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诗歌
两汉魏晋南北朝诗歌译文及赏析
![两汉魏晋南北朝诗歌译文及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c4946367caaedd3383c4d31d.png)
两汉魏晋南北朝诗歌译文及赏析汉乐府民歌三首平陵东平陵东,松柏桐,不知何人劫义公。
劫义公,在高堂下,交钱百万两走马。
两走马,亦诚难,顾见追吏心中恻。
心中恻,血出漉,归告我家卖黄犊。
【注释】平陵:汉昭帝陵墓,在今陕西咸阳西北七十里处。
劫:劫持;绑架。
高堂:官府衙门。
走马:善跑的马。
追吏:逼人的官吏。
恻:悲痛。
漉:渗出;榨出。
犊:小牛。
【译文】平陵东,陵上种上松柏桐,不知何人劫走我义公。
义公被绑在公堂下,逼他交钱百万,还有两匹善跑的马。
交两匹马,实在难,看见那追缴的官吏我心悲痛。
心悲痛,血和泪水齐流出,回去告诉我家,卖掉那条黄牛犊。
【赏析】这是一首典型的汉乐府民歌。
大意是说:一个善良的人平白无故地被人绑架去敲诈勒索,被逼无奈,只好叫家人把小黄牛卖掉凑钱来赎身。
诗中虽未直言谁是绑架者,只说“不知何人”,但后来写到“义公”是被劫持到“高堂下”,且面对的是“追吏”,可见绑架者至少是和官府串通一气的。
综观这首叙事诗,情节简单,却又起伏不断;叙述平淡,却又极讲究章法,能在关键处画龙点睛而发人深省。
冷峻的叙事中寓有褒贬,让人明显见出当时社会的黑暗与罪恶。
而这,正是汉乐府民歌的基本艺术特征,即以叙事为主要表现形式,真实、广泛、深刻地反映当时的社会现实,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
全诗共四句,分四个层次。
自第二层以下,每层头三个字重复上一层末的三个字。
这种写法古称“顶针”,是民歌常用的一种表现手法。
它可使全诗脉胳连贯,且层次分明,也使得情感在反复渲染中得以步步加深。
枯鱼过河泣枯鱼过河泣,何时悔复及。
作书与鲂鱮,相教慎出入。
【译文】枯鱼被人带过河,走到河上伤心泣,何时才能思后悔,即使后悔也来不及。
写信给鲂鱼和鲇鱼,告诉他们,千千万万慎出入。
【赏析】此诗属汉乐府杂曲歌辞,是一首寓言诗。
“枯鱼”就是干鱼。
诗中写一个遭到灾祸的人以枯鱼自比,警告人们行动小心,以免招来祸患。
开头两句突兀而起,奇峭警拔。
诗中说:一条枯鱼过河时,不禁伤心痛哭,悲叹现在后悔已来不及了。
第一单元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诗歌复习 人教课标版PPT课件
![第一单元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诗歌复习 人教课标版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a4f3792580216fc710afd72.png)
1、积累字词
愆期(qiān) 徂尔(cú)
汤汤(shāng)
咥笑(xì)
隰泮(xípàn) 垝垣(guǐyuán)
有炜(wěi) 洵美(xún) 尔卜尔筮 (bǔshì)
帷裳(wéicháng) 将子(qiāng) 咎言(jiù)
说怿(yuèyì) 匪我(fěi)
载笑载言(zài)
归荑(kuìtí) 踟蹰(躇) (chíchú) 邶风(Bèi)
“汝”)
6
4、积累古今异义词
体
古:卜筮的卦象。 今:身体、物体、字体、体制等。
三岁 言
古:虚指几年,多年。
今:指出生三年。
体无咎言
言既遂矣、静言思之
古:预兆;作语气助词、音节助词。
今:话;说;汉语中的一个字。
至于 古:至,达到;于,介词,在。
今:表示达到某种程度或另提一事。7
4、积累古今异义词 古:指上衣。
阰(pí) 骐骥(qíjì) 謇謇(jiǎn) 颛顼(zhuānxū) 羌(qiāng) 汨(yù) 纫(rèn)
18
2、了解常识 屈原(约公元前339—约前278),名平,字 原。战国时期的楚国诗人、政治家,“楚辞” 的创立者和代表作者。我国浪漫主义文学传统 的奠基者,首创“香草美人”的象征表现手法。 20世纪,被推为“世界文化名人”受到广泛纪 念。 作品:《离骚》1篇(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最 长的一首浪漫主义的政治抒情诗),《天问》 1篇,《九歌》11篇,《九章》9篇,《远游》 《卜居》《渔父》各1篇 。共有25篇 。 楚辞,句法参差错落,篇幅较长。宜于反映 更为复杂的思想内容。 “书楚语,作楚声, 纪楚地,名楚物”,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 19
5、《诗经》在篇章结构上多采用重章叠句、反复咏 唱的形式,它的主要表现手法是“赋”(铺陈)“比” (比喻)“兴”(联想)。
10首短篇古诗,短小精炼,首首经典!
![10首短篇古诗,短小精炼,首首经典!](https://img.taocdn.com/s3/m/ef668518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1c78384.png)
10首短篇古诗,短小精炼,首首经典!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三千年前,我们的祖先一边劳动一边高歌,这才有了《诗经》。
在时间的浸润下,诗歌一再发展,到了唐宋时达到顶峰。
其实,在三千年前到魏晋南北朝时,就诞生了许多优秀的诗歌,今天分享10首短篇古诗,首首经典!击壤歌【先秦】佚名日出而作,日入而息。
凿井而饮,耕田而食。
帝力于我何有哉!这是一首远古先民咏赞美好生活的歌谣。
歌谣般的风貌,仿佛听到了一个苍老而健硕的农人,在田地中对着无垠田畴悠扬地咏颂。
太阳出来起来劳动,太阳下山休息养生,打一口井用以饮水,整理田地种出五谷丰登。
全歌用语纯净,不染尘灰,意境高古,文字流畅。
自然中见淳美,朴拙中见太平。
上邪【两汉】佚名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
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这是一首情歌,是女主人公忠贞爱情的自誓之词。
此诗自“山无陵”一句以下连用五件不可能的事情来表明自己生死不渝的爱情,充满了磐石般坚定的信念和火焰般炽热的激情。
全诗准确地表达了热恋中人特有的绝对化心理,新颖泼辣,深情奇想,气势豪放,感人肺腑,被誉为“短章中神品”。
明代胡应麟《诗薮》:“《上邪》言情,短章中神品!”古艳歌茕茕白兔,东走西顾。
衣不如新,人不如故。
此诗最初见于《太平御览》卷六百八十九,题为《古艳歌》,无作者名氏。
这首诗是弃妇诗,上二句比喻自己被出而终恋故人,下二句是说服故人也应该念旧。
这首诗的前两句即以动物起兴,兴中兼含比喻。
写弃妇被迫出走,犹如孤苦的白兔,往东去却又往西顾,虽走而仍恋故人。
后两句是规劝故人应当念旧。
公无渡河公无渡河,公竟渡河!堕河而死,其奈公何!据崔豹《古今注》记载,一天早晨,汉朝乐浪郡朝鲜县津卒霍里子高去撑船摆渡,望见一个披散白发的疯颠人提着葫芦奔走。
眼看那人要冲进急流之中了,他的妻子追在后面呼喊着不让他渡河,却已赶不及,疯癫人终究被河水淹死了。
全诗描写生动,气势磅礴,表现了一种知其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悲剧精神,体现了浓郁的悲壮色彩。
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诗歌鉴赏资料
![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诗歌鉴赏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0fbc3e04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7ecdde5.png)
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诗歌鉴赏资料第一章《诗经》第一节关于《诗经》一、关于《诗经》《诗经》是中国古代最早的诗歌总集,原称《诗》或《诗三百》,共收作品 305 篇。
其时代,上起西周初期下至春秋中叶约 500 年的历史,而“小雅”中的笙诗六篇,有目无辞,不包括在内。
《诗经》共分风、雅、颂三个部分。
其中包括十五“国风”,有诗160篇;雅分“大雅”、“小雅”,有诗105篇;颂分“周颂”、“鲁颂”、“商颂”,有诗40篇。
它们的创作年代很难一一具体确定,但从其形式与内容来看,可以大体认为:“周颂”全部、“大雅”的大部分是西周初年的作品;“大雅”的小部分和“小雅”的大部分是西周末年的作品;“国风”的大部分和“鲁颂”、“商颂”的全部则是东迁以后至春秋中叶的作品。
二、《诗经》成书的年代汉代的学者有人认为《诗经》三百篇是经过孔子删订而成的,如司马迁说:“古者诗三千余篇,及至孔子去其重,取可施于礼义……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
”(《史记·孔子世家》)弦歌诗章可能是事实,但删诗说不可信。
因为孔子不止一次说过“诗三百”的话,可见他看到的正是和现存《诗经》篇目大体相同的本子。
又,公元前544年,吴公子季札在鲁国观乐,鲁国乐工为他所奏的各国风诗的次序与今本《诗经》基本相同,其时孔子才八岁,显然不可能删订《诗经》。
一般认为《诗经》最后编定成书时间,不会在孔子出生之后,大约在公元前六世纪中叶。
三、《诗经》作品的收集《诗经》三百篇形式上基本上是整齐的四言诗,且有基本一致的韵部系统和用韵规律,所包括的地域又很广。
这样上下数百年、方圆数千里且体系完整、内容丰富的诗歌,之所以能够收集起来,与周代朝廷对诗歌的重视并建立采诗、献诗的制度有关。
关于采诗制度,《汉书·食货志》载:“孟春之月,群居者将散,行人振木铎徇于路以采诗,献之太师,比其音律,以闻于天子。
故曰王者不窥牖户而知天下”。
又,《汉书·艺文志》载:“《书》曰:‘诗言志,歌咏言’。
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诗歌
![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诗歌](https://img.taocdn.com/s3/m/bc72fa71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42518fe.png)
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诗歌
嘿,你知道吗?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的诗歌那可真是太精彩啦!就
好像是一个装满宝藏的大箱子,一旦打开,就会让你惊叹不已!
先秦时期的诗歌,那是古老而神秘的。
就像是那个时代的生活画卷,里面有爱情的甜蜜,“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这不就是咱生活中对美好爱情的向往嘛!还有劳动的欢乐,“采采芣苢,薄言采之”,多生动啊!这就好比我们现在努力工作时的充实感。
到了两汉,乐府诗来了!那气势,那情感,真的太震撼啦!“唧唧
复唧唧,木兰当户织”,木兰的勇敢和坚毅,难道不像是我们生活中那
些勇往直前的人吗?她替父从军,多了不起啊!
再看看魏晋南北朝,那更是诗歌的一个高峰期啊!陶渊明的田园诗,那简直就是在描绘一个让人向往的世外桃源,“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哇,这是多么惬意的生活呀,这不就像我们有时候渴望逃离喧嚣,去找个安静的地方放松一样吗?
曹植的诗呢,充满了才情和壮志,“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这
是多么豪迈的情怀啊!就好像我们为了梦想而拼搏时的那种坚定。
这些诗歌,不只是文字,它们是那个时代的记忆,是人们情感的寄托!它们能让我们感受到千年前的喜怒哀乐,能让我们在其中找到共鸣。
难道你不想去好好领略一番吗?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诗歌,就是
这样独特而迷人,它们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永远值得我们去品味和珍惜!
我的观点就是: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诗歌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意义,我们应该认真去欣赏和研究它们,从这些诗歌中汲取智慧和力量,让它们在我们的生活中继续绽放光彩。
《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135卷(10—11卷)《汉诗篇》二
![《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135卷(10—11卷)《汉诗篇》二](https://img.taocdn.com/s3/m/a5bf1815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9f373df.png)
《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135卷(10—11卷)《汉诗篇》二《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国先秦至隋的诗歌总集。
今人逯钦立(1910~1973)编。
共135卷。
除《诗经》、《楚辞》外,凡先秦魏晋南北朝各代的诗歌谣谚概予收录,详注出处及版本异文,每位诗作者前均列小传,是研究中国诗歌史的重要参考书。
裒集先秦、汉、魏、六朝诗歌的总集,明代有冯惟讷的《诗纪》,近代有丁福保的《全汉三国晋南北朝诗》。
前者失之芜杂,真伪不辨;后者虽然力纠前失,但匡谬未尽,又失收先秦的歌谣逸诗。
二书均不标注引录出处。
此书的优点是:①取材广博。
隋代以前的作品,除《诗经》、《楚辞》外,凡歌诗谣谚,悉数编入。
②出处详明。
每诗必注明见于何书何卷,无一例外。
③异文翔实。
各书的异文,或一书不同版本的异文,乃至前人的校勘成果,凡足资参考者统予记录。
④考订精审。
书中按断多有独到见解。
⑤编次得当。
依据作者生卒先后分卷编次。
该书在同类总集中是最完善和使用最方便的一部。
大汉帝国“汉朝”一般是指“大汉帝国(汉朝)”汉朝(前202年-220年),是继秦朝后出现的大一统王朝,在中国历史上极具有代表性,具有承先启后的重要地位。
公元前206年刘邦被封为汉王,之后楚汉相争获胜建立西汉,汉初在消灭异姓王和诸吕之乱后政局趋于稳定。
汉文帝、汉景帝相继休养生息开创文景之治,汉武帝即位后攘夷拓土,被称为汉武盛世,至汉宣帝时期国力达到极盛,史称孝宣之治。
公元8年,王莽篡汉,西汉灭亡,不久爆发绿林赤眉起义。
公元25年,刘秀称帝,建立东汉,定都洛阳,统一天下后息兵养民,开创光武中兴。
汉明帝、汉章帝沿袭轻徭薄赋开创明章之治,汉和帝继位后开创永元之隆,东汉国力达到极盛。
中后期发生了戚宦之争和党锢之祸,于公元184年爆发黄巾之乱,虽剿灭民乱却导致地方拥兵自重,董卓之乱后东汉名存实亡。
公元220年曹丕篡汉,东汉灭亡。
汉朝和约略同时期欧洲的罗马帝国并列为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文明及强大帝国。
文化统一,科技发达,以儒家文化为代表的汉文化圈正式成立,华夏族自汉朝以后逐渐被称为汉族。
诗歌发展脉络(简史)
![诗歌发展脉络(简史)](https://img.taocdn.com/s3/m/1ce34b73ad02de80d4d840c9.png)
名句积累
作者 王勃 王维 李白 杜甫 韩愈 贾岛 白居易 作品 名句 《滕王阁序》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终南别业》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将进酒》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春雪》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题诗后》 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 《琵琶行》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已亥杂诗
清 龚自珍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八、近代(1840-1919)
近代诗指从1840年鸦片战争前后到1919年五四运动 兴起前为止,将近100年左右的诗歌。它代表了一个历史 时期即资产阶级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诗歌,也是从 传统的古典诗歌到现代意义的新诗的过渡,反映了新 的思想文化和中国近代社会的主要矛盾,富有时代精 神。在中国诗歌史上具有不容忽视的地位。
六、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现实 主义文学与其他流派文学
18世纪末19世纪初是欧洲文学重要的转折期,浪漫主义文 学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德国是浪漫主义文学的发源地。海涅是当时德国杰出的浪 漫主义诗人,后期作品转向了革命民主主义。 英国的浪漫主义文学成就最高,“湖畔派”三诗人华兹华 斯、柯尔律治和骚塞是第一代浪漫主义的代表,这派诗人中最 出名的是华兹华斯。 而随着欧洲民主主义运动的不断高涨,拜伦、雪莱和济慈 等第二代浪漫主义诗人大大提升了诗歌作品的思想内涵,艺术 上也有重大的突破。他们将英国的浪漫主义文学推向高峰。 俄罗斯伟大的诗人普希金在浪漫主义中渗透着革命热情, 不但是浪漫主义文学的重要代表,也实现了俄国文学真正的民 族化,他的《叶甫盖尼· 奥涅金》更是俄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 之作。
四、17世纪古典主义文学
古代史朝代诗歌
![古代史朝代诗歌](https://img.taocdn.com/s3/m/6b702a694b7302768e9951e79b89680203d86bba.png)
古代史朝代诗歌三皇五帝始,尧舜禹相传。
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
春秋和战国,一统秦两汉。
三分魏蜀吴,两晋前后延。
南北朝并立,隋唐五代传。
宋元明清后,王朝至此完。
解析。
1. “三皇五帝始,尧舜禹相传”- 三皇五帝那可是传说中的老祖宗啦。
三皇五帝具体是谁有好几种说法呢,但不管怎么说,他们都是很古老很古老的部落首领。
然后尧舜禹这三位也是部落联盟时期超有名的首领。
尧把首领的位置禅让给舜,舜又禅让给禹,这种禅让制在当时可是很先进的,就像大家都推选最有本事、最善良的人来当老大。
2. “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 夏朝可是咱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朝代哦,从部落变成了国家。
商朝呢,那时候青铜文化可发达了,像司母戊鼎那么大的青铜器都能造出来,可牛了。
西周呢,有一套很严格的等级制度,叫分封制,天子把土地分给诸侯,诸侯得听天子的话。
到了东周,就分成春秋和战国啦。
- 春秋时期啊,各个诸侯国还都比较讲点规矩,虽然也互相打仗,但还会打着“尊王攘夷”的旗号。
可到了战国,那就是各种混战,大家都想吞并别人,像秦国、楚国、齐国这些大国都很厉害。
3. “一统秦两汉”- 秦始皇那可不得了,他统一了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的封建王朝。
他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就像给大家定了一个统一的标准,这样大家交流、做买卖就方便多啦。
汉朝呢,分西汉和东汉。
西汉有汉武帝这样的厉害皇帝,把匈奴打得不敢轻易南下。
东汉也有光武帝刘秀中兴汉室,汉朝的时候中国的文化、科技都发展得很不错呢。
4. “三分魏蜀吴”-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曹操、刘备、孙权这三位大佬各自占了一块地盘,就形成了魏蜀吴三国鼎立的局面。
曹操在北方挟天子以令诸侯,势力很大;刘备在四川那块建立蜀汉,还说自己是汉室正统呢;孙权在江东,靠着长江天险,也过得挺滋润。
他们之间打来打去,留下了好多精彩的故事,像赤壁之战就是很有名的一场大战。
5. “两晋前后延”- 三国之后就是晋朝啦,先是西晋统一了三国。
可是西晋的统治不咋地,没多久就发生了八王之乱,把国家搞得乱七八糟的。
中国诗词的发展过程
![中国诗词的发展过程](https://img.taocdn.com/s3/m/b7725701326c1eb91a37f111f18583d049640f14.png)
中国诗词的发展过程中国诗词的发展过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一、先秦时期(约公元前11世纪-公元前221年)1. 甲骨文时期:最早的文字记载,反映原始信仰与祭祀习俗。
2. 诗经时期:出现了《诗经》,为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可追溯到公元前11世纪,内容丰富多样。
二、两汉时期(公元前206年-公元220年)1. 先秦时期的诗歌继续发展,出现了楚辞、汉赋等新的文体。
2. 著名的诗人有司马相如、陈琳等,他们的作品具有较高的艺术成就。
三、魏晋南北朝时期(公元220年-589年)1. 乐府民歌:出现了乐府民歌,由民间歌谣演变而来,反映了当时社会动荡的局势和人民的生活。
2. 典故与象征:此时的诗歌注重表达情感,运用丰富的典故和象征手法,著名的代表作如《将进酒》等。
四、唐宋时期(公元618年-1279年)1. 唐诗盛世:唐朝是中国诗歌发展的黄金时期,出现了大量优秀的诗人和作品,如杜甫、李白、王之涣等。
2. 温庭筠的女词:李商隐和温庭筠等女词人的作品发展了中国古代词的艺术。
3. 宋词繁荣:宋代词以辞章为特点,突出意境,表达细腻感情,有陆游、辛弃疾等著名词人。
五、元明清时期(公元1279年-1912年)1. 元代继承:元代的诗歌发展受到前代的影响,同时也吸收了元代戏剧的表现手法。
2. 明代诗词:明代的诗人主要追求含蓄之美,作品表达思想独立,有文徵明、杨慎等代表人物。
3. 清代诗词:清代的诗词以纳兰性德、杜甫为代表,注重对社会现实的揭示和个人情感的表达。
六、近现代(1912年至今)1. 新诗运动:新诗运动是中国现代诗歌的重要转折点,思想解放和语言创新是其主要特点,有郭沫若、艾青等代表人物。
2. 诗歌批评与创新:诗歌批评家杨宪益、雪莱乐府派、自由诗等派别的出现促进了中国诗歌的创作和发展。
以上是中国诗词发展的主要阶段和特点。
每个时期都有其独特的风格和艺术成就,对后世诗词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丰富了中国文化的瑰宝。
诗歌发展阶段划分
![诗歌发展阶段划分](https://img.taocdn.com/s3/m/91b82ececd22bcd126fff705cc17552707225ec2.png)
诗歌的发展阶段可以根据不同的角度和标准进行划分。
以下是一个关于诗歌发展阶段的划分:
1.远古时期:这个阶段可以追溯到人类最早的口头诗歌,这些诗歌通常与古代
的神话、传说、仪式和庆祝活动相关。
在中国,早期的诗歌作品如《诗经》和《楚辞》就诞生于这一时期。
2.先秦两汉时期:这个阶段包括《诗经》、楚辞和汉乐府等早期诗歌形式。
同
时,古诗十九首等作品也代表了当时民间诗歌的最高水平。
3.魏晋南北朝时期:这个阶段是诗歌的黄金时代,出现了大量的杰出诗人和作
品。
建安风骨、正始之音的阮籍嵇康等都是这个时期的代表。
同时,南北朝时期也是诗歌逐渐走向格律化的时期。
4.隋唐时期:隋唐时期是诗歌的鼎盛时期,诗歌的表现形式和技巧达到了高峰。
初唐时期出现了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等“初唐四杰”,盛唐时期则有山水田园诗、边塞诗、李白、杜甫等伟大的诗人和作品。
5.宋元明清时期:这个阶段的诗歌逐渐走向了衰落,但仍然有一些杰出的诗人
和作品。
宋词成为了主流,出现了苏轼、辛弃疾等伟大的词人。
元代则有元曲等民间诗歌形式,明清时期则有小说等文学形式的兴起,对诗歌产生了一定的冲击。
6.现代时期:现代时期的诗歌则反映了社会和文化的巨大变革。
随着工业革命
和现代化的进程,诗歌的形式和主题发生了变化。
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等诗歌流派开始涌现,诗人开始探索新的表达方式和主题。
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篇目及作者索引
![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篇目及作者索引](https://img.taocdn.com/s3/m/623a0280d0f34693daef5ef7ba0d4a7302766caf.png)
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篇目及作者索引中国的古代诗歌历史以先秦时期为起点,一直发展至北宋。
先秦时期到晋朝,诗歌文学经历了抒情文学的发展和尊严的飞跃,形成了一个多姿多彩的诗歌景观。
从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篇中可以看出中国古代文化的浓郁度量。
诗歌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其及其作者都成为中国古代文学史上不可磨灭的历史痕迹,今天仍影响着中国社会和文化。
下面是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篇目及作者索引:先秦:《诗经》《楚辞》《离骚》《尚书》《竹书简》《论语》《子路》《春秋》《孟子》《墨子》作者:孔子楚夫佚名迅子轼叔伦汉代:《汉书》《史记》《礼记》《春秋》《诗经》《楚辞》《竹书简》《国语》《汉乐府》作者:王充斯世民崇洋马迁谊答愍衡固献之惟仁魏晋:《曹魏六艺》《列女传》《诗经》《楚辞》《史记》《礼记》《汉书》《汉乐府》作者:范仲淹操丕固鸠马昭继光丕植马光马炎南朝:《百家姓》《论语》《诗经》《楚辞》《史记》《礼记》《孟子》《楚辞》《汉书》《文心雕龙》作者:陆机慧明统羲之玉古渊祖谦马光马懿马北朝:《诗经》《楚辞》《史记》《礼记》《文心雕龙》《论语》《孟子》《孔子家语》《佛密尔》《宋景帝传》作者:高适怀玉游慎郊籍振铎牧甫勃熹处端以上是先秦至北宋诗篇目及作者索引,其中一些作者是毫无疑问的文学大家。
比如李白,有“诗中有泪,抒情满溢”的赞誉;杜甫,有“愤青抒家,大隐清辉”的评价;李商隐,则以“冷淡文采,迷离惆怅”而闻名于世。
其他作者,如贾谊,司马迁,司马光,陆游,等等,也各有特色,创作出的诗篇丰富多彩,为中国古代诗歌艺术的源头提供了财富。
显而易见,这些古代诗篇是中国文化发展史上基本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为我们提供了对古代生活的认识,也带来了心灵上的滋润和慰藉。
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篇及其作者索引,是中国古代文学史的不可磨灭的历史痕迹,它们深刻地影响着我们的思想观念和价值观,值得我们时时回顾。
魏晋南北朝诗歌
![魏晋南北朝诗歌](https://img.taocdn.com/s3/m/2eb472cf5122aaea998fcc22bcd126fff7055d46.png)
魏晋南北朝诗歌1、短歌⾏(曹操)对酒当歌,⼈⽣⼏何?譬如朝露,去⽇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青青⼦衿,悠悠我⼼。
但为君故,沉吟⾄今。
呦呦⿅鸣,⾷野之苹。
我有嘉宾,⿎瑟吹笙。
明明如⽉,何时可掇。
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相存。
契阔谈宴,⼼念旧恩。
⽉明星稀,乌鹊南飞。
绕树三匝,何枝可依?⼭不厌⾼,海不厌深。
周公吐哺,天下归⼼。
2、观沧海(曹操)东临碣⽯,以观沧海。
⽔何澹澹,⼭岛竦峙。
树⽊丛⽣,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之⾏,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
幸甚⾄哉,歌以咏志。
3、龟虽寿(曹操)神龟虽寿,猷有竟时。
腾蛇乘雾,终为⼟灰。
⽼骥伏枥,志在千⾥;烈⼠暮年,壮⼼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哉,歌以咏志。
4、蒿⾥⾏(曹操)初期会盟津,乃⼼在咸阳。
军合⼒不齐,踌躇⽽雁⾏。
势利使⼈争,嗣还⾃相戕。
淮南弟称号,刻玺於北⽅。
铠甲⽣虮虱,万姓以死亡。
⽩⾻露於野,千⾥⽆鸡鸣。
⽣民百遗⼀,念之断⼈肠。
5、董逃歌词(曹操)德⾏不亏缺,变故⾃难常。
郑康成⾏酒,伏地⽓绝;郭景图命尽于园桑。
6、七步诗(曹植)煮⾖持作羹,漉菽以为汁。
萁在釜下燃,⾖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相煎何太急?7、令诗(曹丕)丧乱悠悠过纪。
⽩⾻从横万⾥。
哀哀下民靡恃。
吾将以时整理。
复⼦明辟致仕。
8、饮马长城窟⾏(曹丕)浮⾈横⼤江。
讨彼犯荆虏。
武将齐贯錍。
征⼈伐⾦⿎。
长戟⼗万队。
幽冀百⽯弩。
发机若雷电。
⼀发连四五。
9、饮酒·其⼀(陶渊明)衰荣⽆定在,彼此更共之。
邵⽣⽠⽥中,宁似东陵时!寒暑有代谢,⼈道每如兹。
达⼈解其会,逝将不复疑;忽与⼀樽酒,⽇⼣欢相持。
10、饮酒·其⼆(陶渊明)积善云有报,夷叔在西⼭。
善恶苟不应,何事空⽴⾔!九⼗⾏带索,饥寒况当年。
不赖固穷节,百世当谁传。
11、饮酒·其三(陶渊明)道丧向千载,⼈⼈惜其情。
有酒不肯饮,但顾世间名。
所以贵我⾝,岂不在⼀⽣?⼀⽣复能⼏,倏如流电惊。
中国诗词发展源流:两汉魏晋南北朝诗
![中国诗词发展源流:两汉魏晋南北朝诗](https://img.taocdn.com/s3/m/b8d089afe009581b6bd9ebd8.png)
中国诗词发展源流:两汉魏晋南北朝诗1、两汉乐府民歌秦始皇统一中国建立秦朝,存在的时间很短,几乎没有诗歌留下来。
继秦以后的两汉(西汉、东汉)存在约400年,留下了价值很高的诗歌遗产,首先是乐府民歌。
“乐府”本来是汉武帝时建立的音乐机关,为宫廷制作乐章和训练演员,同时也采集民间歌曲供宫廷和贵族娱乐。
《汉书·艺文志》里说:“自孝武立乐府而采歌谣,于是有代、赵之讴,秦、楚之风。
皆感于哀乐,缘事而发,亦可以观风俗,知厚薄云。
”其实当时采诗的地区不止代、赵、秦、楚四个地区,范围还要大得多。
“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等话,是说这些歌谣是百姓苦乐的真实表现,都有针对性,统治者可以从中观察民情和了解政教的得失。
这些民歌因乐府机关搜集整理得以保存,统称“乐府诗”。
以后各代常常把入乐能唱的诗词称为“乐府”,已不是汉代音乐机关的涵义了。
汉代乐府民歌继承了《诗经》的传统,真实地反映了社会生活,感情真挚,句式长短不一,表现手法灵活,富有艺术感染力,是古代诗歌中值得珍贵的一部分。
先看一首《战城南》:战城南,死郭北,野死不葬乌可食。
为我谓乌:“且为客豪!野死谅不葬,腐肉安能去子逃。
”水深激激,蒲苇冥冥,枭骑战斗死,驽马徘徊鸣。
梁筑室,何以南,何以北?禾黍不获君何食?愿为忠臣安可得?思子良臣,良臣诚可思:朝行出攻,暮不夜归!这是一场恶战后的战场,尸体无人掩埋,只能让乌鸦去啄食。
战死的鬼魂对乌鸦说:“你在吃我之前,先为我嚎(豪)叫几声,追悼一下。
战死在野地不会有人来埋葬,我们的烂肉早晚是你口中餐。
”战场旁湍急的流水和无边的蒲苇也都被悲怆的气氛笼罩。
骏马冲锋战死,劣马徘徊鸣叫。
桥(梁)上筑了工事,南北怎么通过?壮丁都战死,无人收获庄稼,人们吃什么?在战乱中想当个好百姓(良臣)也办不到。
想起那些好人哪,他们实在可怜:早晨出去打仗,晚上便没有归来!在战乱不断的历史上,这首民歌具有典型意义。
下面这首《悲歌》写了社会离乱给人们带来的痛苦:悲歌可以当泣,遥望可以当归。
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诗歌鉴赏辞典
![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诗歌鉴赏辞典](https://img.taocdn.com/s3/m/22896d04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f0e1ee1.png)
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诗歌鉴赏辞典说到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的诗歌,哇,那真是个宝藏!这时期的诗歌啊,简直就像一碗热腾腾的饺子,里面包着各种馅儿,咬一口满嘴都是惊喜。
古人可真会玩,情感丰富得不得了,像李白那种洒脱的,喝酒时一首《将进酒》,那简直是要把整个酒席都唱翻了。
而王之涣的《登鹳雀楼》,登楼的瞬间,简直能把你瞬间带到那种高处的感觉,视野开阔,心情也瞬间飞起来。
那时候的诗歌不仅仅是写景,更是把心情抒发得淋漓尽致。
想象一下,魏晋时期的士人,一个个都是风流倜傥,白衣飘飘,走在街上都是一幅风景画。
陶渊明的《饮酒》里,那种淡泊明志、悠然自得的感觉,让人好想跟着他一起去种田,来杯美酒,聊聊人生。
多好啊,这样的生活,简单而又充实。
你看看那时候的人,诗歌写得那么好,却也没有什么压力,没事就聚在一起吟诗作对,整个氛围就像是今天的咖啡馆,轻松自在,笑声不断。
南北朝的诗歌又是一番风味,像是吃到了一道酸甜可口的菜。
你看谢灵运的山水诗,那画面感真是绝了,写的山水如同身临其境。
就像我现在跟你聊这些,心里也想着那青山绿水,偶尔飘来几朵白云,真想在那儿待一天,不用着急回家。
诗歌的美就在于它能把情绪化作文字,让我们在字里行间感受到诗人的心跳和呼吸。
这就像是现代人发微信,文字背后传递的情感,古人的诗歌也是这样,让人有种穿越时空的感觉。
再说说那段风华绝代的魏晋时期,文人们的聚会就像今天的Party,大家都爱玩,谁都不甘示弱,斗诗成风。
像阮籍这种个性鲜明的人,他的《咏怀》简直就是那种“我就是我,不怕谁”的态度,让人佩服得五体投地。
他用诗歌表达自己内心的纠结与困惑,那种心情啊,现如今听起来还是那么贴切,仿佛隔了千年依然能够共鸣。
这种感情的表达,真是让人心头一震,像是感同身受。
北朝的诗人们则更有气势,豪放派的代表可得数一数,像是高适、岑参,他们的诗歌像是一阵风,吹散了那些繁琐的事,让人心胸开阔,眼界大开。
尤其是岑参的边塞诗,那种对大漠孤烟、长河落日的描绘,简直让人忍不住想跟着他去一趟西域,感受那种广阔无垠的自由。
魏晋南北朝著名诗歌及赏析
![魏晋南北朝著名诗歌及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85dfa33e27284b73f342503f.png)
1.《短歌行》(曹操)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惟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但为君故,沈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
契阔谈讌,心念旧恩。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评:本篇以沉稳顿挫的笔调,抒写了作者渴望招纳贤才及建功立业的急切心情。
这首诗在表情达意上独运匠心,是曹操的代表作之一。
这首诗四句一韵,由八韵组成。
前两韵写诗人感叹人生短暂以及求贤不得的忧思。
第三、四、五韵表现了诗人延揽人才,思慕贤士的迫切心情。
第六韵写他亲自到田间慰问将士,表明他对延揽人才的态度。
第七韵借景写情,表明诗人的忧思所在。
第八韵引用典故,进一步表明他要人才贤士向他归心、助他完成大业的态度。
2.《步出夏门行·观沧海》(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 歌以咏志。
评:这首四言诗借诗人曹操登山望海所见到的自然景物,描绘了祖国河山的雄伟壮丽,既刻划了高山大海的动人形象,写出了大海孕大含深、动荡不安的性格,更表达了诗人豪迈乐观的进取精神前四行诗句描写沧海景象,有动有静,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与“水何澹澹”写的是动景,“树木丛生,百草丰茂”与“山岛竦峙”写的是静景。
后四句则联系廓落无垠的宇宙,纵意宕开大笔,将大海的气势和威力凸显在读者面前。
诗歌以雄健的比例,生动饱满的描绘了沧海的形象。
大海那吞吐日月的气魄,也正是诗人博大胸襟的写照。
3.《燕歌行》(曹丕)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群燕辞归雁南翔。
念君客游思断肠,慊慊思归恋故乡,何为淹留寄他方?贱妾茕茕守空房,忧来思君不敢忘,不觉泪下沾衣裳。
援琴鸣弦发清商,短歌微吟不能长。
明月皎皎照我床,星汉西流夜未央。
诗词丨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这些杰出的女诗人
![诗词丨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这些杰出的女诗人](https://img.taocdn.com/s3/m/a75538e6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b896981.png)
诗词⼁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这些杰出的⼥诗⼈我国古代诗歌史上,产⽣了许多杰出的⼥诗⼈,她们的光彩诗篇照耀着诗坛。
“有德有⾔,实惟班婕。
盈冲其骄,穷悦其厌。
在夷贞坚,在晋正接。
临飒端⼲,冲霜振叶。
” —— 曹植班婕妤(公元前48年―公元2年),名不详,汉成帝刘骜妃⼦,西汉⼥作家,古代著名才⼥,是中国⽂学史上以辞赋见长的⼥作家之⼀。
善诗赋,有美德。
初为少使,⽴为婕妤。
《汉书·外戚传》中有她的传记。
她也是班固、班超和班昭的祖姑。
她的作品很多,但⼤部分已佚失。
现存作品仅三篇,即《⾃伤赋》、《捣素赋》和⼀⾸五⾔诗《怨歌⾏》(亦称《团扇歌》)。
班婕妤相貌秀美,⽂才颇⾼,尤其熟悉史事,常常引经据典、出⼝成章,她经常开导汉成帝;班婕妤还擅长⾳律,既写词⼜谱曲,她的词曲有感⽽发,使汉成帝在丝⽵声中受益匪浅。
对汉成帝⽽⾔,班婕妤不只是她的侍妾,也是他的良师益友。
班婕妤的贤德在后宫中也是有⼝皆碑。
因她不⼲预朝政,谨守礼教,深受时⼈敬慕,有“古有樊姬,今有婕妤”之称。
班婕妤的⼀⽣可以看作是古代后宫嫔妃⽣命历程的⼀个标本。
她的⼈⽣从繁华到萧瑟,是中国⼏千年封建社会历代帝王后宫嫔妃们的普遍⼈⽣境遇。
她们或许凭借才华美貌,能赢得帝王的⼀时喜爱或宠信,但终会因⼈⽼⾊衰或其它种种原因⽽被⽆情地抛在⼀边,渐渐被忘却。
更⾔之,班婕妤的⽣她们或许凭借才华美貌,能赢得帝王的⼀时喜爱或宠信,但终会因⼈⽼⾊衰或其它种种原因⽽被⽆情地抛在⼀边,渐渐被忘却。
更⾔之,班婕妤的⽣命历程,也是男权社会中⼥性悲剧命运的缩影。
朝代有着各种⼥诗(词)⼈,她们的⼈⽣遭遇与诗歌成就都值得我们去探究。
应⼴⼤诗词爱好者要求,每天⼀堂公开课特开设《我国在不同在不同朝代有着各种⼥诗(词)⼈,她们的⼈⽣遭遇与诗歌成就都值得我们去探究。
应⼴⼤诗词爱好者要求,每天⼀堂公开课特开设《我国古代这些最杰出的⼥诗⼈》系列课程。
本次系列课程主要分为4讲,9⽉16⽇(周五)19:30 将开启第⼀讲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这些杰出的⼥诗⼈主要内容为:1、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这些杰出的⼥诗⼈2、唐代这些杰出的⼥诗⼈3、宋代这些杰出的⼥诗⼈4、宋代以后这些杰出的⼥诗⼈永久免费重复收听,再也不⽤担重复收听,再也不⽤担备注:每天⼀堂公开课所有课程(正在直播和已结束的课程),可随时随地报名学习,报名后当次课程均可永久免费备注:每天⼀堂公开课所有课程(正在直播和已结束的课程),可随时随地报名学习,报名后当次课程均可⼼错过上课时间或⼀次上课没听懂等问题了!主讲⽼师▼杨强杨强,号雪窗,笔名帝乡⼦。
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诗歌研究
![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诗歌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97e29926e87101f69e3195cd.png)
• 短歌行:属相和歌平调曲,用器有笙、 笛、筑、瑟、琴、筝、琵琶七种。平调 曲声调悲壮。 • 《乐府诗集》引晋代崔豹《古今注》: “长歌、短歌,言人寿命长短,各有定 分,不可妄求。” • 郭茂倩:长歌短歌,指歌声长短。 • 表达的内容: 一、如何对待人生有限性(第一节、第二 节) 二、忧患之思(第三节至第六节) 三、以天下为己任(第七节、第八节)
• 韦玄成,治《诗》者,作诗以颂美先 人,以诗讽谏他人,或作以自,语句 及用意上,都烙上了西汉经学的印迹。 西汉经学“以三百篇为谏书”,于此 亦可见一斑。 • 《汉书•韦贤传》有云:韦孟二诗 “或曰其子孙好事,述先人之志而作 是诗也。”或有可能。韦玄成二诗与 韦孟二诗用意,篇章结构均极似。
• 2.《焦氏易林》 • 西汉焦延寿, 用《周易》结构体 例,给六十四卦配上占卜辞,每卦占 卜辞六十四首,称为一“林”,全书 六十四“林”,称《易林》。 • 《焦氏易林》占卜辞,总计4097首, 因为《节》卦之《无妄》下存两首。 删去语句多有雷同及重复出现的,还 有3000多首,均是四言韵语。陈良运 书选注了481首。
• 韦贤兼通《礼》、《书》,以《诗》教授,为
• •
•
• • • •
昭帝授《诗》。其子韦玄成修父业,以明经擢为 谏大夫。《自劾诗》: 赫矣我祖,侯于豕韦。赐命建伯,有殷以 绥。 „„ 肃肃楚傅,辅翼元夷,厥驷有庸,惟慎惟 祗。 „„ 惟我节侯,显德遐闻,左右昭宣,五品以 制。„„ 天子穆穆,是宗是师,四方遐尔,观国之火军。 茅圭之继,在我俊兄,惟我俊兄,是让是 形。„„ 赫赫显爵,自我坠之。微微附庸,自我招 之。„„ 谁谓华高,企其齐而;谁谓德难,厉其庶
• 2.嵇康(223-263)的四言诗
• 嵇康四言诗作共32首。《幽愤诗》、 《四言赠兄秀才入军诗十八首》、 《 四言诗十一首》。《诗》以四言为 主。 《游仙诗》,四言两句。 • 另外,其《代秋胡歌诗七首》,以四 言为主。
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诗歌
![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诗歌](https://img.taocdn.com/s3/m/0a786dca80eb6294dd886c86.png)
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诗经》1、《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2、《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蕡其实。
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
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3、《汉广》南有乔木,不可休思。
汉有游女,不可求思。
汉之广矣,不可泳思。
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翘翘错薪,言刈其楚。
之子于归,言秣其马。
汉之广矣,不可泳思。
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翘翘错薪,言刈其蒌。
之子于归,言秣其驹。
汉之广矣,不可泳思。
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4、《黍离》彼黍离离,彼稷之苗。
行迈靡靡,中心摇摇。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悠悠苍天,此何人哉?彼黍离离,彼稷之穗。
行迈靡靡,中心如醉。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悠悠苍天,此何人哉?彼黍离离,彼稷之实。
行迈靡靡,中心如噎。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悠悠苍天,此何人哉?5、《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6、《鹿鸣》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吹笙鼓簧,承筐是将。
人之好我,示我周行。
呦呦鹿鸣,食野之蒿。
我有嘉宾,德音孔昭。
视民不恌,君子是则是效。
我有旨酒,嘉宾式燕以敖。
呦呦鹿鸣,食野之芩。
我有嘉宾,鼓瑟鼓琴。
鼓瑟鼓琴,和乐且湛。
我有旨酒,以燕乐嘉宾之心。
7、《氓》氓之蚩蚩,抱布贸丝。
匪来贸丝,来即我谋。
送子涉淇,至于顿丘。
匪我愆期,子无良媒。
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乘彼垝垣,以望复关。
不见复关,泣涕涟涟。
既见复关,载笑载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诗经》1、《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2、《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蕡其实。
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
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3、《汉广》南有乔木,不可休思。
汉有游女,不可求思。
汉之广矣,不可泳思。
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翘翘错薪,言刈其楚。
之子于归,言秣其马。
汉之广矣,不可泳思。
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翘翘错薪,言刈其蒌。
之子于归,言秣其驹。
汉之广矣,不可泳思。
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4、《黍离》彼黍离离,彼稷之苗。
行迈靡靡,中心摇摇。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悠悠苍天,此何人哉?彼黍离离,彼稷之穗。
行迈靡靡,中心如醉。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悠悠苍天,此何人哉?彼黍离离,彼稷之实。
行迈靡靡,中心如噎。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悠悠苍天,此何人哉?5、《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6、《鹿鸣》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吹笙鼓簧,承筐是将。
人之好我,示我周行。
呦呦鹿鸣,食野之蒿。
我有嘉宾,德音孔昭。
视民不恌,君子是则是效。
我有旨酒,嘉宾式燕以敖。
呦呦鹿鸣,食野之芩。
我有嘉宾,鼓瑟鼓琴。
鼓瑟鼓琴,和乐且湛。
我有旨酒,以燕乐嘉宾之心。
7、《氓》氓之蚩蚩,抱布贸丝。
匪来贸丝,来即我谋。
送子涉淇,至于顿丘。
匪我愆期,子无良媒。
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乘彼垝垣,以望复关。
不见复关,泣涕涟涟。
既见复关,载笑载言。
尔卜尔筮,体无咎言。
以尔车来,以我贿迁。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于嗟鸠兮!无食桑葚。
于嗟女兮!无与士耽。
士之耽兮,犹可说也。
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桑之落矣,其黄而陨。
自我徂尔,三岁食贫。
淇水汤汤,渐车帷裳。
女也不爽,士贰其行。
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三岁为妇,靡室劳矣。
夙兴夜寐,靡有朝矣。
言既遂矣,至于暴矣。
兄弟不知,咥其笑矣。
静言思之,躬自悼矣。
及尔偕老,老使我怨。
淇则有岸,隰则有泮。
总角之宴,言笑晏晏,信誓旦旦,不思其反。
反是不思,亦已焉哉!8、《离骚》(节选)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余虽好修姱以鞿羁兮,謇朝谇而夕替。
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揽茝。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
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
固时俗之工巧兮,偭规矩而改错。
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
忳郁邑余侘傺兮,吾独穷困乎此时也。
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
鸷鸟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
何方圜之能周兮,夫孰异道而相安?屈心而抑志兮,忍尤而攘诟。
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
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伫乎吾将反。
回朕车以复路兮,及行迷之未远。
步余马于兰皋兮,驰椒丘且焉止息。
进不入以离尤兮,退将复修吾初服。
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
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
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
芳与泽其杂糅兮,唯昭质其犹未亏。
忽反顾以游目兮,将往观乎四荒。
佩缤纷其繁饰兮,芳菲菲其弥章。
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
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
汉诗-楚歌9、《大风歌》刘邦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10、《鸿鹄歌》刘邦鸿鹄高飞,一举千里。
羽翮已就,横绝四海。
横绝四海,当可奈何?虽有矰缴,尚安所施?汉诗-乐府民歌11、《有所思》有所思,乃在大海南。
何用问遗君,双珠玳瑁簪。
用玉绍缭之。
闻君有他心,拉杂摧烧之。
摧烧之,当风扬其灰!从今以往,勿复相思,相思与君绝!鸡鸣狗吠,兄嫂当知之。
妃呼狶!秋风肃肃晨风飔,东方须臾高知之!12、《上邪》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
山无陵,江水为竭。
冬雷震震,夏雨雪。
天地合,乃敢与君绝13、《箜篌引-公无渡河》公无渡河,公竟渡河,堕河而死,将奈公何!14、《江南》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15、《薤露》薤上露,何易晞。
露晞明朝更复落,人死一去何时归。
16、《蒿里》蒿里谁家地,聚敛魂魄无贤愚。
鬼伯一何相催促,人命不得稍踟蹰。
17、《枯鱼过河泣》枯鱼过河泣,何时悔复及。
作书与鲂鱮,相教慎出入。
汉诗-古诗十九首18、《行行重行行》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
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
道路阻且长,会面安可知?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
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
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返。
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
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
19、《青青河畔草》青青河畔草,郁郁园中柳。
盈盈楼上女,皎皎当窗牖。
娥娥红粉妆,纤纤出素手。
昔为娼家女,今为荡子妇。
荡子行不归,空床难独守。
20、《西北有高楼》西北有高楼,上与浮云齐。
交疏结绮窗,阿阁三重阶。
上有弦歌声,音响一何悲!谁能为此曲,无乃杞梁妻。
清商随风发,中曲正徘徊。
一弹再三叹,慷慨有余哀。
不惜歌者苦,但伤知音稀。
愿为双鸿鹄,奋翅起高飞。
21、《涉江采芙蓉》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
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
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
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22、《迢迢牵牛星》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23、《去者日以疏》去者日以疏,来者日以亲。
出郭门直视,但见丘与坟。
古墓犁为田,松柏摧为薪。
白杨多悲风,萧萧愁杀人。
思还故里闾,欲归道无因。
魏晋南北朝诗-邺下诗人24、《蒿里行》曹操关东有义士,兴兵讨群凶。
初期会盟津,乃心在咸阳。
军合力不齐,踌躇而雁行。
势利使人争,嗣还自相戕。
淮南弟称号,刻玺於北方。
铠甲生虮虱,万姓以死亡。
白骨露於野,千里无鸡鸣。
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25、《短歌行》曹操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
契阔谈讌,心念旧恩。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26、《步出夏门行观沧海》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27、《步出夏门行龟虽寿》曹操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28、《燕歌行》曹丕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群燕辞归鹄南翔。
念君客游思断肠,慊慊思归恋故乡,君何淹留寄他方?贱妾茕茕守空房,忧来思君不敢忘,不觉泪下沾衣裳。
援琴鸣弦发清商,短歌微吟不能长。
明月皎皎照我床,星汉西流夜未央。
牵牛织女遥相望,尔独何辜限河梁。
29、《七哀》曹植明月照高楼,流光正徘徊。
上有愁思妇,悲叹有余哀。
借问叹者谁,言是宕子妻。
君行逾十年,孤妾常独栖。
君若清路尘,妾若浊水泥。
浮沉各异势,会合何时谐?愿为西南风,长逝入君怀。
君怀良不开,贱妾当何依。
30、《野田黄雀行》曹植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
利剑不在掌,结友何须多?不见篱间雀,见鹞自投罗。
罗家得雀喜,少年见雀悲。
拔剑捎罗网,黄雀得飞飞。
飞飞摩苍天,来下谢少年。
31、《白马篇》曹植白马饰金羁,连翩西北驰。
借问谁家子,幽并游侠儿。
少小去乡邑,扬声沙漠垂。
宿昔秉良弓,楛矢何参差。
控弦破左的,右发摧月支。
仰手接飞猱,俯身散马蹄。
狡捷过猴猿,勇剽若豹螭。
边城多警急,虏骑数迁移。
羽檄从北来,厉马登高堤。
长驱蹈匈奴,左顾凌鲜卑。
弃身锋刃端,性命安可怀?父母且不顾,何言子与妻!名编壮士籍,不得中顾私。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32、《洛神赋》(节选)曹植余告之曰:其形也,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
髣髴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飖兮若流风之回雪。
远而望之,皎若太阳升朝霞。
迫而察之,灼若芙蕖出渌波。
秾纤得衷,修短合度。
肩若削成,腰如约素。
延颈秀项,皓质呈露,芳泽无加,铅华弗御。
云髻峨峨,修眉联娟,丹唇外朗,皓齿内鲜。
明眸善睐,靥辅承权,瓌姿艳逸,仪静体闲。
柔情绰态,媚于语言。
奇服旷世,骨像应图。
披罗衣之璀粲兮,珥瑶碧之华琚。
戴金翠之首饰,缀明珠以耀躯。
践远游之文履,曳雾绡之轻裾。
微幽兰之芳蔼兮,步踟蹰于山隅。
于是忽焉纵体,以遨以嬉。
左倚采旄,右荫桂旗。
攘皓腕于神浒兮,采湍濑之玄芝。
33、《七哀诗》王粲西京乱无象,豺虎方遘患。
复弃中国去,委身适荆蛮。
亲戚对我悲,朋友相追攀。
出门无所见,白骨蔽平原。
路有饥妇人,抱子弃草间。
顾闻号泣声,挥涕独不还。
“未知身死处,何能两相完?”驱马弃之去,不忍听此言。
南登霸陵岸,回首望长安,悟彼下泉人,喟然伤心肝。
34、《赠从弟》刘桢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
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
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
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35、《咏怀(其一)》阮籍夜中不能寐,起坐弹鸣琴。
薄帷鉴明月,清风吹我襟。
孤鸿号外野,翔鸟鸣北林。
徘徊将何见?忧思独伤心。
36、《赠秀才入军(十四)》嵇康息徒兰圃,秣马华山。
流磻平皋,垂纶长川。
目送归鸿,手挥五弦。
俯仰自得,游心太玄。
嘉彼钓翁,得鱼忘筌。
郢人逝矣,谁与尽言?37、《咏史(其二)》左思郁郁涧底松,离离山上苗。
以彼径寸茎,荫此百尺条。
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
地势使之然,由来非一朝。
金张藉旧业,七叶珥汉貂。
冯公岂不伟,白首不见招。
38、《咏史(其五)》左思皓天舒白日,灵景耀神州。
列宅紫宫里,飞宇若云浮。
峨峨高门内,蔼蔼皆王侯。
自非攀龙客,何为歘(xu)来游。
被褐出阊阖,高步追许由。
振衣千仞冈,濯足万里流。
39、《咏史(其六)》左思荆轲饮燕市,酒酣气益震。
哀歌和渐离,谓若傍无人。
虽无壮士节,与世亦殊伦。
高眄邈四海,豪右何足陈。
贵者虽自贵,视之若埃尘。
贱者虽自贱,重之若千钧。
40、《归园田居(其一)》陶渊明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41、《归园田居(其三)》陶渊明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42、《移居(其二)》陶渊明春秋多佳日,登高赋新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