缓和曲线的坐标公式及推导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缓和曲线的坐标公式

如图1-1所示,其坐标系是以缓和曲线起点ZH为原点O,以切线为x轴,以过原点的曲线半径为y轴。若原点O至P点的缓和曲线长度为,过P点切线与x轴的交角为β(即半径由∞变至的中心角)。若P有微小变化至P′时,则增长,(x,y)增长(),则有以下关系,

图 1-1

得,

(2-1)

由公式(常数)得知,故有

将上式代入(1-1)式中,得

(2-2)

以及的关系代入上式得

以代入上式得

(2-3)

上式即为缓和曲线上任一点直角坐标(x,y)的计算公式。

缓和曲线上任一点P的切线与x轴的交角,称为缓和曲线螺旋角,或称缓和曲线角。其计算可由前面公式得

(弧

度)(2-4)

若将代入(2-4)及(2-3)式中,则有以下结果:

(2-5)

上式即为缓和曲线终点HZ(ZH)的坐标及螺旋角的计算公式。

第二章圆曲线要素及计算公式

如图2-1所示,两相邻直线偏角(线路转向角)为,选定其

图 2-1

连接曲线圆曲线的半径为R,这样,圆曲线和两直线段的切点位置ZY点、YZ点便被确定下来,我们称为对圆曲线相对位置起控制作用的直圆点ZY、圆直点YZ 和曲中点QZ为圆曲线三主要点。我们称R、α以及具体体现三主要点几何位置的切线长T、曲线长L、外矢距E和切曲差(切线长和曲线长之差)D为曲线6要素。只要知道了曲线6要素,便可于实地测放出圆曲线。现将圆曲线的元素列下:

:转向角(实地测出)

R:曲率半径(设计给出)

T:切线长(计算得出)

L:曲线长(计算得出)

D:切曲差(计算得出)

偏角是在线路祥测时测放出的,圆曲线半径R是在设计中根据线路的等级以及现场地形条件等因素选定的,其余要素可根据以下公式计算:

第三章偏角法测设介绍

偏角法是一种极坐标标定点位的方法,它是用偏角和弦长来测设圆曲线细部。

如图3-1所示,1,2…,,…,n为设计之详测点,邻点间距均为c,弦长

c所对应的圆心角为。当放样至详测点时,可在ZY点置镜,后视JD方向,

拨出偏角,再自-1点量距C和拨出的视线方向交会,即得出点。

图 3-1

若弦长c所对应的弧长为C′,可根据弦切角等于其所对应圆心角之半求出

各点的偏角:

实际作业中,有时为了测量和施工的方便,一般要求圆曲线详测点的里程尾数为选定弧长C′的整数倍。但ZY点、YZ点及QZ的里程尾数却不一定为C′的整数倍,这样在曲线的两端则出现小于C′的分弦。

第四章圆曲线要素计算及测设

根据提供资料,=40º20′(右),R=100米,转角点JD的桩号为K3+135.12,用偏角法测设各桩点(规定桩距为20米)。

切线长:

曲线长:

外矢距:

切曲差:

经计算,T=36.73L=70.40 E=6.53

根据JD的桩号为K3+135.12,则:

JD桩号K3+135.12

-) T 36.73

ZY桩

号 K3+098.39

+) L 70.40

YZ桩

号 K3+098.39

-) L/2 35.20

QZ桩

号 K3+133.59

+) D/2 1.53

JD桩

号 K3+135.12 所以,经计算交点的里程与校核计算相符。

第一节仪器安置在ZY点上的施测法

一、在ZY点上施测法1

1.计算

根据转折角和半径R及交点桩计算三主点的桩号为:

ZY: K3+098.39; QZ :K3+133.59 ;YZ: K3+168.79。

因ZY点的里程为3+098.39,在曲线上,它前面最近的整里程为3+100.00,所以起始弧长=(3+100)-(3+098.39)=1.61(m)。又因点YZ点的里程为

3+168.79,在曲线上,它后面最近的里程为3+160.00,弧

=(3+168.79)-(3+160.00)=8.79(m)。

现将计算的偏角值到列表如表4-1,供测设时使用。

为检查计算有无错误,可与总偏角核对。本次研究课题中的总偏

表 4-1

角为=20º10′00″,与计算之总偏角20º10′05″相差05″,这是因为偏角表计算至秒为止,秒后数值四舍五入所造成的误差,与测量精度无影响,属容许误差。

2、施测方法:

如图4-1所示,将仪器安置在ZY点上,全站仪显示对准0º0′0″,后视JD,然后旋转望远镜,拨至第一桩点K3+100.00的偏角0º27′40″,从ZY点起沿此方向量出第一段曲线长 1.61米相应的弦长,定出第一桩点。再拨至第二桩点K3+120.00的偏角6º11′26″,从第一桩点量出第二段曲线长20米相应的弦长,交出第二桩点。依此法逐一测设曲线间所有各桩点。

图 4-1

核对方法:用偏角法测至YZ点,如与预先测得YZ点位置相同,则说明施测之曲线正确。

二、在ZY点上施测法2

置仪器于ZY点上,也可用曲线内第一整桩点作为累计偏角的起始点进行施测。

1、计算

同前所计算,第一段曲线长为1.61米,相应的偏角为0º27′40″,现将计算的偏角值到列表如表4-2。

表 4-2

检查方法按总偏角核对,该课题的总偏角为=20º10′00″,与计算之总偏角19º42′25″+0º27′40″=20º10′05″相差05″,属容许误差。

2、施测方法

将仪器安置在ZY点上,全站仪显示对准359º32′20″后视JD,然后旋转望远镜,拨角度0º27′40″则全站仪显示对在0º0′0″上,从ZY点起沿此方向量出第一段曲线长 1.61米相应的弦长,定出第一桩点。再拨至第二桩点K3+120.00的偏角5º43′46″,从第一桩点量出第二段曲线长20米相应的弦长,交出第二桩点。依此法逐一测设曲线间所有各桩点。核对方法同前。此法优点是第一桩点后各桩点,特别是查桩点的偏角查算简单。

第二节全站仪安置在QZ点上施测法

一、全站仪安置在QZ点上施测法1此法以QZ点为计算起点,算出各桩点偏角。

1、计算

现将计算的偏角值到列表如表4-3,供测设时使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