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生虫草生物学特性及应用研究
自然野生泰山虫草资源调查及其虫草菌的研究的开题报告
自然野生泰山虫草资源调查及其虫草菌的研究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虫草是一种高价值的中草药,被誉为东方药材之王。
泰山是我国著名的山脉之一,其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适宜虫草生长。
然而,由于采挖和过度开发,泰山虫草资源已经遭受了很大的损失。
因此,对泰山虫草资源进行调查和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目的和意义本研究旨在对泰山自然野生虫草资源进行调查,了解泰山虫草的分布状况、数量和质量等情况,为虫草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同时,本研究还旨在分离、鉴定并研究泰山虫草中存在的虫草菌,为虫草菌的应用提供理论基础。
三、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1)调查泰山虫草资源的分布情况。
采用实地调查和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法,掌握泰山虫草的生产和采挖情况,了解虫草分布的海拔高度、坡度、土壤类型和周围植被等情况。
(2)采集虫草样品,并对其进行测量和鉴定。
根据调查结果,选择具有代表性的虫草样品,并对其进行测量和鉴定,包括虫草的大小、形状、质量等指标,为虫草品质评价提供基础数据。
(3)分离、鉴定并研究虫草中存在的虫草菌。
采用细胞学、生化学、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等多种技术手段,分离和鉴定泰山虫草中存在的虫草菌,并对其进行形态学和生理生化特性研究,为虫草菌的应用提供理论基础。
(4)对虫草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提出建议。
根据调查结果和研究成果,分析虫草采挖的现状和问题,并提出相应的保护和管理建议,以实现虫草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四、预期成果(1)掌握泰山虫草的分布状况、数量和质量等情况,了解虫草资源的利用现状和面临的问题。
(2)成功分离并鉴定泰山虫草中存在的虫草菌,并对其形态学和生理生化特性进行研究。
(3)提出虫草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建议,为当地虫草产业的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五、研究难点(1)实地调查的难度较大,需要克服地形复杂、气候恶劣等问题。
(2)虫草菌的研究需要使用比较高级的生物学技术,要求研究人员具备较强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学科背景知识。
(3)虫草资源的保护和管理需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需要整合多学科的知识,制定出符合实际情况的管理方案。
森林野生冬虫夏草
森林野生冬虫夏草正宗的冬虫夏草从其生长环境来分有两种: 主产于我国黔、滇、川、青、藏、等地高原地区的草原草甸之中的草原虫草和滇、川、藏高海拔阴山峡谷的森林虫草,由于草原和原始森林的水土、气侯、日照等生态环境有很大不同,所产虫草在颜色、味道、形态、有所差异。
草原虫草为土黄色,虫体肥大,肉质松软;森林虫草产于我国川藏边缘原始森林阴山峡谷土壤之中,是冬虫夏草的珍稀品种。
森林虫草通体棕褐色,上好的干品外表可保留着苍黄色菌丝层。
草体细长,肉质结实,入口微苦回甘,回味悠长。
森林虫草含有的有效成分远比草原虫草高,故其特有的腥、香、苦、甘味道也比草原冬虫夏草更为浓烈。
因草原地域辽阔,是主产地,市面流行多为此品种。
而高山虫草源稀少,但古医书记载的多是这种。
森林冬虫夏草在古代名中医药书籍中多有记载,以往通常认为始见于清代吴仪洛著《本草从新》1757年,但据考证,《本草纲目》中记载有“雪蚕”,并根据其生活习性、性味、功效、形态、环境及产地等几方面,记录了森林产冬虫夏草的历史,雪蚕最早就是高海拔森林虫草的古名或别名。
“雪蚕”亦名“冰蚕”,《本草纲目》引用的文献是东晋王嘉撰《拾遗记》。
“雪蛆”之名,始见于宋江休复撰《嘉佑杂志》,雪蛆的别名是冰蛆,冰蛆之名见于宋周密《葵辛杂识续集》中。
雪蚕、冰蚕、雪蛆、冰蛆这许多名称,都现在的川滇藏边缘地带的原始森林冬虫夏草。
森林冬虫夏草的中文名首次记载于清朝汪昂的《本草备要》(1694年),该书记载:“冬虫夏草,甘平,保肺益肾,止血化痰,治劳咳。
四川嘉定府所产者佳。
冬在土中,形如老蚕,有毛能动,至夏则毛出土上,连身俱化为草。
若不取,至冬复化为虫”。
《本草从新》记载“冬虫夏草味甘平,入肺、肾二经,保肺益肾、补精髓、止血化痰,治劳嗽,治膈症皆良”。
《药性考》记载,味甘、性温、秘精益气,专补命门。
《纲目拾遗》记载:治膈症,蛊胀,病后情虚损。
《现代实用中药》记载:适用于肺结核、老人衰弱之慢性咳嗽、气喘、吐血、盗汗、自汗;又用于贫血虚弱、阳萎遗精、老人畏寒、涕多泪出等症。
开题报告:虫草及其特殊之处的研究
开题报告:虫草及其特殊之处的研究虫草及其特殊之处的研究摘要:虫草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被誉为“冬虫夏草”的好伴侣。
虫草具有多种生理活性成分,如平衡免疫、抗肿瘤、明目等,被广泛应用于保健品和医药领域。
本文将对虫草的文化背景、生长环境、质量判定、成分分析、药理研究等方面进行阐述,旨在为虫草的应用和发展提供参考。
1 .虫草的文化背景虫草是虫化草本植物的干贵体,被誉为“冬虫夏草”,是一种珍贵的药材,适宜生长于海拔3000-5000米的高寒草原。
虫草的历史悠久,早在IOOO多年前,世界各国就开始使用虫草进行医疗和滋补。
在中国,虫草被广泛使用已经有2000多年的历史。
虫草的种植和加工技术已经发展到了近乎精细的地步。
2 .虫草的生长环境虫草适宜的生长环境是海拔高、氧气充足、日照充足、雨水适当、土质疏松、PH值适宜、营养丰富的草原。
青藏高原是虫草的原产地,具有高寒、缺氧、高辐射、干燥等特殊的气候环境。
在人工种植时,要根据虫草的生长习性和环境特点进行科学管理和培育,为其提供足够的营养和水分,同时保证其生长环境的纯洁,以保证虫草品质的稳定。
3,虫草的质量判定虫草的质量判定需进行外观、成分、有效成分、微生物学等方面的检验。
外观检查包括颜色、干湿程度、外观、虫体大小、形状规则等。
成分检测指检测虫草中的化学成分,如腺甘、腺喋吟、麦角管醇、重要氨基酸等。
有效成分检测需进行定量分析,以腺甘和麦角酱醇为主,并结合体内外药效学检验。
微生物学检查包括菌落总数、霉菌、滤膜、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
综合判断这些方面的检测结果,可以确定虫草的质量等级。
4 .虫草的成分分析虫草不仅富含多种不同的生理活性成分,如多醵、多元酸、腺喋吟类、皂苔类、姜黄素类、多酚等,而且每个组分都具有着不同的生物学活性,具有多重的药理作用。
其中,腺苗是虫草的特殊成分,其含量可以达到2.5%,是其他草本植物的100倍以上。
腺昔在人体内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参与功能环节,如参与蛋白质、核酸等物质的合成,同时也可以通过神经传递、免疫调节等机制在多种生理与病理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虫草的形成生物特征及生态学特征
虫草的形成生物特征及生态学特征虫草菌绝大多数都寄生在昆虫体内,其生长繁殖的地区性、周期性极为明显,一般集中分布在高山绝顶以及雪线以上,或在较为寒冷的地区。
但在热带地区也有虫草的足迹,多见于春秋两季。
由于虫草生命力强,对生态环境的适应性强,加之所寄生的昆虫种类较多,以及寄生昆虫大部分是以植物的叶、根为实,所以在森林和草木中虫草发生最多。
因其分布广,故其名称有所不同。
例如冬虫夏草,四川、甘肃均称之为虫草或冬虫草,云南则称之为夏草冬虫,西藏习惯称为雅杂滚布,我国也有些地区把冬虫夏草叫做春虫夏草的。
研究表明,在虫草中含有丰富的虫草酸、虫草素以及各类氨基酸等营养物质,具有扩张气管、镇静、抗各类细菌、降血压的功效。
现在多用于治疗肺结核、老人胃寒、虚弱、产妇及老人贫血虚弱、遗精阳萎、盗汗,腰酸症、神经衰弱、病后久虚、吐血等病症,冬虫夏草剂还可治斑秃等。
80年代以来,我国已经把虫草做成“虫草精”、“虫草鸡精”等药品,在国内外市场试销、很受欢迎。
近几年,美国、日本和德国还相继报道,认为虫草可以用来提高人体抑制肿瘤的能力,以及加强人体的免疫功能。
目前,在世界范围内,虫草已经成为人们普遍注目的抗癌物质。
在此,帮农网小编就给朋友们讲一讲虫草的生物及生态特征。
一、虫草的形成及生物特征虫草属子囊菌,它的菌体成熟后可形成子囊孢子。
孢子散发后随风传播,落在适宜的昆虫体上,特别是幼虫的虫体上,便开始生长形成菌丝体,菌丝体一面不断地生长,一面开始向虫体体内发展,于是昆虫就被这种真菌感染。
昆虫如果吃了带有这类真菌的叶子,真菌也可通过昆虫的口器进入到虫体内,以虫体体内组织和器官作为其生长发育的物质和能量来源,最后便将虫体内部完全分解,从而致该虫于死地。
真菌的菌丝体经过不断的发育和分化,最终成熟并伸出虫壳的外表,而形成一种真菌与虫体外壳共存的生物体。
由于真菌的外生部分很象草,故取名称为“虫草”。
冬虫夏草的子实体是指延伸于昆虫体外、由菌丝分化而生成的、肉眼可以识别的繁殖器官。
虫草属真菌的生物活性及机制研究现状与展望
虫草属真菌的生物活性及机制研究现状与展望虫草是一类珍稀的药用真菌资源,其代谢产物和生物活性具有多样性特点,在功能性食品和生物医药领域展现出巨大的应用前景。
虫草物种资源丰富,其中冬虫夏草是我国最名贵三大补益类中药之一。
该文重点针对虫草及其代谢产物的生物活性与作用机制的最新进展进行述评,并对该类资源研发过程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为今后发展提供了新思路。
标签:虫草;代谢产物;生物活性;作用机制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的虫草研究呈现一派蓬勃发展的景象[1]。
虫草属真菌具有物种多样性特点。
虫草属真菌种类为复杂的多系群,属于多元起源,这决定了其物种多样性,并直接表现为寄主、生境和形态学多样性。
英国CABI Bioscience真菌名称数据库登载了500余种虫草属真菌。
长期以来,由于受传统形态分类技术手段的限制以及人为因素的影响,同物异名(复合种)难免搀杂其中。
但近20多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方法逐步成为系统分类的重要技术手段,分子系统学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为虫草属真菌系统分类提供了有力的证据[2]。
迄今,学术界公认的虫草物种约400种[3],其中我国报道了70余种[4]。
目前,我国约有近10种虫草纳入滋补或药用范畴,比如冬虫夏草Cordyceps sinensis (Berk.)Sacc. (Ophiocordyceps sinensis)、蛹虫草C. militaris (L.)Link、蝉花(大蝉草)C. cicadae Shing、大团囊虫草C. ophioglossoides (Eheh.)Fr.等。
另外,还有古尼虫草C. gunnii (Berk.)Berk.、凉山虫草C. liangshanensis M. Zang,D.Q. Liu & R.Y. Hu、江西虫草C. jiangxiensis Z.Q. Liang,A.Y. Liu & Yong C. Jiang、戴氏虫草C. taii Z.Q. Liang & A.Y. Liu等10余种在民间广为食药用的虫草。
冬虫夏草研究报告
① 甘露醇;据药理研究及临床报道,甘露醇具有利尿、提高血浆
渗透压、镇喘祛痰、抗自由基等作用,且对多种疾病有一定的疗效,故
被认为是冬虫夏草的活性成分之一。甘露醇含量的测定方法文献报道 较多的是氧化还原法、高效液相色谱法、气相色谱法、薄层扫描法。
•
•
② 核苷类物质;核苷类物质(腺苷、尿苷、鸟苷) 为冬虫夏草有效
• 下图分别是不同的培养条件对冬虫夏草菌菌丝
生长情况的影响
•
Hale Waihona Puke 冬虫夏草菌的培养条件的优化• 根据以上4种单因子实验 ;可以得到最
优的冬虫夏草菌菌丝体的培养条件:
• 葡萄糖 2;酵母浸汁 0.5;花生饼粉 3;
蚕蛹粉 0.5;奶粉 0.2;磷酸氢二钠 0.1;磷酸二氢钾 0.15;VB1 lmg
冬虫夏草菌的人工培养存在的问题
• 1.活性成分的问题;冬虫夏草的具有活性成分的是存在于菌体上,还是存在
冬虫夏草上。单独人工培养菌种是否能替代冬虫夏草的药理疗效。
• 2.冬虫夏草的菌种的鉴定;鉴别正确的冬虫夏草菌可以有利于后续研究。如
鉴别蝙蝠蛾拟青霉菌和中国被毛孢谁是正确的冬虫夏草菌,造成这个原因的 情况是因为在从虫体上分离菌体的时候,能分离到多种菌体。
龄幼虫期侵染,此时的菌丝体的浓度也应 达到较大的程度。
下图为虫草菌对虫体的侵染图表
6.冬虫夏草菌对虫体的侵染方法
由于冬虫夏草菌和虫体的生物学关系是竞争关系,冬 虫夏草寄生在虫体体内,吸取营养,当虫体死亡后,冬虫 夏草菌就成为腐生关系。所以菌体对虫体侵染的方法和时 机需要把握和研究。
有研究报道,采用冬虫夏草菌对蝠蛾幼虫进行感染的 试验结果表明:接种后幼虫经80-100d出现发病症状, 显症状后3-5d形成僵虫7d后虫体表面长出菌丝,30d后 产生分生孢子;用病菌悬浮液涂抹或喷雾虫体均可使幼虫 感染,而针刺、喂食、浸泡接种均不感染,以浓度 100g/kg的蔗糖加子囊孢子、分生孢子、菌丝混合悬浮液 涂抹接地种感染率最高,达15.0%;刚脱皮幼虫的感染 率明显高于正在生长的幼虫感染率,适宜感染的温度为8 -16℃,相对湿度大于90%时幼虫感染率可达8.0%- 15.0%,相对湿度低于65%则不发生感染。
虫草分析报告
虫草分析报告引言虫草是一种珍贵的中草药,被广泛应用于中医药领域。
它具有多种药用价值,在中药材市场上备受瞩目。
本报告将对虫草进行详细的分析,探讨其生长环境、化学成分、药理作用等方面的内容,以期给读者提供全面的了解。
基础知识虫草,学名Cordyceps sinensis,属于虫草科真菌,是一种典型的寄生真菌。
虫草常见于高山地带,生长在蛇形虫的幼虫体内。
其外观呈虫状,因而得名。
虫草的主要产地包括青藏高原等高寒地区。
虫草体内化学成分复杂,研究表明其主要成分包括多糖、蛋白质、氨基酸、核苷酸、多酚、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等。
这些物质赋予虫草抗氧化、抗炎、免疫调节等功效。
生长环境与采集虫草的生长环境十分特殊。
它需要寄生在蛇形虫的幼虫体内才能生存和繁殖。
蛇形虫主要分布在高山地区的土壤中,因此虫草往往出现在高山地带。
虫草的生长适温为2-20摄氏度,适湿度为60%-80%。
对于虫草的采集,一般是在夏季至秋季进行,采集方法包括人工培养和野外采集。
人工培养是一种常见的虫草生产方法。
通过将蛇形虫幼虫与虫草孢子一同培养在适宜的培养基上,可以有效地生产虫草。
这种方法具有周期短、收成高的优点。
野外采集是另一种虫草获取方式。
采集者在高寒地区寻找蛇形虫的活动区域,在特定的季节和环境条件下,挖掘土壤以获得寄生着蛇形虫幼虫的虫草。
化学成分多糖多糖是虫草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多种生物活性。
研究发现,虫草多糖具有抗氧化、抗肿瘤、免疫调节等作用。
多糖可以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提高抗疲劳能力,在癌症的预防和治疗方面也具有潜力。
蛋白质与氨基酸虫草富含蛋白质和氨基酸。
其中,氨基酸占据了虫草组成的重要部分,包括赖氨酸、谷氨酸、苏氨酸、丝氨酸等。
这些氨基酸对于人体健康具有重要作用,能有效促进细胞生长和修复。
核苷酸虫草含有丰富的核苷酸,包括腺苷、鸟苷、胞苷等。
这些核苷酸在能量代谢和基因表达调控中扮演重要角色。
核苷酸具有抗疲劳、增加机体活力的功效。
多酚虫草中还含有一定量的多酚化合物,如儿茶酚、黄酮类等。
冬虫夏草相关菌株生物学特性及其与冬虫夏草菌相互关系的研究
冬虫夏草相关菌株生物学特性及其与冬虫夏草菌相互关系的研究冬虫夏草,又名冰草或冬化虫,是一种珍贵的中药材,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
它生长在青藏高原的高寒地区,可以耐受严寒的冬季和酷暑的夏季。
作为一种真菌,冬虫夏草与其所属的真菌菌株紧密相关,这种生物学特性以及与冬虫夏草菌的相互关系一直是科学研究的热点。
冬虫夏草相关菌株的生物学特性包括其形态特征、生长环境要求、生境适应性以及生殖方式等。
冬虫夏草菌株通常是潜伏于土壤中的真菌,对于寄主植物有一定的依赖性。
它们通常会利用寄主的根部或地下茎作为侵染源,并通过形成囊状孢子来传播和繁殖。
在寄主组织内,冬虫夏草菌会产生一种特殊的菌丝体结构,即冬虫夏草虫草胞,用于无性繁殖。
冬虫夏草菌株在不同的生境中表现出不同的适应性。
它们可以生长在高寒地区的雪线以下,也可以在高海拔地区的草甸、草原和森林中繁衍生息。
同时,冬虫夏草菌株对于寄主植物也有一定的选择性。
不同的菌株可能会与不同的寄主植物发生共生关系,这种关系有助于菌株的生长和繁殖。
冬虫夏草菌株与冬虫夏草的相互关系一直是科学家们研究的重点。
研究发现,冬虫夏草菌株与寄主植物之间存在着一种互惠共生的关系。
寄主植物提供养分和保护环境,而菌株则为寄主提供一种特殊的营养物质,促进其生长和抵御外界压力。
这种互惠共生的关系对于冬虫夏草的生长和发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近年来,科学家们通过分析冬虫夏草相关菌株的基因组和代谢产物,进一步揭示了菌株与冬虫夏草之间的相互关系。
研究发现,冬虫夏草菌株在寄主植物中产生一种特殊的代谢物质,即冬虫夏草素。
这种物质具有抗氧化、抗炎和抗肿瘤等多种生物活性,对人体健康有着重要的保护作用。
此外,菌株还产生一系列酶和激素,用于调节寄主植物的生长和发育。
综上所述,冬虫夏草相关菌株的生物学特性以及与冬虫夏草菌的相互关系是科学研究的重要课题。
通过深入研究这些内容,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冬虫夏草的生长习性和药用价值,为其种植和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野生冬虫夏草研究报告
野生冬虫夏草研究报告1. 简介本文档是一份关于野生冬虫夏草(Cordyceps sinensis)的研究报告。
野生冬虫夏草是一种生长在青藏高原地区的寄生菌,具有丰富的药用价值和保健功效。
文档将从冬虫夏草的生态环境、形态特征、化学成分、药理活性等多个方面对其进行深入研究,并探讨其未来的开发利用前景。
2. 冬虫夏草的生态环境冬虫夏草主要生长在青藏高原地区,海拔3000-5000米的高寒草地和森林边缘。
该地区气候寒冷、日照强烈,夏季气温适宜;同时,其土壤贫瘠、含氧量低、微量元素丰富的特点都提供了适合冬虫夏草生长的环境。
3. 冬虫夏草的形态特征冬虫夏草由冬虫和夏草两个部分组成。
冬虫是指被寄生的宿主昆虫,一般为蛾类昆虫的幼虫,如蛾蝶和蚕等。
夏草是指冬虫夏草真菌产生的子实体,呈现出淡黄色至棕褐色的细长形状,具有特殊的草状外观。
4. 冬虫夏草的化学成分研究表明,冬虫夏草含有多种活性成分,包括多糖、蛋白质、氨基酸、多酚和微量元素等。
其中,冬虫夏草多糖是其主要的活性成分之一,具有抗氧化、免疫调节、抗肿瘤等多种药理活性。
5. 冬虫夏草的药理活性冬虫夏草具有多种药理活性,其中最重要的是免疫调节和抗肿瘤活性。
研究发现,冬虫夏草多糖可以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促进免疫细胞的活化和增殖。
此外,冬虫夏草也显示出一定的抗肿瘤活性,可以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扩散。
另外,冬虫夏草还具有抗炎、抗菌、抗氧化、抗衰老等多种药理活性,对心血管疾病、肝病、肾病等多种疾病也具备一定的防治作用。
6. 冬虫夏草的开发利用前景由于冬虫夏草具有丰富的药用价值和保健功效,其开发利用前景非常广阔。
目前,冬虫夏草已被制成多种药物和保健品,广泛应用于医药、保健食品、化妆品等领域。
然而,由于冬虫夏草的生长环境特殊且其寄生昆虫数量日益减少,导致其野生资源日渐稀缺。
因此,为了保护野生冬虫夏草资源,应加强对其人工培育技术的研究和开发,提高冬虫夏草的产量和质量。
此外,还可以通过开展冬虫夏草的深加工研究,开发出更多种类的冬虫夏草产品,拓宽其应用范围和市场需求。
虫草调研报告
虫草调研报告
虫草,又称冬虫夏草,是一种珍贵的中草药。
其主要产地在我国青海、西藏等高海拔地区。
由于其价格昂贵且药效独特,因此越来越多的人对虫草产业进行了调研。
虫草调研报告显示,虫草在药材市场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虫草具有多种功效,包括补肺益肾、止咳平喘、消炎解毒等。
因此,虫草被广泛用于制药、保健品等行业。
虫草也是一种高蛋白食品,具有滋补身体的作用。
在市场上,虫草的价格非常高,有时甚至比黄金还贵。
虫草调研报告还指出,虫草的生长环境对其质量有很大的影响。
虫草生长需要特定的温度、湿度和土壤条件。
通常情况下,虫草生长在寒冷的高海拔地区,其生长周期较长。
另外,虫草的采摘也需要特殊的技术和工具,确保其完整度和质量。
虫草产业也存在一些挑战。
首先,由于虫草生长条件的特殊性,虫草的产量相对较低。
其次,由于虫草价格高昂,存在大量的假冒产品。
这给消费者带来了很大的困扰,同时也影响了虫草产业的发展。
因此,建立虫草的产地认证和质量监管体系是非常重要的。
虫草调研报告还指出,虫草产业的发展具有很大的潜力。
随着人们对养生保健的日益重视,虫草的市场需求还会继续增长。
同时,虫草的研究与开发也是一个新兴的领域。
通过科学的研究和技术,可以进一步提高虫草的产量和质量,使其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
综上所述,虫草产业是一个拥有巨大潜力的行业。
虽然面临一些挑战,但通过加强产地认证、质量监管和科学研究,可以进一步推动虫草产业的发展。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虫草将成为重要的中草药和养生保健品。
病虫害的虫草资源与开发利用
化学防治
使用化学药剂进行防治,但需要注意 药剂的选择和使用方法,避免对环境 和虫草造成污染。
物理防治
利用物理手段进行防治,如灯光诱杀 、色诱等。
PART 04
虫草的开发利用
虫草的药用价值
1 2 3
药用成分
虫草含有多种药用成分,如虫草素、虫草酸、多 糖等,这些成分具有抗肿瘤、抗炎、免疫调节等 作用。
虫草的结构
虫草由菌核和子实体两部分组成,菌核位于虫草的下 部,子实体则生长在菌核的顶部。
虫草的生长与繁殖
生长环境
虫草生长在海拔较高的高山草地和森 林地带,喜欢阴凉、湿润的环境。
繁殖方式
生长过程
虫草的生长过程包括菌核的形成、菌 丝的生长、子实体的发育等阶段,每 个阶段都需要适宜的环境条件。
虫草通过子实体进行繁殖,子实体在 适宜的环境条件下萌发并产生孢子。
加强科研与监测
通过科研和监测,了解虫草生长规律,为保护和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虫草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策略
合理规划采集区域与时间
根据虫草生长规律,合理规划采集区域和时间,确保资源的可持 续利用。
推广生态农业和养殖业
通过生态农业和养殖业的发展,提高土地的生态效益,促进虫草资 源的自然增长。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
过度采集与环境破坏
虫草采集过程中的过度挖掘和对生态环境的人为破坏,导致资源 量减少。
缺乏科学管理和规划
缺乏对虫草资源的科学管理和规划,导致资源利用效率低下。
虫草资源的保护措施
建立自然保护区
在虫草主要分布区建立自然保护区,保护其生 态环境。
限制采集与流通
制定严格的采集和流通规定,限制非法采集和 交易。
分类
虫草属于真菌界,有多种分类,如冬 虫夏草、蛹虫草等。
冬虫夏草的现代临床应用研究
冬虫夏草的现代临床应用研究冬虫夏草,这一神秘而珍贵的天然药材,自古以来就在中医药领域占据着重要地位。
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和研究的深入,其在临床应用方面展现出了更为广泛和显著的价值。
冬虫夏草是麦角菌科真菌冬虫夏草菌寄生在蝙蝠蛾科昆虫幼虫上的子座及幼虫尸体的复合体。
它主要产于我国青海、西藏、四川、云南、甘肃等高海拔地区。
由于其生长环境特殊,资源稀缺,使得冬虫夏草愈发珍贵。
在现代临床应用中,冬虫夏草对呼吸系统疾病有着积极的治疗作用。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患者常伴有呼吸困难、咳嗽、咳痰等症状。
研究发现,冬虫夏草能够调节机体免疫功能,减轻炎症反应,从而改善COPD患者的肺功能和生活质量。
对于哮喘患者,冬虫夏草可以抑制气道炎症,降低气道高反应性,减少哮喘发作的频率和严重程度。
在免疫系统方面,冬虫夏草具有显著的调节作用。
它能够增强人体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功能,提高机体对病原体的抵抗力。
对于免疫功能低下的人群,如老年人、长期接受放化疗的肿瘤患者等,冬虫夏草可以帮助他们恢复和增强免疫功能,减少感染和疾病的发生。
在心血管系统疾病的治疗中,冬虫夏草也表现出了一定的潜力。
高血压是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冬虫夏草能够调节血压,降低血管紧张素Ⅱ的水平,改善血管内皮功能,从而起到保护心血管的作用。
此外,对于冠心病患者,冬虫夏草能够减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改善心肌能量代谢,有助于稳定病情和促进康复。
在肿瘤治疗方面,冬虫夏草同样发挥着重要的辅助作用。
肿瘤患者在接受手术、放疗、化疗等治疗过程中,身体往往会受到较大的损伤,免疫功能也会下降。
冬虫夏草可以提高肿瘤患者的免疫力,减轻放化疗的副作用,如白细胞减少、恶心、呕吐等。
同时,一些研究还表明,冬虫夏草具有一定的抗肿瘤活性,能够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转移。
在神经系统疾病方面,冬虫夏草也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帕金森病是一种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其发病机制与氧化应激、神经炎症等因素有关。
虫草研究报告
虫草研究报告
虫草,又称冬虫夏草、夏虫冬草,是一种蛾类昆虫在某种特定环境下寄生在蝙蝠桑的幼虫身上形成的真菌。
虫草是一种非常珍贵且具有药用价值的中草药材。
虫草的研究报告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 虫草的化学成分:通过化学分析和成分鉴定,报告详细介绍了虫草中的化学成分,包括多糖、蛋白质、氨基酸、生物碱、多酚等。
这些成分对于虫草的药用价值和功效起着重要作用。
2. 虫草的药理作用:报告详细描述了虫草的药理作用,包括免疫调节、抗炎、抗氧化、抗肿瘤、抗衰老等。
研究结果表明,虫草可以促进人体免疫系统的功能,并具有抗疲劳、改善睡眠、提高记忆力等保健作用。
3. 虫草的临床应用:报告探讨了虫草的临床应用领域,包括治疗肿瘤、肝病、肺病、肾病、心脑血管病等。
研究结果表明,虫草具有抗肿瘤、保肝、抗氧化、降血脂、降血糖等药效,可以作为辅助治疗的药物。
4. 虫草的种植与提取技术:为了满足市场需求,报告介绍了虫草的种植与提取技术。
通过合理的种植管理和科学的提取方法,可以提高虫草的产量和质量,满足市场需求。
5. 虫草的市场前景与展望:最后,报告就虫草的市场前景进行了展望,认为虫草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和经济效益。
在人们对
健康意识的不断提高和大众对中草药的认可度上升的背景下,虫草作为高档滋补品将在市场上获得更广阔的应用前景。
总结起来,虫草研究报告主要介绍了虫草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临床应用、种植与提取技术以及市场前景与展望。
这些研究结果为虫草的开发利用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并促进了虫草产业的发展。
森林野生冬虫夏草全面性权威资料
虫草的功效
冬虫夏草具有的功效,为平补阴 阳之品,是我国传统的名贵药膳 滋补品,它性平味甘,具有养肺阴,补肾阳、 止咳化痰、抗癌防老、养精气之功能,据临床 研究报道,冬虫夏草具有十大功能:①抗菌, ②免疫调节,③抗癌,④抗炎,⑤滋肾,⑥提高 肾上腺皮质醇含量,⑦抗心律失常,⑧抗疲劳,
⑨祛痰平喘,⑩镇静催眠
由于森林冬虫夏草是稀有与高效能且,昔日 曾是中国历代皇室御用珍品,现今产量更少 于古代,仍是极为稀缺的品种。
由于草原冬虫夏草产量大,近年来被广大范 围作为保健主要品种。
冬虫夏草又名天然虫草、冬虫草、夏草冬虫等。正式有冬虫夏草 的记载,首见于公元八六三年《段成式随笔》,其中提到「菌生 于峰」的自然生态。 一七五七年吴仪洛所著的《本草从新》,及一七九五年赵学敏所 着的《本草纲目拾遗》〈柳崖外篇〉中写到:「冬虫夏草,一物 也,冬则为虫,夏则为草……。」 这里所记载是森林虫草。 一七二三年,法国人巴拉南自中国采集了冬虫夏草标本带回巴黎 ,之后又有英国人利维将其带回伦敦。直到一八四二年,经真菌 学专家伯克利的研究才知道「冬虫夏草」是一种虫草菌的子囊菌 ,寄生在蝙蝠蛾的幼虫上所形成。这里很指的是草原虫草。
则 毛 出 土 上 , 连 身 俱 化 为
活 如 老 蚕 , 有 毛 能 动 , 至
州 所 出 者 次 之 。 冬 在 土 中
嘉 定 府 所 产 者 最 佳 。 云 南
《 本 草 从 新 》 , 曰 : “ 四
记 载 使 用 是 清 代 吴 仪 洛
林 虫 草 首 次 被 称 为 冬 虫 夏
本 草 从 新 》
草原草场产冬虫夏草
然《本草纲目拾遗》又载:“《四川 通志》云:冬虫夏草出里塘拨浪工山 ,性温暖,补精益髓。”据《新华本 草纲要》考证,此处所说的冬虫夏草 ,是森林虫草Cordyceps taii Liang et Liu,为川滇藏边缘一带所用的古代 所用冬虫夏草。现代科学研究表明其 高成份含量,在这里也充分说古人的 智慧,早有先见之明。
高雄山虫草生物学特性及人工驯化条件优化
至 少 有 1 5 0 种 (宋 斌 等 2006;周 春 影 2014), 且 近 年 不 断 有 新 种 或 新 记 录 种 被 发 现 ,如兰
Ophiocordyceps lonpingensis H o n g Y u , ef a /. ( C h e n et a /. 2 0 1 3 ) 、 宁 夏 虫 草 C o 厂c/yceps n /n g x /aens/s T .B a u & J . d Y a n ( Y a n & B a u 2015)、分枝线虫草 O c .r a m o s /s s / m u m T.C . W e n , et a /. ( W e n et a /. 2014)、施秉异虫草 Metacordyceps shibinensis T.C .W e n ,et ol. ( W e n efcf/.2015)、高原线虫草 O c ./?/g /?/a n d e n s /5Z h u L. Y a n g & J_ Q i n (Y a n g e t C f / . 2 0 1 5 ) 、 O c . tettigonioeJ.C .W e n ,et al. ( W e n et al.2016 )>
w a s f o u n d that substrates consisted of w h e a t a n d rice m i g h t b e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i m p r o v e
the yield of th e c o r e m i a in c o m m e r c i a l cultivation.T h e optimal substrates for mycelial g r o w t h of C . tenuipes in b o t h solid culture a n d liquid culture w e r e basically the s a m e .T h e optimal m e d i a for mycelial g r o w t h consisted of sucrose 30g /L, yeast p o w d e r 15g /L, K H 2P 〇4 2g/L a n d M g S 0 4-7H 20 2g /L. U n d e r the t e m p e r a t u r e of 25°C a n d p H value of 7, the biological efficiencies of the c o r e m i a cultivated with w h e a t m e d i u m r a n g e d f r o m (45.750±6.062)% to (67.82016.018)%, s h o w i n g superior t h a n t h o s e cultivated with rice m e d i u m r a n g e d f r o m (23.410±5.242)% to (36.880±8.812)%. T h e highest biological efficiency of the c o r e m i a cultivated in w h e a t m e d i u m with superaddition of s i l k w o r m chrysalis p o w d e r w a s 67.820%, being higher t h a n that previously r e c o r d e d .T h e s e findings m a y provide useful reference for the c o m m e r c i a l cultivation in future. K e y w o r d s :a n a m o r p h ,ca r b o n source,nitrogen source,orthogonal design,cultivation
冬虫夏草研究报告
冬虫夏草研究报告简介冬虫夏草是一种珍贵的中草药,被广泛应用于中医药学领域。
它是一种昆虫真菌共生体,以其珍贵的药用价值而闻名。
本研究报告将对冬虫夏草的来源、药理学特性和应用进行探讨。
1. 冬虫夏草的来源冬虫夏草的学名为虫草,是一种由昆虫寄生的真菌,主要分布在我国的高海拔地区,如青藏高原、喜马拉雅山脉等。
它通常寄生于蝙蝠蛾科昆虫幼虫体内。
在冬季和夏季转换之际,冬虫夏草会从昆虫体内长出来。
2. 药理学特性冬虫夏草具有许多药理学特性,其中一些已经被科学界所研究和证实。
•免疫调节:冬虫夏草含有多种活性成分,如多糖和蛋白质,具有免疫调节作用。
这些成分可以增强机体免疫系统的功能,提高人体抵抗力。
•抗氧化作用:冬虫夏草中的活性成分还具有抗氧化作用,可以清除体内的自由基,减少氧化损伤。
•抗炎作用:冬虫夏草可抑制炎症反应,并减少炎症引起的组织损伤。
3. 冬虫夏草的应用由于其独特的药理学特性,冬虫夏草在中医药学和保健品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养生保健:冬虫夏草被认为具有抗衰老和延缓衰老的作用,因此在养生保健品中得到广泛应用。
•免疫调节:冬虫夏草可以调节人体免疫系统功能,提高人体的免疫力,预防和治疗感染性疾病。
•改善体质:冬虫夏草被认为具有改善体质、增强体力和提高精神状态的效果。
4. 冬虫夏草的研究进展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对冬虫夏草的研究也在不断深入。
目前,有许多研究团队致力于揭示冬虫夏草的药理学机制和有效成分。
•化学成分研究:科学家们通过化学分析,已经发现了冬虫夏草中许多活性成分,并对其进行了研究。
•药理学研究:通过动物实验和临床研究,科学家们验证了冬虫夏草的多种药理学特性,并探索了其作用机制。
•质量控制研究:为了确保冬虫夏草的质量和药效,科学家们也在研究冬虫夏草的质量控制方法和标准。
结论综上所述,冬虫夏草作为一种珍贵的中草药,在中医药学领域有着重要的地位。
它具有免疫调节、抗氧化和抗炎等药理学特性,并在养生保健、免疫调节和改善体质等方面得到广泛应用。
冬虫夏草保护生物学研究
冬虫夏草保护生物学研究冬虫夏草是子囊菌门冬虫夏草菌[Ophiocordyceps sinensis (Berk.) Sung et al.]寄生在蝙蝠蛾科幼虫上的子座及幼虫尸体的复合体。
冬虫夏草作为名贵滋补中药材,具有“补肾益肺,止血化痰”之功效,主要分布于青藏高原海拔3,000-5,000m的高寒草甸中,中国占总产量的90%以上,不丹、尼泊尔有少量分布。
冬虫夏草野生资源过度采挖导致自然生境严重破坏,进一步加剧了其濒危状态,已被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
因自然储量急剧下降,而人工大规模培育尚未成功,冬虫夏草市场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其生物学保护工作迫在眉睫。
本文采用现代科学技术,包括遥感、地理信息系统、DNA条形码技术、高通量测序等对冬虫夏草的生态环境、混伪品鉴定及子实体转录组进行了系统研究,并建立了冬虫夏草的人工培育体系,为冬虫夏草资源可持续利用及生物多样性保护奠定了基础。
本文采用遥感(RS)技术和中药材产地适宜性分析地理信息系统(TCMGIS)对冬虫夏草分布区域的植被和生态因子值进行了分析。
对1981~2010年间的植被覆盖度变化趋势分析发现,四个主产县市无植被覆盖区域面积显著增加,高植被覆盖区域面积显著降低,表明冬虫夏草产地的生态环境已经发生了明显改变,生态可用性正在降低。
利用TCMGIS系统对冬虫夏草5个省区15个县市23个乡(镇)的164个样点的生态因子值进行了分析,得出了冬虫夏草最适生态因子值范围,其中年均气温4.3~16.9℃;1月均温-16.9~2.6℃;7月均温5.0~17.0℃;年均日照时数1,666~2,943 h;年均降水量363~922mm;年均相对湿度52.6%~71.9%。
根据生态因子值范围,预测到95%~100%生态相似度的区域共有726,917.7 km2,主要分布于西藏、四川、青海、甘肃、云南等省(区)的205个县(市)。
该区域为冬虫夏草人工培育或野生抚育基地的选择等提供可靠的依据。
冬虫夏草的生理特性及药用价值研究进展
冬虫夏草的生理特性及药用价值研究进展作者:谢雯颖张星和来源:《世界家苑·学术》2017年第12期摘要:冬虫夏草是我国一种名贵的传统药用真菌,是麦角菌科真菌冬虫夏草菌寄生在蝙蝠蛾科昆虫幼虫上的子座及幼虫尸体的复合体,因其自身独特的药用价值而成为各国研究的热点。
关键词:冬虫夏草;生物学特性;药用价值冬虫夏草,俗名虫草、冬虫草、夏草冬虫。
中国是最早应用冬虫夏草的国家,其历史可追溯到唐代(公元 863 年)。
1 冬虫夏草的生物学特性冬虫夏草是由虫体以及子座两部分构成。
子座即“草”的部分,由蝙蝠幼虫的头部生出,常呈现紫褐色、黄褐色至深褐色,全长5~7厘米,其柄的长度与蟲体钻入土中的深度有关。
虫体就是所谓的“虫”,虫体内存在有菌丝密集而成的坚硬组织,其外部存在着由菌丝形成的更为坚硬的外壳—菌核,虫体死后变为僵虫。
冬虫夏草属于子囊菌纲,肉座菌目,麦角菌科,虫草属。
1.1 冬虫夏草的寄主在自然界中,冬虫夏草的寄主并不只是单单一种,在1965年中科院动物所朱弘复首次报道冬虫夏草寄主昆虫属节肢动物门、昆虫纲、鳞翅目、蝙蝠蛾、蝠蛾亚科、蝙蝠蛾属、虫草蝙蝠蛾幼虫后,陆续发现、报道的有康定蝠蛾、玉树蝠蛾、门源蝠蛾等多达 60 多种。
1.2 冬虫夏草生活史虫草菌子实体,上部膨大物为圆柱状的子座,长3~4 cm,阔5 mm。
下部为子座柄,连接虫体头部。
子座内有许多子囊壳,呈圆锥形或长卵形,子囊壳内有子囊,细长,约240~485μm×12~16μm,每个子囊含有2~8个子囊孢子,长锥形,约160~477μm×5~6.5μm,具多数横隔。
每年7~8月,子囊孢子感染蝙蝠蛾幼虫后,发芽并很快长成菌丝,到10月份菌丝大量繁殖后,虫体腔内充满菌丝而死成为僵虫,自幼虫头部长出子座(子实体)。
天冷后子座停止生长,翌年气温回升时,僵虫体表长出菌丝并于土壤黏结成一层膜皮。
温度升至4~10摄氏度,子座迅速生长,出土后15d,顶部膨大并产生子囊壳,子囊壳顶端有小孔,可使成熟子囊孢子从中弹出,侵染新的寄主。
虫草的形成、生物特征及生态学特征
虫草的形成、生物特征及生态学特征虫草菌绝大多数都寄生在昆虫体内,其生长繁殖的地区性、周期性极为明显,一般集中分布在高山绝顶以及雪线以上,或在较为寒冷的地区。
但在热带地区也有虫草的足迹,多见于春秋两季。
由于虫草生命力强,对生态环境的适应性强,加之所寄生的昆虫种类较多,以及寄生昆虫大部分是以植物的叶、根为实,所以在森林和草木中虫草发生最多。
因其分布广,故其名称有所不同。
例如冬虫夏草,四川、甘肃均称之为虫草或冬虫草,云南则称之为夏草冬虫,西藏习惯称为雅杂滚布,我国也有些地区把冬虫夏草叫做春虫夏草的。
一、虫草的形成及生物特征虫草属子囊菌,它的菌体成熟后可形成子囊孢子。
孢子散发后随风传播,落在适宜的昆虫体上,特别是幼虫的虫体上,便开始生长形成菌丝体,菌丝体一面不断地生长,一面开始向虫体体内发展,于是昆虫就被这种真菌感染。
昆虫如果吃了带有这类真菌的叶子,真菌也可通过昆虫的口器进入到虫体内,以虫体体内组织和器官作为其生长发育的物质和能量来源,最后便将虫体内部完全分解,从而致该虫于死地。
真菌的菌丝体经过不断的发育和分化,最终成熟并伸出虫壳的外表,而形成一种真菌与虫体外壳共存的生物体。
由于真菌的外生部分很象草,故取名称为“虫草”。
冬虫夏草的子实体是指延伸于昆虫体外、由菌丝分化而生成的、肉眼可以识别的繁殖器官。
一般由三部分组成:即虫体、子座、子囊壳。
子座是简单的杆状或丝状,子囊壳散生或密生于其上部的种类,被认为是原始的种类;子座分为头部和杆部,在盘状或球状的头部产生子囊壳的,可以认为是比较高级的种类。
在后者当中,子囊壳生于组织中的种类可以认为是比子囊壳生于头部表面的种类更高级。
因其种类繁多,子实体的大小优劣不尽相同。
在子囊壳中可以形成无数个子囊,在子囊中又生长着8个子囊孢子,这些孢子又由许多细胞(短节)组成,这些细胞一个一个地分化断裂后,被称为次生孢子。
孢子成熟后,从子囊壳口部飘飞散落,有些则还附着在孔口成白粒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野生虫草生物学特性及应用研究冬虫夏草是我国传统的名贵中药材,市场需求量极大,价格昂贵且逐年上升,但无法进行商业化人工栽培,导致野生资源过度采挖,已面临濒危。
为寻找合适的冬虫草夏草替代品,必须开发其他虫草资源。
本项目以具有高活性成分的野生虫草菌株为研究对象,运用现代生物技术筛选优良菌株,对其进行生物学特性研究,通过优化培养,提高生物转化率,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食用菌新品种,制定产品质量标准,确立最佳培养技术及安全生产工艺。
冬虫夏草(C. sinensis (Berk.) Sacc.)是我国著名的中药材,现代科学研究表明,冬虫夏草具有抗菌、抗肿瘤、抗氧化、抗辐射和提高免疫力等多种功效,并含有多类对人体有益的营养成分,如各种氨基酸、糖醇和多糖等,目前其市场价格已达10万元/公斤,均价也有4万元/公斤,且日益受到人们的喜爱。
但至今为止,冬虫夏草还未能规模化人工栽培,日益的市场需求和人们的过度采集,使冬虫夏草的野生资源日益稀缺,几近濒危,价格逐年上升,形成恶性循环。
因而寻找新虫草资源,开展人工栽培以替代天然冬虫夏草,减少市场对野生资源的需求,对保护生态与天然冬虫夏草资源有着重要的意义和具有潜在的市场价值。
冬虫夏草是隶属于子囊菌门(Ascomycota)、肉座菌目(Hypocreales)、麦角菌科(Clavicipitaceae)、虫草属的成员,至今为止这类虫生真菌已报道的种类达400余种,是一类极具应用价值的药食同源的大型真菌。
实验研究表明,这类真菌中,包括北虫草(C. militaris (L. : Fr.) Link.)、古尼虫草(C. gunnii (Berk.) Berk.)等都有类似于冬虫夏草的作用。
因此,加强这类真菌的开发研究,或寻找出更具药用价值的种类,更好地满足人们的健康需求,提高生活质量;同时还对虫草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和保护具有重要的意义。
我国虫草资源非常丰富,但研发力度仍有待加强。
目前已知的400多种虫草,我国已知的种类达140余种中只有北虫草可以进行商业化生产栽培。
因此,如何开发利用野生虫草资源,既是挑战又是机遇。
根据我国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政策和资源状况,开发新的虫草资源,首要任务必然是人工培养,不仅能使自然资源免遭破坏,还能开发出具自主知识产权的虫草新品种。
随着经济的全球化,知识产权受到全所未有的重视,菌种是否具有知识产权将成分制约食用菌产业的关键因素。
加快虫草菌种分离和人工驯化,获取具有创新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品种,才能确保我国在虫草资源开发利用处于领先地位,才能发展和壮大我国的虫草产业。
因此,成功分离野生虫草资源和对其生物学特性的研究是重要乃至关键环节,其迫切性已不容忽视。
也只有这样,才能丰富虫草食(药)用菌产业的品种,为继续深入开发其应用价值提供足够的生物材料。
2、国内外概况:虫草属是一类极具生物活性的大型真菌,无论是药理作用、有效成分还是人工培植等方面均得到了广泛的研究。
人工培植的种类也开始趋向多样化,随着市场对冬虫夏草的强烈需求,但其还未能进行大规模的人工培养,自然资源遭到了严重的破坏。
因而,为寻找合适的冬虫草夏草替代品,其他虫草的人工培养得到了大力发展。
虫草类的人工培植历史相当悠久,但不同种类的栽培技术水平参差不齐。
早在1867,De Bary为了证明Tulasne提出的虫花(Isaria farinosa (Dicks.) Fr.)是北虫草无性型的假设,首次进行了北虫草的人工培养试验。
1932年,日本的小林和久山首次利用米饭为主的培养基培养出北虫草子座。
1986年我国吉林省蚕科研究所以家蚕和柞蚕为寄主培养北虫草,获得与天然北虫草相一致的子座,并开始进行批量生产,开启了我国北虫草人工栽培的新纪元。
至今为止,有关虫草的开发利用研究文献极多,但主要是涉及冬虫夏草的研究,其次为北虫草(C. militaris (L. : Fr.) Link.),其它种类的研究文献较少。
目前已报道的虫草子实体栽培成功的例子有古尼虫草(C. gunnii (Berk.) Berk.)(刘杰麟等,1990),布氏虫草(Shimizu et al.,1988),棒形虫草(Cordyceps clavulata Ell. et Ew)(耶文拉霍娃,1982),冬虫夏草(沈南英等,1981)以及北虫草,但上述利用分离的菌株栽培出子实体的例子中,多数均处于实验阶段,不能进行大批量的甚至小批量的生产。
蛹虫草则不同,可以利用家蚕和柞蚕的活蛹培养出上百公斤大批量蛹虫草子实体,已具有商业应用价值。
尽管如此,开发利用这些虫草资源,进行人工栽培生产不仅是科学家们的梦想,而且也是许多企业家的追求,因为这样不仅能获得更具药用价值的种类,而且可能发现新的药理作用,并由此形成更大的虫草产业,而由此形成的科学理论不仅仅是对保健行业,而且对农业抗虫害的生物防治研究也是具有重要的意义。
菌种是食(药)用菌产业的基础,是一种具有知识产权的产品,因此,世界各国的食用菌产业都十分注重菌种的收集和选育。
日本作为世界上食用菌产业实力较强的国家,在国际市场上始终保持着较大的竞争力,与其对菌种收集和选育有着很大的关系。
随着市场的日益国际化及国际上强化对菌种知识产权的保护,谁拥有具自主知识产权的菌种谁就会在食(药)用菌产业上占有主动的领先优势,谁就是这个产业的领导者。
在我国已进入WTO的现在,世界各国特别是日本已经不断地强化了农作物新品种的保护,如不久前对我国香菇产品实行的制裁行动,就缘于此。
因此,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2000年12月1日实施)等相关法规,我国有必要强化对农业新品种包括食药用菌新品种的研究,强化我国创新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研究,符合我省更快实现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科学技术的发展的全面规划和部署。
因此,我国必须把握机遇,加快开发野生虫草资源,形成具有创新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扩大保健食品的市场占有率,巩固和加强我国在虫草产业的国际地位。
3、预期应用前景虫草类食用菌是一种健康食品,富含蛋白质、各种氨基酸、维生素和多糖等营养物质而脂肪含量则大大低于肉类,深受消费者的喜爱。
不仅具有以上优点,还具有明显的保健药用功能,如抗肿瘤、抗多种病源微生物、保护肝肾及呼吸系统、清除人体自由基、调节免疫系统作用和调节内分泌与抗疲劳作用。
冬虫夏草以神奇的功效,使市场价格日益攀升,从1996年的0.5万元/公斤到现在的10万元/公斤;北虫草也达4-5千元/公斤。
近年来国内外都开发出多种虫草类产品,投放市场后,同样深受追捧,可见虫草类的市场需求十分强劲。
虫草类子实体口感怡人,气味清香,其他形式的产品更各具优点,作为一种功能食品,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1997年,Kondoh等人推出了日本蚁虫草(C.japonensis Hara)功能食品(专利号:6603937)、韩国的Imshil虫草研究所将高雄虫草(Cordyceps takaomontana Yakushiji & Kumazawa) 的无性型细脚拟青霉(Paecilomyces.tenuipes (Peck.)Samson))作为功能食品进行开发。
这种趋势还在继续。
另外,我国经济实力不断增强,部分地区的收入已达较发达国家水平,消费能力更是大为增加,人们对生活的质量要求也随之提高,注重保健已是必然的选择。
因此,加强虫草类的开发将为我国食用菌产业和保健品行业带来无限生机,提高食用菌的市场价值,为开创高产值食用菌产业提供了可能。
强劲的市场需求更可能把研究出来的新产品催化成一个新的、高附加值产业。
利用野生虫草资源获得具自主知识产权的新菌种,增加产品的多样性和自主性,不仅能为消费者提供更广阔的选择,还可能寻找出更有价值的种类,甚至能发现新的药用功能,开发新药,对医药事业的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
虫草产业价值在不断增加,社会经济效益巨大。
综观过去虫草类产品的发展历程就不难发现:虫草产品一旦研究成功,必能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以虫草发酵产物为主的宁心宝胶囊已经被广泛用于临床,创下了巨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更是无法估量。
1985年,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分离得古尼虫草“814虫草菌株”,其发酵菌丝制成的产品也取得了很大的经济效益。
据统计,目前仅仅野生冬虫夏草的价值已超过100亿元,还没有包括相关产业的贡献在内。
面对如此强大的市场需求,继续开发新的虫草产品,已是大势所趋。
二、研究内容、方法和技术路线1.具体研究开发内容和要重点解决的技术关键问题:㈠具体研究开发内容:⑴在已有的虫草菌种资源的基础上,筛选和改良菌株;利用天然培养料,对已收集到的虫草菌株的生物学特性和生长要求进行系统研究,为进一步建立人工栽培技术提供科学理论依据。
⑵结合虫草的生物学特性,利用生物技术,对虫草子实体进行人工栽培,以达到驯化野生虫草资源的目标,获得具自主知识产权的菌种及其栽培技术。
⑶扩大栽培规模至中试水平,实行产业化生产前期技术试验,校正技术参数,完善人工栽培技术。
⑷研究稳定的生产技术,重复栽培3次均要达到一定的产量及质量指标。
⑸继续对华南地区包括广东省及周边地区进行更广泛的种质资源收集和分离,获得更多野生虫草菌种,为今后开展驯化培育工作提供种质资源。
㈡要重点解决的技术关键问题:⑴建立可靠的虫草野外分离技术体系,加强菌种收集。
⑵弄清虫草的生物学特性及生长要求。
2.项目的特色和创新之处:(特有、适合华南地区的)⑴人工驯化虫草新品种。
利用华南地区的野生虫草资源驯化从未被栽培的适合华南地区栽培的新品种,获取具有创新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品种。
⑵针对从未被栽培的新品种,建立相应的具自主知识产权的商业化生产技术。
⑶产品(野生虫草)具有很高的质量指标,有1-2项活性成分较野生冬虫夏草或北虫草高。
3.要达到的技术、经济指标及社会、经济效益:⑴以特有的和珍稀的虫草品种为研究对象,研发新产品,形成较稳定的生产技术体系,重复栽培3次均可达到一定的产量,如生物转化率可达50%以上,即每千克培养料至少能产出500克的新鲜子实体,而质量指标如有效成分(虫草酸、腺苷和虫草素等)与冬虫夏草相当或有1-2个有效成分比冬虫夏草或北虫草高。
2申请发明专利2-3项,发表研究论文2-3篇。
4.采用的方法、技术路线以及工艺流程:⑴采用的方法:首先在实验水平上,对已有菌种进行诱导和优化试验,获取相应的技术参数;利用单因素试验与正交试验相结合的方法驯化野生虫草,并人工模拟商品化生产过程及优化生产流程;再进行中试确定和优化大规模生产的各种参数。
⑵技术路线:收集与分离纯化具有高活性成分的野生虫草菌株===>(诱变和复壮)===>优质虫草菌株筛选(菌丝生产率和出草试验为指标)<===>生物学特性研究(培养条件的控制)<===>在中试水平上进行出草试验研究(包括营养成份、安全性试验)<===>野生虫草培育技术及优化,生产工艺的确定(优化和控制)<===>野生虫草生产技术及产品质量标准的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