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中秋节的由来教学设计
培智班公开课《中秋节》教学设计
![培智班公开课《中秋节》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46f9c60f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302f357.png)
培智班公开课《中秋节》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 了解中秋节的起源和传统- 研究中秋节的重要食物和活动- 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理解二、教学内容1. 中秋节的起源和传统- 介绍中秋节的由来和历史背景- 讲解中秋节的传统俗和风俗2. 中秋节的重要食物- 研究中秋节的传统食物:月饼、柚子等- 了解中秋节食物的寓意和意义3. 中秋节的活动和俗- 研究中秋节的传统活动:赏月、猜灯谜等- 观看中秋节庆祝活动的视频片段,感受中秋节的热闹氛围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中秋节的相关图片或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 主体:a. 分组讨论:学生分成小组,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分享关于中秋节的知识和经验。
b. 老师讲解:结合投影或幻灯片,详细介绍中秋节的起源、传统以及重要食物和活动。
c. 学生研究:学生研究中秋节的相关知识,可以通过课本、文档和网络资源进行自主研究。
d. 观看视频片段:播放中秋节庆祝活动的视频,让学生感受到中秋节的欢乐和热闹氛围。
3. 活动设计:a. 制作月饼:学生分组制作月饼,了解月饼的制作过程和传统意义。
b. 猜灯谜活动:组织学生参与猜灯谜活动,增加互动和趣味性。
4. 总结和评价:a. 学生分享:请学生分享他们对于中秋节的理解和感受。
b. 教师评价: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和鼓励,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帮助。
四、教学资源- 中秋节的图片和视频资料- 投影仪或幻灯片设备- 课本、文档和网络资源- 制作月饼所需的材料和工具- 灯谜和猜谜题目五、教学评价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对学生进行评价:- 学生的小组讨论和互动表现- 学生个人研究笔记或作品- 学生对于中秋节知识的掌握和理解程度- 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六、教学延伸- 鼓励学生了解和参与当地中秋节的庆祝活动。
- 组织学生参观相关的展览、活动或节庆。
- 鼓励学生进行相关的创作或研究,例如写作、绘画或调查项目。
以上是我对培智班公开课《中秋节》教学设计的建议,希望对您有帮助。
中秋节的来历教案
![中秋节的来历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52d88c93968011ca200911d.png)
中秋节的来历教案中秋节的来历教案1活动目标:1、了解八月十五是中国的传统佳节的习俗及来历。
2、通过故事和图片欣赏等途径,知道3个种族的节日风俗。
3、学习诗歌《月亮婆婆过生日》。
4、知道节日时人们主要的庆祝活动。
5、简单了解节日的来历,知道其全称、日期和意义。
活动重难点:了解八月十五是中国的传统佳节的习俗及来历。
通过故事和图片欣赏等途径,知道3个种族的节日风俗。
活动准备:《爷爷为我打月饼》儿歌PPT课件诗歌《月亮婆婆过生日》活动过程:一、音乐欣赏:《爷爷为我打月饼》引起幼儿兴趣小朋友们你们听这首歌好听吗?那你知道歌曲里都提到什么了?(引导幼儿回答:歌曲里有提到八月十五、月饼等)引出课题二、了解八月十五的来历。
1、提问:小朋友们刚才我们听到歌曲里提到月饼,那你们知道月饼在那天吃吗?(八月十五)为什么呢?(因为吃月饼是节日的另一习俗,月饼象征着团圆。
)那你们知道中秋节的来历吗?(引导幼儿大胆回答)师小结:农历八月十五日,是我国传统的中秋节,也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
这时是一年秋季的中期,所以被称为中秋。
在中国的农历里,一年分为四季,每季又分为孟、仲、季三个部分,因而中秋也称仲秋。
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他几个月的满月更圆,更明亮,所以又叫做"月夕","八月节"。
此夜,人们仰望天空如玉如盘的朗朗明月,自然会期盼家人团聚。
远在他乡的游子,也借此寄托自己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
所以,中秋又称"团圆节"。
中秋节是我国一个古老、传统的节日。
所以,每当此时,合家团聚,其乐融融。
关于中秋节的传说是非常丰富的,如: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之类的神话故事流传甚广。
2、你知道中秋节是一个怎样的节日吗?(引导幼儿回答:中秋节是亲人相聚、团圆的日子)3、那我们小朋友中秋节是怎么过的呢?(引导幼儿大胆讲述)教师出示过节图片,让幼儿了解师小结:我们全家团圆,吃月饼,并且还会在吃完饭后去五四广场放孔明灯。
中秋节实践课教学设计(3篇)
![中秋节实践课教学设计(3篇)](https://img.taocdn.com/s3/m/38ef079a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975a583.png)
第1篇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 了解中秋节的文化背景、传统习俗和节日意义。
- 学会制作月饼和赏月活动的基本步骤。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 通过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观察、思考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 培养学生尊老爱幼、团结互助的优良品质。
二、教学重难点1. 重点:- 中秋节的文化内涵和传统习俗。
- 月饼的制作过程。
2. 难点:- 月饼制作中技巧的掌握。
- 学生在实践过程中的团队合作与沟通。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 教学课件、中秋节相关图片和视频资料。
- 月饼制作材料(面粉、糖、豆沙、月饼模具等)。
- 赏月活动场地布置。
2. 学生准备:- 搜集有关中秋节的知识。
- 准备制作月饼的食材和工具。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中秋节文化知识讲座1. 导入:- 以中秋节相关的图片或视频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授新课:- 讲解中秋节的历史渊源、文化内涵、传统习俗(如赏月、吃月饼、猜灯谜等)。
- 介绍月饼的起源、发展、种类和制作方法。
3. 互动环节:- 学生分享自己了解到的中秋节知识。
- 教师提问,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4. 小结:-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中秋节的重要性和文化价值。
第二课时:月饼制作实践1. 分组:-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4-6人。
2. 实践活动:- 教师示范月饼的制作过程,包括揉面、包馅、压模等步骤。
- 学生分组进行月饼制作,教师巡回指导。
3. 交流分享:- 各小组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制作过程中的心得体会。
- 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并提出改进建议。
4. 品尝与分享:- 学生品尝自己制作的月饼,分享喜悦。
- 邀请家长参与,共同品尝月饼,增进亲子关系。
第三课时:赏月活动1. 场地布置:- 教室或校园内设置赏月区域,布置中秋节装饰品。
2. 活动开展:- 组织学生进行赏月活动,讲解赏月的传统习俗和意义。
2024年幼儿园中班教案《中秋节来历和习俗》
![2024年幼儿园中班教案《中秋节来历和习俗》](https://img.taocdn.com/s3/m/9775e95ff08583d049649b6648d7c1c708a10bc1.png)
2024年幼儿园中班教案《中秋节来历和习俗》
一、
中秋节作为中国传统节日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在中秋节
来临之际,让中班幼儿了解中秋节的来历和一些传统习俗,有助于培养幼儿的传统文化意识,增进他们对中国传统节日的理解和爱好。
二、
1.;
2.;
3.,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4.。
三、
1.;
2.;
3.;
4.。
四、
第一课时:中秋节的来历和文化内涵
1.,引导幼儿了解中秋节是为了纪念嫦娥奔月的传说,并体现家庭团圆、感恩
的重要意义。
第二课时:中秋节的习俗及象征物品
1.,如赏月、吃月饼、赏桂花等,同时借助图片或道具展示中秋节的象征物品。
第三课时:中秋节的传统食品和手工制作
1.,让幼儿亲身体验中秋节的传统食品和文化表达形式。
五、
通过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情况、听说表达能力和手工制作完成度等方面,
全面评估幼儿对中秋节来历和习俗的理解程度,并做出实时调整和反馈。
六、
1.,增进家庭亲子关系;
2.,让幼儿展示自己制作的手工作品,并共同欣赏、
交流。
七、
通过本教案的设计和实施,中班幼儿能够更好地了解中秋节的来历和习俗,并在参与制作手工的过程中培养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从而增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和传承意识。
希望幼儿们在中秋节的欢乐氛围中,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传递着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尊重。
中班社会《中秋节的来历和习俗》教案
![中班社会《中秋节的来历和习俗》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a2dad4c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e1ecdc7.png)
中班社会《中秋节的来历和习俗》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中秋节的历史背景和传统文化;2.掌握中秋节的基本习俗;3.培养学生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意识,增加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准备1.空白白板和彩色粉笔;2.电脑或移动设备;3.适合年龄的中秋节相关绘本;4.随堂测试或小测验;5.小礼物。
三、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首先,老师可以准备一些和中秋节相关的小礼物,让学生产生好奇心,并尝试猜测是什么节日。
2. 讲解中秋节的来历老师可以在白板上绘制一些月亮、兔子、和家人团聚的图案,让学生感受到节日的氛围。
然后,老师向学生讲解中秋节的来历:据传,古代中国月神嫦娥不满地球上的生活,便偷走了神药。
但她不能独自飞行,只好嫁给了后羿,一个能力非凡的射手。
为了永远守在月亮上,嫦娥成为了月宫之神。
中秋节也因而成了一年中最重要的节日之一。
3. 讲解中秋节的传统习俗接着,老师可以介绍中秋节的传统习俗:•吃月饼:月饼是中秋节的一个重要象征,而且吃月饼有团圆的寓意;•赏月:中秋节因为月亮最圆,所以也被称为“团圆节”,赏月是其中最重要的活动;•点灯笼:中秋节也是庆祝丰收的节日,点灯笼则寓意着祈求来年的丰收。
4. 讲故事,看绘本老师可以讲述一些有关中秋节的故事,比如《嫦娥奔月》等经典故事,以及读一些适合年龄的中秋节绘本,让学生感受到中秋节的氛围。
5. 课堂小测验为了检查学生是否已经了解了中秋节的传统文化,老师可以准备一份小测验,和学生一起完成,并对答案进行解释和讲解。
四、教学反思此次中班社会《中秋节的来历和习俗》的教案,通过讲解中秋节的历史背景和传统文化,以及介绍中秋节的基本习俗,帮助学生了解中华传统文化,并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中去。
同时,通过看绘本和讲故事等活动,增加学生对中秋节的感知和理解,达到了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的效果。
幼儿园中秋节的来历教案及反思
![幼儿园中秋节的来历教案及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58949b5e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3c4b5c4.png)
幼儿园中秋节的来历教案及反思【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中秋节的来历和含义。
2.了解中秋节的传统习俗和食品。
3.培养幼儿的团结协作意识,增强民族传统文化意识。
二、教学准备图片、视频、手工活动材料、音乐材料。
三、教学过程1.引入活动(教师出示中秋节的图片)教师:同学们,你们看到这些图片是什么节日呢?学生:中秋节。
教师:非常好,今天我们就要学习关于中秋节的来历和习俗,你们准备好了吗?2.了解中秋节的来历(教师播放中秋节的视频)教师:同学们,中秋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你们知道它是为了纪念什么吗?学生:嫦娥奔月。
教师:非常好,现在我们一起看一段视频,了解中秋节的来历。
3.了解中秋节的传统习俗和食品(教师出示中秋节的图书和图片)教师:同学们,中秋节是怎样庆祝的呢?学生:吃月饼、赏月、放灯笼。
教师:非常好,中秋节的习俗很多,比如吃月饼、赏月、放灯笼等,现在我们来了解一下。
4.手工制作活动教师:同学们,中秋节将要到了,我们为了庆祝这个节日,我们一起动手制作一个小灯笼,你们喜欢吗?学生:喜欢。
教师:我们用什么材料来制作呢?学生:纸、剪刀、胶水、彩纸等。
教师:非常好,现在请你们动手制作吧!5.总结和反思教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刚才的活动吗?学生:喜欢。
教师:你们对中秋节的来历和习俗有了更深的了解吗?学生:有了。
教师:在制作灯笼的时候,你们有什么感受?学生:觉得很开心。
教师:非常好,希望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你们能够继续关注和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反思】在这堂课中,我通过图片、视频、手工制作等多种形式激发了幼儿的学习兴趣,让他们了解了中秋节的来历和习俗,并通过手工制作活动进行了实践。
整体来说,这堂课的教学效果还是不错的,幼儿们积极参与,学到了一些关于中秋节的知识。
不足之处是在教学方法上,我只使用了图片、视频和手工制作等常规教学方法,没有引入互动游戏等更具趣味性的教学活动。
下次可以考虑增加一些互动环节,例如组织幼儿进行角色扮演,让幼儿在互动中体验中秋节的习俗,进一步加深对中秋节的理解。
幼儿园中秋的来历活动方案大全小班中班大班
![幼儿园中秋的来历活动方案大全小班中班大班](https://img.taocdn.com/s3/m/d7260542854769eae009581b6bd97f192379bf15.png)
幼儿园中秋的来历活动方案大全小班中班大班一、中秋节的来历中秋节,又称月圆节,是我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中秋节起源于中国古代的祭月习俗。
相传夸父逐日,伏羲娶妻,后羿射日、嫦娥奔月等故事流传至今。
在农历八月十五这一天,每年的中秋节,人们都会团聚一堂,赏月、品尝月饼,并举行各种有趣的传统活动。
二、幼儿园中秋活动方案1. 小班活动方案:•故事讲解:通过简单易懂的故事向小班幼儿介绍中秋节的来历,激发他们对节日的兴趣。
•手工制作:让小班幼儿动手制作月亮、兔子等中秋节的主题手工作品,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游园赏月:带领小班孩子在幼儿园内的草坪上赏月,感受中秋节的浪漫氛围。
2. 中班活动方案:•月饼制作:组织中班幼儿参与月饼制作活动,让他们亲手制作美味的月饼,体验传统文化的乐趣。
•舞龙舞狮:邀请舞龙舞狮队到幼儿园表演,让中班幼儿近距离接触传统民俗文化,增加节日氛围。
•灯笼制作:指导中班幼儿制作各式各样的灯笼,让他们在中秋节当天挂在教室里,营造温馨的节日氛围。
3. 大班活动方案:•诗歌朗诵:让大班幼儿背诵古诗词或现代诗歌,表达对中秋节的祝福和美好祝愿。
•戏曲表演:大班幼儿可以通过学习古代戏曲剧目,进行简单的表演,展现传统戏曲文化的魅力。
•户外赏月活动:组织大班幼儿在户外露天场地进行赏月活动,让他们在大自然中感受节日的美好。
三、总结幼儿园中秋的来历活动方案大全小班中班大班,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可以让幼儿们在欢乐的氛围中增进对传统节日的了解,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创造力,同时也能让他们体验到文化传统的魅力。
希望以上活动方案可以为您的中秋节庆祝活动提供一些启示和参考。
祝大家中秋快乐!。
中秋节教案授课
![中秋节教案授课](https://img.taocdn.com/s3/m/cf61eb9a3086bceb19e8b8f67c1cfad6195fe9a0.png)
中秋节教案授课一、教学目标。
1. 了解中秋节的由来和传统习俗。
2. 掌握中秋节的重要意义和文化内涵。
3. 能够用简单的语言描述中秋节的庆祝活动。
4. 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中秋节的由来和传统习俗,中秋节的重要意义和文化内涵。
难点,用简单的语言描述中秋节的庆祝活动。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5分钟)。
教师简单介绍中秋节的由来和重要意义,引导学生思考中秋节与他们生活的关系。
2. 学习中秋节的由来和传统习俗(15分钟)。
教师通过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料向学生介绍中秋节的由来和传统习俗,包括嫦娥奔月、赏月、吃月饼、赏桂花等。
并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对中秋节的了解和体会。
3. 学习中秋节的重要意义和文化内涵(15分钟)。
教师通过讲解和故事讲述的形式,向学生传达中秋节的重要意义和文化内涵,包括团圆、感恩、祈福等。
并引导学生思考中秋节对于中国人的意义和影响。
4. 学习中秋节的庆祝活动(15分钟)。
教师向学生介绍中秋节的庆祝活动,包括赏月、吃月饼、赏桂花等,让学生了解中秋节的具体庆祝方式。
并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中秋节的庆祝活动,加深学生对中秋节的了解和体验。
5. 活动设计(15分钟)。
教师设计中秋节主题的手工制作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中秋节的传统文化,增强对中秋节的认识和理解。
6. 总结(5分钟)。
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简单总结,强调中秋节的重要意义和文化内涵,鼓励学生在家庭中传承和弘扬中秋节的传统文化。
四、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中秋节的由来、传统习俗、重要意义和庆祝活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增强了对中秋节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同时,通过角色扮演和手工制作等活动,学生的参与性和体验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提高了学生对中秋节文化的认知和理解。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中秋节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让学生在中秋节的传统文化中感受到中华民族的伟大和博大精深。
中秋节传统文化教案设计
![中秋节传统文化教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4d107b4403020740be1e650e52ea551810a6c926.png)
中秋节传统文化教案设计。
一、教学目标1.了解中秋节的由来和历史意义;2.了解中秋节的传统习俗和节目;3.学习制作中秋节的传统食品;4.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和审美能力。
二、教学过程第一课:中秋节的由来和历史意义1.导入教师用图片展示中秋节的场景,引导学生展开思考,激发学生对节日的好奇心。
2.课堂讲解教师讲解中秋节的由来和历史意义,介绍古代人们庆祝中秋节的方式和在中秋节当晚的传统活动。
3.后作业要求学生查阅相关资料,了解中秋节的历史由来和文化内涵。
编写一份200字的作文,记述中秋节的内容和自己的感受。
第二课:中秋节的传统习俗和节目1.导入教师用图片、音乐或视频展示中秋节的传统习俗和节目,鼓励学生主动发言,展示自己的观点。
2.课堂讲解教师介绍中秋节传统习俗和节目,如赏月、吃月饼、玩灯笼、猜谜、唱歌舞等。
3.组织活动学生分组,根据教师提供的材料制作各种中秋节传统装饰品,比如灯笼、月饼、猜谜卡片等。
并在中秋节当天举办小型的庆祝活动,进行中秋节传统活动和演出。
第三课:制作中秋节传统食品1.导入教师用图片展示各种中秋节传统食品,介绍其历史和文化内涵,同时提醒学生注意健康饮食和食物安全。
2.课堂讲解教师引导学生学习制作中秋节传统食品,如月饼、芋头饼、桂花糕等。
3.组织活动学生分组制作月饼,将制作好的月饼作为礼物送给家人和朋友,同时品尝自己制作的月饼并分享制作经验。
第四课: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和审美能力1.导入教师用图片、音乐或视频展示中秋节的文化艺术品,涉及到诗词、书画、音乐和舞蹈等方面,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和审美能力。
2.课堂讲解教师介绍中秋节的文化艺术品,例如《静夜思》、《蟾宫曲》、《清明上河图》、《奔月》等,同时播放音乐或视频。
3.教学评价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和眼界,选取一件中秋节文化艺术品进行欣赏评述,并将自己的感受和观点写成一篇短文或口头表达。
三、教学评价1.学生主动性高,积极参与抢答和小组讨论;2.通过制作中秋节的传统习俗和食品,学生能够体验传统文化的魅力;3.能够听懂,理解中秋节的历史文化内涵。
2024年幼儿园中班中秋节教案《中秋》
![2024年幼儿园中班中秋节教案《中秋》](https://img.taocdn.com/s3/m/3158494c02d8ce2f0066f5335a8102d277a2614e.png)
2024年幼儿园中班中秋节教案《中秋》一、教学目标1.了解中秋节的来历和传统习俗。
2.听懂并能说出中秋节相关的诗词歌赋。
3.感受中秋节的文化魅力,培养爱国情怀。
二、教学重点1.认知和理解中秋节的含义。
2.学习和背诵《嫦娥奔月》等传统诗歌。
3.制作中秋节手工。
三、教学内容1. 中秋节的来历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起源于中国商周时期。
全国人民都在这一天一家团聚,一起赏月、吃月饼,中秋节也称为团圆节。
2. 中秋节的习俗在中秋节这一天,人们家家户户都会吃月饼,赏月,还有赏桂花和赏月兔的习俗。
在一些地方,人们还会点灯笼,猜灯谜。
3. 《嫦娥奔月》之诗嫦娥姐姐奔月,元宵嘉会玉宇。
镜里,炊黄梁飞燕,窗外,似溶溶冷光。
沙铺霞单,哓音嘹唳谁家砧。
4. 制作中秋手工老师将准备好的材料发给孩子们,教导他们用纸板、彩纸等材料制作月饼模型,兔子或者月亮等造型。
四、教学过程1. 课前准备•提前准备好中秋节的背景资料,包括中秋节的来历和习俗。
•准备相关的诗词供学生学习。
•准备制作手工的材料。
2. 课堂教学1.通过图片和故事介绍中秋节的由来和传统习俗,让孩子们了解中秋节的含义。
2.学生一起朗诵《嫦娥奔月》等传统诗歌。
3.指导学生制作中秋节手工,可以是月饼模型、兔子造型等。
3. 课堂巩固1.学生互相展示自己制作的手工。
2.回顾当天的学习内容,让学生有机会表达自己对中秋节的理解。
五、教学延伸1.鼓励家长和孩子一起制作中秋节手工,增进亲子关系。
2.可以邀请幼儿园其他班级或老师参与中秋节的活动,举办中秋节联欢会。
六、教学评估1.学生是否能够对中秋节的来历和传统习俗有所理解。
2.学生是否能够背诵并表达《嫦娥奔月》等诗歌。
3.学生的手工制作是否能够体现中秋节的主题。
七、教学反思1.教学内容是否能够吸引学生的兴趣?2.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是否能够充分参与?3.教学策略的灵活性和有效性如何?通过本次教学,学生能够更深入地了解中秋节的传统和文化内涵,培养爱国情怀,促进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年幼儿园中班教案《中秋节来历和习俗》
![年幼儿园中班教案《中秋节来历和习俗》](https://img.taocdn.com/s3/m/aeba01281fd9ad51f01dc281e53a580216fc508b.png)
年幼儿园中班教案《中秋节来历和习俗》一、引言中秋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之一,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日。
中秋节起源于古代祭月文化,后来又逐渐演变成人们团聚、赏月、吃月饼等习俗。
今年我们将让幼儿了解中秋节的来历和习俗,带领他们体验中秋节的乐趣。
二、中秋节的来历中秋节起源于古代中国,最初是一种祭月的活动。
相传古代殷商时期,商纣王专横暴虐,引发了勾践之乱,为了联合各地起义军,大禹奉王母之命,在八月十五这一天向大地各地的起义军照亮月亮,以示团结一致。
后来这一天就成了月亮最圆最明亮的时候,人们纷纷举行祭月活动,以纪念大禹的功绩。
三、中秋节的习俗1.赏月:中秋节是赏月的好时机,在这一天晚上,人们会一家老小团聚在一起,一边赏月一边聊天,享受团圆的快乐。
2.吃月饼:中秋节少不了吃月饼,月饼象征着团圆,所以人们在这一天会赠送月饼,表达对亲人、朋友的思念之情。
3.玩灯笼:在中秋节的晚上,人们会在家里或者户外挂灯笼,增添节日氛围,让节日更加璀璨。
4.传统游戏:中秋节还有一些传统游戏,比如五子棋、插秧秤、打天将等,这些游戏能够增加节日氛围,让人们度过一个愉快的中秋节。
四、本次课的活动安排1.导入:向幼儿简单介绍中秋节的来历和习俗,激发幼儿对中秋节的了解和兴趣。
2.互动:通过故事、图片等方式,让幼儿更加生动地了解中秋节的来历和习俗,帮助幼儿建立正确的文化认知。
3.制作月饼:让幼儿亲手动手制作月饼,体验传统手工艺,感受中秋节的乐趣。
4.赏月活动:在傍晚时分,带领幼儿赏月,让他们体验中秋圆月的美丽与神秘。
5.游戏互动:安排一些传统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感受中秋节的欢乐氛围,增加亲子互动。
五、总结通过本次教学,希望幼儿能够了解中秋节的来历和习俗,增加对传统文化的认识,感受中秋节的团圆和快乐。
同时,在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合作精神,促进幼儿素质全面发展。
以上就是本次年幼儿园中班教案《中秋节来历和习俗》的内容,希望每个幼儿在中秋节中度过一个愉快、有意义的时光。
中秋节课题教案
![中秋节课题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5a628482e3f5727a5e96291.png)
《中秋节的来历、传说》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中秋节的来历、风俗习惯,感受中华文化的丰富多彩和源远流长。
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体会家庭欢乐、生活甜美的幸福。
2.丰富学生的社会生活常识,积极参与中秋节的文化娱乐活动,从不同途径收集节日的信息。
3.学会在了解中秋节的来历、传说的社会活动中提出问题,思考问题。
了解一些与月亮有关的科学知识,激发学生对科学探究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了解民俗风情和节日特色。
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
三、教学准备1. 学生课前准备:向长辈了解中秋节的来历,了解过中秋节的传说和习俗。
2. 教师准备:课件、灯笼、月饼。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课题1.(课件出示月饼图片或月饼实物)我们一般什么节日吃月饼?(板书:中秋节)2.一年一度秋风尽,又到中秋佳节时。
每逢此刻,无论是天南海北,相聚与别离,把酒望月,皎洁的月光无不牵起世人无尽的遐想,浓浓的乡思。
甜美的月饼仅能带来片刻的唇齿快意,这里奉上的是一盏回味悠长的文化清茶……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日,是我国传统的中秋佳节。
一年一度的中秋节马上就要到了,关于中秋节,有许多有趣的事情,我们今天就来聊一聊中秋节这个话题。
(二)、话说中秋节1.中秋节的起源(出示课件:月亮)问:你看到了什么?这是一个怎么样的月亮?看到这个又大又圆的月亮你想到了什么?当学生回答“中秋节”时,你知道中秋节的来历吗?知道今年的中秋节是什么时候吗?你知道中秋节是哪一天吗?(课件出示日历,寻找今年的中秋节是几月几日。
)(9月12日)农历是什么时候?(八月十五)农历八月十五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中秋节。
中秋节与春节、清明节、端午节被称为中国汉族的四大传统节日。
据史籍记载,古代帝王祭月的节期为农历八月十五,时日恰逢三秋之半,故名“中秋节”;又因为这个节日在秋季八月,故又称“秋节” ”、“八月节”、“八月会”、“中秋节”;又有祈求团圆的信仰和相关习俗活动,故亦称“团圆节”、“女儿节”。
初中中秋节教案
![初中中秋节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6ed81dda1116c175f0e7cd184254b35eefd1ad6.png)
初中中秋节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中秋节的来历、传说和习俗,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
2. 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
3. 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4. 激发学生对传统节日的兴趣,培养学生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中秋节的来历和传说2. 中秋节的习俗和庆祝活动3. 制作中秋主题的手工作品4. 举办中秋主题的诗歌朗诵会三、教学过程:1. 课前准备:教师收集有关中秋节的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学生准备相关的手工作品和诗歌。
2. 课堂导入: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介绍中秋节的来历、传说和习俗,引导学生了解中秋节的文化内涵。
3. 课堂活动:(1)学生分享自己了解到的中秋节传说和习俗,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识。
(2)学生动手制作中秋主题的手工作品,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3)举办中秋主题的诗歌朗诵会,培养学生对文学的热爱,增强学生的表达能力。
4. 课堂总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次活动的收获,激发学生对传统节日的兴趣,培养学生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意识。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对中秋节来历、传说和习俗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制作手工作品的质量和创意。
3. 学生参与诗歌朗诵会的表现。
4. 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传承意识。
五、教学建议:1. 教师在活动中要注重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2. 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给予个性化的指导和鼓励,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3. 结合学校实际情况,适当调整教学内容和过程,使活动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
4. 课后鼓励学生继续深入了解中秋节的文化内涵,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让学生了解中秋节的文化内涵,感受传统节日的魅力,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家乡情怀,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表达能力,激发学生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意识。
中秋节的来历班会教案(精选18篇)
![中秋节的来历班会教案(精选18篇)](https://img.taocdn.com/s3/m/e509244d30b765ce0508763231126edb6f1a761c.png)
中秋节的来历班会教案中秋节的来历班会教案中秋节要到了,老师们想要介绍中秋节的来历与学生们一起度过愉快的节日,那么怎样设计教案才能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中秋节的来历班会教案(精选18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中秋节的来历班会教案1活动目标:1、初步了解中秋节的来历和习俗。
2、愿意在集体前大胆表述,乐意和同伴分享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课件准备:中秋夜圆月图片、《中秋节的来历》动画视频、中秋节相关习俗的图片材料准备:月饼活动过程:出示中秋节夜景的图片,引导幼儿发挥想象。
你们猜猜,月亮上都有什么呢?让幼儿了解中秋节的有关传说。
后羿射下了九个太阳后,西王母送给后羿什么东西作为奖励?嫦娥吃下后,飞到了什么地方?月亮上除了嫦娥,还有谁呀?出示各过中秋节习俗的照片,引导幼儿了解中秋节的习俗中秋节人们一般会干什么呀?除了吃月饼、赏月,你还知道什么中秋节的习俗吗?教师请幼儿吃月饼,感受中秋节的快乐老师今天给大家准备了一些月饼,我们一起来分享品尝吧。
中秋节的来历班会教案2主题目标:1、知道阴历八月十五是中秋节。
简单了解中秋节的来历,知道中秋节又叫团圆节。
2、了解中秋节人们的活动,让幼儿通过品尝月饼、观赏月亮、学习和欣赏歌曲、制作水果拼盘等活动来体验节日的快乐,感受中国人的文化习俗。
环境创设:和幼儿一起布置中秋的大型壁画,其中有月亮的变化、宫灯。
悬挂灯笼,水果图案营造热闹的节日气氛。
展示幼儿在节前观察月亮、绘制出的"月亮变化册"。
(事先发放记录单)。
区域活动:开开心心来中秋(1)绘画:提供水果图片,供幼儿绘画之做好吃的水果。
(2)泥工:橡皮泥,供幼儿制作月饼。
(3)美工:提供各色彩纸、胶水、绘画笔供装饰节日的灯笼。
(4)制作灯笼:运用空瓶子、彩色胶带、色纸、粘贴素材,做一个灯笼。
家园共育:有条件的家庭,晚上带着孩子一起观赏中秋的月亮,并讲一个关于月亮的故事或教给幼儿一首有关月亮、中秋的古诗。
中秋节的来历教案5篇
![中秋节的来历教案5篇](https://img.taocdn.com/s3/m/cc364111777f5acfa1c7aa00b52acfc789eb9fd1.png)
中秋节的来历教案5篇教案的设计能够提高课堂的互动性和参与度,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编写教案有助于教师进行有效的课堂管理和组织,下面是本店铺为您分享的中秋节的来历教案5篇,感谢您的参阅。
中秋节的来历教案篇1活动目标:1、了解、认识各种各样的月饼。
2、通过做月饼,送月饼,买月饼,尝月饼发展幼儿协作游戏的能力,增强幼儿交往能力。
3、让幼儿知道节日的时间。
4、愿意积极参加活动,感受节日的快乐。
活动准备:阅读区:幼儿用书《秋日旅行》,各种月饼图片。
手工区:橡皮泥、月饼盒,彩纸。
商店:各式各样的月饼、假钞,牙签,纸盘。
活动过程:一、出示月饼,引起幼儿兴趣看,这是什么?农历八月十五是中秋节,中秋节就要到了,中秋节要吃月饼,这是我们中国的习俗。
你们吃过月饼吗?你吃的月饼是怎么样的?它的形状、味道是怎么样的?(让幼儿自由说一说)然后出示相关的图片。
二、介绍区角材料,提出活动要求手工区:在手工区里我们有各种各样的月饼盒,请你们将他们包装一下,看谁的漂亮?包好就可以拿到商店卖。
如果卖完可以用橡皮泥制作月饼。
商店:这是月饼商店,店里有谁?请幼儿扮演阅读区:书里有很多的月饼,大家可以看一看有些什么样的?三、幼儿自主选择区域进行活动,教师巡回指导。
四、幼儿听音乐结束活动,收拾整理玩具五、评价幼儿活动教学反思:为了让幼儿能够在幼儿园也感受到节日气氛,于是便设计了这个节后开展的中秋主题活动,请幼儿和自己的同学、老师一起品尝月饼,共享节日的快乐。
中秋节的来历教案篇2活动目标:1、知道中秋节是中国传统的节日,有赏月、吃月饼等习俗;尝试在面团上用模具印花的方法表达月饼的花纹、图案。
2、知道节日时人们主要的庆祝活动。
3、简单了解节日的来历,知道其全称、日期和意义。
活动准备:面粉、月饼模具、帽子,桌布口罩音乐活动过程:一、中秋到,道中秋你知道中国特有的节日吗?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敬老节、中秋节的由来和有关传说和习俗嫦娥奔月、后羿射日等。
中秋节的来历幼儿园大班语言活动教案
![中秋节的来历幼儿园大班语言活动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704ad1c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1c783aa.png)
中秋节的来历幼儿园大班语言活动教案中秋节的来历幼儿园大班语言活动教案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
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中秋节的来历幼儿园大班语言活动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中秋节的来历幼儿园大班语言活动教案1活动目标听故事,了解中秋节的起源、日期及月饼的来历。
理解故事内容,可用自己的语言说明中秋节的起源等相关问题。
知道节日时人们主要的庆祝活动。
了解节日的来历,知道节日的日子及习俗,乐于参与节日的活动。
活动准备节日故事《中秋节的起源》。
活动内容学习领域:形式:集体1.讲述故事《中秋节的起源》:我们的祖先以种田为生。
他们每天清早很早就要到田里工作,有时翻松泥土,有时灌溉农作物,有时要除虫、施肥,真的很辛苦啊!一直忙到太阳下山,他们才能回家。
他们每年在春天播下种子,到了秋天便是收获的好日子,大家都高兴极了。
一家大小分工合作,有的人到田里收割稻谷,有的人到果园摘水果,小孩子也会帮忙,把一束束的稻子搬回家,或者在树下收拾大人摘下来的果子。
到了农历八月十五,已是秋天了,秋高气爽,晚上的月亮又大又圆,家家户户会在一起庆祝丰收。
大家团聚在一起吃晚饭,饭后就在屋前摆放大桌子,上面放满水果,聚在一起谈天赏月,品尝美食。
后来,农历八月十五日成为了中国人的重要节日,相传这就是中秋节的起源。
至于吃月饼的习俗,传说和蒙古人当了中国皇帝有关。
那时蒙古人非常野蛮和残暴,常常欺负老百姓,有时会强抢人们在路边摆摊要卖的东西,不肯付钱,又随便打人,老百姓的生活很苦!于是,老百姓计划在中秋节那天赶走蒙古人。
为了要通知其他人一起行动,他们想出用饼来传递消息这个好方法。
他们先在纸条上写上“中秋节晚上赶走蒙古人”,然后把纸条放在饼里,送到家家户户去。
结果,大家在吃饼时都发现了纸条,于是便在中秋节这天合力赶走了蒙古人。
从此以后,人们互相赠送月饼,便成为中秋节的习俗。
幼儿园中秋传统文化教学案例 幼儿园国庆教案
![幼儿园中秋传统文化教学案例 幼儿园国庆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ff7bc0d32687e21af45b307e87101f69f31fb53.png)
幼儿园中秋传统文化教学案例一、前言1. 中秋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是在农历八月十五日。
中秋节也称为月夕、秋节、仲秋节、八月节等,是我国汉族和一些少数民族的重要节日之一。
2. 中秋节源自我国古代的祭月节,最早可以追溯至商朝,后来流传下来并成为我国传统节日。
中秋节和春节、清明节、端午节并称为我国的四大传统节日。
3. 中秋节的主要活动包括赏月、吃月饼、饮桂花酒、拜月等,是家人团聚的时刻。
4. 幼儿园中秋传统文化教学的目的是让幼儿了解和传承中秋节的传统文化,培养幼儿的文化自信和民族精神。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中秋节的含义和相关传统习俗。
2. 培养幼儿的乐于参与传统文化活动的兴趣和能力。
3. 增强幼儿的家庭意识和团结意识。
三、教学内容1. 中秋节的由来和含义- 讲解中秋节的历史和传说,让幼儿明白中秋节的起源和意义。
2. 中秋节的传统习俗- 引导幼儿了解中秋节的主要活动,如赏月、吃月饼等。
3. 中秋节的民俗故事- 讲述与中秋节有关的经典民间故事,如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等故事。
4. 制作传统手工- 让幼儿亲手制作中秋节的传统手工,如灯笼、柚子灯等。
四、教学活动1. 欣赏中秋节文化展- 带领幼儿欣赏中秋节文化展,让幼儿近距离感受中秋节的传统文化。
2. 月饼制作体验- 组织幼儿参与月饼制作活动,让幼儿亲身体验中秋节的传统食俗。
3. 传统游戏体验- 组织幼儿参与一些传统游戏,如拔河、秧歌等,让幼儿体验中秋节的传统习俗。
4. 诵读诗歌和故事- 教师与幼儿一起诵读与中秋节相关的诗歌和故事,增强幼儿对中秋节传统文化的认识和体验。
五、教学方法1. 讲授法- 通过讲故事、讲解、讲述的方式,向幼儿传递中秋节的文化知识。
2. 观摩法- 组织幼儿参观中秋节文化展览和活动,让他们亲身感受中秋节的氛围。
3. 操作法- 通过制作手工、参与游戏等活动,培养幼儿的参与意识和亲身体验中秋节传统文化的能力。
4. 互动法- 在诵读诗歌和故事环节,引导幼儿参与互动,增强教学效果。
中秋节的由来教案
![中秋节的由来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a2c4a67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8f52ea9.png)
中秋节的由来教案中秋节的由来教案(通用9篇)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总归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
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中秋节的由来教案(通用9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中秋节的由来教案1【活动目标】1、了解月饼是中秋节最主要的食品,知道月饼的特征2、会对月饼进行分类数数,提高幼儿的观察能力【活动准备】各种月饼实物、图片【活动过程】1、看月饼请幼儿看一看,说一说我拿来的月饼是怎么样的,要求幼儿能依照形状、大小和里面包的馅来说。
2、数月饼分组看一看、数一数大的月饼有几个?小的有几个?分形状的有几个?不同类型的各有几个?3、放月饼(1)分组放月饼,我是按什么规律来放月饼的?(2)我可以和哪个组一起放月饼,是怎么放的?(3)自由组合放月饼。
中秋节的由来教案2活动目标:1、知道中秋节是中国传统的节日,月饼是该节日的特色食品。
2、感受与同伴共同品尝月饼的快乐。
活动准备:1、几种形状、包装、口味不同的月饼。
2、幼儿用书。
活动过程:一、开始部分教师:小朋友们,过几天就要过节了,你们知道要过什么节吗?(幼儿回答,引出中秋节)二、主体部分1、出示月饼,引出中秋节的特色食物。
教师:这是什么?我们什么时候吃月饼啊?教师:我们来看看书上的画面,你会想到什么呢?中秋节都有哪些习俗呢?(让幼儿知道中秋节是中国人自己的节日,过节时全家要团圆,吃团员饭,一起赏月、吃月饼等)2、幼儿了解中秋节的传说及特色食品。
教师:你们知道中秋节有什么传说吗?(教师讲述故事)教师:那你们都吃过哪些味道的月饼呢?月饼都有哪些形状的?(教师介绍一下自己带来的月饼盒的形状、颜色及画面内容)教师:你们知道这些月饼盒上画的是什么意思吗?(让幼儿了解月饼盒上的中秋情节)3、月儿品尝月饼,知道月饼的口味。
教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些月饼,等会分给每位小朋友尝一尝,吃了月饼之后要告诉老师和其他小朋友你吃的月饼是什么味道的?(教师分发月饼)教师:好了,月饼好吃吗?现在我要请小朋友来说一说了,你吃的月饼是什么味道的?你还喜欢吃什么味道的?(幼儿回答)三、结束部分教师:今天我们了解了中秋节的传说,还知道了中秋节的特色食品。
幼儿园中秋节的来历教案小班
![幼儿园中秋节的来历教案小班](https://img.taocdn.com/s3/m/df19faaf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551ea6b.png)
幼儿园中秋节的来历教案小班中秋节是我国传统的重要节日之一,是为了庆祝农历八月十五的中秋之夜。
为了让幼儿更好地了解中秋节的来历和习俗,以下是一份针对小班幼儿的中秋节教案,共1200字以上。
一、教学目标1.了解中秋节的来历和意义;2.熟悉中秋节的传统习俗;3.探究中秋节的节庆活动。
二、教学准备1.中秋节的相关图片和视频资料;2.月饼、灯笼、农历日历等中秋节的物品。
三、教学步骤引入:1.通过播放中秋节的相关视频或展示中秋节的图片来引起幼儿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想象力。
探究:2.与幼儿一起探索中秋节的来历:a.与幼儿们共同观察农历日历,找到农历八月十五,并解释这一天是中秋节;b.通过讲解和问答,介绍中秋节是为了庆祝丰收和团圆的重要节日。
3.认识中秋节的传统习俗:a.介绍月饼:展示月饼的外观和不同的馅料,解释月饼象征着团圆和祝福,让幼儿尝一小块,感受月饼的美味;b.点亮灯笼:给幼儿展示不同样式的灯笼,并带领幼儿一起用纸和彩笔制作简单的灯笼;c.赏月:给幼儿展示美丽的月亮图片,并带领幼儿一起赏月,探讨为什么中秋节要赏月。
实践:4.举办中秋节庆活动:a.交流:组织幼儿围坐在一起,每人分享一个他们喜欢的中秋节习俗,鼓励他们找到共同点和不同之处;b.同乐:在教室里布置中秋节的相关装饰,如月亮、星星、兔子等,并播放中秋节的音乐,让幼儿边看边跳,欢度中秋节;c.亲情团圆:为幼儿准备一些小月饼和水果,在中秋节当天与幼儿一起分享美食,让他们感受到家庭的温暖。
总结:5.所有的活动结束后,与幼儿一起回顾中秋节的来历和习俗,并提醒他们中秋节是一个传统的节日,应该尊重和保护这些传统文化。
四、拓展活动1.观赏中秋节的皮影戏或龙舞表演,让幼儿体验传统艺术的魅力;2.组织幼儿一起制作中秋节的手工作品,如手绘月饼盒、剪纸灯笼等;3.带幼儿走出校园,参观附近的中秋节庆活动,体验传统习俗的热闹和欢乐。
五、教学反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中秋节的由来教学设计
The origin of China's Mid Autumn Festival tea ching design
中国中秋节的由来教学设计
前言:小泰温馨提醒,幼儿园是针对幼儿集中进行保育和教育的学前教育机构,幼儿不仅可以学到知识,从小接触集体生活,帮助孩子健康快乐地度过童年时光。
幼儿园教育作为整个教育体系基础的基础,是对儿童进行预备教育,包括性格完整健康、行为习惯良好、初步的自然与社会常识。
本教案是根据2~6岁儿童的学习特点、发展特点来设计并编辑成教学活动的内容。
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改调整及打印。
中秋节简介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日,是传统的中秋佳节。
这时是一年秋季的中期,所以被称为中秋。
在中国的农历里,一年分为四季,每季又分为孟、仲、季三个部分,因而中秋也称仲秋。
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他几个月的满月更圆,更明亮,所以又叫做"月夕","八月节"。
此夜,人们仰望天空如玉如盘的朗朗明月,自然会期盼家人团聚。
远在他乡的游子,也借此寄托自己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
所以,中秋又称"团圆节"。
据说此夜月球距地球最近,月亮最大最亮,所以从古至今都有饮宴赏月的习俗;回娘家的媳妇是日必返夫家,以寓圆满、吉庆之意。
也有些地方将中秋节定在八月十六,如宁波、台州、舟山,这与方国珍占据温、台、明三州时,为防范元朝官兵和朱元田的袭击而改"正月十四为元宵、八月十六为中秋"有关。
此外在香港,过了中秋兴犹未尽,还要在十六夜再狂欢一次,名为"追月"。
我国人民在古代就有"秋暮夕月"的习俗。
夕月,即祭拜月神。
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举行迎寒和祭月。
设大香案,摆上月饼、西瓜、苹果、红枣、李子、葡萄等祭品,其中月饼和西瓜是绝对不能少
的。
西瓜还要切成莲花状。
在月下,将月亮神像放在月亮的那个方向,红烛高燃,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然后由当家主妇切开团圆月饼。
切的人预先算好全家共有多少人,在家的,在外地的,都要算在一起,不能切多也不能切少,大小要一样。
相传古代齐国丑女无盐,幼年时曾虔诚拜月,长大后,以超群品德入宫,但未被宠幸。
某年八月十五赏月,天子在月光下见到她,觉得她美丽出众,后立她为皇后,中秋拜月由此而来。
月中嫦娥,以美貌著称,故少女拜月,愿"貌似嫦娥,面如皓月"。
在唐代,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
在北宋京师。
八月十五夜,满城人家,不论贫富老小,都要穿上成人的衣服,焚香拜月说出心愿,祈求月亮神的保佑。
南宋,民间以月饼相赠,取团圆之义。
有些地方还有舞草龙,砌宝塔等活动。
明清以来,中秋节的风俗更加盛行;许多地方形成了烧斗香、树中秋、点塔灯、放天灯、走月亮、舞火龙等特殊风俗。
今天,月下游玩的习俗,已远没有旧时盛行。
但设宴赏月仍很盛行,人们把酒问月,庆贺美好的生活,或祝远方的亲人健康快乐,和家人"千里共婵娟"。
中秋节的习俗很多,形式也各不相同,但都寄托着人们对生活无限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中国中秋节的由来“中秋”一词,最早见于《周礼》。
根据我国古代历法,农历八月十五日,在一年秋季的八月中旬,故称“中秋”。
一年有四季,每季又分孟、仲、季三部分,因为秋中第二月叫仲秋,故中秋也称为“仲秋”。
到魏晋时,有“谕尚书镇牛淆,中秋夕与左右微服泛江”
的记载。
直到唐朝初年,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
《唐书·太宗记》记载有“八月十五中秋节”。
中秋节的盛行始于宋朝,至明清时,已与元旦齐名,成为我国的主要节日之一。
这也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古人赋予月亮许多传说,从月中蟾蜍到玉兔捣药,从吴刚伐桂到嫦娥奔月,丰富的想象力为月宫世界描绘了一幅幅斑驳陆离的胜景。
自汉至唐,骚人墨客纷纷吟咏月亮及月中之事,八月十五月圆时成为抒发感情的极佳时刻。
至北宋太宗年间,官家正式定八月十五日为中秋节,取意于三秋之正中,届时万民同庆。
中秋之夜,明月当空,清辉洒满大地,人们把月圆当作团圆的象征,把八月十五作为亲人团聚的日子,因此,中秋节又被称为“团圆
节”。
中秋节成为一年之中的重大节日,又与科举考试有着极其微妙的关系,在我国封建社会,开科取士,一直是统治者十分重视的一件大事。
而三年一次的秋闱大比,恰好安排在八月里举行。
胜景与激情结合在一起,人们便将应试高中者,誉为月中折桂之人。
每到中秋,必须进行隆重庆贺,成为全社会人民的重要风俗,经朝历代,盛行不衰,中秋节逐渐成为我国四大节日(春节、清明、端午、中秋)之一。
-------- Designed By JinTai Colleg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