先级preference,从而更灵活地应用路由管理策略。例如:配置到达相同目的地的多条路由,如果指定相同优先级,则可实现负载分担,如果指定不同优先级,则可实现路由备份。 缺省路由是在没有找到匹配的路由表入口项时才使用的路由。在路由表中,缺省路由的目的地址和子网掩码都是0.0.0.0。在使用ip route-static配置静态路由时,如果将目的地址与掩码配置为全零(0.0.0.0

电机学实验报告

电机学实验报告 学院:核技术及其自动化工程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教师:黄洪全 姓名:许新 学号:200706050209

实验一异步电机的M-S曲线测绘 一.实验目的 用本电机教学实验台的测功机转速闭环功能测绘各种异步电机的转矩~转差曲线,并加以比较。 二.预习要点 1.复习电机M-S特性曲线。 2.M-S特性的测试方法。 三.实验项目 1.鼠笼式异步电机的M-S曲线测绘测。 2.绕线式异步电动机的M-S曲线测绘。 >T m, (n=0) 当负载功率转矩 当S≥S m 过读取不同转速下的转矩,可描绘出不同电机的M-S曲线。

四.实验设备 1.MEL 系列电机系统教学实验台主控制屏。 2.电机导轨及测功机、转矩转速测量(MEL-13、MEL-14)。 3.电机起动箱(MEL-09)。 4.三相鼠笼式异步电动机M04。 5.三相绕线式异步电动机M09。 五.实验方法 1 被试电动机M04法。 G 功机,与按图线,实验步骤: (1)按下绿色“闭合”按钮开关,调节交流电源输出调节旋钮,使电压输出为220V ,起动交流电机。观察电机的旋转方向,是之符合要求。 (2)逆时针缓慢调节“转速设定”电位器经过一段时间的延时后,M04电机的负载将随之增加,其转速下降,继续调节该电位器旋钮电机由空载逐渐下降到200转/分左右(注意:转速低于200转/分时,有可能造成电机转速不稳定。) (3)在空载转速至200转/分范围内,测取8-9组数据,其中在最大转矩附近多测几点,填入表5-9。

(4)当电机转速下降到200转/分时,顺时针回调“转速设定”旋钮,转速开始上升,直到升到空载转速为止,在这范围内,读出8-9组异步电机的转矩T,转速n,填入表5-10。 2.绕线式异步电动机的M-S曲线测绘

实验五实验六指导书

实验五 MATLAB 实现DFT MATLAB 为计算数据的离散快速傅时叶变换,提供了一系列丰富的数学函数,主要有fft 、ifft 、fft2、ifft2和czt 等。当所处理的数据的长度为2的幂次时,采用基-2算法进行计算,计算速度会显著增加。所以,要尽可能使所要处理的数据长度为2幂次或者用添零的方式来添补数据使之成为2的幂次。 1.fft 和ifft 函数 调用格式是: (1)()X fft Y = 如果X 是向量,则采用傅时叶变换来求解X 的离散傅里叶变换;如果X 是矩阵,则计算该矩阵每一列的离散傅里叶变换;如果X 是()D N *维数组,则是对第一个非单元素的维进行离散傅里叶变换。 (2)()N X fft Y ,= N 是进行离散傅里叶变换的X 的数据长度,可以通过对X 进行补零或截取来实现。 (3)[]()dim ,,X fft Y =或()dim ,,N X fft Y = 在参数dim 指定的维上进行离散傅里叶变换;当X 为矩阵时,dim 用来指定变换的实施方向:dim=1,表明变换按列进行;dim=2,表明变换按行进行。 函数ifft 的参数应用与函数fft 完全相同。 2.fft2和ifft2函数 调用格式是: (1)()X fft Y 2= 如果X 是向量,则此傅里叶变换即变成一维傅里叶变换fft ;如果X 是矩阵,则是计算该矩阵的二维快速傅里叶变换;数据二维傅里叶变换fft 2(X )相当于()()''X fft fft ,即先对X 的列做一维傅里叶变换,然后再对变换结果的行做一维傅里叶变换。 (2)()N M X fft Y ,,2= 通过对X 进行补零或截断,使得X 成为()N M *的矩阵。 函数ifft2的参数应用与函数fft2完全相同 fftn 、ifftn 是对数据进行多维快速傅立变换,其应用与fft2、ifft2类似;在此,不再叙述。 3.czt 函数 调用格式是: ()A W M X czt X ,,,= 式中X 是待变换的时域信号()n x ,其长度设为N ,M 是变换的长度,W 确定变换的步

电机学(上)--实验指导书--变压器

实验四单相变压器 一、实验目的 1、通过空载和短路实验测定变压器的变比和参数。 2、通过负载实验测取变压器的运行特性。 二、预习要点 1、变压器的空载和短路实验有什么特点?实验中电源电压一般加在哪一方较合适? 2、在空载和短路实验中,各种仪表应怎样联接才能使测量误差最小? 3、如何用实验方法测定变压器的铁耗及铜耗。 三、实验项目 1、空载实验 测取空载特性U0=f(I0),P0=f(U0) , cosφ0=f(U0)。 2、短路实验 测取短路特性U K=f(I K),P K=f(I K), cosφK=f(I K)。 3、负载实验:纯电阻负载 保持U1=U N,cosφ2=1的条件下,测取U2=f(I2)。 四、实验方法 1 2、屏上排列顺序 D33、DJ11、D32、D34-3、D51、D42、D43 图4-1 空载实验接线图

3、空载实验 (1)在三相调压交流电源断电的条件下,按图4-1接线。被测变压器选用三相组式变压器DJ11中的一只作为单相变压器,其额定容量P N=77V·A,U1N/U2N=220/55V,I1N/I2N=0.35/1.4A。变压器的低压线圈a、x接电源,高压线圈A、X开路。 (2)选好所有测量仪表量程。将控制屏左侧调压器旋钮向逆时针方向旋转到底,即将其调到输出电压为零的位置。 (3)合上交流电源总开关,按下“启动”按钮,便接通了三相交流电源。调节三相调压器旋钮,使变压器空载电压U0=1.2U N,然后逐次降低电源电压,在1.2~0.3U N的范围内,测取变压器的U0、I0、P0。 (4)测取数据时,U=U N点必须测,并在该点附近测的点较密,共测取数据7-8组。记录于表4-1中。 (5)为了计算变压器的变比,在U N以下测取原方电压的同时测出副方电压数据也记录于表4-1中。 4、短路实验 (1)按下控制屏上的“停止”按钮,切断三相调压交流电源,按图4-2接线(以后每次改接线路,都要关断电源)。将变压器的高压线圈接电源,低压线圈直接短路。 图4-2 短路实验接线图 (2)选好所有测量仪表量程,将交流调压器旋钮调到输出电压为零的位置。 (3)接通交流电源,逐次缓慢增加输入电压,直到短路电流等于1.1I N为止,在(0.2~1.1)I N范围内测取变压器的U K、I K、P K。

电机学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电机学实验指导老师:章玮成绩: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名称:异步电机实验实验类型:______________同组学生:旭东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必填)二、实验容和原理(必填) 三、主要仪器设备(必填)四、操作方法和实验步骤 五、实验数据记录和处理六、实验结果与分析(必填) 七、讨论、心得 一、实验目的 1、测定三相感应电动机的参数 2、测定三相感应电动机的工作特性 二、实验项目 1、空载试验 2、短路试验 3、负载试验 三、实验线路及操作步骤 电动机编号为D21,其额定数据:P N=100W,U N=220V,I N=0.48A,n N=1420r/min,R=40Ω,定子绕组△接法。 1、空载试验 (1)所用的仪器设备:电机导轨,功率表(DT01B),交流电流表(DT01B),交流电压表(DT01B)。 (2)测量线路图:见图4-4,电机绕组△接法。 (3)仪表量程选择:交流电压表250V,交流电流表0.5A,功率表250V、0.5A。(4)试验步骤: 安装电机时,将电机和测功机脱离,旋紧固定螺丝。 试验前先将三相交流可调电源电压调至零位,接通电源,合上起动开S1,缓缓升高电源电压使电机起动旋转,注意观察电机转向应符合测功机加载的要求(右视机组,电机旋转方向为顺时针方向),否则调整电源相序。注意:调整相序时应将电源电压调至零位并切断 电源。

接通电源,合上起动开关S1,从零开始缓缓升高电源电压,起动电机,保持电动机在额定电压时空载运行数分钟,使机械损耗达到稳定后再进行试验。 调节电源电压由1.2倍(264V~66V)额定电压开始逐渐降低,直至电机电流或功率显著增大为止,在此围读取空载电压、空载电流、空载功率,共读取7~9组数据,记录于表4-3中。注意:在额定电压附近应多测几点。 试验完毕,将三相电源电压退回零位,按下电源停止按钮,停止电机。 表4-3 2、短路试验 (1)所用的仪器设备:同空载试验 (2)测量线路图:见图4-4,电机绕组△接法。 (3)仪表量程选择:交流电压表250V,交流电流表1A,功率表250V、2A。

变压器常规试验作业指导书汇总

变压器常规试验作业指导书

目次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定义 4安全措施 5试验项目 6仪器设备要求 7试验人员资质要求和职责 8作业程序 9原始记录与正式报告 附录 A (规范性附录)变压器常规试验原始记录

范围 本指导书适用于35kV及以上的油浸式变压器,规定了变压器交接验收、预防性试验、检修过程中的常规电气试验的引用标准、仪器设备要求、试验人员资质要求和职责、作业程序、试验结果判断方法和试验注意事项等。变压器试验的主要目的是判定变压器在运输、安装过程中和运行中是否受到损伤或发生变化,以及验证变压器性能是否符合有关标准和技术条件的规定。因此变压器试验的判断原则是与出厂试验和历史数据比较,有关标准和技术条件的各项条款试验判据也是依据这一原则制定的。制定本指导书的目的是规范试验操作、保证试验结果的准确性,为设备运行、监督、检修提供依据。 返回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50150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 华北电力集团公司电力设备交接和预防性试验规程 返回

定义 吸收比 60s绝缘电阻值与15s绝缘电阻值之比。 极化指数 10min绝缘电阻值与1min绝缘电阻值之比。 介质损耗 电介质从时变电场中吸收并以热的形式耗散的功率。 >>>>更多 返回

绝缘 绝缘就是将不同电位的导体分隔开,使其之间没有电气连接从而保持不同的电位. 具有绝缘作用的材料称为绝缘材料也就是电介质 >>>>更多返回

指导书_实验5

实验5 类与对象的应用2 实验目的: 1掌握类和对象的概念、定义和使用方法。 2掌握静态数据成员和const修饰的成员函数的用法。 3掌握c++程序的一般结构。 实验内容: 在实验4 个人的活期储蓄账户类SavingsAccount上修改完成以下内容: (1)在类SavingsAccount中增加一个静态数据成员total,用来记录各个账户的总金额,并为其增加相应的静态成员函数getTotal用来对其进行访问。 (2)将类SavingsAccount中不需要改变对象状态的成员函数声明为常成员函数,比如accumulate,getBalance等。 (3)增加日期类Date class Date { int year, month, day; int totalDays; //该日期是从公元元年1月1日开始的第几天 public: Date(int year, int month, int day); int getYear() const { return year; } int getMonth() const { return month; } int getDay() const { return day; } void show() const; //输出当前日期

bool isLeapYear() const; //判断当年是否为闰年 int distance(const Date& date) const;//计算当前日期与指定日期之间相差天数 }; (4)类SavingsAccount中的int date都要改成Date类的对象。 ()将整个程序分为5个文件:date.h account.h是类定义头文件,date.cpp account.cpp 是类实现文件,5.cpp是主函数文件。 提示: (1)利息的计算方式:一年中每天的余额累积起来再除以一年的总天数,得到一个日均余额,再乘以年利率。 (2)两个日期相差天数的计算方式:选取一个基准日期(如公元元年1月1日),在计算两个日期相差天数时,先分别将两个日期与基准日期的相对天数计算出来,再将两个相对天数相减即可。 (3)与基准日期(如公元元年1月1日)相对天数的计算方式:(1)计算公元元年到公元y-1年的总天数。平均每年有365天,闰年多一天,即365*(y-1)加上公元元年到y-1年之间的闰年数。(2)加上当年当月1日到当年1月1日之间相差的天数。(3)加上当年当月当日到当年当月1日之间相差的天数。 (4)可以把每月1日到1月1日天数放在一个数组中,该数组元素值分别是:0,31,59,90,120,151,181,212,243,73,304,334,365 (5)两个头文件里先写:

电机系统实验指导书

电机学实验指导书 电气信息工程学院 2017年07月

前言 1、电机实验是学习研究电机理论的重要环节,其目的在于通过实验验证和研究电机理论,使学生掌握电机实验的方法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严肃认真事实求是的科学作风。所设置的实验项目均为验证性实验。 2、本实验主要介绍电气自动化和电力系统自动化中常用的直流电机、变压器、异步电机的相关实验和实验原理,学生可以掌握实验方法,学会选择仪表,测取实验数据等基本实验研究技能。通过实验,加深对电机学理论知识的理解。 3、本实验指导书可作为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和自动化等强电方向专业的辅助教材和参考书。 4、本次修订工作主要针对电机学教学大纲并结合教仪设备进行了必要的调整。

目录 本实验课程的说明 (2) 实验一他励直流电机的工作特性与调速性能测定(Ⅰ) (3) 实验二他励直流电机的工作特性与调速性能测定(Ⅱ) (9) 实验三单相变压器空载、短路和负载实验 (17) 实验四三相异步电动机工作特性 (24)

本实验课程的说明 1、电机学实验是将课堂上所讲电机理论进一步深化的必备环节,通过实验验证和电机理论相结合,能使学生掌握电机实验的分析方法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 2、电机实验课是《电机学》和其相近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本实验讲义只侧重于掌握实验方法,并运用课堂上学到的电机理论知识来分析研究实验中的各种问题,得出必要的结论,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在电机这门学科中具备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初步能力。 3、所设置的实验项目类型均为验证性实验。

实验一他励直流电机的工作特性与调速性能测定(Ⅰ) 一、实验类型 验证性实验 二、实验目的与要求 1.学习电机实验的基本要求与安全操作注意事项。 2.认识在直流电机实验中所用的电机、仪表、变阻器等部件及使用方法。 3.熟悉他励电动机(即并励电动机按他励方式)的接线、起动、改变电机方向与调速的方法。 三、实验内容与任务 1.了解电机系统教学实验台中的直流稳压电源、涡流测功机、变阻器、多量程直流电压表、电流表、毫安表及直流电动机的使用方法。 2.用伏安法测直流电动机和直流发电机的电枢绕组的冷态电阻。 3.直流他励电动机的起动,调速及改变转向。 四、实验条件 1.直流电动机电枢电源(NMEL-18/1) 2.直流电动机励磁电源(NMEL-18/2) 3.可调电阻箱(NMEL-03/4) 4.电机导轨及测功机、转速转矩测量(NMEL-13)

变压器试验作业指导书

变压器试验作业指导书编码:DQSY-01

1适用范围 1.1电压等级 35kV及以下配网工程。 1.2电气类别 适用于10kV配网工程变压器交接试验。 2编写依据 表2编写依据 3作业流程图 图3作业流程图

4安全风险辨析与预控 4.1 变压器试验作业前,施工项目部根据该项目作业任务、施工条件,参照《电网建设 施工安全基准风险指南》(下简称《指南》)开展针对性安全风险评估工作,形成该任务的风险分析表。 4.2 按《指南》中与变压器试验作业相关联的《电网建设安全施工作业票》(编码: DQSY-01-01/01),结合现场实际情况进行差异化分析,确定风险等级,现场技术员填写安全施工作业票,安全员审核,施工负责人签发。 4.3 施工负责人核对风险控制措施,并在日站班会上对全体作业人员进行安全交底,接 受交底的作业人员负责将安全措施落实到各作业任务和步骤中。 4.4 安全施工作业票由施工负责人现场持有,工作内容、地点不变时可连续使用10天, 超过10天须重新办理作业票,在工作完成后上交项目部保存备查。 表 4.1 作业任务安全基准风险指南 序号危害名称风险种类风险等级风险控制措施 1 使用破损的试验设备进 行试验作业 触电中等风险 1.使用合格的设备 2.试验前对设备进行自检 3.设备外壳必须可靠接地 4.试验时人员及设备应在绝缘垫上 2 高压试验区域隔离警示 措施不足 触电中等风险 高压试验区域应做好隔离措施,向外悬挂警 示牌设专人监护 3 对被试品放电不戴绝缘 手套,不使用放电棒 触电中等风险戴绝缘手套用放电棒对被试品放电 4 高压试验时,人员与设备 未满足安全距离 触电、灼 (烫)伤 中等风险 1.试验人员试验开始前进行现场巡查清理, 确定工作范围人员已处于安全区域 2.试验过程中设专人监护,加压前大声并呼 唱 5 试验接线错误设备烧损低风险1.试验人员熟悉试验规程及试验仪器的使用方法 2.试验前再次检查接线是否正确 6 试验仪器操作错误设备烧损低风险1.试验人员熟悉试验规程及试验仪器的使用方法,并按其要求操作 2.试验时应有人监护并进行呼唱,操作人员应站住绝缘垫上 7 未切断试验电源更换接 线 触电中等风险 试验电源应有断路开关和指示灯,更改接线 时或试验结束时,应首先断开试验电源、放 电并将升压设备高压部分短路接地 8 升压试验前,调压器未调 零 设备烧损中等风险 试验合闸前必须先检查接线,通知现场人员 远离高压试验区域,将调压器调至零位缓慢 上升,注意设备动态 9 绝缘电阻试验后未对被 试设备进行放电 触电中等风险试验后被试验设备必须放电

实验5 齿厚测量实验指导书

实验5 齿轮齿厚偏差测量 一、实验目的 1.熟悉齿厚游标卡尺的结构和使用方法。 2.掌握齿轮分度圆弦齿高和弦齿厚公称值的计算方法。 3.加深对齿厚偏差定义的理解,熟悉齿厚测量方法。 二、量具简介 齿厚偏差可以用齿厚游标卡尺(图5-11)或光学测齿卡尺测出。本实验用齿厚游标卡尺测量齿厚实际值。齿厚游标卡尺由互相垂直的两个游标尺组成,测量时以齿轮顶圆作为测量基准。垂直游标尺用于按分度圆弦齿高公称值h确定被测部位,水平游标尺则用于测量 分度圆弦齿厚实际值。齿厚游标卡尺的读数方法与一般游标卡尺相同。 三、测量原理 齿厚偏差是指被测齿轮分度圆柱面上的齿厚实际值与公称值之差。对于标准直 齿圆柱齿轮,其模数为m,齿数为z,则分度圆弦齿高公称值和弦齿厚公称值按下式计算 为了使用方便,按上式计算出模数为1mm的各种不同齿数的齿轮分度圆弦齿高和弦齿厚的公称值,列于下表。 对于变位直齿圆柱齿轮,其模数为m,齿数为z,基本齿廓角为a,变位系数为x,则 分度圆弦齿高公称值和弦齿厚公称值按下式计算 四、实验步骤 (1)计算齿轮顶圆公称直径da和分度圆弦齿高公称值和弦齿厚公称值;(或从下表中查取)。 (2)首先测量出齿轮顶圆实际直径d a实际。按的数值调整齿厚卡尺的垂直游标尺,然后将其游标加以固定。 (3)将齿厚游标卡尺置于被测齿轮上,使垂直游标尺的高度板与齿顶可靠地接触,然后移动水平游标尺的量爪,使之与齿面接触,从水平游标尺上读出弦齿厚实际值。

这样依次对圆周上均布的几个齿进行测量。测得的齿厚实际值与齿厚公称值之差即为齿厚偏差。 (4)合格性条件为 五、思考题 1.测量齿轮齿厚是为了保证齿轮传动的哪项使用要求? 2.齿轮齿厚偏差可以用什么评定指标代替?

电机学实验预习讲义

实验一直流他励发电机 一.实验目的 1.掌握用实验方法测定直流发电机的运行特性,并根据所测得的运行特性评定该电机的有关性能。 2.通过实验观察并励发电机的自励过程和自励条件。 二.预习要点 1.什么是发电机的运行特性?对于不同的特性曲线,在实验中哪些物理量应保持不变,而哪些物理量应测取。 2.做空载试验时,励磁电流为什么必须单方向调节? 3.并励发电机的自励条件有哪些?当发电机不能自励时应如何处理? 三.实验项目 1.他励发电机 (1)空载特性:保持n=n N,使I=0,测取Uo=f(I f)。 (2)外特性:保持n=n N,使I f =I fN,测取U=f(I)。 (3)调节特性:保持n=n N,使U=U N,测取I f =f(I)。 2.并励发电机 (1)观察自励过程 四.实验设备 1.直流电动机电枢电源(NMEL-18/1) 2.直流电动机励磁电源(NMEL-18/2) 3.同步发电机励磁电源/直流发电机励磁电源(NMEL-18/3) 4.可调电阻箱(NMEL-03/4) 5.电机导轨及测功机、转速转矩测量(NMEL-13) 6.开关板(NMEL-05) 7.直流电压、毫安、安培表 8.直流发电机M01 9.直流并励电动机M03 五.实验说明及操作步骤

1.他励发电机。 按图1-3接线 S 1:双刀双掷开关(NMEL-05) R 1:发电机负载电阻(NMEL-03/4中R 1)。 V 、A :分别为直流电压表(量程为300V 档),直流安倍表(量程为2A 档)。 (1)空载特性 a .打开发电机负载开关 S 1,将 NMEL-18/3中纽子开关拨向直流发电机励磁,直流发电机励磁 电流调至最小,接通直流发电机励磁电源,注意选择各仪表的量程。 b .调节直流电动机电枢电源至最小,直流电动机励磁电流最大,接通直流电动机励磁电源,接通直流电动机电枢电源,使电机旋转。 b .从数字转速表上观察电机旋转方向,若电机反转,可先停机,将直流电动机电枢或励磁两端接线对调,重新起动,则电机转向应符合正向旋转的要求。 d .调节电动机电枢电源至220V ,再调节电动机励磁电流,使电动机(发电机)转速达到1600r/min (额定值),并在以后整个实验过程中始终保持此额定转速不变。 e .调节发电机励磁电流,使发电机空载电压达U O =1.2U N (240V )为止。 f .在保持电机额定转速(1600r/min )条件下,从U O =1.2U N 开始,单方向调节直流发电机励磁电流,使发电机励磁电流逐次减小,直至I f =o 。 I f =o 时对应的电压就是剩磁电压。 每次测取发电机的空载电压U O 和励磁电流I f ,只取7-8组数据,填入表1-2中,其中U O =U N 和I f =0两点必测,并在U O =U N 附近测点应较密。 U O (V ) I f (mA ) (2)外特性 图1-3 直流他励发电机接线图直流发电机 G V A 直流电动机 M 直流电动机励磁电源 mA 直流 发电 机励 磁电源 mA 直流电动机电枢电源 V R 1 S 1 E E E U I I f F 1 F 2 A 1 A 2 F 1F 2 A 1 A 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