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方文化的互补融合

合集下载

季羡林_东西方文化互补论_

季羡林_东西方文化互补论_

On Protection of Non - material Cultural Heritage
Chen Xiang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urbanization ,China's cultural ecological environment is undergoing tremendous
先生的文化理论主要是多元文化观,他主张应该关 注文化的起源,他认为文化的起源不是一元的,而是多元 的,世界文化不是由一个民族创造的,文化也不是一个地 方产生的,同时,文化又是存在体系的,世界上的文化可 以分为: 印度文化、希腊罗马欧美文化、中国文化、伊斯兰 阿拉伯文化,文化的多元和多种文化体系是不矛盾的,各 文化体系是一个互相学习的关系。先生发前人之未发, 深刻地指出: 文化交流是推动人类社会前进的重要动力
这一送去主义的理论性倡导,正在为世人所重视,所传 1997: 276.
播。日本学者 西 园 春 夫 在 接 受 中 国 旅 日 学 者 访 谈 时 说
[4] 季羡林. 从宏观上看中国文化[A]. 三十年河东
“21 世纪,是亚洲的时代。但是,我不认为,仅仅是经济 三十年河西[C]. 北京: 当代中国出版社,2006: 94,95.
参考文献 [1]张博,程圩. 文化旅游视野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保护[J]. 人文地理,2008( 1) . [2]王文章,陈飞龙.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国家文 化发展战略[J].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08( 2) . [3]周和平. 承续民族血脉 守护精神家园[J]. 人民 论坛,2007( 17) . [4]伍鹏.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业发展互动初 探――以宁波市为例[J]特区经济,2008( 4) . [5] 李昕. 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产业化运作的可 能性――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符号价值谈起[J]. 贵州民 族研究,2008( 2) . [6]李琦.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及其产业化经营探索 [J]. 商业时代,2008( 24) . [7]祁庆富. 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传承及传承 人[J]. 西北民族研究,2006( 3) .

中国文化在中外交流中的特点 要略

中国文化在中外交流中的特点 要略

中国文化在中外交流中的特点要略中国文化在中外交流中的特点中国作为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的国家,其文化在中外交流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中国文化以其博大精深、多元包容的特点,吸引着世界各地的人们对其进行深入了解与体验。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探讨中国文化在中外交流中的特点,以帮助读者更全面、深入地了解这一主题。

一、中国古代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中国文化的独特之处在于其源远流长的历史和深厚的传统。

中国古代文化的特点是其对宇宙、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的追求,以及重视孝道、礼仪等传统价值观的传承。

这些传统与现代社会的价值观之间的对比与融合,为中外交流提供了宝贵的契机。

在与外国人交流时,中国人常常会向对方介绍中国的传统文化,例如传统节日、传统艺术和传统习俗等,从而使他们更好地了解中国文化的深层次内涵。

二、文化的多样性与包容性中国作为一个多民族、多文化的国家,其文化的多样性和包容性为中外交流注入了无限的活力。

中国拥有56个民族,每个民族都有其独特的文化传统和习俗。

这些文化差异源于地理环境、历史演变、宗教信仰等多种因素。

在中外交流中,中国人也积极主动地学习和借鉴外国文化,使其文化更加多元化和包容性。

西方音乐、电影和时尚等元素在中国年轻人中越来越流行,这反过来也促进了中国与外国的文化交流。

三、中外文化互补与共融中国文化在中外交流中独具特色的另一个方面是其与其他国家文化的互补和共融。

中国文化与其他文化之间存在着相互借鉴、相互吸收的关系,形成了独特的文化混合体。

在中世纪的丝绸之路上,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与融合达到了顶峰,使中国与西方的文化互动更加紧密。

现代社会,中国文化在世界各地的传播也得到了进一步加强,如中餐、太极拳、中国电影等都在国际上享有盛誉。

这种文化互补与共融不仅丰富了中国文化,也使外国人对中国文化的认识更加全面。

四、创新与现代化的推动中国的文化传统与现代化的发展之间的冲突与和谐共生,也是中国文化在中外交流中的一个显著特点。

融合东西方探访中西文化交流的精髓

融合东西方探访中西文化交流的精髓

融合东西方探访中西文化交流的精髓在全球化的今天,东西方的文化交流越发频繁和紧密。

这种交流不仅体现在贸易、科技等方面,更表现在文化的相互影响和融合上。

东西方文化的融合探访不仅拓宽了视野,增加了人们的互动交流,还能够丰富各个文化领域。

本文将探讨中西文化交流的精髓以及它对于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意义。

一、相互尊重和包容中西文化交流的精髓之一是相互尊重和包容。

东西方文化背景和观念的差异极大,但通过交流和对话,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对方,互相倾听和接纳彼此的观点和价值观。

只有相互尊重和包容,文化融合才能顺利进行,不会出现隔阂和冲突。

二、开放和创新中西文化交流的精髓还体现在开放和创新上。

西方文化注重个人的独立和创新能力,而东方文化重视集体的和谐和团队的力量。

两种文化的交流使得人们可以汲取双方的优点和经验,从而培养自己的开放思维和创新能力。

同时,这也促进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三、增进互通有无中西文化交流的精髓之一是增进互通有无。

通过深入交流,我们可以发现和欣赏对方文化中的优秀之处,并将其融入到自己的文化中,实现相互借鉴和互补。

例如,在中国的古代文学中,有一部分作品受到了西方文学的影响,从而打破了传统文学的束缚,并取得了很大的创意突破。

相反,西方也从东方文化中汲取灵感,创造了许多令人惊叹的艺术作品和创新产业。

四、文化传承和发展中西文化交流的精髓还表现在文化传承和发展上。

通过交流和融合,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自己的文化根源,并将其传承下去。

同时,借鉴西方的经验和方法,我们也能够推动自身文化的发展和改进。

例如,中国的传统戏剧在融合西方舞台表演技巧后,变得更加吸引人,吸引了更多的观众,实现了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五、推动世界和平与繁荣中西文化交流的精髓最终也体现在推动世界和平与繁荣上。

文化交流能够减少误解和偏见,增进民族间的友谊,促进国际关系的和谐发展。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各国的联系更加紧密,文化融合也成为建立和谐世界的重要因素。

通过中西文化交流,我们能够加深相互间的了解和信任,为世界的和平与繁荣作出贡献。

中华文化韵味与西方文化艺术的融合

中华文化韵味与西方文化艺术的融合

中华文化韵味与西方文化艺术的融合在今天全球化的背景下,文化融合已成为时代的主题。

作为一个传统文化古国,中华文化的文化底蕴深厚,具有千年历史和丰富多彩的艺术表现形式。

而西方文化则以科技、思想和艺术为代表,深受世界各国欢迎。

在两种文化之间的融合中,我们可以看到东西方文化的优点互补、交流互动的局面。

本文就探讨一下中华文化韵味与西方文化艺术的融合。

一、文化的交流文化融合,首先要涉及到两种文化之间的交流。

在当今的全球化语境下,西方文化已经深入到了中国人的生活中,无论是餐饮、电影、音乐还是时尚,西方文化的影响力都在日益扩大。

而中国传统文化在国际上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目光。

文化的交流,可以促进双方吸收对方的优点,开启融合之路。

二、文化的互补文化的融合,不是简单的西方和东方文化的简单相加,而是西方和东方文化之间优点的互补。

中华文化以其博大精深、古老深厚的文化积淀吸引艺术家、文化学者的关注。

而西方文化则以其新潮、前卫、高科技的风格为代表。

中西方文化的融合,可以产生新的文化效果,满足市场需求,推动文化创意产业持续发展。

三、文化的创新文化融合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是文化的创新。

文化的融合,可以激发出无穷的创意,促进艺术家的创新。

例如,现今的唐装许多设计上吸收了西方服装元素,并与传统的绣花、流苏、亲刺绣等工艺相结合,制成了有创意的新款式。

同时,当代艺术中的舞蹈、音乐也吸收了大量中华文化影响,使得西方艺术在东方因境吸取到了新的创意。

四、文化的丰富文化的丰富程度是衡量一方文化底蕴深度的重要标志。

中华文化由于其博大精深、历史悠久,在世界范围内占有很高的地位。

在文化融合中,中华文化的丰富性也得以充分体现。

当代文化艺术中,华夏文明的元素已经成为了国际艺术的一部分,其中郎朗的钢琴演奏、章子怡的电影、李宇春的音乐、王珂的摄影都体现了中华文化的丰富性。

五、文化的传承文化的传承是文化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环节,而文化融合也可以在传承中得到体现。

当一代人消失的时候,文化传承的责任就落到了下一代的肩上。

古代中国的丝绸之路东西方文明的交流与融合

古代中国的丝绸之路东西方文明的交流与融合

古代中国的丝绸之路东西方文明的交流与融合丝绸之路是古代中国与西方世界进行贸易和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也是东西方文明交流与融合的重要桥梁。

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丝绸之路沿线的国家和地区以丰富多样的物品、思想和艺术品互通有无,推动了东西方文明的交流与融合。

一、物质交流丝绸之路是中国的丝绸和其他奢侈品(如瓷器、茶叶)出口的重要通道,同时也是西方世界的商品(如金银、马匹、玛瑙)进入中国的渠道。

这种物质商品的交流不仅带来了财富的流动,也促进了物质文明的发展。

通过丝绸之路,中国的丝绸、瓷器和茶叶等商品传入西方世界,成为世界各地的奢侈品,丰富了西方人的物质生活。

同时,西方的黄金、珠宝、玛瑙等商品也进入中国,丰富了中国人的物质享受。

在这种物质交流的基础上,东西方的商业往来不断增加,为双方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利益。

二、思想交流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文化交流不仅体现在物质层面上,更重要的是在思想层面上的交流与融合。

随着商业往来的发展,东西方的思想观念开始相互影响。

佛教的传播是丝绸之路上的重要思想交流之一。

随着佛教的传入,中国人逐渐接受了佛教的信仰,佛教艺术、文化也深刻地影响了中国。

与此同时,佛教通过丝绸之路传入中亚、印度和西亚等地,影响了这些地区的宗教信仰与社会制度。

另外,丝绸之路也传播了儒学、道家和中国古代医药等思想文化,使得中亚和西亚等地的文化得以繁荣发展。

三、艺术交流丝绸之路在艺术领域也起到了重要的交流媒介,东西方的艺术形式在这里碰撞与融合。

中国的丝绸和瓷器等工艺品通过丝绸之路传入西方世界,成为西方宫廷和富商们争相追捧的艺术品。

同时,西方的雕塑、绘画等艺术形式也通过丝绸之路传入中国,为中国艺术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丝绸之路还促进了漆艺、金属工艺、雕刻等技术的交流与发展,丰富了东西方的艺术文化。

四、人文交流丝绸之路沿线的各国人民通过商业往来建立起深厚的友谊和合作关系。

商人、学者、传教士等来往频繁,使得东西方人民之间的人文交流变得日益紧密。

中外交流与文化融合的历史过程

中外交流与文化融合的历史过程

中外交流与文化融合的历史过程在世界历史上,文化的传承和交流一直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中外文化的融合和交流已有几千年的历史,这样的文化交流有益于人类文明的进步,而且也是两个国家之间相互了解和友好相处的前提。

本文将会从古代到现代的角度来探讨中外交流与文化融合的历史过程。

古代中外文化交融史在古代时期,中外文化交流的主要方式是战争、移民和贸易。

战争导致文化的传播,不同文化的相遇和融合,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文明的进步。

早期的贸易和移民也为文化的交融提供了方便条件。

例如,汉朝开始和中亚的贸易交流,使得丝绸之路成为了中西文化交流的桥梁,大量的汉学经典、艺术品、器物、食物等裹着货物沿着丝路传播至欧洲,展现了东方的魅力。

远古时期,中华文明曾在东亚发扬光大,随着中国东晋时间的铁骨铮铮,向外困难了很长时间。

隋唐时期,中华文化得到了自由呼吸的机会,那些慕容、契丹。

日本等各族群落则在这个文化交流的过程中,吸取中华文明的有益成果。

日本和朝鲜史料中认为,唐代文化被融入于日本,并产生深远的影响;同时唐代文化也有瑰丽的融合,其中儒道思想、佛教艺术为代表的元素,构成了唐中华文明的高峰。

如唐代长安城内离柳市有一批高高矮矮的屋子,后人称之“日本坊”,这便是以唐时日本僧人而建的内坊,作为一个文化区域,从中可以看出唐代文化对各方客人的吸引。

在传播中华文化的过程中,有些文化因为地理原因,输送有难度。

但是,中华文明卓然屹立,傲然挺立于他们的足以阐明东方文明的辉煌。

中外文化互补史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现代化的进步,中外文化交流发生了一些新的变化。

从单向传播另外,到逐渐成为多向的相互作用和反哺,这是文化的有机融合,也是文明持续发展的源动力。

中外文化正在呈现出一种“双向互动、互补发展”的局面,文化相辅相成,包容共存。

西方文化在上世纪之前一直被认为是高尚精致,而东方文化则是掌握深刻哲学学问和丰富艺术才华的象征。

但现时,我们已看到了较为平等的文化交流。

东方文化吸收不少西方文化中的技术与艺术美学特点,同时,西方文化中经典的哲学和文学思想对于东方文化影响深远。

如何正确看待中西文化交流

如何正确看待中西文化交流

如何正确看待中西文化交流
中西文化交流是一个重要的议题,我们应该以开放和包容的态度来看待它。

我们要重视中西文化交流对于双方的互惠互利。

中西方文化都有源远流长的历史和独特的价值观念,通过交流我们可以相互借鉴和理解,从而拓宽自己的视野并且改善彼此的文化认知。

其次,我们要尊重差异和多样性。

中西文化之间存在着许多差异,包括宗教、价值观和社会习俗等方面。

我们要以开放和平等的心态,尊重并接纳双方的差异,避免将自己的文化标准强加于他人。

同时,我们也要保持文化的独特性。

中西方文化各有千秋,交流的目的不是为了取代或同化对方的文化,而是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寻找共同点和互补优势。

正因为文化的多样性,世界才更加丰富多彩。

最后,我们要推动文化交流的平等和公正。

在中西文化交流中,我们应该坚持平等的原则,避免出现文化霸权和身份不平衡的情况。

只有平等的交流,双方才能真正受益,并建立起长久而稳固的合作关系。

中西文化交流是一种宝贵的资源,我们应该以开放、尊重和平等的态度来看待它。

通过交流,我们可以增进相互的理解和友谊,为人类文明的进步做出贡献。

中华文化和西方文化的相互借鉴和交融

中华文化和西方文化的相互借鉴和交融

中华文化和西方文化的相互借鉴和交融文化是人类智慧和创造力的结晶,是人类生存和发展过程中的产物,代表了人类的思想、信仰、价值观、艺术表现和行为方式。

在文化交流和互鉴的过程中,不同国家、民族和地区的文化因素得到了彼此借鉴和吸收,形成了多元化而又独特的文化特色。

作为具有悠久历史和深厚积淀的文明古国,中华文化一直以来都是世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而西方文化也是世界文化中的重要流派,两者之间的相互借鉴和交融是人类文化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

一、中华文化对西方文化的影响中华文化作为传统文化的代表之一,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和广泛的影响力。

自古以来,中国文化就对西方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

例如,在古代希腊和罗马等国,就曾流传着“伏羲八卦”和“黄帝内经”等中国学问的传统。

在中西交往的历史进程中,中华文化对西方文化产生的影响不仅限于汉字、八卦、太极、阴阳等方面,还包括了思想、文学、艺术、音乐、饮食等多个领域。

1、思想中华文化对西方文化的影响最为深远的领域之一,就是在思想方面。

中国传统哲学中的儒、道、释三家思想体系,经过了几千年的历史积淀和演变,形成了深厚的道德伦理观念和人文精神。

这种人文精神囊括了对自然、社会、人类本性、人与人的关系、心灵精神等方面的广泛关注,反映了中国古代先贤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深刻思考。

这种思想对于西方社会和文化的影响,早在16世纪就已经开始出现了。

当时,西方学者进入了中国,开始研究中国的哲学、文化和社会科学等领域。

他们在中国学问和经典著作中,发现了很多跟西方文化相通的思想内容,如自然界的和谐、人之本性、如何治国等等。

国际上很多西方学者,如弗里德里希·尼采、阿尔贝•卡缪、赫尔曼·黑塞等都曾大力倡导一种叫做“汉学”的思潮,把中华文化看作是人类思想中的巨擘和榜样,在他们中产生的很多著名哲学思想、文学艺术作品中也都不乏中国文化元素的传承和发展。

2、文学中国古代文学的影响力不仅仅局限于东亚地区,其对世界文学的影响也是深远的。

中西文化的交融与互鉴

中西文化的交融与互鉴

中西文化的交融与互鉴“文化并非单一之物,而是各种文化的交汇之结果。

”这是中西文化交融与互鉴的最好诠释。

中西文化自古以来就有交流,这种交流不仅是单纯的文物、语言、食品等物质方面的交流,还包括思想、哲学等方面的交流,这种交流在两种文化的发展历程中互为促进,逐渐深入地融合在一起,形成了新的文化形态。

本文将从中西文化的艺术、哲学和思维方式等方面来阐述这种文化交融。

一、中西文化在艺术方面的交融与互鉴中西文化在艺术方面的交流可追述到汉朝我们熟悉的丝绸之路,丝路让东西方文化交流得以畅通无阻。

中西方艺术的融合充分证明了两种文化各具特色,有很多交汇的文化价值和审美意识,其中深具代表性的是中国画与西方油画之间的交流。

在中国画发展历程中,以水墨画为代表的传统山水、花鸟画成为了中华民族独具的艺术特色,而其画法通常采用线条勾勒或色彩渲染来表现形态和意境。

随着国际文化的互动,15世纪初期,著名画家达?芬奇第一次使用抽象和透视法,推动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进程,形成了西方油画。

这种新的艺术形式大大促进了中西文化之间的交流。

现代中国画家通过学习西方艺术理论和技能,将传统中国画法和现代西方艺术理论相结合,形成了油画、水彩画、素描、水粉画等多种新兴的绘画形式,从而创造出更加多元化和丰富的中国画艺术。

另一方面,中国的造型艺术也影响了西方艺术。

像欧洲巴洛克艺术家通过欣赏长城和皇城所带来的建筑、园林,从而在自己的作品中融入了中国式建筑造型,使其作品充满了中国风情。

同时,欧洲古代的壁画和织物也对中国传统艺术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这种文化交流被冠以“东方风尚”或“Chinoiseries”的名字,在欧洲大陆上影响极深。

二、中西文化在哲学方面的交融与互鉴中国哲学强调的是人文关怀、道德修养和个人精神的追求,而西方哲学则强调个人主义、自由主义和科学理性主义,这种差异使两种思想体系产生了惊人的互补性。

在思想交流方面,我们不难发现,中西方哲学交流对中西文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文化交流丝绸之路与东西方的互动

文化交流丝绸之路与东西方的互动

文化交流丝绸之路与东西方的互动众所周知,丝绸之路是古代连接东西方世界的重要交通通道,不仅仅是商品交流的桥梁,更是文化交流的纽带。

丝绸之路的兴起与发展,为东西方的互动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本文将探讨丝绸之路对于东西方文化交流的影响,并从不同层面进行论述。

1. 艺术与文学的交流在丝绸之路的沿线,艺术品与文学作品的交流达到了高峰。

例如,在东方,中国文物和文学作品通过丝绸之路传播到西方,西方艺术家和作家对东方的艺术和文化进行了广泛的吸收与创造。

中国绘画、雕塑、音乐、戏曲等艺术形式都受到了西方艺术的影响,形成了独特的融合风格。

同样,西方文学作品也通过丝绸之路传播到东方,对东方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这种跨文化的艺术与文学交流促进了东西方艺术形式的多元发展和文化的互补融合。

2. 宗教与哲学的传播丝绸之路不仅是物质贸易的通道,也是宗教与哲学思想的传播渠道。

佛教是最早通过丝绸之路传入中国的宗教之一,随后由中国传到了其他东方国家和地区。

同时,东方的一些哲学思想,如道家和儒家思想,也通过丝绸之路传到了西方。

这种东西方宗教与哲学的交流,使得东西方社会的思想观念相互渗透,为后来的文明发展奠定了基础。

3. 科学与技术的交流丝绸之路沿线的各个国家和地区在科学与技术方面也进行了广泛的交流与合作。

东方的造纸术、火药、指南针等重要发明通过丝绸之路传到了西方,对西方文明的进步起到了推动作用。

同样,西方的冶金、航海、地理学等技术也通过丝绸之路传播到了东方,对东方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这种科技交流促进了东西方技术水平的提升,为人类文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4. 经济与贸易的繁荣丝绸之路作为古代最重要的贸易通道之一,促进了东西方经济的繁荣与发展。

通过丝绸之路,中国的丝绸、茶叶、瓷器等商品流向了西方,西方的玛瑙、香料、珍宝等商品流向了东方,实现了东西方货物的互换。

这种互利互惠的贸易关系不仅使东西方国家获得了经济上的繁荣,还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融和民众的交流。

文明的交汇与碰撞

文明的交汇与碰撞

文明的交汇与碰撞文明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产物,它们在不同地域和历史时期形成了独特的风貌与特点。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深入推进,各国之间的交流与互动日益频繁,文明的交汇与碰撞也变得愈发明显。

本文将探讨文明的交汇与碰撞所带来的影响及其意义。

一、文明的交汇与融合文明交汇是指不同文明之间的相互影响、交流和学习的过程。

古代丝绸之路就是文明交汇的典型例子,东西方文化在这条古道上交融、交流,带来了宗教、经济、科技等多方面的互补与融合。

首先,文明交汇丰富了人类的历史遗产。

例如,佛教源于印度,传入中国后与中国传统文化相融合,形成了独特的中华佛教文化。

而丝绸之路的开通使得东方的丝绸、瓷器等优秀产品传入西方,西方的艺术、科技等也通过此路进入东方,丰富了各文明的历史沉淀。

其次,文明交汇推动了文明的进步。

当不同文明相遇时,它们常常会带来新的思想、观念和技术,激发了人类文明的创新与进步。

例如,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受到古希腊罗马文化的启发,催生了一系列重要的思想变革与艺术创作。

而英国工业革命的成功则离不开中国古代的火药、造纸等技术的引进。

二、文明的碰撞与挑战文明碰撞是指不同文明之间存在的冲突和矛盾。

由于文化背景、价值观念和历史经验的不同,文明碰撞往往会带来冲突与挑战。

首先,文明碰撞可能引发意识形态冲突。

例如,中东地区和西方国家之间的宗教信仰差异导致了一系列冲突,如中东地区的恐怖主义问题。

这些冲突既是文化认同的角力,也是不同文明间权力和资源争夺的体现。

其次,文明碰撞会带来价值观念冲突。

不同文明对于道德、伦理、权利等方面的看法存在差异,这种差异可能会引发冲突,矛盾甚至难以调和。

例如,西方国家对人权与个人自由的重视与一些东方国家的集体主义观念形成了鲜明对比,这种差异导致了一些矛盾与冲突。

三、文明的交汇与碰撞的意义文明的交汇与碰撞既带来了挑战,也蕴含着巨大的发展机遇与意义。

首先,文明的交汇与碰撞有助于促进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在文明的交汇与碰撞中,不同文明之间的学习和借鉴可以激发新的创新与思考,推动科技、经济、文化等领域的进步发展。

东西方文化差异

东西方文化差异

东西方文化差异文化的核心是观念的共识,是在长期的社会经济生活中形成的思想观念、道德习俗、制度法律、生活感悟体验、物质生产生活创造发明等等综合体系。

在当前的世界上,有东方文化西方文化和阿拉伯文化三大文化体系。

其中,东西方文化是两种不同观念,是人类历史发展的结果。

不同的政治、经济、社会环境造就了不同的文化观念,包括宗教信仰,价值观,语言文字,文学艺术,科学技术等层面,产生了不同特性的西方文化和东方文化。

东西方文化从现象上看,显然有很大差异,从本质上看,东方属于整体文化,而西方是个体文化。

系统理论认为,整体文化和个体文化都是提高社会系统功效的重要因素,因此它们是互补的,是可以融合的。

但东西方文化的互补和融合也是一个漫长的渐进的过程。

欲实现全球经济一体化,许多社会基本条件有待酝酿成熟,承认东西方文化差异,使东西方文化互补和融合便是重要一条。

东西方文化的互补和融合是实现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文化基础。

文化格格不入的国家之间很难实现经济一体化。

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需要东西方文化的互补和融合,同时,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中也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互补和融合。

这是由于世界各国的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是互动的。

这是一个良性循环的发展过程。

正是由于东西方文化的相互促进、互相推动、使人类逐步向和谐世界发展。

词汇是文化信息的浓缩,是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反映着文化的发展和变化,同时也直接反映着文化的差异。

在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历史的过程中,儒家思想一直占据着根深蒂固的弦统治地位,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极其深刻而久远的影响。

中国人向来以自我贬仰的思想作为处世经典,这便是以儒家的“中庸之道”作为行为的基本准则。

“中”是儒家追求的理想境界,人生处世要以儒家仁、义、礼、智、信的思想道德观念作为每个人的行为指南,接人待物,举止言谈要考虑温、良、恭、俭、让,以谦虚为荣,以虚心为本,反对过分地显露自己表现自我。

因此,中国文化体现出群体性的文化特征,这种群体性的文化特征是不允许把个人价值凌驾于群体利益之上的。

古代文明的交流与融合

古代文明的交流与融合

古代文明的交流与融合古代文明的交流与融合是人类历史上一个重要的主题。

在古代,各个文明之间的交流与融合促进了文化的繁荣和进步。

本文将以古代丝绸之路为例,探讨古代文明交流与融合的重要性和影响。

一、丝绸之路的兴起与发展丝绸之路是连接东西方的一条重要贸易通道,起源于中国汉朝时期。

从西汉时期开始,中国的丝绸、茶叶、瓷器等奢侈品开始经由丝绸之路传至西方,而西方则通过此路传来黄金、珊瑚、香料等物品。

通过这条重要的贸易线路,不仅是商品的交流,也是东西方文明的交流与融合。

二、文化交流的推动力量1. 商贸往来:丝绸之路为不同文明之间的商贸往来创造了机会。

经济的需求推动了东西方商人密切的联系。

各种商品的流通也促进了文化的交流。

2. 学问与知识:丝绸之路的兴起也为古代的学问和知识的传播提供了渠道。

在这一过程中,无论是科学、文学、哲学,还是医学、艺术等领域的知识都得以传播和交流。

三、文明融合与共同繁荣1. 科技交流:丝绸之路的贸易使东西方文明的科技得以相互借鉴和交流。

例如,西方从中国引入了火药、印刷术等重要发明,而西方的天文学、数学等知识也通过这一通道传入中国。

2. 文化交融:古代丝绸之路的文化交流促进了不同文明的融合,形成了互补和共同发展。

东西方文化的碰撞与交流,导致了诗歌、绘画、建筑等领域的繁荣与进步。

3. 宗教传播:丝绸之路也是宗教传播的重要途径。

佛教、伊斯兰教等宗教在东西方之间传播融合,形成了独特的文化景观。

四、影响与启示1. 多元文化的丰富:古代文明的交流与融合丰富了世界上的文化多样性,让人类受益匪浅。

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与融合,为人类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和可能性。

2. 促进社会进步:古代文明的交流与融合不仅推动了文化的发展,也促进了社会的进步。

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与创新使社会更加开放和进步。

3. 丝绸之路的持久影响:丝绸之路的兴起和发展成为人类历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影响深远。

丝绸之路的贸易与文化交流在经济、科技、艺术等方面产生了持久的影响。

中西方文化的交融与发展研究

中西方文化的交融与发展研究

中西方文化的交融与发展研究在全球化的今天,不同文化之间的交融与融合已成为一个普遍的趋势。

而中西方文化的交融与发展,更是在近年来引发广泛关注。

在这种背景下,对于中西方文化的交融与发展进行研究,将有助于进一步了解世界文化格局的变化趋势,以及中西方文化的异同、相互影响与交流。

一、文化交融的总体背景1.1 全球化与文化交融随着全球一体化的发展,文化交融的趋势也日益明显。

全球范围内的信息技术网络日益发达,各种文化的信息传播更加便捷,造成不同文化的广泛交流,从而促进了文化的交融。

全球化与文化交融不仅是信息技术和资本的逻辑必然性,更是文化的逻辑必然性。

仅凭借自己所具有的优势,无法有效推动文化的发展,而需要进一步借鉴他国文化的优秀之处。

因此,文化交融不可避免,应当积极面对和应对。

1.2 中西方文化交融的背景中西方文化交融的背景,既来自于全球化的发展,也来自于各自文化所具有的特点。

传统的东西方文化存在着巨大的差异性,这种对立不利于文化的交流和融合,因此,需要通过深入交流和跨越文化差异的努力,实现文化交融的历史性发展。

同时,因为中西方的文化基础不同,所以在交流和融合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磕碰和对立,但是这也是文化交融进一步深入的必经之路。

二、中西方文化交融的历史背景2.1 古代中西方文化的交流在古代,随着中西方各自文化的独立发展,两大文化之间的交流十分有限。

但是,随着历史和地理的变迁,中西方交流的机会也越来越多。

西方陆续有传教士到中国进行传教,使得中国人第一次了解到了西方文化。

同时,中国文化也被带到了西方,成为当时非常流行的文化艺术形式之一,例如浙江天台画派等。

2.2 近代中西方文化的交融在近代,中西方文化交流有了更为广泛和深入的机会和空间。

随着西方技术和文化的进步,中国等其他国家加入了世界的发展进程,对于西方文化的引进和学习也日益重视。

同时,中华文化也为西方提供了不少的思想和艺术上的元素,例如在文学、音乐、绘画等方面,都给予了西方很多启示和帮助。

东西方文化的融合与产品的创意设计

东西方文化的融合与产品的创意设计

东西方文化的融合与产品的创意设计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东西方文化的融合愈发显著。

无论是在生活方式、价值观念还是艺术创作方面,东西方文化的碰撞融合正成为一种趋势。

在产品设计领域,融合东西方文化的设计也展现出了无限的创造力和魅力。

本文将从三个方面探讨东西方文化融合对产品设计创意的影响。

首先,东西方文化的融合为产品设计提供了更广阔的创作空间。

东西方文化各自有其独特之处,彼此之间的差异与互补正好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素材。

比如,中国传统文化强调和谐和尊重自然,而西方文化注重个人主义和自由。

将两者融合在一起,可以创造出独特而又有内涵的产品。

以服装设计为例,设计师可以将中国传统的刺绣工艺与西方流行的时尚元素结合,打造出兼具东方韵味和时尚感的服装款式。

这种融合设计不仅能够满足消费者对独特与个性的追求,同时也能够传承和发展传统文化,使之更具现代感。

其次,东西方文化融合为产品提供了更多的市场机会。

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市场需求各有差异,而东西方文化的融合正好可以满足不同文化背景下消费者的需求。

以食品设计为例,中国的包子、西方的汉堡分别代表了两种不同的食物文化。

而将两者融合,设计出包子汉堡这样的产品,不仅能够满足消费者对多样化口味的需求,同时也能够打开更广阔的市场。

这种融合设计的产品在全球范围内都能够找到自己的消费者,并带来更多的商机和收益。

最后,东西方文化的融合对产品设计带来了更具创新性的思维方式。

东方文化注重内敛和隐喻,而西方文化则更加直接和开放。

将两者融合在一起,可以激发出富有创造力的设计思维。

以家居产品设计为例,传统的中国家具注重线条简洁和自然材质的运用,而现代西方家具更注重功能性和时尚感。

将两者融合在一起,设计师可以创造出具有中国传统元素和现代功能的家具产品,既符合东西方消费者对家居美的追求,又展现了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创新思维。

综上所述,东西方文化的融合为产品设计带来了更广阔的创作空间、更多的市场机会和更具创新性的思维方式。

中国历史上的文化互补和民族交融

中国历史上的文化互补和民族交融
单 击 此 处 添 加 副 标 题
汇 报 人 :







丝绸之路:促进 了东西方文化的 交流与融合
佛教传入中国: 佛教文化与中国 传统文化的融合
儒家思想传播: 儒家思想对周边 国家的影响
汉字的传播:汉 字在周边国家的 传播和使用
儒家思想与道家 思想的融合
佛教文化的传入 与本土化
诗词歌赋与绘画 艺术的相互影响
丝绸之路:促进了东西方经济和文化的交流 茶马古道:促进了西南地区民族间的经济和文化交流 民族贸易:促进了不同民族间的经济和文化交流 民族迁徙:促进了不同民族间的经济和文化交融
战争时期:通过战争和征服,实现民族间的交流和融合 和平时期:通过贸易、文化交流、通婚等方式,实现民族间的交流和融合 移民:通过移民,实现民族间的交流和融合 宗教:通过宗教传播,实现民族间的交流和融合
制定政策:政府制定相关政策,鼓 励各民族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教育引导:政府通过教育引导,提 高各民族之间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提供平台:政府提供各种平台,如 文化节、展览等,促进各民族之间 的文化交流
维护稳定:政府维护社会稳定,为 各民族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提供良好 的环境
传播信息:媒体可以传播不同文化的信息,促进文化交流和理解 促进交流:媒体可以促进不同民族之间的交流和互动,增进相互了解和友谊 推动创新:媒体可以推动不同文化的创新和发展,促进文化互补和民族交融 维护和谐:媒体可以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促进民族团结和社会进步

秦汉时期的民 魏晋南北朝时 隋唐时期的民 宋元时期的民 明清时期的民
族融合:匈奴、 期的民族融合: 族融合:突厥、 族融合:契丹、 族融合:满族、

东西方文化交流丝绸之路的历史意义

东西方文化交流丝绸之路的历史意义

东西方文化交流丝绸之路的历史意义丝绸之路是东西方之间的重要贸易通道,不仅仅是商品交流的航线,更是文化交流的桥梁。

通过丝绸之路,东方的中国与西方的欧洲进行了深入的文化交流,这对于两个文明的相互影响和发展都产生了重要的历史意义。

一、丝绸之路的开辟和历史背景丝绸之路的开辟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世纪的汉武帝时代。

当时,中国已经能够生产出高质量的丝绸,而西方对中国的丝绸产品非常渴求。

于是,为了满足西方的需求,中国开始向西方输送丝绸,并且与西方建立了贸易联系。

随着时间的推移,丝绸之路不仅仅是商品贸易的通道,也成为了文化交流的重要纽带。

二、东西方文化的交流和融合通过丝绸之路的贸易往来,东西方文化得以相互接触和交流。

中国的丝绸不仅带去了华美的服饰和豪华的宫廷用品,也传播了中国的文学、艺术和哲学。

在西方,丝绸成为了贵族和富豪们追求的时尚产品,而中国的文学作品如诗经、论语和道德经等也开始在西方流传。

同时,西方文化也通过丝绸之路传入了中国。

西方的音乐、绘画和建筑艺术等有力地推动了中国文化的发展和变革。

西方的宗教思想如佛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也通过丝绸之路传入了中国,对中国的国教儒家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三、丝绸之路的历史意义丝绸之路的开辟和文化交流对东西方两个文明的发展都产生了重要的历史意义。

首先,丝绸之路的贸易往来促进了双方经济的繁荣和发展。

中国的丝绸产业在西方市场得到了广泛认可,带动了中国经济的增长。

同时,西方的商品和技术也通过丝绸之路进入了中国,为中国的工艺和农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其次,丝绸之路的文化交流促进了两个文明的相互理解与认同。

通过交流和融合,东西方文化互补共生,推动了艺术、哲学、宗教和科学的发展。

东方的科学技术如造纸术、火药和指南针传入了欧洲,极大地推动了欧洲的工业革命和科学进步。

而西方的科学、艺术和哲学也为中国带来了新的思想和观念。

最后,丝绸之路的历史意义还在于它拉近了东西方国家的距离,促进了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

丝绸之路古代东西文化交流的桥梁

丝绸之路古代东西文化交流的桥梁

丝绸之路古代东西文化交流的桥梁丝绸之路作为古代重要的贸易通道,在中世纪起到了连接东西方文化的重要作用。

它不仅仅是一条商路,更是一座桥梁,将双方的文化进行交流和碰撞。

在丝绸之路的纽带下,东西方的文化逐渐融合、互相吸纳,形成了独特而多元的文化景观。

首先,在丝绸之路的贸易往来中,东西方文化展现出了独特的交融趋势。

丝绸之路上的商人不仅带着商品和财富往来,更带来了各自的文化和思想。

古代东方的丝绸、茶叶、瓷器等商品成为西方贵族欢迎和追逐的对象。

同时,西方的优质铁器、大规模的马匹也被东方的国家所需求。

这种贸易往来不仅促进了双方经济的发展,更在文化上实现了互补和融合。

其次,在丝绸之路的交流中,宗教也成为了东西方文化交流的重要媒介。

佛教、伊斯兰教和基督教等宗教沿着丝绸之路传播开来,受到东西方的人们广泛接受。

佛教从印度传入中国,改变了中国的宗教面貌,深刻影响了中国的哲学思想和文明进程。

伊斯兰教从阿拉伯传到了西亚、中亚和中国,推动着阿拉伯文化和中国文化的交融。

基督教也通过丝绸之路的传播,成为西方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宗教的传播,使东西方的人们有了共同的信仰,加深了双方的交流。

另外,丝绸之路也为艺术和文学的交流提供了平台。

东方的丝绸、瓷器、唐卡等艺术之美,引起了西方人的极大兴趣。

西方的油画、文学作品也通过丝绸之路传播到了东方国家。

这种艺术交流催生了新的艺术风格,东西方的绘画、书法、雕塑等艺术形式互相影响,形成了独特的丝绸之路艺术。

此外,丝绸之路的交流也助推了科学和技术的发展。

在东西方商人的往来中,科学和技术成果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和应用。

西方的火药、造纸术等发明通过丝绸之路传到了东方国家,推动了东方科学技术的进步。

东方的指南针、造船术也传到了西方国家,促进了西方的航海事业。

总的来说,丝绸之路起到了古代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作用。

通过贸易往来、宗教传播、艺术交流以及科学技术的传播,双方的文化逐渐融合、互相吸纳。

丝绸之路的存在不仅促进了经济的发展,更为东西方人民带来了文化繁荣和共同进步的机会。

东南欧历史的文化交融与演变

东南欧历史的文化交融与演变

东南欧历史的文化交融与演变东南欧地区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丰富的地区。

在这个地区,东西方文化交融,不同民族相互影响,形成了独特而多样的文化。

古希腊是东南欧历史上最重要的文化源头之一。

公元前7世纪至公元前4世纪,古希腊文明在爆发式增长,文艺、哲学、科学都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在这段时间里,古希腊国家之间的竞争激烈,特别是雅典与斯巴达之间的竞争,拉开了古希腊文化的帷幕。

古希腊文化的影响远不止于此。

在公元前6世纪后期至公元前2世纪初期,希腊城邦建立了海外殖民地。

当时,地中海沿岸的大部分地区都被古希腊人统治。

希腊殖民地文化的传播,对罗马文化、亚历山大帝国文化的形成产生了巨大影响。

古希腊文化走出国门之后,受到了罗马、拜占庭、斯拉夫以及来自东方的文化的影响。

这些文化相互渗透,互相融合,产生了新的文化景观。

古罗马文化和希腊文化的结合,产生了罗马-希腊文化,即罗马文化的基础上融入了希腊文化元素。

这个文化体系对欧洲文化的发展有着重大影响。

拜占庭帝国的兴起,使东部基督教的影响在东南欧地区变得更为显著。

拜占庭文化在艺术、建筑、哲学、法律、教育等领域都有着独特的表现形式。

基础设施建设、教育体制的完善,使得拜占庭帝国成为了东南欧地区最重要的文化中心之一。

在拜占庭文化发展的同时,斯拉夫文化也开始在东南欧地区形成。

斯拉夫文化与基督教的结合,形成了独特的斯拉夫东正教文化。

在这个文化体系中,民间文化、传统礼俗与基督教元素相互交融,形成了普及于现今东南欧布尔干半岛的“巴尔干风格”。

整个中世纪时期,东南欧地区的文化发展处于融合、交织、互补的状态下。

文化的形态和元素不断地混合和演变。

十字军东征、土耳其帝国统治等外来的文化因素,进一步丰富了东南欧地区文化的多样性。

因此,在欧洲历史上,东南欧地区一直是一个充满活力、多元化的文化中心。

总体来说,东南欧历史的文化交融与演变历经了数千年,源远流长。

这里曾经是古希腊文化的发源地,也是罗马-希腊文化、拜占庭文化、斯拉夫东正教文化的重要中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东西方文化的互补融合东西方文化的互补融合很多学者在思考中国近百年来因落后而总是处于被动挨打的地位,寻求根本原因时,除了政治、经济等较直接的原因外,最终总是会落在科学这一要素上,更进一步的思索自然会注意到东西方文化的差异,直至提出这样的问题:为什么在人类发展史上一直处于前列的中国传统文化,没有能在近代导致科学的先进局面出现。

文化是思维的结晶,文化的差异最终代表着思维上的差异。

《易经》一直被推崇为中国文化的滥觞,上述问题的提出来,必然要引导人们思考在《易经》这一本土文化中体现出的人的思维方式对中国文化发展历史的影响。

人类的文明发展犹如一场马拉松比赛,各不同民族就如赛跑运动员,在漫长的赛途中你追我赶,在不同的时间段会分别处于领先地位,这也是十分正常的,毕竟自始至终都处于领跑的位置是不太可能的。

近两三百年来中国与全世界各国的发展状况是由诸多历史的与现实的综合因素所决定的,所谓先进与落后是相比较而言,近代西方国家的崛起与中国的落后,正是这一时间段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影响国力的综合因素我消彼长的路段。

当然,这样整体地理解人类发展史并未妨碍进一步更深入地探寻,西方国家为什么会崛起呢?最后也还是必然会落到自然科学这一主题上来。

问题的回答促使我们将目光落到两千多年前,那时候由于农业与畜牧业为主体的经济之成就,人类处于第一个社会繁荣高峰期,经济的繁荣带来文化上的活跃,以古希腊为代表的西方文化和古印度古中国为代表的东方文化齐头并进,虽然有着种种差异,整体上而言应当说东西方文明处于相同的高度,因而对于今天的我们而言,东西方文明是站在同一起跑线上,但从那时开始,两种文化分别选择了不同的发展路线,正是这种不同的路线把东西方各国引领到后来不同的社会状态和发展局面。

形象化而言,这有如青藏高原上的雪水分别选择了不同的路线流淌,最终形成了长江与黄河这样两条各具特色的江河。

虽然起点较接近,但可以说后来东西方文化上的差异,在两千多年前就已露出了端倪,它表现在思维方法的本质上。

文化是人类思维的外在表现形式,不管变化和差异有多大,而人的思维从特征上讲不过就是三种:逻辑思维、形象思维以及直觉思维。

分析逻辑思维可得知,它的主要基础是因果关系,有两类在严谨程度上不同的逻辑思维,其一也是最基本的就是在我们所谓常识和生存经验中体现出的判断能力.其二就是在此基础上深入发展,因而也更严密更精确的数理逻辑思维。

可以说正是由于古希腊在数学几何学上的成就,尤其是逻辑思维的规律性被整理成一门专门的学问——《逻辑学》,开创并引导西方人的思维以及文化走上了一条崭新的路线。

其在后来的文化上表现为数学思想的日益深化和系统性,并直接导致了数学、物理学和化学等学科的种种辉煌成果。

由此而确立了自然科学体系并促进了人类科学技术的繁荣昌盛。

在认识大自然的方法上,这一思维体系表现出的最大特点是将一切事物进行分解。

人类所面对的物质世界被分门别类地解剖为许多细小的部分,随着科学技术手段的不断提高,学科门类越来越多,越分越细,不同尺度上物质世界的秘密被逐一得以揭示,人类对大自然的种种细节有了日益精确的了解。

因而正是这样的根本原因才最终导致了后来自然科学高度发展的局面。

两千多年前处于相同起点的古代中国文化选择了另一种发展路线.其在思维本质上表现出来的差异正好就在于重点并不在将逻辑思维向更深的数理逻辑方面发展,而是在形象思维和直觉思维能力方面表现出更大的倾向性,在当时起点上哪怕是很微小的一点点差异,却导致了后来发展方向上的迥然不同。

有些人在看完克莱因的名著《古今数学思想》后,难免不会流露出一种遗憾,在论述世界数学发展史时,几乎完全忽视了中国人,偏激的人可能认为这表现出了作者的偏见或疏漏,其实不然。

尽管中国历史上也曾有几位天才的数学家,也有某些十分精彩的数学思想,在历史的长河中星星点点地闪现出光芒,但客观地说,这些数学思想零星片断,缺少相互联系,并且从未构成一种学术整体上的连续性,可能正是这一点使作者在论述人类数学主体发展路线时忽略了中国人。

当自然数作为数学思想的基础,在东西方各民族的文化中确立后,古中国的学者并未运用逻辑思维能力象西方人数代人相继那样在几何学、代数学方面去钻研,创造出函数、微积分学等连续而越来越深入的知识系统。

那么,他们在干什么呢?他们的思想从来没有这种单一而纯粹的发展倾向性。

他们始终将另外两种思维能力与逻辑思维结合在一起,运用它们整体地构建对整个大自然的认识。

这种认识更多注意的是事物的整体性及相互的关联,而不是局部的细节。

因而在认识大自然时,其方法主要是整合的而非分解的。

数学思想不是纯粹而自成体系地发展,而是更多地与哲学思想相结合,甚至于依附于哲学。

关于这一点从两个方面可以了解。

第一,以从哪怕是现今的眼光来看也十分深奥复杂的数学技巧,把一切自然数都分成阴阳两类,编织成一个为预测目的而服务的卜筮成卦方法,即所谓的“大衍之数”的揲蓍求卦法。

这种“四营十八变”中的同余结构经专家学者研究分析,与现代数论中关于数的可除性的同余式理论相吻合,这种数学技巧也曾在古代历法上元积年的计算中得到运用。

第二,除了非常实际的预测目的之外,自然数更多地被运用到对宇宙的认识这种哲学理论中。

当然,就是预测活动本身也由这些哲学思想所指导。

对自然数的理解以一种哲学方式理论化,将它与天地人整个时空体系相联系,数抽象地包涵了天地万物,数能定万物之象。

数理哲学在著名的河图洛书中得到了最充分的发挥,最基本的十进制之数在认识功能上几乎达于极致,与我们生存的空间和时间紧密联系,并且以代码的方式出现在这两种数阵格局当中。

理在数中,一切不可抗拒的事物之必然规律性被称为“天数”或“天理”。

古代被称之为“数术学”的种种关于数的思想渗透到音律、历法,气象、天文、气候、医学、地理各项学科之中,结构成了中国古代一个充满辩证统一思想的无所不包的哲学整体。

这一哲学体系表现出的长处在于认识事物时,始终保持一种辩证统一的整体性,因而总是能体现出大体准确和完整。

若借用物理学术语,可以说总是在以一种‘场’的观点来看待世间一切,而不是在用由质与能体现的‘粒子’和‘波’的概念来研究物质世界。

有其长必有其短,最明显的不足是,正是由于总习惯于用整体的眼光看事物,而没能促进其运用种种分解的手段去量化剖析一切,因而对不同尺度上事物的结构、成分等具体细节无法形成清晰明确的认识,自然会表现出某种朦胧和不确定性而显得神秘。

在认识理论上,这种长与短与自然科学思维体系构成了一种明显的对应。

在自然科学思维体系中,物理学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基础地位,随着分科而学的趋势,人们对物质世界的了解向纵深挺进,声学、光学、热力学、电磁学等学科日渐成熟而自成系统。

对大自然的观察与认识依靠工具的改进,方法也变得越来越先进。

人类观察力在空间尺度上大大地扩展,并不断向更深的微观世界和更广的宏观世界延伸。

分科而学的专业分工方式,使人类对物质世界的种种细节有了具体而越来越精确的了解。

随着技术手段的不断进步,现代科学事业已经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但辩证地看问题,科学如此地成功和具有说服力,它的短处在哪里呢?每当科学在某一领域取得较大的突出成就时,就会有人出来以这一成就为基础来解释整个世界。

翻阅一下科技发展史,很容易找到这样的例子。

亚里士多德和托勒密的知识和成就使他们相信整个宇宙是以地球为中心在旋转运动,这样一种主流的科学性的解释(注意!并非宗教意义上的解释)持续了一千多年,直到哥白尼出来才被突破,我们今天早已知道,哥白尼的“太阳中心说”虽是对前者的突破,也是不完备欠准确的,已被更新的观察事实所推翻。

后来当热力学取得巨大成就时,同样,又有人出来运用这些成就解释宇宙,断言宇宙终有一天会‘热寂’或‘冷死’,很多科学家至今仍深信不疑。

事实上热力学的权威性学者对宇宙中的热最原始的来源也未曾有过最本质的思索和了解,就在用他们获取的局部的学科新知识去试图解释整个宇宙。

在自然科学体系内这样的情况不断发生,上世纪三十年代,科学家认识到比氢原子更复杂的原子核是在大质量恒星的爆炸力作用下聚合生成的,这样一种局部性学科认识马上被运用到宇宙理论上,由此一个称为“宇宙大爆炸”的理论得以流行,很多科学家试图用它来解答人类自古以来最大的疑问——宇宙是怎样产生的?自然科学体系主要通过分解的方式在不同时空尺度上逐渐获得种种认识之后,在解释大自然而构建理论时,极易犯这样的错误,用对时空的局部认识去顶替时空的整体理论,以蠡测海或者说瞎子摸象这些成语中所指的以偏概全的毛病,在科学理论中比比皆是,可谓通病。

人类科技史明白显示,不同时期科学理论的缺陷和错误总是须要后人来补充或修正甚至于完全推翻。

那么科学怎么会进步的呢?回答是:依靠科学的精神!科学精神的实质是什么呢?科学精神的实质主要就在于批判。

科学从不树立什么神圣的权威,一切都可以批判,包括科学自身。

科学正是依靠对体系内自身的种种不完备或错误进行批判和纠正,以获得持续不断的进步。

在回忆近代哥白尼、加利略事件时,人们总是很容易以一种简单浅表的方式去理解,认为那是科学与宗教的冲突。

这样说又对又不完全对。

说对,因为那确实是当时科学与宗教(更严格地说是西方基督教)在认识宇宙上的一种对垒。

但今天的我们应对这一事件在更深的层次上有所认识。

首先,哥白尼与加利略推翻的“地球中心说”,本质上是自然科学体系内的一种天体学说,因而这是科学自身的批判性否定。

科学与基督教在思维方式上的对立表现在教会有一个固定不变的理论框架,即:上帝创造了人和一切。

任何其他学说都只能为此大框架服务,基督教正是由于“地球中心说”对自己不可动摇的理论基础有用,才从自然科学理论中欣然接受了它,拿来加以利用。

而科学从来不为自己设立什么固定不变的理论大框架,一切从事实出发,哪怕是自己体系内曾经建立过的任何理论都得接受时间与实证的检验。

这就是批判的精神。

可以说,有不有批判的精神正是科学与宗教最本质的区别所在。

虽然存在这样的区别,但须特别指出的是,科学与宗教(当然,另外还有艺术)同属于人类的主体文化,是不同思维能力的结晶与外在表现,在根本上是不应该处于矛盾对立面的,当时与科学严重对立的更准确地说应当是文化上的专制,这种专制是由拥有权势的教会来体现的。

在人类文化发展史上,正是专制而非宗教才是科学的死敌。

专制总是与权势形影不离地纠缠在一起,在不同的时间与地域,专制会由教会、政治集团或行会帮派等等拥有一定权势的实体组织来体现。

而不管由谁来体现,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不容任何与自己不同的观点存在,并且总欲将其视为异端邪说的对方置于死地。

没有过于集中并被滥用的权势,就不会有专制。

试想当年基督教教会如果象东方佛教和道教那样不掌有世俗权势,也就不可能发生与科学的严重对抗。

对于历史上的专制,人们有切肤之痛的记忆,古代帝王的专制且不说,单就二十世纪,规模极大,影响极恶劣的中外专制对科学及一切文化的损害,就值得特别一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