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生理学植物光合作用
植物生理学第三章植物的光合作用
光合作用的过程
光能
H2O
光解 吸收
色素分子
O2 [H] 酶
供能
2C3
还
固
CO2
多种酶 定 C5
酶
ATP
酶
原
(CH2O)
ADP+Pi
光反应阶段
暗反应阶段
水的光解:H2O 光解 2[H]+1/2 O2
酶
CO2的固定: CO2+C5 2C3
光合磷酸化:ADP+Pi+能量 酶
ATP
C3化合物还原:2 C3
光系统(PSII)
PSII的颗粒大,直径约17.5 nm,主要分布在类囊体膜的叠合部分。
➢ 晶体结构中的PSII为一个二聚体,二聚体的两个 单体呈准二次旋转对称。PSII单体具有36个跨膜α螺旋,其中D1和D2各5个,CP43和CP47各6个, Cytb559的α亚基和β亚基各自形成一个跨膜α-螺旋。 D1和D2蛋白与Cytb559的α和β亚基一起组成PSII 反应中心,是进行原初电荷分离和电子传递反应 的机构,CP47和CP43的主要功能是接受LHCII的 激发能量并传递到反应中心。
是否需光 需光 不一定,但受光促进 不一定,但受光促进
不同层次和时间上的光合作用
第二节 原初反应
➢ 原初反应 是指从光合色素分子被光激发,到引起 第一个光化学反应为止的过程。 ➢ 它包括: 光物理-光能的吸收、传递
光化学-有电子得失
原初反应特点 1) 速度非常快,10-12s∽10-9s内完成; 2) 与温度无关,(77K,液氮温度)(2K,液氦温度); 3) 量子效率接近1
表1 光合作用中各种能量转变情况
•
能量转变 光能 电能 活跃的化学能 稳定的化学能
植物生理学光合作用
植物生理学光合作用植物生理学是研究植物的生命周期、生长发育、代谢和适应环境的科学领域。
其中,光合作用是植物的重要生理过程之一、在这篇文章中,我将详细介绍什么是光合作用、光合作用的主要过程和影响因素,以及它对植物和整个生态系统的重要性。
光合作用是植物利用阳光能量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有机物和氧气的过程。
它是能量的转换过程,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
光合作用发生在植物的叶子和其他绿色组织中的叶绿体中。
叶绿体内的叶绿素是发生光合作用的关键组分,它能吸收阳光中的能量,并将其转化为化学能。
光合作用主要包括两个阶段:光反应和暗反应。
在光反应中,叶绿体中的光合色素吸收太阳能量,并将其转化为化学能。
这个过程包括光能的捕获、电子传递和ATP合成。
叶绿体中的光刺激栗子吸收光能,通过一系列复杂的电子传递过程,最终生成ATP(三磷酸腺苷)和NADPH(二磷酸腺苷二核苷酸磷酸酯)。
ATP是能量的“货币”,用于植物的各种代谢反应。
NADPH则用作暗反应中二氧化碳的还原剂。
暗反应是光合作用的第二个阶段,也称为卡尔文循环。
在这个过程中,ATP和NADPH参与将CO2固定成六碳糖分子(葡萄糖)。
这个过程发生在叶绿体的叶绿体基质中,依赖于多种酶的参与。
暗反应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它涉及到三个主要的步骤:固定、还原和再生。
通过这些步骤,光合作用将二氧化碳转化为可以用于植物生长和代谢的有机物。
光合作用的效率和速率受多种因素的影响。
其中最重要的因素是光的强度、温度和二氧化碳的浓度。
光的强度越高,光合作用的速率越快。
然而,当光强过于强烈时,光合作用的速率反而会下降,因为光合色素可能会受损。
温度也是光合作用速率的重要因素。
适宜的温度有助于酶的正常运作,从而提高光合作用的速率。
然而,当温度过高时,酶会变性,导致光合作用受到抑制。
二氧化碳的浓度对光合作用速率也有显著影响。
较高的二氧化碳浓度可以促进暗反应中CO2的固定,并提高光合作用效率。
总之,光合作用是植物生理学中的重要过程之一、它是植物利用太阳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有机物质和氧气的过程。
植物生理学 4.光合作用
组成:由核心复合体、 PS ΙΙ捕光复合体和放氧复合体 (OEC)组成。
核心复合体:由6种多肽组成。 其反应中心=Tyr+P680+pheo
捕光复合体:LHCΙΙ
放氧复合体:OEC,位于PS ΙΙ的类囊体膜腔表面,
由多肽和与放氧有关的锰复合体、氯和钙离子组
成。水在光照下经过PS ΙΙ的作用,发生水裂解,
(二)光系统
1 红降现象:
2 双光增益效应(爱默生效应): 3 光系统:光系统Ι (PS Ι )、光系统ΙΙ (PS ΙΙ ) PS I 为小颗粒,存在于基质片层和基粒片层的非垛叠区。 组成:反应中心P700、电子受体和PS Ι 捕光复合体三
部分组成。 光反应:适合长光波反应。
PS ΙΙ
其颗粒较大,受敌草隆抑制。存在于基粒片层的垛叠区。
(二)叶绿体的结构
叶绿体膜 外膜:透性大 内膜:透性小,主要控制物质进出的屏障。
组成:主要为可溶性蛋白质(酶)和其它代谢活跃的
基质
物质,呈高度流动性状态,具有固定二氧化碳
(间质)
的能力。(光合作用的暗反应即淀粉的形成与
贮存是在此进行的 。)
嗜饿颗粒(滴)(脂滴):是一类易与饿酸结合的颗
粒,其主要成分是亲脂性的醌类物质。功能是:
叶绿素a/叶绿素b=3/1 叶黄素/胡萝素=2/1
2 红色: 气温、可溶性糖、花色素(红色)
3 黄色:
叶绿素受破坏
光反应:在光下, 1 原初反应(指对光能的吸收、传递和转
在叶绿体的类囊
换的过程。)
体膜上进行的, 由光所引起的光
光 化学反应。实质
光能 原初反应
电能(电子)
(光量子)
2 电子传递和光合磷酸化(指把原初反应
植物生理学中的光合作用
植物生理学中的光合作用光合作用是植物生理学中一项重要的生理过程,它使植物能够利用阳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有机物质和氧气。
本文将就光合作用的基本原理、过程和调控因素进行讨论。
一、光合作用的基本原理光合作用是通过光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过程。
在光合作用中,植物通过叶绿素等色素吸收光能,并利用该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质,同时释放出氧气。
这一过程主要发生在植物的叶绿体中。
二、光合作用的过程光合作用可以分为光反应和暗反应两个阶段。
1. 光反应:光反应发生在叶绿体的基质膜上。
当叶绿体中的色素吸收到光子后,光能被转化为化学能,产生ATP和NADPH等高能化合物。
同时,水分子被光解,释放出氧气并提供电子供应。
2. 暗反应:暗反应发生在叶绿体的基质中,不需要直接依赖光能。
在暗反应中,植物利用光反应阶段生成的ATP和NADPH,将二氧化碳还原为有机物质,例如葡萄糖。
暗反应的最终产物是有机物质,它们被植物用于生长和代谢。
三、光合作用的调控因素光合作用的进行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主要包括光照强度、温度和二氧化碳浓度。
1. 光照强度: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的速率有着直接的影响。
当光照强度较低时,光合作用受限于光反应的速率;而在光照强度较高时,暗反应对光合作用速率的影响更大。
2. 温度:温度是另一个重要的调控因素。
在适宜的温度下,光合作用可正常进行;然而,过高或过低的温度均会抑制光合作用的进行。
这是因为较高温度下酶活性受到抑制,而较低温度下酶活性受到限制。
3. 二氧化碳浓度:二氧化碳是暗反应的底物之一,其浓度的增加可以促进暗反应的进行。
然而,在现代工业化社会中,二氧化碳排放导致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的增加,进而对植物的光合作用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四、光合作用的重要性光合作用是生物圈中最为重要的能量来源之一。
通过光合作用,植物能够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进而提供给其他生物。
此外,光合作用还能够释放出氧气,并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起到了调节大气组成的作用。
植物生理学之 第四章 植物的光合作用
第四章植物的光合作用一、名词解释1.光合作用2.光合午休现象3.希尔反应4.荧光现象与磷光现象5.天线色素6.光合色素7.光合作用中心8.光合作用单位9.红降现象10.双光增益现象11.C3途径12.C4途径13.光合磷酸化14.非环式光合磷酸化l5. 量子效率16.暗反应17.同化力18.光反应19.CAM途径20.光呼吸21.表观光合速率22.光饱和点23.光补偿点24.CO2饱合点25.CO2补偿点26.光能利用率27.瓦布格效应28.原初反应29.碳素同化作用30.叶面积指数二、将下列缩写翻译成中文1.CAM 2.Pn 3.P700 4.P680 5.LHC 6.PSl 7.PSⅡ8.PQ 9.PC 10.Fd 11.Cytf12 12.RuBP 13.3-PGA 14.PEP l5.GAP 16.DHAP 17.OAA 18.TP 19.Mal 20.ASP 21.SBP 22.G6P 23.F6P 24.FDP 25.LAI 26.X5P 27. Fe-S 28. Rubisco 29.P* 30.DPGA三、填空题1.叶绿体的结构包括______、______、______和片层结构,片层结构又分为_____和______。
2.光合色素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三类。
3.叶绿素可分为______ 和______两种。
类胡萝卜素可分为______和______。
4.叶绿素吸收光谱的最强吸收带在______ 和______。
5. 光合作用原初反应包括光能的______过程。
6. 叶绿体色素中______称作用中心色素,其他属于______。
7. 缺水使光合速率下降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8. 卡尔文循环中,同化1分子CO2需消耗______分子ATP和______ 分子NADPH+H+。
9. 高等植物CO2同化的途径有______、______、______三条,其中最基本的是______。
植物生理学第三章植物的光合作用
植物生理学第三章植物的光合作用第三章植物的光合作用一、名词解释1. C3途径2. C4途径3. 光系统4. 反应中心5. 原初反应6. 荧光现象7. 红降现象8. 量子产额9. 爱默生效应10. PQ循环11. 光合色素12. 光合作用13. 光合单位14. 反应中心色素15. 聚光色素16. 解偶联剂17. 光合磷酸化18. 光呼吸19. 光补偿点20. CO2补偿点21. 光饱和点22. 光能利用率23. 光合速率二、缩写符号翻译1. Fe-S2. PSI3. PSII4. OAA5. CAM6. NADP+7. Fd 8. PEPCase 9. RuBPO10. P680、P700 11. PQ 12. PEP13. PGA 14. Pheo 15. RuBP16. RubisC(RuBPC) 17. Rubisco(RuBPCO) 18.TP三、填空题1. 光合作用的碳反应是在中进行的,光反应是在中进行的。
2. 在光合电子传送中最终电子供体是,最终电子受体是。
3. 在光合作用过程中,当形成后,光能便转化成了活跃的化学能;当形成后,光能便转化成了稳定的化学能。
4. 叶绿体色素提取掖液在反射光下观察呈色,在透射光下观察呈色。
5. P700的原初电子供体是,原初电子受体是。
6. 光合作用的能量转换功能是在类囊体膜上进行的,所以类囊体亦称为。
7. 光合作用中释放的氧气来自于。
8. 与水光解有关的矿质元素为。
9. 和两种物质被称为同化能力。
10. 光的波长越长,光子所持有的能量越。
11. 叶绿素吸收光谱的最强吸收区有两个:一个在,另一个在。
12. 光合磷酸化有三种类型:、、。
13. 根据C4化合物和催化脱羧反应的酶不同,可将C4途径分为三种类型:、、。
14. 一般来说,正常叶子的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的分子比例为;叶黄素和胡萝卜素的分子比例为。
15. 光合作用中,淀粉的形成是在中,蔗糖的形成是在中。
16. C4植物的C3途径是在中进行的;C3植物的卡尔文循环是在中进行的。
植物生理学植物光合作用
第三章植物的光合作用本章内容提要碳素同化作用有三种类型:细菌光合作用和化能合成作用以及绿色植物光合作用。
绿色植物光合作用是地球上规模最大的转换日光能的过程。
高等植物光合色素主要有2类:叶绿素与类胡萝卜素。
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细胞器,光合色素就存在于内囊体膜(光合膜)上。
光合作用可分为三大步骤: (1)原初反应,包括光能的吸收、传递和转换的过程;(2)电子传递和光合磷酸化,合成的ATP和NADPH(合称同化力)用于暗反应;(3)碳同化,将活跃化学能变为稳定化学能。
碳同化包括三种生化途径:C3途径、C4途径和CAM途径。
C3途径是碳同化的基本途径,可合成糖类、淀粉等多种有机物。
C4途径和CAM途径都只起固定CO2的作用,最终还是通过C3途径合成光合产物等。
光呼吸是乙醇酸的氧化过程,由叶绿体、过氧化体和线粒体三个细胞器协同完成的、耗O2、释放出CO2的耗能过程。
其底物乙醇酸及许多中间产物都是C2化合物,也简称为C2循环。
在C3植物中光呼吸是一个不可避免的过程,对保护光合机构免受强光的破坏具有一定的生理功能。
C4植物的光合速率比C3植物高,主要原因是C4植物CO2的固定由PEPC完成,PEPC 对CO2亲和力高;而CO2的同化在BSC中进行,C4植物BSC花环式结构类似一个CO2泵,因而光呼吸很低。
但C4植物同化CO2需要消耗额外的能量,其高光合速率只有在强光、较高温度下才能表现出来。
光合作用受光照、CO2、温度、水分和矿质元素等环境条件的影响。
植物的光能利用率很低。
改善光合性能是提高光能利用率的根本措施。
提高作物提高光能利用率的途径是:提高光合能力,增加光合面积,延长光合时间,减少有机物质消耗,提高经济系数。
第一节光合作用的意义自养生物吸收二氧化碳转变成有机物的过程叫碳素同化作用(carbon assimilation)。
不能进行碳素同化作用的生物称之为异养生物,如动物、某些微生物和极少数高等植物。
碳素同化作用三种类型:细菌光合作用、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和化能合成作用。
植物生理学第三章植物的光合作用
植物生理学第三章植物的光合作用植物的光合作用是指植物利用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有机物质(如葡萄糖)和氧气的过程。
其反应方程式为:6CO2+6H2O+光能→C6H12O6+6O2光合作用是植物最重要的生理过程之一,它不仅是植物能够生存和生长的基础,还能为其他生物提供氧气和有机物质。
光合作用通过光合色素和叶绿体等生理结构,具有高效和专一性的特点。
植物的光合作用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光能捕获和光化学反应、以及碳固定和假单胞菌循环。
在光能捕获和光化学反应阶段,植物的光合色素(如叶绿素)能够捕获太阳光,并将其转化为化学能。
光合作用发生在叶绿体内,主要以叶绿体膜的光合作用单位,光系统(PSI和PSII)为中心。
光系统中的光合色素吸收太阳光,并将其能量传递给反应中心,激发电子。
通过光合色素的电子传递链,电子在PSII和PSI之间进行转移,最终转移到还原辅酶NADP+上,形成还原辅酶NADPH。
在碳固定和假单胞菌循环阶段,植物利用还原辅酶NADPH和ATP的能量,将二氧化碳转化为有机化合物。
这个过程称为Calvin循环,也叫柠檬酸循环。
Calvin循环包括三个主要步骤:碳固定、还原和再生。
首先,二氧化碳与从光合作用过程中产生的核酮糖五磷酸(RuBP)结合,形成不稳定的六碳中间体。
然后,该中间体通过一系列酶的作用,将其分解为两个三碳化合物,3-磷酸甘油醇醛(3-PGA)。
最后,3-PGA经过一系列的加氢还原反应和磷酸化反应,合成出葡萄糖和其他有机物质。
光合作用的速率受到光照、温度、二氧化碳浓度和水分等环境条件的影响。
光合速率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大而增加,但达到一定的饱和点后,光合速率趋于稳定。
温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是复杂的。
在适宜温度下,光合速率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加,因为反应速率加快。
然而,当温度超过一定范围时,光合作用会受到抑制,因为高温会破坏光系统和酶的结构。
二氧化碳浓度越高,光合速率越快。
水分对光合作用的影响主要是通过调节植物的气孔进行的。
植物生理学-第四章ppt课件
第二节 叶绿体与光合色素
一、叶 绿 体
二、光合色素
1 分类
叶绿素类 (chlorophyll)
类胡萝卜素类 (carotenoid)
叶绿素类a
(蓝绿色)
叶绿素类b
(黄绿色)
磷 光
~ 31千卡
叶绿素分子受光激发时电子能量水平图解
叶绿素的生物合成
合成前体: ð- 氨基酮戊酸
合成途径:
合成条件:
光照 温度 矿质元素
光合作用的机理
原初反应
光
反 应 电子传递和
光合磷酸化
光能的吸收、传递与转换
(光能转换成电能)
基粒片层上
(电能 活跃的化学能)
暗 反 碳素同化 应
(活跃的化学能
H2O的光解和O2的释放,但不能形 成NADPH。(NADP+不足)
光合磷酸化机理
化学渗透学说(P. Mitchell 1961)
第四节 二氧化碳的固定与还原
• C3 途径(还原的戊糖途径、卡尔文循环
The Calvin cycle):C3植物
• C4 途径(C4 pathway)(四碳双羧酸途径):
电子传递和光合磷酸化(photophosphorylation) (电能转换成活跃的化学能)
两个光系统
光合链(“Z”链)
光系统 I : 光系统 II :
证明:“红降”现象 双光增益效应(爱默生效应Emerson effect)
光合电子传递链(“Z”链)
光合磷酸化
在光下叶绿体把光合电子传递与磷
photophosphorylation 酸化作用相偶联,使ADP与Pi形
植物生理学与光合作用
植物生理学与光合作用植物生理学是研究植物的生命活动以及其与环境的相互关系的科学分支。
光合作用则是植物生理学中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
本文将探讨植物生理学与光合作用之间的关系,以及光合作用在植物生长和发育过程中的重要性。
一、1. 光合作用的定义光合作用是指植物利用光能合成有机物质的过程。
它是植物生命活动中最为基本的代谢过程之一。
光合作用通过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葡萄糖和氧气,同时产生能支持植物生长和维持生命所需的能量。
2. 光合作用的过程光合作用可分为光依赖反应和光独立反应两个阶段。
光依赖反应发生在光合体内的类囊体膜上。
当植物叶片表面受到光线照射时,类囊体中的叶绿素分子吸收光能,将其转化为化学能。
同时,水分子被分解,释放出氧气,电子和质子。
光能转化的化学能使得电子通过一系列的传递过程,最终以还原二氧化碳合成有机物质。
光独立反应则发生在质体中的质体基质或类囊体基质中。
光独立反应以由光合体产生的ATP和NADPH为能源,通过一系列酶催化的反应将二氧化碳转化为葡萄糖。
这一过程称为卡尔文循环。
3. 植物生理学的研究植物生理学研究了光合作用以及其他与之相关的生理过程。
通过研究植物如何利用光能进行光合作用,研究人员可以深入了解植物的生长和发育机制,并改进农业生产。
植物生理学还研究光合作用过程中涉及的生化路径和相应的调节机制。
例如,光照强度、光周期、温度和湿度等因素都会对光合作用的速率和效率产生影响。
研究人员通过调控这些因素,可以优化光合作用过程,提高作物产量和质量。
二、光合作用在植物生长发育中的重要性1. 提供有机物质和能量光合作用是植物合成有机物质和能量的主要途径。
通过光合作用,植物可以合成葡萄糖等有机物,为其自身提供所需的能量和营养物质。
这些有机物质不仅满足植物生长发育的需求,也可供其他生物体利用。
2. 维持生态平衡光合作用通过吸收二氧化碳和释放氧气的过程,对维持地球生态平衡起着重要作用。
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中的氧气释放,提供氧气供其他生物呼吸,同时吸收二氧化碳和释放氧气,对减缓温室效应和气候变化具有一定的作用。
【植物生理学】第3章 光合作用
这一错误的假设是如何被纠正的呢?
(1)细菌光合作用
1930年,Stanford大学 Niel
细菌光合作用:
CO2 + H2S
CH2O + S
植物光合作用:
CO2 + H2O
CH2O + O2
三、光合作用的研究历史:
(2)希尔反应和希尔氧化剂;
4Fe3++2H2O
4Fe2++4H++O 2
希尔氧化剂
秋天叶片呈现黄色、红色。
影响叶绿素合成的条件 第二节 叶绿体与光合色素 (1)光照 黄化 度
(3)矿质元素 缺绿病 分
(5)O2
第三节 光合作用的机理
能量 变化
光能
电能
活跃的 化学能
稳定的 化学能
能量 物质
转变 过程
反应 部位
量子
电子
原初反应 电子传递
ATP NADPH2
碳水化 合物等
光合磷酸化 碳同化
光 合 链 的 特 点
光合链的特点
①电子传递链主要由光合膜上的 PSⅡ、Cytb6/f、PSI三个复 合体串联组成。
②电子传递有二处是逆电势梯度,这种逆电势梯度的“上坡” 电子传递均由聚光色素复合体吸收光能后推动,而其余电 子传递都是顺电势梯度进行的。
③水的氧化与PS Ⅱ 电子传递有关,NADP+的还原与 PSI电子 传递有关。
• 光系统Ⅱ (photosystem Ⅱ,简称PSⅡ)的颗粒较大,直径为17.5nm, 主要分布在类囊体膜的叠合部分。
• 两者的组成成分有所不同。
(二)光合电子传递体及其功能 1. PSⅡ (1)PSII的结构与功能
植物生理学第5篇光合作用
β-胡萝卜素
叶黄素
β-胡萝卜素和叶黄素结构式
(三)光合色素的吸收光谱 1、对光合有效的可见光波长为400~700 nm 。 2、太阳光的连续光谱 (白光经三棱镜后形成)
光子携带的能量与光的波长成反比 E=N h c/λ
3、吸收光谱:光合色素将太阳连续光谱中 有些波长的光吸收,在光谱上出现黑线 或暗带,这种光谱叫吸收光谱。 叶绿素有2个最强吸收区: ※ λ=640~660nm的红光区 λ=430~450nm的蓝紫光区 叶绿素溶液呈绿色。
(6) 遗传
海棠 叶绿素的形成受遗传因素控制, 如水稻、玉米的白化苗以及花卉 中的斑叶不能合成叶绿素。有些 病毒也能引起斑叶。
花叶
吊兰
问题:指出植物有哪些黄化现象,并分析产生的原因。
植物体内的叶绿素在代谢过程中一方面合成,一方面分解, 在不断地更新。如环境不适宜,叶绿素的形成就受到影响,而 分解过程仍然进行,因而茎叶发黄,光合速率下降。
叶绿体
※绿色植物在光下,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糖, 并释放出氧气的过程。
其实质是一个氧化还原反应: H2O是电子供体(还原剂),被氧化到O2的水平; CO2是电子受体(氧化剂),被还原到糖的水平。
2、细菌光合作用 (Bacterial photosynthesis)
光、叶绿素
CO2 + H2S 如:紫色硫细菌
➢黑暗使植物黄化的原理常被应用于 蔬菜生产中,如韭黄、软化药芹、白 芦笋、豆芽菜、葱白、蒜白、大白菜 等生产。
(2) 温度
➢ 叶绿素的生物合成是一 系列酶促反应,受温度 影响。
➢ 叶绿素形成的最低温度 约2℃,最适温度约 30℃,最高温度约40℃ 。
植物生理学第三章_植物光合作用
植物生理学第三章_植物光合作用植物光合作用是植物生理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过程,是植物通过光能合成有机物的过程。
光合作用发生在植物叶绿体中,可以分为光依赖反应和暗反应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光依赖反应,也称为光能转化反应。
在这一阶段,植物叶绿体中的叶绿素捕获光能,将其转化为化学能。
植物叶绿素主要吸收蓝光和红光,在吸收光能的过程中,电子跃迁激发到较高的能级,形成激发态的植物叶绿素。
在光系统II中,激发态的叶绿素通过光解水作用释放电子,产生氧气和高能电子。
这些电子被传递到光系统I中,通过电子传递链的过程产生足够的能量。
在这个过程中,氧气通过植物的气孔释放到外界,为植物提供氧气。
第二阶段是暗反应,也称为光独立反应。
在这一阶段,植物利用光能转化的化学能合成有机物,主要是葡萄糖。
这个过程发生在植物叶绿体中的光合体内。
在暗反应中,植物通过卡尔文循环合成葡萄糖。
该循环包括三个主要阶段:固定CO2、还原和再生。
首先,植物将甲酸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六碳分子,并通过还原过程将其分解成两个三碳分子。
然后,这些三碳分子在还原过程中转化为葡萄糖,并重新生成甲酸。
整个循环循环进行,不断合成葡萄糖。
在这个过程中,植物通过暗反应中的化学反应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并将其储存为有机物。
这些有机物可以被植物利用为能量和营养物质,也可以用于生长和发育。
总的来说,植物光合作用是植物生理学中的重要过程,通过光能转化产生化学能,并将其转化为有机物。
这个过程不仅为植物提供了能量和营养物质,也为维持地球生态系统的平衡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了解和深入研究植物光合作用对于理解植物生长和发育,以及生态环境变化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
植物生理学:第三章 植物的光合作用
第一节 光合作用的意义 第二节 叶绿体与光合色素 第三节 光合作用机理 第四节 光呼吸 第五节 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 第六节 植物对光能的利用 第七节 有机物的运输与分配
本章重点、难点及复习思考题
1
第一节 光合作用的意义 一 光合作用的概念 二 光合作用的意义
2
一 光合作用(photosynthesis) 绿色植物吸收光能,同化CO2和水,
9
◆ 叶绿素分子结构 ◇ chla是叶绿酸的酯。叶 绿酸是双羧酸,其中一个羧 基被甲醇所酯化,另一个被 植醇所酯化。
10
◇ Chla与chlb结构区别 chla第二个吡咯环上一个甲基(-CH3)被醛基(-
CHO)所取代,即为chlb .
11
◇ 叶绿素分子头部
▽ 4个吡咯环组成的卟啉环, 由4个甲烯基(=CH-)连成大的卟 啉环;
15
3 色素的功能
◆ 叶绿素chla和chlb都能吸收光能,少数chla 具光化学活性,能将光能转换成电能。
◆ 类胡萝卜素吸收光能、光保护,保护叶绿色 分子避免其在强光下的光氧化。
16
4 色素的光学特性
◆ 光合作用可利用的光:400 -700nm. ◇光子(photon)或光量子(quantum): 光是一
存在形式:色素蛋白复合体(pigment protein
complex)
2 结构和性质 (1) 叶绿素(chlorophyll): ◆ 叶绿素a (chla)、叶绿素b(chlb).
8
◆ 主要理化性质 ◇ 不溶于水,溶于有机溶剂,如乙醇、 丙酮、乙醚、氯仿等。 ◇ chla 呈蓝绿色,chlb 呈黄绿色。
黄化现象:缺乏某些条件而影响叶绿素合 成,使叶子发黄的现象.
光合作用-植物生理-图文
光合作用-植物生理-图文第三章植物的光合作用碳素营养是植物的生命基础,这是因为,第一,植物体的干物质中90%以上是有机化合物,而有机化合物都含有碳素(约占有机化合物重量的45%),碳素成为植物体内含量较多的一种元素;第二,碳原子是组成所有有机化合物的主要骨架,好象建筑物的栋梁支柱一样。
碳原子与其他元素有各种不同形式的结合,由此决定了这些化合物的多样性。
按照碳素营养方式的不同,植物可分为两种:1)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作营养,这类植物称为异养植物(heterophyte),如某些微生物和少数高等植物;2)可以利用无机碳化合物作营养,并且将它合成有机物,这类植物称为自养植物(autophyte),如绝大多数高等植物和少数微生物。
异养植物与自养植物相比,后者在植物界中最普遍,而且非常重要。
这里我们着重讨论自养植物。
自养植物吸收二氧化碳,将其转变成有机物质的过程,称为植物的碳素同化作用(carbonaimilation)。
植物碳素同化作用包括细菌光合作用、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和化能合成作用3种类型。
在这3种类型中,绿色植物光合作用最广泛,合成的有机物质最多,与人类的关系也最密切,因此,本章重点阐述绿色植物光合作用(以下简称光合作用)。
第一节光合作用的重要性绿色植物吸收阳光的能量,同化二氧化碳和水,制造有机物质并释放氧气的过程,称为光合作用(photoynthei)。
光合作用所产生的有机物质主要是糖类,贮藏着能量。
光合作用的过程,光合作用的重要性,可概括为下列3个方面:1.把无机物变成有机物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的规模是非常巨大的。
据估计,地球上的自养植物每年约同化2某lOt碳素,其中40%是由浮游植物同化的,余下60%是由陆生植物同化的(图3-1)。
如以葡萄糖计算,整个地球每年同化的碳素相当于四五千亿吨有机物质,难怪人们把绿色植物喻为庞大的合成有机物的绿色工厂。
绿色植物合成的有机物质,可直接或间接作为人类和全部动物界的食物(如粮、油、糖、牧草饲料、鱼饵等),也可作为某些工业的原料(如棉、麻、橡胶、糖等)。
植物生理学光合作用
植物生理学光合作用光合作用是植物中一种非常重要的生理过程,它使植物能够利用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能量丰富的有机物质。
在光合作用中,植物通过叶绿素等色素吸收光能,并在发生光合作用的叶绿体中进行一系列的反应,最终合成葡萄糖和氧气。
本文将从光合作用的过程、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以及光合作用的生理意义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光合作用的过程可以分为光能捕捉、光化学反应和暗反应三个阶段。
首先,光合作用开始于叶绿体中的叶绿素分子吸收光能,使其能够进一步参与反应。
光能被吸收后,植物中的色素将光能传递给特定的反应中心,如光系统Ⅱ和光系统Ⅰ,从而引发一系列电子传递反应。
光化学反应阶段中,植物利用光系统Ⅱ产生的能量促使水分子分解,释放出氧气和电子。
同时,光能也用于将电子转移到光系统Ⅰ,并最终用于产生能量丰富的三磷酸腺苷(ATP)和还原型辅酶NADPH。
这两种能量分子将在暗反应中进一步利用。
暗反应是光合作用的最后一个阶段,它需要依赖先前生成的ATP和NADPH。
在暗反应中,二氧化碳通过碳固定反应参与合成葡萄糖和其他有机物。
此过程中,一部分ATP提供能量,而另一部分NADPH则提供还原能力。
最终产生的葡萄糖可以用于细胞的能量供应、构建新的细胞结构以及储存为淀粉等形式。
然而,光合作用的效率受到多个因素的影响。
首先,光强度对光合作用的效率起着重要作用。
光合作用的光化学反应依赖于充足的光能供应,适宜的光强度可以促进光合作用的进行。
另外,温度也是一个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
过高或过低的温度会降低酶的活性,导致光合作用效率的降低。
此外,二氧化碳浓度也是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重要因素。
在二氧化碳浓度较低的情况下,酵素RuBisCO的催化效率下降,从而限制了光合作用的进行。
植物也通过调节气孔的开度来控制二氧化碳的吸收和水分的散失,以满足光合作用的需要。
光合作用在植物的生理过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首先,光合作用是所有植物生物体能够存活和生长的基础,通过合成葡萄糖和其他有机物,植物可以提供自身所需的能量和碳源。
植物生理学中的光合作用
植物生理学中的光合作用光合作用是植物生理学中的重要过程,它是植物能量来源的基础,能够将太阳能转化为有机物质。
本文将从光合作用的定义、光合作用的过程及其影响因素三个方面进行论述。
一、光合作用的定义光合作用是指植物利用太阳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有机物质的过程。
在光合作用中,光能被植物中的叶绿素吸收,经过一系列反应,最终产生光合产物,其中最重要的产物是葡萄糖。
二、光合作用的过程光合作用主要包括光能吸收、光合色素的激发、光合电子传递链和碳酸化反应等几个过程。
1. 光能吸收植物叶片中的叶绿素能够吸收光能,其中最主要的吸收峰位于可见光的蓝色和红色波长区域。
当叶绿素吸收光能后,能量将被转移至反应中心,进入下一步骤。
2. 光合色素的激发在反应中心,叶绿素分子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并将能量传递给反应中心的特殊叶绿素分子——反应中心叶绿素a。
这一过程称为光合色素的激发。
3. 光合电子传递链叶绿素a激发后,光合电子传递链便开始工作。
在这个过程中,叶绿素a释放出高能电子,并将其传递至不同的细胞膜蛋白上。
通过一系列复杂的电子传递过程,氢离子(H+)被运输至细胞膜内腔,形成负向电压差。
这一过程中,产生的能量可以用来合成三磷酸腺苷(ATP)和一氧化二氢(NADPH)。
4. 碳酸化反应ATP和NADPH经过光合作用供能反应后,参与碳酸化反应。
这一反应是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葡萄糖的过程。
在叶绿体中存在着一种称为RuBisCO的酶,它能够催化二氧化碳与一种五碳物质结合,形成六碳物质,再分解成两个PGA分子。
PGA接着经过一系列反应,最终生成葡萄糖。
三、光合作用的影响因素光合作用的效率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主要包括光照强度、二氧化碳浓度和温度三个方面。
1. 光照强度光照强度是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重要因素。
适宜的光照强度能够提高光能的吸收和利用效率。
然而,过强的光照则会引起叶片的光合反应受抑制,甚至损伤叶绿素分子。
2. 二氧化碳浓度高浓度的二氧化碳有助于促进光合作用的进行,因为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重要底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铜离子的代替作用
(3)叶绿素的皂化:与碱反应生成 叶绿素盐、叶醇和甲醇
(二)类胡萝卜素 1、种类和化学性质
类胡萝卜素
胡萝卜素(α、β、γ) 橙黄色 叶黄素 黄色
化学性质:不溶于水,但能溶于有机溶剂。
三、光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色素的光学特性
• (一)辐射能量 • 光波是一种电磁波。 • 光子携带的能量和光波长的关系是二者之间成反
2.产生的原因 激发态转变的三条途径: 以热的形式消耗回到基态; 以光能的形式释放,回到基态; 参与能量转移,推动光化学反应。
入射光的能量要比发射光的 能量高,所以,入射光的波 长,要比入射光的波长长一 些,所以在入射光下呈现绿 色,而在发射光在呈现红色。
E=Lhc/λ
四、叶绿素的合成和降解
(一)叶绿色素的生物合成 以谷氨酸为原料,经一系列酶的催化,首先形成无色的原叶绿素
一、光反应和碳反应
光反应
原初反应
(类囊体) 电子传递与光合磷酸化
C3途经 碳反应 (叶绿体基质) C4途经
碳同化
CAM途经
光合作用各种能量转变的概况
能量转变
光能 电能 活跃化学能 稳定化学能
贮存能量的物质 量子 电子 质子、ATP、 NADPH
糖类等
完成能量转变
原初 电子传递、 反应 光合磷酸化
碳同化
比。
• E=Lhγ=Lhc/λ • E:每mol光子(或爱恩斯坦)的能量 • L:阿伏加德罗常量6.02×1023 mol-1 • γ:辐射频率(s-1) • c:光速(2.9979×108m/s) • λ:波长(mm) • h:为普朗克常数(6.626×10-34J·S)
(二)吸收光谱
1、太阳光的光谱 太阳光不是单一的光,到达地表的光波长大约从300nm的紫外光到 2600nm的红外光,其中只有波长大约在390~770nm之间的光是可 见光。
酯a,然后在光下被还原成叶绿素。
谷氨酸
5-氨基 酮戊酸
胆色素 原
原卟 啉Ⅸ
叶绿素a
叶绿素 酯a
NADPH 光
原叶绿素 酯氧化还 原酶
Mg
2+ 单乙烯基原 叶绿素酯a
(二)植物的叶色
叶绿素 类胡萝卜素
叶绿素a 蓝绿色 叶绿素b 黄绿色 胡萝卜素 橙黄色 叶黄素 黄 色
3 3
1
2 1
1
• 正常的叶子总呈现绿色。秋天或在不良的环境中,叶片呈现黄 色或红色(花色素苷)。
进行转变的部位 光、暗反应
基粒类 基粒类 囊体 囊体
光反应 光反应
(一)叶绿素
• 1、种类 叶绿素
叶绿素a:蓝绿色
叶绿素b:黄绿色
存在于高等植物
叶绿素c:
叶绿素d: 存在于藻类中
• 2、结构 • 叶绿素是双羧酸的酯,其中一个羧基被甲醇所酯化,另一个被叶
绿醇所酯化。分子式: • 叶绿素a C55H72O5N4Mg • 叶绿素b C55H70O6N4Mg
3、化学性质:叶绿素是一种酯, 因此它们不溶于水,但能溶于酒 精、丙酮和石油醚等有机溶剂。
(二)叶绿体的成分
水:约含75%
干物质
蛋白质:占叶绿体干重的30%~45% 脂类:20%~40% 色素:8%左右 无机盐:10%左右 贮藏物质(淀粉等):10%~20% 核苷酸、醌等:
二、光合色素的化学特性
• 光合色素有3类:
叶绿素
光合色素
类胡萝卜素
高等植物中仅有这两类
藻胆素:仅存在于红藻、蓝藻中
植物生理学
章植物的光合作用
有收无收在于水
有收无收在于水
第一节 光合作用的重要性
一、光合作用的概念
定义: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利用光能,同化CO2和H2O,制造有
机物并释放O2的过程。
光
CO2+2H2O
(CH2O)+O2+H2O
光合细胞
二、光合作用的意义
(1) 把无机物变成有机物质 约合成5×1011t/y有机物“绿色工厂”;吸 收2.0×1011t/y碳素 (6400t/s)。 (2) 蓄积太阳能:大规模地将太阳能转变为贮藏的化学能,是巨大的 能量转换系统;将3.0×1021J/y的日光能转化为化学能 (3) 环境保护:吸收CO2,放出O2,净化空气,是大气中氧的源泉。 释放出5.35×1011t氧气/y 。 光合作用是“地球上最重要的化学反应”
第二节 叶绿体及其色素
• 叶片: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 • 叶绿体:光合作用的主要细胞器。
一、叶绿体的结构和成分 (一)叶绿体的结构
外膜:为非选择性膜 被膜
内膜:是一个有选择性的膜
基质(间质): 含可溶性蛋白、酶系等,酶促反应,同化CO2
类囊体(基粒)
基质类囊体:又称基质片层,伸展在基质中彼此 不重叠;
3.胡萝卜素和叶黄素的吸收光谱
吸收带在400~500nm的蓝紫光区,它们基本不吸收红、橙、黄光, 从而呈现橙黄色或黄色.
都不吸收绿光,所以叶片主要为绿色。
(三)荧光现象和磷光现象
1.概念: 叶绿素溶液在透射光下呈绿色,在反
射光下呈现棕红色,称为荧光现象; 荧光出现后,立即中断光源,继续辐
射出极微弱的红光,这种光称为磷 光,这种现象称为磷光现象。
(三)影响叶绿素合成的条件
➢ ①光:叶绿素生物合成需光,否则发生黄化现象:因缺乏某些条 件而影响叶绿素形成,使叶子发黄的现象,称为黄化现象。
➢ ②温度:30℃最适宜,低于2~4℃或高于40℃抑制合成 ➢ ③矿质元素:缺少N、Mg、Fe、Mn、Cu、Zn患缺绿病。 ➢ ④水分:缺水叶绿素易分解。
第三节 光合作用过程
基粒类囊体:或称基粒片层,彼此垛叠,组成基 粒。
叶绿体的结构示意图 A.叶绿体的结构模式;B.类囊体片层堆叠模式
• 基粒类囊体的垛叠的生理意义:
• ① 膜的垛叠意味着捕获光能的机构高度密集,能有效的收集光 ② 能因;为膜系统往往是酶的排列支架,膜垛叠就如形成一个长的代 谢传送带,使代谢顺利进行。因此,高等植物叶绿体中基粒类囊体 的垛叠,有利于光合进程,是一个进化的优点。
2.叶绿体色素吸收光谱: ①叶绿素a和b的吸收
光谱主要在蓝紫光区 和红光区。
②chla在红光区吸收带 偏向长波光,吸收带宽, 吸收峰高。chlb在蓝紫 光区的吸收带比chla宽、 吸收峰高,更利于吸收 短波蓝紫光。故阴生植 物比阳生植物chlb含量 高。
450 430
660 640
❖叶绿素最强的吸收区有两处: ❖波长640~660nm的红光部分; ❖波长430~450nm的蓝紫光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