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音版四年级音乐下册(简谱)第3课《演唱 采菱》教学设计
人音版四年级下册音乐教案第3课 《采菱》

第3课采菱一.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D.S.反复记号,能够准确运用到歌曲之中。
2、能够有表情的演唱歌曲《采菱》,知道这是一首具有浙江民歌风格的歌曲。
3、教育学生热家乡。
二.学情分析参与本课学习的是四年级的学生,他们能初步体会歌曲情感并具有创作简单动作的能力。
但从演唱和歌曲的处理方面都有一定的难度,老师要给予适当的引导,让学生有学习的信心,增加学习的兴趣。
三.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有感情地、准确地演唱歌曲《采菱》教学难点: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并进行表演。
四.教学过程活动1【导入】情境导入设问导入:谁吃过菱角?知道菱生成在何处吗?介绍有关菱的知识:菱是生成在池塘的一种植物,根在泥里,叶子浮在水面呈三角形状,花白色,果实的硬壳有角,因此称菱角,果肉可吃,甜而爽(出示挂图,或展出实物)。
教师引出歌曲,学生读出歌曲名字板书歌曲《采菱》活动2【活动】寓教于乐1、.请学生认真地听范唱。
(教师的范唱要非常投入有情感,去打动学生的心灵。
唱得要细腻亲切,在吐字和行腔上要有江南风格。
)学生回答对歌曲的感受。
教师揭示歌曲主题:这又是一首富有江南水乡色彩的歌曲,用优美的旋律抒发了水乡的孩子对自己乡土的深厚情感。
看江南水乡的图片,加深了解。
2、听歌曲范唱,感受歌曲情绪,让学生想象歌曲的情景,跟随录音轻声哼唱,感受水乡的美,孩子们的快乐。
过渡语:看来同学们都很喜欢这首歌曲,我们再来听一遍。
这首歌都唱了些什么?(2)演唱者带着什么样的情绪演唱的?(播放音乐,学生回答)3、教师范唱歌谱。
(歌谱的范唱要同样的有感情,流畅而动听,有力度起伏。
)4、以乐句为单位进行学唱曲调。
(1)教师教唱2遍。
(2)生随琴视唱。
(3)师生进行接唱练习。
(4)随琴完整视唱曲谱。
5、学唱歌词(1)听音乐唱词,初步做到节奏、音准。
师生一起随琴唱词(2)随琴加前奏演唱歌曲。
过渡语:有进步,同学们在唱歌曲时,你发现歌曲里有你不认识的新朋友了吗?生:有!D.S。
(3)认识反复记号D.S.师:这首歌曲只有一段,但有了反复记号D.S.,我们就要再唱一遍。
人音版四年级音乐下册(简谱)第3课《演唱 采菱》教案

人音版四年级音乐下册(简谱)第3课《演唱采菱》教案一. 教材分析《演唱采菱》是人音版四年级音乐下册(简谱)第三课的一首歌曲。
这首歌曲以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了采菱姑娘在荷塘边采菱的情景,歌词优美,旋律清新,富有生活气息。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学生可以感受中国民族音乐的魅力,培养对音乐的热爱和欣赏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音乐基础,能够识谱、唱歌。
但部分学生在音乐表现力和团队协作方面还有待提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和团队协作能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学会演唱《演唱采菱》,感受歌曲优美的旋律和生动的情景。
2.培养学生对民族音乐的热爱,提高音乐欣赏能力。
3.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歌曲中的节奏和音高,特别是附点音符和切分音的运用。
2.歌曲的情感表达和演唱技巧。
五. 教学方法1.示范法:教师演唱歌曲,学生跟随模仿。
2.互动法:学生分组演唱,相互交流、借鉴。
3.情境教学法:设置荷塘采菱的场景,让学生身临其境地进行演唱。
六. 教学准备1.准备歌曲《演唱采菱》的简谱和歌词。
2.准备录音机、音响等播放设备。
3.准备荷塘、采菱等图片或视频资料。
4.准备分组演唱的道具(如小船、荷叶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播放歌曲《演唱采菱》,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美感。
然后简要介绍歌曲的背景、作者及歌词内容,引发学生的兴趣。
2.呈现(5分钟)教师展示歌曲简谱,引导学生认识音符、节奏,并进行现场演唱。
学生在教师的示范下,跟随演唱,熟悉歌曲旋律。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演唱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重点关注学生的节奏、音高准确性以及情感表达。
每组演唱结束后,教师进行点评,提出改进意见。
4.巩固(5分钟)教师挑选几组学生进行演唱展示,其他学生观看、欣赏。
通过演唱展示,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5.拓展(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创作自己的歌词或旋律。
人音版音乐四年级下册《演唱 采菱》教案

人音版音乐四年级下册《演唱采菱》教案一. 教材分析《演唱采菱》是人音版音乐四年级下册的一首歌曲。
这首歌曲以生动的语言描绘了采菱女辛勤劳作的情景,歌词优美,旋律简洁,富有江南水乡的特色。
歌曲为2/4拍,共16小节,结构方整,节奏明快。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学生可以了解和感受到江南水乡的风土人情,提高音乐审美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对旋律、节奏等方面的感知和理解能力逐渐提高。
但部分学生在歌唱时可能对音准、节奏把握不够准确,需要老师在教学过程中给予针对性的指导。
此外,学生对江南水乡的了解程度不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适当补充相关文化背景,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能够熟练地演唱《演唱采菱》,把握歌曲的音准、节奏和感情。
2.培养学生对江南水乡音乐的喜爱,提高音乐审美能力。
3.通过学习《演唱采菱》,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四. 教学重难点1.音准:歌曲中有一些音程跳动较大,学生需要学会正确把握音准。
2.节奏:歌曲节奏较为复杂,学生需要熟练掌握各种节奏变化。
3.感情:学生需要学会根据歌曲内容表达相应的感情。
五. 教学方法1.示范法:教师演唱歌曲,为学生提供直观的学习榜样。
2.讲解法:教师讲解歌曲的背景、歌词含义、音乐特点等,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歌曲。
3.练习法:学生通过反复练习,提高歌唱技巧。
4.小组合作:学生分组练习,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包括歌曲歌词、图片、音乐符号等。
2.音响设备:播放歌曲、示范演唱等。
3.乐器:钢琴、吉他等,用于伴奏和演示。
4.练习册:为学生提供课后巩固练习。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播放《演唱采菱》歌曲,让学生初步感受江南水乡的音乐风格。
同时,展示歌曲的相关图片,引导学生谈论对江南水乡的印象。
2.呈现(5分钟)教师演唱歌曲,为学生提供直观的学习榜样。
演唱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关注歌曲的音准、节奏和感情。
人音版音乐四年级下册范唱《采菱》教学设计

人音版音乐四年级下册范唱《采菱》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采菱》是一首富有江南水乡特色的民歌,选自人音版音乐四年级下册。
歌曲以生动的描绘和优美的旋律展现了采菱少女的欢乐场景,歌词简洁易懂,旋律优美动听。
通过对这首歌曲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江南水乡的风土人情,感受民歌的魅力,提高音乐素养。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音乐基础,能够识谱、唱歌。
但部分学生对民歌的了解较少,对江南水乡的特色文化认识不足。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引导学生感受歌曲的风格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江南水乡的特色文化,感受民歌的魅力。
2.能够熟练地唱出《采菱》这首歌曲,并对歌曲进行表演。
3.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热爱,提高音乐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歌曲中的方言发音,如“采”、“菱”等。
2.歌曲中节奏的变化,以及对应的动作表现。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料,引导学生感受江南水乡的特色风光,从而激发学生对民歌的兴趣。
2.示范教学法:教师先行示范,教授歌曲的唱法和动作,学生跟随模仿。
3.小组合作学习:分组进行歌曲演唱和动作表演,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图片、视频等资料:展示江南水乡的特色风光。
2.乐器:吉他、钢琴等,为学生提供伴奏。
3.教学课件:展示歌曲的歌词、旋律、动作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和视频资料,引导学生了解江南水乡的特色风光,激发学生对民歌的兴趣。
2.呈现(5分钟)教师演唱《采菱》,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风格特点。
3.操练(10分钟)教授歌曲的歌词、旋律,重点讲解方言发音和节奏变化。
学生跟随教师学唱,并进行动作表演。
4.巩固(5分钟)学生分组进行歌曲演唱和动作表演,教师巡回指导。
5.拓展(5分钟)介绍民歌的其他形式,如《茉莉花》、《康定情歌》等,引导学生进一步了解我国民间音乐。
6.小结(3分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歌曲的风格特点和动作要领。
人音版四年级音乐下册(简谱)第3课《演唱 采菱》教学设计

《采菱》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四年级下册第3课水乡——演唱《采菱》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学习.反复记号的使用方法,并准确运用歌曲中。
能力目标:用自然流畅的声音,有感情的演唱歌曲《采菱》,并且进行歌词创编。
情感目标:感受浓郁的江南水乡的乡土人情,体会歌曲愉快、欢乐的情感,通过聆听《肇源之歌》表到对家乡的热爱。
教学重点:1.学习.反复记号的使用方法,并准确运用到歌曲中。
2.用自然流畅的声音,有感情的演唱歌曲《采菱》。
教学难点:通过对歌曲《采菱》的理解,进行歌词创编,并尝试演唱。
教学准备:课件,音乐小精灵卡片。
教学流程:一、组织教学、重温旧知:1.师生问好歌:2.谈话:欢迎同学们再次来到这音乐的殿堂,开始我们今天的音乐之旅,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请出我们的音乐小精灵们吧!(出示音乐小精灵及乐理知识卡片)二、激情引趣、揭示课题:1.导入:伴随着优美的旋律,让我们和音乐小精灵们一起,走进风景如画的江南水乡吧!(课件出示水乡美景,板书——3水乡。
)2.揭示课题:同学们,欣赏完这组江南水乡的怡人景色,能说说你有什么感受吗(引导学生说出江南水乡很美。
)是啊!这是一个令人向往的地方,这里的景色好美啊!其实,江南水乡不仅景色美,人也美,那里的歌儿更美!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学习一首来自江南水乡的歌曲《采菱》。
(师板书:《采菱》。
)三、学唱新歌、感受意境:1.初听歌曲,感受歌曲的情绪。
(课件播放歌曲——幻灯片出示图片及相应的歌词,引导学生说这首歌旋律优美动听、表达了水乡孩子对家乡的热爱。
)2.复听歌曲,问:这首歌曲里都唱到了什么聆听歌曲后,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书写相应板书:孩子、南湖、清泉、水菱。
3.再次聆听歌曲范唱,课件出示曲谱。
教师歌曲介绍:这是一首2/4拍子的歌曲,行板速度,旋律流畅,婉转动听,节奏复杂多变,运用了许多十六分音符构成的节奏性,附点音符和切分音节奏也在乐曲中多次出现,给人以轻盈活泼之感。
4.认识.反复记号。
师:这是一首一段体结构的歌曲,可是为什么我们刚刚听到的音乐中,都是唱了两遍呢这是因为,在谱子中出现了.反复记号,见到这个记号,我们就要从“·$·”记号处开始反复,一直唱到Fine结束。
人音版四年级音乐下册(简谱)第3课《演唱 采菱》教学设计

采菱教学目标:1、通过聆听音乐,感受江南水乡民歌音乐的特点,抒发孩子对家乡的热爱。
2、能够声音连贯流畅,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3、即兴创编歌词,培养创新能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有感情,准确的演唱歌曲2、难点为歌曲创编新歌词,并唱出来。
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欢迎来到音乐课堂,今天老师要带你们去中国的江南水乡走一走。
播放图片,唐朝诗人白居易在他的《忆江南》这首古诗中,这样说到江南,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图片中的江南美不美,老师也觉得很美。
师:请同学们看看,江南水乡的孩子们在干什么?生:在划船图片中的孩子划着菱盆去采菱。
揭提请大家聆听歌曲《采菱》二、新课教学1、初次聆听,感受音乐的情绪(抒情的,活泼的,表达了南湖孩子对家乡的热爱与自豪)师:同学们,你们吃过菱角吗?它生长在哪里?2、介绍菱角菱角生长在水里,叶子浮在水面上,根在泥里,外壳硬且有菱角,里面是白色的果实,生吃甜脆爽口,煮熟的菱角是黑色。
3、再次聆听,音乐几个乐句构成?4、播放伴奏,老师深情朗读歌词学生深情,自豪地朗读歌词师:音乐是四个乐句构成。
并请学生说出如何划分。
5、请大家有节奏的读第三乐句歌词老师带领学生做划船动作师生一边划船一边读歌词6、老师范唱,带上抒情与自豪的情感演唱。
7、用LU 跟老师模唱旋律,老师在黑板上画旋律线,同学们在座位上用手划旋律线。
前面两句画出来像是菱角,流动的旋律线就像南湖的湖水。
8、请同学们跟伴奏模唱旋律9、再次聆听范唱,同学们对口型唱(不发出声音,心里默唱)10、填词演唱师:现在,我们把刚才朗读的歌词,带入旋律中演唱,试一试吧!11、老师指导演唱情感,说说四个乐句分别有怎样的情绪?出示课件,分别是抒情的,活泼的,流动的,自豪的三、编创活动1、分为男生组,女生组演唱歌曲,带上我们对家乡江南的热爱与自豪演唱,唱完后请同学们互评。
2、师生互动,说说你的家长有些什么特色?有的家乡在天津,有的家乡在安庆,大部分同学跟老师同在一个家乡,都是安徽省合肥市师:合肥也有一个著名的淡水湖,叫什么湖?生:巢湖师:巢湖位于合肥市东南部,天气怡人,有着丰厚的自然资源,当地的农民以卖鱼虾为身,还有着美丽的风景。
四年级下册音乐教案-3.3采菱|人音版(简谱)(2014秋)

四年级下册音乐教案-3.3采菱|人音版(简谱)(2014秋)《采菱》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人教版四年级下册《采菱》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用优美动听的声音演唱歌曲《采菱》,表达出对江南景色的赞美和热爱之情。
2.在学唱、欣赏江南风韵歌曲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对江南音乐的旋律特点进行初步的了解,感受江南音乐的风格。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优美婉转的演唱歌曲,并能初步感受江南音乐的旋律特点。
教学难点:唱好附点节奏和切分节奏,唱出歌曲优美的情绪,从内心真正感受到江南的甜与美。
教学准备:电子琴、PPT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1.师:今天的音乐课,我们先来分享一些音乐片断,听一听,想一想,这些旋律带给我们怎样的情绪感受?播放:《茉莉花》片断2.师:这些个婉转的、优美的、抒情的旋律仿佛把我们带进了杏花春雨的江南还是骏马秋风的塞北?3. 师: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江南,去看一看江南的景色!播放《江南风光》4. 师:你们都看到些什么,江南带给你怎样的感觉?二、新授歌曲1. 师:江南的水很多,我们常说有水就有船,让我们一起来摇晃身体感受一下划船的感觉!生:先前后,后左右2.师:这样划船是几拍子的感觉?生:二拍子师:二拍子的强弱规律是怎样的?生:强弱师:让我们一起和着二拍子的强弱规律再来划划船。
这时,我们再加上点歌声就更棒了!3.学习歌曲第四乐句,(1)出示歌谱,教师范唱(2)分为前后两个小句子,听一听哪一句的音高,哪一句的音低?(3)复听教师范唱,听“划”和“呀”哪个字的时值更长。
(4)学生学唱,教师强调弱起、圆滑线4.师:我们划着船,唱着歌,好不开心,一起看一看这江南水的源头在哪里?出示图片:山中的清泉(1)水清吗?这样的泉水喝道嘴里是怎样的感觉?(2)我不禁要感叹:山中的清泉香喷喷(3)出示歌谱,教师范唱(4)复听范唱,说一说“山中的”哪个字唱得又强又长。
(5)学生学唱5.师:再看一看,这清澈的泉水中还有些什么?出示:采菱(1)出示菱角的图片,简介(2)吃过生的菱角吗?(3)出示:湖里的水菱甜又爽,教师范唱(4)学生学唱6.完整出示歌曲的第三乐句(1)讲解间奏(2)完整唱一唱第三乐句7.师:我们江南景色优美,有清澈的湖水、有甘甜的水菱,更有甜美的歌曲!一起听一听老师带来的新歌。
人音版音乐四年级下册《演唱采菱》教学设计

人音版音乐四年级下册《演唱采菱》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演唱采菱》是人音版音乐四年级下册的一首歌曲。
这首歌曲以生动的形象描绘了采菱女郎在湖面上欢乐的场景,歌词优美,旋律清新,富有生活气息。
歌曲为2/4拍,共16小节,结构简单,易于掌握。
教学这首歌曲,旨在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提高他们的歌唱技巧,并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体验到音乐带来的乐趣。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对音乐有了一定的认知,具备一定的歌唱能力。
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积极参与,乐于模仿,对于富有生动形象的歌曲容易产生兴趣。
但部分学生可能在音乐基础理论知识方面有所欠缺,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加以引导和巩固。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学会歌曲《演唱采菱》,并能流畅地演唱。
2.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情感体验,提高他们的音乐审美能力。
3.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音乐节奏和歌唱技巧。
4.增强学生们的团队协作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歌曲的节奏:2/4拍的特点和运用。
2.歌曲的高音部分:引导学生正确把握高音,避免喊唱。
3.歌曲的情感表达:让学生理解歌曲的意境,做到声情并茂。
五. 教学方法1.示范法:教师演唱歌曲,为学生提供学习的榜样。
2.模仿法:学生跟随教师模仿,培养学生的歌唱能力。
3.引导法: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提高他们的音乐审美能力。
4.小组合作:学生分组演唱,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包括歌曲歌谱、图片、视频等。
2.音响设备:用于播放歌曲和教学示范。
3.教学用具:如节拍器、钢琴等。
4.分组安排: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播放歌曲《演唱采菱》的视频,引导学生进入音乐课堂。
简要介绍歌曲的背景和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歌曲歌谱,为学生讲解歌曲的结构、节奏和旋律。
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美感。
3.操练(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一起练习歌曲,重点指导歌曲的节奏和高音部分。
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歌曲的要领。
4.巩固(10分钟)学生分组演唱歌曲,教师巡回指导。
人音版四年级音乐下册(简谱)第3课《演唱 采菱》教学设计

《采菱》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学习用连贯的气息和柔美的声音表现歌曲《采菱》,体验江南水乡音乐的细腻柔美。
2.通过观看图片,聆听乐曲,感受江南的美,并将这种美感用自己的歌声表现出来。
3.通过演唱歌曲,感受江南的孩子,热爱自己家乡的情感。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优美婉转地演唱歌曲,并能初步感受江南音乐的旋律特点。
教学难点:1、切分音和附点音符的掌握,一字多音的演唱2、有感情地演唱歌曲教具准备:钢琴、多媒体课件、节奏卡片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导入歌曲师:这节课老师跟大家学唱一首富有江南特色的儿童歌曲《采菱》,首先请同学们欣赏一下江南的美景。
江南不仅景色怡人,物产也很丰富,更是盛产菱的地方。
“菱”是什么?(学生回答) (展示课件,教师简介菱) 师:菱是一种植物,叶子呈三角形状,夏天开白色的小花,果实的硬壳有角,所以叫“菱”或“菱角”,菱的果肉吃起来香甜可口,有哪位同学吃过菱角吗? 师:同学们知道“菱”生长在什么地方吗?(学生简单描述,教师总结) 师:菱长在池塘里,根在泥中,叶子浮在水面。
既然菱角那么香甜爽口,那就让我们一起到歌曲中去品尝菱角的味道吧。
二:学唱歌曲1、初听范唱感受歌曲情绪,进一步提出要求。
a、这首歌都唱了些什么?(水乡的孩子采摘菱角的愉快劳动场面)b、演唱情绪是怎样的?(优美抒情的)2.有感情的朗诵歌词3.歌曲中的重点节奏演示4.轻唱歌谱教师用电子教杆引导学生演唱。
提示:括号里的是间奏,不演唱。
5.听琴哼唱旋律用哼鸣6.随旋律填唱歌词听琴唱词,初步做到节奏、音准正确。
重点乐句“划呀划”的演唱。
三、情感启发,处理歌曲1、分句处理歌曲a、师:大家看歌曲的前两句都唱了些什么?(创设水乡情景) 师:水乡的孩子向我们介绍了他们的家乡,带着什么样的心情? (引导学生说一说,并唱一唱)b、师:这一句谁可以来唱唱?(鼓励同学们演唱,教师请歌唱比较好的同学演唱) 师“他们用了两种不同的方法演唱,哪种更适合歌曲的情趣?请大家体会一下。
人音版四年级音乐下册(简谱)第3课《演唱采菱》教学设计

人音版四年级音乐下册(简谱)第3课《演唱采菱》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演唱采菱》是人音版四年级音乐下册(简谱)第三课的一首歌曲。
歌曲以生动的描绘和优美的旋律展现了采菱姑娘的勤劳和快乐。
歌曲为2/4拍,共16小节,结构简洁明了。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学生可以进一步了解我国的民间音乐,培养他们对音乐的热爱和表现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他们能够识谱、唱歌,并对音乐产生浓厚的兴趣。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简谱的掌握还不够熟练,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加强对简谱的训练。
此外,学生对民间音乐的了解还不够深入,通过学习《演唱采菱》,可以拓宽他们的音乐视野。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歌曲《演唱采菱》的旋律和歌词。
2.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使他们在演唱过程中能够准确表达歌曲的情感。
3.引导学生了解我国民间音乐的特点,激发他们对音乐的热爱。
4.提高学生对简谱的识谱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歌曲《演唱采菱》的旋律和歌词。
2.教学难点:简谱的识谱能力,以及对歌曲情感的准确表达。
五. 教学方法1.示范法:教师演唱歌曲,让学生跟随模仿。
2.互动法:学生分组演唱,相互交流学习心得。
3.情境教学法:设置相关情境,让学生更好地体验歌曲情感。
4.游戏教学法:通过音乐游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歌曲《演唱采菱》的简谱和歌词。
2.教学乐器:钢琴或其他打击乐器。
3.教学环境:宽敞的教室,音响设备齐全。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播放《演唱采菱》的歌曲,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美感。
然后简要介绍歌曲的背景和特点,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歌曲的简谱,引导学生认识简谱,并讲解简谱的构成。
然后逐句教唱歌曲,让学生跟随演唱。
在此过程中,注意纠正学生的发音和节奏错误。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演唱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对于表现优秀的小组,给予表扬和鼓励;对于存在问题的小组,给予耐心指导。
人音版四年级音乐下册(简谱)第3课《演唱 采菱》教学设计9

《采菱》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学习用连贯的气息和柔美的声音表现歌曲《采菱》,体验江南水乡音乐的细腻柔美。
2.通过观看图片,聆听乐曲,感受江南的美,并将这种美感用自己的歌声表现出来。
3.通过演唱歌曲,感受江南的孩子,热爱自己家乡的情感。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优美婉转地演唱歌曲,并能初步感受江南音乐的旋律特点。
教学难点:1、切分音和附点音符的掌握,一字多音的演唱2、有感情地演唱歌曲教具准备:钢琴、多媒体课件、节奏卡片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导入歌曲师:这节课老师跟大家学唱一首富有江南特色的儿童歌曲《采菱》,首先请同学们欣赏一下江南的美景。
江南不仅景色怡人,物产也很丰富,更是盛产菱的地方。
“菱”是什么(学生回答) (展示课件,教师简介菱) 师:菱是一种植物,叶子呈三角形状,夏天开白色的小花,果实的硬壳有角,所以叫“菱”或“菱角”,菱的果肉吃起来香甜可口,有哪位同学吃过菱角吗师:同学们知道“菱”生长在什么地方吗(学生简单描述,教师总结) 师:菱长在池塘里,根在泥中,叶子浮在水面。
既然菱角那么香甜爽口,那就让我们一起到歌曲中去品尝菱角的味道吧。
二:学唱歌曲1、初听范唱感受歌曲情绪,进一步提出要求。
a、这首歌都唱了些什么(水乡的孩子采摘菱角的愉快劳动场面)b、演唱情绪是怎样的(优美抒情的)2.有感情的朗诵歌词3.歌曲中的重点节奏演示4.轻唱歌谱教师用电子教杆引导学生演唱。
提示:括号里的是间奏,不演唱。
5.听琴哼唱旋律用哼鸣6.随旋律填唱歌词听琴唱词,初步做到节奏、音准正确。
重点乐句“划呀划”的演唱。
三、情感启发,处理歌曲1、分句处理歌曲a、师:大家看歌曲的前两句都唱了些什么(创设水乡情景) 师:水乡的孩子向我们介绍了他们的家乡,带着什么样的心情(引导学生说一说,并唱一唱)b、师:这一句谁可以来唱唱(鼓励同学们演唱,教师请歌唱比较好的同学演唱) 师“他们用了两种不同的方法演唱,哪种更适合歌曲的情趣请大家体会一下。
师:动听的泉水,愉快的心情来演唱。
人音版社小学音乐四年级下册《采菱》教案

人民音乐出版社小学音乐四年级下册第三课《采菱》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歌曲《采菱》是一首富有江南水乡特色的歌曲,采用六声宫调式,四二拍。
曲调流畅、婉转,歌曲切分节奏以及间奏的巧妙运用给人以轻盈活泼之感。
歌曲中“划呀划”是对采菱时划船动作的描写,也是歌曲的高潮部分,表达了水菱丰收是激动的心情。
歌曲抒发了水乡的孩子对家乡的深厚感情。
教学目标:1.知识技能:通过聆听与学唱,能够用柔美的声音演唱歌曲,认识D.S.反复记号。
2.过程方法:通过感受、体验、歌唱训练培养良好的合作意识,使学生积极的参与到音乐实践活动中来。
3.情感态度价值观:体验江南水乡民歌的风格,感受音乐美的意境,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良好品质。
教学重难点:1.准确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2.认识反复记号、前奏与间奏。
教学过程:一、欣赏导入师:同学们喜欢旅游吗?(生回答)在今天这节课上,老师就带领同学们来到江南水乡,去走一走看一看,去感受江南水乡的风土人情。
同学们准备好了吗?(生回答)师:请同学们跟随老师的笛声开启今天的音乐之旅。
请欣赏:(音画欣赏江南水乡)师:刚才老师吹奏的乐曲叫做《水乡船歌》。
同学们感受到江南音乐是细腻婉转的还是粗狂豪放的?(生回答)同学们的音乐感知能力非常准确,细腻婉转、柔美动听正是江南音乐的风格特点。
江南有好听的音乐,还有美丽的风景,南方和我们生活得北方有着很大的不同,旅途当中你都看到了什么?生回答:船(这是人们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之一,你观察得非常仔细)生回答:水(你找到了江南之所以被称作“水乡”的关键,那就是水多)生回答:桥(水乡的桥可是真的多,就像是歌里唱的“水乡的小桥姿态多,石板缝里长藤萝,三步两桥连水巷啊,条条玉带映碧波”)生回答:植物(水乡是最适合植物生长的了,尤其是长在水里的植物特别多)师:水乡的特点就是水多、船多,人们居住的房屋大多都是依水而建。
人们出行的主要方式之一就是划船。
同学们划过船吗?让我们一起来模仿一下划船的动作吧。
演唱 采菱-人音版四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演唱《采菱》-人音版四年级音乐下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掌握《采菱》这首歌曲的歌词、曲调;•学会把握歌曲的节奏和情感,理解歌曲的内涵;•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学会用音乐表达自己的情感。
2.能力目标:•学会用正确的发音唱歌;•在保持节奏的前提下,掌握音量的控制和抑扬顿挫的表达;•学会听音乐,分析音乐。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引导学生通过音乐表达自己的情感,感受音乐带给自己的愉悦和快乐。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歌曲的歌词和节奏;•声音的表达方式。
2.难点:•歌曲的情感表达;•学生听音乐的能力。
三、教学准备•播放器;•《采菱》伴奏音乐;•PPT。
四、教学过程1.引入教师播放《采菱》的伴奏音乐,向学生介绍这首歌曲,并鼓励学生跟着伴奏音乐或者教师一起唱一遍《采菱》。
同时,教师在PPT上展示《采菱》的歌词,让学生边唱边认识歌词。
2.学唱歌曲•分段教唱分段教唱《采菱》,让学生掌握每个小节的节奏和乐感。
注意调整教学节奏,适当跟大家唱,在学生信心得到提升时再逐步减少教师的带唱。
•整首唱当学生掌握了歌曲的基础唱法之后,让学生整首唱一遍,并根据歌曲的情感变化,适当调整音量和音调,表达歌曲的情感。
3.情感表达讲解歌曲更深层次的情感表达,引导学生感受歌曲中蕴含的情感,并通过音乐表达出来。
4.音乐欣赏在学生们掌握了歌曲之后,播放与《采菱》相关的文艺节目,如舞蹈、戏剧、视频等,让学生通过欣赏其他艺术形式,感受《采菱》歌曲的内涵与意义。
五、教学评价通过教学,可以评价学生的听力敏感度和音乐表现力,掌握情感表达的程度等。
同时,教师对学生的掌握程度和表现状态做出实时评价与反馈,以调整教学进度和方式,使学生的学习更加高效。
六、教学反思本教案通过引入、学唱歌曲、情感表达和音乐欣赏等环节进行教学,逐步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调整教学节奏,根据学生的接收情况实时调整教学方式,使学生在欢乐的情境中乐学音乐,获得充实而有益的体验。
人音版四年级音乐下册(简谱)第3课《演唱 采菱》教学设计

人音版四年级音乐下册(简谱)第3课《演唱采菱》教学设计一、教学背景本节课是人音版四年级音乐下册的第3课,《演唱采菱》。
这是一首节奏明快、曲调优美的江南民歌,是在教育教学系统中较为常见的一首经典民歌。
本课教学旨在通过采菱这一生活场景,让学生感受到江南民歌的韵味,增强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学生能够掌握《采菱》这首歌曲的曲调和歌词,理解每个音符所代表的意义,并能够根据歌曲节奏较为自然地演唱,达到自然流畅的效果。
2.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结合手势、节奏等配合方式,更好地表现出歌曲的情感,真实反映江南采菱生活的场景,提升学生的音乐表演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学习和表演《采菱》这首歌曲,让学生深入了解江南采菱生活,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和文化认同感,爱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三、教学过程1.歌曲导入播放一段关于江南水乡、采菱生活的音频和幻灯片,向学生介绍采菱的场景和江南自然风光,引导学生逐渐进入《采菱》这个主题。
2.练唱“哎哟、哎哟”的音乐节奏老师示范练唱歌曲的第一个音乐节奏:“哎哟、哎哟”,学生全体跟唱。
这个音乐节奏是整个歌曲的基本韵律,老师应当多次演示和练唱,帮助学生掌握。
3.学习歌曲曲调、歌词老师向学生逐字逐句地讲解歌曲的各个部分的歌词和曲调,在教授过程中,随时不断练唱,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4.体验歌曲情感在学生已经掌握歌曲基本节奏的情况下,老师可以结合歌曲内容让学生体验歌曲情感,例如:•通过手势演示采菱的过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歌曲内容,使歌曲的意境更加丰富。
•展示一些江南水乡的图片或幻灯片,让学生想象歌曲中描绘的场景,从而更好地表现各个节奏。
5.个别辅导在整体学习和练唱中,老师应当容易发现一些学生的问题。
当发现某些学生掌握不好某些部分的乐曲或歌词时,应及时做个别辅导。
四、教学评价学生通过本课的学习,应当能够达到以下水平:1.基本掌握《采菱》这首歌曲的曲调和歌词,感受歌曲中所蕴含的情感;2.能够流畅地演唱《采菱》,理解和符合歌曲的节奏; 3.知晓江南采菱的生活场景,体验江南采菱美好风光; 4.表现出自己的个性和天赋,展现自己独特的音乐才能。
人音版(五线谱)音乐四下《演唱 采菱》教案

人音版(五线谱)音乐四下《演唱采菱》教案一. 教材分析《演唱采菱》是人音版(五线谱)音乐四下的教学内容,本节课通过学习《采菱》这首歌曲,让学生感受江南水乡的美景,体验音乐带来的美好情感。
歌曲以五线谱的形式呈现,有利于学生对音乐知识的巩固和提升。
教材内容丰富,既有歌曲学唱,又有音乐理论知识,旨在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审美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音乐基础,对五线谱有一定的认识和掌握。
但部分学生在音乐表现力和演唱技巧方面仍有待提高。
此外,学生对江南水乡的了解程度不同,这将影响他们对歌曲情感的把握。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引导他们充分体验音乐的魅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采菱》这首歌曲的歌词和旋律,能够熟练地用正确的音调演唱。
2.通过对歌曲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江南水乡的风土人情,培养他们的音乐审美能力。
3.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力,使他们能够情感丰富地演唱歌曲。
4.巩固和拓展学生对五线谱的认识,提升他们的音乐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掌握《采菱》歌曲的歌词和旋律,能够熟练地用正确的音调演唱。
2.教学难点:歌曲中的音准、节奏和音乐表现力的处理。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素材,营造江南水乡的氛围,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歌曲。
2.示范法:教师用示范演唱,让学生跟随学习,提高演唱技巧。
3.分组合作法:让学生分组练习,相互交流、借鉴,共同提高。
4.问答法:教师提问,学生回答,激发学生的思维,巩固知识。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包括歌曲《采菱》的五线谱、歌词,江南水乡的图片、视频等。
2.音响设备:播放歌曲、音乐片段等。
3.乐器:钢琴、吉他等,用于教学演示和伴奏。
4.练习册:用于学生课后巩固练习。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播放江南水乡的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感受江南的美景,激发他们对音乐的兴趣。
2.呈现(5分钟)教师展示《采菱》的五线谱和歌词,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旋律和节奏。
人音版四年级音乐下册(简谱)第3课《演唱 采菱》教学设计

《采菱》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通过聆听、学唱《采菱》,体验江南水乡民歌的风格,感受音乐美的意境。
2、能够运用圆润的声音,细腻的情感演唱歌曲。
3、通过感受、体验、自主创新,使学生积极参与到音乐实践活动中。
教学重难点1、重点感受、体验歌曲的意境,熟练、流畅的演唱这首歌曲。
2、难点对节奏准确、熟练的掌握。
教学方法讲授法、练习法教具准备电子琴、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课前活动及师生问好同学们,愉快的音乐课就要开始了,在上课之前让我们一起唱起来、动起来,来感受那古词的美,古词的韵。
(播放伴奏,同学们唱《读唐诗》,边唱边律动,唱完后师生问好。
)二、图片导入,感知意境这节课老师要带大家去江南水乡走一趟,老师准备了几张图片,同学们先看一下,图片展示的是什么植物?长的像什么呢?有没有哪位同学知道?(通过提出问题,让学生们自主找寻问题答案,感知意境,引入本课内容。
)三、感受歌曲,体验意境1、介绍相关知识,更好的融入意境当中。
利用多媒体介绍有关菱的知识,并出示菱角的实物图。
引出本节课要学习的歌曲《采菱》。
2、初听歌曲请学生们欣赏歌曲视频,感受歌曲情绪,让学生想象歌曲的情景,感受水乡的美。
(过渡语:在学唱采菱这首歌之前,我们先来欣赏一下这首歌曲,大家可以跟着歌曲的旋律动起来,感受一下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
)播放歌曲视频,学生回答。
(同学们回答的很好,这首歌描写了江南水乡人民采摘菱角时的愉悦心情,让我们带着这种情绪来学习、演唱这首歌曲,首先我们看一下曲谱,介绍曲调、节拍、强弱规律等。
)下面,让我们再次欣赏一下这首(拍手)。
四、学唱歌曲,表达意境1、以乐句为单位学唱歌曲旋律。
(1)了解、掌握歌曲的旋律,为填词演唱打好基础。
(2)唱一遍后,针对演唱时出现的问题进行纠正(重点节奏,附点音符、切分音,纠唱结合,让同学们更快的掌握歌曲的旋律)。
(3)唱第二遍,让学生们能够准确唱出歌曲旋律。
2、学唱歌词(1)跟着范唱小声唱,初步掌握好词曲的配合,掌握好节奏、音准。
人音版四年级音乐下册(简谱)第3课《演唱 采菱》教学设计

采菱教学目标:1、通过聆听音乐,感受江南水乡民歌音乐的特点,抒发孩子对家乡的热爱。
2、能够声音连贯流畅,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3、即兴创编歌词,培养创新能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有感情,准确的演唱歌曲2、难点为歌曲创编新歌词,并唱出来。
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欢迎来到音乐课堂,今天老师要带你们去中国的江南水乡走一走。
播放图片,唐朝诗人白居易在他的《忆江南》这首古诗中,这样说到江南,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图片中的江南美不美,老师也觉得很美。
师:请同学们看看,江南水乡的孩子们在干什么?生:在划船图片中的孩子划着菱盆去采菱。
揭提请大家聆听歌曲《采菱》二、新课教学1、初次聆听,感受音乐的情绪(抒情的,活泼的,表达了南湖孩子对家乡的热爱与自豪)师:同学们,你们吃过菱角吗?它生长在哪里?2、介绍菱角菱角生长在水里,叶子浮在水面上,根在泥里,外壳硬且有菱角,里面是白色的果实,生吃甜脆爽口,煮熟的菱角是黑色。
3、再次聆听,音乐几个乐句构成?4、播放伴奏,老师深情朗读歌词学生深情,自豪地朗读歌词师:音乐是四个乐句构成。
并请学生说出如何划分。
5、请大家有节奏的读第三乐句歌词老师带领学生做划船动作师生一边划船一边读歌词6、老师范唱,带上抒情与自豪的情感演唱。
7、用LU 跟老师模唱旋律,老师在黑板上画旋律线,同学们在座位上用手划旋律线。
前面两句画出来像是菱角,流动的旋律线就像南湖的湖水。
8、请同学们跟伴奏模唱旋律9、再次聆听范唱,同学们对口型唱(不发出声音,心里默唱)10、填词演唱师:现在,我们把刚才朗读的歌词,带入旋律中演唱,试一试吧!11、老师指导演唱情感,说说四个乐句分别有怎样的情绪?出示课件,分别是抒情的,活泼的,流动的,自豪的三、编创活动1、分为男生组,女生组演唱歌曲,带上我们对家乡江南的热爱与自豪演唱,唱完后请同学们互评。
2、师生互动,说说你的家长有些什么特色?有的家乡在天津,有的家乡在安庆,大部分同学跟老师同在一个家乡,都是安徽省合肥市师:合肥也有一个著名的淡水湖,叫什么湖?生:巢湖师:巢湖位于合肥市东南部,天气怡人,有着丰厚的自然资源,当地的农民以卖鱼虾为身,还有着美丽的风景。
人音版四年级音乐下册(简谱)第3课《演唱采菱》教案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采菱》,激发学生对民族音乐文化的热爱,培养审美情趣和民族自豪感。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独立视唱简谱的能力,提高音乐表现力和节奏感,通过分组合作演唱,发展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音乐交流能力。
3.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歌曲《采菱》的旋律、节奏、结构,了解其调式特点,提高音乐素养,为后续音乐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在导入新课环节,我尝试用提问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效果还不错,大家都能积极参与进来。但在新课讲授过程中,我发现有些学生对五声调式的理解还不够深入,对于这部分内容,我可能需要更加形象、具体的讲解和示范,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这一知识点。
实践活动环节,分组讨论和实验操作让学生们有了亲身体验,但我注意到在小组合作中,部分学生还不够积极主动,这可能会影响到整个小组的学习效果。在以后的教学中,我需要加强对学生的引导,鼓励他们大胆表达自己的观点,提高小组合作的质量。
学生小组讨论环节,我发现大家在讨论《采菱》的情感和风格时,能够提出很多有见地的想法,这让我感到很欣慰。但同时,我也注意到一些学生在讨论中偏离了主题,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讨论的效果。为了提高讨论的针对性,我需要在以后的教学中明确讨论的主题和目标,引导学生更加深入地思考。
在总结回顾环节,我发现学生们对今天所学的知识点掌握得还不错,但仍有个别学生对某些难点内容存在疑惑。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关注这部分学生,给予他们更多的关心和指导,确保他们能够真正理解并掌握所学知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a.歌曲旋律与节奏的掌握:学生需熟练演唱《采菱》,掌握歌曲的主要旋律和节奏型,这是本节课的核心内容。
-举例:歌曲中的典型节奏如切分音、附点音符等,以及旋律的升降调变化。
演唱 采菱-人音版四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演唱采菱-人音版四年级音乐下册教案教学背景本节课为音乐课,适用于人音版四年级音乐下册。
通过学习《采菱》这首经典唐诗,了解古人生活中的采菱文化和社交礼仪,同时通过唱歌培养学生音乐素养和音乐技能,提高他们的音乐欣赏能力。
同时,本节课还与语文、历史和艺术等学科有着很好的结合,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
教学目标1.了解古人采菱文化和社交礼仪,培养文化素养;2.学习经典唐诗《采菱》,提高语文素养;3.掌握《采菱》这首歌曲的歌词、旋律和节奏;4.通过演唱这首歌曲,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能力。
教学内容1. 采菱文化和社交礼仪通过图片和PPT展示,介绍古人采菱文化和社交礼仪,让学生了解古人在采菱时的行为规范和注意事项。
2. 学习唐诗《采菱》通过视频、课件等形式,向学生朗读《采菱》这首诗,让学生聆听古代文言文的声音和韵味,了解唐朝风俗文化和文学成就。
同时,让学生认识生僻字和古诗词常见词汇。
3. 学习歌曲1.播放《采菱》这首歌曲,并向学生介绍歌曲的背景及演唱者;2.教唱歌曲的歌词,让学生掌握歌曲的基本信息,同时通过歌词了解《采菱》这首诗的意境和诗情;3.听取歌曲的旋律和节奏,让学生体会音乐的节奏和韵律感,培养音乐素养;4.分组练习歌曲,指导学生提高音乐表现能力和合作意识;5.整体演唱歌曲,让学生感受音乐的美妙和力量。
教学重点和难点1.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唐诗《采菱》;2.学生能够掌握歌曲的歌词、旋律和节奏;3.学生能够通过演唱歌曲表现出音乐的美妙和力量。
教学方法1.讲解法:通过图片、视频、课件等形式,向学生讲解采菱文化和唐诗《采菱》的内容;2.听说读唱写综合法:通过朗读唐诗、学习歌曲歌词、演唱歌曲等方式,让学生听说读唱教学;3.分组合作:通过分组练习歌曲,引导学生倾听、合作和协作。
教学评价1.通过学生问题的反馈、老师的观察,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2.在学期末进行学生的综合评价,考核学生对《采菱》文化和社交礼仪的了解程度,以及学习《采菱》这首歌曲的学习成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采菱》教学设计
课题:《采菱》
课型:唱歌(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欣赏江南水乡的美丽风景,感受民族风情。
2、学习节奏及简单曲谱。
3、能够试唱歌曲《采菱》,知道这是一首具有浙江民歌风格的歌曲。
教学重难点:
感受江南水乡的民族风情,学会打节奏、唱曲谱。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谈话导入
同学们,在上课之前我想问大家一个问题,谁去过江南?(学生各抒己见),老师带大家听一首江南民歌,感受一下江南的美。
(播放歌曲《茉莉花》)。
老师刚刚播放的歌曲就是我国江苏省的民歌——《茉莉花》,那同学们眼中的江苏是个什么样的地方呢?同学们想不想到那美丽的水乡去看一看呢?接下来就让我们跟随着优美的旋律一起走进那风景如画的江南水乡吧!(播放水乡图片课件)。
【音乐:《茉莉花》、课件:江南水乡图片】
2、揭题
师:图片上的江南水乡美不美啊?老师也觉得很美。
其实啊,我们的江南水乡不仅人美、景美,那里的歌更美。
今天,老师就带来了一首来自江南水乡的歌曲
——《采菱》,我们一起来欣赏。
二、新课教学
1、初听听情绪、节拍(板书:行板,优美的;1=C 2/4 四二拍)
2、复听设问:这首歌曲都唱了些什么?(课件出示:水乡的孩子、南湖、清泉、水菱)
3、教师范唱设问:演唱者带着什么样的情绪演唱的?(师可提示水乡孩子介绍自己家乡时应该有的感情:自豪)
4、有感情的朗读歌词
师:现在就让我们带着自豪感一起来朗读歌词。
(出示歌词)
5、哼唱旋律(出示曲谱)
6、填词学唱
①、再次聆听歌曲。
师:这首歌曲只有一段歌词呀!怎么刚才音乐中都唱了两遍呢?(课件出示音乐记号)原来都是因为有了它(D.S.),这是一个反复记号,见到它,我们就要从这里()再唱一遍,一直唱到这里结束。
(Fine)②、填词演唱
师:现在,我们就把歌词加入到旋律中吧!同学们要注意刚刚音乐记
号的地方我们要唱准确哦!(跟乐曲演唱,发现问题)
③、分组演唱比赛(视男女比例定,相等情况下男女各一组;差异较大可直接一半人一组)师:接下里我们分组进行唱歌比赛,老师来看看哪一组同学歌声中的水乡更让人向往。
三、拓展教学
1、聆听《采茶舞曲》
【课件出示《采茶舞曲》并总结出水乡歌曲的旋律特点】
师:水乡的歌曲原来这么美啊,那我们再来欣赏一首水乡的歌曲,同学们在欣赏的时候思考一下我们水乡的歌曲都有什么重要的特点呢?
四、总结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一首江南水乡的歌曲,同学们也感受到水乡孩子对自己家乡的歌颂和热爱。
就让我们带着对家乡的自豪感在歌声中结束我们今天的音乐之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