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原创 全国通用】2014-2015学年高一寒假作业 物理(一)Word版含答案
高一上学期物理寒假作业.doc
高一上学期物理寒假作业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其中1-8题为单选,9---12题为多选)。
1、研究物体的下列运动时,能被看作质点的是A.研究自由体操运动员在空中翻滚的动作B.研究砂轮的转动情况C.研究顺水漂流的小船,它漂流10 km所用的时间D.研究篮球运动员的投篮姿势2、小明对重力和重心有以下四种认识,其中正确的是A.重力方向总是垂直于物体的表面B.重力方向总是竖直向下C.物体的重心一定在物体上D.重力就是万有引力3、一个足球以2m/s的速度水平飞向球门门框,又以1m/s的速度大小被水平碰回,设足球与门框的作用时间为0.1s,则这个过程的加速度大小为A.10m/s2B.-10m/s2C.30m/s2D.-30m/s24、下面关于惯性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运动速度大的物体比速度小的物体难停下来,所以运动速度大的物体具有较大的惯性B.物体受的力越大,要它停下来就越困难,所以物体受的力越大,则惯性越大C.在月球上举重比在地球上容易,所以同一物体在地球上惯性比在月球上大D.物体含的物质越多,惯性越大5、如图,粗糙的水平地面上,质量为1kg的木块以一定的初速度向右滑行的同时还受到一个向左的水平推力的作用,已知地面的动摩擦因数为0.1。
在木块停止运动之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g=10m/s2)A.木块受到水平向右的滑动摩擦力B.地面对木块的滑动摩擦力大小为1NC.地面对木块的支持力为1ND.木块受到静摩擦力的作用6、如图所示,沿光滑水平面运动的小滑块,冲上光滑的斜面后,受到的力有A.重力、弹力、上冲力B.重力、弹力、C.重力、弹力、下滑力D.重力、弹力、上冲力、下滑力7、对于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的物体施加一水平拉力,当力刚开始作用的瞬间A、物体立即获得速度B、物体立即获得加速度C、物体同时获得速度和加速度D、由于物体未来得及运动,所以速度和加速度都为零8、粗糙水平面上的物体在水平拉力F作用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现使F不断减小,则在滑动过程中A.物体的加速度不断减小,速度不断增大B.物体的加速度不断增大,速度不断减小C.物体的加速度先变大再变小,速度先变小再变大D.物体的加速度先变小再变大,速度先变大再变小9、用计算机辅助实验系统做验证牛顿第三定律的实验,点击实验菜单中“力的相互作用”。
2015寒假作业 高一物理 - 答案
高一物理 第 页 (共3页)1 (一)运动的描述9.10.(14分)解:(1)质点在0~4 s 内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2分) 4 s ~8 s 内做匀速直线运动(2分) 8 s ~10 s 内做匀减速直线运动(2分) 10 s ~12 s 内做反向匀加速直线运动(2分)(2)由a =Δv Δt 得:0~4 s 内的加速度a 1=Δv Δt =10-04-0m/s 2=2.5 m/s 2,正方向(2分)8 s ~10 s 内的加速度a 2=Δv Δt =0-1010-8 m/s 2=-5 m/s 2,负方向(2分)10 s ~12 s 内的加速度a 3=Δv Δt =-10-012-10 m/s 2=-5 m/s 2,负方向11.(14分)(1))5(/5.37)1160.10(0.25分客车s m t l v =-=∆= (6分) (2)设从货车开始运动后t=20s 内客车行驶了S 1米,货车行驶了S 2米,货车的加速度为a,30节货车车厢的总长度为L=30x16m=480m . vt S =1 (2分)2221at S =(2分) 21S S L -= (2分)由以上各式,代入数据可得:a=1.35m/s 2 (2分) 12.解:(1)如图所示(6分)(2)汽车运动的面积为匀加速、匀速、匀减速三段的位移之和:s=s1+s2+s3=10×10+30×20+10×20=900 m (8分)(二)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A9. (3)图略 12.6(4)此速度的物理意义是打点计时器打下计时点A 时纸带对应的速度10.答:(1)16 m (3分) 2 m/s 2(3分) (2)1 s (3分) (3)25 m (3分) 11.答:汽车原来的速度ν=108 km/h =30m/s.在反应时间t =0.75s 内,汽车做匀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为s 1=v 0t 1=30×0.5=15 m (3分)刹车后,汽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滑行时间为t 2=5300-s =6s (3分) 汽车刹车后滑行的位移为s 2=v 0t 2+12at 22=30×6m +12×(-5)×(6)2 m=90 m (3分) 所以行驶时的安全车距应为s =s 1+s 2=15m +90 m =105 m (3分)12.答:(1)在连续相等的时间间隔内的位移之比7:5:3:1:::4321=x x x x则在第2滴水和第3滴水之间的距离为1m ,则=+++4321x x x x 3.2m (7分) (2)⇒=221gt h 0.2=⇒⨯⨯21021t t=0.2s (7分)(三)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B9. (1) v B=14.00cm/s, v C=17.90cm/s, v D=21.80cm/s, v E=25.85cm/s, v F=29.85cm/s(2) a =(30.0-10.0 )/0.5=40.00(cm/s 2)10.(1)6m (3分) (2)6m (3分) (3)0 (3分)(4)11/9m/s=1.2m/s (3分) 11.(1)a=-1.5m/s2(6分)(2)320s=6.7s (6分) 12. (1)4s (7分) (2) 30m/s (7分)(四)相互作用A9.(1)BC (2)A (3)甲 (4)B10. N F f N F N F OBOB OA3310,3310,3320====11.5.0=μ12. 经计算:拉箱子F 1=21.7N, 推箱子F 2=29.4N,所以拉箱子省力。
2015高一物理寒假作业(必修一)
精心整理
精心整理 2015 高一物理寒假作业(必修一) 为大家整理的 2015 高一物理寒假作业(必修一)文章,供大家学习参考! 更多最新信息请点击高一考试网 【知识回顾】
1、质点是是在研究物体运动时,突出问题的主要方面,忽略次要因 素,建立理想化的“物理模型”。这是经常采用的一种科学研究方法。
物体看作质点的条件: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2、路程:物体实际运动轨迹的长度。
位移:从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
一般情况下,运动物体的路程与位移大小是不同的。只有当质点做单 一方向的直线运动时,路程与位移的大小才相等
精心整理 3、平均速度表达式: 瞬时速度的引入体现了物理思想 4、电磁打点计时器是一种使用电源的仪器;它的工作电压是。 当电源的频率是 50Hz 时,它每隔 s 打一次点。 电火花计时器的工作电压是。 5、加速度的表达式: 物理意义: 在直线运动中,若 a 的方向与 v 的方向,速度增大;若 a 的方向与 v 的方向,速度减小。 点击查看:2015 高一物理寒假作业(必修一)
高一物理学科上学期寒假作业
高一物理学科上学期寒假作业物理在经典时代是由与它极相像的自然哲学的研讨所组成的,直到十九世纪物理才从哲学中分别出来成为一门实证迷信。
小编预备了高一物理学科上学期暑假作业,希望你喜欢。
一、选择题1.以下关于惯性的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 )A.人走路时没有惯性,被绊倒时有惯性B.物体的惯性是指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才表现出来的坚持原来直线运动形状或运动形状的性质C.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与运动形状和能否受力有关D.物体受力大时惯性大,受力小时惯性小,不受力作用时无惯性2.如下图,轻弹簧下端固定在水平面上.一个小球从弹簧正上方某一高度处由运动末尾自在下落,接触弹簧后把弹簧紧缩到一定水平后中止下落.在小球下落的这一全进程中,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选项是( )A.小球刚接触弹簧瞬间速度最大B.从小球接触弹簧到抵达最低点,减速度方向先向下后向上C.从小球接触弹簧到抵达最低点,小球的速度先增大后减小D.从小球接触弹簧到抵达最低点,小球的减速度先减小后增大3.在水平桌面上放置一台电脑,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电脑所受重力与电脑对桌面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B.电脑对桌面的压力与桌面对电脑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2021高中生暑假专题】C.电脑所受重力与桌面对电脑的支持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D.电脑对桌面的压力与桌面对电脑的支持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4.依据你对物理概念和规律的了解,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 )A.运动的物体能够受滑动摩擦力作用,运动的物体可以受静摩擦力作用B.枪膛中的子弹的减速度约为105m/s2,射出的速度可达1000m/s左右,所以减速度大,速度变化就越大C.高速行驶的火车很难停上去,所以速度越大物体的惯性越大D.竖直上抛运动的物体抵达最高点时速度为零,减速度也为零5.如下图,弹簧秤和细线的重力及一切摩擦不计,物重G=5N,那么弹簧秤A和B的示数区分( )A.5N,0B.0,5NC.10N,5ND.5N ,5N6.两个共点力Fl、F2大小不同,它们的合力大小为F,那么()A.F1、F2同时增大一倍,F也增大一倍B.F1、F2同时添加10 N,F也添加10 NC.F1添加10 N,F2增加10 N,F一定不变D.假定F1、F2中的一个增大,F不一定增大二、实验题7.某同窗尝试用橡皮筋等器材探求力的平行四边形定那么,他找到两条相反的橡皮筋(遵照胡克定律)和假定干小重物,以及刻度尺、三角板、铅笔、细绳、白纸、钉子,设计了如下实验:将两条橡皮筋的一端与细绳衔接,结点为O,细绳下挂一重物,两橡皮筋的另一端也都连有细绳.实验时,先将一条橡皮筋的另一端的细绳固定在墙上的钉子A上,另一条橡皮筋任其下垂,如图甲所示;再将另一条橡皮筋的另一端的细绳也固定在墙上的钉子B上,如图乙所示.①为完成实验,下述操作中必需的是________.a.两橡皮筋的另一端衔接的细绳a、b长度要相反b.要测量橡皮筋的原长c.要测量图甲和图乙中橡皮筋的长度d.要记载图甲中结点O的位置及过结点O的竖直方向e.要记载图乙中结点O的位置及过结点O的竖直方向②对该实验两条相反的橡皮筋的要求的了解正确的为________.a.橡皮筋的资料和原长相反即可b.橡皮筋的资料和粗细相反即可c.橡皮筋的资料、原长和粗细均要相反8.某同窗用打点计时器研讨小车的匀变速直线运动,他将打点计时器接到频率是50Hz的交流电源上,实验中失掉一条纸带,如下图.他在纸带上便于测量的中央选取第1个计数点,在该点下标明A,第6个点下标明B,第11个点下标明C,第16个点下标明D,第21个点下标明E,测量时发现B 点已模糊不清,测得AC长为14.56cm,CD长为11.15cm,DE 长为13.73cm.(1)A.C两个计数点的时间距离为。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高一年级第一学期寒假作业.doc
高中物理学习材料桑水制作2013~2014学年高一年级第一学期寒假作业命题人:曾林志审题人:李成宏第Ⅰ卷(选择题共40分)一、单项选择(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正确)1. 敦煌曲子中有这样的诗句:“满眼风波多闪烁?看山恰是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
”其中“看山恰是走来迎”和“是船行”所选的参考系分别是A. 船和山B. 山和船C. 地面和山D. 河岸和水流2. 下表是四种交通工具的速度改变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初始速度(m/s)经过时间(s)末速度(m/s)① 2 3 11②0 3 6③0 20 6④0 100 20A.①的速度变化最大,加速度最大 B.②的速度变化最慢C.③的速度变化最快 D.④的末速度最大,但加速度最小3. 甲球的重力是乙球的3倍,甲、乙分别从高H、2H处同时自由落下(H足够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同一时刻甲的速度比乙大B、下落1m时,甲、乙的速度相同C、下落过程中甲的加速度大小是乙的3倍D、在自由下落的全过程,两球平均速度大小相等4. 某人骑自行车在平直道路上行进,如右图中的实线记录了自行车开始一段时间内v-t图象,某同学为了简化计算,用虚线作近似处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t1时刻,虚线反映的加速度比实际的大B、在0-t1时间内,由虚线计算出的平均速度比实际的大C、在t1-t2时间内,虚线反映的是匀速运动D、在t3-t4时间内,虚线反映的是匀加速运动5. 某物体以30m/s的初速度竖直上抛,不计空气阻力,g取10m/s2。
5s内物体的( ) A.路程为65m B.位移大小为25m,方向向下C.速度改变量的大小为10m/s D.平均速度大小为13m/s,方向向上6.t=0时,甲乙两汽车从相距80 km的两地开始相向行驶,它们的v-t图象如图所示.忽略汽车掉头所需时间.下列对汽车运动状况的描述正确的是()A、在第1小时末,乙车改变运动方向B、在第2小时末,甲乙两车相距20 kmC、在前4小时内,乙车运动加速度的大小总比甲车的大D、在第4小时末,甲乙两车相遇7.下列关于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力可以用天平测量B.只有直接接触的物体间才有力的作用C.风吹草动,说明只有受力物体而没有施力物体D.拉力、压力、支持力是效果力(同一个物体既可以是施力物体也可以是受力物体)8. 关于四种相互作用,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使原子核内质子、中子保持在一起的作用是电磁相互作用B.在天然放射现象中起作用的基本相互作用是弱相互作用C.万有引力和电磁相互作用是远程力,强相互作用和弱相互作用是近程力D.地球绕太阳旋转而不离去是由于万有引力作用9. 一木箱放在水平地面上,下列关于木箱和地面所受弹力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地面受到向下的弹力,是因为地面发生了弹性形变;木箱没有发生形变,所以木箱不受弹力B.地面受到向下的弹力,是因为木箱发生了弹性形变;木箱受到了向上的弹力,是因为地面也发生了形变C.地面受到向下的弹力,是因为地面发生了弹性形变;木箱受到了向上的弹力,是因为木箱也发生了形变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10. 在机场、海港、粮库,常用输送带运送旅客、货物、和粮食等,如图所示,当行李箱随传送带一起匀速运动时,下列关于行李箱受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行李箱所受的摩擦力方向沿传送带向上B.行李箱所受的摩擦力方向沿传送带向下C.此时行李箱受到四个力的作用D.因为行李箱与传送带之间相对静止,所以行李箱不受摩擦力的作用第Ⅱ卷(非选择题共60分)二、填空题(本题共4小题,共20分,把答案填在题中的横线上.)11.(4分)如图所示,n块厚度均为d质量为m的相同砖块,靠在一起平放在地面上,今将它们一块一块向上叠迭起来,全部叠完这堆砖,砖的重心升高了_______ _。
高一上学期物理寒假作业试题
高一上学期物理寒假作业试题自己整理的高一上学期物理寒假作业试题相关文档,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谢谢阅读!高一上学期物理寒假作业试题(一)一、单项选择题(本题有6个小题,每题4分,共24分。
每个小问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选对了会得4分,选错了不会分。
)1.两个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物体a的加速度aa=3m/S2,物体b的加速度ab=-5m/S2。
比较它们的加速度和速度()A.物体a的加速度很大。
b .物体b的加速度大C.物体A速度高。
d .物体B的速度高回答:B2.以下关于粒子的说法是正确的()A.原子核很小,所以可以认为它是一个粒子B.太阳太大了,不能被视为粒子C.在研究地球自转时,地球可以看作一个质点D.当研究地球的公转时,地球可以看作一个质点回答:d。
3.将在标准运动场举行1500米赛跑。
一个运动员早上9: 20: 40站在起跑线上,从跑道起点出发,绕着运动场跑了三圈以上,9: 25: 28到达终点,成绩是4: 38。
上面描述中指出的时间是: ()a . 9:20:40;B.4: 38C.9: 25: 28。
9: 20: 50回答:B4.以下运动的速度和加速度之间的关系可能存在于()A.速度向东增加;向西加速B.速度是向东的,而且在增加;加速度正在向西减小C.速度是向东的,并在不断减小;向西加速D.速度是向东的,并在不断减小;加速度向东移动,并且在增加回答:c。
5.以下说法是正确的()A.时间轴上的第一秒是1 ~ 2 sB.第一个1的结束和第二个2的开始是同一时间C.5s内是从4s结束到5s结束的1D.第五是片刻回答:B6.如果变速直线运动物体的平均速度前半段为6km/h,后半段为10km/h,那么整个范围内的平均速度为()A.7.04km/hB.7.50km/hC.8km/hD.8.24km/h回答:B二、选择题(本题有4道小题,每道题6分,共24分。
每个小问题只有两个选项是正确的,所有选项6分,少选3分,错选、多选或不选0分。
高一物理必修1寒假作业
图1高一物理寒假作业(1)主要内容:运动的描述及直线运动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1.某质点向东运动12m ,又向西运动20m ,又向北运动6m ,则它运动的路程和位移大小分别是( ) A .2m ,10m B .38m ,10mC .14m ,6mD .38m ,6m 2.关于速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是矢量B .平均速度就是速度的平均值,它只有大小,没有方向,是标量C .运动物体在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叫做瞬时速度,它是矢量D .汽车上的速度计是用来测量汽车平均速度大小的仪器 3.一质点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某一段位移内平均速度为v ,且已知前一半位移内平均速度为v 1,则后一半位移的平均速度v 2为 ( )A .12122v v v v + B .112vv v v - C .1122vv v v - D .112vv v v- 4.A 、B 、C 三质点同时同地沿一直线运动,其s -t 图象如图1所示,则在0~t 0这段时间内,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质点A 的位移最大B .质点C 的平均速度最小 C .三质点的位移大小相等D .三质点平均速度一定不相等5.甲、乙两物体在同一条直线上,甲以v =6m/s 的速度作匀速直线运动,在某时刻乙以a =3m/s 2的恒定加速度从静止开始运动,则( )A .在2s 内甲、乙位移一定相等B .在2s 时甲、乙速率一定相等C .在2s 时甲、乙速度一定相等D .在2s 内甲、乙位移大小一定相等 6.某质点从静止开始作匀加速直线运动,已知第3s 内通过的位移为s ,则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为( )A .32s B .23s C .25s D .52s 7.某质点以大小为a =/s 2的加速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则 ( )A .在任意一秒内速度的变化都是/sB .在任意一秒内,末速度一定等于初速度的倍C .在任意一秒内,初速度一定比前一秒末的速度增加m/sD .第1s 内、第2s 内、第3s 内的位移之比为1∶3∶58.某汽车沿一直线运动,在t 时间内通过的位移为L ,在2L 处速度为v 1,在2t处速度为v 2,则( )A .匀加速运动,v 1>v 2B .匀减速运动,v 1<v 2C .匀加速运动,v 1<v 2D .匀减速运动,v 1>v 29.自由下落的质点,第n 秒内位移与前n -1秒内位移之比为( )A .1-n nB .211n n -- C .212n n - D .()2112--n n 10.在拍球时,球的离手点到地面的高度为h ,不计空气阻力, 可以判断球落地所需的时间为( )A BCD .条件不足,无法判断二、填空题(把正确答案填写在题中的横线上,或按题目要求作答。
高一物理寒假作业1高一全册物理试题 (2)
应对市爱护阳光实验学校高一物理寒假作业〔一〕一、单项选择题(此题共5小题,每题4分,共20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正确,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1.2012年2月27日上午10时,我国海第十一批护航编队从州湾某解缆起航,奔赴亚丁湾、索马里海域执行护航任务,经过5000多海里的航行,于3月15日晨抵达目的地.关于此次航行,以下说法不.正确的选项是( ) A.当研究护航舰艇的运行轨迹时,可将其看做质点B.“5000多海里〞指的是护航舰艇的航行位移C.“5000多海里〞指的是护航舰艇的航行路程D.题中数据“2月27日上午10时〞和“3月15日晨〞指的是时刻2.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熊大、熊二均以相同的速度行走,假设以熊大为参考系,那么熊二可能是运动的B.熊大、熊二均以相同的速度行走,假设以熊二为参考系,那么熊大是静止不动的C.两辆在公路上沿同一直线行驶,它们之间的距离保持不变,假设观察结果是两辆车都静止,那么选用的参考系必是其中的一辆车D.两人在公路上行走,速度大小不同,方向相同,那么选择其中的一人为参考系,两人都静止3.伽利略在对运动的研究过程中创造了一套对近代的开展极为有益的方法,这些方法的核心是把______和逻辑推理(包括数学演算)和谐地结合起来.( )A.猜测B.假说C.D.思辨4.(2021·高考)某人估测一竖直枯井深度,从井口静止释放一石头并开始计时,经2 s听到石头落底声.由此可知井深约为(不计声音传播时间,重力加速度g取10 m/s2)( )A.10 m B.20 mC.30 m D.40 m5.空特级飞行员李金钊驾驶歼十战机执行战术机动任务,在距机场54 km、离地1750 m高度时飞机发动机停车失去动力.在地面指挥员的果断引领下,平安迫降机场,成为处置国产单发型战机空中发动机停车故障、平安返航第一人.假设飞机着陆后以6 m/s2的加速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假设其着陆速度为60 m/s,那么它着陆后12 s内滑行的距离是( )A.288 m B.300 mC.150 m D.144 m6.质点做直线运动的v-t图象如图2-5所示,规向右为正方向,那么该质点在前8 s内平均速度的大小和方向分别为( ) A.0.25 m/s B.1 m/sC.向右D.向左7.某物体沿一直线运动,其v-t图象如图1-8所示,以下描述中正确的选项是( )A.第1 s内和第2 s内物体的速度方向相反B.第1 s内和第2 s内物体的加速度方向相反C.第2 s末物体的速度和加速度都为零D.第3 s内物体的速度方向和加速度方向相同8.质点做直线运动的位移x与时间t的关系为x=5t+t2(各物理量均采用单位制单位),那么该质点( )A.第1 s内的位移是5 mB.前2 s内的平均速度是7 m/sC.任意相邻的1 s内位移差都是1 mD.任意1 s内的速度增量都是2 m/s9.以下所给的图象中能反映做直线运动的物体回到初始位置的是( )图2-7图2-810.在事演习中,降兵艾小春从飞机上跳下,先做自由落体运动,在t1时刻,速度达较大值v1时翻开降落伞,做减速运动,在t2时刻以较小速度v2着地.他的速度图象如图2-8所示.以下关于该空降兵在0~t1或t1~t2时间内的平均速度v的结论正确的选项是( )A .0~t1,v=v12B.t1~t2,v=v1+v22C.t1~t2,v>v1+v22D.t1~t2,v<v1+v22二、题(此题共2小题,每题6分,共12分,按题目要求作答)11.利用如图2-9所示的装置可以研究自由落体运动.中需要调整好仪器,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松开纸带,使重物下落,打点计时器会在纸带上打出一的小点.(1)为了测得重物下落的加速度,还需要的器材有________.(填入正确选项前的字母)A.天平B.秒表C.米尺(2)假设中所得到的重物下落的加速度值小于当地的重力加速度值,而操作与数据处理均无错误,写出一个你认为可能引起此误差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在做“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中,取一段如图2-10所示的纸带研究其运动情况.设O点为计数的起始点,在四个连续的计数点中,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0.1 s,假设物体做理想的匀加速直线运动,那么计数点“A〞与起始点O之间的距离x1为________cm,打计数点“A〞时物体的瞬时速度为________m/s,物体的加速度为________m/s2.图2-10三13.(8分)为了平安,在公路上行驶的之间保持必要的距离,某高速公路的最高限速v=30 m/s.假设前方车辆因故障突然停止,前方车司机包涵从发现这一情况,经操纵刹车,到开始减速所经历的时间(即反时间)t=0.50 s.刹车时的加速度大小为10 m/s2.求:(1)的反距离是多少?(2)的刹车距离是多少?(3)该高速公路上间的距离x至少为多少?14.(8分)在一次救援当中,为了救助伤员,直升机需要悬停在800 m的高空,用绳索将伤员从地面拉起,假设在某一次救助伤员高时,悬绳以0.4 m/s2的加速度将静止于地面的伤员拉起,到达4 m/s的速度时,变为匀速上升,试求:(1)伤员加速运动的时间和位移;(2)伤员从地面到直升机需要多长时间.二中高一物理寒假作业〔一〕答案选择题:1.B2.B3.C4.B5.B6.AD7.BD8.BD .9.CD 10.AD题:11.解析:(1)根据纸带求加速度,一要知道长度和时间,时间由打点计时器直接测量,故不需要秒表;重力加速度的值和物体的质量无关,因此不需要天平.应选项C正确.(2)自由落体运动是只在重力作用下从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如果运动中受到阻力(如纸带与限位孔有摩擦),物体下落的加速度就会变小.答案:(1)C (2)打点计时器与纸带之间存在摩擦12.解析:设相邻相时间内的位移之差为Δx,那么A B=x1+Δx,B C=x1+2Δx,O C=O A+A B+B C=3(x1+Δx)=18.00 cm,故A B=6.00 cm,x1=4.00 cm;由Δx=aT 2=2.00 cm 可得a =2.00 m/s 2;A 点的速度v A =O A +A B 2t=0.50 m/s.答案:4.00 0.50 2.00 计算题: 13.解析:(1)在司机反时间内,做匀速直线运动,其反距离为: x 1=vt =30×0.50 m=15 m. (2)由v 2=2ax 2知, x 2=v 22a =3022×10 m =45 m.(3)间的距离x 至少为 x 1+x 2=60 m.答案:(1)15 m (2)45 m (3)60 m 14.解析:(1)设加速运动时间为t , 由v =at 知t =v a =40.4 s =10 s ,加速上升的位移为x =12at 2=12×0.4×102m =20 m.(2)伤员匀速上升的距离为x′=(800-20) m =780 m ,匀速上升时间为:t′=x′v =7804 s =195 s.伤员从地面到直升机需用时 t 总= t +t′=205 s.答案:(1)10 s 20 m (2)205 s。
【高一】高一上学期物理寒假作业题(附答案)
【高一】高一上学期物理寒假作业题(附答案)在现代,物理学已经成为自然科学中最基础的学科之一。
以下是物理网为大家整理的高一上学期物理寒假作业题,希望可以解决您所遇到的相关问题,加油,物理网一直陪伴您。
一、多项选择题(本题共12道小题,每道题4分,共48分,其中1-9为单选题,10-12为多选题,全部正确得满分,正确但不完整得2分,错误或不回答得0分)1.在物理学的重大发现中科学家们总结出了许多物理学方法,如理想实验法、控制变量法、极限思想法、类比法、等效替代法、科学假设法和建立物理模型法等.以下关于物理学研究方法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当不需要考虑对象本身的大小和形状时,使用粒子替换对象的方法使用假设方法b.根据速度的定义式,当△t趋近于零时,就可以表示物体在t时刻的瞬时速度,该定义运用了极限思想法c、在探索加速度、力和质量之间的关系时,使用了控制变量法d.引入重心?合力与分力的概念时运用了等效替代法2.以下关于牛顿运动定律的陈述是正确的()a.牛顿第一、第二、第三定律都可以通过实验进行检验b、牛顿第一定律描述了惯性的大小,所以它也被称为惯性定律c.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知,物体朝什么方向运动,则在这一方向上必定有力的作用d、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当跳高运动员起跳时,地面对人的支撑等于地面上人的压力3.有几个同学在一次运算中,得出了某物体位移x的大小同其质量m、速度v、作用力f和运动时间t的关系式分别如下,其中正确的是()a、 x=v/2ab。
x=mv3/fc。
x=ftd。
x=mv2/2f4.如图,一水平传送带匀速运动,在a处把工件轻轻放到传送带上,经过一段时间工件便被送到b处,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工件在传送带上始终可以匀速移动b.工件在传送带上可能一直匀加速运动c、提高输送带的移动速度肯定会缩短工件的输送时间d.不管传送带的速度为多大,工件的运送时间是一样的5.5m长垂直杆的下端距离垂直隧道洞口的上边缘5m。
高一物理寒假作业必修一
高一物理寒假作业必修一由查字典物理网高中频道提供,2021年高一物理暑假作业必修一,因此教员及家长请仔细阅读,关注孩子的生长。
选修1-1磁场基础温习题(含答案人教版)一.概念1.以下哪些物理量是矢量( )A.电场强度B.电势差C.电势能D.磁感应强度2.依据定义式,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B的大小与F成正比,与L、I成正比B.B的方向由F的方向所决议C.处在磁场中的通电导线L,在任何状况下所受磁场力F与L、I之比都恒定,且不为零D.只要当B与L垂直时,定义式才有意义3.磁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是经过磁场发作的。
对磁场看法正确的选项是A.磁感线有能够出现相交的状况B.磁感线总是由N极动身指向S极C.某点磁场的方向与放在该点小磁针运动时N极所指方向分歧D.假定在某区域内通电导线不受磁场力的作用,那么该区域的磁感应强度一定为零4. 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有A.只需带电粒子在磁场中运动,就会遭到洛仑兹力的作用B.带电粒子在空间定向运动,其周围空间一定构成磁场C.带电粒子垂直射入磁场中,必做圆周运动D.洛仑兹力总是不做功二.磁场、磁感线、安培力1、在长直导线AB左近,有一带正电的小球由绝缘线悬挂在M点,如以下图所示,当导线中有恒定电流经过时,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 )A.小球遭到垂直纸面向里的磁场力B.小球遭到垂直纸面向外的磁场力C.小球遭到垂直于AB向右的磁场力D.小球不受磁场力的作用1. 如下图的磁场中,与磁场方向垂直放置一个含有铁芯的小通电螺线管,给螺线管通以如下图的电流,那么螺线管的运动状况为( )A.P端向外Q端向里旋转B.P端向里Q端向外旋转C.PQ将上下平动D.PQ将左右平动2. 一根长度为0.1m的平均金属杆,两端焊接等长的细软导线,悬挂在同一水平高度的两点上,abcd所在的区域内有一竖直方向的匀强磁场,当ab中通以如下图的电流时,金属杆ab偏离原来的位置到两根悬线和竖直方向的夹角为30时坚持平衡,假设金属杆ab的质量为0.086kg,其中经过的电流强度为10A.那么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为______.(g取10m/s2)3. 两通电直导线的电流方向区分为ab,cd,两导线垂直但不相交,ab水平放置,可自在移动,cd竖直放置且固定不动,如下图。
2014高一物理寒假作业1有答案和解释
1.下面各组的三个物理量中都是矢量的是
瞬时速度、
加速度 •瞬时速度、位移、加速
象一般都是十分复杂的,涉及到许多因素。
舍
100m B .前10s 内位移不一定是 10Om~C 加速
高一物理寒假作业(一)
'选择题
系C.质点D.坐标系3.
(不定项选择)做
()A 「位移、、路程、平均速度
B .时间
匀加
5s 末的速度为 10m/s 则(
匚)A •前10s 内位移一定是
挂 白
量 多 次 重复测量.在某次实验中根据测得的多组数据
人员的伤害事故•如果只研究在竖直方向上的 运动,且可简
化成初速度为零的匀变速直线运
重 多]
使乘客不脱离座椅 2|11|. I 如图所示」白色的传
运动过程中的质量不变, 传送带的倾角为
0 =370,g 取 10m /s2,
I
sih370=0|6,CoS370=0.8 I 口 求:丨(1 ])煤。
高一物理第一学期寒假作业试题精编
高一物理第一学期寒假作业试题精编物理在经典时代是由与它极相像的自然哲学的研讨所组成的,直到十九世纪物理才从哲学中分别出来成为一门实证迷信。
以下是查字典物理网为大家整理的高一物理第一学期暑假作业试题,希望可以处置您所遇到的相关效果,加油,查字典物理网不时陪伴您。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题4分,共48分。
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8题只要一项契合标题要求;第9-12题有多项契合标题要求,全部选对得4分,选对但不全得2分,有选错得0分。
)1.火车在开阔的平原上向前行驶,坐在车上的旅客看到两边的树木和庄稼都向车前面退去,旅客所选参考系应该是( ) A. 两边的树木B. 铁轨C. 平原D. 火车2.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 研讨地球绕太阳的公转时可以把地球看成质点B.物体沿某一方向做直线运动,经过的路程就是位移C.子弹出枪口时的速度是800m/s ,此速度指的是平均速度D.火车在福州站停车15分钟指的是时辰3. 如图1所示两半圆,小半圆半径为R,大半圆半径为2R,某物体从A点动身沿大半圆圆周运动到B点,再沿小半圆圆周运动到C点,运动总时间为t,那么以下判别正确的选项是( )A.物体的路程等于 R ,方向由A指向CB.物体的位移大小等于3R,方向由A指向CC.物体的平均速度大小等于 R/t,方向由A指向CD.物体的平均速度大小等于3R/t,方向由A指向C4.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书放在水平桌面上遭到的支持力,是由于书发作了庞大形变而发生的B.地球上的物体只要运动时才受重力C.运动的物体不能够遭到滑动摩擦力D.外形规那么且质量散布平均的物体,其重心在物体的几何中心5. 一辆汽车沿某一方向做直线运动,先以速度行驶了1/3的路程,接着以40 km/h的速度跑完了余下的路程,假定全程的平均速度是30 km/h,那么是( )A.20 km/hB.30 km/hC.35 km/hD.40 km/h6.如图2所示,弹簧秤和细线的重力不计,一切摩擦不计,重物的重力G=15 N,那么弹簧秤A和B的读数区分为( ) A.0 N,0 NB.15 N,15 NC.15 N,0 ND.15 N,30 N7.如图3所示,物体A在斜面上由运动匀减速滑下后,又在水平面上匀减速地滑事先停下(设经过斜面与水平面相接处时速度大小不变),测得物体在斜面上滑行时间是在水平面上滑行时间的一半,那么物体在斜面上的减速度a1与在水平面上的减速度a2的大小关系为( )A.a1=a2B.a1=2a2C.a1=12a2D.a1=4a28.图4为甲、乙两物体在同一条直线上运动的位移-时间图象,其中t2=2t1,那么( )A.甲、乙两物体从同一位置同时动身B.甲乙两物体均做匀减速运动,且乙的减速度大于甲的减速度C.在0-t2 时间内甲、乙两物体位移相等D.在t1 时辰甲乙两物体相遇,且乙的速度大于甲的速度(第9-12题有多项契合标题要求)9.以下各图中一切的接触面都是润滑,物体处于运动形状,P、Q两物体之间存在弹力的是( )10.如图5所示,重力G=20N的物体,在动摩擦因数为0.2的水平面上向左运动,同时遭到大小为5N,方向向右的水平力F的作用,那么( )A.物体所受摩擦力大小是4N,方向水平向右B.物体所受摩擦力大小是5N,方向水平向左C.在运动进程中,假定撤去F时,摩擦力仍不变D.在运动进程中,假定撤去F时,那么摩擦力变为0 N11.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减速度越大,速度变化越大B.速度很大的物体,其减速度能够很小,能够为零C.速度变化率大,其减速度不一定大D.物体的减速度越来越小,物体能够做减速运动12.一质点沿不时线运动,其速度-时间图象如图6 所示.那么以下判别正确的选项是 ( )A.质点在3-4s内沿负方向运动B.质点在4-5s内的减速度大小为1m/s2C.质点在4s末离动身点最远,其距离为6mD.质点在0-8s内的位移为9m二、实验题(此题共2小题,共14分)13.(6分)在做探求弹力和弹簧伸长量的关系的实验中,弹簧竖直悬挂,先测出不挂钩码时弹簧的自然长度,再逐一挂钩码,所用的每个钩码质量为50g,每次都测出相应的弹簧总长度,将数据填在下表中(弹力一直未超越弹性限制,g取10N/kg )砝码质量m (g)050100150202150弹簧总长l (cm)11.8012.8015.1016.2021.40弹簧的伸长量x(cm)01.00x23.304.405.60(1)表中值没有读出,依据图7读出 = cm ,依据表中数据计算x2 = cm。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高一上学期寒假作业一Word版含答案
高中物理学习材料(灿若寒星**整理制作)高一物理寒假作业一一.选择题(本题含7小题,共28分)1.如图所示,不计质量的光滑小滑轮用细绳悬挂于墙上O 点,跨过滑轮的细绳连接物块A 、B ,A 、B 都处于静止状态,现将物块B 移至C 点后,A 、B 仍保持静止,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B 与水平面间的摩擦力增大B .拉B 的绳子的拉力增大C .悬于墙上的绳所受拉力不变D .A 、B 静止时,图中α、β、θ三角始终相等2.如图所示,三根长度均为L 的轻绳分别连接于C 、D 两点,A 、B 两端被悬挂在水平天花板上,相距2L ,现在C 点上悬挂一个质量为M 的重物,为使CD 绳保持水平,在D 点上可施加力的最小值为( )A .mgB .33mg C .12mg D .14mg 3.物体M 位于倾角为α的斜面上,受到平行于斜面的水平力F 的作用处于静止状态,如图所示,如果将外力F 撤去,则物体( )A .会沿斜面下滑B .摩擦力不变C .摩擦力变大D .摩擦力变小4.如图所示的装置中,绳子与滑轮的质量不计,一切摩擦均不计,两个物体的质量分别为m 1和m 2,动滑轮两边的绳子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分别为θ1和θ2,装置处于静止状态,则( ) A .m2必定小于m 1B .m 2必定大于1m 2 C .m 2必定要等于1m2D .θ1与θ2必定相等5.皮带传送机的皮带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α,如图所示,将质量为m 的物体放在皮带传送机上,随皮带一起以向下的加速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则( ) A .小物体受到的支持力的方向一定垂直于皮带指向物体 B .小物体受到的静摩擦力的方向一定沿皮带向下 C .小物块受到的静摩擦力的大小可能等于mgsin αD .小物块受到的重力和摩擦力的合力的方向一定沿斜面方向6.如图所示,跳伞运动员打开伞后经过一段时间,将在空中保持匀速降落.已知运动员和他身上的装备的重量为G 1,圆顶形降落伞伞面的重量为G 2,有8条相同的拉线一端与运动员相连(拉线重力不计),另一端均匀分布在伞面边缘上(图中没有把拉线都画出来),每根拉线和竖直方向都成30°角,那么每根拉线的上张力大小为( )7.如图所示是骨折病人的牵引装置示意图,绳的一端固定,绕过定滑轮和动滑轮后挂着一个重物,与动滑轮相连的帆布带拉着病人的脚,整个装置在同一竖直平面内.为了使脚所受的拉力增大,可采取的方法是( ) A .只增加绳的长度B .只增加重物的质量C .只将病人的脚向左移动D .只将两定滑轮的间距变大. 二.填空题(10分)8.在研究弹簧的形变与外力的关系的实验中,将弹簧水平放置测出其自然长度,然后竖直悬挂让其自然下垂,在其下端竖直向下施加外力F ,实验过程是在弹簧外力的弹性限度内进行的.用记录的外力F 与弹簧的形变量x ,作出F-x 图线如图所示,由图可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 N/m ,图线不过坐标原点的原因是由于 9.图为“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装置图. (1)请将下面实验的主要步骤补充完整.①将橡皮筋的一端固定在木板上的A 点,另一端拴上两根绳套,每根绳套分别连着一个弹簧测力计;②沿着两个方向拉弹簧测力计,将橡皮筋的活动端拉到某一位置,将此位置标记为O点,并记录两个拉力的大小及方向;③再用一个弹簧测力计将橡皮筋的活动端仍拉至O点,记录三.解答题(共4小题,共计62分)10.(14分)两物体M、m 用跨过光滑定滑轮的轻绳相连,如图放置,OA、OB与水平面的夹角分别为30°、60°,M重20N,M、m均处于静止状态.求:(1)OA、OB对M的拉力?(2)m受到的静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11.(14分)如图所示,跨过定滑轮的轻绳两端分别系着物体A和B,物体A放在倾角为θ的斜面上.已知物体A 的质量为m,物体A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μ<tgθ),滑轮的摩擦不计,要使物体A静止在斜面上,求物体B的质量的取值范围.12.(16分)一光滑圆环固定在竖直平面内,环上套着两个小球A和B(中央有孔),A、B间由细绳连接着,它们处于如图所示位置时恰好都能保持静止状态.此情况下,B球与环中心O处于同一水平面上,B间的细绳呈伸直状态,与水平线成30°夹角.已知B球的质量为m,求细绳对B球的拉力和A球的质量.13.(18分)如图所示,一根轻绳上端固定在O 点,下端拴一个重为G 的钢球A ,球处于静止状态.现对球施加一个方向向右的外力F ,使球缓慢偏移,在移动中的每一刻,都可以认为球处于平衡状态.如果外力F 方向始终水平,最大值为2G ,试分析(1)轻绳张力T 的大小取值范围.(2)在图中画出轻绳张力T 与cos θ的关系图象.答案1、AD2、C3、D4、BD5、AC6、A7、BC8、200 弹簧本身有重力9、这个力的大小及方向10、(1)OA 、OB 对M 的拉力分别为10N ,103N .(2)m 受到的静摩擦力的大小为10310N (),方向水平向左11、m (sinθ-μcosθ)≤m B ≤m (sinθ+μcosθ) 12、细绳对B 球的拉力为2mg ;A 的质量为2m 13、(1)轻绳张力T 的大小取值范围为G ≤T ≤ 5G(2)轻绳张力T 与cos θ的关系图象如图所示.。
高一上学期物理寒假试题(附答案)
高一上学期物理寒假试题(附答案)物理学是研讨物质世界最基本的结构、最普遍的相互作用、最普通的运动规律及所运用的实验手腕和思想方法的自然迷信。
小编预备了高一上学期物理暑假试题,详细请看以下内容。
考试时间:90分钟考试分数:100分第一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此题共12小题,共48分。
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要一个选项正确,有的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错选的得0分。
)1.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 )A.温度有正有负,是矢量B.物体作直线运动时,其位移的大小一定等于路程C.物体的速度变化越大,那么该物体的速度变化越快D.当研讨辽宁舰海试的运动轨迹时,可以将该航空母舰看做质点2. 物体在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时(运动方向不变),下面结论正确的选项是( )A.减速度越来越小B.减速度总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C. 速率随时间平均减小D. 位移随时间平均减小3.如下图为一轻质弹簧的长度和弹力大小的关系图像。
依据图像判别,正确的结论是()A.弹簧的劲度系数为1 N/mB.弹簧的原长为6 cmC.可将图像中右侧的图线有限延伸D.该弹簧两端各加2 N拉力时,弹簧的长度为10 cm4.如下图,把一个润滑圆球放在两块挡板AC和AB之间,AC 与AB之间夹角为30,现将AC板固定而使AB板顺时针缓慢转动90,那么( )A.球对AB板的压力先减小后增大B.球对AB板的压力逐渐减小C.球对AC板的压力逐渐增大D.球对AC板的压力先减小后增大5.某跳水运发动在3m长的踏板上起跳,我们经过录像观察到踏板和运发动要阅历如下图的形状,其中A为无人时踏板运动点,B为人站在踏板上运动时的平衡点,C为人在起跳进程中人和踏板运动的最低点,那么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人和踏板由C到B的进程中,人向上做匀减速运动B.人和踏板由C到A的进程中,人处于超重形状C.人和踏板由C到A的进程中,先超重后失重D.人在C点具有最大速度6.如下图,放置在水平空中上的质量为M的直角劈上有一个质量为m的物体,假定物体在其上匀速下滑,直角劈仍坚持运动,那么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直角劈对空中的压力等于(M+m)gB.直角劈对空中的压力大于(M+m)gC.空中对直角劈有向右的摩擦力D.空中对直角劈有向左的摩擦力7.在空中某固定点悬一根平均的绳子,现从悬点释放绳子让其自在下落,假定此绳经过悬点正下方20m处某点A共用了时间1s,那么该绳全长为( )(g取10m/s2)A.10mB.13mC.15mD.18m8.一个质量为2kg的物体,在五个同一水平面上共点力的作用下坚持运动。
高一物理寒假作业1高一全册物理试题
应对市爱护阳光实验学校秋高一物理寒假作业一——运动学一、单项选择题:1.以下关于质点的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研究宇宙飞船在轨道上的运动时,飞船不能看作质点B.研究从开往的火车通过沂河桥所用的时间时,火车可看作质点C.研究奥运会艺术体操运发动的动作时,能将运发动看作质点D.研究某同学从家到所用时间时,可以把该同学看作质点2.以下说法中,指时刻是〔〕A.电视台联欢晚会将于20点零5分现场直播B.我国运发动刘翔在奥运会男子110米栏决赛中以11s的成绩勇夺金牌C.我国实行每周工作40小时的劳动制度D.我射的“五号〞载人飞船在环绕地球14圈历时21小时后在古主着陆场着陆3.关于路程和位移的关系,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物体沿直线向某一方向运动时,通过的路程就是位移B.物体沿直线向某一方向运动时,通过的路程于位移的大小C.物体通过的路程不为零,位移也一不为零D.物体的位移为零,路程也一为零4.以下所说的速度中,哪个是平均速度〔〕A.百米赛跑的运发动以m/s的速度冲过终点线B.返回地面的太空舱以8m/s的速度落入太平洋C.由于堵车,在隧道内的车速仅为m/sD.子弹以800m/s的速度撞击在墙上5.一辆从甲地开往乙地,前一半路程内的平均速度是30km/h,后一半路程的平均速度是60km/h。
那么在全程内的平均速度是( )A.35km/h B.40km/h C.45km/h D.50km/h 6.一个物体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它在第一秒内与在第二秒内位移之比为S1 : S2,在走完第1m时与走完第2m时的速度之比为v1 : v2。
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S1 : S2 = 1 : 3, v1 : v2 = 1 : 2B. S 1 : S 2 = 1 : 4, v1 :v 2 = 1 : 2C. S1 : S2 = 1 : 3, v1 : v 2 = 1 :2D. S 1 : S 2 = 1 : 4, v1 :v2 = 1 :27.把一个做自由落体运动物体的总位移分成相三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原创】高一物理寒假作业(一)
一、选择题
1.下面各组的三个物理量中都是矢量的是()
A.位移、路程、平均速度 B.时间、瞬时速度、加速度
C.瞬时速度、位移、加速度 D.平均速度、瞬时速度、路程
2.物理学是研究物质运动规律的学科。
而实际的物理现象一般都是十分复杂的,涉及到许多因素。
舍弃次要因素,抓住主要因素,从而突出客观事物的本质特征,叫构建物理模型。
构建物理模型是一种研究问题的科学思维方法。
下列四个选项中,属于物理模型的是
A.时间 B.参考系 C.质点 D.坐标系
3.(不定项选择)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质点,在第5s末的速度为10m/s,则()
A.前10s内位移一定是100m
B.前10s内位移不一定是100m
C.加速度一定是2m/s2
D.加速度不一定是2m/s2
4.(多选)如图所示,在恒力F作用下,a、b两物体一起沿粗糙竖直墙面匀速向上运动,则关于它们受力情况的说法正确的是()
A.a一定受到4个力B.a可能受到6个力
C.b一定受到3个力D.b可能受到2个力
5.如图所示,一切摩擦不计,各物体的受力分析正确的有()
6.如图所示,OA为一遵循胡克定律的弹性轻绳,其一端固定于天花板上的O点,另一端与静止在动摩擦因数恒定的水平地面上的滑块A相连。
当绳处在竖直位置时,滑块A对地面有压力作用。
B为紧靠绳的一光滑水平小钉,它到天花板的距离BO等于弹性绳的自然长度。
现用一水平力F作用于A使之向右做直线运动。
在A运动的过程中,作用于A的摩擦力()A.逐渐增大
B.逐渐减小
C.保持不变
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二、实验题
7.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的实验中某同学获得的一条纸带如下图所示。
(1)已知打点计时器电源频率为50 Hz,则纸带上打相邻两点的时间间隔为________.
(2)A、B、C、D、E、F、G是纸带上7个计数点,每两个相邻计数点间有四个点没有画出,从图中读出A、B两点间距x=________m;
(3) C点对应的速度是________m/s;小车运动的加速度为_________m/s2。
(计算结果保留二位有效数字).
(4)若实验后发现,实际所用交流电的频率高于50hz,则上述计算结果与实际值相比是________。
(填“偏大”,“偏小”,还是“不变”)
8.如图为“用DIS(位移传感器、数据采集器、计算机)研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的实验装置。
(1)在该实验中必须采用控制变量法,应保持______不变,用钩码所受的重力作为_________,用DIS测小车的加速度。
(2)改变所挂钩码的数量,多次重复测量. 在某次实验中根据测得的多组数据可画出关
系图线(如图所示)。
①分析此图线的OA段可得出的实验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
②(单选题)此图线的AB段明显偏离直线,造成此误差主要原因是()
A.小车与轨道之间存在摩擦
B.导轨保持了水平状态
C.所挂钩码的总质量太大
D.所用小车的质量太大
三、计算题
9.质点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经4 s后速度达到20 m/s,然后匀速运动了10 s,接着经5s匀减速运动后静止。
求:
(1)质点在加速运动阶段的加速度;
(2)质点在16 s末的速度;
(3)质点整个运动过程的位移。
10.某航空公司的一架客机,在正常航线上作水平飞行时,突然受到强大的垂直气流的作用,使飞机在10s内下降高度1800m,造成众多乘客和机组人员的伤害事故.如果只研究在竖直方向上的运动,且可简化成初速度为零的匀变速直线运动,试计算(g取10m/s2) :
①飞机在竖直方向上产生的加速度是多大?
②乘客所系安全带必须提供相当于乘客体重多少倍的拉力才能使乘客不脱离座椅?
11.如图所示,白色的传送带两轮A、B的距离L=15m,传送带以恒定速度
v=2 m/s顺时针运动,现将一质量为m的小煤块无初速度地放在A端,若物体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8,设小煤块在运动过程中的质量不变,传送带的倾角为θ=370,g取10m /s2,sin370=0.6,cos370=0.8 ,求:
(1)煤块从A端运送到B端所需的时间是多少?
(2)传送带上留下的黑色痕迹有多长?
【原创】高一物理寒假作业(一)参考答案
1.C
2.C
3.AD
4.AC
5.D
6.C
7.(1)0.02s (2)0.30×10-2m (3)0.060m/s 0.20m/s 2(4)偏小
8.(1)小车质量 小车受到的拉力(或合外力)
(2)物体质量一定时,加速度与受到的合外力成正比 C
9.(1) 设加速阶段的加速度为a 1,则:v 1=a 1t 1
a 1=v 1/t 1=4
20m/s 2=5 m/s 2
(2) 设减速运动阶段的加速度为a 2,
由于v 2=v 1+a 2t 2,所以a 2=2
12t v v -=-4 m/s 2
当t =16 s 时,质点已减速运动了t 3=2 s ,此时质点的速度为v 3=v 1+a 2t 3=12 m/s.
(3) x =v (t 1 +t 3)/2+vt 2=290m
10. ①22/36,2
1s m a at s ==
;②T+mg=m a ,T=2.6mg
11.(1)t=10 s .(2)传送带上留下的黑色痕迹为m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