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式的基本性质说课稿

合集下载

等式的性质说课稿

等式的性质说课稿

等式的性质说课稿一、说课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理解等式的性质,掌握等式的基本运算性质,并能够灵便运用等式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重点1. 等式的基本定义和性质;2. 等式的基本运算性质。

三、教学难点1. 等式的基本运算性质的理解和应用;2. 等式的性质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运用。

四、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2. 教学实例;3. 教学素材。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引入一个简单的问题,激发学生对等式性质的兴趣和思量。

例如:小明有5个苹果,小红有3个苹果,他们一共有多少个苹果?请思量如何用等式表示出来。

2. 概念讲解(10分钟)通过教学课件,向学生介绍等式的基本定义和性质。

等式是指两个数或者表达式之间用等号连接的关系,表示两者相等。

等式的性质包括反身性、对称性和传递性。

反身性指一个数等于自己,对称性指如果a=b,则b=a,传递性指如果a=b,b=c,则a=c。

3. 运算性质讲解(15分钟)通过教学实例,向学生讲解等式的基本运算性质。

等式的基本运算性质包括加法性质、减法性质、乘法性质和除法性质。

加法性质指等式两边同时加之(或者减去)同一个数,等式仍然成立;减法性质指等式两边同时减去(或者加之)同一个数,等式仍然成立;乘法性质指等式两边同时乘以(或者除以)同一个非零数,等式仍然成立;除法性质指等式两边同时除以(或者乘以)同一个非零数,等式仍然成立。

4. 练习与巩固(20分钟)通过教学素材,让学生进行练习,巩固所学的等式的性质和运算性质。

例如:给出一些等式,让学生判断是否成立,并解释为什么。

同时,让学生设计一些自己的练习题,互相交流解答。

5. 运用与拓展(15分钟)通过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等式的性质解决问题。

例如:小明有一些苹果,小红有比小明多3个苹果,小红有多少个苹果?请用等式表示出来,并求解。

通过这样的问题,让学生将所学的等式的性质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培养他们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等式的性质》的说课稿3篇

《等式的性质》的说课稿3篇

《等式的性质》的说课稿3篇“说课”是教学改革中涌现出来的新生事物,是进行教学研究、教学交流和教学探讨的一种新的教学研究形式,也是集体备课的进一步发展。

以下是精心准备的《等式的性质》的说课稿,大家可以参考以下内容哦《等式的性质》的说课稿篇1 一、说教材1、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本课内容是在学生认识了等式和方程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它是今后学习解多步方程的基础,它是系统学习方程的开始,其核心思想是构建等量关系的数学模型。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引导学生探索,思考比较,发现规律,在实验的基础上,掌握等式的两个基本性质,并能利用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方程,为今后运用等式的基本性质解较复杂的方程打下基础。

2、教学内容:本节内容主要讲解等式的性质,在掌握等式的性质后,利用等式性质解简单的方程,再进行具体化练习,加深认识。

本节分两课时完成,其中第一节课探索等式的性质,并对等式的构建和等式的性质进行具体化练习。

3、教学目标:教案对学习目标的分解是以”学生的全域发展”作为标准进行的,更注重了学生的主体性和目标的可操作性。

学习目标首先被分解为”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不仅解决了”学到什么”和”怎样学习”的问题,尤其解决了”喜欢学”和”主动学”的问题。

二、说教学方法”教必有法而教无定法”,只有方法得当,才会有效。

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的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观察与思考、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因此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利用多媒体演示、实践操作、通过观察法、实验法、合作交流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动手操作—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合作交流,遵循由浅到深,由具体到抽象的规律,为学生创设一个宽松、民主、和谐的学习环境,让孩子们在探索交流中,感受、理解和应用等式的性质。

三、说学法首先教师创造良好的环境,引导学生从喜欢的、已知的、熟悉的生活内容入手,让学生自己在特定的环境下不知不觉中建立一些等式与方程之间的联系。

等式的性质说课稿

等式的性质说课稿

等式的性质说课稿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等式的定义和性质,掌握等式的基本性质和运算法则。

2. 能力目标:能够运用等式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推理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意识。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等式的定义和性质,等式的基本性质和运算法则。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推理能力,运用等式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过程1. 导入(10分钟)教师出示一个等式,例如:2x + 3 = 7,引导学生思量等式的含义和解法,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概念讲解(15分钟)2.1 等式的定义:等式是两个含有相等关系的代数式用等号连接起来,如a +b = c。

2.2 等式的性质:- 等式两边加(减)同一个数,仍相等。

- 等式两边乘(除)同一个非零数,仍相等。

- 等式两边交换位置,仍相等。

- 等式两边同时乘(除)以相等的数,仍相等。

- 等式两边同时开方,仍相等。

2.3 等式的运算法则:- 加法法则:等式两边加之(减去)相同的数,仍相等。

- 乘法法则:等式两边乘以(除以)相同的非零数,仍相等。

3. 实例演练(20分钟)3.1 解方程:通过实例演示如何运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

- 示例1:2x + 3 = 7,解出x的值。

- 示例2:3(x + 4) = 21,解出x的值。

3.2 运用等式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示例3:某商品原价为x元,现在打8折出售,售价为48元,求原价x。

- 示例4:某公司总工资为x元,工资总额的1/4用于发奖金,奖金为6000元,求公司总工资x。

3.3 学生个别练习和小组合作练习,巩固解方程和运用等式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 总结归纳(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总结等式的性质和运算法则,梳理知识点,强化学生的记忆和理解。

5. 拓展延伸(15分钟)5.1 给学生出一些更复杂的方程题目,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

5.2 让学生自主设计一个实际问题,并用等式的性质解决。

等式基本性质教案说课稿

等式基本性质教案说课稿

等式的基本性质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教材仍然用天平设计了两个观察小实验的活动。

分别探索等式两边同时加减和同时乘除的规律。

实验一,通过观察实验的过程、算式使学生知道“等式的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等式仍然成立”这一规律。

实验二,使学生知道“等式两边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数(除数不能为0),等式仍然成立”这一规律。

等式的基本性质是解方程的基础和依据。

学情分析:通过天平,说明天平平衡的条件是左右两边所放物体的质量相等,并用算式表示结果。

从演示中发现:等式的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等式仍然成立,等式两边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数(除数不能为0),等式仍然成立。

教学时,教师要给与特别重视,可以用课件进行演示,或用天平操作,给学生提供认真观察、积极思考、交流自己发现的空间,理解等式的基本性质。

教学目标:1、学生在用算式表示试验结果、讨论、归纳等活动中,经历探索等式基本性质的过程。

2、理解并能用语言表述等式的基本性质,能用等式的基本性质解决简单问题。

3、积极参与数学活动,体验探索等式基本性质过程的挑战性和数学结论的确定性。

教学重难点:理解并能用语言表述等式的基本性质,能用等式的基本性质解决简单问题。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故事质疑:和尚挑扁担,扁担中间放肩上,对两桶水有什么要求?你知道生活中衡量两种物体一样重的工具是什么吗?同学们用天平做过实验吗?今天我们就要用天平去发现一些重要的规律,有信心吗?二、新知探究1、等式的加减性质(1)、等式的两边同时加上同一个数,等式仍成立。

A、课件演示天平图1-图3,让学生说一说知道了什么,然后用等式表示实验结果。

教师板书:x=10 x+20=10+20B、提出“观察上面的实验,你发现了什么?”的问题,给学生充分发表意见的机会。

是学生知道;天平左右两边放上同样质量的物品,天平还是平衡的。

C、提出“想一想,如果在天平两边同时放入100克,天平会怎样。

”先讨论,再课件演示,并说一说怎样写算式。

《等式的性质》的说课稿

《等式的性质》的说课稿

《等式的性质》的说课稿《等式的性质》的说课稿篇一:等式的性质说课稿一、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等式的性质》是人教版实验教科书七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一小节的内容,本节是这一内容的第二课时。

旨在为后继学习解方程提供理论依据,也为以后在代数几何中进行量与量之间的转换,代数式的恒等变形提供依据,更为以后学习不等式打下基础,同时也是对前一小节估算方法求方程的解一次推进,更是对小学学习等式的性质,解方程的一次变革。

实现由具体的数向抽象的字母过渡,从而让学生体验用字母表示数的优越性。

基于教材的安排及初一学生直观形象思维的特点,特确定如下教学重、难点:重点:等式的性质及运用等式性质解方程。

难点:等式性质的导出过程。

二、目标分析:新课标中要求,数学课堂要让学生体验到数学是一个充满着观察、实验、归纳、类比、猜测的探索过程,考虑到初一学生对这一内容并不陌生,难在从实验中总结出一般性规律。

确定如下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掌握等式的性质,会运用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一元一次方程。

综合、抽象能力,获取学习数学的方法。

3、情感目标:通过群体间的交流与合作,培养学生积极愉悦地参与数学学习活动的意识和情感,敢于面对数学活动中的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

体验解决问题中与他人合作的重要性。

三、教法分析:为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达到教学目标,我准备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实验观察,自主归纳法:2、自主探究,讨论交流法:3、自主学习,与讲授相结合法;四、过程分析:本节课我主要围绕三个什么来教学,即为什么学习等式的性质?等式的性质是什么?怎么运用等式的性质?。

(一)关于为什么学习等式的性质?主要是在引入时以古希腊数学家丢番图墓志铭上的名题作为情境导入,当学生列出方程后,提出问题:你能用估算的方法求出方程的解吗?你要试验多少次才能找到方程的解?当学生感到用估算的方法难于求解时,引出学习等式的性质的必要性。

2、能力目标:通对观察、实验、探究、归纳、应用,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这样设计从学生原有的知识出发,提出新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动机。

《等式的基本性质》说课稿

《等式的基本性质》说课稿

《等式的基本性质》说课稿《等式的基本性质》说课稿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就有可能用到说课稿,说课稿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

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说课稿是怎么写的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等式的基本性质》说课稿,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不等式的基本性质》,主要分四块内容进行说课:教材分析;教学方法的选择;学法指导;教学流程。

一、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节课的内容是选自人教版义务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七年级下第九章第一节第二课时《不等式的基本性质》,这是继方程后的又一种代数形式,继承了方程的有关思想,并实现了数形结合的思想。

是初中数学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对进一步学习一次函数的性质及应用有着及其重大的作用。

2、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目标分为三个层次的目标:⑴知识目标:主要是理解并掌握不等式的三个基本性质。

⑵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利用类比的思想来探索新知的能力,扩充和完善不等式的性质的能力。

⑶情感目标: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学习的猜想与归纳的思维方式,体会类比思想和获得成功的喜悦。

3、教学重点和难点不等式的`三个基本性质是本节课的中心,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内容,所以我确定本节的教学重点是不等式三个基本性质的学习以及用不等式的性质解不等式。

本节课的难点是用不等式的性质化简。

二、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选择:本节课在性质讲解中我采取探索式教学方法,即采取观察猜测---直观验证---托盘实验---得出性质。

使学生主动参与提出问题和探索问题的过程,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学生的思维。

为了突破学生对不等式性质应用的困难,采取了类比操作化抽象为具体的方法来设置教学。

整节课采取精讲多练、讲练结合的方法来落实知识点。

三、学法指导:鉴于七年级的学生理解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还比较薄弱,应以激励的原则进行有效的教学。

鼓励学生一种类型的题多练,并及时引导学生用小结方法,克服思维定势。

例题讲解采取数形结合的方法,使学生树立“转化”的数学思想。

等式的基本性质说课稿

等式的基本性质说课稿

等式的基本性质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等式的基本性质”。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等式的基本性质”是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第三章第一节的内容。

等式的基本性质是解方程的重要依据,也是后续学习不等式性质的基础。

本节课通过观察、实验、归纳等活动,引导学生发现等式的基本性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归纳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学情分析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方程的概念和简单的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但是,对于等式的性质,学生还没有系统的认识。

七年级的学生正处于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阶段,他们具有较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但抽象思维能力还比较薄弱。

因此,在教学中,我将通过直观的演示和生动的实例,帮助学生理解等式的基本性质。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理解等式的基本性质 1 和性质 2。

(2)能够运用等式的基本性质进行等式的变形。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观察、实验、归纳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归纳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2)经历探索等式基本性质的过程,体会从特殊到一般的数学思想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2)让学生在探索和交流的过程中,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

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和掌握等式的基本性质 1 和性质 2。

2、教学难点正确运用等式的基本性质进行等式的变形。

五、教法与学法1、教法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直观演示法:通过天平的演示,让学生直观地感受等式的基本性质,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数学概念。

(2)启发式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设置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3)讲练结合法:在讲解完新知识后,及时进行练习,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等式的性质的说课稿

等式的性质的说课稿

等式的性质的说课稿等式的性质的说课稿「篇一」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很高兴能把《不等式的基本性质》一课的教学设计向大家作一展示。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流程、教学评价和教学反思几个方面来阐述我对本节课的安排。

一、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不等式是初中代数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已知量与未知量的矛盾统一体。

数学关系中的相等与不等是事物运动和平衡的反映,学习研究数量的不等关系,可以更好地认识和掌握事物运动变化的规律。

“不等式的性质”是学生学习整个不等式知识的理论基础,为以后学习解不等式(组)起到奠基的作用。

本课位于湖南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七年级上册第五章第一节的内容,主要内容是让学生在充分感性认识的基础上体会不等式的性质,它是空间与图形领域的基础知识,是《不等式》的重点,学习它会为后面的学习不等式解法、不等式的计算等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石”。

同时,本节学习将为加深“不等式”的认识,建立空间观念,发展思维,并能让学生在活动的过程中交流分享探索的成果,体验成功的乐趣,把代数转化为数轴,提高运用数学的能力。

2.教学重难点重点:不等式的概念和不等式的基本性质1。

难点:利用不等式的基本性质1进行简单的变形。

二、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在了解不等式的意义基础上,掌握不等式的基本性质1。

能力目标:①通过观察、思考探索等活动归纳出不等式的性质,培养学生转化的数学思想,培养学生动手、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②通过活动及实际问题的研究引导学生从数学角度发现和提出问题,并用数学方法探索、研究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数感,渗透数形结合思想。

情感目标:①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体会数学的价值,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敢想、敢说、敢解决实际问题的学习习惯。

②通过“转化”数学思想方法的运用,让学生认识事物之间是普遍联系,相互转化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通过学生体验、猜想并证明,让学生体会数学充满着探索和创造,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的精神。

等式的性质说课稿范文(通用5篇)

等式的性质说课稿范文(通用5篇)

等式的性质说课稿范文(通用5篇)等式的性质说课稿范文(通用5篇)作为一名教职工,时常要开展说课稿准备工作,借助说课稿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

那么应当如何写说课稿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等式的性质说课稿范文(通用5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等式的性质说课稿1一、说教材1、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本课内容是在学生认识了等式和方程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它是今后学习解多步方程的基础,它是系统学习方程的开始,其核心思想是构建等量关系的数学模型。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引导学生探索,思考比较,发现规律,在实验的基础上,掌握等式的两个基本性质,并能利用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方程,为今后运用等式的基本性质解较复杂的方程打下基础。

2、教学内容:本节内容主要讲解等式的性质,在掌握等式的性质后,利用等式性质解简单的方程,再进行具体化练习,加深认识。

本节分两课时完成,其中第一节课探索等式的性质,并对等式的构建和等式的性质进行具体化练习。

3、教学目标:教案对学习目标的分解是以"学生的全域发展"作为标准进行的,更注重了学生的主体性和目标的可操作性。

学习目标首先被分解为"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不仅解决了"学到什么"和"怎样学习"的问题,尤其解决了"喜欢学"和"主动学"的问题。

二、说教学方法"教必有法而教无定法",只有方法得当,才会有效。

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的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观察与思考、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因此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利用多媒体演示、实践操作、通过观察法、实验法、合作交流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动手操作—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合作交流,遵循由浅到深,由具体到抽象的规律,为学生创设一个宽松、民主、和谐的学习环境,让孩子们在探索交流中,感受、理解和应用等式的性质。

《等式的基本性质》说课稿

《等式的基本性质》说课稿

《等式的基本性质》说课稿一说教材(一)、教材剖析:等式性质是先生了解了一元一次方程概念后的一章重点内容,是解方程必备知识,对解一元一次方程中的移项、兼并同类项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先生对等式的性质停止探求与研讨进程中所触及的转化思想、归结方法是先生研讨数学乃至其它学科所必备的思想。

(二)、教学目的:a、知识目的:经过网络教学让先生探求等式具有的性质并予以归结到达解方程的目的b、才干目的:经过网上观察图片、实验和游戏,培育先生探求才干、观察才干、归结才干和运用知识的才干以及入手操作才干C,情感目的:经过网络模拟实验和网络互评,增强协作交流看法、团队看法和创作肉体。

(三)、教学重点:新课标强调取得知识的进程远比知识自身更有价值,因此要注重开展先生运用的才干所以把本课重点确定为:等式基本性质的归结。

(四)、教学难点:依据7年级先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特点,从特殊到普通,从详细到笼统,适宜7年级先生思想才干,而本课难点决议应用等式基本性质解一元一次方程,为恰恰是这一特征的表达。

二、说教法㈠教学方法:如何突出重点,打破难点,从而完成教学目的。

我在教学进程中拟方案停止如下操作:1,网络模拟实验操作法2,〝看——议——讲〞结合法3,归结法4,讨论法5,网络游戏结合法6,效果展现法㈡教学方法的实际依据:(1)以先生为主体先生参于数学活动为主线,培育先生创新才干和实际才干为主旋。

(2)由外向外原那么启示先生从书本知识回到社会实际,学致运用,落实教学目的。

(3)创感思想培育原那么新的世纪是一个创感的时代,不时培育先生的创感肉体是新世纪给予数学教学新的要求,应用网络游戏、flash动画等不但提高先生兴味,更培育先生的创作肉体。

三:说学法教学的宗旨是让先生学会学习,教员要为先生构建一个学习的平台,先生是独立行走的人本课主要引导先生应用网络采取观察、模拟实验,猜想、探求、协作、互评、网络游戏、欣赏、创作等学习方法。

这些契合方法本阶段先生特点:1 、先生逻辑思想从阅历型逐渐向实际型开展。

等式的基本性质说课稿

等式的基本性质说课稿

等式的基本性质说课稿一、说教材本文《等式的基本性质》在数学课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是学生在学习了基本的算术运算后,对等式概念深入理解的关键章节。

它不仅巩固了学生对等式的认识,而且为后续学习代数表达式和方程解决提供了理论基础。

(1)作用与地位等式的基本性质是数学逻辑推理的基石,是学生形成严谨数学思维的开端。

它对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抽象思维能力以及解决复杂问题能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这一章节位于算术与代数衔接处,是学生从具体的数字运算过渡到抽象的代数表达的重要桥梁。

(2)主要内容本章主要围绕等式的基本性质展开,包括等式的对称性、传递性以及加减乘除法则在等式中的应用。

通过对等式性质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等式两边在相同运算下的不变性,为解决更复杂的数学问题打下坚实基础。

二、说教学目标学习本课后,学生应达到以下教学目标:(1)理解并掌握等式的基本性质,包括对称性、传递性以及加减乘除法则在等式中的应用。

(2)能够运用等式的基本性质进行简单的数学证明和问题解决。

(3)培养逻辑推理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形成严谨的数学思维。

(4)提高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其探索和创新的意识。

三、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等式的基本性质,尤其是对称性、传递性以及运算法则的应用。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具体的算术运算中抽象出等式性质,以及如何运用这些性质进行逻辑推理和问题解决。

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特别关注学生对等式性质的理解深度,确保他们能够将这些性质内化为自己的认知结构,并能够灵活运用到实际问题的解决中去。

同时,要注意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提供个性化的指导和支持,帮助他们克服学习难点。

四、说教法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等式的基本性质,我设计了一套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以下是我将要采用的教学方法及与其他教法的不同之处:(1)启发法我将以生活中的实例引入等式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例如,通过比较两袋重量相等的米,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等”的含义。

等式的基本性质说课稿10篇

等式的基本性质说课稿10篇

等式的基本性质说课稿等式的基本性质说课稿10篇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用到说课稿,认真拟定说课稿,快来参考说课稿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等式的基本性质说课稿,欢迎阅读与收藏。

等式的基本性质说课稿1本节课我采用从生活中创设问题情景的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采用类比等式性质创设问题情景的方法,引导学生的自主探究活动,教给学生类比,猜想,验证的问题研究方法,培养学生善于动手、善于观察、善于思考的学习习惯。

利用学生的好奇心设疑、解疑,组织活泼互动、有效的教学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大胆猜想,使学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中理解和掌握本节课的内容。

力求在整个探究学习的过程充满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体现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

课堂开始通过回顾旧知识,抓住新知识的切入点,使学生进入一种“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未能”的境界,使他们有兴趣的进入数学课堂,为学习新知识做好准备。

在这一环节上,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有点少。

接下来出示的问题1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感受生活中数学的存在,不仅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而且可以让学生直观地体会到在不等关系中存在的一些性质。

这一环节上展现给学生一个实物,使学生获得直观感受。

问题2、3的设计是为了类比等式的基本性质,研究不等式的性质,让学生体会数学思想方法中类比思想的应用,并训练学生从类比到猜想到验证的研究问题的方法,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中完成任务,体会合作学习的乐趣。

在这个环节上,我讲得有点多,在体现学生主体上把握得不是很好,在引导学生探究的过程中时间控制的不紧凑,有点浪费时间。

还有就是给他们时间先记一下不等式的基本性质,便于后面的练习。

通过问题四让学生比较不等式基本性质与等式基本性质的异同,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认识不等式,而且可以使学生体会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整体上把握知识、发展学生的辨证思维。

在运用符号语言的过程中,学生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与错误,因此在课堂上,我特别重视对学生的表现及时做出评价,给予鼓励。

等式的基本性质教学设计(五篇)

等式的基本性质教学设计(五篇)

等式的基本性质教学设计(五篇)第一篇:等式的基本性质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数学书P28至30及“试一试”“练一练”的内容。

教学目标:1、通过天平演示保持平衡的几种变换情况,让学生初步认识等式的基本性质。

2、利用观察天平保持平衡所发现的规律能直接判断天平变化后能否保持平衡。

3、培养学生观察与概括、比较与分析的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并能用自己的话来阐述天平保持平衡的几种变换情况,进而发现等式保持不变的规律。

教学难点:学生能通过学习总结等式的基本性质。

教具准备:天平、砝码、课件。

预习要求:1、你知道在平衡的天平两边添加砝码时如何保持天平平衡吗?2、什么是等式?等式的基本性质是什么?应用等式的基本性质时须注意什么?3、利用等式基本性质回答下列问题,说出根据等式的哪条基本性质及怎样变形的。

(1)从x=y能否得到x+5=y+5为什么?(2)从a+2=b+2能否得到a=b为什么?(3)由a+2=b-1能得到a-1=b-4吗?4、如果a=b请根据等式的基本性质编出三个不同类型的等式,并说出你编写的依据。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用天平做过实验吗?今天我们就要用天平去发现一些重要的规律,有信心吗?出示天平,天平左边放作业本,右边放20克砝码,学生用算式表示实验结果。

左边再放10克砝码天平还平衡吗?用算式怎么表示?课件出示什么式方程?方程必须具备那几个条件?二、新知探究(一)探寻发现“天平保持平衡的规律1”。

第一步,出示课件,左盘放一茶壶,右盘放两茶杯,天平保持平衡。

问:这说明什么?如果设一把茶壶重a克,1个茶杯重b克,则可以用一个等式来表示:即a=2b“板书”,第二步,问:想一想,怎样变换能使天平仍然保持平衡呢?待学生思考片刻,进而问:往两边各放一个茶杯,天平会发生什么变化?教师课件演示加以验证,在已平衡的天平两边同时增加一个相同的杯子,天平保持平衡。

这个过程可以表示为a+b=2b+b。

第三步,问:如果两边各放上2个茶杯,天平还保持平衡吗?两边各放上同样的一个茶壶呢?学生回答。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等式的性质说课(精选3篇)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等式的性质说课(精选3篇)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等式的性质说课(精选3篇)〖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等式的性质说课第【1】篇〗第5单元简易方程第8课时等式的性质【说教学内容】:教材P64~65及练习十四第4、5题。

【说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天平演示保持平衡的几种变换情况,让学生初步认识等式的基本性质。

过程与方法:利用观察天平保持平衡所发现的规律,能直接判断天平两边发生变化后能否保持平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观察与概括、比较与分析的能力。

【说教学重、难点】重点:掌握等式的基本性质。

难点:理解并掌握等式的性质,能根据具体情境列出相应的方程。

【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自主探索、观察、归纳、合作、学习新知。

【说教学准备】:天平、茶壶、茶杯、墨水、铅笔盒。

【说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1.上节课咱们认识了天平,知道天平的两边重量完全相同时,天平才能保持平衡;并利用天平学会了等式和方程的含义:等号两边完全相等的式子叫等式,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就是方程。

2.同学们,你们做过天平游戏吗?这节课我们要利用天平一起来探索等式的性质。

(板书课题:等式的性质)二、互动新授1.出示教材第64页情境图的第一个天平图。

让学生仔细观察图,并说一说:通过图你知道了什么?让学生自主回答,学生可能会回答:天平的左边放了一把茶壶,右边放了两个茶杯,天平保持平衡;这说明1个茶壶的重量与2个茶杯的重量相等。

引导学生小结:1个茶壶的重量=2个茶杯的重量。

追问:如果设一个茶壶的重量是a克,1个茶杯的重量是b克,能用式子表示吗?让学生尝试写出:a=2b(师板书)引导学生思考:如果在天平的两边同时各放上一个茶杯,天平会发生什么变化呢?先让学生猜一猜,学生可能会猜测出天平仍然平衡。

再追问:为什么?学生可能会说:因为两边加上的重量一样多。

教师先进行实际操作天平验证,让学生观察。

再演示这一过程,并明确:两边重量仍然相等。

小结:实验证明,1个茶壶的质量 + 1个茶杯的质量=3个茶杯的质量。

五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8.2 等式的基本性质(一)|冀教版 (826)

五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8.2 等式的基本性质(一)|冀教版 (826)

五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8.2 等式的基本性质(一)|冀教版(826)一、教材分析本次课,我们将学习等式的基本性质,这是五年级上册数学中的一个重点内容。

所谓等式,就是用等号连接的数学式子。

例如:1+5=6,3x2=6等。

在以往的学习中,我们主要学习的是如何解方程,而这次课我们将探讨等式的基本性质。

学生通过本次课的学习,将会对等式的基本性质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对今后学习数学也有很大帮助。

二、教学目标1.知道什么是等式,掌握等式的定义;2.掌握等式的基本性质;3.能够应用等式的基本性质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

三、教学重点1.等式的定义与基本性质;2.等式的应用。

四、教学难点1.向学生科普等式的基本性质;2.确保学生真正理解等式的概念。

五、教学方法1.演示法;2.体验法;3.互动法。

1. 等式的定义等式是学习数学中很常见的一个概念。

在解方程和化简式子的过程中,我们经常要运用等式的知识。

学习等式首先要弄清楚什么是等式。

等式是由等号连接的两个算式,形如:A=B,其左边的A和右边的B在数值上相等。

2. 等式的基本性质等式有一些很重要也很基本的性质,它们对今后的学习非常有帮助。

•等式两边加上相等的数仍相等。

例如:如果A=B,那么A+3=B+3;•等式两边减去相等的数仍相等。

例如:如果A=B,那么A-3=B-3;•等式两边乘以相等的数仍相等。

例如:如果A=B,那么2A=2B;•等式两边除以相等的数仍相等。

例如:如果A=B,那么A÷2=B÷2。

3. 等式的应用在以往的练习中,我们经常运用等式进行代数练习,解决一些方程问题等。

而掌握了等式的基本性质之后,我们可以用它们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例如:小明和他的弟弟今年的年龄之比为3:1,5年后,小明的年龄将是现在的2倍。

那么5年后,小明和他的弟弟的年龄之比将是多少?这个问题,就可以用等式的基本性质解决。

七、教学流程1.引入主题,介绍等式的定义;2.讲解等式的基本性质;3.以实例为例,体验等式的基本性质;4.帮助学生理解等式的概念;5.运用等式的基本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等式的性质的说课稿(通用8篇)

等式的性质的说课稿(通用8篇)

等式的性质的说课稿(通用8篇)等式的性质的说课稿(通用8篇)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说课稿,借助说课稿可以提高教学质量,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那么什么样的说课稿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等式的性质的说课稿,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等式的性质的说课稿篇1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64-65页“简易方程”的《等式的性质》。

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方法、教具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几个方面来进行说课。

一、教材分析:在新课程改革中,教材是重要的教育教学因素。

等式的基本性质是学生解方程的依据,它是系统学习方程的开始。

这节课的内容在简易方程中就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原来的教材中对于等式的基本性质只是初步的认识,并没有总结成概念性的东西,但学生实际运用时却需要概念来作支撑,所以在教材中作了调整,让学生通过观察天平演示实验,由具体实物之间的平衡关系抽象概括出等式的两个基本性质就成了本节课的教学重点。

本课“等式的基本性质”是在上一节刚刚认识了等式和方程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其核心思想是构建等量关系的数学模型。

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能“理解等式的性质,会利用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方程”。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材的地位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我把本课目标定为:知识与技能:理解并能用语言表述等式的基本性质,能利用等式的基本性质解决简单的问题。

过程与方法:在观察实验操作、讨论、归纳等活动中,经历探索等式基本性质的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积极参与数学活动,体验探索等式基本性质过程的挑战性和数学结论的确定性。

教学重难点:根据等式的性质在教材中的作用,我把抽象归纳出等式的基本性质作为本节课的重点,也是难点。

二、学情分析新课标强调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

而简易方程是新课标“数与代数”中一个重要部分。

学生已经了解了方程的意义并且初步学会了列简单方程,而且小学五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独立思考能力,乐于动手操作、合作探究。

等式的基本性质说课稿

等式的基本性质说课稿

《等式的基本性质》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的说课题目是《等式的基本性质》。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和板书设计这五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以下是我的说课内容:一、教材分析(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等式的基本性质》是冀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五章第二节的内容。

等式的基本性质是在学生刚刚认识了等式与方程的基础上进行的。

它是系统学习方程的开始,其核心思想是构建等量关系的数学模型。

(二)教学目标根据新课标的要求、以及对教材的分析,我制订了如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理解并能用语言表述等式的基本性质,能利用等式的基本性质解决简单的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在用算式表示实验结论、讨论、归纳等活动中,经历探索等式基本性质的过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积极参与数学活动,体验探索等式基本性质过程的挑战性和数学结论的确定性。

(三)教学重点、难点根据新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我确立了本节课的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引导学生探索发现等式的基本性质,利用这一性质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难点:抽象概括等式的基本性质。

二、学情分析从学生的认知情况来看,学生在此之前已经对方程和等式有了初步的认识,并具备一定的探索能力,乐于动手实验,喜欢探索发现。

因此教学中我引导学生动手操作—独立思考—自主探究—合作交流,遵循由浅入深,由具体到抽象的规律.三、教法和学法针对学生的知识结构和心理特征及本课的教学目标,我确立了教法和学法:1、教法:根据本节课内容特点,为有效的突出重点突破难点,采用以问题思考法,实验探究法为主,以教具直观演示法为辅的方法,引导学生思考、交流、讨论、总结,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2、学法:教师通过问题创设情境,引导学生采用实验观察法、交流讨论法、概括总结法、性质应用法等方法指导学生在学习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和发展学生交流讨论的能力。

四、教学过程根据新课标的要求,我把教学过程分成以下几个环节:环节一:联系生活、激趣引入首先联系生活,引导学生思考:生活中那些地方用到了平衡的知识?同学们各抒己见,如:天平、扁担。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5.1.2等式的基本性质说课稿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5.1.2等式的基本性质说课稿
五、板设计将注重布局的合理性、内容的精炼性和风格的简洁性。板书布局将采用清晰的模块化设计,使学生能够一目了然地把握到每个知识点的结构。主要内容包括等式的定义、等式的基本性质及其变形规律。在板书风格上,我将采用清晰的字体和颜色,突出重点内容,同时注重版面的整洁美观。板书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是辅助学生理解和记忆知识点,通过直观的视觉呈现,帮助学生构建知识框架。为了确保板书清晰、简洁且有助于学生把握知识结构,我将事先进行精心设计,并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反馈进行调整。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5.1.2等式的基本性质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一)内容概述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5.1.2等式的基本性质。这部分内容在整个课程体系中处于初中数学的基础地位,是学生进一步学习代数、几何等数学知识的基础。本节课的主要知识点包括等式的定义、等式的基本性质以及等式的变形规律。
等式的定义是指用等号连接的两个表达式,表示它们在数值上相等。等式的基本性质包括:1.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等式仍然成立;2.等式两边同时乘以或除以同一个非零数,等式仍然成立;3.等式两边互换位置,等式仍然成立。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理解等式的定义,掌握等式的基本性质,能够运用等式的性质进行简单的变形。
四、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新课
为了快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我计划采用以下导入方式:1.生活情境:以一个实际生活中的问题为例,如购物时找零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引出等式的概念;2.互动提问:向学生提问,了解他们对等式的认识,激发他们的思维;3.悬念设置:提出一个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问题,如“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等式是否仍然成立?”引起学生的的好奇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等式的性质说课稿

等式的性质说课稿

等式的性质说课稿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等式的定义和性质,掌握等式的基本性质,能够运用等式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数学推理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合作精神。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等式的定义和基本性质。

2. 教学难点:运用等式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举例子引入等式的概念,让学生感受到等式的存在和重要性。

2. 概念讲解(10分钟)解释等式的定义:等式是由等号连接的两个代数式,两边的值相等。

介绍等式的性质:等式具有传递性、对称性、可逆性和替换性等性质。

3. 性质演示(10分钟)通过示例演示等式的性质,如:若a=b,b=c,则a=c;若a=b,则b=a;若a=b,则a可以替换b浮现在其他等式中。

4. 性质运用(15分钟)让学生通过练习题运用等式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如:求解方程、推导数学关系等。

5. 性质总结(5分钟)让学生总结等式的性质,梳理思路,强化记忆。

6. 拓展应用(10分钟)引导学生思量等式的性质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如:利用等式的性质解决日常生活中的计算问题。

7. 归纳总结(5分钟)让学生回顾今天所学的内容,总结等式的定义和性质。

8. 课堂练习(15分钟)布置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堂上解答,巩固所学的知识。

9. 课堂小结(5分钟)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小结,强调等式的重要性和运用。

四、教学手段1. 板书:将等式的定义和性质清晰地写在黑板上,方便学生理解和记忆。

2. 多媒体:通过多媒体展示示例和练习题,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 互动讨论:鼓励学生积极参预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思量能力和表达能力。

五、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状态和参预情况。

2. 采集学生在课堂练习中的答题情况,检查学生对等式的定义和性质的理解程度。

3. 对学生的课后作业进行批改,评价学生对等式的运用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等式的性质》说课稿
马宏霞
泾源县兴盛小学
2016年11月20日
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64-65页“简易方程”的《等式的性质》。

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方法、教具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几个方面来进行说课。

一、教材分析:
在新课程改革中,教材是重要的教育教学因素。

等式的基本性质是学生解方程的依据,它是系统学习方程的开始。

这节课的内容在简易方程中就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原来的教材中对于等式的基本性质只是初步的认识,并没有总结成概念性的东西,但学生实际运用时却需要概念来作支撑,所以在教材中作了调整,让学生通过观察天平演示实验,由具体实物之间的平衡关系抽象概括出等式的两个基本性质就成了本节课的教学重点。

本课“等式的基本性质”是在上一节刚刚认识了等式和方程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其核心思想是构建等量关系的数学模型。

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能“理解等式的性质,会利用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方程”。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材的地位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我把本课目标定为:
知识与技能:理解并能用语言表述等式的基本性质,能利用等式的基本性质解决简单的问题。

过程与方法:在观察实验操作、讨论、归纳等活动中,经历探索等式基本性质的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积极参与数学活动,体验探索等式基本性质过程的挑战性和数学结论的确定性。

教学重难点:根据等式的性质在教材中的作用,我把抽象归纳出等式的基本性质作为本节课的重点,也是难点。

二、学情分析
新课标强调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

而简易方程是新课标“数与代数”中一个重要部分。

学生已经了解了方程的意义并且初步学会了列简单方程,而且小学五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独立思考能力,乐于动手操作、合作探究。

因此教学中我引导学生认真观察—独立思考—自主探究—合作交流,遵循由浅入深,由具体到抽象的规律,为学生创设一个和谐的学习环境,让孩子们在探索交流中,感受、理解和概括出等式的基本性质。

三、教学方法
《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必须注意从学生的生活情境以及学生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他们提供参与的机会,使他们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对数学产生亲切感。

因此,在这节课中,教法我采用了观察法、讨论法、探究法和问答法,让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和分组讨论探究学习。

并且通过大量的练习问答来巩固知识点的掌握运用。

四、教学准备
天平、多媒体课件。

由于天平操作起来有些困难,可能会出现不平衡的结果,所以采用了认识天平和采用多媒体课件展示结果。

五、教学过程
我把教学过程分为以下四个环节:故事引入,激发兴趣——引导探究、合作交流——巩固练习、运用新知——课堂小结
(一)故事引入,激发兴趣
以曹冲称象的故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入天平并通过天平中的平衡引入课题。

(二)引导探究、合作交流
1、具体情境,感受天平平衡
通过课件展示情境图引导学生小结出等式并用字母表示。

2、猜想假设、小结规律
先让学生猜想然后再通过课件在天平上演示过程。

验证学生的猜想,用字母表示。

引导学生小结出:等式两边同时加上同一个数,左右两边仍然相等。

3、观察思考、总结发现
通过课件对教材第64页图2的演示过程让学生独立思考,再通过小组合作讨论总结出发现的规律。

等式的性质1:等式两边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左右两边仍然相等。

4、假设数据、验证规律
得到结论后通过假设物体的具体的数据验证学生自己总结出的规律。

5、口算练习、应用规律
通过一些简单的等式问答应用等式两边同加或同减相同的数以加强规律的应用。

6、设疑思考
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还有没有其他的运算也能使等式左右两边相等。

留给
学生思维的空间,再通过课件引导学生一步步总结出等式的性质2:等式两边乘同一个数,或除以同一个不为0的数,左右两边仍然相等。

(三)巩固练习、运用新知
通过填空、判断等一系列的练习巩固由浅入深的运用等式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四)课堂总结
在课结束前让学生分别谈谈自己的收获以强化巩固所学知识。

并且布置作业。

六、板书设计
在板书的设计上以简单明了为主。

通过字母等式的同加、减,同乘、除表现出等式的两个基本性质
以上是我的说课,请各位老师多提宝贵建议。

谢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