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测验质量分析

合集下载

八年级第一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质量分析1

八年级第一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质量分析1

八年级第一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质量分析一、试卷基本情况:1、试题范围:八年级上册全册内容。

2、题型题量:第Ⅰ卷,客观题部分:选择题共计六题,分别为字音、字形、成语运用(词),病句修改(句)及语句的连贯性和文学常识判断等。

第Ⅱ卷,非选择题部分:古诗文默写、名著及语言运用、诗歌鉴赏和阅读理解以及作文。

全卷题量适中,难易程度适中,考察范围全面。

其余题目,在突出基础性上,兼具探究迁移能力的考察。

总的说来,这份试卷能充分反映学生学习情况。

二、本班学生答卷所反馈的基本信息:本班考生57人,平均分39.71。

优秀人数和良好人数均为0,及格人数2人,及格率为3.5%。

不及格率为96.5%。

综合来看,可以看出学生情况不容乐观,最大的问题是低分率太高,反映出学生的语文基础和应用能力不够。

从分数段来看,40分以下为24人,接近全班人数一半。

在新学期的教学中,要尽力转化这部分同学,要尽力止住不要下滑,并努力向50分以上靠拢。

下面针对具体题目详细分析。

客观题满分12分,平均分4.56。

较之上期有所进步,但主观题平均分35.15,丢分相当严重。

客观题2/3/6部分分率很差,分别为词语、病句修改和文言文字词题,这三个方面急需加强。

主观题7,为古诗文默写,满分人数为3人,零分人数较多。

满分人数太少,一些同学背诵没问题,但错字扣分太多。

主观题8,名著阅读,满分人数为0,部分分率为21.12%,零分人数多。

说明名著阅读本期要继续加强习题和阅读量。

主观题9为修辞仿句题,本题满分人数是13人,但零分人数为27人,说明仿句题两级分化严重,平时注重练习的同学完成较好,但不注重练习的则很难完成,本期要注意这部分同学的提高。

主观题10-13,为古诗文赏析和文言文题目,10-12满分率和部分分率情况都不好,13题为自主分析题目,满分率为0,部分分率也很低,说明所有同学均有丢分。

此题难度不大,但需要足够细心,几个点均要答到。

学生对于回到短文分析提取答案仍然做得不好,新学期教师要多指导学生进行短文训练。

八年级第一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质量分析

八年级第一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质量分析

八年级第一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质量分析一.基本情况分析:我所任教的初二(5.7)班的学生基础较差,后进生面大,不善于做难题,部分学生对本学科思想重视不够。

认为语文学习连玩带干就能考个60分。

因此本次考试适时的给学生敲响了警钟。

本次试卷秉承了以往宗旨和原则,重视语文积累和语言运用能力,体现出语文要注重平时的积累、运用与消化,不能靠突击复习。

二.本次考试成绩: 5班有64名学生,其中优秀率0.00%,及格率13.2%,差生率48.4%,平均分39..98分。

八班有65名同学,其中优秀率0.00%,及格率13.3%,差生率48.3%,平均分41.51分。

三.教学过程中的优势、不足及原因:(一).本次考试取得了一点成绩,这是学生努力、教师用心的共同结果,课上重质量,课下抓落实。

本学期在教师与教师、学生与学生、教师与学生的共同交流中营造了很好的学习氛围。

(二).检测也反映出了教学中的诸多不足之处:1、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的能力尚待提高。

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精心设计富有启发性和探究性的问题,这方面做的还不够,有时老师还是会代替学生活动,教师教的多,学生练得少的情况仍然存在。

2、多媒体课件的制作能力有待加强。

教学中虽然能保证使用多媒体教学,但要达到课件的精美和最大限度的发挥作用,还需提高制作的技术和技巧。

3、语言的表达能力还需加强。

课堂中对教学语言的锤炼还不到位,语言不够精练,语言表达的艺术感染力还比较欠缺;这势必会影响到对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

4、课堂讨论有时还是流于形式,整节课安排的机动空间不够,有时就会为完成教学任务而完成任务,造成一些问题的讨论虎头蛇尾,实效不足。

四.改进措施1、进一步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念。

用正确的教学观念指导自己的教学,不追求形式主义,不搞花架子,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重视学生的学,重视自己的教,要经常研究考试题型。

根据考情、学情,研究教什么,怎样教以及指导到什么程度,讲求实效性。

2、充分发挥集体备课优势,整理摸索出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发扬团队精神,整合集体智慧,解决教学实践中遇到的问题。

2022第一学期初二八年级上语文期末检测试卷质量分析反思

2022第一学期初二八年级上语文期末检测试卷质量分析反思

2022第一学期初二八年级上语文期末检测试卷质量分析反思八班级语文期末考试质量分析一、整体状况1、试卷结构:仍分三大块,由基础积累,阅读感悟,生活写作三部分构成。

2、试题题量:进一步减削,全卷计21题。

3、试题难度:较以往偏难,难度系数0.68左右。

4、试题特点:①突出基础,重视双基技能的考察。

②突出探究,重视同学思维技能的呈现。

③表达新课标精神,考察三维目标达成状况。

④贴近生活,关注自然、社会、人生,力求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

⑤稳中求变,考察知识与技能的迁移、综合。

5、答题状况:①县均分69.81分,学校间均分差别大〔除试验学校81.51格外〕,一中学、庐中、明中等均超过72分,高出最低64.68分达8分之多。

②县优分率21.22,学校间差距更大〔除试验学校64.76外〕,一中学31.26,庐中25.32,明中24.94,晶中23.51,而最低6.41,达20左右的差距。

③县及格率82.41,(除试验学校99.56),庐中91.85,一中学87.79,明中87.41,另有6所学校亦在80以上。

二、详细状况:1、基础积累:①第1题注音写字全出自课文后“读一读,写一写”,其中的“应”主要考察多音字,以引起老师对多音字的重视。

②第2题默写诗文,考察积累状况,以同学答题抽样看,其中的⑦、⑧两小题得分率分别为71%和64.3%.反应出教学中对诗文名句深入理解与相应联系这一环节还较薄弱。

③第3题考察文学常识及对课文的整体把握,得分率为64.2%,说明教学中对这一知识点有忽视的倾向。

④第4题把名著阅读与综合性学习结合起来考察,是一种新的形式,既考察了同学筛选、分析、归纳、探究的技能,也对同学表述时语言的规范性提出了要求。

⑤第5题是语言的实际运用,同样与综合性学习活动相结合,考察同学修改文章,依据要求仿写句子等方面的技能,此题不仅对老师要仔细组织同学进行综合性学习活动提出要求,也对老师指导同学规范运用标点提出要求。

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质量分析

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质量分析

阿伦中学2015-2016学年度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质量分析一、试题特点:试卷强调语文知识的积累和运用,重在考查学生能否运用所学知识来理解和分析语言材料的能力,出示的问题不少都是让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去理解、分析。

如背诵默写,不光是简单的填上下句,而是理解性填空,但没有在难度上为难学生。

二、试卷结构全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积累与运用(20分),第二部分:古诗文阅读(20分),第三部分:现代文阅读(30分),第四部分:作文(50分)。

试卷知识点分布全面,模块测试清晰,既让学生重视课本学习积累,又注重语言知识技能的迁移,注重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

三、考试情况分析本次八年级参考人数486人,及格人数364人,及格率74.90%,平均分80.97,优秀率0.21%,最高分109分,最低分21.5分。

四、试卷难易程度及学生答题得失分析试卷总体不是很难,但学生在答题过程中所暴露的一些问题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

下面就学生答题情况作一些分析。

积累与运用部分:字词部分答的很好,丢分不多;分析加点词语的使用恰当与否(4小题)丢分严重,学生不能结合语言环境去理解词义,综合性学习和名著阅读题中的仿写学生写的不是很准确,《西游记》的作者答错的不少,可见学生掌握知识不扎实。

古诗文默写,学生答题情况较好,失分的主要原因:错别字较多(如:“日暮乡关何处是”的“乡”写成“相”,“夜阑”的“阑”写成“澜”),造成白送的分却丢了的现象。

古诗文阅读:赏析《春望》,两个问题,第一小题分析“城春草木深”的“深”的精妙之处,学生答得不好不能理解作者的心境,造成失分。

《爱莲说》和《三峡》这两篇短文的阅读学生答得很好,得分率较高,可见平时在文言文的学习上学生也确实下了功夫。

现代文阅读《说屏》五个小题都不难,但学生不能认真读文去答题,尤其是18题,问2-4段介绍关于屏的哪些知识,实际讲课时老师都强调的很到位,但学生抓不住每段的重点内容,失分严重,学生对文体知识的运用还是掌握的不好。

期末考试八年级语文质量分析

期末考试八年级语文质量分析

期末考试八年级语文质量分析随着学期的结束,八年级学生们迎来了期末考试。

语文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其考试成绩直接关系到学生在语文学习上的掌握程度以及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本文将对八年级学生期末考试语文成绩进行质量分析,分析考试整体情况以及存在的不足之处,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方案。

首先,我们对八年级学生本次考试的整体情况进行分析。

根据考试结果统计数据,本次考试八年级学生的平均分为80分,最高分为95分,最低分为60分。

整体来看,绝大多数学生的成绩都在80分以上,这表明大部分学生对于语文知识有一定的掌握。

值得注意的是,高分段学生较多,但低分段学生的比例也不容忽视,这说明仍然存在着一些学生在语文学习上存在较大的困难。

接下来,我们对考试中存在的不足之处进行分析。

首先,阅读理解方面存在问题。

考试中的阅读理解题目涉及了不同的题型,包括判断正误、选择填空等。

但是,有部分学生在阅读理解过程中理解能力不够,导致答题错误;其次,作文方面也存在问题。

有部分学生在写作过程中表达不清晰,结构混乱,语法错误较多;此外,词语理解方面也出现了一些困难,有些学生对于生僻词汇理解困难,导致对文章整体意思的理解不准确。

针对上述问题,我们提出以下改进方案。

首先,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可以通过多读书、多做题等方式来增加对不同题型的熟悉度,并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其次,加强写作能力培养。

通过让学生多练习写作,批改错误,并给予针对性的指导,提高学生的写作表达能力;最后,提升词语理解能力。

可以通过词语拓展训练,如积累词汇、学习词语的正确用法等,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词义,从而提高对文章整体意思的把握能力。

除了对个体学生,学校和老师也可以从整体上进行一些改进。

比如,加强课堂教学的互动性,让学生更积极地参与讨论和表达意见;同时,可以组织一些语文活动,如朗诵比赛、写作比赛等,提供学生展示自己的机会,激发他们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总而言之,期末考试八年级语文质量分析显示出了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优势和不足之处。

初二语文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质量分析

初二语文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质量分析

初二语文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质量分析背景介绍初二语文第一学期期末考试是评估学生在该学期语文学科中所掌握的知识和能力的重要考试。

通过对这次考试的质量分析,我们可以了解学生在不同知识点和能力方面的表现,为进一步教学提供有益的参考。

分析结果经过对初二语文第一学期期末考试的质量分析,我们得出以下结论:1. 重点知识点重点知识点- 诗词鉴赏:学生对于古代诗词的理解和鉴赏能力表现较好,但对于现代诗词的理解相对较弱。

- 文言文阅读:学生在阅读理解和提取文言文中的信息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加强。

- 作文:大部分学生在作文方面表现出了较好的写作能力,尤其是在提出观点和论证方面。

2. 评分较高的能力评分较高的能力- 理解和解答细节问题:学生能够有效地提取课文中的细节信息并作出准确的解答。

- 分析和解答推理问题:学生在分析和推理问题时能够较好地运用自己的思维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3. 评分较低的能力评分较低的能力- 对课文整体理解:学生在对整篇课文的整体理解上存在一定的困难,对主旨和主题的把握还需加强。

- 分析和解答主观题:学生在分析和解答主观题时,表达不够清晰和准确。

对策建议基于以上的分析结果,我们提出以下对策建议:1. 加强现代诗词的研究: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对现代诗词的理解和鉴赏能力,提供更多现代诗词的阅读材料,激发学生对现代文学的兴趣。

加强现代诗词的学习: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对现代诗词的理解和鉴赏能力,提供更多现代诗词的阅读材料,激发学生对现代文学的兴趣。

2. 多用例子和实际语境讲解文言文:在教学中使用丰富的例子和实际语境来讲解文言文,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文言文。

多用例子和实际语境讲解文言文:在教学中使用丰富的例子和实际语境来讲解文言文,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文言文。

3. 提供多样化的作文题目:给学生提供更加多样化和具有挑战性的作文题目,鼓励学生在写作中表达个人观点和进行充分的逻辑论证。

提供多样化的作文题目:给学生提供更加多样化和具有挑战性的作文题目,鼓励学生在写作中表达个人观点和进行充分的逻辑论证。

初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质量分析报告

初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质量分析报告

初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质量分析报告第一篇:初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质量分析报告密山市2013-2014 上学期期末质量分析报告一、成绩的各项数据分析本次试卷满分为100分,初二学年语文考试总人数为336人,得分在100------80的人数为92人,占考试总人数的27.4% ,得分在79------60的人数为185人,占考试总人数的55.1%,得分在59------30的人数为57人,占考试总人数的17%,得分在29------0的人数为2人.全学年的优秀率为27% ,及格率为82%,差生率为0.5%,总平均分为71.48分,全学年最高分为94分,最低分为20分.二、对试题的分析本套试题共分四大板块,分别考查:第一题,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第二题,口语交际和综合性学习;第三题,阅读理解与分析;第四题,作文等.从试题来看,题型全面,题目灵活,注重基础,并且注重考查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语文的能力,能体现出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是典型的中考题型.可以说,这是一套很有价值的语文试题.从整体上看基础知识的积累方面大多数学生掌握不错,个别学生还有待于加强,散文阅读理解有不足,在实际运用语文知识方面能力还有欠缺,运用语言的能力尚须加强.作文题贴近学生生活,绝大多数学生写得较好。

三、答题情况分析本次试卷满分为100分, 从题型及题的难易程度上看, 基本题型及基础题目仍占有大部分比例,学生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第一大题考查学生基础知识的积累与运用,题分23分,得分约为16.7分,得分率为72.6%,失分约为6.3分,失分率为27.4%.楷书抄写,名著阅读和古诗文默写等得分较好, 因为平时的教学中注重了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古诗文背诵默写的训练,注意引导学生阅读作品.出现的问题是字词等掌握不牢靠,语法判断失误,名著中人物性格不清楚。

2、第二大题考查学生口语交际及综合性语文学习活动答题能力.题分8分,得分约为7.5分,得分率为93.8%,失分约为0.5分,失分率为6.2%.从答题情况来看,等分较为理想,这说明在实际生活中学生运用语文的能力比前一学年有了提高。

八上期期末语文质量分析

八上期期末语文质量分析

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质量分析八年级(2)班任课老师:朱有玉一、试卷结构本卷由六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书写水平考查(3分)第二部分为听的能力考查,(8分)第三部分是累积与运用考查,分别考查字音,字形,词语解释,语法知识,文学常识和三古诗文默写填空,合计6个小题。

(16分)第四部分是阅读能力考查,由三个语段组成,其中包括课内大自然的语言节选阅读语段一,个和答谢中书书节选语段三个和一个课外阅读语段贫困不是理由。

合计11个小题第五部分为综合性学习考查(8分),由3个小题组成。

第六是写作能力考查。

我家乡的桥为题写一说明文二、测试情况反馈本次抽样试卷共30份,其中及格7人、无优分、低分人数1人,及格率75,平均分62.01(二)数据分析1、数据反映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学生的基础知识得分太低,其主要原因是学生积累知识方面,缺少巩固过程,自学能力较差。

阅读理解部分失分严重,是重灾区。

初步分析认为主要原因是学生阅读量小了,不喜欢读书,缺少理解分析问题的能力,导致失分严重。

不了解语文学习目标和学习重点,学习较被动,主动性不够,即使重视字词的学习,却因失去了老师指导下的反复复习,而对字词识记不牢固,面对拓展性开放式表达题,不会表达自己的观念,阅读理解仅停留在简单的思维上,而不习惯不具备简单的分析评价,价值判断与表达能力均有限。

不及格的学生基础差,原因复杂。

三、解决问题的具体措施现阶段根据这一严重的问题来看,应引导并训练学生适应初中的语文学习。

此次考试是一个重要的契机,考试的指挥棒效应要充分发挥出来,提升学生对语文学习目标的了解和认识,提高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定位,改进学习方法,改良学习习惯。

要充分重视学生学习能力的差异,分层做好心理指导和方法指导,少批评,多示范。

课内基础字词(包括文言文字词)的学习,要注重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但也不能放手太快,字词练习要反复多遍,重积累重落实。

课堂上重视每个单元语言重点,既要教方法又要练方法,争取语言的理解落实。

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质量分析

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质量分析

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质量分析标题: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质量分析一、引言本报告旨在对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的质量进行分析。

通过分析考试各部分的得分情况和学生表现,能够帮助教师和学生了解研究状况并制定相应的教学和研究策略。

二、考试概况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于XX年XX月XX日进行。

考试内容包括语文基础知识、阅读理解和写作等部分。

共计xx道试题,满分xx分。

三、考试得分情况1. 语文基础知识部分1.1 题目难度分析语文基础知识部分共计xx道试题,难度较适中。

其中xx道试题偏易,xx道试题偏难。

1.2 学生得分情况学生在语文基础知识部分的平均得分为xx分,最高分为xx分,最低分为xx分。

有xx%的学生得分优秀(大于90分),xx%的学生得分良好(80-90分),xx%的学生得分及格(60-80分),xx%的学生得分不及格。

2. 阅读理解部分2.1 题目难度分析阅读理解部分共计xx篇文章,难度较适中。

其中xx篇文章偏易,xx篇文章偏难。

2.2 学生得分情况学生在阅读理解部分的平均得分为xx分,最高分为xx分,最低分为xx分。

有xx%的学生得分优秀(大于90分),xx%的学生得分良好(80-90分),xx%的学生得分及格(60-80分),xx%的学生得分不及格。

3. 写作部分3.1 题目难度分析写作部分共计xx道试题,难度较适中。

其中xx道试题偏易,xx道试题偏难。

3.2 学生得分情况学生在写作部分的平均得分为xx分,最高分为xx分,最低分为xx分。

有xx%的学生得分优秀(大于90分),xx%的学生得分良好(80-90分),xx%的学生得分及格(60-80分),xx%的学生得分不及格。

四、总结与建议通过对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的质量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语文基础知识部分整体难度适中,学生表现良好,但仍有一部分学生成绩较差。

- 阅读理解部分整体难度适中,学生表现较为均衡。

- 写作部分整体难度适中,学生表现较为良好。

八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质量检测质量分析

八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质量检测质量分析

20 -201 学年(上)八年级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质量分析1题默写一、试题分析考试题型有两种——识记性默写和理解性默写。

其中识记性题型以两种形式出现:一是给前句,写出后句;一是给后句,写出前句。

全题共有12空(12分),其中识记性部分有10空(10分),理解性部分只有2空(2分)。

试题难易梯度层次分明,面向大部分学生,旨在考察学生的基础积累。

二、答题情况(一)得分情况:满分12分,全区平均分9.53,得分率为79.4;标准差2.81。

其中0分77人,约占1.7%;7分以下(含7分)839人,约占19%;7分以上(及格分)3584人,占81%;10分以上(含10分)2793人,占63.1%;满分1358人,占30.7%(二)主要存在问题:1.错字、别字。

如“搔头短”的“搔”写成“骚”,“决眦”的“决”写成“绝”,“亭亭静植”的“植”写成“直”,“设酒杀鸡作食”的“作”写成“做”等等。

这类错误主要是对诗句的意思没有理解。

2.对一些生僻字的写法和用法没有弄懂,如“雾凇”的“凇”写成三点水;“沆砀”的“沆”写成两点水,“砀”写成两点水,“阙”写成“缺”等等。

3.理解性默写的错误主要是对诗句没有理解,如写成“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写成“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4.相当一部分同学书写不够端正,字迹潦草,笔画不清,影响得分。

三、教学建议1.诗歌的背诵应该在理解的基础上来进行,因此,要让学生理解诗歌的句意,把诗句所描写的情景、画面乃至思想感情弄清楚,这样才可能避免错字、别字乃至其他的错误。

2.加强书写训练。

2题语言运用一、试题分析及答题情况(1)大部分同学能正确书写,正确率约90%,错误较多的是“鼎”子,上部首“目”写成“日”(2)选择符合语境的词语,大部分同学能得满分,正确率约90%。

有个别同学擅自篡改词语后填空。

(3)病句的修改错误较多,得分率约60%。

主要问题在于没有认识到“使”是使动用法,而后面的“保留”是主动用法,是指“精妙文章”中本身留存了许多“前朝旧事”,而非“使后人”“保留”。

八年级第一学期语文质量分析

八年级第一学期语文质量分析

八年级第一学期语文期末检测考试质量分析本学期期终考试及阅卷工作已经结束,现将本次我们在阅卷中感受到的一些信息分析如下,以备下学期相关任课老师查缺补漏之用。

一、试卷结构及试题考查内容分析本次八年级语文期终检测考试,全卷共四个大题22个小题,满分为120分。

第一题为知识积累与运用,共20分,考查知识包括字音、字形、诗文默写、语段修改、名著阅读,共5个小题。

考查内容非常全面而且注重基础的积累与巩固,题型结构与中考语文试题结构基本一致。

考查的重点内容也与中考内容完全吻合,如诗文默写一题,既考查了古诗词,又考查了重点文言篇目,而且题目设计比较全面,意在提醒考生背诵不仅要背古诗词,重点文言篇目也需要掌握,强调了语文学习的积累与巩固。

再如名著阅读一题,与今年中考要求完全一致,考查了考生阅读的广泛性与基础性,如《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基本是耳熟能详的作品,要求每个学生都必须阅读。

每个小题的考查方式与中考方式也大致相同。

如字音、字形,采取的是选择的方式让考生进行辨析,诗文默写与名著阅读采取的是填空的方式。

第二题为综合性学习,共6分,以“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为主题,真正考察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第三大题为阅读理解题,共46分。

这个题一共设计了三篇文章(段),两篇现代文阅读(《农舍》、《金牌的意义》),一篇文言文阅读(《习惯说》),三篇均出自课外。

《农舍》是由镇巴中学老师所写,是一篇介绍镇巴农舍结构的说明性文章,也是一篇非常典型的实用性文章。

由此题可以看出,命题者在设计这份试题时,是非常用心的,特别注重对初二阶段基础的掌握及知识的分析与运用的能力,注重语文的知识学习与实际运用相结合,注重迁移拓展,这也是当前考试与能力完美结合的最好证明。

第四大题为作文。

初二生活已过了一半,此时设计一个以“家乡美景“为选材范围的话题作文,选材范围广,注重学生对现实生活的体验,对家乡的观察,培养学生去积极发现生活的美,使学生有话可说,有内容可写。

八年级上期语文期末考试质量分析

八年级上期语文期末考试质量分析

八年级上期语文期末考试质量分析一、试卷分析(一)、试卷结构及分值本套语文试卷设计为四大板块,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共18分9个小题;语言综合运用,共3个小题13分;阅读理解,共10个小题29分;作文40分。

总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二)、试题特点试题总体上体现了命题者对语文教材的准确审视、对语文走向全面的把握与理解,关注了新课改对语文教学的基本要求,重视运用语文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尤其重视学生整体把握文意、对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概括运用能力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评价。

其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关注基础训练,突出积累。

关注语言能力,突出运用。

关注个性成长,突出语文观。

二、考试成绩3班平均46.57分,最高分71.5分,最低分0分,低分率11.29%。

4班平均分37.93,最高分65.5分,最低分1分,低分率29.31%。

三、学生卷面分析第一部分“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共18分。

考查的都是七年级语文课本上注释和词语积累所出现的容易出错的字,词;对成语的正确理解及运用;对句子语病的判断;标点符号的正确使用;文言词语的准确把握。

考查的是学生知识的日积月累。

但从得分来看,情况不容乐观,平均得分只有6分左右。

第二部分“语言综合运用”,考查的是古诗文背诵默写、口语交际及运用能力和名著导读。

共13分,但学生得分很低。

第三部分“阅读理解”共29分,分为现代文阅读和课内文言文的阅读。

学生丢分也很严重。

第四部分是作文,40分,0分作文5位同学。

主观题整体得分情况不容乐观,主要存在的问题是学生语文双基知识不牢固,选择题考察字形及字音、标点符号、病句、成语、语法等,失分较严重。

主观题失分较严重,平均得分只有28.8分,我想这也与教师平时教学过程中不够重视也有关系。

阅读理解中,文学性、思想性都很强,这部分题目量分稍宽泛一些,关键是读懂读透原文,擅于结合上下文答题,恰当的组织语言,准确圆满的组织答案。

[八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分析]八年级上学期语文试卷分析

[八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分析]八年级上学期语文试卷分析

八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分析八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分析(一) 时间如白驹过隙,转瞬即逝。

时间又如淘金之沙,对学生而言非常珍贵。

时间赢来知识,半个学期过去了,学生的学情如何,现借期中考试这个契机,作一详细分析。

一、试题特点二、本次试题考试范围为八年级语文1 、2 、5 单元,满分100 分,时间120 分钟。

综观全卷,本试卷有以下特色:( 一)注重双基能力的考察。

如1 、2 、3 、4 、5 等小题中浮现的古诗词默写、字词训练、文学常识的选择,以及第6 题的语病修改等几个方面进行了考察。

(二)关注学生阅读视野的开阔程度。

最有说服力的是题关于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设置,它不仅要求学生了解社会热点,同时侧重学生主体领悟能力的考察。

让学生站在作品主角的立场上思索、换位思量,这应该是培养学生理解能力和想象能力的最佳切入点。

(三)着眼于学生仿句能力的训练。

如16 小题。

(五)侧重学生主体领悟能力的考察。

如10 、11 、13 小题,让学生站在作品主角的立场上思索、换位思量,这应该是培养学生理解能力和想象能力的最佳切入点。

阅读理解,共22 分。

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运用、分析、概括能力。

文质兼美的文章,新颖的题型,特殊是两段课外文章的阅读考查,更是体现了语文课程标准“重视能力,注重过程方法,强调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新理念。

二、学生答题情况( 一)进步方面通过一个多学期的学习,学生在文言古诗的背诵、仿句能力、换位思考等方面有了长足的进步,关于这些语文最基本知识的学习、训练,要继续坚持。

(二)不足之处1 、文言默写,学生眼高手低。

1 小题依提示填写诗文原句,得满分的同学很少,其原因不是学生不会背,而是眼高手低。

而此类题的评判标准又恰恰非常严格,错一个字就算错。

2、学生的仿句能力虽较以往有所提高,但就整体而言,还不能令人满意。

针对仿句题型比重的加大和形式的多样,此项举措的实行已刻不容缓。

3、学生审题意识及其领悟力不够。

这一个体现在7 小题(1)为语文综合学习设计一个主题,题目要求整合两幅图片以及说明文字提供的信息,可不少学生写的却只是其中一幅图片。

八年级语文期末考试试卷质量分析

八年级语文期末考试试卷质量分析

八年级语文期末考试试卷质量分析XXX八年级语文期末考试试卷质量分析语文教研组一、试卷分析这一份期末考卷,可以说是命题者花了一定心思,出的非常成功。

本试卷紧扣材,基本上涵盖了教材要求,在坚持《语文课程标准》的前提下,兼顾不同层次研究水平和不同发展状态的学生,考卷突出了检查初中八年级学生所掌握的知识和所具有的语文能力,重视语文基础知识的考查,突出对学生语文素养的考查,符合八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水平,是一份结构较为合理、难度适中的试卷。

对今后的研究具有较强的指导性。

本次试卷在结构上,主要分为以下几大块:一、语文知识积累与运用。

主要考查了字音、错别字、成语的运用、病句的修改、语段排序、名著积累、名句填空、口语交际等几个方面,很有针对性地考查学生对语文基础知识的掌握。

本次试卷在结构上,主要分为以下几大块:1、字音。

这一题不是简简单单的给注音写字,而是更多的是了解学生对基础知识掌握扎程度,对基础差的学生有一定难度。

2、错别字。

学生对所学的词汇的积累的考查,对学生来说,要找出正确的来有一定的难度。

3、成语的应用。

本题请求学生能正确了解和应用成语,否则很难回答正确。

4、病句修改。

注重与讲义接轨,既考查了对文本的熟悉又巧妙的考察了学生的修改病句的知识。

5、语段排序。

注重学生的逻辑思维及语言感悟能力的考查。

6、名著积累。

名著题不是简单的考名著知识而是将其与故工作节结合起来,可谓一举二得。

7、名句填空。

机械型默写,即给出上句,请求写出下句,或给出下句,请求填出上句。

难度较小,除个体的有错别字,其余得分不错。

5、标点符号。

注重对冒号、分号、引号、括号、和问号的用法的考查。

二、阅读与鉴赏9、语文综合性研究注重对语言实践应用的考查。

这道题既联系了实践,又考查了学生的思想认识,是一道综合性较强的题。

学生要想做好须仔细思索,认真组织语言。

10、古诗赏析。

考查学生对《论诗》的理解11、古诗文阅读文言文阅读延续了传统的比较阅读,挑选了《送东阳马生序》进行阅读,在题型的设计上也是由易到难,由课内的知识识记到课外的了解应用。

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考试质量分析

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考试质量分析

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考试质量分析本文旨在对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考试的质量进行分析和总结,以便为今后的教学提供参考。

考试难度分析经过对考试试卷的审查和学生的反馈,可以得出以下难度分析:1. 难度适中:绝大多数试题的难度在中等水平,既不过于简单也不过于困难,能够较好地考察学生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2. 部分难题:其中有少数试题的难度较大,考察了学生的深度思维和批判性思维能力,需要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难度分布均衡:试题的难度分布相对均衡,涵盖了课本内容的各个方面,能够全面评价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

题型分析本次考试的题型主要包括选择题、填空题和阅读理解题:1. 选择题:选择题数量较多,覆盖了课本的各个章节。

其中有些题目选项相近,考生需要注意区分,增加了答题的难度。

2. 填空题:填空题主要考察学生对语文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能力,试题设计合理,难度适中。

3. 阅读理解题:阅读理解题分为短文理解和长文阅读两种类型,考察学生的阅读理解和推理能力。

部分长文阅读题目的篇幅较长,要求考生具备一定的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

学生表现分析根据考试成绩和订正后的试卷,可以得出以下学生表现分析:1. 成绩分布均匀:学生的成绩呈正态分布,绝大多数学生处于中等水平,少部分学生表现出色,少数学生成绩较差。

说明对于绝大多数学生来说,本次考试的难度适中。

2. 阅读理解能力较强:学生在阅读理解题方面表现良好,对文章内容有一定的理解和推理能力。

但仍需进一步培养学生的阅读速度和理解深度。

3. 部分学生存在知识掌握不牢固的问题:少数学生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出现了错误,表明对部分知识点的理解还需要加强。

建议和反思基于以上分析,针对本次考试的情况,给出以下建议和反思:1. 针对难题:对于部分学生对难题的解答能力有待提高,可以在教学中引入更多拓展性和批判性思维的训练,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2. 多样化题型: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适当增加一些创新的题型,如综合应用题、自主命题等,以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和思维能力。

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质量分析

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质量分析

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质量分析组考和评卷基本情况:我校本次组考及阅卷工作组织严密,是按照中考相关程序进行的。

监考、阅卷实行全回避制度:监考教师不监考自己所带学科,阅卷时不批阅自己所带年级的学科。

所以本次考试成绩绝对真实有效试题评价1、试卷的基本情况:语文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语文学科的题型包括选择题、填空题、看图表综合题、现代文阅读、文言文阅读题、诗歌赏析题、综合性学习题。

2、试卷的基本特点:(1)基础性强。

试题立足于语文基础知识,以重点知识来设计题目。

重在考查学生对语文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阅读方法的掌握。

(2)标高适度。

基于目前初中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初中语文教学的现状,试卷没出现较大的偏题、怪题。

整卷的试题难度应该说是适中的。

(3)题目设计具有一定新颖性。

值得一提的是“基础与运用部分”的第10小题的对联题目,既新颖又融入了课文只是。

(4)在注重基础知识考查的同时,注意对学生理解运用能力的考查,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教与学的现状分析一、优点(1)对语文教材的主干知识掌握得较好。

学生能根据要求加以复习巩固,对重点知识的掌握较熟练。

(2)能根据题意认真解答。

大部分学生能根据题目的要求,认真分析问题,正确地得出答案。

二、存在问题(1)基本功不扎实。

书写不公正、不规范,错别字多,基础题十分相对严重。

(2)读图类的知识掌握不到位,综合性学习中反映出一个问题:学生不能抓住漫画的核心思想。

三、改进措施1、提高学生语文阅读理解的能力。

教师要引导学生读教材,要勇于将语文放到生活中去学习,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和能力。

2、注重学生分析、概括和综合能力的训练。

3、加强学法指导,教师在教学中要教学生如何审题,如何寻找试题的关键词,捕捉有效信息。

4、尤其要重视中考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训练,坚持讲练结合。

5、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好的办法就是让他们看到成绩的进步,要善于表扬学生。

6、语文应该是个没有差生的学科,但现实是语文成了没有“高手”的学科,这是所有语文老师要想办法解决的现实问题:如何让语文,我们的国学,重放光彩对今后命题及教学工作的建议1、语文识字能力从某种意义上决定了语文水平的高低,故恳请以后命题保留原有的“修改错别字题目”,以强化学生基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分
9.875
82.30%
从阅读材料中捕捉重要信息的能力不足,对说明文阅读的基本方法和技巧掌握得较差。语言组织表达能力有待提高。尤其是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还不熟练。比如说第7题,对题中所举的例子在文中的作用,答非所问的同学比较多。
现代文阅读(二)(9-12)
13分
8.45
65.00%
本文的内容相对比较容易看懂,但学生在回答问题时,还显得不够老练,尤其是对第11和第12题的回答,丢分比较多。学生对加点词的表达作用的理解能力显然不能达到我们的要求。
4
8分
4.1
4分
2.30
57.50%
本题是根据自己对课内阅读体验来填空.学生对课内没有要求背诵的课文,掌握得很不扎实.
4.2
2分
1.18
58.75%
对课外文学名著的了解,还远远不够.
4.3
2分
1.63
81.25%
本题属于开放题,学生在语言表达上,还是比较好的.
三、阅读(40分)
现代文阅读(一)(5-8)
针对这样的一份试卷,再仔细分析我们的学生答题情况,认真反思,会发现我们的教学中还是存在不少问题:
(一)背诵力度不够,不严,至使一些同学有懒惰思想,检查落实不到位,使一些同学无紧迫感得过且过,从而造成填空题不过关。
(二)阅读教学中同学们学得不灵活,记忆不深,不能学以致用。学生缺少对生活的体验,不能设身处地去理解、感悟文章的内容。对各类文体的阅读方法和答题技巧掌握得不好。学了这个文体的知识忘记了另外文体的知识,或者出现混杂现象。
7分
6.43
91.80%
课外文言文整体阅读能力较好,但部分同学表现较差:1、读不懂原文的意思;2、实词的翻译错误较多;3、不理解文段意思,回答问题不得要领;
四、作文(30分)
23.93
79.80%
审题不清;投机取巧,模仿的较多;词汇量不够丰富,对生活关注不够,以至写作没题材或者无话写。
二、教学反思
这套语文试卷给人的总体印象是:稳中有变,变在有新,难度适宜。它紧扣《新课标》的要求,比较全面地考查了学生的语文知识和能力,充分体现新课程理念,深化了语文考试改革。对新课程语文教学有积极的导向作用。
具体地来说,这份试题有以下几个特点:
1、更加注重能力考查,着重考查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注重对文章整体的感悟能力、分析能力和评价欣赏能力的考查。作文仍保持较大的比重,命题宽中有严,既打开了学生的作文思路,又便于阅卷人员把握分值,淡化文体要求,不设审题障碍。ﻫ2、扩大思维含量,注重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考查。全卷题型以主观题为主,加强对语言感悟能力和语言文化素养的考查。主观题允许合理的不同答法,探索开放性试题,鼓励个人创思。题量、难度适中;无偏题、怪题,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导向性。ﻫ3、贴近社会,贴近生活,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强调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如阅读题的《外婆的手纹》,选文蕴含着深刻的人生情感体验,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文章。
59%
难度比
容易题68%
稍难题20%
较难题12%
二、考试成绩分析
2个班实考人数105人,段平均分79.16,最高分95,最低分37。
2、各大小题得分情况
各大小题所占分值情况
平均分
得分率
答题情况分析
一、书写题(3分)
3分
100%
在考试中,学生们的书写相对平时来说,要端正许多,所以几乎没有因此而被扣分的同学.
古诗赏析(13-14)
4分
3.70
92.50%
本首诗相对比较简单,诗人的博大胸怀在本诗里显得比较明显,本题完成得比较好。
课内古文阅读<爱莲说>(15-17)
9分
6.63
73.61%
对文言文实词、虚词的词义及用法掌握不准确。对“牡丹之爱,宜乎众矣”的朗读语气的把握也不太恰当。
课外文言文阅读<猴弈>(18-20)
二、语文知识积累和运用(22分)
1
3分
2.55
85.00%
本题是根据拼音写汉字,学生们对字词的掌握还不够熟练.

3分
2.95
98.33%
根据语境来选词填空.学生们的语感相对比较好.

8分
7.30
91.25%
名句默写题,学生们对教材要求背诵的内容,掌握得比较熟练,但也有不少的学生出现错别字,比如说”山山唯落晖”,”晴川历历汉阳树”就有几个学生出现错别字.
(三)文学名著的阅读和指导不到位。平时由于教学比较忙,疏忽了对学生进行名著的指导,布置学生要去去阅读,但缺少检查的力度,走过场的现象较为严重。
(四)作文中对中、差生指导不到位,想象作文拓展学生思维能力的作文训练得不够,至使学生在作文明思路太窄,文路不清,甚至有些学生说到哪里算哪里,没有整体的构思。
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测验质量分析
———————————————————————————————— 作者:
———————————————————————————————— 日期:

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考试质量分析
高友静
一、试卷结构分析
本试卷采用闭卷形式。本次考试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表1:试卷结构分析表
项目
分值
比重
考试
内容
分布
卷面与书写
3分
3%
语文知识积累与运用
22分
22%
现代文阅读
25分
25%
古诗文阅读
20分
20%
写作
30分
30%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试题
类型
分布
选择题
3分
3%
填空题
11分
11%
简答分析题
53分
53%
写作题
30分
30%
书写
3分
3%
考试
要求
分布
了解与识记
20分
20%
理解与分析
21分
21%
运用与评价
59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