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郸记忆——涉县历史名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邯郸记忆——涉县历史名人

南宋名臣-------陈咸

南宋有个有名的官叫陈咸,是我县合漳村人,他父亲早年就在朝中做官,从小对他管

得很严,陈咸又聪明,还喜欢读书,懂的东西很多。

他中了进士,在四川做官时,查贪官,减兵丁,制止乱吃乱喝。遇到大旱,百姓受灾,陈咸请求上级开库放粮,救济灾民。他还大量修建学校,让有才学的人任老师,教孩

子们读书。

有一年,边关战乱,陈咸被派到前线领兵,给上级出过不少好的主意。

有位副使不听命令,擅自调兵,陈咸心里担忧,就在险要之地,安排了人守卫,防备

他叛变。不久,副使果然投降敌人,因为提前做了准备,副使很快被抓住。

后来他为军队征收钱粮。那时,国家一直打仗也很穷,陈咸就建议把军队和财物供应

合在一起,被朝廷批准。陈咸查清各单位存余数量,张榜公布贪官的罪行,在路上拦

截没收地方官员向上级行贿的礼品和财物,把不少光吃饭不能打仗的人送回家乡。

由于他精打细算,军队的支出全部自己解决,不向百姓收取一分一毫。不到两年,就

存了很多钱和粮食,军队再不用为粮食发愁了。

陈咸在治理水利上也很有办法,嘉陵江下游很多农田干旱,陈咸疏通河道,使船只畅

通无阻,农田也得到了灌溉。陈咸号召百姓搞好农业,使得家家粮食充实。后来,敌

国又来入侵,由于粮食充足,陈咸带领的将士个个身强力壮,很快就打退了敌人。

因为陈咸功劳大,死后还得到了朝廷的封赏。

忠心报国守边将士------陈寅

南宋时候,我县合漳村出了个英雄,名叫陈寅。陈寅的父亲叫陈咸,也做官,最初在四川任县当县官,后来被提拔为州官。

只说陈咸的儿子陈寅,当时在西和州当州官。和西州在我国西部边疆,地理位置十分

重要,是个重要关口。金兵有10万人想侵略我中,文官吓得跑了,陈寅与妻子坚决守城。可守城的军马只有一千多人。陈寅一面要求赶快来援军,一面散发大量资产,招

兵买马,扩充力量;又交结当地的忠义人士,共同抗敌。敌人假装失败逃走了。

第二天,敌人又来攻城,陈寅登上城头,亲自举旗擂鼓,激励将士,大声疾呼:“勇

士们,杀敌立功的时机到了,杀啊!”一时杀得天昏地暗。飞箭流石,比雨点还稠密。一连打败几次进攻。

援兵没到,敌人又攻城,这回增加到几十万。还砍了树木作梯子,有些敌人竟爬上了

城头。许多将士都战死了。城门也被敌人攻破。

陈寅让妻子赶快逃走,妻子不肯,当下自杀死在丈夫身边。他的两个儿子陈岐、陈嶷

和儿媳妇也全部自杀,绝不让敌活捉一个。陈寅焚烧了亲人的尸体,在城楼上向着苍

天狂喊:“天啊!西和州被敌人攻破了,我对为起国家,对不起朝廷!”他向着京城

方向跪下三拜,然后割断了自已的脖子,鲜血喷起老高。与他一起战死的有28员将领。

皇帝为了表彰这位忠烈,亲自发出诏令,封陈寅为朝议大夫等封号。又拿出巨款,在

西和州与合漳村,为陈寅修建庙宇。涉县的北关,也为他建忠节祠堂。

明朝进士------王科

明朝的时候,我们县井店村人出了个清官,叫王科。

他到陕西蓝田做官时,修学校、建县城,抓坏人,给老百姓做了很多好事。

县里有个叫申明的人,母亲病了,想吃鱼,当时正是冬天,河水被冰封住了,王科派

人四处找鱼,用来孝敬他的母亲。百姓听说了这件事,都对王科更加竖起大拇指。

有人建议他重修破旧的府衙,他说:“陕西连年饥荒,百姓连吃饭都困难,我怎么能

浪费钱呢?”

有个叫金献民的大官带兵去西部打仗,没有功劳,反欺骗朝廷想领赏;武侯郭勋与反

贼李福达狼狈为奸。这些人都被王科逮住治了罪。为了这件事,郭勋买通朝廷身边的人,撤了王科的官。

王科回到家乡井店村,自己种地,和老百姓穿同样的衣服,吃一样的饭菜。还教人做

好事,不要喝酒赌钱,人们都很尊重他。

武探花------赵鸿举

涉县更乐村出过一个武艺非常高强的人,还中过探花呢!他叫赵鸿举。

赵鸿举领兵到过湖北、湖南、河南很多地方,为朝廷平定叛乱,收复了很多失地。由

于他屡建战功,朝廷赏他戴花翎,咸丰十一年,代理河南南阳镇总兵。

后来,他又奉命到河南商丘、陈州等地打太平军,收复八十多个大村寨。因为功老大,当上了总兵。

捻军常在毫州一带活动,他率兵收复了复息县和另外三处地方,随又收复了罗山、光山。同治四年,张宗禹的军队围攻南阳,他率部队解围。后加封为提督衔,朝廷授他

为“振威将军”。

此后,赵鸿举继续为朝廷转战南北,直到父亲病了才辞官还乡,不久又被派遣山东任

曹州镇总兵。光绪十五年,率领部队前往巨野,遭遇风雪,旧病复返而终,终年七十岁。

现在,在他的家乡更乐村还保留着探花府的部分建筑,供后人凭吊和瞻仰。

郡太守——冯亭

冯亭(?-公元前260年),涉县人,战国时,韩国上党(今山西长治)郡太守。

战国后期,秦始为吞并六国,统一中原,采?quot;远交近攻"策略,首先攻伐韩国上党郡。韩国弱小,冯亭派遣使者到赵国,对赵王说:"秦绝太行道,攻势凌厉,上党危在旦夕,韩无力自守,上党官民皆愿归赵。"赵王听后心中大喜,坐受城邑,又救上党于水深火热,此一举二得,不可误失良机。便命平原君赵胜前往受地,接受城池17座,并以三万之都封冯亭,冯亭说:是吾处三不义也。为主守地,不能死而与人,不义一也;主纳之秦,不顺主命,不义二也;卖主地而食之,不义三也。由此,将赵国推向

了抵抗秦国的最前线,老将廉颇拒守长平(今山西省高平县西北),后赵王听信谗言,撤回廉颇,改派只会纸上谈兵的赵括为将,秦见机用兵,将赵兵40万坑杀,形成历史上著名的"长平之战"。后人将冯亭此举议为移禺赵兵矣。

孙逖

孙逖(695-761年),唐朝潞州涉县(今河北涉县)人,孙逖幼时英俊,文思敏速。15岁时谒见雍州(今陕西西安西北一带)长史崔日用,因其年幼,崔日用低眼轻视,令

他作《土火炉赋》,孙逖握翰即成,词理典赡。崔日用看后骇然,即为其才气叫绝,

相约结为忘年之交。开元二年(714年),他中进士,哲人奇士,手笔俊拨,三科第一,成为朝野尽知的少年状元。授山阴(今浙江绍兴县)尉,迁秘书正字。主考官考

功员外郎王邱"降阶约拜",待以贵宾。当朝宰相张说看了他的进士策后,则拍案"心醉",并命儿子张均、张垍去拜访求教,玄宗皇帝也召见奖掖。开元十年、十四年(722年、726年),他又高中文藻宏丽、贤良方正二科,名震长安,拜左拾遗。黄门侍郎李嵩

出镇太原,招孙逖为从事,李与蒲州(今山西临猗县正南)刺史李尚隐游于伯乐川,

孙逖为之作《记》,深得文士赞赏。

开元二十二年(734年),孙逖以起居舍人被入为集贤院修撰,后改考功员外郎。次年,知贡举,主持科举考试,史称其"精核进士,虽权要不能逼",所取多俊杰之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