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军网络舆情的主要表现及引导艺术

合集下载

浅析涉军网络舆情的管控效果评估

浅析涉军网络舆情的管控效果评估

浅析涉军网络舆情的管控效果评估
涉军网络舆情管控是指针对涉及军队领域的各种网络信息进行管理和控制,以维护军
队形象、口径和秩序。

该措施的目的在于防范网络世界中存在的危害和风险,保障国家、
社会和军队的安全和稳定。

针对涉军网络舆情的管控效果评估,需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考虑:
一、风险评估:网络空间内信息的传递和交互有助于军队形象的宣传和推广,但也
存在着一定的风险和威胁。

因此,需要评估军队在网络舆情中的承受能力和风险承受能力,以确定防范措施的适当程度。

此外,还需要对风险的类型、来源和影响进行分析和评估,
以此来制定有效的组织和技术措施。

二、管理控制效能评估:网络舆情管控需要有效的管理和技术手段,并采取相应的
措施来实现对舆情的精准掌控。

因此,需要评估管控措施的效果,包括管控措施的制定和
推行、执行情况的监督、管理方法和技术手段的更新和升级等方面。

为了取得更好的效果,还需要综合考虑网络舆情的特点、环境、趋势等方面的信息,以调整和优化管控策略和措施。

三、绩效评价:涉及军队的舆情管控对于国家和社会的安全和稳定都有着重要的意
义和价值,因此,需要对其效果进行绩效评价。

绩效评价从管理、成本效益和社会效益等
方面进行评价,以反映出管控措施的实际效果。

评价要包括绩效目标的设定、效果评估的
指标和方法的确定、数据收集和整理、效果分析和对策制定等多个方面,以得出有效、有
针对性和可操作的评价结果。

总之,涉军网络舆情管控需要全面、科学和系统的评估。

只有这样,才能够实现对网
络舆情的有效控制,保障国家、社会和军队的利益与安全。

如何针对涉军问题进行网络引导论文

如何针对涉军问题进行网络引导论文

如何针对涉军问题进行网络引导论文
如何针对涉军问题进行网络引导
内容摘要: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它能突破时间、空间和地域的限制,把政治教育的工作范围延伸到了虚拟空间,对更好地掌握官兵的思想动态,教育广大官兵具有坚定的政治信念、高尚的道德情操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具有重要的意义。

为此,军队思想政治工作必须紧跟网络技术发展的步伐,适应新军事革命的要求,加快实现思想政治工作的网络化。

关键词:网络涉军问题安全保护
网络化教育的特点是信息容量大,便于思想调查与分析;信息共享,有利于及时收集和迅速传播;信息交流平等、自由、全面、及时,有益于进行自我教育;各领域、各层次思想政治教育互相联系与沟通,有助于进行系统整合研究.形成教育合力等等。

随着网络普及化,网络热点层出不穷,也涌起了“网络问政”的大潮,网民对军事、部队、军人等话题的关注度越来越高。

近年来,网络上部分网民对军人私进娱乐场所、军车违纪、飞踹军训学生等涉军敏感话题大肆炒作,别有用心的人甚至制作假照片、散布虚假信息丑化部队形象,对部队建设造成严重损害。

网络具有门槛低、进入端口多、受众广泛、难以检测等传播特性,因此,涉军不良信息一旦进入网络就难有效控制,可能造成无法预料的影响。

由于宣传途径的拓宽,客观上使军事宣传失泄密的方式和途径大为增加,为此,必须卓有成效地构建军事宣传的保密“防护网”。

首先,要抓好宣传纪律和保密教育,强化保密观念。

信息时代的军事宣传,因信息量。

面向军校学员的网络舆情分析及引导策略

面向军校学员的网络舆情分析及引导策略
一电子公告板bbs对高校学生这个特殊的群体来说bbs是高校网络舆情的主要载体也是目前大学生讨论表达意见的最主要收稿日期2011基金项目国防科学技术大学教学改革项目1151b018作者简介葛斌1979一男山东莱西人国防科学技术大学信息系统与管理学院讲师硕士
第3 4卷第 4期 21 0 1年 1 2月
和社会舆论 的放大器 。
网络舆论是 网络时 代的产 物 ,它是 通过 互联 网传播 的
公众对现实生活 中某些 问题所 持有 的具 有较强 影 响力、倾
想活跃 ,知识 面广 , 过浏览 网络 开源信 息 ,发表评 论 以 通 表达 自己的真实 情感 ,这 为把握 学员 思想的基本 动 向 ,了 解和掌握军校网络舆情提供了丰富而真实的素材 。 在此背景下 ,基 于互 联 网监视 、分 析 网络 舆情 已经成 为共识 ,如何 回应 、引导 好 网络舆情 成为摆 在军校学 员管 理机构 面前 的一 个重 要课题 。军 队院校应 紧贴 网络 时代特 点 ,努 力提 高应 对与学员息息相关的网络舆情 的能力 。
GE B n, L a g—fn , XI e —d n i IF n ag AO W i o g,T ANG Da—q a un
( o eefI om t n跏 n ng m n,N t nlU i r t o e neTcnl y h nsa40 7 ,C i ) C lg n r ai l o f o m a dMaa e e t ai a n e i f c eho g ,C a gh 10 3 hn o v sy fD e o a
Ab t a t s r c :New r u l pn o f cs te t o g ta d b h vo m ft e c d t. I i a mp r n a ft e t o k p bi o i in a e t h h u h n e a iu o h a e s t s n i o t t p r o c a t h

涉军网络舆情危机管理研究

涉军网络舆情危机管理研究

涉军网络舆情危机管理研究预览说明:预览图片所展示的格式为文档的源格式展示,下载源文件没有水印,内容可编辑和复制涉军网络舆情危机管理研究近年来,计算机互联网信息技术发展已经十分成熟,网络已经成为人们开展社交活动的重要平台,社会舆论格局因此也受到了巨大的影响。

目前,网络平台上关于军队、军人以及军属等相关信息和评论越来越多,网络涉军舆情事件不断的发生,给国家和社会带来了极严重的负面影响。

我国涉军网络舆情管理机构还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对涉军舆情的处置缺乏先进的技术和应对方法,这导致公众对军队的负面情绪不断上升,军队的公信力逐渐缺失以及军队对网络涉军舆情的管理更加困难等。

本文主要从理论和实践的角度对网络涉军舆情进行研究,对网络背景下军队如何应对和防范涉军舆情事件负面影响进行探索和研究,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对军队进行涉军网络舆情事件的管理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和现实指导。

本文首先对于国内外关于网络涉军舆情的相关文献进行研究,了解涉军网络舆情的相关概念,全面深剖涉军网络舆情的类别和基本特质,介绍了包括“4R”危机管理理论在内的五种涉军舆情相关的理论,为后续对策建议奠定理论基础。

然后对我国涉军网络舆情管理工作进行分析,从负面视角探究涉军网络舆情对我军建设影响,进一步解剖了我国目前应对涉军网络舆情危机的具体举措以及我国应对涉军网络舆情危机管理工作存在的不足。

再次对国内外涉军网络舆情危机管理工作案例进行分析,如“伊拉克战争”舆情事件、“胡德堡枪击事件”、“国防部首次公开道歉”涉军事件案例,通过对国内外涉军舆情管理案例的分析得出对我国军队涉军舆情危机事件管理的启示。

最后对于提高涉军网络舆情管理能力提出了几点改善的建议,从网络舆情管理机制、网络舆情信息发布、舆情引导、舆情危机处理以及舆情人才培养五个方面分别提出了我国网络舆情危机管理工作的建议。

一在涉军网络舆情管理机制方面,要健全涉军舆情事先预判机制、事中应对机制以及事后处理机制;二在网络舆情信息发布方面,要加强新闻发布制度建设、加强军队网络信息平台建设、加强军地信息发布渠道建设;三在涉军网络舆情引导能力方面,要提高涉军舆情引导时效能力、提高由屏蔽向疏导转变能力、提高涉军舆情维权追责能力;四在提升网络舆情危机处理能力方面,要提升处置涉军舆情主动能力、提升涉军网络舆情应对能力、提升涉军舆情危机化解能力;五在军队网络舆情人才培养方面,注重网民涉军舆情引领培养、注重军队网媒沟通能力培养、注重涉军舆情专家梯队培养。

网络涉军舆情教案

网络涉军舆情教案

网络涉军舆情教案教案标题:网络涉军舆情教案教案目标:1. 了解网络涉军舆情的概念和特点。

2. 掌握网络涉军舆情对军队形象和国家安全的影响。

3. 培养学生正确的网络素养和信息判断能力,以应对网络涉军舆情。

教案步骤:第一步: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经常接触到网络涉军舆情?有哪些典型的例子?2. 引导学生了解网络涉军舆情的概念和特点:网络涉军舆情是指通过网络传播的与军队相关的舆论、言论和信息。

它具有广泛性、迅速性和影响力大的特点。

第二步:知识讲解(15分钟)1. 讲解网络涉军舆情对军队形象和国家安全的影响:网络涉军舆情可能会扭曲事实、误导公众,对军队形象造成负面影响;同时,网络涉军舆情也可能泄露军事机密,威胁国家安全。

2. 介绍网络素养的概念:网络素养是指在网络环境中正确、合理、安全地获取、利用和传播信息的能力。

学生应具备正确的信息判断能力,辨别真伪信息,提高网络安全意识。

第三步:案例分析(20分钟)1. 提供网络涉军舆情案例,并组织学生进行分析:学生根据所提供的案例,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影响以及可能的解决方案。

2. 引导学生讨论如何正确应对网络涉军舆情:学生可以提出建议,包括加强网络素养培养、提高媒体监管力度、加强信息发布渠道等方面的措施。

第四步:小组讨论与展示(15分钟)1. 将学生分为小组,让他们就如何应对网络涉军舆情展开讨论。

2. 每个小组派代表进行展示,分享小组的观点和建议。

第五步: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总结课堂内容:回顾本节课所学习的网络涉军舆情的概念、影响以及应对措施。

2. 引导学生思考:你在今后的网络使用中,会如何更好地应对网络涉军舆情?教案扩展:1. 学生可自主收集网络涉军舆情案例,并进行分析和讨论。

2. 鼓励学生参与相关社会实践活动,提高网络素养和信息判断能力。

教案评估:1. 参与课堂讨论和小组展示的表现。

2. 撰写关于网络涉军舆情的个人反思和应对策略。

微时代涉军网络舆情的引导策略

微时代涉军网络舆情的引导策略

名公 众 平 等 接 近 和使 用媒 介 的权
利 ,使社 会话 语权 得 到进 一步 下放
通 过微 博 、 微 信 等传 播 平 台 . 人 人 都 可 以是 “ 信 息源 ” . 都 能成 为社 会事 件
的第 一发 布者 . 在 错 综复 杂 的舆论 场 里发 出 自己 的声音
传播路 径 复合 式 在 大众 传播 时 代 ,信 息 传播 的 渠道 和 内容 高 度 融
议 程互 动 时 . 议 程总 是从 权 威性 较 强
到 国内外 高度 关 注 . 西 方敌 道 和歪 曲解 读 。 与此 同时 .我 国 正 处 在 改 革 发 展 的 攻 坚
的媒 介 流 向其 他 媒 介 。相 比 网 络媒 介 .传统 媒体 以其 高 度 的权威 性 、 专 业 性 和信 息 资源 优势 往往 扮演 着 “ 意 见领袖媒介” 的角色 . 能 够 影 响 和 主
为方 式 不 当 . 被 网民 用手 机拍 下 上传 网络 . 引发 炒 作 。 透 明程 度 高 . 辨 别真 假难 。作 为
必 要建 立 新 媒 体 与 传 统 媒体 的 协 同 传 播机 制 . 一方 面传 统媒 体加 入 微传 播平台, 设 置微 博 、 微 信账 号 , 适 时发 布微 信 息 。 在“ 微舆论场” 主导“ 微话
I 二
络 I
I 一 、 力I
201 4 04
M i l i t a r y C O r r e s O O n d e n t
定 造成 负面 影 响 的 各种舆 论 。 微 时 代 环境 下 . 涉 军 网络舆 情 又 呈现 出新 的
特 点规 律 诱发缘由多. 防 范监 管难 。任 何
导舆论 走 向 。弓1 导涉 军 网络舆 情 . 有

从涉军热点舆论应对看我军舆论引导能力建设

从涉军热点舆论应对看我军舆论引导能力建设

从涉军热点舆论应对看我军舆论引导能力建设随着媒体融合的不断演进和发展,涉军网络舆情形势更加错综复杂,涉军热点舆论更是频发。

各类涉军舆论通过漫画的、段子的载体,或是煽情的、分析的形式,在军地的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间大肆传播、持续发酵、影响恶化,对此亟需发展我军舆论引导能力。

一、涉军网络舆论面临的主要形势(一)涉军网络舆论发展呈现基层化、普遍化、常态化以往对军队的舆论攻击,出于“分化”、“西化”的目的,更多是集中力量对整个部队集体的攻击,蓄意攻击抹黑诋毁军队、制造军事话题破坏和平之师的形象、引发改革反腐作风等问题热议涣散军心,网络涉军舆情话题多元,从历史问题到现实问题;手段多变,从军内“曝光”到军外“吐槽”;载体丰富,从传统媒体带新兴媒体,舆情错综复杂。

(二)涉军网络舆论应对关系到部队管理正规化建设部队的舆论相对于其他舆论总能更大激发网民的兴趣,一些事故案件通过网民和媒体在网络上大肆传播,涉军负面信息容易聚焦放大、交织传播,反作用于部队的建设。

一方面,容易误导受众、欺骗受众,严重损害我军的正面形象;另一方面,处于部队改革的关键时期,诸多负面解读、造谣中伤、负面倾向性跟帖评论,都对部队安全稳定影响较大。

涉军网络舆论应对关乎军队形象和舆论阵地主动权西方敌对势力参与或支持的网络水军、网络推手、“网络大V”在兴风作浪,推动涉军事件热度上升。

一般性的涉军事件容易被政治化、复杂化,在加上军队改革转型期间部队新老矛盾叠加交织,给敌对势力创造更大的话题来源,网下问题引发网上热议,诸多网民的“围观”“吐槽”,甚至是非议、攻击,极大损坏了我军的形象,势必动摇党的执政根基、危害国家政治安全、影响军政军民团结、干扰部队改革发展。

(三)网络涉军舆论关注强度递增,军事舆情压力保持高位涉军舆情热点事件热度呈上升趋势。

我中心借鉴中国人民大学舆论研究所构建的网络热点事件指标体系,按照时间、意见、数量、显著、集中5个维度,对2014年55起、2015年83起涉军舆情热点事件进行热度值统计分析。

浅析涉军网络舆情的管控效果评估

浅析涉军网络舆情的管控效果评估

浅析涉军网络舆情的管控效果评估1. 引言1.1 研究背景涉军网络舆情一直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网络舆情已经成为影响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的重要因素之一。

特别是涉及军事领域的网络舆情,更是备受关注。

军事信息的传播和流传速度之快,影响力之大,使得对涉军网络舆情的管理和控制显得尤为重要。

在互联网时代,信息传播的速度和范围远远超过传统媒体,网络舆情的影响力不容小觑。

涉军网络舆情的负面影响可能引发社会舆论波动,对军队形象造成影响,甚至对军事行动产生不利影响。

如何有效管控涉军网络舆情,评估管控效果,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在这样的背景下,对涉军网络舆情的管控效果进行评估,既是对现行管理政策的检验,也是对未来改进措施的指引。

本文旨在通过对涉军网络舆情的管控效果评估方法、挑战、案例分析、建议以及评估指标的探讨,深入了解涉军网络舆情管控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为提升涉军网络舆情管理水平提供参考。

1.2 研究目的本文旨在通过对涉军网络舆情的管控效果评估进行深入分析,探讨当前涉军网络舆情管控存在的问题和挑战,为有效提升涉军网络舆情管控水平提供参考。

具体研究目的包括:一、总结和分析涉军网络舆情管控效果评估方法,评估其适用性和有效性;二、探讨涉军网络舆情管控面临的挑战,识别问题根源并提出解决方案;三、通过案例分析深入研究涉军网络舆情管控的实际应用,总结成功经验和教训;四、提出针对性的建议,为改进涉军网络舆情管控提供借鉴和指导;五、探讨涉军网络舆情管控效果评估指标,构建科学合理的评估体系,为军队和政府部门提供量化评估的依据。

通过研究目的的阐述,本文旨在为进一步提升涉军网络舆情管控水平和推动舆情管理工作的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政策建议。

1.3 研究意义研究意义是指本研究对于相关领域的重要性和价值。

涉军网络舆情的管控效果评估是一项具有重要意义的研究课题。

涉军网络舆情直接关系到国家安全和国防建设,对国家形象和国防形势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直面网上涉军炒作 自觉维护军队形象

直面网上涉军炒作 自觉维护军队形象

四、怎样避免和防止网上恶炒涉军信息问题的发生?
(二)严格遵守宣传和保密纪律
政治纪律十不准 网络安全十条禁令 保密守则
直面网上涉军炒作 自觉维护军队形象
四、怎样避免和防止网上恶炒涉军信息问题的发生?
(三)强化新闻素养,加强教育引导
直面网上涉军炒作 自觉维护军队形象
直面网上涉军炒作 自觉维护军队形象
谢 谢!
直面网上涉军炒作 自觉维护军队形象
一、恶炒涉军话题暂成网络“毒瘤”
(四)编造部队行动,制造恐慌
直面网上涉军炒作 自觉维护军队形象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直面网上涉军炒作 自觉维护军队形象
二、涉军相关信息缘何总被热炒
二、涉军相关信息缘何总被热炒
(一)军事信息神秘感强使人们产生好奇心理效应
直面网上涉军炒作 自觉维护军队形象
第三种是有关“捧杀”我军的言论 ;
第四种是对我恶意攻击的言论 。
直面网上涉军炒作 自觉维护军队形象
三、对网上炒作的涉军信息如何保持清醒头脑?
(三)必须始终保持清醒的政治头脑和坚定的 政治立场 要收听收看我国主流媒体的新闻 要拥护党和政府的公开立场和正式表态
要相信党和政府的政治智慧和领导艺术
要做到不盲目听信、不跟风炒作
直面网上涉军炒作 自觉维护军队形象
直面网上涉军炒作 自觉维护军队形象
一 律 着 便 装
军 人 非 因 公 外 出 ,
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军人外出都穿军装
直面网上涉军炒作 自觉维护军队形象
2011年底,中国网民数量突破5亿, 达到5.13亿,其中有近半数网民在 使用微博,比例达到48.7% 。
直面网上涉军炒作 自觉维护军队形象
二、涉军相关信息缘何总被热炒

浅谈涉军网络舆情的应对和引导

浅谈涉军网络舆情的应对和引导

浅谈涉军网络舆情的应对和引导本文阐述了网络意见领袖的含义、特征及种类,分析了网络意见领袖对网络舆论的影响作用,提出了加强对涉军网络舆情的应对和引导策略。

要发挥现有网络意见领袖的积极作用,注重培养军队网络意见领袖,强化对网络意见领袖的约束。

标签:网络意见领袖;涉军网络舆情;引导习主席指出,“要创新舆论引导方式方法,正面引导网上舆论”,舆论引导“关键是要提高质量和水平,把握好时、度、效”。

做好新时期涉军网络舆情应对引导工作,就必须充分认清网络意见领袖群体的特点影响,掌握应对引导的方法手段,增强主动性,掌握主动权,打好主动仗,大胆探索,主动作为,充分发挥网络意见领袖“舆论风向标”的作用,切实增强涉军网络舆情应对引导工作的主动性针对性实效性,为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营造有利的舆论环境。

一、网络意见领袖的含义、特征及种类1、网络意见领袖的含义意见领袖(opinion leader)又称舆论领袖,是指在信息传递和人际互动过程中,能够通过其言论观点,非正式影响部门公众的态度、立场或行为方式的人物。

意见领袖一般为人们信赖,能在某个领域有专长与独到见解并能为人们提供信息、建议与解释。

随着互联网迅速发展,每个网民都可以进入公共领域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意见,一批新兴的意见领袖也随之出现。

他们往往针对社会热点问题,通过贴吧、论坛、博客、微博等媒介发表自己的观点和言论,并得到众多网友的关注,从而引导舆论观点的走向,对网民产生深刻的影响。

这些在网络群体性交流场所中表现活跃并能引领社会舆论方向的人或组织即“网络意见领袖”。

可以说,网络意见领袖是互联网背景下对意见领袖这一传统概念的延伸。

与传统媒介环境下的“意见领袖”相比,”网络意见领袖”并不集中于特定的群体或阶层,而是广泛地分布于社会上任何群体和阶层中,他们隐藏在网络群体中,通过与网民频繁地互动接触来影响他人。

2、网络意见领袖的特征网络意见领袖是网络大众传播中的评论员、传达者和鼓动者,在网络沟通中扮演着“向导”和“桥梁”的角色。

部队网络舆情方案模板

部队网络舆情方案模板

部队网络舆情方案模板1. 引言本文档旨在为部队制定网络舆情方案提供一个模板和框架。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开展,网络舆情具有重要的军事意义和战略价值。

部队应充分认识到网络舆情的重要性,制定科学合理的网络舆情方案,以应对社会舆论的影响,维护自身形象和声誉。

2. 目标和原那么2.1 目标本网络舆情方案的目标是:•及时、准确、全面地了解网络上与部队相关的舆情信息;•积极回应和引导网络舆论,确保舆论走向利于部队;•维护部队形象和声誉,增强舆情应对能力和反响速度。

2.2 原那么本网络舆情方案的实施应遵循以下原那么:•主动应对:积极主动应对网络舆情,预警和及时回应各类舆情事件;•实事求是:准确客观地传递信息,不作虚假宣传,不误导社会舆论;•保密原那么: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确保敏感信息的保密,防止泄露。

3. 舆情监测与预警3.1 数据收集为了了解网络上与部队相关的舆情信息,需要建立一个科学的数据收集系统。

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收集数据:•监测主流媒体、新闻网站、社交媒体平台的相关报道和评论;•关注重要公共舆论场合的发言和互动;•利用网络爬虫技术,收集和分析公众在网络上发布的与部队相关的信息。

3.2 数据分析与评估收集到的数据需要进行分析和评估,以获取有价值的信息。

分析和评估的内容包括:•舆情的开展趋势和形势分析;•关键词和关键人物的识别和分析;•舆情事件的紧急程度和影响力评估。

3.3 舆情预警在进行数据分析和评估的根底上,可以进行舆情预警。

舆情预警的内容包括:•预警等级的划分,将舆情事件按照紧急程度和影响力划分为不同级别;•预警标准确实定,根据不同级别的舆情事件设定相应的预警标准;•预警处置方案的制定,包括紧急联系人、信息报告流程等。

4. 舆情引导与回应4.1 舆情引导为了引导网络舆论,确保舆论走向利于部队,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发布权威信息,及时回应公众关注的问题;•维护网络形象,增强公众对部队的认同感;•指导和引导网络讨论,推动正面舆论的形成。

网络舆情与军事战略如何利用网络舆情分析敌情

网络舆情与军事战略如何利用网络舆情分析敌情

网络舆情与军事战略如何利用网络舆情分析敌情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信息化的快速发展,网络舆情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对于军事领域而言,网络舆情的分析与利用对于军事战略的制定和决策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探讨网络舆情与军事战略的关系,并介绍如何利用网络舆情分析敌情,为军事决策提供重要参考。

一、网络舆情与军事战略的关系网络舆情是指通过网络平台传播的大众情绪、意见和评论的集合。

军事战略则是指根据敌我双方的实力、地理环境和外部条件等,制定和调整军队行动的长期规划。

网络舆情与军事战略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军事舆情的形成:军事行动往往伴随着大量的媒体报道和社会关注,这些报道和关注都会在网络上产生相应的舆情。

通过分析网络舆情,可以更加准确地了解和把握军事行动的社会影响力和民意动向。

2.敌情信息的获取:网络舆情平台为军事情报信息的获取提供了新的途径。

通过对网络舆情的收集和分析,可以及时了解到敌方的相关动向和态度,帮助军事领导层做出正确决策。

3.战略传播与舆论引导:网络舆情对于军事战略的传播和舆论引导起着重要作用。

通过网络舆论的引导,军事战略可以更好地获得社会的支持,同时也可以对敌方进行舆论斗争,取得信息优势。

二、利用网络舆情分析敌情的方法与意义1.获取网络舆情数据:利用舆情监测系统和技术手段,积极收集与军事战略相关的网络舆情数据,包括敌方态度、决策动向、监测分析等。

2.建立舆论热点分析模型:根据网络数据,建立舆论热点分析模型,追踪与敌方军事行动相关的热门话题,挖掘潜在信息。

3.情感分析与情绪预测:通过情感分析技术,对网络舆论情绪进行分析和预测,了解敌方的民意动向和情绪波动,为军事决策提供参考。

4.敌方意图推测与态势评估:通过对网络舆情的综合分析,推测敌方的意图和决策思路,评估敌方军事态势,帮助我方军事领导层制定决策方案。

利用网络舆情分析敌情的意义在于提高军事战略决策的科学化和精确性。

通过网络舆情的分析,军事领导层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敌情,及时调整军事战略,提高对敌方的预判和对策,实现精确化打击和战略优势。

新时代部队舆论斗争工作现状及对策

新时代部队舆论斗争工作现状及对策

新时代部队舆论斗争工作现状及对策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舆论战也逐渐成为军事领域的重要一环。

对于新时代部队而言,舆论斗争的重要性愈发凸显。

本文旨在对新时代部队舆论斗争工作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现状分析1. 舆论传播速度加快:随着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的普及,信息传播的速度大大加快。

军队内部的舆论信息也更容易被外界获取,这给部队的舆论斗争带来了新的挑战。

2. 虚假信息泛滥:在互联网上,虚假信息层出不穷,有些人利用这些信息进行有意的渲染和炒作,以达到其利益的目的。

军队在此种情况下如何应对,成为当前舆论斗争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3. 舆论斗争缺乏专业人才:相对于其他军种,陆军、海军等传统军种对舆论斗争人才的需求要少一些。

有关专业人才储备相对薄弱,这也给军队的舆论斗争工作带来了不小的困难。

4. 舆论斗争理念滞后:传统军队舆论斗争更注重控制和屏蔽,而对于舆论引导和引爆点的驾驭力相对较弱。

这种理念的滞后也影响了军队在舆论斗争中的效果。

二、对策建议1. 加强新媒体运用:应充分利用新媒体,如微博、微信等,及时发布军队的正面新闻、宣传片等,增强军队在网络上的话语权,主动引导舆论。

2. 构建立体舆论斗争网络:在现代舆论斗争中,应同时注重实体舆论工作和网络舆论工作相结合,构建立体舆论斗争网络,充分发挥“双手抓、双管齐下”的作用。

3. 建立健全应急舆情处置机制:针对突发舆情事件,军队应设立专门的应急处理机构,形成一种快速反应机制,处理舆情事件,及时恢复军队形象。

4. 增加舆论斗争专业人才:军队应加大对舆论斗争专业人才的培养力度,建立健全专业人才储备体系,增强军队的舆论斗争力量。

5. 推行舆论引导理念:应塑造积极的军队形象,增加军队在群众心目中的好感度,形成军民一心、众志成城的良好氛围。

结语新时代部队舆论斗争工作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只有充分认识到现状所面临的问题,不断创新工作方法,加强专业人才培养,努力打造适应新时代需求的舆论斗争系统,才能更好地应对各种舆情挑战,确保军队形象和声誉。

涉军网络舆情的主要表现及引导艺术

涉军网络舆情的主要表现及引导艺术
访详 细内容 。 8 、 军人 违 纪犯 法 等 负面 消 息 。 受新媒 体 发展 影 响 . 涉 军 网络负 面信 息被曝 光 的概 率大 大 增加 。比如 , 网 络“ 热传 长沙 交 警斥 责某 军 队 医院 司 机违章视频” 等等 . 这 类 负面 信 息 容
种 重大 纪 念 活 动 先 后 展 示 的 各 型 号
模 偏大 、 武器 装 备落 后状 况方 面 取得
明 显成 绩 。 优化结构、 理 顺 关 系 也 取
得 一 定进 展 . 国内 外对 我 军深化 国防
先进 装 备 . 集 中展现 了我 军武 器装 备
发展 最 新成 果 。 无 人机 、 预警 机 、 航 母 等等 . 每 一次新 装 备 的亮 相都 在互 联 网 上引起 国内 外网 民各 种议 论 . 在 激
当前 . 随着 中国军 队在 信息 化军
6 、 军队 高层领 导人 事 变动 。 军队 高层 领 导 人 事 变 动 是 军 队 建 设 的 一
个重要方 面 , 属于正常 的人事 调整 。 但 每次 人事 变 动前 后 . 都 会 引起 境 外媒 体各 种各样 的猜 测 与解 读 。 2 0 1 2年 四 总部 领 导调 整后 . 英 国媒体 称 这是 解
及 较 多 的话 题 。 比如 。 近 年 我 军 已派
出的 1 4批 赴 亚丁 湾护 航 编队 .一直 是 各大 媒体 跟 踪关 注 的一 个热 点 。
3 、 防务安全 形势 。 主 要 指 周 边
事 变革 浪潮 中加 快 “ 两个 转变 ” 进程 . 军事 实 力显 著提 高 . 国内 外关 注度 明 显 增加 。 加 之 网络 媒体 的 空前 发达 和 网民数 量 的增 多 。 任何 涉 军敏 感消 息 几 乎都 会被 “ 围观 ” .并会 迅 速成 为

浅析涉军网络舆情的管控效果评估

浅析涉军网络舆情的管控效果评估

浅析涉军网络舆情的管控效果评估网络舆情在当今社会已经成为了信息传播的主要渠道之一。

各种事件在网络上的传播速度之快,范围之广,深度之深,使得网络舆情管理变得异常重要。

而对于涉及军事领域的网络舆情管理更是一项严峻的任务。

军事信息的泄露不仅会对国家安全造成危害,还会带来政治、社会等多方面的影响。

对涉军网络舆情的管控效果评估显得尤为重要。

涉军网络舆情的管控效果评估,需要对各个方面进行综合考量。

需要从技术手段上进行评估。

当前,网络技术日新月异,各种网络传播形式层出不穷,如何保障军事信息不被泄露成为了一项艰巨的任务。

需要对防火墙、网络监控设备等技术手段进行评估,确保其能够有效地识别和阻止敏感信息的传播。

还需要对网络安全人员的能力进行评估,这些人员需要具备扎实的网络安全知识和丰富的实战经验,以及敏锐的嗅觉和快速的反应能力。

只有这样,才能够保障涉军网络舆情的管控效果。

需要对网络舆情的管理机制进行评估。

目前,我国已经建立了完善的网络舆情管理机制,包括网络舆情管理法规、相关政策以及一系列网络舆情管理部门。

这些机制的有效性、灵活性以及适应性是影响涉军网络舆情管控效果的重要因素。

需要对这些管理机制的运行情况进行评估,及时发现并纠正存在的问题,确保其能够有效地应对各种网络舆情事件。

需要对网络舆情管控的宣传效果进行评估。

涉军网络舆情的管控不仅仅是对信息的管控,更需要通过有效的宣传手段来引导舆论,消除不利于军事形象的负面舆情。

需要对相关宣传活动的效果进行评估,了解其对宣传目标的影响程度,以及可能存在的不足之处,及时进行调整和改进。

需要对网络舆情管控的社会影响进行评估。

涉军网络舆情的管控不仅关系到国家利益,还涉及到社会稳定。

需要对管控措施对社会稳定的影响进行评估,了解其可能带来的积极影响和潜在风险,及时进行调整和改进。

通过以上的几个方面的评估,可以较为全面地了解到涉军网络舆情的管控效果。

在进行评估时,还需要注意一些具体的问题。

浅析涉军网络舆情的管控效果评估

浅析涉军网络舆情的管控效果评估

浅析涉军网络舆情的管控效果评估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社交媒体的发展,网络舆情已成为军队管理和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组成部分。

由于网络舆情的公开性和传播速度,涉军网络舆情的管控一直是困扰军队管理者的难题。

本文将从涉军网络舆情管控的重要性、管控策略和效果评估等方面进行浅析,并提出一些建议。

一、涉军网络舆情管控的重要性军队作为国家安全的重要支撑,其形象和声誉的维护至关重要。

由于网络的开放性和便捷性,一些不实的、夸大的甚至恶意的信息往往通过网络迅速传播,严重影响军队的形象和声誉。

对涉军网络舆情进行有效的管控显得极为重要。

抵制网络谣言、维护社会稳定也是军队涉舆情管控的一个重要任务。

网络谣言和不实信息往往会引发社会恐慌和不稳定,甚至会对国家安全造成威胁。

军队需要通过有效的手段对涉军网络舆情进行及时监控和管控,以维护社会稳定。

有效的涉军网络舆情管控需要采取多种策略,包括技术手段、舆情监测和引导等。

技术手段是涉军网络舆情管控的基础。

通过建立网络舆情监测系统、强化网络安全防护等技术手段,及时发现并制止不实信息的传播,阻断恶意攻击,提高网络舆情管控的效果。

舆情监测是有效管控涉军网络舆情的重要手段。

通过舆情监测系统,军队可以了解网络舆情的动态和趋势,及时发现并应对负面舆情,引导舆论方向,维护军队形象和声誉。

舆情引导也是涉军网络舆情管控的重要策略。

军队可以通过发布权威信息、开展舆论引导等方式,引导舆论走向,减少虚假信息的传播,维护社会稳定。

涉军网络舆情管控效果的评估有赖于科学的评估体系和方法。

评估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舆情监测覆盖率评估。

通过评估舆情监测系统的监测范围和精度,了解舆情监测的覆盖率和反馈速度,评估舆情监测的全面性和及时性。

2. 舆情管控效果评估。

通过评估舆情管控的成效,包括对不实信息的及时处理、对负面舆情的有效引导等方面,了解涉军网络舆情管控的效果和影响。

3. 舆情引导效果评估。

通过评估军队发布的权威信息对舆论走向的引导效果,了解引导效果的有效性和影响范围。

全媒体时代涉军舆情引导探析

全媒体时代涉军舆情引导探析

舆论斗争工作研究R E S E A R C H ON P U B L IC OPINION STRU G G L 全媒体时代涉军舆情引导探析■马宏省韩亮摘要:全媒体时代,涉军舆情来源更加隐蔽、传播更加迅速、形式更加多变、内容更加复杂。

涉军舆情引导工作,事关国家意识形态安全和政治安全、部队军心士气和思想稳定、涉军舆论生态清朗和军队声誉形象。

必须认清涉军舆情引导的重大意义,研究涉军舆情的主要态势表现,探析做好相关工作的原则思路和方法路径,进一步提高涉军舆情引导能力。

关键词:全媒体时代;涉军舆论;舆情引导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各 种媒介形态不断涌现,出现了全程媒 体、全息媒体、全员媒体、全效媒体,信息无处不在、无所不及、无人不用,极大地影响着网络舆论的走向,也对 网络舆情的应对、处置、引导提出了 更高要求。

涉军内容作为互联网上“自带流量”、影响较广的信息门类,很 容易成为网民关注的焦点。

如何提高 全媒体时代涉军舆情引导能力,是摆 在我们面前无法回避的一个重大现实课题和紧迫任务。

一、深刻认识全媒体时代涉军舆情引导的重大意义涉军舆情引导工作,事关国家意 识形态安全和政治安全,事关部队军 心士气和思想稳定,事关涉军舆论生态清朗和军队声誉形象,对于打好网 络意识形态斗争主动仗.营造强军兴军的良好舆论氛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应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和保证国家长治久安的战略高度,从与敌对 势力争夺民心、争夺阵地的政治高度,从维护部队纯洁巩固和安全稳定的思想高度,做好这一工作。

这是贯彻落实习主席和军委决策指示的重要举措。

做好党的新闻舆论工作,营造良好舆论环境,是治国理政、定国安邦的大事。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主席高度重视、亲自推动做好网络舆论工作,作出了…系列重要决策指示,为做好军队宣传舆论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

学习贯彻习主席重要指示精神,做好网络涉军舆情引导工作,是全军特别是军队宣传思想工作战线的一项重大而长期的任务。

新时代部队舆论斗争工作现状及对策

新时代部队舆论斗争工作现状及对策

新时代部队舆论斗争工作现状及对策随着现代化军事科技的飞速发展和社会信息化程度的加深,新时代部队面临的舆论压力日益加大。

部队的舆论斗争工作,对于保障部队形象、维护国家安全和军队稳定意义重大。

然而,目前部队舆论斗争工作仍存在许多不足之处,需要引起重视,并采取一些对策来改进。

首先,当前部队宣传存在单调、形式化等问题。

许多部队宣传形式较为单一,缺少创新思维,难以吸引宣传对象的注意力。

此外,多数宣传内容显得枯燥乏味,难以引起观众共鸣。

针对这一问题,应重视宣传形式和内容的创新。

多采用新的宣传方式,如微信公众号、短视频、直播等,充分利用新媒体的优势,提升宣传效果。

同时,应关注宣传内容的生动性和兴趣度,多借鉴其他领域的宣传经验,精心策划每一次活动,增强其吸引力和传播力。

其次,部队宣传存在与时代背景不符的问题。

在新时代,虽然传统宣传仍留有一定的空间,但在快速发展的现代化社会中,传统宣传已显得不够先进、不够有说服力,无法满足新时代人们自由获取信息的需求。

为此,应加强内容的时代感和全球化视野。

加大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利用和推广,加深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等新技术在宣传工作中的应用。

同时,还应以更加深入贴近实际的新形式、新方式,更好地适应人们对信息的需求和呼声。

另外,部队宣传还存在一定的误导性和矛盾性。

由于宣传目标不同,宣传内容还存在一定的误导性,使得部分宣传材料存在虚假宣传、夸大其词、片面宣传等现象。

此外,部队宣传与现实情况存在矛盾,宣传内容和真实情况脱节。

为了避免这些问题的出现,应加强宣传对象的价值观教育,让受众在接受信息的同时,进行价值观教育,提高其辨别信息的水平。

另外,还应加强宣传的真实性和客观性,充分展现部队的特点、优势和贡献,了解宣传对象真正的需求,满足受众的需求,增强宣传的说服力和力度。

总之,为了加强新时代部队的舆论斗争工作,需要增强宣传的创新性、时代性和真实性,以满足现代化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需求。

此外,加强宣传对象的教育和理性思维,增强宣传在社会和军队中的影响力和公信力,为实现部队强军目标和国家强国梦的实现做出积极贡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涉軍網絡輿情的主要表現及引導藝術
孫學寶
涉軍網絡輿情,是指在互聯網上被蓄意或無意傳播的涉及軍隊人員或事件的信息,引起網民關注,進而通過網絡發聲,表達訴求、觀點,或是故意混淆視听、跟風炒作,制造帶有特定目的性的輿論等。

當前,隨著中國軍隊在信息化軍事變革浪潮中加快“兩個轉變”進程,軍事實力顯著提高,國內外關注度明顯增加。

加之網絡媒體的空前發達和網民數量的增多,任何涉軍敏感消息幾乎都會被“圍觀”,並會迅速成為“網絡熱點”。

因此,掌握涉軍網絡輿情熱點、追蹤涉軍網絡輿情動態、加強涉軍網絡輿論引導,已成為網絡時代加強軍隊宣傳工作的題中應有之意。

目前涉軍網絡輿情主要表現在以下10個方面︰
1、國防和軍隊重大改革。

近年來,我軍密切跟蹤世界軍事變革趨勢,瞄準世界軍事發展前沿,積極推進中國特色軍事變革,在改變我軍規模偏大、武器裝備落後狀況方面取得明顯成績,優化結構、理順關系也取得一定進展,國內外對我軍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也更為關注。

比如,總參謀部通信部2011年改編為總參謀部信息化部,百度百科、維基百科等都分別建立相應詞條,百度有關信息化部的搜索結果高達14.8萬條。

2、重大軍事演習等非戰爭軍事行動。

軍事行動就是有組織地使用武裝力量的活動,是一支軍隊任務使命的直接反映和檢驗戰斗力的最終標準,自然也是涉軍熱門話題,每一點動向都有可能引起人們關注,引發熱議,許多人對其表現出的戰斗力水平進行評價與評估。

隨著我們國家利益不斷拓展,非戰爭軍事行動的重要性亦日益突出,我軍在反恐、維和、救災等方面的表現,同樣成為涉軍輿論涉及較多的話題。

比如,近年我軍已派出的14批赴亞丁灣護航編隊,一直是各大媒體跟蹤關注的一個熱點。

3、防務安全形勢。

主要指周邊國家的沖突對峙、與周邊的軍事利益沖突等。

當前我國面臨一系列軍事安全問題,如中日釣魚島爭端、南海爭端等問題,一直是國內國際聚焦的熱點。

周邊國家政局動蕩,也是我國軍事安全的一大隱憂,與國家安危和人民生活息息相關,必然成為人們關注的重點所在。

4、新武器裝備研發裝配。

武器裝備是軍隊軍力的標尺。

近年我軍新型主戰裝備、電子信息裝備和保障裝備推陳出新,向裝備信息化、系統綜合集成的一體化建設方向大步邁進。

2009年國慶首都閱兵和近年來軍兵種重大紀念活動先後展示的各型號先進裝備,集中展現了我軍武器裝備發展最新成果。

無人機、預警機、航母等等,每一次新裝備的亮相都在互聯網上引起國內外網民各種議論,在激發國人自豪感同時,也成為一些境外媒體鼓吹“中國威脅論”的借口。

5、重要軍事法規頒布施行。

每一項軍事法規制度、條令條例的施行,特別是與廣大官兵切身利益密切相關的改革、政策的出台,都會引起軍地廣泛關注。

例如《關于調整軍人家屬隨軍政策的意見》,將干部隨
軍條件由副營調整為正連,這一重大舉措,不僅在軍隊中受到官兵歡迎,更在社會上產生積極效應,展現我軍以人為本的良好形象,引發的輿論增強了官兵凝聚力,對密切和加強軍地聯系具有積極推動作用。

6、軍隊高層領導人事變動。

軍隊高層領導人事變動是軍隊建設的一個重要方面,屬于正常的人事調整。

但每次人事變動前後,都會引起境外媒體各種各樣的猜測與解讀。

2012年四總部領導調整後,英國媒體稱這是解放軍數十年來規模最大的人事變動。

還有網站專門制作相關專題,有所謂觀察家得出“軍方人事調整注重技術、優先選拔復合型人才的用人新思路”等結論。

7、高級別軍事領導人(出)來訪。

軍事訪問是外交活動中尤為重要敏感的一項內容,特別是兩國之間存有意見分歧、紛爭等熱點問題時,更為網民關注。

2012年5月4日至10日,國防部長梁光烈對美國進行正式訪問時,有多家網站推出專題,全程跟蹤其行程,甚至列出近期中美軍方高層互訪詳細內容。

8、軍人違紀犯法等負面消息。

受新媒體發展影響,涉軍網絡負面信息被曝光的概率大大增加。

比如,網絡“熱傳長沙交警斥責某軍隊醫院司機違章視頻”等等,這類負面信息容易刺激網民神經,與部分網民“仇富”“仇官”“仇軍”心理一致,不管真實與否,易被網民傳播,甚至以訛傳訛。

該類輿情目前逐漸成為熱點中的焦點,數量不斷攀升,影響較嚴重。

9、軍地雙擁共建活動。

“雙擁”是我們黨、國家和軍隊的優良傳統和特有的政治優勢。

近年,雙擁工作不斷完善,內容不斷拓展,形式不斷創新,軍地雙方在經濟建設上通力合作,在維護國家安全和穩定中密切配合,在抗御嚴重自然災害和重大疫病中並肩戰斗。

比如在2008年四川汶川抗震、甘肅舟曲泥石流救災等非戰爭軍事行動中,軍政軍民團結顯示了強大力量。

這類信息與網民相關性更高,也是涉軍網絡輿情一個新熱點。

10、全國、全軍的重大典型。

我軍自建立以來,涌現出眾多典型人物,他們的典型事跡對弘揚社會風氣起到積極作用,形成引領當代革命軍人核心價值觀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時代主流。

特別是典型報道的網絡化宣傳全面推開,更容易引起強烈的社會輿論。

近幾年部隊宣傳的典型人物如方永剛、華益慰、何祥美等,都在人們心目中留下深刻的印記,在價值追求多樣化的今天具有鮮明的時代性和感染力,因此也是涉軍輿情的重要一方面。

當前,敵對勢力將網絡視為“封不住、禁不止、打不斷”的反華制華新渠道,建立網站和專門機構,雇佣網絡寫手,大肆對我進行輿論滲透和文化入侵。

與之不相適應的是,我們的互聯網涉軍輿論引導工作存在不少問題。

面對新興媒體帶來的新挑戰,強有力的輿情引導是軍隊意識形態安全的重要保證,必須主動、及時掌握網絡話語權,注意分寸,注重藝術,達到“及時化解,于我有利”的引導目的。

1、主動出擊,從機制上建立多層次管控體系
我們既要從本源上避免、處理解決本體事件,更要注重網絡引導,把握關鍵環節,在機制體制上進行完善,整合軍地資源,共同防範。

首先,制定涉軍網絡輿論管理和工作規範。

要明確各級組織的基本職責,建立涉軍網絡輿情分析研判機制,建立專門的信息監控隊伍,建立統一協調、反應靈敏、高效暢通的輿情收集、處理機制,全時全方位進行監測管控,及時捕捉網絡上對有關本體事件的輿情動態,增強預見性。

其次,制定涉軍網絡輿情事件應急預警預案。

對突發涉軍網絡輿論事件,應盡快探索制定並完善應急預案。

一旦不良網絡輿論及其造成的負面影響出現,可以根據應急方案盡快處置,並注意跟蹤,隨時掌握輿情演變最新動態。

第三,加強涉軍網絡輿情處置的軍地協同。

建立軍地信息聯系機制,加強與地方黨委宣傳部門、新聞機構和網絡管理系統的密切聯系,建立有害信息互相通報、聯防聯治等軍地網絡安全協作機制,遇事主動與宣傳媒體溝通,及時發布權威信息,控制不良信息傳播,防止不實報道和惡意炒作。

2、注重藝術,合理運用涉軍輿論引導策略
網絡輿論可“疏”不可“堵”。

加強涉軍輿情引導,要把握好引導時機,正面回應網民,最大限度爭取網絡民意。

否則,不當“發聲”的效果反而會適得其反。

首先,早發現早處理。

要敏銳捕捉可能成為熱點事件的網上議題,及早介入,策劃引導重點,組織發帖跟帖,第一時間發布信息,在及時澄清事實的同時,要注意適度反應,嚴防別有用心的人借機炒作。

其次,要回應關切、及時闢謠。

涉軍事件由于其重要性及國際國內形勢復雜性更易被推波助瀾。

如不予理睬或被動應付,只會造成網絡輿情步步進逼。

所以,要回應關切,引導輿論,掌握報道的平衡技巧,敢于揭短,客觀面對困難和不足之處,增加事實可信度,滿足網民知情權,最大限度擠壓不實報道和謠言傳播的空間。

第三,主動設置引導議程。

網民對于輿情有很強的從眾性。

要善于轉移輿情視線,設置正向議題,把我軍執行任務的目的意義講清楚,把事件來龍去脈講明白,把處理問題的政策措施講透徹,積極回應國際社會和境內外輿論對我軍的疑問、猜測和傳言,控制輿論演變軌跡,化解輿論危機。

3、組織力量,加大軍隊網絡人才隊伍建設
當前,西方國家和敵對勢力對我加緊利用互聯網實施意識形態滲透攻擊,網絡意識形態斗爭異常尖銳復雜,因此要組織相關力量科學引導。

首先,借助主流媒體的影響力。

可發揮國防部網站、中國軍網等官方網站影響力,發布權威信息,切實增強網站互動性,並適當增加公眾問詢功能,多采編一些受眾普遍關注、適合正面引導的原創性信息。

同時借勢新華網、人民網等中央重點網站,拓展宣傳覆蓋面。

比如遇有海軍護航、聯合軍演、搶險救災等重大非戰爭軍事行動,可聯合發稿,采用多種語言對外宣傳,避免國際輿論誤解判讀,也能在更大範圍內產生影響。

其次,培養公信力強的“輿論領袖”。

包括網絡評論員和網絡輿論領袖兩個方面。

一方面組建一支政治可靠、知識豐富、數量充足並熟悉網絡的軍隊網絡評論員隊伍,也可以吸收地方社會責任感強、政治素養好的人才為己所用;另一方面,培養論壇、博客、微博等空間的輿論領袖來引導涉軍網絡輿論。

比如,2013年一批軍事外宣專家獲準開通微博,主動發聲。

也可選擇性邀請一些外國駐華大使、記者等人士參加軍事新聞發布會,觀摩我軍事演習等,通過他們宣傳我軍的良好形象。

第三,搭建網絡輿情引導平台。

利用網絡技術手段,開發集學習培訓、任務部署、輿情監測、演練考核于一體的互聯網輿論引導平台,實現網絡輿論引導員形散神聚、網絡輿情實時可測、任務指令一步直達。

(作者單位︰解放軍報社政治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