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人教版高中高考物理公式详细大全!.doc

合集下载

2020年 最新 物理高考 高中物理必备公式(打印背记版)

2020年 最新 物理高考 高中物理必备公式(打印背记版)

一、运动学公式1. 匀变速直线运动公式 (知三求二) (1)0t v v at =+ (无x )(2)2012x v t at =+ (无v t )(3)212t x v t at =- (无v 0) (4)2202t v v ax -= (无t ) (5)02tv v x t +=(无a ) 2.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 (1)速度公式t v gt = (2)下落高度212h gt =(3)下落时间t(4)落地速度v =3.竖直上抛运动的几个具体值上升过程是匀减速直线运动,下落过程是匀加速直线运动。

全过程是初速度为0v 、加速度为g -的匀减速直线运动。

(1)物体上升的时间:01v t g=(2)上升的最大高度: 220011122v H v t gt g=-=(3)物体运动的时间:02v t g=, (4)落回原地的速度:0002v v v gv g=-=-. (5)上升、下落经过同一位置时的加速度相同,而速度等值反向。

(6)上升、下落经过同一段位移的时间相等。

4.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1)在连续相等的时间内的位移之差为恒定值2x at ∆=(2)某段时间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等于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022tt v v v +=(3)某段位移内中间位置的瞬时速度等于2x v(4)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①在时间 2 3 t t t 、、…内位移之比为:222123::::1:2:3::n s s s s n =…… ②第一个t 内、第二个t 内、…位移之比为:::::1:3:5::(21)N s s s s n =-ⅠⅡⅢ……③在位移s 2s 3s 、、…内所用的时间之比为:… ④通过连续相等的位移所用时间之比为:123:::::n t t t t =……(5)对末速度为零的匀变速直线运动,可以相应的运用这些规律.①连续相等时间内的位移差:∆s aT =2②以加速度a 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各个连续相等的时间T 内的位移分别是321s s s 、、、……s n ,则2()m n s s m n aT -=-5. 打点计时器(1)连续相等时间内的位移差:2x aT ∆=(2)以加速度a 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各个连续相等的时间T 内的位移分别是123x x x 、、、……n x ,则2()mn x x m n aT -=-(3)常在打点计时器中进行考察①2ACB AC x v v T == ②2CED CE x v v T == ③4AEC AE x v v T==二、牛顿运动定律1.重力:G mg =(g 随高度、维度变化)2.胡克定律:F k x =∆(k 只与弹簧的原长、粗细和材料有关;x ∆是弹簧的形变量) 若弹簧伸长,则0-F k x x =()3.摩擦力(1)静摩擦力:由物体的平衡条件或牛顿第二定律求解,与正压力无关。

人教版高中物理公式大全

人教版高中物理公式大全

一、力学1、胡克定律:f = k x (x 为伸长量或压缩量,k 为劲度系数,只与弹簧的长度、粗细和材料有关)2、重力: G = mg (g 随高度、纬度、地质结构而变化,g 极>g 赤,g 低纬>g 高纬)3、求F 1、F 2的合力的公式: θcos 2212221F F F F F ++=合两个分力垂直时: 2221F F F +=合注意:(1) 力的合成和分解都均遵从平行四边行定则。

分解时喜欢正交分解。

(2) 两个力的合力范围:⎥ F 1-F 2 ⎥ ≤ F ≤ F 1 +F 2(3) 合力大小可以大于分力、也可以小于分力、也可以等于分力。

4、物体平衡条件: F 合=0 或 F x 合=0 F y 合=0推论:三个共点力作用于物体而平衡,任意一个力与剩余二个力的合力一定等值反向。

解三个共点力平衡的方法: 合成法,分解法,正交分解法,三角形法,相似三角形法 5、摩擦力的公式:(1 ) 滑动摩擦力: f = μN (动的时候用,或时最大的静摩擦力)说明:①N 为接触面间的弹力(压力),可以大于G ;也可以等于G ;也可以小于G 。

②μ为动摩擦因数,只与接触面材料和粗糙程度有关,与接触面积大小、接触面相对运动快慢以及正压力N 无关。

(2 ) 静摩擦力: 由物体的平衡条件或牛顿第二定律求解,与正压力无关。

大小范围: 0≤ f 静≤ f m (f m 为最大静摩擦力)说明:①摩擦力可以与运动方向相同,也可以与运动方向相反。

②摩擦力可以作正功,也可以作负功,还可以不作功。

③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间相对运动的方向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

④静止的物体可以受滑动摩擦力的作用,运动的物体可以受静摩擦力的作用。

6、 万有引力: 1)公式:F=G221r m m (适用条件:只适用于质点间的相互作用) G 为万有引力恒量:G = 6.67×10-11 N ·m 2 / kg 22)在天文上的应用:(M :天体质量;R :天体半径;g :天体表面重力加速度;r 表示卫星或行星的轨道半径,h 表示离地面或天体表面的高度)a 、万有引力=向心力 F 万=F 向即 '422222mg ma r Tm r m r v m r Mm G =====πω 由此可得:①天体的质量: ,注意是被围绕天体(处于圆心处)的质量。

2020高考物理公式大全

2020高考物理公式大全

2020高考物理公式大全匀变速直线运动,速度均匀变化的直线运动,即加速度不变的直线运动。

其速度时间图像是一条倾斜的直线,表示在任意相等的时间内速度的变化量都相同,即速度(v)的变化量与对应时间(t)的变化量之比保持不变(加速度不变),这样的运动是变速运动中最简单的运动形式,叫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接下来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0高考物理公式大全,希望大家喜欢!2020高考物理公式大全一动力学1.牛顿第一运动定律(惯性定律):物体具有惯性,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2.牛顿第二运动定律:F合=ma或a=F合/ma{由合外力决定,与合外力方向一致}3.牛顿第三运动定律:F=-F′{负号表示方向相反,F、F′各自作用在对方,平衡力与作用力反作用力区别,实际应用:反冲运动}4.共点力的平衡F合=0,推广 {正交分解法、三力汇交原理}5.超重:FN>G,失重:FN<g p="" {加速度方向向下,均失重,加速度方向向上,均超重}6.牛顿运动定律的适用条件:适用于解决低速运动问题,适用于宏观物体,不适用于处理高速问题,不适用于微观粒子〔见第一册P67〕注:平衡状态是指物体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状态,或者是匀速转动。

2020高考物理公式大全二圆周运动主要公式主要公式线速度v=ωr求线速度,除了可以用,也可推导出v=2πr/T(注:T为周期)=ωr=2πrn(注:n代表转速,n与T可以互相转换,公式为T=1/n),π代表圆周率同样的,求角速度可以用ω=弧度/t=2π/T=v/r=2πn其中S为弧长,r指半径,V为线速度,a为加速度,T为周期,ω为角速度(单位:rad/s)。

匀速相关公式1、v(线速度)=l/t=2πr/T=ωr=2πrf=2πnr(l代表弧长,t代表时间,r代表半径,n为频率,ω为角速度)2、ω(角速度)=θ/t=2π/T=2πf(θ表示角度或者弧度)3、T(周期)=2πr/v=2π/ω4、f(频率)=1/T6、Fn(向心力)=mrω?=mv?/r=mr4π?/T?=mr4π?f?7、an(向心加速度)=rω?=v?/r=r4π?/T?=r4π?n?8、绳子拉球过顶点时重力充当向心力,即mg=mv?/r,因此最小速度为v=(gr)?9、Jmax(功最大值)=Fn×πr杆拉球时,v过顶点的最小速度为02020高考物理公式大全三匀速直线运动(1)定义:物体在一条直线上运动,如果在相等的时间内位移相等,这种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

2020高考物理公式必背大汇总

2020高考物理公式必背大汇总

2020高考物理公式必背大汇总2020年的高考也是临近,相信高三的同学们也是已经进去了高考的备战状态,开始进行全方位的复习和查漏补缺。

对于物理而言,做题不仅要会分析还要对公式熟背于心,因为大题的分数是按步骤给分的,也就是按公式给分,所以说熟背公式,益处多多。

下面小编就把2020年高考物理必背的一些公式进行了大汇总。

振动和波公式1.简谐振动F=-kx {F:回复力,k:比例系数,x:位移,负号表示F的方向与x始终反向}2.单摆周期T=2π(l/g)1/2 {l:摆长(m),g:当地重力加速度值,成立条件:摆角θ<100;l>>r}3.受迫振动频率特点:f=f驱动力4.发生共振条件:f驱动力=f固,A=max,共振的防止和应用5.机械波、横波、纵波6.波速v=s/t=λf=λ/T{波传播过程中,一个周期向前传播一个波长;波速大小由介质本身所决定}7.声波的波速(在空气中)0℃:332m/s;20℃:344m/s;30℃:349m/s;(声波是纵波)8.波发生明显衍射(波绕过障碍物或孔继续传播)条件:障碍物或孔的尺寸比波长小,或者相差不大9.波的干涉条件:两列波频率相同(相差恒定、振幅相近、振动方向相同)10.多普勒效应:由于波源与观测者间的相互运动,导致波源发射频率与接收频率不同{相互接近,接收频率增大,反之,减小2冲量与动量公式1.动量:p=mv {p:动量(kg/s),m:质量(kg),v:速度(m/s),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2.冲量:I=Ft {I:冲量(N s),F:恒力(N),t:力的作用时间(s),方向由F决定}3.动量定理:I=Δp或Ft=mvt–mvo {Δp:动量变化Δp=mvt–mvo,是矢量式}4.动量守恒定律:p前总=p后总或p=p’′也可以是m1v1+m2v2=m1v1′+m2v2′5.弹性碰撞:Δp=0;ΔEk=0 {即系统的动量和动能均守恒}6.非弹性碰撞Δp=0;0<ΔEK<ΔEKm {ΔEK:损失的动能,EKm:损失的最大动能}7.完全非弹性碰撞Δp=0;ΔEK=ΔEKm {碰后连在一起成一整体}8.物体m1以v1初速度与静止的物体m2发生弹性正碰:v1′=(m1-m2)v1/(m1+m2) v2′=2m1v1/(m1+m2)9.由8得的推论-----等质量弹性正碰时二者交换速度(动能守恒、动量守恒)10.子弹m水平速度vo射入静止置于水平光滑地面的长木块M,并嵌入其中一起运动时的机械能损失E损=mvo2/2-(M+m)vt2/2=fs相对{vt:共同速度,f:阻力,s相对子弹相对长木块的位移}3力的合成与分解公式1.同一直线上力的合成同向:F=F1+F2,反向:F=F1-F2 (F1>F2)2.互成角度力的合成:F=(F12+F22+2F1F2cosα)1/2(余弦定理) F1⊥F2时:F=(F12+F22)1/23.合力大小范围:|F1-F2|≤F≤|F1+F2|4.力的正交分解:Fx=Fcosβ,Fy=Fsinβ(β为合力与x轴之间的夹角tgβ=Fy/Fx)4运动和力公式1.牛顿第一运动定律(惯性定律):物体具有惯性,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2.牛顿第二运动定律:F合=ma或a=F合/ma{由合外力决定,与合外力方向一致}3.牛顿第三运动定律:F=-F′{负号表示方向相反,F、F′各自作用在对方,平衡力与作用力反作用力区别,实际应用:反冲运动}4.共点力的平衡F合=0,推广 {正交分解法、三力汇交原理}5.超重:FN>G,失重:FN6.牛顿运动定律的适用条件:适用于解决低速运动问题,适用于宏观物体,不适用于处理高速问题,不适用于微观粒子5匀速圆周运动公式1.线速度V=s/t=2πr/T2.角速度ω=Φ/t=2π/T=2πf3.向心加速度a=V2/r=ω2r=(2π/T)2r4.向心力F心=mV2/r=mω2r=mr(2π/T)2=mωv=F合5.周期与频率:T=1/f6.角速度与线速度的关系:V=ωr7.角速度与转速的关系ω=2πn(此处频率与转速意义相同)8.主要物理量及单位:弧长(s):米(m);角度(Φ):弧度(rad);频率(f):赫(Hz);周期(T):秒(s);转速(n):r/s;半径(r):米(m);线速度(V):m/s;角速度(ω):rad/s;向心加速度:m/s2。

人教版高中物理公式大全

人教版高中物理公式大全

一、力学1、胡克定律:f = k x (x 为伸长量或压缩量,k 为劲度系数,只与弹簧的长度、粗细和材料有关)2、重力: G = mg (g 随高度、纬度、地质结构而变化,g 极>g 赤,g 低纬>g 高纬)3、求F 1、F 2的合力的公式: θcos 2212221F F F F F ++=合两个分力垂直时: 2221F F F +=合注意:(1) 力的合成和分解都均遵从平行四边行定则。

分解时喜欢正交分解。

(2) 两个力的合力范围:⎥ F 1-F 2 ⎥ ≤ F ≤ F 1 +F 2(3) 合力大小可以大于分力、也可以小于分力、也可以等于分力。

4、物体平衡条件: F 合=0 或 F x 合=0 F y 合=0推论:三个共点力作用于物体而平衡,任意一个力与剩余二个力的合力一定等值反向。

解三个共点力平衡的方法: 合成法,分解法,正交分解法,三角形法,相似三角形法 5、摩擦力的公式:(1 ) 滑动摩擦力: f = μN (动的时候用,或时最大的静摩擦力)说明:①N 为接触面间的弹力(压力),可以大于G ;也可以等于G ;也可以小于G 。

②μ为动摩擦因数,只与接触面材料和粗糙程度有关,与接触面积大小、接触面相对运动快慢以及正压力N 无关。

(2 ) 静摩擦力: 由物体的平衡条件或牛顿第二定律求解,与正压力无关。

大小范围: 0≤ f 静≤ f m (f m 为最大静摩擦力)说明:①摩擦力可以与运动方向相同,也可以与运动方向相反。

②摩擦力可以作正功,也可以作负功,还可以不作功。

③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间相对运动的方向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

④静止的物体可以受滑动摩擦力的作用,运动的物体可以受静摩擦力的作用。

6、 万有引力: 1)公式:F=G221r m m (适用条件:只适用于质点间的相互作用) G 为万有引力恒量:G = 6.67×10-11 N 〃m 2 / kg 22)在天文上的应用:(M :天体质量;R :天体半径;g :天体表面重力加速度;r 表示卫星或行星的轨道半径,h 表示离地面或天体表面的高度)a 、万有引力=向心力 F 万=F 向即 '422222mg ma r Tm r m r v m r Mm G =====πω 由此可得:①天体的质量: ,注意是被围绕天体(处于圆心处)的质量。

人教版高中物理公式大全

人教版高中物理公式大全

人教版高中物理公式大全-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一、力学1、胡克定律:f = k x (x 为伸长量或压缩量,k 为劲度系数,只与弹簧的长度、粗细和材料有关)2、重力: G = mg (g 随高度、纬度、地质结构而变化,g 极>g 赤,g 低纬>g 高纬)3、求F 1、F 2的合力的公式: θcos 2212221F F F F F ++=合两个分力垂直时: 2221F F F +=合注意:(1) 力的合成和分解都均遵从平行四边行定则。

分解时喜欢正交分解。

(2) 两个力的合力范围:F 1-F 2F F 1 +F 2(3) 合力大小可以大于分力、也可以小于分力、也可以等于分力。

4、物体平衡条件: F 合=0 或 F x 合=0 F y 合=0推论:三个共点力作用于物体而平衡,任意一个力与剩余二个力的合力一定等值反向。

解三个共点力平衡的方法: 合成法,分解法,正交分解法,三角形法,相似三角形法 5、摩擦力的公式:(1 ) 滑动摩擦力: f = μN (动的时候用,或时最大的静摩擦力)说明:①N 为接触面间的弹力(压力),可以大于G ;也可以等于G ;也可以小于G 。

②μ为动摩擦因数,只与接触面材料和粗糙程度有关,与接触面积大小、接触面相对运动快慢以及正压力N 无关。

(2 ) 静摩擦力: 由物体的平衡条件或牛顿第二定律求解,与正压力无关。

大小范围: 0≤ f 静≤ f m (f m 为最大静摩擦力)说明:①摩擦力可以与运动方向相同,也可以与运动方向相反。

②摩擦力可以作正功,也可以作负功,还可以不作功。

③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间相对运动的方向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

④静止的物体可以受滑动摩擦力的作用,运动的物体可以受静摩擦力的作用。

6、 万有引力: 1)公式:F=G221r m m (适用条件:只适用于质点间的相互作用) G 为万有引力恒量:G = 6.67×10-11 N ·m 2 / kg 22)在天文上的应用:(M :天体质量;R :天体半径;g :天体表面重力加速度;r 表示卫星或行星的轨道半径,h 表示离地面或天体表面的高度)a 、万有引力=向心力 F 万=F 向即 '422222mg ma r Tm r m r v m r Mm G =====πω 由此可得: ①天体的质量: ,注意是被围绕天体(处于圆心处)的质量。

高中物理公式大全 人教版高中物理公式大全

高中物理公式大全  人教版高中物理公式大全

高中物理公式大全_人教版高中物理公式大全一、质点的运动(1)------直线运动1)匀变速直线运动1.平均速度V平=s/t(定义式)2.有用推论Vt2-Vo2=2as3.中间时刻速度Vt/2=V平=(Vt+Vo)/24.末速度Vt=Vo+at5.中间位置速度Vs/2=[(Vo2+Vt2)/2]1/26.位移s=V平t=Vot+at2/2=Vt/2t7.加速度a=(Vt-Vo)/t{以Vo为正方向,a与Vo同向(加速)a>0;反向则a<0}8.实验用推论Δs=aT2{Δs为连续相邻相等时间(T)内位移之差}9.主要物理量及单位:初速度(Vo):m/s;加速度(a):m/s2;末速度(Vt):m/s;时间(t)秒(s);位移(s):米(m);路程:米;速度单位换算:1m/s=3.6km/h。

注:(1)平均速度是矢量;(2)物体速度大,加速度不一定大;(3)a=(Vt-Vo)/t只是量度式,不是决定式;(4)其它相关内容:质点.位移和路程.参考系.时间与时刻;速度与速率.瞬时速度。

2)自由落体运动1.初速度Vo=02.末速度Vt=gt3.下落高度h=gt2/2(从Vo位置向下计算)4.推论Vt2=2gh注:(1)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遵循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2)a=g=9.8m/s2≈10m/s2(重力加速度在赤道附近较小,在高山处比平地小,方向竖直向下)。

(3)竖直上抛运动1.位移s=Vot-gt2/22.末速度Vt=Vo-gt(g=9.8m/s2≈10m/s2)3.有用推论Vt2-Vo2=-2gs4.上升最大高度Hm=Vo2/2g(抛出点算起)5.往返时间t=2Vo/g(从抛出落回原位置的时间)注:(1)全过程处理:是匀减速直线运动,以向上为正方向,加速度取负值;(2)分段处理:向上为匀减速直线运动,向下为自由落体运动,具有对称性;(3)上升与下落过程具有对称性,如在同点速度等值反向等。

2020高考物理必考知识点公式

2020高考物理必考知识点公式

2020高考物理必考知识点公式高考物理在理综中是很重要的一门学科。

要想学好高中物理,必须掌握物理知识点和常用的公式,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高考物理必考知识点公式,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欢迎大家阅读参考学习!高考物理质点的运动公式1)匀变速直线运动1.平均速度v平=s/t(定义式)2.有用推论vt2-vo2=2as2.中间时刻速度vt/2=v平=(vt+vo)/2 4.末速度vt=vo+at3.中间位置速度vs/2=[(vo2+vt2)/2]1/2 6.位移s=v平t=vot+at2/2=vt/2t4.加速度a=(vt-vo)/t {以vo为正方向,a与vo同向(加速)a>0;反向则af2)5.互成角度力的合成:f=(f12+f22+2f1f2cosα)1/2(余弦定理) f1⊥f2时:f=(f12+f22)1/26.合力大小范围:|f1-f2|≤f≤|f1+f2|7.力的正交分fx=fcosβ,fy=fsinβ(β为合力与x轴之间的夹角tgβ=fy/fx)高考物理动力学公式知识点1.牛顿第一运动定律(惯性定律):物体具有惯性,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2.牛顿第二运动定律:f合=ma或a=f合/ma{由合外力决定,与合外力方向一致}3.牛顿第三运动定律:f=-f?{负号表示方向相反,f、f?各自作用在对方,平衡力与作用力反作用力区别,实际应用:反冲运动}4.共点力的平衡f合=0,推广 {正交分解法、三力汇交原理}5.超重:fn>g,失重:fnr}3.受迫振动频率特点:f=f驱动力4.发生共振条件:f驱动力=f固,a=max,共振的防止和应用〔见第一册p175〕5.机械波、横波、纵波〔见第二册p2〕6.波速v=s/t=λf=λ/t{波传播过程中,一个周期向前传播一个波长;波速大小由介质本身所决定}7.声波的波速(在空气中)0℃:332m/s;20℃:344m/s;30℃:349m/s;(声波是纵波)8.波发生明显衍射(波绕过障碍物或孔继续传播)条件:障碍物或孔的尺寸比波长小,或者相差不大9.波的干涉条件:两列波频率相同(相差恒定、振幅相近、振动方向相同)10.多普勒效应:由于波源与观测者间的相互运动,导致波源发射频率与接收频率不同{相互接近,接收频率增大,反之,减小〔见第二册p21〕}高考物理必备基础公式匀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公式:x=vt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v=v0+at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公式:x=v0t+at2/2向心加速度的关系:a=ω2r a=v2/r a=4π2r/t2力对物体做功的计算式:w=fl牛顿第二定律:f=ma曲线运动的线速度:v=s/t曲线运动的角速度:ω=θ/t线速度和角速度的关系:v=ωr周期和频率的关系:tf=1功率的计算式:p=w/t动能定理:w=mvt2/2-mv02/2重力势能的计算式:ep=mgh高中物理知识点总结一:直线运动理解口诀:1.物体模型用质点,忽略形状和大小;地球公转当质点,地球自转要大小。

物理高三人教版公式大全

物理高三人教版公式大全

物理高三人教版公式大全一、匀变速直线运动1.平均速度V平= s/t(定义式)2.有用推论Vt^2 - Vo^2 = 2as3.中间时刻速度Vt/2 = V平= (Vt + Vo)/24.末速度Vt = Vo + at5.中间位置速度Vs/2 = [(Vo^2 + Vt^2)/2]^1/26.位移s = V平t = Vot + at^2/2 = Vt/2t7.加速度a = (Vt - Vo)/t {以Vo为正方向,a与Vo同向(加速)a>0;反向则a<0}二、自由落体运动1.初速度Vo = 02.末速度Vt = gt3.下落高度h = gt^2/2(从Vo位置向下计算)4.推论Vt^2 = 2gh三、竖直上抛运动1.位移s = Vot - gt^2/22.末速度Vt = Vo - gt (g=9.8m/s2≈10m/s2)3.有用推论Vt^2 - Vo^2 = -2gs4.上升最大高度Hm = Vo^2/2g(抛出点算起)5.往返时间t = 2Vo/g (从抛出落回原位置的时间)四、力学1.胡克定律:f = kx (x为伸长量或压缩量,k为劲度系数,只与弹簧的长度、粗细和材料有关)2.重力:G = mg (g随高度、纬度、地质结构而变化,g极>g赤,g低纬>g高纬)五、电学1.库仑定律:F = k * (q1 * q2) / r^2 (k为静电力常量,q1和q2为两个点电荷的电荷量,r为它们之间的距离)2.电场强度:E = F / q (F为电场力,q为点电荷的电荷量)3.电场力做功:W = q * U (q为电荷量,U为两点间的电势差)4.电势差:U = Ed (d为两点沿电场线方向的距离)5.电容:C = Q / U (Q为电容器所带的电荷量,U为电容器两极板间的电势差)6.欧姆定律:I = U / R (I为电流,U为电压,R为电阻)7.焦耳定律:Q = I^2 * R * t (Q为电热,I为电流,R为电阻,t为时间)8.电阻定律:R = ρ * L / S (ρ为电阻率,L为导体的长度,S为导体的横截面积)六、磁场1.磁感应强度:B = F / (I * L) (F为磁场对通电导线的安培力,I为电流,L为导线长度)2.安培力:F = B * I * sinθ (θ为磁场与导线的夹角)3.洛伦兹力:F = q * v * B * sinθ (q为电荷量,v为电荷运动速度,B为磁感应强度,θ为磁场与速度方向的夹角)七、光学1.折射率:n = sinθ1 / sinθ2 (θ1为入射角,θ2为折射角)2.光的干涉条件:Δφ = 2π * (n * λ / L) (n为干涉条纹的级数,λ为光的波长,L为两相干光源间的距离)3.光的衍射条件:障碍物或孔的尺寸与光的波长接近或小于光的波长八、原子物理1.德布罗意波长:λ = h / p (h为普朗克常量,p为动量)2.氢原子能级公式:En = E1 / n^2 (n为量子数,E1为基态能量)3.跃迁能量:ΔE = Em - En (m为高能级,n为低能级)这些公式在解决物理问题时非常重要,需要不断练习和巩固。

高考学生必背物理公式大全

高考学生必背物理公式大全

高考学生必背物理公式大全高考学生必背物理公式大全如下:一、质点的运动(1)----曲线运动、万有引力1)平抛运动1.水平方向速度:Vx=Vo2.竖直方向速度:Vy=gt3.水平方向位移:x=Vot4.竖直方向位移:y=gt2/25.运动时间t=(2y/g)1/2(通常又表示为(2h/g)1/2)6.合速度Vt=(Vx2+Vy2)1/2=[Vo2+(gt)2]1/2合速度方向与水平夹角:tg=Vy/Vx=gt/V07.合位移:s=(x2+y2)1/2,位移方向与水平夹角:tg=y/x=gt/2Vo8.水平方向加速度:ax=0;竖直方向加速度:ay=g注:(1)平抛运动是匀变速曲线运动,加速度为g,通常可看作是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运与竖直方向的自由落体运动的合成;(2)运动时间由下落高度h(y)决定与水平抛出速度无关;(3)与的关系为tg=2tg;(4)在平抛运动中时间t是解题关键;(5)做曲线运动的物体必有加速度,当速度方向与所受合力(加速度)方向不在同一直线上时,物体做曲线运动。

2)匀速圆周运动1.线速度V=s/t=2r/T2.角速度=/t=2/T=2f3.向心加速度a=V2/r=2r=(2/T)2r4.向心力F心=mV2/r=m2r=mr(2/T)2=mv=F合5.周期与频率:T=1/f6.角速度与线速度的关系:V=r7.角速度与转速的关系=2n(此处频率与转速意义相同)8.主要物理量及单位:弧长(s):米(m);角度():弧度(rad);频率(f):赫(Hz);周期(T):秒(s);转速(n):r/s;半径(r):米(m);线速度(V):m/s;角速度():rad/s;向心加速度:m/s2。

注:(1)向心力可以由某个具体力提供,也可以由合力提供,还可以由分力提供,方向始终与速度方向垂直,指向圆心;(2)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其向心力等于合力,并且向心力只改变速度的方向,不改变速度的大小,因此物体的动能保持不变,向心力不做功,但动量不断改变。

高考物理公式大全 考生必背物理公式三

高考物理公式大全 考生必背物理公式三

高考物理公式大全考生必背物
理公式三
竖直上抛运动公式
1.位移s=vot-gt2/2
2.末速度vt=vo-gt (g=9.8m/s2≈10m/s2)
3.有用推论vt2-vo2=-2gs
4.上升最大高度hm=vo2/2g(抛出点算起)
5.往返时间t=2vo/g (从抛出落回原位置的时间)
自由落体运动公式
1.初速度vo=0
2.末速度vt=gt
3.下落高度h=gt2/2(从vo位置向下计算)
4.推论vt2=2gh 匀变速直线运动公式
1.平均速度v平=s/t(定义式)
2.有用推论vt2-vo2=2as
3.中间时刻速度vt/2=v平=(vt+vo)/2
4.末速度vt=vo+at
5.中间位置速度vs/2=[(vo2+vt2)/2]1/2
6.位移s=v平t=vot+at2/2=vt/2t
7.加速度a=(vt-vo)/t {以vo为正方向,a与vo同向(加速)a>0;反向则a<0}
8.实验用推论δs=at2 {δs为连续相邻相等时间(t)内位移之差}
9.主要物理量及单位:初速度(vo):m/s;加速度(a):m/s2;末速度(vt):m/s;时间(t)秒(s);位移(s):米(m);路程:米;速度单位换算:1m/s=3.6km/h。

高中物理公式总结

高中物理公式总结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公式1.V=X/tV是平均速度(m/s)X是位移(m)t是时间(s);2.Vt=Vo+atVt是末速度(m/s)Vo是初速度(m/s)a是加速度(m/s²)t是时间(s);3.X=Vot+(1/2)at²X是位移(m)Vo是初速度(m/s)t是时间(s)a是加速度(m/s²);4.Vt²-Vo²=2aXVt是末速度(m/s)Vo是初速度(m/s)a是加速度(m/s²)X是位移(m);5.h=(1/2)gt²Vt=gt Vt²=2ghh是高度(m)g是重力加速度(9.8m/s²≈10m/s²)t是时间(s)Vt是末速度(m/s);6.G=mgG是重力(N)m是质量(kg)g是重力加速度(9.8m/s²≈10m/s²);7.f=μF Nf是摩擦力(N)μ是动摩擦因数F N是支持力(N);8.F=kXF是弹力(N)k是劲度系数(N/m)X是伸长量(m);9.F=maF是合力(N)m是质量(kg)a是加速度(m/s²)。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二)公式1.a向=V²/r=ω²r=(2π/T)²r=(2πf)²r=ωV(ω=φ/t)a向是向心加速度(m/s²)V是线速度(m/s)r是半径(m)ω是角速度(rad/s)φ是弧度(rad)t是时间(s)T是周期(s)f是频率(Hz);2.F合=F向=ma向=m(V²/r)=mω²r=m(2π/T)²r=m(2πf)²rF合是圆周运动的合力(N)F向是向心力(N)m是质量(kg)a向是向心加速度(m/s²)V是线速度(m/s)r是半径(m)ω是角速度(rad/s)T是周期(s)f是频率(Hz);3.F引=F向=m(2π/T)²r=G(Mm/r²)F引是引力(N)F向是向心力(N)m是质量(kg)T是周期(s)r是半径(m)G是引力常量(6.67×10-11N/(kg·m²)M是质量(kg);4.推导公式:∵F引=F向∴g=G(M’/r’²)∴G(Mm/r²)=m(V²/r)=>V==mω²r=>ω==m(2π/T)²r=>T==m(2πf)²r=>f==ma向=>a向=GM/r²F引是引力(N)F向是向心力(N)G是引力常量(6.67×10-11N/(kg·m²)M是质量(kg)m是质量(kg)r是半径(m)V是线速度(m/s)ω是角速度(rad/s)T是周期(s)f是频率(Hz)g是重力加速度(9.8m/s²≈10m/s²)a向是向心加速度(m/s²)M’是该天体的质量(kg)r’是该天体的半径(m);5.ρ是天体密度(kg/m³)R是天体半径(m)G是引力常量(6.67×10-11N/(kg·m²)T是周期(s);6.W=FScosθW是功(J)F是力(N)S是沿力的方向移动的位移(m)cosθ是力的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余弦;7.P=W/t=FVP是功率(W)W是功(J)t是时间(s)F是力(N)V是速度(m/s);8.W=ΔE p=mgΔh=mg(h1-h2)W是重力势能做的功(J)ΔE p是重力势能(J)m是物体的质量(kg)g是重力加速度(9.8m/s²≈10m/s²)Δh是高度差(m)h1是起始高度(m)h2是终止(末)高度(m);9.ΔE p=(1/2)kX²ΔE p是弹性是能(J)k是劲度系数(N/m)X是伸长量(m);10.E k=(1/2)mV²E k是动能(J)m是质量(kg)V是速度(m/s);11.动能定理:W总=(1/2)mV t²-(1/2)mV o²机械能守恒:E=E p+E k+E p’W是总能量(J)m是质量(kg)V t是末速度(m/s)V o是初速度(m/s)E是机械能(J)E p是重力势能(J)E k是动能(J)E p’是弹性势能(J)。

(完整版)人教版高中物理公式大全

(完整版)人教版高中物理公式大全

5 波长λ:两个相邻的在振动过程中对平衡位置的位移总是相等的质点间的距离。fvvT 注意:①横波中两个相邻波峰或波谷问距离等于一个波长。 ②波在一个周期时间里传播的距离等于一个波长。 波速:波在介质中传播的速度。机械波的传播速度由介质决定。 波速v波长λ频率f关系:fTv (适用于一切波) 注意:波的频率即是波源的振动频率,与介质无关。 二、电磁学 (一)电场 1、库仑力:221rqqkF (适用条件:真空中点电荷) k = 9.0×109 N·m2/ c2 (静电力恒量) 电场力:F = E q (F 与电场强度的方向可以相同,也可以相反) 2、电场强度: 电场强度是表示电场强弱的物理量。 定义式: qFE 单位: N/C (e=1.6X10-19 N/C ; me =9.3X10-31 ; 比荷:1.76X1011 C/Kg) 点电荷电场场强 rQkE 匀强电场场强 dUE 3、电势,电势能 qEA电,AqE电 顺着电场线方向,电势越来越低。 4、电势差U,又称电压 qWU UAB = φA -φB 5、电场力做功和电势差的关系 WAB = q UAB 6、粒子通过加速电场 221mvqU 7、粒子通过偏转电场的偏转量 2022022212121VLmdqUVLmqEaty 粒子通过偏转电场的偏转角 20mdvqULvvtgxy 8、电容器的电容 cQU 电容器的带电量 Q=cU 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 kdSc4 (二)直流电路 1、电流强度的定义:I = Qt 微观式:I=nevs (n是单位体积电子个数,) 2、电阻定律: 电阻率ρ:只与导体材料性质和温度有关,与导体横截面积和长度无关。 单位:Ω·m SlR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1 一、力学 1、胡克定律:f = kx (x为伸长量或压缩量,k为劲度系数,只与弹簧的长度、粗细和材料有关) 2、重力: G = mg (g随高度、纬度、地质结构而变化,g极>g赤,g低纬>g高纬) 3、求F1、F2的合力的公式: cos2212221FFFFF合 两个分力垂直时: 2221FFF合 注意:(1) 力的合成和分解都均遵从平行四边行定则。分解时喜欢正交分解。 (2) 两个力的合力范围: F1-F2 F F1 +F2 (3) 合力大小可以大于分力、也可以小于分力、也可以等于分力。 4、物体平衡条件: F合=0 或 Fx合=0 Fy合=0 推论:三个共点力作用于物体而平衡,任意一个力与剩余二个力的合力一定等值反向。 解三个共点力平衡的方法: 合成法,分解法,正交分解法,三角形法,相似三角形法 5、摩擦力的公式: (1 ) 滑动摩擦力: f = N (动的时候用,或时最大的静摩擦力) 说明:①N为接触面间的弹力(压力),可以大于G;也可以等于G;也可以小于G。 ②为动摩擦因数,只与接触面材料和粗糙程度有关,与接触面积大小、接触面相对运动快慢以及正压力N无关。 (2 ) 静摩擦力: 由物体的平衡条件或牛顿第二定律求解,与正压力无关。 大小范围: 0 f静 fm (fm为最大静摩擦力) 说明:①摩擦力可以与运动方向相同,也可以与运动方向相反。 ②摩擦力可以作正功,也可以作负功,还可以不作功。 ③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间相对运动的方向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 ④静止的物体可以受滑动摩擦力的作用,运动的物体可以受静摩擦力的作用。 6、 万有引力: 1)公式:F=G221rmm (适用条件:只适用于质点间的相互作用) G为万有引力恒量:G = 6.67×10-11 N·m2 / kg2 2)在天文上的应用:(M:天体质量;R:天体半径;g:天体表面重力加速度;r表示卫星或行星的轨道半径,h表示离地面或天体表面的高度) a 、万有引力=向心力 F万=F向 即 '422222mgmarTmrmrvmrMmG 由此可得: ①天体的质量: ,注意是被围绕天体(处于圆心处)的质量。 ②行星或卫星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线速度: ,轨道半径越大,线速度越小。 ③ 行星或卫星做匀速圆周运动的角速度: ,轨道半径越大,角速度越小。 ④行星或卫星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周期: ,轨道半径越大,周期越大。 ⑤行星或卫星做匀速圆周运动的轨道半径: ,周期越大,轨道半径越大。 ⑥行星或卫星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加速度:2rGMa,轨道半径越大,向心加速度越小。 ⑦地球或天体重力加速度随高度的变化:22)('hRGMrGMg 2324GTrMrGMv3rGMGMrT3243224GMTr

高考物理公式大全

高考物理公式大全

高考物理公式大全一、直线运动。

1. 匀变速直线运动基本公式。

- 速度公式:v = v_0+at- 位移公式:x=v_0t+(1)/(2)at^2- 速度 - 位移公式:v^2-v_0^2 = 2ax- 平均速度公式:¯v=(v + v_0)/(2)(适用于匀变速直线运动),x=¯vt2. 自由落体运动公式。

- 速度公式:v = gt- 位移公式:h=(1)/(2)gt^2- 速度 - 位移公式:v^2=2gh(v_0 = 0,加速度a = g,方向竖直向下,g≈9.8m/s^2或g = 10m/s^2)3. 竖直上抛运动公式。

- 速度公式:v = v_0 - gt- 位移公式:h=v_0t-(1)/(2)gt^2- 速度 - 位移公式:v^2-v_0^2=-2gh- 上升到最高点的时间t=(v_0)/(g),上升的最大高度H=frac{v_0^2}{2g}二、相互作用。

1. 重力公式。

- G = mg(G为重力,m为物体质量,g为重力加速度)2. 胡克定律。

- F = kx(F为弹簧弹力,k为弹簧劲度系数,x为弹簧形变量)3. 摩擦力公式。

- 滑动摩擦力F_f=μ F_N(F_f为滑动摩擦力,μ为动摩擦因数,F_N为接触面间的正压力)- 静摩擦力0≤ F_f静≤ F_max(F_max为最大静摩擦力,一般情况下F_max≈μ_sF_N,μ_s为静摩擦因数)三、牛顿运动定律。

1. 牛顿第二定律。

- F = ma(F为物体所受合外力,m为物体质量,a为物体加速度)2. 牛顿第三定律。

- F=-F'(两物体间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四、曲线运动。

1. 平抛运动公式。

- 水平方向:x = v_0t,v_x=v_0(水平方向为匀速直线运动)- 竖直方向:y=(1)/(2)gt^2,v_y = gt- 合速度大小v=√(v_x)^2+v_{y^2}=√(v_0)^2+g^2t^2- 合速度方向tanθ=(v_y)/(v_x)=(gt)/(v_0)(θ为合速度与水平方向夹角)- 合位移大小s=√(x^2)+y^{2}- 合位移方向tanα=(y)/(x)=(gt)/(2v_0)(α为合位移与水平方向夹角)2. 圆周运动公式。

人教版高中物理公式大全

人教版高中物理公式大全

一、力学1、胡克定律:f = k x (x 为伸长量或压缩量,k 为劲度系数,只与弹簧的长度、粗细和材料有关)2、重力: G = mg (g 随高度、纬度、地质结构而变化,g 极>g 赤,g 低纬>g 高纬)3、求F 1、F 2的合力的公式: θcos 2212221F F F F F ++=合两个分力垂直时: 2221F F F +=合注意:(1) 力的合成和分解都均遵从平行四边行定那么。

分解时喜欢正交分解。

(2) 两个力的合力范围:⎥ F 1-F 2 ⎥ ≤ F ≤ F 1 +F 2(3) 合力大小可以大于分力、也可以小于分力、也可以等于分力。

4、物体平衡条件: F 合=0 或 F x 合=0 F y 合=0推论:三个共点力作用于物体而平衡,任意一个力与剩余二个力的合力一定等值反向。

解三个共点力平衡的方法: 合成法,分解法,正交分解法,三角形法,相似三角形法 5、摩擦力的公式:(1 ) 滑动摩擦力: f = μN 〔动的时候用,或时最大的静摩擦力〕说明:①N 为接触面间的弹力〔压力〕,可以大于G ;也可以等于G ;也可以小于G 。

②μ为动摩擦因数,只与接触面材料和粗糙程度有关,与接触面积大小、接触面相对运动快慢以及正压力N 无关。

(2 ) 静摩擦力: 由物体的平衡条件或牛顿第二定律求解,与正压力无关。

大小范围: 0≤ f 静≤ f m (f m 为最大静摩擦力)说明:①摩擦力可以与运动方向相同,也可以与运动方向相反。

②摩擦力可以作正功,也可以作负功,还可以不作功。

③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间相对运动的方向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

④静止的物体可以受滑动摩擦力的作用,运动的物体可以受静摩擦力的作用。

6、 万有引力: 1〕公式:F=G221r m m 〔适用条件:只适用于质点间的相互作用〕 G 为万有引力恒量:G = 6.67×10-11 N ·m 2 / kg 22〕在天文上的应用:〔M :天体质量;R :天体半径;g :天体外表重力加速度;r 表示卫星或行星的轨道半径,h 表示离地面或天体外表的高度〕a 、万有引力=向心力 F 万=F 向即 '422222mg ma r Tm r m r v m r Mm G =====πω 由此可得:①天体的质量: ,注意是被围绕天体〔处于圆心处〕的质量。

(完整版)人教版高中物理公式大全

(完整版)人教版高中物理公式大全

一、力学1、胡克定律:f = k x (x 为伸长量或压缩量,k 为劲度系数,只与弹簧的长度、粗细和材料有关)2、重力: G = mg (g 随高度、纬度、地质结构而变化,g 极>g 赤,g 低纬>g 高纬)3、求F 1、F 2的合力的公式: θcos 2212221F F F F F ++=合两个分力垂直时: 2221F F F +=合注意:(1) 力的合成和分解都均遵从平行四边行定则。

分解时喜欢正交分解。

(2) 两个力的合力范围:⎥ F 1-F 2 ⎥ ≤ F ≤ F 1 +F 2(3) 合力大小可以大于分力、也可以小于分力、也可以等于分力。

4、物体平衡条件: F 合=0 或 F x 合=0 F y 合=0推论:三个共点力作用于物体而平衡,任意一个力与剩余二个力的合力一定等值反向。

解三个共点力平衡的方法: 合成法,分解法,正交分解法,三角形法,相似三角形法 5、摩擦力的公式:(1 ) 滑动摩擦力: f = μN (动的时候用,或时最大的静摩擦力)说明:①N 为接触面间的弹力(压力),可以大于G ;也可以等于G ;也可以小于G 。

②μ为动摩擦因数,只与接触面材料和粗糙程度有关,与接触面积大小、接触面相对运动快慢以及正压力N 无关。

(2 ) 静摩擦力: 由物体的平衡条件或牛顿第二定律求解,与正压力无关。

大小范围: 0≤ f 静≤ f m (f m 为最大静摩擦力)说明:①摩擦力可以与运动方向相同,也可以与运动方向相反。

②摩擦力可以作正功,也可以作负功,还可以不作功。

③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间相对运动的方向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

④静止的物体可以受滑动摩擦力的作用,运动的物体可以受静摩擦力的作用。

6、 万有引力: 1)公式:F=G221r m m (适用条件:只适用于质点间的相互作用) G 为万有引力恒量:G = 6.67×10-11 N ·m 2 / kg 22)在天文上的应用:(M :天体质量;R :天体半径;g :天体表面重力加速度;r 表示卫星或行星的轨道半径,h 表示离地面或天体表面的高度)a 、万有引力=向心力 F 万=F 向即 '422222mg ma r Tm r m r v m r Mm G =====πω 由此可得:①天体的质量: ,注意是被围绕天体(处于圆心处)的质量。

高中物理公式总结

高中物理公式总结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公式1.V=X/tV是平均速度(m/s)X是位移(m)t是时间(s);2.Vt=V o+a0tVt是末速度(m/s)V o是初速度(m/s)a是加速度(m/s²)t是时间(s);3.X=V ot+(1/2)at²X是位移(m)V o是初速度(m/s)t是时间(s)a是加速度(m/s²);4.Vt²-V o²=2aXVt是末速度(m/s)V o是初速度(m/s)a是加速度(m/s²)X是位移(m);5.h=(1/2)gt²Vt=gt Vt²=2ghh是高度(m)g是重力加速度(9.8m/s²≈10m/s²)t是时间(s)Vt是末速度(m/s);6.G=mgG是重力(N)m是质量(kg)g是重力加速度(9.8m/s²≈10m/s²);7.f=μF Nf是摩擦力(N)μ是动摩擦因数F N是支持力(N);8.F=kXF是弹力(N)k是劲度系数(N/m)X是伸长量(m);9.F=maF是合力(N)m是质量(kg)a是加速度(m/s²)。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二)公式1.a向=V²/r=ω²r=(2π/T)²r=(2πf)²r=ωV(ω=φ/t)a向是向心加速度(m/s²)V是线速度(m/s)r是半径(m)ω是角速度(rad/s)φ是弧度(rad)t是时间(s)T是周期(s)f是频率(Hz);2.F合=F向=ma向=m(V²/r)=mω²r=m(2π/T)²r=m(2πf)²rF合是圆周运动的合力(N)F向是向心力(N)m是质量(kg)a向是向心加速度(m/s²)V是线速度(m/s)r是半径(m)ω是角速度(rad/s)T是周期(s)f是频率(Hz);3.F引=F向=m(2π/T)²r=G(Mm/r²)F引是引力(N)F向是向心力(N)m是质量(kg)T是周期(s)r是半径(m)G是引力常量(6.67×10-11N/(kg·m²)M是质量(kg);4.推导公式:∵F引=F向∴g=G(M’/r’²)∴G(Mm/r²)= m(V²/r)=>V==mω²r =>ω==m(2π/T)²r =>T==m(2πf)²r =>f==ma向=>a向=GM/r²F引是引力(N)F向是向心力(N)G是引力常量(6.67×10-11N/(kg·m²)M是质量(kg)m是质量(kg)r是半径(m)V是线速度(m/s)ω是角速度(rad/s)T是周期(s)f是频率(Hz)g是重力加速度(9.8m/s²≈10m/s²)a向是向心加速度(m/s²)M’是该天体的质量(kg)r’是该天体的半径(m);5.ρ是天体密度(kg/m³)R是天体半径(m)G是引力常量(6.67×10-11N/(kg·m²)T是周期(s);6.W=FScosθW是功(J)F是力(N)S是沿力的方向移动的位移(m)cosθ是力的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余弦;7.P=W/t=FVP是功率(W)W是功(J)t是时间(s)F是力(N)V是速度(m/s);8.W=ΔE p=mgΔh=mg(h1-h2)W是重力势能做的功(J)ΔE p是重力势能(J)m是物体的质量(kg)g是重力加速度(9.8m/s²≈10m/s²)Δh是高度差(m)h1是起始高度(m)h2是终止(末)高度(m);9. ΔE p=(1/2)kX²ΔE p是弹性是能(J)k是劲度系数(N/m)X是伸长量(m);10. E k =(1/2)mV²E k是动能(J)m是质量(kg)V是速度(m/s);11.动能定理:W总=(1/2)mV t²-(1/2)mV o²机械能守恒:E=E p+ E k +E p’W是总能量(J)m是质量(kg)V t是末速度(m/s)V o是初速度(m/s)E是机械能(J)E p是重力势能(J)E k是动能(J)E p’是弹性势能(J)。

人教版高中物理公式大全1

人教版高中物理公式大全1

一、力学1、克定律:F = k x (x 为伸长量或压缩量,k 为劲度系数,只与弹簧的长度、粗细和材料有关)2、重力: G = mg (g 随高度、纬度、地质结构而变化,g 极>g 赤,g 低纬>g 高纬)3、求F 1、F 2的合力的公式:θcos 2212221F F F F F ++=合两个分力垂直时: 2221F F F +=合注意:(1) 力的合成和分解遵从平行四边行定则。

分解时喜欢正交分解。

(2) 两个力的合力围:⎥ F 1-F 2 ⎥ ≤ F ≤ F 1 +F 2(3) 合力大小可以大于分力、也可以小于分力、也可以等于分力。

4、物体平衡条件: F 合=0 或 F x 合=0 F y 合=0推论:三个共点力作用于物体而平衡,任意一个力与剩余二个力的合力一定等值反向。

解三个共点力平衡的方法: 合成法,分解法,正交分解法,三角形法,相似三角形法 5、摩擦力的公式:(1 ) 滑动摩擦力: f = μN (动的时候用,或时最大的静摩擦力)说明:①N 为接触面间的弹力(压力),可以大于G ;也可以等于G ;也可以小于G 。

②μ为动摩擦因数,只与接触面材料和粗糙程度有关,与接触面积大小、接触面相对运动快慢以及正压力N 无关。

(2 ) 静摩擦力: 由物体的平衡条件或牛顿第二定律求解,与正压力无关。

大小围: 0≤ f 静≤ f m (f m 为最大静摩擦力) 6、 万有引力: 1)公式:F=G221r m m (适用条件:只适用于质点间的相互作用) G 为万有引力恒量:G = 6.67×10-11 N ·m 2 / kg 22)在天文上的应用:(M :天体质量;R :天体半径;g :天体表面重力加速度;r 表示卫星或行星的轨道半径,h 表示离地面或天体表面的高度)a 、万有引力=向心力 F 万=F 向 天体的卫星即 r m rv mr Mm G 222ω== c 、第一宇宙速度:第一宇宙速度在地面附近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所必须具有的速度。

人教版高中物理公式大全

人教版高中物理公式大全

一、力学1、胡克定律:f = k x (x 为伸长量或压缩量,k 为劲度系数,只与弹簧的长度、粗细和材料有关)2、重力: G = mg (g 随高度、纬度、地质结构而变化,g 极>g 赤,g 低纬>g 高纬)3、求F 1、F 2的合力的公式: θcos 2212221F F F F F ++=合两个分力垂直时: 2221F F F +=合注意:(1) 力的合成和分解都均遵从平行四边行定则。

分解时喜欢正交分解。

(2) 两个力的合力范围:⎥ F 1-F 2 ⎥ ≤ F ≤ F 1 +F 2(3) 合力大小可以大于分力、也可以小于分力、也可以等于分力。

4、物体平衡条件: F 合=0 或 F x 合=0 F y 合=0推论:三个共点力作用于物体而平衡,任意一个力与剩余二个力的合力一定等值反向。

解三个共点力平衡的方法: 合成法,分解法,正交分解法,三角形法,相似三角形法 5、摩擦力的公式:(1 ) 滑动摩擦力: f = μN (动的时候用,或时最大的静摩擦力)说明:①N 为接触面间的弹力(压力),可以大于G ;也可以等于G ;也可以小于G 。

②μ为动摩擦因数,只与接触面材料和粗糙程度有关,与接触面积大小、接触面相对运动快慢以及正压力N 无关。

(2 ) 静摩擦力: 由物体的平衡条件或牛顿第二定律求解,与正压力无关。

大小范围: 0≤ f 静≤ f m (f m 为最大静摩擦力)说明:①摩擦力可以与运动方向相同,也可以与运动方向相反。

②摩擦力可以作正功,也可以作负功,还可以不作功。

③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间相对运动的方向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

④静止的物体可以受滑动摩擦力的作用,运动的物体可以受静摩擦力的作用。

6、 万有引力: 1)公式:F=G221rm m (适用条件:只适用于质点间的相互作用) G 为万有引力恒量:G = 6.67×10-11 N 〃m 2 / kg 22)在天文上的应用:(M :天体质量;R :天体半径;g :天体表面重力加速度;r 表示卫星或行星的轨道半径,h 表示离地面或天体表面的高度)a 、万有引力=向心力 F 万=F 向 即 '422222mg ma r Tmr m rvmrMm G =====πω由此可得:①天体的质量: ,注意是被围绕天体(处于圆心处)的质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高考复习——物理公式大全一、质点的运动------直线运动 (一)匀变速直线运动1、平均速度(定义式):ts v =; 2、有用推论:as v v t 2202=-; 3、中间时刻速度:202tt v v v v +==; 4、末速度:at v v t +=0;5、中间位置速度:22202ts v v v +=;6、位移:200212at t v t v v t v s t +=⋅+=⋅=; 7、加速度:tv v a t 0-={以0v 为正方向,a 与0v 同向(加速)0>a ;反向则0<a };8、实验用推论:2aT s =∆{s ∆为连续相邻相等时间(T )内位移之差} 常见计算:(1)2B AB BC T υ+=,2C BC CDT υ+=;(2)2C BCD BCa TT υυ--==;重要推论:(1)匀变速直线运动中某段时间内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等于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202tt v v v v +==;(2)匀变速直线运动中连续相等的时间间隔内的位移差是一个恒量:如图1,设时间间隔为T ,加速度为a ,连续相等的时间间隔内的位移分别为1S ,2S ,3S ,……,nS ;11X S =,122X X S -=,233X X S -=……则S ∆=12S S -=23S S -= …… =1--n n S S = 2aT ;无论匀加速还是匀减速总有:202t t v v v v +==<2222ts v v v +=;9、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规律,设T 为时间单位,则有:(1)1T 末、2T 末、3T 末、…… nT 末的瞬时速度之比为:n v v v v n ::3:2:1::::321 =;(2)1T 内、2T 内、3T 内…… nT 内位移之比为:2222321::3:2:1::::n s s s s n =;(3)初速度为0的n 个连续相等的时间内S 之比:)12(::5:3:1321-=n s s s s n :::;(4)初速度为0的n 个连续相等的位移内t 之比:()()()1::23:12:1:::321----=n n t t t t n ;(5)()()2T n m s s a n m --=或()2aT n m S S n m -=-(利用上各段位移,减少误差→逐差法)。

10、主要物理量及单位:初速度(0v ):s m /;加速度(a ):2/s m ;末速度(t v ):s m /;时间(t )秒(s );位移(s ):米(m );路程:米;速度单位换算:h km s m /6.3/1=。

注:(1)平均速度是矢量;(2)物体速度大,加速度不一定大; (3)tv v a t 0-=只是量度式,不是决定式; (4)其它相关内容:质点、位移和路程、参考系、时间与时刻;速度与速率、瞬时速度。

(二)自由落体运动1、初速度:00=v ;2、末速度:gt v t =;3、下落高度:221gt h =(从0v 位置向下计算); 4、推论:gh v t 22=。

注:(1)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遵循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2)22/10/8.9s m s m g a ≈==(重力加速度在赤道附近较小,在高山处比平地小,方向竖直向下)。

(三)竖直上抛运动1、位移:2021gt t v x -=; 2、末速度:gt v v t -=0(22/10/8.9s m s m g ≈=); 3、有用推论:gh v v t 2202-=-;4、上升最大高度:gvH m 220=(抛出点算起);5、往返时间:gv t 02=(从抛出落回原位置的时间); 注:(1)全过程处理:是匀减速直线运动,以向上为正方向,加速度取负值;(2)分段处理:向上为匀减速直线运动,向下为自由落体运动,具有对称性; (3)上升与下落过程具有对称性,如在同点速度等值反向等。

二、质点的运动----曲线运动 (一)平抛运动1、水平方向速度:0v v x =;2、竖直方向速度:gt v y =;3、水平方向位移:t v x 0=;4、竖直方向位移:221gt y =; 5、运动时间:gh t 2=; 6、合速度:()22022gt v v v v y x t +=+=;合速度方向与水平夹角θ:0tan v gtv v xy ==θ; 7、合位移:()22202221⎪⎭⎫⎝⎛+=+=gt t v y x s ;位移方向与水平夹角α:02tan v gt x y ==α。

8、水平方向加速度:0=x a ;竖直方向加速度:g a y =。

注:(1)平抛运动是匀变速曲线运动,加速度为g ,通常可看作是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运与竖直方向的自由落体运动的合成;(2)运动时间由下落高度()y h 决定与水平抛出速度无关; (3)θ与α的关系为αθtan 2tan =; (4)在平抛运动中时间t 是解题关键;(5)做曲线运动的物体必有加速度,当速度方向与所受合力(加速度)方向不在同一直线上时,物体做曲线运动。

(二)匀速圆周运动1、线速度:t rt s v ⋅==π2; 2、角速度:f Tt ⋅===ππθω22; 3、向心加速度:()r f r T r r v a 222222⋅=⎪⎭⎫ ⎝⎛===ππω;4、向心力:ma v m r T m r m r v m F F ==⎪⎭⎫⎝⎛====ωπω2222合向;5、周期与频率:fT 1=; 6、角速度与线速度的关系:r v ⋅=ω;7、角速度与转速的关系:n ⋅=πω2(此处频率与转速意义相同);8、主要物理量及单位:弧长(s ):(m );角度(θ):弧度(rad );频率(f ):赫(Hz );周期(T ):秒(s );转速(n ):s r /;半径(r ):米(m );线速度(v ):s m /;角速度(ω):s rad /;向心加速度:2/s m 。

注:(1)向心力可以由某个具体力提供,也可以由合力提供,还可以由分力提供,方向始终与速度方向垂直,指向圆心;(2)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其向心力等于合力,并且向心力只改变速度的方向,不改变速度的大小,因此物体的动能保持不变,向心力不做功,但动量不断改变。

(三)万有引力1、开普勒第三定律:⎪⎪⎭⎫ ⎝⎛==GM K K R T 2324π;{R :轨道半径;T :周期;K :常量(与行星质量无关,取决于中心天体的质量)};2、万有引力定律:221rm m GF =(2211/1067.6kg m N G ⋅⨯=-,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 3、天体上的重力和重力加速度:mg R GMm =2;2RGMg ={R :天体半径(m );M :天体质量(kg )}; 4、卫星绕行速度、角速度、周期:r GM v =;3r GM =ω;GMr T 32⋅=π{M :中心天体质量};5、第一(二、三)宇宙速度:()s km r GMr g v /9.71===地地地;s km v /2.112=;s km v /7.163=; 6、地球同步卫星:()()()h r T m h r T m h r GMm +=+⎪⎭⎫⎝⎛=+地地地222242ππ{km h 36000≈;h :距地球表面的高度;地r :地球的半径}; 注:(1)天体运动所需的向心力由万有引力提供,引向F F =; (2)应用万有引力定律可估算天体的质量密度等;(3)地球同步卫星只能运行于赤道上空,运行周期和地球自转周期相同;(4)卫星轨道半径变小时,势能变小、动能变大、速度变大、周期变小(一同三反); (5)地球卫星的最大环绕速度和最小发射速度均为s km /9.7。

三、力(常见的力、力的合成与分解) (一)常见的力1、重力:mg G =(方向竖直向下,22/10/8.9s m s m g ≈=,作用点在重心,适用于地球表面附近); 2、胡克定律:x k F ⋅={方向沿恢复形变方向;k :劲度系数(m N /);x :形变量(m )}; 3、滑动摩擦力:N F F ⋅=μ{与物体相对运动方向相反;μ:摩擦因数;N F :正压力(N )}; 4、静摩擦力m f f ≤≤静0(与物体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m f 为最大静摩擦力);5、万有引力:221r m m GF =(2211/1067.6kg m N G ⋅⨯=-,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 6、静电力:221rQ Q k F =(229/100.9C m N k ⋅⨯=,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7、电场力:qE F =(E :场强C N /;q :电量C ;正电荷受的电场力与场强方向相同); 8、安培力:θsin BIL F =(θ为B 与L 的夹角,当L ⊥B 时:BIL F =,B //L 时:0=F ); 9、洛仑兹力:θsin qvB f =(θ为B 与v 的夹角,当v ⊥B 时:qvB f =,v //B 时:0=f )。

注:(1)劲度系数k 由弹簧自身决定;(2)摩擦因数μ与压力大小及接触面积大小无关,由接触面材料特性与表面状况等决定; (3)m f 略大于N F ⋅μ,一般视为N m F f ⋅=μ; (4)相关内容:静摩擦力(大小、方向);(5)物理量符号及单位:B :磁感强度(T );L :有效长度(m );I :电流强度(A );v :带电粒子速度(s m /);q :带电粒子(带电体)电量(C );(6)安培力与洛仑兹力方向均用左手定则判定。

(二)力的合成与分解1、同一直线上力的合成同向:21F F F +=,反向:()2121F F F F F >-=;2、互成角度力的合成:θcos 2212221F F F F F ++=(余弦定理),1F ⊥2F 时:2221F F F +=;3、合力大小范围:2121F F F F F +≤≤-;4、力的正交分解:αcos F F x =,αsin F F y =(α为合力与x 轴之间的夹角xy F F =αtan )。

注:(1)力(矢量)的合成与分解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2)合力与分力的关系是等效替代关系,可用合力替代分力的共同作用,反之也成立; (3)除公式法外,也可用作图法求解,此时要选择标度,严格作图; (4)1F 与2F 的值一定时,1F 与2F 的夹角(θ角)越大,合力越小;(5)同一直线上力的合成,可沿直线取正方向,用正负号表示力的方向,化简为代数运算。

四、动力学(运动和力)1、牛顿第一运动定律(惯性定律):物体具有惯性,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2、牛顿第二运动定律:ma F =合或mF a 合={由合外力决定,与合外力方向一致}; 3、牛顿第三运动定律:F F '-={负号表示方向相反,F 、F '各自作用在对方,平衡力与作用力反作用力区别,实际应用:反冲运动};4、共点力的平衡:0=合F ,推广{正交分解法、三力汇交原理};5、超重:G F N >,失重:G F N <{加速度方向向下,均失重,加速度方向向上,均超重};6、牛顿运动定律的适用条件:适用于解决低速运动问题,适用于宏观物体,不适用于处理高速问题,不适用于微观粒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