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字的意义与用法_1
文言文中乃字的用法归纳
文言文中乃字的用法归纳一、乃字的常见意义及用法1. 表示「是」「就是」的意思,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是」「就是」。
如《史记·天官书》:“朕即位三年敬亡。
”这里的“即位三年”指的就是“朕即位三年”的意思。
2. 表示主谓关系,且偏向强调主语。
如《论语·雍也》:“唯我独仁。
”这里乃表示“唯有我才是真正的仁人”的意思。
3. 表示因果关系,后接结果或原因。
如《庄子·逍遥游》:“倲然而升,曾未有以致者也。
”这里乃表示“冒着风险登上山峰,并未有什么特别的原因或结果”的意思。
二、乃字在句子中的使用技巧在文言文中,乃字常常用于句首或句中,并且通常与「是」「之」等词搭配使用。
下面列举几个例子来说明它在句子中的不同用法。
1. 句首使用:多用于依托前句构成对比、引出结果、强调主体等情况。
如《史记·淮阴侯列传》:“譬如朝日之东,暮色之西,周而复始。
”这里的“朝日之东”和“暮色之西”就是乃字句子中的典型用法。
2. 句中使用:多用于承接前后对比、指代前文、引出原因等情况。
如《庄子·达生》:“故立志者,为学也;立业者,为功也;立言者,为辩也。
以学秒于志耳矣。
”这里的“以学秒于志耳矣”就是乃字在句中使用的例子。
三、乃字与其他修辞手法的运用在文言文中,乃字常常与其他修辞手法搭配使用,以增强表达效果。
下面列举几个例子来说明它与其他修辞手法的运用方式。
1. 排比结构:将多个并列的内容排列在一起,形成韵律感和节奏感。
如《诗经·秦风·蒹葭》:“纷彼既居且未熟兮,惄此哀而长嗛兮。
”这里通过将“纷彼既居”的结果接上“且未熟”,再接上后半句,“惄此哀而长嗛”的结果,使整个句子更加饱满。
2. 对偶结构:通过对称地运用词语或句子的结构,以达到修辞的效果。
如《诗经·秦风·燕燕》:“燕燕于飞,差池其羽。
”这里的“燕燕于飞”与“差池其羽”呼应,形成了对偶的修辞效果。
3. 借代手法:将一个事物替代为另一个事物,以达到言外之意或想象力丰富的效果。
古文中字的用法和含义不相同
古文中字的用法和含义不相同一、古文中字的多义用法与含义演变在古代的文字表达中,一个汉字往往承载着丰富而多样的含义。
这些字所包含的意义随着时代的推移,经历了语言环境、历史背景和文化观念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而发生了变化。
因此,在古文中,同一个字可能会有不同的用法和含义,这给我们阅读和理解古代文献带来了一定的挑战。
一、1 同音异义——多音字在古文中的运用在现代汉语中,许多汉字都有多种不同的读音。
这种情况在古代更为常见。
以"行"为例,它既可以读作“háng”,表示走动;也可以读作“xíng”,表示做事或者进行某个行动。
类似地,“自”既可以读作“zì”,表示自己;也可以读作“zì”,表示原因或理由。
“马”可读作mǎ、mā等。
这些同一个字有着不同读音、并衍生出不同的含义与用法,在研究和理解古文时必须考虑到这一点。
此外,并非每个字都具备发音和意义上的多义特点。
一些字在古代语境中,可能只有单一的读音和含义。
因此,在阅读古代文献时,我们应该具备辨识多音字和单音字的能力,并且了解它们各自在不同语境中的具体用法和含义。
一、2 多义词汇——一个字的引申与转变除了同音异义外,古文中还存在着许多多义词汇。
这些词汇经过长时间使用和演变后,发展出多个引申意义,并逐渐形成固定的用法。
以"心"为例,它除了表示人体器官外,在古代的文献中还常常被用于描述人的内心、思想或者感情状态。
类似地,“言”既可以表示说话,也可以引申为文章、言论等意思。
在古代文献中,“子”也是一个常见的多义字。
它除了作为亲属关系中的称呼外,还可以指示年龄、品质或事物之类。
“天”也如此,在不同上下文中可以表示范围广泛、包罗万象。
这些例子表明,古代文字在表达时会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引申与转变。
二、古文中字形与用法符合古代文化背景古代汉字的发展和演变是一个与中国文化密不可分的过程。
在古代文献中,字形和用法往往体现着当时社会、历史以及人们的思维方式。
2024年华师大新版必修1语文上册阶段测试试卷90
2024年华师大新版必修1语文上册阶段测试试卷90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 姓名:______ 班级:______ 考号:______总分栏一、选择题(共5题,共10分)1、下面是关于“新诗”的一些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 现代诗歌的主流是“新诗”。
B. “新诗”是“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创造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诗体。
C. “新诗”打破了近体诗严格的格律束缚,创造了很多新样式,语言上运用现代白话。
D. “新诗”不必讲究格律,不必讲究押韵。
2、下列各句中,与“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的句式相同的一项是()A.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B.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C. 马之千里者D. 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3、下列对加点内容的表达作用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 别里科夫两个月前才在我们城里去世。
(“才”字突出了人们对别里科夫的憎恶,他的死大快人心)B. 他也真怪,即使在最晴朗的日子,也穿上雨鞋,带着雨伞,而且一定穿着暖和的棉大衣。
(“最”字强调了天气的晴朗,与后面的穿雨鞋,带雨伞,穿棉大衣等夸张行为形成对照,突出别里科夫的“怪”)C. 当然,行是行的,这固然很好,可是千万别闹出什么乱子。
(“千万”一词,说尽了别里科夫对现行秩序、既有传统,以及代表这种秩序和传统的政府的恐惧)D. 他的卧室挺小,活像一只箱子,床上挂着帐子。
(“活像一只箱子”突出了别里科夫卧室之小,通过环境描写形象地揭示出别里科夫生活在“套子”中)4、下列与“既自以心为形役”句式相同的一项是()A. 军中无以为乐B. 僮仆欢迎,稚子候门C. 临清流而赋诗D. 身死人手,为天下笑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 ①士不产于秦,而愿忠者众② 秦以城求璧而赵不许,曲在赵B. ①今乃弃黔首以资敌国②损民以益仇C. ①然则是所重者在乎色乐珠玉②而所轻者在乎人民也D. ①今乃弃黔首以资敌国② 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二、名著阅读(共7题,共14分)6、下列对《乡土中国》相关概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 “礼俗社会”与“法理社会”相对,是一种并没有具体目的,只是因为在一起生长而发生的社会,是“有机的团结”。
[9812167]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12课《与朱元思书》同步测试(含答案解析)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12课《与朱元思书》同步测试一、单选题1.下列划线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 水皆缥(piǎo)碧急湍(tuān)甚箭B. 互相轩邈(miǎo)泠(lìng)泠作响C. 嘤(yīng)嘤成韵鸢飞戾(lì)天D. 经纶(lún)世务横柯(kē)上蔽2.下列划线词含义相同的一项是()A. 天下独绝哀转久绝B. 一百许里猿则百叫无绝C. 风烟俱净皆生寒树D. 在昼犹昏有时见日3.下列划线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方位名词作动词,向东向西)B. 夹岸高山,……互相轩邈(形容词作动词,争向高处和远处)C.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平息)D.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动词,奔跑)4.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B. 疏条/交映,有时/见日C. 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D.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5.下列句中划线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奇山异水,天下独绝/哀转久绝B. 猛浪若奔/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C. 负势竞上/横柯上蔽D.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自非亭午夜分6.下面对文章《与朱元思书》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本文生动描写了富阳、桐庐一带富春江上优美的景色,抒发了作者爱慕美好自然和避世退隐的情怀。
B. 第一自然段的“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既是作者在富春江上所见所感的概括,也是本文所写山光水色的总体特点。
C. 第二自然段主要运用比喻、夸张的修辞手法,突出了富春江清澈、湍急的特点。
D. 第三自然段先描写群山的静态美,再铺写山中的各种声音,这是以静写动,显示山中热闹的景象。
二、填空题7.解释下面划线词的古今意义。
①鸢飞戾天者古义:________ 今义:________②经纶世务者古义:________ 今义:________8.指出下面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一年级上册语文5影子生字
一年级上册语文5影子生字影子生字是一年级上册语文的重要内容之一。
在这个阶段,学生们开始学习并认识一些基本的汉字,其中包括影子五个生字。
下面将详细介绍这些生字的意义和用法,帮助学生们更好地掌握它们。
1. 影(yǐng)在一年级上册语文中,影字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生字。
它是一个形声字,由部首彡和声旁映组成。
影字的基本意思是指光线被物体挡住后产生的阴影。
例如,太阳照射在物体上,物体就会在地面上产生一个影子。
学生们可以通过观察日常生活中的影子现象来深入理解这个字。
2. 子(zǐ)子字在汉字中非常常见,也是一年级上册语文学习的重要生字之一。
它既可以做名词,又可以做量词,具有多种不同的含义。
作为名词时,子字可以表示人、动物或事物的后代。
例如,儿子、小猫等。
作为量词时,子字可以表示一种数量单位,例如一斤、一台等。
学生们可以通过课堂上的例子和练习,熟悉子字在不同语境中的用法。
3. 生(shēng)生字在语文学习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它是一个形声字,由部首生和声旁生组成。
生字的基本意思是指生命、出生或生长的意思。
例如,婴儿出生时是非常弱小的,需要大人的照顾。
另外,生字也可以指人的名字。
学生们可以通过与老师和同学们的互动,了解到生字在不同语境中的含义和运用。
4. 字 (zì)字字在汉字中是一个非常常见的生字。
它既可以表示整个汉字系统,又可以表示个别的汉字。
作为汉字系统,字字是指所有的汉字构成的集合。
而作为个别的汉字时,字字可以表示一种具体的意义。
例如,“爱”字就是一个字字,表示一种深情厚意的感觉。
学生们可以通过与教材中的字字学习,逐渐熟悉和理解字字的含义和运用。
5. 上 (shàng)上字在一年级上册语文学习中也是一个重要的生字。
它是一个既可以表示位置、方向的意思,也可以表示行动的意思。
例如,“上面”表示某物体或位置在另一物体或位置的上方。
而“上学”则表示去学校接受教育的行动。
学生们可以通过与老师和同学们的互动和日常实际生活,更加深入地理解上字的含义和用法。
文言文里字的用法和解释
文言文里字的用法和解释一、字的本义和用法在文言文中,字是指汉字的意义,也可以泛指字符。
字在文言文中具有丰富的运用方式和意义。
首先,字可用于表示事物的名称或代号。
例如,“静者思其纪”(《礼记·中庸》),这里“静”就是表示一个人名或称谓;“东望西望”(《红楼梦》),这里“东”和“西”指方向。
其次,字还可以表示动作、情感或状态等语义。
例如,“哀哭之声震天地”的“哀”表示悲伤;“立志守道”的“立”表示站立或表明决心;“感矣!时维乎?”(《左传·襄公十五年》),这里的“时维乎?”是琐碎烦乱之意。
此外,字在文言文中常被用于表示数量单位和计数方式。
例如,“五马牧于北原之上,六骥从于车后佩以锦衣。
”(《资治通鉴·卷三百四十三》),“五”和“六”在这两句话中都指数量。
二、字的修辞手法除了基本的使用方式外,文言文中还存在许多特殊的修辞手法来增强表达效果,丰富文本含义。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字的修辞手法。
1. 倍数助词:“皆认其善”(《左传·襄公十三年》)。
文中的“皆”表示全体,增强了叙事的力度和广度。
2. 比喻:文言文中常用字进行应用比喻,以表达事物之间的相似性。
例如,“如振湿帨而疾风至”(《孝经》),此处将“振湿帨”比作疾风来形容迅速。
3. 修饰补充:字能够修饰或补充前面所述,进一步阐明细节,增加语境。
例如,“可乘般般也”(《史记·苏秦列传》),这里的“可乘般般也”对前面描述进行详细解释。
4. 排比:运用多个字连结成排并列,以突出所描述对象的特征或增加语境层次。
例如,“轻装则行之,则不足以方其泽;重装则行之,则不足以图其动。
”(《论语·微子》),此处通过使用两个相对词来对比凸显动态与静谧的区别。
5. 双关:“奇士会觅事而载佩之”(《孟子·梁惠王上》)。
此处的“载佩之”,既可以表示携带,又可以表示承担责任。
两种意义相互映衬,使文本更富有趣味和深度。
三、字的解释和辨析在文言文中,有些字经常被写作同一种形式,但在不同的语境下却有不同的含义。
既字的解释汉典
任务名称:既字的解释一、既字的基本含义既字是一个常见的汉字,具有多种不同的意义和用法。
在汉语中,既字可以作为副词、连词和动词使用,具有多种不同的含义和用法。
二、既字作为副词的用法1. 表示已经既字可以用作副词,表示某个动作或状态已经发生或存在。
例如: - 他既来了,就应该好好工作。
- 这个问题既然已经解决了,我们就可以继续下一个任务了。
2. 表示既然既字还可以表示既然,引导一个由原因引起的结果。
例如: - 既然天气不好,我们就不出去玩了。
- 既然他不愿意帮忙,那我们就自己解决吧。
3. 表示一方面又一方面既字还可以表示一方面又一方面,用于表达两个相对的观点或情况。
例如: - 他既聪明又勤奋,一定能取得好成绩。
- 这个问题既复杂又困难,需要我们认真对待。
三、既字作为连词的用法既字还可以用作连词,表示两个并列的情况或观点。
例如: - 他既是我的同事,也是我的朋友。
- 这个项目既有挑战性,也有机遇。
四、既字作为动词的用法既字还可以用作动词,表示完成某个动作或达到某个状态。
例如: - 他既然答应了,就一定会做到。
- 这个任务既难,但我们一定能够完成。
五、既字的其他用法1. 既往不咎既往不咎是一个成语,意思是不追究过去的过失或错误。
表示对过去的错误或过失不再追究,给予宽容和原谅。
例如: - 既往不咎,希望他能从错误中吸取教训。
2. 既得利益者既得利益者是指在某个利益分配过程中已经获得利益的人。
通常用于指那些享有特权或优势的人。
例如: - 在改革过程中,既得利益者可能会受到一定的影响。
六、总结既字作为一个常见的汉字,具有多种不同的含义和用法。
作为副词时,表示已经、既然和一方面又一方面;作为连词时,表示并列的情况或观点;作为动词时,表示完成某个动作或达到某个状态。
此外,既字还有一些特定的用法,如成语“既往不咎”和描述既得利益者的用法。
通过对既字的解释,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个常见的汉字。
汉语言文字学期末考试押题卷
汉语⾔⽂字学期末考试押题卷1.关于“六书”,我们通常采⽤许慎的名称和班固的次序,即: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这基本上符合汉字发展的规律。
最早对“六书”加以说明的是许慎,只是过于简单,每⼀书只⽤⼋个字来解释,如许慎在《说⽂解字.叙》中对“会意”的解释:会意者,⽐类合谊,以见指挥,武信是也。
A:假借者,本⽆其字,依声托事,令长是也。
2.清代学者戴震将“六书”分为“四体⼆⽤”。
3.《说⽂解字》将九千多个⼩篆归并在 540 个部⾸之中,⾸创了部⾸法。
在《说⽂解字》中,“颖”属和部,“理”属⽟部,“背”属⾁部,“郡”属⾢部。
A:《说⽂解字》将九千多个⼩篆归并在540 个部⾸之中,⾸创了部⾸法。
在《说⽂解字》中,“徒”属部,“弄”属部,“修”属部,“阶”属部。
4.段⽟裁在《说⽂解字注》中说:“析⾔之,独体为⽂,合体为字,统⾔之,则⽂字可互称。
”5.“⽌”和“趾”可以理解成本字和假借字字的关系,也可以理解成母字和分化字字的关系。
A:北”和“背”可以理解成本字和假借字字的关系,也可以理解成母字和分化字字的关系。
1.殷契:就是商代甲⾻⽂。
殷者,商代最后的都城。
契者,商⼈传说中的先祖。
故称“殷契”。
2.分化字:分散多义字职务的主要⽅法,是把⼀个字分化成两个或⼏个字,使原来由⼀个字承担的职务由两个或⼏个字来分担,我们把⽤来分担职务的新造字称为分化字。
3.合⾳字:就是读⾳由⽤作偏旁的两个字反切⽽成的字。
中古时代的佛教徒为了翻译梵⾳经咒曾造过⼀些合⾳字来表⽰汉语⾥所没有的⾳节。
4.同形字:同形字这个名称是仿照同⾳词起的,不同的词如果语⾳相同,就是同⾳词,不同的字如果字形相同,就是同形字。
⽐如“⾏⾛”的“⾏”和“⾏列”的“⾏”。
5.草书:有⼴义和狭义之分,⼴义的,不论时代,凡是写的潦草的字都可以算是草书,狭义的,即作为⼀种特定字体的草书,则是在汉代才形成的,⼤约从东晋时代开始,为了跟当时的新体草书相区别,称汉代的草书和章草。
[整理版]易混淆字辨析
1.安装,不要写成按装。
2.没有安祥这个写法,安详不能写作安祥,翔实与详实可通用,提倡用翔实。
3.艾滋病,不要写成爱滋病。
4.按部就班,不能写作按步就班;三部曲,不要写作三步曲。
5.黯然,不能写作暗然。
6.BP机,是BEEPER的缩写,不要写成BB机;可直接写成寻呼机。
7.报道与报导读音不同,现在提倡用报道。
8.爆发与暴发,爆发指因爆炸而发生,如火山爆发;暴发多用于山洪大水疾病等另,在用于社会事物时,爆发指像爆炸一样突然发生,多用于抽象事物,如革命起义运动等,又用于表示力量情绪等暴发指突然得势或发财,多含贬义。
9.必须与必需,必须的意思是一定要,通常用来修饰其他表示动作行为的词语,如必须努力学习必需的意思是一定得有,后面多跟表示事物名称的词,可以单用,也可构成必需品等词。
10.辨与辩,辩与言辞有关的,一般用辩但辨诬也可写作辩诬,辨白也可写作辩白,辨正也可写作辩正辩证作为辨析考证时也可作辨证;但在中医中用作辨别症候时不能写作辩证。
11.表明,一般指把思想感情显示出来;标明,指做出记号或写出文字。
12.们:表示确定数目的名词,后面不能加们字。
如:不能说三个孩子们;但名词前的数量短语是不确定的数目,可以加们字,如可以说全体同志们那些孩子们诸位先生们......13.表率,一般不写作表帅在用作动词时,统率也可写作统帅,但提倡用统率。
14.不尽如人意不能写作不尽人意。
15.布署不是一个词,它是部署的误写。
16.奔驰的驰不要写作松弛的弛。
17.倍受与备受,倍指加倍,也指更加格外的意思,倍增是指成倍增长,如信心倍增倍感亲切倍思亲备是表示完全,如艰苦备尝关怀备至备受欢迎备受青睐。
18.练习簿不能写作练习薄。
19.长年累月不能写作常年累月。
20.差强人意的差是指大略稍微,这个词是指大体使人满意,不要误用为表示不合主观意愿。
21.彩与采,一般来说,在表形的词中用彩,如精彩剪彩彩排;在表示抽象意义时用采,如神采光采兴高采烈。
《送东阳马生序》重点字词翻译
《送东阳马生序》重点字词解释及句子翻译[1]余:[2]手自:[3]嗜:[4]无从:[5]致书:[6]假借:[7]假:[8]弗之怠(dài):[9] 弗.之怠:不.[10] 走:[11]逾约:[12]以是:[13]既加冠(guān):[14]既:[15]患:[16]硕师:[17]硕:[18]尝:[19]趋:[20]先达:[21]叩问:[22]叩:[23]德隆望尊:[24]门人弟子填其室:[25]填:[26]稍降辞色:[27]辞色:[28]援疑质理:[29]援:[30]质:[31]俯身倾耳以请:[32]或:有时[33]叱(chì)咄(duō):[34]礼愈至:[35]出一言以复:[36]俟(sì):[37]负箧(qiè)曳屣(xǐ):[38]箧:[39]屣:[40]穷冬:[41]皲(jūn)裂:[42]至舍:[43]支:[44]媵(yìng)人:[45]汤:[46]沃灌:[47]衾(qīn):[48]拥:[49]久而乃和:[50]寓逆旅:[51]逆旅,[52]被(pī):[53]腰:.[54]容臭(xiù):[55]臭:[56]烨(yè)然:[57]缊(yùn)袍敝(bì)衣:[58]缊:[59]敝:[60]略无慕艳意:[61]略无:[62]慕艳:[63]以中有足乐:[64]口体之奉:[65]奉:[66]盖余之勤……:[67]余故道……:[68]诸生:[69]县官:[70]廪(lǐn)稍:[71]裘(qiú):[72]葛:[73]遗(wèi):[74]司业、博士:[75]非天质之卑:[76]流辈:[77]朝:[78]以乡人子:[79]谒(yè):[80]撰(zhuàn):[81]长书:[82]贽(zhì):[83]夷:[84]逾约:古今异义词(1)尝趋百里外(古义:跑向今义:快走)(2)以是人多以书假余(古义:这些,此今义:常用作判断词)(3)走送之(古义:跑,今义:行走)(4)媵人持汤沃灌(古义:热水今义:食物煮熟后的汁水)(5)无从致书以观(古义:取得,文中指买到今义:达到,实现)(6)裘葛之遗(古义:给予,赠送今义:)2、一词多义至礼愈至(形容词,周到) 至舍(动词,到达)无从(从何处,这里指办法) 从乡之先达(跟随,跟从)3、词类活用腰白玉之环(名词作动词,腰间挂着)日再食(“日”名词作状语,每天)(“食”名词作动词,给……吃)无鲜肥滋味这享(原意为新鲜、肥厚,文中为鲜鱼和肥肉)4、通假字四支僵劲不能动(“支”通“肢”肢体)同舍生皆被绮绣(“被”通“披”穿)5、常考虚词以计日以还(而,来,可不译)以中有足乐者(因为)以是(因为)人多以(把,拿)书假余以衾拥覆(用)生以乡人子谒余(凭借……的身份)俯身倾耳以请(来,连词)之录毕,走送之( 代词,书 )每假借藏书之家(助词,的)无鲜肥滋味之享(助词,的)益慕圣贤之道(助词,的)当余之从师也(结构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而足肤皲裂而不知 (转折连词,但是、却 )久而乃和(承接连词)则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却)6、关键句子翻译①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
【精品】18个文言虚词详解
1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1、“而”字主要的用法如下:一、用作连词。
可连接词、短语和分句,表示多种关系。
(一)表示并列关系。
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如:蟹六跪而二螯。
(《劝学》)(二)表示递进关系。
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如: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劝学》)(三)表示承接关系。
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如: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
(《石钟山记》)(四)表示转折关系。
可译为“但是”“却”。
如: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劝学》)(五)表示假设关系。
可译为“如果”“假如”。
如: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
(《冯婉贞》)(六)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
可不译。
如:吾尝终日而思矣……(《劝学》)吾恂恂而起。
(《捕蛇者说》)二.用作代词。
只用作第二人称,一般作定语,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
例如:而翁长铨,迁我京职,则汝朝夕侍母。
(《记王忠肃公翱事》)·三.复音虚词“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
例如: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口技》)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师说》)2、“以”字主要的用法:一、用作介词。
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一)表示动作、行为所用或所凭借的工具、方法及其他,可视情况译为“用”“拿”“凭借”“依据”“按照”“用(凭)什么身份”等。
例如:①乃入见。
问:“何以战”(《曹刿论战》)②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逍遥游》)③斧斤以时入山林。
(《寡人之于国也》)(二)起提宾作用,可译为“把”。
如:五亩之宅,树之以桑。
(《寡人之于国也》)(三)表示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由于”。
如:罚所及,则无以怒而滥刑。
(《谏太宗十思疏》)(四)引进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和处所,用法同“于”,可译为“在”“从”。
如: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至于泰安。
(《登泰山记》)(五)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用法同“与”,可译为“和”“跟”,有时可译为“率领”“带领”。
古代汉语王力第一册一单元通论简体版
古汉语通论(一)怎样查字典辞书学习古代汉语,常常会遇到一些比较生僻的字和词,既不知道它们的读音,又不了解它们的意义;也常常会遇到一些字和词,它们同现代常见的意义差别很远;还常常会遇到一些成语典故,不大好懂。
这些都要依靠字典和辞书来解决。
因此,在学习古代汉语的过程中,必须学会使用常用的字典和辞书。
要查阅字典辞书,需要懂得它们的编排体例。
汉语字典辞书编排的方式主要有三种:(1)按音序排列。
现在通行的是按照汉语拼音字母次序排列,只要学会汉语拼音方案,就能很快查出所要查找的字词。
但是,在拼音方案公布之前的几十年内,有按注音字母顺序排列的;在古代则大多是按平水韵106韵排列。
①平水韵是唐宋以后人们写诗所用的诗韵,上平声15韵,下平声15韵,上声29韵,去声40韵,入声17韵,共106韵。
参看本书第四册《古汉语通论·诗律(上)》和(附录二)《诗韵常用字表》。
(2)按部首和笔画排列。
把同一部首的字归在一起,部首的先后以笔画多少为序;同一部首内,笔会少的列前,笔画多的列后。
例如:口部是三画,排在心部之前,同在口部,“召”字两画(部首的笔画不计'),排在三画“名”字之前,笔画相同时,再按起笔的笔形排列。
一般是把起笔分成点 (丶)、横(一)、直(丨)、撇(丿)四种或点、横、直、撇、折(乛)五种,依次排列。
例如:同是口部六画“咬”字在“哂”字之前,“哂”字在“咽”字之前,“咽”字在“哈”字之前。
(3)按编码排列。
把汉字按照一定的原则分别编出号码,通行的是四角号码检字法。
汉字是方形的,都有四个角,角的形式共有十种,用0至9十个号码来代表。
四个角的顺序是先左上角,次右上角;再次是左下角,最后是右下角。
每字得四码。
例如:左上角右上角诗左下角右下角左上角“头”的代码是0,右上角“叉”的代码是4,左下角“方”的代码是6,右下角“叉”的代码是4。
“诗”的四角号码是0464。
②四角号码查字法可参考《辞源》修订本第四册《索引说明》。
取笑文言文_既的翻译
既字,古汉语之妙也,其义丰富,用法多变。
然观之今日,既字之妙用,竟鲜为人知,遂有取笑之举,以博一笑。
今吾试以文言文,取笑既字之翻译,以供雅士一笑。
既字之初,为时间之“已经”,如《诗经》所云:“既见君子,乐只君子。
”此乃既字之始义,意指时间之经过。
后世以既字衍生诸多用法,如:一、既字为副词,表已然之意。
如《论语》曰:“既来之,则安之。
”此既字,译为“既然”,表已然之态。
二、既字为连词,表转折之意。
如《左传》云:“既得志,遂肆其欲。
”此既字,译为“然而”,表转折之态。
三、既字为动词,表完成之意。
如《史记》载:“既得吴,遂定楚。
”此既字,译为“完成”,表完成之态。
四、既字为助词,表肯定之意。
如《楚辞》云:“既见君子,我心则宁。
”此既字,译为“已经”,表肯定之态。
然今人译既字,竟有诸多谬误,实为可笑。
试举数例:1. 既字误译为“就是”。
如:“此物既非金,亦非银。
”此译法,将既字之已然之意误译为“就是”,实为谬误。
2. 既字误译为“已经完成”。
如:“吾已既读此书。
”此译法,将既字之已然之意误译为“已经完成”,实为荒谬。
3. 既字误译为“已经决定”。
如:“吾既决定去矣。
”此译法,将既字之已然之意误译为“已经决定”,实为误用。
既字之翻译,本应严谨,然今人竟以谬误相译,令人捧腹。
是以,吾取笑既字之翻译,以警世人,勿再误用。
且观今人,既字之翻译,多有笑谈。
如:“既见君子,我心欢喜。
”译为:“既然见到君子,我心就高兴了。
”此译法,将既字之已然之意误译为“既然”,实为不妥。
又如:“既得吴,遂定楚。
”译为:“已经得到吴,于是定下楚。
”此译法,将既字之完成之意误译为“已经得到”,实为谬误。
更有甚者,既字之翻译,竟成江湖传言。
如:“既得志,遂肆其欲。
”译为:“既然得志,就放纵自己的欲望。
”此译法,将既字之转折之意误译为“既然得志”,实为荒唐。
是以,吾以文言文取笑既字之翻译,望世人引以为戒,勿再误用。
既字之翻译,当严谨对待,方显古汉语之妙。
既字组词_精品文档
既字组词既,作为一个常见的汉字,在汉语中有着多种用法和含义。
在不同的组词中,我们可以看到既字表达出的丰富的概念和意义。
下面将会介绍一些有关既字组词的例子。
1. 既往不咎:这个成语用来形容人们不追究以往的错误或过错,表示对过去的事情不再计较。
它常常被用来表达宽容和和解的意义,引导人们以宽容的心态面对过去。
2. 既然如此:这个词组表示由于某个原因或情况,所以相应的结果或决定是理所当然的。
它常常用于提供理由或解释,说明某事发生的原因和必然性。
3. 既得利益者:这个词组指的是在某个活动或事务中获得利益的人。
既得利益者通常是指对某种社会变化或政策改革中受益的一方。
4. 既有甲方又有乙方:这个词组通常用于形容一个团体、组织或项目中同时涉及到不同方面的参与者。
它强调了多方共同合作的关系,喻示了合作与共赢的态度。
5. 自既而:这个短语表示事情已经开始,再加上另一种情况或变化,形成新的状态或结果。
它常常用于说明一个事件或过程的发展,揭示出一种变化或转化。
6. 一举既成:这个短语表示某个目标或结果在一次行动中得到实现。
它强调了简洁、高效的手段和方法,以及事情一次性完成的能力。
7. 既成事实:这个词组指的是一件事情已经发生并且无法改变或撤销的现实。
它常常用来指代不容忽视或逆转的事实,强调已经过去的事情对当前和未来的影响。
8. 既视感:这个词组用来形容某人在面对某种情景时产生的熟悉感,即感觉看到的事物或场景有一种曾经经历过的感觉。
它常常用于形容某个景象或经历和过去类似,给人带来似曾相识的感觉。
以上是一些关于既字组词的例子,表达了既字在不同语境中的含义和用法。
它们展示了既字所蕴含的丰富的概念和意义,从而丰富了汉语的词汇和表达方式。
无论是宽容与和解、理所当然的原因和结果、以及合作共赢的关系等等,都彰显了既字的多样性和灵活性。
通过学习和掌握这些既字组词,我们可以更加准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描述事物的性质和关系,增强沟通的准确性和表达能力。
2022六年级上册五三天天练语文期中测试卷
2022六年级上册五三天天练语文期中测试卷.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词类活用,分类正确的一项是()①(夜)缒而出②越国以鄙(远)③(朝)济而夕设版焉④与郑人(盟)⑤晋(军)函陵⑥共其(乏困)⑦既(东)封郑[单选题] *A.①③⑥/②⑦/④⑤B.①③⑤/②⑦/④⑥C.①③⑦/②⑥/④⑤(正确答案)D.①③⑦/②④/⑤⑥2、下列选项中加着重号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单选题] *A、垂涎xián 船舷xuán 角隅yúB、火镰liǎn埋怨mái 结子jiéC、莞尔wǎn 焖菜mèn 竹篁huáng(正确答案)D、胡诌zhòu茶峒tòng 傩送nuó3、48.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单选题] *A.为了防止这次竞拍免遭再次流拍的结局,拍卖行可谓是绞尽脑汁,制订了一系列的对策,但结果还是让人遗憾。
B.这位江西姑娘在51届“世界小姐”大赛中脱颖而出,获得第四名,成为本次大赛唯一进入“十佳”殊荣的亚洲选手。
C.改革进入攻坚阶段之后,面临着一系列深层次的重大思想理论问题,它们是中国改革和发展进程中出现的带有全局性的重大问题。
(正确答案)D.为了实现居民消费增长率在这几年中比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高出1-2个百分点,必须实行切实的鼓励政策。
4、下列选项中加着重号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单选题] *A、惆怅chàng 携手xié(正确答案)B、寥廓guō沧海桑田cāngD、峥嵘zēn 飞翔xiáng5、1说话的基本原则是简明、连贯、得体。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6、1小说情节一般由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个部分组成。
[判断题] *对错(正确答案)7、“氓之蚩蚩”中“氓”的意思是民众、百姓,诗中指那个人,读音是“máng”。
[判断题] *对错(正确答案)8、下列句子中加括号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单选题] *A.近日,国务院大督查第二批核查问责不作为情况又公之于众,不断加大的问责力度让为官不为者(如坐针毡),推动着工作的真落实,让群众真正受益。
即与既的用法有哪些怎么区分
即与既的⽤法有哪些怎么区分 “即”与“既”是两个近⾳字,其实字义和⽤法均有区别。
⼀般情况下不会⽤错,但作连词时就不⼤容易分辨。
下⾯店铺就给⼤家带来即与既的⽤法,来看看吧。
即与既的⽤法 “既”和“即”是两个字形和读⾳都相近但字义却不同的字。
“既”部⾸为“⾉”读ji第四声,释义为(1)已经:既成事实|既得利益|既往不咎。
(2)既然:既来之,则安之|既要当运动员,就要刻苦训练。
(3)书⾯语,完、尽的意思:⾷既。
(4)连词,跟‘且、⼜、也’等副词呼应,表⽰两种情况都有之:既⾼且⼤|既聪明⼜⽤功|既要有周密的计划,也要有切实的措施。
“即”部⾸为“⼙”,也读ji但读第⼆声,字义为(1)靠近;接触:若即若离|可望⽽不可即。
(2)到;开始从事:即位。
(3)当下;⽬前:即⽇|即期|成功在即。
(4)就着(当前环境):即境⽣情。
(5)书⾯语,就是:荷花即莲花|⾮此即彼。
(6)书⾯语,就;便:⼀触即发、招之即来|闻过即改。
(7)即使:即使⽆他⽅之⽀援,也能按时完成任务。
即与既的区别 即和既,字⾳似乎相近,前者念jí,后者念jì,区别虽不⼤但毕竟还有。
它们在具体使⽤时有什么讲究?这看似⼗分浅显的问题却仍值得⼀议,因为时下不少⼈对此并未真正弄清楚,该⽤“即”时⽤成为“既”,⽽当⽤“既”字却⼜错成了“即”。
即,当动词⽤时有接近、到的意思,如“若即若离”、“可望不可即”、“即位”等;当副词⽤时有就的意思,如“⼀触即发”、“招之即来”、“闻过即改”等;当连词⽤时可组成“即使”和“即便”词组;当介词⽤时表⽰动作⾏为靠近之处所、环境等,相当于“就着”,如“即席演说”、“即兴赋诗”等;当名词⽤时表⽰⽬前、最靠近说话的时间,如“成功在即”。
既,当副词使⽤时有两个作⽤,⼀是表⽰已经,如“既成事实”、“既得利益”、“既往不咎”;⼆是既跟“且、⼜、也”等副词呼应,表⽰两种情况兼⽽有之,如“既⾼且⼤”、“既聪明⼜⽤功”、“既有计划也有措施”等。
既和暨的区别和用法
既和暨的区别和用法:
“既”和“暨”在用法和意思上存在明显的区别。
“暨”的本义是太阳初升略现,后来引申为限制、遏制或限制的东西。
它通常用于连接两个并列的词语或句子,例如“暨庆祝大会”。
“既”的含义则与“暨”不同。
它的本意是吃完饭,后来引申为尽、完。
由尽、完虚化为表示已经,用作副词;也作连词,表示推论因果关系。
在与“又”、“且”、“也”连用时,表示同时存在两种情况。
它通常用于表示已经完成或已经发生的事情,例如“既定的事实”。
总结来说,“暨”用于连接并列的事物,“既”则用于描述已经发生或完成的事情。
在使用时,应根据语境选择合适的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既字的意义与用法
导读:TAG:既字意义用法既字的意义与用法
一、作动词:(会意。
甲骨文字形,左边是食器的形状,右边象一人吃罢而掉转身体将要离开的样子。
)
1.本义:吃罢,吃过
既,小食也。
――《说文》。
罗振玉曰:“即,象人就食;既,象人食既。
许训既为小食,义与形不协矣。
”
君既食。
――《礼记·玉藻》
不拜既爵。
――《义礼·乡饮酒礼》
2.尽,完了,终了:语未~。
食~(指日蚀、月食的蚀尽)。
秋,七月,壬辰,朔,日有食之,既。
――《春秋·桓公三年》。
杜预注:“既,尽也。
”
其合相当如袭辟者,日既是也。
――汉·王充《论衡》
3.完毕;完了
既而曰。
――《公羊传·宣公元年》。
注:“事毕也。
”
二、副词。
1.已经:~成事实。
~往不咎。
2.不久,后来:~而缝合。
三、连词。
常跟"且"、"又"、"也"等连用〈表〉两种情况并存:~矮且小。
~做得快,又做得好。
~要数量多,也要质量高。
感谢您的阅读,本文如对您有帮助,可下载编辑,谢谢。