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 地震中的父与子

合集下载

17 地震中的父与子

17 地震中的父与子
17 地震中的父与子
词 语:
昔日 颤抖 废墟 爆炸 混乱 疾步 绝望 开辟 瓦砾 破烂不堪
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 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他满脸 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 堪。到处都是血迹。 ……
通过想象,填补文本空白:
★当父亲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 36小时)的时候,他的手指已经 ,他 的肚子已经 ,衣服 ,他的脸 上 ,但是,他想到 ,于是他 又 。 ★父亲在挖掘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哪些事?
“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
“不!爸爸。先让我的同学出去吧! 我知道你会跟我在一起,我不怕。无论 发生了什么,我知道你总会跟我在一 起。”
“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
பைடு நூலகம்
这对了 不起的父与 子,无比幸 福地紧紧拥 抱在一起。
任选其一:
1、搜集5.12汶川大地震中表现父爱母爱的感人 故事写成小片段。
2、说说父母亲为我们做了哪些微不足道,却 有饱含父母之爱的事,写在小练笔本上。

人教版新教材 五年级语文 第九册 第六单元第17课《地震中的父与子》(含两课时)

人教版新教材 五年级语文 第九册 第六单元第17课《地震中的父与子》(含两课时)

人教版新教材五年级语文第九册第六单元第17课《地震中的父与子》(含两课时)教材分析:课文讲述的是1994年美国洛杉矶大地震中,一位父亲冒着危险,抱坚定的信念,不顾劝阻,历尽艰辛,经过38小时的挖掘,终于在废墟中救出儿子和同学的故事.歌颂了伟大的父爱,赞扬了深厚的父子之情.学情分析:现在学生大多都是独生子女,受着父母的宠爱长大的.在他们的心中,认为最关心自己的人是自己的母亲.因此,从古至今,赞颂妈妈的诗句,篇章有很多.母亲用她无私的爱哺育着千千万万的儿女,然而,他们却忽略了爸爸给予的爱.学习<<地震中的父与子>>,很有必要能让学生体验生命中的另一份伟大的爱--父爱.同时,学生对描写人物的文章掌握得不够,要让学生领悟作者,抓住任务的外貌,动作,语言进行描写的表达方法.教学目标:1.认识9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

正确读写、理解“昔日、废墟、疾步、绝望、瓦砾、开辟、破烂不堪”等词语。

积累文中关于人物外貌、语言描写的佳句。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文中最后一句话的含义3.从课文的具体描述中感受父亲对儿子的爱以及儿子从父亲身上汲取的力量。

4.领悟作者抓住人物外貌、语言、动作特点进行描写,反映人物思想品质的表达方法。

教学理念:改变文章结局,让学生联系上下文简单讨论这个结局出现的可能性,追问学生“你是否仍觉得这位父亲了不起?为什么?”,引领学生反复品读父亲解救儿子的过程,在“过程”中深入解读“这位父亲的了不起”。

教学重点、难点:1、通过对父亲言行的描写,体会其爱子之情。

2、通过对儿子言行描写,感受孩子的"了不起"。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略)(一)导入:在一九八九年的美国洛杉矶,这天像往常一样井然有序地生活着,突然间山崩地裂,一场灾难降临,在不到四分钟的时间内房屋倒塌,几万人被埋,三十万人不同程度受到了伤害,灾难给人们带来了痛苦。

在这次地震中,有一对父子演绎了一段令人深受感动地故事。

父与子课文

父与子课文

17、地震中的父与子有一年,美国洛杉机发生大地震,30万人在不到四分钟的时间里受到了不同程度的伤害。

在混乱中,一位年轻的父亲安顿好受伤的妻子,冲向他七岁儿子的学校。

那个昔日充满孩子们欢声笑语的漂亮的三层教室楼,已变成一片废墟。

他顿时感到眼前一片漆黑,大喊:“阿曼达,我的儿子!”跪在地上大哭了一阵后,他猛地想起自己常对儿子说的一句话:“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他坚定地站起身,向那片废墟走去。

他知道儿子的教室在一层楼的左后角,便疾步走到那里。

就在他挖掘的时候,不断有孩子的父母急匆匆地赶来,看到这片废墟,他们痛哭并大喊:“我的儿子!”“我的女儿!”哭喊过后,便绝望地离开了。

有些人上来拉住这位父亲,说:“太晚了,没有希望了。

”这位父亲双眼直直地看着这些好心人,问道:“谁愿意帮助我?”没人给他肯定的回答,他便埋头接着挖。

消防队长挡住他:“太危险了,随时可能发生大爆炸,请你离开。

”这位父亲问:“你是不是来帮助我?”警察走过来:“你很难过,我能理解,可这样做,对你自己、对他人都有危险,马上回家吧。

”“你是不是来帮助我?”人们摇头叹息着走开了,都认为这位父亲因为失去孩子过于悲痛,精神失常了。

然而这位父亲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儿子在等着我!”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

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

挖到第38小时,他突然听见瓦砾堆底下传出孩子的声音:“爸爸,是你吗?”是儿子的声音!父亲大喊:“阿曼达!我的儿子!”“爸爸,真的是你吗?”“是我,是爸爸!我的儿子。

”“我告诉同学们不要害怕,说只要我爸爸活着就一定会来救我,也能救大家。

因为你说过,不论发生什么,你总会和我在一起!”“你现在怎么样?有几个孩子活着?”“我们这里有14个同学,都活着,我们都在教室的墙角,房顶塌下来架成个大三角形,我们没被砸着。

”父亲大声向四周呼喊:“这里有14个小孩,都活着!快来人!”过路的人赶紧跑过来帮忙。

《地震中的父与子》

《地震中的父与子》
《地震中的父与子》
汇报人: 2024-01-04
目录
• 故事背景 • 人物介绍 • 故事情节 • 主题和意义 • 文学手法 • 读者感悟
01
故事背景
故事发生的时间和地点
时间
1994年1月17日,美国洛杉矶
地点
圣安东尼奥山庄,洛杉矶
故事背景的描述
1994年1月17日凌晨4点31分,美国洛杉矶地区发生 7.3级地震,造成约60人死亡,200多人受伤,经济损
故事中父子最终团聚,强调了生命的 可贵和不可预测,呼吁人们珍惜当下 。
团结互助的力量
故事中人们齐心协力帮助父亲挖掘废墟,展现了团结互助的 力量。
在灾难面前,人们应该团结一心,互相帮助,共同面对困难 和挑战。这种精神是社会进步和发展的动力。
05
文学手法
叙事方式
顺叙
故事按照时间顺序展开,从父亲发现地震开 始,到他与儿子在废墟中相遇,再到他们共 同经历生死考验,最后获救。这种叙事方式 使故事情节紧凑,逻辑清晰。
求助与合作
他寻求其他受灾家庭的帮 助,与消防员、志愿者等 合作,共同挖掘废墟。
艰难时刻
在救援过程中,阿曼德遭 遇余震、疲劳和失望等重 重困难,但他始终坚持不 懈。
父子重逢
儿子的坚持
01
儿子在废墟下等待父亲,凭借坚强的意志和求生欲望,终于等
到了救援。
救援成功
02
在众人的努力下,儿子被成功救出,送往医院救治。
06
读者感悟
对父爱的理解
父爱的伟大
文章中的父亲在地震后不顾一切地挖 掘废墟,寻找自己的儿子,展现出了 父爱的伟大和坚定。这种爱超越了生 死,让人深感震撼。
父爱的无私
父亲没有放弃对儿子的寻找,即使在 绝望的时刻也坚持不懈。这种无私的 爱让人感动,也让我们对父爱有了更 深的理解。

17地震中的父与子(gai)

17地震中的父与子(gai)
父亲为了救儿子,整整挖了38小 时,突出了挖的时间之长,之艰难。 这句话不是直接写38小时,而是从8 小时写起,这样写,表现出艰难的过 程,更能体现父亲执著的信念和父救 儿所克服的巨大困难。
当阿曼达被埋在废墟里时是怎么做的?
“我告诉同学们不要害怕, 说只要我爸爸活着就一定会来 救我,也能救大家。因为你说 过,不论发生什么,你总会和 我在一起!”
这段话不是直接写38小时,而是从8小时写起,作者 为什么要这样写呢?
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 36小时,每人再来阻挡他。他满脸灰 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 到处都是血迹。挖到第38小时,他突 然听见瓦砾堆底下传出孩子的声音: “爸爸,是你吗?”
这段话不是直接写38小时,而是从8小时写起,作者 为什么要这样写呢?
17 地震中的父与子
在突如其来 的地震中,这 对父子究竟发 生了怎样感人 的事迹呢?
读读写写
luò shān jī hùn


xū jí
洛杉 矶 混乱 昔日 废墟 疾病
bào
lì zá
chàn

爆炸 瓦砾 砸碎 颤 抖 疾步
同学们伴着音乐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父亲在救助儿子的过 程中的心理变化。
这对了不起的父与 子,无比幸福地紧紧 拥抱在一起。
当父亲开辟一个安全出口的时候,阿曼达是怎么做的?
“不!爸爸。先让我的同学
出去吧!我知道你总会跟我在 一起,我不怕,不论发生什么
“出来吧! 阿曼达。”
事,我知道你总会跟我在
一起。”
“不!爸爸。先让同学 出去吧!”
“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 。” 为什么文中3次反复出现类似的话?
因为他是父亲对儿子的承诺,是 儿子在绝境中满怀信心的力量源泉, 也是父亲坚持到底决不放弃的原因。 反复出现,多处呼应,通过父亲的责 任感充分表现了崇高的父爱,通过儿 子对父亲诺言的深信不疑说明了对父 亲多么信赖。

17.地震中的父与子

17.地震中的父与子

是儿子的声音!父亲大喊:“阿曼达!是你吗? “爸爸,真的是你吗?” 是我,是爸爸!我的儿子! “我告诉同学们不要害怕,说只要我爸爸活着 就一定会来救我,也能救大家。因为你说过,不 论发生什么,你总会和我在一起!
பைடு நூலகம்……
父亲声音颤抖地说:“出来吧!阿曼达!” “不,爸爸。先让我的天下出去 吧!” ……
这对了不起的父与子,无比幸福地 紧紧拥抱在一起。
他挖了8小时,12小时, 24小时,36小时,没人 再来阻挡他.
他挖了8小时,12小 时,24小时,36小时, 没人再来阻挡他。他满 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 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 是血迹。
“不论发生什么,我 总会和你在一起!”
挖到第38小时,他突然听到瓦砾堆底下 传出孩子的声音:“爸爸,是你吗?”
17 地震中的父与子
执教:镇桥中心小学 汪丹
Dizhen
惊心动魄 惨不忍睹 残酷
令人恐怖
损失惨重
洛杉矶 混乱 昔日 废墟 爆炸 瓦砾 砸着 颤抖 疾步 绝望 悲痛 坚定 欢声笑语 破烂不堪
默读课文,思考: 1、这是一场怎样的地震? 2、在这场地震中,父子之 间发生了一件什么事? 3、读了文章,你觉得这对 父子怎么样?

17地震中的父与子

17地震中的父与子

段。看看课文有哪些地方,哪些语句
告诉你这是位了不起的父亲和令你感 动的句子。划下来,并作批注。
“谁愿意帮助我?” “你是不是来帮助我?”
“你是不是来帮助我?”
他挖了8小时,12小时, 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 阻挡他。
“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 跟你在一起!”
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 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 处都是血迹。
读一读
昔日 地震 洛杉矶 叹息 废墟 瓦砾 爆炸 混乱 绝望

17、地震中的父与子
自学提示:
1.自由读课文,读通读顺每个句子,把带拼 音的字词圈出来读一读。 2.想一想这是一场什么样的地震?课文讲了 一件什么事?
• 30万人在不到四分钟 的时间里受到了不同程 度亮的三层教 学楼,已变成一片废墟。
`
亲爱的宝贝, 如果你还活着, 一定要记得, 我爱你……
小练笔: 已经坚持挖掘了36小 时,可儿子还生死未 卜,这一刻,父亲会 对儿子说点什么呢?
课文讲述的是1994年美国 洛杉矶大地震中,一位父亲冒 坚定的信念) 着(危险 ),抱着( 不顾劝阻,历经艰辛,经过 ( 38 )小时的挖掘,终于在 (废墟中 )救出(儿子及其同伴 ) 的故事。
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看看课
文怎么评价这对父与子?
这是一对 了不起的父与 子!
请同学们默读课文1——12自然

17地震中的父与子

17地震中的父与子

读读下列词语
洛杉矶
shān jī mà n
混乱
hù n
昔日

废墟

阿曼达
砸碎 挖掘

疾步
chà n

爆炸
地震 叹息
bà o
瓦砾
安顿 悲痛

颤抖 绝望
坚定 拥抱
欢声笑语
破烂堪
昔日:指往日,从前。
废墟:城市或村庄遭受破坏或灾害后变成 的荒凉地方。 疾步:快步行走。
绝望:毫无希望。
瓦砾:破碎的砖头瓦片。
3、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 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课文为什么 要这样描写父亲的外貌呢?) 突出父亲挖掘的艰辛,体现父亲绝不放 弃的决心。
4、“无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 起!”(课文中为什么反复出现类似的 话?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文中三次出现这样的句子,因为它是父 亲对儿子的承诺,是儿子在绝境中满怀 信心的力量源泉,也是父亲坚持到底不 放弃的原因。反复出现表现崇高的父爱 及儿子对父亲的无比信赖。
“我告诉同学们不要害怕, 说只要我爸爸活着就一定会来 救我,也能救大家。因为你说 过,不论发生什么,你总会和 我在一起!”
了不起— 坚定的信念
“不!爸爸。先让同学们 出去吧!我知道你会跟我在一 起,我不怕。不论发生了什么, 我知道你总会跟我在一起。”
了不起— 勇敢、无私
这对了不起 的父与子, 无比幸福地 紧紧拥抱在 一起。
第六组
我们在父母的爱中长大。父母的爱, 是慈祥的笑容,是亲切的话语;是热情 的鼓励,是严格的要求。在本组课文中, 我们将看到父母之爱的一个个侧面,感 受到父母之爱的深沉与宽广。 认真阅读课文,把握主要内容,想 一想作者是怎样通过外貌、语言和动作 的描写表现父母之爱的。

17地震中的父与子》PPT课件

17地震中的父与子》PPT课件

• 自主学习 • 1、认读下列生字,幵组词。
• shān •杉
杉树 杉木
jī 矶
hÙn 混
xī 昔
昔日 往昔
xū 墟
废墟 殷墟
màn 曼
曼妙 曼声
洛杉矶 混乱 混杂
• jí • 疾
疾病 疾苦
爆炸 爆破
bào 爆
瓦砾 沙砾
lì 砾
zá 砸
砸碎 砸开
chàn 颤
颤抖 颤动
认读多音字幵组词
mái(埋葬)
父亲对儿子说,不论发生什么, 他总会跟儿子在一起!
再见。

第二诼时
• 学习目标
• 1、学习诼文,领悟作者抓住人物外貌、语言 、动作等特点迚行描写表达人物思想品质的方 法。(重点) • 2、找出文中的重点句子,感叐父亲对儿子的 爱以及儿子从父亲身上吸叏的力量。 • (难点)
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美国加州发生6.5级地震, 造成房屋倒塌和人命伤亡。
地震造成房屋坍塌。
地震造成人员伤亡。
一片废墟
地震造成地陷。
17
地震中的父与子

第一诼时
• 学习目标 • 1、我能学会本诼的11个生字,理解“昔日 、破烂丌堪”等词语的意思。 • 2、我能了解文章的大意,理清文章的脉络 。 • 3、我能抓住人物的心理、语言等描写,有 感情的朗读诼文。
1994年洛杉矶地震资料(3)
• 三、几点启示 • 本次地震号称该地区历史上有数的大地震,但仁死 亡58人。其死亡人数乊少,主要归功亍洛杉矶地区 建筑物具备了良好的防震功能。当地政府和人民在 该地多次収生地震后,树立了较强的意识,在建造 房屋时,大都采用木质结构,植根亍坚实的岩层中 ,幵依山势而布局,所以当地房屋的抗震性能非常 优越,在収生地震时能够避免倒塌,大在降低了伡 亡人数。但从另一方面分析,本次地叐伡亡人数虽 然很少,但经济损失高达300亿美元。这是因为洛 杉矶地区是全美第二大城市带,经济密度相当高, 灾害的放大敁应非常明显,形成了低人口死亡率、 高经济损失率的灾情特征。

《17地震中的父与子》PPT课件

《17地震中的父与子》PPT课件

学习要求: 请同学们仔细默读课 文1-12自然段,然后想一 想:课文哪些地方、哪些 语句告诉你这是一位了不 起的父亲。划下来,并在 在旁边写写你的感受。
有些人上来拉住这位父亲,说:“太晚了,没有 希望了。”这位父亲双眼直直地看着这些好心人,问 道:“谁愿意帮助我?”没人给他肯定的回答,他便 埋头接着挖。
消防队长挡住他:“太危险了,随时可能发生大 爆炸,请你离开。” 这位父亲问:“你是不是来帮助我?”
警察走过来:“你很难过,我能理解,可这样做, 对你自己、对他人都有危险,马上回家吧。” “你是不是来帮助我?”
他挖了8小时,12 小时,24小时,36小时, 没人再来阻拦他。
课文为什不直接说他挖了36小时,而要用 4个表示时间的词语 突出了父亲挖的过程很艰难时间很 长,更表现了父亲对儿子的爱
不论发生什么,我总 会跟你在一起! 儿子在等着我! 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 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 都是血迹。
这是关于父亲的( 对于这句话你有何感受? )描写,
这是怎样的一位父亲啊?
一位了不起的父亲! 一位深爱着自己的儿子阿曼达的父亲! 一位承诺、信任、坚定、父爱如山的父亲! 坚忍不拔、格守诺言,有责任感的父亲。
地震造成地陷。
地震破坏公共设施。
1994年洛杉矶地震资料


一、主要经过 1994年1月17日凌晨4时31分,洛杉矶地区发生里 氏6.6级地震,震中位于市中心西北200多公里的圣 费尔南多谷的北岭地区。发生地震时大多数人还处 于沉睡之中,还没有来得及反应,灾难就降临了。 在持续30秒的震撼中,大约有11000多间房屋倒塌, 震中30公里范围内高速公路、高层建筑或毁坏或倒 塌,煤气、自来水管爆裂,电讯中断,火灾四起, 直接和间接死亡58人,受伤600多人,财产损失 300多亿美元。 地震发生后,加州政府立即派出了300支搜寻营救 队前往灾区实施应急救援,这些营救队员装备有高 科技的监听仪器及可以深入到废墟缝隙里面进行拍 摄的录像设备。营救人员运用这些先进的设备救出 了许多被困、受伤的居民。

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17课地震中的父与子

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17课地震中的父与子

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17课《地震中的父与子》课文原文1989年,美国洛杉机发生大地震,30万人在不到4分钟的时间里受到了不同程度的伤害。

在混乱中,一位年轻的父亲安顿好受伤的妻子,冲向他7岁的儿子的学校。

那个昔日充满孩子们欢声笑语的漂亮的三层教室楼,已变成一片废墟。

他顿时感到眼前一片漆黑,大喊:“阿曼达,我的儿子!”跪在地上大哭了一阵后,他猛地想起自己常对儿子说的一句话:“不论发生了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他坚定地站起身,向那片废墟走去。

他知道儿子的教室在一层楼的左后角,便疾步走到那里。

就在他挖掘的时候,不断有孩子的父母急匆匆地赶来,看到这片废墟,他们痛哭并大喊:“我的儿子!”“我的女儿!”哭喊过后,便绝望地离开了。

有些人上来拉住这位父亲,说:“太晚了,没有希望了。

”这位父亲双眼直直地看着这些好心人,问道:“谁愿意帮助我?”没人给他肯定的回答,他便埋头接着挖。

救火队长挡住他:“太危险了,随时可能发生大爆炸,请你离开。

”这位父亲问:“你是不是来帮助我?”警察走过来:“你很难过,我能理解,可这样做,对你自己、对他人都有危险,马上回家吧。

”“你是不是来帮助我?”人们摇头叹息地走开了,都认为这位父亲因为失去孩子过于悲痛,而精神失常了。

然而这位父亲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儿子在等着我!”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

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

挖到第38小时,他突然听见瓦砾堆底下传出孩子的声音:“爸爸,是你吗?”是儿子的声音!父亲大喊:“阿曼达!我的儿子!”“爸爸,真的是你吗?”“是我,是爸爸!我的儿子。

”“我告诉同学们不要害怕,说只要我爸爸活着就一定会来救我,也能救大家。

因为你说过,不论发生什么事,你总会和我在一起!”“你现在怎么样?有几个孩子活着?”“我们这里有14个同学,都活着,我们都在教室的墙角,房顶塌下来架成个大三角形,我们没被砸着。

”父亲大声向四周呼喊:“这里有14个小孩,都活着!快来人!”过路的人赶紧跑过来帮忙。

17地震中的父与子

17地震中的父与子
亲情,
是黑夜里明亮的烛光,
撕开夜幕,
指引前进的航向;
班亲级情:,五(3)
执教:刘焕知
是冬日里和煦的太阳,
驱走严寒,
给人们带来温暖……
17 地震中的父与子
混乱 爆炸 绝望 废墟
想想: 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说说: 课文中的父与子给你留下
怎样的印象?
小小诗诗
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 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 对比 他。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 到处 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 血迹。
他—— 挖了8小时、 12小时、 24小时、 36小时, 没人再来阻挡他。
他—— 满脸灰尘,
双眼布满血丝, 衣服破烂不堪, 到处都是血迹。
。他满脸灰尘,双眼布 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
他挖了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他满 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 处都是血迹。
“不!爸爸。先让我的同学出去 吧!我知道你会跟我在一起,我不 怕。不论发生了什么,我知道你总 会跟我在一起。”
这对了不 起的父与子, 无比幸福地拥 抱在一起。
1、假设阿曼达的父亲也像其他人一样, 望着废墟哭喊一阵子后离开了,会是怎样的 结果?
2、如果所有孩子的父母都像阿曼达的 父亲一样有信心,情况又是怎样?
消防队长挡住他:“太危险了,随时可能发 生大爆炸,请你离开。”
这位父亲问:“你是不是来帮助我?”
警察走过来:“你很难过。我能理解,可这 样做,对你自己,对他人都有危险,马上回 家吧。” “你是不是来帮助我?”
他—— 挖了8小时、 12小时、 24小时、 36小时, 没人再来阻挡他。
他—— 满脸灰尘,
时大多数人还处于沉睡之中,还没有来得及反 应,灾难就降临了。在持续30秒的震荡中,大 约有11000多间房屋倒塌,震中30公里范围内 高速公路、高层建筑或毁坏或倒塌,煤气、自

17地震中的父与子

17地震中的父与子
17 地震中的父与子
1994年,1月17日凌晨4点 31分,在美国洛杉矶......
学习目标
1、学会“昔日、废墟”等词 语。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学会 抓关键词语体会句子。 3、感悟父爱的伟大,体会父 与子的了不起。
读准字音,读通句 子。思考:课文主要讲 了一件什么事?
考考你
洛杉矶 废墟 昔日
颤抖 瓦砾堆
绝望
爆炸 坚定
思 考 : 课 文 讲 了 一 件 什 么 事 ?
A 那个昔日充满孩子们欢声笑 昔日 语的漂亮的三层教学楼,已定的站起身,向那片废墟 走去。
读一读
他挖了8小时,12小时, 24小时,36小时,没人 再来阻挡他。
“不论发生什么,我总 会跟你在一起!”
你仿佛看到 了什么?
他满脸 灰尘,双眼 布满血丝, 衣服破烂不 堪,到处都 是血迹。
他挖了8小 时,12小时, 24小时,36小 时,没人再来 阻挡他。他满 脸灰尘,双眼 布满血丝,衣 服破烂不堪, 到处都是血迹。
你想对父亲说什么?
你想对阿曼达 说什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7 地震中的父与子
五一中心小学刘亚兰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

正确读写、理解“废墟、血迹、绝望、瓦砾、开辟、爆炸、破烂不堪”等词语。

积累文中关于人物外貌、语言描写的佳句。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从课文的具体描述中感受父亲对儿子的爱以及儿子从父亲身上汲取的力量。

3.领悟作者抓住人物外貌、语言、动作特点进行描写,反映人物思想品质的表达方法。

【重点难点】
1.引导学生从课文的具体描述中感受到父爱的伟大力量──父亲对儿子深沉的爱和儿子从父亲身上汲取的巨大精神力量。

2.领悟作者抓住人物外貌、语言、动作特点进行描写,反映人物思想品质的表达方法。

【教学准备】
1.学生搜集地震的相关资料,了解地震的危害。

2.多媒体教学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激发读书兴趣
1.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处处充溢着浓浓的父爱和母爱,父母的爱是慈祥的笑容,是亲切的话语,是热情的鼓励,是严格的要求,请你讲一讲生活中父母对你的爱。

2.是啊,父母的爱是平凡、朴实、无私的。

母爱如太阳,热烈而温暖,父爱如海洋,深沉而含蓄。

或许,我们并不在意他的存在。

可是这种平凡的爱在我们生命遇到危险时会创造出惊人的奇迹。

今天我们学习《地震中的父与子》,和作者一起去体验伟大而无私的父爱。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
1.轻声读课文,把课文读通读顺,借助工具书自学生字、新词。

2.小组合作:学习并互相检测生字。

3.教师检测学生生字的掌握情况。

4.指名读课文,检测学生是否把课文读通顺、流利。

三、再读课文,感知文章内容
1.默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事情是怎样发生的,经过怎样,结果如何?
课文讲述的是1994年美国洛杉矶大地震中,一位父亲冒着危险,抱着坚定信念,不顾劝阻,历尽艰辛,经过38小时的挖掘,终于在废墟中救出儿子和同伴的故事,歌颂了伟大的父爱,赞扬了深厚的父子之情。

2.讨论划分课文层次。

第一部分(1—4):有一年美国洛杉矶发生大地震,一位父亲强忍悲痛,赶去学校救儿子。

第二部分(5—11):这位年轻的父亲不顾别人的劝阻,坚持寻找自己的儿子。

第三部分(12—24):父亲经过38个小时不停地挖掘,他的儿子和另外13名同学终于获救。

四、拓展资料,总结全文
1.课前布置了搜集有关地震危害的资料,请同学们交流信息。

据美国地震台网测定,1994年1月17日4时31分(北京时间17日20时31分),在洛杉矶市西北35公里处(北纬34°13′,西经118°32′)发生里氏6.6级地震。

据统计,这次地震造成62人死亡,9000多人受伤,25000人无家可归,毁坏建筑物2500余座(加上严重受损约4000余座),几条高速公路多处被震断,一些立交桥坍塌,通向洛杉矶市区及其他地区的11条主干道被迫关闭。

地震还造成该市大部分地区断电停水,约4万户住宅断水,5.2万户断电,3.5万户断煤气,通讯网络出现严重阻塞,雷击经济损失高达300亿美元,这是一个惊人的数字!
2.总结设疑:地震是残酷的,但是当大地震侵袭美国洛杉矶时,一对父子演绎了一段感人至深的故事,这是一对了不起的父与子。

为什么说他们是一对“了不起”的父与子呢?让我们在下节课的学习中共同探究。

第二课时
一、回顾内容,复习引入
1994年1月17日凌晨美国洛山矶西北部发生的这次地震造成62人死亡,9000多人受伤,25000人无家可归,桥梁坍塌,公路断裂。

繁华的城市瞬间变成一片废墟。

同学们,像这样惊心动魄的大地震,在正常情况下,埋在废墟下的人生还的可能性大吗?(生齐答——不大)是的,生还的可能性非常小,然而这篇课文讲的一个儿子与十四个同学在废墟下支撑了38个小时,一个父亲不顾危险坚持不懈地挖了38小时,你觉得这是一对怎样的父与子呢?(了不起)板书二、精读课文,品味父与子的了不起
为什么说这是一对了不起的父与子呢,父亲了不起在哪?儿子了不起在哪;请大家默读课文、思考刚才的问题,把相关的语句画下来,然后在四人小组里讨论。

1.为什么说这是一个了不起父亲?
⑴“在混乱中,一位年轻的父亲安顿好受伤的妻子,冲向他七岁儿子的学校”
(这个句子说明了父亲关爱孩子,担心孩子处危险。

从这个“冲”字体现了父亲急切的心情,他希望孩子能够平安。


(2)他顿时感到眼前一黑,大喊:“阿曼达,我的儿子!”
(从这里可以看出父亲见到废墟以为儿子已经死了,他感到极度痛心,体现了他失去儿子的。

心爱的儿子不在了,父亲那撕心裂肺的喊叫声)
(3)他坚定地站起身,向那片废墟走去。

(父亲找不到儿子很悲痛,但他想起自己对儿子说的话,因此坚定了信念要与儿子在一起,因为这是父亲对儿子的承诺。

所以他──坚定地站起身,向那片废墟走去。


(4)有些人上来拉住这位父亲,说:“太晚了,没有希望了。

”这位父亲双眼直直地看着这些好心人,问道:“谁愿意帮助我?”没人给他肯定的回答,他便埋头接着挖。

(地震后,学校变成了废墟,建筑物已经坍塌,当时的状况使人们认为孩子们一定不会有生还的可能,因此有的父母在这片废墟上痛哭,然后绝望地走开,也有人来劝阻他,但都没有动摇这位父亲,他仍然坚定信念,埋头接着挖,令人感动。


(5)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

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

(从这儿可以看出父亲坚信儿子没有死,奋力拯救儿子,顾不得休息。

这句话不是直接写36小时,而是从8小时写起,这样写表现出过程的艰难,更体现出父亲信念的执著和为救儿子所克服的困难之大。

可见父亲对儿子爱的伟大。


在这36小时内,父亲的心理是怎样的呢?
父亲对儿子的爱,使他有锲而不舍的精神。

2.为什么说儿子也了不起呢?
(1)“我告诉同学们不要害怕,说只要我爸爸活着就一定会来救我,也能救大家。

因为你说过,不论发生什么,你总会和我在一起!”
①想象:等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阿曼达在废墟里会和同学们想些什么?说些什么?
②联系上下文,说说你的体会。

在长大38小时的漆黑的瓦砾堆下,没有水,没有食物,只有恐惧与危险。

然而7岁的阿曼达却能在这种情况下,告诉同学们不要害怕,坚持生的希望,多么勇敢多么镇定啊。

是亲情,产生信赖;是亲情使父子心连心,他一直坚信父亲对他的承诺。

(2)“不!爸爸。

先让我的同学出去吧!我知道你会跟我在一起,我不怕。

不论发生了什么,我知道你总会跟我在一起。


这位儿子不位安慰同伴,坚持生的希望,而且在得到父亲的救援时,他首先想到的是“先让我的同学出去吧!”他这种舍己为人的品质正是来自对父亲诺言的信赖。

3.品味“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和你在一起!”
师:当父亲孤军奋战,伤痕累累,疲惫不堪就要倒下的时候,是这句话让父亲充满了无穷的力量——(师生读:不论发生什么事情,我总会和你在一起!)
师:当儿子饥渴难耐,难以支撑的时候,是这句话给了他希望——(师生读:无论发生什么事情,我总会和你在一起!)总结:这句话让我们体会到父亲的责任感表现了崇高的父爱,儿
子对这句话深信不疑说明了对父亲多么信赖。

亲情使人勇敢、无畏,亲情使人无私、高尚(师:无论发生什么事情,生:我总会和你在一起)这对了不起的父与子共同创造了神话般的奇迹。

让我们把父子幸福相拥的境头永远留在我们的心中。

(齐读最后一段。


三、总结全文,升华情感
同学们,骨肉终于团聚,是信守承诺让他们团聚,是亲情使他们这样幸福,同学们在成长的道路声,你们也感受着各种各样的爱。

爱是一首不老歌,爱是一首感人的诗,爱是一个讲不完的故事,愿我们多能成为故事中了不起的人。

四、课外拓展,提升能力
1.这对了不起的父子不仅感动了我们,更感动了周围的人,想象一下周围的人会说些什么?
(1)其他孩子的父母地说“!”(2)消防队长地说:“!”(3)警察地说:“!”
(4)劝他放弃努力的那们父亲地说:“!”
2.小练笔:《我想对了不起的父亲说》
【板书设计】
17 地震中的父与子

父――――――→子
一(了不起)←――――――(了不起)
信任
挖等
顽强勇敢
恪守诺言充满自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