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知识梳理:数据的收集
第15章 数据的收集与表示(单元小结)八年级数学上册(华东师大版)
25
15
5
4
1
根据抽样调查结果,估计该校七年级600名学生中,80分(含80分) 以上的学生有________人.
【详解】600×25+15=480(人)
50
故答案为:480.
单元小结
考点训练四 制作扇形统计图描述数据
【例4】经调查,某班学生上学所用的交通工具中,自行车占
1 ,公交车占 1 ,其他占 1 ,请画出扇形统计图描述
2
3
6
以上统计数据.
【解析】分别求得扇形的圆心角的度数,
然后作出扇形统计图即可. 解:自行车所在扇形的圆心角为:
360°× 1 =180°, 公交车占360°×
2
1 =120°,其他占360°× 1=60°,
3
6
∴扇形统计图为:
单元小结
方法总结 制作扇形统计图的步骤: (1)将数据分组整理,列出统计表; (2)分别计算出各部分在总体中所占的百分比; (3)分别计算出各部分相应的扇形圆心角的度数,扇形 圆心角的度数=360°×该部分占总体的百分比; (4)用圆规画圆,利用量角器作出各圆心角,从而把圆面 按百分比分成若干个扇形; (5)分别将各部分占总体的百分比及相应的名称标注在扇 形,并写出标题.
【详解】由题可知:第四小组的频数=5--(2+8+15+5)=20, 频率=频数÷样本容量=20÷50=0.4; 故答案是0.4.
单元小结
考点训练三 频数分布表的应用
【例3】为了解某市九年级男生的身高情况,随机抽取了该市100名九 年级男生,他们的身高x(cm)统计如下:
组别(cm) x≤160 160<x≤170 170<x≤180 x>180
华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15.1《数据的收集》教学设计
华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15.1《数据的收集》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数据的收集》是华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15.1章节的重点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了解数据的收集方法,掌握收集数据的基本技巧,并通过实际操作,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过程,培养学生运用数据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初步的统计知识,对数据的收集和处理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可能对数据的收集方法、整理技巧等方面存在疑问。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数据收集方法,提高学生运用数据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数据的收集方法,掌握收集数据的基本技巧。
2.培养学生运用数据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增强学生对统计学科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数据的收集方法,数据的整理和分析技巧。
2.教学难点:如何运用数据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运用数据进行判断和决策的能力。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数据的收集方法。
2.运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实际案例,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过程。
3.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团队合作、共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利用多媒体技术,展示数据的收集和分析过程,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案例资料,用于引导学生分析数据收集和处理的方法。
2.准备数据收集工具,如问卷调查、观察记录表等。
3.设计好课堂练习题,用于巩固所学知识。
4.准备多媒体教学课件,展示数据的收集和分析过程。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一组生活中的数据,引导学生关注数据来源,提出问题:“这些数据是如何收集的?”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数据的收集。
2.呈现(10分钟)介绍数据的收集方法,包括问卷调查、观察记录、实验等。
通过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各种方法的优缺点,引导学生学会选择合适的收集方法。
[K12学习]八年级数学上册 15.1 数据的收集 知识梳理 数据的收集素材 (新版)华东师大版
知识梳理:数据的收集
在当今的信息社会里,数据是一种重要的信息,“运用数据进行推断”的思考方法已成为现代社会一种普遍使用并且强有力的思维方式。
能够利用数据和对数据进行处理已成为信息时代每一位公民必备的素质。
让我们开展调查,让数据说话吧!
一、数据的收集:
1、收集数据的方法:
民意调查法、实地调查法、媒体查询法等。
注意:选择收集数据的方法,要掌握两个要点:①是要简便易行,②要真实、全面。
2、收集数据的步骤:
第一步:明确调查问题;
第二步:确定调查对象;
第三步:选择调查方法;
第四步:展开调查;
第五步:记录结果;
第六步:得出结论。
3、统计调查的方式及其优点
(1)全面调查:考察的调查叫做全面调查。
(2)划计法:整理数据时,用的每一划(笔画)代表一个数据,这种记录数据的方法叫划计法。
例如:统计中编号为1的数据每出现一次记一划,最后记为“正正一”,即共出现11次。
(3)百分比:每个对象出现的次数与总次数的。
注意:①调查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全面调查,另一种是抽样调查。
②划计之和为总次数,百分比之和为1。
③划计法是记录数据常用的方法,根据个人的习惯也可改用其他方法。
全面调查的优点是可靠,、真实,抽样调查的优点是省时、省力,减少破坏性。
二、频数与频率
(1)频数:表示每个对象出现的次数。
(2)频率:表示每个对象出现的次数与总次数的比值(或百分比)。
(3)实验各对象的频数之和等于实验总次数。
实验各对象的频率之和等于1。
(4)频数和频率都能够反映每个对象出现的频繁程度。
华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第15章《数据的收集与表示》说课稿1
华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第15章《数据的收集与表示》说课稿1一. 教材分析华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第15章《数据的收集与表示》是学生在掌握了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等基础知识后,进一步学习数据表示方法的一章。
本章内容主要包括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的表示方法,以及如何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表示方法。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能更好地理解数据,提高对数据的分析和处理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章内容时,已具备了一定的数据收集和整理能力,但对数据的表示方法可能还不太熟悉。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对学生基础知识的巩固,以及引导学生掌握数据表示的方法和技巧。
此外,学生可能对不同类型的统计图表示方法存在理解上的困难,需要教师通过生动的实例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掌握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的表示方法,能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表示方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分析、实践等环节,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数据的敏感性,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的表示方法及其适用场景。
2.教学难点:如何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表示方法,以及不同类型统计图之间的转换。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小组合作学习法等,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积极思考。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统计图等教学辅助工具,直观展示数据表示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组实际数据,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表示这些数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讲解基本概念:介绍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的定义和特点。
3.实例分析:通过分析具体实例,让学生了解不同类型统计图的表示方法及其适用场景。
(华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课件:15.1 数据的收集(第3课时)
一张2000~2001年 赛委CBA总决赛八 一双鹿对上海东方队 一场比赛后公布的比 赛统计表,请你从 表中进行分析,上
二分球 二分球命中率 三分球 三分球命中率 罚球
海东方队赢在哪里。罚球命中率
前场篮板
后场篮板
快攻
扣篮
盖帽
失误
助攻
八一双鹿 105 30/60 50% 9/29 31% 18/20 90% 20 26 4 2 1 18 5
上海东方 116 35/65 54% 8/18 44% 22/27 81% 17 30 7 6 9 10 8
讲解点2 频数和频率 在下列一组数:86、868、886、888、 868、688、666中,数字8和6出现的频数 和频率分别是多少?
频数:每个对象出现的次数
频率:每个对象出现的次数与
总次数的比值(或者百分比)
D
5
练习:
1、假如抛硬币10次,有4次出现正面,6次 出现反面,则出现正面的频数是( 4 ), 频率是( 40% ),出现反面的频数 ( 6 ),频率是( 60% )。
2、 请你设计一张记录全班同学身高、体重的
统计表格,并向班级里的每位同学收集数据,填 入你所设计的表格,并把收集到的数据按男女同 学身高每隔5cm,体重每隔5kg制作一个表格,计 算出它的频数与频率。
167 154 159 166 169 159 156 162 158 159 160 164 160 157 161 158 153 158 164 158 163 158 x 157 162 159 165 157 151 146 151 160 165 158 163 162 154 149 168 164
15.1数据的收集与表示
讲解点1 数据的收集过程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能遇到下面一些问题
第15章数据的收集与表示-华东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复习讲义
八年级上数据的收集与表示复习讲义一、知识点汇总一、数据的收集通过调查我们发现收集数据有以下几个过程:第一步:明确调查问题第二步:确定调查的对象第三步:选择调查方法第四步:展开调查第五步:记录结果第六步:得出结论二、频数:每个对象出现的次数,就叫做频数(frequency).归纳:所有频数之和是总的实验次数。
三、频率:每个对象出现的次数与总次数的比值(或者百分比)(relative frequency )=频数频率总数据归纳:所有频率之和是1四、收集数据常用方法(1)民意调查:如投票选举。
(2)实地调查:到现场进行观察、收集、统计数据。
(3)媒体查询:报纸、电视、电话、网络等都是媒体。
五、.三种统计图的各自特点:(1)条形统计图能清楚的表示每个项目的具体数目;(2)折线统计图能清楚的反映事物的变化规律;(3)扇形统计图能清楚的反映各部分在整体中所占的百分比六、统计表和统计图的特点:(1)统计表反映的数据准确且容易查找;(2)统计图很直观的表示出变化的情况,但往往不能看出准确数据.二、例题讲解例1、在数字12 121 121 211 212中,“1”出现的频数是8 ,“2”出现的频数是__6___,“1”出现的频率是___47_,“2”出现的频率是__37__。
例2下面是某次测验全班50名学生的成绩记录表,根据下面的统计表回答问题:80-100分(优秀)70-79分(良好)60-69分(及格)不及格人数17人16人13人4人优的频数是(17 )频率是(1750)良的频数是(16 )频率是(825)及格的频数是(13 )频率是(1350)不及格的频数是( 4 )频率是(225)例3、某中学为了解本校学生的身体发育情况,对某年级同龄的40名女生的身高进行测量,结果如下(数据均为整数,单位:cm)167 154 159 166 169 159 156 162158 159 160 164 160 157 161 158153 158 164 158 163 158 x 157162 159 165 157 151 146 151 160165 158 163 162 154 149 168 164(1)频率分布表中的A= 6 ;B= 0.35 ;C= 12 ;D= 0.3 。
华师大版初中八年级数学上册第15章《数据的收集与表示》PPT课件
足球, 6, 14%
排球, 13, 30%
排球 篮球 足球
足球, 24, 14%
排球, 52, 30%
排球 排球 篮球 篮球 足球 足球
篮球, 24, 5566%%
篮球, 96, 56%
3.某中学初二年级学生视力统计图:
400度以上 10.1%
200~400度 23.5% 34.2%用圆和扇形分别表示总体和各个组成部分数据的统计 图叫做扇形统计图. 1.圆代表 总体 2.扇形代表 总体中的不同部分
3.扇形的大小反映 部分占总体的百分比的大小
绘制扇形统计图的一般步骤: 1.计算各部分数量占总数量的百分比:
(部分÷总体)×100% 2.计算相应的扇形圆心角的度数:360°百分比
组别
A型 B型 AB型 O型
占总人数的百分比 40% 35% 10% 15%
要点归纳:
个体、总体、个体所占总体的百分比之间的关系:
个体 总体
100%=个体所占总体的百分比
二 数据的收集
一、如何收集数据呢?以“我们班推荐谁学生会委员的 候选人?”为例:
数据收集的一般步骤: 第一步:明确调查问题——谁当候选人最合适;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晴 阴雨 请根据上表计算4月份晴天、阴天、雨天的天数并绘 制该地四月份的天气统计图.
天 数
晴天
30
11
阴天 13
雨天 6
解:1.计算百分比(精确到1%):11÷30≈ 37%13÷30 ≈ 43% 6÷30 = 20%
一 利用统计图表传递信息
国际互联网上有许多体育网站,经常发布有关的体育信
华师大版初中数学八年级上册15.1数据的收集课件(共16张PPT)
频率
请你仔细观察刚才的例子和练习,你 会发现同一问题中各频数之间有关系, 各频率之间也有关系,并把你的发现 告诉你周围同学。 所有频数之和为总的实验次数, 所有频率之和为1
随堂练习
1、在数字12 121 121 211 212 121 121中, 12___,“2”出现的频数是 8 “1”出现的频数是 60% 40% ____, “1”出现的频率是 ___,“2”出现的频 率是____, 2、初一(2)班在民主推荐学习委员活动中, 统计结果有50张有效票,如果得票数过半方 可当选,则李明的得票数最高,是18张,李 明得票的频率是_____, 36% 李明能当上学习委员 吗?为什么?
勇于去实践! 那就是一个成功的你!
25%
17/26 65% 20 15 4/4 3 3
18 17
22
8
合作探究,收集数据的过程
第一步、明确调查问题 ——我们班同学最喜欢哪项体育活动 第二步、确定调查对象 —我们班每一个同学。
第三步、选择调查方法
—采用投票选择的民意调查方法 第四步、展开调查 ----收集数据的过程
第五步、记录结果----- 统计数据 第六步、得出结论----- 分析数据
频数与频率
足球明星 A B C D 学生数 正正正正 23 正 8 正正 13 正一 6
从上表可以看出,A,B,C,D出现的次数有 多有少,它们出现的频繁程度不同.我们称每个 对象出现的次数为频数,而每个对象出现的次数 与总次数的比值为频率. 23 0.46 . 如,A的频数为23.A的频率为 50
3、某班50名学生在期中考试中,分数段在 90~100分的频率是0.1,则该班在这个分数 5 段的学生有_____ 人 4、某市学校共分5类,对各类学校的数目进 行调查,得到有关的数据如下表:
【初中数学++】数据的收集+课件++华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
组别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占总人数的百分比 12% 4% 8% 12% 8% 10% 6% 8% 8% 12% 6% 6%
解:本班在12月出生的人数50×6%=3.
探索新知
小结: 个体、整体、个体所占整体的百分比之间的关系:
个体 整体×100%=个体所占整体的百分比
掌握新知
下表为某位同学对80个豌豆荚中豆子粒数的统计结果.
豆子粒数 0 1 2
3
4
5
记录
出现次数 3 4 7
11
12
16
6
78
9
17
71
2
根据统计数据,在我们调查的豌豆荚中, 包含6粒豆子的豌豆荚最多,包含5粒的也 很多,大部分豌豆荚中有2~7粒豆子,最多 的有9粒豆子,最少的则一粒豆子都没有.
如果没有经过调查直 接说这些豌豆荚中包 含6粒豆子的最多, 有没有说服力?
通常比赛开始之前,解说员都会准备一些双方 球员的数据资料,比如,每位队员的身高、体 重、年龄以及球队以往的战绩等.
思考:这些数据有用吗?
探索新知
问题1:从表中的数据看,哪个队能获胜? 新疆伊力特
问题2:从哪些数据可以看出能获胜? 得分情况、抢断、罚球、投篮命中率
问题3:数据在生活中有用吗?谈谈你的认识.
请从上述问题中挑选一个,进行调查,并记录调查中收集 到的数据.
掌握新知
如何收集数据呢?以“豌豆荚里有几粒豆子不确定,那么豆子
的粒数有规律吗”为例,收集数据:
第一步:明确调查问题 —— 完整的豌豆荚里通常会有几粒豆子; 第二步:确定调查对象 —— 一定数量的豌豆荚; 第三步:选择调查方法 —— 打开每个豌豆荚,数清其中的豆子粒数,约定
华东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15.1.2 数据的收集 课件 最新课件PPT
【跟踪训练】
1、20220222022220222220
计算2和0出现的频数和频率.
答案:2的频数为15,频率为0.75.
0的频数为5,频率为0.25.
【跟踪训练】
2.抛硬币游戏 拿一枚硬币随意抛向空中,硬币落定后有几种可能?
猜猜是正面朝上还是反面朝上?你能保证每次都猜
中吗?为什么?
51 21 28 100 1
30届 英国伦敦
38 27 23 88 2
31届 巴西里约
26 18 26 70 3
通过所做的调查,我们深深感 到:要解决问题,离不开调查中 得到的数据。数据有助于我们做 出民主的决策,也有助于我们发 现一些有趣的现象或事实,帮助 我们进行科学试验。
1.通过实践经历调查和收集数据的过程, 体会数据的作用. 2.理解频数、频率的概念,并能应用频数、 频率解决相关问题.
第15章 数据的收集与表示 15.1 数据的收集
情景引入
中国参加奥运会所得奖牌数统计
数据有用吗? 届
主办城市
金牌
银牌
铜牌
奖牌 总数
金牌 数名 次
26届 美国亚特兰大 16 22 12 50 4
27届 澳大利亚悉尼 28 16 15 59 3
28届
希腊雅典 32 17 14 63 2
29届 中国北京
如果我们抛硬币5000次,正面朝上的频率为50.46%,
那么正面朝上的频数是 2523
.
3.下表是某班推荐候选人的得票情况:
候选人
小华
小明
小丽
唱票结果 正正正一 正正
正正正正正一
得票数
16
10
26
(1)试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填出得票数.
(完整版)最新华东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
第十一章:数的开方
知识点
内容
概念:如果一个数的平方等于 a,那
么这个数叫做 a 的平方根
算术平方根:正数 a 的正的平方根
平方根
立方根
实数
记作:√a
性质:正数有两个平方根,它们互
为相反数,0 的平方根是 0,负数
没有平方根
概念:如果一个数的立方等于 a,
那么这个数叫做 a 的立方根
= ( + )( − )
第十三章:全等三角形
知识点
全等三角形
内容
备注
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和对应角相等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
1. (边边边)S.S.S.:如果两个三角形的三条
边都对应地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全等。
2.(边、角、边)S.A.S.:如果两个三角形的其
中两条边都对应地相等,且两条边夹着的角都
第一个命题的结论是第二个命题的条件,那么
这两个命题叫做互逆命题
考点:判断一个命题或定理
的逆命题为真为假
五个基本的作图方法:
考点:综合考察,例如用尺
规作图画直角三角形,等腰
三角形等等
①作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
②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③作已知角的平分线
④过一点作已知线段的垂线
⑤作已知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D
A
性质:①是特殊的等腰三角形,因此具有等腰
对应地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全等。
3.(角、边、角)A.S.A.:如果两个三角形的其
中两个角都对应地相等,且两个角夹着的边都
对应地相等的话,那么这两个三角形全等。
4.(角、角、边)A.A.S.:如果两个三角形的其
中两个角都对应地相等,且对应相等的角所对
华东师大初中数学八年级上册数据的收集与表示——知识讲解[精选]
数据的收集与表示——知识讲解【学习目标】1.了解收集数据的步骤,学会自己收集数据;2.知道频数、频率的概念,能根据统计情况得到事件发生的频数并计算相应的频率;3.理解三种统计图各自的特点,并能根据不同问题选择适当的统计图描述数据;4.能把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合理的分组整理,并能绘制有关统计图表,根据统计图表,做出合理的判断和预测.【要点梳理】要点一、数据的收集1. 收集数据的步骤(1)明确调查问题;(2)确定调查对象;(3)选择调查方法;(4)展开调查;(5)记录结果;(6)分析结果,得出结论.2. 频数与频率频数表示每个对象出现的次数;频率表示每个对象出现的次数与总次数的比值.频数与频率都能够反映每个对象出现的频繁程度.但在总次数不相等时,应比较频率而不是频数.要点诠释:收集数据时,通常采用画“正”字的方法记录数据出现的频数.要点二、数据的表示1. 统计表和统计图:统计表:利用表格将要统计的数据填入相应的表格内,表格统计法可以很好地整理数据;统计图:利用“条形图”、“扇形图”、“折线图”描述数据,这样做的最大优点是将表格中的数据所呈现出来的信息直观化.2. 三种统计图(1)条形统计图是用宽度相同的条形的高低或长短来表示数据的统计图,它可以很直观地反映出数据的数量特征,便于比较大小,但不能清楚地反映各部分占总体的百分比.如果有两个研究对象,常常把这两个对象的相应数据并列表示在同一幅条形统计图中.(2)扇形统计图是用整个圆代表所研究的总体,用圆中各个扇形代表组成总体的各个部分,扇形圆心角的大小反映出各组成部分的数量在总数量中所占份额的大小.从扇形上可清楚地看出各部分量和总数量之间的关系,但不能直接表示出各个项目的具体数据.(3)折线统计图是用折线表示数量变化规律的统计图.如果关注的是某种现象随时间变化而发生的变化,常常以时间为水平放置的数轴,以折线的起伏直观地反映出数量随时间所发生的相应变化.折线图不但可以表示出数量的多少,而且能够清楚地表示出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但不能清楚地反映数据的分布情况.要点诠释:三种统计图都有各自的优缺点,在实际生活中我们常常将它们结合起来使用.【典型例题】类型一、数据的收集1. 关于“记录收集数据”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只能用画正字的方法记录 B.只能用统计图记录C.只能用表格记录 D.可能用画正字、表格或统计图记录【思路点拨】记录收集数据的方法可以有多种,据此即可解题.【答案】D.【解析】解:记录收集数据的方法,可能用画正字、表格或统计图记录,故选D.【总结升华】本题主要考查了记录数据的方法.举一反三:【变式】若有:①分析数据;②收集数据;③作出决策;④整理数据;⑤提出问题,则下列关于决策过程的排序正确的是()A.⑤②④①③ B.⑤②①③④ C.④①③②⑤ D.⑤③②④①【答案】A.2. 王老师对本班40名学生的血型作了统计,列出如下的统计表,则本班A型血的人数是()A.16人 B.14人 C.4人 D.6人【思路点拨】根据频数和频率的定义求解即可.【答案】A.【解析】解:本班A型血的人数为:40×0.4=16.故选A.【总结升华】本题考查了频数和频率的知识,属于基础题,掌握频数和频率的概念是解答本题的关键.举一反三:【变式】一个样本的50个数据分别落在5个组内,第1、2、3、4组数据的个数分别是2、8、15、5,则第5组数据的频数为,频率为.【答案】20,0.4.解:根据题意可得:第1、2、3、4组数据的个数分别是2、8、15、5,共(2+8+15+5)=30,样本总数为50,故第5小组的频数是50﹣30=20,频率是=0.4.故答案为20,0.4.类型二、数据的表示3.(2016•漳州)国家规定,中小学生每天在校体育活动时间不低于1小时,为了解这项政策的落实情况,有关部门就“你某天在校体育活动时间是多少”的问题,在某校随机抽查了部分学生,再根据活动时间t(小时)进行分组(A组:t<0.5,B组:0.5≤t<1,C组:1≤t<1.5,D组:t≥1.5),绘制成如下两幅不完整统计图,请根据图中信息回答问题:(1)此次抽查的学生数为人;(2)补全条形统计图;(3)从抽查的学生中随机询问一名学生,该生当天在校体育活动时间低于1小时的概率是;(4)若当天在校学生数为1200人,请估计在当天达到国家规定体育活动时间的学生有人.【思路点拨】(1)根据题意即可得到结论;(2)求出C组的人数,A组的人数补全条形统计图即可;(3)根据概率公式即可得到结论;(4)用总人数乘以达到国家规定体育活动时间的百分比即可得到结论.【答案与解析】解:(1)60÷20%=300(人)答:此次抽查的学生数为300人.(2)C组的人数=300×40%=120人,A组的人数=300﹣100﹣120﹣60=20人,补全条形统计图如图所示,(3)该生当天在校体育活动时间低于1小时的概率是=40%;(4)当天达到国家规定体育活动时间的学生有1200×=720人.故答案为:40%,720人.【总结升华】题考查的是条形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的综合运用,读懂统计图,从不同的统计图中得到必要的信息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条形统计图能清楚地表示出每个项目的数据;扇形统计图直接反映部分占总体的百分比大小.举一反三:【变式】某校为了了解该校初二年级学生阅读课外书籍的情况,随机抽取了该年级的部分学生,对他们某月阅读课外书籍的情况进行了调查,并根据调查的结果绘制了如下的统计图表.请你根据以上信息解答下列问题:(1)这次共调查了学生多少人?E组人数在这次调查中所占的百分比是多少?(2)求出表1中a的值,并补全图1;(3)若该年级共有学生300人,请你估计该年级在这月里阅读课外书籍的时间不少于12小时的学生约有多少人.【答案】解:(1)这次共调查了学生50人,E组人数在这次调查中所占的百分比是8%.(2)表1中a的值是15,补全如图.(3)300×18%=54人.4. 以下是根据全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公布的相关数据绘制的统计图的一部分,请你根据图中信息解答下列问题:(1)求2013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数年增长率约是多少?(精确到0.1%)(2)求2011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数约是多少万人?(精确到万位)(3)补全折线统计图和条形统计图.【思路点拨】(1)用2013年比2012年多的人数除以2012年的人数,计算即可求出2013年的增长率;(2)设2011年的毕业生人数约是x万人,根据2011年的增长率是4.6%列式计算即可得解;(3)根据计算补全统计图即可.【答案与解析】解:(1)699-680680×100%≈2.8%,故2013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数年增长率约是2.8%;(2)设2011年的毕业生人数约是x万人,根据题意得,x-631631≈4.6%,解得x≈660,故2011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数约是660万人;(3)补全统计图如图所示.【总结升华】本题考查的是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的综合运用.读懂统计图,从不同的统计图中得到必要的信息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条形统计图能清楚地表示出每个项目的数据,折线统计图表示的是事物的变化情况.。
华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数据的收集》说课稿2
华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数据的收集》说课稿2一. 教材分析华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数据的收集》是学生在学习了数据的初步处理和统计图表的基础知识后,进一步学习数据的收集和整理的方法。
这部分内容是学生掌握数据分析能力的基础,也是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前提。
在教材中,通过具体的实例引导学生了解数据的收集方法,学会使用问卷、实验等方法收集数据,并掌握数据整理的基本方法。
通过对数据的收集和整理,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数据的来源,体会数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从而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这部分内容时,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据分析能力,对统计图表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可能对数据的收集和整理方法还不够熟悉,对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认识不足。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了解数据的收集方法,培养学生收集和整理数据的能力。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会使用问卷、实验等方法收集数据,并掌握数据整理的基本方法。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参与数据收集和整理的过程,体会数据的来源,提高数据分析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认识到数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学会使用问卷、实验等方法收集数据,并掌握数据整理的基本方法。
2.教学难点:学生对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的认识,以及实际操作中数据的收集和整理方法。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教学过程中,采用讲授法、演示法、实践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掌握数据的收集和整理方法。
同时,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展示数据收集和整理的实际过程,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实例引入数据的收集和整理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讲解:讲解数据的收集方法,包括问卷、实验等,并进行演示。
3.实践:学生分组进行数据收集和整理的实践活动,教师进行指导。
4.总结:学生展示实践活动结果,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
课件华东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1 数据的收集ppt课件
3、假如抛硬币10次,有4次出现正面,6次出现反面,则出现正面的频数是( ),频率是( ()
),出现反面的频数(
),频率是
1995年全国道路交通事故死亡7.1万人 1998年全国道路交通事故死亡7.8万人 1999年全国道路交通事故死亡8.4万人 2001年全国道路交通事故死亡10.6万人
3、假如抛硬币10次,有4次出现正面,6次出现反面,则出现
正面的频数是( 4 ),频率是( 40% ),出现反面的频数
(
),频率是(60% )
拓展练习
某班学生参加河南省数学竞赛的成绩统计如下表:
(1)请你根据此表已给的数据,填写出频数和频率.
分数段/分 40~49
50~59 60~69 70~79 80~89 90~100
---- 得出结论.
为解决这样问题,今后我们用 频数、频率来表示.
• 频数:表示每个对象出现的次数。
• 频率:表示每个对象出现的次数与总
次数的比值(或百分比)。
注意! • 频数和频率都能够反映每个对象出现 的频繁程度。
典例精讲:
在“We like maths”这个句子中的 所有字母中,字母“e”出现的频率约 为多少?
吧. 得票最多的候选人当选. 为解决这样问题,今后我们用频数、频率来表示. (2)本次竞赛中及格以上(含60分)同学的频率是 成绩优秀(含90分)同学的人数为 .
.
在“We like maths”这个句子中的所有字母中,字母“e”出现的频率约为多少?
成绩优秀(含90分)同学的人数为 .
频率:表示每个对象出现的次数与总次数的比值(或百分比)。
合计
频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知识梳理:数据的收集
在当今的信息社会里,数据是一种重要的信息,“运用数据进行推断”的思考方法已成为现代社会一种普遍使用并且强有力的思维方式。
能够利用数据和对数据进行处理已成为信息时代每一位公民必备的素质。
让我们开展调查,让数据说话吧!
一、数据的收集:
1、收集数据的方法:
民意调查法、实地调查法、媒体查询法等。
注意:选择收集数据的方法,要掌握两个要点:①是要简便易行,②要真实、全面。
2、收集数据的步骤:
第一步:明确调查问题;
第二步:确定调查对象;
第三步:选择调查方法;
第四步:展开调查;
第五步:记录结果;
第六步:得出结论。
3、统计调查的方式及其优点
(1)全面调查:考察的调查叫做全面调查。
(2)划计法:整理数据时,用的每一划(笔画)代表一个数据,这种记录数据的方法叫划计法。
例如:统计中编号为1的数据每出现一次记一划,最后记为“正正一”,即共出现11次。
(3)百分比:每个对象出现的次数与总次数的。
注意:①调查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全面调查,另一种是抽样调查。
②划计之和为总次数,百分比之和为1。
③划计法是记录数据常用的方法,根据个人的习惯也可改用其他方法。
全面调查的优点是可靠,、真实,抽样调查的优点是省时、省力,减少破坏性。
二、频数与频率
(1)频数:表示每个对象出现的次数。
(2)频率:表示每个对象出现的次数与总次数的比值(或百分比)。
(3)实验各对象的频数之和等于实验总次数。
实验各对象的频率之和等于1。
(4)频数和频率都能够反映每个对象出现的频繁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