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的进化规律
简述生物进化的趋势
![简述生物进化的趋势](https://img.taocdn.com/s3/m/f92996327ed5360cba1aa8114431b90d6c85899d.png)
简述生物进化的趋势生物进化是指生物种群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发生的适应环境变化的遗传变化过程。
在进化过程中,物种会通过自然选择、突变、基因流等机制来适应新的环境条件,从而提高其生存和繁殖的能力。
生物进化的趋势可以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1. 多样性的增加:生物进化的一个重要趋势是多样性的增加。
生物界中存在着数量庞大的物种,这些物种的多样性主要体现在形态、生活习性、生殖方式等方面。
进化过程中,物种会不断地发生分化和分布,形成不同的亚种、种、属等分类单位,从而增加生物的多样性。
2. 适应环境的优化:生物进化的另一个重要趋势是适应环境的优化。
环境是生物进化的主要驱动力,物种会通过遗传变异和自然选择来适应环境的变化。
在进化过程中,物种会逐渐优化其结构、功能和行为,以适应不同的环境条件。
例如,鱼类的鳍逐渐演化成肢体,使得它们可以在陆地上生活;鸟类的翅膀逐渐演化成适应飞行的形态,增强其在空中的机动性。
3. 复杂性的提高:生物进化的第三个趋势是复杂性的提高。
随着进化的推进,生物的复杂性也会逐渐增加。
这体现在物种组织结构的复杂化、器官功能的细化、神经系统的进一步发展等方面。
例如,哺乳动物的神经系统发达,具有复杂的感知和行为能力,能够更好地适应复杂的生存环境。
4. 合作与竞争的平衡:生物进化的另一个重要趋势是合作与竞争的平衡。
在生物界中,既存在着合作共生,也存在着竞争斗争。
合作共生有助于物种的繁衍和生存,而竞争斗争则是为了争夺资源和生存空间。
进化过程中,物种会逐渐形成各种合作模式和竞争机制,以保持动态平衡。
5. 进化的连续性:生物进化的最后一个趋势是进化的连续性。
进化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没有终点。
物种在不断变异和演化的过程中,经历着连续的改变和调整,逐渐适应新的环境条件。
进化并非一蹴而就的过程,而是经历了漫长的时间。
总的来说,生物进化的趋势体现了环境适应、多样性增加、复杂性提高、合作与竞争的平衡以及漫长的进化过程。
这些趋势共同推动着生物世界的多样性和复杂性的发展。
生物进化的规律
![生物进化的规律](https://img.taocdn.com/s3/m/2d5c9e4d77232f60ddcca154.png)
谢谢
?
由此可见,促使生 物向不同种类演化 的重要影响因素是 什么?
适应辐射
?
取食昆虫 取食仙人掌
取食果实
取食种子
造成达尔文雀鸟 喙性状不同的原因 是什么?
生物进化的规律
水生到陆生 低等到高等 简单到复杂
• 从细胞类型:非细胞 →原核细胞 →真核细胞 • 从细胞数量:单细胞生物→多细胞动物
• 从生物种类数:少 →多(多样化) • 适应辐射:来自共同祖先的后裔,适应不同
弹涂鱼 两栖类
脊椎动物的进化
爬行类 鸟类
爬行类 哺乳类
生物进化的规律
水生到陆生 低等到高等 简单到复杂
• 从细胞类型:非细胞 →原核细胞 →真核细胞 • 从细胞数量:单细胞生物→多细胞动物 • 从生物种类数:少 →多(多样化) • 生物界还向着多样化和复杂化的方向发展:
适应辐射
不同哺乳动物前 肢的形状、功能 和该动物生活环 境之间存在什么 关系?
生物进化的规律
享学课堂
生物进化的规律
水生到陆生
在植物和脊椎动物的进 化过程中,生物是怎样 逐步适应陆地生活的?
植物的进化:
藻类 → 蕨Biblioteka → 裸子植物 → 被子植物脊椎动物的进化: 鱼类 → 两栖类 → 爬行类
鸟类 哺乳类
植物的进化
藻类
蕨类
裸子植物
被子植物(有花植物)
脊椎动物的进化
鱼类 两栖类
1.5 进化论的演化
![1.5 进化论的演化](https://img.taocdn.com/s3/m/104ba665af1ffc4ffe47ac87.png)
下表是某地区不同时期两种尺蛾的数量比,这种 森林时期 灰尺蛾 黑尺蛾 建成工业区后50年 灰尺蛾 黑尺蛾
99% 1% 1% 99% A.工业煤烟使灰尺蛾变成了黑尺蛾
B.灰尺蛾迁离,黑尺蛾迁入
C.自然选择作用
D.定向变异作用
练习 1、下图所示的是某森林中的树干标本。在这片靠近城市的森林 环境中释放了1000只白色飞蛾和1000只黑色飞蛾。三周后重新捕 捉到778只白色飞蛾和135只黑色飞蛾。
“达尔文进化学说”中心观点
达尔文生物进化模型
1.地球上一切生物都起源于共同的原始祖先,生 物之间存在着或近或远的亲缘关系。 2.生物进化的根本原因是“自然选择”,自然选 择的内因是“不定向的遗传和变异”,外因是 环境的选择,结果是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 3.生物的遗传和变异是不定向的。个体既存在有 利变异,也存在不利变异。
达尔文在印度南部的克格伦岛上,发现这里的昆虫有两种 类型,大多数昆虫的翅退化,少数昆虫的翅异常发达,但 没有翅中等发达的类型。同时达尔文还发现该岛经常刮大 风。请回答下列问题: (1)昆虫与海风的关系称为 生存斗争 ;
(2)昆虫翅的不同形态是由 不定向 向是 的;
变异
产生的,其转化方
的; ;
自然选择 (3)暴风对翅起 作用,这种作用是 定向 (4)昆虫翅的这两种性状是对海风的一种
拉马克(Jean-Baptiste de Lamarck, 1744.8 -1829.12)是法国伟大的博物学家,较早期的 进化论者之一,最早提出生物进化理论。
阶梯向上无分支进化理论:
1.“用进废退”:生物体器官经常使用变得发达,而 不经常使用则会逐渐退化。 2.“获得性遗传”:生物后天获得的性状是可以遗传的。 3.“定向变异”:生物的变异一定是向适应环境的方向 改变的。
动物进化规律
![动物进化规律](https://img.taocdn.com/s3/m/a156ed10ac02de80d4d8d15abe23482fb4da020d.png)
动物进化规律引言:进化是生命的基本特征之一,也是地球上生物多样性的产生和演化的基础。
动物作为生物界的一大类群体,其进化也遵循一定的规律。
本文将从适应环境、遗传变异和自然选择三个方面探讨动物进化规律。
一、适应环境的进化规律动物的进化首先是为了适应环境的需求,这体现了进化的目的性和方向性。
环境的变化会促使动物根据自身的需要进行适应性进化。
例如,在不同的气候条件下,动物的体毛、皮肤颜色等特征会发生变化,以适应不同的温度和光照条件。
适应环境的进化规律体现了动物进化的主动性和可塑性。
二、遗传变异的进化规律遗传变异是动物进化的基础,也是进化的推动力。
在遗传物质的基础上,动物会产生各种各样的变异。
这些变异可以是突变、基因重组、基因流动等形式。
遗传变异使得个体之间存在差异,为进化提供了物质基础。
通过遗传变异,动物可以形成新的适应性特征,进而增加生存的机会。
三、自然选择的进化规律自然选择是动物进化的重要机制,它通过筛选适应性强的个体,推动了物种的进化。
自然选择基于个体之间的差异,将适应环境的个体留下来,淘汰不适应环境的个体。
这样,适应环境的个体将会传递下去,逐渐形成新的物种。
自然选择是动物进化的驱动力,它使得物种在适应环境的过程中越来越优化。
四、进化的速度和方式动物进化的速度和方式是多样的。
一些物种会经历缓慢而稳定的进化,而另一些物种可能会经历快速的进化。
进化的速度受到环境变化、遗传变异和自然选择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此外,进化的方式也多种多样,可以是逐渐积累变异,也可以是突然发生的突变。
不同的进化速度和方式使得动物界的多样性得以保持和延续。
结论:动物进化遵循适应环境、遗传变异和自然选择的规律。
适应环境使得动物能够生存下去,遗传变异提供了进化的物质基础,而自然选择则推动了物种的进化。
动物进化的速度和方式多样,它们共同塑造了地球上丰富多样的生物形态和功能。
进化规律的研究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生命的起源和演化,也为保护和利用生物资源提供了科学依据。
4生物的演变
![4生物的演变](https://img.taocdn.com/s3/m/f03024e6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0224704.png)
在5000万年的进化过程中,马的身躯增大了,它的趾由4个变为1个,牙也改变了,以适应啃食草的需求。 始祖鸟是鸟类的祖先。它身体覆盖羽毛,前肢像翼,足有4趾,3趾向前,1趾向后,这些特征与现代的鸟相 似。
动物进化的历程是由(无脊椎动物)到(脊椎动物)的。 而脊椎动物的进化历程:原始鱼类→原始两栖类→原始爬行类→哺乳类、鸟类。 植物的演变过程:藻类→苔藓→蕨类→裸子植物→被子植物。 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等),从(水生)到(陆生)。
通过分析和比较动物的外形,生活环境等方面的变化,我们能得出什么结论? 答:生物之间春在者生存争斗,适应者生存下来,不适应者则被淘汰,这就是自然的选择。生物正式通过 遗传、变异和自然选择,从低等到高等,从简单到复杂,种类由少到多地进化着、发展着。
正是由于生物在不断地(演变),是我们看到了现在丰富多彩的生命。
腔棘鱼 水杉树Leabharlann 石头 化石银杉树扬子鳄
四、生物的演变
1、在5000万年的进化过程中,马的身躯增大了,它的趾由4个变为1个, 牙也改变了,以适应啃食草的需求。
2、始祖鸟是鸟类的祖先。它身体覆盖羽毛,前肢像翼,足有4趾,3趾 向前,1趾向后,这些特征与现代的鸟相似。 3、动物进化的历程是由(无脊椎动物)到(脊椎动物)的。 4、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 等),从(水生)到(陆生)。
5、生物之间春在者生存争斗,适应者生存下来,不适应者则被淘汰, 这就是自然的选择。
6、被称为活化石的动物(腔棘鱼)、(扬子鳄);植物有(银杏树)、 (水杉)等。
生物进化的历程知识点总结
![生物进化的历程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bdbfe7765b8102d276a20029bd64783e08127d4f.png)
生物进化的历程知识点总结生物进化是指生物个体和种群在适应环境条件变化的过程中,逐渐发生的不可逆转的遗传改变。
以下是生物进化的一些主要知识点总结:1.适者生存:根据达尔文的自然选择理论,个体有不同的适应性特征,某些特征使得个体在特定环境中更有生存和繁殖的机会。
因此,在资源有限的环境中,那些更适应环境的个体更有可能生存下来。
2.遗传变异:生物的基因组具有一定的变异性,这种变异可以是突然的、偶然的或者是遗传的。
这些变异对于生物的进化起到了关键作用。
关键是变异如果对环境更有利,那么这些变异的个体很可能更有生存和繁殖的机会。
3.随机漂移:遗传漂变指的是在种群中,包括适应性特征的频率随时间的演化而在种群之间随机变化的现象。
这种变异可能是由于机会事件(如天灾、灭绝等)导致的。
4.物种的分化:当一个种群被隔离到不同的环境中,它可能会适应新的环境条件,从而导致物种的分化。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物种之间的差异会逐渐累积,最终形成新的物种。
5.共同祖先:生物界中的所有物种都可以追溯到共同的祖先。
生物进化的过程中,不同物种的共同祖先通过生物地理过程、自然选择和遗传漂变逐渐发展和分化。
6.证据支持:古生物学家通过化石记录、尸体化石和地层记录等不同的证据来支持生物进化。
这些证据包括过渡化石、同源器官、生物地理分布和分子证据等。
7.进化速率:不同物种的进化速率是不同的。
一些物种可能在数千年或数百万年内发生较大的变化,而其他物种可能需要更长的时间才能发生显著的变化。
总的来说,生物进化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到遗传变异、适应性选择、变异遗传漂移等多个因素。
这些因素共同作用,推动着生物种群在不断适应环境变化的过程中发生遗传改变。
生物进化的基本原理与途径
![生物进化的基本原理与途径](https://img.taocdn.com/s3/m/53c28956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61226d1.png)
生物进化的基本原理与途径生物进化是生物学中的重要概念,它指的是物种在漫长的时间内逐渐发展和变化的过程。
进化理论是生物学的基石之一,它提出了一套解释生物多样性和物种变化的理论框架。
进化的基本原理与途径主要包括自然选择、遗传变异、适应和基因流等。
首先,自然选择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原理之一。
根据达尔文的进化理论,自然选择是适者生存和不适者淘汰的过程。
当环境资源有限时,个体之间的竞争就会产生。
那些具有有利特征的个体更有可能生存下来并繁殖后代,而那些特征不适应环境的个体则会被自然淘汰。
这样,有利特征的基因将更多地在群体中传递下去,逐渐导致物种的进化。
其次,遗传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原理之一。
遗传变异指的是个体在繁殖过程中产生的基因突变或重组事件。
这些变异可以给个体带来不同的基因型和表型特征,从而增加了物种适应环境的可能性。
遗传变异是进化的原料,只有在遗传变异的基础上,自然选择才能发挥作用,引导着物种的进化。
适应是生物进化的重要途径之一。
适应是指生物通过遗传变异和自然选择,逐渐适应其生态环境。
环境的改变会对物种产生选择压力,促使它们在适应环境的过程中发生改变。
例如,图马适应沙漠环境,进化出了长脖子和蹄子特征,便于觅食和移动。
适应是进化过程中的动力,使得物种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生存下来。
基因流也是生物进化的重要途径之一。
基因流是指不同种群之间基因的交流和交流。
当不同种群的个体之间发生迁移或交配时,它们的基因就会传递给另一个种群,导致基因池的混合。
这种基因交换增加了物种的遗传多样性,并且可以阻碍物种的分化和进化。
除了以上提到的基本原理与途径,还有其他一些因素也影响着生物的进化。
环境因素是其中一个重要因素,环境的改变会对物种产生选择压力,引发物种的进化。
例如,气候变化、地理隔离和资源竞争等因素都可以影响物种的进化方向和速度。
另一个重要因素是性选择,性选择是一种由个体对于异性偏好而产生的选择。
这种选择机制可以促使一些特征更多地在群体中传递,并且产生很多美丽而独特的性征。
生物的进化趋势
![生物的进化趋势](https://img.taocdn.com/s3/m/63757fe83086bceb19e8b8f67c1cfad6195fe9be.png)
生物的进化趋势进化是生物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它描述了生物在漫长的时间尺度上逐渐发生变化的过程。
在进化的过程中,生物会发展出适应环境的特征和功能,以增加自身的生存能力。
而这个过程中,生物的进化趋势也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本文将探讨生物的进化趋势及其影响因素。
1. 生物的进化趋势生物的进化趋势是指在自然选择和环境适应的作用下,物种在长时间内累积的适应性特征的变化方向。
进化趋势可以涉及生物形态、生理、行为等多个方面,以下列举一些常见的进化趋势:1.1 复杂性增加:生物的进化通常会伴随着复杂性的增加。
复杂性指的是生物体内各个组织、器官、系统之间的互动复杂度。
进化的过程中,生物为了适应复杂多变的环境,往往需要发展出更加复杂且高效的结构和功能。
例如,从最早的原核生物到后来的真核生物,生物的细胞结构经历了由单细胞到多细胞的演化过程,细胞内的各个器官和细胞器也变得更加复杂和有序。
1.2 体型大小的变化:生物的体型大小在进化过程中也会发生变化。
这一变化往往与生物的生活方式和环境的适应有关。
根据生态学的规律,较大的体型通常适应于资源相对丰富、竞争相对较小的环境,例如大型食草动物;而较小的体型则适应于资源稀缺或者竞争激烈的环境,例如小型昆虫。
1.3 智力的提升:智力是生物进化中的一个重要方面。
进化的过程中,智力的提升可以帮助生物更好地应对复杂的环境和考验。
例如,灵长类动物的智力相对较高,能够进行高级的认知和社交行为。
这种智力的发展使得灵长类动物在竞争中占有优势,更好地适应了环境。
2. 进化趋势的影响因素生物的进化趋势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以下列举一些重要的影响因素:2.1 自然选择:自然选择是进化过程中最为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
自然选择通过对适应性特征的筛选,促使有利的变异在物种中逐渐积累。
适应环境的特征和功能具有更高的生存和繁殖成功率,因此会在后代中得到更好的延续。
2.2 环境压力:环境压力是一种外界环境对生物个体或种群施加的选择压力。
进化的大致历程
![进化的大致历程](https://img.taocdn.com/s3/m/977002bf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41e48a0.png)
进化的大致历程
进化的大致历程:
从简单到复杂。
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从简单到复杂,例如,单细胞生物逐渐演化成多细胞生物,无脊椎动物演化成有脊椎动物,植物界从藻类到蕨类植物,再到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从低等到高等。
生物进化的趋势是从低等到高等,例如,单细胞动物、无脊椎动物、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这些生物在结构、分类地位和生活环境上逐渐复杂和高级。
从水生到陆生。
生物进化的趋势是从水生到陆生,例如,植物界从海生藻类到陆生植物,动物界从水生鱼类到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
从小到大。
生物进化的趋势是从小到大,例如,从单细胞生物到多细胞生物,从小型动物到大型动物。
生物进化知识:进化的快慢——长期进化和短期进化
![生物进化知识:进化的快慢——长期进化和短期进化](https://img.taocdn.com/s3/m/e2bece8f68dc5022aaea998fcc22bcd126ff42d2.png)
生物进化知识:进化的快慢——长期进化和短期进化生物进化是生物学研究中的重要内容,涉及我们认识生物起源、形态变化以及生态适应等方面。
事实上,进化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需要长时间的积累和适应。
但它也可以是一个相对较快的过程,如在短期内可以发生一些适应性的变化,使生物更好地适应环境。
因此,我们可以将进化过程分为长期进化和短期进化两个大的类别。
1.长期进化长期进化通常是指生物种群经过数以千年或更长时间的积累,从而逐渐形成了明显的差别,分化成不同的物种。
在长期进化过程中,种群可能会面临各种形式的选择压力,包括自然选择、性选择、环境选择等,这些选择会影响个体的适应性和繁殖能力,导致遗传基因的不断变化和分化。
此外,进化的长期过程还受到遗传漂变、基因流动等随机性事件的影响。
长期进化的典型例子是恐龙的演化历程。
恐龙早期出现于侏罗纪时代,它们是小型、不稳定的爬行动物。
随着时间的推移,恐龙演化成为中大型的食肉恐龙和草食恐龙,产生了明显的形态差异。
其中最著名的就是霸王龙的兴起,它们具有极强的攻击能力和适应性,一度成为侏罗世最顶尖的掠食者。
但由于一系列的自然灾害和气候变化,恐龙在6500万年前灭绝了。
2.短期进化相对于长期进化而言,短期进化发生的时间较短,通常在数百年至数千年之间。
在这个时间尺度上,生物种群可以通过一些适应性的变化来应对环境的变化。
短期进化往往受到环境压力的直接影响,如气候变化、人类干扰等。
这样的变化通常影响生物的表型(形态)、行为和生理特征等。
一个著名的短期进化案例就是螺旋藻在污染环境中的适应性。
螺旋藻是一种淡水藻类,在一些河流和湖泊中可以发现。
一些工业活动和人口密集的城市已经导致了这些水域的污染。
在这些环境下,螺旋藻可能面临氨氮、重金属等污染物的毒害。
一些研究表明,这些螺旋藻种群可能通过基因重组产生了一些适应性变异,使得它们对氨氮和重金属的毒性更加耐受。
总的来说,进化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在不同的时间尺度上表现出不同的特点。
生物学高考生物进化规律
![生物学高考生物进化规律](https://img.taocdn.com/s3/m/12dff232f4335a8102d276a20029bd64793e6214.png)
生物学高考生物进化规律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而生物进化规律是生物学中的核心概念之一。
生物进化规律是指生物在长时间的演化过程中,其遗传特征和形态特征发生的变化规律。
本文将从生物进化的基本理论、进化规律的体现和高考生物进化规律的考查要点三个方面进行详细解析。
生物进化的基本理论1. 生物进化的定义生物进化是指生物种群在长时间的演化过程中,其遗传特征和形态特征发生的变化。
生物进化的实质是基因频率的改变。
2. 生物进化的驱动力生物进化的驱动力主要包括自然选择、基因流、突变和基因漂变等。
•自然选择:自然界对生物的选择作用,使得适应环境的生物生存下来,不适应环境的生物被淘汰。
•基因流:生物个体之间的基因交流,可以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
•突变:生物基因的突发性改变,是生物进化的原始材料。
•基因漂变:由于种群规模较小,基因频率的随机变化。
3. 生物进化的历程生物进化的历程包括以下几个阶段:•种群分化:由于地理隔离等原因,一个物种分化为多个种群。
•基因频率的改变:通过自然选择、基因流、突变和基因漂变等机制,种群基因频率发生改变。
•物种形成:当种群间的基因差异达到一定程度,形成新的物种。
进化规律的体现1. 化石记录化石是古生物的遗体、遗迹或遗物,是研究生物进化的重要证据。
化石记录显示,生物进化总体趋势是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等,从水生到陆生。
2. 比较解剖学比较解剖学是对不同生物的器官和系统进行解剖和比较研究的科学。
比较解剖学为生物进化提供了同源器官和痕迹器官的证据。
同源器官是指不同生物的某些器官在基本结构、与身体的相对位置以及胚胎发育的过程彼此相同,而形态上有差异。
痕迹器官是指在进化过程中丧失功能的器官。
3. 胚胎学胚胎学是研究动植物胚胎形成和发育过程的科学。
胚胎学为生物进化提供了证据,如脊椎动物和人的胚胎早期都有鳃裂和尾,这说明它们是从某些古代的低等动物进化来的。
高考生物进化规律的考查要点1. 生物进化的基本概念高考生物进化规律的考查要点之一是掌握生物进化的基本概念,包括生物进化的定义、生物进化的驱动力、生物进化的历程等。
生物的进化知识点整理
![生物的进化知识点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59b69f64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72834dd.png)
生物的进化知识点整理生物的进化知识点整理在我们上学期间,看到知识点,都是先收藏再说吧!知识点是指某个模块知识的重点、核心内容、关键部分。
掌握知识点有助于大家更好的学习。
以下是店铺帮大家整理的生物的进化知识点整理,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生物的进化知识点整理篇1尽快地掌握科学知识,迅速提高学习能力,由为您提供的初二年级生物的进化知识点讲解,希望给您带来启发!一地球上生命的起源1.多数学者认为:原始大气中的无机物到有机物,再到原始生命,这一过程是在原始地球上进行2.原始地球条件:高温、高压、紫外线以及雷电、原始海洋、无氧气3.蛋白质、核酸是生命中重要的物质二生物进化的历程1.比较法:根据一定的标准,把彼此有某种联系的事物加以对照,确定它们的相同和不同之处。
2.化石:是生物的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由于种种原因被埋藏在地层中,经过若干万年的复杂变化系形成的。
例如:始祖鸟化石(古代爬行动物→古代鸟类)3.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简单到复杂,低等到高等,水生到陆生三生物进化的原因1.模拟保护色的形成过程:动物在适应环境过程中所表现的一个方面,是自然选择的结果2.自然选择:生物通过生存斗争,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
3.过程:过度繁殖生存斗争遗传变异适者生存4.意义:生物通过遗传、变异、自然选择而不断进化。
只要这样踏踏实实完成每天的计划和小目标,就可以自如地应对新学习,达到长远目标。
由为您提供的初二年级生物的进化知识点讲解,祝您学习愉快!生物的进化知识点整理篇21、(1)感受光刺激的部位在胚芽鞘尖端(2)向光弯曲的部位在胚芽鞘尖端下部(3)产生生长素的部位在胚芽鞘尖端2、胚芽鞘向光弯曲生长原因:(1)横向运输(只发生在胚芽鞘尖端):在单侧光刺激下生长素由向光一侧向背光一侧运输(2)纵向运输(极性运输):从形态学上端运到下端,不能倒运(3)胚芽鞘背光一侧的生长素含量多于向光一侧(生长素分布不均,背光面多,向光面少),因而引起两侧的生长不均匀,从而造成向光弯曲。
生物进化的历程知识点总结
![生物进化的历程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48f45d129b89680202d82567.png)
生物进化的历程知识点总结在生物新课学习过程中,一般都是将知识分块学习。
但当学完一部分内容之后,就应该把各分块的知识联系起来,归纳整理成系统的知识。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生物进化的历程知识点总结,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生物进化的历程知识点总结一、生物进化的基本历程1、地球上的生物是从单细胞到多细胞,从简单到复杂,从水生到陆生,从低级到高级逐渐进化而来的。
2、真核细胞出现后,出现了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从而出现了有性生殖,使由于基因重组产生的变异量大大增加,所以生物进化的速度大大加快。
二、生物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1、生物多样性与生物进化的关系是:生物多样性产生的原因是生物不断进化的结果;而生物多样性的产生又加速了生物的进化。
2、生物多样性包括:遗传(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三个层次。
学好高中生物的学习方法学习生物学知识要重在理解、勤于思考生物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规律,是在大量研究的基础上总结和概括出来的,具有严密的逻辑性,课本中各章节内容之间,也具有密切联系,因此,我们在学习这些知识的过程中,不能满足于单纯的记忆,而是要深入理解,融会贯通。
要重视理解科学研究的过程,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生物科学的内容不仅包括大量的科学知识,还包括科学研究的过程和方法。
因此,我们不仅要重视生物学知识的学习,还要重视学生生物科学研究的过程,并且从中领会生物科学的研究方法。
要重视观察和实验,生物学是一门实验科学没有观察和实验,生物学也就不可能取得如此辉煌的成就。
同样,不重视观察和实验,也不可能真正学好生物课。
在日常生活中也要注意观察生命现象,培养自己的观察能力。
要重视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生物学是一门与生产和生活联系非常紧密的科学。
我们在学习生物学知识时,应该注意理解科学技术和社会(STS)之间的相互关系,理解所学知识的社会价值,并且运用所学的生物学知识去解释一些现象,解决一些问题。
现代生物科技知识点这本教材的内容均是目前最前端的一些生物技术或理念,主要内容如下:(1)基因工程:基因工程的基本工具、基因工程的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2)细胞工程(克隆技术):植物细胞工程:植物组织培养过程及注意事项、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的过程动物细胞工程:动物细胞培养的过程、动物细胞核移植技术(克隆动物)、动物细胞融合技术(单克隆抗体的制备过程)(3)胚胎工程:胚胎移植技术、胚胎分割技术、胚胎干细胞技术。
生物的进化历程
![生物的进化历程](https://img.taocdn.com/s3/m/bc631e91b8f3f90f76c66137ee06eff9aef849f6.png)
生物的进化历程
生物的进化是指生物种群在漫长的时间内适应环境变化而发生的逐渐改变。
进化的过程中,物种在基因层面上发生了变异,这些变异可能使得一些个体在适应环境时更具优势,从而更容易生存和繁殖,而这些优势基因将会在种群中逐渐积累。
进化过程中最重要的机制之一是自然选择。
自然选择是指只有适应环境的个体才能生存下来并繁殖后代,而适应能力较差的个体则会被淘汰。
这种选择会导致适应环境能力更强的个体的基因在种群中越来越普遍。
除了自然选择,遗传漂变和基因流也是进化的重要机制。
遗传漂变是指由于随机事件的影响,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了变化。
而基因流则是指不同种群之间的基因交换,例如迁徙或杂交等。
这些机制都可以导致物种的基因组发生变化。
在进化的过程中,物种经过繁衍和适应,逐渐形成了多样性。
生态系统中的各种生物种类逐渐适应并分化出不同的生态位,形成
了复杂的生物多样性。
进化也可以解释为什么在不同的环境中会出现各种形态和行为上的差异,例如物种的形状、颜色和生活性等。
总之,生物的进化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它使得物种能够适应环境的同时不断演化和进化。
进化的机制包括自然选择、遗传漂变和基因流等,这些机制帮助物种在不同的环境中存活和繁衍,使得生命的多样性得以维持和发展。
生物进化的一般规律
![生物进化的一般规律](https://img.taocdn.com/s3/m/2a19fd7cabea998fcc22bcd126fff705cd175c72.png)
生物进化的一般规律嘿,大家好!今天咱们聊聊生物进化这事儿。
说起这个,我就想起小时候那会儿,跟着爷爷在山里转悠,那会儿对啥都不懂,就爱看那些奇奇怪怪的动植物,爷爷就给我讲起了生物进化的故事。
爷爷说,咱们人类啊,其实也是从几百万年前的古猿进化来的。
那时候的古猿,长得可不像咱们现在这么高大威猛,它们个头小,四肢长,爬树的本事可是一流的。
后来,环境变了,气候变暖,森林减少,古猿们为了生存,就得往地上跑,慢慢就演变成了咱们人类。
听爷爷这么一说,我就在想,生物进化这事儿,是不是都有什么规律呢?爷爷笑了笑,说:“其实啊,生物进化这事儿,就跟咱们人的成长一样,有规律,也有意外。
”爷爷给我举了个例子,说:“你看,那些恐龙,它们曾经是地球上的霸主,结果呢,因为环境变化,它们就灭绝了。
这就是生物进化中的‘适者生存’。
只有适应环境的生物,才能生存下去。
”我听着爷爷的话,突然想到,那咱们人类呢?咱们是不是也在进化呢?爷爷看着我,笑着说:“当然啦,咱们人类也在进化。
你看,现在的人,越来越聪明,越来越会利用工具,这就是进化。
”我好奇地问:“那,生物进化有没有什么固定的模式呢?”爷爷摇了摇头,说:“其实,生物进化没有固定的模式,它就像一条蜿蜒曲折的河流,有时候快,有时候慢,有时候还会遇到障碍。
”我听着,心里不禁感叹,生物进化这事儿,真是神奇啊!它不仅让我们看到了生命的奇迹,还让我们明白了生存的道理。
后来,我长大了,读了好多关于生物进化的书,发现生物进化还真有规律。
比如说,生物进化有四个基本规律:遗传、变异、自然选择和隔离。
遗传,就是生物把自身的基因传给后代,使得后代具有与父母相似的特征。
变异,就是生物在繁殖过程中,基因会发生改变,产生新的特征。
自然选择,就是适应环境的生物能够生存下来,不适应环境的生物则被淘汰。
隔离,就是生物因为地理、生态等因素,无法交配繁殖,导致种群分化。
听着这些,我突然明白了,生物进化这事儿,其实就像一场没有终点的马拉松。
生物的进化和遗传规律
![生物的进化和遗传规律](https://img.taocdn.com/s3/m/de0356b9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0224714.png)
生物的进化和遗传规律在地球上的生命形式经历了数百万年的演化,其中包括从单细胞生物到各类复杂生命形式的进化。
在这个过程中,进化和遗传规律是生命的关键因素,它们指引了生命发展和变化的方向。
遗传规律是指生物遗传物质的传递和变异规律。
遗传物质是生命活动的核心部分,它由DNA分子构成。
对DNA分子进行了广泛的研究,揭示了诸如基因、染色体等基本单位。
理解基因和染色体等遗传基本结构,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遗传规律和生命的本质。
基因是染色体上的一段DNA序列,它可以编码蛋白质,控制各种代谢过程,并决定生物的性状。
例如,在人类基因组中,存在着控制眼色、皮肤颜色、血型等性状的基因。
性状的遗传方式可以分为隐性和显性。
显性遗传需要只有一个基因即可表现出来,而隐性遗传需要两个不同的基因才能表现出来。
例如,红色花朵是显性基因,植物只需要一个红色花朵基因就可以产生红色的花朵;而白色花朵是隐性基因,需要两个白色花朵基因才能表现出白色的花朵。
同时,基因也会发生变异,这又被称为基因突变。
基因突变可以通过几种方式发生,如突变、重组、转座子等。
一些突变会影响或改变蛋白质的序列,进而影响生物体的性状;同时,一些突变不会产生显著的生物学影响,但仍有助于改变生物体适应环境的方式。
除了基因的遗传规律,染色体也有其遗传规律。
在生殖细胞的形成过程中,染色体会进行重组。
这是指亲代染色体的一部分会通过断裂和重组形成新的染色体。
这种过程有助于保证基因的种类和数量的变异。
同时,染色体的数量和结构也可以影响生物性状和适应性,例如豌豆杂交实验中的基因配对规律。
生物的进化是指从简单生物逐渐向更为复杂多样的生物演化的过程。
斯蒂芬·杰·古尔德提出了进化理论,即生物的进化是通过自然选择和适应性变异的过程实现的。
这一进化理论被大多数科学家所接受,并一直被用于研究生物发展的规律。
生物适应环境的形式和策略也是在生物进化过程中所发展出来的。
生物可以通过形态、行为、生理和生化等途径来适应自然环境,如变色龙可以改变皮肤颜色以更好地隐藏自己。
生物进化的四个阶段
![生物进化的四个阶段](https://img.taocdn.com/s3/m/20b3424e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112748d.png)
生物进化的四个阶段
生物进化的四个阶段包括:突变、适应、竞争和选择。
首先,突变是进化的基础,有利的突变可以让生物获得更强的适应性和生存能力。
其次,适应是生物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它能使生物生存下来,繁衍后代,并有机会在进化中发扬光大。
然后,竞争是每个生物都会面对的现实,只有通过与同类的竞争,才能保证自己的生存和繁衍。
最后,选择是对适应性更强的生物进行自然选择,保留下来的生物就能够通过遗传将适应性更强的基因传递给后代,使种群进一步进化。
生物进化与自然选择规律
![生物进化与自然选择规律](https://img.taocdn.com/s3/m/3985a569443610661ed9ad51f01dc281e53a56bf.png)
生物进化与自然选择规律生物进化是指物种在长期的演化过程中,通过适应环境和适应性突变等因素,逐渐发生形态、生理和行为上的变化,在适应环境的选择下不断发展进化的过程。
而自然选择是指环境对生物个体的选择,更适应环境的个体能够存活并繁殖,从而将更多的有利基因传递给下一代,使物种逐渐演化。
自然选择是进化的驱动力,它符合着一些基本规律。
首先,自然选择依赖于遗传变异。
种群中会存在一定的遗传差异,这些差异是通过基因突变、交叉亲和等方式产生的。
而正是这些遗传差异,使得个体对环境的适应程度不同。
较为适应环境的个体更容易存活下来,繁殖后代,将有利基因传递给下一代。
其次,适者生存的原则是自然选择的核心。
环境的资源是有限的,而生物的数量却是庞大的。
在竞争激烈的环境下,只有适应环境的个体才能够生存下来。
适应性强的个体会更容易找到食物、抵抗疾病、逃避捕食者等,从而获得更好的生存机会。
这些个体繁殖后代,适应性差的个体逐渐被淘汰,使得种群整体适应环境的能力得到增强。
此外,自然选择是一个慢过程。
进化不是在短时间内发生的,它需要经历长时间的积累和演化。
适应性突变出现后,只有在后续世代中不断积累和巩固,才能够在种群中形成明显的改变。
可以说,进化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通过积累和选择的机制,不断产生新的特征和变化。
自然选择还会导致生物的形态、生理和行为的变化。
在适应环境的选择压力下,生物可以进化出各种特征来更好地适应环境。
例如,鸟类进化了各种喙形状和大小,以适应不同的食物来源。
鹿类的角也是由于竞争压力使其不断进化。
此外,一些生物还会产生伪装、逃避和攻击等行为来适应不同的生存环境。
总的来说,生物进化与自然选择规律是一个自然而然的过程。
在自然界中,只有适应环境的生物才能够生存下来,并且将有利基因传递给下一代。
进化并非一蹴而就,而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通过长时间的积累和选择,生物逐渐适应环境,产生了多样性的生物形态和行为。
了解生物进化和自然选择的规律,对于研究物种的适应性和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初中生物专题二生物的进化规律精题解析例1:与现代海洋、大气相比较,原始海大气之所以有利于生命的诞生,是因为原始海洋()A、含有丰富的有机物和游离氧B、含有丰富的无机盐和不含游离氧C、不含丰富的无机盐和游离氧D、含有丰富的有机物和不含游离氧解析:在原始大气层中生成的有机小分子物质聚集在原始海洋中,经相互作用形成生物大分子物质,进而形成许多分子体系,以至于形成原始生命。
所以,在原始海洋中含有丰富的有机物。
大气中的游离氧在蓝藻和绿藻出现后才出现并逐渐多起来的。
所以,原始海洋在生命出现前是不含游离氧的。
例2:始祖鸟在进化上可能处于哪两种动物之间的过度类型()A、无脊柱动物和脊柱动物B、爬行动物和鸟类C、鸟类和哺乳动物D、两栖类和鸟类解析:始祖鸟的身体大小如乌鸦,它保留了爬行动物的许多特点,例如嘴里有牙齿,而不是形成现代鸟类那样的角质喙等等;而始祖鸟又具有鸟类的一些特征,已经具有羽毛,而且羽毛也有了分化,具有飞翔,并且掌骨和腕骨有了愈合。
根据这些特征,科学家认为,始祖鸟是由爬行类进化到鸟类的过度类型。
答案:B例3:下列关于自然选择学说对生物进化的解释,其中是生物进化的结果是()A、生物进化的内因是生物能产生各种变异B、生物进化的外因是生物生存的各种环境条件C、环境条件对生物的各种变异进行选择,使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D、长期的生物进化,使生物出现了适应性和多样性解析:选项A是生物进化的内因;选项B是生物进化的外因很显然,它们都是生物进化的原因,选项C是环境变化对生物的影响。
因此,选项D才是生物进化的结果。
答案:D典题演练1、(06年广东中考)下列关于地球上生命的起源和生物的进化的说法中。
正确的是()A、现在地球上生物的种类与原始地球上的一样B、地球上的生物经历了从无到有的过程C、原始生命是在很短时间内完成的D、环境的变化与生物进化无关2、我国学者从天外飞来的吉林陨石中分析找到氨基酸等多种有机小分子物质,并测知陨石年龄为46亿年。
这项研究成果可以间接地证实( )A.始生命来自宇宙其他星球B、原始地球上能够生成有机小分子物质C、有机小分子生成于46亿年后D、由有机小分子物质生成原始生命3、(06年湖南中考)人类进化发展的大致历程是()A、南方古猿→能人→直立人→智人B、南方古猿→直立人→能人→智人C、南方古猿→能人→智人→直立人D、南方古猿→直立人→智人→能人4、(05年湖北中考)达尔文生物进化学说的核心内容是()A、生存竞争B、人工选择C、自然选择D、遗传变异5、有关生物进化历程的叙述,错误的是()A、由简单到复杂B、由低级到高级C、个体由小到大D、由水生到陆生6、右图表示植物进化的历程,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海洋中最先出现的植物类群是甲B、受精作用脱离水限制的是丁和戊C、具有根、茎、叶分化的是乙和丙D、具有开花和传粉现象的植物是丁或戊7、地球上最先从水中登陆的动物类群是( )。
A、节肢动物B、爬行类C、两栖类D、鸟类8、(06年长春)下列生命起源的叙述中。
不正确的是()A、生命起源于非生命物质B、生命起源于原始陆地C、原始大气的主要成分是水蒸气、氨、甲烷等D、现代地球上不可能再形成原始生命9、下列对地层中化石出现顺序的叙述,哪一项是不正确的()A、较古老的地层中,成为化石的生物较低等,较简单B、较晚近的地层中,有较简单,较低等的生物化石C、较晚近的地层中,有较复杂,较高等的生物化石D、较晚近的地层中,没有较简单,较低等的生物化石10、下列变化过程属于生物进化的是()A、恐龙蛋变成恐龙B、海洋变成陆地C、类人猿变成人D、蝌蚪变成青蛙11、原始生命分为原始藻类和原始单细胞动物的根本原因是()A、运动方式不同B、细胞结构不同C、营养方式不同D、对外界刺激的反应不同12、下列选项错误的是()13、(06年山东)长颈鹿脖子很长,按照达尔文的进化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因经常吃高处的树叶B、生物的变异一般是有利生存的C、为了吃高处的树叶D、环境对不同个体具有选择作用14、生物化石之所以能证明生物的进化,其根本原因是()A、化石是保存在地层中的生物遗体或生活痕迹B、地壳岩石形成有一定的顺序C、化石是生物的祖先D、各类生物化石在地层中出现有一定顺序15、生物生存必然要有竞争,其原因是()A、竞争好斗是生物的习性B、竞争可使后代更强壮C、生存所需要的空间、食物等资源是有限的D、竞争是自然规律16、下列对生物进化的解释正确的是()①现有的生物比远古的生物在形态结构上复杂②从水生到陆生是生物进化趋势③各种生物在进化过程中形成了各自的形态结构④陆生生物比水生生物高等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②③④D、②③④17、已知物种A的化石比物种B的化石在地层中出现得晚,由此可知()A、物种A比物种B数量多B、物种A比物种B的结构复杂C、物种A一定从物种B进化而来D、物种B一定是从物种A进化而来18、(06年宜昌)下面是某同学对达尔文进化的解释,其中错误的一项是()A.生物的变异是不定向的,生物进化的方向也是不定向的B.在自然界中,生物个体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C.只有发生有利变异的个体才能在生存斗争中生存下来D.变异的存在为自然选择提供了丰富的素材19、青霉素是一种抗菌素。
几十年来,由于反复使用致使细菌对青霉素的抗药性越来越强,其根本原因可能是()A.细菌接触了药物后,慢慢地产生了抗药性B.细菌为了适应环境,产生了抗药性变异C.抗药性个体的出现是自然选择的结果D.后来的药量用得少了,产生了抗药性变异20、在动物进化的历程中,从水生的无脊椎动物发展到了原始的节肢动物,可以充分说明动物的进化()A、从简单到复杂B、从低等到高等C、从水生到陆生D、从少数到多数参与21、原始生命诞生于,原始大气的主要成分是、、。
最早登陆的动物是。
22、证明生物进化的证据是。
越晚近的越在地层面,结构,以生物为主,从而我们推断生物的进化历程是:(1)、(2)、;(3)、。
23、(05年聊成)某考古队在甲、乙、丙三个不同地层内发掘到许多化石,在甲地层中发掘出恐龙蛋、始祖鸟、龟的化石;在乙地层中发掘出马、剑齿虎、犀牛的化石;在丙地层中发掘到三叶虫、乌贼、珊瑚虫的化石。
这些地层依年代由远而近的排列顺序应是。
24、科学家发现,在最古老的地层中是没有化石的,这说明:(1);(2) 。
25、(05年湖北宜昌)下表是7种生物细胞色素C与人细胞色素C的组成差异,请分析表中数据后回答:(已知细胞色素C是由104个氨基酸组成)(1)、从表中数据可发现生物的细胞色素C的氨基酸组成和生物的亲缘关系是:亲缘关系越近,细胞色素C的氨基酸组成差异。
(2)、从上表看,人和的亲缘关系最远,因为两者的。
(3)、上述对生物细胞色素C的氨基酸组成比较,是从方面为生物的提供了证据。
26、古生物学家在研究化石时,发现了一些中间过渡类型的动植物化石,为证明生物的进化提供了重要证据。
始祖鸟化石既具有鸟类的特点,又具有爬行类的特点,因此,始祖鸟是动物向动物进化的过渡类型;还有种子蕨化石具有种子植物的特点,又有蕨类植物的特点,因此种子蕨是植物向植物进化的过渡类型。
27、下图事实植物进化历程的图解,据图回答问题:(1)、原始生命形成以后,由于营养方式的不同,一部分进化为不能自养的原始单细胞动物;另一部分进化成为具有的A 。
(2)、最早登陆的植物类群是B 和C 。
但是,B和C的生殖离不开水。
后来,一部分C进化成为原始的,它包括D 和E ,D和E脱离了水的限制,更加适应了陆地生活。
(3)、从植物进化的历程来看,植物进化的趋势是:由到,由到,由到。
28、下图为一块马铃薯甲虫成灾区域先后使用两种杀虫剂的实验结果曲线图,请据图回答:(1)、从图中可以看到,使用某种杀虫剂消灭害虫,开始使用的一至三年效果较,后来随着年限延长,杀虫剂效果越来越。
(2)、用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来解释以上的现象:①害虫抗药性越来越强是因为杀虫剂对害虫起来了作用。
在此过程中,能生存下来的个体一般具有一些微小的,即抗药性。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自然选择和生物进化都是(定向或不定向的)。
②从图中曲线可以看出,使用杀虫剂1年后的第六年,害虫适应了具有杀虫剂的环境,这种适应的形成是的结果。
当第七年使用杀虫剂2时,害虫由于不适应改变了的环境而大量死亡,经过再次积累,新的重新适应环境。
29、(06年滕州)右图为未被破坏的沉积岩石层的次序示意图,图中Ⅱ层中有物种A化石,Ⅰ层中有物种B化石。
据图回答下列问题:⑴试比较物种A与物种B的主要差异。
⑵在Ⅱ层里能否找到物种B的化石?为什么?30、(05年玉溪)下表为英国曼切斯特地区工业化前后森林中桦尺蠖变化的主要数据:(共6根据上表情况分析下列问题:(1)工业化后,1950年该地区的桦尺蠖以为主,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2)从上表的数据分析可知:环境的定向作用决定。
(3)以上述事实为实例,简要分析生物进化的原因(提示:从自然选择角度分析)。
答案1——5 BBACC 6——10CABDC 11——15CADDC 16---20ABAAC21、原始海洋水蒸气、氨、甲烷原始节肢动物22、化石上复杂陆生(1)由水生到陆生(2)由简单到复杂(3)由低等到高等23、丙、甲、乙24、(1)地球上最初是没有生命的;(2)生命经历了从无到有的过程25、(1)越小(2)酵母菌细胞色素C的氨基酸组成差异最大(3)分子生物学进化理论26、古代爬行动物古代鸟类古代蕨类古代种子27、(1)叶绿素原始藻类植物(2)原始苔藓植物原始蕨类植物种子植物原始的裸子植物原始的被子植物(3)水生陆生简单复杂低等高等28、(1)好差(2)①选择变异定向②自然选择有利变异29、⑴物种A比物种B出现时间晚,结构上物种A比物种B复杂,进化地位上物种A比物种B高等⑵有可能。
物种B出现时间早,可能已经绝灭,也可能物种B的一支变异后逐渐进化为物种A,还可能物种B一直适应环境,直到物种A出现,仍有生存的竞争力30、(1)要点提示:深色桦尺蠖、工业化后树干被煤烟熏黑,浅色桦尺蠖容易被天敌捕食,而深色桦尺蠖的体色有伪装和保护的作用,所以深色桦尺蠖占的比例高。
(2)生物进化的方向(3)要点提示:生物进化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深色桦尺蠖、原因是工业化后树干被煤烟熏黑,浅色桦尺蠖容易被天敌捕食,繁殖后代的机会少,数量就会减少;深色桦尺蠖的体色有伪装和保护的作用,不容易被天敌捕食,繁殖后代的机会就高,深色桦尺蠖的后代能保持这种有利的性状,更加适应环境,数量得以增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