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材料作文训练及范文 PPT课件
合集下载
高中材料作文经典实例.ppt
![高中材料作文经典实例.ppt](https://img.taocdn.com/s3/m/7419ea97770bf78a652954af.png)
流米洞
• 由重庆沿长江而下,过了忠县,有一孤 峰屹立北岸,景色奇秀。峰顶有一塔, 塔内有一洞,称为“流米洞”。这里流 传着一个故事:“流米洞”每日有米自 动从洞中流出,供此地寺中和尚们享用 。后来有一和尚嫌洞口太小,流出的米 仅够吃用,于是偷偷将洞口凿大,希望 能多流出一些米换钱。不料,从此那洞 竟粒米不出了。
三八二十三
• 有一天,颜回上街看见一个买布的人和一个卖布的人 在吵架。买布的说:“明明三八二十三,你为什么收 我二十四个钱?”卖布的说:“三八本来就是二十四, 我收你二十四个钱没错。”颜回忍不住上前劝架,他 对买布人说:“先生,三八是二十四,你算错了。” 没想到那人指着颜回的鼻子说:“你是什么人?敢说 我算错了?我就听孔夫子的,咱们找孔夫子评理去。 ” 颜回带着买布人来见孔子。在路上,买布人问:“ 如果是你错了怎么办?”“是我错了,我就把我头上这顶 新帽子送给你。”颜回反问,“如果是你错了你怎么 办?”买布人回答:“如果是我错了,我把脑袋割下来 给你。”
桑园寄子
• 晋代的邓攸为避战乱,带着弟媳妇和儿 子、侄儿逃难。途中弟媳妇被乱军冲散 ,年迈体弱的邓攸难以兼顾两个幼小的 孩子,便忍痛把亲生儿子绑在一棵桑树 上,背着侄儿继续逃亡。幸亏在不久之 后,后面赶来的弟媳妇发现了邓攸的儿 子。婶侄二人在逃出潼关之后又巧遇邓 攸,一家人才得以团圆。
• 【点评】人的一生,不知要面临多少抉择:大 与小,多与少,美与丑,重与轻,易与难,利 与弊、亲与疏……其中无论哪一种抉择,大概 都很难超乎人之常情。选择利于己的,为人的 本性使然,本无可厚非;选择利于人的,也不 太难做,古今中外大有人在。逃难途中,邓攸 在两个小孩只能带走一个的抉择中,选择了侄 儿而放弃了儿子,这不会比在生与死面前选择 死来得轻松。这刹那间的抉择,足够让人惊心 动魄,足够让人扼腕长叹,更足以让古今所有 为了自身利益而骨肉相煎的人们汗颜。
高中新材料作文训练 ppt课件
![高中新材料作文训练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b7e469c71fe910ef12df830.png)
一个人的生命途中,坷坷坑坑,在 所难免。大门小门,都要通过。不要 仅取一种生命的方式,要学会变通, 既要懂得昂着挺进,也要懂得侧身弯 腰。一味地只有“我辈岂是蓬蒿人” 的轻狂,还不是落得被人家扫地出门 的结局。 学会忍让,因为退一步海阔天空!
•
简评:这篇提出了一些较为新鲜 一点的看法,可以说是一点亮点吧。 习作者说忍让是一种智慧,是一种 明智的选择,是需要有一颗包容的 心胸,还需要一种意志和决心。文 章贵在有一点自己的看法,这一篇 还算可以。
生活中,需要低头
人生不是一帆风顺,总会有坎坎坷坷。 在人生之路上,时常会有需要我们低头 才可以过去的小门。面对这种情况,我 们要学会低头,生活需要低头。懂得低 头,是人生中一大领悟。据说,凡是报 考印度孟买佛学院的学生,进校的第一 堂课就是过一道只有1.5米高,0.4米宽的 小门。一个成年人只有变腰侧身才不会 碰壁撞头地过去。
•
忍让,有时需要我们放开胸襟, 包容这世间的是与非。蔺相如的忍让 之气度,可使我们佩服。虽廉颇一再 地挑衅,一再地的恶语相加,可是他 的“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的境界, 包容了这一切,避开了这一切。这决 不是怯弱。试想若没有蔺相如的忍让 大度,“将相和”又如何会成为佳话 美谈,试想蔺相如若与廉颇争锋相对, 寸利必争,国何以得存?
力炼整句,打造美文[3]
优秀文段背诵
• 友情,是人生一笔受益匪浅的储蓄,这储蓄,是患难中的 倾囊相助,是错误道路上的逆耳忠言,是跌到时的真诚的 搀扶,时痛苦时抹去泪水的一缕春风。 • 爱情是人生一笔受用不尽的投资,这投资是生活中的细心 照顾,是风雨路上的一把雨伞,是受伤时的万能药水,是 流泪时可以依靠的一张臂膀。 • 诚信是人生一笔不可估量的财富,这财富是路上拾遗后的 不私留,许下诺言后的不回头,是刘备三顾茅庐的真诚, 是韩信一饭千金的热情。 • 温暖是飘飘洒洒的春雨;温暖是写在脸上的笑影;温暖是 义无反顾的响应;温暖是一丝不苟的配合。
新材料作文写作指导及例文ppt课件
![新材料作文写作指导及例文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89e28bdc1c708a1294a4467.png)
30
•
我凝望眼前的这一汪泉,也能感受到来自它的凝
望——这一潭经历了数百年的古泉,也正因为它的主
人而改变了命运。泉从数百年前借来了那份才女的情
怀,用它的灵动一一展示给我们。的确,漱玉泉是因
为词人而闻名,而它所呈现的,却也是词人的才情与
风范。它淙淙的喷涌声,它垂下的千万条柳绦,它缥
缈若仙境的氤氲,都在诠释着一个古代女子的才气与
•
关羽沉吟不语,翼德面有愧色。“那大哥是重
智而轻勇了?”
•
“非也!”刘备哂之:“天塑雄才,有文士,
有武师,能文则潜心书海丰盈谋略;能武则醉于剑
舞精进射骑。天下英王,不过择文武而用,即可位
重九鼎。”
• 弦音忽急,动于雷霆,人皆屏息。声愈促,弦 愈急,霎时戛然,满室静寂。
• “先生好曲!”刘备击节而叹。
小狗只看到自己的优点而没有看到自己的不 足,落得难堪的结局。(分析材料)其实,我们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势与劣势,我们既不要因为 自己的优势而沾沾自喜,也不要因为我们的劣势 而妄自菲薄。我们只要发挥自己的优势,实现人 生价值,就无愧于世了。 (由物及人)
17
每个人都各有所长,各有所短,需要我们 去挖掘去发挥自己的优势。 (提出观点)像骆 驼一样将自己的优势与他人的劣势对比,太过自 悲,不可取。
23
诸葛转身而出,手捧瑶琴:“使君高才,亮 受教颇多。若论武斗,使君二弟已为良将,亮愿 填补文才,竭尽愚智,以报使君知遇之恩。”旋 即长拜。
刘备忙前趋相扶。诸葛抬眸笑望关张:“将 军,可知琴曲之道?若六弦齐长则弦一律,无调 。只有六弦各具长短,长为长,短为短,方能蕴 声制律,并创长短参差之声。亮与将军各有所长 ,各有所短,愿各避其短,扬其长。如此笙琴长 短相备,则可高可低,可伸可聚,纵横天下,莫 能及也。”
•
我凝望眼前的这一汪泉,也能感受到来自它的凝
望——这一潭经历了数百年的古泉,也正因为它的主
人而改变了命运。泉从数百年前借来了那份才女的情
怀,用它的灵动一一展示给我们。的确,漱玉泉是因
为词人而闻名,而它所呈现的,却也是词人的才情与
风范。它淙淙的喷涌声,它垂下的千万条柳绦,它缥
缈若仙境的氤氲,都在诠释着一个古代女子的才气与
•
关羽沉吟不语,翼德面有愧色。“那大哥是重
智而轻勇了?”
•
“非也!”刘备哂之:“天塑雄才,有文士,
有武师,能文则潜心书海丰盈谋略;能武则醉于剑
舞精进射骑。天下英王,不过择文武而用,即可位
重九鼎。”
• 弦音忽急,动于雷霆,人皆屏息。声愈促,弦 愈急,霎时戛然,满室静寂。
• “先生好曲!”刘备击节而叹。
小狗只看到自己的优点而没有看到自己的不 足,落得难堪的结局。(分析材料)其实,我们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势与劣势,我们既不要因为 自己的优势而沾沾自喜,也不要因为我们的劣势 而妄自菲薄。我们只要发挥自己的优势,实现人 生价值,就无愧于世了。 (由物及人)
17
每个人都各有所长,各有所短,需要我们 去挖掘去发挥自己的优势。 (提出观点)像骆 驼一样将自己的优势与他人的劣势对比,太过自 悲,不可取。
23
诸葛转身而出,手捧瑶琴:“使君高才,亮 受教颇多。若论武斗,使君二弟已为良将,亮愿 填补文才,竭尽愚智,以报使君知遇之恩。”旋 即长拜。
刘备忙前趋相扶。诸葛抬眸笑望关张:“将 军,可知琴曲之道?若六弦齐长则弦一律,无调 。只有六弦各具长短,长为长,短为短,方能蕴 声制律,并创长短参差之声。亮与将军各有所长 ,各有所短,愿各避其短,扬其长。如此笙琴长 短相备,则可高可低,可伸可聚,纵横天下,莫 能及也。”
材料作文公开课ppt课件
![材料作文公开课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731b66359fb770bf78a6529647d27284b733797.png)
修辞手法
运用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增强语言表达效果。
逻辑严密
注意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使文章条理清晰,易于理解。
06
材料作文的范文解析
范文一解析
总结词
内容深刻,语言优美
详细描述
范文一选取了具有深刻内涵的材料,通过精炼的语言和生动的描绘,展示了作 者对材料的独到见解和深入分析。文章结构严谨,逻辑清晰,论点鲜明,论据 有力,是一篇优秀的材料作文。
在结尾处提出具体的建议或措施, 引导读者思考与实践。
03
02
呼应开头法
结尾与开头呼应,使文章结构更加 完整。
展望未来法
对未来进行展望,引导读者关注未 来的发展趋势。
04
语言表达技巧
准确用词
选择恰当、准确的词语,避免歧义和误解。
句式多变
运用不同的句式,如长句、短句、反问句、排比句等,使文章更加生动有力。
关键词。
提炼中心思想
在阅读材料的基础上,提炼出 材料的中心思想,明确写作重
点。
确定立意
根据中心思想,结合自己的理 解和思考,确定文章的立意和
观点。
搜集素材
根据立意和观点,搜集相关素 材,为写作做好准备。
审题的方法
关键词分析法
通过分析材料中的关键词和短 语,把握材料的主题和重点。
段落分析法
通过分析材料的段落结构和逻 辑关系,理解材料的中心思想 和观点。
行文
根据主题和中心思想,拟定文章的提纲和 结构,安排好段落和布局。
按照提纲行文,注意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 流畅性,同时注意文章的逻辑性和说服力 。
立意的方法
因果分析法
分析材料中事物的因果关系,从原因入手,探究事物的本质和发展趋 势,从而确定立意。
运用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增强语言表达效果。
逻辑严密
注意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使文章条理清晰,易于理解。
06
材料作文的范文解析
范文一解析
总结词
内容深刻,语言优美
详细描述
范文一选取了具有深刻内涵的材料,通过精炼的语言和生动的描绘,展示了作 者对材料的独到见解和深入分析。文章结构严谨,逻辑清晰,论点鲜明,论据 有力,是一篇优秀的材料作文。
在结尾处提出具体的建议或措施, 引导读者思考与实践。
03
02
呼应开头法
结尾与开头呼应,使文章结构更加 完整。
展望未来法
对未来进行展望,引导读者关注未 来的发展趋势。
04
语言表达技巧
准确用词
选择恰当、准确的词语,避免歧义和误解。
句式多变
运用不同的句式,如长句、短句、反问句、排比句等,使文章更加生动有力。
关键词。
提炼中心思想
在阅读材料的基础上,提炼出 材料的中心思想,明确写作重
点。
确定立意
根据中心思想,结合自己的理 解和思考,确定文章的立意和
观点。
搜集素材
根据立意和观点,搜集相关素 材,为写作做好准备。
审题的方法
关键词分析法
通过分析材料中的关键词和短 语,把握材料的主题和重点。
段落分析法
通过分析材料的段落结构和逻 辑关系,理解材料的中心思想 和观点。
行文
根据主题和中心思想,拟定文章的提纲和 结构,安排好段落和布局。
按照提纲行文,注意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 流畅性,同时注意文章的逻辑性和说服力 。
立意的方法
因果分析法
分析材料中事物的因果关系,从原因入手,探究事物的本质和发展趋 势,从而确定立意。
高中材料作文写作技巧专项教学PPT课件
![高中材料作文写作技巧专项教学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8becaae4793daef5ef7ba0d4a7302768e996f20.png)
蜗牛好高骛远,立志 大而不当结果,两次 宏伟的计划都因不切 实际而流产。不肯脚 踏实地,不肯从干好 平凡的小事来实现自 己的生命价值。
作文写作培训
以果溯因法
从分析原因入手。任何事物的产生、变化和发展,都有 其内在或外在的原因。因此,阅读分析材料的因果联系 从原因切入立意,是行之有效的方法。结合下面材料, 进行作文立意。花儿为什么谢了呢?/我的热烈的爱把 它紧压在我的心上/因此花谢了。琴弦为什么断了呢? /我弹了一个它力不能胜的音节/因此琴弦断了。
单则 材料
材料 形式
双则 材料
作文写作培训
对所给材料的使用原则
应有明确的“引材料”的痕迹,不仅开头要概述引用,还要在中间适当提及,在结尾可以再 一次的回扣材料,做到“善始善终”。材料作文的组成
引——析——点——联——结
对材料使用时暴露的问题,完全不引材料,对所给材料一字不改,整段整段地照搬照抄。缺少 简明扼要的概括、对所给材料进行添油加醋的扩写,这有凑字数之嫌、把所给材料当成一个论 据使用,而不是“引子” 通篇文章,一直跳不出所给的材料, “纠缠”过紧关于审题立意正 确审读材料,是作文(新材料作文)立意的关键。
材料作文写作技巧专项练习
前言
新材料作文:只给出材料,不规定话题,要求“全面理解 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这 种材料作文,不限文体,是介于话题作文和命题作文两 者之间的一种新的作文形式 。
作文写作培训
材料的来源
诗歌、漫画、名人名言 新发生的事件、报刊上的新闻 一句格言、一个成语 寓言故事、历史事实 一段歌词、一组素材
作文写作培训
从小和尚的角度切入,可以概括出
信心是成功的关键所在”“要 走向成功,不仅需要信心,还 需要持之以恒的毅力”“欲速 则不” 领悟真理,往往需要源 于实践的体验”“只有认清自 己,才能树立雄心
材料作文写作必备指导(ppt 64页)PPT学习课件
![材料作文写作必备指导(ppt 64页)PPT学习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c9eb78b1711cc7930b7167f.png)
从下列选项中选出最佳的立意( C )
A.不要袖手旁观 B.帮人要帮到底
C.放弃,明智的选择 D.不要一意孤行
2006年12月深圳市七校联考作文 题
阅读下面这句黄永玉给自己的 画作《螃蟹》所写的解说,写篇 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螃蟹:可也怪!人怎么是直着 走的?
1、对象:
2、主次:
螃蟹、人。
本则作文材料中,两个对象螃蟹和人是不是同样重要呢? 通过分析,画作的标题是螃蟹,画作的解说也只有螃蟹的 语言,人在这里只是螃蟹议论的对象,由此可见,材料的 重点应该是螃蟹,我们应着重从审视螃蟹的角度来审题立 意,那样才更切合材料思想,如果单从人直立行走的角度 来写,就不够贴切了。
审题立意之方法 2.因果分析法
原因
例1 猩猩喜欢喝酒。村里人摆上甜酒,用大
小杯子装着。猩猩见了,知道是诱惑。但其
中一个对大家说:“何不尝一点点呢?不吃
多了就行!”于是大家先喝小杯,不久又取大
杯喝。它们实在抵制不住甜酒的诱惑,大饮
而醉。村人趁机追捕,无一幸免。
立意:戒贪婪
结果
审题立意之方法
2.因果分析法
• 材料:
• 古代有一个渔翁,一天,在井里网捞了两条大
鲤鱼;第二天,在井里捞到了三条鲫鱼;第三天,
仅仅捞到了几只米虾;第四天,第五天……什么
也没捞到,这是为什么呢?
鲤鱼
空间不宽 井 水域狭窄 里 藏鱼不多 捞
原 因
鱼
追溯
↓
结 鲫鱼
果
↓
米虾
↓
空白
审题立意之方法
3.多个角度法
断章
卞之琳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 看风景人在楼上看你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 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A.不要袖手旁观 B.帮人要帮到底
C.放弃,明智的选择 D.不要一意孤行
2006年12月深圳市七校联考作文 题
阅读下面这句黄永玉给自己的 画作《螃蟹》所写的解说,写篇 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螃蟹:可也怪!人怎么是直着 走的?
1、对象:
2、主次:
螃蟹、人。
本则作文材料中,两个对象螃蟹和人是不是同样重要呢? 通过分析,画作的标题是螃蟹,画作的解说也只有螃蟹的 语言,人在这里只是螃蟹议论的对象,由此可见,材料的 重点应该是螃蟹,我们应着重从审视螃蟹的角度来审题立 意,那样才更切合材料思想,如果单从人直立行走的角度 来写,就不够贴切了。
审题立意之方法 2.因果分析法
原因
例1 猩猩喜欢喝酒。村里人摆上甜酒,用大
小杯子装着。猩猩见了,知道是诱惑。但其
中一个对大家说:“何不尝一点点呢?不吃
多了就行!”于是大家先喝小杯,不久又取大
杯喝。它们实在抵制不住甜酒的诱惑,大饮
而醉。村人趁机追捕,无一幸免。
立意:戒贪婪
结果
审题立意之方法
2.因果分析法
• 材料:
• 古代有一个渔翁,一天,在井里网捞了两条大
鲤鱼;第二天,在井里捞到了三条鲫鱼;第三天,
仅仅捞到了几只米虾;第四天,第五天……什么
也没捞到,这是为什么呢?
鲤鱼
空间不宽 井 水域狭窄 里 藏鱼不多 捞
原 因
鱼
追溯
↓
结 鲫鱼
果
↓
米虾
↓
空白
审题立意之方法
3.多个角度法
断章
卞之琳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 看风景人在楼上看你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 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高考作文新材料作文写作指导作文课件演示文稿
![高考作文新材料作文写作指导作文课件演示文稿](https://img.taocdn.com/s3/m/011e8683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2167c61.png)
• 可以提炼观点为“人生的价值在于奉献而不在于索 取”。拟题时可用“奉献与索取”“‘给’比“拿’ 愉快“等。
第十七页,共47页。
周二课堂作文
一只美丽的蝴蝶去找医生整容。医生对她说“你已经很 美丽了,简直无可挑剔,用不着来做美容。”蝴蝶说: “红颜易老,我想把自己整得再年轻一点。”医生说: “其实,你现在的美才是最有魅力的。” 蝴蝶打断医生的 话:“我说过了,我要再年轻一点。” 医生只好同意为蝴 蝶做了整容手术。
原因 村民观念落后,素质不高 扶贫工作治标不治本
立意: “人的素质是第一位的”“标本兼治, 双管齐下”等
第二十八页,共47页。
训练3: 乌鸦因羡慕老鹰能从山上俯冲下来抓
走小羊的本领,于是模仿老鹰的俯冲姿势拼命练 习。一天,乌鸦觉得自己练得很棒了,便哇哇地 从树上猛冲下来,想抓住山羊往上飞,可是它的 身子太轻,爪子又被羊毛缠住,无论怎样拍打翅 膀也飞不起来。结果被牧羊人抓住了。当牧羊人 的孩子问这是什么鸟时,牧羊人说:“这是一只 忘记自己叫什么的鸟。”孩子摸着乌鸦的羽毛说: “它也很可爱呀!”
的长进,甚至他怀疑自己究竟能不能修成正果。 有一天,他再也没法忍受了,就向老禅师发牢骚,说自己没有慧根、缺 少佛性,对自己失去信心了。
老禅师微微一笑说:“山腰的工地上,石匠们正在为本寺加工佛像, 你反正也静不下心来,就跟他们去劳动吧,做个帮手,学点手 艺……”
小和尚一听,居然特别高兴,心想,终于可以出去透透风、乐呵乐呵了。 可是,三天以后,小和尚来找禅师,他满脸歉疚:“师傅,我还是回来修行 吧,连四角八棱的粗糙岩石都能在工匠的雕琢下变成仪态万方的石佛,何况 我是一个人呢?” 老禅师舒心地笑了。
一、从找抓关关键键词句句入法手。有的材料为突出中心,有时
第十七页,共47页。
周二课堂作文
一只美丽的蝴蝶去找医生整容。医生对她说“你已经很 美丽了,简直无可挑剔,用不着来做美容。”蝴蝶说: “红颜易老,我想把自己整得再年轻一点。”医生说: “其实,你现在的美才是最有魅力的。” 蝴蝶打断医生的 话:“我说过了,我要再年轻一点。” 医生只好同意为蝴 蝶做了整容手术。
原因 村民观念落后,素质不高 扶贫工作治标不治本
立意: “人的素质是第一位的”“标本兼治, 双管齐下”等
第二十八页,共47页。
训练3: 乌鸦因羡慕老鹰能从山上俯冲下来抓
走小羊的本领,于是模仿老鹰的俯冲姿势拼命练 习。一天,乌鸦觉得自己练得很棒了,便哇哇地 从树上猛冲下来,想抓住山羊往上飞,可是它的 身子太轻,爪子又被羊毛缠住,无论怎样拍打翅 膀也飞不起来。结果被牧羊人抓住了。当牧羊人 的孩子问这是什么鸟时,牧羊人说:“这是一只 忘记自己叫什么的鸟。”孩子摸着乌鸦的羽毛说: “它也很可爱呀!”
的长进,甚至他怀疑自己究竟能不能修成正果。 有一天,他再也没法忍受了,就向老禅师发牢骚,说自己没有慧根、缺 少佛性,对自己失去信心了。
老禅师微微一笑说:“山腰的工地上,石匠们正在为本寺加工佛像, 你反正也静不下心来,就跟他们去劳动吧,做个帮手,学点手 艺……”
小和尚一听,居然特别高兴,心想,终于可以出去透透风、乐呵乐呵了。 可是,三天以后,小和尚来找禅师,他满脸歉疚:“师傅,我还是回来修行 吧,连四角八棱的粗糙岩石都能在工匠的雕琢下变成仪态万方的石佛,何况 我是一个人呢?” 老禅师舒心地笑了。
一、从找抓关关键键词句句入法手。有的材料为突出中心,有时
材料作文写作技巧培训教育实用PPT解析课件
![材料作文写作技巧培训教育实用PPT解析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4c02ead9a89680203d8ce2f0066f5335a8167f2.png)
秋天,漫步花园。万树枯竭,唯独菊 花一枝 独秀, 我们在 花园中 尽情漫 步,菊 花慷慨 大方地 送上淳 朴的花 香。小 动物们 无暇顾 及这这 菊花的 幽香, 而忙着 去采集 过冬的 食物, 为度过 难熬的 冬天而 忙碌着 。小松 鼠将食 物藏在 树洞中 ,熊将 自己缩 成一团 ,熟睡 起来, 青蛙也 躲在了 自己的 洞中, 不再出 来演唱 自己那 洪亮的 歌声。
秋天,漫步花园。万树枯竭,唯独菊 花一枝 独秀, 我们在 花园中 尽情漫 步,菊 花慷慨 大方地 送上淳 朴的花 香。小 动物们 无暇顾 及这这 菊花的 幽香, 而忙着 去采集 过冬的 食物, 为度过 难熬的 冬天而 忙碌着 。小松 鼠将食 物藏在 树洞中 ,熊将 自己缩 成一团 ,熟睡 起来, 青蛙也 躲在了 自己的 洞中, 不再出 来演唱 自己那 洪亮的 歌声。 秋天,漫步花园。万树枯竭,唯独菊 花一枝 独秀, 我们在 花园中 尽情漫 步,菊 花慷慨 大方地 送上淳 朴的花 香。小 动物们 无暇顾 及这这 菊花的 幽香, 而忙着 去采集 过冬的 食物, 为度过 难熬的 冬天而 忙碌着 。小松 鼠将食 物藏在 树洞中 ,熊将 自己缩 成一团 ,熟睡 起来, 青蛙也 躲在了 自己的 洞中, 不再出 来演唱 自己那 洪亮的 歌声。
关于审题立意 正确审读材料,是作文(新材料作文)立意的关键。
秋天,漫步花园。万树枯竭,唯独菊 花一枝 独秀, 我们在 花园中 尽情漫 步,菊 花慷慨 大方地 送上淳 朴的花 香。小 动物们 无暇顾 及这这 菊花的 幽香, 而忙着 去采集 过冬的 食物, 为度过 难熬的 冬天而 忙碌着 。小松 鼠将食 物藏在 树洞中 ,熊将 自己缩 成一团 ,熟睡 起来, 青蛙也 躲在了 自己的 洞中, 不再出 来演唱 自己那 洪亮的 歌声。
高考语文复习材料作文写作ppt课件
![高考语文复习材料作文写作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70c94d7541810a6f524ccbff121dd36a32dc411.png)
等)、引语式材料和图画式材料。
2
审题时应关注五点
①审题干。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70
分)。告诉你是材料类命题,满分70分。文章不少于800字。
②审材料。材料式命题的材料大体可以归为三类,寓言类(包括寓言故
事、寓言诗、漫画等赋材料以哲理的文字)、名言类(包括名人之名言、
这个寓言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全面理解材料,自
选角度,自定立意,自拟标题,自选文体(诗歌除外)作
文;不少于800字;不得套作、抄袭。
13
1. 鲥鱼的角度:生命短暂,但充实,
有意义;
2. 乌龟的角度:生命的可贵;生命的
价值;
3. 整体分析:要正确认识自己。
14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星巴克的老板舒尔茨有次去英国出差,在伦敦最繁
华金贵的地方,看见在很多名牌店的中间夹着一个非常小
的店铺,在卖最便宜的奶酪。他很好奇的走了进去,见一
胡子拉碴的老人在整理奶酪,他问:“老先生,这里是寸
金之地,您卖奶酪的钱够付房租吗?” 老人看着他说:
“先买十英镑的奶酪,我再回答你。”舒尔茨于是买了十
几英镑的奶酪。
“年轻人,你走出我店门向外看看,
”老头说,“这街上所有你看见的豪华店铺基本上都是我
任何事物的产生、变化和发展,都有其内、外因素。因此,
由果溯因,从原因切入立意,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8
例题
有人养了一条名贵的狗,整天用坚固的铁链拴住,可
有一天,狗挣断铁链跑了。原来铁链上的100个环扣
中,99个都完好,只有1个锈坏了,结果整条铁链就
拴不住狗了。
立意:1.小的过错或疏忽往往会带来严重的后果。
请就青年人的历史使命和责任展开思考”、“你支持那个观点?请认真
2
审题时应关注五点
①审题干。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70
分)。告诉你是材料类命题,满分70分。文章不少于800字。
②审材料。材料式命题的材料大体可以归为三类,寓言类(包括寓言故
事、寓言诗、漫画等赋材料以哲理的文字)、名言类(包括名人之名言、
这个寓言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全面理解材料,自
选角度,自定立意,自拟标题,自选文体(诗歌除外)作
文;不少于800字;不得套作、抄袭。
13
1. 鲥鱼的角度:生命短暂,但充实,
有意义;
2. 乌龟的角度:生命的可贵;生命的
价值;
3. 整体分析:要正确认识自己。
14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星巴克的老板舒尔茨有次去英国出差,在伦敦最繁
华金贵的地方,看见在很多名牌店的中间夹着一个非常小
的店铺,在卖最便宜的奶酪。他很好奇的走了进去,见一
胡子拉碴的老人在整理奶酪,他问:“老先生,这里是寸
金之地,您卖奶酪的钱够付房租吗?” 老人看着他说:
“先买十英镑的奶酪,我再回答你。”舒尔茨于是买了十
几英镑的奶酪。
“年轻人,你走出我店门向外看看,
”老头说,“这街上所有你看见的豪华店铺基本上都是我
任何事物的产生、变化和发展,都有其内、外因素。因此,
由果溯因,从原因切入立意,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8
例题
有人养了一条名贵的狗,整天用坚固的铁链拴住,可
有一天,狗挣断铁链跑了。原来铁链上的100个环扣
中,99个都完好,只有1个锈坏了,结果整条铁链就
拴不住狗了。
立意:1.小的过错或疏忽往往会带来严重的后果。
请就青年人的历史使命和责任展开思考”、“你支持那个观点?请认真
高考语文材料作文写作指导PPT课件
![高考语文材料作文写作指导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3c67ef4964bcf84b8d57b7d.png)
3、关键:
本试题只有一句话,“螃蟹:可也怪!人怎么是直着
走的?”这就字字关键,要反复揣摩每个字,揣摩句子
的语气,揣摩螃蟹说这话时的心理。
完整编辑ppt
25
4、辨是非:
本则材料中,我们要思考,螃蟹的发问是善意 的,还是恶意的,抑或是无善无恶,随意的?材 料是肯定螃蟹的发问,歌颂螃蟹,还是否定讽刺 螃蟹?或者无所谓肯定否定,只是陈述一种现象? 联系螃蟹横行的特性,联系平时人们对螃蟹横行 霸道的批评,揣摩画家选择螃蟹作为画作题材的 隐喻意义,我们可以认为材料是讽刺螃蟹,批评 具有螃蟹恶习的一种人的,据此立意最切合题意。 当然,你也可以坚持说材料没有褒贬意义,或者 说就是歌颂螃蟹的天真和敢于发问的,从这一角 度立意,只要言之有理也是可以的。
√ 相互欣赏 √ 和谐之美
√ 风景你我他
√ 营造共赢的风景
√完整编辑pp相t 映成趣的美丽
22
3.多角度切入法
❖ 一户人家五个儿子:一个瞎子,一个 驼子,一个跛子,一个愚笨,一个浪荡。 然而这家人却过得其乐融融,因为家长对 五个儿子各有安排:老大眼瞎,让他按摩 ;老二背驼,让他搓绳;老三足跛,让他 纺线;老四愚笨,让他务农;老五浪荡, 让他经商。一家人各展其长,各得其所。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 文作。文自,主不确要定套立作意,,不确得定抄问袭完题。整,编辑确ppt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含4 意
过程分析
本材料的“主角”是“乌
鸦”,而不是“老鹰”。
面对“乌鸦”的行为,涉及到“牧羊人”和 “孩子”两种不同的评价。
牧羊人 孩子
乌鸦
忘了自己叫什么
奉了2400多的的谬误终于得以澄清。
完整编辑ppt
高三语文材料作文结构课件(共40张PPT)
![高三语文材料作文结构课件(共40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9304fb303169a4517723a372.png)
证2:举例论证 (正面论证)
社会在发展,时代在前进, 现代许许多多的人在教育后代上 远比左宗棠高明。老一辈无产阶 级革命家陈毅,不为儿女“造 屋”,而是身教言传,赋诗叮咛, 教导儿女严于律己,学习马列, 精通业务,努力工作,为国效力。 现在的山西省委书记胡国富,教 育儿子不图享受,深入基层,埋 头苦干,建功立业。我们的领导 干部,不为子孙“造屋”,着力 “树人”,为广大人民群众作出 了榜样,受到了大家的称赞。千 千万万的普通百姓,
阳光总在风雨后 曾经听过这样一则寓言:台 导:由一个 阶上的条石和庙里的神像,都 是用从同一座山上开采的石料 故事导入 做成的。条石认为神像与自己 都是石头,人们却踩着它去瞻 仰神像,这让它感觉非常不公 平。然而神像平静地告诉它: “这是因为你只挨了六刀,而 我却经历了千敲万凿。”
就如材料中老者所种的胡杨树, 联:联系材料 因为经历了更多的磨砺,在逆境中 将根深埋地底,所以才能在风雨来 提:提出观点 临之时才得以存活。这两则故事都 告诉我们:阳光总在风雨后。 或许风雨是残忍的,经受风雨是 痛苦的,但那是走向美丽成功的关 键一步。就像是一个整天面对暗无 天日的蛹,它要想见到阳光,闻到 花香,它就必须经历对身体的残酷 的磨练,挤压使身体变得轻盈,最 后破茧而出成为一只美丽的蝴蝶, 成为飞翔于宇宙间的精灵尤物。
议: 这些杰出的作品,彪炳史册,光耀千年。而他们的作 者也因为其深厚的知识积累,成为我们今人探求学问,走 向成功的精神领袖。
结:强调观点
积累是一个漫长却不乏味的过程,正如我们 的学习生活,积累知识是为更高的学业作铺垫, 积累经验是为更好做人打基础。正所谓“厚积而 薄发”。累成竹于胸前才能让我们在任何情形, 任何境遇中不会手足无措,相形见绌。
[评析]本文从材料中螃蟹的好奇入笔,抓 住螃蟹奇怪人的直行这一结果发出疑问,查原 因,定论题,提观点,这种读后感似的写法使 论题和观点紧扣材料。论证部份分别从古代寓 言、古代人物和现实生活三方面联系开去,避 免了就事论事,使内容丰富,论据充分。然后, 进一步探求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分析其危害, 使论证更加深入。最后,提出解决办法,要树 立正确的是非观、荣辱观、美丑观,照应标题, 使文章结构完整。这是一篇比较典型的议论文, 较好地应用了“引、议、提、联、深、结”六 字结构,初学议论文可以模仿。
高考材料作文课件PPT课件
![高考材料作文课件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859621b8bd63186bdebbc7e.png)
作文讲评
精选PPT课件
1
思辨性
作文思辨的辨证性,要用辨证的观点 来看问题——全面地看问题,避免片面地 看问题;联系地看问题,避免孤立地看问 题。
精选PPT课件
2
一、注意材料的整体性
材料作文的材料不能孤立地看,必须注 意整体与局部的关系。
一锅米饭,放到第二天,水汽就会干了一些; 放到第三天,味道恐怕就有问题;第四天我们 发现,它已经变坏了,再放下去,就要发霉了 。可是,生活中还有另一种情况,在古代,父 母生下女儿,就在地窖里埋下一坛米做的酒。 十七八年后,这酒竟然成了女儿婚礼上的佳酿 ,人们还给它起了个美丽而惹人遐想的名字: 女儿红。
请就这则材料进行分析,自拟题目,写一篇议论文。
审题分析:从表面上看,这是一个人的公德、修养问题。 这样写,当然可以,但只停留在材料表面不会深刻,当然也难 得有新意。往深层次看,刘海洋是有知识的“文化人”,应该 懂得这些起码的常识,由此看来,“有文化”不等于“有公德 修养”,这就牵涉到才与德的关系:知识不等于德操。
先用一段优美的语言(多为排比)引出一个 中心论点。
再用一段意味隽永的语言讲道理。
再用三个分论点逐层展开论述,
第六段联系实际,做点简要的分析,
最后再用一段话或总结全文、或引人深思、
或呼唤号召。
精选PPT课件
13
▪
[材料1]某杂志社做调查:“你对同学最赞赏
的品质是什么?”调查结果,排在第一位的是
“乐于助人”。
[材料2]某单位在一些少年中作不记名问卷调
查:“你如果遇到别人遇到麻烦事时会怎样对
待?”回答“悄悄走开”的人不少。
作文要求:根据“材料1”和“材料2”,自拟题目,联系
精选PPT课件
精选PPT课件
1
思辨性
作文思辨的辨证性,要用辨证的观点 来看问题——全面地看问题,避免片面地 看问题;联系地看问题,避免孤立地看问 题。
精选PPT课件
2
一、注意材料的整体性
材料作文的材料不能孤立地看,必须注 意整体与局部的关系。
一锅米饭,放到第二天,水汽就会干了一些; 放到第三天,味道恐怕就有问题;第四天我们 发现,它已经变坏了,再放下去,就要发霉了 。可是,生活中还有另一种情况,在古代,父 母生下女儿,就在地窖里埋下一坛米做的酒。 十七八年后,这酒竟然成了女儿婚礼上的佳酿 ,人们还给它起了个美丽而惹人遐想的名字: 女儿红。
请就这则材料进行分析,自拟题目,写一篇议论文。
审题分析:从表面上看,这是一个人的公德、修养问题。 这样写,当然可以,但只停留在材料表面不会深刻,当然也难 得有新意。往深层次看,刘海洋是有知识的“文化人”,应该 懂得这些起码的常识,由此看来,“有文化”不等于“有公德 修养”,这就牵涉到才与德的关系:知识不等于德操。
先用一段优美的语言(多为排比)引出一个 中心论点。
再用一段意味隽永的语言讲道理。
再用三个分论点逐层展开论述,
第六段联系实际,做点简要的分析,
最后再用一段话或总结全文、或引人深思、
或呼唤号召。
精选PPT课件
13
▪
[材料1]某杂志社做调查:“你对同学最赞赏
的品质是什么?”调查结果,排在第一位的是
“乐于助人”。
[材料2]某单位在一些少年中作不记名问卷调
查:“你如果遇到别人遇到麻烦事时会怎样对
待?”回答“悄悄走开”的人不少。
作文要求:根据“材料1”和“材料2”,自拟题目,联系
精选PPT课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材料作文训练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完成作文。 (1)当代著名作家池莉说:“一个人一生可做的事情很多,但 世上不知多少聪明人,一生没做好一件事。” (2)法国画家雷杜德一生只画玫瑰,整整二十年,他记录了170 种玫瑰的姿容,绘成了被誉为“玫瑰圣经”的《玫瑰图谱》, 至今无人逾越。 (3)林语堂先生在《苏东坡传》中为我们展现了一个建树广泛 的通才形象:苏东坡是一个大文豪、大书法家、创新的画家、 造酒试验家、一个工程师……
三、“专”与“通”的关系
• “做好一件事”和“做好很多事”反映的 深层内涵其实是“专”与“通”的关系。 而从“专”与“通”的关系角度入手,可
以得出这样的观点:做好一件事,才可 能做好很多事;做好很多事,为的是 把一件事做好。
范文展示
生之宽度
• “做好一件事”和“做好很多事”反映的深 层内涵其实是“专”与“通”的关系。而从 “专”与“通”的关系角度入手,又可归纳 出以下多个观点:
• 做好一件事,才可能做好很多事;
• 做好很多事,为的是把一件事做得更好;
• 企业讲求团队合作精神,更需要专精人 才;
• 现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是“专通并举”。
立意角度
• 1、一生要做好一件事(成为“专才”) • 2、一生可以做好多件事(成为多方面有所
建树的“通才”) • 3、综合二者,谈二者的辩证关系。我们的
一生要做到通百技而专一长:人可以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 去做很多事,丰富自己的生活,拓展生命 的宽度,收获精彩的人生。
以上材料引起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
请就以上材料,展开联想,自定角度,写一篇文章。 题目自拟,文体自选(诗歌除外),不少于800字。
审题
• 审题时,应首先该排除干扰内容“林语堂先生”, 因为第3则材料讲的其实是苏东坡是个“通才”。 接下来分析三则材料之间的多种关系。
• 从池莉的角度,可提炼出“人一生可做的事很多” 的观点,这是正面立意;从雷杜德的角度,可提 炼出“做好一件事”的观点,这是正面立意;从 苏东坡的角度,可提炼出“做好很多事”的观点, 这也是正面立意;而再从池莉的角度,还可提炼 出“没有一件事做得好”的观点,这是反面立意。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完成作文。 (1)当代著名作家池莉说:“一个人一生可做的事情很多,但 世上不知多少聪明人,一生没做好一件事。” (2)法国画家雷杜德一生只画玫瑰,整整二十年,他记录了170 种玫瑰的姿容,绘成了被誉为“玫瑰圣经”的《玫瑰图谱》, 至今无人逾越。 (3)林语堂先生在《苏东坡传》中为我们展现了一个建树广泛 的通才形象:苏东坡是一个大文豪、大书法家、创新的画家、 造酒试验家、一个工程师……
三、“专”与“通”的关系
• “做好一件事”和“做好很多事”反映的 深层内涵其实是“专”与“通”的关系。 而从“专”与“通”的关系角度入手,可
以得出这样的观点:做好一件事,才可 能做好很多事;做好很多事,为的是 把一件事做好。
范文展示
生之宽度
• “做好一件事”和“做好很多事”反映的深 层内涵其实是“专”与“通”的关系。而从 “专”与“通”的关系角度入手,又可归纳 出以下多个观点:
• 做好一件事,才可能做好很多事;
• 做好很多事,为的是把一件事做得更好;
• 企业讲求团队合作精神,更需要专精人 才;
• 现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是“专通并举”。
立意角度
• 1、一生要做好一件事(成为“专才”) • 2、一生可以做好多件事(成为多方面有所
建树的“通才”) • 3、综合二者,谈二者的辩证关系。我们的
一生要做到通百技而专一长:人可以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 去做很多事,丰富自己的生活,拓展生命 的宽度,收获精彩的人生。
以上材料引起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
请就以上材料,展开联想,自定角度,写一篇文章。 题目自拟,文体自选(诗歌除外),不少于800字。
审题
• 审题时,应首先该排除干扰内容“林语堂先生”, 因为第3则材料讲的其实是苏东坡是个“通才”。 接下来分析三则材料之间的多种关系。
• 从池莉的角度,可提炼出“人一生可做的事很多” 的观点,这是正面立意;从雷杜德的角度,可提 炼出“做好一件事”的观点,这是正面立意;从 苏东坡的角度,可提炼出“做好很多事”的观点, 这也是正面立意;而再从池莉的角度,还可提炼 出“没有一件事做得好”的观点,这是反面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