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 模块综合检测(一)(含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模块综合检测(一)
(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右图是《红楼梦》中“元春省亲”一节中的图片(局部)。面
对贵妃元春的到来,身为祖母的贾母也不得不率众跪迎。这一现象
表明( )
A.元春违背了纲常伦理
B.宗法关系要服从政治隶属关系
C.当时宗法关系已经崩溃
D.贾母等以此表示对元春的喜爱
解析:选B 根据宗法制强调尊老爱幼的特征,理应由元春跪拜作为祖母的贾母,但情形恰恰相反。身为贵妃的元春代表了皇权,这说明宗法关系要从属于政治隶属关系。A、D 两项错误,不能简单地凭借人物之间的血缘关系来分析这一现象;C项错误,这体现的是等级关系,并未表明宗法关系崩溃。
2.中国古代先后产生了多种选官制度,下列最能体现西汉时期主流选官制度的是( ) A.“在每州设置大中正,郡县设小中正,中正官以在中央任官的本地人充任。郡县中正官评定本地人的等第,作为政府用人授官的准则”
B.“为了摧毁门阀,拔擢人才,故特准士人自行报名,参加策试,及第者得任官职”
C.“令天下郡国每年举孝子、廉吏各一人;孝廉之举,遂成定制”
D.“题目囿于四书五经,文章须依八股形式,造成士人只读闱墨制义的风气”
解析:选C 西汉的选官制度为察举制,孝廉是当时士大夫做官的主要途径,“天下郡国每年举孝子、廉吏各一人”与察举制相符合,C项正确;A项为设“中正”评定本地人等第的九品中正制度,不符合题意;B项是打击门阀士族的科举制度,不符合题意;D项为明清时期的八股取士制度,不符合题意。
3.(2012·乌鲁木齐模拟)“史实”“史论”“史识”是构成史学的“三要素”。史实即历史事实,史论即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评论,史识即是以科学的史观作指导,来分析大量可靠的史实,然后得出的科学结论。下列对唐朝三省六部制的叙述属于“史识”的是
( ) A.“三省”指的是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
B.三省六部制的基本运作程序是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六部
C.三省六部制排除了相权过大威胁皇权而出现的政治危机,并且提高了行政效率
D.三省六部制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大创造,此后历朝基本沿袭这种制度
解析:选D A、B两项是史实;C项是史论;D项是史识。本题考查“史识”的基本含
义。
4.(2012·山东高考)下表所列内容为中国某朝代具有的一些特征。据此推断该朝代是
( ) •国家官僚队伍迅速扩大,文人阶层膨胀
•经济管理机构明显增多
•印刷技术促进了教育的发展
•分割职权使军事将领们失去了主动性
A.汉朝B.唐朝
C.宋朝D.元朝
解析:选C 宋朝时期,政府机构增多,官僚队伍膨胀,形成“冗官”的局面;科举录取人数大大增加,文人阶层膨胀;活字印刷术的发明促进了文化教育的发展;为防止武将专权,分割统兵权和调兵权,使军事将领们失去了主动性。
5.梭伦和伯利克里所进行的改革不仅导致了新的统治形式的建立,而且还导致了新的生活方式的出现,至少对雅典的市民来说,不再是命令和服从,而是言论的交锋。“新的统治形式”是指( )
A.君主制B.中央集权制
C.民主制D.联邦制
解析:选C 本题考查古代雅典的民主政治。依据材料可知,梭伦和伯利克里的改革促进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使雅典人不再是服从而是辩论,说明当时确立的“新的统治形式”是民主制,所以选择C项。A、B两项与题意矛盾;D项的联邦制强调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与题目信息无关。
6.宋史专家邓广铭先生说:“宋朝是我国封建社会发展的最高阶段,其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所达到的高度,在中国整个封建社会历史时期,可以说是空前绝后的。”下列能体现宋朝物质文明的历史现象有( )
①四大家书法各具特色②景德镇成为“瓷都”③程朱理学广为流传④交子出现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选C 本题考查宋朝经济的发展,注意要求回答的是体现宋朝物质文明的历史现象。①③是精神文明高度发达的历史现象,排除。
7.(2012·郑州质检)费正清在《中国:传统与变迁》中说:由于高度的文化优越感,中国人在文化上始终处在不败的地位,同时导致其对外来事物的普遍排斥,而后更逐渐发展为对外界冷漠的内向型心态。下列能佐证这一观点的是( )
解析:选C 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古代的对外政策。材料中的“对外来事物的普遍排斥”“对外界冷漠的内向型心态”体现了中国人的盲目自大心态,乾隆帝的话是很好的佐证,C项正确。其他三项都不同程度地体现了中外交流,与材料的意思相反。
8.余英时在《士与中国文化》一书中指出:“15世纪以来,‘弃儒就贾’是中国社会史上的普遍的新现象。不但商人多从士人中来,而且士人也往往出身商贾家庭……明清的中国也可以说是一个‘士魂商才’的时代。”这种现象表明明清时期( ) A.政府的“重农抑商”政策已经名存实亡
B.商品经济的发展促使传统的社会结构发生变化
C.读书人通过商业经营活动跻身仕途
D.商业经营的好坏是衡量士人成功与否的标准
解析:选B “不但商人多从士人中来,而且士人也往往出身商贾家庭”说明传统的士商界限被打破,社会结构随之发生变化。明清时期政府依然推行重农抑商政策,A项错误;商业经营使士人获取了巨大财富,但不能因此就跻身仕途,C项错误;D项本身错误。
9.(2012·山东潍坊三县)民之所忧,我之所思;民之所思,我之所行。体现了百家争鸣时期( )
A.尚力、尚贤,主张节俭的墨家思想
B.关注民生、注重和谐的儒家思想
C.以改革促发展的法家思想
D.“无为而治”的道家思想
解析:选B 诗句体现的是儒家的民本思想,故选B。
10.(2012·安徽皖南八校三模)台湾作家柏杨认为:中国文化似一条壮观伟大的河流,但是到了14世纪,“它终于淤塞成一个酱缸,构成一个庞大而可哀的时代”。形成“酱缸”现象的主要因素是( )
A.专制制度B.“罢黜百家”
C.“三教合一” D.程朱理学
解析:选D 程朱理学适应了统治阶级的政治需要,备受推崇,成为南宋以后长期居于统治地位的官方哲学,有力地维护了封建专制统治。特别是用纲常名教几条绳索,把人束缚得更紧,阻碍自由思想的流动,把中国文化长河变成了一潭死水,一个发酸发臭的“酱缸”。
11.右图是为2012年农历“龙年”设计的贺卡。下列对贺卡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