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师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构建
高校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完善
高校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完善随着高校教育的不断发展,对高校教学质量的要求也日益提高。
为了更好地进行教学质量评价,促进教学质量的不断提升,建立健全的高校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就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探讨高校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完善,以期为高校教学质量评价工作提供一些建设性的建议。
(一)制定评价标准高校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首先要明确评价的标准。
这些标准应该是科学、合理、可操作的,能够全面客观地评价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
评价标准可以包括教师的教学水平、教学方法、教材使用、学生学习情况等方面。
还需要考虑到不同学科、不同专业的特点,进行差异化的评价标准制定。
(二)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在制定评价标准的基础上,还需要建立相应的评价指标体系。
评价指标体系是对评价标准的具体细化和量化,能够更具体地反映教学质量的各个方面。
评价指标可以包括教学内容的覆盖度、学生的学习能力、教学资源的利用情况等多个方面。
通过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可以更加全面地进行教学质量评价,为教学改进提供更加明确的方向。
评价体系是包括评价标准、评价指标等一系列评价要素的有机结合,能够形成完整的评价体系。
建立评价体系是高校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构建的关键环节,能够使得教学质量评价工作更加系统化、有序化。
通过建立评价体系,可以更好地整合各方面的评价要素,提高评价工作的科学性和权威性。
(一)提升评价方法当前,教学质量评价方法主要是传统的考试测试和问卷调查。
这种方法虽然可以反映一部分教学情况,但依然存在着信息获取难、评价对象不全面等问题。
完善高校教学质量评价体系需要提升评价方法。
可以引入课堂观察、教学案例分析、学生作品、学习记录等多种教学活动的记录和观察,从而更全面地了解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效果。
(二)强化数据支持教学质量评价需要有充分的数据支持。
在完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过程中,可以建立更加完善的数据收集和存储系统,对各类评价数据进行及时收集和整理。
可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建立教学资源平台、学习管理系统等,实现对教学资源、学生学习情况等数据的实时收集和分析,为教学质量评价提供更加充分的数据支持。
高校教育质量评价体系构建与优化
高校教育质量评价体系构建与优化高校教育质量评价是指对高校教育质量进行全面评估和监测,以促进高校的内部改革和提高教育质量。
高校教育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和优化是高等教育发展中的重要问题。
本文将从三个角度进行探讨。
一、培养目标的科学性和质量导向高校教育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和优化应以学生为核心,旨在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首先,高校应重新审视和明确培养目标,重视学生自主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和社会实践活动。
其次,高校应加强对学生技能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最后,高校应建立完善的教育质量监测机制,通过定期的评价和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向,优化教学质量。
二、多元评价方法的引入传统的高校教育质量评价往往只注重学术成绩和标准化考试,而缺少对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
因此,我们应引入多元评价方法,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和能力水平。
首先,学校可以采用学期评选、大作业评价、实习报告等方式,综合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其次,引入学生、教师和雇主的参与,建立360度评价体系,从多个角度评估学生的综合能力。
最后,我们还可以引入国际化的评价标准,与国际接轨,提高高校教育的国际竞争力。
三、教师评价的科学性与公正性教师是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教学水平和教育理念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成长。
因此,教师评价的科学性和公正性对于提高高校教育质量至关重要。
首先,高校应建立有效的教师评价机制,采用学生评价、同行评价和教学观摩等方式,全面评估教师的教学水平和职业素养。
其次,高校应加大对教师的培训力度,提高教学能力和教育理念的创新性。
最后,高校应完善教师评价的激励和奖惩机制,激发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综上所述,高校教育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和优化是高等教育发展中的重要问题。
我们应以学生为核心,明确培养目标,加强实践能力的培养,建立完善的教育质量监测机制。
同时,引入多元评价方法,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和能力水平,并建立科学公正的教师评价机制。
高校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完善
高校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完善近年来,高校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完善成为了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议题之一。
高校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建立不仅对于学生、教师和学校管理层有着重要意义,也是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发展、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
因此,本文将从三个方面探讨高校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完善。
首先,高校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需要明确评价标准。
这是建立评价体系的前提和基础。
评价标准应包括教学目标的实现情况、课程设计的合理性、教学方法的有效性、学生学习收获的量化指标等。
这些标准需要通过多维度、多层次的指标体系来界定,分为基础设施保障、课程质量、教学效果等方面。
同时,评价标准需要具有可操作性和客观性,即能够通过具体的数据和实证研究来进行评价,避免主观臆断和片面性评价。
其次,高校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完善需要建立有效的评价机制。
评价机制应包括定期评估和持续改进两个环节。
定期评估可以通过定期的自我评估和外部评估来完成。
自我评估应该由学校内部的教学质量保障部门或团队来进行,通过搜集教师评价、学生反馈、教学资源利用情况等数据来评估教学质量。
外部评估可以由第三方评估机构或专家组成的评估团队来完成,通过专业的评估方法和标准对高校进行评估。
持续改进是评价体系完善的重要环节,需要将评估结果用于改进教学的决策和实施,建立起一套高效的教学质量改进机制。
最后,高校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完善需要加强信息化建设。
信息化建设能够提高评价数据的收集和分析效率,便于对高校教学质量进行全面、准确的评估。
具体来说,可以通过建立教学质量数据管理系统,对学生的学习情况、教师的教学资源利用情况、课堂评价情况等数据进行采集和存储,以便于后续的评价分析和决策制定。
同时,还可以利用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对评价数据进行深度挖掘和分析,帮助学校和教师了解学生学习特点、教学方法的有效性,以及通过学生反馈和评价来及时进行教学改进。
总之,高校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完善是高等教育改革的必然要求。
高校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构建与优化
高校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构建与优化高校教学质量的评价是提高教学水平和培养优秀人才的关键环节。
构建和优化高校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是保障教育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举措。
本文旨在探讨如何构建和优化高校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以提升教育质量和学生发展水平。
首先,构建高校教学质量评价体系需要明确评价目标和准则。
教学质量评价的目标是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高质量人才。
评价准则应包括教学效果、教师能力、学生学习成果等方面的要素,可以参考教学指南、课程标准和毕业要求等文件制定评价指标和标准。
评价目标和准则的明确性有助于建立科学客观的评价体系,使评价结果更具说服力。
其次,构建高校教学质量评价体系需要多元化的评价方法。
传统的教学评价主要采用课堂观察和学生问卷调查,评估的是教学过程和学生的感受。
然而,这种评价方法存在主观性和片面性的问题。
应该采用多种评价方法,如教学档案、作业评价、学生项目成果展示等,全面了解教学质量和学生能力的发展情况。
同时,借助现代技术手段,例如在线学习平台、大数据分析等,可以收集更多的学生学习数据,帮助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调整教学策略。
此外,构建高校教学质量评价体系需要加强评价结果的运用。
评价结果应该及时反馈给教师和学生,帮助他们改进教学和学习方法。
教师可以根据评价结果进行教学反思,优化教学设计和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学生可以根据评价结果了解自身的学习状态和进步方向,制定个性化的学习计划,提高学习动力和效果。
此外,高校还可以利用评价结果进行教师绩效考核和学校排名,从制度层面促进教师和学校的发展。
在构建和优化高校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过程中,还应注重以下几点。
首先,评价的结果应该引起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关注和参与。
教师和学生应当成为评价体系的主体,参与评价指标的制定和数据的收集。
他们的参与能够更好地反映教学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的真实水平,增加评价结果的可靠性。
其次,应该鼓励教师进行教学创新,提高教学质量。
高校教师教学素质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高校教师教学素质评价指标体系构建1. 引言高校教师的教学素质对于提升教育质量和培养优秀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科学评价高校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水平,需要构建一个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
本文将介绍如何构建一个完善的高校教师教学素质评价指标体系。
2. 定义与目标在构建评价指标体系之前,首先需要明确高校教师的教学素质的定义和目标。
教学素质包括但不限于知识水平、课堂授课技巧、学生互动能力、反馈与评估等方面。
目标是通过评价指标体系,准确衡量高校教师在这些方面的表现,并提供有针对性的改进措施。
3. 构建原则3.1 综合性原则评价指标体系应该综合考虑高校教师的各个方面表现,并且相互间有一定关联性,以全面客观地反映其整体素质。
3.2 可操作性原则评价指标体系应该设计为可操作的,即可以通过具体的观察、测量或问卷调查等方式进行评估和衡量。
3.3 可比性原则评价指标体系应该具备可比较性,使得不同高校教师的教学素质能够进行对比和参照。
4. 评价指标分类与设置4.1 知识水平类指标这一类指标主要关注高校教师在自己所授领域的专业知识深度和广度,包括学术背景、科研成果等方面。
4.2 教学方法与手段类指标这一类指标关注高校教师在课堂上所采用的具体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包括讲解清晰度、案例分析、多媒体使用等方面。
4.3 学生互动与促进类指标这一类指标关注高校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程度以及其对学生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包括启发式提问、小组讨论、实践活动引导等方面。
4.4 反馈与评估类指标这一类指标关注高校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及时反馈和评估的能力,包括作业批改、考试设计等方面。
5. 指标权重设置针对每个分类下的指标,需要进行权重设置,以准确反映其在整体评价中的重要性。
可以通过专家评估、问卷调查等方式确定指标权重。
6. 实施与改进构建好评价指标体系后,应该将其运用于实际教学中,并根据不同教师的表现结果提供有针对性的改进措施和培训计划。
7. 结论高校教师教学素质评价指标体系是提升教育质量和促进优秀人才培养的关键工具。
高校教育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高校教育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随着中国高等教育的蓬勃发展,高校教育教学质量评价成为了学校内外关注的焦点。
为了更好地评估和提高高校教学质量,构建科学合理的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势在必行。
本文旨在探讨高校教育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并提供一些有关指标的建议。
一、教师水平评价指标- 学术能力:包括教师的学术水平、科研成果、学术声誉等指标,用以评价他们的专业知识和学术影响力。
- 教学能力:考察教师的教学设计和实施能力,包括教学方法、教材选用、课堂管理等指标。
- 学生评价:教师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反馈来源,应该采用学生评价教师的方式,包括课堂反馈、问卷调查等。
二、学生成果评价指标- 学业成绩:学生在课程考试中的得分,可以有效反映学生在各门课程中的掌握程度和综合能力水平。
- 综合素质:学生在社会实践、科研创新以及文体活动中取得的成绩和荣誉,不仅能反映学生的综合素质,也间接评估学校培养学生的能力。
- 毕业就业率与升学比例:衡量学校毕业生就业能力的重要指标。
三、教学环境评价指标- 培养设施:评估学校提供的实验室、图书馆、体育馆等教学和研究设施的数量、质量和使用情况。
- 教学资源:考察学校教学资源的充实程度,包括师资力量、教材、教辅资料等。
四、教学管理评价指标- 教学质量保障体系:评价学校建立和完善的各类教学质量保障机制,如质量监控制度、教学督导和评估、教学改革创新等。
- 教学管理水平:考察学校对教学工作的组织管理能力,包括制度管理、流程管理、信息化管理等。
五、社会评价指标- 毕业生就业情况:考察学校毕业生就业率、就业质量等指标,客观反映学校培养的学生适应社会就业的能力。
- 社会认可度:通过问卷调查、学术界的评价等方式评估学校在社会上的声誉和影响力。
综上所述,高校教育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应该从教师、学生成果、教学环境、教学管理以及社会评价几个方面综合考虑。
具体指标的选择和权重的分配可以根据不同学校的特点和发展定位来确定,同时需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动态调整。
高校教师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高校教师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提要:本文力图剔除不同课程及专业的差别,对教师从事教学活动的全过程进行全景式观照,对各教学环节进行科学梳理,把其中的关键点量化为评价指标,编制出具有鲜明导向性的、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
在此基础上,根据评价指标体系的特点,确定由学生评价、院系综合评价、教师自我评价的不同角度的评价主体,以期真正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一、对高校教师教学质量评价研究的意义目前,在人才日益竞争激烈的环境下,教学质量即培养人才的质量关乎到学校的生存与发展。
而教学质量的高低是经过许多教师一系列教学活动的过程并通过学生的发展变化体现出来的,教师的教学质量直接影响学生的质量,评价教师的教学质量,促进教学质量不断提高,是全面提高学生质量的根本保证。
被称为“现代教育评价之父”的泰勒曾提出:评价过程本质上是一个确定课程和教学计划实际达到教育目标程度的过程。
有两个主要着眼点:一是评价;二是发展。
因此,教学质量的评价无疑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评价过程旨在对被评价者做出判断。
对教师教学质量评价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1、促使教师不断改进教学,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对教师教学质量评价根本目的是促使教师不断地查漏补缺、不断改进教学,以提高教学质量。
此外,教师在教学中不断地丰富完善自己的专业知识,会有力地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2、可以使学校的教学管理部门了解教学情况、发现问题、总结经验,并改进工作,以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评价是一种非常有效的管理手段,学校的教学管理部门可以通过对教师教学质量的评价来了解教学情况,适时进行调控,以达到人才培养的目的。
3、加强学校对教师的绩效管理工作。
评价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为奖优罚劣提供依据,根据对教师教学质量的评价结果,在学校内部建立一种有效的激励机制,最终为保证教学质量奠定基础。
4、教师教学质量评价是高校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教师教学质量评价的研究有助于完善高校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
高校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完善
高校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完善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高等教育的普及,高校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完善成为当前教育领域的热点话题。
教学质量评价是对高校教学过程及教学成果进行客观评价的重要手段,对提高教学质量、推动教育教学改革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高校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构建的背景主要来源于以下几个方面:1. 教育教学改革的需要。
在不断推进教育教学改革的进程中,高校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是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和手段。
教育教学改革要求高校教育要实现科学化、规范化、民主化和信息化的管理,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成果,适应社会需求和经济发展的要求。
2. 促进高校内涵发展。
教学质量是高校的核心竞争力,教学质量评价是衡量高校教学水平和教学成果的重要指标。
高校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有助于促进高校内涵发展,提高教学质量,不断改进教学过程,完善教学管理,提高教学水平。
3. 满足社会需求。
社会对高校教学质量的关注是客观存在的需求。
高校培养人才是服务于社会和国家的重要使命,社会需要对高校教学质量进行评价和监督,以保障教学质量和社会需求的契合。
二、高校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构建的原则1. 科学性原则。
教学质量评价要求科学性和客观性,评价指标和方法应当符合教学质量的实际情况,真实反映教学过程和教学成果,评价结果具有可比性和可信度。
2. 公正性原则。
教学质量评价要做到公正公平,对不同学科、不同专业和不同层次的教学质量进行评价时要有针对性,不偏向任何一方。
3. 领导参与原则。
教学质量评价是高校管理的重要内容,高校领导应当积极参与教学质量评价,发挥领导作用,推动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和完善。
4. 教师参与原则。
教学质量评价需要教师参与,教师是教学过程的主体,对教学质量评价具有重要影响。
教师应当积极参与教学质量评价,根据评价结果及时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
5. 连续性原则。
高校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应当具有连续性和持续性,不断完善和改进评价体系,适应教育教学改革和高等教育发展的需要。
高校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反思与构建
高校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反思与构建摘要:当前高校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本文主要从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运行、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反馈三个方面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高等院校;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一、我国现行高校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中存在的问题1.重视结果轻视过程,评价导向偏离教学目的和人才培养规律。
传统的考试型质量评价体系突出考核学生知识的掌握程度和技能的熟练程度,并以分数作为衡量教学质量的唯一标准,容易产生重视分数,忽视质量,淡化能力,注重考试成绩的倾向。
这种导向使得考核指标带有较强的应试色彩,不利于素质教育的实施,也不利于提高大学生的整体素质。
2.忽略了对教学质量的综合评价,无法全面反映教学工作的实际情况。
由于目前高校普遍缺乏完善的课程质量监控体系,所以教学质量的评价基本上都是依据期末考试或者是平时的检查来决定的。
然而,期末考试的结果很难真实的反映出一门课程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的付出情况。
如果要真正全面反映教学的状况,就必须把各方面的评价结合起来,从多角度多层次进行考察。
3.评价主体单一,忽视师生参与。
由于评价的主体比较单一,往往只由学生和少数教师组成,因此常常造成主观随意性强,容易受外界环境影响。
而教师的参与是开展评价的前提条件,如果没有教师的积极参与,即便设计出再完美的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也是徒劳无功的。
4.评价方法单一,不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
目前的评价方式以定性分析为主,缺乏必要的定量分析,主观评价的色彩较浓。
而高校的评价又主要局限于“定性”分析,忽视“定量”分析,从而使得评价的效果大打折扣。
4.评价方法单一,不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
目前的评价方式以定性分析为主,缺乏必要的定量分析,主观评价的色彩较浓。
而高校的评价又主要局限于“定性”分析,忽视“定量”分析,从而使得评价的效果大打折扣。
二、构建新型的高校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一)树立正确的教学质量观教学质量观是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灵魂,它反映着教学质量评价的根本指导思想和基本价值取向。
高校教学评价体系的构建与等级划分
高校教学评价体系的构建与等级划分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和发展,高校教学评价体系的构建与等级划分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
构建科学、公正有效的高校教学评价体系,既有利于促进高校教学质量的提高,也对于学校之间的比较和排名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探讨高校教学评价体系的构建原则和等级划分方法,并就如何确保评价体系的客观性和公正性提出一些建议。
首先,构建高校教学评价体系应遵循一些基本原则。
首先,评价体系应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发展和学习成果的培养。
其次,评价体系应充分考虑教学的多样性,包括不同学科、专业、教师和学生的特点,并不仅仅关注课堂教学,还要考虑到实践教学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另外,评价体系应具有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即评价指标和方法应基于科学研究和实践经验,并且具备可行性和可测量性。
此外,评价体系应具有可持续性,能够随着教学改革和发展的需要进行调整和更新。
其次,高校教学评价体系的等级划分应考虑多个维度。
一个维度是以教学质量为核心,从教师的教学能力、课程设置和教学资源等方面进行评价。
另一个重要的维度是学生的学习成果和能力发展,包括知识的掌握程度、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等。
此外,还可以考虑以学生满意度和毕业生的就业情况等为评价指标的维度。
通过综合考虑这些维度,可以形成一个相对全面和客观的评价体系,确保评价的公正性和准确性。
在高校教学评价体系的等级划分中,应采用科学的评价方法和标准。
评价方法可以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式,例如通过问卷调查、成绩统计、作业评估等方式进行定量评价,通过教师观察、教案评审、学生作品展示等方式进行定性评价。
评价标准应具有科学性和实用性,既要符合学科特点和教学需求,又要具备可测量和可比较的特点。
此外,评价标准应有较强的时效性,能够反映当前的教学质量和发展水平。
为确保高校教学评价体系的客观性和公正性,可以采取一些措施。
首先,设置独立的评价机构,由教育部门或其他独立第三方机构负责评价工作,避免学校内部评价的主观性和利益冲突。
高校教师教学评价体系的建立与完善
高校教师教学评价体系的建立与完善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高校教师的教学能力成为学校评价的重要标准。
因此,建立和完善高校教师教学评价体系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探讨高校教师教学评价体系的建立与完善。
一、建立高校教师教学评价体系的必要性高校教师教学评价体系的建立对于确保教学质量、提高教师教学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教学评价可以为高校教师提供参照标准和目标,激励他们改进教学方法,并提高学生对教师的满意度。
其次,教学评价可以帮助高校管理层了解教师教学的优势和不足,针对性地提供培训和发展机会。
第三,教学评价可以推动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促进教学经验的分享与借鉴。
二、高校教师教学评价体系的构建要素1. 教师自评教师自评是高校教师教学评价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自我反思和评估,教师可以回顾自己的教学过程和成果,发现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教师自评可以体现教师的专业素养和对自身教学能力的认知。
2. 学生评价学生评价是高校教师教学评价的重要源泉。
通过采集学生对教师的评价和意见,可以了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优劣势,并将学生的反馈纳入到教学改进和教师培训的决策中。
3. 同行评价同行评价是高校教师教学评价体系中的另一个关键环节。
通过邀请其他教师对教学进行评估和反馈,可以促进教师之间的教学合作和经验分享。
同行评价可以从更专业的角度出发,提供有针对性的建议和改进意见。
4. 教学成果评价教学成果评价是对教师教学效果的最终评价,它可以通过考核学生的学习成绩、教学材料的创新性和教学项目的参与程度来评估教师的教学成果。
教学成果评价的目的在于鼓励教师积极投入教学、创造高效的学习氛围和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
三、完善高校教师教学评价体系的策略1. 确定评价标准建立高校教师教学评价体系时,应明确教师教学能力的评价标准。
这些评价标准可以包括教师的教学效果、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的创新性、教学材料的设计和使用、与学生的互动等方面。
2. 注重多元化评价方式为了得到全面、客观的评价结果,高校教师教学评价体系应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包括学生评价、同行评价、教学成果评价等。
高校教育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完善
高校教育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完善随着我国高校数量的快速增长,如何保证高校教育质量成为了全社会关注的焦点。
高校教育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完善是实现高质量教育的关键。
本文将着重探讨高校教育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完善,以期为高校教育质量提升提供参考。
一、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一)学生满意度评价学生满意度是教育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是衡量高校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准。
高校可通过调查问卷等形式进行学生满意度评价,以了解学生在教学、设施、教育环境等方面的满意度。
对评价结果进行汇总分析,将有针对性地对高校教学体系进行改进。
(二)社会认可度评价高校社会认可度评价是评价高校教育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社会认可度包括社会声誉、人才培养和校企合作等方面。
高校应该通过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推进人才培养等工作,提高高校的社会认可度。
(三)教学质量评价教学质量评价是衡量高校教学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高校可通过教学质量评价测评教师的授课质量、课程设置及内外部教育环境等方面,以寻找问题和改进教学质量。
二、评价流程管理(一)评价流程的规范化高校应建立完善的评价流程管理体系,规范评价流程。
评价流程包括监测学生参与度、评价问卷设计、数据分析等,需要落实到具体的细节环节中,规范操作过程,以保证充分学生参与,增加评价的可靠性和权威性。
(二)评价流程的透明化高校应该在评教的流程中保障透明度。
学生评教的问卷和结果需要公示或者向学生说明,公开评价数据,增强评价数据的公信力。
同时,评价流程要建立反馈机制,及时处理学生对教学质量的投诉和建议,增加评价流程的公正性。
三、数据处理与应用高校教育评价是需要大量数据支持的,因此数据的收集、处理和分析都是评价系统中不可缺少的环节。
学校应该制定数据收集标准,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以建立完整、真实、可靠的数据集。
通过数据处理和数据分析,高校能够了解自身教育质量的优势与不足,进而制定教学改进方案。
数据处理和分析也可以促进教师的自我反思和发展。
高校教师教学评估体系的构建与完善
高校教师教学评估体系的构建与完善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对于高校教师教学质量的评估显得日益重要。
构建和完善高校教师教学评估体系是保障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关键环节。
本文将探讨高校教师教学评估体系的构建与完善,并介绍一些可行的举措。
一、教学评估体系的构建教学评估体系的构建需要从多个方面考虑,包括评估目标、评估内容、评估方法以及评估结果的运用等。
下面将详细介绍各方面的构建要点。
1. 评估目标教学评估的目标是确定教师的教学质量,从而改进教学水平。
评估目标应明确、具体,并与高校的教学理念和目标相契合。
例如,可以设定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教学目标。
2. 评估内容教学评估的内容应包括教师的教学设计、教学实施和教学效果等方面。
可以通过教案、教学记录和学生评价等方式来全面了解教师的教学情况。
同时,要考虑到不同学科的特点和需要,确保评估内容具有可操作性和适用性。
3. 评估方法教学评估的方法应多样化,既包括定性评估,也包括定量评估。
可通过课堂观察、教学反思、学生调查问卷等方式来获得教学数据。
同时,还可以采用同行评议、专家评估等方式进行评估,以确保评估结果的客观性和准确性。
4. 评估结果运用教学评估的结果应及时反馈给教师,以帮助他们改进教学方法和提升教学水平。
评估结果还可以用于教师职称评定、岗位晋升等方面,对于激励教师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要作用。
二、教学评估体系的完善教学评估体系的完善是一个不断改进和发展的过程。
下面将介绍几个可以用于完善教学评估体系的具体举措。
1. 加强教师培训通过组织教师培训和教学工作坊等形式,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和评估意识。
培训内容可以包括教学设计、教学方法、评估工具的使用等方面,以帮助教师更好地应对评估挑战。
2. 建立教师交流平台建立教师交流平台,促进教师之间的互动与合作。
可以通过定期组织教师座谈会、教学研讨会等方式,让教师分享教学经验和教学方法,从而提高整体教学质量。
3. 鼓励教师教学研究鼓励教师进行教育教学研究,以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
高校教师教学能力评价体系构建
高校教师教学能力评价体系构建随着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培养优秀的、具备创新能力的人才已成为高校教育的核心任务。
而作为高校教育的核心力量,教师的教学能力评价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探讨高校教师教学能力评价体系的构建,旨在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评价体系的目标与原则为了确保高校教师教学能力的全面评价,评价体系的构建需要明确的目标和原则。
首先,评价体系的目标应该是全面客观的评价教师的教学能力,突出教学效果和教育质量的重要性。
其次,评价体系应遵循公正、公平、科学的原则,确保评价结果的可信度和有效性。
二、评价指标的设定评价体系的核心是评价指标的设定。
在构建高校教师教学能力评价体系时,需要综合考虑教学过程和教学成果两个方面。
具体而言,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指标的设定:1. 教学过程指标:(1)教学设计水平:包括教学目标的清晰性、教学内容的科学性、教学方法的多样性等。
(2)教学组织能力:包括授课的逻辑性、课堂管理的有效性、学生参与度的提高等。
(3)教学方法与手段:包括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使用现代教育技术设备等。
2. 教学成果指标:(1)学生成绩水平:包括学生考试成绩、实验报告的质量等。
(2)学生能力培养:包括学生的综合素质、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等。
三、评价体系的实施方法评价体系的实施方法应当包括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两个层面。
定性评价主要通过教学观察、课堂听课、教学反思等方式进行,可以全面了解教师的教学表现。
定量评价主要通过问卷调查、学生评教等方式进行,可以量化评价教师的教学效果和学生对教学的满意度。
同时,为了确保评价体系的有效性,应当建立专门的评估机构或者评估小组,由专业人员对教师的教学能力进行评价,并及时对评价结果进行反馈和指导以促进教师的进一步提高。
四、评价体系的意义和影响高校教师教学能力评价体系的构建具有重要的意义和积极的影响。
首先,评价体系可以使教师更加关注自身的教学水平,促进其不断提高教学能力和创新能力。
高校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完善
高校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完善
高校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是评价高校教育质量的重要手段,也是提高高校教学水平的关键环节。
构建和完善高校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可以有效地指导高校的教学改革与发展,提高教学效果,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高校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需要从多个角度入手。
要确定评价体系的目标和指标体系。
高校教学质量主要包括教学目标的达成程度、学生的满意程度、教师的教学质量等方面。
这些指标应该经过科学的研究和实证分析,确保能够客观地评价教学质量。
评价体系的构建需要确定评价方法和手段。
评价方法可以包括问卷调查、教学观摩、学生作品评比等多种形式,以多角度、多维度的方式全面了解教学情况。
评价手段可以包括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以及专家评价和自评价等多个层面的评价方式。
构建评价体系时要关注数据收集和分析。
高校教学质量评价需要收集各种数据,如学生的学习成绩、毕业就业率、教学项目的完善程度等。
这些数据需要进行统计和分析,以便更准确地评价教学质量,及时发现问题并做出有效的改进。
在构建评价体系时还需要关注评价结果的应用和反馈。
评价结果应该及时反馈给高校和教师,用于教学改革和优化教学方法。
只有充分利用评价结果,才能真正推动高校教学质量的提高。
还需要加强对高校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监督和管理。
高校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应该建立起与高等教育管理体系相衔接的机制,监督评价过程的公正性和客观性。
而高校应加强自身的教学管理和监控,确保教学质量评价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高校教学质量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与优化
高校教学质量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与优化一、引言高校教学质量评估是学校管理和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之一。
构建和优化高校教学质量评估指标体系对于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师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探讨高校教学质量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与优化,以期为高校教育管理提供借鉴和参考。
二、构建高校教学质量评估指标体系的原则在构建高校教学质量评估指标体系时,需要遵循以下原则:1.综合性原则:教学质量评估指标应该综合体现教师的教学活动、学生的学习成果以及教学环境等多个方面的因素。
这样可以全面地反映出教育质量的真实面貌。
2.科学性原则:构建教学质量评估指标体系应基于科学研究和教学实践,充分考虑教育学、心理学等学科的理论和方法。
只有这样,才能确保评估结果具备科学性和可靠性。
3.可操作性原则:评估指标应该是可操作的,即能够明确具体的评价内容和评价标准,并能够通过具体的观察、调查或测量来获取相关数据,以便进行量化评估。
4.公正性原则:评估指标应该公正、公平地反映教育质量,不受特定背景因素影响,以确保评估结果的客观性和准确性。
5.可比性原则:评估指标应该具备可比性,即可以进行跨学科、跨院校的比较。
这样可以促进不同学校之间的经验交流和教育质量的整体提升。
三、构建高校教学质量评估指标体系的内容构建高校教学质量评估指标体系需要考虑多个方面的要素。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指标内容:1.教学计划与课程设置:包括教学计划的合理性、课程的科学设置、教材的选用等。
这些指标可以通过对教学计划和课程的文件资料进行分析评估。
2.教学过程与方法:包括教学目标的明确性、教学内容的科学性、教学方法的多样性等。
这些指标可以通过观察和访谈教师、学生以及教学课堂的录像回放等方式进行评估。
3.学生学习成果:包括学生知识水平、能力素质和综合素养的提高情况。
这些指标可以通过考核学生的作业、考试成绩、实验成绩、论文成绩等方式进行评估。
4.教师发展与教学能力:包括教师的培训与发展、教师的教学能力和专业素养等。
高校教学质量保障的评价体系构建与实践
高校教学质量保障的评价体系构建与实践高校教学质量是衡量学校教育水平的重要标准,教学质量保障的评价体系对于高校提升教育质量、培养优秀人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高校教学质量保障的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实践,以期为提高高校教学质量提供有效的参考。
一、评价体系构建的理念和原则构建一个科学、全面的高校教学质量评价体系需要遵循一些基本的理念和原则。
首先,评价体系应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学习的全过程和全面发展。
其次,评价体系应综合考虑各个教学环节的要素,包括课程设置、教材选择、师资队伍建设等。
此外,评价体系应具备科学性、公正性、透明度和可操作性,为高校提供可持续改进的动力。
二、评价体系构建的要点和内容1.学生评价:学生是高校教学质量的直接受益者和主要参与者,他们的评价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学生评价可以通过问卷调查、个别访谈等方式进行,主要包括对教学内容的满意度、教师教学态度和教学方法的评价等方面。
2.教学效果评价:教学效果是评价高校教学质量的核心指标之一。
教学效果评价可以采用考试成绩、学生成绩提升、就业率和学生满意度等指标进行评估。
同时,还可以通过毕业生跟踪调查、企业反馈等方式收集对毕业生的评价,以此反映教学效果。
3.师资队伍评价:师资队伍是高校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评价师资队伍的质量对于提高教学水平至关重要。
师资队伍评价可以从教师的学历、职称、科研成果等方面出发,同时也应考虑教学能力、教学态度等方面的评价指标。
4.教学管理评价:教学管理是高校教学质量保障的重要环节,评价教学管理的效果有助于提高高校的教学质量。
教学管理评价可以从课程管理、教材管理、教学资源管理等方面进行,同时也要考虑学院或系部的管理水平和教学团队合作能力等方面的评价指标。
三、评价体系实践的经验和案例在构建与实践高校教学质量保障的评价体系过程中,一些经验和成功的案例值得借鉴。
首先,应注重对教师的培训和教学能力提升,通过加强师资队伍的专业发展,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
高校教育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高校教育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高校教育质量评价是提高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是高校内部自我管理和外部监督的重要工具。
构建一个科学合理的高校教育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是保障高等教育质量提升的重要途径。
本文将从教学质量、学生发展、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师资队伍和办学条件等多个维度,探讨构建高校教育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方法和原则。
一、教学质量教学质量是高校最核心的任务之一,其评价指标应该注重学生学习效果和能力培养。
评价指标可以从课程设置、教学方法、教学资源、教学成果和学生评价等方面展开。
例如,评价指标可以包括教学计划的合理性,教师的教学质量,以及教学设施和实验室的完备性等。
此外,还可以考虑学生对教学效果的评价以及学生毕业后就业情况等。
二、学生发展高等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能力,学生的发展成为评价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依据。
学生发展不仅包括学术能力的培养,还包括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社会责任感和终身学习能力等。
因此,评价指标可以包括学生参与科研项目的情况、学生的实习经历、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以及学生参与社团组织等情况。
三、科学研究高等教育机构应该具备一定的科研能力和科研水平,因此科学研究也是评价高校教育质量的重要方面。
评价指标可以包括科研成果的数量和质量、科研项目的产出、科研团队的水平等。
此外,还可以考虑科研经费的投入、科研设施和实验室的完备性以及学术交流的情况等。
四、社会服务高等教育机构不仅要服务于内部师生,还应该为社会作出贡献。
评价指标可以包括高校与企业合作的情况、高校为社会提供的技术和专业支持、高校参与社会公益活动的情况等。
此外,还可以考虑高校培养创业和创新能力的实际效果,以及校园文化建设与社会影响力等。
五、师资队伍优秀的师资队伍是高校教育质量提升的关键。
评价指标可以包括教师的学术水平、教学能力、实践经验、培养高层次人才的能力以及师资队伍的稳定性等。
此外,还可以考虑师资队伍的学缘结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以及培养师资队伍的长效机制等。
高校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完善
高校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完善1. 引言1.1 背景介绍高校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完善一直是教育领域的重要议题。
随着社会对高等教育质量要求越来越高,高校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建立显得尤为重要。
背景介绍部分将对当前高校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现状进行分析,为后续讨论构建与完善提供基础。
现阶段高校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评价指标不够科学合理、评价体系不够完善等方面。
这些问题导致了高校教学质量评价无法全面客观地反映教学水平,影响到教师和学生的教学质量改进。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发展,高校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来提高教学质量评价的准确性和有效性,成为当前教育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
背景介绍部分将着重分析当前高校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存在的问题和挑战,为接下来的研究提供指导和动力。
1.2 研究意义高校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研究意义在于促进高校教学质量的持续提升,确保教育质量的稳定和高效。
通过建立完善的评价体系,可以更加客观、科学地评估教学工作的成效,为高校提供科学依据和数据支持,帮助高校实现教学质量的优化和升级。
通过对教学质量的评价,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和不足之处,引导高校进行有效改进和提高,推动教学工作的不断完善。
建立健全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还可以增强高校之间的比较和竞争,促进优质教学资源的流动和集中,促进教学改革和创新,推动高校整体教学水平的提高。
研究和完善高校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发展价值,可以促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和提高。
1.3 研究方法在构建与完善高校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研究中,研究方法的选择至关重要。
本研究将采取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相结合的方法,以充分探讨高校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问题。
我们将利用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相关数据。
通过设计问卷,我们可以广泛地了解不同高校师生对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看法,从而为后续研究提供丰富的数据支持。
我们将进行深度访谈,以获取更为具体和个性化的意见。
普通高校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建设isbn
普通高校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建设isbn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提高教学质量已成为高校工作的核心任务。
普通高校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建设在推动高校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当前高校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仍存在一定的问题,如评价指标不科学、评价方法单一、评价结果反馈不及时等。
为了构建科学、合理、有效的高校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我们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
一、高校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构建原则1.科学性原则:评价体系应充分反映教育教学的本质和规律,确保评价结果的科学性和客观性。
2.实用性原则:评价体系应具有较强的操作性和实用性,便于在实际工作中推广应用。
3.创新性原则:评价体系应与时俱进,不断创新,以适应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发展需要。
4.全面性原则:评价体系应全面涵盖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确保评价的全面性和准确性。
二、高校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构建方法1.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a.教学目标:明确教学目标,关注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全面发展。
b.教学过程:关注教学方法、教学组织、课堂管理等方面的质量。
c.教学成果:以学生学习成绩、毕业率、就业率等为评价依据。
2.教学质量评价方法的构建:a.教师自评: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和要求,对自己的教学工作进行自我评价。
b.学生评价:学生对教师的教学态度、教学方法、教学效果等方面进行评价。
c.同行评价:同专业教师对彼此的教学工作进行评价。
d.领导评价:学校领导对教师的教学工作进行评价。
3.教学质量评价反馈机制的构建:建立及时、有效的评价反馈机制,将评价结果反馈给教师,引导教师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三、高校教学质量评价体系运行与管理1.建立健全评价制度:制定科学、合理的评价办法和规章制度,确保评价工作的顺利进行。
2.保障评价数据的准确性:加强对评价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确保评价结果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3.加强评价结果的运用与反馈:将评价结果作为教师考核、晋升的重要依据,激发教师提高教学质量的积极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校教师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构建
摘要
【摘要】高校教学重数量轻质量的现状已经越发突出,如何合理而科学的评价高校教师的教学质量,从而有效的提高高校教师对教学质量的重视程度是当前高校管理的一个重要课题。
本
【摘要】高校教学重数量轻质量的现状已经越发突出,如何合理而科学的评价高校教师的教学质量,从而有效的提高高校教师对教学质量的重视程度是当前高校管理的一个重要课题。
本研究从高校教师教学质量评价的目标出发,结合实践经验,构建一套高校教师教学质量评价体系,集合了高校教师课前、课中及课后工作的评价,教学态度与内容的评价,逻辑思路与表达的评价,教学风格与特色的评价,为高校管理以及解决高校教师教学职业倦怠提高一定的理论参考。
【关键词】高校教师教学质量评价体系
一直以来,高校普遍对教师作出了最低课时要求,然而对高校教师的教学质量评价没有一个系统而完善的评价体系。
部分高校缺乏教师教学质量评价,高校教师重科研轻教学的现象普遍,部分高校对高校教师的教学质量评价不完善,使得高校教师对教学缺乏积极性,特别是教学型教师容易出行职业倦怠问题。
本研究将结合实践经验,构建高校教师教学质量的评价体系,以期为高校管理和解决高校教师职业倦怠问题提供参考。
一、高校教师教学质量评价的目标
高校教师教学评价的目标是能够正确的引导高校教师投入教学工作,提高教学效率,最终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感兴趣并学有所成,其实质应该以引导为主,提倡个性和特色,挖掘高校教师的教学潜力,使高校教师真正热爱工作,工作充满激情,而不是一味的对高校教师教学工作制定出严苛的统一的标准,限制高校教师的发挥。
依据此目标,对高校教师教学质量的评价可以根据高校教师的"意愿-行为-效果";线索,从教师教学工作的原动力出发,全面的评价其教学质量,具体可以从教师的角度把教学工作评价分为教学态度、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特色和教学效果等方面,构建高校教师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思路。
二、高校教师教学质量评价体系
根据以上思路,从以下六个方面构建高校教师教学质量评价体系。
(一)高校教师教学工作的范围界定
高校教师教学工作包括课前、课中和课后三方面,仅仅评价课堂教学工作,不能全面、公正的对高校教师的教学工作进行评价。
当前普遍的教学评价体系不能有效的评价高校教师整体的教学投入劳动,高校教师对教学工作重数量轻质量的现象普遍,许多教师仅仅应付基本课时量,教学工作缺乏动力。
(二)高校教师教学态度的评价
高校教师教学过程不仅仅是教学本身,更是一种品质的宣传,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评价高校教师的教学态度,一方面是课前准备的程度,表达了教师对教学投入的意愿,包括教师课前资料的搜集和课件准备,例如案例搜集,例题准备、图片准备、立体模型准备等等。
另一方面是课堂教学过程所表现出的教学态度,教学仪表等。
(三)高校教师教学内容的评价
高校教师教学内容的评价包括教学单元的划分合理性,教学内容的衔接程度,教学内容的设计和布局。
合理的安排教学内容能够突出重点,有助于学生理解知识,形成完整的知识链,并与该专业其他相关课程形成知识体系,使学生融会贯通。
(四)高校教师教学方式的评价
教学内容是原材料,而教学方式是教学内容的最终呈现方式,直接关系到学生学习效果。
教师的教学节奏和逻辑性是否连贯、合理,教学重点是否突出,语言表达是否清晰有条理,是评判高校教师教学基本技能的重要方面。
高校教师教学过程中不应忽视任何一个细小的知识点,对每个知识尽可能运用多角度立体化剖析,化繁为简,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使授课更具有吸引力。
是否掌握和运用现代化教育技能是评价高校教学教学能力的一个要素。
运用多种手段教学,例如运用多媒体方式,借助互联网与学生进行课后讨论,课后答疑,制作微课等等,能够增强学生学习热情,提高教学效率。
学生参与是教学方式的一种,提高学生参与程度能够使学生由被动的学习变为主动
的思考,学生参与程度越高,学生对知识的兴趣更浓,对知识的理解更深,更能灵活运用。
不同课程的学生参与方式不同,例如案例教学中,可以让学生参与分析,或者参与案例角色中。
通过评价高校教师教学过程中的学生参与程度可以引导高校教师重视课堂互动环节。
(五)高校教师教学特色的评价
每个高校教师根据其经验积累和个人特征,会形成不同的教学特色,在这一方面的评价需要有灵活、动态的评价思路,不能按照统一的标准要求教师形成一致的教学模式,毫无特色可言。
应形成多元化、有特色的的教学师资队伍,鼓励教师创新和开拓,尝试新的教学模式。
(六)高校教师教学效果的评价
高校教师的教学效果可以从三方面考查:
第一方面是教学的内容是否能够通俗易懂,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
当前有的教师和学生存在一种误解,认为越是复杂的知识越是显得教师学问高,能力强。
然而面对学生。
教师的授课目标是要需要站在学生的角度,让学生能够有兴趣,对课程内容能够听得懂,用得上。
应通过教师的教学技巧应该使复杂的问题簡单化、通俗化,便于理解。
第二方面是讲授的内容能够激发学生对该课程甚至该专业相关领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能够主动学习,积极思考和探索。
大学生不同于高中生,应该在学习能力上有一个质的提升,才能解决今后工作中可能遇到的各种问题。
第三方面是教师教学须与实际相结合,课堂上的理论知识终归是为实践做铺垫的,要运用到实践中的,如果仅仅把考试作为目标,有悖于教学的初衷。
根据以上的分析,将构建高校教师教学质量的评价体系,融入高校教师课前、课中及课后工作的评价,教学态度与内容的评价,逻辑思路与表达的评价,教学风格与特色的评价等方面(表1)。
表1 高校教师教学质量评价体系
三、小结
以上提出了一套较为完善的高校教师教学评价体系,针对各种类型的课程应该有一个动态的评价体系,评价指标体系不能一刀切。
例如有的教学内容适合于安排相关的案例分析,有的教学内容适合配合大量的练习题讲解,有的教学内容适宜于结合实习现场教学,高校教师的教学质量评价最终应促进教学内容和形式上的创新,能够真正让学生理解,感兴趣并且学以致用。
参考文献:
[1]冯惠敏,黄明东,左甜.大学通识教育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及指标设计[J].教育研究,2012(11).
[2]范岩,马立平.利用马尔可夫链的高校教师教学质量模糊综合评价方法[J]. 数学的实践与认识,2017(04).
[3]胡昌送,高月勤,杜瑞军.我国高校教师教学质量评价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