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德育方法

合集下载

德育的方法 单选

德育的方法 单选

德育的方法单选德育,即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是教育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德育方法是指在教育实践中,教师采用的各种引导、培养学生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的手段和途径。

在当前教育体系中,德育方法的探讨和应用越来越受到重视。

一、德育方法的定义和重要性德育方法是教育者为了实现德育目标,依据教育对象的特点和德育内容,采取的有效手段。

它旨在引导和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

德育方法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点:1.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德育方法关注学生的精神世界和道德成长,有助于培养学生成为有道德、有责任心的公民。

2.提高教育质量:德育方法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有助于提高教育质量。

3.营造良好校园氛围:德育方法促进师生间的互动与沟通,有助于营造和谐、向上的校园氛围。

二、常见德育方法的分类和介绍根据教育实践中的需求和特点,德育方法可分为以下几类:1.说教法:通过讲解道理、宣传道德规范,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

2.榜样法:以优秀人物为榜样,激发学生向往和模仿,培养良好品质。

3.情境法: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道德价值,培养道德行为。

4.陶冶法:通过文化艺术、环境氛围等手段,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道德教育。

5.实践法: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其道德品质和实践能力。

三、各类德育方法的特点和适用场景1.说教法:适用于引导学生认识道德规范,树立正确价值观。

但过于刻板、生硬的说教容易引起学生反感。

2.榜样法:适用于激发学生内在动力,培养良好品质。

适用于各个年龄段的学生,但需要注意榜样的真实性和可信度。

3.情境法:适用于让学生在真实情境中体验道德价值。

适用于小学至初中阶段的学生,需要教师精心设计和组织。

4.陶冶法:适用于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道德教育。

适用于校园环境和文化建设,需注重校园文化的内涵和品质。

5.实践法:适用于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实践能力。

适用于小学至高中阶段的学生,需注重实践活动的实效性。

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小学教育学第八章 德育题库

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小学教育学第八章 德育题库

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小学教育学第八章德育题库一、选择题1.在德育过程中,人们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产生的自觉能动性,一般称为( )。

A.道德情感B.道德意志C.道德观念D.道德行为2.进行德育要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从提高学生认识人手,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他们积极向上。

这一原则是( )。

A.导向原则B.疏导原则C.因材施教原则D.教育的一贯性原则3.“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这句话所体现的德育方法是( )。

A。

说服教育法B.锻炼法C.陶冶法D.榜样法4.德育目标是德育工作的( )。

A.基础B.途径C.出发点D.重要环节5、德育目标确定了培养人的总体规格和要求,但必须落实到()A。

德育内容上B.德育规律上C.德育原则上D.德育方法上6、德育过程中不同质的各种要素的组合方式称为德育过程的()A。

内容B.层次C.结构D.方法7、衡量人们品德的重要标志是()A。

道德认识B.道德情感C.道德意志D.道德行为8.活动和交往是学生品德形成的( )。

A.关键B.基础C.内容D.途径9.进行德育时要有一定的理想性和方向性,以指导学生向正确的方向发展,这体现了德育的( )。

A.疏导原则B.因材施教原则C.导向性原则D.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10.在德育中,要注意“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是贯彻了( )。

A.正面教育原则B.集体教育原则C.知行统一原则D.因材施教原则11.对学生进行德育的特殊途径是( )。

A.各科教学B.团队活动C.课外活动D.班主任工作12.德育目标是教育目标在人的( )方面的总体规格要求。

A.思想德育B.政治思想C.思想品德D.政治品德13.德育在人的全面发展教育中起着( )作用。

A.导向和动力B.关键C.基础D.物质基础14.在知、情、意、行四个德育环节中,( )是动力。

A.知B.情C.意D.行15.德育的实施渠道或形式就是德育的( )。

A.方法B.手段C.内容D.途径16.实施德育的最基本的途径是( )。

A.政治课与其他学科教学B.课外校外活动C.劳动D.共青团活动17.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使学生提高认识,形成正确的观点的方法是( )。

教育学第八章德育理论与实践

教育学第八章德育理论与实践

第八章德育理论与实践第八章德育理论与实践一、名词解释:1、德育是指教育者按一定社会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思想(心理)施加影响,以培养起教育者所期望的思想口德的教育活动。

2、德育过程是指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的德育要求和受教育者品德形成的规律;并通过受教育者的活动,把一定社会的思想观念和道德规范转化为受教育者个体思想品德的过程。

3、德育原则是根据德育过程的规律和任务,在总结德育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提出的德育过程中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准则和要求。

4、德育方法是为了实现德育目的,在德育原则的指导下而采取的措施和手段,它是教师传递方式和学生修养方式的统一。

5、说服法又称说服教育是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使学生弄清楚是非界线,掌握行为规范标准,提高思想品德觉悟的一种方法,主要有讲解、报告、讨论、谈话等形式。

6、实际锻炼法是指教育者组织学生经常参加各种实践活动,从中获得情感体验并磨练意志,以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的方法。

7、陶冶法指教育者创设和利用有教育意义的情景以及自身教育因素,使学生从中受到熏陶感染,从而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思想品德的方法。

8、慎独指个人独处时,即使无人监督,仍能严格遵守道德原则,不做任何坏事。

9、道德认知即道德认识(知识、观念),是人们对行为准则中的是非、善恶、美丑等的认识和评价。

10、德育的多端性是指德育过程有多种开端,不一定都从“知”开始,也可以情、意、行开始。

二、填空题1、思想品德,就其内容来看,它是政治品质、思想品质、道德品质的统一;就其心理结构来说,它是认识、情感、意志、行为习惯的统一。

2、德育过程的两个转化是社会规范转化为个体意识、个体意识转化为个体行为习惯。

3、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或主要矛盾是社会要求同学生思想品德现有水平之间的矛盾。

4、活动和交往是学生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的源泉。

5、德育的途径主要有教学、社会实践、班主任工作、团队活动、校会和班会、校园文化活动。

6、学校德育的基本途径是各科教学。

德育原理

德育原理

绪论一、德育原理的研究对象1、是主体与客体的统一2、是问题事实与问题价值的统一3、是历史问题与现实问题的统一德育原理:是以客观存在的德育现象为基础,研究学校德育的一般问题,阐明学校德育工作一般原理的一门教育学科。

二、德育原理的学科性质1、是一门人文社会科学2、是一门理论研究为主兼有应用性质的学科3、是一门多学科关照下的具有综合性质的学科三、德育原理的学科价值1、理性认识的价值2、理性指导的价值3、重要的评估价值四、德育原理的学科任务1、研究和探讨德育理论、德育规律、为德育工作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依据2、为德育工作者提供理论武装,增强德育工作能力3、完善和发展的与科学理论,促进德育理论科学化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五、学习德语原理的意义(一)有助于提高对德育工作及其价值的认识,增强育人意识(二)有助于增强德育工作的科学性、自觉性、避免盲目性(三)有利于掌握德育工作的一般规律和方法,增强德育工作能力第一章德育与德育理论的发展第一节德育概念一、“德育”一词的由来18世纪70-80年代,康德把遵从道德法则培养自由人的教育称为“道德教育”。

斯宾塞《教育论》(1860)把教育划为:智育、德育、体育。

从此“德育”一词风靡全球。

(最早提出“课程”一词的人)“德育”一词在20世纪初传入俄国。

1904,清学者王国维在《教育之宗旨》中,提出“完全人格教育”。

体育德育教育美育完全人格之教育心育德育1912,蔡元培,阐述新教育思想,主张“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美感教育”二、德育的内涵(一)、德育包括些什么?1、一因素说:道德教育------小德育2、二因素说:思想品德教育和政治教育3、三因素说: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4、四因素说: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法制教育5、五因素说: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心理健康教育6、多因素说:除思想、政治、道德方面的教育外,还包括法制教育、心理教育、性教育、青春期教育“道德教育”:是形成人们一定道德意识与道德行为的教育“思想教育”:是形成一定世界观、人生观的教育“政治教育”:是有目的地形成人们一定的政治观点、政治信念和政治信仰的教育“大德育”的合理性:1、与传统文化有关2、是苏联教育学的影响3、从我国的实际出发4、与世界改革潮流相一致“大德育”的难题1、德育内容无所不包,也即这种概念的无意义存在2、思想教育、道德教育、政治教育的心理机制是不同的,而我们在研究德育心理机制时,往往借鉴西方道德教育的心理机制用在思想教育、政治教育方面,显然不可取。

德育原理考题及答案

德育原理考题及答案

第一章德育原理概述1、在中国大陆,德育概念泛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1)、传统思想的影响。

生产力的发展导致的分工细、学科分化、意识形态概念的分化现象过程在中国不明显,我国有道德与政治不分的传统,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对政治教育的强调。

2)、受苏联教育学的影响。

我国在学苏联时只学了合乎自己思维习惯的东西。

3)、中国政治革命的特殊历史轨迹使然。

由于以小博大的战争环境等原因,1949年之前的德育概念有两个明显的特征。

新中国成立之后的教育未得到及时的改变,受文革的影响,思想、政治教育反而得到了更进一步的强化。

2、德育概念的泛化在理论和实践中有什么弊端?1)、将德育视为无所不包的范畴,实际上也就取消了这一概念本身。

2)、在论述德育过程或德育的心理机制时又统统变成了道德教育过程或心理机制的描述,容易造成理论体系上的一些逻辑错乱。

3)、过于宽泛的德育概念在理论上往往使人难以在一个统一的语境下讨论德育问题,我们若一味坚持自己的“特色”,则难以与人对话,难以“同世界接轨”。

4)在实践中德育承担其所不能承担的任务,而忘却最根本的目标。

5)在德育实践中容易使道德与政治、思想、法制或心理及其教育问题在性质上相混淆,采取错误的教育策略,误判而误诊。

因而,德育概念外延的界定必须做认真的清理,应当遵循“守一而望多”的原则。

3、你是怎样理解德育概念的?⑴德育即培养学生品德的教育。

从内容上来讲,它包括思想、政治、法纪、道德的教育。

⑵德育,旨在形成受教育者一定思想品德的教育。

在社会主义中国包括思想教育、政治教育、法纪教育、道德教育。

同智育、体育密切相关。

⑶德育是教育工作者组织适合德育对象品德成长的价值环境,促进他们在道德认知、情感和实践能力等方面不断建构和提升的教育活动。

简言之,德育是促进个体道德自主建构的价值引导活动。

4.理解人类社会划分的依据和标志是什么,怎么划分的?依据:马克思关于生产工具是生产力和社会关系发展的指示器和人类社会依据人的发展水平。

德育方法有哪些

德育方法有哪些

德育方法有哪些
德育是培养学生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的一种教育方式,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德育方法的选择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下面我们就来探讨一下德育方法有哪些。

首先,榜样示范是一种重要的德育方法。

学校教师和其他工作人员应该成为学生的榜样,他们的言行举止会直接影响学生。

因此,学校应该注重对教师和其他工作人员的德育培训,提高他们的专业素养和道德修养,使他们成为学生良好品德的榜样。

其次,德育教育是一种重要的德育方法。

通过德育课程,学校可以向学生传授道德知识和道德规范,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德育教育应该贯穿于学校教育的方方面面,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也能够培养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

此外,家庭教育也是一种重要的德育方法。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课堂,家长对孩子的言传身教会直接影响孩子的品德和行为。

因此,学校应该积极开展家校合作,引导家长正确履行家庭教育的责任,共同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

此外,学校应该建立健全的德育管理制度,加强对学生的德育管理和教育,及时发现和纠正学生的不良行为,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同时,学校还应该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帮助他们树立积极向上的心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综上所述,德育方法有很多种,包括榜样示范、德育教育、家庭教育以及德育管理等。

学校应该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综合运用各种德育方法,共同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为他们的成长和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只有通过全面的德育教育,才能培养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德育原理 课后习题及答案

德育原理 课后习题及答案

章节习题第一章1.如何看待德育的内涵综合考虑关于德育内涵和德育过程的讨论,我个人认为,不妨这样给德育下定义:德育是教育者组织适合德育对象品德成长的价值环境,促进他们在道德认知、情感和实践能力等方面不断建构和提升的教育活动。

简言之,德育是促进个体道德自主建构的价值引导活动2.试评价以下概念定义的合理性与可能存在的问题。

“德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和受教育者的需妥.遵循品德形成的规律·采用言传、身教等有效手段,在受教育者的自觉积极参与的互动中,通过内化和外化,发展受教育者的思想、政治、法制和遭德几方面素质的系统活动过程。

”(鲁洁,王逢贤:《德育新论》,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3.如何理解古代德育与现代德育?中国德育现代化最重要的努力方向应当是什么?1)古代德育:所谓古代德育,主要是指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的学校德育。

这是一个具有等级性、神秘性和经验性的德育发展阶段。

2)现代德育:与现代社会和现代教育相对应,现代德育则是存在于现代社会,以养现代人为目的的德育。

所谓德育的现代化,首先是指18世纪西方世界资产阶级革命完成以后,直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欧美学校德育基本完成的任务。

与古代德育的等级性、神秘性和经验性相反,德育的现代化最主要特征有四条:学校德育的民主化;第二,学校德育的世俗化;第三,学校德育的科学化;第四。

学校德育的组织化。

3)努力方向:德育的民主化和科学性的增强4.如何区别德育理论的几种形态?4)德育理论的形态从历史演进的角度看,主要有四种:德育思想、德育论、德育学、德育科学或德育学科群(德育原理)。

5)德育思想首先是一种关于德育的价值性哲学思考。

它主要反映人们对德育的应然与必需所产生的主观判断和选择,是德育力量发展的源头活水。

6)德育论则是一个与德育经验、德育思想相对的范畴。

德育论原本是作为教育学、伦理学的组成部分存在的。

与作为前德育理论存在的德育思想相比,它具有一定的专门性、系统性。

教师资格中学德育方法

教师资格中学德育方法

教师资格中学德育方法
中学德育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 说服教育法: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使学生提高认识、形成正确观点的方法。

包括语言文字说服(讲解、报告、谈话、辩论、指导阅读)和事实说服(参观、访问、调查)。

2. 榜样示范法:以他人的高尚思想、模范行为和卓越成就来影响学生品德的方法。

榜样包括伟人的典范、教育者的示范、学生中的好榜样等。

3. 实际锻炼法:教育者组织学生参加多种实际活动,在行为实践中使学生接受磨炼和考验,以培养优良思想品德的方法。

包括常规训练和实践锻炼。

4. 情感陶冶法:通过创设良好的情境,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品德的方法。

陶冶包括:人格感化、环境陶冶和艺术陶冶等。

5. 品德评价法:教育者根据一定的要求和标准,对学生的思想品德进行肯定或否定的评价,促使其发扬优点、克服缺点、督促其不断进步的一种方法。

6. 品德修养指导法:教师指导学生自觉主动地进行学习、自我品德反省,以实现思想转化及行为控制的德育方法。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建议您阅读《中学德育大纲》等文件,或咨询中学德育老师,以获取更准确的信息。

德育方法与组织形式

德育方法与组织形式

德育方法与组织形式德育方法与组织形式是指在学校和社会等环境中,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采取的一系列教育方法和组织形式。

德育方法与组织形式的选择和实施,对于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具有重要的指导和引导作用。

下面将从德育方法和组织形式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德育方法1.言传身教法:从身边的榜样开始,让教师做学生的榜样,通过教师的言行举止,引领学生正确的品德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

同时,通过一些有关品德的故事、典故、实践活动等,向学生传递正确的道德观念。

2.理论教育法:通过对道德教育相关理论知识的学习和研究,系统地向学生介绍道德伦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以及道德规范等。

通过理论教育的方式,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思考能力,提高他们的道德素养。

3.实践教育法:通过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参与到一些社会公益活动中去。

比如,开展义务劳动、圆满完成社会实践等。

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感受到真实的社会环境,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道德意识。

4.群体教育法:通过小组讨论、班级讨论、团体活动等形式,组织学生进行道德问题的讨论和解决,让他们在集体的环境中感受到正确的道德行为和价值观念的力量。

5.激励教育法:在培养学生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时,采用奖励和惩罚相结合的方式。

对于表现出良好的道德行为的学生,进行奖励和鼓励;对于违背道德规范的学生,进行批评和惩罚。

通过激励手段,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习惯和行为规范。

二、德育组织形式1.课堂教育:通过正式的课堂教学,系统地向学生传授道德知识,培养他们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念。

2.专题教育:开设道德教育专题活动,组织学生集中学习相关知识,通过讨论、演讲、辩论等形式,引导学生思考和理解道德问题。

3.校园文化建设:通过学校的文化建设,培养学生的道德修养。

比如,组织多种形式的活动,弘扬正能量,传递正确的道德观念。

4.兴趣社团:通过兴趣社团的组织和活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道德意识。

比如,开展环保社团、志愿者社团等,让学生在实践中体会到道德的重要性和意义。

小学教育学名词解释

小学教育学名词解释

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1.狭义的教育是指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主要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学校教育的工作,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期望的方向变化的活动。

2.广义的教育:指凡是增进人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的思想观念的活动,都是教育。

3.义务教育:是指国家采用法律形式规定的适龄儿童、少年都必须接受的,国家、社会、学校、家庭都必须保证的带有强制性的国民教育。

4.制度化教育主要所指的是正规教育,也就是指具有层次结构的、按年龄分级的教育制度,它从初等学校延伸到大学,并且除了普通的学术性学习之外,还包括适合全日制职业技术训练的许许多多专业课程和机构。

5.普通教育主要以升学为目标,以基础科学知识为主要教学内容的学校教育;6.职业教育是以就业为目标,以从事某种职业或生产劳动的知识和技能为主要教学内容的学校教育。

7.教育学是一门以教育现象、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探索教育规律的科学。

第二章小学教育1. 小学教育:指一个国家学制中第一阶段的教育,也称初等教育,是对全体公民实施的基本的普通文化知识的教育,是培养公民基本素质的教育。

2. 普及教育:是国家对学龄儿童和少年不分种族、肤色、宗教信仰、性别和能力普遍实施的一定程度的基础教育。

3. 广义的小学教学目的:指人们对受教育者的期望,即人们希望受教育者通过教育在身心诸方面发生什么样的变化或产生怎样的结果。

4. 狭义的小学教学目的:指国家对在小学中培养什么样的人才的总的要求。

第三章教育与个人的发展1.人的发展:是指人从生到死的一生中身心两方面发生的积极的变化的过程。

2.发展的关键期:是指身体或心理的某一方面技能和能力最适宜于形成的时期。

3.遗传素质:是指从上代继承下来的解剖生理上的特点,这些特点也叫遗传素质。

4.年龄特征:是指在发展不同年龄阶段所表现出来的一般的、典型的、本质的特征。

5.最近发展区:是前苏联维果斯基提出的一个概念,指儿童已经达到的发展水平和可能达到的发展水平之间的差距。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教育学》第八章-自测-题目与答案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教育学》第八章-自测-题目与答案

一、单选题题目1正确获得1.00分中的1.00分标记题目题干德育的实质在于()。

选择一项:A. 孝敬父母B. 形成良好的校园文化C. 培养全面发展的人D. 尊重他人E. 育德反馈你的回答正确正确答案是:育德题目2正确获得1.00分中的1.00分标记题目题干以下内容中不属于隐性德育内容的是()。

选择一项:A. 校园环境B. 班风C. 宿舍文化D. 教风E. 德育班会反馈你的回答正确正确答案是:德育班会题目3不正确获得1.00分中的0.00分标记题目题干在德育教育中,“抑其所短,扬其所长”是( )德育原则的要求。

选择一项:A. 长善救失B. 教育和自我教育结合C. 严格要求与尊重信任相结合D. 疏通引导E. 知行统一反馈你的回答不正确正确答案是:长善救失题目4正确获得1.00分中的1.00分标记题目题干从内容的性质来看,德育内容可分为规范性的内容和()的内容。

选择一项:A. 操作性B. 认知性C. 选择性D. 实践性E. 意义性反馈你的回答正确正确答案是:意义性题目5正确获得1.00分中的1.00分标记题目题干“严而有格,严而有方”暗含的德育原则是()。

选择一项:A. 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和连续性B. 疏通引导C. 长善救失D. 严格要求与尊重信任相结合E. 知行统一反馈你的回答正确正确答案是:严格要求与尊重信任相结合题目6正确获得1.00分中的1.00分标记题目题干通过询问解答的方式,帮助学生消除影响他们品德形成和发展的心理障碍,培养学生思想品德的方法,属于哪种德育方法()。

选择一项:A. 榜样示范法B. 陶冶教育法C. 实际锻炼法D. 心理咨询法E. 认知明理法反馈你的回答正确正确答案是:心理咨询法题目7正确获得1.00分中的1.00分标记题目题干通过对学生品德给予一定的评价来培养学生品德的德育方法是()。

选择一项:A. 心理咨询法B. 认知明理法C. 榜样示范法D. 品德评价法E. 自我修养法反馈你的回答正确正确答案是:品德评价法题目8正确获得1.00分中的1.00分标记题目题干在德育中坚持用正确的理论、事实和榜样等来教育学生,疏通学生思想障碍,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体验和实践等不断进步,这属于()的德育原则。

国开大学——教育学7-8章题库

国开大学——教育学7-8章题库

第7章教学1、引起学习动机,是学生产生“我要学习”的需要,是学生掌握知识的(心理准备)阶段。

2、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把感知的材料同书本知识联系起来,经过自己的思维加工,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这是学生掌握知识的(心理准备/)阶段。

3、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体现的是教学过程的(掌握知识与提高思想觉悟相统一的规律)规律。

4、历史上实质教育派与形式教育派之间的论争,是关于(掌握知识与提高能力)的关系之争。

5、在“所有学生都能学好”的思想指导下,以集体教学为基础,辅之以经常、及时的反馈,为学生提供所需的个别化帮助以及所需的额外学习时间,从而使大多数学生都能达到课程目标的教学模式,是美国当代心理学家和教育家布鲁姆创立的(掌握学习教学模式)教学模式。

6、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倡导一种非操纵的教学,教师不是直接地教学生,而仅仅是促进他们学习,这种教学模式是(非指导性教学模式)。

7、在教学活动中,教师通过各种形式的感知,丰富学生的直接经验和感性认识,使学生获得生动的表象,从而比较全面、深刻地掌握知识,这属于(直观性原则)教学原则。

8、教师在教学中积极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引导学生独立思考,积极探索,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和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该教师所采取的是(启发性原则)教学原则。

9、教师在教学中所遵循的,既面向全体学生,同时又根据学生的个别差异,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的发展的教学原则是(巩固性原则)。

10、在教学中既要保证教学的科学性,又要发掘教材的思想性,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同时教师还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和思想素质,这是贯彻(理论联系实际)教学原则的要求。

11、教学活动要适合学生的发展水平,防止发生教学难度低于或高于学生实际程度而提出的教学原则是(量力性原则/)。

12、教师运用语言连贯系统地向学生传递知识的方法,属于下面哪一种教学法(讲授法/)。

德育原理考题及答案

德育原理考题及答案

第一章德育原理概述1、在中国大陆,德育概念泛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1)、传统思想的影响。

生产力的发展导致的分工细、学科分化、意识形态概念的分化现象过程在中国不明显,我国有道德与政治不分的传统,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对政治教育的强调。

2)、受苏联教育学的影响。

我国在学苏联时只学了合乎自己思维习惯的东西。

3)、中国政治革命的特殊历史轨迹使然。

由于以小博大的战争环境等原因,1949年之前的德育概念有两个明显的特征。

新中国成立之后的教育未得到及时的改变,受文革的影响,思想、政治教育反而得到了更进一步的强化。

2、德育概念的泛化在理论和实践中有什么弊端?1)、将德育视为无所不包的范畴,实际上也就取消了这一概念本身。

2)、在论述德育过程或德育的心理机制时又统统变成了道德教育过程或心理机制的描述,容易造成理论体系上的一些逻辑错乱。

3)、过于宽泛的德育概念在理论上往往使人难以在一个统一的语境下讨论德育问题,我们若一味坚持自己的“特色”,则难以与人对话,难以“同世界接轨”。

4)在实践中德育承担其所不能承担的任务,而忘却最根本的目标。

5)在德育实践中容易使道德与政治、思想、法制或心理及其教育问题在性质上相混淆,采取错误的教育策略,误判而误诊。

因而,德育概念外延的界定必须做认真的清理,应当遵循“守一而望多”的原则。

3、你是怎样理解德育概念的?⑴德育即培养学生品德的教育。

从内容上来讲,它包括思想、政治、法纪、道德的教育。

⑵德育,旨在形成受教育者一定思想品德的教育。

在社会主义中国包括思想教育、政治教育、法纪教育、道德教育。

同智育、体育密切相关。

⑶德育是教育工作者组织适合德育对象品德成长的价值环境,促进他们在道德认知、情感和实践能力等方面不断建构和提升的教育活动。

简言之,德育是促进个体道德自主建构的价值引导活动。

4.理解人类社会划分的依据和标志是什么,怎么划分的?依据:马克思关于生产工具是生产力和社会关系发展的指示器和人类社会依据人的发展水平。

教育学 第八章 思想品德教育工作

教育学 第八章  思想品德教育工作
校外非正式途径是指无明确的和严密计划、
后果较难预测、过程不易控制的校外间接途 径。主要有邻里、校外非正式社会群体、社 区文化氛围等。 1、邻里 2、非正式社会群体 3、社区文化氛围
第六节 思想品德教育方法 一、思想品德教育方法概述 (一)思想品德教育方法的意义 思想品德教育方法是指思想品德教育过程中 所采取的各种影响方式的总和。 (二)制约思想品德教育方法的因素 制约思想品德教育方法的因素是多方面的, 主要是思想品德教育的任务、目标、内容、 思想品德教育的一般规律和原则以及教育对 象的特点等。
二、中小学常用的思想品德教育方法
(1)讲解是教师向学生说明、解释、分析政
治观点、原理、道德观念、规则等时常用的 方式。 (2)报告是教育者比较系统地向学生论述、 论证、分析某一个思想品德教育专题,涉及 范围广,所需时间较长。 (3)伦理谈话是指教师为了说服学生,而就 某个问题与学生之间亲切交谈。
4、从实际出发,要求研究学生. 二、整体性原则 (一)整体性原则的内涵 整体性原则的内涵是指在思想品德教育工作
中思想品德的心理结构知、情、意、行全面 培养;教育影响保持时、空的连续性和一致 性,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相统一,充分发挥 多因素组织的整体功能。 (二)贯彻整体性原则的要求 首先要求全面完成思想品德教育任务。
其二,在全面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努力挖掘学生
身上的闪光点,发扬优点,因势利导,克服缺点, 根据学生的特点,扬长避短,培养优秀品德。 其三,在尊重信任学生时,坚持严格要求,防止 无原则的迁就和放任,在严格要求学生时,相信 他们的力量和能力。 其四,既有统一的要求,同时又尊重学生的个性 特征,区别对待,不强求一致。 其五,要创设道德情境,提出实践任务和要求, 让学生在自理过程中进行自我教育。 其六,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第八章 德育练习题

第八章  德育练习题

第八章 德育 一、选择题 1.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过程,其进行的顺序是 ( D ) A .以知为开端,知、情、意、行依次进行 B .以情为开端,知、情、意、行依次进行C .以意为开端,知、情、意、行依次进行 D .视具体情况,可有多种开端 2.在学生的品德结构中,作为基础的是(A )。

A 、知 B 、情 C 、意 D 、行 3.学生的品德结构中,下列陈述正确的是(B )。

A 、行是基础,知是关键 B 、知是基础,行是关键 C 、意是基础,情是关键 D 、意是基础,行是关键 4、.在德育过程中的主要矛盾是(D )。

A 、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的矛盾 B 、教育者和德育内容之间的矛盾 C 、受教育者与德育方法之间的矛盾 D 、教育者提出的德育要求与受教育者已有的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 5.“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主要依据了德育的(C )原则。

A 、尊重、信任与严格要求相结合 B 、正面教育 C 、因材施教 D 、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 6.“以说服教育为主,积极疏导,启发自觉,指明方向”主要依据了德育的(B )原则。

A 、尊重、信任与严格要求相结合 B 、正面教育,积极疏导原则 C 、知行统一 D 、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 7.学生受到学校、家庭和社会多种因素的影响以及他们的思想品德的养成是长期的过程,这提示教育者在德育过程要坚持(D )原则。

A 、共产主义方向性 B 、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 C 、因材施教 D 、教育影响的一致性与连贯性 8.通过创设良好环境,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这种方法称为(D )。

A 、说理教育法 B 、榜样教育法 C 、实际锻炼法 D 、陶冶教育法 二、判断题 1.各科教学是德育的最经常、最基本的途径. ( 对 ) 2.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是知、情、意、行的培养过程,其中,行是基础。

( 错 ) 3. 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社会通过教师向学生提出的道德要求与学生现有思想水平之间的矛盾。

第八章德育练习题附答案

第八章德育练习题附答案

第八章德育一判断1、德育过程是促进学生内部心理矛盾向积极方向转化的过程。

()2、受教育者在德育过程中是德育的客体。

()3、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是德育的一项重要内容。

()4、学校应当把德育放首位,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和行为习惯。

()5、学校德育可以简单地概括为:德育就是教师有目的的培养学生品德的活动。

()6、德育就是培养学生道德品质的教育。

()7、德育起于道德知识教育,终于道德行为。

()8、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的活动和交往的过程。

()9、中学教育中要坚持“德育为先”的理念,因此中学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及活动比其他教育活动更重要。

()10、“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体现的是德育的因材施教原则。

()二、单选1、孩子犯了错“爹打娘护”现象违背了的()。

A 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规律B 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的原则C 教育影响的一致性与连贯性的原则D 尊重信任与严格要求相结合原则2、让“一草一木都能说话”“每一墙壁都能说话”体现了德育方法中的()。

A 陶冶教育法B 榜样示范法C 说服教育法D 实际锻炼法3、进行德育的基本途径是()。

A 思想品德课和其他各科教学B 课外活动与校外活动C 劳动D 班主任工作4、在德育的几种方法中()侧重于道德认识的培养。

A 实际锻炼B 品德评价C 陶冶D 说服法5、提出观察学习德育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

A 皮亚杰B 赞可夫C 班杜拉D 科尔伯格6、家访可以防止5+2=0现象出现,这体现了德育的()原则。

A 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原则B 疏导性原则C 长善救失原则D 教育的一致性与连贯性7、老师采取画小红花、插小红旗等方式鼓励学生的德育方法是()A 品德评价法B 榜样示范法C 陶冶教育法D 实际锻炼法8、德育过程是由教育者、受教育者和()这样几个相互制约的要素构成的。

()A 德育影响B 德育内容C 德育方法D 德育内容和方法9、德育过程的基础是()A 掌握知识B 激发情感C 道德内化D 活动和交往10、德育方法很多,榜样示范法是其中很重要的一种方法,能体现这种方法的是()。

美育基础,讲义第八章 美育与德育、智育、体育的关系

美育基础,讲义第八章  美育与德育、智育、体育的关系

第八章美育与德育、智育、体育的关系一、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学习,了解美育与德育、智育、体育的关系,明确美育与德育、体育、智育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不能截然分割,也不能相互替代。

深入领会美育对德育、体育、智育的促进作用,以便在教育的过程中,讲美育与德育、体育、智育紧密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课程内容与考核要求(一)识记美育、德育、体育、智育的概念(二)领会美育与德育、体育、智育的联系与区别(三)简单应用结合实际分析美育对德育的促进作用(四)综合应用(五)结合实际分析美育对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所起的作用三、考核知识点1.德育是一定社会根据该社会的思想道德准则和规范,对受教者进行思想政治和道德品质方面的教育。

2.德育的主要任务是: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培养人们高尚的道德品质和道德行为,提高人们辨别善恶的能力和字句从善的道德意识。

3.美育与德育的联系:〖1〗美育与德育相互渗透、相互依存。

——美育与德育的关系从理论上分析,实际上就是美与善的关系,所谓善:不示人的主观愿望、意志,也不是人的道德观念,行为规范,而是人类普遍的时间要求和现实要求,挤时间的结果要符合人类的目的,满足主体的实际需要。

美和善是密不可分的,每一山为前提,美中包含了山,美归根到底要服从与善、符合于善。

同时善中业包含了美,善的最高境界必然是最崇高的美。

〖2〗美育与德育相互促进、相互补充。

①美育对德育的促进作用美育为德育奠定了良好的情感基础。

只有当道德认识与相应的道德行为相结合,才会形成崇高的理性和坚定的信念,并作为一种动力来推动道德认识向道德行为转化。

Ⅱ美育是进行德育的有力手段,由于美与有形象性、愉悦性和自由性的特点,在德语中运用美育可以是德语的抽象理论,变成生动具体的感性形象,是道德的理性说教转化成为情感的感染,事情执行得他律成为自由的自律。

②道德对美育的促进作用。

高尚的道德情操,有助于崇高的审美理想和健康的审美趣味的形成。

第八章 德育

第八章 德育
第三,抓好个别教育工作,把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 结合起来。
(六)依靠积极因素,克服 消极因素的原则

1、概念:指在德育工作中,要一分为二地看待学生, 发扬和依靠学生身上的积极因素,同时 克服消极因 素,因势利导,长善救失。 2 第一,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积 极因素。 第二,根据学生特点因势利导,化消极因素为积极 因素。
2.行为派
观点
人的品德说到底是我 们所有的道德行为方 式的总和和各种行为 习惯系统的最终产物。
3.情感派
观点和理解
情感是德育的构成性要素,而且 在德育中起着本源的作用。 情感就像酵母发酵一样,渗透于 我们的整个生存之中。舍弃情感, 仅靠理性推理而来的道德,在情 感派看来简直就是毫无意义的。

几点重要启示
想一想
在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等 方面,其中什么是德育的根本?

道德教育都是学校德育甚至是全部教 育的根本
我国中小学德育践行的是广义的德育

我国课程改革后大中小学相互衔接的 政治思想品德课程为:小学低年级品 德与生活,小学高年级品德与社会, 初中思想品德(原来叫思想政治), 高中思想政治,大学政治理论。


(四)正面教育与纪律 约束相结合的原则

1、概念:是指在德育过程中,既要用事实和 道 理进行正面疏导,启发自觉调动学生接受教育的 2、贯彻这一原则的基本要求:
第一,用摆事实,讲道理的正面教育方法,提高学生 思想认识。 第二,将正面教育与建立必要的规章制度结合起来。 第三,坚持正面教育与反面教育适当结合。
一方面,在德育过程中教育者的教 育在学生品德形成中起主导作用。 另一方面,在德育过程中受教育者 的自我教育在学生品德形成中起主体 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案例: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当校长时, 曾发生过这样一个感人的故事:校 园里开出了几朵 很大的玫瑰花,每天都吸引了很多学生来看。一天 早晨,苏霍姆林斯基看见一个小女孩摘下了一朵玫 瑰花,他便问小女孩是什么原因。小女孩羞愧地告 诉他,奶奶病得很重,她不相信校园里有这么大的玫 瑰花,摘下来是想让奶奶看看自己说的没错。听了 小女孩的回答,苏霍姆林斯基的心颤动了,他立即又 摘下了两朵玫瑰花,对孩子说:"这一朵是奖给你的, 因为你是一个懂得爱的孩子;这一朵是送给你奶奶 的,感谢她养育了你这样好的孩子"。
育的策略意义。
第二,理想激励机制的关键是主体自身
对道德理想的向往和追求。
第三,应当寻找适合不同德育对象生活
实际的理想激励策略。
(四)行为训练法

行为训练法是通过道德实践和对道德行 为的价值领悟、策略训练、奖励与惩罚 等方式进行道德教育,以巩固道德信念、 磨练道德意志、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的 德育方法。 行为训练法包括以下几个大的方面: 1、道德实践 2、奖励与惩罚
第8章 德育方法
第一节 德育方法概述 一、德育方法及其决定 二、德育方法分类与特点 第二节 德育方法述要 一、方法论意义上的德育方法 二、具体的德育方法 第三节 德育方法的应用 一、德育方法的组合及模式问题 二、德育方法的灵活运用
第一节 德育方法概述

一、德育方法及其决定 什么是德育方法 德育方法是指教师和学生在德育过程中
定的德育目标服务的性质,一定的德育目标总是要 通过德育内容和德育方法的中介才能实现。德育方 法是德育活动目标达成的中介。
直接影响德育方法选择的主要因素

1、教师和学生的因素
2、对德育过程的理解和设计

3、德育过程其他因素的影响
二、德育方法的分类与特点
德育方法从抽象程度上,可以划分为作 为方法论意义上的德育方法和具体做法 上的德育方法。 德育方法的共性特点 1、德育方法所要完成的任务比较特殊。 2、对应用德育方法的主体要求较高 3、复杂程度高

运用奖励法的基本要求
(1)奖励的指向不仅是成功的结果,而且是获 得成就的过程。 (2)奖励的频率和程度要恰当。不能滥用,不 能过高或过低地使用。 (3)注意奖励的灵活运用。奖励的形式应是多 种多样的。
(4)无论何种形式的奖励,本质上都是精神上 的鼓励。
(5)奖励应当尽可能面向全体学生,以形成集 体道德舆论,获得教育全体学生的功效。

(三)理想激励法
理想激励法是通过适当方式促进学生形 成道德理想、道德信念、进行道德教育 的方法。 苏霍姆林斯基将道德理想的形成和激励 过程称之为“思想生活”过程,具体做 法如下: (1)道德美育的方法 (2)“争论状态”的德育方法 (3)“地图上旅行”的方法


理想激励法应当注意的问题:
第一,应当充分注意理想激励对道德教

爱自己,给自己机会
问题5

这个故事有什么不合理的地方?

天哪,你们太棒了!你们看,就是伟大的作 家也有出错的时候,所以,出错不是什么可 怕的事情。我担保,如果你们当中谁将来要 当作家,一定比这个作家更棒!你们相信吗?
3、讨论法



讨论法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用讨论或辩论 方式就某一道德问题各抒己见、澄清思想、 寻求结论的方法。 运用讨论法需要注意: (1)讨论的主体要切合学生的道德发展实际, 具有智力上的挑战性。 (2)除了指导学生作好思维和材料上的准备 外,还要启发和鼓励学生解放思想、畅所欲 言,教师要循循善诱,“导而弗牵”。 (3)讨论法的主要目的在于思维训练和问题 澄清,教师要把注意力放在过程而不是结论 上。

情感陶冶法的具体实施途径一般是三个 方面:教师的师爱、环境陶冶、艺术陶 冶。 威尔逊的家庭化德育模式 诺丁斯的关怀伦理
创设情境,进行情感陶冶
1、看我漂亮看我帅,千万不要搞破坏 (保护公物) 2、我很脆弱,不能承受大脚的亲吻 3、草儿青青,足下留情. (小草) 4、不要亲我,我怕羞(修) (保持车距)
运用惩罚手段应当注意的基本问题
(1)惩罚的目的是教育,不能为惩罚而惩罚。 (2)惩罚应合情合理、公平、准确。 (3)惩罚应与对学生的尊重相结合。
(4)注意惩罚的灵活性,不能刻板地使用惩
罚手段。形式多样化,因对象而异。 (5)适合公开出发的乘法应充分发扬民主 获得学生群体的道德支持,也扩大惩罚 的教育面。

2、奖励与惩罚
奖惩法是通过奖励和惩罚两种积极和消 极的强化方式去影响学生道德行为的教 育方法。它也可分解为奖励的方法和惩 罚的方法。 “奖励”意味着对学生的正确认识与行 为的肯定或较高的评价。适当的奖励可 以使学生得到精神上的满足和愉悦,增 强其学习动机。但是,奖励并不绝对是 一种积极的教育方法,奖励也可能导致 负面的德育效果。
1、讲授法
讲授是以教师的语言作为主要媒介系统, 连贯地想学生传授知识、表达情感和价 值观念的教育方法。 思考:讲授法有哪些形式?

运用讲授法应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注意内容的组织。 第二,注意学生的发动。要特别注意启 发式教学原则的运用。 第三,注意语言艺术。

形式维度
发音准确
内容维度
准确性

那位来自白宫的著名人士是这样写的:小时侯, 有一天妈妈拿来几个苹果,红红绿绿,大小不 同。我和弟弟们都争着要大的,妈妈把那个最 大最红的苹果举在手中,对我们说:“这个苹 果最大最红最好吃,谁都想要它。很好,现在, 让我们来做比赛,我把门前的草坪分成三块, 你们三人一人一块,负责修剪好,谁干得最好, 谁就有权利得到它!”我们三人比赛剪草,结 果我赢得了那个最大的苹就必须努力争第一。她一直都 是这样教育我们,也是这样做的。在我们家里, 你想要什么好东西要通过比赛来赢得,这很公 平,你想要什么、要多少,就必须为此付出多 少努力和代价!

德育方法选择的标准: 经济地达成最大、最佳的预期道德教育效果 一是最大、最佳的德育效果, 二是用最简单、负担最轻的方式取得。

第二节 德育方法述要

一、方法论意义上的德育方法
“方法论意义上”的德育实际上就是理念 性的德育方法,它仅仅提供一种方法上 应当追求的原则,并不意味着一套十分 具体的做法。
1、道德实践

是学习性的实践活动
道德实践法的基本形式有:模拟活动、社会 实践和日常规范训练 道德实践活动对教师角色的具体要求有:

(1)教师是活动的组织者和领导者。
(2)教师是活动的指导者和帮助者。
(3)教师是活动的鼓励者和评价者。
优点:寓于学生的主体性学习中,不仅 巩固道德知识的成果,还有利于道德技 能训练和价值观念的培养。 缺点:应有的频率和难易程度的把握, 学生自由的问题。
语言连贯,流畅
组织性
语速适中 逻辑性 态度和蔼,富有情感 形象,通俗
2、谈话法
谈话法是以师生交谈的方式进行知识教学和 价值辅导的教育方法,谈话的基本类型有两 种:一是提问,二是对话。 提问法的基本要求是: (1)所提问题应当准确、难易适当、有针对性 和启发性。 (2)所提问题针对的对象应当具有普遍性和针 对性。 (3)谈话要有一定的计划和步骤,掌握好时间。 (4)提问结束时应引导学生作出适当的总结。
为达到一定的德育目标而采用的有一定内
在联系的活动方式与手段的结合。

德育方法与德育方式
德育方法可以理解为具体德育方式的合理 组合,德育方式对德育方法来说具有局部、 从属的性质。没有具体的德育方式,也就没 法形成由这些方式组成的有联系的组合即德 育方法。 同时,德育方式和德育方法在一定教育 情境中又是可以相互转化和相互替代的

那位来自监狱的犯人在信中这样写到:小 时候,有一天妈妈拿来几个苹果,红红绿绿, 大小不同。我一眼就看见中间的那个,又红 又大,非常想要。这时妈妈把苹果放在桌子 上,问我和弟弟:你们想要哪个?我刚想说 要最大最红的那个,这时弟弟抢先说出我想 说的话。妈妈听了,瞪了他一眼,责备他说: 好孩子要学会把好东西让给别人,不能总想 着自己。于是,我灵机一动,改口说:“妈 妈,我想要那个最小的,最大的留给弟弟 吧。”妈妈听了非常高兴,在我的脸上亲了 一下,并把那个又红又大的苹果奖励给我。 我得到了我想要的东西,从此,我学会了说 谎。
案例 “道德银行”“道德币” 2002年1月7日,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望月湖社区创建 了全国首家“道德银行”。 2007年10月长沙理工大学城南学院成立的湖南省高 校第一家“道德银行”中,推行了有“约束性”的 考评管理机制。 “道德银行”是参照银行运作模式, 将学生志愿者参加的志愿服务、好人好事等以“道 德币”这一虚拟货币的形式,记录在学院开办的 “道德银行”的存折上。学生在活动中获得的“道 德币”,成为自己的“道德资产”。
案例:《分苹果的启示》


美国一位心理学家为了研究母亲对人一生 的影响,在全美选出50位成功人士,他们都在 各自的行业中获得了卓越的成就;同时又选出 50位有犯罪记录的人。分别去信给他们,请他 们谈谈母亲对自己的影响。有两封回信给心理 学家的印象最深刻。一封来自白宫一位著名人 士,一封来自监狱一位服刑的犯人。他们谈的 都是同一件事:小时侯母亲给他们分苹果。

这个分苹果的故事,对我们至少有三点启 示:一是教育不要违背人的天性,去造就扭 曲的人格;二是要利用孩子的需要,对孩子 加以正确引导,使之懂得索取与付出之间的 关系;三是要让孩子懂得公平,即使是竞争 也要讲究公平,不要想歪点子。
(二)情感陶冶法
情感陶冶法是指通过设置一定的情境让学 生自然而然地得到道德情感与心灵的熏 陶、教育的一种方法。陶冶法的基本理 论基础是环境与人的发展的相互作用, 一般说来陶冶法具有陶情和冶性两方面 的作用。
(五)修养指导法
修养指导法是教师指导学生进行道德上 的自我修养,从而提升道德水平的教育 方法。这是一种以学生自我修养为核心 的教育方法,所以,有人称之为“自我 修养法”。 修养指导法要做的主要工作是: (1)培养学生道德修养的自觉性 (2)帮助学生制定修养的标准和计划 (3)指导学生监控和评价自己的道德 表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