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示范栽培技术浅识

合集下载

浅析玉米栽培技术要点

浅析玉米栽培技术要点

浅析玉米栽培技术要点玉米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栽培技术以提高产量、品质和防治害虫病害为主要目标。

下面将从种子选育、土壤准备、肥料管理、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浅析玉米栽培技术的要点。

1. 种子选育育种选优良的种质是提高产量和品质的基础。

目前,我国已研究出多种适应不同区域的玉米品种,一般应根据当地的气候和土壤条件、品质要求以及市场需求等因素选择合适的品种。

在选种时,应优先考虑抗性较强的品种,同时还应注意玉米的产量、品质、耐受性和形态特征等方面的特点。

2. 土壤准备玉米生长需要较高的土壤肥力和水分,因此在土壤准备过程中应根据土壤类型和质地进行施肥、翻耕或深翻等操作,确保土壤松软、肥沃,并且含水量适中。

在肥料施用时,应根据土壤的缺陷和玉米对养分的需求进行适量补充,以保证玉米的生长和发育。

3. 肥料管理肥料管理是玉米栽培技术中非常关键的环节。

在施肥时,应根据土壤肥力、玉米生长阶段、作物密度等因素进行施肥。

在肥料的种类选择上,应优先选择含有氮、磷、钾等主要元素的复合肥。

此外,还要注意肥料的施用时间和方法,以避免肥料损失和造成浪费。

4. 田间管理田间管理是保证玉米生长健康的重要措施。

在田间管理中需要重点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密度控制。

密度过大会影响玉米的光照和营养分配,对产量和品质产生不利影响。

一般来说,单株距和行距的搭配应该根据品种、土壤和气候等因素进行合理调节。

(2)灌溉管理。

玉米对水分的需要较高,只有及时、充足地进行灌溉,才能保证玉米的生长和发育。

在灌溉时要注意,应根据土壤的含水量和玉米的需水量进行调节。

(3)除草管理。

玉米生长过程中,应注意及时除草,以保证其充分吸收养分和水分。

(4)病虫害管理。

在病虫害管理中,应根据不同病虫害的类型和侵害程度采取不同的防治措施,以保证玉米的健康生长和产量。

5. 病虫害防治病虫害防治是玉米栽培中的重要问题。

在防治过程中,应优先考虑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措施,例如喷灌滴灌、轮作制度、有机肥施用、合理施肥等措施,避免使用过多的化学农药,以免对环境和人体的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浅析玉米栽培技术与田间管理措施

浅析玉米栽培技术与田间管理措施

浅析玉米栽培技术与田间管理措施玉米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也是重要的饲料作物。

为了提高玉米的产量和品质,确保农民的经济效益,采取科学的栽培技术和田间管理措施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对玉米栽培技术和田间管理措施进行浅析。

玉米的适宜栽培地点应该选择土壤肥沃、排水良好的地方。

在选地时应尽量避免玉米连作,以免引发土壤病虫害。

也应该注意选择自然环境条件好的地区进行玉米栽培。

在选种上应选择适应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品种。

目前,有很多适应不同地区的玉米品种,根据不同的地域和气候条件进行选择,可以提高产量和抗逆性。

在施肥方面,应根据土壤的肥力状况进行科学合理的施肥。

在播种前,可以在地里进行基础施肥,选择有机肥和无机肥配合使用,提供充足的养分供给。

在生长期间还需要进行追肥,及时补充作物所需的养分。

对于病虫害防治,可以采取综合的措施。

在生长期间,可以定期进行病虫害的监测和预防,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在防治上可以采用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相结合的方法,提高防治效果。

合理的种植密度也是玉米栽培的关键。

种植密度的过大或者过小都会影响玉米的生长和产量。

在种植时应根据不同品种和土壤条件进行调整,保持适宜的种植密度。

在田间管理上还应注意及时除草和灌溉。

杂草会与玉米竞争养分和水分,影响玉米的生长和产量。

在生长期间要定期进行除草,保持田地的整洁。

而灌溉则要根据土壤水分的状况进行合理的调控,保证玉米的正常生长和发育。

科学的栽培技术和田间管理措施对于玉米的产量和品质有着重要的影响。

只有采取恰当的方法来进行栽培和管理,才能使玉米获得最佳的生长环境和养分供给,从而提高产量和农民的经济效益。

浅谈玉米栽培技术要点及病虫害的防治

浅谈玉米栽培技术要点及病虫害的防治

浅谈玉米栽培技术要点及病虫害的防治玉米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也是农村家庭经济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玉米的种植技术涉及到育苗、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多个方面。

在本文中,我们将从玉米的栽培技术要点和病虫害防治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玉米栽培技术要点1.土壤选择玉米喜肥,要求土壤肥沃、疏松,pH值在6-7之间。

选种前应做好土壤检测,根据实际情况施用有机肥和化肥,保证土壤肥力充足。

2.育苗在育苗期,一定要注意保持苗床湿润和浅耕松土。

温度过高会使秧苗生长过旺,影响定植后的成活率,需要及时通风降温。

3.定植玉米的定植时间通常在5月中下旬,应在晴朗的天气中进行,避免雨水或连续阴雨天气。

行距要合理,根据不同品种具体调整,一般应保持在60-70cm。

同时,还需要注意密植、稀植的问题。

4.田间管理玉米生长期间需要及时拔草、施肥、灌溉以及病虫害防治等田间管理工作。

每次施肥不宜过多,要注意肥料的均匀撒布和及时拱土。

灌溉要保持土壤湿润但不过湿,避免流失。

二、病虫害防治1.玉米大斑病玉米大斑病是一种常见的病害,病原菌生长在叶片上,导致叶子出现褐色斑点。

在防治方面,可以采用药剂喷洒、清除病株、合理间套作、选用抗病品种等方法。

2.玉米花叶病毒病花叶病毒病是由蚜虫传播的病害,主要危害玉米花部和叶片。

在病害早期可以采用菌剂喷洒和粘板防治,同时加强田间巡查,减少虫害传播。

3.玉米螟害玉米螟是危害玉米的主要害虫,它的幼虫在叶片或穗部进行食害,严重影响产量和质量。

在防治方面,可以采用药剂喷洒、人工捕捉、选择抗虫品种等方法。

总的来说,玉米的种植管理和病虫害防治非常重要,只有选择适合的品种、科学管理、及时防治病虫害才能保证玉米高产、优质、高效。

浅议玉米栽培技术要点及病虫害防治措施

浅议玉米栽培技术要点及病虫害防治措施

浅议玉米栽培技术要点及病虫害防治措施玉米是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它的栽培技术要点和病虫害防治措施对于保证产量和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将从栽培技术要点和病虫害防治措施两个方面进行浅议。

一、玉米栽培技术要点1. 土壤选择:玉米喜欢生长在肥沃、疏松、排水良好的土壤上。

应选择富含有机质,土层深厚的土壤进行种植。

2. 良种选择:选用适应当地气候条件和优质的玉米良种进行种植,以保证产量和品质。

3. 良好的播种时间:玉米的播种时间应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和土壤湿度进行合理安排。

通常在气温稳定在10℃以上,土壤湿度适宜的情况下进行播种。

4. 合理密度和行距:根据当地的土壤肥力和养分供应情况,合理安排玉米的密度和行距,以保证每株玉米植株有足够的生长空间和养分供应。

5. 施肥合理:玉米对氮、磷、钾等营养元素的需求较高,应根据土壤分析结果合理施肥。

一般来说,在苗期和抽穗期适量追施氮肥,以提高产量和品质。

二、病虫害防治措施1. 病害防治措施:玉米常见的病害有灰斑病、锈病、白粉病等。

预防病害首先要做好田间管理工作,如合理的田间排水、及时清除杂草、避免土壤二次污染等。

可以采用无菌耐病种子和病毒抑制剂等方式进行病害防治。

2. 虫害防治措施:玉米常见的虫害有蚜虫、螟虫、叶蝇等。

预防虫害可以通过合理的田间管理、及时清除虫害的传播源、控制病虫害的虫害天敌等进行。

如果虫害已经发生,可以采用合理的药剂浸种、喷雾等方式进行防治。

4. 合理轮作:合理的轮作可以有效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如与豆类作物轮作可以提高土壤养分和提供氮素。

玉米栽培技术要注意土壤选择、良种选择、播种时间、密度和行距、施肥合理等方面。

在病虫害防治方面,主要采取农田管理措施、种植抗病虫种子、合理施药等方式进行预防和控制。

这些技术要点和防治措施可以帮助农民提高玉米的产量和品质,保证粮食生产的顺利进行。

浅析玉米栽培技术与田间管理措施

浅析玉米栽培技术与田间管理措施

浅析玉米栽培技术与田间管理措施玉米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对于玉米栽培技术和田间管理措施的掌握,可提高玉米产量和质量,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从玉米的栽培技术和田间管理措施两个方面进行浅析,以帮助农民更好地进行玉米种植。

一、玉米的栽培技术1.土壤选择与改良:玉米对土壤要求较高,一般选择土层深厚、排水良好、肥沃的耕地进行种植。

在土壤选择不合适的情况下,可通过土壤改良措施,如有机肥的施用、石灰调节酸碱度等,提高土壤的肥力和适应性。

2.合理施肥:玉米对营养要求较高,特别是对氮肥的需求量最大。

在施肥时,应根据地区的土壤肥力、季节的特点以及作物生长阶段的需要,合理调配氮、磷、钾等主要营养元素的配比。

同时,注意追肥的时机和量,适时进行追肥,补充作物生长所需的养分。

3.适宜的播期和密度:玉米的播种期与地域、气候等因素密切相关。

一般而言,南方在春季、北方在春季和夏季均可进行播种,以适应当地的气候条件。

同时,播种密度的选择也十分重要,一般控制在每公顷8-10万株之间,以充分发挥每株植株的生产力。

4.浇灌管理:玉米对水分的需求较大,特别是在抽雄期和子粒灌浆期需要较多的水分。

在浇水方面,需根据土壤湿度和降雨情况合理浇水,避免积水和缺水的情况产生。

同时,应避免将水浇在玉米叶片上,以免诱发叶片病害。

5.病虫害防治:玉米的栽培过程中,常常会遭受到各种病害和虫害的侵袭。

常见的病害有玉米穴蚜、小菜蛾等,常见的病害有玉米条枯病、锈病等。

在防治方面,可通过选择抗病虫害品种、采用轮作和间作、加强病虫害监测和防治等措施,有效控制病虫害的发生。

1.杂草控制:杂草是玉米生长的重要竞争因素之一,严重影响玉米的生长和产量。

为此,要加强田间管理,及时除草。

可采用物理除草和化学除草相结合的方法,注意除草时机和施药浓度的调整,以保证除草效果和玉米的安全。

2.灌溉管理:灌溉是保证玉米生长和产量的关键环节。

在灌溉方面,应根据土壤湿度、降雨情况和作物需水量,确定灌溉的时间和量,注意合理利用水资源。

浅析玉米种植技术要点

浅析玉米种植技术要点

浅析玉米种植技术要点玉米是世界上种植量最大的粮食作物之一,被广泛应用于食品、饲料、工业原料等方面。

玉米种植技术要点的掌握对于玉米产量的提高至关重要。

以下是几个玉米种植技术要点的浅析:一、土壤准备玉米在选择土壤方面比较宽容,但最适宜的土壤是深厚、富含有机质、排水良好且PH 值在6.0-7.5之间的土壤。

在种植前,应该将土地的杂草和秸秆清理干净,利用有机肥料来改善土壤质量和肥力。

同时,在外出播种前,需要耕作地面并平整土壤。

二、播种在农业领域,玉米种植面积大,龙虎斗播种方法逐渐被人们广泛采用。

这种方法简单、快速,而且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

另一种播种方法是行距较窄的单条播种方法。

在单条播种地区,玉米可以在12-16cm行距的情况下播种,每个菌距离在20-25cm之间。

在龙虎斗播种地区,玉米可以在50-60cm行距的情况下播种,每个菌距离可在20-25cm左右。

在播种过程中,应该适时进行深耕和压实泥土,以确保种子能够安全生长。

三、施肥玉米在不同的生长阶段需要不同类型的肥料。

在种植开始的几天内,玉米的需求主要是氮和磷。

适量施用适合生产者的氮磷肥料,可以促进初期的生长阶段和生存状态。

在此之后,玉米的氮需求逐渐增加,每个月至少施用一次氮肥,以满足其日益增长的需求。

同时,应该定期施用磷肥,以促进根系发育和吸收营养。

四、病虫害防治玉米是一个比较容易受到病虫害干扰的作物。

在种植过程中,应该时刻观察植物和土壤,以及及时采取必要的措施进行治疗。

一些常见的病虫害有玉米叶甲、玉米象、花叶螟和玉米晚疫病。

病虫害防治的成功与否,基本上取决于治疗的及时性和治疗前的正确选择。

正确的病虫害防治措施有助于保持玉米的健康成长,提高生产力。

五、灌溉在种植玉米过程中,适当的水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

玉米在生长和成熟的过程中需要大量的水分。

但是,如果对水的供应不当,会影响玉米的正常生长和生产。

在干旱的时候,特别需要注意适当的灌溉。

用多次小水量灌溉是最佳方法,因为它可以缓慢地渗透土壤,同时帮助玉米充分吸收水分养分。

浅析玉米栽培技术与田间管理

浅析玉米栽培技术与田间管理

浅析玉米栽培技术与田间管理玉米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也是世界上种植面积最大的农作物之一、为了提高玉米的产量和质量,科学的栽培技术和田间管理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对玉米栽培技术和田间管理进行浅析。

首先,玉米的栽培技术包括选种、施肥、播种、病虫害防治等方面。

选种是玉米栽培中的第一步,选择适应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优良品种是确保高产的关键。

根据气候特点和需求,可以选择早熟、中熟或晚熟品种,以充分利用所处地区的生长季节。

同时,还要选择具有高产、抗病虫害能力强的品种,以降低病虫害的发生率。

施肥是玉米生长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它可以提供作物所需的养分,促进生长发育。

在玉米的不同生长阶段,需注重追肥,根据作物的生长需要,合理调整施肥方案,控制施肥量和施肥时间,确保养分供给充足。

同时要避免过量施肥,以免导致土壤污染和环境问题。

播种是指将玉米种子按一定比例投放到田地中。

在播种前,要进行种子处理,消毒、除草、浸种和催芽等处理方法可以提高种子的发芽率和抗逆性。

同时,要根据土壤类型和气候条件,选择适宜的播种机具和技术,保证播种的均匀性和密度。

病虫害防治是玉米栽培中需要高度重视的一个环节。

在不同的生长阶段,玉米容易受到不同的病虫害侵袭,如白粉病、玉米螟等。

为了防治病虫害,可以采取生物防治、化学防治和物理防治等多种综合措施,如及时清除病虫害植株,合理施用农药,增加栽培密度等。

其次,田间管理是玉米栽培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包括灌溉、除草、疏苗、中耕等。

灌溉是为了补充土壤水分和调节土壤水分的含量,保持土壤湿度恒定,以维持作物的正常生长发育。

根据土壤和气候条件,合理安排灌溉的时间和水量,适应作物在不同生长阶段的需水量。

除草是指及时清除田间的杂草,以免影响玉米的生长和养分的吸收利用。

可以采用物理除草、化学除草和生物除草等方式,如喷洒除草剂、覆盖地膜等。

疏苗是指在幼苗期通过人工的方式去掉过密的苗,保证每亩的生长范围内的数量适中,以保证每株玉米获得足够的养分和光照。

浅析玉米栽培技术要点

浅析玉米栽培技术要点

浅析玉米栽培技术要点玉米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也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

玉米的栽培技术对于保障粮食生产和农民的收入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从玉米的生长环境、品种选择、土壤肥力管理、播种密度、灌溉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进行浅析,希望能够对玉米的栽培技术要点有所帮助。

一、生长环境玉米喜温暖、湿润气候,光照充足,适宜生长的气温为20℃-30℃,是一个以阳光为主的作物。

尤其是在播种、幼苗时对温度的要求较高,过低或过高的温度都会影响幼苗生长。

在选择种植地时,要尽量选择适合玉米生长的土地,避免选择沼泽地或排水不好的地块。

二、品种选择选择适合当地生长环境的优良玉米品种对提高产量和品质至关重要。

不同地区的土壤和气候条件不同,适宜的玉米品种也会有所差异。

在选择玉米品种时,要考虑当地的气候、土壤和栽培技术条件,选择具有抗逆性强、高产潜力、抗病虫害能力强的品种,以提高玉米的产量和品质。

三、土壤肥力管理良好的土壤肥力是保障玉米健康生长和高产的关键。

在进行玉米栽培时,要根据土壤肥力情况合理施肥,选择合适的有机肥、复合肥进行追肥,以保证玉米的养分供给。

还应合理进行田间管理,保持土壤松软、透气、有机质含量丰富,提高土壤保水保肥能力。

四、播种密度播种密度是影响玉米产量的关键因素之一。

一般来说,密植玉米每亩可种植3万-5万株,疏植玉米每亩可种植2万-3万株。

在进行玉米的栽培时,应根据品种特性和土壤肥力情况合理确定播种密度,以充分利用土地资源,提高玉米的产量。

五、灌溉管理玉米生长期对水分的需求比较大,特别是在抽雄和坐果期需要更多的水分来保证产量和品质。

在进行玉米的栽培时,要根据当地的降水情况和土壤水分状况合理进行灌溉管理,避免水分过多或者过少对玉米生长造成不利影响。

合理的灌溉管理不仅可以提高玉米的产量,还可以节约水资源,减少因灌溉不当所导致的土壤退化。

六、病虫害防治玉米在生长过程中容易受到病虫害的侵害,比如玉米螟、玉米象、玉米赤霉病等。

浅析玉米栽培技术与田间管理措施

浅析玉米栽培技术与田间管理措施

浅析玉米栽培技术与田间管理措施玉米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也是我国最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

玉米的种植面积广泛,产量丰富,营养价值高,因此备受农户的青睐。

要想取得丰收的成果,就需要有一套科学合理的栽培技术和田间管理措施。

本文将从玉米的栽培技术和田间管理两个方面进行浅析,以期为广大农户提供有益的参考。

一、玉米的栽培技术1. 地块选择和准备地块的选择对于玉米的产量和质量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一般来说,选择土层深厚、土质肥沃、排水良好、阳光充足的地块种植玉米效果最佳。

在地块准备方面,需要进行田间翻耕、平整、施肥、灌溉等工作,保证土壤的松软和养分充足。

2. 品种选择品种的选择直接关系到玉米的产量和适应性。

根据不同的地区和种植条件,选择适合当地生长的优质玉米品种,根据当地的气候、土质、水分条件等因素进行合理的选择。

3. 种子处理和播种在选用优质种子的前提下,需要进行适当的种子处理。

可以通过种子浸种、热水处理、干燥等方式对种子进行处理,提高发芽率和抗逆性。

在播种时,要注意适量投种,调整好行距和垄距,确保每株玉米植株间的距离适宜。

4. 施肥和灌溉玉米生长期需要大量的养分和水分,因此在生长过程中需要不断进行施肥和灌溉。

可以根据土壤的养分状况和玉米的生长需求,合理施用氮、磷、钾等养分,同时进行定期的灌溉工作,保持土壤的湿润度。

5. 害虫防治和病害防治在玉米生长期间,常常会受到一些害虫和病害的侵害。

在栽培过程中需要经常观察玉米的生长状况,及时发现并进行防治。

可以采用化学防治或者生物防治的方法,保证玉米的健康生长。

6. 支架和整枝在玉米生长期间,由于玉米的植株较高,容易倒伏,影响产量和品质。

因此需要在生长初期搭设支架,并在生长过程中进行整枝,以保证玉米植株的稳定和通风透光。

7. 采收和储存玉米的采收时间一般在玉米籽粒充实期,也就是籽粒含水量达到25%~35%左右时进行。

采收后,需要及时晾晒和储存,以防止霉变和虫害。

二、田间管理措施1. 农田保护要保护农田,防治农田水土流失,保护农田生态环境,提高土壤肥力,减少土地的退化。

浅谈玉米栽培管理技术

浅谈玉米栽培管理技术

浅谈玉米栽培管理技术玉米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也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

在玉米的栽培管理方面,技术的不断进步对于提高玉米的产量和质量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土壤选择、播种管理、施肥技术、病虫害防治、灌溉技术等方面,浅谈玉米的栽培管理技术。

一、土壤选择玉米的生长需要良好的土壤环境,对土壤的要求主要包括土壤类型和土壤pH值。

首先是土壤类型,玉米对土壤类型的适应能力较强,但最适宜的土壤类型以深翻砂壤土和壤土为佳。

其次是土壤pH值,适宜的土壤pH值应在6.0-7.5之间,过高或过低都会对玉米的生长产生不利影响。

在栽培玉米前,要通过土壤测试确定土壤类型和pH值,有针对性地进行土壤调理。

二、播种管理在玉米的播种管理中,主要包括播种时间、播种深度、密度等内容。

首先是播种时间,一般情况下,北方地区适合4月上旬至下旬进行播种,而南方地区适合3月下旬至4月中旬进行播种。

其次是播种深度,原则上以种子直径的2-3倍为宜,播种深浅适中有利于玉米的生长发育。

最后是密度,适宜的播种密度可以提高玉米的产量,一般情况下,亩播种量为20-25公斤左右,行距为60-75厘米,株距为25-30厘米左右。

三、施肥技术玉米的施肥技术主要包括基础施肥、追肥和有机肥的应用。

首先是基础施肥,玉米生长期需要大量的养分,因此在播种前要进行基础施肥,追肥则要根据玉米的生长状况进行及时追肥,增加玉米的产量和质量。

有机肥也是玉米生长的重要肥源,合理的施用有机肥可以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

四、病虫害防治在玉米的栽培管理中,对病虫害的防治尤为重要。

对于玉米的主要病虫害,比如玉米螟、玉米赤霉病、玉米花叶病等,要采取综合的防治措施,包括合理的轮作制度、选用抗病虫害品种、及时采取化学防治措施等。

定期进行病虫害的调查监测,及时发现并采取措施防治,对于玉米的产量和质量都有着积极的作用。

五、灌溉技术玉米对水分的需求较为丰富,因此在玉米的栽培管理中,灌溉技术应该得到重视。

浅析玉米栽培技术要点

浅析玉米栽培技术要点

浅析玉米栽培技术要点玉米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广泛种植于南北方,因其适应性强、产量高、食用价值高而备受青睐。

而要想获得丰收的玉米,科学的栽培技术是至关重要的。

下面就让我们来浅析一下玉米栽培技术的要点。

一、地块选择与准备选择适宜的土地是玉米生长的第一步。

玉米适宜生长的土壤应该是肥沃、疏松、排水良好的土壤。

在地力一般的土壤上栽培,肥料应施足,尤其是磷肥的施用非常关键。

对土壤进行深翻整地,去土壤中的杂草,保持土壤的透气性,有利于玉米的生长。

二、良种选择良种是丰收的基础,选择高产、抗逆性强的玉米种子至关重要。

根据所在的地区和生态环境,选择适宜的玉米品种。

一般来说,南方地区适合种植早熟、矮秆、抗倒伏的玉米品种,而北方地区适合种植晚熟、高产的玉米品种。

在选择种子时要选择有资质的正规种子企业的产品。

三、适时播种玉米的适宜播种期是每年的4月上旬至5月初,这个时间段一般是玉米生长的最佳生长期。

选择好地块和良种后,要在适宜的时间进行播种。

在播种前,要将土壤进行充分的耙整和施入适量的基肥。

播种时要保持均匀、适密,保证种子的生长空间。

同时还要做好驱鸟防虫的准备工作,避免浪费和破坏。

四、科学施肥施肥是玉米生长中的关键环节。

在播种后,一般8-10天进行第一次追肥,当秧苗长到5-6片叶时,进行追肥一次,追肥既要及时,也要均匀。

普通肥料追施量一般为25-30公斤/亩左右。

还可以结合玉米生长的特点,选用玉米专用肥进行追肥,以增加产量。

五、适时灌溉玉米对水分的需求量比较大,适时的灌溉是玉米生长的关键环节。

在玉米的苗期、抽雄期等关键生长期,要适时进行灌溉。

尤其是在干旱的北方地区,要加强灌溉管理,保持土壤的湿润度。

六、病虫害防治玉米的生长过程中容易遭受各种病虫害的侵扰,病虫害会对玉米的产量和质量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

要及时对玉米进行病虫害的防治工作。

选用适宜的农药进行喷洒,定期巡视观察病虫害情况,及时进行防治。

七、田间管理在玉米生长的过程中,及时的田间管理对于提高产量有着重要的影响。

浅析玉米栽培技术与田间管理措施

浅析玉米栽培技术与田间管理措施

浅析玉米栽培技术与田间管理措施玉米是我国主要经济作物之一,其生产和质量直接关系到我国粮食安全和农民的生活水平。

因此,玉米的栽培技术和田间管理措施至关重要。

下面对玉米栽培技术和田间管理措施进行简单的分析。

一、玉米栽培技术1.土地选择和准备玉米是喜温作物,需要选择土层深厚、肥沃、透气性好、排水良好的土地进行种植。

在土地准备方面,需要认真做好犁地、耕地、松土、排水、施肥等工作,为玉米的生长提供优质土壤环境。

2.品种选择玉米品种选择是玉米栽培的关键。

根据不同区域的气候、土地性质和作物耐性等因素选择适合的品种,以保证玉米的产量和质量。

3.播种时间和密度播种时间是影响玉米产量和品质的重要因素,选择适当的时间进行种植,能够保证玉米的良好生长和发育。

同时,根据品种特性和土地情况,选择适当的密度进行播种。

4.施肥玉米需要大量的养分供应,特别是氮肥对玉米的生长和产量影响比较明显。

因此,在玉米生长过程中,需要按照生长的不同阶段进行适当的施肥。

同时,在施肥过程中需要注意控制量,以防止过量施肥造成土壤污染和玉米品质下降。

5.防治病虫害病虫害是玉米栽培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在防治病虫害方面,应该采取综合措施,包括选择抗病虫害的品种、加强田间管护、及时发现和处理病虫害等,以尽可能地减少对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二、田间管理措施1.及时清除杂草杂草的存在对玉米的生长和产量影响比较大,因此需要及时清除田间的杂草。

除了手工拔草之外,还可以采用化学除草等方法进行操作。

2.适时灌溉玉米需要适量的水分进行生长,因此适时进行灌溉是必不可少的。

无论是采用喷灌、滴灌还是地面灌溉,都需要注意控制灌溉量和时机,避免土壤过湿或过干。

3.合理排水排水是玉米生长过程中另一个关键的田间管理措施。

在防止积水和土壤盐碱化方面,适当的排水措施非常重要。

需要根据土地情况和地形地貌等因素,选择合适的排水方法和时机进行操作。

4.注意通风通风是防止玉米产生霉菌等问题的重要方法。

浅析玉米栽培技术与田间管理措施

浅析玉米栽培技术与田间管理措施

浅析玉米栽培技术与田间管理措施玉米作为世界上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在全球范围内都有着广泛的种植和消费市场。

在中国,玉米也是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而且其种植面积和产量一直处于领先地位。

对于玉米的栽培技术和田间管理措施的研究和实践,不仅是提高玉米产量和质量的关键,也是确保玉米生产稳定和可持续的重要手段。

本文将从玉米的栽培技术和田间管理措施两个方面来进行浅析。

一、玉米栽培技术1.选址选择:玉米对土壤要求不严格,但是在选址选择上还是需要考虑到土壤排水性和肥力。

一般来说,选址应选择土壤疏松、排水良好、肥沃的地块进行种植。

也要考虑到气候条件和阳光照射,玉米需要充足的阳光照射才能生长健壮。

2.品种选择:在玉米的栽培技术中,品种选择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和土壤环境,选择适合的玉米品种进行种植。

比如在寒冷地区选择抗寒性强的玉米品种,在高产区选择产量高的优良品种等。

3.播种技术:播种技术是影响玉米产量和品质的关键环节。

一般来说,春季播种玉米的时间一般在4月下旬至5月初,夏季播种玉米的时间则是在6月初至7月初。

播种时要注意控制好种子授粉的数量,避免种植密度过大或者过小,影响玉米的生长和产量。

4.施肥管理:玉米是对肥料需求较大的作物,在施肥管理上要根据土壤的肥力状况和玉米生长的不同阶段进行合理施肥。

一般来说,在播种前要将基肥充分施足,生长期间要根据玉米的生长状况及时追肥,确保玉米获得充足的养分供应。

5.灌溉管理:在玉米的栽培技术中,灌溉管理也是十分重要的环节。

要根据土壤的水分状况和玉米的生长需要,合理安排灌溉的时间和量,确保玉米在生长期间得到充足的水分供应。

6.病虫害防治:病虫害是影响玉米产量和质量的重要因素,要注意增加病虫害的监测和预防工作。

在发现病虫害时,要及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避免病害的扩散和造成严重的损失。

二、田间管理措施1.密植稀播:根据当地的土壤条件和气候环境,采取适当的播种密度,进行密植稀播的管理。

浅析玉米栽培技术与田间管理措施

浅析玉米栽培技术与田间管理措施

浅析玉米栽培技术与田间管理措施玉米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也是全球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栽培技术和田间管理措施直接关系到玉米产量和质量。

本文将重点对玉米栽培技术和田间管理进行浅析,希望能为玉米种植者提供一些参考和指导。

一、玉米栽培技术1. 土壤选择:玉米对土壤要求不严格,但以深厚、肥沃、疏松、排水良好的壤土为宜。

对于酸性土壤,可以在播种前进行石灰施用以中和土壤酸性。

2. 种子选择:选择优质玉米种子,要求种子完整饱满,无病虫害,发芽率高。

同时要注意种子贮存期限,尽量选用新鲜种子。

3. 地块整理:在播种前,要对地块进行彻底的整理,清除杂草及农田杂物,保持土壤整洁。

4. 播种时间:播种的时间应在地温升高、空气温度稳定的时候进行。

根据不同地区的气候条件,确定合适的播种时间。

5. 施肥管理:玉米生长期需要大量养分,因此在播种前应在地块施入适量的基肥,并在生长过程中进行追肥。

6. 灌溉管理:保持土壤的湿润对玉米生长至关重要,特别是在玉米抽雄和抽雌期,需给予足够的水分。

7. 病虫害防治:在玉米生长期间要不断巡视田间,及时发现病虫害和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8. 杂草管理:定期除草,保持田间清洁,防止杂草对玉米生长的影响。

9. 支架管理:玉米在生长期间需设置支架,及时支撑玉米植株,以保证玉米的正常生长。

二、田间管理措施1. 地块轮作:玉米是一种状光作物,轮作农作制度有利于玉米的生长,可降低土壤病虫害发生的几率。

2. 合理密植:根据土壤肥力和光照条件,采取合理的密植方式,加大玉米的种植密度,促进玉米产量的提高。

3. 及时施肥:在玉米生长的生育期内,根据玉米生长的需求,及时施入追肥,保证玉米植株的养分需求。

4. 合理浇水:地块要保持适度的湿润,保证玉米正常的生长需求。

5. 种植间作物:玉米生长期间,可以在地块上种植一些早熟的蔬菜或绿肥作物,以充分利用地块资源。

玉米栽培技术和田间管理措施直接关系到玉米的产量和质量。

希望玉米种植者认真研究和实施上述种植技术和管理措施,以确保获得优质、高产的玉米产量。

浅析新型优质玉米栽培技术

浅析新型优质玉米栽培技术

浅析新型优质玉米栽培技术新型优质玉米栽培技术是指利用先进的种植技术和管理方法,生产高产、高品质的玉米产品。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农业生产水平的提高,新型优质玉米栽培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推广。

本文将从土壤选择、品种选择、施肥管理、灌溉技术和病虫害防治等方面,对新型优质玉米栽培技术进行浅析。

一、土壤选择优质玉米的产量和品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土壤的选择和管理。

选择肥沃、排水良好、土质疏松的土壤进行玉米的栽培,是保证玉米高产的重要前提。

在土壤选择的还需做好土壤理化性质的测试,分析土壤的酸碱度、有机质含量、全氮、有效磷、速效钾等营养元素含量,有针对性地进行施肥管理。

二、品种选择玉米品种的选择是新型优质玉米栽培的重要环节。

选择适应当地气候、土壤和生产管理条件的抗性强、高产、优质的玉米品种进行种植。

目前市面上有许多高产、抗性强、品质优良的玉米品种,种植者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也可向当地的农业技术推广部门咨询。

三、施肥管理科学施肥是玉米高产的关键。

在种植过程中,合理施肥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玉米的产量和品质。

一般来说,玉米在不同的生长阶段需要不同的养分。

在播种前,适量施入底肥,以提高土壤的肥力,促进种子的萌芽和生长;在玉米的生长过程中,及时进行追肥,根据土壤测试结果和作物的需求,合理施入氮、磷、钾等养分元素。

还可以选择生物有机肥来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养分的利用率。

四、灌溉技术五、病虫害防治玉米生长过程中,常常容易受到各种病虫害的侵袭。

做好病虫害的防治工作,对于玉米的健康生长至关重要。

在种植前,可以选择抗病虫害性能好的玉米品种,减轻病虫害对玉米的侵害;在生长过程中,加强病虫害的监测,及时采取防治措施,减少病害发生的可能。

新型优质玉米栽培技术是一项复杂的工作,需要全面的考虑和规划。

只有在科学的种植管理下,才能获得高产、优质的玉米产品。

农民和种植者在进行玉米种植的过程中,应该充分利用先进的种植技术和管理方法,不断提高自身的种植技能,以期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浅论玉米栽培技术

浅论玉米栽培技术

浅论玉米栽培技术玉米是一种重要的粮食作物,也是世界上种植面积最广泛的作物之一。

玉米的栽培技术直接影响着玉米的产量和质量,因此掌握好玉米栽培技术对于农民来说非常重要。

本文将从土壤选择、播种管理、施肥技术、病虫害防治等方面,对玉米的栽培技术进行浅论。

一、土壤选择玉米喜温暖湿润的气候,对土壤要求不严格,但适合的土壤类型是砂壤、壤土、壤砂土等。

在土壤pH值为6.0~7.0之间,土层深厚、排水良好的土壤中生长效果最好,这样可以有利于玉米的根系生长和养分吸收。

要尽量选择无污染、无病害、无盐碱的土壤,以提高玉米的产量和品质。

二、播种管理在播种前要对土壤进行耕作,翻耕深度一般为15~20厘米,将地面平整后再进行整地。

播种时间通常选在气温稳定在15℃以上,土壤湿度适中的时候。

播种量一般为每亩6~8斤,密度为每亩1.5~2万株。

播种时要均匀撒播,避免秧苗过密或过稀。

为了保持水分和提高温度,可以在播种后进行覆土覆膜作业。

三、施肥技术玉米在生长期间对养分的需求较大,因此要合理施肥。

一般来说,每亩施钾肥10~15公斤、氮肥12~15公斤、磷肥8~10公斤。

在播种后5~7天可以进行一次追肥,追施尿素或者腐殖肥。

在玉米的抽穗期和抽雄期也需要进行追肥,可以选择氮磷钾复合肥或者有机肥。

施肥的时间要根据玉米的生长期进行合理安排,以便提高产量和品质。

四、病虫害防治玉米生长期间容易受到多种病虫害的侵害,所以病虫害的防治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对于玉米的常见病虫害,可以采取如下防治措施:1. 多种间套种植。

可以选择一些对抗性强、病虫害防治效果好的作物与玉米进行间套种植,以减少病虫害的危害。

2. 合理轮作。

在玉米的生长周期中可以合理进行轮作,换地种植作物,防止土壤中的病虫害大量滋生,对玉米造成伤害。

3. 预防病害。

在播种前可以进行种子消毒,增强种子的抗病能力。

在生长期间要定期喷洒农药,防治叶斑病、穗腐病、大斑病等病害。

4. 防治害虫。

在生长季节,要注意防治玉米螟、蚜虫、叶蝉等害虫的危害,可以选择合适的农药进行喷洒,或者采取生物防治的方法进行防治。

浅论玉米栽培技术

浅论玉米栽培技术

浅论玉米栽培技术玉米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也是许多国家和地区的主要经济作物。

玉米的种植技术对于增产增收至关重要。

下面我们就来浅论一下玉米栽培技术。

一、选地适合的地块玉米对土壤的适应性较强,但在选择种植地块时,仍应选择肥沃、排水良好、日照充足的地方。

应尽量选择砂质壤土或者壤土土壤,土层深厚,通透性好,便于根系生长的地块。

二、合理施肥玉米的生长繁茂,对养分需求量大。

在施肥时,应根据土壤的肥力情况和玉米的生长期进行合理施肥。

在播种前,应适量施入腐熟的有机肥,以提高土壤的肥力。

在生长期,应及时施入化肥,尤其是氮肥和钾肥,促进玉米的生长发育。

三、适时播种玉米的播种时间应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进行合理选择。

通常来说,北方地区可以在4月下旬至5月上旬进行播种,南方地区则可以在3月下旬至4月上旬进行播种。

在播种时,要注意播种深度和行距的控制,避免因为播种不当导致玉米的生长发育受影响。

四、适时灌溉玉米在生长期需要充足的水分。

在干旱季节,需要及时进行灌溉,保持土壤的湿润度。

但要注意避免灌溉过量,导致土壤水分过多,影响玉米的生长。

五、及时除草玉米的生长期较长,易受到杂草的影响。

在玉米生长期要及时进行除草,保持玉米地的整洁,减少杂草对于玉米生长的影响。

六、病虫害防治玉米生长期容易受到多种病虫害的侵袭,对玉米的产量和质量造成影响。

在生长期要注意定期监测田间病虫害情况,及时采取防治措施。

可以通过喷洒农药或者采取生物防治的措施来控制病虫害。

七、及时采收玉米成熟期一般在7月底至8月中旬,成熟后及时采收,避免因为滞后采收导致玉米质量下降。

浅析玉米栽培技术要点

浅析玉米栽培技术要点

浅析玉米栽培技术要点玉米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也是我国农业生产中面积最广,产量最高的谷类作物之一。

在玉米的种植过程中,科学合理的栽培技术十分重要,能够提高产量、保证品质。

下面就来浅析玉米栽培技术要点。

一、品种选择玉米品种选择关系到玉米收成的成败。

正确选择品种,能够适应当地的生长环境,提高产量和品质。

1.早熟品种:早熟品种可避免遇到雨季延宕情况,减少收获期遇到霜冻的风险。

2.高产品种:高产品种种植后能够在相同的生长条件下实现较高的产量,降低单位物质的成本。

3.抗病害品种:选择耐旱、抗病、抗逆性强的品种,获得更为可观的经济效益。

二、场地选择选择适宜的场地是成功种植玉米的重要条件。

玉米好的生长环境是阳光充足,土壤肥沃、疏松和排水良好。

1.土壤:要求土质疏松,肥力好的沃土。

2.水分:选在雨量较多、排水良好的地方,以保证生产需要的水分供应。

3.光照:玉米是一种喜阳植物,选择地形较平坦,阳光充足的景区进行种植。

三、施肥管理适当的施肥能够提升玉米生长中的营养元素,保证其正常的生长和发育。

纠正缺肥和过肥的情况,合理控制施肥量。

在施肥方案中,玉米生长期的施肥时间、施肥次数、施肥量都非常重要。

1.基肥:在春季开春前进行腐熟的堆肥和较为提早的化肥施用,肥力覆盖整片田地。

2.追肥:追肥主要是在玉米生长的中后期,由于玉米生长壮大的速度加快,需要继续补充充足的氮肥、磷肥和钾肥,来确保玉米足够的营养需求。

不过,过量施肥会降低产量,影响品质。

四、田间管理玉米田间管理是指对种植场地的除草、松土、疏芽、搭秧、结实等活动进行管理。

1.除草:一般在玉米幼苗期间要进行灭草工作,以防杂草对玉米的生长带来的影响。

2.摘除不良芽:玉米由于节间势弱,长势不鲜明。

在拉莫架时,应摘去不良芽,以增强耐逆性和寿命,增加产量和质量。

3.及时浇水:在生育期间及时地灌溉和排水,可以保证水分供应及玉米生命的正常运转。

4.松土:松土可以理顺土壤状况,保证空气和水分的良好交换。

浅析玉米栽培技术要点

浅析玉米栽培技术要点

浅析玉米栽培技术要点玉米是世界性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也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

玉米栽培技术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玉米的产量和质量,因此,玉米的栽培技术是农民朋友关注的重要问题。

本文将从种子选育、播种、田间管理、防治病虫害等方面,浅析玉米的栽培技术要点。

一、种子选育种子作为玉米生产的起点,种子选育是玉米栽培中的关键环节。

首先,选择品种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合当地气候、土壤条件的品种,如适合不同气候、土壤条件的早中晚不同品种。

其次,选购种子时要选择质量良好、种籽健康、无杂质,具有良好发芽率、出苗率的种子。

此外,要注意种子存储,保证种子的质量不受损失。

二、播种1.合理密度播种密度直接影响玉米产量,一般选取玉米品种适合的密度按照要求进行播种,如晚熟品种比早熟品种密度略低。

2.适时播种从天气条件上考虑,一般在每年4月上旬至5月底之间适宜进行春季播种,或在7月至8月期间进行夏季播种。

此外,遇阴雨和低温天气时,要避免大水害,可以让土地减少透气时间。

3.深浅适宜播种深浅的控制需要根据不同的土壤情况,结合作物品种、播期等因素综合考虑,一般在播种深度上,将种子放在土层2-3厘米深度即可。

4.施肥适量施肥可以提高种子萌发度,增加玉米根系的发达程度,有利于玉米的生长发育。

在播种前期,可用50-80kg/亩的复合肥施肥,或使用有机肥、腐熟废弃物等。

三、田间管理1.保持地面湿润玉米在生长过程中需要充足的水分,提高田间湿润度可以促使玉米抽穗、结实的时候水产丰富,产量更高。

在干旱季节,要适时拔河、整地,保持土地湿润。

2.及时除草除草是玉米生长的重要环节,可以减少杂草对养分的竞争,优化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保持玉米作物的生长空间及肥料供应。

3.土地保湿夏季玉米生长过程中,地温过高会导致玉米夭折叶状,地温过低则会导致玉米的增长受到限制,因此,在玉米田内铺设遮阳网或干草也可以提高温度,保持土壤的湿润度。

四、防治病虫害1.防止玉米病虫害的发生玉米生长到一定的阶段,会出现一些病虫害的危害,如玉米铁甲虫、玉米螟等。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玉米示范栽培技术浅识
摘要:通过对玉米种子的育苗、苗床处理、移植等办法,实现了玉米栽培技术的改进和完善。

关键词:催芽:晒种
玉米是粮食中的一种重要品种,他的丰收可以解决更多的弄明所面对的粮食问题。

在镇党委政府的关心和支持下,通过试验和总结,实现了杂交玉米示范种高产的栽培技术。

具体情况如下:
1 选用良种,适时播种,认真搞好种子处理
(1)推广品种有:中单808,渝单19;
(2)适时播种,海拔400—600m地区“春分”前后播种较为适宜,海拔600—800m地区“清明”前播种结束。

(3)种子处理
1、晒种:可增强种子的后熟作用,降低种子的含水量,增强种子的吸水能力。

经过晒种的种子,播种中能提高出苗率13—18%,提早出苗1-2天,选择晴天上午9时至下午4时,连续曝晒2—3
小时,晒时要勤翻动,避免高温烫坏种子,收贮时要防潮。

2、浸种:种子经过精选和晒种后进行浸种,浸种能刺激种子,增强种子的新陈代谢,提高种子的活力,播种后出现苗快而整齐,需要保证苗全、苗齐、苗壮。

浸种有冷水浸种和温汤浸种,冷水浸种是把种子在清水中浸泡12—24小时,温汤浸种是用45—50℃的温水浸种6—12小时,然后
把水滤干放在适温条件下进行摧芽,待种子破胸露白后即可播种。

2 育苗技术
(1)苗床地选择在背风向阳处,需要做到管理方便,另外地势必须平坦,土地也需肥沃。

移栽地块,或直接在移栽本田中制作苗床,苗床一般掌握宽1.2—1.5m,长度根据地形和苗床面积而定。

配制方法:可实施11522肥球配方工程,即过筛土杂肥1000斤,表土1000斤,粪水500斤,锌肥2斤,磷肥20斤,此配方可制作4000个肥球。

(3)育苗方法:营养块、营养球的具体操作方法
1、营养块育苗,又叫方格育苗,操作方法是将制好的营养土放苗床内,整平床土,适当浇淋清粪水(或清水),然后用木板轻轻拍紧床土,拍至床土面起泥浆为止,再用刀将床土划成4.5—6.6
平方厘米见方,深约10cm的方格,每格中央打一深2—3cm的小吼,每个孔内播种1粒精选(或催芽)的种子,再盖上1cm左右厚的细土,然后浇水并加盖薄膜或(地膜)于苗床上。

2、营养坨(球)育苗,将配制好的营养土捏成椭圆形(鸭蛋形的坨或球),高8—10cm,直径6—7cm,也可用机械压成圆形的坨(又叫营养钵),然后在营养坨顶端打一小孔,孔深2—3cm,在孔中播1粒精选(包衣)或催芽的种子,再盖上1cm左右厚的细土,将营养坨放入挖好的苗床中,随即浇适量水再覆盖蒲膜或地膜保温。

3 苗床管理
(1)播种至二叶期(一叶一心)重点是保温,保持床内温度20—25℃,最高不超时35℃,若床内温度在30℃以上,应敞开膜的两端散热降温,如营养土发白,要揭膜浇水,并及时盖严防水床,以免内温度过分降低。

(2)二叶期至炼苗前,重点是防止幼苗徒长,应控制床的温度,保持在20℃左右为宜,同时注意经常保持营养土温润。

(3)炼苗至移栽,重点是使细苗适应床外的自然环境,一般在移栽前一周,应进行炼苗,根据气温情况,采用渐增加揭膜的面积和时问,方法是炼苗温度从适温逐渐降低3—2℃,然后再恢复到适温,并严格控制水分(不浇水)起到蹲苗的作用,经过2—3天即可将膜全部揭开,移栽前一天浇足清粪水,便于取苗,有利于定根成活。

4 移栽
(1)移栽期:一般以二叶一心(三叶期)至三叶一心移栽为宜,最迟不超过五叶一心,春玉米苗龄时间约20—25天,夏玉米15天左右。

(2)移栽方法:移栽的关键是保持好根系,缩短缓苗期,提高成活率。

5 全理密植
处理好个体与全体关系,达到增产增收,根据品种的特征特性,及品种介绍,应掌握适宜株数:中单808为3000—3500株/亩,渝单19为2800—3000株/亩。

6 大田管理
(1)早施拔节肥,一般掌握6—7片,每亩可用2—5kg尿素混清粪水10—15担,再结合管理淋蔸,这样可以促进壮苗的正常生长。

(2)重施孕穗肥,一般在大喇叭口期,每亩可施15担清粪水加6—10kg尿素,穴施垒蔸,此生长阶段是决定果穗大小、粒数多少的关键时期。

(3)补施保粒肥,玉米抽穗后,每亩可用尿素1—2kg,过磷酸钙3kg(过筛溶解于水中滤渣)与尿素混合兑水120kg,在下午5
时后进行叶面喷雾,保持壮籽期的养分供给,达到营养足、果穗大、产量高。

(4)适时防治病虫害,确保丰产丰收
通过杂交玉米示范种高产栽培技术的学习和实践,大大促进了玉米的增产增收,极大提高了山区的农民经济收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